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incareo上面带两点,不懂法文,呵呵
卡特尔是一个多产的作者,发表了 500 多篇学术论文,55 部专著以及超过 30 以上的规范化测试。他于 1928 年发表第一篇论文时 23 岁。卡特尔的著述不仅数量上惊人,而且在质量上也同样给人深刻印象。其主要著作有:《多元实验心理学手册》《人格的种类和测量》《人格研究导论》《人格》《一个系统的理论与事实研究》《人格和动机:结构与测量》《人格和社会心理学》《人格的科学分析》《人格和学习理论:一个有关成熟和结构学习的系统理论》《人格和学习理论:环境中的人格结构》
1、相变理论
统计力学是杨振宁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他在统计力学方面的特色是对扎根于物理现实的普遍模型的严格求解与分析,从而抓住问题的本质和精髓。
1952年杨振宁和合作者发表了3篇有关相变的重要论文。 第一篇是他在前一年独立完成的关于2维Ising模型的自发磁化强度的论文,得到了1/8这一临界指数。这是杨振宁做过的最冗长的计算。Ising模型是统计力学里最基本却极重要的模型,但是它在理论物理中的重要性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广泛认识。
1952年,杨振宁还和李政道合作完成并发表了两篇关于相变理论的论文。两篇文章同时投稿和发表,发表后引起爱因斯坦的兴趣。论文通过解析延拓的方法研究了巨配分函数的解析性质,发现它的根的分布决定了状态方程和相变性质,消除了人们对于同一相互作用下可存在不同热力学相的疑惑。
这两篇论文的高潮是第二篇论文中的单位圆定理,它指出吸引相互作用的格气模型的巨配分函数的零点位于某个复平面上的单位圆上。
2、玻色子多体问题
起源于对液氦超流的兴趣,杨振宁在1957年左右与合作者发表或完成了一系列关于稀薄玻色子多体系统的论文。
首先,他和黄克孙、Luttinger合作发表两篇论文,将赝势法用到该领域。在写好关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是否守恒的论文之后等待实验结果的那段时间,杨振宁和李政道用双碰撞方法首先得到了正确的基态能量修正,然后又和黄克孙、李政道用赝势法得到同样的结果。
他们得到的能量修正中最令人惊讶的是著名的平方根修正项,但当时无法得到实验验证。不过,这个修正项随着冷原子物理学的发展而得到了实验证实。
3、杨—Baxter方程
20世纪60年代,寻找具有非对角长程序的模型的尝试将杨振宁引导到量子统计模型的严格解。1967年,杨振宁发现1维δ函数排斥势中的费米子量子多体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矩阵方程,后被称为杨—Baxter方程(因为1972年Baxter在另一个问题中也发现这个方程)。
1967年,杨振宁还写了一篇于翌年发表的文章,进一步探讨了此问题的S矩阵。后来人们发现杨—Baxter方程在数学和物理中都是极重要的方程,与扭结理论、辫子群、Hopf代数乃至弦理论都有密切的关系。
杨振宁当年讨论的1维费米子问题后来在冷原子的实验研究中显得非常重要,而他在文中发明的嵌套Bethe假设方法次年被Lieb和伍法岳用来解出了1维Hubbard模型。Hubbard模型后来成为高温超导的很多理论研究的基础。
4、超导体磁通量子化的理论解释
1961年,通过和Fairbank实验组的密切交流,杨振宁和Byers从理论上解释了该实验组发现的超导体磁通量子化,证明了电子配对即可导致观测到的现象,澄清了不需要引入新的关于电磁场的基本原理,并纠正了London推理的错误。
在这个工作中,杨振宁和Byers将规范变换技巧运用于凝聚态系统中。相关的物理和方法后来在超导、超流、量子霍尔效应等问题的研究中广泛应用。
5、非对角长程序
1962年,杨振宁提出“非对角长程序(off-di-agonal long-range order)”的概念,从而统一刻画超流和超导的本质,同时也深入探讨了磁通量子化的根源。
这是当代凝聚态物理的一个关键概念。1989到1990年,杨振宁在与高温超导密切相关的Hubbard模型里找到具有非对角长程序的本征态,并和张首晟发现了它的SO(4)对称性。
Jules Henri Poincaré
简介 MTK是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英文简称,英文全称叫MediaTek。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7年,是世界顶尖的IC专业设计公司,位居全球消费性IC片组的领航地位。产品领域覆盖数码消费、数字电视、光储存、无线通讯等大多系列,是亚洲唯一连续六年蝉联全球前十大IC设计公司唯一的华人企业,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亚洲企业50强”。 联发科技作为全球IC设计领导厂商,专注于无线通讯及数位媒体等技术领域。公司提供的晶片整合系统解决方案,包含无线通讯、高解析度数位电视、光储存、高解析度DVD等相关产品,市场上均居领导地位。 联发科技成立于1997年,已在台湾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股票代号为2454。公司总部设于台湾,并设有销售及研发团队于中国大陆、美国、英国、爱尔兰、丹麦、印度、日本、韩国以及新加坡。 成立日期:1997 年5 月28 日 资 本 额:人民币24.3亿元 总 部: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 子 公 司:中国合肥/深圳/北京/美国/印度/新加坡 全球员工人数: 2504人(2007年8月31日) 中国大陆区人数:670人(2007年8月31日) 官方网站: www.mediatek.com[编辑本段]官方历史 2008年 ●《天下杂志》评为第二届“天下企业公民TOP 50” ●《远见杂志》评为第四届“远见企业社会责任奖” 2007年 ●连续第二年获IC设计产业协会( Fabless Semiconductor Association;FSA)选为2007「最佳财务管理的IC设计公司」 ●ISSCC论文发表--「A 1V 11b 200MS/s Pipelined ADC with Digital Background Calibration in 65nm CMOS」和「A Fractional Spur Free All-Digital PLL with Loop Gain Calibration and Phase Noise Cancellation for GSM/GPRS/EDGE」(创台湾科技公司首位连续五年,共计七篇论文获选发表的纪录,也是今年台湾唯一入选的业界代表) ●IEEE IRPS (International Reliability Physics Symposium)论文发表--「A new device reli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 for overdrive voltage circuit application」 ●获《Forbes Asia》杂志列为《亚洲企业50强》之一 ●获第十五届《经济部产业科技发展奖》之”卓越创新成就奖” ●获《天下杂志》评为第十二届“台湾最佳声望标竿企业” ●获《远见杂志》评为第三届“远见企业社会责任奖” ●获《天下杂志》评为第一届“天下企业公民TOP 50” 2006年 ●获IC设计产业协会( Fabless Semiconductor Association;FSA)选为2006「最佳财务管理的IC设计公司」 ●荣获2006年度科学工业园区创新产品奖( Blu-ray晶片组) ●获《Forbes Asia》杂志列为《亚洲企业50强》之一 ●推出DTV数位电视晶片、Blu-ray晶片 ●ISSCC论文发表--Fully Integrated CMOS SoC for 56/18/16 CD/DVD-dual/RAM Applications 2005年 ●HDTV-reading SOC, Super-multi SOC ●荣获2005年科学工业园区创新产品奖(Multimedia GSM/GPRS Mobile Phone Chipset) ●ISSCC论文发表--Multi-Format Read/Write SoC for 7x Blu-ray/16x DVD/56xCD DLL-Based Clock Recovery In a PRML Channel ●获《Forbes Asia》杂志列为《亚洲企业50强》之一 ●获《天下杂志》评为第十届“台湾最佳声望标竿企业” 2004年 ●荣获2004年科学工业园区创新产品奖(DVD-Recorder Backend单晶片) ●获Euromoney 04年全球最佳治理典范企业调查,排名居台湾地区高科技企业第三名 ●ISSCC论文发表--Combo Driver Applications ●获《天下杂志》评为第九届“台湾最佳声望标竿企业” 2003年 ●荣获2003年科学工业园区创新产品奖(8倍速DVD dual复写型光碟机晶片组) ●荣获第15届行政院国家品质奖 ●推出DVD-Dual晶片组 ●获选“数位时代双周刊”台湾科技100强第一 2002年 ●荣获2002年科学工业园区创新产品奖(高倍数COMBI复合型光碟机晶片组) ●推出48XCD-RW晶片组 ●推出COMBI晶片组 2001年 ●荣获2001年度科学工业园区创新产品奖(高整合度DVD-Player晶片组) ●荣获第9届经济部产业科技发展奖之卓越成就奖 ●于台湾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号2454 2000年 ●荣获2000年科学工业园区创新产品奖(12/8/40倍数CD-R/RW晶片组) ●推出12XCD-R/RW晶片组 1999年 ●荣获1999年科学工业园区创新产品奖(12倍速DVD-ROM晶片组) ●推出12X DVD-ROM晶片组 1998年 ●荣获1998年科学工业园区创新产品奖(CD-ROM Digital data/servo processor产品) ●推出全球最快速的48X CD-ROM晶片组 1997年 ●五月公司成立[编辑本段]业务领域 MTK的产品领域包括 ◆光储存领域,联发科技领先全球推出包含CD-ROM、DVD-ROM、DVD-Player、CD-R/RW、Combi、DVD-RW等相关控制芯片组。 ◆数字消费领域,包含DVD Player、DVD-Recorder等都维持全球第一的市占率。 ◆无线通讯领域,含括低阶至中高阶GSM/GPRS晶片组及完整软体解决方案。 ◆数位电视领域,亦已成功拓展北美及中国大陆市场。 MTK素有台湾“股王”之称 位列全球第七大 IC设计公司,07年Q2 净利润为76.04亿新台币,其中手机芯片业务占50%。MTK一贯提供 Total solution,从DVD 到数字电视再到手机。这种极富国情特色的解决方案与商业模式,竞争力极强。手机领域已拿下大陆市场近50%的基带芯片份额 拥有成熟 GSM/GPRS/EDGE方案。[编辑本段]收购ADI手机团队 2007年9月10日,联发科(MTK)宣布与ADI签署协议,以现金约3.5亿美元取得ADI旗下Othello和SoftFone手机芯片产品线相关的有形及无形资产以及团队。依据ADI公司2006年财报所公布的的营收数据显示,此产品线约为ADI贡献了2.3亿美元的收入。 通过此项交易案,MTK的无线通讯部门将获得一支近400位具有丰富产品开发及客户服务经验的专业团队;扩大全球各地的客户群;增加新的手机基带和射频芯片产品包括GSM、GPRS、EDGE、WCDMA和TD-SCDMA芯片以丰富其现有的产品组合;另外,联发科亦可取得无线通讯产品相关的关键专利和IP,以提升联发科的IP竞争实力。 对于此次并购,水清木华研究中心电信研究总监沈子信的第一反应是,MTK买得很值,因为收购金额不到这个产品线两年的收入,看来是ADI主动抛售这一业务,这也尽显MTK不做大收购的务实风格。沈子信强调说:“这对MTK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帮助MTK实现了从EDGE到3G的布局,相当于武侠小说中打通了任督二脉!” 他解释说,一是ADI在硬件(芯片)方面很强,过去软件平台上一直依靠合作伙伴TTPcom,因此在TTPcom被MOTO收购后业务大受影响,而MTK的优势恰好在于软件平台,收购ADI的手机芯片产品线,可以实现软硬结合;二是可以完成EDGE、WCDMA和TD-SCDMA的战略布局,补充MTK现有的GSM/GPRS产品线,特别是可以借助ADI或ADI的合作伙伴,解决EDGE/WCDMA/TD-SCDMA协议栈问题;三是借助ADI的手机芯片业务,MTK可实现全球化的运营。 MTK目前在大陆占有超过40%的手机基带芯片份额,而ADI在大陆手机基带芯片市场的占有率也近10% 。此次的收购,不仅加强了联发科在大陆2G市场的领先地位,而且迅速实现了其EDGE、3G的战略布局,对MTK来说,可谓意义非凡。 对于ADI,手机芯片业务持续发展需要巨大的巨大研发,必须有规模出货量支撑。受到MTK、展讯等厂商的冲击,ADI 的2G业务收入严重缩水,投入产出严重不符;另一方面,等待中国TD市场的真正起飞似乎还需要足够的耐心。ADI显然已经等不及了,专注高性能模拟与DSP业务似乎是其更好的选择。 MTK的加入对于未来大陆3G特别是TD产业的发展绝对是积极意义的。事实已经证明,MTK进入大陆2G手机市场,已经让更广泛的人群,用更少的金钱,享受到更多功能与乐趣的手机,姑且不论这样的手机是何种颜色。相信MTK在2G市场成功运作的经验以及其对国情与产业生态的准确理解,也能帮助TD产业的加速推进。 不过这对于大陆的TD方案厂商来说似乎并不是一个好消息。比如展讯,其在2G市场与MTK直接对抗;但在未来3G市场竞争中,其最大的优势——TD方案 如今对MTK来说,似乎已经没有威胁......[编辑本段]Turnkey Turnkey solution因为MTK的手机平台而为众人所熟悉。据了解,联想约有47%的手机都采用了MTK的方案。“MTK现象”因此也成为业界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MTK的手机解决方案中,将手机芯片和手机软件平台预先整合到一起。这种方案可以使终端厂商节约成本,加速产品上市周期。MTK公司的产品因为集成较多的多媒体功能和较低的价格在大陆手机公司和手机设计公司得到广泛的应用。加上MTK的完工率较高,基本上在60%以上,这样手机厂商拿到手机平台基本上就是一个半成品,只要稍稍的加工就可上架出货了。这也正是许多黑手机都使用MTK的最主要的原因。 就在几年前,TI的LoCosto、OMAP平台,英飞凌的ULC解决方案,还一度是这些国际知名厂商在手机市场的杀手锏,而MTK Turn-key方案的巨大成功则证明了在这一领域平台技术不再是TI、英飞凌这些巨头的专属。虽然MTK的Turn-Key解决方案导致了手机产品极其严重的同质化现象,但不得不承认,这一策略使得MTK在手机市场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虽然MTK的成功无法复制,但“平台战略”的思想已经渗入到了国内本土厂商。本土厂商正在由从提供单一芯片逐渐转向“平台战略”。[编辑本段]手机平台介绍 MTK平台发展及各芯片功能介绍 MT6205、MT6217、MT6218、MT6219、MT6226、MT6227、MT6228均为基带芯片,所以芯片均采用ARM7的核。 MT6305、MT6305B为电源管理芯片。 MT6129为RF芯片 RF3146(7×7mm)、RF3146D(双频)、RF3166(6×6mm)为RFMD的PA。 MT6205为最早的方案,只有GSM的基本功能,不支持GPRS、WAP、MP3等功能。 MT6218为在MT6205基础上增加GPRS、WAP、MP3功能。MT6217为MT6218的cost down方案,与MT6128 PIN TO PIN,只是软件不同而已,另外MT6217支持16bit数据。 MT6219为MT6218上增加内置AIT的1.3M camera处理IC,增加MP4功能。8bit数据。 MT6226为MT6219 cost down产品,内置0.3M camera处理IC,支持GPRS、WAP、MP3、MP4等,内部配置比MT6219优化及改善,比如配蓝牙是可用很便宜的芯片CSR的BC03模块USD3即可支持数据传输(如听立体声MP3等)功能。 MT6226M为MT6226高配置设计,内置的是1.3M camera处理IC。 MT6227与MT6226功能基本一样,PIN TO PIN,只是内置的是2.0M camera处理IC。 MT6228比MT6227增加TV OUT功能,内置3.0M camera处理IC,支持支持GPRS、WAP、MP3、MP4。 从MT6226后软件均可支持网络摄像头功能,也就是说你的机子可以用于QQ视频。[编辑本段]识别MTK平台 触摸屏可以手写,屏幕下方有触控的功能表--四个或者五个触摸式的按键,可以放MP3 MP4 3gp等多媒体文件;多数手机有巨大的屏幕;有多个喇叭输出;JAVA不支持或支持差。据悉 联想有47%的产品启用MTK平台 CECT等诸多厂商因成本原因绝大部分产品选用MTK方案。
集成电路设计领域,也就是芯片设计领域,而大陆的集成电路设计起步较晚,所以所占的比重极低,而且各种技术都不太比得上国外。
以设计行业为例来说明国内和国外的一些标准
国内国外差别其实并不大
中国最好的平面设计师和世界上最好的平面设计师是一样的。设计带有主观因素,国内许多好的设计师可能不像美国和欧洲的设计师可以服务大型企业或活动会造成社会影响,如奥运会、世界杯,或大公司如苹果、美国国际集团(AIG)、索尼(SONY)、或机场集团等。欧洲和美国的设计师通过商业设计产生对人的影响,而中国最好的设计师也设计书籍,印刷品或文化活动,在文化领域追求理想的心。
建筑设计领域,设计水平其实也是一样的。但是设计水平不等于建筑水平,瑞士、荷兰、北欧、西欧和美国的建筑水平都是一流的,包括日本。设计师的设计水平,我一直认为国内有很多也是可以在国外有一定的位置的。然而却在建筑、专业精神和职业态度上迷失了方向。广州歌剧院是一个很好的设计,但是建造很差,白天看很难看。
在产品设计仍然是相对较弱的位置,也许有的产品设计师非常有能力,但在工业企业的整体水平,暂且还是不能与外国相比,所以暂时不能看到产品设计师在世界上的位置。经常听到有人获得了红点设计奖,或者是IF奖,但是到现实生活一看,我们用的产品还是以日本德国为荣,因为大部分国产的真的是差。
一般来说,人与人是无法比较的。每个人的背景都是不同的,实际上扩展了一点,每个人的评价标准都是不同的。中国目前缺乏良好的平面设计,缺乏良好的建筑设计,缺乏良好的产品设计。
潘建伟,量子通讯。其研究成果曾6次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年度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3次入选教育部评选的“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英文名Matrix(SAMND矩阵)。在数学名词中,矩阵用来表示统计数据等方面的各种有关联的数据。这个定义很好地解释了Matrix代码制造世界的数学逻辑基础。 成书于西汉末、东汉初的《九章算术》用分离系数法表示线性方程组,得到了其增广矩阵。在消元过程中,使用的把某行乘以某一非零实数、从某行中减去另一行等运算技巧,相当于矩阵的初等变换。但当时并没有现在理解的矩阵概念,虽然它与现在的矩阵形式上相同,但在当时只是作为线性方程组的标准表示与处理方式。 矩阵的现代概念在19世纪逐渐形成。1801年德国数学家高斯(F.Gauss,1777~1855)把一个线性变换的全部系数作为一个整体。1844年,德国数学家爱森斯坦(F.Eissenstein,1823~1852)讨论了“变换”(矩阵)及其乘积。1850年,英国数学家西尔维斯特(James Joseph Sylvester,18414-1897)首先使用矩阵一词。1858年,英国数学家凯莱(A.Gayley,1821~1895)发表《关于矩阵理论的研究报告》。他首先将矩阵作为一个独立的数学对象加以研究,并在这个主题上首先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因而被认为是矩阵论的创立者,他给出了现在通用的一系列定义,如两矩阵相等、零矩阵、单位矩阵、两矩阵的和、一个数与一个矩阵的数量积、两个矩阵的积、矩阵的逆、转置矩阵等。并且凯莱还注意到矩阵的乘法是可结合的,但一般不可交换,且m*n矩阵只能用n*k矩阵去右乘。1854年,法国数学家埃米尔特(C.Hermite,1822~1901)使用了“正交矩阵”这一术语,但他的正式定义直到1878年才由德国数学家费罗贝尼乌斯(F.G.Frohenius,1849~1917)发表。1879年,费罗贝尼乌斯引入矩阵秩的概念。 至此,矩阵的体系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矩阵的研究历史悠久,拉丁方阵和幻方在史前年代已有人研究。
作为解决线性方程的工具,矩阵也有不短的历史。
成书最迟在东汉前期的《九章算术》中,用分离系数法表示线性方程组,得到了其增广矩阵。
在消元过程中,使用的把某行乘以某一非零实数、从某行中减去另一行等运算技巧,相当于矩阵的初等变换。
但那时并没有现今理解的矩阵概念,虽然它与现有的矩阵形式上相同,但在当时只是作为线性方程组的标准表示与处理方式。
矩阵正式作为数学中的研究对象出现,则是在行列式的研究发展起来后。
逻辑上,矩阵的概念先于行列式,但在实际的历史上则恰好相反。
日本数学家关孝和(1683年)与微积分的发现者之一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1693年)近乎同时地独立建立了行列式论。
其后行列式作为解线性方程组的工具逐步发展。
1750年,加布里尔·克拉默发现了克莱姆法则 。
矩阵的现代概念在19世纪逐渐形成。
1800年代,高斯和威廉·若尔当建立了高斯—若尔当消去法。
1844年,德国数学家费迪南·艾森斯坦(F.Eisenstein)讨论了“变换”(矩阵)及其乘积。
1850年,英国数学家詹姆斯·约瑟夫·西尔维斯特(James Joseph Sylvester)首先使用矩阵一词 。
英国数学家凯利被公认为矩阵论的奠基人。
他开始将矩阵作为独立的数学对象研究时,许多与矩阵有关的性质已经在行列式的研究中被发现了,这也使得凯利认为矩阵的引进是十分自然的。
他说:“我决然不是通过四元数而获得矩阵概念的;它或是直接从行列式的概念而来,或是作为一个表达线性方程组的方便方法而来的。”他从1858年开始,发表了《矩阵论的研究报告》等一系列关于矩阵的专门论文,研究了矩阵的运算律、矩阵的逆以及转置和特征多项式方程。
凯利还提出了凯莱-哈密尔顿定理,并验证了3×3矩阵的情况,又说进一步的证明是不必要的。
哈密尔顿证明了4×4矩阵的情况,而一般情况下的证明是德国数学家弗罗贝尼乌斯(F.G.Frohenius)于1898年给出的 。
1854年时法国数学家埃尔米特(C.Hermite)使用了“正交矩阵”这一术语,但他的正式定义直到1878年才由费罗贝尼乌斯发表。
1879年,费罗贝尼乌斯引入矩阵秩的概念。
至此,矩阵的体系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无限维矩阵的研究始于1884年。
庞加莱在两篇不严谨地使用了无限维矩阵和行列式理论的文章后开始了对这一方面的专门研究。
1906年,希尔伯特引入无限二次型(相当于无限维矩阵)对积分方程进行研究,极大地促进了无限维矩阵的研究。
在此基础上,施密茨、赫林格和特普利茨发展出算子理论,而无限维矩阵成为了研究函数空间算子的有力工具 。
矩阵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是代数学的一个主要研究对象,也是数学研究和应用的一个重要工具。“矩阵”这个词是由西尔维斯特首先使用的,他是为了将数字的矩形阵列区别于行列式而发明了这个述语。而实际上,矩阵这个课题在诞生之前就已经发展的很好了。从行列式的大量工作中明显的表现出来,为了很多目的,不管行列式的值是否与问题有关,方阵本身都可以研究和使用,矩阵的许多基本性质也是在行列式的发展中建立起来的。在逻辑上,矩阵的概念应先于行列式的概念,然而在历史上次序正好相反。英国数学家凯莱(A.Cayley,1821-1895) 一般被公认为是矩阵论的创立者,因为他首先把矩阵作为一个独立的数学概念提出来,并首先发表了关于这个题目的一系列文章。凯莱同研究线性变换下的不变量相结合,首先引进矩阵以简化记号。 1858 年,他发表了关于这一课题的第一篇论文《矩阵论的研究报告》,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矩阵的理论。文中他定义了矩阵的相等、矩阵的运算法则、矩阵的转置以及矩阵的逆等一系列基本概念,指出了矩阵加法的可交换性与可结合性。另外,凯莱还给出了方阵的特征方程和特征根(特征值)以及有关矩阵的一些基本结果。凯莱出生于一个古老而有才能的英国家庭,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大学毕业后留校讲授数学,三年后他转从律师职业,工作卓有成效,并利用业余时间研究数学,发表了大量的数学论文。1855 年,埃米特(C.Hermite,1822-1901) 证明了别的数学家发现的一些矩阵类的特征根的特殊性质,如现在称为埃米特矩阵的特征根性质等。后来 ,克莱伯施(A.Clebsch,1831-1872) 、布克海姆(A.Buchheim) 等证明了对称矩阵的特征根性质。泰伯(H.Taber) 引入矩阵的迹的概念并给出了一些有关的结论。在矩阵论的发展史上,弗罗伯纽斯(G.Frobenius,1849-1917) 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讨论了最小多项式问题,引进了矩阵的秩、不变因子和初等因子、正交矩阵、矩阵的相似变换、合同矩阵等概念,以合乎逻辑的形式整理了不变因子和初等因子的理论,并讨论了正交矩阵与合同矩阵的一些重要性质。 1854 年,约当研究了矩阵化为标准型的问题。 1892 年,梅茨勒(H.Metzler) 引进了矩阵的超越函数概念并将其写成矩阵的幂级数的形式。傅立叶、西尔和庞加莱的著作中还讨论了无限阶矩阵问题,这主要是适用方程发展的需要而开始的。矩阵本身所具有的性质依赖于元素的性质,矩阵由最初作为一种工具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在已成为独立的一门数学分支——矩阵论。而矩阵论又可分为矩阵方程论、矩阵分解论和广义逆矩阵论等矩阵的现代理论。矩阵及其理论现已广泛地应用于现代科技的各个领域。
期刊论文发表有次数限制吗?中级职称及以上级别的职称基本都是需要发表若干篇职称论文的,发表若干职称论文最好的办法就是早准备早发表,但一些作者由于种种原因耽搁了发表,几篇论文打算集中发表,职称评审并没有明确规定不允许一年发表两篇或更多的文章,只要作者时间安排合理,最终也能按时提交职称论文,一年发表两篇或者更多的职称论文是没有问题的,但有些职称评审文件中会明确规定职称论文不能集中同一时间发表尤其是不能集中发表在同一刊物上,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能集中发表了。 很多职称申报者不是很清楚论文发表时间的有效期,有的一次突击发表2、3篇。根据众多作者的论文发表经验,原则上最好是一年一篇,或者1年2篇的话,发表时间上最好错开下。主要是给评审老师留下一个比较好的印象。至于发表时间间隔多久,职称文件一般没有对此作出比较详细的规定,按照我们推荐的最佳做法就行,也就是一年一篇。当然,有部分朋友可能没有提前做好准备,2、3个月左右发表2篇也是可以的,所以,这里我们提醒大家一定要提前做好论文发表的准备,这样给自己留出充分的时间。 职称论文发表时间很关键,往往决定了作者能否晋升,如何把握好论文的发表时间需要作者先了解清楚当地或是本单位的具体时间要求,按照要求合理规划积极准备,总体来说职称论文发表是宜早不宜晚,广大作者要尽早准备为好,最好不要出现集中发表的情况。
一个期刊能发表多少论文,是由期刊自身所决定的有些期刊保一些些期刊厚一些不能笼统的来归纳一个期刊能发多少篇论文,相对来说,核心期刊,一年的论文数量基本都在100至150篇以内,而非核心期刊的数量都在百篇以内。质量越高,篇数也就越少
一个团队一个杂志一年能发几篇?答:一个团队一个杂志一年能发12篇。
找到你要发的刊物,可以去知网搜,一般会有杂志信息,电话或者邮箱,投稿。或者身边有熟人介绍编辑,我当时就是,要多些钱,刊物有点水,但是方便,反正要求也不高再然后就是找代理机构,这个要擦亮眼睛了,让你先交定金的一般都是,要先录用了,查稿后再给钱
如何发表sci论文?这是许多研究者关注的内容。目前,发表sci论文可以给国内作者带来很大的优势。然而,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是有难度的。发表sci论文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充分的准备才能使论文更顺利地发表,首先需要一篇高质量的论文。这也要求作者阅读大量的英语文学作品,并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如果英文水平不够,你可以先用中文写论文,然后找专业机构翻译成英文,他们也会对论文进行润色,使论文达到投稿的水平。国际sci论文审稿人是不习惯中国式英语的,很多国内作者投稿也是因为语言问题而被拒稿,想要避免这种情况就需要早做准备。论文写好后都会寻找相关的sci刊物投稿,大家阅读相关文献时也会知道一些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sci刊物,掌握其影响因子及相关期刊的名称非常重要。小编建议先发一些比较高质量的期刊论文,如果能被送审,得到一些修改意见,即使被拒,也可以发表一些影响因子较低的期刊。
坚持写作的他,从1907年底到1908年,先后在《河南》杂志发表了几篇重要论文。其中包括《人间之历史》,介绍生物进化论;1908年,发表《摩罗诗力说》、《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等论文,他的救国思想表现得更明朗,更强烈了。
《摩罗诗力说》就是鼓吹敢于勇猛反抗强暴的拜伦式的精神战士,这是他弃医从文后所作的第一篇文学论文,标志着鲁迅更坚实地踏上了文学的道路,并且是以一个勇猛的反抗者的身份踏上这条道路的。
发表论文通常只有两种渠道,要么自己投,要么找论文发表机构代投,不管走哪种渠道,最后都是要发表到期刊上的。
期刊,也叫杂志,在上个世纪在出版界曾经是重量级的存在,那个时候互联网还没有兴起,人们阅读文章获取资讯远远没有现在方便,杂志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传播媒介。
但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纸媒已经大大没落了,很多期刊被砍掉了,剩下来的大多数不得不自谋出路,学术期刊更是如此,因为这个受众面是很窄的,基本没法盈利,所以只能靠收取版面费来维持,当然,有国家财政拨款的那种不在这个范围。
我们现在发表学术论文,出于严谨性权威性等原因的考虑,还是要发表到纸质期刊上,编辑会用电子邮箱或者内部的系统来收稿,但不会有一个网络平台有发表论文的资质,即使是知网和万方这样的网站,也只是论文数据库,并不是论文发表平台。
所以发表论文的时候,还是要先去选取目标期刊,然后再找到这本期刊的投稿邮箱,或者是找到靠谱的论文发表机构,由代理进行代投,最后都是发表到纸质期刊上的,见刊后一两个月左右被知网收录,就可以检索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