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交通大学学报》是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综合类学术理论双月刊。刊物定位于“大交通”类学术性杂志,同时刊登该校传统优势学科的研究性论文,如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子电气、信息技术等等。目前校内、校外稿件来源目前各约50%.
中国的核心主要七大类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嗯~在华交呆了两年啦,感觉和江西其他学校比的话,没有南大那么地广人稀,财大气粗,也没有江财专业单一,除了会计工商之类的没有别的选择。回到说华东交大,学校有南北两校区,虽说是两个校区,但是就隔着一条双港东大街,马路大概有二三十米宽,晚上会有交大夜市从校门口沿着街一直排下去,水果摊,煎饼果子,关东煮,烤冷面,烧烤,也有各种炒面炒粉炒饭,是个解决不爱好好吃饭的好地方。
再说南区,南区主要是一本专业,和外国语艺术体育专业,教学楼主要都在南区,因为建校就是从南区开始,学校的大门都是比较窄小老旧的,里面的建筑也都大抵如此。虽然建筑 像体育馆,图书馆都是比较老旧的的样子,但是往往这种风格给人以严谨,朴素的感觉。
再说北区,因为是后面才建成的,看起来比较先进,基本教学设备都有,今年还有新建好的北区图书馆开放了,专业主要偏二本和专科,不过学校的轨道特色,是从北区出来的,交通运输学院,轨道学院都在北区。环境个人觉得相对于南区偏现代化,宿舍条件要更好。
最后,华东交大,如果没有足够分数冲刺985 211的话,或者对我国铁路有理想的同学是个不错的选择。
我是华东交通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目前已经快毕业了。
当初报考这所学校的时候,也是综合各方面考虑的,但其中有个很大的原因,我觉得华东交通大学听起来很不错,于是机缘巧合的就来到了这儿。
但很可惜这所学校在南昌,我觉得如果在其他一些比较发达的城市,它会发展的更好。因为我本人是个比较喜欢逛街的女孩子,这所学校离市区有点远,还是挺不方便的。但是除了这一点,我觉得华东交通大学都还挺好的。
华东交通大学排名比较靠前,社会认可度高,就业率高。像我身边的很多同学他们都会在暑假的时候去一些知名企业实习,然后到了快毕业实习的时候,他们基本都会留下来,这也为学生的就业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思路。
其次,华东交通大学的食堂特别好,尤其是三食堂,每次我去三食堂都会必点过桥米线,还有那一家的竹豆腐,美味可口的酸菜鱼。我想就算毕业了都会怀念这儿的吧。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是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综合类学术理论双月刊。刊物定位于“大交通”类学术性杂志,同时刊登该校传统优势学科的研究性论文,如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子电气、信息技术等等。目前校内、校外稿件来源目前各约50%.
自2014年起,本刊定位“大交通类”研究性期刊,设立四个栏目如下。1)“交通科学与工程”,主要刊登:交通设施设计与建设、交通工具、交通创新、交通技术等方面的论文。2)“交通管理与控制”,主要刊登:交通系统工程、交通信息管理与控制、智能交通、交通运输效益分析、交通规划与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交通安全与交通环境等方面的论文。3)“学科基础与前沿”,主要刊登:本学报传统学科(非交通类)内容,如土木建筑、电子电气、机械、化工、计算机科学、数理科学、经济管理、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前沿等方面的论文。4)“学科交叉”,主要刊登:大型综合性研究成果以及新兴交叉学科研究成果等方面的论文。本刊文稿一般要求在6~10千字之间。主要读者为科技工作者、管理者及高等学校师生。交通科学与工程交通管理与控制工程力学土木建筑机械工程基础科学电信技术经济管理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创刊于1984年,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CN 36-1035/U,ISSN 1005-0523。被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中国知网、维普科技、万方数据等国际国内重要数据库全文收录。
定位“大交通类”研究性期刊,设立四个栏目如下
文稿一般要求在6~10千字之间。主要读者为科技工作者、管理者及高等学校师生。
夏天的昆虫,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其他的,一类是那个嘤嘤嘤、嗡嗡嗡、咬人、吸血还给人留下个痒痒包的蚊子。
夏天的昆虫(图片来源:)
犯下如此滔天的“罪行”,自然会招来人民群众的报复。每年一到这个时候,蚊帐、杀虫剂、电蚊拍等产品,都会脱销;与此同时,各种驱蚊方法,维生素、香味植物、驱蚊灯,甚至驱蚊手机应用等,也在网络上悄然流传。
那么,这些驱蚊方法,靠谱吗?
虽然蚊子招人恨,但是,说到底,蚊子和人一样,是一种动物。动物和植物、微生物的区别之一,是拥有感觉器官。动物依靠感官寻找食物,也依靠感官逃离敌人或者有害环境。所以,形形色色的驱蚊方案,可以分为三类:声音类、视觉类和气味类。
声音类驱蚊产品都用到了超声波,不过利用的机制不同。有的说自家产品可以模仿蝙蝠的叫声,蚊子怕蝙蝠,因此会避开声源;有的说自家产品释放的超声波,可以折磨小生物的神经,不光能驱蚊,而且能驱赶老鼠、蟑螂等各种有害生物。
声音驱蚊(图片来源于网络)
乍一看似乎有那么点道理,仔细推敲下就能发现问题。
首先,这些设备根本不能释放超声波。以手机驱蚊应用为例,你以为那些驱蚊APP一直嗡嗡嗡地响,就是在发射超声波?实话告诉你,人的耳朵根本听不到超声波,所以还是别浪费电了......
其次,即使能释放超声波,也没什么用。国外学者曾对三个不同频段的超生驱蚊设备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这些设备都不能有效驱赶蚊子。[1]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和国家环境保护署,也曾对超声波驱虫产品进行过严格审查,结果都表明,没有证据证明这些设备有效。[2]
第二类是光线类。
灭蚊灯(图片来源:en. )
有学者认为,蚊子喜欢紫外线,厌恶黄色的光源。以此为依据,诞生了灭蚊灯和驱蚊灯两类设备。灭蚊灯包括紫外线灯管和电网两部分,紫外线灯管发出紫外线,吸引蚊子,而电网可以把蚊子烧死。驱蚊灯单纯一些,通过发出黄光,驱赶蚊子。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骨感的很。
灭蚊灯的杀蚊能力,是确定无疑的,但诱蚊能力,一直饱受质疑。一方面,国内学者曾对各种灭蚊灯进行测试,结果显示,灭蚊灯可以很好地杀死蚊子,但是吸引蚊子的能力非常有限。[3]
另一方面,这个有限的结果,也是在实验环境中得到的。蚊子有很多种,有的吸血,有的不吸血。在实验室内,你可以只测试那些吸血的,把它们关到试验箱内。现实环境则要复杂得多。国外学者发现,在自然环境下,被紫外线灭蚊器杀死的蚊虫中,只有极少一部分是真正的吸血蚊。[4]
至于驱蚊灯,却有研究表明,蚊子厌恶黄色灯光。[5]不过,这些研究也是在实验室内进行的。如果你在卧室内安装一盏黄色的灯,蚊子或许会避开灯光,但未必就离开卧室。即使彻夜开着灯,蚊子会在灯光和食物之间如何选择,也是说不准的事儿。
第三类,也是最常见的,通过气味驱赶蚊子。
蚊子要想吸血,首先得找到人在哪。寻找过程,分为两步。
第一步,是粗略定位。在蚊子的触角上,有一种特殊的短毛,这种短毛对二氧化碳特别敏感。人会呼出二氧化碳,所以哪里二氧化碳升高,哪里就可能有人。与此同时,人在夏天会分泌大量汗液。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其次各种化合物。比如,1-辛烯-3-醇。这种化合物,就是蚊子精准定位人体裸露皮肤的信号。
此外,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不同人的汗液成分,存在微小区别有些人的汗液内,含有更多的醛类化合物,对蚊子的吸引力更强,更容易招惹到蚊子。[6]
(雌蚊模式图,图片来源:)
因此,要想通过气味驱赶蚊子,要么就改变汗液的味道,要么就释放一些蚊子特别厌恶的气味。前者,非常困难。最多多洗几次澡,减少汗液、进而减少汗液的味道。
后者嘛,幺蛾子就多了……
有些气味,人们认为蚊子会讨厌,但是没有实据。比如,维生素B。江湖传言,蚊子讨厌维生素B1的味道,因此,把维生素B1制成溶剂,喷洒在皮肤上,便可以驱赶蚊子。然而,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任何实验可以证实这种效果。[7]
所以,别以为你喷了维生素B,蚊子就会以S型路线绕着你走。
相关言论(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有些气味,蚊子确实不喜欢,但是运用起来比较麻烦。比如,各种驱蚊植物。
驱蚊植物种类繁多,香草、艾蒿、夜来香等等。有些植物精油,确实含有驱蚊成分,但是,需要的浓度比较高,制备起来,也比较麻烦。
先得将植物进行干燥,然后打碎,用化学溶剂或二氧化碳进行萃取。[8]普通家庭,不可能有这样的条件。
那么,做个香囊或者摆放些驱蚊植物呢?
有学者对常见的驱蚊植物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很多驱蚊植物栽培起来非常困难,不适合室内栽植;管理简单的植物,如香草,虽然自身具有一定的驱蚊效果,但是在实际生活中,驱蚊效果很差,几乎不具备可行性。[9]换句话说,这些植物虽然能驱蚊,但是只保护自己……
总之,避蚊胺仍然是目前最有效的驱蚊成分。研究表明,蚊子对避蚊胺的敏感度高于对汗液气味的敏感度,并且十分厌恶这种味道。[10]至于各种驱蚊偏方,则大多不值得一试。
-----------------------------------
参考文献
[1]SYLLA EL-H K, LELL B, KREMSNER P G. A blinded, controlled trial of an ultrasound device as mosquito repellent[J]. Wiener Klinische Wochenschrift, 2000, 112(10): 448450.
[2]HZ. 驱蚊APP哪家强?这是一道智商题[J].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17, 0(10): 5050.
[3]李剑泉, 沈佐锐, 王丽英等. 白纹伊蚊对光线与二氧化碳的行为反应[J]. 昆虫知识, 2003(4): 350355.
[4]HADLEY D. No, Those Aren’t Mosquitoes Frying in Your Bug Zapper[EB/OL]. ThoughtCo, [2018-06-07]. .
[5]CHEN C D, AZAHARI A H, SAADIYAH I等.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mosquito repelling lamp, E Da[J]. Tropical Biomedicine, 2007, 24(2): 8991.
[6]LEAL H M, HWANG J K, TAN K等. Attraction of Culex mosquitoes to aldehydes from human emanations[J]. Scientific Reports, 2017, 7.
[7]CFR - 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 Title 21[EB/OL]. [2018-06-07]. .
[8]胡林, 黄晓东, 夏坚等. 灭蚊、驱蚊植物及其活性成分研究的挑战与机会[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6(2): 154157.
[9]丁洪华, 谢云, 贺丹凤等. 驱蚊植物栽培及其驱蚊效果试验[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8): 3991-3992,3996.
[10]周瑶, 王明召. 驱蚊原理的化学解读[J]. 化学教育, 2016(23): 15.
凡来源署名为“蝌蚪五线谱”的内容,版权归蝌蚪五线谱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申请转载授权或合作请发送邮件至。本网发布的署名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如有侵权,文责自负。
作者:赵言昌
中文核心又叫北大核心北核各几年都在变动的,所以需要发表什么方向的刊物,该刊物是否是核心期刊,可以实时的进行查询 查询网址如 知网、万方、维普、之类的。但是只要是核心期刊知网都会收录的。所以一般都是在知网查询就可以了。
发论文去投稿指南网的网站看下有核心期刊,可以为您提供优质服务 个人简介里有网址 也可百度搜索
一共一千九百多种期刊。 涵盖了各个学科, 可以再北大图书馆买纸本书。
社会科学2.中国人民大学学报3.学术月刊4.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6.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7.社会科学8.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社会科学版)9.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1.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2.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3.红海学刊14.南京社会科学15.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6.社会科学研究17.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8.天津社会科学19.学术研究20.文史哲21.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2.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3.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4.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5.求是学刊 26.社会科学战线 27.学习与探索 28.探索与争鸣 29.浙江社会科学 30.人文杂志 31.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2.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3.江汉论坛 34.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35.中州学刊 36.江苏社会科学 37.学海 38.广东社会科学 39.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0.上海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41.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42.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3.江淮论坛 44.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5.浙江学刊 46.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47.贵州社会科学 48.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9.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0.江西社会科学 51.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2.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3.河北学刊 54.甘肃社会科学 55.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6.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7.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58.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9.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0.东北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1.东南学术 62.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63.东岳论丛 64.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5.社会科学辑刊 66.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7.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8.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9.湖湘论坛 70.山东社会科学 71.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2.学习与实践 73.国外社会科学 74.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5.河南社会科学 76.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7.思想战线 78.齐鲁学刊 79.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0.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1.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2.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3.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4.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5.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86.北京社会科学 87.华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8.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9.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0.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1.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2.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93.学术交流 94.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95.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96.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97.云南社会科学 98.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9.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0.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1.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2.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3.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4.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05.内蒙古社会科学 106.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7.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8.湖南社会科学 109.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10.湖北社会科学 111.学术论坛 112.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1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14.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15.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16.社会科学家 117.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18.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19.学术界 120.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21.理论月刊 B(除B9,B84) 哲学l.哲学研究 2. 世界哲学3. 中国哲学史4.哲学动态 5. 道德与文明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1.中国社会科学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4.学术月刊5.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 文史哲7.学术研究8.江海学刊9.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0.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1. 社会科学12. 社会科学战线13. 江苏社会科学14.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5.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6.河北学刊17.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8. 浙江学刊19.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 浙江社会科学21. 天津社会科学22. 社会科学研究23.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4.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5. 求是学刊26. 人文杂志27. 江西社会科学28.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9.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0. 学习与探索31. 江汉论坛32.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3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34. 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35. 求索36.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7.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8.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9. 中州学刊40. 南京社会科学41.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2.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3. 甘肃社会科学44. 思想战线45. 山东社会科学46.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47. 社会科学辑刊48.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49.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改名为: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0. 学术界51.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2. 广东社会科学53. 国外社会科学54.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5.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6. 学术交流57. 东岳论丛58. 东南学术59. 学海60. 学术论坛61.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62.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3.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学报64. 探索65.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6.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67.齐鲁学刊68.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9.湖北社会科学70.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71.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2.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73.广西社会科学74. 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75.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6.安徽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77.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8. 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79.河南社会科学80.湖南社会科学81.学术探索82.探索与争鸣83.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改名为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4.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6.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87. 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88.高校理论战线89.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0.山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91.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92.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3.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4.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5.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6.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97.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98.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9.北方论丛100.云南社会科学101.社会科学家102.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4.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5.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6.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7.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8.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9.江淮论坛110.北京社会科学111.前沿112.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13.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14. 内蒙古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改名为内蒙古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15.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6.扬州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117.宁夏社会科学118.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19内蒙古社会科学120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21.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122.青年与社会杂志B(除B9) 哲学 l.哲学研究 2. 心理学报3. 心理科学4.哲学动态 5.世界哲学 6. 心理科学进展7. 中国哲学史 8.道德与文明9. 心理发展与教育10.现代哲学 11. 孔子研究 12.周易研究13.伦理学研究B9 宗教 l.世界宗教研究 2、宗教学研究 3、敦煌学辑刊4、中国宗教5.西藏研究 6. 法音 7. 世界宗教文化8. 中国道教9.佛学研究10.中国穆斯林C8 统计学 l. 统计研究2. 数理统计与管理3. 中国统计4. 统计与决策C9l 社会学 1.社会学研究 2.社会 3.妇女研究论丛 4、青年研究C92 人口学 l.人口研究 2. 中国人口科学 3.人口与经济 4.人口学刊 5、市场与人口分析(改名为:人口与发展)C93 管理学 管理科学学报 2.中国管理科学 3.管理工程学报4.领导科学.C96 人才学 1.中国人才C95 民族学 1.民族研究 2. 世界民族3、广西民族研究 4、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改名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5、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黑龙江民族从刊 7. 西北民族研究8.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9. 贵州民族研究10.回族研究11.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3. 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 14.中国民族D1,3,5,7,8国际政治 1.世界经济与政治 2. 现代国际关系 3. 欧洲研究 4. 国际问题研究 5.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6. 美国研究 7. 国际论坛8. 当代亚太9. 国际观察 10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11. 国外理论动态12.国际政治研究13.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14.世界知识15.外交评论 16. 当代世界17. 日本学刊18. 西亚非洲 19.太平洋学报20.俄罗斯研究D0,2,4,6 ,A中国政治 1. 中国行政管理 2. 政治学研究3. 求是4.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5. 教学与研究.6.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7. 马克思主义研究8. 社会主义研究9.半月谈10.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11.理论前沿12.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3.瞭望14. 科学社会主义15.中共党史研究 16.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7.毛泽东思想研究 18.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1. 新视野 22.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3.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4.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5. 理论探讨26. 党的文献27. 理论与改革 28.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9. 长白学刊30. 求实31. 理论探索32.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33.理论月刊 34.前线 3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36. 思想教育研究37.湖北行政学院学报38. 党建研究39. 行政论坛 40.理论学刊41.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42.人民论坛43.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44.中国青年研究45. 理论导刊46.南京政治学院学报47.红旗文稿D9 法律1. 法学研究2. 中国法学3.法学4. 法商研究5. 政法论坛6.现代法学7. 中外法学8. 法学评论9. 法律科学10. 法制与社会发展11. 法学家12. 比较法研究13. 环球法律评论14. 当代法学15. 法学论坛16. 政治与法律17.河北法学18.法学杂志19. 法律适用20.行政法学研究21. 中国刑事法杂志22. 人民司法23.华东政法学院学报(改名为: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4.人民检察25.知识产权26.中国法医学杂志27.中国司法鉴定第二编经 济F 综合性经济科学 1.经济研究 2. 经济学动态3. 经济学家4. 经济科学 5. 经济评论6. 南开经济研究 7. 当代经济科学8. 当代经济研究 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0. 经济纵横11.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12.经济问题 13.现代财经 14.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15. 经济经纬16.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8.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19.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云南财贸学院学报(改名为:云南财经大学学报)F11(除F12) 世界经济 1.世界经济 2.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3. 外国经济与管理4. 世界经济研究5. 国际经济评论 6. 世界经济文汇 7.东北亚论坛 8. 亚太经济9.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F0,12,2(除F23,27) 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1. 管理世界2.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3.地域研究与开发4. 改革5.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6. 开发研究 7. 上海经济研究 8. 宏观经济研究 9.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0.经济研究参考 11.生产力研究12.城市问题 13.城市发展研究 14.中国经济史研究 15.资源科学 16.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7.经济体制改革 18.经济问题探索19.资源、产业(改名为:资源与产业)20.中国经济问题21. 南方经济22.现代城市研究23.消费经济24.生态经济25.经济数学26.中国流通经济27.开放导报28. 特区经济29.现代经济探讨30.宏观经济管理31.运筹与管理32.改革与战略 33.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34.中国经贸导刊F23 会计 1.会计研究 2.审计研究 3.审计与经济研究4.财务与会计 5.财会通讯.综合 6.会计之友 7. 财会月刊 .会计8.中国审计9.商业会计10.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11.财会研究12.中国注册会计师13.事业财会F3 农业经济 1.中国农村经济 2.农业经济问题 3.中国农村观察 4. 中国土地科学5. 农业现代化研究6. 农业技术经济 7. 调研世界8.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9.农村经济 10.农业经济 11.世界农业12. 林业经济问题13.中国土地14.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15.绿色中国.B版,理论版(改名为:林业经济)16.中国渔业经济F4/6工业经济(含F27,除F59) 1.中国工业经济 2.南开管理评论 3.经济管理 4.管理科学 5.工业工程与管理 6.管理评论7.企业经济8.预测9.软件学 10.工业工程11.企业管理 12.管理现代化 13.经济与管理研究F59旅游经济 1.旅游学刊F7 贸易经济 1.国际贸易问题 2. 国际贸易3. 财贸经济4.商业经济与管理 5.国际经贸探索 6. 商业研究7. 销售与市场8.广东商学院学报9.商业时代 10. 中国商贸11. 价格理论与实践12.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3. 国际经济合作14.对外经贸实务15.江苏商论 16. 国际商务研究17.中国物流与采购F81 财政. 1.税务研究 2.财政研究 3. 涉外税务4. 税务与经济5.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6.财经论丛7. 当代财经8. 财经研究9. 财经问题研究10. 中国财政11. 财经科学 12.中国税务 13.财政监督F82/84货币/金融、银行/保险 1.金融研究 2.国际金融研究 3. 金融论坛4. 金融理论与实践 5. 保险研究 6. 证券市场导报7. 中国金融8.武汉金融 9.上海金融 10.金融与经济 11. 财经理论与实践12.财经 13. 投资研究14.新金融 15.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16. 浙江金融 17.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8.经济导刊 19. 南方金融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G0 / G21信息与传播,新闻学、新闻事业 1. 新闻与传播研究 2. 国际新闻界3. 现代传播4. 新闻记者5. 新闻大学6. 当代传播7. 中国记者8.新闻界 9. 新闻战线10.传媒11. 传媒观察12.中国报业 13. 新闻与写作14.新闻爱好者15.新闻知识G22广播、电视事业 1.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电视研究G23出版事业 1.编辑学报 2.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3. 编辑之友4. 出版发行研究5. 中国出版 6. 科技与出版7. 编辑学刊8. 出版广角9. 中国编辑10. 中国图书评论11. 读书G25,35 图书馆学,情报学 1.中国图书馆学报 2.图书情报工作 3. 情报学报4. 大学图书馆学报 5.图书馆杂志 6. 图书馆论坛 7. 图书馆8. 情报科学 9. 图书馆建设10.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1. 图书情报知识12.情报资料工作 13.情报理论与实践 14. 情报杂志15.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16.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7.图书馆学研究18.图书与情报19.国家图书馆学刊G27 档案学 1.档案学通讯 2. 档案学研究3. 中国档案 4.档案与建设 5.浙江档案 6. 山西档案7. 北京档案8. 档案管理 9.档案 10. 兰台世界G3 科学,科学研究 1. 科学学研究 2.科研管理 3.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4. 研究与发展管理 5. 中国软科学 6. 中国科技论坛 7. 科技进步与对策8.科学管理研究 9. 科技管理研究10. 科技导报G4教育综合、教育事业 1.教育研究 2. 比较教育研究3. 全球教育展望4.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5. 教育理论与实践 6. 教师教育研究7.外国教育研究 8.清华大学教育研究9.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0. 教育与经济 11.中国教育学刊12.教育科学 13. 当代教育科学14.中国电化教育15.教育学报16.电化教育科研 17. 教育探索 18.中国远程教育 19. 教育评论20.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1.开放教育研究 22.教育导刊 23.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3.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4.江西教育科研(改名为:教育学术月刊)G61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 1.学前教育研究G62/63 初等/中等教育 1.课程、教材、教法 2. 人民教育3.教学与管理4.上海教育科研5.教育科学研究 6.教育研究与实验.理论版(改名为:教育研究与实验)7.教学月刊.中学版 8.外国中小教育 9. 中小学管理初等/中等教育(语文) 1.中学语文教学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等/中等教育(外语) 1.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中小学外语教学初等/中等教育(历史地理) 1.历史教学2.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初等/中等教育(数学) 1.数学教育学报2.数学通报初等/中等教育(政治) 1.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思想政治课教学初等/中等教育(物理) 1.物理教学2.中学物理初等/中等教育(化学) 1.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化学教育初等/中等教育(生物) 1.生物学教学G64 高等教育 1.高等教育研究(武汉) 2. 教育发展研究 3.中国高等教育 4.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5. 江苏高教6. 中国高教研究 7. 现代大学教育 8.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9.高教探索 10.黑龙江高教研究 11.复旦教育论坛12.中国大学教学13.辽宁教育研究 14.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15.教育学文摘16.中国素质教育研究G7各类教育 1. 中国特殊教育2. 民族教育研究3.职业技术教育 4. 中国成人教育5. 教育与职业6.职教论坛 7.成人教育 8.中国素质教育研究9.继续教育研究10. 教育科学博览11. 继续教育12. 教育学文摘13. 中国特殊教育G8 体育 1.体育科学 2. 中国体育科技3. 体育与科学4.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5. 体育学刊6.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7.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8. 体育文化导刊9.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0.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1.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2.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3.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4.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5.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6.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H0/2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1.中国语文 2. 当代语言学3. 中国翻译4. 语言教学与研究5. 语言研究 6. 世界汉语教学7. 语言文字应用8. 汉语学习9. 方言 10. 语文研究 11. 古汉语研究12. 民族语文13. 语言科学14.修辞学习 15.上海翻译 16.辞书研究 17.中国科技翻译18.语文建设H3/9 外国语 1.外语教学与研究 2.外国语 3.外语与外语教学 4. 现代外语5. 外语界6. 外语学刊7.外语教学 8.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9.外语研究 10.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1.山东外语教学 12国外外语教学(改名为: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13中国俄语教学I1,I3/7 世界文学 1.外国文学评论 2.外国文学研究 3. 外国文学4. 国外文学5. 当代外国文学 6. 世界文学7. 俄罗斯文艺8.译林I0,20,210 文学理论 1.文学评论 2. 文学遗产3. 文艺研究 4. 当代作家评论 5. 文艺争鸣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7. 文艺理论研究8. 鲁迅研究月刊9.南方文坛10. 红楼梦学刊11. 小说评论12. 中国比较文学 13.文艺理论与批评 14. 民族文学研究15. 中国文学研究16.当代文坛17. 明清小说研究18.新文学史料19. 文艺评论20. 名作欣赏I21/29(除I210) 文学作品 1.人民文学 2. 当代3. 收获4. 十月 5.上海文学 6.中国作家 7.钟山 8. 作家杂志(改名为:作家) 9. 花城10. 长城11. 大家12. 山花 13. 天涯14. 解放军文艺15.清明16. 芙蓉17. 北京文学.原创版 18. 诗刊19. 青年文学 20. 莽原21.飞天 22. 剧本23.小说界 24. 时代文学25. 民族文学J0/1艺术综合 1.艺术评论 2.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3.云南艺术学院学报4.民族艺术J2,3,5 绘画,书法,工艺美术 1.新美术2. 装饰3. 美术研究4. 美术观察5. 美术6.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7.世界美术 8.美苑9.书法10.中国书法J4 摄影艺术 1.中国摄影J6 音乐类 1.中国音乐学 2.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3. 音乐研究4. 中国音乐 5.人民音乐 6. 音乐艺术7. 黄钟8.音乐创作J7 舞蹈 1.舞蹈 2.北京舞蹈学院学报J8 戏剧艺术 1. 戏剧2. 戏剧艺术3. 中国戏剧4.艺术百家 5.戏曲艺术 6.戏剧文学 7. 上海戏剧 8. 当代戏剧9. 中国京剧10. 四川戏剧J9 电影,电视艺术 1.电影艺术 2.当代电影 3.世界电影 4.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5. 电影新作6. 中国电视7.中国电影市场 8. 电影文学9.当代电视K(除K35/87/9) 历史(除文物考古) 1.历史研究 2. 近代史研究3. 中国史研究4. 史学月刊 5. 史学理论研究6. 世界历史7. 史学集刊8.中国文化研究 9. 清史研究10. 史林11. 安徽史学12.抗日战争研究 13.史学史研究 14. 民国档案15.中华文化论坛 16.文献17.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8. 当代中国史研究 19. 历史档案20. 中国农史21.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2. 中国史研究动态23. 中国典籍与文化24.西域研究25.中国藏学K85 /87文物考古 1.文物 2.考古 3.考古学报 4.考古与文物 5. 中原文物 6. 华夏考古7. 东南文化8. 敦煌研究9. 中国历史文物10.四川文物 11. 江汉考古12. 农业考古13. 故宫博物院院刊14. 北方文物第四编 自然科学N/Q,T/X 综合性科学技术 1.科学通报 2.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4.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5.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6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7.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 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9.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11. 中国科学.E辑 12.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13.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4.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5.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6.自然科学进展17.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8.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高技术通讯21.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
《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算是国家级核心期刊。
《岩土工程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土木工程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建筑结构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岩土力学》(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重庆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煤炭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中国矿业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中南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东南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同济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矿业研究与开发》(全国中文核心)《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EI,全国中文核心)《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EI,全国中文核心)《工业建筑》(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混凝土》(全国中文核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水利学报》(EI,全国中文核心)《人民长江》(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长江科学院院报》(全国中文核心)《矿业安全与环保》(全国中文核心)《中外公路 》《现代隧道技术》《科技导报》(《科技导报》曾获全国科技期刊(综合类)一等奖、国家期刊奖、全国百强期刊奖。现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刊”,并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英国SA/INSPEC、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数据库(CABI),波兰《哥白尼索引》(IC)收录,入选 “国家期刊方阵”、全国“百刊工程”和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等。)《工程爆破》(全国中文核心)《有色金属》(全国中文核心)《现代矿业》 (中国核心期刊,国家级普通期刊)《建筑工业》 (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中文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山东建筑大学是本科学校,该校是一所以工为主、以土木建筑学科为特色,工理管文法农艺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是山东省与住建部共建高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高校、国家“产教融合”项目建设高校、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国家文物局重点研究基地依托单位。
学校占地2400余亩,校舍面积66万平方米。馆藏图书497万余册,其中印本图书201万余册、电子图书296万余册。《山东建筑大学学报》为中国核心学术期刊(RCCSE)、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和山东省优秀期刊,并被10大数据库收录。
学校设有19个学院(部)和4个研究(设计)院,58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专业学位类别,62个二级学科(方向)硕士点,拥有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万余人。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998人,其中专任教师1567人,高级岗位人员888人,博士生导师38人,硕士生导师700人。学校拥有日本工程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双聘院士、*、、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山东省“一事一议”引进顶尖人才、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领军人才、泰山学者特聘专家、省外专双百计划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省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67人次,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省高校师德标兵等49人次,教育部创新团队等省部级教学科研团队14个。
学校拥有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1个、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重点实验室3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6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新型智库1个、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等25个科研创新平台。学校拥有2个山东省一流学科建筑学、土木工程,山东省“泰山学者”特支计划优势学科建筑节能技术及9个省级重点学科。
学校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建设专业(群)7个。6个土木建筑类专业通过国家专业评估。拥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双语示范课程、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精彩一课”5门,获批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学校先后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教育部优秀科研成果(人文社科类)奖1项。2014年以来,主持承担科技计划与社科规划国家级项目104项、省部级项目294项,政府企事业单位委托课题811项,2018年科技活动经费近2亿元;荣获省部级奖励35项,其中一等奖4项,发表SCI、SSCI、EI、CPCI收录论文3135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20件,出版专著、教材以及编制标准规范500余部;学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在智慧城市、绿色建筑、工程结构防灾减灾、建筑工业化、绿色制造与智能控制、新能源新材料、生态环保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校重视文化建设,诸子先贤景观与建筑文化长廊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建有建筑平移技术展馆、地图地契展馆、山东民居展馆、铁路建筑展馆等特色建筑博物馆,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绿色生态校园案例,学校被评为山东省建筑科普教育基地,列入山东省系列博物馆规划。
学校重视学生科技创新和文化体育活动,近五年来在“挑战杯”、数模、电子设计等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2750余项。学校棒球队荣获2016年、2017年中国大学生棒球联赛冠军。毕业生综合素质优秀,赢得社会广泛赞誉。学校被评为全国建设人才培养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积极推进开放办学,学校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合作关系。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举办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与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和英国高校在土木建筑等领域举办8个中外合作办学本专科项目以及20多个学生出国交流学习项目。
抢抓新机遇,奋进******。学校将认真学习贯彻,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六大工程“,强化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向着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砥砺奋进,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是的。1、山东建筑大学是一本大学,该校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一所以工为主、以土木建筑学科为特色、工理管文法农艺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2、山东建筑大学地处山东省会——泉城济南,雪山脚下,映雪湖畔,绿色生态廊道纵贯南北,特色建筑与诸子雕塑错落有致,自然风光宜人,人文气息浓郁。3、学校创建于1956年,是一所以工为主,以土木建筑学科为特色,工理管文法农艺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山东省与住建部共建高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高校、国家“产教融合”项目首批建设高校、教育部创新团队依托高校、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首批立项建设单位。学校占地面积2400余亩,校舍面积70余万平方米。馆藏图书467万余册,其中印本图书201万余册、电子图书266万余册。《山东建筑大学学报》为中国核心学术期刊(RCCSE)、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和山东省优秀期刊,并被10大数据库收录。
山东建筑大学挺好的,学校是山东省与住建部共建高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高校、国家“产教融合”项目建设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国家文物局重点研究基地依托单位。
学校占地2400余亩,校舍面积66万余平方米。馆藏图书394万余册,其中印本图书202万余册、电子图书192万余册。《山东建筑大学学报》为中国核心学术期刊(RCCSE)、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和山东省优秀期刊,并被10大数据库收录。
扩展资料:
学校设有19个学院(部)和4个研究(设计)院,61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专业学位类别,64个二级学科(方向)硕士点,拥有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
学校拥有建筑学、土木工程2个山东省一流学科,建筑节能技术山东省“泰山学者”特支计划优势学科,以及9个省级重点学科。
拥有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筹建)1个、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省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6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新型智库)2个、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国家文物协会研究基地1个、省政法委法学会研究基地1个等28个科研创新平台。
参考资料来源:山东建筑大学——学校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