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比较文学论文选题3000字

发布时间:

比较文学论文选题3000字

对不起,没空给你做作业。谢谢

在全球化的时代,民族文学的趋势是走向世界文学。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它特有的研究对象及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征,对研究世界文学并对抑制 文化 霸权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比较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比较文学论文 范文 一:浅谈“天人合一”与“人天合一”的文明相通性

异质性包括文明原生性、独立性,只有明确意识到这种特征的存在,东西方对华才能得以进行,东西方文学才能实现互补。作为东西方不通文化代表的老庄学说“天人合一”同希腊神话中体现的人本主义精神的“人天合一”同样具有相通的跨文明异质性,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在坚持传统老庄学说中的同时还能不断接受西方文明中的合理成分。然而,虽然这两种精神具有异质性而同时他们又是各自独立的。

一、“天人合一”中的“天”与“人天合一”中的“天”

老庄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天”。“天”的概念最早出自于远古时代的神话 传说 “盘古开天地”和“女娲补天”,《千字文》开宗名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时的“天”是一个浑沌不清的大园筒,先民们把“天”看成一种绝对的力量来崇拜;到了周朝,对“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周文王作《易经》卦一:“乾。元享,利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天”是一个相当于河图、洛书的天园地方的宇宙,相当于“太极”阴阳两极相抱旋转的球,是一个造生万物的主体“一”。所以古人造字的时候,把“天”写作'天'就是一人头顶“一”,“一”就是“天”,“天,颠也。至高无上”;老子庄子则把它与“人”联系起来,多指是人意志之外的客观存在,老庄的“天”多指与人类共存的自然,按造字会意拆字讲“天”字可有二种理解:(1)“一大”就是“天”最大;(2)“一人一”就是“天人合一”之意。“人”,按文字学看它由一撇一捺组成。按《易经》的观点这一撇一捺就是一阴一阳、一男一女的相互支撑与相互抵抗,它是阴阳相斗相和的产物。按现在观点讲人是自然界中有智慧有意志的高级主体。在老子、庄子思想中“人”是相对于“天”的一个概念,还有很多新的意义,《庄子·逍遥游》提出了道家的理想人格--至人、神人、圣人,就有“人”意义的延伸。

按现代的理解则是,老庄中的“天”是至高无上的代表,人应该顺应而存在,自然万物皆是一样,要按自然规定的天命运转。

然而,与老庄不同的是,在希腊神话中,“天”并不是最至高无上的。或者也可以说是“人”与“天”有着同等的地位。希腊神话精神强调“人天合一”,强调人本主义,认为人即是神,而神即是代表天,神拥有非常高的地位,主宰着一切生灵的地位与命运。希腊神话体现了一种尚武的精神,崇尚力量,它更加侧重以自我为中心,鼓吹冒险、占有、自我满足的思想,所赞扬的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以及人天合一的本位主义。原始幻想中最有力者是希腊的天神,是创造一切支配一切的能者。希腊崇拜力量和知识的精神最初表现为崇拜最有力的天神,希腊神话是以利作为推动历史的杠杆的。天并不代表一切,也并不是天主宰人,人与天地位相同,甚至可以说是忍有时还能控制天。

二、关于“人”的地位

老子庄子认为,在天、地、人的相互关系上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自然,杜绝人们自以为是,和“不知常,妄作凶”的行为。反对将个人的意志强加于他人的人,更反对那些将政治强人与圣贤将主张、教条强加于社会与自然的主张。这是老庄“无为而治”、“ 大道自然”的“天人合一”。人应该要顺应自然而发展,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都同时要遵循天的规则。不存在任何人比别人低也不存在任何人比别人高一等,每个人都是顺应天命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是地位一样的不同个体,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别人。

也许仅从字面意思就能看到,老庄强调的是“天人合一”,是将“天”放在首位的,天就是一切,人必须要顺应天命。而在希腊神话所体现出来的“人天合一”精神则是将“人”凸现出来的,“人“与”天“同等重要,甚至超越了”天“而存在,它是充分肯定人的价值的。

希腊神话充分肯定个人的权利、利益和个人的价值,理解人的自然性和自由性,甚至认为为了获得功名利禄,为了个人尊严,可以不择一切手段,甚至走极端的做法。古希腊神话,因为它的肯定人欲,所以就非常注意个体的独立,个体的利益,所以就非常多的宣扬个

体性。希腊神话就向一出正在上演的社会剧,活灵活现,有立体的真实感,如对宙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等行为描写的欣赏笔调;如赫拉克勒斯完成了12件大事,最后被宙斯接纳成了永在的天神,终于成就了辉煌的人生业绩。正因如此,赫拉克勒斯在西方文化中成了个人奋斗的典型。而在《奥德修记》中,更加侧重对冒险、征服和占有的赞美,充满了来自金钱、美女、奇珍异宝的诱惑,这类 故事 在希腊神话中大有文化原型的意义,如阿伽门农率众从遥远的希腊千里迢迢奔赴特洛伊,除了复仇和征服,更重要的目标则是珠宝财富和俘虏,以及能带来更大财富的东方贸易市场。借助神的形象,表达“人定胜天”的思想。

总之,在希腊神话中,回荡着一个由奋斗指向占有的主旋律,那就是对自我中心的推崇,对冒险占有的肯定,对物质利益的关注,这可能也是西方社会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理念的最早根源。

这也许就是老庄学说和希腊神话各自所代表的东西方文明差异最大的一点。

三、文化相通性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东西方文明有着千差万别的差异,而她们同时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就是比较文学中常说的跨文明的异质性。

首先在于对人的价值的认同上。老庄学说虽然是把“天命”看得高于一切,但他同时也充分尊重个人的权利与利益。比如他们的“无为而治”。老庄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不能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于人。希腊神话所体现的“人本主义”精神更是对人的利益的维护。只是两者维护人的利益的程度不同而已。

其次在于对天的权利的肯定上。老庄哲学主张顺应自然变化,人不能试图去强行改变自然,而是应该在自然所赋予的权利下生活,天道自然才是一切。希腊神话中,将天的权利赋予到了神的神上,而神具有着不可亵渎的权利,其实他也只是天的权利的一种变异而已。

四、小结

无论是老庄学说中的“天人合一”还是希腊神话体现的“人天合一”的人本主义都具有着不可否认的长处与有点。我们应该在遵循天道自然的同时,充分保护个人的合理利益。在坚持老庄“无为而治”、“天人合一”的基础上,辩证地学习希腊神话中对人的价值的肯定精神。“天人合一”与“人天合一”有着相通的跨文明的异质性,只是双方的侧重点不同而已,我们应该学会将东西方文化实现互补,辩证吸收精髓,这样才更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

比较文学论文范文二:比较文学之课程 心得体会

这学期,《比较文学》这门选修课讲的主题是“性而上的寻求:《围城》与《简·爱》对读”。对于《围城》,我的了解并不多,这本书我没有通篇读过,只是读过有关于它的书介和书评,小说的主人公方鸿渐一踏上阔别四年的故土,就接二连三地陷入了“围城”。方鸿渐旅欧回国,正是一九三七年夏天。小说以他的生活道路为主线,反映了那个时代某些知识分子(主要是部分欧美 留学 生、大学教授等等)生活和心理的变迁沉浮。他们不属于那个时代先进的知识分子行列,当抗战烽烟燃烧起来的时候,他们大都置身于这场伟大斗争的风暴之外,先在十里洋场的上海,继在湖南一个僻远的乡镇,围绕着生活、职业和婚姻恋爱等问题,进行着一场场勾心斗角的倾轧和角逐。这也是场战争,虽然不见硝烟,却处处闪现着旧社会你抢我夺的刀光剑影,腾跃着情场、名利场上的厮杀和火并;虽然没有肉体的伤亡,却时时看得到灰色的生活是怎样蚕食着人们的年华和生命,那恶浊的空气又是怎样腐化着人们的操守和灵魂。自然,这里也有真诚的友谊,善良的愿望;但这些在那个强大的旧社会壁垒面前,是显得多么软弱和无力。在那随处都可以陷入“鸟笼”或“围城”的人生道路上,哪里是这些还没有消磨尽人生锐气的知识分子的出路呢?这是这部深刻的现实主义小说留给人们深思的一个严肃问题。

至于《简爱》,很幸运的是高中在旧书店徘徊时无意中看到了并买了回去,因此,《简爱》我读过,也看过一些有关于它的书评,《简爱》是一部带有自转色彩的长篇小说,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三姐妹作家之一的夏洛蒂*勃朗特所著。这是一本用自己的心与强烈的精神追求铸炼成的一本书,含着作者无限的情感和个性魅力,为女性赢得了一片灿烂的天空。“你以为,就因为我穷,低微,不美,我就没有心,没有灵魂吗?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要是上帝也赐予我美貌和财富的话,我也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每次读《简爱》的时候,都会被这段话所震撼。

这是两本不同国度的作者写的书,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心路历程,挣扎与奋斗,徘徊与盲目,《围城》里主要围绕男主人公方鸿渐写的,写他的历程。长篇小说《围城》共分九章,大体可以划做四个单元。由第一章至第四章是第一个单元,写方鸿渐在上海和家乡(江南某县)的生活情景,以写上海为主。在这个单元中,方鸿渐和苏文纨的“爱情”纠葛占了重要的分量。第五章可以算作第二个单元,是“过渡性”或“衔接性”的。在这个单元中,在个人生活上分别吃了败仗的方鸿渐和赵辛楣,从“爱情”牢笼中冲了出来,他们由假想的情敌变为真正的挚友,共同到湖南平成三闾大学谋事。第六、七章是第三个单元,主要描写三闾大学里的明争暗斗。我们这里所选的第六章是这个单元之中的重场戏。上自校长、训导长、各系主任,下至职员、学生、甚至还有家属,都卷入了一场令人头晕目眩的人事纠纷。职业上的排挤,情场上的竞争,堂而皇之的例行公事,见不得人的谣诼诽谤、阴谋诡计,一时间三闾大学成了竞相逐鹿的舞台。第八、九章是第四个单元。方鸿渐和孙柔嘉在返回上海途中结了婚。这对双方来说,都不能算做令人激动的结合,加以失业造成的对于前途的焦虑,使他们婚后不断发生争吵。这种争吵在返沪途中还较为单纯,定居上海后,由于双方家庭和亲族的介入,矛盾更复杂了;在婆媳、翁婿、妯娌、亲朋、乃至主仆之间,一度曾发生了一系列龃龉和纠纷。

而《简爱》主要写的是女主人公的的心路历程,简对于女性精神追求的历程,控诉男性的压迫,塑造作为强者的女性形象,大胆坦率地描写妇女的感情生活。在19世纪的男性心目中,理想的女性是天使般的纯洁、美丽、甜蜜、是被动的、玩偶式的、无自我的尤物。然而,就在这天使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怪物:具有破坏性的、冲动的、疯狂的女性,她使男性感到恐惧,正如《简·爱》中疯女人时时威胁罗切斯特一样。男性出于对女性既渴望又恐惧的心理,才创造出天使与恶妇的形象,后者充满了女性自身的原貌,代表着一种颠覆男性统治的竞争性力量。从伯莎烧掉桑菲尔德即可看出这一力量的威力。女性主义视野中的伯莎,成了简爱的另一重自我,女性的反叛者。盖茨海德是她旅行的起点,家的丧失,寄人篱下;劳渥德学校是她受 教育 和精神成长的地方。在此,简的“狠狠地回击”与海伦·彭斯的“以德抱怨”, “我还是觉得海伦·彭斯是借着一种我的眼睛所看不到的光亮来看事物的。”简的人生是一个逐渐归向上帝的历程。桑菲尔德是简的乐园,在这儿也失去了快乐,后来又回到了乐园, 简的出走到荒原,再到沼屋,再到回归,最后与罗切斯特走向他们永远的家。

利用两部或多部文学作品之间的比较研究,例如人物形象,写作手法等都可以. 给个例子你看: 《红楼梦》与《百年孤独》之比较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百年孤独》是拉美文坛的杰作。它们都以描写了一个大家族数代人从发迹、鼎盛到衰败的百余年漫长的过程,表达出整个社会的滞重。在创作手法上也各具特色:《红楼梦》是一个由社会——贾府——大观园——怡红院组成的空间向心环状结构,《百年孤独》则是从第一代的霍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分成阿卡迪奥与奥协良诺两个系统直至第七代长猪尾巴的奥雷良诺,是一个按时间顺序的链状结构。 由于长篇小说本质上不受任何既定的形式所限,因此无论在中国在外国它都能自如发展,常具规模。而小说家仿佛要用大量精密的细节来替代那些较难把握的思想和知识上的集成。中西传统对结构概念的不同,但在努力将大堆材料作系统的组织时,却都找出相似的方法来。即以几代人为基础建立循环式的小说结构,极力把各种纵横交错的母题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 长篇小说的主要成就就在于它能以批评的态度来重建一个新的世界观。它根基于现实,却要越进一个假想的“非现实”层次里去。小说家(至少是其中最伟大者)在力求忠实地表现一个满布可信的细节深具说服力的完整世界时,必然要面临现实世界一些比较深入的本质上的难题。小说家一开始去追求客观现实的世界,则早晚上要陷入自相矛盾的局面。他会发现,客观事物之存在实际已假定了有一双外在格物的眼睛,因而也早不确定了一个主观而相对的视点。“长篇小说不若史诗般拥有一颗天真灿烂的童心,它乃一门雄浑老成的艺术。“(卢卡契) 《红楼梦》与《百年孤独》的作者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们创造了一个发自内心的世界,它不是确实世界的重复,而是要谴责它的丑恶和虚假,因此他们探求,他们重建,他们发明。对这个世和这个时代,他们既不进行复制又不使其理想化,也不简单地加以歪曲。他们从中截取的不是偶然性,而是深刻的规律。他们还证明了按其它规律创造另一个世界的可能性,他们使现实之树长出了新枝。他们创造了一些种类陌生的事物,也有一些魔鬼,但是他们都具有有机的统一性,这些生机勃勃的生物是由一种巨大的发问和挑战和赋予活力的。可能的和幻想的绘画是现实和日常的绘画的延续。 “真正的艺术就是使人想起它的一种方式”。艺术作品的使命不再是再现世界,而是表达人的愿望。“作家的使命是把孤独的和必死的一切引向无限的生活,把偶然的东西变成符合法的东西。他的使命是带有预言性的。”(雅奴赫《卡夫卡谈话录》P162) 《红楼梦》并卷就勾勒了一个女娲补天的创世神话,因而引出了“无材可去补苍天”的宝玉,以及灵河岸边的绛珠仙子。加以“还泪说”,真是神而又奇。这个“朱兰白石绿树清溪、人迹罕逢飞尘不至”的理想世界就是与《红楼梦》中描写的丑恶肮脏的现实世界形成鲜明对比的“太虚幻境”。它是全书的基石,给整部红楼罩上了梦幻飘渺的气氛。 《红楼梦》中的现实世界是龌龊不堪之至了,如柳湘莲的名言:“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让我们先从贾赦说起。贾赦在《红楼梦》里可算是最肮脏的人物这一。《红楼梦》中有条无形的章法,即凡是比宝玉长一辈的人,对其不堪之处,描写都多少有相当保留,这也可以说是“为尊者讳”吧。尽管如此,作者对贾赦仍不肯轻易放过。所以第四十六回专章声讨,详写强纳鸳鸯为妾的丑事。曹雪芹借袭人之口写出他的史家定评:“真真——这话论理不该我们说——这个大老爷太好色了。略平头正脸的他就不放手了。”《红楼梦》中对贾琏淫行最多特写镜头,恐怕是表达“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名古谚吧。东府自然更为肮脏: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贾珍诸人整日聚赌玩娈童,以致曾跟老太爷打天下的焦大痛骂:“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鸡戏狗,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当然如鲁迅指出:“焦大的骂,并非要打倒贾府,倒是为贾府好,不过是主奴如此,贾府就要弄不下去罢了。”(《伪自由书?言论自由的界限》) 应当指出的是大观园的归属问题。大观园是曹雪芹着力最深的地方,是作者的希望所在。在庚辰本脂批有这样一条: 大观园系玉史与十二钗之太虚玄(幻)境,岂可草率? 根据脂砚斋的看法,所谓“天上人间诸景备,未许凡人到此来”的大观园便是理想世界太虚幻境的人间投影。这两个世界是融合的。我们虽然不能过于相信指批,可是在内证充分的情况下脂批却是最有力的旁证。让我们看看《红楼梦》中的直接证据,第五回宝玉随秦可卿游太虚幻境: ......至一所在。但是朱栏白石绿树清溪,真是人迹罕逢飞尘不到。宝玉在梦中欢喜,相到:“这个去处有趣。我就在这里过一生,纵然失了家,也愿意。” 第十七回宝玉随贾政入大观园,行至沁芳亭一带,书中所描写的正是“朱栏白石绿树清溪”这八个字的充实和放大。就心情而言,宝玉初进大观园时(第二十三回)作家写道:“且说宝玉自进园来,心满意足,再无别项可生贪求之心。”岂是偶然?更为明显的是宝玉和贾政一行人离了蘅芜院,来到一座玉石牌坊之前: 宝玉见了这个所在,心中忽有所动,寻思起来倒是哪里见过一般,却一时想不起来哪年月日的事了。 宝玉自己也许忘了,可是读者一定还记得第五回宝玉梦游至一所在,有一石碑坊上书有“太虚幻境“,所以脂批于此点明:“仍归于葫芦一梦之太虚幻境。”贾政说:“这是要紧之处”,是的,《红楼梦》中还有比太虚幻境更要紧的所在吗?作者一再再而三地点明:大观园不在人间,而在天上;不是现实,而是理想。更准确地说,大观园就是太虚幻境。1972年宋淇发表《论大观园》提出: 大观园是一个女儿们和外面世界隔绝的一所园子,希望女儿在里面,过无忧无虑的逍遥日子,以免染上男子的龌龊气味。最好女儿们永远保持她的青春,不要嫁出去。大观园在这个意义上说来,可以说是保护女儿们的保垒,只存在于理想之中,并没有现实的依据。 这段话说得既平实又中肯。大观园是一片理想的净土,它与外面的现实世界是“清与浊”、“情与淫”、“假与真”风月宝鉴的反面与正面。这两个世界是贯穿全书的一条最主要线索。清道光年间王香雪评曰: 《石头记》一书,全部最要关键是真假二字。读者须知真即是假,假即是真,真中有假,假在有真,假不是假,真不是真。明此数意,则甄宝玉贾宝玉是一是二便心目了然,不为作者冷齿,亦知作者匠心。 可是令我们痛心更令曹雪芹痛心的是大观园这个理想世界是建筑在最肮脏的现实世界基础上,第十六回对大观园建造有很清楚的叙述: 从东府一带借着东府花园起,转至北起,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先后令人拆宁府含芳园墙垣楼阁,直接入荣府东大院中。......会芳园本是从北拐角墙下引来的一段活水,今也无须再引。其山石树木虽不敷用,贾赦住的乃是荣府旧园,其中竹树山石以及亭榭栏 杆等物,皆可挪就前来。 我们知道东府诸公及荣府的贾赦是最为淫滥之人。它让我们不能忘记最干净的其实也是从最肮脏的里面出来的。最干净的最后仍旧要回到最肮脏中去的。“欲洁保曾洁,云空未必空”这两句诗不但是妙玉的归宿,同时也是大观园的归宿。曹雪芹一方面全力创造了一个理想世界,在主观企求上他又无情地写出了一个与此对比的现实世界。而现实世界的一切力量则不断地在摧残理想世界,直到完全毁灭为止。“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也构建了一片神奇的土地,那就是马孔多。由于两位作者文化传统与历史的背景不同。《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是曹雪芹根据中国传统佛道思想虚构的,其在人间的投影大观园则是建立在旧势力的阴影里,是人为的退缩,是有院墙的具体的封闭。《百年孤独》中的马孔多虽然在人间,但又是无处寻觅的。马尔克斯对其环境的描写也似伊甸园般美好。 马孔多是一个只有二十户人家的村庄,座落在水流清彻的河边;这些水流沿着洁白而巨大的像史前时期的化石蛋一样的光滑的石床向下流。这块天地是如此之新,许多东西都尚未有名字,提起来还得用手指指点点。 在许多村庄中,马孔多是最有秩序最勤劳的一个。那是一个幸福的村庄,那里没有一个人超过三十岁,也从未死过人。 但“因为这个村子隐没在辽阔的沼泽地里”。环境险恶闭塞,它是布恩地亚第一代及二十多户亲友怀着冒险精神背井离乡开拓创建的,是人们的逃避,是无形的空间的隔绝。 马尔克斯曾有段文字描述一艘搁浅的西班牙大帆船: 整个船身处于孤寂的地方,被子人忘却了,没有遭到时光的侵蚀,也没有受到飞到飞禽的骚扰。......里面除了一大簇花卉,没有任何东西。 这充满象征性的语言就是马孔多初期的写照。在没被殖民者发现之前,它闭塞、贫困、没有任何嵌有物质文明的东西,它有的仅是一簇花卉,它代表着和平、宁静、纯洁、美好,是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世外桃源般的理想世界。 如果说曹雪芹是极力想保护大观园这块理想之地不受外界侵袭,结果“历史的必然与现实世界的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导致大观园的破产;那么马尔克斯则是有意安排一个世外桃园马孔多,把这个“有价值的东西当面摔给人看。” 悲剧同工,却有异曲。前面我们说过大观园是建立在旧的园子基础上,虽然它处处小心严加防范,不惜以封闭来求得保护自己,但毕竟它的“干净”是建立在包围之中。大观园里的人物对这两个世界的看法是清醒的。我们不妨检讨一下“黛玉葬花”的意义。“黛玉葬花”发生在第二十三回,宝玉和诸钗刚刚在大观园里开始他们的理想生活,所以这个故事的安排富有深意。 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上挂着纱囊,手中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业,撂在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哪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她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黛玉葬花一节正是作者开宗明义地点明《红楼梦》中两个世界的她。黛玉的意思很明显,大观园里面是干净的,但是出了大观园就是脏的臭的了。把花葬在园子里让她们日久随土而化,这才能永远保持清洁。花在这里自然是园中女孩子的象征。她们若想保持干净纯洁,唯一的途径便是永驻理想之城而不到外面的现实世界去。从主观愿望上说,宝玉和大观园中的女孩子们所企求的是理想世界的永恒,是精神生命的清澈;但在客观认识上,他们对外在世界不是茫无所知,他们虽然天真烂漫,却并非幼稚糊涂。事实上她们一方面把两个世界区别得泾渭分明,而另一方面又深刻地意识到现实世界对理想世界的高度危害性。“黛玉葬花”这正是通过形象化的方式把这两层意思巧妙地表达了出来。 曹雪芹有时也用明确而尖锐的语言点出外面世界的险恶。第四十九回史湘云警告宝琴道:“你除了在老太太跟前,就在园子里,来这两处,只管玩笑吃喝。到了太太屋里,若太太在屋里只管和太太说笑,多坐一会无防。老太太不在屋里你别进去,那屋里的人多心坏,都是要害咱们的。”到底湘云是直率人。 绣香囊出现于大观园里中是一个信号(七十三回)被夏志清比之于伊甸园中蛇的出现,因为蛇一出现,亚当和夏娃就从天堂坠落到人间。黛玉一句“冷月葬花魂”标志大观园的气数是真的要尽了。抄检大观园,晴雯被逐,迎春误嫁,通灵走失,黛玉夭亡,探春远嫁,妙玉遭动,巧姐被卖,惜春独守青灯,真是“大故迭起,破败死亡相继”,正应了“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红楼梦》作者就是这样将两个世界于强烈的对比中写出,以显示肮脏丑恶的现实世界(淫)无时无刻不在对理想世界(情)进行围困侵害。 宝玉是一个有情有欲的人,所不同是他的欲永远是为情服务的,是结果而不是原因。第六回作者安排宝玉与袭人偷演警幻所训之事是有深意的,表明此后宝玉在大观园中和那些清静的女孩各不相扰,乃由于不为而非不能。可见宝玉情淫具备,清浊兼资,他属于“泥做的骨肉”,却终日混在“水做的骨肉”中。只有这样宝玉才构成了大观园与外面世界之间的接榫。 我们知道宝玉出生时嘴里含着通灵宝玉,也就是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粗通红楼的人也会知道贾宝玉与那块“顽石”是一而二,二而一,即假作真时真亦假,它的具体而统一的表现形式就是作为护身符的通灵宝玉。 清同治年间人解庵居士,《石头臆说》云:“通灵宝玉兼体用论,论体为作者之心,论用为作者之文。夫从胎里带来,口中吐出,非即作者之心与文乎!何以言石上所记即通灵所说?观夫青埂峰下鲜莹明洁之石倏尔缩如扇坠,幻形入世,迨取本还原,将一生所历情事尽记在石,意欲问世传奇,非即以通灵之心作此通灵之文乎!” 此言得之。通灵宝玉作为现实与虚幻想的融合点在全书中如草蛇灰线,经历了几番大纠葛。 首先通灵宝玉就被外部势力利用,以金玉良缘为借口,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拿联姻作交易,把魔爪伸进在观园,强行拆散了宝黛以纯洁爱情为基础并且是在太虚幻境灵河岸边就已命定的“木石前缘。”通灵宝玉成为宝黛有情的主要障碍,也是他们经常呕气的肇因。 在第二十五回,通灵宝玉第一次显示作为希世奇珍能除邪崇的功能。宝玉因受贾环充满妒意的母亲赵姨娘的巫法而身染重疾里来了一个癞头和尚与一个跛足道人,把玉擎在掌上,长叹一声道:“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三载矣!”然后借助于恢复玉石因与尘世声色相刃相靡而被玷污的奇迹力量,治愈了宝玉。这里已再明白不过指出能灵宝玉就是青埂峰下自怨自叹日夜悲号的顽石。 通灵宝玉是贾宝玉的化身,贾宝玉则是它在尘世的幻形。正如袭人说道:“进业的谁不知道这玉是性命似的东西呢,真要丢了这个,比丢了宝二爷还利害呢。”(第九十四回) 通灵宝玉的丢失实际上就是宝玉自我的迷失,是他耽地尘世声色犬马,在日常生活的表面布景里上演了一场本体论的悲剧。失却了理想世界理性之物的宝石陷入了痴呆状态,这恰恰相反恰恰给金玉良缘的实现以可乘之机,苦降珠也终于魂归离恨天了。 还玉一场(第一百零六回)是两个世界对通灵宝玉同时也是对贾宝玉拯救与毁灭展开的 最为激烈的正面冲突: “......弟子请问,师父可是从太虚幻境地而来?”那和尚道:“什么幻境,不过是业处来去处去罢了!我是送还你的玉来的,我且问你,那玉是从哪里来的?”宝玉本来颖悟,又经点化,早把红尘看破,只是自己的底里未知;一闻那僧问起玉来,好像当头一棒,便说道:“你也不用银子了,我把那玉还你罢。”那僧笑道:“也该还我了。” 袭人闻知,“两只手绕着宝玉的带子不放松,”紫鹃也“抱住宝玉”,宝玉难以脱身,叹道:“为一块玉这样死命不放,若是我一个人走了,又待怎样呢?”结果却是令人失望的。当宝玉答应不还玉了,只要见见和尚,宝钗明快地说:“放了手由他去就是了。” 宝玉怎不顿悟!笑道:“你们这些人原来得重玉不重人哪。你们即放了我,我便跟着他走了,看你们就守着那块玉怎么样!” 那块玉米面被尘世玷污的“假”宝玉留了下来,而由此顿悟的“真”宝玉则决计抛弃红尘,由肮脏邪恶的此岸奔向干净纯情的彼岸。这个没有流放的流放者,这个到处都是异乡的人,这样的抉择对于他将是一种奇妙的解脱和真正的生活。 通灵宝玉,作为仙境中的一块石头,它的存在具有本体意义上的先行统一。而在红尘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被虚伪玄学所理解的青春韶华。他体验着主体与客体的分化,自我与他人的对峙,实际情况与沉沦的冲突。王夫人道: “古往今来,你们听见过这么第二个么。......病也是这块玉,好也是这块玉,生也是这块玉,......”(第一百零六回) 宝玉生命的给定部分乃是他自身与石头关系的辨认。他的存在虚空既不能以黛玉的存在关系来充填,也不可能以他的这种尘世的自我来充填。 以上我们谈了《红楼梦》中现中现实与理想的鲜明对比、冲突及作为交叉点通灵宝玉的作用。下面我们再来探讨《百年孤独》中的两个世界。 与《红楼梦》不同的是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只明确描述出了马孔多这个理想世界。而那丑恶的外部世界隐藏在幕后,虽然看不见,却时刻能感受到其对马孔多的压榨、操纵和侵蚀,仿佛“全世界的蚂蚁一起出动,正沿着花园的石子小路费力地把他拖到蚁穴中去。“ 最早敲开马孔多这个世个桃源和平与幸福的是以黑尔基阿德斯为首的吉卜赛人,马尔克斯以形象神奇的笔触描写殖民者的掠夺: 吉卜赛人拖着两块磁铁挨家挨户地走着......铁锅、铁盆、铁钳、小铁炉纷纷从原地倒下,木板因铁钉和螺丝没命地挣脱出来而嘎嘎作响......跟在那两块魔铁后面乱滚。就是这两块小小的磁铁,霍·阿·布恩地亚用一头大骡子和一群山羊换了下来,后来两块磁铁再加上三枚金币成为换取放大镜的代价.为了看一下马孔多从未见过的冰块,他们每个需付给吉卜赛人五个里亚尔,摸一下价钱还要加倍!这里殖民者贪得无厌的嘴脸不是活灵活现地勾勒出来了吗?马孔多作为一个乌托邦式的村庄,其初期是“但有父子无君臣”,在此桃花源中无政治秩序,只有伦理秩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马孔多居民以为翻过几座山梁就可以逃避殖民者的魔爪是多么幼稚。贪婪是他们的动机,残忍是他们的本性。党派纷争,内战频仍,接着被称为绿色地狱的美国香蕉公司登陆了。火车的出现则完全摧毁了空是上隔绝的这个小镇。“这列样子好看的黄色的火车注定要给马孔多带来那么多的变化、灾难和忧愁。“美国人的到来更使这儿闹得天翻地覆。“他们造成的乱混大大超过从前吉卜塞人造成的混乱,而且这种混乱根本不是短时间的,容易理解 。”随这而来的是所谓的外部世界的物质文明:妓女、赌博、醉汉、斗殴和死亡,以及大白天就在吊床上当众乱搞的丑恶现象。“在短时间里发生了那么多的变化,以致......马尔多的居民已经认不得自己的市镇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工人们自发走向了破坏工厂反对工贼的斗争,大罢工则把它推向了顶点。这是不可调和的斗争,剥削阶级是不可能善心的,他们的回答只能是屠杀。结果是倒下了三千多工人、妇女和儿童,他们不得不用“有两节车厢,前中后各有三个车头牵引”的火车装运这些尸体给扔进海里。 不错,马孔多曾经拥有过幸福,是一座用“晶莹夺目的材料砌成”的纯洁的冰城。但从吉卜赛人带来了望远镜,“科学缩短了距离,”马孔多就已经进入了殖民者掠夺的视野,再也别想有安静的生活。 当霍·阿·布恩地亚第一次看见吉卜赛人的冰块并认为“这是世界上最老的钻石,”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表明马孔我居民是把他们的家园(冰城)看得象钻石般美好。冰块总归是冰块,虽然象钻石但毕竟脆弱多了。当能够借太阳光使干草燃着的放大镜出现,冰块就要融化了,用冰块砌成的冰城也将要慢慢解体了。马孔多在世纪末的恐惧中颤栗了。一场下了四年十一个月两天暴雨“掀开了屋顶,刮倒了墙垣,连根拔起种植园最后剩下的几棵香蕉树,紧接着一场飓风将弱小的马孔多人从地面上一扫而光。”这个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忍受了百年孤独的世外桃源马孔多,“将从人们的记忆中彻底抹掉,”“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 墨尔基阿德斯是一个重要人物,他是吉卜赛人,来自充满疾病灾难的丑恶外部现实世界。他在波斯患过癞病,在马来亚群岛患过坏血病,在亚历山大患过麻疯病,在日本患过脚气病,在马达加斯加患过淋巴腺鼠疫,在西西里岛碰到过地震,在麦哲伦海峡遭到过牺牲惨重的轮船失事。 就是这个“坎肩布满了多年绿霉”的老头率先踏上了马孔多这块没有疾病没死亡的净土。虽然非墨氏初衷所愿,但事实却是现代文明带来了现代罪恶,羊皮书以预言般的力量将现代文明的罪恶深深地烙进了马孔多古老的土壤中。 羊皮书出于墨尔基阿德斯之手绝非偶然,表明脆弱的马孔多一经被现实发现注定要走向崩溃,理想的破灭史是由现实来撰写的。 因为理想的破灭是像冰一样逐渐融化的,现实的渗透也如阳光一样是悄没声息的。尽管黑氏的幽灵时常出现在布恩地亚家族后代面前提醒他们外界文明的危害性,但在短期内殖民者以“科学进步”为幌子进行掠夺所造成的后果是看不见的,因此在良诺上校等人眼里羊皮书不过是一堆垃圾,发出难以忍受的腐烂的气味。直到第四代孪生兄弟看出了马孔多正在逐渐走向世界末日,为了摆脱恐惧拯救马孔多的未来,他们开始钻研羊皮书,懂得“必须解开预言之谜,这样他们就不会完蛋。”经过几代人前赴后继的努力,终于明白了马孔多的历史悲剧,但为时已晚。世外桃源马孔多已经走到历史的尽头,被现实世界的文明罪恶无情的击碎了。 现实世界满布疑惑,而小说即拴于现实的模拟世界,故此人类的本质根本不容有一种最终解决问题的可能存在。伟大的艺术家不是模仿现实的形象,而是模仿它的能动性;不是提供事物人物的仿制品和复制品,而是参加一个正在形成的世界的行动,发现它们内在节奏。他不仅担负着报道战斗的任务,而且也是一个战士,有他的历史主动性和责任。对他和对任何所有人一样,问题不在于说明世界,而在于参于对世界的改造。以现实主义的名义要求一个时代或一个民族的历史进程,表现其基本的运动和未来的前景。这是一种哲学的而且是美学的要求。对一个既定时代里的人和世界的关系,一部作品也许是很不完整甚至极为主观的见证,而这个见证却可能是真实而伟大的。艺术特有的道德不在于训诫人,而在于提醒人。 曹雪芹不是一个绝望者,而是一个见证者。 马尔克斯不是一个革命者,而是一个启发者。 它暗示世界的缺陷并呼吁超越这个世界。] 因为“有”的世界拒绝度量,“存在”的世界不用度量。 因为人不能自己拯救。 艺术是把目前现实变成神话,变成尚未存在的东西的“密码”的艺术。像一切神话的伟大创造者一样,曹雪芹与马尔克斯在作品中创造了形象和象征的世界,察觉并暗示事物之间的联系,把经历、梦想、虚构、甚至巫术合成一个看不见的整体,而且在感觉的重复印象或重叠中,使我们每个人感到日常事物的轮廓,隐瞒的梦想、哲学或宗教的概念,以及超越它们的愿望。人们不会听任自己对作品中比喻的细节作一种犹太教法典的注释。在象征的具体发挥和它抽象的意义之间没有一种从字眼到字眼的对应是可以理解的。在象征总范围里活动的是活生生的人,有个怀的人,细节的现实主义并不与象征主义背道而驰,而是给了它生命力。 《红楼梦》和《百年孤独》并不是一种被隐喻弄得怪里怪气的抽象观念。它们是一种揭示性的神话,一幅使天上人间成为一统世界的生活景象。对它们的作者来说,现存的一切只是习惯,伟大就在于拒绝社会。 他们的世界和我们的世界是统一的。 他们生活过的世界和他们创造的世界是统一的。

【推荐】比较文学的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我整理的【推荐】比较文学的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 要:

开展比较文学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交融,有利于增进民族之间的了解、团结与合作,有利于各民族吸取他民族的文化精华,创造世界性文学。

关键词:

比较文学 民族文化 交融

文学是一个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以及特定历史时代赋予的意识形态的载体。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商品交换的日趋频繁,各民族的文化也随着贸易往来、战争、迁徙而相互渗透、融合、影响。但是,这种渗透、融合以及影响直到十九世纪初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无意识的,缓慢的。一个民族吸取外民族的文化也是感性的,不自觉的。自从1816年法国在大学课堂开设比较文学教程后,人类才开始自觉地理性地将本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文学与外民族的文学进行比较,比较出民族精神,文化的精品,从而辩证地快捷地吸取前人创造的文化精髓。近两个世纪以来,随着机器大生产的高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文明与落后的差距越来越大,各民族的性格特点暴露无遗。于是,吸取本民族的经典文化和外民族的精品文化,使本民族强盛、在竞争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当务之急,创造世界性文学将纳入议事日程。为此,作为民族文化精神比较的比较文学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在各国大学开设和发展壮大起来。

首先,开展比较文学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交汇融合,有利于我们对外民族文化去伪存真,他为我用,创造世界性文学。一个民族的文学总离不开本民族特定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地域环境。文学存在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各民族文学都有相对稳定的阵地,起初接受外来文化是被动的,不自觉的,缓慢的,这是因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支配着自己。

在中国,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争鸣,汉魏六朝时的佛教,都足以说明中国文化巨大的包容性。而蒙古族统治时的元朝,满州族统治时的清朝,中原人虽然成了他们的“俘虏”,但他们却成了中原文化的俘虏(汉化)。“国家当行汉法无疑也”(《元文类鲁斋遗书》卷七),“习汉书入汉俗,渐忘我满州旧制”(《清世祖实录》卷八四),体现了中国文化非同寻常的坚韧性,向心力,化合力。正因为这一特点,才使国人盲目地处在“举世皆浊,惟我独尊”的自我陶醉之中,使得一统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儒家文化已经走过了辉煌时期,走进了死胡同。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七十年是中国人接受西方文化的艰难期,渐进期,当列强的坚船利炮打碎了紧闭的国门时,有识之士认为应向西方人学习现代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尽管这种出发点是报仇雪恨的“制夷”,在某些国人看来过于委屈,但这却是思想意识的一次解放,它至少让国人睁眼看世界,看到了因自身落后惨败的甲午中日海战,泱泱大国输在历来向自己学习的弹丸小国手下,使国人进一步清醒地认识到仅仅有先进的技术是不足以拯救国家的,要富国强兵还必须从制度上变革。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失败,使国人再次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应当从思想观念、意识形态、民族精神上变革。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反省的过程中,鲁迅挖掘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国民的劣根性;柏杨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酱缸文化”,它很容易让人变成“酱缸蛆”。二十世纪上半叶翻译文学的兴盛,正是国人大量吸取外来文化有力的例证。新中国成立后20多年的文学,除了少量的苏联文学翻译外,又迈入了闭关自守的误区,改革开放后的思想大解放,翻译界才又活跃起来。

从二十世纪初到世纪末,不管是作家的创作还是广大读者以及国民的思想意识无不受西方文化强劲的冲击和影响,他们无一不在吸取外来文化的精髓。鲁迅的《狂人日记》受俄国作家果戈里同名小说的影响,借狂人之口发泄内心的激愤;郭沫若的《女神》形式上受美国自由诗人惠特曼的影响,在思想上受印度诗人泰戈尔泛神论和德国诗人歌德的影响。王蒙五十年代曾说:“我们这一代是吸苏联文学的奶长大的。”就王蒙等人当时的创作来说无不在模仿苏联文学,而王蒙新时期的创作《春之声》、《蝴蝶》等一系列作品受到西方意识流作家作品的影响,这些关系与其说是中国作家在跟进摹仿外国作家的创作方法,不如说外国作家作品为中国作家提供了观察审视社会现实人生的新视角,他们不但为国人创造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而且拓展了国人的视野,启迪了国人的思想。不过,作家也好,读者也罢,他们生存在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土壤,在吸取外来文化精髓时不可能完全西化,因为还有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滋养着他们。他们从中西文化交融中吸取有价值的.养料。

比较文学正是站在理性的高度对各民族文化进行客观的比较,让作家继承借鉴有价值的创作手法及创作风格,让读者去伪存真,吮吸各民族文化的精华。而各民族在共同吸取前人文化的过程中对生存、生态、环境、发展等方面的认识会逐渐趋于一致,时间一长,作家自然会创作出人类共同关注关心的文学作品,世界文学的大同时代也就不远了。

其次,开展比较文学有利于增进民族间的了解,有利于民族间的团结与合作。在当今经济一体化与世界多格局的国际环境下,各国民间往来、商品贸易、政治外交日趋频繁,互助互利的合作得到不断加强。但是,团结与合作的前提是了解,由于民族、地域环境、政治制度、历史渊源的差异,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质,要交往与合作就必须互相了解对方的特质,进而理解包容他们的这种特质,求同存异。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互相间的隔阂,建立互助互利的关系。日本大和民族,他们在侵华战争中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心灵创伤,但是,我们在不忘耻辱的同时,还应该理性地看到大和民族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开拓进取精神。他们从大化改新、明治维新一步一步跃入世界强国之林。因此,我们不要停留在痛恨仇视的民族感情上,应找准契机学习他们的民族精神。文学上,日本平安和江户时期曾大量吸取中国的古典文化,但二十世纪,日本文学已走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前面。日本江户时期的文学――世界上最短的诗歌形式――俳句,与中国的唐诗宋词在创作上的音韵格律意境有惊人的相似。

再次,开展比较文学,可以为文学研究开辟新道路,有利于其他学科如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等学科研究的深入。这里比较文学已超过了这门课程本身,而是作为一种方法论运用到其他学科领域,使研究更为深入、成就更为显著。以前,我国是文学与理论研究大多局限在历时性的单线条的承袭与发展关系之中,极少把它放在世界文学及理论的大背景下考察,忽略了各国文学及理论之间的渊源关系,使我国的文学研究难以取得新的成果。我们的文学批评多是感性的直观的,缺乏西方文学批评的逻辑性、思辨性和理论深度。在这方面晚清著名文学理论家王国维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大胆运用了康德、黑格尔的思想,采用比较的方法,把《红楼梦》放在世界文学背景下进行研究,在研究宋元杂剧时自觉与西方戏剧进行比较,给后人留下了不朽的学术著作《人间词话》、《宋元戏剧史》。在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时,更不能只是纵向研究,而应将其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进行横向的比较研究。这样,就可以避免孤立的研究,使研究更为深入、客观。

比较文学主题学论文选题

一、主题与主题学 主题学研究讨论的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不同作家对同一主题、题材、情节、人物典型的不同处理,重点在于研究对象的外部——手段和形式。 一般的主题研究着眼于一个点(个别主题的呈现),而主题学研究着眼于一条线,甚至一个面。 以对著名文学形象堂·璜的研究为例说明两者的差别。 一般的主题研究多集中在对这个形象的性格和思想的剖析上,如有人归纳说,拜伦的长诗《堂·璜》是对英国资产阶级社会的讽刺。 在比较文学的主题学研究中,首先关心的是这个传说人物的最初出处,接着是努力找出所有写过堂·璜这个人物的作家和作品,以勾勒这个文学形象的演变轨迹。 德·贝伏特(G.deBevotte)的博士论文《堂·璜的传说:自其滥觞至浪漫主义时代》(1929年)。作者首先考证出第一部塑造堂·璜形象的作品是西班牙戏剧家莫利纳1630年写的剧本《塞维利亚的诱惑者,或石客》。接着列出后来描写堂·璜的作家作品: 意大利剧作家贝尔托和奇科尼,法国的莫里哀、高乃依和意大利的哥尔多尼。到浪漫主义时代,描写堂·璜的作家更多:德国霍夫曼的音乐小说,拜伦长诗《堂·璜》,普希金的悲剧《石客》(1830年),大仲马的幻想剧《马兰的堂·璜或天使的堕落》(1837年)等。 此外还有,缪塞、戈蒂耶、萧伯纳,都写过同类题材的作品。 甚至还有音乐作品——从莫扎特的(1787年)到斯特劳斯的(1887年)等。 但是贝伏特的目的不是为我们编写一份以堂·璜为主人公的作品的书目。他的目的是把称之为“堂·璜精神”的那个人物,作一个全面的展示,让读者看到这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作家笔下,被抹上的不同的色彩,被赋予的不同的个性。。 那里面有懦怯而又刁恶的诱惑者,以杀人去开一条路或掩护撤退的玩世不恭的浪子,有什么都不在乎的情郎,有浪漫的梦想者,有虚妄理想的寻求者,有在井中寻找金钢钻的矿夫,也有那非常精明、勇于诱惑、勇于占有、永不满足的享乐者。 这样的研究有利于我们了解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家对同一形象的处理,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不同作家的不同风格和成就,不同民族文学的各自特点,以及民族文学之间的交往和影响等等, 主题学研究主要有母题、主题、题材、情境,以及意象、套语研究等内容。 二、母题研究 主题学中的母题,通常指的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的基本行为、精神现象以及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诸如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生离死别,时间空间,海洋山脉等。 母题与人物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这里指的是两种人物类型: 第一种类型。某些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已经变成了某个母题的具体化身,他们的名字成了该母题的代名词。 譬如希腊神话的自愿随父过流浪生活的安提戈涅,就成了热爱父母、自我牺牲的母题的具体化身。俄狄浦斯成了恋母母题的代表。 这样的人物类型在我国文学中也有,如大禹、愚公、精卫等,在提到他们的名字时,已经把他们的个性全部滤去,剩下了“公而忘私”、“决心和意志”、“锲而不舍”等这样一些母题。 中西不同的是: 西方的那些人物类型经常直接出现在后世欧洲各国的文学作品里,不断被当作主人公予以刻划描写,并由不同的作者赋予不同的时代精神、个人品质和面貌,从而给主题学研究提供了极好的研究素材。 中国的此类人物类型,很少作为主人公直接再现于后世的文学作品中。 第二种类型是由母题生发出来的文学形象。 如“贪婪”这一母题所生发出来的阿巴公、葛朗台,“嫉妒”的母题所生发出来的奥赛罗等。 中国文学中“智慧”母题的代表诸葛亮,“为有情人牵线搭桥”的母题代表红娘等,也属于此种类型。 母题研究就大致可分以下两个具体方面: 1、纯粹母题研究 这种研究可以局限在国别文学和民族文学的框架之内,也可以跨越国别和民族的界限,对各民族的神话传说和传统文学中的母题作清理式的研究。 我国青年学者王立(辽宁师大)的《中国古代文学十大主题》就属于这样的研究。作者对我国浩瀚的古代文学进行了梳理,归纳出十个最基本的“主题”。这些“主题”其实大多就是母题,如“生死”、“别离”、“相思”、“春恨”、“悲秋”等。(另有《中国文学主题学》4册,《中国古代文学复仇主题》等)。 例:“主母反告”母题研究 A、希伯来传说:约瑟被卖到埃及人家里,主母向约瑟求欢,不从,主母反告,使约瑟受罚。 B、希腊神话:雅典王忒修斯之妻费德尔向忒修斯前妻之子希波吕托斯求欢,遭拒后自缢,留遗书反告希波吕托斯行为不轨不轨,忒修斯请海神报复,跌马而死。 希波吕托斯 此类故事产生于母系社会解体,父系社会形成时期,表现出男性对女人主妇地位的亵渎和颠覆意识。 法国拉辛写有悲剧《费德尔》,主题上承袭并强化这种意识。 20世纪俄国著名女诗人茨维塔耶娃写有同名长诗《费德尔》,却对费德尔的处境表达了充分的同情,还刻意强调忒修斯的残暴和希波吕托斯的冷漠。 茨维塔耶娃保留了“主母反告”母题的原初形态,但借助费德尔乳母的视角渲染了费德尔的苦闷和无助。 茨维塔耶娃的《费德尔》是20世纪消解男权中心时代意识的一种体现。 茨维塔耶娃 2、人物母题研究 中西文学中的神话传说人物和文学作品人物多不胜数,但上升为母题象征的人物并不很多。 对这些具有母题性质、象征意义的文学或传说人物进行比较研究,是人物母题研究主要对象。 如西方的美狄亚、普罗米修斯、浮士德、阿巴公、奥赛罗,中国的诸葛亮、包公、愚公、登徒子等。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物属明显的母题。如美狄亚,就是一个“复仇”的母题,诸葛亮就是一个“智慧”的母题。 有些人物,其母题与主题的界线就不很清晰。 如包公,虽然可归结为“公正”之类的母题,但这一形象已经具有了明显的褒贬意味,实际已经上升到主题的高度,具有了主题人物的性质。 三、主题研究 主题研究关注的对象不是个别作品的主题呈现,而是主题的相互取舍、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具体地说,就是研究同一主题在文学史上的不断重复和演变,不同作家对同一主题的接受和处理。 我们不难发现,有不少主题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或不同民族的文学里经常出现,并且不断被不同的作家所采用。 如希腊神话传说中的俄狄浦斯王所表现的“命运不可抗拒”的主题,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写过。之后写过的有:罗马作家塞内加,法国古典主义剧作家高乃依,英国诗人德莱顿,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伏尔泰。 为什么这些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前后相距遥远的作家,会对同一主题表现出如此浓厚的兴趣呢?他们笔下的俄狄浦斯是不是“如出一辙”呢?假如不是,那么有哪些差异?造成些差异的原因又是么? 这一切都给主题学提供了饶有趣味、值得钻研的课题。 主题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研究主题人物 比较一下中西文学里的主题人物,人们会发现一个明显的区别: 西方文学中的主题人物所表现的主题经常是多变的,甚至截然相反。如《圣经》中被视为大逆不道的该隐在拜伦笔下却成了一个值得歌颂的英雄。类似的例子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就比较少见。 在中国文学中,人物一旦成为某个主题的代表,以后的作品往往顺着该主题人物原有的性格方向发展,增添新的情节,使他的个性显得更加丰富,较少作重新评价。 譬如包公这个人物,无论在哪一部作品里,他所反映的主题都大同小异。 2、研究作家对某些已经取得一定主题含义的植物、动物和地理题材等的再处理 有些动植物,如松竹梅(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四君子)、豺狼虎豹(四凶兽)、龙凤麒麟(祥瑞动物),以及有些地理、天象和气候现象,如高山、大海等,经过几千年来诗人的吟诵、作家的描写,已经上升为某种象征(或称意象),获得某种特定的主题含义,因而也成了主题学研究的对象 这一方面研究也归入意象研究。譬如日本学者曾对中国古典诗歌中杜鹃花和杜鹃鸟这两个动植物主题进行了相当深刻的考察。 唐代诗人成彦雄诗“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杨万里《杜鹃花》:泣露啼红作么生?开时偏值杜鹃声。杜鹃口血能多少,恐是征人滴泪成。 四、题材研究 题材研究主要考察一种题材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流传演变,或者类似的题材在不同文化语境中表现形态的异同。 题材研究中应用最多的是神话题材研究。 事实充分证明,不同地区的神话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如“大洪水”题材,在世界各重要神话体系中都有关于“大洪水”的描述。A、中国,鲧与大禹治水。天帝怒发大水,鲧盗息壤被杀死,腹中生大禹,禹受舜命用疏导的办法治水13年,禹妻变石头,石裂生启(建夏朝) 鲧与大禹治水 B、希伯来,耶和华惩罚世人之恶发大水淹没大地,预告挪亚造方舟得救。 诺亚方舟 C、希腊,宙斯为惩罚普罗米修斯盗火种给人类发大洪水,普罗米修斯之子与其兄弟之女朝身后扔石头再造人类。 普罗米修斯 在这些神话题材中,隐含着一个共同的母题,即生命的诞生与延续。 三种神话在处理同一题材过程中价值取向存在重大差异: 在中国神话中,鲧禹父子与神处于一种绝对对立状态,充满忧患与悲壮。 在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受惩罚只象征性的在身上栓了一块高加索山上的石头,而丢石头变人增添了故事的游戏色彩。 在希伯来神话中,上帝并非想彻底毁灭人类,故事的整体风格是伦理与理智。 民间故事题材也是主题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民间文学可以说是一切文学的母体,在民间文学中保存着文学的基本结构。此类研究如季羡林《柳宗元<黔之驴>取材来源考》等。 五、情境研究 情境就是人物在某个特定时刻的相互关系。” 每个特定情境都为读者展示出人物间的某种关系,同时又交织着作家以及作品中人物的观点和感情,牵制甚至左右人物的行动,从而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情节。 譬如,某一时段处境中男主人公爱上了女主人公,但是女主人公却爱上了另一男子。在这个情境里,三个人物两条线索(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爱情和女主人公对另一男子的爱情)构成了一组隐伏着剧烈冲突的关系。 再譬如,男女主人公相亲相爱,海誓山盟,但是家长(或一方,或双方)却阻挠他们的结合。这个情境同样提示了一组充满矛盾的人际关系。 从某种意义而言,文学作品中的情境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典型的人生境遇,在这种境遇之中潜伏着一种特定的、令人紧张的情势。 这种情势随着作品情节的发展而增强,直到作品的最后才得到解除——或是悲剧性的,或是喜剧性的。 情境与母题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每一个特定的情境必然蕴含着一个母题。 譬如,“两个女人之间的一个男人”昭示了爱的选择的母题,“女儿与父亲仇敌的儿子相爱”,这个情境昭示爱情与责任的冲突这样的母题。 因此,维斯坦因说“母题出自情境” 。 基本情境和母题一样,其数目相当有限,甚至比母题的数目还要少。法国学者乔治·波尔蒂写过一本题为《三十六种戏剧情境》的书,认为戏剧的所有情境已经尽在其中了。 基本情境按多种方式组合,数目是无限的 主题学要研究的是有限的基本情境怎样从一个国家(民族)传入另一个国家(民族),从一个作家的笔下传到另一个作家的笔下,然后不断标新立异,成为无数具有鲜明时代色彩、民族特征和个人风格的作品的过程。 情境研究通常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对文学中常见的特定情境,以及不同作家对基本情境的不同处理的研究 诸如爱情与职责、道德、伦理等的冲突,三角恋,人鬼情,等等。这些基本情境在许许多多的爱情小说里都能见到。 从主题学的角度研究这些作品中表现的各种各样的情境处理,可以让我们了解作家匠心独运之处。 正如梵·第根所言,“这一类的比较研究往往会异常清楚地阐明了各位不同的诗人之天才和艺术。” 2、对情境母题的研究 这种研究旨在挖掘传统文学中含有母题的情境,并进行梳理,如三角恋;丈夫外出(征战、从商等)久无讯息,妻子改嫁后却突然归来;不相识的父子之战等。 中国古典戏剧中的“落难公子中状元,私订终身后花园”也是一个典型的戏剧情境,历代戏剧家围绕着这一个特定情境,演变出许多剧本,久演不衰,其中的奥妙,很值得探究。 六、意象与套语研究 1、意象研究 意象就是人们在以审美理想观照事物时意识中所呈现的形象,亦即“意中之象”(贯注了主观情思的事物)。 意象存在着多个层次,主要有文化意象和个人意象。 文化意象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如中国的龙、凤、鹤,体现权威、喜庆、长寿,在西方则不然 个人意象。每个作家在创作中都会有个人独特的意象,并往往形成个人意象系统,象光谱一样出现在作品中(水的意象)。 水的德行为兼容并包,从不排斥拒绝不同方式入侵生命的任何离奇不经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影响,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极容易就范。其实则柔弱中有强韧,如集中一点,即涓涓细流,滴水穿石,却无坚不摧。——沈从文《一个传奇的本事》

比较文学是文学界的热点研究课题,在写作比较文学论文时,一个好的选题非常重要,这关系到大家文学修养素质、以及投稿时期刊杂志编辑的选择,毕竟题目作为第一印象太重要了,学术堂整理了二十个比较文学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文本文学与文化: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动力2、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3、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4、关于当前比较文学研究与教学的若干问题5、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对当代国际比较文学研究趋势的思考6、关于比较文学的对象与方法7、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新辩证观念8、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美国比较文学研究趋势9、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 : 中日近现代比较文学初探10、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之现状与未来11、比较文学在当代中国的复兴与发展12、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及元-泛比较文学论13、比较文学的课程设置探讨14、比较文学的课程设置探讨15、跨文明研究:21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的理论与实践16、诠释学与比较文学的发展17、论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18、比较文学视野中文学传播模式的历史嬗变与当下态势19、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和前瞻20、比较文学"危机说"辨

比较文学形象学学论文标题可以从选题方面切入:1、分析不同国家的作家、作品或文学现象,比较其相互影响的具体过程、特点、结果和意义。2、选择具有可比性的不同国家的作家、作品或文学现象,分析其在文学或美学等方面的异同关系、表现,探讨有利于深化对文学的理解和认识的共同性问题。3、将某些引进的文艺理论和批评方法,结合本民族的传统理论,对某些现象、作家、作品进行阐发性研究,以期得到一些新的认识。4、选择中外文艺理论的某些接近、相似或具有可比性的概念、范畴和理论问题,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各自的民族文化特质及共同的规律性问题。5、将文学中的某种问题,与非文学学科的理论相结合,比较和分析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比较文学论文选题角度

一、主题与主题学 主题学研究讨论的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不同作家对同一主题、题材、情节、人物典型的不同处理,重点在于研究对象的外部——手段和形式。 一般的主题研究着眼于一个点(个别主题的呈现),而主题学研究着眼于一条线,甚至一个面。 以对著名文学形象堂·璜的研究为例说明两者的差别。 一般的主题研究多集中在对这个形象的性格和思想的剖析上,如有人归纳说,拜伦的长诗《堂·璜》是对英国资产阶级社会的讽刺。 在比较文学的主题学研究中,首先关心的是这个传说人物的最初出处,接着是努力找出所有写过堂·璜这个人物的作家和作品,以勾勒这个文学形象的演变轨迹。 德·贝伏特(G.deBevotte)的博士论文《堂·璜的传说:自其滥觞至浪漫主义时代》(1929年)。作者首先考证出第一部塑造堂·璜形象的作品是西班牙戏剧家莫利纳1630年写的剧本《塞维利亚的诱惑者,或石客》。接着列出后来描写堂·璜的作家作品: 意大利剧作家贝尔托和奇科尼,法国的莫里哀、高乃依和意大利的哥尔多尼。到浪漫主义时代,描写堂·璜的作家更多:德国霍夫曼的音乐小说,拜伦长诗《堂·璜》,普希金的悲剧《石客》(1830年),大仲马的幻想剧《马兰的堂·璜或天使的堕落》(1837年)等。 此外还有,缪塞、戈蒂耶、萧伯纳,都写过同类题材的作品。 甚至还有音乐作品——从莫扎特的(1787年)到斯特劳斯的(1887年)等。 但是贝伏特的目的不是为我们编写一份以堂·璜为主人公的作品的书目。他的目的是把称之为“堂·璜精神”的那个人物,作一个全面的展示,让读者看到这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作家笔下,被抹上的不同的色彩,被赋予的不同的个性。。 那里面有懦怯而又刁恶的诱惑者,以杀人去开一条路或掩护撤退的玩世不恭的浪子,有什么都不在乎的情郎,有浪漫的梦想者,有虚妄理想的寻求者,有在井中寻找金钢钻的矿夫,也有那非常精明、勇于诱惑、勇于占有、永不满足的享乐者。 这样的研究有利于我们了解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家对同一形象的处理,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不同作家的不同风格和成就,不同民族文学的各自特点,以及民族文学之间的交往和影响等等, 主题学研究主要有母题、主题、题材、情境,以及意象、套语研究等内容。 二、母题研究 主题学中的母题,通常指的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的基本行为、精神现象以及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诸如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生离死别,时间空间,海洋山脉等。 母题与人物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这里指的是两种人物类型: 第一种类型。某些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已经变成了某个母题的具体化身,他们的名字成了该母题的代名词。 譬如希腊神话的自愿随父过流浪生活的安提戈涅,就成了热爱父母、自我牺牲的母题的具体化身。俄狄浦斯成了恋母母题的代表。 这样的人物类型在我国文学中也有,如大禹、愚公、精卫等,在提到他们的名字时,已经把他们的个性全部滤去,剩下了“公而忘私”、“决心和意志”、“锲而不舍”等这样一些母题。 中西不同的是: 西方的那些人物类型经常直接出现在后世欧洲各国的文学作品里,不断被当作主人公予以刻划描写,并由不同的作者赋予不同的时代精神、个人品质和面貌,从而给主题学研究提供了极好的研究素材。 中国的此类人物类型,很少作为主人公直接再现于后世的文学作品中。 第二种类型是由母题生发出来的文学形象。 如“贪婪”这一母题所生发出来的阿巴公、葛朗台,“嫉妒”的母题所生发出来的奥赛罗等。 中国文学中“智慧”母题的代表诸葛亮,“为有情人牵线搭桥”的母题代表红娘等,也属于此种类型。 母题研究就大致可分以下两个具体方面: 1、纯粹母题研究 这种研究可以局限在国别文学和民族文学的框架之内,也可以跨越国别和民族的界限,对各民族的神话传说和传统文学中的母题作清理式的研究。 我国青年学者王立(辽宁师大)的《中国古代文学十大主题》就属于这样的研究。作者对我国浩瀚的古代文学进行了梳理,归纳出十个最基本的“主题”。这些“主题”其实大多就是母题,如“生死”、“别离”、“相思”、“春恨”、“悲秋”等。(另有《中国文学主题学》4册,《中国古代文学复仇主题》等)。 例:“主母反告”母题研究 A、希伯来传说:约瑟被卖到埃及人家里,主母向约瑟求欢,不从,主母反告,使约瑟受罚。 B、希腊神话:雅典王忒修斯之妻费德尔向忒修斯前妻之子希波吕托斯求欢,遭拒后自缢,留遗书反告希波吕托斯行为不轨不轨,忒修斯请海神报复,跌马而死。 希波吕托斯 此类故事产生于母系社会解体,父系社会形成时期,表现出男性对女人主妇地位的亵渎和颠覆意识。 法国拉辛写有悲剧《费德尔》,主题上承袭并强化这种意识。 20世纪俄国著名女诗人茨维塔耶娃写有同名长诗《费德尔》,却对费德尔的处境表达了充分的同情,还刻意强调忒修斯的残暴和希波吕托斯的冷漠。 茨维塔耶娃保留了“主母反告”母题的原初形态,但借助费德尔乳母的视角渲染了费德尔的苦闷和无助。 茨维塔耶娃的《费德尔》是20世纪消解男权中心时代意识的一种体现。 茨维塔耶娃 2、人物母题研究 中西文学中的神话传说人物和文学作品人物多不胜数,但上升为母题象征的人物并不很多。 对这些具有母题性质、象征意义的文学或传说人物进行比较研究,是人物母题研究主要对象。 如西方的美狄亚、普罗米修斯、浮士德、阿巴公、奥赛罗,中国的诸葛亮、包公、愚公、登徒子等。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物属明显的母题。如美狄亚,就是一个“复仇”的母题,诸葛亮就是一个“智慧”的母题。 有些人物,其母题与主题的界线就不很清晰。 如包公,虽然可归结为“公正”之类的母题,但这一形象已经具有了明显的褒贬意味,实际已经上升到主题的高度,具有了主题人物的性质。 三、主题研究 主题研究关注的对象不是个别作品的主题呈现,而是主题的相互取舍、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具体地说,就是研究同一主题在文学史上的不断重复和演变,不同作家对同一主题的接受和处理。 我们不难发现,有不少主题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或不同民族的文学里经常出现,并且不断被不同的作家所采用。 如希腊神话传说中的俄狄浦斯王所表现的“命运不可抗拒”的主题,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写过。之后写过的有:罗马作家塞内加,法国古典主义剧作家高乃依,英国诗人德莱顿,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伏尔泰。 为什么这些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前后相距遥远的作家,会对同一主题表现出如此浓厚的兴趣呢?他们笔下的俄狄浦斯是不是“如出一辙”呢?假如不是,那么有哪些差异?造成些差异的原因又是么? 这一切都给主题学提供了饶有趣味、值得钻研的课题。 主题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研究主题人物 比较一下中西文学里的主题人物,人们会发现一个明显的区别: 西方文学中的主题人物所表现的主题经常是多变的,甚至截然相反。如《圣经》中被视为大逆不道的该隐在拜伦笔下却成了一个值得歌颂的英雄。类似的例子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就比较少见。 在中国文学中,人物一旦成为某个主题的代表,以后的作品往往顺着该主题人物原有的性格方向发展,增添新的情节,使他的个性显得更加丰富,较少作重新评价。 譬如包公这个人物,无论在哪一部作品里,他所反映的主题都大同小异。 2、研究作家对某些已经取得一定主题含义的植物、动物和地理题材等的再处理 有些动植物,如松竹梅(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四君子)、豺狼虎豹(四凶兽)、龙凤麒麟(祥瑞动物),以及有些地理、天象和气候现象,如高山、大海等,经过几千年来诗人的吟诵、作家的描写,已经上升为某种象征(或称意象),获得某种特定的主题含义,因而也成了主题学研究的对象 这一方面研究也归入意象研究。譬如日本学者曾对中国古典诗歌中杜鹃花和杜鹃鸟这两个动植物主题进行了相当深刻的考察。 唐代诗人成彦雄诗“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杨万里《杜鹃花》:泣露啼红作么生?开时偏值杜鹃声。杜鹃口血能多少,恐是征人滴泪成。 四、题材研究 题材研究主要考察一种题材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流传演变,或者类似的题材在不同文化语境中表现形态的异同。 题材研究中应用最多的是神话题材研究。 事实充分证明,不同地区的神话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如“大洪水”题材,在世界各重要神话体系中都有关于“大洪水”的描述。A、中国,鲧与大禹治水。天帝怒发大水,鲧盗息壤被杀死,腹中生大禹,禹受舜命用疏导的办法治水13年,禹妻变石头,石裂生启(建夏朝) 鲧与大禹治水 B、希伯来,耶和华惩罚世人之恶发大水淹没大地,预告挪亚造方舟得救。 诺亚方舟 C、希腊,宙斯为惩罚普罗米修斯盗火种给人类发大洪水,普罗米修斯之子与其兄弟之女朝身后扔石头再造人类。 普罗米修斯 在这些神话题材中,隐含着一个共同的母题,即生命的诞生与延续。 三种神话在处理同一题材过程中价值取向存在重大差异: 在中国神话中,鲧禹父子与神处于一种绝对对立状态,充满忧患与悲壮。 在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受惩罚只象征性的在身上栓了一块高加索山上的石头,而丢石头变人增添了故事的游戏色彩。 在希伯来神话中,上帝并非想彻底毁灭人类,故事的整体风格是伦理与理智。 民间故事题材也是主题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民间文学可以说是一切文学的母体,在民间文学中保存着文学的基本结构。此类研究如季羡林《柳宗元<黔之驴>取材来源考》等。 五、情境研究 情境就是人物在某个特定时刻的相互关系。” 每个特定情境都为读者展示出人物间的某种关系,同时又交织着作家以及作品中人物的观点和感情,牵制甚至左右人物的行动,从而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情节。 譬如,某一时段处境中男主人公爱上了女主人公,但是女主人公却爱上了另一男子。在这个情境里,三个人物两条线索(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爱情和女主人公对另一男子的爱情)构成了一组隐伏着剧烈冲突的关系。 再譬如,男女主人公相亲相爱,海誓山盟,但是家长(或一方,或双方)却阻挠他们的结合。这个情境同样提示了一组充满矛盾的人际关系。 从某种意义而言,文学作品中的情境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典型的人生境遇,在这种境遇之中潜伏着一种特定的、令人紧张的情势。 这种情势随着作品情节的发展而增强,直到作品的最后才得到解除——或是悲剧性的,或是喜剧性的。 情境与母题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每一个特定的情境必然蕴含着一个母题。 譬如,“两个女人之间的一个男人”昭示了爱的选择的母题,“女儿与父亲仇敌的儿子相爱”,这个情境昭示爱情与责任的冲突这样的母题。 因此,维斯坦因说“母题出自情境” 。 基本情境和母题一样,其数目相当有限,甚至比母题的数目还要少。法国学者乔治·波尔蒂写过一本题为《三十六种戏剧情境》的书,认为戏剧的所有情境已经尽在其中了。 基本情境按多种方式组合,数目是无限的 主题学要研究的是有限的基本情境怎样从一个国家(民族)传入另一个国家(民族),从一个作家的笔下传到另一个作家的笔下,然后不断标新立异,成为无数具有鲜明时代色彩、民族特征和个人风格的作品的过程。 情境研究通常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对文学中常见的特定情境,以及不同作家对基本情境的不同处理的研究 诸如爱情与职责、道德、伦理等的冲突,三角恋,人鬼情,等等。这些基本情境在许许多多的爱情小说里都能见到。 从主题学的角度研究这些作品中表现的各种各样的情境处理,可以让我们了解作家匠心独运之处。 正如梵·第根所言,“这一类的比较研究往往会异常清楚地阐明了各位不同的诗人之天才和艺术。” 2、对情境母题的研究 这种研究旨在挖掘传统文学中含有母题的情境,并进行梳理,如三角恋;丈夫外出(征战、从商等)久无讯息,妻子改嫁后却突然归来;不相识的父子之战等。 中国古典戏剧中的“落难公子中状元,私订终身后花园”也是一个典型的戏剧情境,历代戏剧家围绕着这一个特定情境,演变出许多剧本,久演不衰,其中的奥妙,很值得探究。 六、意象与套语研究 1、意象研究 意象就是人们在以审美理想观照事物时意识中所呈现的形象,亦即“意中之象”(贯注了主观情思的事物)。 意象存在着多个层次,主要有文化意象和个人意象。 文化意象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如中国的龙、凤、鹤,体现权威、喜庆、长寿,在西方则不然 个人意象。每个作家在创作中都会有个人独特的意象,并往往形成个人意象系统,象光谱一样出现在作品中(水的意象)。 水的德行为兼容并包,从不排斥拒绝不同方式入侵生命的任何离奇不经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影响,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极容易就范。其实则柔弱中有强韧,如集中一点,即涓涓细流,滴水穿石,却无坚不摧。——沈从文《一个传奇的本事》

比较文学是文学界的热点研究课题,在写作比较文学论文时,一个好的选题非常重要,这关系到大家文学修养素质、以及投稿时期刊杂志编辑的选择,毕竟题目作为第一印象太重要了,学术堂整理了二十个比较文学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文本文学与文化: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动力2、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3、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4、关于当前比较文学研究与教学的若干问题5、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对当代国际比较文学研究趋势的思考6、关于比较文学的对象与方法7、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新辩证观念8、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美国比较文学研究趋势9、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 : 中日近现代比较文学初探10、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之现状与未来11、比较文学在当代中国的复兴与发展12、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及元-泛比较文学论13、比较文学的课程设置探讨14、比较文学的课程设置探讨15、跨文明研究:21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的理论与实践16、诠释学与比较文学的发展17、论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18、比较文学视野中文学传播模式的历史嬗变与当下态势19、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和前瞻20、比较文学"危机说"辨

可以结合当下的社会背景,也可以结合民族文化,也可以结合当下的现实情况,也可以结合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全球化的时代,民族文学的趋势是走向世界文学。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它特有的研究对象及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征,对研究世界文学并对抑制 文化 霸权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比较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比较文学论文 范文 一:浅谈“天人合一”与“人天合一”的文明相通性

异质性包括文明原生性、独立性,只有明确意识到这种特征的存在,东西方对华才能得以进行,东西方文学才能实现互补。作为东西方不通文化代表的老庄学说“天人合一”同希腊神话中体现的人本主义精神的“人天合一”同样具有相通的跨文明异质性,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在坚持传统老庄学说中的同时还能不断接受西方文明中的合理成分。然而,虽然这两种精神具有异质性而同时他们又是各自独立的。

一、“天人合一”中的“天”与“人天合一”中的“天”

老庄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天”。“天”的概念最早出自于远古时代的神话 传说 “盘古开天地”和“女娲补天”,《千字文》开宗名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时的“天”是一个浑沌不清的大园筒,先民们把“天”看成一种绝对的力量来崇拜;到了周朝,对“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周文王作《易经》卦一:“乾。元享,利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天”是一个相当于河图、洛书的天园地方的宇宙,相当于“太极”阴阳两极相抱旋转的球,是一个造生万物的主体“一”。所以古人造字的时候,把“天”写作'天'就是一人头顶“一”,“一”就是“天”,“天,颠也。至高无上”;老子庄子则把它与“人”联系起来,多指是人意志之外的客观存在,老庄的“天”多指与人类共存的自然,按造字会意拆字讲“天”字可有二种理解:(1)“一大”就是“天”最大;(2)“一人一”就是“天人合一”之意。“人”,按文字学看它由一撇一捺组成。按《易经》的观点这一撇一捺就是一阴一阳、一男一女的相互支撑与相互抵抗,它是阴阳相斗相和的产物。按现在观点讲人是自然界中有智慧有意志的高级主体。在老子、庄子思想中“人”是相对于“天”的一个概念,还有很多新的意义,《庄子·逍遥游》提出了道家的理想人格--至人、神人、圣人,就有“人”意义的延伸。

按现代的理解则是,老庄中的“天”是至高无上的代表,人应该顺应而存在,自然万物皆是一样,要按自然规定的天命运转。

然而,与老庄不同的是,在希腊神话中,“天”并不是最至高无上的。或者也可以说是“人”与“天”有着同等的地位。希腊神话精神强调“人天合一”,强调人本主义,认为人即是神,而神即是代表天,神拥有非常高的地位,主宰着一切生灵的地位与命运。希腊神话体现了一种尚武的精神,崇尚力量,它更加侧重以自我为中心,鼓吹冒险、占有、自我满足的思想,所赞扬的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以及人天合一的本位主义。原始幻想中最有力者是希腊的天神,是创造一切支配一切的能者。希腊崇拜力量和知识的精神最初表现为崇拜最有力的天神,希腊神话是以利作为推动历史的杠杆的。天并不代表一切,也并不是天主宰人,人与天地位相同,甚至可以说是忍有时还能控制天。

二、关于“人”的地位

老子庄子认为,在天、地、人的相互关系上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自然,杜绝人们自以为是,和“不知常,妄作凶”的行为。反对将个人的意志强加于他人的人,更反对那些将政治强人与圣贤将主张、教条强加于社会与自然的主张。这是老庄“无为而治”、“ 大道自然”的“天人合一”。人应该要顺应自然而发展,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都同时要遵循天的规则。不存在任何人比别人低也不存在任何人比别人高一等,每个人都是顺应天命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是地位一样的不同个体,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别人。

也许仅从字面意思就能看到,老庄强调的是“天人合一”,是将“天”放在首位的,天就是一切,人必须要顺应天命。而在希腊神话所体现出来的“人天合一”精神则是将“人”凸现出来的,“人“与”天“同等重要,甚至超越了”天“而存在,它是充分肯定人的价值的。

希腊神话充分肯定个人的权利、利益和个人的价值,理解人的自然性和自由性,甚至认为为了获得功名利禄,为了个人尊严,可以不择一切手段,甚至走极端的做法。古希腊神话,因为它的肯定人欲,所以就非常注意个体的独立,个体的利益,所以就非常多的宣扬个

体性。希腊神话就向一出正在上演的社会剧,活灵活现,有立体的真实感,如对宙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等行为描写的欣赏笔调;如赫拉克勒斯完成了12件大事,最后被宙斯接纳成了永在的天神,终于成就了辉煌的人生业绩。正因如此,赫拉克勒斯在西方文化中成了个人奋斗的典型。而在《奥德修记》中,更加侧重对冒险、征服和占有的赞美,充满了来自金钱、美女、奇珍异宝的诱惑,这类 故事 在希腊神话中大有文化原型的意义,如阿伽门农率众从遥远的希腊千里迢迢奔赴特洛伊,除了复仇和征服,更重要的目标则是珠宝财富和俘虏,以及能带来更大财富的东方贸易市场。借助神的形象,表达“人定胜天”的思想。

总之,在希腊神话中,回荡着一个由奋斗指向占有的主旋律,那就是对自我中心的推崇,对冒险占有的肯定,对物质利益的关注,这可能也是西方社会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理念的最早根源。

这也许就是老庄学说和希腊神话各自所代表的东西方文明差异最大的一点。

三、文化相通性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东西方文明有着千差万别的差异,而她们同时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就是比较文学中常说的跨文明的异质性。

首先在于对人的价值的认同上。老庄学说虽然是把“天命”看得高于一切,但他同时也充分尊重个人的权利与利益。比如他们的“无为而治”。老庄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不能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于人。希腊神话所体现的“人本主义”精神更是对人的利益的维护。只是两者维护人的利益的程度不同而已。

其次在于对天的权利的肯定上。老庄哲学主张顺应自然变化,人不能试图去强行改变自然,而是应该在自然所赋予的权利下生活,天道自然才是一切。希腊神话中,将天的权利赋予到了神的神上,而神具有着不可亵渎的权利,其实他也只是天的权利的一种变异而已。

四、小结

无论是老庄学说中的“天人合一”还是希腊神话体现的“人天合一”的人本主义都具有着不可否认的长处与有点。我们应该在遵循天道自然的同时,充分保护个人的合理利益。在坚持老庄“无为而治”、“天人合一”的基础上,辩证地学习希腊神话中对人的价值的肯定精神。“天人合一”与“人天合一”有着相通的跨文明的异质性,只是双方的侧重点不同而已,我们应该学会将东西方文化实现互补,辩证吸收精髓,这样才更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

比较文学论文范文二:比较文学之课程 心得体会

这学期,《比较文学》这门选修课讲的主题是“性而上的寻求:《围城》与《简·爱》对读”。对于《围城》,我的了解并不多,这本书我没有通篇读过,只是读过有关于它的书介和书评,小说的主人公方鸿渐一踏上阔别四年的故土,就接二连三地陷入了“围城”。方鸿渐旅欧回国,正是一九三七年夏天。小说以他的生活道路为主线,反映了那个时代某些知识分子(主要是部分欧美 留学 生、大学教授等等)生活和心理的变迁沉浮。他们不属于那个时代先进的知识分子行列,当抗战烽烟燃烧起来的时候,他们大都置身于这场伟大斗争的风暴之外,先在十里洋场的上海,继在湖南一个僻远的乡镇,围绕着生活、职业和婚姻恋爱等问题,进行着一场场勾心斗角的倾轧和角逐。这也是场战争,虽然不见硝烟,却处处闪现着旧社会你抢我夺的刀光剑影,腾跃着情场、名利场上的厮杀和火并;虽然没有肉体的伤亡,却时时看得到灰色的生活是怎样蚕食着人们的年华和生命,那恶浊的空气又是怎样腐化着人们的操守和灵魂。自然,这里也有真诚的友谊,善良的愿望;但这些在那个强大的旧社会壁垒面前,是显得多么软弱和无力。在那随处都可以陷入“鸟笼”或“围城”的人生道路上,哪里是这些还没有消磨尽人生锐气的知识分子的出路呢?这是这部深刻的现实主义小说留给人们深思的一个严肃问题。

至于《简爱》,很幸运的是高中在旧书店徘徊时无意中看到了并买了回去,因此,《简爱》我读过,也看过一些有关于它的书评,《简爱》是一部带有自转色彩的长篇小说,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三姐妹作家之一的夏洛蒂*勃朗特所著。这是一本用自己的心与强烈的精神追求铸炼成的一本书,含着作者无限的情感和个性魅力,为女性赢得了一片灿烂的天空。“你以为,就因为我穷,低微,不美,我就没有心,没有灵魂吗?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要是上帝也赐予我美貌和财富的话,我也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每次读《简爱》的时候,都会被这段话所震撼。

这是两本不同国度的作者写的书,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心路历程,挣扎与奋斗,徘徊与盲目,《围城》里主要围绕男主人公方鸿渐写的,写他的历程。长篇小说《围城》共分九章,大体可以划做四个单元。由第一章至第四章是第一个单元,写方鸿渐在上海和家乡(江南某县)的生活情景,以写上海为主。在这个单元中,方鸿渐和苏文纨的“爱情”纠葛占了重要的分量。第五章可以算作第二个单元,是“过渡性”或“衔接性”的。在这个单元中,在个人生活上分别吃了败仗的方鸿渐和赵辛楣,从“爱情”牢笼中冲了出来,他们由假想的情敌变为真正的挚友,共同到湖南平成三闾大学谋事。第六、七章是第三个单元,主要描写三闾大学里的明争暗斗。我们这里所选的第六章是这个单元之中的重场戏。上自校长、训导长、各系主任,下至职员、学生、甚至还有家属,都卷入了一场令人头晕目眩的人事纠纷。职业上的排挤,情场上的竞争,堂而皇之的例行公事,见不得人的谣诼诽谤、阴谋诡计,一时间三闾大学成了竞相逐鹿的舞台。第八、九章是第四个单元。方鸿渐和孙柔嘉在返回上海途中结了婚。这对双方来说,都不能算做令人激动的结合,加以失业造成的对于前途的焦虑,使他们婚后不断发生争吵。这种争吵在返沪途中还较为单纯,定居上海后,由于双方家庭和亲族的介入,矛盾更复杂了;在婆媳、翁婿、妯娌、亲朋、乃至主仆之间,一度曾发生了一系列龃龉和纠纷。

而《简爱》主要写的是女主人公的的心路历程,简对于女性精神追求的历程,控诉男性的压迫,塑造作为强者的女性形象,大胆坦率地描写妇女的感情生活。在19世纪的男性心目中,理想的女性是天使般的纯洁、美丽、甜蜜、是被动的、玩偶式的、无自我的尤物。然而,就在这天使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怪物:具有破坏性的、冲动的、疯狂的女性,她使男性感到恐惧,正如《简·爱》中疯女人时时威胁罗切斯特一样。男性出于对女性既渴望又恐惧的心理,才创造出天使与恶妇的形象,后者充满了女性自身的原貌,代表着一种颠覆男性统治的竞争性力量。从伯莎烧掉桑菲尔德即可看出这一力量的威力。女性主义视野中的伯莎,成了简爱的另一重自我,女性的反叛者。盖茨海德是她旅行的起点,家的丧失,寄人篱下;劳渥德学校是她受 教育 和精神成长的地方。在此,简的“狠狠地回击”与海伦·彭斯的“以德抱怨”, “我还是觉得海伦·彭斯是借着一种我的眼睛所看不到的光亮来看事物的。”简的人生是一个逐渐归向上帝的历程。桑菲尔德是简的乐园,在这儿也失去了快乐,后来又回到了乐园, 简的出走到荒原,再到沼屋,再到回归,最后与罗切斯特走向他们永远的家。

比较文学期末论文选题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英语文学方向的论文选题供大家进行参考:1、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心理世界Psychological study of Holiden’s image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2、浅析《卡斯特桥市长》男主人公的悲剧命运An Analysis of the Tragic Fate of Hero in the Mayor of Caster bridge3、浅析《红字》中的象征主义An Analysis of Symbolism in The Scarlet Letter4、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贵妇画像》A Feminist Approach to The Portrait of A Lady5、浅析《嘉莉妹妹》中摇椅的象征意义An Analysis of the Symbol of Rocking Chair in Sister Carrie -the Up and Down of Life6、浅析《飘》中斯佳丽的挣扎与命运An Analysis of Starlet’s Struggle and Fate7、浅析海明威文学中的女性主义Analysis on the Feminism in Hemingway’s Literature8、浅析《无名的裘德》中裘德的悲剧生涯The Analysis of Jude’s Tragic Life in “Jude the Obscure”9、试探《简爱》中的哥特式女性主义The exploration on the Gothic Feminism in “Jane Eyre”10、浅析《呼啸山庄》中窗的意象An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window in “Wuthering Heights”11、狄更斯风格在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体现及其小说艺术特色The writing style in “David Copperfiled” and the Beauty and relive of Dinchons’s writing12、人物圣地亚哥与作者海明威的异同之我见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racter Santiago and Author Hemingway13、哥特式特色在《呼啸山庄》中的体现Gothic Features in Wuthering Hights14、浅析《贵妇画像》中伊莎贝莎的悲剧成因An Exploration of the Causes of Isabel’s Tragedy in The Portrait of a Lady15《紫色》中白人女性与黑人女性社会地位的放映The refection of social status of white women and black women in “The Color Purple”

比较文学形象学学论文标题可以从选题方面切入:1、分析不同国家的作家、作品或文学现象,比较其相互影响的具体过程、特点、结果和意义。2、选择具有可比性的不同国家的作家、作品或文学现象,分析其在文学或美学等方面的异同关系、表现,探讨有利于深化对文学的理解和认识的共同性问题。3、将某些引进的文艺理论和批评方法,结合本民族的传统理论,对某些现象、作家、作品进行阐发性研究,以期得到一些新的认识。4、选择中外文艺理论的某些接近、相似或具有可比性的概念、范畴和理论问题,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各自的民族文化特质及共同的规律性问题。5、将文学中的某种问题,与非文学学科的理论相结合,比较和分析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比较文学是文学界的热点研究课题,在写作比较文学论文时,一个好的选题非常重要,这关系到大家文学修养素质、以及投稿时期刊杂志编辑的选择,毕竟题目作为第一印象太重要了,学术堂整理了二十个比较文学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文本文学与文化: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动力2、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3、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4、关于当前比较文学研究与教学的若干问题5、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对当代国际比较文学研究趋势的思考6、关于比较文学的对象与方法7、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新辩证观念8、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美国比较文学研究趋势9、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 : 中日近现代比较文学初探10、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之现状与未来11、比较文学在当代中国的复兴与发展12、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及元-泛比较文学论13、比较文学的课程设置探讨14、比较文学的课程设置探讨15、跨文明研究:21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的理论与实践16、诠释学与比较文学的发展17、论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18、比较文学视野中文学传播模式的历史嬗变与当下态势19、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和前瞻20、比较文学"危机说"辨

比较文学之课程心得体会 这学期,《比较文学》这门选修课讲的主题是“性而上的寻求: 《围城》与《简·爱》 对读”。对于《围城》,我的了解并不多,这 本书我没有通篇读过,只是读过有关于它的书介 和书评,小说的主人 公方鸿渐一踏上阔别四年的故土,就接二连三地陷入了“围城”。方鸿 渐 旅欧回国,正是一九三七年夏天。小说以他的生活道路为主线,反 映了那个时代某些知识分 子 (主要是部分欧美留学生、 大学教授等等) 生活和心理的变迁沉浮。他们不属于那个时 代先进的知识分子行列, 当抗战烽烟燃烧起来的时候, 他们大都置身于这场伟大斗争的风 暴之 外,先在十里洋场的上海,继在湖南一个僻远的乡镇,围绕着生活、 职业和婚姻恋爱 等问题,进行着一场场勾心斗角的倾轧和角逐。这也 是场战争, 虽然不见硝烟, 却处处闪 现着旧社会你抢我夺的刀光剑影, 腾跃着情场、名利场上的厮杀和火并;虽然没有肉体的伤 亡,却时时 看得到灰色的生活是怎样蚕食着人们的年华和生命, 那恶浊的空气又 是怎样腐 化着人们的操守和灵魂。自然,这里也有真诚的友谊,善良 的愿望;但这些在那个强大的旧 社会壁垒面前,是显得多么软弱和无 力。在那随处都可以陷入“鸟笼”或“围城”的人生道 路上,哪里是这些 还没有消磨尽人生锐气的知识分子的出路呢?这是这部深刻的现实 主义 小说留给人们深思的一个严肃问题。 至于《简爱》,很幸运的是高中在旧书店徘徊时无意中 看到了并 买了回去,因此, 《简爱》我读过,也看过一些有关于它的书评, 《简 爱》是 一部带有自转色彩的长篇小说,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三姐妹作 家之一的夏洛蒂*勃朗特所著。这是一本用自己的心与强烈的精神追 求铸炼成的一本书, 含着作者无限的情感和个性魅力,为女性赢得了 一片灿烂的天空。“你以为,就因为我穷, 低微,不美,我就没有心, 没有灵魂吗?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要是上 帝也 赐予我美貌和财富的话,我也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 开你一样!”每次 读《简爱》的时候,都会被这段话所震撼。 这是两本不同国度的作者写的书,一个男人和一 个女人的心路历 程,挣扎与奋斗,徘徊与盲目,《围城》里主要围绕男主人公方鸿渐 写的, 写他的历程。长篇小说《围城》共分九章,大体可以划做四个 单元。由第一章至第四章是第 一个单元,写方鸿渐在上海和家乡(江 南某县)的生活情景,以写上海为主。在这个单元中, 方鸿渐和苏文 纨的“爱情”纠葛占了重要的分量。第五章可以算作第二个单元,是“过 渡 性”或“衔接性”的。在这个单元中,在个人生活上分别吃了败仗的方 鸿渐和赵辛楣,从“爱 情”牢笼中冲了出来,他们由假想的情敌变为真 正的挚友, 共同到湖南平成三闾大学谋事。 第六、 七章是第三个单元, 主要描写三闾大学里的明争暗斗。 我们这里所选的第六章是这 个单元 之中的重场戏。上自校长、训导长、各系主任,下至职员、学生、甚 至还有家属, 都 卷入了一场令人头晕目眩的人事纠纷。 职业上的排挤, 情场上的竞争,堂而皇之的例行公 事,见不得人的谣诼诽谤、阴谋诡 计, 一时间三闾大学成了竞相逐鹿的舞台。 第八、 九 章是第四个单元。 方鸿渐和孙柔嘉在返回上海途中结了婚。这对双方来说,都不能算做 令 人激动的结合,加以失业造成的对于前途的焦虑,使他们婚后不断 发生争吵。这种争吵在返沪途中还较为单纯,定居上海后,由于双方 家庭和亲族的介入, 矛盾更复杂了;在婆媳、翁婿、妯娌、亲朋、乃 至主仆之间,一度曾发生了一系列龃龉和纠 纷。 而《简爱》主要写的是女主人公的的心路历程,简对于女性精神 追求的历程,控诉男 性的压迫,塑造作为强者的女性形象,大胆坦率 地描写妇女的感情生活。在 19 世纪的男性 心目中,理想的女性是天 使般的纯洁、美丽、甜蜜、是被动的、玩偶式的、无自我的尤物。 然 而,就在这天使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怪物:具有破坏性的、冲动的、疯 狂的女性,她使男 性感到恐惧,正如《简·爱》中疯女人时时威胁罗 切斯特一样。男性出于对女性既渴望又恐 惧的心理,才创造出天使与 恶妇的形象,后者充满了女性自身的原貌,代表着一种颠覆男性 统治 的竞争性力量。从伯莎烧掉桑菲尔德即可看出这一力量的威力。女性 主义视野中的伯 莎,成了简爱的另一重自我,女性的反叛者。盖茨海 德是她旅行的起点,家的丧失,寄人篱 下;劳渥德学校是她受教育和 精神成长的地方。 在此, 简的“狠狠地回击”与海伦·彭斯 的“以德抱怨”, “我还是觉得海伦·彭斯是借着一种我的眼睛所看不到的光亮来看事物 的。” 简的人生是一个逐渐归向上帝的历程。桑菲尔德是简的乐园, 在这儿也失去了快乐,后来又 回到了乐园, 简的出走到荒原,再到 沼屋,再到回归,最后与罗切斯特走向他们永远的家。 旅游管理学院 08 级人力资源管理 3 班 陈美七 2008190711 浅谈比较文学的教学方法 摘要:比较文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虽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学 科之一,但对全国 众多本科生而言却难以达到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 要求,只是在研究教学中有相对较高的成 就而已。作为本科阶段的比 较文学教学,我想从一个学生的角度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主要 从教 学目的,课堂讨论形式,如何提高学生兴趣,如何布置作业几个方面 来谈谈,希望对 本科阶段的比较文学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比较文学 目的 课堂讨论 兴趣 作业 比 较文学是我国教育部于 1998 年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 录和专业介绍》中将其作为汉 语言文学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的,至今 已有二十余年。有人认为,比较文学在全国“大学本 科教学中形成遍 地开花的局面”。但对于此,笔者是持有一些怀疑态度的,这主要 是因为它 的知识理论性强,开课时间短,而且开课时间安排在本科生 开始着手找工作的大三、大四阶 段。 作为一名大四的学生,我对上述怀疑依据是深有体会的,但是这 里我不谈这种怀疑是 否正确,因为我没有经过精细、全面的调查,因 此不能给出结果。我只是根据自己的体会, 针对于以上我所提的几点 比较文学的教学阻碍,提出几点对比较文学教学或许有一定用处的 几 点建议。 针对于上述问题,我想从教学目的,课堂教学形式以及如何提高 学生情趣和有 针对性的给学生布置作业四个方面做一个简单的论述。 一、 教学目的 大学是走向研究生的 过渡阶段,已经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的研究意 识,从大多数科目的结课方式——写论文这一点 就可以看出,它并非 还像中学那样完全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但是,对于《比较文学》这 一 门课程,笔者却以为应当从实际出发,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 的要求,主要以中学那种 教学模式为主,给学生讲解一些比较基础的 知识,不同的只是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学习该门学 科的方法等。 大学虽然是走向研究生的基础,但我们毕竟还是本科生而不是研 究生,因此, 笔者认为以培养“精英”为目的的教学方法是不容采取 的。如果非要以此为目的的话,我想 结果只能是失败。对此,我们可 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它的不可实施性: 首先,从开课时 间来看。比较文学开课时间段主要集中在大三、 大四时期。笔者认为,对于这种理论性的知 识,应该在大一、大二就 传授给学生。因为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也应该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 过 程。大一、大二以学习理论为主,到大三、大四时,学生才有更扎实 的基础进行自学,这样也是一个从实践中加深对理论认识的过程。并 且,大四的学生已 经开始为找工作而忙碌,此时,实用性成了学生们 选择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在他们开来, 学习这种没有实用性的课 程近乎于浪费时间,因为工作的压力实在太大,他们已把大部分时 间 放在了找工作上,而无暇顾及对于他们来说无实用性的过程。 其次,从课时的长短来看。 以本班学习《比较文学》这门课程的 课时为例,总共约四十个课时,听起来似乎很多,但要 学习的内容却 相当繁杂,况且此门课程理论性强,学习难度大,要求学生用与以往 传统思 维不同的思维方式来学习,这就有一定困难了。难以理解,就 会使得课程进度慢下来,这样 在有限的时间既要学生全面掌握,又要 老师如期完成教学任务就成了一件相当困难的事。 针 对于以上情况,我想我们摒弃培养“精英”的目的应该是一个 相当明智的选择。大学里开了 很多课程,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 爱好,我们没有必要要求每一位学生都把精力放在比 较文学上来。 当然,这并不是说《比较文学》这门课程就不值得学习了。对于 那些感兴趣 的学生,教师可以重点培养,满足他们在这方面的求知 欲。而针对于另一部分对这门课程不 是那么感兴趣的学生,则只需让 他们常识性地了解,以此开阔文学视野等就足够了,也可以 教会他们 初步运用研究的方法而并非要求他们必须全然弄透。 这样明确了教学的目的,才 能有的放矢,使教学过程进行得更加 顺利。 二、课堂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对于传统教学来说,教学的形式主 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讲授法。教师拥有一桶水的知识, 倒给学生一 杯水的知识。 在比较文学的教学这方面,教师讲解不可能完全被排除掉,但也 不 能一味的由教师讲解。 笔者认为,教师的讲解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一个引导性的作用。因 为 是初次接触这门相对较新的课程,因此学生在某些术语等理解方面 肯定会存在很多问题,这 就需要教师在这一方面多下功夫,仔细耐心 地给学生讲解,要争取讲得透彻。 教师讲解只 是学习这门课程的教学形式的一个很小的部分。相对 来说,笔者更倾向于设置课堂讨论的形 式。大学生已经不像中学那样 以死记硬背接受知识为主了,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而且有很大 一部分 即将走向社会,因此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反应能力等应该得 到应有的训练。 这样可以提相处大学教学的互动性,而不至于使得课 堂变得沉闷、枯燥。 对于课堂讨论的问题,可以由学生提出,也可以有老师提出,但 主要以教师提出为主, 因为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储备相对来说还比较 欠缺,因此需要教师来引导。而且,教师最好 提前不知题目,这样学 生就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去找需要参考的资料,做好精心的准备。否 则, 如果学生对所要讨论的问题比较陌生而又未做准备时,就可能出 现“疆场”现象,使得讨论 开展不下去,从而影响教学计划。 三、提高学生情趣 “比较文学课程理论性强,学科跨度 大,不比文学史课程可以 以史为线,以作家作品为点,从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到经典的作家 作 品分析,有许多动人的故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趣,吸引学生入境, 产生强了的共鸣。 比较文学一定意义上讲是抽象的、枯燥的、不易消 化的。”从这一点上讲,学生学习这门课 程是比较吃力的,往往很 少会产生强烈的兴趣,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一个难题。因此, 教 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则需要充分考虑一下如何提高学生的情趣。 在这一点上,我想谈谈自 己在两个方面的提高学生情趣的看法: 首先,在对一定的理论性很强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时, 可以渗透在具体 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研究中去讲解。例如在讲解母题与主题的区 别时, 就可以以分析伊索寓言 《农夫和蛇》 的母题和主题为例子。 《农 夫和蛇》主要讲了这样 一个故事:一个农夫在路上看见了一条被冻僵 的蛇,他见蛇可怜,便用胸膛的体温来救蛇, 可是蛇醒了却咬了农夫 一口,农夫因此而死去。故事的母题就是“农夫被蛇咬”,但是它的 主 题却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对恶人绝不能怜惜”,“恶人的本性难 改”,“盲目行善是愚蠢之举” 以及“凡怜惜恶人者将遭恶报”等 等。这样一来,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而且还会特变感兴 趣,这就避 免了抽象引起难以理解带来的枯燥乏味。其次,还可以在教学中采取 使用多媒 体的方法来提高学生情趣。对于那些学生原本不是很感兴 趣,却又相对具有代表性,且比较 重要的内容,能用多媒体教学时尽 量用多媒体教学,以音、画、像的结合效果来提高学生的 感知能力, 以此提高他们的学习情趣。雷马克在《比较文学的功能》中曾说过: “比较文 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他知 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例如 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 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 科学、宗教等 等。因此,我们就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观看一些绘画、雕刻、建筑 等等,让 学生结合具体形象进行思考。 四、有针对性的给学生布置作业 由于比较文学的理论性较强, 学生学后特别容易遗忘,因此这门学 科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地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在布置作 业的时候,教师 可以给予一定的提示,而不至于使学生处于不知从何下手的情况中。 具体来说,布置作业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可以针对当堂课学习的内容布置 作业。这是一个督促学生进 行实践的过程。当堂课结束后,布置与之相关的作业可以达到这 样一个 效果:使学生在印象的加深中对刚刚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的理解与掌 握。 其次,可 以提供给学生相关的范文或专著,由学生完成阅读后进行 评论。比如在讲到平行研究的时候, 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阅读钱钟书先 生的《管锥编》中的某一部分内容,让他们进行评论。 对 于我自己来说,我更倾向于后一种布置作业的方式,这还是由比 较文学这门课程比较难以理 解并且自己对于知识掌握的狭隘性来决定 的。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会更有目的性一些。 由 于自己对比较文学了解的欠缺,我只能根据自己在学习这门课程 时遇到的困难提出以上四点 教学方法上的看法,希望能够给这门新兴学 科的教学提供一点帮助。 参考文献:1、曹顺庆 比较文学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年 3 月 2、蒋芳 明确定位:本科生比较文学教学的当 务之急 中国比较文学 2005 年第 4 期 第 28 页 3、 张翠萍 比较文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百 家论坛选粹 第 142 页 4、吴超平 浅论本科阶段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年 8 月 第 7 卷 第 8 期 第 181 页引 浅谈《夜宴》与《哈姆雷特》中的两后形象 浅谈《 夜宴》 哈姆雷特》 2009 级文学院 中文 3 班 张亚男 200900110024 《夜宴》被很多人称为冯小刚式“中国版哈姆雷特” ,冯 小刚自己也这样承 认过。该片把故事发生的背景定在五代十国,那时战乱频繁,宫廷斗争残酷, 皇上、 母后、将军、太子、公主各自心怀鬼胎,母后暗中联合公主和朝廷重臣,借为太子 谋 位之名,密谋篡夺皇位,而太子也欲借母后的势力夺取皇权。在一场晚宴上,他们 都企图在这 场鸿门宴中消灭对手,影片的高潮部分是母后联合起来的势力大胆灭 王,王子也终于向所有 人复仇了,宴会最终结束了无休止的争夺战,但王子也无法 逃脱命运的桎梏,他们最终都成为 这场残酷人性斗争的牺牲者,无一幸免。 那么,从这样的情节安排表层结构上, 《夜宴》对 《哈姆雷特》仿佛采取了 全盘复制: 国王暴毙—太子回宫—母后改嫁—双方试探—戏中戏 —谋害与反谋害 —伪装自我—毒计圈套—复仇行动—血溅皇宫。而在人物形象设置上,两部 作品 也交相呼应:厉帝与克劳狄斯,无鸾与哈姆雷特,婉后与乔特鲁德,奥利菲娅与 青女, 莱欧提斯与殷隼,殷太常与波洛涅斯。 《夜宴》中的婉后与《哈姆雷特》中的乔特鲁德有着 一样的身份,即都是一 女侍二夫的王后。但如果说莎剧中的王后只是一个陪衬的话,那么冯 剧中的婉后 则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哈》中女性形象几乎都是中心人物王子哈姆雷特 的 陪衬,乔特鲁德头脑简单到有点傻,奥菲莉娅则纯真痴情到有点傻。哈姆雷特有 一句著 名的台词: “脆弱啊!你的名字叫女人。 ”这似乎是王后乔特鲁德的真实写 照。在国王死 后,她一直生活在哈姆雷特对她的责骂声中,在王子的羞辱与挖苦 中,王后的尊严被彻底摧 毁,她的内心被撕伤得鲜血淋漓。就这样,哈姆雷特把 一个无地自容、羞愧难当、生不如死 的乔特鲁德惨不忍睹地扔给了观众。至此, 哈姆雷特也很好地完成了父亲教给他的“伤其心 而不能伤其身”的复仇使命。剧 终王后喝下毒酒身亡,很多人认为是为救哈姆雷特,但如果 仔细阅读原著你就会 发现,这是一个意外或者说是莎士比亚的刻意安排,这样一个内心罪孽 深重的女 人,唯一求得解脱的方式便是死于非命了。这一形象虽然单薄,但却传达了莎士 比 亚浓厚的宗教意识和男权中心主义思想, 同时也反映出他在创作悲剧的时期对 女性的认知 困惑。 在《夜宴》中婉后与乔特鲁德截然不同。她成了无鸾的爱人,而不是他的母 亲,也只是伦理学意义上的母后。影片在开篇就通过旁白交待了人物关系,即第 一,婉后 与无鸾的情感关系;第二,婉后被无鸾的父亲所娶;第三,厉帝害死了先帝而 霸占了婉后。而在 残酷的宫廷政变面前,婉后有一种前所未有的镇定和冷酷,而 她对于权力也有着火一样的热 衷。 冯小刚说《夜宴》 ,不是讲述一个女皇的故事,而是讲述一个女人被欲望所 毁灭的悲 剧。剧中的每个人代表着一种色彩,婉后肆意铺张的红,王子寂寞未知 的白,青女透明纯真 的青,厉帝残酷压抑的黑。 而作为演员, 章子怡是幸运的。 在她的身上, 三种色彩都有 着强有力的表现。 但无论是脆弱到不堪一击的白色,还是邪恶残酷的黑色,都不及绚烂燃烧 的红色 所传达的人性解读意义深刻。这样的话,不如说《夜宴》是对《哈》的取材和提 炼, 最明显取的就是《哈》里的“欲望”和“命运选择” ,而最能表现欲望的就 是婉后的红妆、 红服,床第间的红闺、浴池以及腥味的血红。 “你给了我先帝没 有给的。 ”而婉后是茜素 红的最佳代言人。 婉后出场的那一幕很有寓意。白色的素服,苍白的面容,白灯,白蜡,白 布。 在黑色的地板上,黑色的帏布为底色的映带下,婉后那回首一望,牵带出她内心 的挣 扎并非如同她表面那样平静。这是故事的开端,一个绷紧了气氛的开端,画 面中上下的压迫 感,暗示着婉后终将要以绚丽的红色破茧而出。当那道火燃出她 身穿丧服的背影时,在婉后 身上我感到除了不安、迷茫之外,更多的是期待和欣 喜。 那身素色的丧服根本无法掩饰她 眉眼间的红色, 她已经无法再掩饰她的压抑, 这也是她最终选择将毒药喂尽厉帝口中的原 因。 通过婉后的形象刻画, 冯小刚事实上也成功解构了 《哈姆雷特》 的复仇主题, 而代 之以欲望为核心的崭新主题。 《夜宴》的编剧曾公开宣称: 《夜宴》的主题就 是“欲望” 。 而冯小刚说的更为具体:这是一部与欲望有关的电影,每个人都是 因为欲望才参与到这个事 情里的,欲望不是指他一开始就要做这件事,而是说他 是在不断地膨胀和变化,是被这个欲 望驱动着,一步一步走向深渊的。 为了把“欲望可以毁灭一切的同时又能创造一切”表达出 来,冯小刚大胆地 将世界经典名剧中的人物、情节元素重新洗牌,把乔特鲁德脱胎而来的角 色婉后 打造成一张王牌, 《夜宴》真正的主角,而哈姆雷特脱胎而来的王子无鸾则变成 了 配角,而红、白、黑的碰撞便是电影的矛盾冲突所在。 《比较文学》期末论文 中国计量学院 学期期末论文 创作无意识, 不能无阐释 创作无意识, 学生姓名 程 仕 海 汉语 学院 学号 090120 2125 学生专业 对外 二级学院 外语 班级 09 对外汉语 1 班 指导教师 梁 晶 中国计量学院 外国语学院 2011 年 12 月 17 日 《比较文学》期末论文 题目:创作无意识,不能无阐释 1 摘要: 创作是无意识的,是非自己的行为,作品不 是作者巧思妙想后的结果,一切作品在创作 之前毫无征兆,没有合理的推测及预算,而是天 才一时之灵感使成,灵感和天才的结合是创 作得意进行,使得作品得以出现,然天才于其自 身著作却不能给予合理或较好解释,不能让 人们明白其所言所指,任何别人都能更好言说其 内容、其思想、其所指,遂需天才以外的他 人助之解释释,因此阐释和阐释学以及阐释者得 以出现,也必须出现,无阐释,一切作品将 不为别人所解,一切经典之作将不为后人所晓所 指。故我言: “创作无意识,不能无阐释” 。 关键词:创作、无意识、阐释、非自觉、理 解、阐释学、天才、灵感。 正文: 自古以来,创作盛行,有诗人创作的诗歌、小说家创作 的小说、散文家创作的散文、戏 剧大师创作的戏剧、 寓言理论家创作的寓言等等。 如中国 唐代大量的古诗、 鲁迅的著名散文、 中国以及欧洲戏曲等。在常人的印象里,创作需要的 是苦思冥想,需要的是完整的构思。事 实上更需要的是灵感, 即所有创作都来自于创作者 突然的灵感, 并非有了苦下功夫就可以创 作出佳作。而我们对大家的崇拜,通常也是认为 他们是天才,自己望尘莫及,这里所说的灵 感以及天才说明的就是创作的无意识,即创作是 天才的非自觉行为! 那么,什么事天才的费自觉创作呢? 正如柏拉图所言, 苏格拉底曾经 向与他同时代的诗人展示他们写得最好的作品, 并向他 们询问这些作品的意思,结果发现, 与实际的作者相比较,任何一个旁观者都可以把这些诗 解释得更好,当时,苏格拉底用此话 证明他的论点:在对自己的认识方面,没有谁能真正称 得上聪明。2 如何理解这一论点呢, 这其实说明的就是在对自己进行认识的时候, 任何人都显得很 愚 笨, 也就是无法全面认识自己, 对自己的认识总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在别尔嘉耶夫所 著 《自 我认识》中把自我认识定义为“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它是自我意识的 首要 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它又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 分析 和自我评价。自我分析是在自我观察的基础上对自身状况的反思。自我评价是对自己能 力、 品德、行为等方面社会价值的评估,它最能代表一个人自我认识的水平.”当然,这里 所指 1 本人为了使其押韵,故这样书写,意思是创作是没有意识的,是不自觉的,创作只是天 才的灵感使然,然 天才却不能对其著作进行较好解释,故需别人对其阐释,此言不能无阐释。 2 此段摘自张隆溪《道与逻各斯》之天才的非自觉创作 1 8 3/30/2012 《比较文学》期末论文 的自我认识包括对自己各方面的认识。那么,也就是说天才在对自己进行认识的时候, 在对 自己的作品进行认识的时候,他们显得不如别人,显得愚笨而并非聪明! 在古希腊关于诗人与灵感的思想里有这样的说法: “

比较文学流传学论文选题

古代文学是传播我国古代辉煌 文化 的一条重要的途径,而论文的选题则是写作古代文学的首要任务,题目有一半文的作用。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古代文学论文选题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古代文学论文选题方向一:欧美文学史 1. 希腊神话的思想艺术特色哈姆莱特形象 2. 《威尼斯商人》的结构特点 3. 伪善性格的集大成者(达尔丢夫形象谈) 4. 《吝啬鬼》主人公性格谈 歌德《浮士德》对18世纪德国现实的反映 5. 《巴黎圣母院》中的“大自然” 6. 赋予人物以极端欲念——巴尔扎克人物性格塑造艺术谈 7. 《红与黑》的心理描写特征 8. 于连——英雄还是野心家 “心灵的辩证法”——托尔斯泰的心理描写艺术 9. 陀思妥也夫斯基的心理描写特征 10. 雨果创作的人道主义主题综述 11. 《人间喜剧》对大革命后法国社会的反映 12. 一个野心家的成长——拉斯蒂涅形象谈 13. 平面与极端——雨果人物性格特征谈 14. 《新爱洛伊丝》热爱大自然问题 15. 《罪与罚》对“超人”思想的批判 16. 陀思妥也夫斯基作品的宗教倾向 17. 欧洲现代长篇小说奠基作——《堂吉诃德》的流浪汉小说结构与严肃主题 18. 《约翰·克里斯朵夫》主人公形象分析 19. 劳伦斯长篇小说的思想主题 20. 《静静的顿河》的史诗性质 21. 高尔基《母亲》的文学史地位 22. 《母亲》中母亲形象 23. 《母亲》中巴威尔形象 《安娜·卡列尼娜》安娜形象谈 24. 《玩偶之家》娜拉形象谈 古代文学论文选题方向二:比较文学 1. 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特性比较 2. 希腊戏剧的早生与中国戏曲的晚熟 3. 欧美浪漫主义文学与中国“五四”文学 4. 哈姆莱特与于连形象比较 《红与黑》于连、《高老 5. 头》拉斯蒂涅、《罪与罚》拉斯柯尔尼柯夫形象比 6. 英国文学中的堂吉诃德 娜拉与安娜形象比较 7. 娜拉与中国“五四”文学女性形象比较 8. 巴比塞《火线》与海明威《永别了,武器》比较 9. 雷马克《西线无战事》与海明威反战长篇比较 10. 伏脱冷形象与靡非斯特形象比较 11. 俄国文学“多余人”形象与中国现代文学“多余人”形象比较 12. 《源氏物语》与《红楼梦》比较 13. 朝鲜《春香传》与中国《西厢记》比较 14. 鲁迅《狂人 日记 》与果戈理《狂人日记》比较 15. 俄国奥斯特洛夫斯基《大雷雨》与中国曹禺《雷雨》比较 16. 左拉创作与茅盾创作中的自然主义比较 古代文学论文选题方向三:文艺理论部分 1、唐代笔记小说中的亲属称谓语研究 2、魏晋南北朝时期公文写作理论述论 3、明代《水浒传》传播初探 4、《文艺复兴》研究 5、女性文学史的书写立场及策略 6、论《洛丽塔》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7、“80后”文学现象研究 8、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化追求 9、袁枚“性灵”美学思想研究 10、20世纪小说叙事时间与生命体验 11、薛家将 故事 的演变及其文化解读 12、卡彭铁尔小说时间的“返源旅行” 13、从中国文学翻译策略选择看多元系统理论的局限性 14、从鲁迅作品对 儿童 形象的塑造中看其 教育 观 15、抗战文学中的重庆主题 16、五四新文学缘起的政治文化再考 17、重写文学史的理论与实践 18、现实主义的困惑与探索 19、在文学与政策之间 20、《左传》故事“经典化”探研 21、从西方科幻小说看中国同类作品的困境与发展 22、“五四”小说的叙事 猜你喜欢: 1. 最全古代文学论文题目参考 2.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3. 有关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4. 2017最新古代文学论文选题 5.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

比较文学之课程心得体会 这学期,《比较文学》这门选修课讲的主题是“性而上的寻求: 《围城》与《简·爱》 对读”。对于《围城》,我的了解并不多,这 本书我没有通篇读过,只是读过有关于它的书介 和书评,小说的主人 公方鸿渐一踏上阔别四年的故土,就接二连三地陷入了“围城”。方鸿 渐 旅欧回国,正是一九三七年夏天。小说以他的生活道路为主线,反 映了那个时代某些知识分 子 (主要是部分欧美留学生、 大学教授等等) 生活和心理的变迁沉浮。他们不属于那个时 代先进的知识分子行列, 当抗战烽烟燃烧起来的时候, 他们大都置身于这场伟大斗争的风 暴之 外,先在十里洋场的上海,继在湖南一个僻远的乡镇,围绕着生活、 职业和婚姻恋爱 等问题,进行着一场场勾心斗角的倾轧和角逐。这也 是场战争, 虽然不见硝烟, 却处处闪 现着旧社会你抢我夺的刀光剑影, 腾跃着情场、名利场上的厮杀和火并;虽然没有肉体的伤 亡,却时时 看得到灰色的生活是怎样蚕食着人们的年华和生命, 那恶浊的空气又 是怎样腐 化着人们的操守和灵魂。自然,这里也有真诚的友谊,善良 的愿望;但这些在那个强大的旧 社会壁垒面前,是显得多么软弱和无 力。在那随处都可以陷入“鸟笼”或“围城”的人生道 路上,哪里是这些 还没有消磨尽人生锐气的知识分子的出路呢?这是这部深刻的现实 主义 小说留给人们深思的一个严肃问题。 至于《简爱》,很幸运的是高中在旧书店徘徊时无意中 看到了并 买了回去,因此, 《简爱》我读过,也看过一些有关于它的书评, 《简 爱》是 一部带有自转色彩的长篇小说,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三姐妹作 家之一的夏洛蒂*勃朗特所著。这是一本用自己的心与强烈的精神追 求铸炼成的一本书, 含着作者无限的情感和个性魅力,为女性赢得了 一片灿烂的天空。“你以为,就因为我穷, 低微,不美,我就没有心, 没有灵魂吗?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要是上 帝也 赐予我美貌和财富的话,我也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 开你一样!”每次 读《简爱》的时候,都会被这段话所震撼。 这是两本不同国度的作者写的书,一个男人和一 个女人的心路历 程,挣扎与奋斗,徘徊与盲目,《围城》里主要围绕男主人公方鸿渐 写的, 写他的历程。长篇小说《围城》共分九章,大体可以划做四个 单元。由第一章至第四章是第 一个单元,写方鸿渐在上海和家乡(江 南某县)的生活情景,以写上海为主。在这个单元中, 方鸿渐和苏文 纨的“爱情”纠葛占了重要的分量。第五章可以算作第二个单元,是“过 渡 性”或“衔接性”的。在这个单元中,在个人生活上分别吃了败仗的方 鸿渐和赵辛楣,从“爱 情”牢笼中冲了出来,他们由假想的情敌变为真 正的挚友, 共同到湖南平成三闾大学谋事。 第六、 七章是第三个单元, 主要描写三闾大学里的明争暗斗。 我们这里所选的第六章是这 个单元 之中的重场戏。上自校长、训导长、各系主任,下至职员、学生、甚 至还有家属, 都 卷入了一场令人头晕目眩的人事纠纷。 职业上的排挤, 情场上的竞争,堂而皇之的例行公 事,见不得人的谣诼诽谤、阴谋诡 计, 一时间三闾大学成了竞相逐鹿的舞台。 第八、 九 章是第四个单元。 方鸿渐和孙柔嘉在返回上海途中结了婚。这对双方来说,都不能算做 令 人激动的结合,加以失业造成的对于前途的焦虑,使他们婚后不断 发生争吵。这种争吵在返沪途中还较为单纯,定居上海后,由于双方 家庭和亲族的介入, 矛盾更复杂了;在婆媳、翁婿、妯娌、亲朋、乃 至主仆之间,一度曾发生了一系列龃龉和纠 纷。 而《简爱》主要写的是女主人公的的心路历程,简对于女性精神 追求的历程,控诉男 性的压迫,塑造作为强者的女性形象,大胆坦率 地描写妇女的感情生活。在 19 世纪的男性 心目中,理想的女性是天 使般的纯洁、美丽、甜蜜、是被动的、玩偶式的、无自我的尤物。 然 而,就在这天使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怪物:具有破坏性的、冲动的、疯 狂的女性,她使男 性感到恐惧,正如《简·爱》中疯女人时时威胁罗 切斯特一样。男性出于对女性既渴望又恐 惧的心理,才创造出天使与 恶妇的形象,后者充满了女性自身的原貌,代表着一种颠覆男性 统治 的竞争性力量。从伯莎烧掉桑菲尔德即可看出这一力量的威力。女性 主义视野中的伯 莎,成了简爱的另一重自我,女性的反叛者。盖茨海 德是她旅行的起点,家的丧失,寄人篱 下;劳渥德学校是她受教育和 精神成长的地方。 在此, 简的“狠狠地回击”与海伦·彭斯 的“以德抱怨”, “我还是觉得海伦·彭斯是借着一种我的眼睛所看不到的光亮来看事物 的。” 简的人生是一个逐渐归向上帝的历程。桑菲尔德是简的乐园, 在这儿也失去了快乐,后来又 回到了乐园, 简的出走到荒原,再到 沼屋,再到回归,最后与罗切斯特走向他们永远的家。 旅游管理学院 08 级人力资源管理 3 班 陈美七 2008190711 浅谈比较文学的教学方法 摘要:比较文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虽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学 科之一,但对全国 众多本科生而言却难以达到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 要求,只是在研究教学中有相对较高的成 就而已。作为本科阶段的比 较文学教学,我想从一个学生的角度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主要 从教 学目的,课堂讨论形式,如何提高学生兴趣,如何布置作业几个方面 来谈谈,希望对 本科阶段的比较文学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比较文学 目的 课堂讨论 兴趣 作业 比 较文学是我国教育部于 1998 年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 录和专业介绍》中将其作为汉 语言文学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的,至今 已有二十余年。有人认为,比较文学在全国“大学本 科教学中形成遍 地开花的局面”。但对于此,笔者是持有一些怀疑态度的,这主要 是因为它 的知识理论性强,开课时间短,而且开课时间安排在本科生 开始着手找工作的大三、大四阶 段。 作为一名大四的学生,我对上述怀疑依据是深有体会的,但是这 里我不谈这种怀疑是 否正确,因为我没有经过精细、全面的调查,因 此不能给出结果。我只是根据自己的体会, 针对于以上我所提的几点 比较文学的教学阻碍,提出几点对比较文学教学或许有一定用处的 几 点建议。 针对于上述问题,我想从教学目的,课堂教学形式以及如何提高 学生情趣和有 针对性的给学生布置作业四个方面做一个简单的论述。 一、 教学目的 大学是走向研究生的 过渡阶段,已经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的研究意 识,从大多数科目的结课方式——写论文这一点 就可以看出,它并非 还像中学那样完全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但是,对于《比较文学》这 一 门课程,笔者却以为应当从实际出发,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 的要求,主要以中学那种 教学模式为主,给学生讲解一些比较基础的 知识,不同的只是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学习该门学 科的方法等。 大学虽然是走向研究生的基础,但我们毕竟还是本科生而不是研 究生,因此, 笔者认为以培养“精英”为目的的教学方法是不容采取 的。如果非要以此为目的的话,我想 结果只能是失败。对此,我们可 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它的不可实施性: 首先,从开课时 间来看。比较文学开课时间段主要集中在大三、 大四时期。笔者认为,对于这种理论性的知 识,应该在大一、大二就 传授给学生。因为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也应该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 过 程。大一、大二以学习理论为主,到大三、大四时,学生才有更扎实 的基础进行自学,这样也是一个从实践中加深对理论认识的过程。并 且,大四的学生已 经开始为找工作而忙碌,此时,实用性成了学生们 选择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在他们开来, 学习这种没有实用性的课 程近乎于浪费时间,因为工作的压力实在太大,他们已把大部分时 间 放在了找工作上,而无暇顾及对于他们来说无实用性的过程。 其次,从课时的长短来看。 以本班学习《比较文学》这门课程的 课时为例,总共约四十个课时,听起来似乎很多,但要 学习的内容却 相当繁杂,况且此门课程理论性强,学习难度大,要求学生用与以往 传统思 维不同的思维方式来学习,这就有一定困难了。难以理解,就 会使得课程进度慢下来,这样 在有限的时间既要学生全面掌握,又要 老师如期完成教学任务就成了一件相当困难的事。 针 对于以上情况,我想我们摒弃培养“精英”的目的应该是一个 相当明智的选择。大学里开了 很多课程,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 爱好,我们没有必要要求每一位学生都把精力放在比 较文学上来。 当然,这并不是说《比较文学》这门课程就不值得学习了。对于 那些感兴趣 的学生,教师可以重点培养,满足他们在这方面的求知 欲。而针对于另一部分对这门课程不 是那么感兴趣的学生,则只需让 他们常识性地了解,以此开阔文学视野等就足够了,也可以 教会他们 初步运用研究的方法而并非要求他们必须全然弄透。 这样明确了教学的目的,才 能有的放矢,使教学过程进行得更加 顺利。 二、课堂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对于传统教学来说,教学的形式主 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讲授法。教师拥有一桶水的知识, 倒给学生一 杯水的知识。 在比较文学的教学这方面,教师讲解不可能完全被排除掉,但也 不 能一味的由教师讲解。 笔者认为,教师的讲解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一个引导性的作用。因 为 是初次接触这门相对较新的课程,因此学生在某些术语等理解方面 肯定会存在很多问题,这 就需要教师在这一方面多下功夫,仔细耐心 地给学生讲解,要争取讲得透彻。 教师讲解只 是学习这门课程的教学形式的一个很小的部分。相对 来说,笔者更倾向于设置课堂讨论的形 式。大学生已经不像中学那样 以死记硬背接受知识为主了,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而且有很大 一部分 即将走向社会,因此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反应能力等应该得 到应有的训练。 这样可以提相处大学教学的互动性,而不至于使得课 堂变得沉闷、枯燥。 对于课堂讨论的问题,可以由学生提出,也可以有老师提出,但 主要以教师提出为主, 因为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储备相对来说还比较 欠缺,因此需要教师来引导。而且,教师最好 提前不知题目,这样学 生就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去找需要参考的资料,做好精心的准备。否 则, 如果学生对所要讨论的问题比较陌生而又未做准备时,就可能出 现“疆场”现象,使得讨论 开展不下去,从而影响教学计划。 三、提高学生情趣 “比较文学课程理论性强,学科跨度 大,不比文学史课程可以 以史为线,以作家作品为点,从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到经典的作家 作 品分析,有许多动人的故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趣,吸引学生入境, 产生强了的共鸣。 比较文学一定意义上讲是抽象的、枯燥的、不易消 化的。”从这一点上讲,学生学习这门课 程是比较吃力的,往往很 少会产生强烈的兴趣,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一个难题。因此, 教 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则需要充分考虑一下如何提高学生的情趣。 在这一点上,我想谈谈自 己在两个方面的提高学生情趣的看法: 首先,在对一定的理论性很强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时, 可以渗透在具体 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研究中去讲解。例如在讲解母题与主题的区 别时, 就可以以分析伊索寓言 《农夫和蛇》 的母题和主题为例子。 《农 夫和蛇》主要讲了这样 一个故事:一个农夫在路上看见了一条被冻僵 的蛇,他见蛇可怜,便用胸膛的体温来救蛇, 可是蛇醒了却咬了农夫 一口,农夫因此而死去。故事的母题就是“农夫被蛇咬”,但是它的 主 题却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对恶人绝不能怜惜”,“恶人的本性难 改”,“盲目行善是愚蠢之举” 以及“凡怜惜恶人者将遭恶报”等 等。这样一来,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而且还会特变感兴 趣,这就避 免了抽象引起难以理解带来的枯燥乏味。其次,还可以在教学中采取 使用多媒 体的方法来提高学生情趣。对于那些学生原本不是很感兴 趣,却又相对具有代表性,且比较 重要的内容,能用多媒体教学时尽 量用多媒体教学,以音、画、像的结合效果来提高学生的 感知能力, 以此提高他们的学习情趣。雷马克在《比较文学的功能》中曾说过: “比较文 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他知 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例如 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 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 科学、宗教等 等。因此,我们就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观看一些绘画、雕刻、建筑 等等,让 学生结合具体形象进行思考。 四、有针对性的给学生布置作业 由于比较文学的理论性较强, 学生学后特别容易遗忘,因此这门学 科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地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在布置作 业的时候,教师 可以给予一定的提示,而不至于使学生处于不知从何下手的情况中。 具体来说,布置作业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可以针对当堂课学习的内容布置 作业。这是一个督促学生进 行实践的过程。当堂课结束后,布置与之相关的作业可以达到这 样一个 效果:使学生在印象的加深中对刚刚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的理解与掌 握。 其次,可 以提供给学生相关的范文或专著,由学生完成阅读后进行 评论。比如在讲到平行研究的时候, 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阅读钱钟书先 生的《管锥编》中的某一部分内容,让他们进行评论。 对 于我自己来说,我更倾向于后一种布置作业的方式,这还是由比 较文学这门课程比较难以理 解并且自己对于知识掌握的狭隘性来决定 的。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会更有目的性一些。 由 于自己对比较文学了解的欠缺,我只能根据自己在学习这门课程 时遇到的困难提出以上四点 教学方法上的看法,希望能够给这门新兴学 科的教学提供一点帮助。 参考文献:1、曹顺庆 比较文学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年 3 月 2、蒋芳 明确定位:本科生比较文学教学的当 务之急 中国比较文学 2005 年第 4 期 第 28 页 3、 张翠萍 比较文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百 家论坛选粹 第 142 页 4、吴超平 浅论本科阶段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年 8 月 第 7 卷 第 8 期 第 181 页引 浅谈《夜宴》与《哈姆雷特》中的两后形象 浅谈《 夜宴》 哈姆雷特》 2009 级文学院 中文 3 班 张亚男 200900110024 《夜宴》被很多人称为冯小刚式“中国版哈姆雷特” ,冯 小刚自己也这样承 认过。该片把故事发生的背景定在五代十国,那时战乱频繁,宫廷斗争残酷, 皇上、 母后、将军、太子、公主各自心怀鬼胎,母后暗中联合公主和朝廷重臣,借为太子 谋 位之名,密谋篡夺皇位,而太子也欲借母后的势力夺取皇权。在一场晚宴上,他们 都企图在这 场鸿门宴中消灭对手,影片的高潮部分是母后联合起来的势力大胆灭 王,王子也终于向所有 人复仇了,宴会最终结束了无休止的争夺战,但王子也无法 逃脱命运的桎梏,他们最终都成为 这场残酷人性斗争的牺牲者,无一幸免。 那么,从这样的情节安排表层结构上, 《夜宴》对 《哈姆雷特》仿佛采取了 全盘复制: 国王暴毙—太子回宫—母后改嫁—双方试探—戏中戏 —谋害与反谋害 —伪装自我—毒计圈套—复仇行动—血溅皇宫。而在人物形象设置上,两部 作品 也交相呼应:厉帝与克劳狄斯,无鸾与哈姆雷特,婉后与乔特鲁德,奥利菲娅与 青女, 莱欧提斯与殷隼,殷太常与波洛涅斯。 《夜宴》中的婉后与《哈姆雷特》中的乔特鲁德有着 一样的身份,即都是一 女侍二夫的王后。但如果说莎剧中的王后只是一个陪衬的话,那么冯 剧中的婉后 则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哈》中女性形象几乎都是中心人物王子哈姆雷特 的 陪衬,乔特鲁德头脑简单到有点傻,奥菲莉娅则纯真痴情到有点傻。哈姆雷特有 一句著 名的台词: “脆弱啊!你的名字叫女人。 ”这似乎是王后乔特鲁德的真实写 照。在国王死 后,她一直生活在哈姆雷特对她的责骂声中,在王子的羞辱与挖苦 中,王后的尊严被彻底摧 毁,她的内心被撕伤得鲜血淋漓。就这样,哈姆雷特把 一个无地自容、羞愧难当、生不如死 的乔特鲁德惨不忍睹地扔给了观众。至此, 哈姆雷特也很好地完成了父亲教给他的“伤其心 而不能伤其身”的复仇使命。剧 终王后喝下毒酒身亡,很多人认为是为救哈姆雷特,但如果 仔细阅读原著你就会 发现,这是一个意外或者说是莎士比亚的刻意安排,这样一个内心罪孽 深重的女 人,唯一求得解脱的方式便是死于非命了。这一形象虽然单薄,但却传达了莎士 比 亚浓厚的宗教意识和男权中心主义思想, 同时也反映出他在创作悲剧的时期对 女性的认知 困惑。 在《夜宴》中婉后与乔特鲁德截然不同。她成了无鸾的爱人,而不是他的母 亲,也只是伦理学意义上的母后。影片在开篇就通过旁白交待了人物关系,即第 一,婉后 与无鸾的情感关系;第二,婉后被无鸾的父亲所娶;第三,厉帝害死了先帝而 霸占了婉后。而在 残酷的宫廷政变面前,婉后有一种前所未有的镇定和冷酷,而 她对于权力也有着火一样的热 衷。 冯小刚说《夜宴》 ,不是讲述一个女皇的故事,而是讲述一个女人被欲望所 毁灭的悲 剧。剧中的每个人代表着一种色彩,婉后肆意铺张的红,王子寂寞未知 的白,青女透明纯真 的青,厉帝残酷压抑的黑。 而作为演员, 章子怡是幸运的。 在她的身上, 三种色彩都有 着强有力的表现。 但无论是脆弱到不堪一击的白色,还是邪恶残酷的黑色,都不及绚烂燃烧 的红色 所传达的人性解读意义深刻。这样的话,不如说《夜宴》是对《哈》的取材和提 炼, 最明显取的就是《哈》里的“欲望”和“命运选择” ,而最能表现欲望的就 是婉后的红妆、 红服,床第间的红闺、浴池以及腥味的血红。 “你给了我先帝没 有给的。 ”而婉后是茜素 红的最佳代言人。 婉后出场的那一幕很有寓意。白色的素服,苍白的面容,白灯,白蜡,白 布。 在黑色的地板上,黑色的帏布为底色的映带下,婉后那回首一望,牵带出她内心 的挣 扎并非如同她表面那样平静。这是故事的开端,一个绷紧了气氛的开端,画 面中上下的压迫 感,暗示着婉后终将要以绚丽的红色破茧而出。当那道火燃出她 身穿丧服的背影时,在婉后 身上我感到除了不安、迷茫之外,更多的是期待和欣 喜。 那身素色的丧服根本无法掩饰她 眉眼间的红色, 她已经无法再掩饰她的压抑, 这也是她最终选择将毒药喂尽厉帝口中的原 因。 通过婉后的形象刻画, 冯小刚事实上也成功解构了 《哈姆雷特》 的复仇主题, 而代 之以欲望为核心的崭新主题。 《夜宴》的编剧曾公开宣称: 《夜宴》的主题就 是“欲望” 。 而冯小刚说的更为具体:这是一部与欲望有关的电影,每个人都是 因为欲望才参与到这个事 情里的,欲望不是指他一开始就要做这件事,而是说他 是在不断地膨胀和变化,是被这个欲 望驱动着,一步一步走向深渊的。 为了把“欲望可以毁灭一切的同时又能创造一切”表达出 来,冯小刚大胆地 将世界经典名剧中的人物、情节元素重新洗牌,把乔特鲁德脱胎而来的角 色婉后 打造成一张王牌, 《夜宴》真正的主角,而哈姆雷特脱胎而来的王子无鸾则变成 了 配角,而红、白、黑的碰撞便是电影的矛盾冲突所在。 《比较文学》期末论文 中国计量学院 学期期末论文 创作无意识, 不能无阐释 创作无意识, 学生姓名 程 仕 海 汉语 学院 学号 090120 2125 学生专业 对外 二级学院 外语 班级 09 对外汉语 1 班 指导教师 梁 晶 中国计量学院 外国语学院 2011 年 12 月 17 日 《比较文学》期末论文 题目:创作无意识,不能无阐释 1 摘要: 创作是无意识的,是非自己的行为,作品不 是作者巧思妙想后的结果,一切作品在创作 之前毫无征兆,没有合理的推测及预算,而是天 才一时之灵感使成,灵感和天才的结合是创 作得意进行,使得作品得以出现,然天才于其自 身著作却不能给予合理或较好解释,不能让 人们明白其所言所指,任何别人都能更好言说其 内容、其思想、其所指,遂需天才以外的他 人助之解释释,因此阐释和阐释学以及阐释者得 以出现,也必须出现,无阐释,一切作品将 不为别人所解,一切经典之作将不为后人所晓所 指。故我言: “创作无意识,不能无阐释” 。 关键词:创作、无意识、阐释、非自觉、理 解、阐释学、天才、灵感。 正文: 自古以来,创作盛行,有诗人创作的诗歌、小说家创作 的小说、散文家创作的散文、戏 剧大师创作的戏剧、 寓言理论家创作的寓言等等。 如中国 唐代大量的古诗、 鲁迅的著名散文、 中国以及欧洲戏曲等。在常人的印象里,创作需要的 是苦思冥想,需要的是完整的构思。事 实上更需要的是灵感, 即所有创作都来自于创作者 突然的灵感, 并非有了苦下功夫就可以创 作出佳作。而我们对大家的崇拜,通常也是认为 他们是天才,自己望尘莫及,这里所说的灵 感以及天才说明的就是创作的无意识,即创作是 天才的非自觉行为! 那么,什么事天才的费自觉创作呢? 正如柏拉图所言, 苏格拉底曾经 向与他同时代的诗人展示他们写得最好的作品, 并向他 们询问这些作品的意思,结果发现, 与实际的作者相比较,任何一个旁观者都可以把这些诗 解释得更好,当时,苏格拉底用此话 证明他的论点:在对自己的认识方面,没有谁能真正称 得上聪明。2 如何理解这一论点呢, 这其实说明的就是在对自己进行认识的时候, 任何人都显得很 愚 笨, 也就是无法全面认识自己, 对自己的认识总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在别尔嘉耶夫所 著 《自 我认识》中把自我认识定义为“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它是自我意识的 首要 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它又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 分析 和自我评价。自我分析是在自我观察的基础上对自身状况的反思。自我评价是对自己能 力、 品德、行为等方面社会价值的评估,它最能代表一个人自我认识的水平.”当然,这里 所指 1 本人为了使其押韵,故这样书写,意思是创作是没有意识的,是不自觉的,创作只是天 才的灵感使然,然 天才却不能对其著作进行较好解释,故需别人对其阐释,此言不能无阐释。 2 此段摘自张隆溪《道与逻各斯》之天才的非自觉创作 1 8 3/30/2012 《比较文学》期末论文 的自我认识包括对自己各方面的认识。那么,也就是说天才在对自己进行认识的时候, 在对 自己的作品进行认识的时候,他们显得不如别人,显得愚笨而并非聪明! 在古希腊关于诗人与灵感的思想里有这样的说法: “

比较文学形象学学论文标题可以从选题方面切入:1、分析不同国家的作家、作品或文学现象,比较其相互影响的具体过程、特点、结果和意义。2、选择具有可比性的不同国家的作家、作品或文学现象,分析其在文学或美学等方面的异同关系、表现,探讨有利于深化对文学的理解和认识的共同性问题。3、将某些引进的文艺理论和批评方法,结合本民族的传统理论,对某些现象、作家、作品进行阐发性研究,以期得到一些新的认识。4、选择中外文艺理论的某些接近、相似或具有可比性的概念、范畴和理论问题,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各自的民族文化特质及共同的规律性问题。5、将文学中的某种问题,与非文学学科的理论相结合,比较和分析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