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好发于中年男性,女性多在绝经期后发病。本病中医称之为历节风,病人多表现为关节疼痛、畸形,以及形成痛风石、肾结石等。其病机制主要是邪阻脉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方一【组成】樟木屑适量。【用法】将上药置大桶内,冲入沸水,每日洗足1次,每次1小时,7~10日为1个疗程。【功用】祛风湿、行气血、利关节。【适应证】痛风。【说明】樟木屑功能祛风湿,行气血,利关节,可用于痛风。方二【组成】当归、乳香、没药各15克,川芎、儿茶、血竭、牛膝、乌梢蛇各50克,红花25克,苏木、川断、狗脊、防风、独活、羌活各100克,鸡血藤150克。【用法】将上药加水煎液,倒入温度适宜的洗澡水中,浴身,每日1次。【功用】活血化瘀,祛风除湿。【适应证】痛风。【说明】方中当归、乳香、没药、红花、鸡血藤活血化瘀,牛膝、川断、狗脊补益肝肾,乌梢蛇、防风、独活、羌活祛风胜湿,血竭、苏木活血通络。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祛风除湿之功。
关于风湿病,你了解多少?风湿病是一种分布较广、发病率较高的胶原性疾病,常伴有全身症状,侵犯几个关节,引起关节滑膜肥厚增生,滑膜深层的淋巴细胞及浆细胞侵润,滑膜腔内有渗出物(藏医叫黄水,中医属痹病的范畴)。在临床上分为肢节风湿病、骨风湿病、脉络风湿病、筋风湿病、寒性关节风湿病、黑风湿病等六种。由于人体肌表经络受风、寒、湿等外邪侵袭,使气血运行不畅,因而引起肢体肌肉,关节等处疼痛酸楚、麻木、屈伸不利、关节肿胀等表现。属藏医“黄水病”和“痛风病”范畴。藏医学以隆、赤巴、培根三种物质的属性来解释人体生理活动,病因病机,认为这三种物质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也是生命活动的能量,在生理状态下三种物质保持协调和平衡,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在病理状态下,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三者发生偏盛、偏衰、失去平衡,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故以称为“三邪”,三邪疾病又分为隆病、赤巴病、培根病。中医风湿病学大多属于“隆病”范畴,分为肌肉隆、筋隆、骨隆、血隆、关节隆、临床表现为僵直痉挛、偏枯、肿胀、跛行、疼痛、精神障碍等,与现代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痛风、骨质增生、骨质疏松以及软组织损伤等疾病的临床表现相似。藏医学如何治疗风湿藏医对风湿病的治疗总则为“热病寒之,寒病热之”。治疗方法包括饮食疗法、生活起居疗法、药物疗法。1、饮食治疗:采用服食脂类、红糖、牛奶、食肉类动物的肉,取其重而性热能增生胃火,有营养的饮食疗法用来治疗属中医风寒湿痹型风湿病。用经年陈酥油、山羊肉、黄牛肉等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属中医热痹型的风湿病。居住在不干不湿地带的饲养类动物,其肉具有寒热两性功能,可治疗寒热不典型的风湿病,从而丰富风湿病的饮食疗法。2、生活起居治疗:风湿病患者首先要注意保暖,居住环境宜幽静,光线宜好,治疗期间最好安心休息,保持睡眠充足,多与情投意合的朋友谈话,保持心情愉快舒畅。3、药物治疗:主要是内服藏药产品治疗,用以祛除渗着于体内的隆病,并滋养正精。4、外治法:包括热敷法和药浴疗法等。药浴疗法是藏医治疗风湿病又一大优势,藏医各大医院及民间均普遍应用。其疗效已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认可,对一些陈年风湿顽疾,这一疗法有其不能代替的作用。可见,藏医藏药是治风湿的一把好手,因此,藏医藏药也被堪称中华医学的不朽经典! 关于金诃藏药 金诃藏药是一家集藏药研发、生产和营销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弘扬藏医药,造福全人类为使命,致力于提升生命每个阶段的健康质量。弘扬藏医药文化千年智慧,传播藏医学健康生活方式,我们一直在行动!
痛风在欧美各国是一种常见病。过去认为,东方民族患痛风者比较少见,但事实证明,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痛风病是一种先天遗传代谢缺陷性疾病,多因后天大量摄入富含高嘌呤食物而诱发。人体嘌呤代谢紊乱易引起嘌呤基代谢失调,产生尿酸过多,肾脏排泄功能发生障碍,引起血尿酸增高。尿酸盐较易在关节周围柔软组织处结晶沉积,致使关节肿胀,引起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产生剧烈的疼痛。沉积的尿酸钠是痛风炎症的发病原因。 痛风病有遗传性,男性好发,约占全部患的95%。痛风(高血尿酸症)和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症并称“四高症”。近十几年来痛风有年轻化的倾向。女性多于更年期停经之后发病(占5%),这个年纪也是退化性关节炎及假性痛风的好发年龄,易造成误诊。痛风对骨关节损害最常见于手足小关节,以脚大拇指关节为最好发部位,以后涉及踝、膝、腕等关节痛风所致关节炎常突然发作,关节红、肿、热、有压痛及剧烈疼痛,以晚间尤甚。发作时常有全身症状如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多,血沉加速,血清尿酸盐浓度升高等。 痛风性关节炎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性关节炎两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已发作性的关节红肿、热痛、僵硬、屈伸不利、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及血尿酸增高为突出表现。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是指在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的基础上,导致关节结构及软组织的碱坏,关节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和活动受限,甚至出现痛风石。慢性关节炎一旦形成之后,由于痛风反复发作使肾脏严重受损,关节损害也更加明显,且较难恢复,严重威胁人体 健康 。患痛风的患者,体内糖和脂肪的代谢功能会明显降低,因此容易引发各种严重的疾病,主要是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冠心病、心肌梗塞,动脉硬化、脑血管障碍等。 痛风在中医临床上列为“痹症”范畴。属中医“热痹”主要特征是: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伴有发热、畏寒、恶风、口渴、烦闷不安等。发作日久,可有皮下结节形成,关节强直畸形。痛风反复发作,则又可视为“顽痹”。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因平素过食美味佳肴,以致湿热内蕴,兼受风寒湿邪,侵袭经络,寒邪化热,湿热凝练生痰流窜肢体,阻滞气血经络,故见局部红肿灼热,疼痛剧烈;若风邪偏盛,因风性“善行变”故痛风无定处,历节游走;病久伤肾,肢节失养,故见畸形僵硬,甚则溃烂。 目前治疗痛风病主要是采用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丙磺舒、别嘌呤醇、秋水碱等西 药。这些西药虽然能迅速缓解疼痛,中止痛风的急性发作,缓解尿酸盐在体内的沉积,预防 痛风性关节炎和痛风性肾结石的形成,但是此类药物对胃肠道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时可 引起肝、肾功能异常,长时间服药,可引起骨髓抑制,肝细胞坏死,精子减少,神经毒性反应及胃肠道反应,此类药物毒副作用大,不易长服。 中药在痛风领域有一些新的成果比如配方有:炒桑枝,苍术,知母,苦参,木通,地骨皮,路路通,王不留行,炙没药,怀牛膝,黄柏,鳖甲,丝瓜络,独活等。
最简单的方法:土茯苓90~150g,煮水当茶喝。不过要注意电解质紊乱。其他方法:只能辩证下药了。
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西医结合医学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试谈痛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摘要:目的 分析中西医护理对痛风病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接诊的56例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主选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下,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痛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在临床上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痛风;中西医护理;临床研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和多样性以及相关知识的缺乏,加之生活节奏过快、工作压力等因素,促使痛风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痛风是由于机体长期代谢紊乱,引起尿酸增高,从而造成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痛风的主要特征是尿酸增高、特征性关节炎反复的发作,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关节的活动或出现畸形、痛风性肾病。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痛风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主要是由于湿浊瘀阻,留滞关节经络,气血不畅所致。其外因是由于饮酒过量损伤了脾胃造成脾的代谢障碍;内因是先天禀赋不足和脾气虚弱,亦可由其他疾病内耗所致脾气虚弱或劳倦、饮食、情志所伤[1]。
中医认为痛风多见于中老年和肥胖人群,中老年脏腑功能渐衰,加之肥胖多痰多湿,痰湿重浊,同时又过食滋腻厚味,从而出现痰浊流窜经络,阻滞气机,影响代谢,气血运行不畅,使脏腑功能受损。本文结合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接诊的56例痛风临床病例,具体的分析其临床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接诊的56例痛风临床病例,根据患者自主选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18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38~67岁,平均年龄(41 )岁;观察组14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44±)岁。两组患者的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方面无差异统计学意义,即P>。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护理。
常规的西医护理
对于急性痛风关节炎患者,要保持卧床休息,抬高患者的患肢,直至患肢开始恢复活动为止[2]。在此期间需要时常变化体位,防止局部皮肤受压,造成肌肉失用性萎缩和关节功能的缺失。要做到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特别是受累关节红肿热痛的变化,注意患者是否有发热、头痛等伴随症状。对于不良的药物反映,要及时的反馈,观察是否调整用药。通常使用的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快速特效药,但是会引起呕吐、恶心、腹泻等症状。如果患者的白细胞低于正常值,禁止服用。在使用抗痛风药物治疗时,最好不要联合用药,以免出现副作用。在用药期间,要鼓励患者多饮水,不得少于2000ml/d,饮水可以稀释尿液,防止尿酸盐在肾脏形成结石。
中医护理
中药外治的护理
中医外治的护理,具体是根据患者的病变部位选取不同中药外洗或外敷治疗疼痛部位,进一步达到消肿止痛的作用。如病变部位在指、腕关节处,一般采用外洗法;如果是大关节主要采用中药外敷法;在中药粉剂中加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消肿止痛的效果满意。
服用中药的护理
湿热蕴结型中药宜饭后偏凉服;湿热留痹者,汤药宜温服;脾肾不足者,则汤药宜饭后温服。
饮食护理
中医认为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护理,进一步促进患者的治愈。急性痛风多为湿邪蕴于关节所致(热盛、湿重、湿热并重);早期在服用秋水仙碱时,对肠胃有刺激,在此期间我们可以用芦根煎水代茶饮或栀子、板蓝根、蒲公英泡水代茶饮,以利于尿酸排出,防止肾结石;也可以用玉米须、丝瓜络各60 g煎汤代茶饮,以碱化尿液;平时可以多食西瓜、冬瓜、绿豆汤以利于清热疏利。如果是慢性或间歇性的痛风,在饮食方面要以低热量饮食为主,避免诱发痛风。
可以选择解毒、健脾、利湿、消火的食物,禁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的食物,防止助湿生热的发生。特别是不能酗酒,肝肾阴虚者可以配合生地黄粥、银耳、芝麻等养阴生津的食谱,或者也可以用红枣、枸杞子、薏苡仁、粳米煮粥食用,有补益健脾的作用;痰浊阻滞要多喝碱性饮料,如牛奶、汽水等,以助浊毒排泄。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的肝、肾、胰、脑以及凤尾鱼、啤酒、贝类等。
日常生活护理
能量摄入
痛风病与高血压、肥胖、高血糖、高血脂等症关系密切,由此在日常生活中要限制热量的摄入,控制体重。可以根据病情相应的调整个体能量的摄入。可以选择增加碱性食物摄取,降低血清尿酸的浓度。鼓励患者对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这样不仅能供给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利于痛风的恢复。
限制饮酒,禁止吸烟
饮酒可以使体内乳酸堆积,乳酸对尿酸的排泄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因此大量的饮酒,会是血清尿酸含量增高,诱发痛风的发作;同时饮酒可以刺激嘌呤合成增加,使血清和尿液的尿酸水平升高。啤酒也含有少量的酒精,因此也不可以引用。酸奶含有较多的乳酸对痛风患者不利,也应该避免饮用。禁止吸烟。
注意食品烹调方法 在烹调食物时,也应该选择合理的烹调方法,这样可以减少食物中所含的嘌呤量。例如,将肉食先煮然后在烹调;对于食品的一些辅料,如辣椒、胡椒、芥末、生姜等均能兴奋自主神经,诱发急性痛风的发作,所以在烹调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或少放。
起居运动护理
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随着气候的变化,适当的增减衣物,如果外感风寒,内聚湿热可诱发痛风。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有规律性,注意气候对病情的影响,及时的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痛风的发作。在中医中人过于劳累,气耗则抵抗疾病的能力以及机体的修复能力均降低,容易诱发其他病的复发,由此应该注意休息。可以根据病情适当的增加运动,运动疗法可以有效的预防痛风的发作,减少内脏脂肪,减少胰岛素抵抗性。运动量要适中,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会增加乳酸的产生,pH值下降,而诱发急性发作。进行轻度的适当运动,可以增加肌肉比例,减轻体重,减少脂肪,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如此,正确的运动可以预防痛风的发作。
心理护理
对于男性痛风患者,由于在事业、家庭中担负的较多,如果病情反复发作,给患者的心里会增加负担,情绪低落忧郁。所以家人应该给予关心和安慰,使患者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保持心情愉快,调畅气机,促进脾胃运化和增强自身的免疫功能。在日常起居中应该严格执行注意事项,减少诱发因子的产生。可以使用中医的情志疗法、自然疗法、文娱疗法作辅助治疗。
3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治疗痛风病的临床效果较为满意。随着人们对痛风病知识的认识,从自我管理、自我观察等方面较为自觉,这也增加了临床护理方法的有效实施。今后我们要结合临床病例不断的提高中西医相结合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安惠霞,韩丽,赵建霞.痛风患者的辨证施护[J].河北中医,2012,26(6):466.
[2]刘明武.痛风的辨治[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10,2(3):163-164.
>>>下页带来更多的中西医结合医学论文
痛风 是一种属于中医痹症的疾病,发作时常表现为局部关节红肿热痛,在西医上常见治疗方式是根据分期应用不同的药物。
急性发作期选用 非甾体抗炎药 如:如吲哚美辛、布洛芬,以及糖皮质激素和秋水仙碱等药物,来有效抗炎镇痛,起到缓解患者急性病痛的作用。
中医上同样区分病症不同情况, 湿热阻痹 型讲究 清热化湿 ,常用的处方有大柴胡汤、龙胆泻肝汤。
大柴胡汤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以柴胡为方中主药,由柴胡、黄芩、半夏、大黄、枳实、白芍、生姜、大枣八味药组成,具有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之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少阳阳明合病者。
龙胆泻肝汤 由栀子、黄芩、柴胡、龙胆草、生地、车前子、泽泻、当归、甘草、木通组成,在临床上,多用于阴虚而不甚、阳亢而不烈之高血证及滴虫性阴道炎、阴痒、带下等证,皆有一定疗效。
除此之外,根据个人病症程度的不同,临床具体处方还需通过专业医师进行添减,如有需要,还可以配合外用的中药治疗,可以用芒硝或者冰片研末局部外敷;也可用鸦胆子研末用醋调外敷疼痛处,达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中医通过调理人的身体,能够起到很好的治标治本的作用,对于痛风这样危害极大的疾病,患者应当及时治疗,针对症状应用中药进行有效控制。
如果患者以及存在有痛风石或其他一些症状,也可以应用中医惯用的一些理疗手法,如药物泡洗、局部关节的针灸、针刺等方式来缓解疼痛。
应用 中医外敷法 治疗痛风,主要是通过中药冷敷、冷光的方式,用配比好的中药制成膏剂,或者和成糊状,然后敷到红肿热痛的关节表面,可以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
根据不同的症状要选取不同的药物,对于湿热痹结的患者主要选用能够清热祛湿的药物,对于风寒湿痹的患者,则主要达到减轻局部疼痛症状的作用,然后考虑促进体内的嘌呤代谢。
患者在进行痛风的治疗和防治上,一定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不要放任病情严重化,否则只会带来更深重的后果。遵照医嘱用药,减少 高嘌呤饮食 ,也要 多喝水 ,才能促进尿酸排泄,坚持做好疾病防控的每一关。
首先呢我们要去锻炼身体,我们可以通过锻炼身体来减少疾病发生几率。
一、什么是神经性头痛 神经性头痛主要是指紧张性头痛、功能性头痛及血管神经性头痛,多由精神紧张、生气引起,主要症状为持续性的头部闷痛、压迫感、沉重感,有的病人自诉为头部有“紧箍”感。大部分病人为两 侧头痛,多为两颞侧、后枕部及头顶部或全头部。头痛性质为钝痛、胀痛、压迫感、麻木感和束带样紧箍感。头痛的强度为轻度至中度,很少因头痛而卧床不起或影响日常生活。有的病人可有长年累月的持续性头痛,有的病人的症状甚至可回溯10-20年。病人可以整天头痛,头痛的时间要多于不痛的时间。因为激动、生气、失眠、焦虑或忧郁等因素常使头痛加剧。还有一部分病人,不仅具有肌紧张性头痛的特点,而且还有血管性头痛的临床表现,主诉双颞侧搏动性头痛。这种既有紧张性头痛,又有血管性头痛的临床表现,称为混合型头痛。病人多伴有头晕、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心慌、气短、恐惧、耳鸣、失眠多梦、腰酸背痛、颈部僵硬等症状,部分病人在颈枕两侧或两颞侧有明显的压痛点。 二、怎样治疗神经性头痛 1、药物治疗: 本专家门诊部神经内科郭医师长期从事头痛病的研究,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对各种慢性头痛的治疗上取得突破性进展。郭医师根据祖传秘方,结合20多年临床研究成果,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成功地运用几十味名贵药物研制出专治神经性头痛的系列方药—静痛灵系列协定处方,郭医师利用该系列特效药成功的治愈了2000多例慢性神经性头痛病人。静痛灵系列协定处方对各种头痛病(包括各种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偏头痛、肌肉紧张性头痛、月经性头痛、脑外伤性头痛、癫痫性头痛、高血压性头痛等)均有特效,有效率达97%,突出的特点是治愈后不复发。静痛灵系列协定处方具有健脑养神、定心安神、祛风止痛的功效,根据不同病因,类型,辩证用药,具有见效快、疗程短的特点,本方剂调治的优点是:疗效稳定,无毒副作用,巩固治疗后不易复发。 静痛灵系列方药专门用于治疗各种顽固性神经性头痛(包括慢性血管神经性头痛、紧张性头痛、肌收缩性头痛、功能性头痛等)及其伴发的头晕、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心慌、气短、恐惧、耳鸣、头部压迫感、失眠多梦、腰酸背痛、颈部僵硬等症。本处方可调整神经功能、改善脑部供血供氧、消除精神紧张、缓解头部肌肉痉挛,对各种类型神经性头痛、头晕、心慌、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失眠等症状有特效。 静痛灵系列协定处方每月一个疗程,一般病例1—2个疗程即可治愈。 点击查看系列协定处方静痛灵药品说明 2、穴位注射神经细胞激活剂: 穴位注射是一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即在有关的针刺穴位、或通过经络触诊发现阳性反应的某些部位注射一定的药物,利用针刺和药液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出现一定的针感,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穴位的选择:根据经络触诊检查:根据病种、病因及疾病的经络走向循经触摸,选择出现反应最明显的经穴作为治疗的主要经穴,这些反应主要表现为结节、压痛、形态变化等,有经验的医生可很容易的找到这些穴位。其次是用经络测定仪寻找穴位:人体表一定部位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关系,经络测定仪就是通过一定部位的皮肤电阻变化情况,结合临床表现来观察和推测某些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变化,作为选穴依据,或作为临床诊断治疗参考。 (2)、药物的选择:神经性头痛病人穴位注射“神经细胞激活剂”,这是一种复方制剂,是郭医师经过20多年的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发明的,他参考国外的治疗经验,终于发现某些药物对大脑神经细胞有激活作用,对沉睡的神经细胞有唤醒作用,同时还能使某些紧张的神经松弛下来,即可起到调整神经、调节大脑兴奋与抑制过程的作用。还能调整血管舒缩功能、改善大脑血液供应的作用。临床及实验证明本疗法可明显改善大脑功能、提高记忆力及思维功能、头痛发作次数及程度明显减少。许多病人穴位注射后头脑立即清晰,视物清楚,可起到立杆见影的功效。而且穴位注射还能起到温通经脉,祛除寒湿,调整脏腑气血及调整神经功能的作用,能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内分泌失调得到改善,即通过经络-神经-皮层-内脏的综合调节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是中西医结合的最佳治疗方法。郭医师的有关论文已在国内重要期刊上发表,多次在全国学术交流会上宣读交流,得到有关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穴位注射“神经细胞激活剂”一般每周治疗一次,5次为一疗程。本人在沂蒙医院及市医院工作期间应用此法治疗神经性头痛病人1250例,有效率97%,治愈率达88%以上。 3、穴位埋线法: 穴位埋线疗法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穴位埋藏法,它是用埋线器具将特种药物浸泡的蛋白质磁化线植入相应的穴位,通过药物及线体对穴位产生持续有效的刺激作用(线在体内15天至3个月自然被溶解吸收),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穴位埋线疗法弥补了扎针时间短、扎针次数多、疗效不持久、疾病愈后不易巩固的缺点。 在病人的一定的经穴上进行穴位埋线可有效的治疗神经性头痛,穴位埋线治疗疾病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不同的症状、不同的病因进行辩证选穴,然后在穴位上埋线起到温通经脉,祛除寒湿,调整脏腑气血及调整神经功能的作用,能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内分泌失调得到改善,即通过经络-神经-皮层-内脏的综合调节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本疗法可调整神经、调节大脑兴奋与抑制过程、调整血管舒缩功能、改善大脑血液供应、激活神经细胞,临床及实验证明本疗法可明显改善大脑功能、提高记忆力及思维功能,对神经性头痛有明显效果。穴位埋线15天埋线一次,免去患者每天“针”一次的麻烦和痛苦,使繁忙现代人易于接受。 穴位埋线疗法最大优点是无任何副作用,安全无痛苦,病人易于接受,且复发率极低。 4、穴位割治疗法: 20多年来我们对祖国医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发展,穴位割治疗法是根据中医经络学说的观点,从针刺疗法演变而来,其功能在于疏通经络,宣导气血 阴阳协调,定心安神之目的。穴位割治治疗疾病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不同的症状、不同的病因进行辩证选穴,然后在穴位上进行割治可起到温通经脉,祛除寒湿,调整脏腑气血及调整神经功能的作用。结合口服系列特效药物配穴位割治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起到相互协调、增强疗效之功效。 口服药物与穴位注射或穴位埋线疗法有机结合,疗效相辅相成,从而达到彻底治愈神经性头痛的目的。一般一疗程30天,轻型病例2~3个疗程即可治愈,一般无毒副作用。治疗期间忌饮酒,忌食生冷辣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要有规律。患者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多数是可以治愈的。 三、几个典型病例: 1、陈某某,女,40岁,临沂市郑旺农民。因受刺激后出现持续性头痛2年,头痛为双颞及后枕部钝痛,少有不痛的时候,伴头晕、头重压感,颈部僵硬感、烦燥、心慌、耳鸣、夜间失眠多梦,白天神疲乏力、精神萎糜。在我院脑电图脑电地形图检查正常,后枕部风池穴处有明显压痛点,我院口服神经性头痛协定处方静痛灵一号,结合穴位注射神经细胞激活剂1次即明显缓解,共注射3次,治疗一月痊愈。复诊时精神焕发,精力充沛,恢复如前。 2、范某,女,18岁,师范学院学生。由于上高中时学习紧张,思想压力过大,引起头痛、失眠2年,伴随症状:头昏眼花、头脑不清醒、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学习成绩下降、心慌胸闷、烦躁易怒、头重脚轻、有气无力、脸色苍白、双眼无神、恐惧胆小、不善交际,每次来月经时症状加重。多处求医无效,脑电地形图及CT等检查未见异常。我院行口服协定处方静痛灵一号结合穴位注射神经细胞激活剂治疗,七天症状消失,月余康复。 3、张某某,男,29岁,临沂市某中学教师,头痛5年,为前额部及双颞部痛,呈持续性,有时为搏动性,伴心烦、心慌、失眠、多梦,肩背部痛、全身都有说不出的难受,整日昏昏沉沉,经常反复发作、痛不欲生、四处求治。在其他医院CT检查正常,治疗数年未见效。在本院做焦虑自评量表测验示中等焦虑,脑电地形图正常。诊断:神经性头痛伴广泛性焦虑症。在我院口服神经性头痛协定处方静痛灵一号,穴位注射神经细胞激活剂3次,穴位埋线3次,治疗2月痊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4、李某,女,32岁,广东省珠海市职员,8年前因恋爱婚姻问题受刺激后出现头痛,双颞侧及后枕部持续性头痛,每时每刻都在受到头痛的折磨,很少有不痛的时候,并且头部绷紧感,象戴着紧箍一样难受,心情烦躁,情绪抑郁,曾有自杀念头,不能看书、不能学习,并因此而在家病休5年,CT、磁共振、脑电图等各种检查都正常,在全国各大城市医院多次诊治均未见效,1年前从国际互连网上看到我院治疗头痛的消息后来我院治疗,经过郭主任的穴位注射及口服静痛灵等药物治疗后,第二天头痛就缓解了,她坚持收听郭主任制作的放松训练磁带,数天后睡眠改善,精神状态好转,持续服药治疗2个月后停药,至今未再出现头痛。目前已经正常上班,家庭幸福美满。 5、刘某某,女,23岁,山东大学学生。反复发作性头痛5年,近2来发作频繁,平均每星期发作3—5次,每次发作1—5小时左右,发作时头痛剧烈,主要为双侧颞部及前额痛,伴恶心呕吐,月经期更重,长期服用安乃近、脑清片等止痛药。发病原因是由于高考时过于紧张,压力太大造成的,除头痛外病人还有情绪抑郁、悲观失望、兴趣减退,对学习产生了厌恶情绪,一上课就头痛,并因此准备休学,各种检查都正常,各地医院诊断为神经性头痛,1年前来我院就诊被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在我院穴位注射神经细胞激活剂3次,穴位埋线5次,结合口服神经性头痛协定处方静痛灵二号2月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现在学习生活如常人。 为方便外地患者就诊,本专家门诊已开展函诊邮购业务,神经性头痛系列方剂静痛灵系列可单独服用,也可结合穴位埋线或穴位割治疗法治疗。
根治头痛、头昏、失眠、瘫痪特效药一、药理研究药物的配伍应用,是中医治疗学中一门很高的医术,向来被历代医家所重视。中药配伍关键在于能充分利用药物配伍后所产生的协同增效作用,因此“君、臣、佐、使”的制方原则尤为重要。方剂是药物配伍的发展,是药物配伍的较高形式,正确的、合理的配伍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活血镇痛胶囊”组方发明人认为:人体所有生理机能以气、血为本,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血赖气以运行,气滞则血滞。头痛的治疗,以缓急止痛治其标:运用“通则不痛”及“气行则血行”的机理,采用补气、活血、平肝阳、祛风通络治法,才可治其本,方可达到增加脑血流,双向调节脑血管,改善脑循环,乃为治头痛之根本。而现有治疗头痛、头晕的方剂中,未有补气、益气的药物入方,所以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活血镇痛胶囊”以黄芪、红参为君药,阴阳兼顾,补元气、生精血,具有强大的补气助阳的作用,是治一切气虚不足之证的首选药物。用川芎、红花、乳香等为臣药,川芎为“血中气药”,为祛风止痛之佳品,红花活血镇痛;桃仁最善破血行瘀,可治疗瘀血阻滞的各类病症:没药与乳香相须为用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之功效,佐以白芷、防风、细辛、钩滕,其中白芷芳香上行头目而祛风通窍;防风为治风之良药,上清头而七窍,内除骨节疼痛;细辛上疏头风,下通肾气,善于通利耳鼻,散寒止痛;钩滕平肝阳、息头风、清头目。全方以君药益气补气,臣药活血散瘀,佐使解表祛风,诸药相辅合用共奏,真正做到益气活血,祛风通络,使止痛功效倍增。故对中医诊断的“外感风寒”、“风湿头痛”、“气虚头痛”、“肝阳头痛”、“血瘀头痛”,西医诊断的偏头痛、神经性头痛、外伤性头痛,脑供血不足、脑梗塞等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二、活血镇痛胶囊组方的三大创新点:头痛在高科技的现代社会仍然是危害全人类健康的主要世界疑难顽症之一。为什么西药就不能发明一种既能扩张脑血管又同时能收缩脑血管的药物?为什么几千年来该病的治疗都没有突破?全人类约十亿人仍在头痛的折磨煎熬中挣扎和呻吟,是不知道病因吗?不是!!是不知道合理的配方?不是!!而是没能深入细致的研究其气和血在头脑疾病中的关系和病因的多样,没有合理组方。活血镇痛胶囊的组方有三大创新点:第一大创新点是:在前人活血化瘀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应用了助“气行则血行”的药物,增加了动力源,彻底解决了脉管的通畅性,使之紊乱的、受损的、破坏阻塞的脑血管功能恢复正常,脑细胞功能正常而达到神经血管功能正常的目的。第二大创新点是:发明人认识到数十年不愈的慢性头痛、头昏、失眠、瘫痪等疾病初期都为实症,由于长期的疾病折磨必然导致病人的免疫功能低下,势必造成“久病必虚”,这类病人需要扶正才能祛邪,因此要“益气补虚”。第三大创新点是:发明人还考虑到了针对多种病因,方中用了治疗气虚、血虚、血瘀、肝阳上亢、风寒头痛的药物,而达到了一方治多病的效果。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本药能治愈90%以上的各种慢性、顽固性头痛、头昏、失眠、瘫痪等疾病。三、产品的三大功效特点经过动物实验和十年的临床验证活血镇痛胶囊的功效特点可归纳为三大部份:1、能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故能治疗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2、它能双向调节脑血管功能,使之持久稳定在正常状态,故能治疗偏头痛、血管性头痛。双向调节脑血管功能是目前的中西药物都没有的。3、由于它的活血作用,它能使阻塞的脑血管再通,故能治疗脑血栓、脑梗塞、脑外伤后遗症、脑溢血后遗症。四、活血镇痛胶囊的适应症1、治疗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性头痛,外伤性头痛,肌紧张性头痛,神经官能性头痛。2、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脑血管扩张、失眠症 。3、脑血栓、脑梗塞、脑溢血后遗症,脑外伤后遗症。五、疗效统计,效果奇特1、血管性头痛有效率,脑供血不足有效率,脑血管扩张有效率,脑梗塞有效率95%,外伤性头痛92%,三叉性头痛有效率82%。2、与对照药物比较有效率和显效治愈率均高23%。3、治疗2年后随访300例,82%未复发。4、起效快者24小时,一般72小时左右,极个别为8—9天,大部份一疗程显效。六、活血镇痛胶囊的特点1、纯天然药材,无毒性、无毒副作用、无成瘾性。2、活血才能治头痛,不仅止痛而是从根本上治疗头痛、头昏、失眠、偏瘫,愈后不易复发。3、对脑血管有双向调节作用,对脑血管供血不足或脑血管扩张都有明显效果。4、对阻塞的脑血管有再通的作用,适宜于脑血栓、脑梗塞、脑溢血及脑外伤恢复期。5、疗程短,大部份一疗程半月显效或治愈,愈后不需长期服药。6、配方和工艺获国家发明专利,系本公司自己研制全国独家生产品种。七、活血镇痛胶囊治疗中的注意事项1、本药大部分病人3—4天起效,少部份病人5—8天后有头昏、乏力、思睡等症状,这些病人千万不要认为是副作用而停药,这可能是颅内血液循环在调整、改善。此类病人99%都能恢复。2、本药治疗需坚持疗程,症状消失后仍应巩固一段时间,方能治根。疗程中和月经期不需停药,千万不要间隙服药,否则今后再服疗效不佳。3、胃病患者宜饭后服或同时服保护胃的胃膜素等药物,停药后胃脘不适可恢复。4、急性颅内出血和孕妇禁用。八、国家发明确专利 好评如潮1、本药鉴定专家认为本药具有较显著的祛风、活血镇痛、益气扶正之作用,治疗瘀血性头痛疗效确切,使用方便,无毐副作用,是一种较好的的中药新品种,宜推广应用。2、上海医学专家治疗中心:本药是治疗头痛的首选药物。3、天津武警医院专家:我们用活血镇痛胶囊和罗通定540例偏头痛,采用随机分组比较观察。典型偏头痛有效率,普通型偏头痛。对照组有效率为和,有显效性差异(P<),说明活血镇痛胶囊对偏头痛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4、本品论文《活血镇痛胶囊治疗瘀血性头痛临床疗效分析》1999年获德国·汉堡第一届国际中西医结合防治老年病及疑难病研讨会金奖。5、1999年9月活血镇病胶囊产品被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法国科技质量监督评价委员会联合向欧盟市场推荐的中国高质量科技产品。6、2000年获香港国际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金奖。7、全国百余家媒体争相报导。活血镇痛胶囊,民族医药的创新品牌,一定会让痛苦的人们脱离苦海,让你重新走向健康生活的金光大道上。
一、什么是神经性头痛 神经性头痛主要是指紧张性头痛、功能性头痛及血管神经性头痛,多由精神紧张、生气引起,主要症状为持续性的头部闷痛、压迫感、沉重感,有的病人自诉为头部有“紧箍”感。大部分病人为两 侧头痛,多为两颞侧、后枕部及头顶部或全头部。头痛性质为钝痛、胀痛、压迫感、麻木感和束带样紧箍感。头痛的强度为轻度至中度,很少因头痛而卧床不起或影响日常生活。有的病人可有长年累月的持续性头痛,有的病人的症状甚至可回溯10-20年。病人可以整天头痛,头痛的时间要多于不痛的时间。因为激动、生气、失眠、焦虑或忧郁等因素常使头痛加剧。还有一部分病人,不仅具有肌紧张性头痛的特点,而且还有血管性头痛的临床表现,主诉双颞侧搏动性头痛。这种既有紧张性头痛,又有血管性头痛的临床表现,称为混合型头痛。病人多伴有头晕、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心慌、气短、恐惧、耳鸣、失眠多梦、腰酸背痛、颈部僵硬等症状,部分病人在颈枕两侧或两颞侧有明显的压痛点。 二、怎样治疗神经性头痛 1、药物治疗: 本专家门诊部神经内科医师长期从事头痛病的研究,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对各种慢性头痛的治疗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根据祖传秘方,结合20多年临床研究成果,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成功地运用几十味名贵药物研制出专治神经性头痛的系列方药—神经性头痛系列协定处方,利用该系列特效药成功的治愈了2000多例慢性神经性头痛病人。神经性头痛系列协定处方对各种头痛病(包括各种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偏头痛、肌肉紧张性头痛、月经性头痛、脑外伤性头痛、癫痫性头痛、高血压性头痛等)均有特效,突出的特点是治愈后不复发。静痛灵系列协定处方具有健脑养神、定心安神、祛风止痛的功效,根据不同病因,类型,辩证用药,具有见效快、疗程短的特点,本方剂调治的优点是:疗效稳定,无毒副作用,巩固治疗后不易复发。 神经性头痛系列方药专门用于治疗各种顽固性神经性头痛(包括慢性血管神经性头痛、紧张性头痛、肌收缩性头痛、功能性头痛等)及其伴发的头晕、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心慌、气短、恐惧、耳鸣、头部压迫感、失眠多梦、腰酸背痛、颈部僵硬等症。本处方可调整神经功能、改善脑部供血供氧、消除精神紧张、缓解头部肌肉痉挛,对各种类型神经性头痛、头晕、心慌、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失眠等症状有特效。 神经性头痛系列协定处方21天一个疗程,一般病例可以连续服用1—3个疗程。 系列特效药物头痛系列方剂简介: 神经性头痛系列方剂 主要成分: 功能与主治:镇静安神、健脑益智、健脾和胃,可调整神经功能、改善脑部供血供氧、消除精 神紧张、缓解头部肌肉痉挛,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偏头痛引起的头痛头晕、烦躁不安、 心慌、气急、失眠、多梦、颈项僵硬等症。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日一付,水煎服或开水泡服,分三次服用,饭后服。儿童患者酌情减量 忌食生冷辣等刺激性食物。 服用说明:以上方剂为基本方之一,本方剂治疗各种类型头痛有显著疗效,忌饮酒,忌食生冷辣等刺激性食物。一般服用一个疗程症状消失后可逐渐减量。服药的同时应去除不良心理因素,加强心理调整,抑制焦虑情绪,保持心身安静,做一些放松训练、晨练、气功、放松功等,或者头颈部按摩,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 二、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血管性头痛,它的发生是由于神经功能紊乱造成颅内外血管舒缩障碍而引发的血管收缩性或扩张性头痛。治疗也是根据其发病机理:调节神经、调节血管舒缩功能,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偏头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郭医师认为:偏头痛的病因不是单纯的,而是人体五脏功能发生紊乱,阴阳平衡失调而造成的,因此,在治疗上打破了只养血安神的老路子,根据病人症状、发病原因、发病机理及药物的作用,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通过严格配伍,精选多种名贵药物配制而成治疗各种偏头痛的系列方剂—偏痛灵系列方剂,具有健脑养神、定心安神、祛风止痛的功效,根据不同病因,类型,辩证用药,具有见效快、疗程短的特点,本方剂调治的优点是:疗效稳定,无毒副作用,巩固治疗后不易复发。 偏头痛系列方药专门用于治疗各种顽固性偏头痛及其伴发的头晕、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心慌、气短、恐惧、耳鸣、头部压迫感、失眠多梦、腰酸背痛、颈部僵硬等症。本处方可调整神经功能、改善脑部供血供氧、消除精神紧张、缓解头部肌肉痉挛,对各种类型偏头痛及头晕、心慌、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失眠等症状有特效。 偏痛灵系列协定处方21天一个疗程,一般病例可以连续服用1—3个疗程。 系列特效药物偏痛灵方剂及偏头痛汤剂简介: 偏头痛汤一号方剂 主要成分: 功能与主治:镇静安神、祛风止痛,用于治疗各种类型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日一付,水煎服或开水泡服,分三次服用,饭后服。儿童患者酌情减量 忌饮酒,忌食生冷辣等刺激性食物。 注意事项:1、本方不宜用于经期偏头痛。2、阴虚患者不宜使用。 偏头痛方剂二号方剂 主要成分: 功能与主治:镇静安神、活血化淤、祛风镇痛、具有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 改善微循环的作用,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痛。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日一付,水煎服或开水泡服,分三次服用,饭后服。儿童患者酌情减量 忌食生冷辣等刺激性食物。 服用说明:以上方剂为基本方之一,本方剂治疗各种类型偏头痛有显著疗效,忌饮酒,忌食生冷辣等刺激性食 物。一般服用一个疗程症状消失后可逐渐减量。服药的同时应去除不良心理因素,加强心理调整,抑制焦虑情绪,保持心身安静,做一些放松训练、晨练、气功、放松功等,或者头颈部按摩,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 系列特效药物珍珠青龙散简介 珍珠青龙散 主要成分: 功能与主治: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焦虑症、神经衰弱、抑郁症、失眠症引起的头痛、 头晕、烦躁易怒、心悸、尿频、易汗、失眠多梦等症。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日三次,每次一包,温开水冲服,饭后服。儿童患者酌情减量, 忌食生冷辣等刺激性食物。 为方便外地患者就诊,本专家门诊开展函诊邮购业务,中药方剂可单独服用,也可结合穴位埋线或穴位割治疗法治疗。 2、穴位注射疗法: 穴位注射是一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即在有关的针刺穴位、或通过经络触诊发现阳性反应的某些部位注射一定的药物,利用针刺和药液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出现一定的针感,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穴位的选择:根据经络触诊检查:根据病种、病因及疾病的经络走向循经触摸,选择出现反应最明显的经穴作为治疗的主要经穴,这些反应主要表现为结节、压痛、形态变化等,有经验的医生可很容易的找到这些穴位。其次是用经络测定仪寻找穴位:人体表一定部位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关系,经络测定仪就是通过一定部位的皮肤电阻变化情况,结合临床表现来观察和推测某些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变化,作为选穴依据,或作为临床诊断治疗参考。 (2)、药物的选择:神经性头痛病人穴位注射,这是一种复方制剂,是经过20多年的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的,他参考国外的治疗经验,终于发现某些药物对大脑神经细胞有激活作用,对沉睡的神经细胞有唤醒作用,同时还能使某些紧张的神经松弛下来,即可起到调整神经、调节大脑兴奋与抑制过程的作用。还能调整血管舒缩功能、改善大脑血液供应的作用。临床及实验证明本疗法可明显改善大脑功能、提高记忆力及思维功能、头痛发作次数及程度明显减少。许多病人穴位注射后头脑立即清晰,视物清楚,可起到立杆见影的功效。而且穴位注射还能起到温通经脉,祛除寒湿,调整脏腑气血及调整神经功能的作用,能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内分泌失调得到改善,即通过经络-神经-皮层-内脏的综合调节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是中西医结合的最佳治疗方法。有关论文已在国内重要期刊上发表,多次在全国学术交流会上宣读交流,得到有关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穴位注射一般每周治疗一次,5次为一疗程。 3、穴位埋线法: 穴位埋线疗法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穴位埋藏法,它是用埋线器具将特种药物浸泡的蛋白质磁化线植入相应的穴位,通过药物及线体对穴位产生持续有效的刺激作用(线在体内15天至3个月自然被溶解吸收),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穴位埋线疗法弥补了扎针时间短、扎针次数多、疗效不持久、疾病愈后不易巩固的缺点。 在病人的一定的经穴上进行穴位埋线可有效的治疗神经性头痛,穴位埋线治疗疾病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不同的症状、不同的病因进行辩证选穴,然后在穴位上埋线起到温通经脉,祛除寒湿,调整脏腑气血及调整神经功能的作用,能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内分泌失调得到改善,即通过经络-神经-皮层-内脏的综合调节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本疗法可调整神经、调节大脑兴奋与抑制过程、调整血管舒缩功能、改善大脑血液供应、激活神经细胞,临床及实验证明本疗法可明显改善大脑功能、提高记忆力及思维功能,对神经性头痛有明显效果。穴位埋线15天埋线一次,免去患者每天“针”一次的麻烦和痛苦,使繁忙现代人易于接受。 穴位埋线疗法最大优点是无任何副作用,安全无痛苦,病人易于接受,且复发率极低。 4、穴位割治疗法: 20多年来我们对祖国医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发展,穴位割治疗法是根据中医经络学说的观点,从针刺疗法演变而来,其功能在于疏通经络,宣导气血 阴阳协调,定心安神之目的。穴位割治治疗疾病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不同的症状、不同的病因进行辩证选穴,然后在穴位上进行割治可起到温通经脉,祛除寒湿,调整脏腑气血及调整神经功能的作用。结合口服系列特效药物配穴位割治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起到相互协调、增强疗效之功效。 口服药物与穴位注射或穴位埋线疗法有机结合,疗效相辅相成,从而达到彻底治愈神经性头痛的目的。一般一疗程21天,轻型病例2~3个疗程即可治愈,一般无毒副作用。治疗期间忌饮酒,忌食生冷辣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要有规律。患者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多数是可以治愈的。
对产前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状态以及分娩方式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对初产妇进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产妇心理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产妇心理护理论文 范文 一:产妇产后心理护理的研究进展
【摘要】目的: 总结 产妇产后心理护理的研究进展。 方法 :通过临床 经验 及查阅有关期刊、杂志报道进行综述。结果:积极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影响产妇的心理活动,帮助产妇获得最佳的身心状态。结论:妇产科工作人员要学习相关护理知识,研究孕妇的心理需要,掌握产后心理护理技能,提高产后心理护理的效果。
【关键词】产后;心理护理;研究进展
心理护理,指在护理过程中,医务工作者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以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的。心理护理在现代产科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内容,是护理全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护患间的 人际交往 ,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帮助患者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的身心状态[1]。为了做好孕妇产后的心理护理,掌握、提高与产妇的交流技巧,做好她们的心理疏导,促进产妇产后的身体心理恢复,妇产科工作人员要学习相关护理知识,研究孕妇的心理需要,掌握产后心理护理技能,提高产后心理护理的效果。本文通过总结相关参考文献,对产妇产后的心理护理综述如下。
1 产妇产后的心理特点
不稳定情绪 因为产妇产后身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与情绪活动有关的儿茶酚胺分泌减少,体内的内分泌调节处在不平衡状态,所以其情绪很不稳定,有50%~70%的妇女在产后3天发生抑郁症,表现为精神沮丧、焦虑不安、失眠、食欲不振、易激动、注意力和 记忆力 减退等[2]。
分娩结束带来精神上的解脱和体力上的疲乏,而忘却了不良的主诉 产妇经过10月怀胎的辛苦和分娩时痛苦折磨之后,亲眼看到自己期待已久的婴儿,做妈妈的幸福感油然而生。产时巨大的体力消耗,使产妇倍感辛劳,由于这两种感觉占据了主导地位,掩盖了一些不良现象,使产妇不能及时诉说,导致产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如某产妇,以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入院,经用药控制,病情稳定,预期顺利分娩一男婴。由于疾病本身的特点,加之产妇产后过度的兴奋,病情呈发展趋势,曾一度感到头痛、头晕,但因过度疲劳的掩盖而失去诉说的机会,使病情未能得到及时的诊治,从而引起产后子痫的发生。
受传统习俗影响而产生的忌口心理 这种心理在农村产妇中尤为显著,由于受传统习俗的影响和产妇营养卫生知识的缺乏,她们在饮食上往往沿袭传统的做法,忌这忌那,认为除了小米稀饭加鸡蛋以外,其他的食物都要忌口,都有回乳的可能,殊不知,正是由于这种不良的传统饮食习惯认识,造成了一些产妇食欲不振、微量元素缺乏、缺铁性贫血、乳量不足[3]。
受传统“月子”习惯影响而产生的依赖性心理 产妇由于分娩时巨大的体力消耗,产后非常的疲劳,体质比较虚弱,强调产妇的充分休息固然重要,但并不意味着完全不活动。许多的产妇仍按照我国的传统的习惯,产后静养,不活动,
吃饱了就睡,整天的躺在床上,这必然就养成了依赖与懒惰的心理[4],特别是现在的产妇,她们成了家里的“有功之臣”,“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任何事情都依赖他人去干,更有甚者在产后最初几天不坐起来吃饭,而让家人一口一口的喂饭。由于长期平卧姿势,使松弛的子宫韧带得不到恢复,从而造成子宫后位,以至产后腰痛等。
婴儿性别不理想的失望心理 由于受家庭环境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的农民产妇对生育男性婴儿比较满意,生育女性婴儿则怏怏不乐,思想压力较大,怕丈夫公婆嫌弃。
在母乳喂养方面常残存不正确的心理认识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产妇的娇气情绪,对初次哺乳时的疼痛产生惧怕的心理,以致不敢哺乳;个别城市产妇为了保持体形美,误认为哺乳会影响体型而不哺乳;孕妇对初乳的价值认识不足,认为初乳又黄又稠不干净,吸出后弃之;对纠正乳头凹陷缺乏耐心,这样,使大多数婴儿得不到初乳[5]。
2 心理护理
经历妊娠及分娩的激动与紧张,产妇精神极度放松,对哺育婴儿的担心。产后不良情绪是产妇在产褥期发生的常见的情绪,它不仅影响产妇的健康,危害产妇及婴儿而且影响到婚姻家庭和社会。护理人员应给予产妇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给予正确的心理疏导和护理,这对促进产妇健康和婴儿健康都有重要的意义。
改变不适应的认识和行为 分娩原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而不少产妇对此却抱着恐惧和危险的意识,以致产生焦虑。对此应采用方法可靠,应用广泛的认知行为疗法,利用电视、资料、讲课等多种形式,向产妇及家属反复讲授妊娠分娩经过和相关知识,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科学育儿方法,及早了解可能出现情况的对应 措施 [6]。
放松训练技巧的应用 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对自身能否顺利分娩持怀疑态度,信心不足,在剧裂宫缩阵痛下,往往变得烦躁不安,甚至失去理智。在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强烈的生理疼痛下,仅靠简单的语言是不够的,应选派有分娩经历和经验的助产士陪伴分娩全过程[7]。
帮助产妇增强适应性应付能力 与产妇建立良好的关系,给予有效的情感支持,取得她们的信任和配合。当术后伤口疼痛时,提供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如 与人交流、听音乐,按摩相关穴位并予以精神安慰和心理疏导,必要时遵医嘱用
镇痛药物。正确指导产妇产后的休息或锻炼 产妇产后强调充分的休息,但并不意味着不活动,适当的活动或者锻炼,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法,也是非常必要的。一般顺产妇于产后6~8h就可以坐起吃饭喝水,24h后就可以下床适当活动,如在室内走动,到厕所大小便等,还可以在床上做一些简单的、活动量小的康复 体操 或做一些轻微的家务劳动,但难产、高龄危产和剖宫产的产妇应适当的推迟下床活动的时间[,8]。
宣传男女平等的思想 讲解生男生女的原并纠正重男轻女的错误思想,消除产妇的自卑和失望感。举出实例说明不良的情绪可以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如2例同是剖宫产产妇,手术后身体情况差不多,但其中1例因生女孩遭到家人的冷落,使其情绪低落,抑郁寡欢,导致抵抗力下降,刀口感染,乳汁分泌不足;而另1例则刀口预期拆线,愈合良好,身体很快恢复。
针对产妇的忌口心理,要宣传产后营养的重要性 产妇一方面自己需要营养以补充怀孕和分娩期的消耗;另一方面,还要担负哺育的责任,要做到营养合理,同时对她们的饮食进行科学的指导:在产褥期,进食原则应该多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碳水化合物,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食新鲜的鱼虾肉、蔬菜及水果等。如果饮食过于单调,难以满足产妇的营养需要,也会影响母婴的健康[9]。
大力宣传母乳喂养尤其是早哺乳的优点 首先介绍初乳的成分,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可保护婴儿娇嫩的消化道、呼吸道黏膜,抵抗病毒的侵袭,预防肺炎、腹泻等疾病,还要讲明早哺乳可刺激母体的泌乳功能,乳汁是越吸越多;如果产后不及时哺乳,一部分产妇将永远不会泌乳,一部分产妇即使有乳房发胀、泌乳,如没有婴儿的吸充刺激,泌乳也会渐渐的减少。建立母乳喂养信心在分娩后的最初一两天,因分娩的疲劳尚未恢复,乳汁减少。因此有些产妇会出现烦躁,紧张,焦虑的心情,怀疑自己没有足够的乳汁去喂乳婴儿,从而添加母乳代用品。这时责任护士应有高度责任心和爱心,多给产妇鼓励和服务。讲解早期母乳喂养的一些常遇的问题。必要时用手挤出些乳汁[10],告诉她们少量的初乳完全能够满足婴儿的需求。只要坚持早期频繁吸吮,促进乳汁的分泌,母乳喂养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杜绝使用奶瓶,橡皮奶头作安慰物。成功的母乳喂养可以建立母乳感情因数产妇都是初为人母,往往担心不会照顾孩子。因此,我们取消以往的婴儿室,建立母婴同室,让产妇与与婴儿24小时在一起,便于随时随地都可以把婴儿抱起进行母乳喂养,真正做到按需哺乳。责任护士手把手地教会产妇喂奶的姿势和体位,示教手法挤奶,保持泌乳。并让产妇及家属在医院中学会如何照料新生儿,从而提高提高母乳喂养率,并为出院后的持续母乳喂养创造条件。
调节产妇心境和情绪,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舒适环境针对产妇产后心理脆弱易受暗示和依赖的特点,护士态度和蔼热情,关怀细致,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决不因言语和行为不慎,增加产妇心理负担,避免医院不良刺激,向产妇介绍同室病友及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提供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的读物,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拥有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食欲[11]。
产后抑郁症的心理护理 由于抑郁症多发生于产后,因此,除做好对产妇的治疗及日常护理外,要继续观察产妇的心理活动。根据产妇年龄、职业、 文化 程度、经济状况、生育经历、性格脾气、家庭关系等方面的不同,有针对性的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及时发现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先兆,因婴儿性别不如意,加上家人歧视,产妇出现心情抑郁、失望,不愿哺乳婴儿等反常心理和行为。婴儿有生理缺陷或意外情况产妇则长吁短叹,暗自落泪,不语,不思饮食.表现为自卑、痛苦不能自拔。医护人员要关心体贴产妇详细了解症结所在,诱导产妇疏泄情感,按照接受、支持、保护心理护理三要素,给产妇提供心理支持和生活护理,消除各种刺激因素。通过医护人员和家庭的良好的护理,产妇就会慢慢调节好自身的心理状态,确保母子平安[12-13]。
初产妇产后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充分了解产妇家庭背景,重点了解产妇心理改变,由于初产妇缺乏育儿经验和相关护理知识,不能尽快适应角色改变,易造成心理应激产生焦虑、抑郁。护理人员根据上述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对有不良心理状况的产妇给予心理辅导,减少或避免精神刺激;对存在焦虑、抑郁高危因素的孕产妇,运用放松疗法,提高其心理素质;对重男轻女观念较严重的家庭,积极宣传男女平等的意义,使健康 教育 深入家庭和社会。同时,充分发挥家庭支持作用,促使家人尤其是丈夫关心安抚产妇,消除焦虑、抑郁情绪。护理人员要耐心倾听初产妇提出的各种疑问,用通俗语言及时给予讲解,加强沟通,以减少其紧张、恐惧情绪。此外,还可以通过音乐疗法提高产妇的快乐情绪[14]。
3 实施产后护理应注意的事项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成功的重要保证 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做孕妇产后心理护理时,要首先保持好自己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和情感性的动作与产妇接触,以期实现心理护理的成功进行。
医护人员应注意的问题 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善于运用多种沟通技巧,耐心倾听产妇的诉说,设身处地地理解产妇的情感。交谈中要自然、放松,要与产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还要注意尊重病人人格。做心理护理时应让病人对交谈有思想准备,不感到突然和勉强,以消除其焦虑、抑郁、愤怒情绪等[15]。 4 小结
产妇产后的心理问题受到很多问题的影响,护理人员应通过相关方法和技巧对产妇的心理问题进行正确和行之有效的疏导和治疗,帮助产妇尽快摆脱不良情绪的影响。
心理护理在现代产科中已成为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产后产妇的情绪对饮食,乳汁分泌有极大的影响,实施产后心理护理能帮助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产妇保持身心舒畅,顺利完成角色转换,确保母婴身体健康及家庭的幸福。护理人员应加强产后产妇心理特点的学习,多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通过对产妇产后各方面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促进产后产妇心理的健康发展 。
5 致谢
电大的学习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结束,论文完成之际,我向宿州电大的谢老师和论文指导老师左老师表示真诚的感谢,左老师知识渊博,精益求精,在论文选题,研究和撰写的过程中不断地指导和修改,为我提供了很多专业的指导,给予我极大的帮助,我提出的问题都耐心给予解答,使我受益匪浅,在此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感谢我的班主任谢老师,对我在校期间的学习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和精力,使我增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感谢帮助我,关心我的同学朋友,他们对我的鞭策,鼓励和理解是我克服困难,,不断进步的动力,感谢我的家人,给予我无私的支持和帮助,谢谢你们!
参考文献: [1] 李茹慧. 产后心理护理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 ____, 2010,19(1): 186.
[2] 张林, 花莲英, 王文娟, 等. 无痛分娩初产妇抑郁的心理护理及效果观察[J]. 护理管理杂志, 2011, 11(2): 883.
[3] 张瑞红. 初产妇104例产后心理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2): 115.
[4] 朱海燕. 对产妇常见心理问题的护理干预[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 23(1): 242.
[5] 张翠琼, 何桂花, 王冬梅. 解释性心理护理对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J]. 现代临床护理, 2009, 8(6): 59-60.
[6] 杨素勉, 桑文淑, 李荣霞. 对剖宫产产妇泌乳及产后恢复的心理护理[J]. 河北医学, 2006, 12(1): 1070.
[7] 徐润芳, 李麦玲, 金惠霞. 心理因素致产后出血的抢救及护理[J]. 洛阳医专学报, 2002, 20(2): 159.
[8] 李福娟, 禹梅菊. 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心理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 2003, 9(1): 61-62.
[9] 徐丽亚. 产后抑郁对孕产期妇女影响的临床研究[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 34(2): 197.
[10] 沙珍萍. 认知疗法在产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08 14(7): 36.
[11] 侯立军. 运动对心理障碍的调节作用[J]. 中国临床康复, 2002, 6(1): 111.
[12] 焦桂秀. 产科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24): 44-45.
[13] 李艳梅. 妇产科护理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J]. 中国医药科学, 2011, 01(15): 136.
[14] 陶富芬. 心理护理在产科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 16(27): 4087.
[15] 曾孝莲. 浅议妇产科手术的心理护理[J]. 中外健康文摘, 2011, 08(28): 333-334.
产妇心理护理论文范文二:产妇的心理护理
摘要:分娩是一个生理过程。产妇临产前中后生理和心理会发生很大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可直接影响产程进展,造成分娩障碍及产后出血增多等不良后果。因此,我们产科工作人员应针对产妇在各个阶段的不良情绪,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减轻其心理压力,使其以最佳的心态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顺利完成分娩。产后促进母婴之间的感情
关键词:产妇 产前 产后 心理护理
一 引言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 护理工作已从以前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随着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心理护理已被广大护理人员认可和接受,并且应用到了各个方面。近几年来,对产妇的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母婴安全是关键。因为心理因素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处于分娩时的初产妇心情特别复杂,不良情绪可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可致交感神经兴奋,使子宫收缩抑制和子宫血管收缩,最终出现产程延长,使分娩不能正常进行,可导致滞产、难产、手术产等,为避免或减少这些情况发生,应重视产妇的心理护理,使产妇以最佳的心态结束分娩。心理护理的运用在产妇分娩过程中,能提高孕妇和胎儿安全系数,降低剖宫产术,取得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见对待产妇一般护理的同时,心理护理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 产前的心理护理
1 产前心理护理的概念
所谓孕妇产前心理是指孕妇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意志、性格及情感等等。孕妇产前心理状态是复杂的, 既有将做母亲的喜悦, 又有面对生产的焦虑、忧愁情绪, 这种复杂和矛盾的心情必然会从心理和情感上表露出来。孕妇产前心理一般可归纳为四种:
(1)理智型: 一般文化程度较高, 情绪上比较稳定。
(2)恐惧型: 孕妇本人对医学、生育、生理等科学知识缺乏, 情绪不稳定, 多疑, 恐惧与担心。
(3)愚昧型: 文化素质低, 对生儿生女特别关心, 有的怕这怕那, 顾虑重重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4)中间型: 这种孕妇所占人数最多。
2 护理对策
俗话说:“瓜熟蒂落”,胎儿在宫内生长发育成熟后要离开母体,降临人间,这时产妇的心情往往是兴奋、焦虑、紧张及担心能否顺利分娩等异常的心理,首先医务人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自信的外表、亲切和蔼的形象,能与产妇进行有效沟通。待产妇如亲人就像亲姐妹、亲闺女一般。无时无刻都能让产妇感受到医务人员对她的关心、温暖和爱,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其次主动了解产妇思想上及家庭情况,正确运用语言艺术,做好思想上的沟通,取得产妇和家属的信任。医务人员的音调,用词,表情都会引起产妇的不同反应,因此,医务人员的语言,行为,心理状态及服务质量对促进孕妇在待产,分娩时的心里状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良好的心理护理对能否顺利分娩起着巨大作用。针对不同的心理反应,做出不同的护理对策。孕妇焦虑恐惧心理来源于多方面。如:怕孩子有畸形,怕产痛,怕难产等等, 她们情绪非常紧张。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耐心向她们解释。加强她们的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 消除对分娩的恐惧和紧张心理, 注意饮食和休息, 并对其进行无痛分娩教育, 使她们有了对分娩的信心和决心, 对分娩过程有一定的安全感。孕妇面临人生关头的决择, 心理状态是复杂的, 顾虑也是多种多样的,总之情绪非常紧张,心理变化复杂。因此, 要把心理护理放在首位, 正确对待孕妇, 并将心比心地去理解她、关心她、安慰她、帮助她, 使产妇的生理心理都处于最佳状态。在心理护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努力钻研业务技术, 不断提高护理水平, 并及时对孕妇介绍产前护理知识, 尽快使她们消除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情绪。通过护理人员的一言一行, 取得孕妇及家属的配合, 解除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 取得最佳护理效果。心理护理要因人而异进行心理引导, 只有这样才能使护理人员逐渐进入孕妇心理, 并成为重要角色。心理因素既是致病的原因, 也是治病的条件, 并可提供防病的依据。努力做好孕妇产前的心理护理, 以帮助产妇顺利度过分娩期。
三 具体产程的心理护理
1 第一产程心理护理
第一产程是心理护理的关键时期。针对第一产程时间长,宫缩痛,容易使产妇疲劳,如果产程观察不仔细,产妇不合作,处理不当,容易对产妇安全产生不利。因此应设护士陪产,并根据产妇文化程度、职业、性格及对疼痛的耐受程度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如知识分子性格内涵,易受暗示,护理过程中以宣教为主,同时把每次检查的结果及时反馈给产妇,以调动其积极性,对自制力强的产妇,多给予鼓励,同时劝其反映自己的不适,自制力差的产妇,多给予安慰,积极合作时给予表扬,采用愉快诱导教育法,对产妇少批评,不指责,更不能训斥和表示厌烦,必要时给一些止痛剂,对神经类型较兴奋的产妇,每次宫缩来临,产妇惊慌失措,护士应耐心解释。每次宫缩时用手平放在产妇腹部,了解宫缩强度、频率,宫缩过后,听胎心音,把每次宫缩及胎儿的情况告知产妇。告知产妇,第一产程要养精蓄锐,喊叫呻吟会过早消耗体力,对分娩不利。宫缩进入活跃期后,宫缩会越强,收缩期长,间歇期越来越短,大多数产妇难以承受宫缩痛,会大声喊叫、呻吟,加上胎头下降压迫直肠产生排便感,部分初产妇随着产程进展,伴随羊膜囊破裂,羊水流出等系列情况出现时,往往会恐慌不安,这时护士应告诉产妇宫缩,胎儿下降,羊水破裂是正常现象,并及时指导产妇放松,不过早使用腹压,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变化,监测产妇血压、脉搏情况,监测宫缩及胎心音变化,认真描绘产程图,及时指导产妇排空膀胱。破膜后立即听取胎心音,注意是否脐带脱垂等异常情况。如果出现胎膜早破应指导产妇抬高臀部,预防脐带脱垂。宫缩间歇期,适时为产妇补充水份电解质及能量,防止产妇虚脱及电解质平衡失调,让产妇顺利度过第一产程。
2 第二产程心理护理
当初产妇宫口开至(10cm),经产妇宫口开大(3~4cm),宫缩良好时,告知产妇进入第二产程,在第二产程中,助产人员要更加和颜悦色,忙而不乱.熟练果断,同时不断给予精神上的安慰与解释.给产妇安全的感觉.再加上行之有效的助产操作.鼓励并指导产妇在宫缩时屏气,以增加腹压.促进胎儿下降及娩出。官缩间歇时,全身肌肉放松,安静休息,等待下次宫缩时再作屏气。每次宫缩时都要鼓励产妇,给产妇信心,使产妇对我们更加信赖,以取得密切配合.保证胎儿顺利娩出温馨待产可以加深护士与产妇之间的感情,增强产妇对医务人员的依赖感,实施护士陪产,可加强对临产妇心理状态的观察,及时针对性进行心理疏通、护理,从而及时解除各种生理、心理不良因素的影响,让产妇积极配合医务人员,以最佳的身心状态完成分娩过程。
3 第三产程心理护理
随着胎儿的娩出, 产妇感到身心放松, 这时产妇最关注的是新生儿的健康与否, 及新生儿的性别, 尤其是农村的产妇, 重男轻女的旧传统思想已根深缔固, 当产妇得知结果与愿相违时, 表现出悲伤和失望, 不能与助产士很好配合工作, 完成最后的分娩。新生儿性别与产妇所愿相违时, 可暂不把情况告知, 而待胎盘娩出, 子宫收缩良好后再将实情告知, 热情开导, 使其消除传统思想的影响, 树立正确的生育观, 避免发现产后大出血的危验。
总之,在产科临床分娩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她关系到母婴健康.家庭的幸福。也是科学和艺术的高度结合。
四 产后的心理护理
产后耐心指导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 使产妇与婴儿早接触, 促进母婴感情, 鼓励产妇尽早补充营养以恢复分娩过程中消耗的体力促进乳汁分泌, 做到“两全齐美”加强健康宣教, 使新妈妈遇到问题应对自如, 预防伤口感染。
参考文献
[1] 满力 姜世昌。心理护理发展现状及展望[J]。护理学杂志. 2003,18(1).
[2]高琴,产妇分娩前的心理与护理[J].中国社区医学.2007,13(3-4).
[3]王莲, 赵淑艳, 段连玲. 浅谈临产前后产妇心理护理[J]. 实用医技杂志. 2005, 12(5).
中医药学毕业论文题目
要想写好论文,就要从定一个好的题目开始。以下是我分享的中医药学毕业论文题目,一起来学习吧!
一、中医药学毕业论文题目
中药方剂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观察
《组合中药学》及其理论系统的建立
—种基于寒性对照抗原的中药药性物质基础研究的新方法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中药电泳指纹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加入WTO条件下中药行业发展对策研究
中药电导入对关节影响的实验研究
中药质量控制多维指纹图谱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研究 液相色谱和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用于中药指纹图谱研究
中药安全性问题探悉
论中药的专利保护
论中药的双向调节
攻下清热活血中药对重症胰腺炎大鼠胰腺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基因表达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中药的安全性评价研究现状
中药超微细化及有效成分溶出特性研究
肝外DHBV复制治疗学意义及中药体外抗肝纤维化筛选平台的探讨 抗IBDV中药筛选、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中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干预的实验研究
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针刺中药联合治疗在围绝经期失眠症中的临床研究
基层医院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探讨
中药(新药)临床疗效综合评价的方法学研究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分析
中药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118例临床疗效探讨
中药企业创新路径选择——以香港维特健灵和培力为借鉴
浅谈中药制剂标准化与质量控制科学化
面向新版GMP的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管理研究
薄层扫描色谱在中药质量评价中应用的研究
中药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补肾中药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影响
中药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中药外敷及口服扶他林联合微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护理
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和不良反应的分析
中药骨康对破骨细胞活性及凋亡的影响
中药对LPS诱导单核巨噬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差异蛋白质分析 中药四性的研究(Ⅰ)
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药对细胞色素P450影响的研究进展
术前、术后使用中药结合外剥内扎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观察 三伏天应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拟除虫菊酯生殖毒性及中药干预作用的研究
三种中药有效成份抗人绒癌耐药细胞JAR/MTX作用的体外研究
中药“通腑洁肠汤”对不全性肠梗阻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效果观察 两种中药方剂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作用探讨
中药四气理论的现代研究
二、中药治疗肝癌研究现状论文主要内容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原发性肝癌多具有乙型肝炎和肝硬化背景,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确诊时往往已是晚期,患者生存期较短,预后差。积极探寻符合我国国情,高效且不良反应少的系统化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是肝癌治疗的.重要课题。
对于肝癌的认识,中医认为属于“症瘕”“、积聚”、“黄疸”、“肝积”的范畴。已有临床疗效观察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肝癌的优势一方面在于能有效稳定病情,减轻毒副作用,改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带瘤生存时间,使部分患者肿瘤缩小;另一方面治疗费用相对低廉。因此中医药治疗成为肝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中药治疗肝癌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肝癌的病因及病机为外受寒邪、损伤脾胃、肝气郁滞、气滞血瘀、结而成积。中医治疗应以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为主,同时配合益气健脾和疏肝理气,并与手术、介入、放化疗等其他方法联合应用,可起到减毒增效之功效。具有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柔肝止痛等功效的中药经常被用于肝癌的治疗并取得临床疗效,临床应用及现代药理学研究较多为“有毒”中药及活血化瘀中药。
“有毒”中药与肝癌治疗 中医认为恶性肿瘤与“毒邪”有关,因此“以毒攻毒”为重要治疗方法,即用峻猛中药以攻邪。历代医家有颇多论述,如虞抟《医学正传》中“大毒之病,必用大毒之药以攻之”[1],明代罗天益《卫生宝鉴》“凡治积非有毒之品攻之则不可”[2]。这种“以毒攻毒”的方法目前在肝癌的治疗中也经常应用,常用的此类中药有、蜂房、全蝎、水蛭、蜈蚣、蟾蜍、守宫、常山、半夏、天南星、马钱子、巴豆、附子和乌头等。
活血化瘀中药与肝癌治疗 气滞血瘀证是肝癌患者常见临床症候,历代医家常从气血运行失常而致气滞血瘀来探讨肿瘤形成的病机。如《圣济总录》认为“瘤之为义,留置而不去也,气血流行不失其常,则形体平和,或余赘及郁结壅塞,则乘应投隙,瘤所以生”[3]。王清任《医林改错》认为“肚腹结块,必有形之血也,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4]。
因此行活血化瘀也是中医药治疗肝癌的常用方法,常用中药有丹参、赤芍、三棱、水蛭和等。
中药治疗肝癌具有广泛的理论基础,在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中不乏与肝癌相关病症的治疗,这些相关病症与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对应是否精确还值得商榷。加强文献学的进一步细化整理研究是深入发掘中医治疗肝癌理论基础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增强中医治疗肝癌说服力的重要途径。
2中药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中药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主要包括中药复方和单味中药的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研究,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中医药防治肝癌的机制,筛选抗肿瘤中药复方及单味中药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中药复方抗肝癌作用机制的研究 历代古方中可用于肝癌治疗的中药复方较多,临床上常常根据肝癌的不同证型,选取与之对应的方剂进行加减治疗。如李江等[5]通过研究证实,采用水煎法、梯度乙醇提取法及醇水法从小柴胡汤中获得的提取物对小鼠H22肝癌实体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具有提高荷瘤宿主免疫功能的作用。季幸姝等[6]通过观察膈下逐瘀汤对肝癌Bel7402细胞和大鼠肝癌组织中丝/苏氨酸激酶蛋白及FIEN编码蛋白表达的影响,发现P13K/Akt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PA kt水平的降低和PT EN蛋白水平的升高可能是膈下逐瘀汤抗肝癌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杜标炎等[7]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联用对小鼠移植性肝癌自杀基因治疗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其疗效优于单纯自杀基因疗法或单纯六味地黄丸治疗。进一步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对自杀基因系统10% tk/GCV杀伤大鼠肝癌CBRH7919细胞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中药复方治疗肝癌的疗效不可否认,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中药复方成分的复杂性使其作用机制难以应用单一的药理途径阐明。以辨证论治为特色的中医个体化诊疗要得到推广,必须进行具有统计学说服力的临床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应使临床研究对象的选取进一步细化,在此基础上使中药复方规范化,同时通过网络药理学等方法对中药治疗作用产生的人体综合生物效应进行整体观察和分析,增强中药治疗肝癌有效性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单味中药抗肝癌作用机制的研究 中药单体能在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抗肝癌细胞侵袭及转移、诱导肝癌细胞分化、抗肿瘤血管生成、抑制癌基因表达、促进抑癌基因表达、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等多个环节抑制肝癌的发生和发展。陈小义等[8]研究发现, mol/L及以上浓度蟾蜍灵对SMMC 7721细胞具有显著细胞毒作用,细胞生长相关基因P21wafl/cipl在蟾蜍灵诱导下表达上调,同时受P21wafl/cipl调控的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下降,二者呈负相关,提示中药可通过直接杀伤肝癌细胞和抑制其增殖而发挥抗癌效应。黄应申等[9]以10 mmol/L脂蟾毒配基处理Bel 7402细胞24 h后,发现癌细胞出现凋亡的形态变化,其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脂蟾毒配基引起线粒体膜电位下降,释放入胞质中的细胞色素c增多,促进Caspase 3蛋白活化,抑制Bcl 2蛋白表达,诱导细胞凋亡,其诱导凋亡作用可能通过线粒体通路实现。黄炜等[10]探讨了18 β-甘草次酸和甘草酸对Bel 7402细胞增殖的抑制和诱导分化作用,揭示二者有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分化的作用。魏志霞[11]研究发现,川芎嗪可提高SMMC7721/多柔比星细胞内化疗药物的浓度,增强多柔比星作用,表明从中药筛选出低毒的多药耐药逆转剂是可能的。
何芳等[12]探讨人参皂苷Rg3联合三氧化二砷对肝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治疗作用,发现人参皂苷Rg3能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明显降低肿瘤内微血管密度;人参皂苷Rg3与As203联合应用能明显抑制裸鼠肝癌移植瘤的生长。罗明等[13]通过采用腹腔注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观察二乙基亚硝胺诱发肝癌的大鼠肝脏病理改变、肝表面癌结节数和血清ALT、GGT、ALP 的变化,发现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组的大鼠体重明显高于模型组,肝表面癌结节数、肝/体重比和血清ALT、GGT 明显低于模型组(P<)。而 ALP 升高,说明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能延缓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形成,保护肝细胞免受损伤。
单味中药治疗肝癌的研究较中药复方研究更为深入,其原因在于相对于中药复方,单味中药的有效成分相对容易确定,其量效关系及药理学、药代动力学研究较中药复方易进行。目前的问题之一在于此类研究较多采取的是某味中药的提取物。尽管提取物能在某一方面说明该味中药的生物学效应的机制,但表现的生物学效应与该味中药相比有多少差距尚不能明确;另一方面单味中药提取物的研究往往是发现了某一化学成分的生物学效应或临床疗效,如何将其与中医的辨证论治治疗肝癌结合起来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须要增强中药治疗肝癌研究的科学说服力,这仍有不易克服的困难。类似于中药药性本质及其临床效应生物学基础的相关研究为单味中药治疗肝癌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3中药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中药联合放化疗治疗肝癌的研究 顾本宇[14]通过观察益气健脾疏肝中药联合化学药物动脉灌注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发现中药联合化疗药物治疗组的稳定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治疗组 12、18、24 个月的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尤建良等[15]通过观察中药调气行水方联合顺铂、白细胞介素-2腹腔内注射治疗肝癌腹水的临床疗效,发现该疗法能有效控制腹水,改善体力状况,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缓解常见临床症状,提高疾病控制率,提示配合中药能减轻化疗药物及生物反应调节剂的毒副反应。
目前中药联合化疗治疗肝癌的研究主要在临床有效性方面,阐述其有效机制的研究尚少,进一步深入研究须说明为什么联合中药会有较好的效果,这一点须要借助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来寻找中药疗效的效应物质基础及作用靶标,这也是今后中药临床有效性的重点研究方向。
中药联合手术治疗肝癌的研究 目前肝癌治疗普遍采用的根治性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和肝移植,约30%~40%患者采用此法,肝移植的总体疗效优于手术切除治疗。 现阶段肝移植治疗肝癌的最佳适应证仍为米兰标准,但由于移植器官不足,对移植适应证的扩大应慎之又慎,术后的复发和转移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通过使用药物预防或延迟肿瘤的复发,针对肿瘤生物发生途径中的关键分子进行靶向治疗也可使肝癌治疗发展日趋完善[16]。中药联合手术治疗肝癌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如陈立武等[17]通过观察中药全身治疗与手术相结合的协同作用,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在手术前1周开始复方中药治疗并于术后续行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只作单纯手术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生存率及并发症。结果发现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24、36 个月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
提示在肝癌围手术期中应用复方中药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及累计生存率。
中药复方联合手术治疗肝癌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对症候的改善、生存率的影响、并发症的减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相关临床资料的样本数较少;
症候学改善等尚未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未能深入分析其疗效的生物学机制等。进一步的研究须要扩大样本数量,建立症候学统一客观化评价体系,同时深入研究其疗效改善的机制,才能增强中药联合手术治疗肝癌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中药介入治疗肝癌的研究 中晚期肝癌患者常因伴有明显的器质性和功能性改变,难以进行手术治疗。肝癌介入治疗作为中晚期肝癌患者可选择的重要方法,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存在的问题为化疗介入药物多可造成肝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介入药物的不良反应又严重影响中远期的疗效。因此介入治疗中如何减少肝功能损害是治疗的重点。通过大量临床实践,目前已筛选出许多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与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疗法结合进行研究,为肝癌的介入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李琦等[18]进行了去甲素微球介入治疗大鼠肝癌的有关研究,结果显示此疗法对大鼠肝癌有较好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栓塞肿瘤微血管,缓慢释放去甲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下调肝肿瘤细胞Ki-67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相关。
冯敢生等[19]将白及用于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并与明胶海绵对照。结果表明,白及具有强大的栓塞作用,侧枝循环形成均在6个月以上,介入治疗间隔时间长,肿瘤坏死、缩小率及1、2、3 年生存率均优于明胶海绵。陈武进等[20]研究认为,采用酸钠联合常规化疗药物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可明显降低甲胎蛋白,提高疗效,同时减轻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抑制。以上研究表明,中药介入治疗具有增强免疫、抗炎、抗病毒和促进黏膜修复等作用,对肝功能无明显损害,无骨髓抑制,并有升高白细胞等作用。这些优点使中药可能部分或完全取代西药,成为肝癌介入治疗较理想的栓塞剂。
中药在肝癌的介入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中药介入治疗能减轻不良反应,使患者生存期延长,生存质量提高,而且中药资源丰富,经济合理,有利于减轻治疗负担。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中药的介入治疗总体上发展仍不够成熟。进一步的研究可从规范治疗方案,合理选择介入治疗药物,建立严格的疗效评价标准,研发抗癌中药新制剂和新剂型等方面进行。
其他中药治疗肝癌的研究 中药用于肝癌的治疗方法除口服和介入注射外,还有许多新的途径可用于肝癌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药穴位注射治疗肝癌也被证明有明确的临床疗效,如胡军和瞿晓东[21]每天1~2次以丹参注射液、柴胡注射液或黄芪注射液进行双侧足三里、阳陵泉、曲池及内关注射。内关穴1 ml,其他穴位2~4 ml,4穴位交替进行,能够明显缓解晚期肝癌疼痛。中药瘤体内注射也可用于晚期肝癌的治疗,如涂小煌和戴西湖[22]曾应用超声引导下瘤体内注射去甲素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取得较好疗效。
中药治疗肝癌的方法较多,形式多样,从方法学的角度讲,有着更大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目前的研究须要注意如何更好地将这些方法进行合理的推广应用,同时临床疗效的观察还须进行严谨的实验设计,以增强中药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对于中药治疗肝癌的深入研究,须要更细化更严谨的文献研究为治法用方提供更有说服力的理论支持。在此基础上,借助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运用网络药理学等研究方法,从多学科交叉研究中药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出发,探寻中药疗效可能的效应物质基础及作用靶标,对单味中药及复方治疗肝癌的综合生物学效应进行整体观察和分析,进一步合理选择治疗药物,规范治疗方案,建立严格的疗效评价标准,深入研发抗癌中药制剂和剂型,充分发挥中药治疗肝癌的优势.
妇科是医疗机构的一个诊疗科目,妇科是妇产科的一个分支专业,是以诊疗女性妇科病为诊疗的专业科室。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妇科中医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妇科中医论文篇1 浅析中医治疗妇科疾病用药特点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妇科疾病的发病率成逐年上升趋势。中医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已经取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由于妇科疾病的特点,其辨证用药具有独具一格的特色,该文按照妇科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杂病的顺序,结合古今文献的论述及名老中医治疗妇科病的经验体悟,举例说明中医在治疗妇科疾病时选药关键之处,启示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选择恰当的中药是获得疗效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整理分析治疗经、带、胎、产、杂疾病的用药特点,可以帮助了解妇科病各个时期病症的特点,提升运用中药的能力,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医;妇科疾病;治疗;用药特点 中医在治疗妇科疾病上拥有独特的优势,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治是其关键之处,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中药则更为重要,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本文按照妇科经、带、胎、产、杂病的顺序,分析中医治疗妇科病时的用药特点。由于历代医家用药经验众多,且各具特色,因此只能抽取其中一小部分浅谈,希望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启迪。 1 妇科疾病概述 中医妇科根据女性月经、带下、妊娠、产育、哺乳的生理现象,将妇科疾病分为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杂病五类。其中“月经病”是指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经色、经质发生异常,或伴随月经周期、或在经断前后出现明显不适症状为特征的疾病;“带下病”指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味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者;“妊娠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生与妊娠有关的疾病,又叫“胎前病”;“产后病”指产妇在新产后或产褥期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除经、带、胎、产疾病以外,各种与妇科解剖、生理、病理密切相关的疾病,统称为“杂病”,本文主要论述瘕、不孕症。瘕指妇女下腹胞中结块,伴有或胀、或痛、或异常出血者。不孕症是指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一年未妊娠者。 2 浅谈用药特点 月经病 月经病的发病居于妇科疾病之首,在治疗用药方面,古代文献记载颇多,如《校注妇人良方・调经门》有“经行之际,禁用苦寒辛散之药”的告诫;《陈素庵妇科补解・调经门》有“调经不宜过用寒凉药论”及“调经不宜过用大辛热药论”的专论。 月经病种类较多,如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痛经、闭经等,治疗时根据“经前勿乱补,经后勿乱攻”的原则选择药物。如在行经期间,多采用活血通经、乘势利导的药物,以促进经血排出,如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之类,但应注意月经过多者慎用红花、丹参等活血化瘀功效较强的药物,以免引起阴道出血过多。 可以选用夏枯草[1],独降肝火,避免因经期阴血下聚胞宫,肝失所藏,疏泄不利;蒲黄,生用活血,助益母草收缩子宫之力,又能利尿消水,缓解经期水肿;炒用则祛瘀止血,以防行血活血太过,血不归经;病在冲任者[2],用血肉有情之品直入冲任,峻补气血阴阳,补益阴精常用炙龟板、炙鳖甲,温补肾阳多用鹿角胶或鹿角霜,滋养阴血则以紫河车、阿胶为主。经后期,多用滋养肝肾之品,如白芍、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丹参等。经前期则常用柴胡、郁金、橘叶、合欢皮疏肝理气,调畅情志。但应注意柴胡用量,柴胡虽有疏肝之效,但是如若疏肝太过,则会引动相火,伤及阴津,患者表现为耳鸣、头胀头痛,自觉有热气从尾椎循后脊向上到大椎,后分散为两股从凤池处入脑,脑鸣甚,心中烦躁[3]。 月经稀发者多属脾虚湿盛者,选择桑白皮、威灵仙、冬瓜皮、生苡仁可健脾祛湿,痛经者多为肾阳亏虚,不通则痛,采用生麻黄、桂枝、吴茱萸、干姜、肉桂等到达温阳行气止痛之效,阴道出血淋漓不尽者可选用侧柏叶、蒲黄炭、海螵蛸参、三七等止血药,对于长期阴道不规则出血而致气血亏虚者,可加入人参、炒白术等补气药,但为防止人参温燥之性,常配麦冬、沙参等甘寒滋润之品。 治疗月经病,应注意以“调”、“和”为主。不宜过用辛温燥烈之品,以免耗血伤阴,宜选择黄芪、淫羊藿、巴戟天、续断、菟丝子较平和之品;亦不可过用寒凉,如阴虚火旺者,常用炒黄柏、白薇之类,恐“热邪虽除,火退寒生,瘀血滞留”;且不可过用破血药,行瘀忌过于攻伐,以免太过耗气伤血伤正,宜益母草、泽兰之类;不宜理气过于香窜,以免劫阴耗气,可用玫瑰花、枳壳、青皮、陈皮、佛手等轻灵之品[4]。 带下病 带下病用药,《素问玄机原病式》主张用辛、苦、寒药按法治之,使郁结开通,热去燥结而愈,不可用辛热药。《丹溪心法》提出,治法以燥湿为先,湿痰下注者采用升提为主。薛立斋主张用健脾升阳止带为主。 《傅青主女科・带下篇》指出“带下俱是湿证”,因此辩证治疗多从湿论治,临床常用完带汤、易黄汤、四妙散之类清热健脾除湿止带的方剂。但完带汤对于脾虚湿盛症情较轻者疗效确切,对劳倦过度、中气下陷者则力有不逮,可改用益气聪明汤治疗。对于湿热内蕴,兼有阴虚内热者,可用四妙丸合青蒿鳖甲汤治疗,将苍术易以白术,燥性大减,且白术多脂,无伤阴之弊。二方合用,以清、透为主,滋阴而不腻,化湿而不伤阴,使湿热除而阴虚复[5]。由于带下病与湿关系密切,因此考虑到白芍养阴助湿,故多不用,而用白芷燥湿止带,兼以止痛。有医家总结到[6]:治疗带下病,祛湿药多用、苦寒药慎用、滋阴药少用、辛热药不用。 除了内服用药外,使用中药熏洗,借助药物的挥发作用,疗效亦佳。常用外洗药为蛇床子、苦参、黄柏、蒲公英、百部、枯矾、花椒等,伴阴道干涩者减枯矾加马鞭草、丹参、甘草;外阴白色病变者减枯矾加姜黄、补骨脂;有皲裂破溃者减花椒加乌梅、诃子,并用蛋黄油外涂[7]。 妊娠病 妊娠期间用药,凡峻下、滑利、祛瘀、破血、耗气、散气以及一切有毒药品,都宜慎用或禁用,因为可能对孕妇的健康及胎儿的发育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甚至会引起堕胎、小产或胎儿畸形,因此,重视妊娠病用药意义重大。 《妇人大全良方》指出:“妊娠用药,宜清凉,不可轻用桂枝、半夏、桃仁、芒硝等类。凡用药,病情退则止,不可尽剂,此为大法”。关于用药原则,《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曰:“胎前清热养血为主,理脾疏气是为兼,三禁汗下利小便,随症虚实寒热看。” 自古有“胎前宜凉”的说法,因此妊娠早期一般以清热理脾安胎为主,多用黄芩、白术、栀子;中晚期则重滋阴安胎,多用白芍、熟地、山茱萸、枸杞子。用药虽以益阴敛阴药物为主,但不能选用过分苦寒或有走下作用的药物,如寒水石、黄柏、泽泻等,防止过分苦寒伤阴,导致胎元不固;另外,清热之品应选择性味较为平稳的药物,以免过分寒凉影响胎儿的发育,常用金银花、黄芩、青蒿等;不宜用当归、川芎等辛温“走而不守”之品。考虑早孕期妊娠反应的问题,慎用过分滋腻的药物,如大枣、白芍等,以防碍胃[8]。 对于兼症,如大便秘结者,可用山药、生地黄、肉苁蓉等滋补肾精,润肠通便之品,慎用茯苓、泽泻等渗利之药;夜尿频者,可用覆盆子、益智仁;腰痛者,常加杜仲、黄精、狗脊等。对于母儿血型不合者,常用茵陈降低其抗体效价,疗效甚佳。 对于妊娠禁忌药,如半夏、莪术、牛膝、水蛭、甘遂、芫花、蜈蚣、全蝎等,治疗时应慎用或禁用,但在病情需要的情况下,亦可适当选用,即所谓“有故无殒,亦无殒也”。但用药时应注意[9]:宜选择作用和缓之品如柴胡、苏梗、大腹皮、枳壳、香附、桃仁、丹皮、丹参、当归、川芎、五灵脂、益母草等;应适当配伍养血安胎药如阿胶、桑寄生、何首乌等;严格掌握剂量,“衰其大半而止“,以免动胎伤胎。如妊娠浮肿者,宜选择皮类利水药,如茯苓、扁豆、桑白皮、大腹皮等。 产后病 尽管目前尚无中药能否进入乳汁的文献资料,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应假定药物能通过血乳屏障转运到乳汁为乳儿所吸收,因此凡大辛大热、大苦大寒、大滋大补、峻下滑利、破血耗气、回乳与影响乳汁分泌及有毒之品,均应禁用或慎用。如应用番泻叶、大黄等药性寒凉的泻药时应停止哺乳,以免药物成分进入乳汁造成乳儿腹泻。应用中药治疗期间,乳母应在哺乳后立即服用药物,以使下一次哺乳时药物浓度尽可能低一些[10]。 关于产后用药,前人提出“三禁”:禁大汗以防亡阳,禁峻下以防亡阴,禁通利小便以防亡津液。即解表不可过于发汗,攻里不可过于削伐,清热慎用芩连,温里慎用附桂,产后胃气虚弱,加之需要哺乳,消导之品既重伤胃气,又使乳汁减少,故不可重用,如三棱、莪术、麦芽、神曲之类尤当慎之[11]。如产后缺乳者,可加入漏芦、通草、王不留行、路路通等行气通络药,与猪蹄并煎,起到通络增乳之效。 杂病 瘕 《济阴纲目》中记载:“善治瘕者,调其气而破其血,消其食而豁其痰,衰其大半而止,不可猛攻峻施,以伤正气”。 《医学衷中参西录》[12]指出:“三棱、莪术、水蛭,皆为消瘕专药”,并用人参、黄芪等诸药保护气血,使瘀血去而气血不至伤损。除应用活血化瘀药外,可配伍祛痰散结类药物,如浙贝母、鸡内金等,正如李东垣所说“善治瘕者,调其气而破其血,消其食而豁其痰”。加上橘核、荔枝核等行气散结之药,使气血畅通,结消散。此外,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经前顺其疏泄之性,加入香附、郁金等药加强疏肝之力,经后则顺其充盈之性促进血海之充盈,通过补益肝肾,适当配合理气化瘀药,如熟地黄、山药、山萸肉、菟丝子、金樱子等[13]。 不孕症 不孕症的治疗一般采取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理念,在明确西医诊断的基础上,根据脏腑、气虚、经络等辨证分型治疗。 排卵障碍性不孕者,常在经后期以补肾药为主,如紫河车、鹿角胶等,配合赤芍、丹参活血化瘀,促进卵泡发育、成熟,排卵期则在补肾药的前提下,加重行气活血药的应用,如泽兰、益母草、蒲黄、川牛膝等。若兼有气郁,加柴胡、郁金、香附、乌药;血瘀重者,白芍改为赤芍,加川牛膝、益母草、泽兰、水蛭、土鳖虫;血虚有寒者,加肉桂、吴茱萸;血虚有热者,熟地易为生地,加黄芩、牡丹皮[14]。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多采用三棱、莪术、乳香、没药、夏枯草、荔枝核等活血化瘀,穿山甲、地龙、水蛭等行气通络,路路通、王不留行、海藻、皂角刺、白芥子等散结利水[15]。临床亦可采用中药灌肠,这样内服外用疗效甚佳。 3 小结 关于妇科疾病的治疗选药,应根据经、带、胎、产、杂病各自病证的特点,把握用药的原则,注重经验用药的积累,这样才能药到病除,提高临床疗效。月经病,一般以四物汤为基础方,辨证加减治疗,但应注意在理气、活血、温阳、滋阴的同时,不可过用破气、攻血、温燥、寒凉之品,否则尽管治疗大法正确,但却达不到原先设想的效果,反而耗损人体气血。带下病的治疗,谨遵“祛湿药多用、苦寒药慎用、滋阴药少用、辛热药不用”的原则,另外重视外用药的熏洗,多采用清热祛湿解毒止痒之品,内服外用,则可在极短时间内祛除病邪。妊娠病与产后病者,根据“产前宜凉,产后宜热”的原则,多采用滋阴或温热之品,辨证用药。对于妊娠禁忌药慎用或不用,但是在病情需要的情况下,酌情使用,不拘泥于传统束缚,即可谓真正达到“辨证论治”的要求。对于瘕、不孕症等杂病,在症情适宜的情况下,应大胆使用虫类药、破气药等性味稍峻猛之品,这样可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疗效,免于长期使用一些理气药,不仅疗效不明显,而且耗伤正气。 由于众医家临床用药经验颇丰,本文只浅谈一小部分用药特点,希望通过这些用药特点启发大家,重视临床用药原则及选药特点,提升中医治疗水平,产生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朱梅.刘琨治疗月经病的经验[J].北京中医,2005,24(6):336. [2] 季春红.陆启滨教授治疗月经病经验探析[J].广西中医药,2010,33(1):41. [3] 王绵之.王绵之方剂学讲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4] 陈学奇,葛蓓芬.陈大治疗月经病用药特点[J].中医杂志,2014,55(13):1096. [5] 杨利.章文庚先生治疗带下病的特色经验[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0,27(4):51. [6] 吴玲.吕美农治疗带下病经验[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20(5):435. [7] 李玲玲,郭瑞,何春晖.褚玉霞教授治疗带下病经验[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9):746. [8] 华苓,佟庆,张巨明.柴松岩治疗妊娠病经验探讨[J].北京中医药,2010,29(10):751. [9] 文乐兮,尤昭玲,袁振仪,等.妊娠病组方用药规律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8):25. [10] 解海,李泽民,朱林峰.妊娠期和哺乳期中药应用与风险控制[J].中外健康文摘,2010,7(29):357. [11] 文乐兮,魏飞跃.产后病组方用药规律与特色探讨[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3(3):67. [12] 张锡纯. 医学衷中参西录[M].2版.王云凯,李彬之,韩煜重校.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13] 邓德强,马骏.马德孚教授治疗瘕经验[J].河北中医,2004,26(4):248. [14] 单婧.马运用补肾活血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4):748. [15] 何东杰.卫爱武教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经验[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3):210. 妇科中医论文篇2 试论中医调理妇科月经失调效果 在临床妇科中,月经失调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青春期到绝经前的各年龄段妇女均可能发病。月经失调的类型包括月经先期、后期(及闭经)、前后不定期3种,患者多伴有经血淋漓不尽、月经过多或量少等[1]。我院妇产科在月经失调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了中药调理方式,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8例月经失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月经不调诊断标准。随机将其分为2组(每组49例):西医组年龄在20~43岁之间,平均为(±)岁,未婚20例、已婚29例,病程在5个月~8年之间,平均为(±)年;中医组年龄在21~44岁之间,平均为(±)岁,未婚21例、已婚28例,病程在6个月~7年之间,平均为(±)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方法。 西医组:采用孕激素、雌激素周期治疗方法,以2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中医组:采用中药调理。患者在经期完后第1d,应用补肾养血汤(取当归20g、熟地20g、仙茅15g、淫羊藿15g、菟丝子15g、肉苁蓉15g、丹参10g、党参10g、紫河车10g),以水煎服,1剂/d,分早晚2次服用;在经期后第12d,应用理气活血汤(当归10g、赤芍10g、郁金10g、牛膝10g、充蔚子10g、香附10g、桃仁6g),以水煎服,1剂/d,分早晚2次服用;在经期后第22d,应用活血促经汤(泽兰10g、香附10g、牛膝10g、川芎10g、白术10g、茯苓10g、党参10g、赤芍10g、肉桂2g),以水煎服,1剂/d,分早晚2次服用,以2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疗效评价。 调经疗效。治愈:经治疗,患者的经期、经量及月经周期均恢复正常;好转:经治疗,恢复月经周期,经量及经期基本恢复正常;进步:经治疗,月经周期、精良及经期有明显改善者;无效:经治疗,月经周期、经量及经期均无变化者。总有效例数=总例数―无效例数。 止血疗效。阴道出血在3~5d内停止,月经量恢复正常,为治愈;阴道出血在5~10d内停止,月经量<100ml或比治疗前减少30%,为好转;阴道出血时间在10d以上,月经量比治疗前有所减少,为进步;治疗前后阴道出血时间及量均无改善者,为无效。总有效例数=总例数―无效例数。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应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进行X2检验,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对比,详见表1。表1显示,中医组的止血总有效率为,西医组为,组间比较,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祖国医学中,认为月经的调节、产生主要与脏腑气血有关,同时经络通畅与否也会对月经产生一定的影响,月经与肾脏的关系最为密切。通过中医辨证,采取调节冲任、补气血、养肝肾等方法,可有效纠正月经紊乱,逐渐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2]。 理气活血汤,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其能有效疏通血液循环,消解淤血;补肾养血汤的功效在于温肾补血,其能有效增强机体能量代谢,患者服药后,全身会有明显的温热感,振奋精神[3];活血促经汤的功效在于养血祛瘀、温经散寒,其能有效改善子宫的血液循环,促进子宫内膜脱落。在对月经不调患者实施中药调理时,还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分别对三脏(肝、肾、脾)的生理功能进行调节,如:青春期肾气初盛,月经不调可归结于肾;中年期月经不调可归于肝失所养;更年期可归于肾气渐衰[4,5]。 在本次研究中,结果显示:应用中药调理的中医组患者,在止血、调经总有效率方面,均显著高于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西医组,P<,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妇科月经失调应用中医调理方式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潘敏.中医调理妇科月经失调效果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04(3):315 [2] 严群.浅析中医调理妇科月经失调的好处[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8):3798-3798 [3] 何雪萍,田红霞,潘展霞等.中医体质调理在防治月经不调中的临床应用[J].河北中医,2012,34(4):533-534 [4] 李虹.月经失调中医药周期疗法治愈临床观察[J].中医学报,2010,25(4):769-770 猜你喜欢: 1. 有关中医妇科护理论文 2. 妇科临床医学论文 3. 关于妇产科的论文范文 4. 妇产科医学毕业论文 5. 关于妇科护理论文范文
合理地安排工作和休息,保持足够的睡眠,注意饮食调节,以低盐,低动物脂肪为宜。
•中药治疗•
肝阳头痛症见头痛而眩,心烦易怒,夜眠不宁,或兼胁痛,面红口苦,苔薄黄,脉弦有力。宜平肝潜阳,适用天麻钩藤饮加减。药如:天麻、钩藤、石决明、黄芩、山栀、牛膝、杜仲、桑寄生、夜交藤、茯神、牡蛎、龙骨。
肾虚头痛症见头痛而空,每兼眩晕,腰痛酸软,神疲乏力,遗精带下,耳鸣少寐,舌红少苔,脉细无力。宜养阴补肾,适用大补元煎加减。药如:熟地、山茱萸、山药、枸杞、人参、当归、杜仲。
血虚头痛症见头痛而晕,心悸不宁,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宜养血为主,适用加味四物汤加减。药如:当归、川芎、白芍、生地、甘草、菊花、蔓荆子、黄芩。
痰浊头痛症见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恶痰涎,苔白腻,脉滑或弦滑。宜化痰降逆,适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药如:半夏、白术、天麻、茯苓、陈皮、生姜。
淤血头痛症见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舌紫,苔薄白,脉细涩。宜活血化淤,适用通窍活血汤加减。药如:桃仁、红花、川芎、赤芍、麝香、生姜、葱白、郁金、菖蒲、细辛、白芷。
•西药治疗•
药物治疗鉴于紧张型头痛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药物选择以采用非麻醉性止痛药以减轻症状为主,主要用非类固醇性抗炎类药(NsAID);其他包括适量肌肉松弛药和轻型镇静药,抗抑郁药可根据病情应用。可采用的西药有:酮基布洛芬,萘普生,普鲁奎松,阿米替林,酸乙哌立松。
•非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可改善紧张型头痛•
常规治疗针灸、按摩、热敷、电兴奋疗法。
放松训练放松训练作为一种减轻焦虑的心理行为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明显地缓解精神、心理因素造成的紧张性头痛。心理治疗一般心理治疗以“受容”(倾听患者的主诉,认识理解症状和内容)、“支持”(从外部理解患者的心情、进行精神上支持和建议、帮助解决问题)、“保证”(清楚地说明心身相关,使其理解疾患的产生)为基本的精神疗法。针对不同的紧张型头痛病人应消除应激,解除焦虑和忧郁的情绪,告知病人疾病的功能性、可逆性,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生物反馈疗法紧张性头痛是生物反馈疗法的适应症,经3~6次治疗,一般可缓解大部分症状。
毕业论文是每个毕业生都要经过的一道门槛,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下怎么写毕业论文?
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和分析针灸康复配合中药在紧张性头痛患者临床治疗活动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紧张性头痛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有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散利痛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针灸康复联合中药的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加以分析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有和,实验组患者治疗之后出现头痛、抑郁量表评分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较为显著(P<),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紧张性头痛患者在临床治疗活动中使用针灸康复配合中药治疗方案,能够产生显著的效果,对于患者症状的改善、精神状况的缓解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针灸康复;紧张性头痛;中药治疗
紧张性头痛患者病症的发作较为反复,其发病机制还有待完善,临床分析与患者的头颈部肌肉出现的痉挛具有一定的关系。紧张性头痛患者还可能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临床治疗活动中大都使用西药进行治疗[1]。为了进一步分析和探讨针灸康复配合中药运用在紧张性头痛患者临床治疗活动中的效果,现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紧张性头痛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紧张性头痛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有25例,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有11例和39例,患者的年龄21~72岁,病程在1~12年[2]。两组患者都存在一定的头痛病症,不存在其他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实验者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P>),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3]。
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给予一定的.心理指导,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散利痛药物治疗,控制药物剂量和次数为1片/次,3次/d,治疗1个月;对照组患者接受逍遥丸内服治疗,控制药物剂量和次数为1丸/次,2次/d,并配合使用针灸治疗,选择合适的毫针在消毒之后,选择患者的三阴交、风池、四神聪、率谷、阿是穴等进行针灸,利用捻转等方法,得气之后进行30min留针,持续治疗1w,之间间隔2d继续接受治疗,控制治疗疗程为30d[4]。
疗效标准 患者并发症以及头痛等症状消失,不存在任何复发状况,则判断患者为痊愈;患者并发症以及头痛等症状消失,间歇性轻度头痛,则判断为显效;患者并发症以及头痛症状得以改善,需要接受继续的治疗,则判断为有效;患者头痛以及临床症状未出现改善,病情加重,则判断为无效[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加以分析和比较,组间数据比较使用(x±s)的方法,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当统计学数据P<时,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
二、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有和,实验组患者治疗之后出现头痛、抑郁量表评分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较为显著(P<),具有统计学意义[7]。
三、讨论
紧张性头痛属于肌肉收缩性头痛范畴之内,近几年的患者发病几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发展态势,患者大都为女性,尤其是月经期间的患者病症较为严重[8]。造成患者出现紧张性头痛的原因包括社会压力、精神状态紧张、代谢异常等,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西药治疗虽然能够产生显著的效果,但是停药之后的发病率相对较高[9]。
祖国医学认为紧张性头痛病症属于头风、内伤头痛范畴之内,其发病机制包括疏泄失调、精神抑郁以及头部气血不通等,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能够根据患者的表现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中药逍遥散能够产生解郁疏肝的功效,配合针灸康复治疗则能够让患者头部的脉络血运得以改善,针刺还能够从根本上降低不同形式疼痛的物质程度,从而让患者的血液循环能够实现平稳发展,让其脑组织供氧状况得以改善。
本文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有和,实验组患者治疗之后出现头痛、抑郁量表评分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较为显著(P<),具有统计学意义。所以,紧张性头痛患者在临床治疗活动中使用针灸康复配合中药治疗方案,能够产生显著的效果,对于患者症状的改善、精神状况的缓解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石亚辉.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紧张性头痛45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4,03:73.
[2]童兵.针灸康复联合中药治疗紧张性头痛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06:77-78.
[3]刘宇,蒋戈利.中医药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04:558-559.
[4]卢琪.中医中药治疗紧张性头痛用药规律近况[J].四川中医,2011,12:32-33.
[5]李华.中药联合针灸治疗紧张性头痛的疗效[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0:158.
[6]郭淑颖.针刺联合柴葛解肌汤治疗紧张性头痛4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03:79-80.
[7]佘一明,方之勇.中医药治疗紧张型头痛研究进展[J].湖北中医杂志,2012,09:80-81.
病情分析:您好,您这是血管神经性头痛,是由于紧张压力或精神受刺激等引起的神经功能失调造成的头痛意见建议:治疗时根据病情合理地安排工作和休息,保持足够的睡眠,注意饮食调节,以低盐,低动物脂肪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