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相关的论文题目
自动化是一门涉及学科较多、应用广泛的综合性科学技术。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它由5个单元组成。下面,我为大家分享自动化相关的论文题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探索
.自动化流水线实训系统的设计
.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安全管理
.浅析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
.基于PLC的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探讨
.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向智能家居的演进
.矿井主扇风机自动化与信息化改造
.基于IEC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安全风险评估
.浅析集控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如何提高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问题初探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监控方式及节能分析
.地铁自动化控制相关系统的对比及应用
.基于调度策略的自动化仓库系统优化问题研究
.基于组态软件的综合自动化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PLC和运动控制器的电气自动化实验平台的设计
.矿井自动化项目技术管理模式浅论
.铁路变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研制
.馈线自动化自适应快速保护控制方案
.高速制管机上的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
.智能变电站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目标
.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回顾与展望
.以先进自动化技术确保中线调水畅通
.绿色理念背景下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研究
.大型自动化控制系统故障报警技术应用研究
.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优化设计
.配网自动化相关技术的研究
.中心城市大型配电自动化设计方案与应用
.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电压量传输新方式
.浅谈析电气自动化中的接地及保护
.办公自动化在飞行中的应用
.天津城市核心区配电自动化技术实施与进展
.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配电终端配置数量规划
.倍福科技自动化技术助力高性能设备状态监测
.渠道自动化控制系统与运行设计探析
.自动化仓储系统优化方法的研究
.配网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管理问题探微
.浅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形式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通信系统运行维护分析
.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
.基于PIE的高分遥感泥石流自动化变化检测方法研究
.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新发展
.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特点及应用成效分析
.藁城新区水厂的自动化建设
.配电自动化若干问题的探讨
.工业自动化仪表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探析
.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的施工技术探讨
.浅谈自动化仪表日常维护与故障解决
.浅谈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
.浅谈自动化控制系统及热工仪表的维护与管理
.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动力部一降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及应用
.新型智能配电自动化终端自描述功能的实现
.水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探讨
.国外配网自动化建设模式对我国配网建设的启示
.现场总线与工厂底层自动化及信息集成技术
.铝工业电气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确定选题是撰写论文的首要工作,好比冲锋陷阵的先头部队,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就是把选题看作论文写作成功的一半。下面我给大家带来电子机械专业 毕业 论文题目参考2021,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机械论文题目
1、自主导航农业机械避障路径规划
2、煤矿机械电气设备自动化调试技术研究
3、机械加工中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与控制
4、三自由度机械臂式升降平台运动学建模及仿真
5、基于并联交错的起重机械节能装置设计研究
6、CNN和RNN融合法在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7、机械剪切剥离法制备石墨烯研究进展
8、机械压力机滚滑复合导轨结构设计研究
9、机械压力机曲轴、轴瓦温升自动控制设计技术
10、基于无线传感的机械冲压机振动监测分析
11、基于GNSS的农业机械定位与姿态获取系统
12、一种冗余机械臂多目标轨迹优化 方法
13、基于湍流模型的高速螺旋槽机械密封稳态性能研究
14、基于多楔现象的微孔端面机械密封泄漏率分析及孔形设计
15、牵引变电站直流断路器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
16、方钢管混凝土柱卡扣机械连接试验及有限元分析
17、机械电子工程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18、机械法与机械-酶消化法制备大鼠膈肌组织单细胞悬液的比较
19、机械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研究
20、腐蚀减薄对X80钢管机械损伤凹陷过程中应力应变的影响
21、基于驻极体材料的机械天线式低频通信系统仿真研究
22、基于"J型锁芯"的机械锁芯结构创新分析
23、浅析我国烟草机械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4、液滴分析仪的机械结构设计
25、化工机械密封件损伤数值模拟及维修对策探讨
26、一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反相热机械疲劳行为
27、浅谈机械数控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28、数控机械加工进刀工艺优化 措施 分析
29、基于STM32六自由度机械臂发展前景
30、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31、机械设计制造的智能化发展趋势综述
32、RFID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探究
33、试论船舶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中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34、探讨港口流动机械预防性维护保养
35、关于端盖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设计要点分析
36、关于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研究
37、现代机械制造及加工技术分析
38、论机械设计加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9、基于机械设计制造中零件毛坯选择的研究与应用
40、机械零件加工精度影响因素探析
机械电子工程毕业论文题目
1、全纤维曲轴锻造液压机同步控制研究
2、电脑缝编机送经与断经检测系统研究
3、MEMS传感器三维引线键合系统研制
4、单作用双定子叶片马达的排量及排量比研究
5、基于流场分析的双喷嘴挡板电液伺服阀特性研究
6、齿轮型多泵多马达传动规律研究
7、液压泵的振动机理及评价研究
8、基于声发射的轴承滚动接触疲劳量化诊断技术研究
9、KDQ1300墙体砖压机液压控制系统的节能研究
10、保偏光通信中ATP系统及姿态获取技术研究
11、模具生产协同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2、机床进给系统的多源误差模型分析与研究
13、高性能电液伺服转台的控制问题及故障诊断研究
14、正交并联六自由度加载试验系统力控制及解耦研究
15、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中的专业调整研究
16、典型粘弹性阻尼结构的振动特性分析与优化设计
17、杆状碳纤维零件缠绕成型技术研究
18、飞行模拟器运动平台洗出算法的优化研究
19、MKD-Delphi装备技术预测方法研究
20、中职学校第二课堂实践研究
21、气动软体机械手设计及实验研究
22、职教师资本科培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整合研究
23、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素养研究
24、JD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优化研究
25、关于交流变频异步电力测功机系统的仿真研究
26、一种新型的非圆轴数控加工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27、DY制冷发生器热源模拟试验装置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
28、U型砌块成型机设计及其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
29、基于神经网络的工时定额技术研究
30、机电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的研究及应用
31、电容式微机械静电伺服加速度计系统分析
32、玻璃微细加工工艺的研究与磁流体推进式微型泵样机的研制
33、射流助推式ROV型开沟机喷射臂及其冲刷过程研究
34、基于动态特性分析的机床主轴箱装配故障诊断研究
35、基于外驱动内置臂的航天服上肢寿命试验系统
36、管路支撑参数对液压管路系统振动特性影响研究
37、基于声发射技术的轮轴疲劳裂纹扩展规律研究
38、基于STM32的车辆智能安全行车控制系统
39、超声功率和键合压力对金丝热超声键合质量的影响研究
40、外骨骼机器人下肢增力机构设计和仿真研究
自动化毕业论文题目
1、配网自动化相关技术的研究
2、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3、现场总线与工厂底层自动化及信息集成技术
4、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新发展
5、冶金自动化发展的策略与思考
6、简述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研究
7、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分析与探讨
8、浅谈数字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9、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10、配电网自动化技术问题初探
11、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配电终端配置数量规划
12、基于组态软件的综合自动化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13、生产线自动化及远程监控
14、地铁自动化控制相关系统的对比及应用
15、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特点及应用成效分析
16、大型自动化控制系统故障报警技术应用研究
17、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通信系统运行维护分析
18、浅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形式
19、如何提高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20、动力部一降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及应用
21、智能变电站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目标
22、中心城市大型配电自动化设计方案与应用
23、浅析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
24、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的施工技术探讨
25、水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探讨
26、铝工业电气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7、配网自动化建设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研究
28、浅谈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
29、铁路变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研制
30、浅析集控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31、基于IEC 61850的变电站自动化 系统安全 风险评估
32、新型智能配电自动化终端自描述功能的实现
33、天津城市核心区配电自动化技术实施与进展
34、配电自动化若干问题的探讨
35、矿井主扇风机自动化与信息化改造
36、馈线自动化自适应快速保护控制方案
37、自动化系统运行中出现的操作失误、服务失败及补救措施
38、应用于拣选操作的自动化立体仓库作业优化调度
39、地质环境自动化远程监测项目社会评估--以山东省为例
40、矿井自动化项目技术管理模式浅论
41、自动化仓储系统优化方法的研究
42、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43、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44、国外配网自动化建设模式对我国配网建设的启示
45、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回顾与展望
46、基于调度策略的自动化仓库系统优化问题研究
47、配网自动化建设抵御呼伦贝尔寒冬
48、藁城新区水厂的自动化建设
49、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电压量传输新方式
50、以先进自动化技术确保中线调水畅通
电子机械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相关 文章 :
★ 机械电子论文题目
★ 最新机械电子工程论文题目
★ 机械制造毕业论文范文参考
★ 机械类专业论文选题题目
★ 大专机械专业毕业论文免费参考(2)
★ 机械电子论文参考范文
★ 大专机械专业毕业论文免费参考
★ 机械类学术论文题目
★ 机械方面毕业论文参考范文
什么内容的呢,我可以给你发两份模版参考一下
应用电子技术毕业论文尽快好好
建议你用水平连杆移动命令
畜牧方面你这个是哪个学校
引言可变程序控制器(PLC)是从早期的继电器逻辑控制系统发展而来的。自60年代问世以来,PLC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在数据处理、网络通信及与DCS等集散系统融合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可变程序控制器已经成为工业自动化强有力的工具,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推广应用。本文以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为例,着重讲述可变程序控制器(PLC)与上位计算机工控组态软件组态王之间的通信。1、FX-0N-60MR PLC及其编程软件MELSEC-F FX Applications日本三菱公司的FX0N系列是近年来推出的高性能微型可编程序控制器,外观结构小巧美观、功能强大,系统配置灵活,用户除了可以选用多种基本单元外,还可以选择适当的扩展单元和扩展模块,根据控制要求灵活方便地进行系统配置,组成不同I/O点数和不同功能的控制系统,各种不同的配置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性能价格比。FX0N系列有较强的通讯功能,可与内置RS-232C通讯接口的设备通讯。三菱公司FX系列的编程软件MELSEC-F FX Applications是适用于PC机的一种编程软件,可用梯形图、指令表两种编程语言编制程序,程序编制完成之后,利用PLC与计算机专用的F2-232C AB型RS232C电缆传送程序至PLC。2、组态王组态王是一个集成的人机界面(HMI)系统和监控管理系统,可与可编程控制器(PLC)、智能模块、板卡智能仪表、远程数据采集装置(RTV)等多种外部设备进行通讯。而其软件系统与用户最终使用的现场设备无关,对于不同的硬件设施,用户只需要按照安装向导的提示完成I/O设备的配置工作,为组态王配置相应的通讯设备的硬件驱动程序,并由硬件设备驱动程序完成组态王与I/O设备的通讯。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组态王通过内嵌的设备管理程序完成与I/O设备的实时数据交换。3、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即十字路口红、黄、绿交通信号灯的控制。控制要求如下:按下启动按钮,交通信号灯开始工作,东西方向绿灯亮56S,同时南北方向红灯亮60S,东西方向绿灯亮56S后,闪烁2S,然后过渡到东西方向黄灯,黄灯亮2S;之后东西方向红灯亮60S,南北方向绿灯亮56S后闪烁2S后,随之黄灯亮2S后灭......I/O分配如下:输入 输出启动 X0 东西绿灯 Y1 南北红灯 Y5停止 X1 东西黄灯 Y2 南北绿灯 Y6东西红灯 Y3 南北黄灯 Y7部分控制程序见图1。4、PLC与上位计算机组态王软件的通讯PLC与上位计算机的通讯可以利用高级语言编程来实现,但是用户必须熟悉互连的PLC及PLC网络采用的通讯协议,严格的按照通讯协议规定为计算机编写通讯程序,其对用户要求较高,而采用工控组态软件实现PLC与上位计算机之间的通讯,则相对简单因为工控组态软件中一般都提供了相关设备的通讯驱动程序,例如西门子公司的S7系列PLC与工控组态软件WinCC之间可进行连接实现PLC与上位计算机之间的通讯。下面介绍组态王与FX-0N-60MR PLC 之间通讯的实现步骤。FX-0N-60MR PLC采用RS232或RS422进行通讯,占用计算机的一个串行口。在不添加扩展卡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编程口和计算机进行通讯。第一、设备连接利用PLC与计算机专用的F2-232CAB型RS232C电缆,将PLC通过编程口与上位计算机串口(COM口)连接,进行串行通讯。串行通讯方式使用”组态王计算机”的串口,I/O设备通过RS-232串行通讯电缆连接到”组态王计算机”的串口。第二、设备配置在组态王工程浏览器的工程目录显示区,点击”设备”大纲项下PLC与上位计算机所连串口(COM口),进行参数设置。FX系列PLC编程口的通讯COM口参数设置:然后在组态王浏览器目录内容显示区内双击所设COM口对应的”新建”图标,会弹出”设备配置向导”对话框。在此对话框中完成与组态王通讯的设备的设置。利用设备配置向导就可以完成串行通讯方式的I/O设备安装,安装过程简单、方便。在配置过程中,用户需选择I/O设备的生产厂家、设备型号、连接方式,为设备指定一个逻辑设备名,设定设备地址(FX系列PLC在使用编程口进行通讯时,不需要设备地址)第三、构造数据库数据库是”组态王”软件的核心部分,在工程管理器中,选择”数据库\数据词典”,双击”新建图标”,弹出”变量属性”对话框。定义FX-0N-60MR PLC相应寄存器:斜体字dddo、dddd、ddd等表示格式中可变部分,d表示十进制数,o表示八进制数,变化范围列于取值范围中。组态王按照寄存器名称来读取下位机相应的数据。组态王中定义的寄存器与下位机所有的寄存器相对应。如定义非法寄存器,将不被承认。如定义的寄存器在所用的下位机具体型号中不存在,将读不出数据。第四、设计图形界面并建立动画连接在组态王“画面”上创建十字路口红、黄、绿交通信号灯的控制示意图,见图2,建立启动和停止按钮,并将各个控制信号灯及启动和停止按钮与所建立相应变量关联,进行动画连接。第五、系统运行启动组态王运行系统TOUCHVIEW,运行交通信号灯的控制。将PLC开关指向“RUN”状态,按下启动按钮,观察交通信号灯系统的控制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正常,动画效果良好。5、结束语PLC及PLC的多机联用与计算机的联网通信应用越来越多,它综合了计算机和PLC的长处,计算机作为上位机提供良好的人机界面,进行全系统的监控和管理,PLC作为下位机执行可靠有效的分散控制,利用工控组态软件实现PLC与上位计算机通信的方法简单易行,它降低了对用户的要求,大大缩短了设计周期,系统继承性较好,尤其对于大规模复杂控制系统来说,这当优点更为突出。
域外畜牧科技的引进及其本土化,是域外引进的畜牧良种、畜牧技术等适应中国的生存环境,并且融入到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价值体系当中,逐渐形成有别于原生地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新品种的过程。具体的畜牧良种方面,从自古的“六畜”、“奇畜”到今天的畜牧业发展都曾受到域外因素的影响。畜牧动物如此,畜牧植物也有引进及本土化的历程,以苜蓿为代表的牧草就在引入中国后发生了较大的功能性改造。中国的畜牧业发展史也是在借鉴外族经验与教训的同时才能不断创造辉煌。此外,畜禽饲养技术、畜牧兽医技术的不断成熟也掺杂着域外的因素,而域外引进的畜牧良种在提高了畜牧业地位的同时也促进了畜牧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因此研究域外畜牧科技的引进及其本土化意义十分重大。本文以域外畜牧科技的引进及其本土化为研究对象,对历史时期域外引进的主要畜牧动物、植物及畜牧技术进行系统梳理,并对其本土化的主要形式、影响因素及最后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论证分析。论文整体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的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论述域外畜牧科技的引进及其本土化的相关概念界定及对本土化理论的把握,对“域外”、“引种”、驯化与驯养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阐释。第三章主要是对畜牧良种的引进和本土化梳理,具体从劳役牲畜及畜牧植物-苜蓿两个方面分析其引进历程及本土化。第四章主要分析域外畜牧技术的引进、畜牧良种的引进对畜牧制度的发展发挥的作用。第五章论证域外畜牧科技引进及本土的形式与影响因素。第六章在分析域外畜牧科技引进与本土化过程中总结了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一一进行了阐述,也由此为着力点,从更宽泛的角度和更深入的挖掘文章的写作意义,以求切实能对域外畜牧科技的引进及其本土化有所研究创新。最后为结语部分,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同时做一些历史角度的思考,以期能对现实有所启发,也是完善了篇章的逻辑结构,是为本文的收尾。[1] 夏学禹. 论中国农耕文化的价值及传承途径[J]. 古今农业. 2010(03)[2] 余达忠. 农耕社会与原生态文化的特征[J]. 农业考古. 2010(04)[3] 汪慧玲,张文婷. 汉唐西北农牧分界线变迁原因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0(06)[4] 齐秀华. 游牧经济的生产力构成及其基本内涵[J]. 理论研究. 2009(06)[5] 罗志田. 与时偕行的中国农耕文化[J]. 中华文化论坛. 2009(S2)[6] 程芳. 浅论汉武帝“富国强兵”战略与抗击匈奴的胜利[J]. 黑龙江史志. 2009(19)[7] 王静. 魏晋南北朝的移民与饮食文化交流[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4)[8] 樊志民. 农业进程中的“拿来主义”[J]. 生命世界. 2008(07)[9] 吴伊娜. 对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一些认识[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8(04)[10] 额尔敦扎布. 游牧经济的合理内核——人与自然的和谐[J].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2007(01)
金融房地产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需求分析引言 房地产项目开发周期长,投资大,参与项目的组织和人员众多,需要动用大量的物资和设备,这就使得房地产项目管理的复杂度高、风险大;而房地产项目管理的水平对项目的开发成本和开发周期具有重要影响,并最终决定项目的收益乃至成败。目前,各房地产企业都在积极探索提高项目管理能力的新模式,而将信息技术引入项目管理过程,实现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就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在国外,各房地产企业普遍采用软件实现对其项目的全面管理,极大地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水平,减少了项目管理的复杂度,降低了项目风险,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在国内,房地产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严重滞后,大量的信息处理工作由手工完成。这样,项目管理人员就缠身于重复的常规事务中,不能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干项目的策划和商业运作上,同时也导致项目信息失真、信息、遗漏和信息滞后。项目的管理和决策不能建立在准确、及时的信息。支持之上,这就会产生决策失误、决策滞后、风险加大、开发周期延长、成本增加等诸多问题。 任何企业信息系统的构建都应该以其业务为中心,从房地产企业的信息应用需求来分析, 整个企业的信息系统的构建应该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即:内部办公系统、项目管理系统、销售与C RM系统。对房地产企业而言,项目是其业务的核心,项目的成败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项目管理系统也应该是其信息系统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有效的项目管理系统,其他系统的作用都会被大大限制。 项目管理者联盟,项目管理问题。 对房地产企业而言,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向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房产是最终目标,因此房地产项目管理的重点也就在于三个方面,即进度、成本和质量。由于房地产业的特殊性,项目资金的供应和平衡也必须充分关注。 进度管理需求 进度管理的任务就是保证项目按期完成。在进度管理方面,科学的管理模式应遵循进度计划—一进度跟踪—一进度控制这一管理循环来进行,而制定全面、详细的进度计划、实时跟踪项目进度则是进度管理的基础。对房地产项目而言,进度计划不是单一的,而是由涉及项目各参与方和各阶段的多级进度计划构成。它主要包括:设计报建进度计划(含规划设计及报建进度、单体方案设计及报建进度、单体施工图设计及报建进度、市政园林设计及报建进度等)、施工准备阶段进度计划(含工程招投标进度计划、材料设备招投标进度计划、分项工程招标计划、施工临时水电安装进度计划、施工临时设施进度计划、办理施工前手续计划等)、施工进度计划(含土建施工进度计划、水电设备安装进度计划、材料定板定货计划、铝合金门窗工程进度计划、木门及防火门工程进度计划等)、配套设施工程进度计划(含永久供水供电报装及施工进度计划、电信工程进度计划、防盗系统工程进度计划、有线电视工程进度计划、煤气工程进度计划、市政工程进度计划、绿化园林工程进度计划等)、交楼后保修计划等,这些计划还要与项目前期策划工作进度计划、征地拆迁进度计划、销售进度计划等各分项计划相互衔接。 如何实现众多计划的协调和统一, 并分析项目进度的关键点,就成为项目经理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在项目管理实践中,有许多成熟有效的工具和方法可用于项目的进度管理,如甘特图、网络图(单代号、双代号)、关键线路法等。但如果手工应用这些工具,不仅绘图工作量大,修改极不方便,而且要准确把握项目进度中的关键点则更加复杂。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各种进度管理工具的应用,许多进度图表在实践中都成为了摆设。在这方面,项目管理软件则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通过项目管理软件,各种进度图表可以实时、动态生成,修改方便,关键路径由软件自动动态计算,从而为项目进度管理提供了极大方便,项目计划的作用也才能真正发挥。 成本管理需求与进度管理类似,成本管理的基本模式也应遵循成本计划一成本跟踪— 成本控制这一管理循环。 从构成上看,房地产项目的成本主要包括地价(土地出让金)、征地拆迁费用、前期费用 配套设施费用、土建工程费、经营管理费用(含利息)、不可预见费 税金等。在这些成本要素中,有些成本是相对固定的,有些成本则可以通过加强管理来有效控制和减少,如经营管理费用、不可预见费等。单就不可预见费而言,一般的房地产项目都会有5%左右的不可预见费用支出。通过有效加强项目管理,充分发挥计划和控制的作用,就能显著减少项目中的不可预知因素,从而大大压缩这部分费用。 成本管理的基础仍然是成本计划,也就是项目的预算,项目预算通常按照经验数据、定额数据和政府有关税费的计缴规定来编制。项目预算只是从总体上实现了项目的成本分配,从项目管理的角度看,要真正有效地实现成本控制,还必须为项目中的每一项具体工作严格规定成本要求,使预算中的成本安排真正落在实处。 成本计划是成本管理的基础,在项目实施中,还必须随时掌握实际的成本使用状况,这就需要采取、汇总相关成本数据,并与成本计划比较,如发现偏差,则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因此,一个有效的项目管理系统必须提供预算编制、具体成本分配与跟踪的机制,以满足成本管理的需要。质量管理需求 质量是房地产企业的生命线,一个项目即使在规定的时间和成本范围内完工,但如果质量无法保证,这个项目也是失败的,因此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机制也是房地产项目管理的必然要求。与以上类似,实现质量管理的首要步骤是进行质量规划。质量规划分两部分进行,即建立质量标准体系和指定项目中具体工作的质量要求。在项目实务实施过程中,还要根据质量规划对各项工作进行检查和验收,并将检查和验收的结果及时记录以便随时提供项目质量的相关信息。 项目管理系统必须为质量管理过程的信息处理提供有效支持,要提供相应的建立质量规划和反映质量状况的功能,使整个项目的质量始终处于有效的管理和监控之下。 资金平衡需求 资金平衡即实现资金收入和资金支出的平衡,为此,必须制定项目的资金平衡计划。作为一种资金密集型的特殊商品,住宅产品的销售尤显重要,资金的回笼是每个房地产投资项目的重点,也是影响资金平衡的关键因素。由于商品房允许预售,因此一些企业在项目开发资金未落实时便投入建设,根本不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考虑资金来源和资金平衡问题,超出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致使大量楼盘烂尾,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减弱。 结束语 除以上四方面的主要需求之外,在房地产项目管理中还存在着其他需求,主要包括:对合同的管理、对物资设备的管理、对采购的管理、对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对销售的管理等。在这些需求中,有些需求是每个房地产企业都存在的,而有些需求则与企业的具体管理模式密切相关。
目 录文摘英文文摘论文说明:插图清单、插表清单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致谢第一章绪论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管理的重要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文章内容结构第二章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系统开发项目管理的原则划分管理过程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开发生命周期管理的过程项目启动阶段的管理对系统分析的管理对系统设计的管理产生项目管理计划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活动实施阶段的管理活动实施管理的机制第三章项目启动阶段管理活动及其有效性评价分析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项目背景系统启动阶段项目管理活动的输出系统启动中的管理内容、方法系统的项目管理计划启动阶段的项目管理活动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分析指标体系分析启动阶段项目管理的评价方法项目案例分析第四章项目实施阶段管理活动及其有效性评价分析开发管理文档管理资源管理成本管理工作计划管理项目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开发工作总结沟通管理风险管理系统测试管理识别测试活动制定测试计划测试实施测试分析与报告试运行管理系统试运行管理试运行的结果分析项目后评价管理技术方面的评价总体性能方面的评价经济效益方面的评价实施管理活动有效性评价分析 DEA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实例分析第五章总结主要研究成果进一步研究方向参考文献
探析软件项目管理中的PERT技术应用论文
软件项目管理是通过对项目参与人员、项目目标产品、实施过程和项目本身进行前期评估和开发阶段的管理等方式,确保项目能够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以更低的成本获取项目预期目标或超过预期。因此,软件项目管理决定着软件开发的成功与否,软件开发公司也通过先进管理技术的引入来提升软件项目管理质量,PERT技术就是代表性的技术之一 。 本文通过阐述软件 项目管理 现状、PERT技术基本内容以及该技术在软件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系统分析软件项目管理中PERT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软件开发项目管理是软件开发领域的专业性项目管理活动,其成败关系到整个项目的成败,并影响到企业整体的商誉、市场和盈利能力。所以,软件企业需要关注项目管理能力的提升。而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应用各种技术对软件项目管理质量进行提升,从而确保项目的成功。PERT技术是软件项目管理中常用的技术之一,主要通过对项目进行整体评估和进度安排的方式提升项目的可行性以及开发效率,以降低项目风险,确保开发者的利益。因此,有必要对PERT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更好的应用与软件项目管理,促进软件开发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一、PERT技术简介
PERT技术全称计划评价与审查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科学的计划管理技术, 最初是用于美国海军部开发北极星潜艇系统时为协调3000多个承包商和研究机构而开发的,其理论基础是假设项目持续时间以及整个项目完成时间是随机的,且服从某种概率分布。PERT可以估计整个项目在某个时间内完成的概率。
简单地说,PERT是利用网络分析制定计划以及对计划予以评价的.技术。它能协调整个计划的各道工序,合理安排人力、物力、时间、资金,加速计划的完成。在现代计划的编制和分析手段上,PERT被广泛的使用,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PERT网络是一种类似流程图的箭线图。它描绘出项目包含的各种活动的先后次序,标明每项活动的时间或相关的成本。对于PERT网络,项目管理者必须考虑要做哪些工作,确定时间之间的依赖关系,辨认出潜在的可能出问题的环节,借助PERT还可以方便地比较不同行动方案在进度和成本方面的效果。
二、PERT技术在软件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计划评审技术属于网络计划技术的分支,主要用于项目管理和活动计划评估,最初是美国为了提升军事项目研发效率开发的计划管理模式,主要以数理统计为基础,运用网络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方法进行实施,简称PERT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一个完整的项目分割成单独的小项目,然后根据小项目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绘制网络图;再通过网络图分析各项目运行时间和先后顺序,寻找出项目运行主线,并对项目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可行性评价,确认项目整体的可行性,不断修正项目计划,从而达到项目管控和提高成功率的目的。
1.绘制活动分析表
PERT技术的主要操作步骤需要依据项目流程图绘制分析表格,而时间由三点法确定。三点时间法主要涉及三种时间:最乐观时间,最可能时间和最悲观时间。 其中最乐观时间为当所有外界影响因素均对项目产生正面影响时,项目完成的预期时间;最可能时间为当项目正常运行时,完成项目所需的时间,一般可参考同类项目的运行平均值;最悲观时间为假设项目会遇到比一般项目更多的不利因素影响时,项目完成最长需要的时间。通过以上分析,最终绘制出活动分析表。
2.绘制网络图
首先罗列出分割完毕的小项目即单独运行的活动,并筛选出不需要前提活动运行完毕即可实施的项目,也就是可以在项目初期直接运行的活动,然后依据这些项目进行紧前活动添加,逐步绘制出网络图。
3.网络时间计算
在时间轴上,时间对应的是点,在网络图上,节点与事件相对应,起始点表示事件开始,终止点表示事件的完成,中间节点表示该节点所在箭线的事件过程。根据上述对应关系进行活动的网络时间计算。
4.关键线路与时间差
关键线路为项目最佳运行方案,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总会遇到各样的影响因素导致不能运行该线路,因此需要寻找最合适线路,而不同线路与关键线路的时间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线路的选择,同一个项目可以同时存在多个关键线路。
5.项目优化
项目优化的目的在于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项目成果。成本包括材料成本、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和其它成本,因此,需要考虑项目耗资和耗时两个方面。此外,项目的费用核算可以单独进行小项目核算,也可直接对项目整体进行成本评估。项目优化的主要途径为成本优化,成本优化的过程为:首先选取成本最小的关键线路进行实施,然后计算项目如果进行加速运行时带来的人力成本增加值,最后评估该线路整体成本,如满足预期则确定最终线路,如不能满足预期值则继续进行线路选取,重复上述步骤。
以上为PERT技术在软件项目管理中主要应用方式和常用管理路线,在具体的项目管理过程中需要针对具体项目特点进行调整,但是主要目的都是以最低成本获取最高成果。
三、结语
计划评审技术的应用有助于软件开发的项目管理人员更精确的评估项目完成时间、更有效的监督项目进展和预期完成质量,属于典型的项目进度控制方法。虽然PERT技术极大的促进了软件项目管理的质量,降低了软件开发风险,但是依然需要看到在该技术引入软件项目管理中后,容易对软件开发项目造成一定程度的专业性影响,如为了追求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工期,可能需要牺牲一部分软件附属功能,虽然不会对软件开发主体造成损害,但是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软件的用户友好度和使用舒适度,这些需要项目管理者正确把握该技术的应用尺度,不能一味追求利益而导致软件质量的低下。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应该对计划评审技术的应用研究应继续深入,探索更为合理和有效的引入方式,在不损害项目预期目标的前提下,提高项目质量和降低项目成本,为软件开发领域的进步做出贡献。
成功IT项目管理团队成员素质分析与思考论文
为更好的进行项目开发与项目管理,保证一切基于团队成员的角度出发,需要站在管理团队的基础之上进行相关思考,为进一步提升项目管理团队的凝聚力与效率,最大限度上规避项目管理风险性。
纵观当前的IT项目管理中,项目经理的主体作用十分明显,但在总结实践成果分析可以发现,缺乏良好的管理团队,整体管理能力必将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一、IT项目管理团队建设含义及意义
1.团队建设内容及特点。IT项目管理团队建设主要是指将背负项目管理任务的团队成员依据特定的方式进行组合,协调配合,以便于完成所期望的项目目标。关于项目管理团队的建设,是由两个主体构成,包括项目经济与项目团队成员两者的共同责任。团队建设应该处于一种轻松的氛围之下,将团队成员的使命感激发。在当前团队建设实践中研究表明,团队成员的相互理解以及良好的沟通方式,已经能够为团队成员提供良好的社会化环境,保证主体沟通机制的开展。
对于项目管理团队建设特点分析,可主要划分为以下特征:(1)成员具备创新性,思考能力高的特点;(2)成员能够将多种技能组合,具备自主性特点;(3)成员能够将具体目标转变为指标,具备协调处理特点;(4)成员具备较强的价值观,具备合作性特点;(5)团队内部成员的相互尊重;(6)成员之间能够形成凝聚力,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7)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形成良好的分工,在平等的体系下实现公平发展;(8)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
基于以上特点分析可以发现,在研究过程中,IT项目管理团队只有满足以上发展特点,才能够被称之为优秀的项目管理队伍。
2.项目管理团队建设意义。关于项目管理团队的建设,主要目的是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以及氛围,旨在为项目管理团队提供方向以及发展目标。对于IT项目管理团队的建设,具体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团队建设有利于开展合理的分工,协调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使得员工能够互相尊重,并且在团队建设的过程中明确自身角色、职责以及任务等。这样,团队内部的成员能够准确找到自身定位。
二是,团队建设制定明确目标。团队建设与发展能够形成明确的目标,增强团队内部成员的感召力、吸引力以及战斗力,提升IT项目管理团队整体管理实效。
三是,IT项目管理团队的建设,能够最大限度上的增强团队内成员的相互信任,使得成员之间相互认同,营造良好的项目管理氛围及环境。
四是,管理团队建设对凝聚力的提升作用明显,各个成员之间能够形成相互写作的热情,为项目以及相关计划付出努力。
可见,IT项目管理团队的建设,能够最大限度上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号召力以及效率性,使得项目管理团队建设全面开展。这既是项目管理团队建设开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此次研究的具体实效。
二、成功IT项目管理团队成员素质分析
项目管理作为一门新型的管理门类,在国际范围的推动下正在向着科学化、专业化、全球化以及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称为社会的流行热潮。随着当前的证书热、培训热以及软件热等热点,不同行业之间对于项目管理的关注度逐渐提升。但与传统的管理方法不同的是,IT项目管理团队与传统管理存在一定的差别,使得团队的好与坏成为项目管理的重要衡量指标。衡量团队的好与坏最为直观的评判标准则是整个团队的基础素质。下面对IT管理团队当中成员素质进行具体分析:
1.项目领导人员素质分析 。在当前的国内IT领域中,项目管理团队主要由部门经理与项目经理负责,协调整个项目管理部门的日常事务处理与相关工作。由于国内的项目经理以及部门经理,主要是通过晋升机制被提拔上来,并未适应由技术工作人员到管理人员的调整过度以及管理职能发生的变化。这就状况的出现,造成在开展项目管理的过程中,自身所处角色并未得到及时调整,工作重心出现偏差,管理技能薄弱。
受到IT行业自身发展特点的影响,开展管理工作是主体对主体的管理。项目经理为技术专家出身,在开展项目管理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出专业技能方面的更新及重视程度。但在开展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注意的问题是,衡量内部员工的贡献度,不应该将个人对专业技术的掌握状况作为衡量标准。应该强调整体团队在开展项目管理过程中所发挥出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将团队的成功赋予到个人,做到人人成功。
项目管理的开展,本身即具备一定的特点,包括时间、质量以及成本等不同的制约关系与影响要素。这就需要作为一名项目领导人员,具备对上述因素的掌握能力,加强对项目管理自身的基础理解。
同时,还应该充分掌握项目管理的基础方法以及相应的工具,包括项目分解、项目计划、网络计划技术、进度估计、费用估算以及风险评估等基础内容。还应该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优化管理方法,对员工的绩效考核、绩效激励与沟通技巧进行衡量。上述提到得各项要素,是一名职业经理人需要掌握的基本素质。
2.项目研发人员素质分析 。IT项目经理具备良好的素质,但团队内部的项目研发人员的综合素质低下,依旧会对IT项目管理团队的综合管理能力产生影响。基于此,如何提升研发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关键。基于国内IT行业普遍存在研发人员身上的问题分析,即工作过程运用的方法以及手段缺乏合理性。将程序员作为研究对象,在进行研发编码的过程中,并未进行事先设计,代码设计与编写准确性大打折扣,一旦程序编写完成,测试过程缺乏明确,造成用户使用效果不理想。
与国外相比较而言,我国IT行业存在明显的差距。我国某IT企业在印度设立研究所,主要从事软件的研发,对应聘的程序员进行C语言测试,运用编程代码编写同一功能。结果表明,众多的应聘者当中,代码的.写作方法以及空格出奇一致,缩进具备明确的标准。由此可知,我国的行业现状以及研发人员的素质还需要不断提升。结合国外的发展经验,我国IT行业发展中,研发人员应该积极运用规范的代码,对项目研发的程序、环节以及具体流程步骤等要素进行全面处理,规范项目研发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建设IT项目管理团队相关思考
想要建设IT项目管理的优秀团队,则需要将团队的管理者与团队的成员进行整合,形成独特的凝聚力,最大限度上的发挥出项目管理实效性。基于此,关于建设优秀的IT项目管理团队,应该基于以下方法进行优化。
1.选择优秀的项目经理。 优秀的项目经理选择,衡量标准主要表现在智商与情商两个方面:
智商,直观层面上则是分析“人”是否聪明。例如微软公司在招聘项目经理时,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则是将其技术知识与运用技术去赚钱的能力放在首位。比尔·盖茨对聪明人的描述则是“聪明人一定反应敏捷,善于接受新事物。他能迅速进入一个新领域,给你一个头头是道的解释。他提出的问题往往一针见血、击中要害。他能及时掌握所学知识,并且博闻强记,他能把本来认为互不相干的领域联系在一起使问题得到解决。他富有创新精神与合作精神。”对智商的衡量,已然成为IT行业选择优秀项目经理的关键。
情商,该词汇是近年来由心理学家提出,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情商主要是指情绪、情感、意志以及耐力等方面的综合品质。
近年来,情商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成为人才选择的重要考核项。基于此,IT行业想要优化项目管理团队,则需要选择与提升优质项目经理。
只有将智商与情商两项基本衡量标准进行综合考量,才能够最大限度上的挑选优质项目经理,为优质项目管理团队的构建提供基础保障。
2. 职业项目经理应具备的素质 。首先,管理才能。管理是一门重要的学问,管理者应该牢牢掌握这门学科,熟悉下属所从事工作的基本属性。掌握与具备良好的管理才能,满足外行管理内行的基本要求。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项目经理应该不断丰富与积累知识,掌握业务整体流程,提升管理能力。
其次,具备灵活的头脑。IT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面相对宽广,所考量的实际问题十分全面。但新技术与新项目的开发,需要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作为支撑。只有项目经理具备灵活的头脑,才能够最大限度上提升技术成熟度。
最后,领导带头作用。项目经理需要具备精湛的技术,能够服众。一旦项目出现困难,则需要项目经理能够为员工做出正确的解释,具备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项目管理团队建设中,发挥出领导带头作用。
3.优化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优化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则包括对IT项目管理团队内部所有人员的监督、培养以及激烈作用,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监督 。依据IT项目管理进度计划以及日常安排,对团队内部员工的开发进度进行监督。一旦出现进度延误的状况,则需要增强进度开发进程。如果IT项目相对复杂,需要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的状态下,应该将计划内容进行详细处理。
培训 。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不单单是项目经理自身综合素质过关,员工综合素质同样十分重要。在管理团队的过程中,更应该将自身掌握的知识教授给新的成员。同时,在IT行业内部建立良好的培训基地,全面提升项目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
激励 。激励机制在企业方面的应用作用十分明显,并且由于其激励手段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但不管是哪一种激励手段,表达出的内容与目的十分一致,为提升员工的积极性,优化项目管理团队的内部凝聚力。增强团队合力,提高团队绩效。针对激励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划分为工作成就、认可度、工作本身、责任、晋升以及具体发展。
只有将监督、培训以及激励手段进行全面整合,才能够最大限度上的发挥出项目管理团队的整体优势,为内部环境的改善奠定基础。
4.项目管理团队有效沟通。 沟通机制的协调,在IT项目管理团队建设中的作用十分明显。虽然这样的沟通机制不单单局限于项目管理团队的内部,与其他人员的相关性也十分明显。通常,在一个IT项目管理团队当中,涉及到的人员相对复杂。有效沟通的建立,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单对单的沟通,应该开发更多的沟通渠道。包括上级与下级的沟通,同等别沟通等等,使得管理团队内部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将合理建议进行总结与整理。这样,既能够构建并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同时还能够将各项建议进行总结,挑选出合理并可采用的内容,对项目管理团队进行改进。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对提升项目管理团队的管理效果作用十分明显。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IT项目管理而言,个人的优势与素质并不代表团队的优劣,只有良好的团队才能够体现出内部个人的自身价值。因此,对于成功的团队而言,则应该充分尊重个体差异与领导者的领导能力,进而形成内在凝聚力,发挥出良好的项目管理团队对项目成功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邱泽国。我国IT项目管理研究及应用策略[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01):55-60.
[2]李龚。IT项目管理中的团队建设[J].中外企业家,2013,4(02):100-102.
[3]夏丁娟。如何建设IT项目管理中的团队相关思考[J].科技资讯,2015,4(13):145-148.
[4]曹晓辉。IT项目管理中的团队建设[J].中外企业家,2014,10(05):84-86.
[5]许菱,吴文雅。浅析IT项目中的需求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4(06):80-83.
[6]焦文静。基于IT项目管理中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5,2(03):50-52.
[7]王海泉。互联网思维下金融企业IT项目管理策略分析[J].辽宁经济,2015,4(05):70-71.
[8]刘硕。浅谈我国IT项目管理研究及应用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16):187-188.
人力资源论文:浅析软件项目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软件项目团队建设是实现软件项目目标的保证,团队文化和团队精神是团队成功的重要基础,建立一种“相互帮助,共克难关”的工作氛围十分重要。本文初步揭示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与内容、软件项目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和获取方法,以及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与途径。
软件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与项目的进度、成本、整体质量和存在风险等方面管理一样,也是一个项目组织必不可少的管理职能。
一、软件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和内容
软件项目人力资资源管理就是根据软件项目的目标、项目的进展情况和外部开发环境的变化,采用科学的方法,对项目团队成员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效地管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实现项目的目标。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时针对个人的;另一方面是针对团队的。
软件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包括计划制定、获取人员和建设团队三个阶段。按照业务管理的流程,还可以具体划分为资源规划、解雇、招聘、筛选、培训等基本活动。
软件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1)对软件项目进行组织和规划。项目组织规划是项目整体人力资源的计划和安排,是按照项目目标通过分析和预测所给出的项目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上的明确要求、具体安排和计划。
(2)获取和分配软件项目人员。软件项目组织通过招聘获得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并根据各自的技能进行工作安排,由于项目的一次性和项目的临时性,项目组织的人员获得与配备和其他组织的人员获得与配备是不同的。
(3)软件项目组织成员的开发。包括:项目人员的培训、考核,激励等等。
(4)团队建设。
由于在项目工作中人员的需求可能是不连续的,容易造成人员的浪费和成本的提高。比如:某软件项目现有20人,设计阶段需要10人;审核阶段需要1周,但不需要项目组成员从参与;编码阶段是高峰期,需要15人,但在测试阶段只需要8人。往往这些阶段进行过程中,会出现没有工作安排的人员。根据大多数大中型软件开发项目的统计,对开发人员的要求是随机变化的,一开始资源需求量较小,然后逐渐上升,达到某个时间常数时需求量达到高峰,之后再逐步下降,减少到较低的数值。
二、软件项目团队的特点
软件项目团队建设,就是吧与软件项目相关的人员组织起来实现项目目标,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也是项目经理和项目团队的共同职责。通过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能产生群体的协作效应,从而获得比个体成员绩效总和大得多的团队绩效。项目团队不仅可以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相互的沟通、信任、合作和承担责任,高效地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而且有助于加强员工间的交流与协作。一个好的软件项目管理团队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有好的团队带头人,他对项目管理有很丰富的经验,是团队凝聚力的核心,有很好项目组织及人员协调能力。
(2)好的团体,应该有好的知识及能力体系。每个人毕竟不能什么都会,但对于一个团对应该能做很多事情。就软件项目团队而言,就应该在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重要阶段有具有此能力的人去参与。对于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项目,对项目团队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如一个游戏项目团队和一个电信软件团队的差别就是很大的。比如:一个WEB开发项目团队,就要有美工、动画设计人员,WEB端、Server端优秀的开发人员。这样去组织一个团队才可能把WEB项目的开发阶段做好,做的很专业。
(3)好的团队,要保证团队目的与个人目的的统一。这也是管理组织学中团队效力及团队效率的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团队有凝聚力,稳定、健康的发展。
(4)好的团队,目标明确,目标统一。
(5)要有良好的沟通,乐与交流习惯。融洽的团队环境。
(6)良好的团队组织及团队合作习惯,不能有什么小的派别等。
(7)好的团队,人员职责分明。
(8)好的团队,有一个好的团队学习习惯。这是团队能力提高的阶梯。
三、软件项目团队的冲突管理
冲突就是个人、团队、组织限制或阻止另一部分个人、团队、组织达到预期目标的行为。软件项目团队内部成员之间相互了解越深入,彼此合作越默契,团队建设也就越出色,效率也会因此提高,但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了解需要一定的磨合时间,在这一时期必然会存在很多方面的.冲突,需要及时对这些冲突做出有效处理。在项目运作过程中,存在冲突是很经常也很正常的,但如果仅仅是试图避免冲突或者是压制冲突,只能是进一步恶化冲突,导致效率的严重下降。冲突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果能有效地解决这些冲突,可以有助于改善团队的建设和项目的状况,给团队一个学习与提高的机会;如果解决不当,有可能会给项目埋下隐患或者使得整个团队处于一种混乱状态,最终导致解散、失败。因此项目团队管理者要引导冲突解决结果向着团队成员积极协作有利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向着消极的方向发展,造成不可挽救的恶果。解决冲突的方式主要有:建立完善的解决冲突的方针与管理程序;冲突双方直接沟通协调,解决矛盾;利用会议解决冲突;在所有的解决方式中都离不开沟通,解决冲突过程中,沟通的方式有很多,如:口头沟通、书面沟通、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面对面或者是通过其他方式沟通等,这需要根据项目以及冲突的不同性质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以达到效率最高。一般解决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冲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1)沟通协调一定要及时。团队内必须做到及时沟通,积极引导,求同存异,把握时机,适时协调。唯有做到及时,才能最快求得共识,保持信息的畅通,而不至于导致信息不畅、矛盾积累。
(2)善于询问与倾听,努力地理解别人。倾听是沟通行为的核心过程。因为倾听能激发对方的谈话欲,促发更深层次的沟通。另外,只有善于倾听,深入探测到对方的心理以及他的语言逻辑思维,才能更好地与之交流,从而达到协调和沟通的目的。同时,在沟通中,当对方行为退缩、默不作声或欲言又止的时候,可用询问引出对方真正的想法,去了解对方的立场以及对方的需求、愿望、意见与感受。所以,一名善于协调沟通的人必定是一位善于询问与倾听的行动者。这样不但有助于了解和把握对方的需求,理解和体谅对方,而且有益于与他人达成畅通、有效的协调沟通之目的。
软件技术是一个发展变化非常快的行业,软件人才要按照企业和领域需求来确定培养的方向。下面是由我整理的软件技术论文范文,谢谢你的阅读。
浅谈软件项目估算技术
摘 要:由于软件产品自身的特殊性,导致软件项目的估算工作进行困难,估算结果准确性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产生了很多不同的软件项目估算技术,本文对各种估算技术的主要思想及其优缺点进行简单的阐述。尤其是对功能点估算技术,本文做了详细的介绍,并通过实例加以说明其应用方法。
关键词:规模估算;成本估算;实例应用
中图分类号:
软件项目的估算历来是比较复杂的事,因为软件本身的复杂性、历史经验的缺乏、估算工具缺乏以及一些人为错误,导致软件项目的估算往往和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因此,估算错误已被列入软件项目失败的四大原因之一。由此,也证明了正确对软件项目进行估算是何等重要。
在软件项目管理中,估算就是对项目将持续多长时间或花费多少成本的预测。所以说,估算正是一种对未来的预测。从这里也看以看出估算的重点就在“工作量估算”或“成本估算”,而在对这两者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都少不了“软件规模”这个条件,所以本文将软件估算分为两种类型,第一个种是软件项目规模的估算,第二种是将估算得出的规模转换为工作量的估算或成本的估算。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规模估算技术,如:代码行估算技术、功能点估算技术;而使用比较广泛的成本估算技术,如:COCOMO算法模型估算技术。
除了上述所列举的几种技术外,还有几种估算技术既可以用于估算规模,也可直接应用与估算工作量或估算成本,如:Delphi估算法、类比估算技术、PERT估算技术。这几种估算技术不似前面所列的技术,比较有针对行,且有具体的计算过程、计算公式。这几种技术只是一种思想,依据某个选定的科目进行估算。下面本文将简单介绍上述提到的几种估算技术,并通过具体的实例重点阐述功能点估算技术。
1 估算技术简介
代码行估算技术。代码行(LOC)指所有的可执行的源代码行数,包括可交付的工作控制语言(JCL:Job Control Language)语句、数据定义、数据类型声明、等价声明、输入/输出格式声明等[1]。代码行估算技术主要是估算软件的规模,即通过该技术估算待研发软件项目有多少行代码。一般为了方便表示,使用较大的单位千代码行(KLOC)来表示待研发软件项目的规模大小。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有经验积累和开发模式稳定的公司。如果是新成立公司,使用这种估算技术则会存在很大误差,加大项目失败的风险。
功能点估算技术。功能点法是一种经过实践验证的方法,但应用成本很高,估算的工作量投入也较大。功能点估算技术最终结果是规模,仍然需要知道项目的生产率数据才能得出实际的工作量。功能点估算技术将系统功能分为输入、输出、查询、外部文件和内部文件5种类型。其中,输入是一个数据跨越系统边界,从外部到内部的基本数据处理过程。数据的来源可以是人机输入界面/接口,或是另一个应用系统;输出是一个衍生数据跨越系统边界,从内部到外部的基本数据处理过程。这些输出的数据可能会产生报表,或发到其他外部系统的输出文件;查询是一个不包含衍生数据和数据维护的基本数据处理过程,包括输入和输出两部分;内部文件存在于系统边界之内,用户可识别的一组逻辑上相互关联的数据;外部文件存在于系统边界之外,用户可识别的一组逻辑上相互关联的数据。使用功能点估算技术估算的大概步骤为:
(1)通过需求分析将系统功能按照上述5种类型进行分类。
(2)分析每个功能项的复杂程度,大致分为一般、简单、复杂三种类型,每一种类型都对应一个权重值,具体如表1。
(3)根据每个功能项的复杂权重值,求出功能项的加权和,即为未调整功能点数(UFC)。
(4)分析该系统的技术复杂度,功能点估算将与系统相关的技术影响因素分为14组(用Ai表示),每个分为6个级别,权重分别从0至5。根据分析结果及公式计算技术复杂度因子(TCF),即TCF=(SUM(Ai))。
(5)将UFC与TCF相乘即为功能点数。
COCOMO算法模型。Cocomo模像是一个分层次的系列软件成本估算模型,包括基本模型、中级模型和详细模型3个子模型。3个模型采用同一个计算公式,即E=asb×EAF[2]。其中,E是以人月为单位的工作量;S是以KLOC为单位的程序规模;EAF是一个工作量调整因子,在基本模型中该项值为1,中级模型和详细模型中根据成本驱动因素确定;a和b是随开发模式而变化的因子,这里开发模式被分为3中类型,即有机式、半分离式和嵌入式。
Cocomo算法模型是一种精确易用的估算方法,如果项目没有足够多的历史数据,会使得各调整因子和系数很难确定,进而使得估算比较困难。但是一旦项目建立起这种模型,则通过Cocomo模型得出的项目工作量和项目周期具有更高的准确度。
Delphi估算技术。Delphi估算技术又被成为专家估算技术,它是由一个被认为是该任务专家的人来进行估算,且估算过程很大一部分是基于不清晰,不可重复的推理过程,也就是直觉。所以该技术中专家“专”的程度及对项目的理解程度是该技术的重点,也是难点,它的好坏直接影响估算结果的准确程度。
Delphi估算技术估算过程并不像功能点估算技术或COCOMO算法模型那样,有明确的计算方法或计算公式。它是将待估算的项目的相关信息发给专家,专家估算后由专门的负责人进行汇总,然后再发给专家估算,反复几次后得到一个估算结果,可见只是一种思想,所以它除了用来估算规模,也可以用来估算成本、风险等,即对选定的某个科目进行估算。
类比估算技术。“类比估算”,顾名思义是通过同以往类似项目(如应用领域、环境和复杂程度等)相比较得出估算结果。类比估算技术是一种粗略的估算方法,它估算结果的精确度取决于历史项目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度。类比估算技术与Delphi估算技术类似,它的用途不仅仅用在规模估算上,也可以估算成本、工作量等。 PERT估算技术。PERT估算技术,又称为计划评审估算技术,它对需要估算的科目(如规模、成本、工期等)按三种不同情况估算:一个乐观估算结果,一个最可能估算结果,一个悲观估算结果。再通过这三个结果计算得到一个期望规模和标准偏差。这种估算技术可以用于估算规模,同样也可以用于估算工期,相比较来说PERT技术估算的结果比类比估算技术的结果要更准确。
2 功能点估算技术应用实例
假设某员工管理系统,经过需求分析得知,该系统所包含功能如下:
(1)员工信息维护:添加员工、修改员工信息、查询员工信息;
(2)部门信息维护:添加部门、修改部门信息;
(3)工资统计:统计员工年薪,并打印输出。
其中,在该系统中添加一个员工资料,会使用到员工的基本信息:员工ID(标签控件)、姓名、性别、年龄、婚否、部门ID;教育情况:学校名称、所学专业、学历。对部门的维护会使用到部门的信息:部门ID(标签控件)、部门名称。员工工资信息由另外一个财务系统提供,工资表信息有员工的基本信息:员工ID(标签控件)、姓名、部门名称;工资信息:工资级别、工资金额。
根据功能点估算技术估算步骤,首先计算未调整功能点数,即各种类型功能项的加权和,分析该系统6个功能项所属类型及其复杂权重值如表2:
假设该项目的14个技术复杂度因子均为“有一定影响”,即权重值均为2,则该项目功能点数为:FP=45×(×14×2)=。如果知道该项目使用何种语言,可以将功能点数转换为代码行数。
3 结语
本文对目前比较流行的几种软件项目估算技术做了简单介绍。重点讲述了功能点估算技术,并通过一个实例演示了功能点估算技术的应用方法。通过本文描述可以看出每种项目估算技术都有其自己的优缺点,如果想要得到比较准确的估算结果,不能仅靠一种估算技术,而应该综合运用各种估算技术,才能得到比较全面的信息和比较准确的结果。目前,也有一些基于这些估算技术的思想的自动化估算工具产生,相信通过不断的发展,将解决软件项目成本估算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朱少民.软件项目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1.
[2]覃征等.软件项目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李明树,何梅,杨达,舒风笛,王青.软件成本估算方法及应用[J].Journal of Software,, , April 2007,775-795.
[4]The David Consulting Group ,Function Point Counting Practices Manual Release ,January 2005,
[5]刘谦.软件项目估算方法在敏捷开发中的实践.中国管理网,2010-06-18.
作者简介:王颖,女,研究生,软件工程专业;江文焱,男,研究生,软件工程专业。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软件技术论文范文
基于51单片机的遥控电子钟的设计 第二十六页Ji Yu 5 1 Dan Pian Ji De Yao Kong Dian Zi Zhong De She Ji更新时间:2011-1-4点击:2作者:佚名【内容摘要】本毕业设计项目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指定和我校高职高专特点的要求,体现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为学校教学楼设计制作一套遥控电子钟系统,整个系统中的大型数码管、控制电路、遥控发射和接收电路、印刷电路板、编程器以及外壳等自己设计制作,可实现如下功能: 1、 采用数字显示,外形美观、大方,显示醒目、直观。 2、 秒、分钟及小时的显示,计时准确,每年的时间误差小于一分钟。 3、 可显示星期,不得有误差。 4、 可用遥控来对数字钟进行调整,便于使用。市电断电后能继续保持时间的正常运行,来电后恢复显示。 标签收藏:51单片机 遥控电子钟 设计 遥控 电子钟 单片机 该文章转自《论文帮 - 应用基础频道》
基于视频的人流量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图像水印识别微信小程序设计与实现 基于重力传感器的飞机大战游戏开发 手机平台加减乘除口算训练游戏开发 基于Android平台的个人移动地图软件开发 面向多种数据源的爬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Zabbix的服务器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新浪微博的分布式爬虫以及对数据的可视化处理 基于分布式的新闻热点网络爬虫系统与设计 舆情分析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大数据的用户画像的新闻APP设计 基于Android平台的语言翻译程序设计与实现 基于SSH的水电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SSM的学科竞赛管理系统
我给你一个题目,如果你写出来了,我保你论文得优秀。因为当年我就是选这个题目得的优秀。刚才我在网上搜了一下,网上还是没有与这个系统相关的论文。 《高考最低录取分数线查询系统》基本思想很简单,现在的高考分数线查询是很繁琐的,需要先把分数查出来,然后根据录取指南再找你的分数能被录取的学校,高考过的都知道,高考报考指南是一本多么厚的书。所以,这个系统的思想就是:你用所有高校近十年的录取分数线建立一个数据库,然后开发一个系统,当你输入查询命令的时候(查询命令可以用1,2,3这三个数来代替,用flog实现;输入1,查询的是符合你所输入的分数以下的所有高校信息;输入2,查询的是符合你所输入分数段之间的所有高校信息;输入3,查询大于你所给的分数线的高校信息。)当然,你可以再加上一些附加的功能。大致思想就这些。 郑州今迈网络部竭诚为你解答,希望我的答案能帮到你!
软件工程论文题目
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我们看看下面的软件工程论文题目吧!
1、基于手机APP的中医移动健康管理平台探索
2、基于案例驱动法的软件工程课程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3、基于LAN的农业科技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
4、基于平板电脑的森林资源信息外业采集APP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5、基于物料的生产管理系统设计
6、ICE在模拟训练系统消息中间件中的应用
7、指纹考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基于Android平台的通用Adapter适配器的设计与实现
9、基于TMap的软件测试模型的分析研究
10、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现状及应用实践探究
11、基于SOC的智能野外目标监视和记录系统设计与实现
12、分析机械传动装置模块化设计系统的开发
13、舰船平台管理网络技术研究
14、基于分支相关性分析的不可达路径检测方法
15、基于求解开销预测的符号执行搜索策略研究
16、数字化装配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
17、基于小波神经网络对软件可靠性模型的研究
18、基于藏语学习的Android平台的研究与开发
19、基于交互技术移动端个人形象管理的应用与研发
20、基于JAVA+STRUTS的科技计划项目评估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与安全设计
21、基于J2EE技术的计算机教研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22、采用COSMIC方法测量企业移动应用软件功能规模
23、基于Android平台的旅游系统的设计
24、基于SVG-JS技术的项目任务管理设计
25、基于凌一揆的中医药传承信息平台的构建
26、依托信息技术优化中药饮片发药流程
27、轨道交通工程Revit快速建模工具集开发
28、基于LabVIEW下嵌入式系统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分析
29、多终端数字皮影交互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0、中小学食品配送质量管理及溯源系统开发与应用
31、CDIO理念下构建软件人才孵化中心
32、基于项目导向模式的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方法探讨
33、基于Unity3D齿轮油泵交互式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实现
34、基于文本服务框架的拼音输入法研究与实现
35、医院消毒器械管理追踪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36、面向Android的电子商务移动客户端的设计与开发
37、面向数据的软件工程方法研究
38、层次分析法在飞行模拟训练评价体系设计中的应用
39、基于ExcelVBA的企业员工年假统计系统设计与实现
40、PHP技术在在线考试系统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41、检察院审讯系统中即时通讯工具研究与实现
42、浅析移动实习就业跟踪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43、轨道交通工程Revit族库系统设计与开发
44、基于SSH的教室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45、高校数字化校园中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的实现
46、软件算法相关技术探究
47、基于统计调查问卷的手机APP使用现状研究
48、关于对新形势下电子商务软件测试的`研究
49、软件项目管理中的进度管理
50、试析PLC和计算机间串行通讯方式及程序设计
51、浅析基于安卓系统的移动互联网集成平台开发设计
52、多线程技术在Android手机开发中的运用
53、JavaScript程序动态切片技术的研究
54、基于SmartAdmin的数据维护软件前台的快速构建
55、医院预授权结算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56、浅析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管理和应用
57、生物计算下的分布式计算系统设计及实现
58、浅议广东省气象局科研管理系统管理技术
59、系统集成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
60、JavaWeb开发中文件上传方法研究与实现
61、基于Web的Word文档管理系统设计
62、高校移动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3、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考试平台设计与实现
64、智慧教室移动端管理平台开发
65、云计算环境下的软件测试服务分析
66、基于安卓系统的新能源电站移动数据库系统的设计
67、基于树型结构模型足球成绩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68、中小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
69、数据结构课程中栈和队列实验教学方案设计
70、基于需求模型的航天软件测试用例生成方法
71、酒店电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72、基于VSTO技术的Office计时器插件的设计与实现
73、基于分布式结构的医学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设计
74、一种基于移动手机的大学生体质测试软件设计
75、移动APP在数字器检中的应用及意义
76、电子护理文书质控管理平台建设
77、基于手机客户端APP的移动学习资源开发研究
78、刍议软件无形性对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教育的影响
79、电气技术人员提高PLC编程能力的思考
80、基于移动化、云化的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架构设计
81、基于iOS的个人健康管理系统客户端的开发
82、预防性维护管理与设备管理系统的集成性分析
83、试论软件工程保护中软件防篡改技术
84、基于TCSP的实时并发系统测试方法
85、MapWindowGIS插件机制及应用
86、基于Android的手机助手设计的研究
87、档案自动化管理系统
88、基于LabVIEW技术的宏观观测动物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89、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动态管理系统设计
90、基于时间索引的0-N数据结构在序列模式挖掘算法中的应用
91、基于Linux的USB摄像头驱动程序的实现
92、基于Android系统的主变差动保护装置调试软件研究及应用
93、环境保障信息传输与控制中间件研制综述
94、三维模型与属性数据同步的批处理方法研究
95、权限管理在成绩管理系统中的设计与实现
96、基于移动物联的安全生产数据服务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97、单链表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98、软件开发质量管理研究
99、影楼后期物件管理系统设计
100、一种基于三角形非结构化网格SIMPLE算法的程序设计
101、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平台研究
102、河北省气象灾害预警应急服务系统
103、智能气象站气象要素数据测试软件设计
104、一种杀毒软件升级流程的安全性分析方法
105、基于IMS的气象信息传输智能语音通知系统设计与实现
106、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
107、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的培养
108、基于Agent的微信平台自适应负载均衡算法
109、高等学校移动信息化建设的研究
110、软件构造课程设计及其课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