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合肥师范学院论文查重率

发布时间:

合肥师范学院论文查重率

垃圾的一笔,千万别报,不然后悔一生!!!我TM就是合肥师范的,坑的一笔,上课老师水平低得要死,妈的全程跟你扯淡,反正就是解释不清楚,有些东西自己都不会,,完全学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就妈的打四年酱油,毕业论文更MB坑,都是网上买的,毕业找工作的就业协议都是作假,真日了狗了,学校小的要死,找工作的宣讲会更是笑掉大牙,居然旁边的珍冰酒店都来了!谁报谁知道!你要是觉得你NB,你就报吧。过来人,只想说点心里话。

论文查重平台是知网、维谱、PaperYY等网站进行查重。由于市场上各种论文相似度检测系统良莠不齐,且部分个人检测网站存在着弄虚作假为学生提供虚假论文检测结果的情况,导致市场混乱,这种情况必须加以控制。事实上,国内权威论文检测机构只有以下唯一三家:Gocheck维普/知网CNKI/万方,备案查询即可得知。

合肥师范学院毕业论文好过的。毕业论文的撰写到答辩的过程是对一个大学生最基本最起码的学术素养和治学态度的培养,写的论文能反映出整个探究过程就可以了,可以多跟导师沟通,有不懂的地方及时咨询老师。还可以通过知网,维普等网站,参考一下相关文献资料,但切忌一字不改的全搬,不然重复率肯定高是通过不了的。

合肥师范学员属于2本院校。

1.学校简介

合肥师范学院(Hefei Normal University)创建于1955年,是一所综合性省属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合肥师范学院坐落在全国四大科教基地城市之一的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共有锦绣、三孝口、滨湖(在建中)三个校区。学校是教育部“国家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安徽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专家单位和师训、干训主要基地。安徽省教育管理干部培训指导中心、安徽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均挂设于学校。学校与台湾铭传大学合作建立“安徽教育中心”;与华东师大、东北师大等重点师范院校合作建立“基础教育协同创新中心”;与合肥市庐阳区、包河区、经开区政府合作建立“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并连续承担“国培计划”和安徽省“教育援疆”教师双语培训等重大项目。

2.师资力量

截至2013年8月,学校有教职工902人,专任教师667人,其中正高39人,副高153人;博士和在读博士123人,硕士和在读硕士495人;获得硕士以上学位者占专任教师总数的,部分学科专业教师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中享受国务院和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8人次;二级教授4人;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安徽省学术和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安徽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安徽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1人,安徽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省教学名师2人,安徽省教坛新秀6人;国家和安徽省优秀教师13人;博导、硕导63人(含安徽省内外重点高校兼职)。

3.学校荣誉

学校荣获教育部“2012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学校是首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第三届“全国文明单位”,第六、七、八、九届“安徽省文明单位”,2013年“安徽省劳动竞赛先进集体”,连续被评为“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4.科研情况

截至2013年8月,承担厅级以上教科研项目462项,其中国家社科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项、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1 项;横向项目8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128篇,其中被SCI、EI收录211篇;出版著作(教材)44部;获批国家专利12项;获厅级以上科研奖励72项,其中安徽省科学技术奖3项,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出版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4项。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1、2006年至2007年主持院级人文社科项目:周作人生活观建构及成因研究(2005SK15)2、2009年主持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周作人对日本文化的接受研究(2009SK264)3、2010主持校级教研项目:安徽省新建本科院校中文专业选修课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2010YJ07)4、2011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国现代作家评价机制的生成及演变(11JYC751004)5、2013年高校省级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陶行之思想与师范校园文化的研究(SK2013B405)发表论文:1、《“情”的沉浮——从先秦到魏晋》,《 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学术版 。2、《从民俗看周作人的生活观》,《皖西学院学报》2002年第六期。3、《一个不该被忽视的人物——论〈项链〉中福雷思节夫人形象》,蔡长青、孙亚军,《皖西学院学报》2003年第六期。4、《论周作人的生活观的建构》,《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四期。5、《周作人生活观的调和色彩》,《皖西学院学报》2006年第一期。6、《论外来文化对周作人生活观建构的影响》,《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一期。7、《白璧微瑕——对〈故都的秋〉的几点思考》,《名作欣赏》2009年第九期。8、《日本茶道与周作人生活观的建构》,《广东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四期。9、《论周作人的鲁迅研究》,《江淮论坛》2009年第五期。10、《谈〈雷雨〉(节)教学中的两个顾及》,《语文建设》2009年第九期。11、《另一种辩解——舒芜的周作人研究探微》,《学术界》2009年第六期。12、《周作人日本民俗研究管窥》,《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四期。13、《影响中国现代作家评价机制的主导因素及其演变》,《江淮论坛》2013年第二期。14、《中国新文学大系与五四作家的文学定位》,《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二期。 说不清的朱自清记得上过的语文书里,除了鲁迅先生,就算你的作品多了。可以说我们都是从《背影》、《荷塘月色》、《春》等名作进入你的世界,再加上老师们的烘云托月,你的世界实在是绚烂多彩。曾几何时,我们一边读着你的美文,一边想像你的为人。你一定是个瘦高个,很儒雅,很斯文。我们常常以你为榜样,模仿你的名作演绎了多少自以为是的精彩华章。可是这只是一个蔷薇色的梦。梦碎是在我上高二的一天,当我第一次看到你的照片。胖胖的圆脸,带着一幅眼镜,头发是分梳的,油光锃亮。不是我想像中的洒脱和儒雅。我当时就纳闷,这种人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吗?我只能以人不可貌像来安慰自己,可这没有维持多久。大学我读的中文专业,解读你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当我进一步阅读你的作品时,原先的想像也开始慢慢解体。在那条迟暮的秦淮河畔,我看到了你与平伯满载历史的重负长吁短叹。感叹为何昔日不再,感叹风流为何总被风雨打风吹去,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整整搏斗一个晚上,却只能与秦淮歌女失之交臂。记得那年你在乡下小住,远离了家乡和亲人,你的心分外寂寞。一个叫阿河的女子让你的心跳动不已。你很少花那么多的时间去窥视一位女人,你也很少花那么多笔墨去描写一位女子,以至于后来不少人拿这件事开你的玩笑。现实的动荡常常令你不得安宁,实际上你对政治不是太感兴趣。你只是一介文人,传统的诗酒风流依然是你难舍的旧梦。正因如此,你的文章常常与主流并不一致。在清华园的那个不起眼的池塘,你完成了一篇一直被后世所称道的佳作,可是这样的佳作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读懂呢?你本来只是想暂时逃避一下平庸的现实生活,去重温那个久已失落的旧梦。江南,对于你来说,已不仅仅是一片故土,更是精神归宿。你多么渴望能回到江南采莲,尽管你身处北平;你多么渴望能拥有浪漫的青春和爱情,尽管你已不再年轻。你不是斗士,你只是书生,面对段执政府的大屠杀,你也只能躲在人群中一动不动,不敢起身。你所能做的就是如实地记录,展示统治者的血腥。你注定不会走在时代的前列,和他们摇旗呐喊。你只能在那个属于你的世界里咀嚼一已之悲欢。狭小的天地成全了你,也束缚了你。贤惠的妻子,可爱的孩子,他们本应是你生命中最该珍惜的人。你不是一个好丈夫,对于妻子你缺乏应有的关注和怜惜,直到失去才追悔莫及。你不是一个好父亲,对于孩子你缺乏足够的耐心和宽容,常常把他们作为累赘。可你很善良,对于自己的过错,你一向不能容忍,你写下的那些文章就是最好的说明。作为现代美文大家,人们常常把你排在冰心之后。我知道你很委屈,凭你的实力,怎会输给冰心?中国人太强调资格和顺序,你只能凭借你的作品。可事情往往没这么简单,冰心不仅出道比你早,还拥有你无法比拟的家庭背景和教育背景。相对于冰心单纯的个性,你显然要丰富得多,而丰富就不免有一点杂质。冰心善于抓住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而你却我行我素,不随波逐流。冰心的交际圈名人众多,而你的朋友只有几个。于是乎不难理解,郁达夫要说现代白话文之美,除了冰心女士就是你了。这句评价的深远影响直到今天也没有消除。于是乎我理解了你为什么长期担任清华的中文系主任而不愿放弃?我也理解了1935年的新文学大系诗歌编选人空缺时你欣然应命。你是在向人们证明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尽管有人不这样认为。岁月流逝,经典永存。多少年过去了,你的价值终于得到了证明。只要是读书人,没人不知道你的美文。中国现代文学馆里的大师馆里尽管没有你的身影,但是你却活在每个读书人的心里!

主要著作:《中国画论(卷一)》(安徽美术出版社1995年9月版,1998年获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古文辞类篹评注》(参编,主编为吴孟复、蒋立甫;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10版)。《新编古今汉语词典》(参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版)等;主要论文:《“倜傥有丈夫气”——谈李清照词的一个艺术特点》,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5月。《从杜甫的五首诗韵看唐代入声的演变》,《安徽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2月。《略谈李清照词的修辞手法》,《修辞学习》,1985年1月。《古今字浅谈》,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86年1月。《互文·错文·变文》,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88年2月。《修辞例话二则(举轻与举重·尊题与骂题)》,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1年2月。《说辞藻--兼论语文词典收列词藻的原则》,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2月。《“据境索义”概谈》,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2月。《语文丛拾》,《学语文》,1992年3月。《古今字四题》,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3年2月。《修辞例话二则(夺胎与换骨·正仿与反仿)》,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4月。《训诂札记》,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1月。《试论汉语的灵活性》,《学术界》,1997年3月。《论论古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语用分析》,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3月。《成人师范高校“推普”工作的思考与实践》,《语言文字应用》,1998年3月。《“词类活用”说之再认识》,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5月。《从古今字看汉字的特点和规范》,《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3月。《再说古今字》,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4月。《州来语考源》,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2月。《《论衡》双宾语句浅论》,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2月。《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文言文语言文字教学》,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5月。《《论衡》总括范围副词试析》,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5月。《〈论语〉何晏注训诂研究》,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4月。《据境索义与文言词语训释》,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2月。《〈春秋经传集解〉训诂术语略考》,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春秋经传集解〉被动句式考》,滁州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春秋经传集解〉对训诂学的贡献》,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春秋经传集解〉总括范围副词考》,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主持人的话》(张劲秋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 第4期)古籍整理著作获安徽省高校社科二等奖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省级一等奖1项。

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思考

高中可以定期组织一些竞赛,针对获奖者,可以采取一定的精神鼓励或者物质奖励,这样也是对学生的再次宣传,形成有关MATLAB学习的热潮。在使用的过程中,教师就宣传示范了MATLAB,教师要借助这个机会,向学生介绍MATLAB,将软件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利用比较简单的操作,使学生理解MATLAB,使学生不产生任何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摘要: MATLAB自身具备非常出众的人机交互设计和可视化的图形,利用这些特点,都可以对高中数学教学做到良好的辅助,本文结合我国高中数学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将MATLAB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当中,形成新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促进高中数学教学更好的发展。关键词:MATLAB;高中;数学教学近些年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具体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环境都在不断进行变革,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将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改变,让学生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学习,本文主要针对MATLAB软件,使其和高中数学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找到具体的教学策略,起到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MATLAB的概述

针对MATLAB,是一种非常优秀的科技应用软件,主要面对的高科技计算环境是科学计算、可视化。交互式程序设计。MATLAB自身的语言非常简单,很方便去使用,使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体会到很大的方便。MATLAB在控制系统设计、信号、图像处理等非常多的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国外,这项技术甚至就是本科生和研究生必须要掌握的技能,而且MATLAB软件已经是发达国际爱大学当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工具,在国外的大学当中,尤其是电子信息类学科当中,每一个学生都要掌握这种工具,使课程教学的效率逐渐得到提高。MATLAB的特点:

自身的库函数非常丰富和简洁,使用起来非常灵活,其自身的程序也是非常自由的,针对初学者,可以不去编写子函数,可以直接利用库函数,因此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自身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针对编写的程序,基本上是不需要修改的,可以在各种型号的计算机上进行正常的运行。

自身的图形处理功能很强大,可以以数据生成图像为基础,使数据达到可视化的要求,利用图形界面,编辑处理具体的图形。在很多的领域中,MATLAB都会有所涉及,在国外很多高等院校中的学生,对其都视为一种必备的技能,利用MATLAB,可以对课程教学的效率和进行有效的提高。我国的高等院校的理工科专业当中,MATLAB得到广泛的应用,近些年随着信息化教育技术在高中教学课堂中的应用,教师队伍的基本要求就是具备计算机软硬件操作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MATLAB对教学进行辅助,在我国高中数学教学中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二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教学方法比较死板

教师对于当前先进的辅助教学工具无法进行灵活的应用,如果只是单纯的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一些知识的内涵是无法有效的利用的,例如函数的运动和变化过程就无法良好的呈现,除此以外,也无法利用粉笔和黑板绘制出准确的函数图像,让学生很难去真正的理解。随着现代技术不断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的有效发展,对于高中数学的教学是一种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也可以将数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进行有效的拓宽。很多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没有选择出合适的辅助教学工具,没有将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

(二)教学没有结合实际背景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结合日常生活,也没有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定的情境,教师通常只是将学过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回顾,生硬的将数学概念交给学生。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并没有接触到数学相关知识的丰富背景,这样一来,某些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形式化对于学生而言,就缺少了亲和力。

(三)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

教师普遍利用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去讲,学生去听,学生只是单纯的在记录教师的讲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太过于被动,学生的思维无法得到自由的发展,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就是机械联系,学生也就无法具备主动探索的能力,也无法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MATLAB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一)可以和高中数学进行有效的结合

近些年MATLAB的'数学分析和运算功能不断进行完善,针对MATLAB的基本功能,对于高中数学中涉及到的理论和方法都进行了覆盖。MATLAB自身具有强大的可视化功能,可以利用比较灵活的曲线和动态图,将高中数学原理和公式展示出来。在习题解答的过程中,可以对传统的解题方法进行验证,使教师可以不断创新出新的教学方法。

(二)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在电子课件中的插图制作中应用MATLAB,在演示的过程中,可以将授课的效果进行有效的提高,使学生对课堂教学更加专注。教师在设计具体的程序时候,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自身的知识不断进行巩固和强化,是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学生利用MATLAB在解题的过程中,可以将理论转化成实践,对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检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将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充分的发挥。

(三)符合新型数学的教学理念

可以利用MATLAB软件对数学现象进行验证,相应的数学原理和方法就是基础,有效的利用变成技巧,从而对程序进行设计。这个过程属于计算机的仿真过程,使理论转化为实践,这个过程属于实验环节。也满足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当中的各种要求。和教材当中的固定的教学思路进行比较,MATLAB软件在设计程序方面更加自由,可以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充分的发挥出来,满足当前课改的教学理念,主要目的就是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教师的学习可以实现再创造。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应用MATLAB,可以方便学生更好的解决数学问题,这也是当前数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MATLAB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策略

(一)对任课教师进行宣传和培训

推广MATLAB在高中数学中应用,要从任课教师开始着手,现代的教师都会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但是对于MATLAB软件并不是十分熟悉。当具备一定的教学效果之后,可以青年教师为对象,组织相关的培训,主要是因为青年教师的思维比较活跃,比较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自身的学习兴趣比较强。针对具体的培训形式,可以和高校进行合作,使教师到高校进行学习,并且可以定期邀请高校教师来到学校进行集中授课,通过培训,可以定期组织报告会和交流会,使全体的数学教师可以进行相互学习,针对基础较差的教师,可以进行专人辅导,使全体的教师都可以掌握MATLAB软件。

(二)电子课件中的应用

一些教师对MATLAB当掌握一定的编程技巧,就会在电子课件中使用MATLAB。可以利用MATLAB自身的绘图功能,在电子课件当中使用其插图,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电子软件进行有效的优化,使其得到有效地升级,使教学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教师在制作插图的过程中,主要就是练习MATLAB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提高教师对于软件的熟练程度。教师可以在立体几何和函数等高中数学知识点中应用MATLAB,利用其动态功能,将课程内容生动的表现出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与此同时,还会提高教师自身的MATLAB的使用能力,学校要积极的配合,适当的采取一些鼓励的方式,对于获奖者要进行有关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奖励,推动MATLAB在高中数学中的推广。

(三)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宣传和示范

教师要对MATLAB的基本功能进行熟悉,对于软件的功能要进行熟练的应用,需要教师向学生进行推广。在当前的教学大纲中,MATLAB并没有被明确的列进去,因此在教师的推广阶段,要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循序渐进。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示范和旋床,首先要让学生对于MATLAB产生浓厚的兴趣。其前提条件就是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对于教学计划不会产生不良影响,不对学生产生任何心理负担。教师电子课件当中的优美的插图,在使用的过程中,教师就宣传示范了MATLAB,教师要借助这个机会,向学生介绍MATLAB,将软件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利用比较简单的操作,使学生理解MATLAB,使学生不产生任何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四)开展兴趣班,进行有效的推广

通过教师的宣传和示范,学生对于MATLAB已经具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对于MATLAB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要以不影响整体的学习计划,在小范围内进行有效的推广,与此同时,高中可以定期组织一些竞赛,针对获奖者,可以采取一定的精神鼓励或者物质奖励,这样也是对学生的再次宣传,形成有关MATLAB学习的热潮。

(五)学生群体的全面推广

在学生群体当中,将MATLAB进行推广,教师针对学生的课程成绩和学习效果要进行比较密切的关注,将具体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时间以及学习强度进行有效的调整,对于学习经验要不断进行累计,在软件学习和日常的学习当中,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这样一来,才会总结出科学合理的推广方案,使MATLAB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以此为基础,向全体学生针对MATLAB进行推广,使MATLAB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部分,使全体的学生都可以掌握MATLAB,可以自行解决课堂学习等数学问题,达到预期的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通过以上综合的论述,对MATLAB软件进行具体的论述,并结合我国高中数学,使二者进行有效的集合,提出具体的策略,希望可以促进我国高中数学更好的发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岚.利用MATLAB软件辅助组合设计理论课程教学——以阿达玛矩阵的构造为例[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1:88-90+96.

[2]马翠玲.Matlab软件图形可视化功能在高等数学辅助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3,22:205.

[3]孙晓玲,王宁,乔宗敏.应用MathCAD将数学实验融入高等数学教学的实践[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03:18-21.

[4]黄炜.MATLAB在高等数学中的典型问题应用探索[J].江西科学,2010,01:114-117.

[5]秦立春.利用matlab辅助两个重要极限教学的课堂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4,19:97-98

合肥师范学院论文用什么查重

许多学生会问到论文应该去哪里查重,也许大多数同学都知道,但还是有些人不知道。毕业论文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不仅加强了管理,而且对论文的查重要求也很严格,那么去哪检测论文会比较好呢?

我们可以使用学校的系统进行论文查重,现在有很多的大学都有规定的论文查重系统,因此学生使用与学校一致的查重系统结果最为准确,而且学校的检查系统也很安全,安全性很好,不用担心会泄露论文。

除了可以在校内查重外,我们还可以在校外查重,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校外论文查重网站都是安全的,假网站也是存在的,一些同学不留心就到非正式的查重网站上传论文,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我们在选择校外论文查重网站时一定要小心,以免被不良网站所利用,费尽心机写好论文。

检测论文时,最好是学校使用什么系统,我们使用什么系统,都要按照学校规定进行操作。但是检测论文时一般不会一次通过,所以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性价比较高的论文查重系统,比如papertime提前进行论文初稿查重,然后根据论文查重报告修改自己的论文,把重复率降低到学校所要求的合格标准范围内,再用同学校一样的论文查重系统检查自己的论文,最后提交给学校,满意后再提交。

papertime小编在这里提醒大家在检测论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要因为自己一时的失误而导致自己那么多努力白费,最后祝大家都能顺利毕业!

论文查重是对判断能力的标准之一的论文重复率的检测,需要对论文进行查重,防止学术不端。那么查卷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使用学术不端论文查重免费网站,大学生版(专/本科毕业论文定稿)、研究生版(硕博毕业论文定稿)、期刊职称版(期刊投稿,职称评审)以上版本均可免费查重不限篇数。

一、严格遵守格式规定

学校或杂志对论文都会有具体的要求,规定的格式可以通过查重系统更好地方便论文的识别和检测,不管是毕业论文,还是职称论文。学校和杂志一般都会配合某一种论文查重系统,如果论文查重后达不到要求,那么对最终检测结果产生一定影响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二、坚决不抄袭、剽窃行为

在学术界,对不恰当行为的容忍度是非常低的,如果发现一篇论文有不恰当的行为,那么造成的后果就不只是改写那么简单了,尤其是对有一定声望的人来说,这种影响是非常大的。现在的技术越来越发达,论文查重系统可以精确地检测出论文内容中有哪些是重复的,因此不能抄袭别人的作品,因为这样对学校或者老师来说也是一种尊重,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责任。

三、选择可靠的论文查重系统

在论文查重时,一定要选择安全性高的系统,以防论文外泄等问题的发生。要认真排除所有的安全隐患,在选择的过程中不要盲目决策。在此小编推荐大家使用安全可靠的cnkitime学术不端论文查重系统,目前对全网用户都是免费查重。

1、知网论文查重系统:知网查重系统应当是不少人都有所了解的一个查重网站,它具备的优势也十分突出,如数据库庞大、文章、资料更新及时,可以为使用者提供十分可靠的查重结果;知网查重系统还具备了批量上传、下载测试结果等功能,操作起来也十分的方便快捷,便于保障使用者的查重效率,节省查重时间。

2、PaperPass检测系统: PaperPass采用 了自主研发的动态指纹越级扫描检测技术,具备查重速度快、精度高的优点,高度的准确率可以为使用者提供精确的查重报告,有利于使用者及时的对论文进行修改、调整。

3、万方论文查重系统:万方查重系统采用的检测技术十分先进科学,能够为使用者提供多版本、多维度的论文查重报告;万方查重系统还可同时为科研管理、教育教学、人事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学术机构提供学术成果相似性检测服务。

4、维普论文查重系统:该论文查重系统采用了国际领先的海量论文动态语义跨域识别加指纹比对技术,能够快捷准确的检测论文是否存在抄袭问题;中文期刊论文库、硕博学位论文库、高校特色论文库、互联网数据资源等多个数据库的存在,也使得维普论文查重系统能够高效的比对文本数据。

一、论文查重标准是什么?

我国大部分高校要求本科论文重复率不高于30%。当然,学历越高,对论文的要求就越严格。对于大学硕士生和博士生教育来说,他们对论文的查重要求一般不高于20%和10%。然而,不同的大学对查重率有不同的要求。例如,一些严格的学校要求本科生的论文不超过20%。除了学生论文外,期刊论文检查权重率的要求也与期刊的等级有关。核心期刊论文查重率要求更高,不能超过15%,高级期刊论文查重率要求小于20%,普通期刊论文查重率小于30%才能发表。

二、论文查重到底怎么查的?

论文查重是借助论文查重系统进行的,论文作者只需要把论文上传到查重系统,系统会根据论文目录进行分段查重。查重系统会根据连续出现13个字符的重复来计算论文的整体查重率。由于不同系统的数据库包含不同的文献和算法,查重结果会有所不同。在选择论文查重系统是,尽量选择跟大学或者大学要求一致的查重系统,或者企业选择一个安全、可靠、准确的第三方查重系统设计进行管理自查。

知网有着国内最庞大的数据库,其中的中文资源数据库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数据库,收录有海量的文献资料,涵盖范围很全面。虽然知网论文查重系统中收录的主要是中文文献资源,但是并不都是中文资源,其中还收录有很多外语文献,特别是收录英语的文献资源相比其他小语种文献资源更多。因此检测论文时能够比对的资源很多,查重结果要准确不少。

其中还根据不同的论文类型设立了查重系统,特别是知网本科pmlc系统和知网硕博系统还分别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大学生论文联合对比库和学术论文联合对比库,其中记录的是往届使用对应系统检测过的所有的毕业生论文,不同的论文类型使用相对应的知网系统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维普论文查重拥有海量比对资源、智能检测技术、卓越的用户体验以及详细精准的论文查重报告。

很多高校与万方也开展了合作,其真实性和权威性也毋庸置疑了,收费也比较便宜,操作比较简单,检测论文初稿不在话下。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目录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一、《合肥师范学院学报》来稿内容按顺序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英文题名、作者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作者详细通信地址、电话号码。 二、《合肥师范学院学报》题名。题名应...

1) 《先唐文集与文体》,《国学研究》第29卷,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2012年版。2) 《偏安的风流:南朝士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2月17日。3) 《南朝任昉诗派》,《中国诗歌研究》第18卷,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2012年。首届中国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学术研讨会暨首届中国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博士生、博士后论坛,上海大学,2011年10月22日。4) 《论任昉笔》,《郑州师范教育》2012年第1期。5) 《任昉身世考》,《郑州师范教育》2012年第2期。6) 《南朝文笔之辨》,《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7) 《南朝文体学》,首届江南文化论坛,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7月。8) 《任昉与南朝目录学》,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程章灿主编,《古典文献研究》2011年第14辑。9) 《任昉与萧子良文士集团》,《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10) 《松江赋》,2011年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征文获奖作品。11) 《根植于人文的艺术》,《文史知识》2010年第7期。12) 《任昉与南朝聚书之风》,徐中玉郭豫适主编:《中国文论的方与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31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65-276页。13) 《任昉与梁初文坛》,第277-291页。14) 《六朝文笔之辨》,上海市第八届社科年会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11月。15) 《南朝士族的识鉴》,从江南看中国—文学与历史研讨会,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12月。16) 《论任昉诗风》,香港浸会大学人文中国学报编辑委员会:《人文中国学报》第17期,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84-117页。17) 《说行状》,《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第11期。18) 《南朝烟水中的任昉》,《宜兴日报》2010年9月6日版。19) 《任昉仕履考》,上海市第七届社会科学年会优秀论文,《中国的立场——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9-48页。20) 《一年来若干学术问题综论》,《学术月刊》2006年第4期。21) 《王俭解选》,《文史知识》2009年第1期。22) 《王俭与任昉的神交》,《文史知识》2009年第11期。23) 《文章缘起的真伪问题》,《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2期。24) 《文章缘起与南朝文章学》,《吉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5期。25) 《任昉年谱》,《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26) 《荀子正名新论》,《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27) 《任昉研究综述》,《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1期。28) 《符号的困境与突围》,《中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1期。29) 《孔子正名论与孔门文学观》,《学术探索》2007年第5期。30) 《祝尧的古赋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31) 《以情为本——祝尧古赋本体论》,《中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2期。32) 《晁补之辞赋学论略》,(第二作者)《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33) 《楚辞的文体学研究》,《湖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34) 《新经典与新批评》,(第二作者)《书品》2006年第6期。35) 《祝尧的古赋艺术论》,《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36) 《祝尧的古赋流变论》,《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1937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正值抗日战争,曾先后辗转于湖北、湘西、重庆、万县等地任中学语文教师。1948年后回安徽,并先后任教于国立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等校。张老长期坚持在本科教育第一线,在校授课期间曾讲授“国文”、“目录学”、“目录与校勘”、“中国语文学”、“现代汉语”等课程。历任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兼语言研究所所长、《学语文》杂志主编、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安徽省语言学会会长、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人大常委、安徽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顾问、安徽省古籍整理委员会顾问、《汉语大词典》副主编、《全唐诗大辞典》主编等。1991年7月,张涤华先生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享受国家特殊津贴。1992年12月,张涤华因病在芜湖不幸逝世。 《现代汉语》(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年,该书以语法为主,对所涉及的理论问题论述详细;对有不同意见的问题,引述众家之言并能发自己的新见)《现代汉语》(主编,安徽人民出版社,1974年,1979年修订本,该书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很大实用价值,被多所院校用为教材) 《驳胡适关于标点符号起源的谬说》(《合肥师范学院学报》1959年第2期)《从字数上看汉字的演变》(《合肥师范学院学报》1960年第1期)《论〈康熙字典〉》(《江淮学刊》1962年第1、2期)《论秦始皇的书同文》(合作,《光明日报》1984年8月25日)《毛主席对文学语言的经典指示及其重大意义》(《合肥师范学院学报》1961年第1期)《毛主席诗词的语言分析》(《合肥师范学院学报》1962年第2期)《互文和变文》(《语文学习》丛刊1979年第8期)《读新版〈辞海〉偶识》(《辞书研究》1981年选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等。其中,《论〈康熙字典〉》一文,对《康熙字典》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全面的分析,让人们能够正确地认识到它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该文为后世的字典和词典编纂事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驳胡适关于标点符号起源的谬说》一文则凭借有力的论据和独到的见解,说明了标点的名称起源于宋代,有的甚至可远溯至周、汉,纠正了胡适的错误观点,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在学术界产生很大反响。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格式

1996年8月科研论文《浅谈“阅读讨论练习”教学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安徽省教育学会、中学化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评为二等奖;1998年7月科研论文《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永恒主题》被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安徽省教育科研研究所评为二等奖;2001年9月科研论文《浅谈“三分法”的实施》被合肥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评为一等奖;2001年11月科研论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深化学科教学改革》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评为全国二等奖;并在《安徽教育论坛》2002年第二期上发表;2000年5月论文《教育现代理论与实践》入选全国教育改革论文汇编,全国公开发行;论文《高中化学新教材中有机化学的特点》在《滁州师专学报》(CN刊物)2002年第四期上发表2000年3月主编《高三化学实验能力培养与训练》,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1年9月参与编写《高中化学同步双基训练(高二分册)》,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2年7月主编《高三化学同步双基训练(高三分册)》,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3年1月参与编写《初中化学全析全解与优化设计》,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4月论文《21世纪素质教育和教师素质》在《合肥教育学院学报》(CN刊物)发表;2006年,国家级课题子课题《信息技术与高中学科教学整合的应用研究》被评为国家级优秀课题;2008年,论文《规范 科学 创新》获安徽省首届中小学校长论坛评比一等奖;2006年,论文《办好家长学校,构建和谐育人环境》获合肥市教育局关工委征文一等奖;2006年,论文《论当代中学生的学习及其价值》获合肥市陶研会、教育学会评比一等奖;2008年,论文《论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生学习习惯及其养成》获合肥市陶研会、教育学会年度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2009年,论文《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力开创现代高中精细化管理工作新局面》获合肥市陶研会、教育学会年度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2009年,党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推进六中新发展》在全市第七届“书记讲党课”竞赛活动中获二等奖;2009年,担任组长的《有效推进合肥地区教师专业化发展》课题获合肥市“课题研究优秀学校”称号;2010年,论文《把提升教师科学素养作为学校的第一要事去做》获合肥市陶研会、教育学会年度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2011年,市级课题《影响教师工作效能的因素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获省级优秀课题三等奖。2012年3月论文《全力优化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化学教师专业发展》发表在《合肥师范学院学报》(CN刊物三类)上。

编 号 作 者 篇 名 出版时间 出版物名称 1 管航敏 无机非金属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 姚李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3 吕长和 现代实验技术在“化工原理”实验教学的应用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4 管航敏 化工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2007全国大学化学化工基础课程报告论坛文集 5 管航敏 培养应用型人才办学目标下的工程类专业课程考核模式改革初探 2008年安徽省第八界大学化学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 6 陈红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革新与实践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7(3) 7 陈红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7(4) 8 陈红 加强专题实验研究,强化学生创新能力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17 (3) 9 吴英 仪器分析课程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16(1) 10 张霞 浅谈无机化学课程考试模式改革 安徽省第八届大学化学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 11 杨本宏 无机化学课程考核模式改革与实践 第十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 12 孙虹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 合肥学院学报第四期

合肥学院建筑工程系2000年以来发表的教科研论文一、教研论文⒈刘金龙,任小琴. 土力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J].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9⑴: 90~92.⒉刘金龙. 以实验报告为切入点加强土力学实验教学效果[J]. 山西建筑,2009,35⑹: 217~218.⒊李长花,刘金龙,肖华光.工程项目管理双语教学探索与实践,企业家天地,2009年第四期,总第361期,ISSN 1003-8434,CN43-1027/F⒋江卫国. 工程抗震设计课程的教学与实践[J].安徽建筑,2009,3:177-178,180.⒌江卫国.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实现途径的若干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27⑸:73-75.⒍胡晓军、吴延枝,《论本科土木专业3个教育阶段的跨越》合肥学院学报,2009年 5月第19卷第2期⒎ 吴延枝、胡晓军《高校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探讨》高等建筑教育,2008年第17卷第6期二、科研论文⒈孙爱琴《层合板壳振动主动控制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3期⒉孙爱琴《层合板壳振动控制LQR方法的理论推导》山西建筑2008年9月⒊孙爱琴《复合材料层合板壳频率和振幅的一种解法》 工业建筑 09年增刊⒋王青《水泥快速强度测试的实验验证》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4月第15卷 第2期⒌王青《SBS卷材检测技术研究》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2月第6卷 第1期⒍王青《建设工程质量保险制度下检测业转型的思考》安徽建筑2007年4月20日第2期⒎王青《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与散装水泥》散装水泥,2007年第3期⒏王青《混凝土结构实体钢筋无损检测技术探讨》安徽建筑 2007年10月20日第5期⒐王青《水泥强度快速检测中预养方案的试验研究》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一期总第20期⒑刘金龙,夏勇. 路基体内最大侧向位移的位置[J]. 岩土工程技术,2006,20⑸: 252~255.⒒刘金龙,夏勇. 关于“基于M-C准则的D-P系列准则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的讨论[J]. 岩土工程学报,2006,28⑿: 2168~2169. (2007统计)⒓刘金龙,栾茂田,王吉利,袁凡凡. 土工织物加固软土路基的机理分析[J]. 岩土力学,2007,28⑸: 1009~1014.⒔刘金龙. 边坡稳定性及路堤变形与破坏机制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6⑺: 1511~1511.⒕刘金龙,栾茂田,王吉利. 测斜仪测量路基水平位移过程中的局限性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7,24⑸: 56~59.⒖刘金龙,王吉利,夏 勇. 基于不同破坏准则的边坡稳定性有限元数值分析[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⑽: 1357-1360.⒗刘金龙,王吉利,梁昌望,夏勇. 库水位变化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有限元模拟[J]. 水力发电,2007,33⑽: 41~44.⒘刘金龙,朱建群,王吉利,夏 勇. 测斜仪在路基水平位移监测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2⑶: 71~75.⒙刘金龙,陈陆望,王吉利. 水位变化对非均质库岸边坡稳定性的影响[J]. 水电能源科学,2007,25⑹: 85~88.⒚刘金龙,刘洁群,陈陆望. 倾斜软弱路基上路堤的变形特征研究[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9⑹: 818~823.⒛刘金龙,陈陆望. 变形参数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J]. 长江科学院院报,2008,25⑴: 36~.刘金龙,陈陆望,刘洁群. 软土路基上路堤填筑方法的对比分析[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⑵: 229~.刘金龙,栾茂田,王吉利. 挡土墙后填土面倾斜情况下土压力计算方法[J]. 人民长江,2008,39⑶: 78~.刘金龙,陈陆望,王吉利.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简述[J]. 水电能源科学,2008,26⑴: 133~.刘金龙,陈陆望,王吉利. 反压护道作用效果的对比分析[J]. 人民长江,2008,39⑹: 77~. L. Liu(刘金龙),. Liu,L. W. Chen.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embankment reinforced with geotextile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C]. Geosythetics in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Geosynthetics Asia 2008[A],Proceedings of the 4th Asia regional conference on geosynthetics in shanghai,China: Springer Press,2008: 662-666.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