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叙事曲《新婚别》虽然不能像诗那样直截了当地反映人物的思想情感,然而它却以音乐特有的表现手法,运用优美动人的旋律、感人肺腑的音乐语言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古代新婚少妇的形象。乐曲以诗中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为依据,采用叙事的手法描述了唐朝夭宝年间“安史之乱”造成的刀兵四起,一位纯朴善良、忠于爱情的古代少女无可奈何遭受了战争给她带来的灾难“暮婚晨告别”。新娘忍受了极大的痛苦和牺牲,含泪送别丈夫,难分难舍,柔肠寸断的动人故事。该曲的音乐素材来源于南宋词人和音乐家姜夔(白石道人)的“鬲溪梅令”。此曲杜甫原诗的讲述,分为了三个乐段:第一乐段(迎亲)、第二乐段(惊变)、第三乐段(送别)。富于戏剧性的三段叙述使得这首乐曲起伏跌宕、引人入胜。仿佛让人亲自耳闻目睹了发生在这位古代少妇身上不幸之事的全过程。 (注:图册来源 ) “迎亲”:明亮悠扬的竹笛声,展现了山青水秀的乡村美。接着,二胡以慢速奏出由《鬲溪梅令》发展成的主题,委婉质朴,刻画了少女新婚喜悦娇羞的神态。在迎亲欢快的鼓乐声后,二胡以自由舒展的曲调,细腻多变的技法,以及大革胡的对奏,钢片琴的点缀,形象地表现了洞房花烛之夜的情景。 这一乐章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表现内容,可以用“远方娶亲”或“闺房思君”来概括。舒缓平稳的节奏,婉转抒情的音调。既表现了娶亲路途的遥远和艰辛,又表现了新娘即将与心爱的人成婚而涌起的阵阵喜悦之情。更把中国古代妇女那种“欲说还休”的含蓄性格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与向往表现的淋漓精致。音乐主题出现了三次,在演奏时特别注意运弓的柔和舒展与揉弦的弹性放松,并处理好强弱起伏的变化以及带有休止、延长、分号等乐句的节奏感。同时注意主题出现三次情感上的对比和变化,把辽阔与遥远,抒情与喜悦,沉思与向往的情绪表现的有板有眼,有条有理。第二层的表现内容,可以用“花轿迎亲,婚礼酒宴”来概括。明快的节奏、轻快地音乐加上清脆的小锣小鼓,画出了鼓乐吹打、司仪张罗、新人拜天地、客人共庆贺的婚礼场景。这里二胡主题浓缩,发展为变奏,显得轻快活波。音乐从G调转变为C调,从羽调式转为微调式,更进一步地渲染了参加婚礼人们的欣喜之情和热闹的庆典场景。这里演奏要运用灵巧的小连弓、轻快地重音、欢乐的颤音等手法,惟妙惟肖地表现出热热闹闹、欢天喜地的迎新场面。 第二大段(15-135小节)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迎亲”(15-39小节)是合头变奏性的三段体,第一乐段(15-22小节)是主题音调,二胡以中慢的速度奏出此主题,这八小节为方整性乐段;第二乐段(23-35小节)是第一段的扩充变奏,属于非方整性乐段,前面四小节是主题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后面的旋律由句尾扩充而来;第三乐段(36-39小节)是主题的减缩变奏,对其前部分重复后在句末紧缩,落在e羽音上。中间(40-49小节)扬琴过渡。第二部分“小快板”(50-97小节):从调性对比上来看是带再现的单三部,从主题音调上来看是变化反复的三段体,第一乐段(50-57小节)是由4+4的结构,第二乐段(58-82小节)也是方整的乐段,是主题音调的减缩变奏而来,上句落在商音上,下句落在羽音上。演奏时速度不要太快,由于迎亲队是在颠簸不平的路上,所以音乐应该是欢快跳跃的,每一句的音头要奏的有弹性,切忌不要生硬,要拉的有动感,转调后亦如此,第92和93小节颤指的速度要快而轻巧,像是洞房里蜡烛火苗在空气中飘荡,很温馨的感觉,接下来的旋律好比男女主人公在对话,温馨甜蜜。第三部分“洞房花烛夜”(98-135小节):幽静的慢板。要把那种甜蜜的意境拉出来。第一个长音sol要处理成由强渐弱,弓子的速度也要由快渐慢,接下来的六连音要拉的流畅,长音要多用迟到揉弦,使感情的表达更细腻,换弓要做到无痕迹,这段第2小节的第一拍用垫指滑音,第32小节二指的滑音要拉得轻松,注意音准,第33小节的速度稍微要紧凑一些,第35小节la的滑音要模仿古琴的滑音,最后渐慢渐弱结束此段。在这一段多次运用了速度和力度的对比来表现新婚女的情绪。乐谱中的速度对于演奏者来说,与音高、节奏等要素不同,因为演奏者对于乐谱的速度转换成音响时,无法准确的找到一一对应的关系,而音响中赋予力度的变化,犹如生命中注入血液,则音乐的灵性或者活力就由此产生,力度虽然不是音乐的主要要素,但在乐谱转化成音响中起到很大的作用,甚至由于力度变化的张力也引起了音乐较小的速度的变化。3在“新婚别”的创作中,作曲家使用了力度记号,如p、mp、f、ff、fff、sf、渐强、渐弱等,这些力度记号无疑赋予了这首二胡曲无限的魅力。在这段和接下了的惊变中作曲家使用了速度和力度记号来体现作品情感的表达,因此在演奏时要细心体会,力求领会作曲家的审美情趣。“惊变”(136-270小节)这一段为展开性乐段,写的是在洞房花烛夜的时候官兵来抓壮丁去服兵役,就连新婚之夜的新郎也在劫难逃,新婚女为此与士兵们进行了奋力抵抗,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36-188小节)开始三小节的定音鼓的演奏给人们一种不祥的预兆,从140小节开始为惊变的部分,二胡采用了散板的哭腔表现了新婚女的悲痛欲绝,乐队以连续十六分音符来衬托这种气氛。第二部分(189-270小节)转为快板,音调是采用了主题音调中的一些材料结合属调的调性和时值的扩大变奏展开而来,二胡奏出了连续快速的十六分音符增加了紧张的气氛,从第249小节起经过八小节短小音符的上行模进,把全曲推向了高潮,第257-260小节连续的三连音反复强奏后,在第252小节到了全曲的最高音,到了第267小节沉重的落在宫音上结束了本段,269-270小节的共同和弦为后面的转调作了铺垫。在演奏上这段应注意弓子的力度,每个音都要有音头,这要靠手腕的爆发力。变化音升fa到sol是升fa要用滑揉。下一个乐句变化音升sol到la也要用滑揉,fa音在此要用大力度的压揉。每个乐句间不要间断,几个变化音滑揉到下个音要连接的自然,快板的前两小节力度是强,不要奏成中弱,它和下面“急促的快板”的速度和力度是相同的。第16到25小节和第49到58小节的四分音符要用上全身的力量,保持弓子的时值和力度,把新娘心中的愤怒瞬间爆发出来,第90小节起的八分与十六分音符的交替出现到后面的三连音,力度由p到ff,连续的三连音蕴藏着一种无穷的反抗力量,把情绪推向高潮。最后的长音do要拉成强音表现男主人公的悲壮情怀。 “送别”(271-375小节)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271-293小节)的音乐的素材取自主题,为不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前面十六小节是g羽调式,为两个复乐段,后七小节转为f商调式,是属于新材料的展开。第二部分(294-293小节)开始的四小节转为降B宫,使之明朗起来,二胡与乐队用卡农的手法来模仿新婚夫妇间的对话,从298小节开始回到g羽调,第三部分(329-335小节)从降B宫的g羽到C宫的a羽,节奏为广板,表现了新郎要远赴边疆服兵役的坚定豪迈的形象,第四部分(336-375小节)调式回e羽调,是全曲的尾声,在四小节的间奏后二胡以中弱的力度奏出了主题音调,伴有军队行进的节奏音型,声音由强渐弱至消失,描绘了新婚女一人泪眼目送丈夫随军队远走的画面,给人留下无尽的留恋之情。送别段的旋律与第一段相似,但此段的情绪是深情,悲切的,描述的是经过了激烈的反抗后,新婚夫妇不得不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要在新婚之夜生死离别。一开始不要太强不要弓头,第4小节的第一个3先拉成泛音再拉成实音并要揉弦,第13小节第二拍的后半拍用垫指滑音,力度由强到弱,速度由快到慢,第34小节第三拍以及第35小节第二拍的四指揉弦用压揉,力度要大,频率不要太快给人以抽泣的感觉,第54小节到58小节的速度较自由,在强的力度上结束此段。转C调:广板,这段要拉得悲壮坚定,采用全弓演奏,描述了丈夫为了家乡的安定毅然从军,随军队远征的情景。最后主旋律再现,采用雄壮威武的广板,回到主调。力度不要太强,弓子要拉的平稳,揉弦不能太多。演奏得更加悲惨,凄凉,渲染了新婚女含泪目送丈夫岁部队远去的场面,在渐弱中结束。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杜甫“三别”中的《新婚别》,精心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此诗采用独白形式,全篇先后用了七个“君”字,都是新娘对新郎倾吐的肺腑之言,读来深切感人。这首诗大致可分为三段,也可以说是三层,但是这三层并不是平列的,而是一层比一层深,一层比一层高,而且每一层当中又都有曲折。这是因为人物的心情本来就是很复杂的。第一段,从“兔丝附蓬麻”到“何以拜姑嫜”,主要是写新娘子诉说自己的不幸命运。她是刚过门的新嫁娘,过去和丈夫没见过面,没讲过话。所以语气显得有些羞涩,有些吞吞吐吐。这明显地表现在开头这两句:“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新嫁娘这番话不是单刀直入,而是用比喻来引起的。这很符合她的特定身份和她这时的心理状态。“兔丝”是一种蔓生的草,常寄生在别的植物身上。“蓬”和“麻”也都是小植物,所以,寄生在蓬麻上的兔丝,它的蔓儿也就不能延长。在封建社会里,女子得依靠丈夫才能生活,可是现在她嫁的是一个“征夫”,很难指望白头偕老,用“兔丝附蓬麻”的比喻非常贴切。“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这是一种加重的说法,为什么这位新娘子会伤心到这步田地呢?“结发为君妻”以下的八句,正是申明这个问题。“结发”二字,不要轻易读过,它说明这个新娘子对丈夫的好歹看得很重,因为这关系到她今后一生的命运。然而,谁知道这洞房花烛之夜,却就是生离死别之时呢!头一天晚上刚结婚,第二天一早就得走,连你的床席都没有睡暖,这哪里象个结发夫妻呢?“无乃太匆忙”的“无乃”,是反问对方的口气,意即“岂不是”。如果是为了别的什么事,匆忙相别,也还罢了,因为将来还可以团圆,偏偏你又是到河阳去作战,将来的事且不说,眼面前,我这媳妇的身份都没有明确,怎么去拜见公婆、侍候公婆呢?古代婚礼,新嫁娘过门三天以后,要先告家庙、上祖坟,然后拜见公婆,正名定分,才算成婚。“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两句,点明了造成新婚别的根由是战争;同时说明了当时进行的战争是一次“守边”战争。从诗的结构上看,这两句为下文“君今往死地”和“努力事戎行”张本。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广大地区沦陷,边防不得不往内地一再迁移,而现在,边境是在洛阳附近的河阳,守边居然守到自己家门口来了,这岂不可叹?所以,我们还要把这两句看作是对统治阶级昏庸误国的讥讽,诗人在这里用的是一种“婉而多讽”的写法。第二段,从“父母养我时”到“形势反苍黄”。新娘子把话题由自身进一步落到丈夫身上了。她关心丈夫的死活,并且表示了对丈夫的忠贞,要和他一同去作战。“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当年父母对自己非常疼爱,把自己当作宝贝儿似的。然而女大当嫁,父母也不能藏我一辈子,还是不能不把我嫁人,而且嫁谁就得跟谁。“鸡狗亦得将”,“将”字当“跟随”讲,就是俗话说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可是现在,“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你却要到那九死一生的战场去,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还跟谁呢?想到这些,怎能不叫人沉痛得柔肠寸断?紧接着,新娘子表示:“我本来决心要随你前去,死也死在一起,省得牵肠挂肚。但又怕这样一来,不但没有好处,反而要把事情弄得糟糕,更复杂。军队里是不允许有年轻妇女的,你带着妻子去从军,也有许多不方便,我又是一个刚出门的闺女,没见过世面,更不用说是打仗了。真是叫人左右为难。这段话,刻画了新娘子那种心痛如割、心乱如麻的矛盾心理,非常曲折、深刻。诗的第三段,是从“勿为新婚念”到“与君永相望”。在这里,女主人公经过一番痛苦的倾诉和内心剧烈的斗争以后,终于从个人的不幸中、从对丈夫的关切中,跳了出来,站在更高的角度,把眼光放得更远了。“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她一变哀怨沉痛的诉说而为积极的鼓励,话也说得痛快,不象开始时候那样吞吞吐吐的了,她决定不随同丈夫前去,并且,为了使丈夫一心一意英勇杀敌,她表示了自己生死不渝的坚贞爱情。这爱情,是通过一些看来好象不重要,其实却大有作用的细节,或者说具体行动表达出来的。这就是“自嗟贫家女”这四句所描写的。新娘说,费了许久的心血好不容易才备办得一套美丽的衣裳,现在不再穿了。并且,当着你的面,我这就把脸上的脂粉洗掉。你走了以后,我更没心情梳妆打扮了。这固然是她对丈夫坚贞专一的爱情的表白,但是更可贵的,是她的目的在于鼓励丈夫,好叫他放心地、并且满怀信心、满怀希望地去杀敌。她对丈夫的鼓励是明智的。因为只有把幸福的理想寄托在丈夫的努力杀敌、凯旋归来上面,才有实现的可能。应该说,她是识大体,明大义的。“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这四句是全诗的总结。其中有哀怨,有伤感,但是已经不象最初那样强烈、显著,主要意思还是在鼓励丈夫,所以才说出“人事多错迕”,好象有点人不如鸟,但立即又振作起来,说出了“与君永相望”这样含情无限的话,用生死不渝的爱情来坚定丈夫的斗志。《新婚别》是一首高度思想性和完美艺术性结合的作品。诗人运用了大胆的浪漫的艺术虚构,实际上杜甫不可能有这样的生活经历,不可能去偷听新娘子对新郎官说的私房话。在新娘子的身上倾注了作者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另一方面,在人物塑造上,《新婚别》又具有现实主义的精雕细琢的特点,诗中主人公形象有血有肉,通过曲折剧烈的痛苦的内心斗争,最后毅然勉励丈夫“努力事戎行”,表现战争环境中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丝毫不感到勉强和抽象,而觉得非常自然,符合事件和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并且深受感染。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也是《新婚别》的一大艺术特点。诗人化身为新娘子,用新娘子的口吻说话,非常生动、逼真。诗里采用了不少俗语,这也有助于语言的个性化,因为他描写的本来就是一个“贫家女”。此外,在押韵上,《新婚别》和《石壕吏》有所不同。《石壕吏》换了好几个韵脚,《新婚别》却是一韵到底,《垂老别》和《无家别》也是这样。这大概和诗歌用人物独白的方式有关,一韵到底,一气呵成,更有利于主人公的诉说,也更便于读者的倾听。
张晓峰、朱晓谷两位先生根据杜甫诗作《新婚别》创作了二胡叙事曲《新婚别》。聆听此作给人们带来了凄切、动人之美。他们用音乐的形式演绎了“安史之乱”的历史画卷。虽然两位作者的创造年代与杜甫时隔1200多年,但当你聆听这部作品并研读《新婚别》的原诗后,就能深刻体味出他们对原诗的精神体验,也能窥探到他们对诗歌主人公的深层关怀。可见,他们虽然着眼于同一创作对象,但是却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发出了不同的审美对象。该曲可谓是诗在弦上的吟诵。
《新婚别》应该很多人会。不知道你说的是哪种人
二胡叙事曲《新婚别》虽然不能像诗那样直截了当地反映人物的思想情感,然而它却以音乐特有的表现手法,运用优美动人的旋律、感人肺腑的音乐语言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古代新婚少妇的形象。乐曲以诗中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为依据,采用叙事的手法描述了唐朝夭宝年间“安史之乱”造成的刀兵四起,一位纯朴善良、忠于爱情的古代少女无可奈何遭受了战争给她带来的灾难“暮婚晨告别”。新娘忍受了极大的痛苦和牺牲,含泪送别丈夫,难分难舍,柔肠寸断的动人故事。该曲的音乐素材来源于南宋词人和音乐家姜夔(白石道人)的“鬲溪梅令”。此曲杜甫原诗的讲述,分为了三个乐段:第一乐段(迎亲)、第二乐段(惊变)、第三乐段(送别)。富于戏剧性的三段叙述使得这首乐曲起伏跌宕、引人入胜。仿佛让人亲自耳闻目睹了发生在这位古代少妇身上不幸之事的全过程。 (注:图册来源 ) “迎亲”:明亮悠扬的竹笛声,展现了山青水秀的乡村美。接着,二胡以慢速奏出由《鬲溪梅令》发展成的主题,委婉质朴,刻画了少女新婚喜悦娇羞的神态。在迎亲欢快的鼓乐声后,二胡以自由舒展的曲调,细腻多变的技法,以及大革胡的对奏,钢片琴的点缀,形象地表现了洞房花烛之夜的情景。 这一乐章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表现内容,可以用“远方娶亲”或“闺房思君”来概括。舒缓平稳的节奏,婉转抒情的音调。既表现了娶亲路途的遥远和艰辛,又表现了新娘即将与心爱的人成婚而涌起的阵阵喜悦之情。更把中国古代妇女那种“欲说还休”的含蓄性格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与向往表现的淋漓精致。音乐主题出现了三次,在演奏时特别注意运弓的柔和舒展与揉弦的弹性放松,并处理好强弱起伏的变化以及带有休止、延长、分号等乐句的节奏感。同时注意主题出现三次情感上的对比和变化,把辽阔与遥远,抒情与喜悦,沉思与向往的情绪表现的有板有眼,有条有理。第二层的表现内容,可以用“花轿迎亲,婚礼酒宴”来概括。明快的节奏、轻快地音乐加上清脆的小锣小鼓,画出了鼓乐吹打、司仪张罗、新人拜天地、客人共庆贺的婚礼场景。这里二胡主题浓缩,发展为变奏,显得轻快活波。音乐从G调转变为C调,从羽调式转为微调式,更进一步地渲染了参加婚礼人们的欣喜之情和热闹的庆典场景。这里演奏要运用灵巧的小连弓、轻快地重音、欢乐的颤音等手法,惟妙惟肖地表现出热热闹闹、欢天喜地的迎新场面。 第二大段(15-135小节)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迎亲”(15-39小节)是合头变奏性的三段体,第一乐段(15-22小节)是主题音调,二胡以中慢的速度奏出此主题,这八小节为方整性乐段;第二乐段(23-35小节)是第一段的扩充变奏,属于非方整性乐段,前面四小节是主题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后面的旋律由句尾扩充而来;第三乐段(36-39小节)是主题的减缩变奏,对其前部分重复后在句末紧缩,落在e羽音上。中间(40-49小节)扬琴过渡。第二部分“小快板”(50-97小节):从调性对比上来看是带再现的单三部,从主题音调上来看是变化反复的三段体,第一乐段(50-57小节)是由4+4的结构,第二乐段(58-82小节)也是方整的乐段,是主题音调的减缩变奏而来,上句落在商音上,下句落在羽音上。演奏时速度不要太快,由于迎亲队是在颠簸不平的路上,所以音乐应该是欢快跳跃的,每一句的音头要奏的有弹性,切忌不要生硬,要拉的有动感,转调后亦如此,第92和93小节颤指的速度要快而轻巧,像是洞房里蜡烛火苗在空气中飘荡,很温馨的感觉,接下来的旋律好比男女主人公在对话,温馨甜蜜。第三部分“洞房花烛夜”(98-135小节):幽静的慢板。要把那种甜蜜的意境拉出来。第一个长音sol要处理成由强渐弱,弓子的速度也要由快渐慢,接下来的六连音要拉的流畅,长音要多用迟到揉弦,使感情的表达更细腻,换弓要做到无痕迹,这段第2小节的第一拍用垫指滑音,第32小节二指的滑音要拉得轻松,注意音准,第33小节的速度稍微要紧凑一些,第35小节la的滑音要模仿古琴的滑音,最后渐慢渐弱结束此段。在这一段多次运用了速度和力度的对比来表现新婚女的情绪。乐谱中的速度对于演奏者来说,与音高、节奏等要素不同,因为演奏者对于乐谱的速度转换成音响时,无法准确的找到一一对应的关系,而音响中赋予力度的变化,犹如生命中注入血液,则音乐的灵性或者活力就由此产生,力度虽然不是音乐的主要要素,但在乐谱转化成音响中起到很大的作用,甚至由于力度变化的张力也引起了音乐较小的速度的变化。3在“新婚别”的创作中,作曲家使用了力度记号,如p、mp、f、ff、fff、sf、渐强、渐弱等,这些力度记号无疑赋予了这首二胡曲无限的魅力。在这段和接下了的惊变中作曲家使用了速度和力度记号来体现作品情感的表达,因此在演奏时要细心体会,力求领会作曲家的审美情趣。“惊变”(136-270小节)这一段为展开性乐段,写的是在洞房花烛夜的时候官兵来抓壮丁去服兵役,就连新婚之夜的新郎也在劫难逃,新婚女为此与士兵们进行了奋力抵抗,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36-188小节)开始三小节的定音鼓的演奏给人们一种不祥的预兆,从140小节开始为惊变的部分,二胡采用了散板的哭腔表现了新婚女的悲痛欲绝,乐队以连续十六分音符来衬托这种气氛。第二部分(189-270小节)转为快板,音调是采用了主题音调中的一些材料结合属调的调性和时值的扩大变奏展开而来,二胡奏出了连续快速的十六分音符增加了紧张的气氛,从第249小节起经过八小节短小音符的上行模进,把全曲推向了高潮,第257-260小节连续的三连音反复强奏后,在第252小节到了全曲的最高音,到了第267小节沉重的落在宫音上结束了本段,269-270小节的共同和弦为后面的转调作了铺垫。在演奏上这段应注意弓子的力度,每个音都要有音头,这要靠手腕的爆发力。变化音升fa到sol是升fa要用滑揉。下一个乐句变化音升sol到la也要用滑揉,fa音在此要用大力度的压揉。每个乐句间不要间断,几个变化音滑揉到下个音要连接的自然,快板的前两小节力度是强,不要奏成中弱,它和下面“急促的快板”的速度和力度是相同的。第16到25小节和第49到58小节的四分音符要用上全身的力量,保持弓子的时值和力度,把新娘心中的愤怒瞬间爆发出来,第90小节起的八分与十六分音符的交替出现到后面的三连音,力度由p到ff,连续的三连音蕴藏着一种无穷的反抗力量,把情绪推向高潮。最后的长音do要拉成强音表现男主人公的悲壮情怀。 “送别”(271-375小节)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271-293小节)的音乐的素材取自主题,为不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前面十六小节是g羽调式,为两个复乐段,后七小节转为f商调式,是属于新材料的展开。第二部分(294-293小节)开始的四小节转为降B宫,使之明朗起来,二胡与乐队用卡农的手法来模仿新婚夫妇间的对话,从298小节开始回到g羽调,第三部分(329-335小节)从降B宫的g羽到C宫的a羽,节奏为广板,表现了新郎要远赴边疆服兵役的坚定豪迈的形象,第四部分(336-375小节)调式回e羽调,是全曲的尾声,在四小节的间奏后二胡以中弱的力度奏出了主题音调,伴有军队行进的节奏音型,声音由强渐弱至消失,描绘了新婚女一人泪眼目送丈夫随军队远走的画面,给人留下无尽的留恋之情。送别段的旋律与第一段相似,但此段的情绪是深情,悲切的,描述的是经过了激烈的反抗后,新婚夫妇不得不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要在新婚之夜生死离别。一开始不要太强不要弓头,第4小节的第一个3先拉成泛音再拉成实音并要揉弦,第13小节第二拍的后半拍用垫指滑音,力度由强到弱,速度由快到慢,第34小节第三拍以及第35小节第二拍的四指揉弦用压揉,力度要大,频率不要太快给人以抽泣的感觉,第54小节到58小节的速度较自由,在强的力度上结束此段。转C调:广板,这段要拉得悲壮坚定,采用全弓演奏,描述了丈夫为了家乡的安定毅然从军,随军队远征的情景。最后主旋律再现,采用雄壮威武的广板,回到主调。力度不要太强,弓子要拉的平稳,揉弦不能太多。演奏得更加悲惨,凄凉,渲染了新婚女含泪目送丈夫岁部队远去的场面,在渐弱中结束。
第一章,出嫁:描写一位女性将要嫁人的纠结之心(高兴与别愁),主要还是表现高兴得多一点;第二章,迎娶:本章节情绪高兴喜悦,描写男方迎娶女方的热闹与欢乐的气氛;第三章,洞房:描写拜天地之后两人在洞房里恩恩爱爱的场景,两人都情窦初开,描写心情激动又害羞的气氛;第四章,惊变:由于当时战乱四起,男方被当地的执政部门抓去充军,描写了男方被抓时家人的慌张与悲愤之情;第五章,送别:词曲最悲伤之处莫过于此,描写新婚的爱人与家人,送参军的男儿奔赴沙场的伤感直景。全曲跌宕起伏,十分耐人回味,堪称二胡曲目的佳作~
是根据杜甫的长诗《新婚别》而做的曲子,原文如下兔丝附蓬麻, 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 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君妻, 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 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 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 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 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 鸡狗亦得将.君今往死地, 沈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 形势反苍黄.勿为新婚念, 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 兵气恐不扬.自嗟贫家女, 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 对君洗红妆.仰视百鸟飞, 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 与君永相望.曲子可以分为三个感情部分第一部分是待嫁的姑娘的心事,然后是结婚,然后是洞房花烛第二部分是夜里官军来家里抓装订,夫妇二人激烈斗争然后悲痛的分开第三部分是妻子送别丈夫应该都能听的出来,你是想演奏这个曲子还是在欣赏?演奏的话我可以教你些技巧
用新托福听写王软件听写,正点,其他的捷径都不要相信。这个软件也相当不错
握手~彼此彼此,每个段子听上去都觉得“像雾像雨又像风。。。”嘿嘿,别灰心继续努力,小马哥说了嘛,听写是提高听力的唯一途径。。。所以我现在狂练听写呢。。。
你好,我就可以帮啊.
我于5月20日查到了我5月4日北外的托福二战成绩。成绩实在不算是高,但比我第一次考托福(3月2日)的成绩高了23分 。总分就不透露给大家了,只说说我的听力成绩。3月2日一战,听力为12分,5月4日,听力成绩为26。虽然还是达不到一些高水平的筒子们的期望值,但我认为我的托福听力备考经验和(尤其是)我备考的心理历程,也许会对一些筒子有所帮助。先说说我这个人的基本水平。以前在高中的时候,英语成绩也蛮好,高考的时候2004年的黑龙江省理科英语试卷(全国卷2好像是)我考了120多分,鉴于那年的分数段并不是很高,而且全国卷2在全国范围内而言偏难,所以这也是个不错的成绩了。可问题就在于我上了大学以后。我上了一所北京的以艺术类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虽然我的专业并不是纯艺术类(但也是文科类),但毕竟学校四处弥漫的艺术气息(说白了就是主要不是看努力,而是看感悟)影响了我。我最开始非常高兴地看到我的高中同学考上理工科为主的大学,成天努力学习,还害怕挂科,而我们学校基本不可能挂科,稍加努力就能考个不错的成绩。这种气氛也影响了我。我在这里完全没有责怪我的学校的意思,因为我们班照样有人考上了清华北大的研究生,也有人托福雅思考得非常高,已经联系好了国外的名校。这当然怪我自己,我这个人有点小聪明,对文科的东西比较来电,后发现这种小聪明害惨了我。我没什么自控能力,随波逐流。所以从大一开始,基本就没怎么学习,所有的科目差不多都混混过,考试前三天才复习。大一大二英语一直是吃老本,上英语课在下面说话,老师提问就跟别人使眼色,人家在底下念书我站着重复。到了大二上学期,该考四级了,没复习,结果四级居然过了,虽然分数不高,488,但是因为没复习,感觉还挺美。六级考了两次,第二次还算复习了一点,但也远远不能算认真复习,449将将过。四、六级的经验就更加助长了我不学英语的懒散作风。 废话说得够多了。总之,我大四了。由于我一直在犹豫到底应该找工作还是应该出国(一直没想过考研),又怕两样都丢,所以一边找工作一边准备英语考试。把大四上学期(有课的最后一学期)的课全对付完以后,报了2008年1月3日的新东方托福寒假班,并同时报了2008年3月2日的托福考试。第一次备考没什么好说的,因为有着以前不用复习也能考过考试的错觉,看着周围的人(主要就是这论坛上的筒子们)好像随随便便都能考得很高,再加上我差不多3年半都没认真学过习,早就失去了认真学习的能力,再加上过年——反正就是稀里糊涂。随便看了看新东方老师的笔记,做了做OG和篮三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听写。考试前一天看电视看到12点钟,一觉睡到9点起。考前心态倒是挺好。而且考完以后,居然觉得自己考得不错。 结果,半个月以后出来的成绩给了我巨大的打击。具体的分数我就不透露了,大概比托福的满分的一半多一点。其实我不是不知道自己不太好,但我没想到能这么差。后来仔细想想,其实早就应该知道的。备考复习的时候,听不太懂Horse讲义上的段子,题做得一塌糊涂;想读懂阅读段子非常费劲,规定的时间根本不够;四、六级的写作都分数巨低,而且那是半小时150字,但这回是半小时300字以上,按Tom说的还越长越好,至少得400;口语就更别提了,多少年没说过了。但是那时候不知道被什么东西迷住了头脑,或者自己太相信自己,遇到这些难题,干脆当没有。阅读不是费劲么?那不读不就不知道费劲了。听力不是听不懂太么?那我不听了就不闹心了。我不知道有多少筒子在备考的时候也有这种鸵鸟式的逃避心理,也不知道有没有筒子由于这种逃避产生了自己还不错的幻觉。 面对自己的不足是需要勇气的,甚至比听写都让人想拿刀插自己。 但你只有面对了不足,你才能把不足变成长处。当浑身都插满了刀像个刺猬一样的时候,你才能变成真正的强者。 还有一个忠告:我小的时候学二胡,我的二胡老师对我说,为什么有的成年人,到野外孤岛和动物们生活个十年八年,他就变得不会说话,习性跟动物一样了呢?那是因为,不管什么技巧,你觉得你掌握得再熟练,你不练习它,它也会慢慢消失的。现在我们都会说话吧?(至少汉语很流利吧)但是如果你十年八年不说一句话,你就变得不会说话了。这就是为什么学二胡需要天天练习的原因。每天练30分钟,只能保持你的水平,你练更多时间,才能有所提高,你如果不练,一天两天感觉不出来,时间长了你这技巧就回去了,完全像没学过一样了。亲爱的们,我没有跑题,我是想说,学英语跟练二胡有什么区别呢?你每天学习30分钟,只能保持你的水平(当然这个保持的时间因人而异 ),你学习更多,才能提高。你以为你不学英语是止步不前,不是的,你在后退,你的技能在慢慢消失,最可怕的是你还不知道。那时候已经3月18日了,毕业论文等事情都提上了日程,找工作旺季也开始了。但是我非常坚定地想再考一次,于是又报了5月4日的考试准备二战。奇怪的是以前我并没有那么想出国,但经过了这次失败我变得异常坚定。可能是这次失败打醒了我吧,呵呵,如果早点打醒我就好了。 说说我英语听力备考是怎么做得吧。Horse的讲义,我看到大多数筒子都是用3个多月左右的时间听写完,但是因为我的时间紧、任务重,我就把一些比较容易的略掉不听写了。比如说场景下里面的校园音频里面的几篇,听一遍非常明白,而且也没什么难词。还有场景上和其他有练习题的段子,如果我觉得听一遍非常明白,并且题目都能做对,那我就也不听写了。Horse应该指点一下这种办法是否可行,我觉得如果大家时间充裕的话应该尽量都听写。我把很大量的时间用在了听力的复习上,因为我托福一战的听力成绩是最差的,比口语写作都要差,不可原谅之极,令人咋舌。最后我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虽然最后的几篇比较赶,但是还是都听写完了。 那时候还没找到稳定的工作,还要关注招聘的信息,选中个单位去参加个面试什么的。一般的日子,我都是前一天晚上大约6点钟左右开始自习,只做听写,听写到大概10点钟,然后再复习作文什么的别的,大概到1点左右睡觉。然后第二天早上8点半左右起床,收拾妥当后9点左右开始跟读。一般读到11点钟,开始复习口语,背段子(这个我很倒霉,我背了80多个段子,结果都没碰上一个沾边的题目),中午一边吃饭一边上网看看什么招聘信息,网投简历什么的,然后下午背背单词啊什么的。这样的时间表差不多是3月底稳定下来的。把我找工作的写论文的时间刨出去,我估计我十天里面可能有八天是这样做的吧。总之令我很高兴的就是我坚持下来了。没什么新奇的,没什么可讨巧的,没什么捷径,没什么方法。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听,一点一点写,就是这样别人每天听2个小时,我就得每天听4个小时。因为以前拉下太多啦,每天得多学多少个半小时,才能把我以前的水平给补回来呢。每天用英语狂轰乱炸自己,甚至有时候跑了好远去面试的路上也用手机听英语,想起人和动物生活不会说话了的故事,我就特别害怕我一觉睡醒,或者稍微懈怠了一会以后突然一句英语都听不懂了。由于复习得比较辛苦(对于我一个都不会学习的人而言啦),特别害怕会由于懈怠水平再回去了,前功尽弃。 其中有一段时间比较崩溃,就是4月底快考试了的时候。由于今年奥运,北京的学校学生都离校提前,所以今年4月30号就催我们赶紧交毕业论文定稿。那段时间可是崩溃之极,我们学校的老师又都比较忙,我不停地给我的指导老师发短信希望能感动他让他多见我几面多指导指导我,所以他一有空不管是大晚上还是大早上都得他一叫我就飞奔过去,他每次都给我提无数的意见,我回来后都以最快的速度改完传给他然后磨几他等待下一次接见。那时候也是临近考试的时间,我开始做老托福的套题(只做听力和阅读)和IBT的模拟套题,我强迫自己必须每天都要在规定时间内做一套。而且还要坚持听写跟读,那时候我已经将场景上下都听写完了,开始听写Mini练习了。那段时间确实耽误了一些英语的复习,大概有一星期左右把听写和跟读的时间缩短到3个小时左右了。不过幸好都熬过来了。5月4日托福考试,5月5日参加工作单位最后的面试,5月7日通知我可以去上班了,5月10日就毕业论文答辩了。答辩完了以后,我的导师还特意跟我说我的论文肯定通过了,所以在过后的几天内我都没有承受像我们同学那样天天提心吊胆就怕没通过还得二次答辩。我对此非常高兴。 复习当然有抓狂的时候。我听写了大概大半个月左右,再听新的段子还有大部分听不懂的。非常令人失望和绝望(词用重了),这时候一定提醒自己慢慢听,分句听,一遍听不明白多听几遍,实在听不懂一看材料,阿,原来是生僻词汇呀(或者,原来这家伙口音太重啦)~~倍感放松。有时候做练习题还照样错得一塌糊涂,这时候就利用Horse说的锻炼做笔记的方法(我给小改了一下),听写,然后把考点在你所写的那文章上画出来,然后再对比原文,看是考点的地方没听到还是听错了。 当然,复习中间也有一些令我感到非常有成就感的小插曲。比如我一直在关注一部美剧《绝望的主妇》,它一星期出一集,我就把它下载下来看。大概4月20日左右的样子出了一集新的,我把它下下来看,看着看着觉得好像有点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是哪不对劲。看了10分钟左右,突然发现,原来我下的这个是没有中文字幕版的!而我对这影片的理解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人物对话和旁白都听懂了!突然觉得听力真是提高了不少,特别振奋。当然,电影电视剧由于有人物的表演等视觉因素存在,会帮助观众理解剧情,所以并不能说明如果你光听不看也完全都能理解,但是毕竟这是一个大的进步,看来听写是提高听力的唯一途径是个惊天大真理。 现在呢,我准备再报一个7月或8月的托福,再考一次。因为托福二战虽然听力有了比较大的突破,但是别的部分没有什么太大的进步,而且虽然这个成绩对比我的第一次考托比较令我满意,但是还远远达不到好的程度。我现在已经定下来在什么单位上班了,而且7月8月的时候应该比较稳定了,而且也挣了几个月的钱,有经济能力和精力再考一次了。说实话,我一直都觉得自己一把年纪了,应该永远都不会对什么东西动感情,但是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还真有点动感情了。尤其是写人跟动物住就不会说人话了的那一段的时候。呵呵,那我干脆就再喊一句口号吧,亲爱的朋友你们千万不能放弃呀!只要你能勇敢面对自己,坚持着加油,你就一定会有进步的。注:转自小马过河
刘天华的XXXX贡献 刘天华的XXXX艺术特点 刘天华和阿炳的二胡演奏艺术特点(或区别) 王XX二胡作品艺术特征 谭X的XX艺术魅力 谈移植曲目对二胡演奏技术的推动作用 传统曲目的艺术感染力 江南二胡演奏艺术特点 ....... 如果要完成的很好,就得用心去写.
给你个提纲:1 导语 二胡的起源 二胡的特点 历史悠久的民族乐器 演奏方便,灵活易学,易普及 表现力丰富, 但,转入正题:二胡是一个非标准音阶乐器,这就提出了一个关于二胡 音准的问题。2 关于音乐 乐音与噪音 音乐的三要素 音律 节奏 强弱 其中,音律是音乐的灵魂3 关于二胡音乐 二胡特点 重叙导语中的有关论述 重点阐明二胡音乐的美 二胡涵盖于音乐艺术,必须遵循音乐的规律,主要是音律4 二胡音准的重要性 音准是音乐属性的要求 音准更能体现二胡的特色 音准有利于增强乐曲的表现力 准音与非准音的适当对比,更能表现一些特色意境,使音乐更丰富多彩 ……5 结语
用百度搜索一下,网上有很多.搜索时注意一下关键词就行了.例如搜索二胡论文
我个人觉得的话 主要是表现形式 感染力不一样 特别是艺术这个东西 见仁见智每个人都可以有不一样的说法 而且每个说法都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艺术嘛 是吧就像搞艺术的人 不修边幅走在大街上 可以理解 不管他的穿着如何 不管他是否有穿了衣服 所以 我想说的是 楼主既然有这个想法 那就写些读到见解及深度出来 艺术没有标准 赞同的人多了 就行 至于从哪方面着手 你认为什么最拿手 就从哪里着手了 我们怎么知道你的心思呢??是吧 加油 弘扬二胡精神
一般来说第1次答辩是走毕业的流程,第2次答辩是帮助您毕业的,所以可能会松一些。
毕业论文需要答辩两次嘛?还是我们的比较简陋?
很多同学想知道毕业论文一辩二辩区别是什么,以下是一些相关信息的整理,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区别一、答辩的原因不同。
第一次答辩主要是校方组织论文答辩的目的简单说是为了进一步审查论文,即进一步考查和验证论文作者对所著论文论述到的论题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考察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审查论文是否由学员自己独立完成等情况。而二次答辩没有通过毕业论文再答辩。
区别二、两者答辩的时间不同。
第一次答辩主要是学校组织在同一个时间段学生统一答辩。而二次答辩主要是由于第一次答辩没有通过,而学校会重新安排时间进行答辩。
区别三、两者结果不同。
答辩的目的是通过,按时毕业,取得毕业证书,所以第一次答辩通过的同学就可以按时毕业,取得毕业证书。而二次答辩是为了不影响毕业,经过答辩委员会(或学位授予委员会)讨论决定给予未通过答辩的学生再一次答辩的机会,能够顺利毕业。
1、对自己所写论文要十分熟悉。当然,通过独立思考,反复推敲,按自己的构思动手写成的论文,你一定是熟悉的。
2、针对答辩提出问题的方向,在答辩前做些准备。
3、结合所写论文的论点,在答辩前,收集一些资料。比如,很说明问题的好案例;比如,在你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实例等等。
4、在当前所学专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及热点问题方面。平时多关注所学专业当前的政策研究、热点问题的讨论。
只要同学们认真写作论文,在答辩前认真做好准备,都会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的答辩。预祝大家获得好成绩,成为合格毕业生。
毕业论文,稿子完成通过后,只答辩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