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纯生信投稿期刊

发布时间:

纯生信投稿期刊

接收,cancer letters对于纯生信还是比较友好的,期刊名:Cancer letters影响因子:6.508分中科院分区:1区推荐理由:约2.7月即可接收,投稿率52%典型文章:The Impact of Translated Reminder Letters and Phone Calls on Mammography Screening Booking Rates: Two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有很多网友想看好发的低分的对纯生信友好的期刊,现在总结一下: 1、Med Sci Monitor 影响因子:1.918 审稿周期:1个月左右( 审稿周期非常短,审稿速度极快 ) OA期刊:需要收取版面费 难度:*( 极容易 ) 在在中科院《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名单( 2021年1月发布版)上: 预警等级:中 2、Bioengineered 影响因子: 审稿周期: 1-2个月(审稿周期较短 ) OA期刊:需要收取版面费 难度:*( 极容易 ) 不在中科院《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名单( 2021年1月发布版)上 3、BIOSCIENCE REPORTS 影响因子:2.942 审稿周期:2-5个月不等( 审稿周期不稳定 ) OA期刊:需要收取版面费 难度:*( 比较容易 ) 在中科院《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名单( 2021年1月发布版)上: 预警等级:中 4、Medicine 影响因子:1.552 审稿周期:半年左右( 审稿周期偏长 ) OA期刊:需要收取版面费 难度:*( 容易到爆 ) 在中科院《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名单( 2021年1月发布版)上: 预警等级:高 5、PeerJ 影响因子:2.38 审稿周期:2-3个月左右( 审稿周期偏短 ) OA期刊:需要收取版面费 难度:*( 比较容易 ) 不在中科院《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名单( 2021年1月发布版)上

纯生信sci投稿

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之前100多篇SCI论文大规模撤稿事件,这些作者基本都是国内临床医生、研究人员,撤稿的主要原因是伪造审稿人。 什么是伪造审稿人? 在大规模撤稿事件之前,很多期刊都是在投稿的时候要求作者推荐1-3位审稿人,需要填写审稿人的姓名、单位、邮箱等资料。 其中,填写邮箱的时候就会存在漏洞,有些聪明的人就会抓住这个漏洞填写自己的邮箱,如果期刊主编发邮件来邀请审稿就变成自己评审自己的论文,自己评审自己的文章,结果肯定是接收出版的 。 发现这件事之后,很多期刊不再让投稿作者推荐审稿人了,因为很多期刊都知道这些漏洞,被作者搞一出伪造审稿人的事情出来。不过,现在有些期刊仍然会存在让作者推荐审稿人。 前几天就有人说:纯生信投稿时,期刊主编让推荐审稿人,不知怎么办?有些人第一时间就是想到自己的培训老师、外包公司的人等熟悉的人,这些肯定不行的,存在合作关系,非常容易被认为是伪造审稿人,一般这些培训老师是不愿意的,都是为了大家好 。 有些新手说既然不能找这些熟人,怎么样找审稿人呢?例如你写了纯生信投稿,你应该找一些相关发表了纯生信SCI论文的通讯作者,特别是国外的会好一些。有些期刊为了避免嫌疑,只能会让你推荐国外的审稿人。 不过,你推荐的审稿人一般期刊主编都不会用的,除非他们真的找不到人审稿才会使用,总的来说使用到的机会非常渺茫(自从发生因伪造审稿人大规模撤稿事件) 。

现在很多临床医生、医学研究生都在利用这个纯生信发SCI,竞争比较激烈,同时纯生信+实验验证的文章也不少。但是纯生信+实验验证更具有发表优势,因为人家的选择比较多,补了实验的基本所有期刊都可以投,而纯生信需要避开那些不接收纯生信的期刊。因此,选期刊也成为了一门艺术,凭借经验,少走弯路,抢占先机,选择一本适合自己需求、门槛低的期刊极其重要。 一模一样的纯生信分析内容和思路,就是研究的疾病不一样,临床医生甲发了2分多的SCI,而临床医生乙发了5分多的SCI,这些期刊都不在预警期刊名单上,这些期刊也是同一位有经验的人分享的。 为什么会这样的差别呢?主要就是各自需要的情况不一样。 临床医生甲急需要等着一篇SCI论文来评职称,所以需要一本审稿速度非常快的期刊来投稿,对影响因子没有要求,于是根据有经验的人的分享,他选择了一本2分多的期刊,这本期刊审稿速度基本差不多都是半个月,结果一投就中了。临床医生乙目前暂时不需要等着文章来用,于是考虑发一篇影响因子高一点的期刊,不过该期刊的审稿周期就多两个月左右,结果他一投也中了。 上面两位临床医生轻松成功的原因主要是选对了期刊,知道什么期刊愿意接收纯生信,而该期刊审稿比较快的,知道5分加的期刊还愿意接收纯生信,而且还不在预警期刊名单上,这就是选刊的一门艺术 。

这些2区SCI期刊会接收纯生信: 1、Cancers 影响因子:6.126 审稿周期:1个月左右( 审稿周期非常短 ) OA期刊:需要收取版面费 难度:*****(非常难, 基本上没有国内的纯生信 ) 不在中科院《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名单( 2021年1月发布版)上 2、GENOMICS 影响因子:6.205 审稿周期:一年半载( 审稿周期非常长 ) 非OA期刊:不用收取版面费 难度:***(较难) 不在中科院《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名单( 2021年1月发布版)上 3、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 影响因子:5.546 审稿周期:1-2个月( 审稿周期较短 ) 非OA期刊:不用收取版面费 难度:***(较难) 在中科院《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名单( 2021年1月发布版)上: 预警等级:中 4、Frontiers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影响因子:5.201 审稿周期:1-2个月( 审稿周期较短 ) OA期刊:需要收取版面费 难度:***(较难) 不在中科院《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名单( 2021年1月发布版)上 5、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影响因子:5.145 审稿周期:3-6个月( 审稿周期较长 ) 非OA期刊:不用收取版面费 难度:***(较难) 不在中科院《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名单( 2021年1月发布版)上 温馨提示:如果是赶时间的话,不建议投这些期刊,这些期刊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不是很好中,此外个别期刊审稿周期非常长,一年时间都有可能。

纯生信投稿期刊版面费低

有很多网友想看好发的低分的对纯生信友好的期刊,现在总结一下: 1、Med Sci Monitor 影响因子:1.918 审稿周期:1个月左右( 审稿周期非常短,审稿速度极快 ) OA期刊:需要收取版面费 难度:*( 极容易 ) 在在中科院《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名单( 2021年1月发布版)上: 预警等级:中 2、Bioengineered 影响因子: 审稿周期: 1-2个月(审稿周期较短 ) OA期刊:需要收取版面费 难度:*( 极容易 ) 不在中科院《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名单( 2021年1月发布版)上 3、BIOSCIENCE REPORTS 影响因子:2.942 审稿周期:2-5个月不等( 审稿周期不稳定 ) OA期刊:需要收取版面费 难度:*( 比较容易 ) 在中科院《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名单( 2021年1月发布版)上: 预警等级:中 4、Medicine 影响因子:1.552 审稿周期:半年左右( 审稿周期偏长 ) OA期刊:需要收取版面费 难度:*( 容易到爆 ) 在中科院《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名单( 2021年1月发布版)上: 预警等级:高 5、PeerJ 影响因子:2.38 审稿周期:2-3个月左右( 审稿周期偏短 ) OA期刊:需要收取版面费 难度:*( 比较容易 ) 不在中科院《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名单( 2021年1月发布版)上

三年前,记得大家都可以轻松发三五篇纯生信SCI,哪怕是用比较简单的分析套路,随便都能找到一大堆对纯生信友好的期刊。随着行情的变化,现在的纯生信(传统的分析套路)变得非常艰难了,曾经对纯生信极度友好的期刊已经变得不友好了,需要补实验才考虑接收。 现在总结三本低分的、对纯生信不友好的期刊。注意:我们所说的纯生信是没有补任何实验和自己的测序数据的。 NO.1 Med Sci Monit ,影响因子: 2.649 ,中科院分区: 4区 , 属于预警期刊 。目前对纯生信非常不友好,只要你不补实验,基本都是会被秒拒。以前这本期刊对纯生信是很友好的,接收了非常多的纯生信文章。 但是现在行情况变了,大家的纯生信文章都想这里投,结果将期刊搞怕了,只能考虑接收补实验的生信文章。 NO.2 Peer J ,影响因子: 2.984 ,中科院分区: 3区 , 不属于预警期刊 , 被称为“毕业的神刊” 。曾经有很多研究生的meta分析和纯生信都发表在这本期刊上,并且顺利毕业。现在依然很多纯生信往这本期刊投稿。 不过,现在行情也变了,不补实验的生信文章基本都是秒拒的。 NO.3 Bioengineered ,影响因子: 3.269 ,中科院分区: 4区 , 不属于预警期刊,这本期刊官网标出的接收率高达72%。 之前这本期刊接收纯生信也是非常多的,也是极度友好的, 一模一样的套路文章已经发了3篇都还敢接收的 。不过,这样的期刊好景不长,现在需要补实验才考虑接收生信文章。 总结: 现在的纯生信行情就是这样的: 知名的、低分的期刊 已经不要纯生信了, 而少人知道的、无论低分还是高分期刊 一样接收纯生信; 少人做的热点纯生信 总是有期刊愿意接收,而 烂大街的纯生信 ,好难找到一本愿意收留的期刊; 补实验才是硬道理,补实验的生信更加容易被期刊接收 。

纯生信预后模型投稿期刊

Medicine。Medicine这本期刊虽然好投,接收率极高,发文量极大,一年发文量达到5000多,是其他期刊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愿意接收海量的纯生信数据挖掘和meta分析类文章。但是这本期刊的最重要缺点就是被一些单位科室拉黑了,也就是发表在该期刊上的文章不能用来评职称、毕业、不予经费支持,同时这本期刊还在预警期刊的名单上,处于高度预警等级,有很大被踢出SCI的风险。

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之前100多篇SCI论文大规模撤稿事件,这些作者基本都是国内临床医生、研究人员,撤稿的主要原因是伪造审稿人。 什么是伪造审稿人? 在大规模撤稿事件之前,很多期刊都是在投稿的时候要求作者推荐1-3位审稿人,需要填写审稿人的姓名、单位、邮箱等资料。 其中,填写邮箱的时候就会存在漏洞,有些聪明的人就会抓住这个漏洞填写自己的邮箱,如果期刊主编发邮件来邀请审稿就变成自己评审自己的论文,自己评审自己的文章,结果肯定是接收出版的 。 发现这件事之后,很多期刊不再让投稿作者推荐审稿人了,因为很多期刊都知道这些漏洞,被作者搞一出伪造审稿人的事情出来。不过,现在有些期刊仍然会存在让作者推荐审稿人。 前几天就有人说:纯生信投稿时,期刊主编让推荐审稿人,不知怎么办?有些人第一时间就是想到自己的培训老师、外包公司的人等熟悉的人,这些肯定不行的,存在合作关系,非常容易被认为是伪造审稿人,一般这些培训老师是不愿意的,都是为了大家好 。 有些新手说既然不能找这些熟人,怎么样找审稿人呢?例如你写了纯生信投稿,你应该找一些相关发表了纯生信SCI论文的通讯作者,特别是国外的会好一些。有些期刊为了避免嫌疑,只能会让你推荐国外的审稿人。 不过,你推荐的审稿人一般期刊主编都不会用的,除非他们真的找不到人审稿才会使用,总的来说使用到的机会非常渺茫(自从发生因伪造审稿人大规模撤稿事件) 。

投稿快纯生信友好非OA的期刊

不知道有多少研究生遇到过这种情况:为了毕业,一年时间内需要一篇1-2分SCI;或者临床医生、研究人员为了评职称,半年或者一年内需要一篇或者几篇SCI。如果遇到上面这些情况,自己内心肯定非常着急,可能每天都会因为SCI的事情而感到烦恼,因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实在是太难了。 因此,很多着急需要SCI毕业的朋友,需要一些接收生信类文章比较快的期刊,下面这三个期刊是很多粉丝朋友认为是接收生信非常快的期刊: 1、 Med Sci Monit ( 影响因子:1.9,OA期刊需要版面费,审稿周期1-3个月,有朋友试过两个星期内就接收了,发文量非常大,大量接收纯生信数据挖掘类文章 ) 期刊官网: 2、 Bioscience Reports ( 影响因子:2.9,OA期刊需要版面费,审稿周期1-3个月,发文量非常大,大量接收纯生信数据挖掘类文章 ) 期刊官网: 3、 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  ( 影响因子:4.48,OA期刊需要版面费,审稿周期1-3个月,发文量较大,大量接收生信+实验类文章 ) 期刊官网: 注意:个别少数非常牛的单位可能会不予支持与鼓励发表论文在上面的期刊,单位制度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所以在发文章之前需要问清楚相关的导师或者领导、负责人。 也许很多人会说上面这些期刊就是“水刊”或者“神刊”,专门用于灌水的,不过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等着SCI毕业的研究生或者评职称的医生朋友,他们是非常着急的,不然之前的努力就会白白浪费。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任务,没有这些所谓OA期刊,更加难上加难。 很多专业非OA期刊都是有固定发文量的,版面非常有限,竞争非常激烈,即使是文章已经被接收,有些还要等上大半年才能见刊。可想而知,在这么短时间内,投非OA期刊是多么的难,甚至可以说是难于登天。

有粉丝问: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纯生信友好期刊呢?这就需要从以下五方面进行考虑: 第一,就是单位政策 有些科研水平高的单位往往都会建立期刊黑名单,目的就是不想让你们发这些期刊,不然的话就没有办法毕业或者评职称、没有科研经费资助等等。这些期刊往往都是江湖四大神刊类期刊,还有就是在预警期刊名单上的期刊。如果你单位有些规定,只能避开这些期刊,另寻别的期刊;如果没有这些规定,就没有影响。 第二,就是时间问题 如果你急需要发表文章,等着文章来用的,只能找一些审稿周期短、门槛比较低的期刊。一般都是影响因子低的期刊门槛较低,OA期刊的门槛比非OA期刊低,4区期刊比3区低。如果你时间足够,什么时候发表这篇文章都没有关系,你选择的期刊就更多了,审稿周期长的期刊可以选择,影响因子高一点的也可以尝试,可以先冲高分,然后再做打算。 第三,就是文章本身质量问题 这里首先要考虑就是创新点,没有人发过的,一般都是比较好发的,更容易发高分。例如坏死性调亡,目前基本没有找到相关的纯生信文章,这种热点肯定比那些已经烂大街的热点好发。此外,还要看数据结果的阳性程度,阳性程度越高越好发。因此,如果这个研究热点,你是第一个发的,而且结果非常好,这样的文章是非常有必要尝试一下高分期刊。 第四,就是避开一些不接收纯生信的期刊 现在有一些期刊是不接收纯生信文章,例如 PeerJ、Bioengineered、Frontiers in Oncology ,这些可以到期刊公告上查看,或者到期刊论坛问一下。当然你不相信的话,你可以自己去投稿一下,自己实践一下就是最清楚的。 第五,就是问一下有经验的人 问一下别人目前哪些生信期刊好投,参考一下,当然别人给出的期刊也不一定适合你。也有可能今天这本期刊还大量接收纯生信SCI,明天突然开始不接收纯生信,因为没有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总结: 最好投的期刊就是向你约稿的期刊(一般约稿都不会拒稿),最不好投的期刊就是你自身要求太多(一区、非OA、声誉好、审稿周期快等)而自己文章质量既没有创新点也没有非常好的阳性结果。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