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发表中医骨伤科论文

发布时间:

发表中医骨伤科论文

有很多的,综合类医学期刊都是可以的。

推荐《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以下是关于该杂志的简介和投稿方式,希望有所帮助: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是根据国家科委(93)国科发信015号文件批准创刊的全国性学术刊物。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承办。自创刊以来,严格遵守党和国家有关出版法规、政策,坚持“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认真贯彻和体现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方面的政策、法令、条例;正确执行有关保密、版权、专利、国界等项规定。积极倡导科技道德和编辑道德。坚持服务学科建设、服务科技进步、服务国民经济建设的办刊目标。

1.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不同术式选择,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7(1):56-572. 56例骨质疏松症并发脊椎压缩骨折的发病特点以及治疗方案,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7(1):51-523. 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16(11):6-74. “治未病”与骨质疏松症中医特色健康管理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8,2(5).-317-3195.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髋部骨折10年回顾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8,14(10).-708-712,7326. 单“∞”贴胸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46例临床观察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5).-2654-26557. 巨大型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附2例临床分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13).-58-608. 温通胶囊配合提拉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广东医学.2008,29(6).-1046-10479. 腹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症45例疗效观察 新中医.2008,40(5).-73-7410. 飞燕式背伸肌锻炼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慢性腰痛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7).-1207-120811. 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探讨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8,22(4).-496-49912. 局麻下摇摆牵引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及屈曲型骨折的临床效果 广东医学.2008,29(3).-460-46213. 林定坤教授治疗颈椎病经验介绍 新中医.2008,40(2).-7-914. 薄智云腹针疗法治疗腰腿痛经验总结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30-3115. 经皮椎体成形术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骨水泥渗漏原因探讨 广东医学.2008(1).-166-16616. OBIF棒内固定治疗家兔股骨髁骨折的实验研究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7).-786-79017. USS脊柱内固定加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35例 广东医学.2007,28(10).-1646-164718. 薄氏腹针结合正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9).-48-4919. 平衡针配合孙式手法治疗落枕48例疗效观察 新中医.2007,39(8).-50-5120. OBIF可吸收材料植入对小鼠T淋巴细胞总数及亚群影响的实验研究 河北医药.2007,29(6).-542-54421. 孙氏手法合薄氏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疗效观察 新中医.2007,39(7).-53-5422. 孙氏手法治疗枕下三角区综合征的临床评价 按摩与导引.2007,23(6).-7-823.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新中医.2007,39(5).-38-3924. 神经根型颈椎病针刀治疗临床文献的评价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4).-34-3725. 围手术期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对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功能的影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17(5).-365-36726. 孙氏手法治疗颈神经后支源性颈肩痛的临床评价 按摩与导引.2007,23(5).-8-927. 临床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1).-15-1628. 张力带内固定+爱克曼线修补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18例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6,14(6).-63-6429. 233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非手术治疗特点与效果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561-256230. 试论中西医结合诊治颈椎病的切入点 新中医.2006,38(11).-4-531. 参麦液关节腔内注射对症状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正骨.2006,18(10).-9-1032. 旋转手法结合五籽散外熨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6例 陕西中医.2006,27(10).-1278-128033. 三仁汤治疗脊柱病术后湿阻发热的临床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6).-1045-104634. 参麦注射液对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广东医学.2006,27(4).-476-47735. 术中自体血回输在脊柱手术中的运用 广东医学.2006,27(4).-494-49536. 前屈位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广东医学.2006,27(1).-66-6737. 参麦注射液对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增殖及DNA合成的影响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13(6).-15-1838.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虚寒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13(6).-21-2439. 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7(12).-1139-114240. 药浴、早期功能锻炼配合手术治疗注射性臀肌挛缩症 按摩与导引.2005,21(9).-32-3341. 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68例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5,22(5).-33-3442. 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广东医学.2005,26(10).-1391-139243. 牛蒡子汤加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8例 中医药学刊.2005,23(11).-2073-207444. 腹针疗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疗效观察 新中医.2005,37(10).-64-6545. 邓晋丰治疗退行性颈腰痛用药特点初探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9).-880-88146. 石仰山从痰湿论治骨伤科疾患经验 中医杂志.2005,46(9).-664-66547. 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辨证规律的探讨 中国医学工程.2005,13(4).-444-44548. 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的初步报告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7).-758-76149. 腹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观察 按摩与导引.2005,21(8).-29-3050. 从虚论治颈性眩晕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3(11).-977-97851. 邓晋丰教授以通法治疗腰腿痛经验介绍 新中医.2005,37(6).-13-1452. 参麦液对早期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NO、TGF-β1表达的影响 中国骨伤.2005,18(3).-142-14353. 石仰山教授从痰湿论治骨伤科疾患经验 中医药导报.2005,11(2).-8-8,2254. 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国骨伤.2004,17(12).-753-75455. 关节腔内注射参麦液对膝骨关节炎的初期疗效观察 中医正骨.2004,16(4).-37-3756. 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6(7).-795-79757. 负重可活动半月板TACK全膝关节置换的近期疗效观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11(12).-804-80658. 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60例 中国骨伤.2003,16(3).-154-15459. 骶管封闭结合药油盆蜡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应用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2,10(4).-48-4960. 改良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胫骨结节骨折 中医正骨.2002,14(1).-27-2861. 外固定支架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 中医药学报.2002,30(5).-42-4362. 运动疗法对腰腿痛的发生及复发的防治 广东医学.2002,23(9).-947-94863. 腰椎管狭窄征术后的中医药辨证治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1,9(4).-51-5364. 手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顽固性网球肘新中医.2001,33(1).-29-2965. 牵引推按法配合红花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广东医学.2001,22(5).-444-44566. 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和进展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1,7(4).-372-37467. 多方位床边持续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9).-80-8068. 高能震波结合外敷双柏油膏治疗跟痛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7).-55-5669. 高能震波结合外敷双柏汕膏治疗跟痛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7(4).-316-31770. 严重撕脱性断臂再植成功一例报告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3,10(3).-129-130

发表中医骨伤论文

有很多的,综合类医学期刊都是可以的。

[1] 孙树椿,郭学勤,刘小宁.  手法治疗颈椎病144例的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1986(09).[2] 孙树椿,易金根,张军.  旋转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J]. 中国针灸,1995(S2).[3] 张军,孙树椿.  颈椎Ⅰ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 中医正骨,2000(09).[4] 张军,孙树椿,丁建中,蒋宏伟,张西静,方建国,李俊杰.  通络止痛膏治疗腰椎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 中医正骨,2001(03).[5] 张清,孙树椿,佟大伟.  椎动脉Ⅱ段周围神经的显微解剖观察[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1(03).[6] 张清,张淳,孙树椿,付宝驰.  旋转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去甲肾上腺素及内皮素含量的影响[J]. 中国骨伤,2004(12).[7] 张军,孙树椿,于栋,张淳,武震.  交感神经及其递质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调控机制[J]. 中国骨伤,2005(07).[8] 孙树椿.  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中药治疗进展[J]. 继续医学教育,2006(19).[9] 鲍铁周,孙树椿.  颈椎病的分型牵引治疗[J]. 中医正骨,2005(05).[10] 马珑,孙树椿,崔宏勋.  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2例疗效观察[J]. 中医正骨,2010(11).[11] 孙树椿,张军,王立恒,赵宜军,刘秀芹,张淳,于栋,王德龙,武震,陈朝晖,赵忠民,韩磊.  旋转手法对颈椎髓核内压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国骨伤,2010(01).[12] 姚啸生,孙树椿,张军,刘元禄,李洪久,孙广江.  腰痹通胶囊对退变腰椎间盘Ⅱ型胶原含量和TNF-α、IL-1βmRNA表达的影响[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4(07).

刘金文 1965年2月生。笔名文魔野。1988年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中学时期开始诗歌创作,大学时期开始哲学方面的思考和研究,现兼从书画创作。诗歌力求表达一种宇宙的观念和形象,创作力求由熟而精、由精而妙、由妙而神、由神而灵、灵通万物,由此展示生命存在的内在精神。认为艺术是天才的职业,它永远是一个冷门。而宇宙的本质是意识之外的那种绝对空无的死亡境界。一切生命仅仅只是一种多余的重复过程。它们只是造物主遗忘的一些玩具。其除了标志一点存在之外,便毫无什么意义和价值可言。由此造成了生命荒诞盲目的戏剧性色彩和寻求刺激,自我作贱而又无奈的可悲下场。因此,只有死亡才能超越世外,大彻大悟,进入无限完美的境界。所以,什么也不存在,永远的沉默,这才是宇宙真正的语言。一切著书立说者,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是庸才。诗作发表于《诗神》、《星星诗刊》、《诗歌报》、《当代诗坛》(香港)、《飞天》、《青春》、《滇池》、《诗人世界》、《青春诗歌》等刊物,参加过《人民文学》、《诗刊》、《大地》、《人民日报》、《中国作家》、《文艺报》、《诗神》等举办的文学创作研讨会、文学笔会及文学创作改稿会。现为全国几十家杂志社特约编辑,撰稿人和学会会员,作品被选入三十多部诗集中。出版有个人诗歌专集《吹响的魔笛》(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古韵清逸》(香港银河出版社出版)。 三、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东省中医院骨科教授教授,男,广东龙川人,1942年2月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东省中医院骨科教授、主任医师、中医骨伤科专业博士生导师、骨科教研室主任、骨科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广东省中医学会骨伤学会常委、广东省风湿病学会委员、澳门中医学研究会荣誉顾问。1989年获广东省优秀教师称号,2000年荣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优秀教师称号;近来曾发表论文有“中医祛痹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骨科骨肿瘤临床诊治进展”、“骨松安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结核30例体会”、“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59例体会”、“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分析”等10余篇论文。开展的科研课题有:“肿瘤性骨质疏松的实验与临床研究”省科委。“中医证候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骨科类中药治疗临床试验方案设计实施”国家科技部。“骨折概论CAI课件”省高教。“骨科基本手法CAI课件”教育部。“七年制《中西结合骨伤科学》教学方法组合设计与研究” 全国高等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立项。 kaoyangj参加编写的著作有:《中医筋伤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国老年骨科全书》、《骨伤科杂病》、《中医骨伤学》、《骨伤科专病中医诊治》(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任副主编)等。已招硕士研究生4名,今年新招硕士研究生4名。所从事中医治疗骨肿瘤已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并处于学术的领先地位。近年变曾赴欧洲、新加坡、美国等相关医院交流学习。主要研究方向是骨病骨肿瘤。在全国中医骨科界尚未广泛开展骨肿瘤系统研究的情况下,通过长期摸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骨病骨肿瘤。提出骨肿瘤的基本病机是“肾虚血瘀”的观点,并以此为出发点,研制出骨松安胶囊和骨癌通泰汤等本科协定方。主持省科委课题“骨松安治疗肿瘤性骨质疏松症的的试验及临床研究”一项(已结题,待申报奖项),所得结果已发表论文两篇。从而使本科在骨病骨肿瘤的研究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开展省级重点专科骨病骨肿瘤继续教育项目,并为该专科负责人。

中医骨伤论文发表

1.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不同术式选择,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7(1):56-572. 56例骨质疏松症并发脊椎压缩骨折的发病特点以及治疗方案,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7(1):51-523. 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16(11):6-74. “治未病”与骨质疏松症中医特色健康管理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8,2(5).-317-3195.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髋部骨折10年回顾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8,14(10).-708-712,7326. 单“∞”贴胸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46例临床观察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5).-2654-26557. 巨大型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附2例临床分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13).-58-608. 温通胶囊配合提拉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广东医学.2008,29(6).-1046-10479. 腹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症45例疗效观察 新中医.2008,40(5).-73-7410. 飞燕式背伸肌锻炼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慢性腰痛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7).-1207-120811. 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探讨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8,22(4).-496-49912. 局麻下摇摆牵引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及屈曲型骨折的临床效果 广东医学.2008,29(3).-460-46213. 林定坤教授治疗颈椎病经验介绍 新中医.2008,40(2).-7-914. 薄智云腹针疗法治疗腰腿痛经验总结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30-3115. 经皮椎体成形术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骨水泥渗漏原因探讨 广东医学.2008(1).-166-16616. OBIF棒内固定治疗家兔股骨髁骨折的实验研究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7).-786-79017. USS脊柱内固定加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35例 广东医学.2007,28(10).-1646-164718. 薄氏腹针结合正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9).-48-4919. 平衡针配合孙式手法治疗落枕48例疗效观察 新中医.2007,39(8).-50-5120. OBIF可吸收材料植入对小鼠T淋巴细胞总数及亚群影响的实验研究 河北医药.2007,29(6).-542-54421. 孙氏手法合薄氏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疗效观察 新中医.2007,39(7).-53-5422. 孙氏手法治疗枕下三角区综合征的临床评价 按摩与导引.2007,23(6).-7-823.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新中医.2007,39(5).-38-3924. 神经根型颈椎病针刀治疗临床文献的评价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4).-34-3725. 围手术期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对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功能的影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17(5).-365-36726. 孙氏手法治疗颈神经后支源性颈肩痛的临床评价 按摩与导引.2007,23(5).-8-927. 临床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1).-15-1628. 张力带内固定+爱克曼线修补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18例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6,14(6).-63-6429. 233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非手术治疗特点与效果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561-256230. 试论中西医结合诊治颈椎病的切入点 新中医.2006,38(11).-4-531. 参麦液关节腔内注射对症状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正骨.2006,18(10).-9-1032. 旋转手法结合五籽散外熨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6例 陕西中医.2006,27(10).-1278-128033. 三仁汤治疗脊柱病术后湿阻发热的临床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6).-1045-104634. 参麦注射液对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广东医学.2006,27(4).-476-47735. 术中自体血回输在脊柱手术中的运用 广东医学.2006,27(4).-494-49536. 前屈位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广东医学.2006,27(1).-66-6737. 参麦注射液对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增殖及DNA合成的影响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13(6).-15-1838.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虚寒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13(6).-21-2439. 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7(12).-1139-114240. 药浴、早期功能锻炼配合手术治疗注射性臀肌挛缩症 按摩与导引.2005,21(9).-32-3341. 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68例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5,22(5).-33-3442. 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广东医学.2005,26(10).-1391-139243. 牛蒡子汤加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8例 中医药学刊.2005,23(11).-2073-207444. 腹针疗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疗效观察 新中医.2005,37(10).-64-6545. 邓晋丰治疗退行性颈腰痛用药特点初探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9).-880-88146. 石仰山从痰湿论治骨伤科疾患经验 中医杂志.2005,46(9).-664-66547. 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辨证规律的探讨 中国医学工程.2005,13(4).-444-44548. 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的初步报告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7).-758-76149. 腹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观察 按摩与导引.2005,21(8).-29-3050. 从虚论治颈性眩晕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3(11).-977-97851. 邓晋丰教授以通法治疗腰腿痛经验介绍 新中医.2005,37(6).-13-1452. 参麦液对早期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NO、TGF-β1表达的影响 中国骨伤.2005,18(3).-142-14353. 石仰山教授从痰湿论治骨伤科疾患经验 中医药导报.2005,11(2).-8-8,2254. 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国骨伤.2004,17(12).-753-75455. 关节腔内注射参麦液对膝骨关节炎的初期疗效观察 中医正骨.2004,16(4).-37-3756. 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6(7).-795-79757. 负重可活动半月板TACK全膝关节置换的近期疗效观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11(12).-804-80658. 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60例 中国骨伤.2003,16(3).-154-15459. 骶管封闭结合药油盆蜡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应用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2,10(4).-48-4960. 改良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胫骨结节骨折 中医正骨.2002,14(1).-27-2861. 外固定支架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 中医药学报.2002,30(5).-42-4362. 运动疗法对腰腿痛的发生及复发的防治 广东医学.2002,23(9).-947-94863. 腰椎管狭窄征术后的中医药辨证治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1,9(4).-51-5364. 手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顽固性网球肘新中医.2001,33(1).-29-2965. 牵引推按法配合红花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广东医学.2001,22(5).-444-44566. 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和进展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1,7(4).-372-37467. 多方位床边持续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9).-80-8068. 高能震波结合外敷双柏油膏治疗跟痛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7).-55-5669. 高能震波结合外敷双柏汕膏治疗跟痛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7(4).-316-31770. 严重撕脱性断臂再植成功一例报告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3,10(3).-129-130

自1970年进修中医骨科后,在县人民医院开设了30张病床的骨科,是当时全国少有的县级医院骨科。1978年调广西自治区医院外科工作,1985年成立骨伤科研究室任主任,1986年在韦以宗教授的建议下,成立广西自治区中医骨伤科研究所,韦任法人第一副所长。由于骨伤科后继乏人,韦以宗于1985年团结全国专家,成立光明中医函授大学骨伤科学院,在28个省市自治区设34个分院98所辅导站,经四年努力,培训了6千多名骨伤科医生,缓解了社会的急需。同时,创办了我国第一份《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该杂志为全国科技核心期刊,韦以宗教授担任主编8年。1986年,韦与施杞等专家促成中华中医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的成立。1993年韦以宗教授出国办学,为东南亚各国培训195名骨伤科医师,获马来西亚卫生部长表扬。1997年9月,韦联合18个国家地区骨伤科界,在吉隆坡成立“世界中医骨伤科联合会”,后于北京、澳大利亚悉尼、香港和德国美因兹召开第二、三、四、五届世界大会,出席代表达3000多人次,联合会会员发展到1200多人,包括24个国家地区。各届大会论文集和杂志发表论文548篇,促进了中医骨科在世界的普及提高。同时,创办了《世界中医骨伤科杂志》美国中英文版(1999),任总编。2003年,中国唯一以报导世界杰出华人新闻人物的《中华英才》杂志以“白衣风骨气自华——为了维护民族脊梁骨气,他呕心沥血编著中国骨科技术史,并牵头推动中医骨科走上世界;为了维护人类脊梁骨气,他潜心研究发明一说二论,令澳洲整脊专家惊赞中国整脊了不起”为题,报导韦以宗“传中医理念,扬中华骨气”“淡泊名利,博爱做人”的事迹。

刘金文 1965年2月生。笔名文魔野。1988年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中学时期开始诗歌创作,大学时期开始哲学方面的思考和研究,现兼从书画创作。诗歌力求表达一种宇宙的观念和形象,创作力求由熟而精、由精而妙、由妙而神、由神而灵、灵通万物,由此展示生命存在的内在精神。认为艺术是天才的职业,它永远是一个冷门。而宇宙的本质是意识之外的那种绝对空无的死亡境界。一切生命仅仅只是一种多余的重复过程。它们只是造物主遗忘的一些玩具。其除了标志一点存在之外,便毫无什么意义和价值可言。由此造成了生命荒诞盲目的戏剧性色彩和寻求刺激,自我作贱而又无奈的可悲下场。因此,只有死亡才能超越世外,大彻大悟,进入无限完美的境界。所以,什么也不存在,永远的沉默,这才是宇宙真正的语言。一切著书立说者,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是庸才。诗作发表于《诗神》、《星星诗刊》、《诗歌报》、《当代诗坛》(香港)、《飞天》、《青春》、《滇池》、《诗人世界》、《青春诗歌》等刊物,参加过《人民文学》、《诗刊》、《大地》、《人民日报》、《中国作家》、《文艺报》、《诗神》等举办的文学创作研讨会、文学笔会及文学创作改稿会。现为全国几十家杂志社特约编辑,撰稿人和学会会员,作品被选入三十多部诗集中。出版有个人诗歌专集《吹响的魔笛》(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古韵清逸》(香港银河出版社出版)。 三、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东省中医院骨科教授教授,男,广东龙川人,1942年2月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东省中医院骨科教授、主任医师、中医骨伤科专业博士生导师、骨科教研室主任、骨科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广东省中医学会骨伤学会常委、广东省风湿病学会委员、澳门中医学研究会荣誉顾问。1989年获广东省优秀教师称号,2000年荣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优秀教师称号;近来曾发表论文有“中医祛痹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骨科骨肿瘤临床诊治进展”、“骨松安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结核30例体会”、“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59例体会”、“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分析”等10余篇论文。开展的科研课题有:“肿瘤性骨质疏松的实验与临床研究”省科委。“中医证候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骨科类中药治疗临床试验方案设计实施”国家科技部。“骨折概论CAI课件”省高教。“骨科基本手法CAI课件”教育部。“七年制《中西结合骨伤科学》教学方法组合设计与研究” 全国高等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立项。 kaoyangj参加编写的著作有:《中医筋伤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国老年骨科全书》、《骨伤科杂病》、《中医骨伤学》、《骨伤科专病中医诊治》(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任副主编)等。已招硕士研究生4名,今年新招硕士研究生4名。所从事中医治疗骨肿瘤已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并处于学术的领先地位。近年变曾赴欧洲、新加坡、美国等相关医院交流学习。主要研究方向是骨病骨肿瘤。在全国中医骨科界尚未广泛开展骨肿瘤系统研究的情况下,通过长期摸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骨病骨肿瘤。提出骨肿瘤的基本病机是“肾虚血瘀”的观点,并以此为出发点,研制出骨松安胶囊和骨癌通泰汤等本科协定方。主持省科委课题“骨松安治疗肿瘤性骨质疏松症的的试验及临床研究”一项(已结题,待申报奖项),所得结果已发表论文两篇。从而使本科在骨病骨肿瘤的研究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开展省级重点专科骨病骨肿瘤继续教育项目,并为该专科负责人。

发表骨伤科论文

推荐《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以下是关于该杂志的简介和投稿方式,希望有所帮助: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是根据国家科委(93)国科发信015号文件批准创刊的全国性学术刊物。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承办。自创刊以来,严格遵守党和国家有关出版法规、政策,坚持“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认真贯彻和体现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方面的政策、法令、条例;正确执行有关保密、版权、专利、国界等项规定。积极倡导科技道德和编辑道德。坚持服务学科建设、服务科技进步、服务国民经济建设的办刊目标。

沈 霖,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副所长,骨伤科主任,骨伤科研究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先后主持了十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13项。发表专业论文200余篇,主编或参编专著14部。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常务委员,湖北省骨质疏松学会主任委员,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会、中医骨伤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医药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湖北省及武汉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组成员。湖北省政府采购药品类评审专家组成员。《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和《中西医结合研究》杂志副主编,《中国骨质疏松杂志》、《中国骨伤》、《中医正骨》、《中华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杂志》等杂志编委。专业特长: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颈肩腰腿痛、骨折脱位、骨质疏松症、骨代谢性疾病、骨关节感染性疾病(骨髓炎、骨结核等)、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有很多的,综合类医学期刊都是可以的。

长海医院创伤骨科论文发表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生和护士的分工也越来越精细,二者之间相互协调促使更加良好的服务,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骨科患者的护理需求是十分复杂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骨科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患者常因对疾病和对治疗效果不了解而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加剧了疼痛的感觉,因此护士给予必要的关心,疏导患者心中郁积。

关键词:骨科;护理医学

一、资料与方法

2009年4月-2009年10月(某医院)住院骨科患者290例中选择:男,210例,最大的69岁,最小的4岁,女80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2岁。在对这290骨科疼痛病人护理中,从一般护理,专科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四个方面进行干预,均取得较好效果。

二、对症治疗

1.药物镇痛对疼痛较剧烈或用其他护理手段不能缓解疼痛的患者,用镇痛药物止痛。轻度疼痛:非阿片类药物、解热镇痛药、抗炎类,如阿司匹林,布洛芬,中度疼痛:可选用弱阿片类药物,如氨酚待因、可待因、布桂嗪,重度疼痛:选用强阿片类药,如吗啡、派替啶。

2.技术性镇痛理疗,冷疗、热疗,冰敷,温泉浴、微波、红外线等。

三、护理

1.一般护理在骨科伤病中引起疼痛的原因可分三类:(1)急性疼痛,见于创伤或病后,如骨折、手术后疼痛;(2)慢性恶性疼痛,发生于恶性肿瘤或其他进行性疾病,如骨肉瘤、类风湿性关节炎等;(3)慢性非恶性疼痛见于非进行性的组织损伤或伤病已治愈的病人,如肩背部痛、增生性关节炎等。护理前应准确了解患者疼痛原因并正确评估其程度,针对性的使用热疗冰敷,温泉浴,徽波,红外线等理疗措施。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反应,特别对于幼儿及老年人、应细心观察其表现,如患者采取的姿势与体位、面部表情、情绪状态、出汗、肌肉紧张度等,以了解疼痛程度及护理对其疼痛的舒缓作用。

2.专科护理

疼痛作为绝大多数骨科疾病的共有症状,尤其是接受手术后的骨科患者,痛感更是明显和剧烈,他们手术大都伤及肌肉、肌腔、关节、骨膜等感受器。疼痛的性质为深部痛,是一种酸胀、定位比较弥散的疼痛。专科护理上,应帮助病人保持患肢在合适的体位,应用牵引的原理帮助病人移动患肢,减轻疼痛,让病人配合治疗。对于术后有绷带、石膏固定的病人,应首先注意观察患肢血运情况,肢端有无肿胀,石膏内有无压疮形成等特殊情况而引起的疼痛,及时调节节肢体位置,必要时开窗检查,不可轻易应用止痛药物,否则会造成皮肤溃疡,甚至坏死,对于体位不当过劳而引起的疼痛,可帮助病人更换体位,解除压迫止痛。术后一天,正常情况下疼痛可逐渐减轻,如不减轻或加重,体温不降或升高,应考虑切口感染,检查伤口愈合情况,及时报告。

3.用药护理

在用药护理中,一般采用阶梯给药的方法,根据病人疼痛程度及具体情况,由弱到强按阶梯给药,主要使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及美施康定控释片,以口服为主。对重度疼痛以致影响睡眠者可给安定、强痛定、杜冷丁肌肉注射等。并根据情况给予预防性用药。此外,还要经常巡视病人,安慰、鼓励病人,设法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提高痛闭值;应用阿片类药物如呱替吮,应观察有无呼吸抑制情况发生;非阿片类药物如索密痛,则应主要观察有无胃肠道出血倾向等。除了以上的几个方面,护理人员还要注意在与病人交往时态度热情友好、自信、举止大方,操作认真熟练,细心观察病人的反应,疼痛的部位、性质、节律性和程度,并使自己置身于病人的位置,体验其疼痛,使病人感到被理解、被关怀,从心理上有效减轻其疼痛。

4.心理护理

患者常因对疾病和对治疗效果不了解而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加剧了疼痛的感觉,因此护士给予必要的关心,疏导患者心中郁积。应以同情、安慰和鼓励的态度支持患者,设法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分散注意力,使患者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思想轻松,增加对疼痛的耐受性。在治疗护理患者时,动作准确、轻柔,避免粗暴,尽量减少疼痛刺激,如进行清创、导尿、换床单,翻身等护理操作必须移动患者时应注意保持舒适的体位,避免引起患者疼痛,同时应争取患者家属的配合,当患者疼痛时,陪伴家属也受到影响,表现出焦虑不安的情绪,这种情绪反过来又会影响患者,致使患者疼痛加剧。做好患者及家属思想工作,使患者有良好的心理因素,积理状态,也能起到止痛和有助于康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骨科卧床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调查及护理石敏,张秀琼,周永霞,江慕尧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05-25110

2、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龚喜雪;卢梅芳;中国医药导报2011-01-2586

摘要:伴随着当前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高龄人口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老龄化骨科患者的数量也处于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大部分老年骨科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受限特征,加之老年骨科患者属于高危患者群体,通常合并其他脑血管、心脏疾病,因此,医院骨科对临床护理质量要求较高。

关键词:骨科;安全管理

一、资料与方法

1.方法

未实施强化安全管理前,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骨科安全护理,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安全管理等。观察组则在常规骨科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强化安全管理。护理前,首先分析骨科不安全因素,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确定骨科风险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安全管理策略。其次,成立专业化的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形成三级护理安全管理网络,排除骨科不安全因素,纠正安全隐患,定期对骨科护理人员展开安全教育培训,提升护理人员责任心,强化其预防意识。随后护理人员根据每位患者的一般资料,制定个体化健康教育与安全护理方案,并对患者家属开展强化安全教育。为患者及家属发放安全隐患相关书面资料、讲解、应急处理操作示范等,告知患者简单自救方法,同时鼓励患者及其家属积极参与安全管理,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做好病区安全管理,适当增加病房患者床位的护床栏,将锐利器械、热水瓶等危险物品放置于远离患者区域,并于病区走廊、洗嗽室放置防滑护垫,保持病房内部的干净、整洁,定期通风换气。对长期卧床骨科患者,则协助其翻身,辅助家属清洗患者皮肤,降低压疮发生率。

2.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护理期间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统计护理期间的投诉量,并使用自拟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的满意率。

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组研究数据,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时则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两组患者护理期间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对比

护理期间,观察组跌倒1例,压疮2例,整体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对照组烫伤2例,自伤2例,跌倒4例,压疮5例,总发生率为28.9%。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

2.两组患者护理期间投诉率与满意率对比

观察组1例投诉,44例满意,满意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三、讨论

伴随着当前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高龄人口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老龄化骨科患者的数量也处于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大部分老年骨科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受限特征,加之老年骨科患者属于高危患者群体,通常合并其他脑血管、心脏疾病,因此,医院骨科对临床护理质量要求较高。而安全管理作为护理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大量研究报道均提示,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可明显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升医院整体护理质量。在骨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大体包括四个部分,即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患者自身因素、护理人员的风险评估能力及责任心。一般老年骨科患者通常合并多种损伤,病情进展速度较快,且其身体机能处于不断退化的阶段,若护理人员仅遵照常规操作,机械性地执行医嘱,匮乏风险事件及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则较易导致意外事件产生,且无法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不能更好地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7-8]。护理安全是决定护理质量的前提,同时也是医院为患者提供安全、满意、优质服务的基础,是降低医疗纠纷、减少医疗事故产生的重要环节。针对骨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展开骨科护理安全管理,强化安全教育,是提升骨科护理质量的关键。本组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强化安全教育,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与培训,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感,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与安全管理,使患者获取充分的知情权,对任何治疗及检查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均告知患者及家属,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及其家属可充分信任护理人员,以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同时督促护理人员掌握患者的一般资料,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对重病患者给予恰当的言语安慰,纠正其负面心理情绪,同时向每位患者普及必要的健康知识,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另外,强化病区的防范护理,做好病房环境的护理,避免客观因素所造成的意外事件,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而本次研究结果提示,展开强化安全管理的观察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也进一步证实,在骨科患者的安全管理中,实施强化安全教育方案,不仅可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同时可优化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骨科卧床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调查及护理石敏,张秀琼,周永霞,江慕尧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05-25110

姓名: 孙振兴所属医院: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性别: 男职称: 主任医师,教授所在科室: 肝胆外科1970年8月毕业于第七军医大学,现任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教授。主要从事上消化道内镜ERCP及结肠镜,熟练各种消化内镜操作技术。擅长治疗胆胰疾病,擅治慢性胃炎、溃疡病、胆结石、胰腺炎等。发表论文30余篇。主治疾病: 肝脓肿,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慢性胆管炎,原发性肝癌,门静脉高压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