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商务秘书学位论文

发布时间:

商务秘书学位论文

本科秘书专业人才培养探讨论文 作者/刘文花 一、我国秘书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 我国开办秘书专业已有30 余年的历史,自1980 年上海大学文学院首开秘书专业, 至今有300 余所高校开设了秘书专业。目前, 全国的秘书专业教育呈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 秘书专业学历偏低, 大专、中专、职高学历占绝大多数, 生源主要有五类, 即函授生、电大生、职大生、自考生、夜大生。①虽然当前的秘书专业有本科层次, 但多为专科基础上的自考生, 且数量很少。第二, 开设秘书专业的普通高校中, 民办高校偏多, 本科院校、重点高校较少。由于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和正规的培养过程, 导致毕业生质量较差, 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湖南师范大学招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涉外秘书专业学生, 根据招生对象不同采取不同学习形式: 高升专为全日制, 学生毕业可取得大学专科学历; 专升本有全日制和周末班, 学生毕业可取得大学本科学历, 还可申请学士学位, 但因为生源质量差, 难以保证培养出高质量的毕业生。第三, 获得本科文凭的秘书专业毕业生多被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而当今的秘书绝不仅仅是“笔杆子”, 这显然有些偏颇。由于上述原因, 加之社会对秘书的要求越来越高, 秘书培养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导致秘书专业毕业生质量不过关, 不能适应市场需要, 出现就业困难。 二、秘书职业化与市场需要 秘书作为一种职业, 与市场紧密联系。我国秘书职业化起步较晚, 1997 年12 月, 原国家劳动部组织编制并正式颁发了《秘书职业技能标准》和《秘书技能鉴定规范》; 1998 年6月, 又发布了《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试点工作方案》, 在北京、上海、重庆等10 个省市开展秘书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的试点工作, 才迈出了秘书职业化的第一步。2000 年3 月16 日,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 要求从2000 年7 月1 日起, 凡“规定” 中涉及的各行业技术工种和有关人员,上岗必须持有该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秘书被正式列入其中。这意味着中国秘书职业化时代的真正到来。②秘书作为一种职业, 要求从业者具备职业精神、职业技能和职业行为规范, 这成为本科秘书专业课程设置的依据。秘书主要是一些从事办公室程序性工作、协助上司处理政务及日常事务并为决策及实施提供服务的人员。这是一个包含了从企业基础文书、专职文秘到高级行政助理在内的一个完整的行政辅助人员体系。秘书职业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文字和语言沟通能力、综合协调与合作能力、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以及踏实的工作态度与作风, 而这些正是一名优秀秘书所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质。因此, 必须提升秘书培养层次。当前, 秘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并非“秘书过剩”, 与此相对的是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高质量秘书, 出现了“供” 与“需” 脱节的现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秘书在不断转型。改革开放后, 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领导工作繁重, 事务缠身, 急需一批有办事能力的秘书辅助, 于是各地纷纷举办(行政) 秘书进修、培训班, 于是培养了一批办事型秘书。领导既要办事又要办文, 顺应这种需要, 各高校开办了中文秘书专业, 于是培养了一批办文办事型秘书。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社会和企业需要一些综合管理经营型人才, 经贸秘书专业应运而生, 于是培养了一批市场型秘书。随着中国的“入世” 和市场与国际接轨, 催生了对经贸外语方面复合型商务秘书的需求, 于是又出现了一批开放型秘书。可见, 对秘书的培养不能简单停留在会办文办会办事的执行性人才上, 而应该是宽口径、厚基础、多技能、广出路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管理类人才, 而这类人才必须通过本科教育进行正规的专业化培养。这既符合高等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教育规律, 又能够与秘书职业化的特点相结合, 实现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目标。 我国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第四次修订工作已经结束, 并于2012 年10 月12 日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 版)》, 在文学门类下的中国语言文学类中特设了秘书学本科专业。可见, 秘书人才培养已进入本科层次。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高层次秘书人才的使命。但是, 关于秘书学专业的学科归属仍有待探讨, 根据当前对秘书工作的'定位, 将秘书专业归入管理类亦无不当。 三、本科秘书专业培养的探索 (一) 培养目标 全日制本科秘书专业人才的培养要高层次、高起点、高定位, 因此本科秘书专业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多技能、广出路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管理类人才; 就秘书职业定位而言, 应该培养高级行政助理这一在秘书职业序列中层次较高的人才。 宽口径包括两方面含义: 一是学生来源广, 统一招收应、往届高中毕业生, 实行文理兼招。文理兼招是考虑到秘书素质的综合性,既要有良好的个人基本素质, 又要有文字功底, 还要会定量分析, 辅助决策; 文理兼招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学业情况和特长发挥情况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 因为他们具备秘书通用的技能和素养, 在英语、写作、沟通、组织、管理、决策等方面各有专长,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就业。二是所学知识面要广, 具有综合性的知识结构, 不求每一领域都“精”, 但一定要“博”, 成为一专多能的“T” 字型人才。 厚基础是指要夯实秘书专业基础, 这要以良好的生源质量作保证, 因此该专业对于高考成绩应有较高要求。重点高校秘书专业绝对不能成为“兜底” 专业, 否则学生会产生受挫感; 一般高校该专业的录取分数要尽量高一些, 让学生充满自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 使学生成为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勤勉奋进的职业秘书, 成为精通管理、懂得决策、善于沟通、精明强干的业务骨干。 多技能是指要让学生接受多方面的培养和训练, 不仅要学专业知识, 而且眼光要瞄准就业, 相信“艺多不压身”。学生只要具备了从事秘书职业的基本文字技能、组织协调技能、沟通技能、现代办公设备使用和维护技能、良好的英语表达技能、企业管理技能(如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管理体系认证) 等, 就业自然就不再是难题。 广出路是就培养目标而言的。通过对学生进行精心、细致的培养, 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 学生才会拥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就秘书职业序列而言,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对专业的学习情况, 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如基础文书、专业文秘、高级行政助理等; 也可以从事办公室其他工作, 如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 还可以从事公共关系方面的工作,依靠良好的修养和沟通谈判能力成为出色的公关小姐或者公关先生; 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从事其他方面的工作, 如销售、创业等。 (二) 培养模式 理论学习+ 技能培训, 课堂学习+ 实践训练, 学生实训+ 教师实践, 学历教育+ 职业资格证。 大学本科教育首先要注重理论学习, 夯实学生理论功底, 这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但是, 秘书专业与市场紧密挂钩, 要求学生不仅懂理论, 更要懂技能, 能做事、会做事、做好事, 光说不练的假把式必将被市场淘汰。因此, 技能培训要在秘书人才培养中予以高度重视。为此, 要建立实训室, 配备相关设备和人员。考虑到秘书技能的综合性和多样性, 实训室要涵盖形体与礼仪训练室、摄影室、化妆室、模拟会议室、模拟办公室(包括各种现代化办公设备) 等场所。 课堂学习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方式。课堂教学涉及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 在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 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引导, 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在教育观念和方式上, 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改“以教师为主” 和“满堂灌” 的观念和方式, 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教师要通过积极的引导, 采用互动式教学和参与式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学生要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在学习活动中抓住每一次锻炼机会, 把课堂看作学习知识、提高素质的演练场。在秘书人才培养中, 仅依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如何让秘书人才走出校门之后马上适应工作岗位和社会, 是本科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 在校期间对学生要进行岗位实训, 通过大量的实践训练, 提高学生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偶然事件的能力。为实现上述目标, 一方面, 可以采用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 聘请企业的资深员工为学生的实践指导教师, 把企业变成培养学生的实践课堂。另一方面, 增加学生实践模块的学时和学分, 学生每一学期(包括寒暑假) 必须花至少六周时间实习, 可分散进行也可在假期集中进行, 每一学期后提交实践总结报告; 在实习过程中, 要建立严格的监督和考评制度。 为了提高实训质量, 还必须重视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这就需要教师从实际部门、实际岗位获得实践知识和技能, 进而提升教学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 为培养优秀秘书人才奠定师资基础。因此, 要建立教师实践基地, 定期选派教师进行挂职锻炼, 将实践锻炼与教学和科研相结合, 这样在促进教师成长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加实用的知识, 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工作适应性。 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结合, 是培养高层次秘书人才的必要途径。秘书职业化的重要体现是推行国家秘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培养高层次秘书人才, 必须打破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之间的界限, 把秘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引入到本科秘书专业教育中来, 在高等教育中建立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 使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教育有机结合。学生除获取秘书职业资格证之外, 还要积极争取考取普通话等级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助理人力资源师证书、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证书、信息化办公应用师证书、国家核心能力资格证书、ISO9000 内审员证书, 用证书证明自身的实力,以实力获取满意的职业。 (三) 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取决于本科秘书教育的培养目标, 它是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的。为培养懂管理、会决策, 能办文、办会、办事, 会交际、善表达的智能型高层次秘书人才, 课程设置应采用以管理学为基础, 秘书知识和技能型课程为核心, 体现秘书良好综合素质为辅助的课程体系, 将专业课程分为基础理论、专业技能、辅助选修、实践四个模块(具体课程设置见下表)。不同性质的课程应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实训类课程采用考查方式, 注重实训实效; 理论类课程采用考试方式, 注重基础理论的掌握和运用程度。须强调的是, 为了让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 应将《秘书职业规划指导》作为新生入学第一课, 帮助学生认识秘书专业, 明确学习目标, 进行理性的学生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 总之, 本科层次的秘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遵循高定位、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 通过设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 设置全面实用的课程体系和探索有效的培养模式, 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相结合, 以培养能够与市场接轨、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秘书人才。 注释: [1]马守君。试谈高等院校秘书专业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1)。 [2]郭建庆。秘书职业化对高校秘书专业培养模式的导向[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业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符合条件者,可以向中山大学提出学位申请。 1、 申请学位的条件 A、本科段课程〔英语(二)或科技英语不计在内,但要成绩合格〕平均成绩70分以上(含70分)。 B、毕业论文成绩良好以上(含良好)。 C、通过全省组织的学位英语考试,取得广东省学位办统一颁发的《外语统考合格证书》。 2、申请时间 每年的7-8月,考生必须向学校自学考试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请提供所学专业、毕业时间、通信地址、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学校自学考试办公室将在9月通知考生考试时间和地点,并寄出《中山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生学士学位申请表》,考生必须提交专科和本科毕业证书、身份证和本科段成绩的复印件、3张大一寸彩色照片。 3、 学位主干课程考试。 取得本科毕业证书并符合授予学士学位条件者,必须在毕业的第二年提出学位申请,参加学校组织的"学位主干课程"考试。考试时间每年一次(在每年十一月的最后一个星期),通过学校组织的学位主干课程考试后,报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者方能授予学士学位。 注意:申请学位的机会只有一次,超过时间不申请或"学位主干课程"考试不合格者,不得再行提出申请。 各专业学位主干课程考试科目 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哲学:中国哲学史、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法律:外国法制史、国际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 计算机信息管理:操作系统(A)、综合科(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A])。 计算机及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综合科(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A])。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综合科(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互联网及应用)。 财政与税务:财税史、财政学、税收学。 行政管理:政治学概论、领导科学、行政管理学 国际旅游管理:旅游经济学、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商务秘书:市场营销学、国际商务、商务秘书 学位英语考试 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必需在毕业以前(最迟在登记毕业的第二年)参加并通过省学位办统一组织的学位英语统一考试;英语统考是一种标准化考试,考试难度界定在大学英语三级水平,听力部分列入考试范围,考试一般在每年的六月进行,申请程序如下: A、 考生须在3月以前向学校自学考试办公室提出参加学位英语考试的书面申请(并提供详细的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 B、 须本人填写《成人本科申请学士学位外国语统考考生登记表》,并准备报考费和提交同底小一寸相片4张。学校自学考试办公室将按省学位办关于学位英语考试时间的安排,根据考生的地址通知考生具体办理报名手续和考试时间。 注意:根据省学位办的精神, A、 任何形式和级别的英语合格证书,都不能代替学位英语证书。 B、 必须回主考学校参加学位英语考试,在其它学校所参加的考试成绩不予承认。

这个属于商务写作。你在百度上搜索就可以,但是商务写作的范围十分的广,作为商务秘书,我想常用到的可能就是草拟计划书,商务信函和商务报告,还有商务邮件,和合同。这些都很重要,你赶紧了解一下吧。你到百度百科里搜一下会有所帮助具体你要问考什么,真的,考题没出来之前,谁都不知道

自考商务秘书本科需要考以下科目:必考科目: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国际商务法律、写作(一)、历代应用文选读 、市场营销学、理财学、商标管理、国际商务谈判实务、传播与广告、秘书外事管理实务、毕业论文、实践考核。 选考科目:英语(二)、现代汉语、商品学、文献检索、商务秘书学、国际商务。课程设置:必考课13门52学分;选考课4门28学分;加考课2门10学分。说明:1、101至104课程中须选考不少于14学分。2、商务秘书、秘书、中英文秘书、涉外秘书、中文、商务管理、行政管理专业专科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其他专业专科(或以上)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201和202课程。已取得相同名称课程考试成绩合格者可申请免考。3、本专业仅接受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或以上)毕业生申办毕业。自考商务秘书专科需要考以下科目:必考科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大学语文、法律事务管理、 应用写作、 公共关系学、 管理学原理、秘书学概论 (A) 、档案学、商务秘书学、财务管理与会计基础、国际商务、办公自动化 (无纸笔考试) 、实践考核、商务调查报告。

商务秘书论文题目

高校本科 毕业 论文总体质量不高,秘书专业本科论文因为自身学科分类等问题更加如此,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关于秘书学毕业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浅谈秘书学毕业论文

秘书学专业的升本既是三代研究者们共同努力的里程碑,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将为我国的秘书职业化发展贡献力量。同时这个年轻的本科专业百样待兴。近年来,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等问题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从现有的研究论文来看这一问题普遍存在于各类型的高校中,无论是研究型专业或应用型专业都有研究者涉足,分析了本科毕业论文的现状和原因,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创新,甚至还有提到了本科毕业论文的存废问题。笔者所在的人文社科学院本科文秘专业建立已有八年时间,又一届毕业生答辩结束离开,然而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的确令人担忧。

毕业论文的作用不仅仅在于考察学生四年的学习能否运用专业知识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直观地体现出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的程度,也可以检查既定培养目标定位是否准确,同时可以反映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等一系列问题。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学院秘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一些问题,探讨如何提高秘书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等问题。

一.秘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现状及成因

目前很多高校秘书专业仍作为方向挂靠在汉语言文学之下,笔者学院也是如此,所以并没有强制性规定秘书专业学生一定要写秘书专业类 文章 ,不少学生把文学类或语言类作为论文选题方向,这无疑是虎头蛇尾,既没有体现出毕业论文最后环节的作用,更让人不得不怀疑所设秘书专业的专业性何在。这种情况其他高校也存在。而所写秘书专业类论文质量令人担忧,笔者所在学院一般都是组织部分高级职称的老师共商后拟定一批题目供学生选择,学生也可以自行命题,所选命题再由指导老师进行审核。以下是部分论文题目:

“通才型”商务秘书是现代企业的需要

现代企业秘书的素养

论秘书工作的变通性

论秘书处理投诉电话的技巧

浅谈微笑在秘书接待工作中的魅力

论秘书工作的主动性

秘书辅助领导的策略研究

论秘书协调工作中的思维变通性

论秘书如何与领导进行有效的沟通

论现代秘书的角色定位

论办公自动化对秘书工作的影响

论秘书的幽默语言

本科文秘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论秘书实践课程的改革

从这些命题以及完成后的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命题过大类型单一

命题是论文写作环节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作为应用型本科专业要提出一个既适合本科毕业生又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命题并不是一件易事。从以上部分命题来看,命题过大,很多并不适合本科毕业生。命题大写作时只能泛泛而谈,难以联系实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拟定命题的教师和指导教师大部分专长于文学类、语言类,对于秘书专业知之不多,几乎没有有办公室工作 经验 的教师,基于此所定命题倾向于文科化、理论化,表面上看似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实则稍加分析很难把握,比如“论秘书如何与领导进行有效的沟通”,细想不难发现,首先“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书面沟通、口头沟通、非语言沟通、电子沟通等等。其次领导也有大小正副之分,更何况领导的性格、工作方式、风格都因人而异,最后秘书分类也很多,党政机关秘书与企业秘书显然不同,企业秘书的行业特点也不能不考虑在内。所以很显然这个命题过大,要想论述全面一篇本科毕业论文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也很难把握。

命题单一体现在都是属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命题。比如从来没有学生想到过从秘书学理论或中国秘书史入手进行研究或梳理。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理论教学薄弱。这里的理论指的是对秘书学科基本理论构架的掌握和运用以及对中国秘书史的了解。一直以来都认为秘书专业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导致与社会严重脱节。近年来一直在强调要注重实践教学。许多教师尝试着运用了多种教学模式和实践模式,也发表了不少此类文章。注重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作为本科专业,如何与高职高专区别开来,学生的理论层次以及科研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从秘书层次来讲,作为本科专业应该以培养高级秘书为导向,也应该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素养。从另一方面考虑目前我们大部分的教师都出身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被迫转行,师资力量薄弱。本科秘书学专业除了培养出合格的秘书人才外,还应承担着培养知识传承人、研究型人才的责任,这对于秘书学专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闭门造车论文空

几乎所有学生在写论文时都抱怨论文太难写。难写的原因一除了在于学生对于秘书学相关理论掌握程度差且不能灵活运用,导致理论分析能力较差,几乎没有任何自己的想法和分析,抄袭现象很普遍。原因二在于学生对于实际秘书工作状况,企事业单位情况一无所知。秘书这个职业是一个很特别的服务性职业,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类别很广,技能颇多,再加上行业性质特点的不同等因素,不在岗位上好好呆上一段时间是无法摸清其中的门道的。而且秘书学还不同于经济管理、会计等学科,它没有那么强的实证性和可分析性,比如经济管理学即使学生没有工作经验,但仍可以对一些社会 热点 问题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分析,会计学也可以对计算公式和结论进行推导。而作为应用型的秘书学专业要写出实用性较强的论文是比较不容易的(从上面所列命题来看都为实际应用类命题)。学生在实际写作过程中便只能空谈,用一段段空洞的理论来充字数。

成因有:一指导老师很少有秘书方面的工作经验,最多只能在理论上给予一些指导,无法进入实质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二实践环节效率低,学生觉得无法从中学到东西,对论文的写作没有帮助。究其原因在于一个实践时间安排分散,有学生曾在论文中提到觉得实践环节时间少,从笔者所在秘书专业来看实践环节总共有180学时,看似不少,但其中包括课堂实践环节加上见习时间(两周,不是实习),非常分散,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看出一些秘书工作的门道来确实不够。另外每年暑假两个月时间也应该被利用起来,让学生做一些秘书专业方面的研究或社会调查,可以为毕业论文打下基础。二见习实习的指导不够。经常有学生反映去见习就是去给人家打打杂工的。作为新人打杂工是很正常的。很多单位出于某些原因也不会让学生接触到一些工作内容。在学生见习或实习前应该对学生进行指导,如何主动去学、学什么。即使时间不长,也能学到日常办公的方式、程序,感受秘书待人接物的不同等。那么对于学生写毕业论文就能有一定帮助。成因三培养方向模糊。各高校秘书专业培养目标模糊,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基本相同,是一种“通才式 教育 ”,不能符合地方产业越来越多的专才需要。这导致学生在写论文时也只是泛泛而谈,没有任何针对性。 3.草草完成,不重视

毕业论文一般在大四第一学期中期提上日程,在此之前,毕业论文在学生看来是遥远的事,是毕业之前最后一道麻烦的坎。麻烦在于其一学生认为重来没有写过这么多字的文章,重来没有也不懂如何去查找整合资料,不知该如何入手,从而产生惧怕心理。其二整个毕业论文完成时间中还包括实习阶段,很多学生更着重于就业问题。所以用来好好写论文的时间并不多,再加上学校要求毕业率,几乎没有学生会因为毕业论文而毕不了业。这些因素导致学生不重视在所难免。

究其成因在于学校都把毕业论文独立于教学课程、实习之外。大学四年里,秘书专业的学生理应进行一定量的社会调查,完成调查 报告 ,写作一定量的论文,并且应该带有目的性地进行实践实习环节。因此,毕业论文应该是学生四年里以此为基础的一个延续或 总结 。这样学生即能写也易写,更能体会到毕业论文的价值,把它作为学习阶段和就业之间的连接点,不会把它当成一块鸡肋。

除以上几点问题外,生多师少指导难、第一手资料少,参考价值不高等也是导致毕业论文质量的原因。

二.提高秘书学专业本科论文质量的相关对策

1.明确本科秘书学专业的培养目标

本科秘书学专业应该属于应用型专业,其教育则应侧重培养学生利用专业理论和 方法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现代大学应该以知识传承、知识创新和服务社会为核心职能。因此即使是应用型专业也必须重视本科生科学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对少数有研究兴趣的学生,仍应给予其继续深造的能力和机会。否则,应用型大学就有滑落到高职高专类院校行列的可能。所以秘书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既要重点培养高级应用型秘书人才,同时也应该对培养研究型人才加以重视。只有这样才更有助于秘书职业化进程和秘书学专业的发展。

2.加强秘书专业的理论教学

要加强理论教学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理论课程安排。从笔者所在秘书专业现在课程安排来看开了一门秘书学的课程48课时,主要以实务为主,虽然笔者很想多讲一些秘书理论方面的东西,但因为课时不够,很多本科生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都涉及不到,直接导致学生眼界认识窄,理论分析研究水平低。另一门中国秘书史32课时,下学期将被删,理由是繁琐学生不爱听。做为高级秘书人才学习古代秘书的发展,以史为鉴是必要的,同时也可以与高职高专有所区别,同时我国秘书史目前很多都是空白,作为本科生也可以以此为研究对象。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开设秘书学概论和中国秘书史课程,分别设置在第一学期下半学期、第二学期上半学期。

3.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现在实践教学、案例教学都被秘书学专业老师重视并运用到秘书实务的教学过程中。而理论教学也不能采用满堂灌的方式,一来枯燥,效果不理想,二来无法激发学生思考。应以案例为导向让学生自己来挖掘出理论。比如在讲到秘书素养时,笔者曾把一篇《一个女秘书的一天》作为案例提前发给学生,上课时就围绕此案例让学生思考发现一个合格的秘书在处事中应该具备的综合素养。又例如在讲到团队问题时,可以利用唐僧四师徒的例子来阐发异质结合的道理。每堂课应该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师生交流。多种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完善秘书专业教师职称评审,加强教师自身科研水平

因为涉及到评职称问题,很多秘书专业教师只是“兼职”教秘书,科研仍旧以本身专业为主,这既不利于学科的发展,也不利于毕业论文指导。解决了秘书学专业教师评职称的问题,可以鼓励广大教师多做研究,学生可以以教师的研究课题为依托,将学生引入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通过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使学生在团队精神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主动学习精神等方面都有很好的锻炼。也为自己的毕业论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5.把毕业论文与教学、实践、实习相结合,做好前期准备

目前,本科生在做毕业论文时普遍存在没有做好前期准备的情况。许多学生在大四写毕业论文时才绞尽脑汁确定论文题目,即使查阅相关文献,对研究背景了解甚少,文献综述普遍过于笼统和宽泛,论文也只是简单地罗列堆砌,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明显不足。针对这一情况应该早早给学生灌输毕业论文写作的意识,教学过程中每年可以给学生布置一篇三千字左右的论文,鼓励学生做连续性的研究,熟悉论文的规范写作,养成严谨的写作习惯。指导学生在暑期、实践、实习期间多做社会调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自己感兴趣、有启发的问题,定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样慢慢积累下来,毕业论文对于学生来说就应该是熟悉,水到渠成的工作。

6.加强校企的联合,把毕业论文融入求职

可以定期邀请企业秘书工作者或管理者来校授课,向学生介绍目前秘书工作的现状,工作的中心,企事业单位对于秘书的要求,谈谈秘书工作的经验与不足。这要比论文指导课或教师指导更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同时毕业论文的研究及前期的成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是学生真正工作前的工作经验积累和总结。可以作为求职的资本向招聘单位展示。让招聘单位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研究精神,工作的能力,创新的能力。

三.本科秘书学专业论文模式

秘书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应该起到以下作用:1.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研能力;4.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5.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6.培养学生 人际交往 的能力;7.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结合培养目标,可以有两种毕业论文模式:一种“应用型”论文,一种“研究型”论文。“应用型”论文是指学生可以针对当代秘书工作的实际问题运用秘书学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论文。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地考察,调研、访谈后撰写论文,也可以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呈现。“理论研究型”论文针对秘书学或秘书工作中某一个(些)问题、现象进行深入分析、讨论并得到有意义结论的论文,主要是释理,可以对秘书学专业中已有的理论进行阐释,也可以提出新的秘书学理论,还可以对中国秘书发展过程中各种现象进行梳理研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其中任何一种模式。

浅谈秘书学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 浅谈秘书学毕业论文

★ 浅谈办公室秘书工作毕业论文

★ 对于秘书学认识的论文

★ 秘书学的案例及其分析

★ 浅谈秘书修养论文

★ 办公室秘书实习报告范文3000字

★ 教学秘书个人发展论文

★ 浅谈秘书的职业素养

★ 秘书素养开题报告和论文

★ 现代秘书素养论文

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然而,在大学校园仍有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还有许多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可见,对大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具有跨时代、跨世纪的特殊意义。因为,社交礼仪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需,而且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强烈要求。一、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任何社会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礼仪,而且人类越进步,社会生活越社会化,人们也就越需要礼仪来调节社会生活。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当代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他们十分渴望获得真正的友谊,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大学生一般都远离家乡父母,过着集体生活,与其他同学处在平等位置,失去了以前那种对父母的“血缘上的”、“无条件的”依赖。因此,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并在交往过程中获得友谊,是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需要,是从“依赖于人”的人发展成“独立”的人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功地走向社会的需要。事实上,在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渴望友谊和情感交流是大学生心理的一个重要特点。但也有不少大学生却不同程度的表现出 “自我封闭”的倾向。时常出现“孤独寂寞”、“没有朋友”的情绪体验。产生这种情况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较为普遍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友谊,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没有真正走出早期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依赖他人”、“不平等的”人际交往模式,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 “依附于人”、“利用他人”、“个人中心”、“求全责备”等倾向, 偏离友谊“无私、平等、尊重”的根本原则;另一方面是缺乏社交的技巧,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也不善于了解他人的情感和思想,缺乏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等,因而导致人际交往受挫或交际范围狭窄。长期发展的结果就是感到孤独寂寞,缺少朋友,形成一些心理障碍,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让大学生学习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和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交往技巧,积累交往经验,在交往过程中学会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的原则,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接近,使他们觉得你是熟悉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实践表明,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和自尊,降低挫折感,缓解内心的冲突和苦闷,宣泄愤怒、压抑和痛苦,减少孤独、寂寞、空虚和夸奖等。这些都是十分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而且也会使大学生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产生了不良情绪则能够得到有效的排遣。同时,社交礼仪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让大学生学习和掌握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他们就能凭借它去顺利地开启各种交际活动的大门和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这样,不仅是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氛围的主要途径,而且对于大学生个体来说,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心理保健功能。二、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社交礼仪教育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因为,礼仪是整个人生旅途中的必修课。任何一个生活在某一礼仪习俗和规范环境中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该礼仪的约束。自觉地接受社会礼仪约束的人,就被人们认识为“成熟的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反之,一个人如果不能遵守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要求,他就会被该社会中的人视为“警世骇俗”的“异端”,就会受到人们的排斥,社会就会以道德和舆论的手段来对他加以约束。 大学生堪称“准社会人”,还不是真正的社会人。他们有一种强烈地走向社会的需要,同时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比如,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与领导、同事打交道,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进行自我形象设计,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社会交往问题。然而大学生的社会心理承受力直接影响到交际活动的质量。一个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人,在交际活动中遇到各种情况和困难时,都能始终保持沉着稳定的心理状态,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迅速采取最合理的行为方式,化险为夷,争取主动。相反,一些缺乏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的人,在参加重大交际活动前,常会出现惊慌恐惧,心神不定,坐卧不安的状况,有的在交际活动开始后,甚至会出现心跳加快,四肢颤抖,说话声调不正常的现象。那么,对大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让大学生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不仅满足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而且,还可以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心理承受力。三、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目前,在不少高校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学生学的是高层次的道德规范,实际行为上却往往达不到基础道德的水平。这是与社交礼仪教育的缺乏分不开的。因为,礼仪是一种社会规范,是调整社会生活成员在社会中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社会规范主要包括法律规范和非法律规范两大类别。礼仪是一种非法律规范,它主要包括道德规范、宗教规范、习俗、共同生活准则等。其中,道德规范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因为,它是从社会生活中概括提炼出来的一种自觉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的。社会礼仪反映了人们在共同生活、彼此交往中最一般的道德关系,是保证交往活动顺利进行和社会生活正常秩序的重要因素。社交礼仪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的学科。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可以丰富他们的礼仪知识,让他们明确地掌握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并指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按照社交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行为,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有较高道德素质的现代文明人。四、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指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去塑造和培养大学生的内在品格和修养,也就是塑造大学生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高品位的文化境界。人文教育有明显的教化功能。它作用于人的情感状态,影响和改变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个性等,最终目标是较会大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做文明人。现在一般认为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在文学、艺术、历史文化、哲学、伦理等学科中。而社交礼仪教育涵盖了中国民族的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可见,社交礼仪教育更能直接地教会大学生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做文明人。因此,《社交礼仪》课应完全可以纳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之列,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在高校中推广和普及,这有助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五、社交礼教与有利于强化大学生文明行为,提高文明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交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因为讲文明、讲礼貌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实际体现。普及和应用礼仪知识,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通过社交礼仪教育,让大学生明确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然而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时也影响到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通过社交礼仪教育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培养大学生应对酬答的实际能力,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具备基本的文明教养。让文明之花在我们校园遍地开放。如果人人讲礼仪,我们的社会将充满和谐与温馨。由此可见,社交礼仪的根本目标是要教育、引导全体公民自觉遵循社会主义礼貌道德规范以及相应的社交礼仪形式,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养成人们文明行为的习惯,促使良好社会风尚形成,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谐与有序,努力推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社交礼仪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交际能力等。社交在当今社会人际交往中发挥的作用愈显重要。通过社交,人们可以沟通心灵,建立深厚友谊,取得支持与帮助;通过社交,人们可以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对取得事业成功大有获益。随着人们相互合作、相互交往的机会日趋增多,如何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应对自如,凸显个人魅力。通过《社交礼仪》节目VCD的学习,您会发现人生的改变从这一时刻开始。适用对象:从事社会交往和公共关系的人士、商务人士、职场人士、企业白领、销售主管等主讲专家:金正昆浙江东阳市人,生于1959年11月6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系系主任、礼仪与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主任、政府多部门礼仪顾问个人专著:《服务礼仪》、《社交礼仪》、《公关礼仪》、《国际礼仪》、《政务礼仪》、《商务礼仪》等研究领域:外交学、礼仪学、传播学等《社交礼仪》各集主要内容:1.社交礼仪概述2.遵守公德3.称呼4.介绍自己5.介绍他人6.相见礼节(上)7.相见礼节(下)8.名片(上)9.名片(下)10.交谈的方式11.谈话的内容12.拜访13.待客14.电话15.书信16.电子信函17.礼品18.鲜花为礼六.社交的重要性社交的重要性,也可以说是社交的功能与作用。综合来讲,人们从事社交活动主要目的有以下四点:1、交流信息也叫信息资源共享。我们在生活中需要获取大量信息以供生计参考,由于个人的活动范围有限,直接获取一手信息资源的能力也就受到很大的限制,而这众多的信息大多是在我们与他人打交道时所获取来的。比如,我们开车到另外一个地方,而其中有段路正在修路或发生交通事故而禁止通行,那么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个信息的话,我们便会按原路线行进,在中途不得不改道而行,但是如果我们通过朋友或亲戚或同事或者广播电视网络等社会媒体那里得知此消息后,我们便可提前修正去往的路线,少走冤枉路。2、增进感情在社交上投入的时间将带来感情上的收获,如我们与亲戚朋友在一起休闲娱乐。3、建立关系社交在很多情况下是建立诸如商业合作、感情姻缘等关系的纽带。在建立关系的过程中,记得要学会跟进关系,避免忘记。日近日密,日疏日远。

你可以写: 1.浅谈秘书的办文职能 2.试论秘书清除环境障碍与优化职能场 3.商务秘书的文档工作与处理 4.论秘书的角色定位 5.论秘书的时间管理 6.论秘书会务工作的艺术 7.论秘书的沟通艺术 8论秘书的良好的职业形象 9.论秘书在协调工作中的作用 10.论公文写作的语言艺术 11.论秘书工作的一般职能和方法等等... 也可以看看秘书文秘论文频道 有合适你的没

信息时代的文秘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 摘要:信息技术给档案工作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为此。在信息时代必须对文秘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重新定位.文秘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应规范衔接。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模式。 关键词:信息时代;文秘工作;档案管理;电子文件;文档一体化 一、信息时代的文秘与档案管理工作新定位 信息技术是指能够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使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提供了多种新的信息获取方法、存储载体、传递渠道及信息处理方式,使得档案数量增加,形式各异,增加了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难度。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档案缩微品、录音、录像制品等各种形式大量增加,对档案信息开发产生冲击及影响,面对多种档案信息资源,如何依靠现代化手段收藏处理信息,珊寸、迅速、准确地提供档案信息服务,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成为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面临的严重挑战。信息时代的档案管理工作将呈现许多新特点t档案信息利用手段网络化,通过计算级网络实现对档案信息的异地查询和检索,打破了传统的档案问时间、地点及国别的界限;档案信息利用途径多元化,通过网络按主题词进行跨全宗门类的查询利用。亦可通过人名、时间、地点等检索项进行查询利用,还可获得相关主题的图、文、声、像等方面的档案信息;档案信息资源利用一体化,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实现图书、情报、档案信息一体化目标;档案信息利用方式现代化,通过电子邮件、数据交换、数据库查询等方式获取档案信息,甚至还可以利用电子商务订阅所需的档案文件的复制件及档案编研成品。 信息技术使档案工作发生了显著变化.首先,档案载体形式变化。[1]传统的纸质档案,信息与载体是一体的,有固定的物理位置。而电子档案的载体是磁盘、光盘等,这载体具有惊人的海量信息存储特点,信息存储的高密度与多种信息媒体的集成性.可使文字、声音、图像用数字化信息高密度存储 其次,信息与载体之间的可分离性。电子文件具有虚拟化制作方式和便于拷贝的特点+使得“原件”和“复制件”难以区分,电子文件中的信息不再具有固定的物理位置,不再具有物理意义上的“实“体状态。信息与载体却是可分离的,电子档案的本质是信息的独立性。第三、信息的可操作性。传统纸质文件的载体与信息是“从一而终”,而电子文件的信息可修改、编辑、传输、压缩等。第四、信息的可变性。信息可以以真实独立的形态选择不同的电子载体,可以通过电子手段脱离原载体进行传输。利用者可以网络获取信息,而不必同时获取载体。电子文件在传输、利用过程中,由于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易于增删,数据易于更新和补充,均可使电子文件中的信息发生变化。信息技术的更新和新型载体的出现,对于存储介质亦需转换,将不可避免地带来信息损失和变化。第五、电子档案带来了新的管理方式和新的管理空问。电子文件从“纸库”到“脑库”,实现信息的网络化共享。电子文件的信息数字化,实现了信息传递的网络化、服务快捷化。从而实现信息共享化。 信息技术引发的文件和档案工作变革,必将给文秘和档案工作人员带来全新的定位。传统的文秘工作与档案工作是相互独立的,文秘工作形成档案材料,档案工作者主要是收集、整理、加工、保管和利用这些材料,二者之问的工作联系要通过一系列的交接中间环节。信息技术使文秘与档案管理工作在管理理念、服务方式、服务手段等方面结合得越来越紧密.有“同一化”的趋势,因此。文秘工作与档案工作必须宴行“文档一体化”管理模式。要求文件和档案管理系统由实体保管型向虚拟智能型转变,工作重心要转向数字化信息管理,由纸质文档转向电子文档管理�6�1管理模式要由被动服务型转向主动参与型,实现文秘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衔接。服务方式要从封闭保守型向开放交流型转变,建立信息共享的开放环境,开展对信息的开发、加工和利用,为社会提供智能化服务。 二、如何搞好文秘工作与档案工作的规范衔接,实现“文档一体化” 文件是文秘工作与档案工作衔接的主体,档案资料主要来源于文件,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文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档案的质量,没有高质量的文件就没有高质量的档案.而高水平的档案管理是建立在文书部门规范处理文件的基础之上的。由此可见,信息时代文秘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文秘工作应与档案工作规范衔接。[2]文秘工作与档案工作规范衔接必须实行“文档一体化”管理模式。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文档一体化”管理模式莫定了技术基础,使电子文件从生成到归档的全过程,使用“文档一体化”计算机管理系统,一次输入,多次输出,在电子文件产生到运转的每一个环节上,特别是在电子文件向档案转换的关键环节.均体现出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使文档实体从生成、管理、利用都一体化.实现文秘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共享.规范衔接。 要做到文秘工作与档案工作的规范衔接.首先要强化“文档一体化”的意识。电子文件的管理是信息时代面临的新问题,必须要求在管理理念、方法、技术、原则、体制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文档一体化”是指把现代文秘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从组织制度到具体程序真正交融在一起,旨在加强档案部门对文件管理的超前控制,保证档案的质量,同时减少档案部门的工作程序,避免无谓的重复劳动,使文档工作流程科学化、合理化。文秘工作是“文档一体化”的基础性工作。目前,电子文件的技术特征和管理体系尚未完善,使得电子文件的管理面临着比纸质文件管理更多、更复杂、更棘手的问题。各级档案主管部门、文秘工作者和档案管理人员都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善于接受新生事物,强化档案意识,要清楚的认识到,今天的文件材料不仅仅只是为当前工作服务,可以说今天的文件就是明天的档案.要站在对历史负责的高度,按 文档一体化”的要求,积极研究电子文件管理的原则、体制、方法与技术.有力地指导电子文件管理实践,更好、更有效地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规范办好每一份文件。 其次,要做好电子档案的立法工作,强化全过程管理,树立质量管理意识。文秘和档案工作者各自的岗位质量责任是全过程管理的前提,立法是全过程管理的大法。电子文件的收集、管理、利用,涉及到各级政府、商务、司法、科技等部门,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法规,如电子档案管理法、电子签名法、电子证据法等.全体文秘人员和档案人员应遵守和执行各种法规,认真做好文秘和档案管理工作。 第三,完善电子档案的组织和管理,加强电子档案管理队伍建设。电子文件的复杂性及极强的技术性,要求必须有一套新的与之枫适应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机制,理顺文秘工作与档案管理的体制,加强全过程管理,实现“文档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文秘和档案管理人员要努力钻研信息技术,全面掌握电子文件形成与管理的特点,利用专业知识进行电子档案的科学管理,把电子文件和档案功能需求充分体现到系统的设计当中,实现文秘人员、档案管理人员和系统设计人员的有效合作,保证电子文件的有效管理。 第四,建立切实可行的技术保障体系。信息技术在给电子档案带来先进的管理和利用手段的同时,也给电子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带来一定的弊端。对于电子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诚然要利用其超能的技术特性提供保障。要建立电子文件运行生命周期表,完整地记载电子文件在生命期内的全部活动情况.要采用签署技术、加密技术、身份验证、防止改写措施等来保证周期表记录信息的准确性和原始性。电子文档周期表将作为检验其真实性的唯一依据和凭证{建立规范的电子文件归档技术.建立严密的检验技术,对进库的文挡及其周期表提供检验报告,创建校验文档与备份光盘,建立非法电子档案数据处理及原始数据恢复的完整技术,建立严密的档案数据转出、入库技术,提供检验报告和光盘备份并制定严密的档案转、入库制度. 参考文献: [1] 张宁.浅析电子文件的原始性与真实性[J].档案学通讯,2003,(1):24. [2] 张春有.现代文秘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衔接[J].山西档案,2001,(3):32.

商务秘书的毕业论文

信息时代的文秘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 摘要:信息技术给档案工作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为此。在信息时代必须对文秘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重新定位.文秘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应规范衔接。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模式。 关键词:信息时代;文秘工作;档案管理;电子文件;文档一体化 一、信息时代的文秘与档案管理工作新定位 信息技术是指能够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使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提供了多种新的信息获取方法、存储载体、传递渠道及信息处理方式,使得档案数量增加,形式各异,增加了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难度。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档案缩微品、录音、录像制品等各种形式大量增加,对档案信息开发产生冲击及影响,面对多种档案信息资源,如何依靠现代化手段收藏处理信息,珊寸、迅速、准确地提供档案信息服务,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成为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面临的严重挑战。信息时代的档案管理工作将呈现许多新特点t档案信息利用手段网络化,通过计算级网络实现对档案信息的异地查询和检索,打破了传统的档案问时间、地点及国别的界限;档案信息利用途径多元化,通过网络按主题词进行跨全宗门类的查询利用。亦可通过人名、时间、地点等检索项进行查询利用,还可获得相关主题的图、文、声、像等方面的档案信息;档案信息资源利用一体化,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实现图书、情报、档案信息一体化目标;档案信息利用方式现代化,通过电子邮件、数据交换、数据库查询等方式获取档案信息,甚至还可以利用电子商务订阅所需的档案文件的复制件及档案编研成品。 信息技术使档案工作发生了显著变化.首先,档案载体形式变化。[1]传统的纸质档案,信息与载体是一体的,有固定的物理位置。而电子档案的载体是磁盘、光盘等,这载体具有惊人的海量信息存储特点,信息存储的高密度与多种信息媒体的集成性.可使文字、声音、图像用数字化信息高密度存储 其次,信息与载体之间的可分离性。电子文件具有虚拟化制作方式和便于拷贝的特点+使得“原件”和“复制件”难以区分,电子文件中的信息不再具有固定的物理位置,不再具有物理意义上的“实“体状态。信息与载体却是可分离的,电子档案的本质是信息的独立性。第三、信息的可操作性。传统纸质文件的载体与信息是“从一而终”,而电子文件的信息可修改、编辑、传输、压缩等。第四、信息的可变性。信息可以以真实独立的形态选择不同的电子载体,可以通过电子手段脱离原载体进行传输。利用者可以网络获取信息,而不必同时获取载体。电子文件在传输、利用过程中,由于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易于增删,数据易于更新和补充,均可使电子文件中的信息发生变化。信息技术的更新和新型载体的出现,对于存储介质亦需转换,将不可避免地带来信息损失和变化。第五、电子档案带来了新的管理方式和新的管理空问。电子文件从“纸库”到“脑库”,实现信息的网络化共享。电子文件的信息数字化,实现了信息传递的网络化、服务快捷化。从而实现信息共享化。 信息技术引发的文件和档案工作变革,必将给文秘和档案工作人员带来全新的定位。传统的文秘工作与档案工作是相互独立的,文秘工作形成档案材料,档案工作者主要是收集、整理、加工、保管和利用这些材料,二者之问的工作联系要通过一系列的交接中间环节。信息技术使文秘与档案管理工作在管理理念、服务方式、服务手段等方面结合得越来越紧密.有“同一化”的趋势,因此。文秘工作与档案工作必须宴行“文档一体化”管理模式。要求文件和档案管理系统由实体保管型向虚拟智能型转变,工作重心要转向数字化信息管理,由纸质文档转向电子文档管理�6�1管理模式要由被动服务型转向主动参与型,实现文秘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衔接。服务方式要从封闭保守型向开放交流型转变,建立信息共享的开放环境,开展对信息的开发、加工和利用,为社会提供智能化服务。 二、如何搞好文秘工作与档案工作的规范衔接,实现“文档一体化” 文件是文秘工作与档案工作衔接的主体,档案资料主要来源于文件,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文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档案的质量,没有高质量的文件就没有高质量的档案.而高水平的档案管理是建立在文书部门规范处理文件的基础之上的。由此可见,信息时代文秘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文秘工作应与档案工作规范衔接。[2]文秘工作与档案工作规范衔接必须实行“文档一体化”管理模式。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文档一体化”管理模式莫定了技术基础,使电子文件从生成到归档的全过程,使用“文档一体化”计算机管理系统,一次输入,多次输出,在电子文件产生到运转的每一个环节上,特别是在电子文件向档案转换的关键环节.均体现出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使文档实体从生成、管理、利用都一体化.实现文秘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共享.规范衔接。 要做到文秘工作与档案工作的规范衔接.首先要强化“文档一体化”的意识。电子文件的管理是信息时代面临的新问题,必须要求在管理理念、方法、技术、原则、体制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文档一体化”是指把现代文秘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从组织制度到具体程序真正交融在一起,旨在加强档案部门对文件管理的超前控制,保证档案的质量,同时减少档案部门的工作程序,避免无谓的重复劳动,使文档工作流程科学化、合理化。文秘工作是“文档一体化”的基础性工作。目前,电子文件的技术特征和管理体系尚未完善,使得电子文件的管理面临着比纸质文件管理更多、更复杂、更棘手的问题。各级档案主管部门、文秘工作者和档案管理人员都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善于接受新生事物,强化档案意识,要清楚的认识到,今天的文件材料不仅仅只是为当前工作服务,可以说今天的文件就是明天的档案.要站在对历史负责的高度,按 文档一体化”的要求,积极研究电子文件管理的原则、体制、方法与技术.有力地指导电子文件管理实践,更好、更有效地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规范办好每一份文件。 其次,要做好电子档案的立法工作,强化全过程管理,树立质量管理意识。文秘和档案工作者各自的岗位质量责任是全过程管理的前提,立法是全过程管理的大法。电子文件的收集、管理、利用,涉及到各级政府、商务、司法、科技等部门,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法规,如电子档案管理法、电子签名法、电子证据法等.全体文秘人员和档案人员应遵守和执行各种法规,认真做好文秘和档案管理工作。 第三,完善电子档案的组织和管理,加强电子档案管理队伍建设。电子文件的复杂性及极强的技术性,要求必须有一套新的与之枫适应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机制,理顺文秘工作与档案管理的体制,加强全过程管理,实现“文档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文秘和档案管理人员要努力钻研信息技术,全面掌握电子文件形成与管理的特点,利用专业知识进行电子档案的科学管理,把电子文件和档案功能需求充分体现到系统的设计当中,实现文秘人员、档案管理人员和系统设计人员的有效合作,保证电子文件的有效管理。 第四,建立切实可行的技术保障体系。信息技术在给电子档案带来先进的管理和利用手段的同时,也给电子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带来一定的弊端。对于电子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诚然要利用其超能的技术特性提供保障。要建立电子文件运行生命周期表,完整地记载电子文件在生命期内的全部活动情况.要采用签署技术、加密技术、身份验证、防止改写措施等来保证周期表记录信息的准确性和原始性。电子文档周期表将作为检验其真实性的唯一依据和凭证{建立规范的电子文件归档技术.建立严密的检验技术,对进库的文挡及其周期表提供检验报告,创建校验文档与备份光盘,建立非法电子档案数据处理及原始数据恢复的完整技术,建立严密的档案数据转出、入库技术,提供检验报告和光盘备份并制定严密的档案转、入库制度. 参考文献: [1] 张宁.浅析电子文件的原始性与真实性[J].档案学通讯,2003,(1):24. [2] 张春有.现代文秘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衔接[J].山西档案,2001,(3):32.

高校本科 毕业 论文总体质量不高,秘书专业本科论文因为自身学科分类等问题更加如此,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关于秘书学毕业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浅谈秘书学毕业论文

秘书学专业的升本既是三代研究者们共同努力的里程碑,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将为我国的秘书职业化发展贡献力量。同时这个年轻的本科专业百样待兴。近年来,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等问题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从现有的研究论文来看这一问题普遍存在于各类型的高校中,无论是研究型专业或应用型专业都有研究者涉足,分析了本科毕业论文的现状和原因,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创新,甚至还有提到了本科毕业论文的存废问题。笔者所在的人文社科学院本科文秘专业建立已有八年时间,又一届毕业生答辩结束离开,然而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的确令人担忧。

毕业论文的作用不仅仅在于考察学生四年的学习能否运用专业知识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直观地体现出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的程度,也可以检查既定培养目标定位是否准确,同时可以反映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等一系列问题。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学院秘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一些问题,探讨如何提高秘书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等问题。

一.秘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现状及成因

目前很多高校秘书专业仍作为方向挂靠在汉语言文学之下,笔者学院也是如此,所以并没有强制性规定秘书专业学生一定要写秘书专业类 文章 ,不少学生把文学类或语言类作为论文选题方向,这无疑是虎头蛇尾,既没有体现出毕业论文最后环节的作用,更让人不得不怀疑所设秘书专业的专业性何在。这种情况其他高校也存在。而所写秘书专业类论文质量令人担忧,笔者所在学院一般都是组织部分高级职称的老师共商后拟定一批题目供学生选择,学生也可以自行命题,所选命题再由指导老师进行审核。以下是部分论文题目:

“通才型”商务秘书是现代企业的需要

现代企业秘书的素养

论秘书工作的变通性

论秘书处理投诉电话的技巧

浅谈微笑在秘书接待工作中的魅力

论秘书工作的主动性

秘书辅助领导的策略研究

论秘书协调工作中的思维变通性

论秘书如何与领导进行有效的沟通

论现代秘书的角色定位

论办公自动化对秘书工作的影响

论秘书的幽默语言

本科文秘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论秘书实践课程的改革

从这些命题以及完成后的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命题过大类型单一

命题是论文写作环节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作为应用型本科专业要提出一个既适合本科毕业生又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命题并不是一件易事。从以上部分命题来看,命题过大,很多并不适合本科毕业生。命题大写作时只能泛泛而谈,难以联系实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拟定命题的教师和指导教师大部分专长于文学类、语言类,对于秘书专业知之不多,几乎没有有办公室工作 经验 的教师,基于此所定命题倾向于文科化、理论化,表面上看似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实则稍加分析很难把握,比如“论秘书如何与领导进行有效的沟通”,细想不难发现,首先“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书面沟通、口头沟通、非语言沟通、电子沟通等等。其次领导也有大小正副之分,更何况领导的性格、工作方式、风格都因人而异,最后秘书分类也很多,党政机关秘书与企业秘书显然不同,企业秘书的行业特点也不能不考虑在内。所以很显然这个命题过大,要想论述全面一篇本科毕业论文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也很难把握。

命题单一体现在都是属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命题。比如从来没有学生想到过从秘书学理论或中国秘书史入手进行研究或梳理。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理论教学薄弱。这里的理论指的是对秘书学科基本理论构架的掌握和运用以及对中国秘书史的了解。一直以来都认为秘书专业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导致与社会严重脱节。近年来一直在强调要注重实践教学。许多教师尝试着运用了多种教学模式和实践模式,也发表了不少此类文章。注重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作为本科专业,如何与高职高专区别开来,学生的理论层次以及科研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从秘书层次来讲,作为本科专业应该以培养高级秘书为导向,也应该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素养。从另一方面考虑目前我们大部分的教师都出身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被迫转行,师资力量薄弱。本科秘书学专业除了培养出合格的秘书人才外,还应承担着培养知识传承人、研究型人才的责任,这对于秘书学专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闭门造车论文空

几乎所有学生在写论文时都抱怨论文太难写。难写的原因一除了在于学生对于秘书学相关理论掌握程度差且不能灵活运用,导致理论分析能力较差,几乎没有任何自己的想法和分析,抄袭现象很普遍。原因二在于学生对于实际秘书工作状况,企事业单位情况一无所知。秘书这个职业是一个很特别的服务性职业,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类别很广,技能颇多,再加上行业性质特点的不同等因素,不在岗位上好好呆上一段时间是无法摸清其中的门道的。而且秘书学还不同于经济管理、会计等学科,它没有那么强的实证性和可分析性,比如经济管理学即使学生没有工作经验,但仍可以对一些社会 热点 问题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分析,会计学也可以对计算公式和结论进行推导。而作为应用型的秘书学专业要写出实用性较强的论文是比较不容易的(从上面所列命题来看都为实际应用类命题)。学生在实际写作过程中便只能空谈,用一段段空洞的理论来充字数。

成因有:一指导老师很少有秘书方面的工作经验,最多只能在理论上给予一些指导,无法进入实质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二实践环节效率低,学生觉得无法从中学到东西,对论文的写作没有帮助。究其原因在于一个实践时间安排分散,有学生曾在论文中提到觉得实践环节时间少,从笔者所在秘书专业来看实践环节总共有180学时,看似不少,但其中包括课堂实践环节加上见习时间(两周,不是实习),非常分散,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看出一些秘书工作的门道来确实不够。另外每年暑假两个月时间也应该被利用起来,让学生做一些秘书专业方面的研究或社会调查,可以为毕业论文打下基础。二见习实习的指导不够。经常有学生反映去见习就是去给人家打打杂工的。作为新人打杂工是很正常的。很多单位出于某些原因也不会让学生接触到一些工作内容。在学生见习或实习前应该对学生进行指导,如何主动去学、学什么。即使时间不长,也能学到日常办公的方式、程序,感受秘书待人接物的不同等。那么对于学生写毕业论文就能有一定帮助。成因三培养方向模糊。各高校秘书专业培养目标模糊,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基本相同,是一种“通才式 教育 ”,不能符合地方产业越来越多的专才需要。这导致学生在写论文时也只是泛泛而谈,没有任何针对性。 3.草草完成,不重视

毕业论文一般在大四第一学期中期提上日程,在此之前,毕业论文在学生看来是遥远的事,是毕业之前最后一道麻烦的坎。麻烦在于其一学生认为重来没有写过这么多字的文章,重来没有也不懂如何去查找整合资料,不知该如何入手,从而产生惧怕心理。其二整个毕业论文完成时间中还包括实习阶段,很多学生更着重于就业问题。所以用来好好写论文的时间并不多,再加上学校要求毕业率,几乎没有学生会因为毕业论文而毕不了业。这些因素导致学生不重视在所难免。

究其成因在于学校都把毕业论文独立于教学课程、实习之外。大学四年里,秘书专业的学生理应进行一定量的社会调查,完成调查 报告 ,写作一定量的论文,并且应该带有目的性地进行实践实习环节。因此,毕业论文应该是学生四年里以此为基础的一个延续或 总结 。这样学生即能写也易写,更能体会到毕业论文的价值,把它作为学习阶段和就业之间的连接点,不会把它当成一块鸡肋。

除以上几点问题外,生多师少指导难、第一手资料少,参考价值不高等也是导致毕业论文质量的原因。

二.提高秘书学专业本科论文质量的相关对策

1.明确本科秘书学专业的培养目标

本科秘书学专业应该属于应用型专业,其教育则应侧重培养学生利用专业理论和 方法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现代大学应该以知识传承、知识创新和服务社会为核心职能。因此即使是应用型专业也必须重视本科生科学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对少数有研究兴趣的学生,仍应给予其继续深造的能力和机会。否则,应用型大学就有滑落到高职高专类院校行列的可能。所以秘书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既要重点培养高级应用型秘书人才,同时也应该对培养研究型人才加以重视。只有这样才更有助于秘书职业化进程和秘书学专业的发展。

2.加强秘书专业的理论教学

要加强理论教学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理论课程安排。从笔者所在秘书专业现在课程安排来看开了一门秘书学的课程48课时,主要以实务为主,虽然笔者很想多讲一些秘书理论方面的东西,但因为课时不够,很多本科生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都涉及不到,直接导致学生眼界认识窄,理论分析研究水平低。另一门中国秘书史32课时,下学期将被删,理由是繁琐学生不爱听。做为高级秘书人才学习古代秘书的发展,以史为鉴是必要的,同时也可以与高职高专有所区别,同时我国秘书史目前很多都是空白,作为本科生也可以以此为研究对象。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开设秘书学概论和中国秘书史课程,分别设置在第一学期下半学期、第二学期上半学期。

3.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现在实践教学、案例教学都被秘书学专业老师重视并运用到秘书实务的教学过程中。而理论教学也不能采用满堂灌的方式,一来枯燥,效果不理想,二来无法激发学生思考。应以案例为导向让学生自己来挖掘出理论。比如在讲到秘书素养时,笔者曾把一篇《一个女秘书的一天》作为案例提前发给学生,上课时就围绕此案例让学生思考发现一个合格的秘书在处事中应该具备的综合素养。又例如在讲到团队问题时,可以利用唐僧四师徒的例子来阐发异质结合的道理。每堂课应该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师生交流。多种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完善秘书专业教师职称评审,加强教师自身科研水平

因为涉及到评职称问题,很多秘书专业教师只是“兼职”教秘书,科研仍旧以本身专业为主,这既不利于学科的发展,也不利于毕业论文指导。解决了秘书学专业教师评职称的问题,可以鼓励广大教师多做研究,学生可以以教师的研究课题为依托,将学生引入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通过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使学生在团队精神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主动学习精神等方面都有很好的锻炼。也为自己的毕业论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5.把毕业论文与教学、实践、实习相结合,做好前期准备

目前,本科生在做毕业论文时普遍存在没有做好前期准备的情况。许多学生在大四写毕业论文时才绞尽脑汁确定论文题目,即使查阅相关文献,对研究背景了解甚少,文献综述普遍过于笼统和宽泛,论文也只是简单地罗列堆砌,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明显不足。针对这一情况应该早早给学生灌输毕业论文写作的意识,教学过程中每年可以给学生布置一篇三千字左右的论文,鼓励学生做连续性的研究,熟悉论文的规范写作,养成严谨的写作习惯。指导学生在暑期、实践、实习期间多做社会调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自己感兴趣、有启发的问题,定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样慢慢积累下来,毕业论文对于学生来说就应该是熟悉,水到渠成的工作。

6.加强校企的联合,把毕业论文融入求职

可以定期邀请企业秘书工作者或管理者来校授课,向学生介绍目前秘书工作的现状,工作的中心,企事业单位对于秘书的要求,谈谈秘书工作的经验与不足。这要比论文指导课或教师指导更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同时毕业论文的研究及前期的成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是学生真正工作前的工作经验积累和总结。可以作为求职的资本向招聘单位展示。让招聘单位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研究精神,工作的能力,创新的能力。

三.本科秘书学专业论文模式

秘书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应该起到以下作用:1.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研能力;4.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5.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6.培养学生 人际交往 的能力;7.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结合培养目标,可以有两种毕业论文模式:一种“应用型”论文,一种“研究型”论文。“应用型”论文是指学生可以针对当代秘书工作的实际问题运用秘书学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论文。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地考察,调研、访谈后撰写论文,也可以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呈现。“理论研究型”论文针对秘书学或秘书工作中某一个(些)问题、现象进行深入分析、讨论并得到有意义结论的论文,主要是释理,可以对秘书学专业中已有的理论进行阐释,也可以提出新的秘书学理论,还可以对中国秘书发展过程中各种现象进行梳理研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其中任何一种模式。

浅谈秘书学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 浅谈秘书学毕业论文

★ 浅谈办公室秘书工作毕业论文

★ 对于秘书学认识的论文

★ 秘书学的案例及其分析

★ 浅谈秘书修养论文

★ 办公室秘书实习报告范文3000字

★ 教学秘书个人发展论文

★ 浅谈秘书的职业素养

★ 秘书素养开题报告和论文

★ 现代秘书素养论文

知网、维普、万方都可以的

商务秘书毕业论文选题

本科秘书专业人才培养探讨论文 作者/刘文花 一、我国秘书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 我国开办秘书专业已有30 余年的历史,自1980 年上海大学文学院首开秘书专业, 至今有300 余所高校开设了秘书专业。目前, 全国的秘书专业教育呈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 秘书专业学历偏低, 大专、中专、职高学历占绝大多数, 生源主要有五类, 即函授生、电大生、职大生、自考生、夜大生。①虽然当前的秘书专业有本科层次, 但多为专科基础上的自考生, 且数量很少。第二, 开设秘书专业的普通高校中, 民办高校偏多, 本科院校、重点高校较少。由于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和正规的培养过程, 导致毕业生质量较差, 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湖南师范大学招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涉外秘书专业学生, 根据招生对象不同采取不同学习形式: 高升专为全日制, 学生毕业可取得大学专科学历; 专升本有全日制和周末班, 学生毕业可取得大学本科学历, 还可申请学士学位, 但因为生源质量差, 难以保证培养出高质量的毕业生。第三, 获得本科文凭的秘书专业毕业生多被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而当今的秘书绝不仅仅是“笔杆子”, 这显然有些偏颇。由于上述原因, 加之社会对秘书的要求越来越高, 秘书培养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导致秘书专业毕业生质量不过关, 不能适应市场需要, 出现就业困难。 二、秘书职业化与市场需要 秘书作为一种职业, 与市场紧密联系。我国秘书职业化起步较晚, 1997 年12 月, 原国家劳动部组织编制并正式颁发了《秘书职业技能标准》和《秘书技能鉴定规范》; 1998 年6月, 又发布了《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试点工作方案》, 在北京、上海、重庆等10 个省市开展秘书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的试点工作, 才迈出了秘书职业化的第一步。2000 年3 月16 日,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 要求从2000 年7 月1 日起, 凡“规定” 中涉及的各行业技术工种和有关人员,上岗必须持有该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秘书被正式列入其中。这意味着中国秘书职业化时代的真正到来。②秘书作为一种职业, 要求从业者具备职业精神、职业技能和职业行为规范, 这成为本科秘书专业课程设置的依据。秘书主要是一些从事办公室程序性工作、协助上司处理政务及日常事务并为决策及实施提供服务的人员。这是一个包含了从企业基础文书、专职文秘到高级行政助理在内的一个完整的行政辅助人员体系。秘书职业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文字和语言沟通能力、综合协调与合作能力、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以及踏实的工作态度与作风, 而这些正是一名优秀秘书所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质。因此, 必须提升秘书培养层次。当前, 秘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并非“秘书过剩”, 与此相对的是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高质量秘书, 出现了“供” 与“需” 脱节的现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秘书在不断转型。改革开放后, 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领导工作繁重, 事务缠身, 急需一批有办事能力的秘书辅助, 于是各地纷纷举办(行政) 秘书进修、培训班, 于是培养了一批办事型秘书。领导既要办事又要办文, 顺应这种需要, 各高校开办了中文秘书专业, 于是培养了一批办文办事型秘书。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社会和企业需要一些综合管理经营型人才, 经贸秘书专业应运而生, 于是培养了一批市场型秘书。随着中国的“入世” 和市场与国际接轨, 催生了对经贸外语方面复合型商务秘书的需求, 于是又出现了一批开放型秘书。可见, 对秘书的培养不能简单停留在会办文办会办事的执行性人才上, 而应该是宽口径、厚基础、多技能、广出路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管理类人才, 而这类人才必须通过本科教育进行正规的专业化培养。这既符合高等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教育规律, 又能够与秘书职业化的特点相结合, 实现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目标。 我国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第四次修订工作已经结束, 并于2012 年10 月12 日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 版)》, 在文学门类下的中国语言文学类中特设了秘书学本科专业。可见, 秘书人才培养已进入本科层次。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高层次秘书人才的使命。但是, 关于秘书学专业的学科归属仍有待探讨, 根据当前对秘书工作的'定位, 将秘书专业归入管理类亦无不当。 三、本科秘书专业培养的探索 (一) 培养目标 全日制本科秘书专业人才的培养要高层次、高起点、高定位, 因此本科秘书专业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多技能、广出路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管理类人才; 就秘书职业定位而言, 应该培养高级行政助理这一在秘书职业序列中层次较高的人才。 宽口径包括两方面含义: 一是学生来源广, 统一招收应、往届高中毕业生, 实行文理兼招。文理兼招是考虑到秘书素质的综合性,既要有良好的个人基本素质, 又要有文字功底, 还要会定量分析, 辅助决策; 文理兼招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学业情况和特长发挥情况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 因为他们具备秘书通用的技能和素养, 在英语、写作、沟通、组织、管理、决策等方面各有专长,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就业。二是所学知识面要广, 具有综合性的知识结构, 不求每一领域都“精”, 但一定要“博”, 成为一专多能的“T” 字型人才。 厚基础是指要夯实秘书专业基础, 这要以良好的生源质量作保证, 因此该专业对于高考成绩应有较高要求。重点高校秘书专业绝对不能成为“兜底” 专业, 否则学生会产生受挫感; 一般高校该专业的录取分数要尽量高一些, 让学生充满自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 使学生成为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勤勉奋进的职业秘书, 成为精通管理、懂得决策、善于沟通、精明强干的业务骨干。 多技能是指要让学生接受多方面的培养和训练, 不仅要学专业知识, 而且眼光要瞄准就业, 相信“艺多不压身”。学生只要具备了从事秘书职业的基本文字技能、组织协调技能、沟通技能、现代办公设备使用和维护技能、良好的英语表达技能、企业管理技能(如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管理体系认证) 等, 就业自然就不再是难题。 广出路是就培养目标而言的。通过对学生进行精心、细致的培养, 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 学生才会拥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就秘书职业序列而言,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对专业的学习情况, 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如基础文书、专业文秘、高级行政助理等; 也可以从事办公室其他工作, 如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 还可以从事公共关系方面的工作,依靠良好的修养和沟通谈判能力成为出色的公关小姐或者公关先生; 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从事其他方面的工作, 如销售、创业等。 (二) 培养模式 理论学习+ 技能培训, 课堂学习+ 实践训练, 学生实训+ 教师实践, 学历教育+ 职业资格证。 大学本科教育首先要注重理论学习, 夯实学生理论功底, 这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但是, 秘书专业与市场紧密挂钩, 要求学生不仅懂理论, 更要懂技能, 能做事、会做事、做好事, 光说不练的假把式必将被市场淘汰。因此, 技能培训要在秘书人才培养中予以高度重视。为此, 要建立实训室, 配备相关设备和人员。考虑到秘书技能的综合性和多样性, 实训室要涵盖形体与礼仪训练室、摄影室、化妆室、模拟会议室、模拟办公室(包括各种现代化办公设备) 等场所。 课堂学习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方式。课堂教学涉及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 在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 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引导, 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在教育观念和方式上, 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改“以教师为主” 和“满堂灌” 的观念和方式, 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教师要通过积极的引导, 采用互动式教学和参与式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学生要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在学习活动中抓住每一次锻炼机会, 把课堂看作学习知识、提高素质的演练场。在秘书人才培养中, 仅依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如何让秘书人才走出校门之后马上适应工作岗位和社会, 是本科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 在校期间对学生要进行岗位实训, 通过大量的实践训练, 提高学生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偶然事件的能力。为实现上述目标, 一方面, 可以采用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 聘请企业的资深员工为学生的实践指导教师, 把企业变成培养学生的实践课堂。另一方面, 增加学生实践模块的学时和学分, 学生每一学期(包括寒暑假) 必须花至少六周时间实习, 可分散进行也可在假期集中进行, 每一学期后提交实践总结报告; 在实习过程中, 要建立严格的监督和考评制度。 为了提高实训质量, 还必须重视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这就需要教师从实际部门、实际岗位获得实践知识和技能, 进而提升教学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 为培养优秀秘书人才奠定师资基础。因此, 要建立教师实践基地, 定期选派教师进行挂职锻炼, 将实践锻炼与教学和科研相结合, 这样在促进教师成长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加实用的知识, 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工作适应性。 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结合, 是培养高层次秘书人才的必要途径。秘书职业化的重要体现是推行国家秘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培养高层次秘书人才, 必须打破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之间的界限, 把秘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引入到本科秘书专业教育中来, 在高等教育中建立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 使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教育有机结合。学生除获取秘书职业资格证之外, 还要积极争取考取普通话等级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助理人力资源师证书、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证书、信息化办公应用师证书、国家核心能力资格证书、ISO9000 内审员证书, 用证书证明自身的实力,以实力获取满意的职业。 (三) 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取决于本科秘书教育的培养目标, 它是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的。为培养懂管理、会决策, 能办文、办会、办事, 会交际、善表达的智能型高层次秘书人才, 课程设置应采用以管理学为基础, 秘书知识和技能型课程为核心, 体现秘书良好综合素质为辅助的课程体系, 将专业课程分为基础理论、专业技能、辅助选修、实践四个模块(具体课程设置见下表)。不同性质的课程应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实训类课程采用考查方式, 注重实训实效; 理论类课程采用考试方式, 注重基础理论的掌握和运用程度。须强调的是, 为了让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 应将《秘书职业规划指导》作为新生入学第一课, 帮助学生认识秘书专业, 明确学习目标, 进行理性的学生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 总之, 本科层次的秘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遵循高定位、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 通过设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 设置全面实用的课程体系和探索有效的培养模式, 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相结合, 以培养能够与市场接轨、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秘书人才。 注释: [1]马守君。试谈高等院校秘书专业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1)。 [2]郭建庆。秘书职业化对高校秘书专业培养模式的导向[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知网、维普、万方都可以的

高校本科 毕业 论文总体质量不高,秘书专业本科论文因为自身学科分类等问题更加如此,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关于秘书学毕业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浅谈秘书学毕业论文

秘书学专业的升本既是三代研究者们共同努力的里程碑,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将为我国的秘书职业化发展贡献力量。同时这个年轻的本科专业百样待兴。近年来,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等问题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从现有的研究论文来看这一问题普遍存在于各类型的高校中,无论是研究型专业或应用型专业都有研究者涉足,分析了本科毕业论文的现状和原因,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创新,甚至还有提到了本科毕业论文的存废问题。笔者所在的人文社科学院本科文秘专业建立已有八年时间,又一届毕业生答辩结束离开,然而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的确令人担忧。

毕业论文的作用不仅仅在于考察学生四年的学习能否运用专业知识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直观地体现出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的程度,也可以检查既定培养目标定位是否准确,同时可以反映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等一系列问题。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学院秘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一些问题,探讨如何提高秘书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等问题。

一.秘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现状及成因

目前很多高校秘书专业仍作为方向挂靠在汉语言文学之下,笔者学院也是如此,所以并没有强制性规定秘书专业学生一定要写秘书专业类 文章 ,不少学生把文学类或语言类作为论文选题方向,这无疑是虎头蛇尾,既没有体现出毕业论文最后环节的作用,更让人不得不怀疑所设秘书专业的专业性何在。这种情况其他高校也存在。而所写秘书专业类论文质量令人担忧,笔者所在学院一般都是组织部分高级职称的老师共商后拟定一批题目供学生选择,学生也可以自行命题,所选命题再由指导老师进行审核。以下是部分论文题目:

“通才型”商务秘书是现代企业的需要

现代企业秘书的素养

论秘书工作的变通性

论秘书处理投诉电话的技巧

浅谈微笑在秘书接待工作中的魅力

论秘书工作的主动性

秘书辅助领导的策略研究

论秘书协调工作中的思维变通性

论秘书如何与领导进行有效的沟通

论现代秘书的角色定位

论办公自动化对秘书工作的影响

论秘书的幽默语言

本科文秘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论秘书实践课程的改革

从这些命题以及完成后的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命题过大类型单一

命题是论文写作环节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作为应用型本科专业要提出一个既适合本科毕业生又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命题并不是一件易事。从以上部分命题来看,命题过大,很多并不适合本科毕业生。命题大写作时只能泛泛而谈,难以联系实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拟定命题的教师和指导教师大部分专长于文学类、语言类,对于秘书专业知之不多,几乎没有有办公室工作 经验 的教师,基于此所定命题倾向于文科化、理论化,表面上看似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实则稍加分析很难把握,比如“论秘书如何与领导进行有效的沟通”,细想不难发现,首先“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书面沟通、口头沟通、非语言沟通、电子沟通等等。其次领导也有大小正副之分,更何况领导的性格、工作方式、风格都因人而异,最后秘书分类也很多,党政机关秘书与企业秘书显然不同,企业秘书的行业特点也不能不考虑在内。所以很显然这个命题过大,要想论述全面一篇本科毕业论文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也很难把握。

命题单一体现在都是属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命题。比如从来没有学生想到过从秘书学理论或中国秘书史入手进行研究或梳理。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理论教学薄弱。这里的理论指的是对秘书学科基本理论构架的掌握和运用以及对中国秘书史的了解。一直以来都认为秘书专业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导致与社会严重脱节。近年来一直在强调要注重实践教学。许多教师尝试着运用了多种教学模式和实践模式,也发表了不少此类文章。注重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作为本科专业,如何与高职高专区别开来,学生的理论层次以及科研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从秘书层次来讲,作为本科专业应该以培养高级秘书为导向,也应该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素养。从另一方面考虑目前我们大部分的教师都出身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被迫转行,师资力量薄弱。本科秘书学专业除了培养出合格的秘书人才外,还应承担着培养知识传承人、研究型人才的责任,这对于秘书学专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闭门造车论文空

几乎所有学生在写论文时都抱怨论文太难写。难写的原因一除了在于学生对于秘书学相关理论掌握程度差且不能灵活运用,导致理论分析能力较差,几乎没有任何自己的想法和分析,抄袭现象很普遍。原因二在于学生对于实际秘书工作状况,企事业单位情况一无所知。秘书这个职业是一个很特别的服务性职业,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类别很广,技能颇多,再加上行业性质特点的不同等因素,不在岗位上好好呆上一段时间是无法摸清其中的门道的。而且秘书学还不同于经济管理、会计等学科,它没有那么强的实证性和可分析性,比如经济管理学即使学生没有工作经验,但仍可以对一些社会 热点 问题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分析,会计学也可以对计算公式和结论进行推导。而作为应用型的秘书学专业要写出实用性较强的论文是比较不容易的(从上面所列命题来看都为实际应用类命题)。学生在实际写作过程中便只能空谈,用一段段空洞的理论来充字数。

成因有:一指导老师很少有秘书方面的工作经验,最多只能在理论上给予一些指导,无法进入实质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二实践环节效率低,学生觉得无法从中学到东西,对论文的写作没有帮助。究其原因在于一个实践时间安排分散,有学生曾在论文中提到觉得实践环节时间少,从笔者所在秘书专业来看实践环节总共有180学时,看似不少,但其中包括课堂实践环节加上见习时间(两周,不是实习),非常分散,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看出一些秘书工作的门道来确实不够。另外每年暑假两个月时间也应该被利用起来,让学生做一些秘书专业方面的研究或社会调查,可以为毕业论文打下基础。二见习实习的指导不够。经常有学生反映去见习就是去给人家打打杂工的。作为新人打杂工是很正常的。很多单位出于某些原因也不会让学生接触到一些工作内容。在学生见习或实习前应该对学生进行指导,如何主动去学、学什么。即使时间不长,也能学到日常办公的方式、程序,感受秘书待人接物的不同等。那么对于学生写毕业论文就能有一定帮助。成因三培养方向模糊。各高校秘书专业培养目标模糊,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基本相同,是一种“通才式 教育 ”,不能符合地方产业越来越多的专才需要。这导致学生在写论文时也只是泛泛而谈,没有任何针对性。 3.草草完成,不重视

毕业论文一般在大四第一学期中期提上日程,在此之前,毕业论文在学生看来是遥远的事,是毕业之前最后一道麻烦的坎。麻烦在于其一学生认为重来没有写过这么多字的文章,重来没有也不懂如何去查找整合资料,不知该如何入手,从而产生惧怕心理。其二整个毕业论文完成时间中还包括实习阶段,很多学生更着重于就业问题。所以用来好好写论文的时间并不多,再加上学校要求毕业率,几乎没有学生会因为毕业论文而毕不了业。这些因素导致学生不重视在所难免。

究其成因在于学校都把毕业论文独立于教学课程、实习之外。大学四年里,秘书专业的学生理应进行一定量的社会调查,完成调查 报告 ,写作一定量的论文,并且应该带有目的性地进行实践实习环节。因此,毕业论文应该是学生四年里以此为基础的一个延续或 总结 。这样学生即能写也易写,更能体会到毕业论文的价值,把它作为学习阶段和就业之间的连接点,不会把它当成一块鸡肋。

除以上几点问题外,生多师少指导难、第一手资料少,参考价值不高等也是导致毕业论文质量的原因。

二.提高秘书学专业本科论文质量的相关对策

1.明确本科秘书学专业的培养目标

本科秘书学专业应该属于应用型专业,其教育则应侧重培养学生利用专业理论和 方法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现代大学应该以知识传承、知识创新和服务社会为核心职能。因此即使是应用型专业也必须重视本科生科学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对少数有研究兴趣的学生,仍应给予其继续深造的能力和机会。否则,应用型大学就有滑落到高职高专类院校行列的可能。所以秘书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既要重点培养高级应用型秘书人才,同时也应该对培养研究型人才加以重视。只有这样才更有助于秘书职业化进程和秘书学专业的发展。

2.加强秘书专业的理论教学

要加强理论教学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理论课程安排。从笔者所在秘书专业现在课程安排来看开了一门秘书学的课程48课时,主要以实务为主,虽然笔者很想多讲一些秘书理论方面的东西,但因为课时不够,很多本科生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都涉及不到,直接导致学生眼界认识窄,理论分析研究水平低。另一门中国秘书史32课时,下学期将被删,理由是繁琐学生不爱听。做为高级秘书人才学习古代秘书的发展,以史为鉴是必要的,同时也可以与高职高专有所区别,同时我国秘书史目前很多都是空白,作为本科生也可以以此为研究对象。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开设秘书学概论和中国秘书史课程,分别设置在第一学期下半学期、第二学期上半学期。

3.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现在实践教学、案例教学都被秘书学专业老师重视并运用到秘书实务的教学过程中。而理论教学也不能采用满堂灌的方式,一来枯燥,效果不理想,二来无法激发学生思考。应以案例为导向让学生自己来挖掘出理论。比如在讲到秘书素养时,笔者曾把一篇《一个女秘书的一天》作为案例提前发给学生,上课时就围绕此案例让学生思考发现一个合格的秘书在处事中应该具备的综合素养。又例如在讲到团队问题时,可以利用唐僧四师徒的例子来阐发异质结合的道理。每堂课应该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师生交流。多种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完善秘书专业教师职称评审,加强教师自身科研水平

因为涉及到评职称问题,很多秘书专业教师只是“兼职”教秘书,科研仍旧以本身专业为主,这既不利于学科的发展,也不利于毕业论文指导。解决了秘书学专业教师评职称的问题,可以鼓励广大教师多做研究,学生可以以教师的研究课题为依托,将学生引入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通过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使学生在团队精神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主动学习精神等方面都有很好的锻炼。也为自己的毕业论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5.把毕业论文与教学、实践、实习相结合,做好前期准备

目前,本科生在做毕业论文时普遍存在没有做好前期准备的情况。许多学生在大四写毕业论文时才绞尽脑汁确定论文题目,即使查阅相关文献,对研究背景了解甚少,文献综述普遍过于笼统和宽泛,论文也只是简单地罗列堆砌,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明显不足。针对这一情况应该早早给学生灌输毕业论文写作的意识,教学过程中每年可以给学生布置一篇三千字左右的论文,鼓励学生做连续性的研究,熟悉论文的规范写作,养成严谨的写作习惯。指导学生在暑期、实践、实习期间多做社会调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自己感兴趣、有启发的问题,定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样慢慢积累下来,毕业论文对于学生来说就应该是熟悉,水到渠成的工作。

6.加强校企的联合,把毕业论文融入求职

可以定期邀请企业秘书工作者或管理者来校授课,向学生介绍目前秘书工作的现状,工作的中心,企事业单位对于秘书的要求,谈谈秘书工作的经验与不足。这要比论文指导课或教师指导更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同时毕业论文的研究及前期的成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是学生真正工作前的工作经验积累和总结。可以作为求职的资本向招聘单位展示。让招聘单位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研究精神,工作的能力,创新的能力。

三.本科秘书学专业论文模式

秘书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应该起到以下作用:1.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研能力;4.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5.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6.培养学生 人际交往 的能力;7.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结合培养目标,可以有两种毕业论文模式:一种“应用型”论文,一种“研究型”论文。“应用型”论文是指学生可以针对当代秘书工作的实际问题运用秘书学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论文。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地考察,调研、访谈后撰写论文,也可以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呈现。“理论研究型”论文针对秘书学或秘书工作中某一个(些)问题、现象进行深入分析、讨论并得到有意义结论的论文,主要是释理,可以对秘书学专业中已有的理论进行阐释,也可以提出新的秘书学理论,还可以对中国秘书发展过程中各种现象进行梳理研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其中任何一种模式。

浅谈秘书学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 浅谈秘书学毕业论文

★ 浅谈办公室秘书工作毕业论文

★ 对于秘书学认识的论文

★ 秘书学的案例及其分析

★ 浅谈秘书修养论文

★ 办公室秘书实习报告范文3000字

★ 教学秘书个人发展论文

★ 浅谈秘书的职业素养

★ 秘书素养开题报告和论文

★ 现代秘书素养论文

秘书学学位论文

中国加入WTO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成熟的条件下,企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秘书人员面对这一严峻挑战,要以乐观、自信的态度去积极面对。文章围绕着乐观、自信的定义及相互关系,阐明了秘书培养乐观、自信精神的重要性,还联系实际阐述秘书应如何提高自信这些方面。表明了秘书人员要同时增强知识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做新世纪的高素质的秘书人才的观点。 【关键词】 秘书 素质 心理素质 乐观 自信 秘书是一项常青的职业,古今中外,各行各业都需要秘书。可以说,有了社会组织和文字,就形成了文牍性很强的秘书工作;有了国家,便出现了为统治者服务的国家秘书工作。秘书工作在我国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已出现了“秘书”一词。 在我国,秘书学界就给“秘书”这一词定了一个明确而清晰的概念:“所谓秘书,就是掌管文书并直接辅助领导者全面处理事务的工作人员。” 而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加深和对外联系的加强,国内企业的对外贸易也越来越频繁。这样,在“秘书”这一种概念下,就有了一个新的属概念“涉外秘书”。所谓涉外秘书是指在我国“三资”企业和外贸、外事、海关、银行、税务、保险、宾馆商场等涉外单位供职的秘书。 在今天,秘书已成为世界范围内覆盖面最广的职业之一,被称为现代社会的第361行。 (一)秘书的工作性质 由以上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秘书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其是从属、服务于领导的。其主要内容就是指秘书工作本身不能脱离它所服务的领导而独立存在,领导工作涉及到哪里,它的工作范围就延伸到哪里。尽可能地为领导、机关创造各种便利条件,以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所以说,从属性、服务性、辅助性就是对秘书工作性质的最好概括。 (二) 秘书的工作性质 秘书工作从属性、服务性、辅助性的根本性质,决定了秘书工作的一系列特点。秘书工作是从属于领导工作,秘书主要是为领导服务的。事无大小,只要是与领导、与上司有关的工作,都必须秘书亲自处理。可以说,繁、杂、忙、累四个字就是对秘书工作特点的最适当的形容。 正是这一复杂的工作特点,对秘书的心理就有了特殊的要求。 (三)人的心理 人的心理是外部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直接支配着人的言谈举止,心理素质是文秘人员基本素质的基础。每个社会工作者从事某种事业都要具备本行业所需的思想,道德,智能修养。由于工种不同,自身的性质,爱好,心理等因素对工作也起着大小不同的作用。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文秘人员,必须学会调整自己的心理平衡,保持良好的心态,努力培养高雅的气质,完善个人的乐观、豁达的性格。 (二)涉外秘书的心理素质 涉外秘书的心理素质是指她们在供职时表现出来的经常和稳定的心理特点。涉外秘书从事的是脑力劳动,这一劳动头绪多,范围广,内容杂。其心理活动频繁。美国福丽斯在《成功的秘书》一书里曾列举现代秘书的各种职责,其中包括:“打字、归档、接待来访、处理函件、编写报告、在上司不在时处理日常事务”等等。面对如此繁杂的任务,一个秘书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难以胜任这项工作的。 但同时,我们看到,即使我们秘书人员如此的默默做好本份工作,但仍会遭到社会上一些人士的世俗偏见。诚然,是有一些心术正的秘书利用职务之便进行一些不法行为,不道德交易以获得自身利益。给社会,人们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带给人们对这一职业的偏见,也给秘书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 我们可以从以下的例子中看到造成这一偏见的原因: 1.时代发展到今天,有些秘书不是把工作重点放在文秘写作和其他工作上,而是一门研究领导的心理和爱好。他们还从前清奸臣和坤那里学习到一套吹拍哄的本领,把领导服侍的舒舒服服。有的还哄那些贪官进赌场,帮他们找“三陪女”,掩护“二奶”,变着法子到下面索要贿赂,这样的秘书实际上已经成了腐败分子的走狗和帮凶。 2.还有一种变了味的秘书,那就是少数高官和大款用的女秘书。这种秘书靠的不是本事而是脸蛋,她们不干工作,只为领导提供全方位工作。正是这种人,亵渎了秘书的称号,贬损了这个职业的名声,让很多人一提起女秘书,就想到“三陪女”,“二奶”,“小蜜”这样的名词,也让一些真正能当好秘书的女性蒙受无端的歧视。 所以,秘书要想在这一行业中有所作为,打破人们对此存在的偏见,就要有一个健康,坚强地心理素质。我认为,秘书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要求中,乐观、自信是最重要的。乐观的人能以开朗的心态积极面对来自社会上工作上的压力;而自信的人则能在工作中,交际中得心应手,表现出色。充分发挥出秘书人员的作用和魅力

给你一篇文秘范文做参考 《秘书工作艺术谈》 秘书工作的艺术性,表现在技能与技巧的运用上面。要想做一名好秘书,不仅仅要明确认识自己所处的位置,找准自己的坐标,要具备广博的科学知识,还要懂得一系列工作方法和工作艺术。其方法和艺术主要体现在"三服务"方面。那么,怎样表现秘书工作的艺术呢? 一、尊重而不奉承吹捧 理顺与领导的关系,是秘书工作者事事碰到,需时时注意、处处谨慎的事情,也是表现工作艺术的地方。总的原则是以事业为重,从工作出发,从领导与被领导的地位出发,对正职和副职领导的工作、地位、人格等,要同等尊重、支持、配合、协助。 如果某项工作,正职(或常委会)决定由某一副职负责去抓,秘书在配合进行这项工作时就应该以这位负责的副职领导为轴心进行运转。有关这项工作的请示、汇报工作,就直接对这位副职,不要越过他再向正职或其他副职请示、汇报了。关于向正职请示、汇报,或向其他副职沟通情况,那是负责这项工作的副职的责任。秘书如搞多头请示、汇报,就是多余,会把事情弄乱。 实践证明,多位领导者,就有多种个性特点或类型。要根据领导者的性格类型相处,逆着来往往会出问题。如内向性格的领导,喜欢独自思考问题与办理事务;外向性格的领导,善于人际交往,喜欢同别人一起商量工作。对待前者,秘书最好是在事前当参谋,事后做助手,当领导在独立思考的时候,就不参谋了,否则,就会干扰他的思考。对待后者,要及时协助他组织人员共同商量工作,秘书要有分寸地参与其中,发挥参谋和助手作用。 二、主动而不越位脱轨 秘书工作是以领导工作为轴心,要紧紧围绕这一轴心,进行上下、左右、前后同步运行的辅助性工作。辅助性决定了秘书工作的被动性。怎样变被动为主动,要看秘书的工作艺术。有四个方面:一是争取同领导者一样了解和掌握全局性工作;二是争取同领导者一样了解和掌握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能够分清工作的轻重缓急,主动排除干扰中心工作的事项;三是研究领导工作的思路,分析领导的意图,并加以理解、完善和落实,四是积累和储存有关工作资料,该记住的要记熟,该保存的要保存。有了这四个方面的基础,工作中才能与领导者有一致的认识,才有共同情感和语言,商量工作时,补充和修正的意见,才能提到点子上。日常工作中,要善于将领导的决策内容、实施方案和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进行分解、立项,明确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和怎样做的措施等,按计划列出个明细运行图。 三、服从而不盲从附和 秘书工作是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枢纽,有调度、协调、综合加工的作用。秘书人员处在这样一个重要位置,就得和领导拉一套马车,按领导者的意图前进。但是,服从并不等于盲从和不加分析的附和。"分析"有两层意思:一是从分析中加深理解领导意图,增强执行的信心;二是从分析中拾遗补缺,起进一步完善的作用。按领导者的意见办事,也只能是执行正确的意见,对一些不正确的、违法乱纪、以权谋私的点子或行为,不仅不能办,还要坚决抵制和反对。 四、补台而不挖角拆台 秘书怎样在多位领导之间当参谋、搞协调?首先,心里要有一杆平衡秤,要一视同仁,不论哪位领导安排工作,都要做好,不能有的去做,有的不去做,或三心二意去做。这与我们日常交朋友多从感情和兴趣出发不一样。在多位领导者面前,不论是在思想感情上,还是在行为活动上都不能产生倾斜度。其次,领导之间产生分歧时,只能被动地双向地劝慰、弥合、消除,不能主动地、单向地瞎掰扯、乱搅和,或者保持沉默。本着工作上的支持,关系上的爱护,感情上的友谊去做,这比什么都重要。不能站在一边,冷落一边,更不能为某一边提供反对另一边的材料,对某领导进行挖角、拆台,扩大分歧,加深矛盾。 五、沟通而不封闭堵塞 秘书工作起上下达情、左右疏通作用。上下达情也有艺术性,就是调换角度的艺术。在下达的时候,要站在上级角度,把上情不漏地讲得清清楚楚;在上报的时候,要站在下级角度,把下情不贪地说得明明白白。 六、挡驾而不阻拦干涉。 挡驾的对象是找上门来的同志,其层次有别,事项的轻重有别。秘书对来者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它是秘书协助领导理顺工作,帮助下级或群众解决问题的机会,也是提高协调和社交能力的机会。秘书人员要讲究工作艺术,对来者都要热情接待,给予关照协助。来者是办事的,不是走亲访友。因此,挡驾的重点也要放在办事上。办事是以理、以法为准,将来者要办的事情弄清楚,然后进行分析归类,属于哪个部门管的就归哪里去办。 七、分工而不分家自立

在此推荐一些比较好的范文网站,总有适合你的。论文范文之家: 论文之家: 中国知网: 龙源数据库: 万方数据库: 优秀论文杂志 论文资料网 法律图书馆 法学论文资料库 中国总经理网论文集 mba职业经理人论坛 财经学位论文下载中心 公开发表论文_深圳证券交易所 中国路桥资讯网论文资料中心 论文商务中心 法律帝国: 学术论文 论文统计 北京大学学位论文样本收藏 学位论文 (清华大学)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论文中国 : 新浪论文网分类: 大学生论文库 论文资料网: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总称为论文。范文如下: 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摘要: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心必须要从以往培养学术型人才转向以培养适合社会发展和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本文先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出现的主要问题入手,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清晰定位、构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提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论文关键字: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议一、引言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中文系中最常设的一个专业,也被誉为文科的万能专业,毕业的学生供不应求,可以从事社会人文领域的很多工作。但随着学科门类的增多,专业的细化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人才市场开始倾斜。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本身原因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缺乏应用性的缺陷,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一大问题。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重纯文学,然而经济、政治、哲学、法律内容偏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集中的问题。培养目标不清晰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一度非常辉煌,学生能够拥有稳定的职业,一度拥有很强的文化优越感与专业自豪感,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失去了过去的专业优势。再加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很多高校依然抱着传统优势专业意识,未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找准定位,更没有考虑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形成反差。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并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优势专业成为了劣势专业。教学内容重纯文学轻社会学教学内容是对教学计划的具体落实,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步骤。因而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然而,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大多是文学史、文学概论、文学作品等,教学内容脱离了社会,远离政治、经济、法律、哲学社会学科,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毕业后与社会格格不入,脱离实际,只会做文字游戏。教师所教、学生所学,都是闭门造车,对于热点的生活,广阔的实践,基本没有接触。思维方式和写作方式都陈旧落后,极大地约束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顺应时代和就业的需求,把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到综合应用型现代化人才上。当代社会各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多,单纯的汉语言文学工作者已经不能满足各个部门和行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定位。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重应用,对专业进行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另外随着现代化媒体技术的发展,熟练运用现代媒体,也是不可或缺的。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要有过硬的写、说能力,还懂得编辑与制作,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融会贯通,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四、汉语言文学应用型课程体系设置根据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行厚基础、多方向、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育人模式,建立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新体系,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调整。基础课程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科研的能力,是一个应用型模块。主要开设语言教育提高系列课程,设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研究方法、教师发展研究、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语文课件制作、语文教学艺术、语文教材篇目研究与教学设计、现代职业礼仪、演讲与口才等课程。提升课程主要提升专业理论,训练科研能力,着眼于学生升造。可开设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研究、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修辞学研究、文字学、音韵学、文献学、逻辑学、汉语语法学史、中国语言学史、国外汉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影视艺术欣赏、杂文创作艺术论、外国文学专题等类课程。应用行文课程开设应用行文相关的理论、实务、实践系列课程,培养学生从事机关文员工作能力。主要设置了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编辑与采访、公共关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学、办公室礼仪等课程。五、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议全程辅助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一年级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契机向学生灌输职业规划的理念,介绍就业工作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常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指导学生制订大学四年规划。对二年级则进一步深化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形势,调整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就业必备的素质和技能,夯实基础。大三这个年级阶段我们应注重分类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几种职业去向,是深造读研,当公务员还是企事业单位工作者,或是自己创业?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个别辅导等形式集中资源优势进行分类指导。到了大四进行考研与就业分流,对考研学生重点进行学科纵深教育,对准备就业学生重点学习就业相关课程和参加专业技能实践。增加实践环节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除了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各门课程都要围绕这一主旨有重点地训练学生某方面的能力外,最重要的就是强化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充分锻炼,增强能力,以适应、胜任未来的工作。从大三开始分专业方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将来的就业意向,在所开设的课程中添加实践内容。将“听、说、读、写”能力训练落实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如公务员、教师方向的,其秘书学、行政管理学、中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的教学,设置三分之一的实训课程,主讲教师一边讲理论,一边带学生到实习基地观摩、见习、实习,从而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见习、实习让学生查找理论学生中的不足,在后续的课程学习中加以弥补。依托实验室优势,强化学生办公、制作等操作实践,培养学生“做”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参与到每一个实验中去。进一步强化学生办公技术和制作等方面的动手能力。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