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高斯光束传播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高斯光束传播研究论文

我也正在找..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规定1、直接问老师2、找上界的论文做范本3、直接网上down

摘 要:利用变分法研究了1+1维傍轴高斯光束在含有小损耗的强非局域非线性介质中的传输特性,得到了光束各参量的演化方程、束宽的演化规律和一个临界功率。在介质损耗足够小的前提下,当光束初始功率等于临界功率时,得到了一个束宽随传输距离缓慢展宽的准空间光孤子——损耗空间光孤子;当光束初始功率小于临界功率时,光束束宽则按雅可比椭圆正弦函数和椭圆余弦函数作准周期展宽变化;当光束初始功率大于临界功率时,光束束宽将从按雅可比椭圆正弦函数和椭圆余弦函数作准周期压缩变化过渡到按雅可比椭圆正弦函数和椭圆余弦函数准周期展宽变化。

关于光斑大小的查询,其实问的就是光斑的束腰直径或束腰半径。束腰,是指高斯光绝对平行传输的地方。半径,是指在高斯光的横截面考察,以最大振幅处为原点,振幅下降到原点处的倍,也就是1/e倍的地方,由于高斯光关于原点对称,所以1/e的地方形成一个圆,该圆的半径,就是光斑在此横截面的半径;如果取束腰处的横截面来考察,此时的半径,即是束腰半径。沿着光斑前进,各处的半径的包络线是一个双曲面,该双曲面有渐近线。高斯光束的传输特性,是在远处沿传播方向成特定角度扩散,该角度即是光束的远场发散角,也就是一对渐近线的夹角,它与波长成正比,与其束腰半径成反比,故而,束腰半径越小,光斑发散越快;束腰半径越大,光斑发散越慢。我们用感光片可以看到,在近距离时,准直器发出的光在一定范围内近似成平行光,距离稍远,光斑逐渐发散,亮点变弱变大;可是从光纤出来的光,很快就发散;这是因为,准直器的光斑直径大约有400微米,而光纤的光斑直径不到10微米。同时,对于准直器最大工作距离的定义,往往可理解为该准直器输出光斑的共焦参数,该参数与光斑束腰半径平方成正比,与波长成反比,计算式是:*束腰半径*束腰半径/波长。所以要做成长工作距离(意味着在更长的传输距离里高斯光束仍近似成平行光)的准直器,必然要把光斑做大,透镜相应要加长加粗。

高斯光束电动力学论文

公元前650-前550年,古希腊人发现摩擦琥珀可使之吸引轻物体,发现磁石吸铁。 公元前480-前380年间战国时期,《墨经》中记有通过对平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的实验研究,发现物像位置和大小与镜面曲率之间的经验关系(中国墨子和墨子学派)。公元前480-前380年间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杠杆平衡的现象(中国墨子学派)。公元前480-前380年间战国时期,研究筑城防御之术,发明云梯(中国墨子学派)。公元前四世纪,柏拉图学派已认识到光的直线传播和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公元前350年左右,认识到声音由空气运动产生,并发现管长一倍,振动周期长一倍的规律(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公元前三世纪,实验发现斜面、杠杆、滑轮的规律以及浮力原理,奠定了静力学的基础(古希腊阿基米德)。公元前三世纪,发明举水的螺旋,至今仍见用于埃及(古希腊阿基米德)。公元前250年左右,战国末年的《韩非子·有度篇》中,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的记载,“司南”大约是古人用来识别南北的器械(或为指南车,或为磁石指南勺)。《论衡》叙述司南形同水勺,磁勺柄自动指南,它是后来指南针发明的先驱。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度、量、衡,其进位体制沿用到二十世纪。公元前二世纪,中国西汉记载用漏壶(刻漏)计时,水钟使用更早。公元前二世纪,发明水钟、水风琴、压缩空气抛弹机(用于战争)(埃及悌西比阿斯)。公元前一世纪,最先记载过磁铁石的排斥作用和铁屑实验(罗马卢克莱修)。公元前31年,中国西汉时创用平向水轮,通过滑轮和皮带推动风箱,用于炼铁炉的鼓风。 一世纪左右,发明蒸汽转动器和热空气推动的转动机,这是蒸汽涡轮机和热气涡轮机的萌芽(古希腊希隆)。一世纪,发现盛水的球状玻璃器具有放大作用(罗马塞涅卡)。300年至400年,中国史载晋代已有指南船,可能是航海罗盘的最早发明。 根据敦煌等地出土文物,在公元七、八世纪,中国唐朝已采用刻板印书,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术。十世纪,中国发明了使用火药的火箭。十世纪左右,著《光学》,明确光的反射定律并研究了球面镜和抛物面镜(阿拉伯阿尔·哈赛姆)。 据《梦溪笔谈》,约公元1041─1048年间,中国宋朝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早于西方四百年。约1200年至1300年,欧洲人开始使用眼镜。1231年,中国宋朝人发明“震天雷”是一种充有火药、备有导火线的铁器,可用投射器射出,是火炮的雏型。1241年,蒙古人使用火箭作武器,西方认为这是战争中首次使用火箭。1259年,中国宋朝抗击金兵时,使用一种用竹筒射出子弹的火器,是火枪的雏型。十三世纪中叶,根据实验观察,描述凹镜和透镜的焦点位置及其散度(英国罗杰·培根)。十三世纪,用空气运动解释星光的闪烁(意大利维塔罗)。十三世纪,指出虹霓是由日光的反射和折射作用所造成的(意大利维塔罗)。 1583年,用自身的脉搏作时间单位,发现单摆周期和振幅无关,创用单摆周期作为时间量度的单位(意大利伽利略)。1590年,做自由落体的科学实验,发现落体加速度与重量无关,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降落加速度决定于重量的臆断,引起了一些人的强烈反对(意大利伽利略)。1590年,发现投射物的运行路线是抛物线(意大利伽利略)。1590年,认识到物体自由降落所达到的速度能够使它回到原高度,但不能超过(意大利伽利略)。1590年,用凸物镜和凹目镜创造第一个复显微镜(荷兰詹森)。1593年,发明空气温度计,由于受大气压影响尚不够准确(意大利伽利略)。1600年,《磁铁》出版,用铁磁体来说明地球的磁现象,认识到磁极不能孤立存在,必须成对出现(英国吉尔伯特)。 1605年,发现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原理(比利时斯台文)。1610─1650年,提出太阳系起源的旋涡假说,认为宇宙充满“以太”。把热看作一种运动形式,与莱布尼茨争论运动的功效问题近五十年,后来恩格斯对这一争论作了科学的总结(法国笛卡儿)。1620年,从实际观察中归纳出光线的反射和折射定律(荷兰斯涅耳)。1628年,用两块凸透镜制成复显微镜,是近代显微镜的原型(德国衰纳)。1629年,发现同电相斥现象(意大利卡毕奥)。1629─1639年,提出光线传播的最小时间原理(法国费尔玛)。1634年,认识到音调和振动频率有关,提出弦的振动频率和弦长的关系(意大利伽利略)。1636年,首次测量振动频率和空气传声速度,发现振弦的倍频音,提出早期的音乐和乐器理论(法国默森)。1637年,提出光的粒子假说,并用以推出光的折射定律(法国笛卡儿)。1638年,提出一种无所不在的“以太”假说,拒绝接受超距作用的解释,坚持认为力只能通过物质粒子和与之紧邻的粒子相接触来传播,把热和光看成是“以太”中瞬时传播的压力(法国笛卡儿)。1643年,发明水银气压计(意大利托里切利、维维安尼)。1640─1690年,观察到气压对沸腾和凝结的影响(英国波义耳)。1650年左右,创制摩擦起电机,发现地磁场能使铁屑磁化(德国格里凯)。1650年,发明空气泵,用以获得真空,从而证实了空气的存在(德国格里凯)。 1653年,发现对静止液体的任一部分所加的压强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的巴斯噶定律(法国巴斯噶)。1654年,证实抽去空气的空间不能传播声音(德国格里凯)。1654年,用十六匹马拉开组成抽空球器的两个半球,直接证明大气压的巨大压强(德国格里凯)。1656年,发明摆钟(荷兰惠更斯)。1660年,用光束做实验,发现杆、小孔、栅等引起的影放宽并呈现彩色带的现象,取名“衍射”(意大利格里马第)。1666年,从刻卜勒行星运动三定律推出万有引力定律,创立了天文学(英国牛顿)。1666年,通过三棱镜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英国牛顿)。1667年,指出笛卡儿光学说不能解释颜色,提出光是“以太”的纵向振动,振动频率决定光色(英国胡克)。1668年,发明放大40倍的反射型望远镜(英国牛顿)。1669年,发现光线通过方解石时,产生双折射现象(丹麦巴塞林那斯)。1672年,研究光色来源,和胡克展开争论,认为光基本上是粒子流,但未完全拒绝“以太”说,认为高速度光粒子有可能和“以太”相互作用而产生波(英国牛顿)。1676年,发现形变和应力之间成正比的固体弹性定律(英国胡克)。1676年,根据木星的周期性卫星被木星掩食现象的观测,算出了光在太空中传播的速度(丹麦雷默)。1678年,向巴黎学院提出《光论》,假定光是纵向波动,推出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折射定律。用光的波动说解释双折射现象(荷兰惠更斯)。1686年,《论水和其他流体的运动》出版,是流体力学理论的第一部著作(法国马里奥特)。1687年,推导出流体传声速度决定于压缩性和密度的关系(英国牛顿)。1687年,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第一次阐述牛顿力学三定律,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英国牛顿)。1695年,把力分为死力和活力两种,死力与静力完全相同,认为力乘路程等于活力(visviva)的增加(德国莱布尼茨)。 1701年,物体冷却速度正比于温差(英国牛顿)。1704年,《光学》一书出版。随着天文学、力学和光学的出现,物理学在十八世纪开始成为科学(英国牛顿)。1705年,制成第一个能供实用的蒸汽机(英国纽可门)。1709年,首次创立温标,即后来的华氏温标(德国华仑海特)。1724年,提出“传递的运动”即活力守恒观念,认为当它发生变化时能够做功的能力并没有失掉,不过变成其他形式了(瑞士约·贝努利)。1728年,根据光行差求算出光速(英国布拉德雷)。1731年,发现导电体和电绝缘体的差别(英国格雷)。1734年,明确电荷仅有两种,异电相吸,同电相斥(法国杜菲)。1738年,发现流线速度和压力间关系的流线运动方程(瑞士丹·贝努利)。1740年,用摆测出万有引力常数(法国布盖)。1742年,《枪炮术原理》一书出版,成为后来研究枪炮术理论和实践的基础(英国罗宾斯)。1742年,创制百分温标,即后来的摄氏温标(瑞典摄尔西斯)。1743年,用变分法得出能概括牛顿力学的普适数学形式,即后人所称的欧勒-拉格朗日方程(瑞士欧勒)。1745年,各自发现蓄电池的最早形式─莱顿瓶(荷兰马森布罗克,德国克莱斯特)。1747年,提出天然运动的最小作用量原理(法国莫泊丢)。1750年,发现磁力的平方反比定律(英国米歇尔)。 1752年,得到暴雨带电性质的实验证据(美国本·富兰克林)。1756年,提出比热概念,发现熔化、沸腾的“潜热”形成量热学的基础(英国约·布莱克)。1767年,根据富兰克林证明带电导体里面静电力不存在的实验,推得静电力的平方反比定律(英国普列斯特列)。1768年,近代蒸汽机出现(英国瓦特)。1769年,制成第一辆蒸汽推动的三轮汽车(法国柯格诺特)。1771年,发表《用弹性流体试图解释电》(英国卡文迪许)。1775年,发明起电盘(意大利伏打)。1777年,引出重力势函数概念(法国拉格朗日)。1780年,偶然发现火花放电或雷雨能使蛙腿筋肉收缩(意大利伽伐尼)。1782年,发明热空气气球(法国蒙高飞兄弟)。1783年,首次使用氢气作气球飞行(法国雅·查理)。1785年,实验证明静电力的平方反比定律(法国库仑)。1798年,从钻造炮筒发出巨量的热而环境没有发生冷却的现象出发,认为能够连续不断产生出来的热,不可能是物质,反对热素说,主张热之唯动说(英国本·汤普森)。1798年,用扭秤法测定万有引力强度,即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中的比例常数,从而算出地球的质量(英国卡文迪许)。1800年,使用固体推动剂,制造火箭弹,后被用于战争(英国康格瑞夫)。 1801年,观察到太阳光谱中的暗线,错认为是单纯颜色的分界线(英国武拉斯顿)。1801年,提出光波的干涉概念,用以解释牛顿的彩色光环以及衍射现象,第一次近似测定光波波长。提出视觉理论,认为人眼网膜有三种神经纤维分别对红、黄、蓝三色敏感(英国托.杨)。1802年,《声学》出版,总结对弦、杆、板振动的实验研究,发现弦、杆的纵振动和扭转振动,测定声在各种气体、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德国舒拉德尼)。1807年,首次把活力叫作能量(英国托.杨)。1809年,发现在两炭棒间大电流放电发出弧形强光,后被用作强光源(英国戴维)。1809年,发现双折射的两束光线的相对强度和晶体的位置有关从而发现光的偏振现象,并认识到这与惠更斯的纵波理论不合(法国马吕斯)。1810年,创制回旋器(德国博能堡格)。1811年,发现反射光呈全偏振时,反射折射两方向成直角,反射角的正切等于折射率(苏格兰布儒斯特)。1811年,发现偏振光通过晶体时产生的丰富彩色现象。后人据此发现用偏振光观测透明体中弹性应变的技术(法国阿拉戈)。1811年,把引力势理论移植到静电学中,建立了计算电势的方程(法国波阿松)。1815年,提出光衍射的带构造理论,把干涉概念和惠更斯的波迹原理结合起来(法国菲涅耳)。1816年,发现玻璃变形会产生光的双折射现象,为光测弹性学的开端(英国布儒斯特)。1819年,发现电流可使磁针偏转的磁效应,因而反过来又发现磁铁能使电流偏转,开始揭示电和磁之间的关系(丹麦奥斯忒)。发现常温下,固体的比热按每克原子计算时,都约为每度六卡。这一结果后来得到分子运动论的解释(法国杜隆、阿.珀替)。证实相互垂直的偏振光不能干涉,从而肯定了光波的横向振动理论,并建立晶体光学(法国菲涅耳、阿拉戈)。1820年,发明电流计(德国许外格)。1821年,发表气体分子运动论(英国赫拉帕斯)。1821年,发现温差电偶现象,即温差电效应(俄国塞贝克)。1822年,发明电磁铁,即用电流通过绕线的方法使其中铁块磁化(法国阿拉戈、盖.吕萨克)。发现方向相同的两平行电流相吸,反之相斥。提出“电动力学”中电流产生磁场的基本定律。用分子电流解释物体的磁性,为把电和磁归结为同一作用奠定基础(法国安培)。从实验结果归纳出直线电流元的磁力定律(法国比奥、萨伐尔)。创用光栅,用以研究光的衍射现象(德国夫琅和费)。推得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即纳维尔-史托克斯方程(法国纳维尔)。1824年,提出热机的循环和可逆的概念,认识到实际热机的效率不可能大于理想可逆热机,理想效率与工质无关,与冷热源的温度有关,热在高温向低温传递时作功等,这是势力学第二定律的萌芽。并据此设想高压缩型自燃热机(法国卡诺)。1826年,修改牛顿声速公式,等温压缩系数换为绝热压缩系数,消除理论和实验的差异(法国拉普拉斯)。实验发现导线中电流和电势差之间的正比关系,即欧姆定律;证明导线电阻正比于其长度,反比于其截面积(德国欧姆)。观察到液体中的悬浮微粒作无规则的起伏运动即所谓布郎运动,是分子热运动的实证(英国罗.布朗)。1830年,利用温差电效应,发明温差电堆,用以测量热辐射能量(意大利诺比利)。1831年,各自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英国法拉第,美国约.亨利)。1832年,用永久磁铁创制发电机(法国皮克希)。1833年,提出天然运动的变分原理(英国哈密顿)。发明电报(德国威.韦伯、高斯)。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的基础上,提出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即所谓楞次定律(德国楞次)。1834年,发现温差电效应的逆效应,用电流产生温差,后楞次用此效应使水结冰(法国珀耳悌)。在热辐射红外线的反射、折射、吸收诸实验中发现红外线本质上和光类似(意大利梅伦尼)。提出热的可逆循环过程,并以解析形式表达卡诺循环,用来近似地说明蒸汽机的性能(法国克拉珀龙)。提出动力学的普适方程,即哈密顿正则方程(英国哈密顿)。1835年,推出地球转动造成的正比于并垂直速度的偏向加速度,即科里奥利力(法国科里奥利)。根据波动理论解释光通过光栅的衍射现象(德国薛沃德)。1838年,推出关于多体体系运动状态分布变化的普适定理,后成为统计力学的基础之一(法国刘维叶)。1842年,发现热功当量,建立起热效应中的能量守恒原理进而论证这是宇宙普适的一条原理(德国迈尔)。推知光源走向观测者时收到的光振动频率增大,离开时频率减小的多普勒效应。后在天体观察方向得到证实(奥地利多普勒)。1843年,发明电桥,用以精确测量电阻(英国惠斯通)。创用冰桶实验,证明电荷守恒定律(英国法拉第)。测量证明,用伽伐尼电池通过电流于导线中发出的热量等于电池中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英国焦耳)。1845年,发现固体和液体在磁场中的旋光性,即强磁场使透明体中光的偏振面旋转的效应(英国法拉第)。1843-1845年,分别用机械功,电能和气体压缩能的转化,测定热功当量,以实验支持能量守恒原理(英国焦耳)。1845年,推得滞流方程及流体中作慢速运动的物体所受的曳力正比于物体的速度(英国斯托克斯)。发展气体分子运动论,指出赫拉帕斯分子运动论的基本错误(英国华特斯顿)。1846年,认为两电荷之间的力不但和距离有关,也和其运动速度和加速度有关,而电流就是运动着的电荷所组成(德国威.韦伯)。认识到抗磁性的普遍性和顺磁性的特殊性(英国法拉第)。证实并延伸梅伦尼关于热辐射的工作;通过衍射、干涉、偏振诸现象的实验,证明红外辐射和可见光的区别仅在于红外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长(德国诺布劳赫)。1847年,提出力学中的“位能”和“势能”概念,给出万有引力场、静力学、电场和磁场的位能表示。明确能量守恒原理的普适意义(德国赫尔姆霍茨)。发现细管道中流体的粘滞流动定律(法国泊肃叶)。1848年,用卡诺循环确立绝对温标。并提出绝对零度是温度的下限的观点(英国汤姆生)。1849年,用转动齿轮,首次实验测定光的传播速度(法国斐索)。1850年,创制稀薄气体放电用玻璃管,呈现放电发光(德国盖斯勒)。试图通过实验建立重力(万有引力)和电之间的关系,但无所得(英国法拉第)。利用旋转镜,证实不同媒质中光的传播速度与媒质的折射率成反比(法国傅科)。发现热力学第二定律,并表述为:热量不能从一个较冷的物体自行传递到一个较热的物体(德国克劳胥斯)。 提出经典统计力学基础的系统理论(美国吉布斯)。发现β射线的质量随速度而增加,试图据此区分电子的固有质量和随速度改变的电磁质量(德国考夫曼)。各自证实1873年麦克斯韦电磁波理论所预见的辐射压强关系(俄国彼.列别捷夫,美国尼科尔斯、基.哈尔)。1900-1902年,发展滑翔飞行技术(美国赖特兄弟)。1901年,试图观测地球相对于“以太”的运动使充电电容器转动的效应,但无结果(英国特鲁顿)。发现光电效应的经验规则,波动说不能解释(德国勒纳)。发现金属发射热电子的经验定律,为热离子学的基础,并于次年用自由电子理论作出解释(英国理查森)。1903年,自制轻便内燃机,第一次成功实现用螺旋桨飞机飞行。于1907年,越过英伦海峡,1927年由林德堡单飞越过大西洋,飞机开始成为战争和交通的工具(美国赖特兄弟)。证实α粒子是带正电的氦原子,β射线是近于光速的电子(英籍新西兰人厄.卢瑟福)。提出放射元素的蜕变理论,打破原子不可改变的旧观念(英籍新西兰人厄.卢瑟福)。提出运动电子的刚球模型理论,推得电子质量随速度而变的公式,后来同相对论公式存在长期的争论(德国阿勃拉罕)。提出气体中电子碰撞的电离理论和气体放电的击穿理论(爱尔兰汤逊德)。1904年,提出电子浸于均匀正电球中的原子模型(英国汤姆逊)。提出围绕核心转动的电子环的原子模型(日本长冈半太郎)。提出时空坐标的罗伦兹变换,试图解释电磁作用和观察者在“以太”中的运动无关(荷兰罗伦兹)。首次应用经典统计学发展金属自由电子理论(荷兰罗伦兹)。提出电动力学的相对性原理,并根据观测记录认为速度不能超越光速(法国彭加勒)。发明热电子二极真空管,用于整流(英国约.弗莱明)。提出物体运动于粘滞流体中的边界层理论(德国普兰特耳)。1905年,提出光量子假说,并用以解释光电效应(瑞士、美籍德国人爱因斯坦)。各自提出布朗运动的理论解释,这是涨落的统计理论的开始,后经实验证实。使分子运动论得到直观的证明(瑞士、美籍德国人爱因斯坦,波兰斯莫卢曹斯基)。提出狭义相对论(瑞士、美籍德国人爱因斯坦)。提出磁性的电子理论(法国郎之万)。发明一万大气压的超高压装置,用以研究物性(美国布里奇曼)。提出飞翼举力的环流和涡旋理论(英国兰彻斯特)。提出宇宙起伏说,认为宇宙中存在着偶然出现的地区,那里发生着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过程(奥地利波尔茨曼)。1906年,用量子概念初步解释固体比热在温度趋于绝对零度时也趋于零(瑞士、美籍德国人爱因斯坦)。各自提出飞机翼举力的环流理论(俄国儒可夫斯基,德国库塔)。发展波尔茨曼统计,确定热力学几率和“绝对熵”表示式(德国普朗克)。实验研究交混回响现象,创立早期建筑声学理论(美国萨拜恩)。发现硅晶体的整流作用,用以作无线电检波器(美国皮卡德)。首次实现调制无线电波收发音乐和讲演,无线电由之诞生,1910年开始用于广播(美国费森登)。确定狭义相对论的质能关系是体系(包括电磁在内)的重心运动守恒定律成立的必要与充分条件(瑞士、美籍德国人爱因斯坦)。发明热电子三极管,用以检测无线电波,是真空管技术的先驱(美国德福雷斯特)。1906-1913年,从低温化学反应的研究,提出热力学第三定律,即绝对零度不能达到原理(德国能斯脱)。1907年,提出铁磁性的原子理论(法国韦斯)。各自提出用阴极射线接收无线电传像原理,是近代电视技术的理论基础(俄国罗申克,英国坎普贝尔.史文顿)。1908年,实验证实电子质量随速度增加的罗伦兹关系式(德国布克瑞)。提出狭义相对论的四维空间形式表示法(德国闵可夫斯基)。人工液化氦,达到接近绝对零度(荷兰卡茂林.翁纳斯)。发明探测α粒子的气体放电计数管(德国盖革)。提出的动量统一定义,奠定相对论性力学,肯定质能关系普遍成立(德国普朗克)。发明回转罗盘,不受钢、铁影响,是指向技术的重大改进(德国舒勒等人)。1908-1912年,通过观察树脂粒子在重力场中的分布,证实满足爱因斯坦方程,是道尔顿以来首次通过观察求得阿佛加德罗常数和原子、分子的近似大小,打击了唯能论(法国贝林)。1908年,根据统计力学中流体密度起伏理论,解释了临界点附近大起伏导致的光散射增强的乳光现象(波兰斯莫卢曹斯基)。创制T型汽车,使汽车开始成为人类交通的常用工具(美国福特)。根据原子光谱数据,提出谱线频率的并合原则,是巴尔默发现的推广(瑞士里兹)。1909年,首次观测α粒子束透过金属薄膜后在各方向的散射分布情况,促使卢瑟福于次年提出α散射理论(德国盖革,英国马斯登)。提出光量子的动量公式,指出辐射基元过程有一定方向(瑞士、美籍德国人爱因斯坦)。发明用钨丝作白炽灯、电子管及X光管,促成了它们的工业发展(美国柯里奇)。发明油封转动抽气机(德国盖达)。发明精确测定电子电荷的油滴法,证明电荷有最小单位(美国米立根)。 1911年,用光散射法验证流体临界点附近的密度起伏公式(荷兰刻松)。提出了原子有核的模型,原子中的正电荷集中在核上,对粒子散射实验作出解释,否定了汤姆逊的均匀模型(英藉新西兰人厄.卢瑟福)。发明记录α、β等带电粒子轨迹的云雾室照相装置,证实X射线的电离作用(英国查.威尔逊)。发现宇宙射线(奥地利维.赫斯)。发现汞、铅、锡等金属的超导电现象(荷兰卡茂林.翁纳斯)。由分子运输理论预见气体中的热扩散规律(瑞典恩斯考克)。1912年,提出流体流过阻碍物在尾流中形成两列交错涡旋(即涡旋街)的稳定性理论,后被用于飞机和火箭的设计中(匈牙利冯.卡门)。发现氖的同位素,为首次发现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英国约.汤姆逊)。固体比热的量子理论首次成功,发现低温比热的温度立方律。提出用有极分子解释介电常数和温度有关的统计理论(荷兰德拜)。 1921年发明利用原子束在不均匀磁场中偏转的方法测量原子的磁矩,为量子论中空间方向量子化原理提供了证据(德国斯特恩、盖拉赫)。首次发现类似于铁磁现象的所谓铁电现象(美国瓦拉塞克)。1922年实验第一次精确证实重力加速度和落体成分无关(德国厄缶)。提出液体中密度热起伏引起光散射的理论,后被用到液体声测量中(法国布里渊)。提出用石英压电效应调制电磁振荡的频率(美国卡第)。1923年提出物质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概念,标志着新量子论的开始(法国德布罗意)。提出经典统计力学中的准备态历经假说,用以代替不能成立的各态历经假说(意大利费米)。用旧量子论研究原子谱线的反常塞曼效应,发现角动量决定谱线分裂的g因子公式(德国朗德)。在X射线散射实验中发现波长改变的效应,提出自由电子散射光子的量子理论(美国康普顿)。提出空间周期性引起粒子动量改变的量子规则,用以解释光栅对一束辐射的衍射效应(美国杜安)。1924年首次用德拜-体克耳电解质理论研究电离化气体(英国罗斯兰德)。发现光量子(光子)服从的统计法则,据此用统计方法推出普朗克的辐射公式(印度玻色)。发现服从玻色统计法则的体系在温度为绝对零度附近时,其粒子都迅速降到基态上的现象,即所谓爱因斯坦凝结(瑞士、美籍德国人爱因斯坦)。推出光折射率的量子论公式,即克雷默兹-海森堡色散公式(荷兰克雷默兹,德国海森堡)。各自发现磁控电子管能自动发生高频电磁振荡,随着性能良好的磁控管问世,引出微波技术的发展(德国哈邦,捷克查契克)。1925年在气体放电研究中发现等离子体静电振荡,引起的电子反常散射现象(美国兰米尔)。提出矩阵力学,一种强调可观察量的不连续性的新量子论(德国海森堡)。提出电子自己有自旋角动量和磁矩的概念,用以解释光谱线的精细结构(荷兰乌仑贝克、古兹米特)。提出两个电子不能共处于同一量子状态上的不相容原理,用以解释光谱线在强磁场中的反常分裂(奥地利泡里)。发明符合计数法,用以确定宇宙射线的方向和性质,用符合计数法,证实光子电子碰撞过程中能量守恒律、动量守恒律都成立(德国玻蒂)。发明光电显像管,是近代电视照像术的先驱(美籍苏联人兹渥里金)。提出铁磁性的短程作用模型,假定影响磁化的仅是最邻近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美国伊兴)。

2楼可能是粘贴,但所言极是!

18岁的高斯发现了质数分布定理和最小二乘法。通过对足够多的测量数据的处理后,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概率性质的测量结果。在这些基础之上,高斯随后专注于曲面与曲线的计算,并成功得到高斯钟形曲线(正态分布曲线)。其函数被命名为标准正态分布(或高斯分布),并在概率计算中大量使用。

在高斯19岁时,仅用尺规便构造出了17边形。并为流传了2000年的欧氏几何提供了自古希腊时代以来的第一次重要补充。

高斯总结了复数的应用,并且严格证明了每一个n阶的代数方程必有n个实数或者复数解。在他的第一本著名的著作《算术研究》中,作出了二次互反律的证明,成为数论继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这部著作的第一章,导出了三角形全等定理的概念。

高斯在最小二乘法基础上创立的测量平差理论的帮助下,测算天体的运行轨迹。他用这种方法,测算出了小行星谷神星的运行轨迹。

谷神星于1801年被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发现,但因病他耽误了观测,从而失去了这颗小行星的轨迹。皮亚齐以希腊神话中的“丰收女神”(Ceres)对它命名,称为谷神星(Planetoiden Ceres),并将自己以前观测的数据发表出来,希望全球的天文学家一起寻找。高斯通过以前3次的观测数据,计算出了谷神星的运行轨迹。奥地利天文学家 Heinrich Olbers根据高斯计算出的轨道成功地发现了谷神星。高斯将这种方法发表在其著作《天体运动论》(Theoria Motus Corporum Coelestium in sectionibus conicis solem ambientium)中。

为了获知每年复活节的日期,高斯推导了复活节日期的计算公式。

1818年至1826年间,高斯主导了汉诺威公国的大地测量工作。通过最小二乘法为基础的测量平差的方法和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显著地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高斯亲自参加野外测量工作。他白天观测,夜晚计算。在五六年间,经他亲自计算过的大地测量数据超过100万个。当高斯领导的三角测量外场观测走上正轨后,高斯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处理观测成果的计算上,写出了近20篇对现代大地测量学具有重大意义的论文。在这些论文中,他推导了由椭圆面向圆球面投影时的公式,并作出了详细证明。这个理论仍有应用的价值。

汉诺威公国的大地测量工作至1848年结束。这项大地测量史上的巨大工程,如果没有高斯在理论上的仔细推敲,在观测上力图合理和精确,在数据处理上尽量周密和细致,就不能圆满的完成。在当时的不发达的条件下,布设了大规模的大地控制网,精确地确定2578个三角点的大地坐标。

为了用椭圆在球面上的正形投影理论解决大地测量中出现的问题,在这段时间内高斯亦从事了曲面和投影理论的研究,这项成果成为了微分几何的重要理论基础。他独立地提出了不能证明欧氏几何的平行公设具有‘物理的’必然性,至少不能用人类的理智给出这种证明。但他的非欧几何理论并未发表。也许他是出于对同时代的人不能理解这种超常理论的担忧。相对论证明了宇宙空间实际上是非欧几何的空间。高斯的思想被近100年后的物理学接受了。

高斯试图在汉诺威公国的大地测量中通过测量Harz的Brocken——Thuringer Wald的Inselsberg——哥廷根的Hohen Hagen三个山头所构成的三角形的内角和,以验证非欧几何的正确性,但未成功。高斯的朋友鲍耶的儿子雅诺斯在1823年证明了非欧几何的存在。高斯对他勇于探索的精神表示了赞扬。1840年,罗巴切夫斯基用德文写了《平行线理论的几何研究》一文。这篇论文的发表引起了高斯的注意。他非常重视这一论证,积极建议哥廷根大学聘请罗巴切夫斯基为通信院士。为了能直接阅读他的著作,从这一年开始,63岁的高斯开始学习俄语,并最终掌握了这门外语。高斯最终成为微分几何的始祖(高斯、雅诺斯和罗巴切夫斯基)之一。

出于对实际应用的兴趣,高斯发明了日光反射仪。日光反射仪可以将光束反射至大约450公里外的地方。高斯后来不止一次地为原先的设计作出改进,试制成功了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的镜式六分仪。

19世纪30年代,高斯发明了磁强计。他辞去了天文台的工作,而转向物理的研究。他与韦伯(1804-1891)在电磁学领域共同工作。他比韦伯年长27岁,以亦师亦友的身份与其合作。1833年,通过受电磁影响的罗盘指针,他向韦伯发送出电报。这不仅是从韦伯的实验室与天文台之间的第一个电话电报系统,也是世界第一个电话电报系统。尽管线路才8千米长。

1840年,他和韦伯画出了世界第一张地球磁场图,并且定出了地球磁南极和磁北极的位置。次年,这些位置得到美国科学家的证实。

经典物理学发展史 古希腊时代的阿基米德已经在流体静力学和固体的平衡方面取得辉煌成就,但当时将这些归入应用数学,并没有将他的成果特别是他的精确实验和严格的数学论证方法汲入物理学中。从希腊、罗马到漫长的中世纪,自然哲学始终是亚里士多德的一统天下。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哥白尼、布鲁诺、开普勒和伽利略不顾宗教的迫害,向旧传统挑战,其中伽利略把物理理论和定律建立在严格的实验和科学的论证上,因此被尊称为物理学或科学之父。 伽利略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仅就力学而言,他以物体从光滑斜面下滑将在另一斜面上升到同一高度,推论出如另一斜面的倾角极小,为达到同一高度,物体将以匀速运动趋于无限远,从而得出如无外力作用,物体将运动不息的结论 。他精确地测定不同重量的物体以同一加速度沿光滑斜面下滑,并推论出物体自由下落时的加速度及其运动方程,驳倒了亚里士多德重物下落比轻物快的结论,并综合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垂直地面方向的匀加速运动得出抛物线轨迹和45°的最大射程角,伽利略还分析“地常动移而人不知”,提出著名的“伽利略相对性原理”(中国的成书于1800年前的《尚书考灵曜》有类似结论)。但他对力和运动变化关系的分析仍是错误的。全面、正确地概括力和运动关系的是牛顿的三条运动定律,牛顿还把地面上的重力外推到月球和整个太阳系,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牛顿以上述的四条定律并运用他创造的“流数法”(即今微积分初步),解决了太阳系中的二体问题,推导出开普勒三定律,从理论上解决了地球上的潮汐问题。史称牛顿是第一个综合天上和地上的机械运动并取得伟大成就的物理学家。与此同时,几何光学也有很大发展,在16世纪末或17世纪初,先后发明了显微镜和望远镜,开普勒、伽利略和牛顿都对望远镜作很大的改进。 法国在大革命的前后,人才辈出,以.拉普拉斯为首的法国科学家(史称拉普拉斯学派)将牛顿的力学理论发扬光大,把偏微分方程运用于天体力学,求出了太阳系内三体和多体问题的近似解,初步探讨并解决了太阳系的起源和稳定性问题,使天体力学达到相当完善的境界。在牛顿和拉普拉斯的太阳系内,主宰天体运动的已经不是造物主,而是万有引力,难怪拿破仑在听完拉普拉斯的太阳系介绍后就问 :你把上帝放在什么地位?无神论者拉普拉斯则直率地回答 :我不需要这个假设。 拉普拉斯学派还将力学规律广泛用于刚体、流体和固体,加上.哈密顿、.斯托克斯等的共同努力,完善了分析力学,把经典力学推进到更高阶段。该学派还将各种物理现象如热、光、电、磁甚至化学作用都归于粒子间的吸引和排斥,例如用光子受物质的排斥解释反射,光微粒受物质的吸引解释折射和衍射,用光子具有不同的外形以解释偏振,以及用热质粒子相互排斥来解释热膨胀、蒸发等等,都一度取得成功,从而使机械的唯物世界观统治了数十年。正当这学派声势煊赫、如日中天时,受到英国物理学家T.杨和这个学派的后院法兰西科学院及科学界的挑战,.傅里叶从热传导方面,T.杨、.阿拉戈、.菲涅耳从光学方面,特别是光的波动说和粒子说(见光的二象性)的论争在物理史上是一个重大的事件。为了驳倒微粒说,年轻的土木工程师菲涅耳在阿拉戈的支持下,制成了多种后以他的姓命名的干涉和衍射设备,并将光波的干涉性引入惠更斯的波阵面在介质中传播的理论 ,形成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还大胆地提出光是横波的假设,并用以研究各种光的偏振及偏振光的干涉,他创造了“菲涅耳波带”法,完满地说明了球面波的衍射,并假设光是以太的机械横波解决了光在不同介质界面上反射、折射的强度和偏振问题,从而完成了经典的波动光学理论。菲涅耳还提出地球自转使表面上的部分以太漂移的假设并给出曳引系数。也在阿拉戈的支持下,.傅科和.菲佐测定光速在水中确比空气中为小,从而确定了波动说的胜利,史称这个实验为光的判决性实验。此后,光的波动说及以太论统治了19世纪的后半世纪,著名物理学家如法拉第、麦克斯韦、开尔文等都对以太论坚信不疑。另一方面,利用干涉仪内干涉条纹的移动,可以精确地测定长度、速度、曲率的极微细的变化;利用棱镜和衍射光栅产生的光谱,可以确定地上和天上的物质的成分及原子内部的变化。因此这些光学仪器已成为物理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天体物理学中的重要实验手段。 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热学的发展 ,18世纪60年代在 J.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同时,他的挚友J.布莱克区分了温度和热量,建立了比热容和潜热概念,发展了量温学和量热学,所形成的热质说和热质守恒概念统治了80多年。在此期间,尽管发现了气体定律,度量了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和各类潜热 ,但对蒸汽机的改进帮助不大,蒸汽机始终以很低的效率运行。1755年法国科学院坚定地否决了永动机 。1807年T.杨以“能”代替莱布尼兹的“活力” ,1826年 J. V. 彭赛列创造了“功”这个词。1798年和1799年,朗福德和H.戴维分析了摩擦生热,向热质说挑战;.焦耳从 19 世纪 40 年代起到1878年,花了近40年时间,用电热和机械功等各种方法精确地测定了热功当量 ;生理学家 .迈尔和亥姆霍兹 ,更从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生物能和热的转换,全面地说明能量既不能产生也不会消失,确立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在此前后,1824年,S.卡诺根据他对蒸汽机效率的调查,据热质说推导出理想热机效率由热源和冷却源的温度确定的定律。文章发表后并未引起注意。后经R.克劳修斯和开尔文分别提出两种表述后,才确认为热力学第二定律。克劳修斯还引入新的态函数熵;以后,焓、亥姆霍兹函数、吉布斯函数 等态函数相继引入 ,开创了物理 化学 中的重要分支——热化学。热力学指明了发明新热机、提高热机效率等的方向,开创了热工学;而且在物理学、化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 、冶金学等方面也有广泛的指向和推动作用。这些使物理化学开创人之一W.奥斯特瓦尔德曾一度否认原子和分子的存在 ,而宣扬“唯能论”,视能量为世界的最终存在 。但另一方面,.麦克斯韦的分子速度分布率(见麦克斯韦分布)和L.玻耳兹曼的能量均分定理把热学和力学综合起来,并将概率规律引入物理学,用以研究大量分子的运动,创建了气体分子动力论(现称气体动理论),确立了气体的压强、内能、比热容等的统计性质,得到了与热力学协调一致的结论。玻耳兹曼还进一步认为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统计规律,把熵同状态的概率联系起来,建立了统计热力学。任何实际物理现象都不可避免地涉及能量的转换和热量的传递,热力学定律就成为综合一切物理现象的基本规律。经过20世纪的物理学革命,这些定律仍然成立。而且平衡和不平衡、可逆和不可逆、有序和无序乃至涨落和混沌等概念,已经从有关的自然科学分支中移植到社会科学中。 在19世纪20年代以前 ,电和磁始终认为 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因此,尽管1600年W.吉伯发表《论磁性》,对磁和地磁现象有较深入的分析 ,1747 年B.富兰克林提出电的单流质理论,阐明了正电和负电,但电学和磁学的发展是缓慢,1800年A.伏打发明伏打电堆,人类才有能长期供电的电源 ,电开始用于通信 ;但要使用一个电弧灯 ,就需联接2千个伏打电池,所以电的应用并不普及。1920年.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实验,开始了电和磁的综合,电磁学就迅猛发展,几个月内 ,通过实验.安培建立平行电流间的安培定律 ,并提出磁分子学说 ,.毕奥和F.萨伐尔建立载流导线对磁极的作用力(后称毕-萨-拉定律),阿拉戈发明电磁铁并发现磁阻尼效应,这些成就奠定了电磁学的基础。1831年M.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磁的变化在闭合回路中产生了电流,完成了电和磁的综合,并使人类获得新的电源。1867年 西门子发明自激发电机 ,又用变压器完成长距离输电,这些基于电磁感应的设备,改变了世界面貌,创建了新的学科——电工学和电机工程。法拉第还把场的概念引入电磁学;1864年麦克斯韦进一步把场的概念数学化,提出位移电流和有旋电场等假设,建立了麦克斯韦方程组,完善了电磁理论,并预言了存在以光速传播的电磁波。但他的成就并没有即时被理解,直到.赫兹完成这组方程的微分形式,并用实验证明麦克斯韦预言的电磁波,具有光波的传播速度和反射 、折射干涉、衍射、偏振等一切性质,从而完成了电磁学和光学的综合,并使人类掌握了最快速的传递各种信息的工具 ,开创了电子学这门新学科。 直到19世纪后半叶 ,电荷的本质是什么 ,仍没有搞清楚,盛极一时的以太论,认为电荷不过是以太海洋中的涡元。.洛伦兹首先把光的电磁理论与物质的分子论结合起来 ,认为分子是带电的谐振子 ,1892年起 ,他陆续发表“电子论”的文章 ,认为1859年 J.普吕克尔发现的阴极射线就是电子束;1895年提出洛伦兹力公式,它和麦克斯韦方程相结合,构成了经典电动力学的基础;并用电子论解释了正常色散、反常色散(见光的色散)和塞曼效应。1897年.汤姆孙对不同稀薄气体、不同材料电极制成的阴极射线管施加电场和磁场,精确测定构成阴极射线的粒子有同一的荷质比 ,为电子论提供了确切的实验根据。电子就成了最先发现的亚原子粒子 。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延伸了电磁波谱 ,它对物质的强穿透力,使它很快就成为诊断疾病和发现金属内部缺陷的工具 。1896年.贝可勒尔发现铀的放射性 ,1898年居里夫妇发现了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钋和镭,但这些发现一时尚未引起物理学界的广泛注意 20世纪的物理学 到19世纪末期 ,经典物理学已经发展到很完满的阶段,许多物理学家认为物理学已接近尽头,以后的工作只是增加有效数字的位数。开尔文在19世纪最后一个除夕夜的新年祝词中说:“物理大厦已经落成,……动力理论确定了热和光是运动的两种方式,现在它的美丽而晴朗的天空出现两朵乌云,一朵出现在光的波动理论,另一朵出现在麦克斯韦和玻耳兹曼的能量均分理论。”前者指的是以太漂移和迈克耳孙 - 莫雷测量地球对(绝对静止的)以太速度的实验,后者指用能量均分原理不能解释黑体辐射谱和低温下固体的比热。恰恰是这两个基本问题和开尔文所忽略的放射性,孕育了20世纪的物理学革命。 1905 年 A. 爱因斯坦为了解决电动力学应用于动体的不对称(后称为电动力学与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的不协调),创建了狭义相对论,即适用于一切惯性参考系的相对论。他从真空光速不变性出发,即在一切惯性系中,运动光源所射出的光的速度都是同一值,推出了同时的相对性和动系中尺缩 、钟慢的结论 ,完满地解释了洛伦兹为说明迈克耳孙 -莫雷实验提出的洛伦兹变换公式,从而完成了力学和电动力学的综合。另一方面,狭义相对论还否定了绝对的空间和时间,把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提出统一的相对的时空观构成了四度时空;并彻底否定以太的存在,从根本上动摇了经典力学和经典电磁学的哲学基础,而把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提高到新的阶段,适用于一切动体的力学和电磁学现象。但在动体或动系的速度远小于光速时,相对论力学就和经典力学相一致了。经典力学中的质量、能量和动量在相对论中也有新的定义,所导出的质能关系为核能的释放和利用提供了理论准备。1915年,爱因斯坦又创建广义相对论,把相对论推广到非惯性系,认为引力场同具有相当加速度的非惯性系在物理上是完全等价的,而且在引力场中时空是弯曲的,其曲率取决于引力场的强度,革新了宇宙空间都是平直的欧几里得空间的旧概念。但对于范围和强度都不很大的引力场如地球引力场,可以完全不考虑空间的曲率,而对引力场较强的空间如太阳等恒星的周围和范围很大的空间如整个可观测的宇宙空间 ,就必须考虑空间曲率。因此广义相对论解释了用牛顿引力理论不能解释的一些天文现象,如水星近日点反常进动、光线的引力偏析等。以广义相对论为基础的宇宙学已成为天文学的发展最快的一个分支。另一方面 ,1900年 M.普朗克提出了符合全波长范围的黑体辐射公式,并用能量量子化假设从理论上导出,首次提出物理量的不连续性。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光量子假设,以光的波粒二象性,解释了光电效应;1906年又发表固体热容的量子理论;1913年N.玻尔(见玻尔父子)发表玻尔氢原子理论,用量子概念准确地地计算出氢原子光谱的巴耳末公式,并预言氢原子存在其他线光谱,后获证实。1918年玻尔又提出对应原理,建立了经典理论通向量子理论的桥梁;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假设,预言电子束的衍射作用;1925年W.泡利发表泡利不相容原理,.海森伯在M.玻恩和数学家.约旦的帮助下创立矩阵力学 ,.狄拉克提出非对易代数理论 ;1926 年 E.薛定谔根据波粒二象性发表波动力学的一系列论文,建立了波函数,并证明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是等价的,遂即统称为量子力学 。同年6月玻恩提出了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表明单个粒子所遵循的是统计性规律而非经典的确定性规律;1927年海森伯发表不确定性关系;1928年发表相对论电子波动方程,奠定了相对论性量子理论的基础。由于一切微观粒子的运动都遵循量子力学规律,因此它成了研究粒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原子物理学、分子物理学和固体物理学的理论基础,也是研究分子结构的重要手段,从而发展了量子化学这个化学新分支。差不多同时,研究由大量粒子组成的粒子系统的量子统计法也发展起来了 ,包括1924年建立的玻色-爱因斯坦分布和1926年建立的费米-狄拉克分布 ,它们分别适应于自旋为整数和半整数的粒子系统。稍后,量子场论也逐渐发展起来了 。1927年 ,狄拉克首先提出将电磁场作为一个具有无穷维自由度的系统进行量子化的方案,以处理原子中光的自发辐射和吸收问题。1929年海森伯和泡利建立了量子场论的普遍形式,奠定了量子电动力学的基础。通过重正化解决了发散困难,并计算各阶的辐射修正,所得的电子磁矩数值与实验值只相差×10-10 ,其准确度在物理学中是空前的 。量子场论还正向统一场论的方向发展,即把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统一在一个规范理论中,已取得若干成就的有电弱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和大统一理论等。“实践是真理的唯一标准”,物理学也同样遵循这一标准。一切假说都必须以实验为基础,必须经受住实验的验证。但物理学也是思辨性很强的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和哲学建立了不解之缘。无论是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 、麦克斯韦方程乃至相对论、量子力学,无不带有强烈的、科学的思辨性。有些科学家例如在19世纪中主编《物理学与化学》杂志的.波根多夫曾经想把思辨性逐出物理学,先后两次以具有思辨性内容为由,拒绝刊登迈尔和亥姆霍兹的论能量守恒的文章,终为后世所诟病。要发现隐藏在实验事实后面的规律,需要深刻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多少物理学家关注θ-τ之谜 ,唯有华裔美国物理学家李政道和杨振宁,经过缜密的思辨,检查大量文献,发现谜后隐藏着未经实验鉴定的弱相互作用的宇称守恒的假设。而从物理学发展史来看,每一次大综合都促使物理学本身和有关学科的很大发展,而每一次综合既以建立在大量精确的观察、实验事实为基础,也有深刻的思辨内容。因此一般的物理工作者和物理教师,为了更好地应用和传授物理知识,也应从物理学的整个体系出发,理解其中的重要概念和规律。 应用 物理学是广泛应用于生产各部门的一门科学 ,有人曾经说过,优秀的工程师应是一位好物理学家。物理学某些方面的发展,确实是由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推动的。在前几个世纪中,卡诺因提高蒸汽机的效率而发现热力学第二定律,阿贝为了改进显微镜而建立光学系统理论,开尔文为了更有效地使用大西洋电缆发明了许多灵敏电学仪器;在20世纪内,核物理学、电子学和半导体物理、等离子体物理乃至超声学、水声学、建筑声学、噪声研究等的迅速发展,显然和生产 、生活的需要有关。因此,大力开展应用物理学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许多推动社会进步,大大促进生产的物理学成就却肇始于基本理论的探求,例如:法拉第从电的磁效应得到启发而研究磁的电效应,促进电的时代的诞生;麦克斯韦为了完善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带来了电子学世纪;X射线、放射性乃至电子 、中子的发现 ,都来自对物质的基本结构的研究。从重视知识、重视人才考虑,尤应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因此为使科学技术达到世界前列,基础理论研究是绝不能忽视的。 展望 21世纪的前夕 ,科学家将从本学科出发考虑百年前景。物理学是否将如前两三个世纪那样,处于领先地位,会有一番争议,但不会再有一位科学家像开尔文那样,断言物理学已接近发展的终端了。能源和矿藏的日渐匮乏,环境的日渐恶化,向物理学提出解决新能源、新的材料加工、新的测试手段的物理原理和技术。对粒子的深层次探索,解决物质的最基本的结构和相互作用,将为人类提供新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手段,这需要有新的粒子加速原理,更高能量的加速器和更灵敏、更可靠的探测器。实现受控热核聚变,需要综合等离子体物理、激光物理、超导物理、表面物理、中子物理等方面知识,以解决有关的一系列理论技术问题。总之,随着新的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物理学也将无限延伸。

俄罗斯新闻报道传播效果研究论文

给你的建议啊,我感觉你应该: 一、报纸方向 1. 报纸新闻的语言要求 2. 新闻标题 2. 沉默的螺旋 3. 受众分析 4. 传播效果分析 5. 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 6.网络等方面去想,就好着手了。中国主要英语新闻网站的特点及局限性分析 论文[内容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已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在新闻报道中的巨大优势,并大力通过其开展对外宣传活动,其中各大英语网站成为对外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如今它们已形成一定规模,成为中国外宣工作的主渠道和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本文在对中国几大英语网站进行简介的基础上,对这些网站的特点进行探讨,并分析它们在对外传播上的局限性。[关键字] 中国;英语网站;特点;局限性Abstract: As Internet has risen as an important media since1990s, China fully recognized the great potential and advantages of the Internet in news coverage, it strengthened propaganda of China to the outside world by taking the advantage of the Internet. China’s English websit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porting and introducing China to foreigners. The article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websites and tries to analyze the feature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words: China, English websites, feature, limitation一、前言:目前我国网络媒体的对外传播已形成6+3新闻网站的局面:即六大中央级网站和三大地区性网站。六大中央级网站包括人民网英语版,新华网英语版,中国日报网站,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网站,中央电视台英语网站和中国网英语版。三大地区性英语网站分别为北京的千龙网,上海的东方网和广东的南方网。本文将主要就中国日报网站(),人民网英文版(),新华网英文版()和中国网英文版()这四大英语网站进行简要介绍与分析。二、几大网站简介1. 中国日报网站,隶属于《中国日报》社,是中国最早的英语网站。每天除提供权威的、时效强的有关中国与世界的新闻之外,还致力于各种信息的提供,同时开辟了服务性与教育类的栏目。新闻包括英语新闻与汉语国际新闻。此外,该网还向在华商人提供各种经济信息。2.人民网英文版,隶属于人民网。以报道国内重大新闻事件,热点问题为主,政治性,宣传性较强。该网除了使用新华社通稿外,人民网英文版区别于其他几大英文网站的特色在于其对人民日报的社论、评论的翻译,表达中国政府对国际、国内重大问题的立场,观点与主张,同时该网加强了国计民生问题的报道。3. 新华网英文版,该网依托新华通讯社强大的技术、人才、信息优势,拥有多渠道、多功能、多层次、多手段的报道方式,在新闻报道上具有较大灵活性。网站内容丰富,报道全面,形式多样,图文并茂,新闻分类较细,并设有滚动新闻。4.中国网英文版,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合办。该网提供了有关中国的最新信息,对中国历史,政治,经济,文化都做了全面的介绍。其特色栏目包括《学做中国菜》,《中国饭店介绍》,《中国驻外使馆简介》,《中国电影》,《文化遗产保护》等。页面设计简洁,清晰。上述几家英文网站均由政府投资创办(中国日报网站实行自主经营),依托原有传统媒体。在报道国内外新闻事件,介绍我国政府方针政策的同时,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变化做了比较全面的报道。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的了解,加大了“向世界说明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力度,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我国开展国际新闻报道竞争和争取舆论的阵地之一。三、几大英文网站特点探讨1. 涵盖的内容全面几大网站主要承担中国对外传播的任务,报道内容以国内为重,同时加强国际新闻和热点,难点问题的报道。总体上包括了国内,国际,评论,财经,文化,教育,科技,娱乐,体育,都市生活等各方面的新闻报道,在报道国内外形势与重大新闻事件的同时,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百姓生活、民俗风情等也做了详实的介绍,基本反映了中国几年来方方面面的变化,并就中国政府对国际国内问题的看法,主张,政策,立场发表评论,阐明中国在重大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等问题上的见解。随着这几大网站的不断发展,在新闻信息和服务方面,不但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而且各具特色,影响力逐渐扩大。在页面设计上都突出了各自的特色,版面设计日趋成熟并试图与国际接轨,各网站加强了图片新闻的报道,以更直观的方式让外国人了解中国,更加形象,可以消除语言障碍,在对外宣传上有着独特的魅力与特殊的效果。此外,交互性栏目也逐渐增多,这些栏目加强了读者与网站的互动与参与。如人民网英文版开设的“强国论坛”(),该论坛政治性较强,既有国外读者也有国内读者广泛参与,表现形式自由,以网友在论坛上贴帖子的方式表达观点。 新华网的“读者之声”()” 以国内读者表达意见为主,例如,网友就关于每年春节期间买票难问题发表了看法,表达了对铁道部在售票方面的不满。还有读者就政府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裁员是赞成还是反对的问题表达了不同的意见。2. 设立专题进行追踪报道每个网站都根据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与重要程度设立了相应的专题以便读者更详细,全面,及时的了解新近发生的事实,比如今年的两会报道,韩国总统弹劾案,俄罗斯选举,禽流感专题,六方会谈,美国选举等。此外,还有一些常规性的专题如每年的两会报道,中国的外交,人权,台湾,西藏等问题,这些专题集中阐述了我国政府的立场和观点,使海外读者较为细致,准确,全面地了解这些问题的真实情况和我国有关的内外政策,加强了沟通和理解。一些大型专题如香港,澳门回归,中国申奥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上海申博等有纪念意义的事件更成为各大网站的宣传之重。同时各网站还设置了介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等面的专题性栏目如环境保护,三峡工程, 青藏铁路,西部开发,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这些栏目虽然不象时事新闻那样直接宣传我国的政策,但可以让外国人对中国的各个领域的发展有个大体的了解,同时各网站还加强了经济领域的报道,在吸引国外投资方面提供了信息渠道。3.服务性栏目逐渐增多一些服务性栏目在各个网站上逐渐增多,可分为几类,有常识性的如介绍中国地理,历史,文化方面的,让国外读者对中国有个整体的了解。有介绍中国政府机构,国家构成,人大,政协,国家领导等方面的栏目,读者对中国的组织机构有可以有个大概印象。此外,各个网站根据自己的特色设立了不同的服务性栏目,如中国日报网站的《留学中国》,《每日经济电讯》,《翻译点津》,《短信》,《漫画》。人民网的《历史上的今天》,《邓小平文选》,《政府机构一览》,新华网的《英语沙龙》,《经济统计数字》,《中国重大工程项目》等。中国网的《学做中国菜》,《中国饭店介绍》,《中国驻外使馆简介》,《中国电影》,《文化遗产保护》。这些栏目相对更具有参考与实用价值。天气预报,股市,汇市则是各个网站的常规性服务栏目。四、几大英文网站在对外传播上的局限性应该承认,这些英语媒体的建立本身已说明我国在对外传播事业上取得了巨大成绩。不过,我国英语媒体还存在一些问题,不仅总体规模相对较小,其影响力也有待于提高,现有的英文报道水平不太符合我国正在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还存在一些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网络媒体没有采访权导致内容设置趋同几大英文媒体网站尽管在内容范围上涉及比较全面,但在具体内容上几大媒体存在趋同问题,即相同或类似的新闻报道较多,新闻报道缺乏深度,缺乏创新,由于目前我国规定网络媒体没有采访权,几大网站除了采用新华社通稿外,主要以翻译国内外媒体新闻为主,具有鲜明特点的独家新闻和自主评论并不多见,虽然在国内几大媒体相对形成各自特色,但总体上无法与国外大媒体相提并论。图片、声像等具有视觉效果的新闻报道形式相对缺乏,尤其视频新闻更是少之甚少,不能让外国人对中国有一种更加直观的了解,不能给读者以更强的视觉冲击力,只有每年两会报道中的国务院总理答记者问或者世界杯,奥运会之类的新闻才能成为各个网站的“宾上客”。虽然同海外媒体的汉语对华报道相比,我们的英语新闻从数量上来说并不逊色,但缺乏找到吸引读者的“亮点”,换句话说,国内的英文站点似乎不太了解国外受众的心理需求,就无法吸引外国人的“眼球”,也就使传播效果受到极大的影响。2. 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不符合境外受众心理由于几大媒体基本上均由政府投资创办,他们都基本依托原有传统媒体,因而必须坚持国家新闻宣传政策导向,内容上以正面报道为主,硬新闻相对较多,传播内容一般较严肃,政策性,指导性较强,依旧沿袭国内中文媒体的传播方针,负面报道和软新闻少,给海外读者一种典型的“政府代言人”印象,这样就让我们很难进入普通外国百姓的视野。由于我们的新闻报道风格过分强调正面报道而缺乏针对性,或者过分强调宣传纪律而缺乏时效性,失去先入为主的导向机会,同时让国外读者认为不真实,缺乏可信度。一些外国友人说:“看了中国媒体的报道,感觉中国似乎到处都是莺歌燕舞,其实哪一个国家都不会是如此的。”新加坡《联合早报》不久前刊登的一篇评论说:“中国发生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变化,但中国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外国人既不应该只挑中国的毛病而抹杀它的成就,中国也不应该只炫耀自己的成就而不让外国人讲它的缺点。’①3. 服务性栏目相对缺少尽管在多样化方面各个网站已经各具特色并在不断改善,但比起西方大媒体在服务性及栏目多样性方面仍旧十分欠缺,对某些外国人感兴趣的中国文化,旅游,经商,留学等方面的服务性信息缺乏全面,详实的介绍与实质性的服务,纵观国外新闻站点,其服务性项目主要集中在诸如网上订票以及各类在线金融服务等实际化的电子商务内容,这方面国内站点是个空白。“美国的政府网站不但内容丰富及时,而且还提供电子订阅服务。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订阅政府发布的新闻信息。而我国的政府网站目前内容还比较单薄,主要以静态新闻为主,适合来华游客查询,对想及时而深入了解中国的外国机构和记者则显得太浅。可为外国读者提供定向的个性化电子信息服务,在网站上配置外国记者关心的不同领域的网页等。”②4.宣传力度不够由于这几家英语网络媒体是依托其隶属的中文网站而创立,媒体运作基本依靠政府投资,因而资金会相对短缺,而资金短缺会制约网站的全面发展,也会大幅度降低它们在国际新闻传播领域内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当然,另一方面,目前不合理的国际新闻传播秩序也制约了我国新闻媒体的传播效果)。虽然目前这几大英语媒体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在国内已经具备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其真正的目标受众是国外读者,可知道这几个网站的国外读者并不多。因此,这几家英语网站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加大对自身的宣传力度,不仅仅让中国人自己知道它们的存在,更主要的是要让世界各国人民通过它们更多的了解中国,充分发挥窗口作用。由于海外读者习惯于西方世界所推崇的“新闻自由”,对我们自己网站进行的新闻报道长期实行“有色眼镜过滤法”,因此,扩大同西方主流媒体的新闻交换,向深度报道和评论发展才是当务之急。同时,必须努力丰富自身的报道内容,在遵循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抓住外国读者的心理,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5.“中国式英语”味道浓重在语言表达上,中国英语媒体的“中国式英语”也就是带有中国味的英语新闻报道比较厚重,“中国式英语”是指书写正确,语法通顺,但带有中国味的英语。即使非常精通英语的中国人讲英语或用英语撰写文章,也会或多或少使用这种“中国式英语”。这种“中国式英语”的形成并应用有其有利的一面,外国读者只要一读到中国式的英语,就知道这是中国的声音。但也有不利的一面,尤其对那些不那么了解中国,对中国有偏见的读者来说,他们会觉得这些新闻报道有些“另类”,并自觉不自觉地排斥这样的新闻写作。在语言表达上缺乏西方媒体对语言的灵活运用,政治性新闻报道包括领导人活动等以客观叙述为主,语言特征具有一定的模式,依旧沿袭汉语新闻的模式:“他说”,“他指出”,“他强调”,“最后他又说”等等。长期以来,各级党和政府主办的权威性传媒在一些稿件中带有官方腔调,“要怎样”,“不要怎样”,“应该”,“必须”等的提法,居高临下,发号施令会使人感到传者与受众是不平等的,这种说教式的传播方式不仅达不到好的传播效果,反而会令人反感。6.既懂英语又懂新闻的人才缺乏人才危机是国内英文媒体面对的共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这些英文媒体缺乏复合型专业人才。仅仅懂英语或新闻的记者还不能成为适应我国英语媒体发展的需要,一个合格的英文媒体的新闻记者必须既精通英语又熟悉英语新闻业务,还要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如经济和金融等方面。二是人才队伍不稳定,新闻单位培养好的或有工作经验的人才跳槽现象严重。据调查,相对低廉的待遇是他们不断跳槽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因如此,英语媒体的编辑和记者都相对较年轻,平均年龄都在30岁以下,从事英语媒体工作的经验相对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媒体自身的发展。就整体而言,我国的网络英语媒体在国际和国内的影响力仍处于弱势,尤其是一些地方性的英语媒体的影响力基本上还是局限在有限的区域范围内。但随着互联网成为日益重要的对外传播渠道,我国英语网站将充分发挥其优势,整体实力将进一步得到加强。注释:① ,②《专题:提高对外宣传的有效性》,《中国记者》,2004年第2期参考书目:郭可,《当代对外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参考网站:中国日报网站,人民网英文版,新华网英文版,中国网英文版

从1991年(苏联解体)到2001年的十年,被俄知识界称为“社会转型期”、“民主制时期”或“后社会主义时期”。由此称谓可知,这不是一个单向度发展的自然的过程,而是充满着矛盾与坎坷的“艰难时世”。在这个“艰难时世”中,俄罗斯新闻业经历了一场裂变,死而复生,却又命运多舛:自由了,无权威、无约束了,却也分散了,疏离了,各行其事了……。通过对这一时期俄新闻业种种表象的分析,我们或可探知俄罗斯政治变革乃至整个俄罗斯社会运行的轨迹。 转型十年间,俄罗斯新闻业发生了以下诸方面的变化: 从垂直管理到平行管理 解体前的苏联对新闻业实行的是垂直管理。在这种垂直管理模式下,报刊一般被分为若干等级——中央的;加盟共和国的;边疆区、州、自治共和国的;一般城市和地区的;工矿、学校、农庄等企事业单位的。各级报刊均处于苏共中央的统一领导之下,并接受各级党委(或党领导的企事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全苏新闻社——塔斯社为这些报刊提供消息,主要的中央报纸通过传真传递到全国各个城市。 苏联解体后,这种金字塔式的、垂直的管理模式迅速退位,代之而起的是区域性的、横向的管理模式。到90年代中期,这种模式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一时期,由于从中央到地方的纵向的行政管理体系逐渐弱化,加上邮政系统工作效率低下,首都莫斯科出版的全国性报纸在地方上已经很少能够见到了。而此时地方报纸在地方政权的管理和影响下逐渐发展起来,数量急剧增加(据说地方报纸远远多于联邦区、市的数目)。对地方报刊的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对报刊的影响“十分积极”,报刊只要与政府有关系,要钱不成问题,甚至可以通过政府预算获得财政支持。地方报纸又细分为“州报”和“市报”(有如城市报纸和农村报纸)。这两类报纸还时常展开竞争,有时甚至相互敌视。不过总的来说,无论州报还是市报,地方报纸总是比中央报纸更受欢迎。道理很简单,地方报纸与当地读者更为接近,因而能够更好地满足他们的信息(与广告)需求。 电子传媒的情况也大抵如此。苏联时期,全国形成了统一的广播网络,有线广播喇叭插座被普遍安装在居民家中,接通后可以收听三套广播节目(两个全国频道和《灯塔》)。这就使得中央政府的信息和命令可以直达每家每户。1990年7月戈尔巴乔夫“关于电视和广播民主化的命令”的颁布,打破了中央政府对广播媒体的垄断,地方政府以及不同的政党、政治团体和组织开始在体制外独立创办广播电台。1990年8月苏联第一部新闻法正式生效后,各类地方性非国有电台以及商业电台数量激增。目前,俄地区性的广播市场还在不断拓展,首都莫斯科已有各类广播电台62座,圣-彼得堡31座,罗斯托夫29座,斯维尔德洛夫斯克29座①。显而易见的是,经济状况越好的地区,广播电台的数量就越多,非国有电台的数量也越多。 国家在电视领域里的垄断地位几乎是同时被打破的。联盟解体后,地方上很快就出现了非国有的电视公司和电视节目制作基地。到目前为止,除了少数几个经济落后的地区外,绝大多数联邦主体都拥有了非国营的地方电视台。它们与中央电视台是合作与交流的关系,而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地方与中央最常见的合作方式是,地方台在保证自己节目(和广告)正常播出的前提下,适当安排时间播出莫斯科方面合作者的节目(首都非国有台的情形也是如此)。可以说,在今天俄罗斯电视领域,“前锋”与“边锋”的区别已经不太明显了,“边锋”有时“前锋”的地位更加突出。 总之,经过十年的发展,俄罗斯新闻媒体已由单一的国家成分变为国家的、地方政府的、编辑部集体的、私人的多种成分并存,在媒体管理上也分而治之了,由此形成了多样化的网状结构。然而由于各联邦主体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的不同,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占有的不同以及传播技术水平方面的差异,其媒体市场往往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莫斯科的媒体市场不同于圣-彼得堡的;这两个地方的媒体市场又不同于乌拉尔、西伯利亚、塔塔林的。媒体市场的多样性固然可喜,但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由于地方媒体与中央政府渐趋疏离,后者又缺乏主导性或引导性的新闻媒体,因而在一些关乎国家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很难形成一致的舆论。即便在是在国家以法律形式做出决策的情况下,不同意见甚至是反对性、攻击性的言论仍不绝于耳(如《土地法》颁布后的一片责骂声)。这给中央决策的贯彻实施造成了巨大的阻力。俄罗斯之所以出现立法多且快,总统令满天飞却执行不力的现象,与舆论的分散化不无关系。舆论的分散化不但引起上述不良后果,还导致了人心的涣散和地方上的分裂倾向,使得民族、地区间的各种问题益发突出。俄罗斯一位哲学学者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们现在担心的不再是乌克兰、格鲁吉亚从独联体中分离出去,而是圣-彼得堡、加里宁格勒从俄罗斯分离出去。此言虽然有些夸张,但道出了一个隐忧,即俄罗斯本身存在着分离化的倾向。正因为如此,俄现任总统普京上台后着力做的一件事,就是整合舆论,重新树立中央政府的权威。然而转型期已持续十年,恐怕是积重难返。 第二、从事业单位到商业机构 苏联解体前,苏共中央不但为其所属报纸(实际上是所有报纸)制定宣传方针、确定组织机构及人事安排、通过行政手段保证其信息来源,而且通过国家预算直接给予财政补贴。可以说,那时的新闻媒体在经济上全无后顾之忧,只需作为党的宣传工具发挥作用即可。 联盟解体后,尤其是1992年俄政府实行自由价格政策以后,新闻媒体几乎全部被抛入市场经济的汪洋之中。国家起初试图为媒体提供部分补贴(后补贴取消),但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于是媒体四处求援,寻找经济靠山,成为自谋生路、自负盈亏的实体。由此开始了媒体的商业化的过程。 在商业化的过程中,媒体开始分化,形成了三种所有制形式。 一种是国家所有。国家(俄联邦政府和议会)直接控制的媒体有俄通社—塔斯社、俄罗斯新闻社、俄罗斯公共电视台(OPT)、俄罗斯广播电视台(PTP)、《俄罗斯新闻》、《俄罗斯报》等。对这类媒体,俄政府通过联邦预算给予拨款,或在其中占有股份。这类媒体虽然仍具有相当的政治色彩,但其职能仅限于传达政府政令、发布政府公告和提供新闻信息,已不再作为新闻宣传工具发挥职能。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国家直接控制的媒体是特殊的一类,故此不作更多的探讨。 二是寡头、政党所有。寡头是俄社会转型的产物。在私有化的过程中,俄国内形成了数额巨大的私有资本。为了创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舆论环境,这些私有资本的持有者通过投资、融资等形式在短期内掌握、控制了大量的媒体。由于有雄厚的集资金作后盾,这些媒体的规模急剧扩大,成为如俄罗斯人所说的“媒体帝国”。而这个“媒体帝国”的国王就是以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和弗拉基米尔-古辛斯基为代表的媒体寡头。别列佐夫斯基掌握的媒体有《独立报》、《新消息报》、《生意人报》、《新报》以及电视6频道(TB—6)等;古辛斯基掌握的媒体有《今日报》、《综述》月刊和独立电视台(HTB)。据俄罗斯业内人士介绍,普京上台之前,就影响而言,别列佐夫斯基和古辛斯基控制着俄70%的媒体市场。这些被“收编”的媒体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寡头们的喉舌。1996年总统选举中,别列佐夫斯基和古辛斯基联合起来,调动其控制下的全部媒体的力量,最终把自己拥护的候选人叶利钦推上了总统宝座。普京执政期间,发生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事件(2000年8月12日)。当时普京正在度假,没有前往援救现场。反对派利用此事大做文章,舆论推波助澜,恶意炒作,对普京展开了猛烈攻击。这坚定了普京打击媒体寡头的决心。他一方面利用总统权力对媒体进行整顿,在政策上向国家媒体倾斜;一方面利用经济手段,迫使寡头在某种程度上从新闻领域退位。比如迫使古辛斯基的“桥—媒体”集团让出独立电视台的部分股份,进而让出领导权,摧毁了古辛斯基的媒体帝国;2001年底又把别列佐夫斯基的TB—6作为整肃对象。但时至今日,寡头的影响力仍然存在,他们仍旧利用手中的媒体与政府唱对台戏。 苏联实行多党制后,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政治利益集团,在这些政治利益集团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政党。1993年年底俄议会选举前,俄罗斯已有十几个较大的政党,其中的一些在国家杜马中取得了合法席位。普京上台后,为了获得广泛支持,稳固自己的权力,又建立了多党执政联盟。这些政党和联盟均拥有或掌握一定的新闻媒体,用以宣传自己的执政方针和纲领。各政党的资助是这类媒体的经费来源,它们经营的好坏,取决于其所属政党实力的消长。 三是自主经营者所有。1990年10月苏联新闻法正式生效两个月后,就有700多家报刊登记注册。其中除了政府、政党创办的报刊外,大部分为社会团体、各类组织和公民个人所有(苏共解体、苏联解体后,原中央一级的大报,如《真理报》、《消息报》、《工人论坛报》、《莫斯科共青团报》、《共青团真理报》、《文化报》等转而变为“独立报纸”,重新注册后的所有者由苏共中共改为各报新闻集体)。俄罗斯由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后,尤其是实行自由价格政策以后,国家取消了对纸张及印刷费的补贴,发行方面的保障也没有了。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这些“自主经营者”拥有的报纸“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接受外资援助,如《真理报》(后又撤资),有的成立报业联合体,如《消息报》、《莫斯科共青团员报》等。为了吸引读者,扩大发行,许多报纸采用早年西方小报的做法,大量刊登耸人听闻的消息、低级庸俗的娱乐材料,大肆揭丑,大力炒作,以强劲的视觉冲击力招徕读者。创办于1919年、曾经有着辉煌历史的《莫斯科共青团员报》就被认为具有“小报品质”(从它的版面上已丝毫找不到当年那份《莫斯科共青团员员报》的影子)。目前该报在竞争激烈的莫斯科报纸市场上稳占第一位。据说它的成功就在于“广泛运用了耸人听闻和揭丑新闻的手法”②。圣-彼得堡的《戈比报》在读者中广受欢迎,也是因为它以轻松的的笔调、通俗的语言大量刊登离奇的传言和庸俗的笑料。 这些报纸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发行费和广告费,因而在其机构设置中,广告、发行等经营部门占有显著位置。为了和读者搞好关系,树立形象,扩大影响,许多报社还成立了公共关系部门。俄媒体内部职能部门的重新设定说明,俄罗斯的新闻媒体已经完全商业化了,它与苏联时期的新闻宣传系统已经没有了任何共同之处。 在以上三种媒体所有制形式中,前两种由于有着强大的财力支持,稳定性比较强(政治因素另作考虑)。但寡头媒体和政党媒体代表着一定的政治和经济集团的利益,因而不可能做到报社同仁竭力追求的“客观”、“公正”。第三种媒体归属形式决定了其发展的不稳定性。事实上,在俄私有化的过程中,由于报刊发行费大幅度提高,已有许多报纸不得不减少出版次数、压缩版面、裁员以至停刊。这类报纸将广告作为生命之源,因而必然千方百计迎合大众,难以摆脱庸俗化的倾向。 从印刷媒体唱主角到电子传媒唱主角 俄罗斯是一个喜爱阅读的国家,其报刊发行量一度排列世界前几位。曾有一段时间(80年代末期),《真理报》发行量达到1100万份,《消息报》800万份,《共青团真理报》高达1700万份。当时莫斯科的报刊零售点时有长队出现,过了早8点,大部分当日报纸就已告罄。那是怎样的繁荣景象。今天俄罗斯报刊出版业已风光不再。媒体走上商业化道路以后,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体的数量虽然在增加,市场却日渐萎缩,发行量逐年减少。下表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俄罗斯报刊发行情况(1950—1998)③年代 出版物 期数 零售分数(千) 一份报纸的平均零售数 1950 23 4663 9423 408、6 1970 28 4874 62364 941、0 1990 43 5383 110810 2577、0 1998 245 12507 32914 134、3 (说明:直至2001年年底,报刊发行下滑的趋势仍未得到控制)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有二:一是俄民众经济承受力下降。80年代末、90年代初,俄(苏)居民收入水平虽然不高,但报价也相对低廉,首都莫斯科主要报纸的价格只有几个戈比,一个家庭订阅十几份报纸是很正常的事。俄实行自由价格政策(私有化)以后,由于纸张、印刷和发行费用猛增,成本提高,报纸价格也长上来了。目前莫斯科主要报纸的价格一般在3、5—5卢布之间,随手买上两份报纸,就要花费10个卢布左右。而俄罗斯人的平均收入水平为1500卢布上下(约为50美金。另据报纸报道,目前俄尚有近百万人生活在最低工资—300卢布的水平线上)。如果按每人月收入1500卢布计算,倘若订阅十份报纸的话,其花费正好与工资数额相抵。因此,对俄国普通民众来说,像从前那样订阅报纸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事实上,目前俄罗斯家庭的报刊订阅量已从十几份下降到一、二份。 二是俄民众政治兴趣减弱。90年代初期俄民众对报刊的兴趣,实际上反映了他们对改革的兴趣。他们盼望通过眼前的政治、经济改革消除腐朽、落后的东西,建立“自由、民主”的国家,全面提高生活水平。而报刊恰恰被作为了改革的舆论先导。因此他们对报刊给予了极大的观注。但是改革十年,他们并没有看到预期的结果,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实惠,久而久之就对政府失去了信心,对改革的急先锋——报刊失去了信任与好感。一项社会调查结果表明,1995年尚有70%俄罗斯人对新闻媒体(和教会)抱有信任和好感,而到2000年,这个比例数下降到30—40%。具体到报刊,今天只有13%的俄罗斯人认为报刊可信(对电视的信任度要高一些,约为36%)④。 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人将注意力转向了电视。从经济的角度讲,电视是一种廉价的媒体,除了一台电视接收器外,几乎不需要任何支出(电费的支出不记入内),人们从中既可获取新闻信息,也可获得娱乐。这使电视迅速取代了报纸的地位,成为拥有受众最多的媒体。目前电视已经成为俄罗斯人了解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据称有40%的人每天通过中央频道获取新闻(而通过全国性报纸的获取新闻的人不超过20%)⑤。广播的普及率也高于报纸。1999年的一项调查表明,82%的俄国人相对定时收听广播,完全不听广播的只占18%⑥。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同样分走了报刊市场(甚至电视市场)的“一杯羹”。尽管目前俄网络基础设施尚不完备,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还有一定的距离,但上网人数也达到了1000万。更由于许多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都有了自己的电子版,上网获取新闻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年轻人中尤其普遍)。 这样一来,过去大而统一的报刊市场和相对稳定的读者群体就不复存在了。受众由印刷媒体分流至电子传播媒体,又由电子传媒分流至新媒体,由此形成了不同媒体种类、不同层次、分布广泛的受众市场。 第四、从马列主义到西方理论 苏联解体前(尤其是80年代中期以前),尽管国内新闻学界时有不同学术观点的论争,但占主导地位的新闻理论始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理论。当时的新闻媒介被称作“大众新闻和宣传工具”(средство массовой инфрмации и пропаганди简称 СМИП),其职能是列宁所归纳的“集体的宣传员、集体的鼓动员和集体的组织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闻理论观不但对新闻实践起着的直接的指导作用,还被规定为大学新闻院系的主体课程。80年代中期,在莫斯科大学新闻系的专业课程设置中,这类课程就占有较大的比重,如“苏联新闻学概论”(以列宁报刊理论为主)、“党和苏维埃报刊的理论和实践”、“外国共产主义及工人报刊史”、“资产阶级新闻理论与实践批判”等。 苏联解体后,新闻理论及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尽管早在1986年苏共27大报告中,就改称“大众新闻和宣传工具”(СМИП)为“大众新闻工具”(СМИ),这个概念被广泛使用和普遍接受还是在解体以后。这一时期,列宁的新闻思想不再被人们提起,原苏联的新闻模式也被作为反面教材而遭批判。在莫斯科大学新闻系的专业课中,“苏联新闻学概论”、“资产阶级新闻理论与实践批判”之类的课程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新闻理论导论”(以西方新闻传播理论为主)“信息基础理论”、“外国新闻史”、“外国大众新闻媒体经验对我国媒体发展的意义”等课程。在各类新出版的新闻学教材或著作中,“公民社会”、“新闻自由”、“第四等级”之类的概念已屡见不鲜,李普曼、拉斯韦尔、施拉姆、哈贝马斯等西方学者的名字以及他们的理论也为人们耳熟能详。 俄新闻理论界的情形反映了整个俄罗斯理论界的现状:旧有的理论体系被打破了,新的理论框架又没有建立起来,于是便搬用或套用西方理论,以填补空白。俄新闻理论界热衷引述的理论主要有: 1.自由报刊理论 俄新闻理论界对西方早期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十分推崇,认为它所主张的报刊不受政府干预,新闻媒介有充分的出版权、采访权、发布权,可以自由发布任何新闻和发表任何意见的主张,是俄民主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他们对苏联第一任总统戈尔巴乔夫有着很高的评价,认为他开舆论自由之先河,是一代民主的总统。莫斯科大学新闻系主任扎苏尔斯基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今天,自由报刊(报刊自由)作为一个政治概念,已经在俄罗斯人的意识中生了根”,“十年民主改革的结果是,极大地加深了人们对报刊自由的理解”。他认为目前对新闻自由最大的威胁是中央以及地方政府新的集权的产生。他同时援引“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认为“自由和责任是不可分的。在我们的新闻中,那些不可靠的、不准确的信息和浮躁的举动,直接导致大部分读者对报刊失去信任”。因此他认为:“‘自由有了就不需要理智了’的认识是不合理的,也是危险的”。⑦ 2.“第四种权力”理论 俄新闻理论界对由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佛逊的思想引申而来的报刊的“第四种权力”的观点十分赞赏,认为自由报刊应当成为对行政、立法、司法三权起到某种制衡作用的力量。在俄新闻学者看来,1990—1993年的三年间,就是俄“第四种权力”发挥作用的“黄金时期”。1990年通过了苏联第一部新闻法,紧接着又宣布苏共停止活动,党的报刊就像其他社会组织的报刊一样被转到了新闻工作者手中。这一年又先后创办了独立的“莫斯科回声”广播电台和《独立报》,它们“开始把自己看作是‘第四种权力’,把自己和国家对立起来,力求度独立于所有的国家机构”。但是由于经济原因,这一时期很快结束了。这之后出现的一些新问题,诸如政府施加影响、媒介寡头的压力等,都使人们更加怀念那一时期,并大造舆论希望有朝一日媒体重返“第四种权力”。 3.“公共领域”理论 “公共领域”的概念是德国学者哈贝马斯在其经典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提出来的。近年来,随着国家与市民社会研究在俄罗斯的兴起,这个概念也被人们广泛运用。按照哈贝马斯的解释,在私人领域和政治权力之间,有一个公共领域,在这个既区别于政治、又区别于市场的空间里,人们可以对权力机构的政策以及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评判,以消除社会对抗,维护公众利益。俄学者认为,为了使公共领域在现代条件下发挥职能,必须有公共媒体。而在诸种公共媒体中,公共广播电视起着特殊的作用。这种公共广播电视“依靠用户的支持,有时是国家的支持,在财政上独立于广告主”,是一种社会 — 权力机构。莫斯科大学新闻系主任扎苏尔斯基指出:“目前俄罗斯国家频道向社会 — 权力机构的演进,原则上是可行的”,“如果PTP(国家电视频道)公开表示有时候不直接支持政府行为的意图的话,它就可以被称为是公共电视台”⑧。但是新闻学界也有人指出,谈公共媒体为时尚早,因为公共领域在俄罗斯远未形成。 经常被俄新闻学界引用的西方理论还有其他一些,也有学者在西方传播理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发展。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总而言之,十年转型期,俄罗斯媒体从体制、结构到运行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政治角度看,它由中央操控的垂直管理变成地方自治的平行管理;从经济角度看,它由计划统筹变为市场运作;从技术角度看,它摆脱了“孤岛”状态,融入了信息全球化的潮流中。在寻求新的发展模式的过程中,俄新闻理论工作者试图从建立(援引)一套关于传媒自由与责任的理论出发,进而建立起完善的媒介工业体系,以实现自身良性循环,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但是,事情并不像预期的那么顺利。“经济的无效性,媒介巨头的无责任心以及新闻记者对低级趣味的迎合”,都使媒体发展呈现出曲折多变的特点。对此扎苏尔斯基有一个生动的比喻,说目前俄新闻媒体如同沿着向下运行的电梯奋力地向上攀登。对俄媒体发展的前景,他认为有三种可能性:“第一种是乐观的。经济改革的成功将创造文明的、成熟的市场,大众传媒将获得更多的有支付能力和知识水准的受众以及多元化、多样性的广告市场的支持。结果是高质量报纸的销量大增,最终将消灭政治化新闻和犯罪新闻,报道范围将得到最大程度的拓展。第二种是悲观的。国家的作用增强,以至于媒体成为宣传和公关的一种结合物。同时还会出现庸俗出版物 — 从占星术到媚俗新闻,甚至还会出现淫秽书刊出售商,报道的范围缩小。第三种是经济领域中的不景气现象将直接导致传媒业的不景气。一些刊物尤其是一些高质量刊物的发行量下降,而庸俗报刊的销量增长,影响扩大。报道范围将会缩小”⑨。上述哪一种可能性将会变成现实,最终取决于俄罗斯政治、经济的改革方向和社会整体的发展水平。 PS:楼主要写论文的,我这里给你一篇张允诺先生写的<<对苏联新闻业历史命运的思考>> 今年 11月 7日是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80周年纪念 日。笔者写作本文时,还无法预测人们将会怎样纪念这个不寻常的日子。不过这些年来,国际进步舆论界对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倾覆,已有不少反思和评论。许多人认为这里既有外因也有内因,既有近因也有远因。从根本上说,苏联建国几十年,一是经济建设没有搞好,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切实提高;二是没有建立民主和法制秩序,政治专擅,群众受压。这两个方面都引起人民的不满,可又未能正确解决,终于导致覆舟之祸。当然,这种反思尚未终结,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一定会从社会主义运动这一重大挫折中领悟到更多、更加深刻的教训。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随着苏维埃政权的巩固,随着经济建设的开展,苏联人民曾经创建了宏大的社会主义新闻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活跃着几十万热爱祖国、忠于职守、富于献身精神的新闻工作者,他们辛勤努力,一心想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尤其在卫国战争年代,他们冒着敌人的炮火,用自己的新闻作品团结和鼓舞人民,为战胜法西斯入侵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卫国战争结束以后,他们又以自己的劳动,恢复并建立起了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新闻网络。这种网络以党的机关报(台)为核心,包括众多的专业报(台),从中央到地方共分六级层层办报(台),形成上尖下宽的金字塔形结构。截止1986年,全苏已有各类报纸8000多家;其中日报713种,期发一亿多份,每千人平均380份左右,位居世界前列。 可是这样宏大的苏联新闻业体系,在1991年的最后几个月内,随着苏联的解体也哗啦啦似大厦倾覆般地迅速瓦解。从此以后,这片土地上再没有以党的机关报为核心的新闻体系了。原先的党报纷纷改成民营的独立报纸,艰难地自筹资金,惨淡经营;其它他专业报更是在市场经济中颠簸挣扎,各奔前程。几份全国性的机关报,如《真理报》、《消息报》、《劳动报》,在改为同仁报纸以后,影响和地位固然远非昔比,发行量也只有当年的一个零头,由一、二千万份降为几十万、一百多万份。这一切当然都不足怪,旧的新闻业体系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基础不复存在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俄罗斯历来有隆重纪念二战胜利的阅兵活动,在二战结束已有76年的今天依然如此。俄罗斯对于二战胜利的强调是各个大国所罕见的,背后则是俄罗斯的荣誉也是俄罗斯的不幸。二战对于俄罗斯而言是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刻,现行国际秩序本质上依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物,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以巨大的损失对抗纳粹德国最主要的地面力量,也是将纳粹德国击败的主要国家。因此,苏联在二战后的国际秩序中可以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他们控制了东欧大部,安全形势空前良好;苏联的意识形态也在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中产生了共振,国际社会上拥有大量的代理人;苏联也在正式制度中成为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国际社会集体行动的资格;苏联还借助大量的资源发展自身的国防能力,苏联也是唯一有能力与美国进行全面对抗的大国。这一切,都是苏联用二战的巨大牺牲换来的。因此,俄罗斯作为苏联的最大继承国,其地位的重要来源也是二战主要战胜国。俄罗斯的核武库、海外地缘政治影响力,战后秩序赋予俄罗斯的资格是关键。也正因为如此,西方近来在历史观上不断进行渗透修改,试图改变俄罗斯在二战中的作用与形象,从而瓦解俄罗斯的权威。作为这种回应,俄罗斯自然会高调纪念二战胜利,以此反复再现俄罗斯拥有的权威来源。不过同样的主要战胜国,美国也好,英法中都没有频繁高调纪念,因为俄罗斯面临着巨大的问题,那就是经济结构的不协调与脆弱,这导致了俄罗斯除了军事手段外,缺乏能够对外隐蔽投射软权力的手段。俄罗斯没有好莱坞,没有西方那么高产的学术活动,也没有中国如此活跃的市场经济和制造业。如果说中国还不太懂得如何将自身的软权力有效组织起来的话,那么俄罗斯就是知道如何组织软权力却没有真实的手段,俄罗斯难以使用经济手段去改变他国意图或行为。简单地说,对于中国而言可以对澳大利亚进行贸易限制以惩罚其对于中国核心利益的渗透和指手画脚,往长期来看澳大利亚必然会逐步调整其政策。中国可以使用经济手段,并且逐步使用基于贸易、产品、技术、标准、规范输出附加的文化手段去改变他国的认知和意图,这种投射范围是跟着中国商品走而非跟着解放军驻军走的,所以中国的影响范围远超解放军的活动范围。但俄罗斯甚至无法对乌克兰和波罗的海国家进行有效的经济惩罚,俄罗斯要改变他们的意图或行为就只能诉诸武力方式,代价巨大的同时也面临投送能力不足的问题,俄罗斯几乎无法对军事能力覆盖范围之外的对象产生实质性影响。不仅如此,俄罗斯还很担心自己遭到其他国家经济力量的辐射,俄罗斯千方百计减缓远东地区的开放,关键就在于担忧其远东地区成为中国和韩国的经济辐射区,进而形成潜在的离心倾向。俄罗斯缺乏软权力的关键则在于俄罗斯没有澎湃的、充满活力的市场,而这一背景则在于苏联时期高度集中和基于计划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模式,因此苏联的经济可以满足军工最大化生产却无法制造好服饰、皮鞋乃至食品。这种模式下苏联根本无法有效率的配置资源,资源利用率极低并且无法催生有效率的新技术,经济发展就难以为继。到80年代,苏联经济已经明显入不敷出,他们出口大量的能源,却进口大量的粮食,还在金价下跌的时候依然不得不出售黄金,这些形成了资源路径依赖。不过这只是其中一个历史背景,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理论上是存在着有效改革的可能性的。然而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由于基于计划经济的思维,面对市场只能接受西方的思想指导,结果西方资本与俄罗斯国内掌握实权的原苏共干部合谋,将经济要素基于自由化、市场化的名义下快速聚集在极少数人手中,时至今日这批人依然换汤不换药。高度集中的经济资源自然不会催生新增长点,俄罗斯的能源路径依赖越来越强,而且经济效率依然很差,没有形成新技术带动的新兴产业集群。更糟糕的是,目前俄罗斯的经济依然无法实现有效地释放社会效率的目标,俄罗斯比苏联还依赖能源经济,同时还不如苏联时期那样资源庞大。整体来看,未来俄罗斯的走向不太乐观,经济缺乏活力是关键。

双光束干涉的研究论文

两列波相互干涉的现象波峰、波谷相互影响

有人不断的在网上嚷嚷,双缝干涉实验的结果让科学家感到恐怖。这种说法实在有些夸张和故弄玄虚,双缝实验反映出来的现象,实际上涉及了量子力学里面最基本的问题,成为量子力学立论之本。量子力学的许多重要理论都是由这个实验引发出来的,如不确定性原理、量子纠缠、平行宇宙、薛定谔的猫、波函数坍塌等等。

但这一切都源于科学家们几百年来孜孜以求探索“光”的奥秘,从而引领人们看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催化出再次改变世界的量子力学。这个过程漫长而卓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捋一捋,看看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伽利略启动了对光的研究。

我们谁都知道,光给世界带来光明,没有光,就看不到一切,也就没有我们的世界。但自古以来,人们对光并没有引起重视,因为光从来就有,是一种永远存在自生自灭的玩意,这种不需吹灰之力就得到的东西,根本不会引起注意。一直到现代实验科学的祖师爷伽利略开始对光速产生了好奇心,并展开了对光速的测量,光的某些性质才开始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伽利略的测量方法很原始,他和徒弟分别站在相距1英里的两个山头,各拿着一个灯笼,用秒表计算各自举灯的间隔时间。他试图这种简陋的方式,测量出每秒30万千米的光速,当然是徒劳的,无功而返。但他坚定的认为光是具有速度的,只不过极快而已。

伽利略虽然没有的到光速值,但启动了世人对光速的好奇心,一代代科学家不断改进测量光速的方法,终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最终确定了精准的光速值,即光速c=299792458m/s(米/秒)。人们从光速测量开始,不但对光速开始感兴趣,而且对光的性质也开始了探索。

关于光到底是什么的探索。

最早对光的性质提出假设的是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科学家勒内·笛卡尔,他在1637年发表的《正确思维和发现科学真理的方法论》(简称方法论)一书中,提出了光的两种假设,一种认为光是类似于微粒的一种物质,另一种认为光是一种以“以太”为媒介的压力。他没有明确说光是一种波,却为未来光的粒子说和波动说之争埋下了伏笔。

1655年,意大利波伦亚大学数学教授格里马第发现了光的衍射现象,由此推想光可能是与水波类似的流体。他通过小孔成像实验,进一步得出了光是一种能够以波浪式运动的流体。事实上他已经通过两个小孔实验得到了光的干涉条纹,但并没有认识到这是光的双缝干涉现象,只认为是光的波动,可以认为,他是光的波动说最早倡导者。

1663年,英国科学家波义耳发现了颜色不是物体本身的性质,而是光照射的效果,他首次记载了光照射肥皂泡和玻璃球留下的彩色条纹,进一步支持了格里马第的说法;不久后,英国物理学家胡克重复了格里马第的试验,并通过对肥皂泡的观察提出了“光是以太的一种纵向波”的假设,认为光的颜色是由其频率决定的。

1672年,牛顿发表了《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论文,描述了他做的光色散试验:他把太阳光通过一个孔照射到暗室里的棱镜上,在对面墙壁上会得到一个彩色光谱。他认为复合的白光就像不同颜色的微粒混合在一起,通过棱镜的分解把这些微粒分开。由此他建立了光的微粒说,认为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微粒组成。

光的波动说和粒子说之争。

波义耳、胡克等发现了光的颜色,似乎成为引发光的波动说和粒子说之争的导火索,从此这个争论进行了200年。

1672年,由胡克和波义耳等组成的英国皇家学会评议委员会,对牛顿提交的《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论文予以了否定。而这个委员会的主席就是胡克,这激起了牛顿的争论之心,他开始并没有完全否定波动说,也并不偏执于粒子说,但从此开始了对波动说的反驳。

1675年牛顿在《说明在我的几篇论文中所谈到的光的性质的一个假说》文章中,再次重申了他微粒说,对胡克的波动说进行了反驳。但此时两方面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论战并没有完全展开。

后来,荷兰著名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惠更斯加入了争论。惠更斯在担任巴黎科学院院士期间,曾到英国旅行并与牛顿会见,他们交流了对光本质的看法,两位大师彼此欣赏。但惠更斯回到巴黎后,重复并研究了牛顿的光学实验,也仔细研究了格里马第实验,认为其中有许多现象都是微粒说无法解释的,因此他最终支持了胡克的波动说,由此与牛顿产生了分歧。

1678年,惠更斯向巴黎科学院提交了《光轮》的论著,系统的阐述了光的波动理论,成为波动说完整理论的提出者。同年,他发表了反对微粒说的演讲。他认为,光是一种机械波,光波是依靠物质载体传播的纵向波,传播媒介就是“以太”。他根据这一理论,证明了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并且较完美的揭示了光的衍射、双折射现象,还有著名的“牛顿环”实验。

1990年,惠更斯的《光论》正式出版,惠更斯对波动说的宣传一直没有停止,他说,如果光是由粒子组成,在传播过程中就会相互碰撞,一定会导致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事实并没有这样。而牛顿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驳,他提出了两个论点:一是光如果是波,就会同声波一样绕过障碍物,不会产生影子;二是波动说无法解释冰洲石的双折射现象。另外牛顿还把物质的微粒观推广到整个自然界,并与自己的质点力学体系融为一体,强化了微粒说的地位。

牛顿在反驳波动说过程中,也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微粒说,这些观点,集中体现在了他的光学著作《光学》中,这部著作在1704年出版,此时惠更斯和胡克都已经去世,波动说无人应战,牛顿从此成了一家独大。随着他威望地位不断提升,人们开始对他只有膜拜仰视,坚信他的结论而不敢质疑,由此牛顿微粒说在整个18世纪占有绝对统治地位。

光电效应的发现让人们对光的性质认识发生突破。

牛顿无以伦比的学术地位,让他创立的粒子理论在一百多年里无人敢于挑战,惠更斯、胡克等的波动理论渐渐被淡忘。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初期,英国医生、物理学家托马斯·杨的双缝实验,像一颗石子掉进平静的水面,让被忘却的波动说又泛起了涟漪。

托马斯是个奇人,涉猎广泛,在力学、数学、光学、声学、语言学、动物学、考古学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而且还很会享受生活,对艺术、美术都有浓厚兴趣,能够演奏所有乐器,还擅长骑马,能够杂耍走钢丝。

托马斯的双缝实验,从光源传播出来相干光速,照射在一块刻有两条狭缝的不透明挡板,在挡板的后面摆放着摄影胶片或某种侦测屏,得到的是黑白相间的条纹,显示出的是光束干涉图样,符合衍射光波遵循的叠加原理,是牛顿光微粒说无法解释的一种波动行为,确切的证实了光的波动性。

但托马斯的这些实验看似石破天惊,但并没有引起物理学界的足够重视,也没有彻底解决微粒说与波动说的矛盾和争论。这时候电磁学已经风生水起,涅菲尔、麦克斯韦、赫兹等一批光学、电磁学大佬横空出世,担当起了理论突破的重任。

奥古斯汀·让·涅菲尔用新的定量形式建立了惠更斯--菲涅尔原理,完善了光的衍射理论;詹姆斯·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提出麦克斯韦方程组,并计算出电磁波波速等于光速,由此提出了光波就是电磁波的猜想;赫兹则实实在在的发现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并通过实验确认了电磁波是横波,具有与光类似的特性,如反射、折射、衍射等,并提出了光电效应。

人类对光的认识越来越接近本质,人们通过对光电研究,量子理论已经呼之欲出了!

爱因斯坦石破天惊,确立了光的波粒二象性。

爱因斯坦相对论已经是现代物理学的最重要基石,让人们津津乐道,但很多人并不知道他还有一个重大贡献,就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这个理论在他的论文《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推测性观点》中阐述出来,由此他获得了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篇发表于1905年的论文,提出了光电效应的光量子解释,人们开始意识到光波同时具有波和粒子的双重性质。几百年争论各执一词,原来都对都不对,原来光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早知道把这两种理论合在一起不就皆大欢喜了。

事情当然没有那么简单,并不是爱因斯坦捡了便宜,而是他在前人实验基础上,通过严密的数理逻辑,论证了光量子的运动规律,提出了“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证明了光子能量等于频率乘以普朗克常数,提出光子的动量与波长的关系式p=h/λ。

在此基础上,他很快创立了更加石破天惊的狭义相对论。

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了“物质波”的假设,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光一样的波粒二象性性质,因此电子也会具有干涉和衍射等波动现象。他把爱因斯坦的光子动量与波长关系式推广到一切微观粒子,认为具有质量m和速度v的运动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这种波的波长等于普朗克常量h跟粒子动量mv的比,即λ= h/(mv)。后来的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他的猜测。

至此,一切越来越明朗,但随之诡异出现了。

既然光子和一切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那么所谓的双缝实验又被人们捡了起来,开始了更加细密的观测,随着观测手段的不断提升,一系列诡异现象出现了。由此得到的各种实验得到的结果是:

1、干涉现象并不限于光子、电子、质子、中子等基本粒子,任何粒子,都会产生干涉现象,甚至一些大分子结构,如富勒烯也会产生类似干涉现象。

2、单独发射的单个电子也会产生干涉现象,表明单独电子似乎可以同时刻通过两条狭缝,并且自己与自己干涉。

3、用探测仪器观测光子从哪一条缝经过,获得光子路径信息,会导致干涉消失,光子不再呈现出波的状态,而是以粒子形态留在背景屏。

4、量子擦除和延时实验结论是,探测光子路径信息会消除背景屏的干涉光栅,如果擦除路径信息,干涉光栅又会恢复。

5、两个相互纠缠的光子远距离分开后,观测A光子的路径信息,会即时影响B光子的行为,干涉图样消失;同理,观测B也会影响到A。

这种双缝实验的观测一直研究了整整一个世纪,催生出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诠释,又引起了近一个世纪的争论。这次争论是量子力学创始人爱因斯坦、薛定谔等,与同样是量子力学大师的波尔、海森堡、玻恩、海森伯、泡利等哥本哈根派之争。

哥本哈根诠释和薛定谔的猫。

哥本哈根诠释就是波尔、海森堡等在哥本哈根大学创立的学派,对量子微观世界一些诡异现象的一些解释,这些解释包括量子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原理、波函数描述原理等。就是量子总是表现出波和粒子的两种状态的叠加态,人类无法同时知道微观粒子的动量和位置,测量动作会导致叠加态波函数坍塌,原本的量子叠加态态会概率地坍缩成允许测量的某种量子态。

这些理论我们都可以从上述双缝实验结果中窥视一斑,是微观世界真实诡异般存在的现象,似乎哥本哈根诠释并没有错。但爱因斯坦和薛定谔同样是量子力学大师,却表现出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这个诠释只是量子世界一些表面现象,因此量子理论是不完备的,这个里面应该含有我们没有发现的规律机制,也就是所谓“完备局域隐变量”,只要找到这个就能够掌握量子运动规律。

薛定谔为了批驳哥本哈根诠释的不确定性原理和波函数坍塌理论,弄了个“猫”思维实验,就是著名的“薛定谔的猫”。这个实验是假设一只被关在密闭盒子里的猫,随时可能被释放出来毒要杀死。一种放射性元素控制着一个开关,只要这个放射性元素衰变就会触发开关,释放毒药将猫杀死。放射性元素衰变是随机的,谁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衰变,因此在没有打开盒子前,谁也不知道这只猫的生死,只有打开盒子那一瞬间,人们才可以看到这只猫是生是死。

这下就好玩了。薛定谔代表的经典可控派认为,猫的生死早就在没有打开盒子前就决定了,打开盒子只是知道了猫是生是死,并不是决定了它的生死;哥本哈根派则认为,没有打开盒子前,猫永远处于生和死的叠加态,可能生也可能死,是打开盒子观测才决定了它最终的生死,也就是叠加态坍缩成本征态。

最终,这个争论以贝尔不等式实验证明了所谓“完备局域隐变量理论”不存在,哥本哈根诠释胜出,从此被科学界主流奉为正统理论。“薛定谔的猫”是薛定谔想用这样一个思想实验,把微观世界不确定性原理变成宏观世界不确定性原理,在宏观世界,这只“猫”当然是违背逻辑的,但微观世界的确有其特殊规律,量子力学正是揭示了这些特殊规律,才使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有了颠覆性突破。

综上所述,双缝干涉实验在量子力学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关键的纽带联系作用。这让我想起了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够撬动地球。几千年过去了,人类并没有找到这个支点。但双缝实验特别像给了量子力学一个支点,让人类发现了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所以,双缝实验并不恐怖,只有窥探世界最隐秘深处谜底的窃喜,大自然最深处的秘密每发现一点,就能够为人类带来更多的幸福。量子力学的研究还仅仅是起步,还有许多需要深入探索的谜底,那么这个世界到底是爱因斯坦说的“上帝不会掷骰子”,还是波尔、海森堡等描述的“上帝真的在掷骰子”呢?要知道谜底,还需耐心拭目以待。

就是这样,欢迎讨论,感谢阅读。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侵权抄袭是不道德的行为,敬请理解合作。

看到了光的波粒二象性,真的很奇怪,光竟然又是一种波也是一种粒子,就跟具有生命一样。

双缝干涉实验不恐怖,但是难以理解 ,难以理解的是量子双缝干涉。经典的杨氏干涉实验很好理解,但是量子双缝干涉出现的实验现象就无法被理解,所以有人感觉比较恐怖。在量子力学中有叠加态和测量所导致的坍缩 的概念,就是由于测量的原因导致坍缩,实验结果就不一样了,而没有测量的时候结果又是另外一种。这个就和著名实验薛定谔的猫 一样,需要打开看一眼才知道结果。

高校突发事件传播策略研究论文

胡死了,我射中的,本来准备找篇好的一用的,看来大家都很懒.还是自认倒霉,瞎扯扯呗!兄弟们都加油啊

人类是在灾难中生存和发展起来的。面对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突发事件,抱怨愤怒无济于事,也于事无补。这时若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理性的反应,就能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减少伤亡和损失。地震心理学上有一个“12秒自救机会”,即地震发生后,若能镇定自若地在12秒内迅速躲避到安全处,就能给自己提供最后一次自救机会。否则,凶多吉少。日本曾有统计,发生地震时被落下物砸死的人,超过被压死的人,可见冷静和好心态就是逃生力和减灾力。保持良好心态,往往能规避突发事件所带来的灾害。人在遭遇突发事件时,不同的人心理反应是不一样的,心理素质较好者,也会感到紧张害怕,但大脑清醒,肌肉有力,反应敏捷,行动有力;心理素质不好者,如平素胆小怕事者,见灾难临头会目瞪口呆,不知所措,不知赶快逃离,最终遭致危险。尽管每一个人面对恐慌、灾难、死亡等危险,都会感到担心、害怕,这是人之常情,也是心理表现的应有之义。但是,除了这些“应有之义”之外,人们更应该表现出坚强的一面,害怕不是办法,担心无济于事,既来之,则安之,坦然面对,设法解决,这才是成熟心理的凸显。张宁认为,人对突发事件的反应方式,既与个体特征有关,也与训练有关,平素加强人们对突发事件的应付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对心理素质较差的个体进行这种训练,是非常有益的。如日本的抗震防震教育是从娃娃抓起的,每年的9月1日还是全国的防灾日,都要组织大规模的防灾演习。而我们安全预防教育则相对匮乏,比如许多高层建筑职员不掌握自救知识,没经过逃生演练,由于无知而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其实,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肯定优于普通建筑,并且设有若干应急楼层,知道这些,自然就能冷静应对了。张宁建议,利用这次“震感”加强对公众的“灾难教育”,普及自救防范知识,增强人们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处置能力。

东中9班的,哥轻轻地来又轻轻地走,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丝云彩。

公共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公共 安全 教育 的缺失使政府在决策上、处理具体问题上出现失误;使灾害、事故频发,灾难扩大,灾情加重。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公共安全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当车主因为唯利是图超载而引发交通事故时;当旅客心存侥幸地携带危险品上车引起爆炸时;当传染病患者肆无忌惮外出坚持上班或上课导致传染病流行时,我们意识到个人的安危广泛地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自身的行为也在广泛地影响着他人的安危。在这种环境中,无论个人如何小心谨慎,都无法确保自己免受伤害或威胁,除非我们生活的环境本身安全可靠。于是,安全不再仅仅是一种个人权利,更是一种公共利益。安全问题不仅要靠法制和设施的保障,还需要每个公民具备公共安全意识,自觉遵守社会公共道德,不做危害公共安全的事情。学校虽然无力承担公共安全的使命,但可以从公共立场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公共理性,培养学生敬畏生命,尊重他人安全权利的意识,促进社会公共安全环境的培育。

一、公共安全与个人安全的辩证关系

(一)公共安全的涵义

在“安全”前面加上“公共”两个字,说明应该从公共性角度来理解公共安全。在《辞海》中“公”被解释为“公共,共同”,与“私”相对,因此,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多数人生命、健康以及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公共安全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公共安全事件的后果具有公共性,因为受害人是不特定的多数人。

2.造成公共安全事故的成因具有不可控制性,因为行为一旦实施完毕,可能影响的范围是行为人难以控制、难以确定的。

3.公共安全是一种公共利益,和每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

(二)公共安全与个人安全的辩证关系

公共安全与个人安全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为了大家的安全,我们每个人做事既应该考虑对自己是否安全,同时也应该避免伤害到他人和社会公共财产的安全。因此,公共安全是需要全体成员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共同善”。

从另一方面讲,如果每个人的生命安全都有保障,公共安全才会有保障。在这个意义上讲,保护自己的安全就是保护他人的安全。比如说,每个人在出生后都按照国家的规定接种了疫苗,那么每个人的安全就有了先行的保障,因为每个人都有免疫力,所以整个社会就是一个有免疫力的群体,公共安全自然也就有了保障。因此,公共安全又是一种为所有人共同享有、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的“共同善”。

二、社会公德框架下的公共安全教育

本文所要探讨的公共安全教育是从社会公德的角度来阐述的。它是以培养学生既关心自身安全也关心他人安全状况的公共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公共理性和公共精神,并用这种理性和精神指导自己的思维和行动。

(一)公共安全教育的理论基础

公共安全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公民公共责任伦理”。“公民公共责任伦理”是对公民在社会公共道德关系和活动中,对公民公共责任问题的伦理考量和道德追问。公民公共伦理的主要特征是要培养公民的公共理性和公共精神。公共理性是公民的一种理性能力与道德能力。作为一种道德能力,公共理性指超越于个体的私人利益,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依据公共利益的原则规范自己的行为和选择的道德意志能力。公共精神要求公民在正视自己的个人正当利益的同时,关怀他人、关心与积极参与公共事务、自觉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共秩序,是“个人善”和“公共善”的结合。

(二)公共安全教育的基本原则

1. 公益的原则

公益原则是公共安全教育的基本原则。公益,即公共利益,包括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公益原则要求公共机构、公共制度、公共设施、公共活动为所有公民谋福利。在公共生活中既反对不顾他人的“利己行为”,也不主张牺牲自我的“利他行为”,而主张对所有人(包括自己在内)都有利的“利群行为”。公益原则强调利益最大化,在不能确保每个公民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公益原则要求从公众的立场出发权衡利弊,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为最大多数人谋求最大利益。公共安全教育要让学生明白并履行个人对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不做有害于自己或他人安全的行动,积极地做有益于公共安全的事情。

2. 公平的原则

公平原则,是公共安全教育的另一个基本原则。它首先要求在公共生活中相同的人得到相同的待遇。例如,每个公民,无论男女老少,不分贫富都有同等的权利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它同时要求在公共生活中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待遇。例如,公交车座位有限,在无法满足所有乘客乘坐需要的情况下,安排座位讲究先来后到,保证先来的乘客优先乘坐;公平原则还要求优待弱者以及其他有困难的人,例如,老年人乘坐公交车不必讲究先来后到,公交车为他们安排了专座。在专座不够的情况下,要求年轻乘客礼让座位,优待老人。再比如,电影院里突然发生了火灾,不管你是谁,大家都有权力获得安全,即体现了相同的人有相同的待遇。要让靠近出口的人先走,因为这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撤离,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更多人的安全,这体现的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对待;在撤离的过程中,大人应该让小孩,年轻人应该让老人,这也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证最大多数人的生命安全,这体现的是优待处境不利的人。

三、公共安全的环境需要政府和公民的联合行动

安全既包括身体的安全,也包括精神和心理的安全。在一个漠视他人生命,而肇事者又得不到应有惩罚的社会,个人是不会感到安全的。所以,社会要为安全的环境提供物质和技术的支撑,还要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和奖惩制度。政府应该尽其所能,努力营造一个使得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够感到安全的社会环境和精神心理环境。

当然,公共安全环境的维护也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维护。想想那些违背良心公然出售毒奶粉、毒馒头、毒猪肉的商贩,那些知法犯法拐卖妇女、 儿童 的人贩子等等,他们之所以敢这么做,除了和利益有关,和法制的不健全有关,是不是还和整个社会缺乏“多管闲事”的监督机制有关?如果每个人都认为别人的灾难与己无关,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么,全社会对生命尊严的漠视最终也会让灾难降临到每一个漠视者的头上。这种公众的沉默和不作为,不由得使我想起铭刻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上的德国神父弗里德里希?马丁?尼默勒(Friedrich Martin Niem?ller)留下的那首忏悔诗:

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是工会成员,我继续不说活;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不是天主教徒,我还是不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总之,公共安全教育应该从公共立场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引导学生理解公共安全和个人安全的关系。公共安全教育除了要教会学生安全和躲避危险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用公平公益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公共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公共理性,并用这种理性指导自己的行动。同时,让学生明白维护公共安全既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每个公民的配合和关注。

参考文献

[1] 田秀云,白臣著.当代社会责任伦理[M].人民出版社, 2008.

[2] 沈晓敏,黄向阳主编.品德与社会教学参考资料(三年级第二学期)[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3] 姚轩鸽.拒绝堕落――中国道德问题现场批判[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高校正处于一个社会体制转型和全球教育变革的大背景之下,面临着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等浪潮的冲击,受到来自于内部与外部的多元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公共安全受到诸多挑战,任务更加繁重、复杂和多样化,面临的形势也更加严峻。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社会公共安全的各种不良因素、各种突发的公共事件,越来越多影响和渗透到高校。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心理安全等的隐患也在不断增多,探讨重视和加强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十分必要。

一、国际化背景下我国高校公共安全面临的挑战

随着高校与社会原有藩篱逐渐清除,原先“象牙塔”的高校承受着更多来自社会的风险,政治、经济与 文化 等领域的风吹草动都能在高校中预演,高校俨然已经成为社会冲突的小型舞台,公共安全的机率和影响都大大增强。高校组织与外部社会的交互性增加,风险机率随之增加。改革扩招使得高校机构与人员的规模膨胀,加剧了高校公共安全的风险系数。高校人员群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公共安全防范难度大。大学生青年群体进取、向上、充满活力,同时也具有短视、浮躁、追求享乐的一面。而且青年学生正面临着人生发展的四大主题:学业、择业、恋爱与人际关系,困惑与迷茫多发。教师群体,如果在涉及工资、职称等基本权益遭受到不公处理时,也可能会采取某些过激的行为,甚至导致正常教学秩序的瘫痪。此外,许多建设中的高校雇佣大量的临时工,新校建设或校区城市建设的大量民工,也常常成为校园安全的隐患。

除了这些涉及公共安全的内外部环境因素之外,高校现行的改革与管理制度等内在机构特点也存在安全隐患。加上我国有关高校公共安全管理的制度规范很少,在制度管理上也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

此外,学校领导在整个办学理念中对公共安全管理重视不够,没有专门的安全教育管理机构、专项研究和制度规范,潜意识把公共安全危机当成是“意外”事故,危机意识不强,还加上高校在公共安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很少,可供参考、 反思 的少。

高校公共安全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交流日益频繁,教育主权与国家文化安全问题也随之日益突出,开展公共安全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预警、自救、互救能力,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安全,是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需要。高校不仅要为教师、学生提供一个安定的有保障的生活环境,而且要在心理上为师生提供一种安全与信任的良好氛围,建设和谐校园。

二、确立高校公共安全的全过程管理意识构建管理体系

高校在公共安全教育问题上要借鉴发达国家关于公共安全管理,注重全过程的管理理念,尤其是事前的预防,以降低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通过积极开展相应的公共安全教育活动,尽量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从公共安全危机的预防入手,构建危机预防、危机管理。让公共安全教育服务于高等教育事业出发,为实现高校良性的秩序,从观念上重视、制度上健全、内容成体系、教育常态化出发,构建学校公共安全防御体系。

首先,设立专门的公共安全健康管理指挥机构,负责全校公共安全管理和指挥控制。具体职能为组织开展全校公共安全管理的项目研究;组织开展公共安全教育教学;建立各种管理规章及指挥开展校园治安管理、维护政治稳定工作、重大活动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管理、交通安全管理、__、突发事件处置、重点要害部位安全管理、公共场所安全管理、学生公寓安全管理、大学生违法犯罪及预防等安全工;建立各种公共危机预案并组织开展演练;指挥和处理各种公共安全危机及危机公关,以其其他一切有关学校公共安全的指挥与处理。

其次,建立公共安全预警机制。既然学校公共危机不再是偶然,而是越发以常态的面目出现,高校开展安全预警管理成为必要。高校要结合学校本身的现实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并客观评价学校公共安全状况,通过 经验 性地分析学校可能存在哪些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或行为,并分析危害的强度、频度与范围。开展校园风险排查和事前监控关口前移,加强公共安全危机的源头控制。建立健全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体系,尤其是根据分析,建立各种校园公共安全危机预案,并在安全教育的过程中进行演练,通过专项应急演练项目,让学校师生能更真切地了解危机发生时的具体情况,也促使各机构的管理成员更加清楚自己的分工及相互间的配合关系,有助于发现应急管理计划及预案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完善和修订。设立安全总值班室,值班人员应掌握突发事件处理程序,设立统一的新闻发布 渠道 ,及时向师生公布事件发生处理的权威信息。

再次,设置专门的公共安全概述公共课程,逐步实现公共安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落实学分制”。目前一些学校已开始进行试验和实施。如清华大学开设了“实验室安全学”课程作为全校研究生的选修课。公共安全的教学课件应该涵盖了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治安防范、国家安全和__、日常生活安全等五大内容,向学生详细介绍相关 安全知识 、防范知识和应对技巧。

三、高校开展公共安全教育的路劲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强化安全文化的宣传教育。

通过加大安全教育宣传力度,强化安全防范意识,营建校园安全文化。举办经常性的安全文化活动,如安全知识竞赛、演讲、讲座,应急安全的现场演习,安全网络、消防日、安全日、环境日等活动,以宣传海报、专栏、视频、安全宣传单(册)的形式,在校园必要的公共场所、活动场所设置显目、温馨的安全提示和警告字画图示、安全疏散示意图等。将校园安全文化的内容纳入思想政治工作之中,要求有关专职、兼职教师和部门应加强对校园安全文化的指导、督促及参与。通过校园的广播、电台、网站、报刊等开展正面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文化营造。学校以建设和谐校园为契机,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教育。从整体上营造出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和氛围,为安全教育提供外在环境和内在意识基调。

(二)加强校园日常管理,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师生行为。

为保证师生员工的活动规范有序,减少各种无序混乱导致的安全隐患,学校要加强日常管理,规范各种管理制度并照章执行。学工部门应该建立健全与学生活动有关的各项管理制度,比如:新生报到安全管理、日常活动安全管理、集体活动安全管、校外活动安全管理、体育活动安全管理、教室宿舍安全管理、集会、 军训 安管理、各种场所安全管理等。一方面要求师生员工遵循各项管理规定,另一方面,后勤保障部门要建立定期安全检查维护管理:定期检查校舍建筑、教学设施、消防器材、体育器材、实验设备、水电设备、学生生活设施等,及时发现并努力排除各种潜在隐患。通过辅导员、学生宿舍管理员、学生干部、保卫部门或举报信箱、电子邮件、学校BBS等渠道,广泛收集与学校相关的安全危机信息,从中提取有价值的进行分析和预测处理。学校各有关部门可定期开展调研、座谈会等活动,分析学校运行状态,找出管理薄弱环节,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整改。在校园的重要部位安装摄像头和监视器,监控图像,汇总于安全监管部门。通过规范的管理制度,营造安全规范的校园环境,以管理配合和强化公共安全教育。

(三)强化危机安全教育。

高校作为一种组织,可能面临的危机有很多情形,如基于自然因素的破坏性地震、水涝灾害,基于社会因素的恐怖袭击、大规模学潮,以及由于自然和社会因素交互影响导致的重大火灾、恶性传染病流行等。而且,高校师生作为高知识、高素质群体,倍受政府、公众和媒体的重视与关注。这使得高校危机更易引起社会反响,更易与某些外在因素产生互动,产生危机的“放大”或“辐射”效应。因此,高校公共安全教育一定要强化危机安全教育。加强危机知识的普及,提高师生员工的危机意识,开展应急预案及演练,将校园应急处理的理念、案例及行动方案等通过各种形式、途径融入学校教育内容之中。让学生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了解,学习安全防范知识,掌握安全防护技能,了解如何通过社会援助和社会支持系统来保护自身安全。

(四)组织多种形式正面安全教育。

发挥课堂教学优势,利用思想品德、军事训练、卫生与健康、实习与实验等课程对学生教授安全知识和技能;组织由专业教师和人员结合安全主题对学生进行安全逃生、救护教育。开设应急能力训练课,采取实战模拟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临时应急心理、防护技术的训练,如外伤急救、食物中毒急救、使用消防器材、安全逃生等,增强了师生对突发危机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

开设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宪法》、《刑法》、《教育法》、《国家安全法》、《国防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课程,教育和增强学生守法,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公共安全知识系列讲座。请一些安全领域的专业人士,讲解安全知识,普及安全常识。同时在安全教育中渗透 保险 意识的教育,在学校安全工作中要引入社会保险机制,解除学校、学生的后顾之忧。

此外,学校要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挖掘隐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与显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一起,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

(五)重视心理健康和生命教育。

研究表明相对普通人群,高知人群本身更易在心理、性格与精神等层面出现异化倾向,高素质人群的聚集地高校,暗藏的心理问题日渐成为高校最主要、最常见的危机诱因,大学生正处于成年却经济不独立、成长却个性不成熟的特定阶段,多存在着学习、就业、经济、交往和家庭等压力,高校要重视这一安全危机诱因的心理化成分,采取切实有效的干预 措施 ,避免心理问题向危机事件转化。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心理学知识,使他们掌握更多的心理调适 方法 ,自觉舒缓心理紧张,消除心理障碍。通过开设心理健康咨询门诊,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解决学生的一般心理困惑,适度开展朋辈心理咨询,拓展心理咨询面,增强心理咨询效果。建立危机干预机制,对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和跟踪,防止出现自残、自杀和伤害他人等事故。

(六)充分利用好网络平台开展安全教育。

高校学生人人涉足网络,虽然他们有驾驭网络的技能,但对维护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条例却知之甚少,网络安全防范意识相对淡薄。网络安全教育成为现时代高校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重要任务,针对当前高校校园网络受外来非法侵入现象日益突出,黄毒侵入、反动言论侵入、教唆犯罪侵入等情况,高校要加强网络建设,更新 网络技术 ,提高网络监管水平,防止有害信息进入校园,并积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安全的网络信息,及时抢占网络阵地,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要走近学生,关注学生的需要,不仅为他们提供新闻资讯、娱乐信息,还要提供学习生活、求职择业、人文知识、心理教育等方面的信息和指导,力争用先进的文化指导学生,用丰富的信息吸引学生,用全面的知识服务学生。

总之,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无需置疑,居安思危,防范预警。加强教育是预防的重要手段,尽量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减少发生校园事故与灾难的可能性,降低灾难可能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宋勇.浅论大学生突,发事件应急教育[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8,(5).

[2]秦琴,齐福荣.高等学校公共安全教育研究[J].中国 安全生产 科学技术,第5卷,2009-6,(3).

[3]杨绪霞,薛刚.新形势下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工作的思考[J].世纪桥,2008,(11).

[4]李海军.浅议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建设[J].科教平台科技咨询导报,2007,NO28.

[5]谢一帆,邵泽开.我国高校应急管理的思路与方略探析[J].兰州学刊2008,(6).

[6]童建福.高等学校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J].探索在线,2008,(2):64.

有关公共安全教育的论文相关 文章 :

1. 公共安全教育论文

2. 关于安全教育的论文精选

3. 关于安全教育论文范文

4. 关于安全教育论文精选范文

5. 有关安全教育论文参考

6. 关于安全教育的论文参考

7. 有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课论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