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巨型乌贼与人类的关系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巨型乌贼与人类的关系研究论文

巨乌贼 又名大王乌贼,是一种生活在太平洋和大西洋深海的乌贼,其天敌是抹香鲸,是世界上最长的无脊椎动物。

巨乌贼是所有现存最长的软体动物。虽然在体重上还有争议但是巨乌贼拥有比生活在南极的大王酸浆鱿更长的触手。

而另外几种几个灭绝的头足类动物中,如白垩纪托斯特巨型鱿鱼和奥陶纪房角石与巨乌贼相比,后者已经算很大了。不过有科学家曾在侏罗纪时期的鱼龙和海鬣蜥化石上发现了疑似是巨型头足类生物攻击过的痕迹,认为古代可能有更大的未知头足类生物存在,但因为没有发现确切的化石作为证据。

巨乌贼的大小,特别是总长度,往往被夸大了。标本达到甚至超过20米的报告是普遍的,但迄今为止很少有关于该物种大小的研究证明。

据鱿鱼专家史蒂夫·奥西(Steve O'Shea)说,这样的长度可能是因为乌贼死后其触手因弹性拉长所致,因为根据在抹香鲸胃里发现的巨乌贼的残骸和喙状嘴来测算其大小,最大的巨乌贼长度仅有14米,重约280公斤,而且数量庞大。和其他头足类一样,雌性乌贼比雄性要大得多,雄性长度最大约10米,重150公斤。

虽然目前已经确认其最大个体为14米,但仍旧有人认为深海中可能有更大的巨乌贼,其长度应大于18米甚至更长。

美国古生物学家兼地质学家马克-麦克梅纳明(Mark McMenamin)根据一些不完整的化石证据推断在古代就有大型鱿鱼的存在,并且指出一些鱼龙或蛇颈龙化石呈现“奇怪的扭曲”,疑似是遭到巨型头足类生物攻击所致,认为可能存在体长超过14米的巨型乌贼,但因为生活在深海所以很难被发现。

目前发现的最大的个体是19世纪初在挪威发现的巨乌贼标本,该乌贼长度约为米,体重接近于一吨。全世界最大也是最强壮的软体生物之一。

体型最大的争议:一些学者认为巨乌贼不是体型最巨大的无脊椎动物,因为于近年,在南极外海发现了体型更大的大王酸浆鱿,长度有18米,但是在此个体的真实的和测量方式上还存在着一些怀疑。

巨乌贼后端两鳍相合,略呈圆形,末端尖,角膜开式,腕甚长,触腕尤长,约为胴长的四倍,并在触肢上有吸盘及倒钩,这使得它比同类大乌贼还来的危险多。

内壳羽状,角质。另外为了保持身体的浮性,乌贼会分泌一些氨气,以至于被捕捞后会散发奇怪的恶臭。

巨乌贼与抹香鲸搏斗的想象图

最近的研究表明,巨乌贼会猎食大型深海鱼类和其他头足类生物。他们会用两条长触手捕捉猎物,用锯齿状的吸盘夹住它的两端。然后他们把它带到位于触手中心的嘴部,并在放到食道之前会用类似于鸟嘴般的喙将猎物切碎。

巨乌贼的喙

巨乌贼的模型,由此可见喙的位置。

目前的研究证据认为巨乌贼是单独觅食,因为在被渔网捕获时,大多都是单独个体。而且在纽芬兰、挪威和新西兰的渔民在捕鱼时会发现因喙或吸盘卡在渔网或鱼钩上而无法挣脱的巨乌贼,部分被捕获的巨型鱼类身上可以看到奇怪的钩痕,以此证明巨乌贼是一种凶残的掠食性动物。

巨乌贼与抹香鲸搏斗想像模型

纽约自然史博物馆

成年巨乌贼的唯一致命的天敌是抹香鲸,但偶尔也会在领航鲸、太平洋睡鲨、南极睡鲨等大型掠食者体内发现巨乌贼的残骸。

抹香鲸会在深海中会利用声呐定位巨乌贼,科学家们试图利用它们观察他们研究巨乌贼,而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 雌性抹香鲸无法猎食体型巨大的巨乌贼 。只有 雄性抹香鲸利用庞大的身躯和声呐来猎食巨乌贼 ,因为巨乌贼对声音的感知能 力很强,抹香鲸可以在深海发出强而有力的噪音,足以震昏巨乌贼再将其吞入腹中。尽管很多有关巨乌贼与抹香鲸搏斗的文章和小说,但两者之间不是平等的生物关系而是捕食者和猎物。迄今为止,也很少发现巨乌贼能战胜抹香鲸的直接证据。

睡鲨和深海鲸类等可能不会招惹大个体巨乌贼,而太平洋睡鲨不可能捕食比它更大的巨乌贼,所以他们只吃死掉的巨乌贼。

抹香鲸皮肤上的伤痕

巨乌贼触手上的吸盘

同类相残也是巨乌贼的一大特征:在2016年10月中旬至晚上,一只9米的巨乌贼被冲上西班牙加利西亚海岸。鱿鱼在死亡前不久被一名叫哈维尔·昂迪科尔的旅客所拍摄,并由海洋物种研究和保护协调员对其尸体进行了检查,表明它受到另一只巨乌贼的攻击和致命伤害,损失其鱼鳍的一部分,其鳃部受到损坏,而且一只眼球也明显被吞食,标本的完整性质表明,这只乌贼慢慢撤退到浅滩,以此躲避同类的猎食。

此外在西班牙以及澳洲,都有人在被冲上海岸巨乌贼体内发现同类的痕迹。或者,这种乌贼攻击可能是猎物竞争的结果。根据同属于巨型头足类的美洲大赤鱿也有捕食同类的习性,科学家们相信同类相残是深海大型鱿鱼的一大特征。

在21世纪初,科学家根据不完整的证据判断巨型乌贼居住在深海而且是食肉动物,寿命只有几年,成长速度非常快。经过推测出最大身长为13米,但没有人知道最大个体有多大。有科学家认为如果人类与巨乌贼生活在同一领域,后者会立即将人类吃掉。

巨乌贼主要分布于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生活在水深300-3100米深的水域。推测全世界的深海海域都有分布,而且数量庞大。根据北极以及俄罗斯的渔民所阐述,以前他们的捕鲸船借助巨大的拖网可以找到巨乌贼,最常捕获的海域是纽芬兰、挪威和纽西兰。在北冰洋和北太平洋海域捕获到的大乌贼多半都生活在较浅的海域海域中。

塔斯马尼亚所捕获的,身长超过十米;在澳大利亚东南海岸和日本的小笠原群岛也经常发现巨乌贼尸体或残骸,但个体偏小;新西兰附近可以捕获较大的乌贼,但多半都是大王酸浆鱿;而南非海域也可以捕获到一些乌贼,但由于部分原因,很难捕获到较为完整的标本。

部分科学家利用捕获到的海域位置和当地鲸类的活动情况来推断只要是有抹香鲸的主要活动水域都会有巨乌贼的巢穴。

巨乌贼在 历史 中的记载

关于巨乌贼的传说一直存在,无论是欧洲还是中国都有相关记载,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巨乌贼都是以巨型的海怪身份登场,而且因为年代久远,大部分文献已无从考证,至今科学界都很难证明当时海员遇到的海怪是否为巨乌贼。而最有名的就是一种巨大海龟状生物,可以吞噬掉一整艘船,而且可以吐出黑色的墨汁。挪威海怪Kraken,也是迄今为止最负盛名的海怪,拥有很多的触手还可以吐出黑色的毒液并将船只拉入海底。但是因为当时人类对海洋生物并不了解,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挪威海怪都是以海蛇或鲸鱼状的生物登场,有时候还会被描述成巨大的螃蟹或甲壳类生物。

公元前四世纪时,亚里士多德曾 描绘出一种巨大鱿鱼,他称之为Teuthus,将其与其他的小型鱿鱼(Teuthis)区分开来。他曾说过:“Teuthus 比 Teuthis 大得多,因为 Teuthis 在体型上比Tenthus小近五倍。”没有人知晓他所说的这句话原意是什么,但部分人推测亚里士多德利用Teuthus的复数Teuthis来形容巨乌贼和普通的乌贼,也代表着前者的庞大和恐怖,因为当时头足类通常被描绘成一种可怕的海底生物。

在古希腊时期,船员就曾目击到巨大的鱿鱼或墨鱼状生物,并将这一类未知生物命名为“统治者乌贼”。

五百年后,生活在公元一世纪的老普林尼也在他的《自然 历史 》一书上描绘了一条巨大的鱿鱼,其长米,重量为320公斤。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法国自然学家皮埃尔·丹尼斯·德·孟福尔(Pierre Denys de Montfort)描绘了一张著名的挪威海怪的画图:一张巨大的,长着一对大眼睛的巨型章鱼缠住帆船的景象。该图也成为日后人们谈论挪威海怪时所广为流传 的经典画像。而他的灵感来源于1783年在抹香鲸胃中发现的一条长约8米长的不明头足类生物触手,并以此证实大型章鱼的存在。

1802年,皮埃尔在描述软 体动物的百科全书《软体动物普通与特殊的自然 历史 》中确认了两种大章鱼的存在:第一种叫做克拉肯章鱼(kraken octopus),已经被挪威水手和美国捕鲸船员,还有古代作家比如老普林尼描述过。第二种则被赋予了一个科学名称,巨型章鱼(colossal octopus)。而第二种的身躯则大得多,更符合皮埃尔对大型未知头足类的研究。他曾听闻巨型章鱼在安哥拉的近海袭击从圣马洛航行而来的货轮。

德蒙福特后来提出更为敏感性的观点:他说10艘英国战舰在1782年的一个晚上神秘地消失了,因此肯定是遭到大章鱼的袭击而沉没。不巧的是,英国人清楚地知道那些战舰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德蒙福特的声誉就因为这样受到极大的损坏,以后再也没有恢复过来。1820年,他在穷困中饿死于巴黎。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德蒙福特所提出的关于克拉肯章鱼概念的来源被用于后来科学家对巨型未知头足类的研究。

在工业革命之后,科学界开始慢慢占上风,有关海怪的传说也逐渐消失。丹麦生物学家乔珀托斯·史汀史翠普在19世纪50年代写了许多关于巨型鱿鱼的论文。他在1857年的一篇文章中首先使用了“Architeuthus”(这是他所选择的拼写)这一术语来描述“未知的巨型头足类生物”。

艺术作品:1861年,法国战舰 Alecton 所捕获的巨乌贼。该事件激发了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并借此创作了《海底两万里》这部作品。

第一次真正目击到巨乌贼的事件是在1861年11月30日,法国战舰“Alecton”号在大西洋海域的加那利群岛见 到了一条身长约为6米的乌贼状生物,船长希耶尔后来写道:“我认为那就是曾引起不少争论且许多人认为是虚构的大型鱿鱼状生物。”希耶尔和船员们用鱼叉把它叉中,又用绳套住它的尾部。但怪物疯狂地乱舞角手,把鱼叉弄断逃去。绳索上只留下重约40磅的一块肉。该事件甚至惊动了法国海军,因而科学界重新展开了对巨型头足类生物的研究。

从1870年到1880年,许多乌贼残骸被发现在纽芬兰的海岸上。例如,1878年11月2日在纽芬兰所发现的标本最为完整,其体长米,触手为米长,估计重达1吨。1873年,纽西兰发生多起疑似是巨乌贼的攻击事件,受害者多为被触手勒死,而且脖子上有遗留下吸盘状的痕迹。

而第一起有记载的巨乌贼攻击人的事件发生在1873年纽芬兰。十月份时,两名渔夫带着一名十二岁的男孩出海打渔,却在海中央遇到了一头和乌贼很像的怪物袭击。后来男孩将一条触手砍断后三人才脱险,而那条触手有六米长。当地的一名牧师在研究后认为该生物体长应该超过32英尺或37英尺。根据三人的描述,该怪物无论在特征还是行为上都与挪威海怪相类似。因此很多人开始相信巨乌贼也许确实存在尽管当时还没推测出巨乌贼的活动范围,但在纽芬兰、挪威和纽西兰有大量的巨乌贼尸体被捕获,长度大约都处于5米至13米。部分科学家认为巨乌贼和普通的鱿鱼或墨鱼一样有周期繁殖,在产卵后大批死亡。但是后来很少有报道称发现大量的巨乌贼尸体,而且大小也小于13米,具体原因不明。

二战时期,无论是太平洋还是大西洋都有目击到巨大未知头足类生物的报告。最有名的莫过于在马尔代夫群岛服役的英国士兵 Starkey,声称曾目击到长达40米的恐怖头足类生物。而无论是美国还是英国的海军都声称在黑夜下的无人区海域看到了未知的头足类生物,有些甚至会攻击船员。当时科学家对大型头足类生物的研究还仅仅停留在它们残缺不全的尸骸上,无法证实这些船员的言论是否可信。但是有一点可以证明的就是在深海里确实有未知的头足类生物,大型的章鱼或乌贼是存在的。

2004年,福克兰群岛发现了一只名为“Archie”的大型鱿鱼,长米,随后被送往伦敦的自然 历史 博物馆进行研究和保存。2006年3月1日向民众展出。迄今为止很少有人发现完整的巨乌贼标本,大多都是长度小于10米的乌贼,而且多数已经被其他生物啃咬的残缺不全。

活体巨乌贼研究和追踪

1873年,在美国牧师 Moes Harvey 家的浴缸里所展现的巨乌贼尸体。在十九世纪因为照相机的发明导致巨乌贼的尸体开始被记录下来。

虽然在19世纪就已经发现巨乌贼,但直到21世纪初,科学家仍旧很难在野外发现活体的样本。海洋生物学家理查德 艾尔斯将其描述为“自然史上最难以捉摸的生物”。

1993年,《欧洲海洋贝类》(European Seashells)一书中登出了“活着的大王鱿”(Architeuthis dux)图片被登出,当时人们认为这是首次拍摄到的活体巨乌贼照片。然而,根据研究后认为这张照片根本就不是巨乌贼,而是另一种深海大型鱿鱼,而且是这条它濒临死亡才游上浅海岸的。

直到2001年,科学家在深海找到了疑似是巨乌贼的幼苗照片。

在2006年才在深海拍摄到了巨乌贼的首张活体照片。

第一张成体巨乌贼的照片

2002年1月15日,在日本濑户内海,人们首次拍摄了一个奄奄一息的成熟的巨乌贼照片。该乌贼被绑在码头上,但是因为长期待在浅海水域导致当科学家将其捞上来时已经死亡。

第一张在深海里发现的巨乌贼照片

2004年9月30日,由日本国立科学馆洼寺恒己和森恭一(小笠原鲸鱼观赏协会会员)首次拍摄到了巨乌贼照片。在历经2年的寻找之后,他们在小笠原群岛发现了巨乌贼存在的痕迹。于是他们使用了一艘5吨的渔船,雇佣2名船员。并利用巨乌贼的天敌抹香鲸的活动范围为线索,将一条小鱿鱼以及虾掉在鱼钩上下沉至900米水域中。同时还准备了一台照相机和闪光灯。

当天超过20次垂钓后,一条长约米(英尺)的巨乌贼袭击了鱼饵。2人借乌贼的触手被勾住无法脱身之际拍摄了照片。随后这条鱿鱼扯断触手并消失在深海当中。根据打捞上来的触手判断,这条巨乌贼身长不到10米。后来的DNA测试证实动物是一条巨乌贼。

洼寺恒己

2005年9月27日,洼寺恒己和森恭一向全世界发布了他们拍摄的照片。这些照片也是世界公认的第一张“巨型鱿鱼的活体照片”。据洼寺恒己介绍,“我们知道大王鱿鱼会吃同类,但我们不知道这种生物生活在什么水域中,所以我们计划用鱼饵把它引诱出来。” 洼寺恒己和森恭一后来还在英国《皇家学会报告》杂志上详细描述了他们的观察。

第一份巨乌贼的录像

2006年11月,美国探险家和潜水员斯科特·卡塞尔(Scott Cassell)与他的科考团前往加利福尼亚湾,主要是观察当地的洪堡乌贼。当时他们为了能更深入研究这些巨型鱿鱼,使用了一种特殊的拍摄手法:使用一台特殊订制的相机装载在一条鱿鱼的肉鳍上,再把它送回海中进行观察。但当众人在电脑前观察鱿鱼的动态时,都看到了它正在被一条长度估计为12米至18米的巨型鱿鱼追咬。一年后,无论是《DISCOVERY》还是《国家地理》频道都制作了纪录片去解释这一事件。但卡塞尔随后却不愿谈及这部纪录片,因为他认为该片中出现的不太像是巨乌贼一类的已知生物。

2007年12月,日本科学家再次在小笠原群岛的海域利用一条小鱿鱼为鱼饵,试图找到活着的大乌贼。并成功捕获到一条活着的巨乌贼,但因为离开深海海域并且当时捕捉时为白天,导致这条乌贼被捞上来后不久便死亡。该乌贼为未成年雌性,全长7米,身体长度为米。这也是人类第一次捕获到活体的巨乌贼,并证实了巨乌贼的颜色为深红色。

微信公众号:iltawcom

自11世纪以来,挪威和格陵兰的渔民们一直在讲述一个可怕的海怪,北海巨妖克拉肯。

据说,这种巨型生物,体长155米,体重330吨,有巨大的触须,可以把你从船上拽下来,拖到海洋深处。你很难发现它的存在,它会一直潜伏在你身下的深海中,若你突然发现自己抓了很多鱼,那你应该立马警觉,可能海怪就在你下面,它将鱼吓到水面了。

北海巨妖,是北欧神话中的海怪,又是神话,又是当地人口口相传的传说,再加人们的深海恐惧,于是海怪的存在变得玄之又玄。

海怪真的存在吗?

本着科学的精神,也看了很多类似走近科学,让我深刻明白一个道理,无论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都能找到原型,海怪也是。

1857年,在丹麦博物学家雅佩图斯·斯汀斯特拉普的帮助下,北海巨妖开始从神话走向现实。他检查了几年前冲到丹麦海岸上的一个直径约8厘米的大鱿鱼嘴,起初他只能猜测这只动物的整体大小,直到发现另一个巨型生物身体的一部分后,他得出结论:海怪是真实存在的,可能就是一种巨型乌贼。

根据渔民的描述,北海巨妖克拉肯有巨大的身体,当它浮出水面露出部分背部后,很容易被误认为是一个小岛,很多船只会停在小岛边上,而人们会在岛上休息,若此时,它突然下潜,人们将在它下潜形成的漩涡中丧命。

科学家认为,这样的描述很符合挪威附近的大王乌贼。

直到1877年,人类首次在海滩上找到了一具大王乌贼的尸体,并制成了标本,才渐渐开始相信它就是海怪。

即使是现在,也没有人知道大王乌贼能长到多大。

虽然一般的鱿鱼不可能杀死渔民,但体型巨大的大王乌贼,是已知最大的无脊椎动物,对它来说,就不能和普通乌贼鱿鱼相提并论了。

直到现在,我们仍然不知道,巨型的乌贼是如何生长的,它最大能长到多少。

自从它被发现以来,人们对它的最大尺寸一直有很多猜测,它也成为地球上最神秘的大型动物之一。

坊间传闻也很多,有目击者声称,他看到的巨型乌贼可能有53米长。

尽管如此,很多科学家认为,现实中的海怪只会更大更长,因为一般情况下,人们看到的都是乌贼的部分身体,无法看清全部结构,它们的触须通常就占乌贼体长的一半以上。

据可靠测量,最长鱿鱼的触须长度为米

测量巨型乌贼的全身非常困难,因为从水中取出时,它的触须会扭曲,导致不自然的拉伸。

因此,科学家们研究了几百个巨型乌贼标本,首先排除了一些不可靠的记录,然后使用各种技术来估计巨型乌贼的最大尺寸,这包括用喙和触须的大小,来推断出乌贼的整体长度。

最后得出结论,认为,目前测量比较可靠的最长乌贼触须长度为米,是一只1879年5月在新西兰库克海峡搁浅的标本,由此推测,它的总长度可能为米。

尽管如此,并不意味着它的最大长度只有米,有可能更大。

在乌贼中,个体差异非常大。

打个比方,身高一样的人,腿长也可能是不一样的。

那么对于乌贼来说,触须有米的个体,总长度可能在米米之间,这表明,巨型乌贼可以长到20米长,也很有可能长到27米或更长。

再加上,谁也不能保证,我们现在见到的就是最大的乌贼,真正大的乌贼是不太可能被捕获并测量的。

所以更大的乌贼或者人人害怕的海怪,可能就在那里,一片茫茫深海中。

乌贼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由于乌贼难以捉摸的天性,很难找到完整的标本。

大乌贼对抹香鲸几乎没有防御能力,为了逃避抹香鲸的猎杀,它们大部分时间都在400米到1000米的深处。

乌贼有超级大的眼睛。

它的眼睛是所有动物中最大的,和餐盘一样大,直径可达27厘米。这些巨型的眼睛,被认为是特别进化,可以在很远的地方发现鲸鱼,这给了乌贼足够的时间来躲避敌人。

巨型乌贼喜欢捕食鱼类、甲壳类动物和较小的乌贼,也包括其他巨型乌贼,科学家们曾在一只巨型乌贼的胃里发现了其他巨型乌贼的遗骸。这表明它们可能也会吃人,虽然不常见。

鱿鱼看起来很容易抓住猎物。它们有两条长长的触手,可以抓住猎物,也有8条手臂,上面覆盖着几十个吸盘,上面排列着角质环和锋利的牙齿。

最后

我们可能永远都不知道海洋下面有什么。

也许乌贼的神秘和神话,只是因为它们潜伏在那么深的海洋中,难以捉摸。

而在现实中,人类需要有怪物的存在,否则会失去任何敬畏之心,因此,在发现巨型乌贼如此巨大后,很容易把它们变成我们想象中的凶猛怪兽。

但是,海怪真的只有巨型乌贼吗?

海洋本身仍然非常神秘,只有5%的区域被 探索 过,而且新的发现一直在继续。例如5米多长的巨口鲨,有一张没有人会忘记的脸,直到1976年才被发现。

我们可能永远也不知道海洋下面到底有什么,很有可能有比巨型乌贼更大更可怕的东西,潜伏在人类无法到达的深处的。

土耳其渔民捕获了重约16公斤的巨型乌贼,巨型乌贼的出现归咎于目前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变化,导致海水温度上升,影响了爱琴海鱼类的多样性,所以出现了巨型乌贼。

史前巨兽与人的体型比较研究论文

作为一颗蔚蓝色的生命星球,地球在46亿年的演化生涯中,孕育出了不计其数的生物,其中有部分生物早已在地球上消失。下面是10种已灭绝的史前哺乳动物,通过它们与人的比例图,来了解一下它们到底有多大,它们曾经是怎样的存在。

一、上犬

体长米,肩高—米,体重80—130千克。上犬相当于现今北美灰狼的两倍大,魁梧的体格加上顽强不屈的群体力量使这些可怕的动物成为当时北美洲很多素食者的梦魇。

尽管上犬在中新世晚期叱咤风云一时,然而随着中新世晚期至上新世初期全球气候的转冷转干,上犬随同气候的转变也销声匿迹于地球 历史 的长河中。

二、美洲拟狮

全长米,尾长米,肩高—米,体重200—500千克。美洲拟狮是冰河时期(200万年)游弋于北美大陆众多食肉动物中体形第二大的一类,不仅在美洲的猫科猛兽中是庞然大物,还是地球上从古至今最大的猫科动物。

在全新世开始时,美洲拟狮因为冰川期结束和食物匮乏而灭绝。

三、莫尼西鼠

全长3米,肩高—米,体重400—1100千克。跟我们熟悉的老鼠完全不同,莫尼西鼠是一种已经灭绝的巨型老鼠,体形大如公牛,是迄今已知最大的啮齿动物,生活于距今约400万年前的南美地区。

由于气候变化让栖息地变得干旱,再加上其他猛兽的入侵,莫尼西鼠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败下阵来,由此灭绝。

四、南美短面熊

体长米,肩高—米,体重980—2040千克。分布于南美洲地区,生存年代为更新世早期到中期(200万到70万年前),是当时陆地上体型最大,力量最大的肉食动物,也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哺乳类食肉动物。

至于南美短面熊的灭绝,学术界认为是由缺乏大型动物这些食物,还有人类进入南美洲引起的。

五、大角鹿

肩高米,体重1300千克。之所以叫大角鹿,是因为它的角大得惊人,角面宽度通常有米。大角鹿生活在300万年至12000年前的亚欧大陆,是体形最大的鹿,以爱尔兰地区的一种最为著名,所以又叫爱尔兰麋鹿。

有理论认为,大角鹿由于不能承托过分大的角而灭绝,但该理论却于1974年前没有太多的验证。也有说法指出大角鹿的灭绝是人类的存在和栖息地减少联合造成的。总之,大角鹿在个别地方上消失的成因有多个理论,但最终在亚欧大陆上的消失却没有定论。

六、步氏巨猿

站立身高米,体重560千克。步氏巨猿生存于100万~30万年前的中国、印度及越南,是巨大的、类似猩猩生活于地面的猿,很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猿。

步氏巨猿分布在亚洲,由于其化石与已灭绝的熊猫祖先一同被发现,故估计它可能栖息在竹林中。大部分证据都指向巨猿是草食性的。一些学者相信,步氏巨猿是因与人类竞争而步向灭亡的。

七、惧河马

体长米,肩高米,体重3900千克。

惧河马首先于1800万年前出现,分布于欧洲,于更新世末的冰河时期灭绝,灭绝原因不详。

八、猛犸象

身长达5米,肩高—米,体重10—22吨。猛犸象存活于480万年到4000年前的上新世时期,是冰川世纪的一个庞然大物,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之一,也是在陆地上生存过的最大的哺乳动物之一。

最后一批西伯利亚猛犸象大约于公元前2000年灭绝,那时正好是埃及建立金字塔的时代。灭绝原因有四个说法:环境变化、人类捕杀、近亲繁殖以及人狗协作捕杀。不过这些都是推测,真正原因有待进一步探究。

九、大地懒

站立身高超过6米,体重达4吨。大地懒于更新世晚期(距今约1万年至10万年前)生活在南美洲大陆,是当时体形最庞大的哺乳动物,强壮的手臂与巨大的爪子甚至可以将整个树枝拔下,它没有天敌,同时期的猎食霸王刃齿虎也要避让三舍。

在更新世中,大地懒和其他原始哺乳动物受到影响,造成绝种的危机,很多原始哺乳动物如雕齿兽、刃齿虎、居维叶象、剑乳齿象灭绝,同时大地懒灭绝。据推测,人类的到来可能给南美洲大型动物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十、史前巨犀

体长7—9米,肩高—米,体重达22吨。史前巨犀主要生活于渐新世,巨犀科共包括9属,其中准噶尔巨犀属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

巨犀科在早中新世灭绝,灭绝原因不详。

虽然说“物竞天择,优胜劣汰”,但有些动物的灭绝多多少少跟人类有关系。从现在开始,希望人类能与众动物和谐相处,爱护地球,爱护大自然。

这是因为大部分的史前生物体型都是比较庞大的,并且人类对于不了解的东西总是比较害怕。

弱肉强食的进化需要,体型大的更适宜生存

史前动物,主要被脊椎、无脊椎、爬行、冷血动物占满了。而这些动物则都是比较大的;其次,它们需要巨大的体型,因为巨大的体型可以让它们在它们的时代享福,而现在的地球,则不需要了。

史前巨兽与人的比较研究论文

在史前时期,当时的人类还未完全主宰地球,和人类一起主宰地球的是各种史前巨兽,比如:剑齿虎,洞狮,洞熊,猛犸象等。然而除了人类之外,它们都因为各种原因灭绝了。

很多人认为这些动物灭绝的原因是人类,但现在科学界认为,我们错怪人类了,有一些动物的灭绝其实并不是人类直接造成的,比如:猛犸象。

猛犸象

在美国田纳西州地区,当地在修建高尔夫球场时,发现了一具乳齿象的遗骸。研究发现,这头乳齿象的周围有尖锐的石器。我们知道,人类是为数不多能够使用工具的人,更是唯一能够制作工具的生物,毫无疑问地是这些石器属于人类。

但究竟是这只乳齿象究竟是遭遇人类的猎杀而死亡,还是在死亡之后被人类分尸,目前还不得确定。随着挖掘的继续进行,科学家们从一具骨头里发现了一个尖锐的箭头,这就代表着这头乳齿象直接死于人类之手。

这非常符合我们的猜测,因为许多科学家认为,无论是乳齿象还是猛犸象,它们的灭绝主要原因应该是人类。但是现如今的科学研究却越来越倾向于它们是因为自然环境的变化而灭绝。

原因是当时的美洲地区也生活着许多猛犸象,而当时的美洲人口数量还非常少,只有几千人,几千人的猎杀是无法对这种物种造成灭绝性打击。

再者,几乎全球的猛犸象都在同一时期消失了,而人类并不会像约定好了一样在同一时期猎杀猛犸象。只有环境变化,才能导致全球猛犸象数量暴跌。

猛犸象的生活

在冰河时期,猛犸象生活地非常惬意,虽然外面天寒地冻,但它们拥有三层绒毛以及一层隔热脂肪,使得它们能够花费较少的能量就能够维持体温。

猛犸象的体型很大,成年个体的体重约在4吨左右,甚至会更大。在它们生活的时期,地球上许多地方都覆盖着冰层,在这些冰层之下任何植物都无法生长。但也有一些地方,融化的冰雪能够灌溉当地的草地,是当地呈现出苔原风貌,而猛犸象就是以这里的植物为食。

猛犸象的象牙很长,并且向上弯曲,研究发现这些象牙可以当作犁来挖掘埋在雪下的草。

当它们在交配时,它们也会利用长长的象牙与其他雄性个体发生争斗,并最终获得雌性的交配权。

本来,它们可以在地球上生存得很好,直到地球环境开始改变了。

猛犸象的灭绝

太阳照射地区的位置,以及地球冰层的多寡,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的含量等都会影响到地球温度的变化。尤其是冰层和火山,这是因为冰层的反射阳光能力很强,能够使大量的太阳能逃离地球,所以地球上的冰层越多越厚,地球温度就会越来越低。

然而火山会时不时地喷发,而火山喷发时会将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及甲烷等释放到大气层中,这些温室气体能够截留热量,使地球缓慢升温。

在冰川与火山的较量之下,地球逐渐升温了。地球升温之后,冰川也在不断融化,这不仅使得海平面上升,还使得地球水分的蒸发量变大,因此当地的降雨增多,而降雨增多又会使得这里的森林开始生长。

原本属于草原的地区逐渐被森林取代之后,猛犸象倒在了这片欣欣向荣的森林之中了。原因是因为它们无法消化树木的树叶,而且许多树木的树叶对它们具有一定的毒性。另外,它们演化得过于适应寒冷天气,而变得不再适应温暖多雨的环境。

现如今科学家们通过猛犸象的化石,发现在冰河期的末期,猛犸象的基因多样性大大减少,并且有害基因出现的频率很高,这意味着它们很可能因为个体数量减少而近亲繁衍,而这也加剧了它们的灭绝速度。

当然,人类的出现也在影响着它们的灭绝速度,研究发现,虽然人类不是导致它们灭绝的主要因素,但由于人类的存在,它们灭绝的速度大大加快了。

就在人类修建金字塔的同一时期,当时的猛犸象倒下了,和猛犸象一同倒下的还有许多史前巨兽,比如:大地獭,剑齿虎,洞狮,洞熊,恐狼等。

尽管现如今一些科学家希望通过跨物种代孕的方式,让猛犸象的细胞核在大象的卵细胞中克隆出来,但由于现如今已经丧失了猛犸象的生存环境,因此即使我们将它们复活,也无法真正重现史前巨兽时期的景色了。

这是因为大部分的史前生物体型都是比较庞大的,并且人类对于不了解的东西总是比较害怕。

我认为,猛犸象灭绝的原因其实是因为物竞天择,因为猛犸象不适应环境,所以灭亡,真的不是人类所为。

作为目前为止人类发现的最为宜居的星球,地球在其生命发展历程中,经历了数次生物大灭绝,再到生物大爆发,伴随着地球气候的交替变更,无数生命浮浮沉沉,很多都已化作 历史 的印记长眠在地表中,又有很多物种在合适的阶段被造物主创造了出来。 在无数史前生物中,最吸引科学家眼光的无疑是那些曾经统治地球的史前巨型生物,无论是陆地上还是海洋中的。由于它们并没有太多完整的化石记录保留下来,科学家也只能依靠一些零星的化石来模拟出这些史前巨兽的模糊轮廓。 下面的文章介绍几种地球上曾经出现的史前巨型海洋生物,在不同的史前发展时期,它们都是各自时代的顶级捕食者。 恐虾也叫奇虾,是一种生存在距今5亿多年的海洋顶级节肢动物捕食者。最早的化石发现在加拿大,当时只发现一只前爪的化石,被误认为是虾的尾巴,实际上恐虾并非现代生物的虾类,它们并没有亲缘关系。 最完整的化石是在我国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境内的帽天山地区发现的,云南澄江地区在寒武纪时代曾经是一片浩瀚的海洋,这里生活着无数的原始海底生物,同时也被认为是寒武纪生物大爆发最为标志性的区域之一。 根据化石轮廓显示,恐虾的长度可达2米,体侧具有叶片,用于在海水中平稳地游动。由于这个时期的海底生物大多数是十几厘米到几十厘米长,而长达2米的恐虾无疑是这个时代的顶级海洋捕食者,这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这个时代最大的生物。恐虾的灭绝大约在亿多年前,至于是何原因导致它们的灭绝科学家目前尚无相关的定论。 邓氏鱼是一种生活于至今亿至亿年前的泥盆纪时代的古老生物,体长约8到10米,重达4吨。 泥盆纪时代也是鱼类统治地球的时期,邓氏鱼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这个时代最为顶级的海洋古代鱼类。邓氏鱼具有强壮且类似于鲨鱼的纺锤形身躯,头部包裹着坚硬的甲板,使得它们在那个时代的海洋里所向披靡,无坚不摧。虽然没有真正的牙齿,但是具有凹凸不平的刃片,咬合力惊人,被认为是咬合力仅次于巨齿鲨的第二大史前鱼类。 这是一种生活于三叠世的美国西部地区的已灭绝的鱼龙,唯一的骨骼标本2010年发现于美国内华达洲,虽然不是很完整,残存的化石标本勾勒出这一类海洋爬行生物的体长至少8米以上。 科学家认为这类海洋顶级捕食者在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事件后存活了至少800万年,因此也是一类古老的海洋爬行动物。 中生代时期是地球生物进化史上属于爬行动物的时代,也是恐龙出现的时代。蛇颈龙最早的化石发现于2009年英国境内,它们的化石见于三叠纪到下侏罗纪,分布广泛,遍布东半球,一直持续到白垩纪末期。 蛇颈龙生活在距今大约亿年到2亿年前,体长为3到5米,外形像一条蛇穿过一个乌龟壳,头部小,颈部细长,口中具有锥形牙齿,以鱼类为食。四肢成鳍脚,便于在海洋中游弋。 在白垩纪末期,由于海洋中出现了体型更为庞大且凶猛的沧龙,在与其竞争中渐渐败下阵来,退出了海洋霸主的地位,而后逐渐走向了灭绝。 上龙科也属于蛇颈龙亚目,但是却比蛇颈龙科更为强大的一类海洋爬行动物,它们是由蛇颈龙进化而来,主要生存于至今亿年前侏罗纪晚期。 上龙类没有蛇颈龙长长的颈部,虽然原始的上龙类也有类似的较长的蛇颈,上龙类普遍的特征是短颈部、长头部,体型大,呈流线型,长而强壮的颌部有多排锐利的牙齿。体长大多数介于5米到10米之间,捕食的猎物包括鱼类和其他蛇颈龙。 在中生代浩瀚的 历史 长河中,海洋中出现的巨型顶级捕食者不少,但纵观这一个爬行动物统治地球的时代,体型最大的无疑是属于沧龙。 在白垩纪中晚期时代,在蛇颈龙、上龙类以及鱼龙类等大型海洋生物鼎盛时期已过,沧龙的出现,并迅速壮大,由于其体型比其他的任何中生代时期的海洋爬行生物都大,在竞争中占据了主要的位置,加速了其他巨型海洋生物的灭绝。 沧龙生活在至今7000万至6500万年的白垩纪中晚期的海洋中,分布在世界各地,成年的体长可达15米以上,身体细长,颈部短粗,牙齿巨大而锋利,凶猛无比。这种巨大的海洋生物也随着恐龙时代的灭绝而消失了。 刺甲鲨也称为金厨鲨,是一种出现于至今1亿年前的白垩纪晚期的大型鼠鲨科代表物种。平均体长5到米之间,比现生的大白鲨还稍微长点。 在白垩纪时期,刺甲鲨是海洋中体型最大的鲨鱼,能用像厨房刀具一样的满嘴利齿,撕扯猎物,是最令其他海洋生物畏惧的大型捕食者之一。 刺甲鲨不仅体型巨大,牙齿锋利,游泳速度很快,虽然在海洋中还不算最顶级的捕食者,同时期的成年蛇颈龙,沧龙都可以捕食刺甲鲨,但是刺甲鲨可以猎杀未成年的蛇颈龙和沧龙。 龙王鲸又名械齿鲸,是一种已灭绝的海洋哺乳动物,现代鲸鱼的近亲,生存于至今3900万至3400万年前的始新世晚期。经历了中生代时期海洋中大型生物灭绝之后又一统治海洋的大型生物。 最早的化石记录发现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最大的体长为16到18米,体重8到18吨。龙王鲸修长的体型,具有退化的短小后肢,所以刚开始被误认为是大型海洋爬行生物,也进一步证明海洋哺乳动物最早是由陆生爬行动物进化而来。 梅尔维尔鲸是一种在南美洲发现的中新世晚期的已灭绝的齿鲸。最早的化石记录2008年发现于南美洲的秘鲁境内,不过仅发现一个较为完整的头骨化石。 唯一的颅骨化石长3米,牙齿长达36厘米,科学家根据这个颅骨化石估算出这头远古巨兽体长在13-17米之间,它的体型和现代抹香鲸相似,但牙齿比抹香鲸大得多,认为它可能是现代抹香鲸近亲,虽然体长没有现代抹香鲸的长。 从巨大的牙齿可以看出来,这个生活于中新世晚期的远古巨兽也算是海洋中的顶级捕食者之一。 关于巨齿鲨迄今为止并没有发现完整的化石记录,因为鲨鱼属于软骨鱼,所以它们很难完整地保存在地壳中,不过也并不影响科学家将其定义为有史以来最大的猎食者之一,同时也是最大的鱼类。 根据目前发现的几块像手掌一样大小的三角形牙齿化石和几块脊椎化石,它的牙齿最长超过18厘米,根据零星的信息科学家推算出这种鲨鱼大约有20米左右,体重有近90吨,巨大的嘴巴张开可达3米,其咬合力也是惊人的,是大白鲨的5倍。 巨齿鲨是生活于至今1500万年的晚中新世到260万年的早新世时期,毫无疑问是这个时代最具统治力的海洋顶级生物。

幼儿亲子关系类型的研究论文

一、沟通需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平等。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总是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总是以一副严肃的面孔对孩子,以严厉的语气与孩子讲话,无形中会使孩子产生畏惧的心理,那么长久下去,孩子将不敢和父母交流,有的孩子甚至还会产生反抗的心理。

这样不仅达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而且还会阻断和孩子间的沟通,也就人为地形成了代沟了。

二、和孩子交流时要多倾听

“倾听”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因为倾听对孩子来说是在表示尊敬,表达关心,这也促进孩子去认识自己的能力。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来倾听孩子的心声呢? 跟孩子交流,有时候并不需要自己说,父母只需作为倾听者,给予孩子关注、尊重和时间,那是对孩子最有效的帮助。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缺乏人生经验,更加需要向父母倾诉,从父母那里得到指导。

同时家长也应善待孩子的错误,既算是孩子真的犯了错误,父母也要静下心来,以同情与认同的态度,站在孩子的立场让他倾诉,不要打断孩子的说话,加上自己的意见与批评。这样做不但可增进亲子沟通的感情,也可以让孩子明白,当遇到任何烦恼时,回到家里都会得到父母的体谅和支持。

三、帮孩子分析问题

孩子社会经历少,见识少,当他们遇到问题时往往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时作为父母就应该适当地给予孩子指导,当然方案越具体越好,过于笼统的方法孩子有时并不能理解,更不会付诸于实际行动。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以长者的身份对孩子进行开导引导,相信一定能帮助孩子圆满地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也取得了孩子的信任,加强了亲子间的感情。

四、选择最适合的方式进行沟通

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孩子是否能够理解,同时还应该选择易于被孩子接受的沟通方式。像说教、命令、强迫等方式,只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而聊天、讲故事、做游戏等寓教于乐的沟通方式,才更加适合孩子的心理特点,从而更能够达沟通的预期效果。

1、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现在父母亲在照顾其健康成长,但孩子总有一天要脱离父母亲保护的羽翼,走向自己独立的生活。那么让孩子逐渐地学会进行合理分析并选择自己的喜好、意愿就是家长很明智的做法了。当然,出于一种保护的心理,家长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让孩子真正理解自己的经验之谈,并把自己的意见当作一种参考。如此一来,孩子就能逐渐养成一种对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决定负责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

2要调动孩子的兴趣

与孩子交谈,如果家长有一种良好的愿望,想要孩子能接受的话,不要只是单纯地下达死命令,试试用一种平和的心态,一种新颖的方式来调动起孩子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3注意体会孩子的感受

如果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孩子会难过上好半天,如果家长认为:小孩嘛,很快就会忘记的。或者就只会一味和孩子说:“没关系的,要坚强点。类似这样硬邦邦的安慰,孩子会觉得你根本体会不到他的难过,久而久之,他遇到困难时就不会和你说,而是一个人憋在心里了。如果父母改成说:“我也很难过,我们一起来想想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这件事情好嘛?”相信孩子听到这样的话一定会有不同的表现。

4和孩子密切相处,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喜好

沟通最主要的一个方式就是聊天,爸爸妈妈们要腾出时间和孩子相处,密切观察孩子对哪些事物感兴趣,了解他最近是否遇到苦恼的问题,然后就孩子的想法和喜好寻找话题进行交流,这样会激发孩子和父母交谈的兴趣,促进亲子关系。

5及时了解孩子的发展程度

父母应该知道多大的孩子理解多少的话,如果父母尽说些孩子无法理解的话,或提出一些孩子达不到的要求。这不仅让孩子觉得辛苦、压力大,亲子间对话也势必难以搭得上线,就很容易形成交流不畅而使双方之间有代沟的产生。

6回答时要注意方式

孩子提出问题时,应先了解其真正含意,并针对孩子的需要做回答。孩子都是具有好奇心的,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可能是他们细想火花的一次闪现,如果家长随意对待,敷衍了事或者信口雌黄,那么你可能扼杀了孩子一次具有创造性的想法或把孩子引到了一个错误的方向上。

7避免用负面意义的语气

所谓的负面比如家长不要用“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你怎么那么笨...”、“我不允许...”、等等带有指挥、命令、警告、威胁、责备、谩骂、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也许你一时控制不住自己说出的一句话,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说的多了,孩子对此更是无所谓的态度,所以家长再说类似的话就没有任何意义,还让孩子感到厌恶

《浅谈幼儿园对家庭亲子教育的指导》

【摘 要】幼儿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家长的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教育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幼儿园是孩子接受集体教育的地方,但家长的家庭亲子教育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当前家庭亲子教育有一定亮点,但仍存在教育认识具有盲目性、亲子关系应日趋多元化、亲子活动的时间空间缺乏等问题。可以通过加大指导力度、改善亲子关系、优化教养方式、树立一体化教育观加以改进,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家庭亲子教育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幼儿园;家庭亲子教育;存在问题;改进方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幼儿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家长的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教育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幼儿园成为幼儿接受集体教育的地方,但家庭仍然是幼儿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家长的家庭亲子教育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对幼儿知识的巩固、良好习惯的培养、情感的建立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实践调查研究,家长亲子教育有一定的亮点,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有待改进。

一、幼儿家庭亲子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代年轻的幼儿家长,在成为父母之前并没有接受过如何教养子女的专业训练。现阶段家庭亲子教育中普遍存在重幼儿智力开发和知识学习,轻个性、情感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对家庭亲子教育的认识带有较大的盲目性;有些家长存在以训斥、责打等态度对待幼儿的不适当行为,或对幼儿包办替代等,对孩子过多限制、过度保护导致许多孩子自理能力差,自主性差,家庭亲子教育存在教育误区;因为幼儿多是独生子女,有些家庭隔代抚养或请保姆照管孩子,导致家庭亲子关系生疏,很多家庭保持着传统单一的亲子关系模式,家庭亲子教育关系有待改进;很多家长忙于工作,没有时间与孩子游戏,家庭亲子活动的时间、空间缺乏,方式单调。所有这些问题都与父母的教养素质有关系,所以幼儿家庭亲子教育的重心应由幼儿转向与幼儿成长密切相关的父母身上。因此,要培养健全的孩子,首先父母就应转变家庭亲子教育观念,提高家庭亲子教育能力,掌握有效的家庭亲子教育方法。

二、幼儿家庭亲子教育问题分析

1.家庭亲子教育的热情高,但教育认识具有盲目性。

由于家长受高智能人才观的影响,家长较重视知识学习,家长较多或经常对幼儿进行阅读、数学等亲子教育,很多家长会为孩子寻找各类学习、兴趣班,可以看出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热情很高,但多数家长不具备亲子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他们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仅停留在幼儿园教育的延伸阶段,不能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对孩子主动的进行家庭亲子教育,家长缺乏必要的、科学的家教知识,缺乏对幼儿生理特征及发展规律的了解,实施家庭教育的科学性较差。

2.家庭亲子教育关系有待改进,应日趋多元化

在日常教育中,当孩子遇到困难或做错事情时,多数家长能够采取比较适当的方法,讲清道理,与孩子商讨办法,指导幼儿解决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但仍有部分家长以训斥、责打、冷淡等态度对待幼儿的不适当行为,或对幼儿过于照顾,包办替代等。21世纪的家庭教育趋势是“亲子互动”模式,倡导“两代人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多数家长能够保持“家长+朋友”的家庭亲子教育交流方式,但是依然有少数家长仍保留着“家长式”的亲子教育交流方式,幼儿期是发展敏感期,长此以往使幼儿逐渐形成依赖、缺乏主动性、适应能力差等性格特点,影响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妨碍了和谐亲子教育的形成,束缚了孩子的发展。

3.家庭亲子活动的时间、空间缺乏,教育价值低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家长对事业有了更多的追求,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工作上,亲子交流机会少,孩子缺乏关注。在实践中发现只有少数家长能够经常与孩子共同游戏,多数家长只是偶尔与孩子一起玩。多数幼儿在家庭中保持着独自玩玩具、看书、看电视、玩游戏。父母忙于工作,没有充分的时间与孩子游戏、交谈,所以亲子活动的时间、空间、方式、教育价值都受到严重影响,影响了幼儿语言、动作、情感等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家长一方面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但在精神方面孩子显得“营养不良”。

三、幼儿家庭亲子教育改进的方法

1.提升家庭教育理论,加大家庭教育指导力度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缺乏必要的早期教育理论指导,教育行为多半属于自发性状态,带有较大的盲目性。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研究,为家长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家长不仅要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物质条件,同时也要克服溺爱、过分保护、包办代替等心理。同时,幼儿园和班级教师可以分析不同类别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了解家长的需求,通过幼儿园家长学校、班级家长会、幼儿园开放日、幼教宣传栏等活动形式,组织有关专家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对家长的家庭亲子教育加以指导,从而提高家长亲子教育水平,使孩子们在家庭中得到良好的亲子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

2.转变教育观念,改善亲子教育关系

要把孩子看成独立的人,平等对待幼儿,建立和谐、宽松民主的家庭教育氛围,对孩子的教育要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指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学会自己动手、动脑,主动发展。家长要以平常心对待幼儿,不给孩子太大的期待压力,否则难以形成孩子良好的自我评价,影响幼儿的健康发展。要引导家长树立家庭教育“做人为本”的思想,把教育孩子学习做人为主要内容,教孩子学习怎样正确对人、对事、对己、以物等,在婴幼儿期,自觉发现生活中蕴涵的教育机会,及时进行教育。

3.传播科学的教育方法,帮助家长优化亲子教养方式

很多家长不理解亲子活动在孩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要帮助家长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为孩子的健康发展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要加强亲子教育的指导,积极探索有效途径,提高亲子活动质量,如开办亲子教育研究中心、亲子俱乐部、亲子热线等,通过组织家长亲自参与亲子游戏活动,指导人员现场分析、指导、评价,使家长将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拓展教育视野,使家长在参与活动中提高水平,增强素质。另外,家长也要主动吸取教育知识,懂得孩子心理、生理发展的规律和一些基本的教育常识,才有使家长教育有的放矢。

4.树立幼儿园——家庭一体化教育观,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通过广泛开展家庭教育辅导,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幼儿园要树立家园共育意识,转变家长工作思路,扩展内容,采取多种形式,更多地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素质。幼儿园成立家长委员会,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举办开放活动、家园同乐、聘请家长作幼儿园义务教师等,通过家长的亲身参与,让家长了解、观察保教人员的教育活动,从中吸取经验、借鉴方法。幼儿园要成立家长学校,组织专门人员根据家长需求,制定计划,聘请专家有目的地帮助家长学习幼儿教养知识。另外,可以组织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专题讨论会、幼儿园自办幼儿教育报、利用幼儿园网站论坛、班级教师微博等多种形式,丰富家长的教育经验。家长要更多地向幼儿园学习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家园优势互补,协同合作,就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关于人类语言与饮食关系研究论文

人生在世,吃穿二事,很早我们就知道了这句话。人虽然作为高级动物,但仍需要与普通动物一样:“吃”。所以,零零总总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美食也孕育而生,从古至今,长盛不衰。饮食行业也成为三百六十行常展长新的行当,而饮食业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说的更直接些就是一种“吃”的文化。中国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有着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中餐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所以也就使得中国传统的饮食美食都“食出有门”如中华饮食文化理论奠基人??孔子的《论语》中就有关于饮食“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的论述。直至两千年后的今日,仍具有极高的理论指导性。中华茶道始主??陆羽认为茶道在中华饮食文化中的地位几乎与酒等量齐观,他曾遍访名茶产区荐评品第,又精研泉水,次第品级。中华食文化之圣??袁枚其《随园食单》经历五十年才写成,成为中华饮食史上光前裕后之作,也有中华饮食文化“食经”的美誉。还有以味道治国的大臣??伊尹将饮食的“色、香、味、形”与治国相融合,所以就有了 “治国若烹小鲜”之说。由此,这就形成了我们传统的饮食有“四重”的特点:1、重食:古人就有:“民以食为天”之说,见面常问“吃过没有?”足见饮食文化的地位。2、重养:以“五谷”养“六脏”,饮食中重视人体养生保健。3、重味:中华饮食最注意食物的味,讲究“色、香、味、型”。各种味道差异构成各种菜系的基础。4、重理:注意各种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等阴阳调和之理性认识指导烹饪。正是由于中华饮食讲究料、作、食等等的精细,内容丰富且博大精深,民族特色鲜明,既兼容又特别,从古到今,历代相传又推陈出新。不同的饮食习惯造就了不同的饮食文化。中国人大而全的一贯作风,吃饭时自然是七大盘、八大碗,一是显示了富足,二是摆足了排场;近而各地比吃、全国争雄,最终形成了八大菜系,也就是吃方面八个不同的“高手”;说得虽有些低俗,但还是很能传情达意的。因此,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可以简单概括成八个字:精致、悦目、坠情、礼数。这八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精致;我们在得意时都喜欢在酒馆、餐厅里点几个精致小菜,或自己做几个精致小菜来犒赏自己与亲戚友人,而这时就需要吃出一种气氛、品位甚至是文化来。饮食既然作为一种文化,一种“吃”的文化,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 “精致”。尤其是现在非常注重个人身体保健的现代社会,更是要求我们的饮食向精致化发展,使饮食中融入文化,透出文化,从而“吃”出文化来,避免和摒弃那种“过之屠门而大嚼”不雅行为和有损健康的不良习惯。悦目;这是将“吃”的文化与内涵进行升华的高级阶段,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它令食者有“三月不知肉味”的同时,更令人拍案叫绝和赏心悦目。这种悦目,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令人悦目的美味佳肴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之所在,悦目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坠情;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因为菜系和饮食中蕴藏着各种感情在其中。做的人付出心血和真情用心去做,而吃者更是品味到自己喜欢的饮食则抱着的是一种感激与赞赏。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过去的茶馆,大家坐下来喝茶、听书、摆龙门阵或者发泄对朝廷的不满,实在是一种极好的心理按摩。中华饮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为“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哲学思想和由此而出现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饮食方式。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的问题。我们要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礼数;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中国是礼仪之邦,而这种礼仪与礼数也渗透到了饮食当中。而饮食讲究“礼数”,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生老病死、送往迎来、祭神敬祖都是礼。《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数”中也讲究着一种秩序和规范,比如在重要场合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有些菜的象征、来历等等都体现着“礼数”。我们谈“礼数”,更应把它理解成一种精神,一种内在的伦理精神,这种精神,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中,从而构成中国饮食文明的逻辑起点。饮食中的精致、悦目、坠情、礼数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换言之,这四个方面有机地构成了中华饮食文化这个整体概念。但是,它们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四者环环相生、完美统一,便形成中华饮食文化的最高境界。而中华饮食也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用嘴“吃”出来了一种文化,一种浓厚的中华饮食文化,这种文化已经得以前仆后继的不断弘扬,已经影响到了我们自己和身边,影响到了全世界的饮食行业。国家的历史有长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政权性质和经济结构也有差异,故而各国的饮食文化是不一样的。中国饮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中国饮食文化特点中国是文明是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吾存于世,吃喝二十余年,有所心得有所感悟,现将饮食文化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望大家见教:第一,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第二,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第三,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第四,注重情趣。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第五,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古代的中国人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这些思想早在先秦就已经形成,在《礼记月令》就有明确的记载,而且反对颠倒季节,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当然也反对食用反季节食品,孔子说的“不食不时”,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与当代人的意识正相反,有些吃反季节食品是为了摆阔。西汉时,皇宫中便开始用温室种植“葱韭菜茹”,西晋富翁石崇家也有暖棚。这种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的确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这种意识残留到现代的大约仅有节日食俗了(中医中药里也有一些,但未受到重视)。“阴阳五行”说是传统思想所设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认为是宇宙规律。人是“三才”之一,饮食是人类生活所不可少的、制作饮食的烹饪必然也要循此规律。因此,不仅把味道分为五,并产生了“五味”说(其实人能感觉到的“味”不止有五,但二三千年前,能分辨出五种也不算少),而且还削足适履地把为数众多(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这一点)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这使人感到荒诞。更令人惊奇的是还有“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礼记郊特牲》)。并认为只有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这样才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因此在祭天时要严格遵循阴阳五行之说。这种说法被后来的道教所继承,成为他们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如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气的,如“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食气者寿”等,要修炼、要获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谷”的境界。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者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什么叫“中”?不能简单地用“中间”来概括它。这个“中”指恰到好处,合乎度。有点像河南话中的那个“中”。“和”也是烹饪概念。《古文尚书说命》中就有“若作和羹,惟尔盐梅”的名句,意思是要做好羹汤,关键是调和好咸(盐)酸(梅)二味,以此比喻治国。《左传》中晏婴(齐国贤相)也与齐景公谈论过什么是“和”,指出“和”不是“同”,和是要建立不同意见的协调的基础上的。因此中国哲人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发育。这种审美理想建筑在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之上。这种通过调谐而实现“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而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对于追求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古代文人士大夫,尤其如此。与“中和”相反的是极端,极端在烹饪上也不被视为正宗,那些“咸过头,辣过头,酸过头”的食品虽然会受到一些身体处在不正常状态下的人们的追捧,但从长远看来它对身体是有害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的极端主义其弊更是不可胜言。如上所述,华夏民族的饮食生活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性,尽管有些特性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不可理解、或者说不太科学(近百年来,“科学”二字在中国几乎成为宗教信仰,它只是衡量一切领域是非的一把尺子,而它本身却不能受到质疑),但饮食生活难道仅仅是“科学”二字所能说尽的吗?如果我们再关注一下“文化”,那么研究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目前,饮食文化还是个模糊概念。有的研究者笼统地说,它包括吃什么、怎么做、怎么吃这三方面的问题;有的研究者认为饮食文化学孕育出六门科学,即烹调学、食品制造学、食疗学、饮食民俗学、饮食文艺学、食品制造学;有的研究者还主张加上饮食美学、饮食商业学、饮食用具学等等。本人才疏学浅,对于这么多学科未能涉猎。我所理解的饮食文化主要指饮食与人、人群的关系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所以我们在课题讨论中虽然也讨论食物、肴馔、食品加工、烹饪、饮食习俗乃至进餐环境、食具、餐具等等,但都围绕着它们与人、人群的关系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等方面加以介绍和评介,至于与人关系不大的纯工艺过程、除了必要的知识介绍外,大多略去,意在突出饮食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以及中国饮食文化在这两方面的刻意追求。

国家的历史有长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政权性质和经济结构也有差异,故而各国的饮食文化是不一样的。 中国饮食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中国饮食文化特点 中国是文明是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吾存于世,吃喝二十余年,有所心得有所感悟,现将饮食文化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望大家见教: 第一,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第二,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第三,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 第五,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古代的中国人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这些思想早在先秦就已经形成,在《礼记·月令》就有明确的记载,而且反对颠倒季节,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当然也反对食用反季节食品,孔子说的“不食不时”,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与当代人的意识正相反,有些吃反季节食品是为了摆阔。西汉时,皇宫中便开始用温室种植“葱韭菜茹”,西晋富翁石崇家也有暖棚。这种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的确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这种意识残留到现代的大约仅有节日食俗了(中医中药里也有一些,但未受到重视)。 “阴阳五行”说是传统思想所设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认为是宇宙规律。人是“三才”之一,饮食是人类生活所不可少的、制作饮食的烹饪必然也要循此规律。因此,不仅把味道分为五,并产生了“五味”说(其实人能感觉到的“味”不止有五,但二三千年前,能分辨出五种也不算少),而且还削足适履地把为数众多(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这一点)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这使人感到荒诞。更令人惊奇的是还有“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礼记·郊特牲》)。并认为只有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这样才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因此在祭天时要严格遵循阴阳五行之说。这种说法被后来的道教所继承,成为他们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如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气的,如“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食气者寿”等,要修炼、要获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谷”的境界。 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者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什么叫“中”?不能简单地用“中间”来概括它。这个“中”指恰到好处,合乎度。有点像河南话中的那个“中”。“和”也是烹饪概念。《古文尚书·说命》中就有“若作和羹,惟尔盐梅”的名句,意思是要做好羹汤,关键是调和好咸(盐)酸(梅)二味,以此比喻治国。《左传》中晏婴(齐国贤相)也与齐景公谈论过什么是“和”,指出“和”不是“同”,和是要建立不同意见的协调的基础上的。因此中国哲人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发育。这种审美理想建筑在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之上。这种通过调谐而实现“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而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对于追求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古代文人士大夫,尤其如此。 与“中和”相反的是极端,极端在烹饪上也不被视为正宗,那些“咸过头,辣过头,酸过头”的食品虽然会受到一些身体处在不正常状态下的人们的追捧,但从长远看来它对身体是有害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的极端主义其弊更是不可胜言。 如上所述,华夏民族的饮食生活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性,尽管有些特性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不可理解、或者说不太科学(近百年来,“科学”二字在中国几乎成为宗教信仰,它只是衡量一切领域是非的一把尺子,而它本身却不能受到质疑),但饮食生活难道仅仅是“科学”二字所能说尽的吗?如果我们再关注一下“文化”,那么研究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目前,饮食文化还是个模糊概念。有的研究者笼统地说,它包括吃什么、怎么做、怎么吃这三方面的问题;有的研究者认为饮食文化学孕育出六门科学,即烹调学、食品制造学、食疗学、饮食民俗学、饮食文艺学、食品制造学;有的研究者还主张加上饮食美学、饮食商业学、饮食用具学等等。本人才疏学浅,对于这么多学科未能涉猎。我所理解的饮食文化主要指饮食与人、人群的关系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所以我在《中国饮食文化史》中虽然也讨论食物、肴馔、食品加工、烹饪、饮食习俗乃至进餐环境、食具、餐具等等,但都围绕着它们与人、人群的关系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等方面加以介绍和评介,至于与人关系不大的纯工艺过程、除了必要的知识介绍外,大多略去,意在突出饮食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以及中国饮食文化在这两方面的刻意追求。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本文通过阐述中西餐饮文化差异,分析中西餐饮文化在在哲学体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从而促进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让更多的人通过饮食了解饮食背后的文化。

关键词:

中西文化;饮食文化;差异比较

提到饮食文化,人们总是会不约而同地首先想到“吃”,不错,饮食的确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然而加上了“文化”二字以后,饮食就不仅仅是“吃”这么简单了,它包括饮食文化的整体,是人类在饮食方面的创造行为及其成果,凡涉及人类饮食方面的思想、意识、观念、哲学、宗教、艺术等都在饮食文化的范围之内。

一、中西餐饮文化差异

中西方饮食文化最显而易见的不同就是使用的饮食器具。西方人以刀叉为食器,并且规定显明,不同规格的刀叉所使用的方式及场合不同,而且是不可以混用的。

中国人的餐桌上却不如西方人那么复杂,虽然是简简单单的一双筷子,但它在饮食文化中担任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筷子可以是我们的烹饪的工具,也是每家每户的搅拌器,打个鸡蛋,冲个饮料,无疑都需要筷子的帮忙。与西方如此严谨的规范相比,中国的筷子的确随意得多。

受科学导向的影响,西方烹饪的全过程必须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每道菜肴每次烹饪的过程、方法几乎完全一致,并且其所用的调料会精确到克,烹饪时间会精确到秒。

西方人对食物的选材极具规范,他们多以荤食为主,烹饪时往往以一整块肉或是一整只的禽类为主要食物,并且不吃内脏,认为内脏是弃料;对于蔬菜的选择上也比较单一,而且在饮食中以蔬菜为装点辅助之用,所以在西方人的饮食中蔬菜多为装饰工具。

相较于西方人而言,中国人在食物的选择与烹饪方式上就要随意得多。在中国厨师的手上也能变成一道味美的佳肴,这样的菜例比比皆是,如爆炒猪腰、糟猪肚、韭菜炒猪肝,等等。说到烹饪方式,更是层出不穷。不同于西方人的“精确到克”、“精确到秒”,中国人历来都是“随心所欲”,强调凭经验对结果进行把握。中国人喜素食,蔬菜的种类远多过于西方,这样,食材的相互搭配就变化多端,就以炒猪肝为例,可以是大葱炒猪肝,也可以是青椒炒猪肝,更可以是韭菜炒猪肝,每一道菜都各有风味。

西方人的饮食文化中注重食物的营养价值,因此,他们提倡吃生食,他们认为高温烹调会破坏了食物本身的营养,唯有生食才能最大限度地保存食物的天然属性和原汁原味,那么他们所追求的营养价值也可以被很好地保留。

中国饮食文化更重食物的味道,“美味”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第一要义,因此,中国人会借助一切技术手段、烹饪方式、调味方法使自己的食物变得鲜美无比,在中国,炒、煮、炖、烩、烧、烤、蒸、煎、炸、焖、熘等都是十分常见的熟食性烹调技术。

二、差异背后的文化根源

(一)哲学体系:形而上学与适度原则

西方哲学体系以形而上学为主要特点,也就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的话,那么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反映到饮食文化就是所闻即所见,无论是菜单还是对食物的装点、摆盘,都是以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呈现给人看,追求真实性,没有华丽的点缀,只体现食物的本源属性,这点与西方人的处事原则不谋而合,这样的哲学背景下就促成了西方人视“营养价值”为饮食的第一要义的观念,不在乎饮食的艺术性、创造性,目标性明确,即食物就是用来补充人对于营养需求的工具。

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模糊、不可捉摸。它不像西方的形而上学那样追求事物的客观性、真实性,强调所闻即所见,而是凡是讲求分寸、讲求整体配合、讲求一个“度”。反映在饮食文化上的就是中国人将“美味”作为饮食的第一要义。在烹饪上,中国人讲究整体融合,没有西方人的精确,讲究的是凭经验将一道菜的各个部分相协调进而形成一道美味的佳肴。其中的经验又是模糊的,同一道菜,同一个师傅,每次做可能也会做出不同的味道,凭借经验对菜肴进行整体的把握,追求烹饪技术的随意性与艺术性,这便是中国人的传统哲学观念――模糊而完美。

(二)价值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西方人推崇个人主义价值观念,个人目标高于对群体的忠诚。也就是说每一个只需要对自己负责即可,不需要服从其他任何一个集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群体,但这样的选择并不是永久的,可以随时因为自己需求的改变而重新进行选择。如改变祈祷的教堂,更换雇主,等等。反映在饮食文化中最显著的就是西方人实行分餐制。

与之相对的,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价值观。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不喜欢争强好胜,社会风气往往封杀过于突出的个人,正所谓“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在饮食文化中,这样的集体主义观念的确是受到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人的宴席多喜用圆桌,从形式上体现了团结、礼貌、共享的氛围。美味佳肴摆在桌子的中心,既是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交流感情的媒介。在这样的宴会气氛下,饮食已经不是宴会的主要目的,情感的交流才是宴会的中心。与西方人直截了当的交际方式不同,中国人的饮食目的依仗于一大群人的情感触碰、交流和共鸣。

(三)思维方式:个性与整体

西方人注重个性的发展,强调在集体中个性的最大限度发挥。他们追求差异性,凡事求异,认为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强调天下万物都是独立的个体,彼此间没有联系,认为个性与个体的独立自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因此对事物的看法与考虑往往从个性出发,西方人将独特的个性发展放置于一切行为活动的大前提之下。这无疑体现在了他们的饮食文化中,泾渭分明的摆盘和装点,虽同在一个盘子中,确是个性突出的各自为政,没有任何调和,肉即是肉,菜即是菜,土豆即是土豆,个性鲜明,味道明确,不会相互影响、相互混合。在烹饪上,同一个盘子中的不同食材也是被分开进行加工的,不会将它们放在一起烹煮,处处彰显西方人对于个体与个性的尊重和重视。中国人注重整体的发展,强调圆满、整合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不喜欢过于鲜明的个性张扬,反映在烹饪上更显见,无论是什么样的食材全部倒入锅中,再配以各种佐料进行烹调,即使原本个性鲜明,味道独特的食材在这样的磨合之下不会再显得如此锋芒。因此,中国菜尝起来滋味丰富,层次感强烈。再回过头看每一道菜,红不是那样鲜艳的红,绿也不是那样扎眼的绿,而是一种经过调和以后产生的和合之美。

(四)生活方式与生活节奏

在西方,流水线上的重复作业,实行计件工资制,生活节奏急促,人们有意无意地受到机械的两分法影响,将游戏与工作分得很清楚,即工作时工作,游戏时游戏,这样的生活方式十分单调、刻板,机械的工作生活模式逐步影响到了西方人对饮食的需求,导致饮食本身的单一性和简单性。

中国人则不然,中国人的随意性在这里体现无遗,不喜欢单纯的、机械的工作生活模式,推崇一种经验性的工作方式或者喜欢在工作中加入自己喜欢的元素或方法,就像中国的饮食烹饪一样,存在不稳定性,这样的不稳定性既指工作模式、工作方法的不稳定,又指工作结果的不稳定。就好像一道菜如果想要让它尝起来不那么咸,南方人可能会选择放糖冲淡咸味,如南方人的糖醋风味,就是用糖的甜与醋的酸中和酱油的咸味;而北方人则可能会把这道菜加水烹制食材,让食材变淡的同时改变了菜的性质,可能从一道炒菜变成了一道靓汤,因为生活经验、生活环境的不同而不同。这样并不稳定的经验性的改变方式,使原来单纯的一道菜变成了现在的三道菜而非两道菜,其中创造性与艺术性油然而生。

三、当前的餐饮文化发展与中西文化之间的融合

然而如今的中西方餐饮文化已不再像以前那样泾渭分明了,中餐中也融入了西式元素,西餐中处处彰显中国风,这是一种新型的饮食文化模式,中西合璧的饮食文化队伍将会越来越壮大,人们也可以通过了解饮食文化了解这个世界。

参考文献:

[1]郭鲁芳,金慧君.中、西方餐饮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思索[A].商业经济文荟,2005(5):13-15.

[2]刘岩松.中西方饮食在文化理念上的差异性[J].经济研究导刊,2010(36):258-259.

[3]赵奇志.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食品工程,(4):14-15.

[4]冯勇,何欢欢.从饮食文化角度浅析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J].消费导刊,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中西文化及其差异,从文化和差异两方面叙述。中西饮食文化的发展历史分别叙述美国和中国不同的文化历程,由于两方面不同的文化底蕴,在饮食上出现了差异。本文主要从观念上的差异、宴会礼仪的差异,中西饮食文化的融合等方面展开论述。最后介绍了西方饮食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解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同时,接受可以接受的部分并与中国饮食相融合,使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饮食更加丰富,但又不乏自身特色。这才是我们正确对待中西饮食文化的态度。

关键词:

中西差异;饮食文化;餐饮礼节

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存在着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饮食文化的差异也是跨文化交际中影响交际结果的因素之一。中国有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西方国家则有精巧专维、自成体系的饮食文明。中西饮食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丰富了全球的饮食文化。

一、从筷子与刀叉文化看中西饮食观念的差异

刀叉因为适应欧洲人饮食习惯而出现,它和筷子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观念。中华饮食刀叉的出现比筷子要晚很多。据游修龄教授的研究,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欧洲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马上生活随身带刀,往往将肉烧熟,割下来就吃。后来走向定居生活后,欧洲以畜牧业为主,面包之类是副食,直接用手拿。主食是牛羊肉,用刀切割肉,送进口里。到了城市定居以后,刀叉进入家庭厨房,才不必随身带。由此不难看出今天作为西方主要餐具的刀和筷子身份很是不同,它功能多样,既可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到了烧熟可食时,又兼作餐具。

大约15世纪前后,为了改进进餐的姿势,欧洲人才使用了双尖的叉。用刀把食物送进口里不雅观,改用叉叉住肉块,送进口里显得优雅些。叉子才是严格意义上的餐具,但叉子的弱点是离不开用刀切割在前,所以二者缺一不可。直到17世纪末,英国上流社会开始使用三尖的叉,到18世纪才有了四个叉尖的叉子。所以西方人刀叉并用只不过四五百年的历史。

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进而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游修龄教授认为,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西方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单元,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

虽然不能将不同传统的形成和餐具差异简单对应,但是它们适应和促成了这种分化则是毫无疑问的。筷子是一种文化传统的象征。华人去了美国、欧洲,还是用筷子,文化根深蒂固,而老外们在中国学会了用筷子,回到自己的国家依然要重拾刀叉。

二、烹饪方法的差异

在中国,烹调是一种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体现着严密性与即兴性的统一,所以烹调在中国一直以极强烈的趣味性,甚至还带有一定的游戏性,吸引着以饮食为人生之至乐的中国人。由于发展十分成熟,已经脱离了完全根据菜谱操作的方法,发展到较高级的阶段,每一道菜的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变化,以适应地区、季节、对象、作用、等级的不同,比如蘑菇炒牛肉,冬天的色宜深些,口味宜重些,夏天的色和味宜清淡些;对于江苏一带的人来说,调味中可加糖,但是面对川湘顾客,则应多放辣。中国的烹饪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炒、炸、焖、爆、煎、烩、煮、蒸、烤、腌、冻、拔丝、糖醋等,做出的菜肴让人眼花缭乱。在烹饪大师的眼中,做菜和制作工艺品一样有着高深的学问,即使是同一道菜,不同的厨师会做出不同的口味来。而西方则不同,可以说是相当的理性,他们的烹饪相应的变化较少,同一道菜从洛杉矶到纽约口味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虽然显得单调,但是简单的工艺却使得他们能够在大规模的商业化中取得惊人的成功。西餐菜肴烹饪的方法主要是烧、煎、烤、炸、焖,各种原料很少集合烹调,正菜中鱼就是鱼,鸡就是鸡,即使是调味料也是现吃现加。烹饪的全过程比较规范,调料的添加量精确到克,烹调的时间精确到秒,厨师好像化学实验室的实验员。由于西方菜肴制作的规范化,烹调成为一种机械的工作。肯德基炸鸡只要按方配料,油的温度,炸鸡的时间,依规范行事即可,因而厨师的工作就成为一种极其单调的机械性工作。再者,西方人进食的目的首在摄取营养,只要营养够标准,其他尽可宽容,因而今日土豆牛排,明日牛排土豆。美国的食品广告铺天盖地,但万变不离其宗,炸鸡、炸薯条、炸鱼块,其菜肴加工方法简单,基本是机械的混合,所以菜肴的种类极少。

三、餐饮礼节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中西方宴请礼仪也各具特色。在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饮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

综上所述,饮食文化的交流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断充当全球经济文化整合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传递带”。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日益增强的`文化影响力,正发挥着比其他任何全球化单一力量大得多的作用,也在悄悄地改变着全世界。中西饮食文化的碰撞、交流以及融化为全人类文明起到填补和着彩的作用。中西餐饮文化将在交流中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文仲.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萨姆瓦.跨文化传通[M].三联书店,1988.

摘要:饮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讲,不仅能加深对所学语言文化的理解,更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本文从中西方饮食文化用餐形式和礼仪的差异、饮食观念的差异、饮食结构的差异、烹饪的差异等方面入手,对中西方饮食文化进行了比较,目的在于明确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消除界限,增进了解,促进交流。

关键词:中西方饮食文化、文化差异、形式和礼仪、观念结构

一、引言

饮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饮食与文化紧密相关,不同的民族因其生活地域、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而创造出不同的饮食文化。传统的西方文化是畜牧文化和海洋文化,而中国是农耕文化和陆地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而饮食的差异则深刻透露自身的文化背景。

二、中西用餐形式和礼仪的差异

中国自古以来的礼仪就有以和为贵的思想观念,以和为贵的思想体现在从古至今中国人在开席时都有一家人在一起就餐的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饮食礼仪。中国人的聚食制延续千年。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都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从形式上营造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这就是聚食制,聚食制的起源很早,从许多地下文化遗存的发掘可见,古代炊间和聚食的地方是统一的,炊间在住宅的中央,上有天窗出烟,下有篝火,火上安放陶釜、陶鼎,在火上做炊,就食者围火聚食。这种聚食古俗一直延续至后世。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这符合中华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的思想。此外,聚食制的长期流传,也是中国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族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

三、中西饮食观念的差异

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对味的追求往往大于对营养的追求,人们在品尝菜肴时,往往会说这盘菜好吃,那道菜不好吃。然而若要进一步问什么叫好吃,为什么好吃,好吃在哪里,恐怕就不容易说清楚了。这说明中国人对饮食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即使用人们通常所说的色、香、味、形、器把这种境界具体化,恐怕仍很难涵盖其所有意味。在中国,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构成了中餐过于注重饭菜色、香、味的特点。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是吻合的。作为东方哲学代表的中国哲学,其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中国菜的制作方法是调和,最终要调和出一种美好的滋味。这一切讲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体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西方人对待饮食的态度主要坚持其实用性特征,从营养角度出发,重视食物对人体的健康,不追求花样和饭菜的其他功能。他们认为“吃”只是为一个生物的机器加入燃料,保证其正常的工作、生活的运行,只要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健康,抵御病菌的攻击,则其他方面并不讲究。由此可见,饮食在他们心中只是一种维持生命的活动。尤其是在西方国家享有美食之称誉的大国法国,更是追求高质量的营养。法国烹调虽追求美味,但总不忘“营养”这一大前提。在现代西方社会,除了营养的需求外,还十分重视养生,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

四、饮食结构的差异

据西方统计,中国人吃的蔬菜有600多种,是西方的六倍还多。在中国的日常饮食结构中,素菜占据主导位置,而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者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饮食结构中,所以在中国自古就有“菜食”的说法。这种饮食传统,主要与佛教徒的鼓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视动物为“生灵”,而认为植物为“无灵”,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主张素食主义。西方国家秉承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生,传统饮食习俗以动物性食料为主,由于西方大多数国家地理位置处于高纬度,有些国家甚至终年积雪,这就造成了西方国家大多数人喜食肉类食物,而且西方人注重营养采取了生熟结合的方式,蔬菜很多时候以前菜沙拉方式出现,饮食结构的不同有时也反映出了各个民族在生活方式和饮食文化方面的不同态度。

五、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烹饪的差异

西方烹调遵循的是规范与科学,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烹饪中处处显示规范与科学。在西方菜谱中,计量都以克计算。这种菜谱似乎是科学的,实际上,这种科学性,也有其弊端,缺乏特色。另外,规范化的烹调甚至要求配料的准备都精确到秒。此外,在西方,一道菜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面对不同的食者,皆为同一味道,毫无变化。中国烹调推崇的是随意与特色,西方人不能理解中国烹调不追求精确的规范化,反而推崇随意性。翻开中国菜谱,常常发现原料的准备量、调料的添加量都是模糊概念。一汤匙、半碗、少许比比皆是,可究竟汤匙、碗有多大,少许是多少,没有具体标准。中国饮食倾向于艺术性。它的特点就是随意性。比如同样一道菜肴,由于地区、作用、等级等不同,可以在操作上做不同的处理。以红烧鱼为例,冬天的色宜深些,口味宜重些,夏天则色和味均清淡些。对于江浙一带的人来说,红烧鱼的调味中可加糖,如面对川湘顾客,则应多放辣。

六、结语

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将使人们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享受不同饮食带来的不同感受,增进文化间的交流、互补与融合,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欣赏。笔者相信对中西方国家饮食文化礼仪进行比较,可以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从而认识到宽容、理解及尊重文化差异对提高文化交际能力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胡文仲.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德]马·茨克.跨文化交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姜守明,洪霞.西方文化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徐文苑.中国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饮食文化论文人生在世,吃穿二事,很早我们就知道了这句话。人虽然作为高级动物,但仍需要与普通动物一样:“吃”。所以,零零总总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美食也孕育而生,从古至今,长盛不衰。饮食行业也成为三百六十行常展长新的行当,而饮食业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说的更直接些就是一种“吃”的文化。 中国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有着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中餐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所以也就使得中国传统的饮食美食都“食出有门”如中华饮食文化理论奠基人??孔子的《论语》中就有关于饮食“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的论述。直至两千年后的今日,仍具有极高的理论指导性。中华茶道始主??陆羽认为茶道在中华饮食文化中的地位几乎与酒等量齐观,他曾遍访名茶产区荐评品第,又精研泉水,次第品级。中华食文化之圣??袁枚其《随园食单》经历五十年才写成,成为中华饮食史上光前裕后之作,也有中华饮食文化“食经”的美誉。还有以味道治国的大臣??伊尹将饮食的“色、香、味、形”与治国相融合,所以就有了 “治国若烹小鲜”之说。 由此,这就形成了我们传统的饮食有“四重”的特点: 1、重食:古人就有:“民以食为天”之说,见面常问“吃过没有?”足见饮食文化的地位。 2、重养:以“五谷”养“六脏”,饮食中重视人体养生保健。 3、重味:中华饮食最注意食物的味,讲究“色、香、味、型”。各种味道差异构成各种菜系的基础。 4、重理:注意各种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等阴阳调和之理性认识指导烹饪。 正是由于中华饮食讲究料、作、食等等的精细,内容丰富且博大精深,民族特色鲜明,既兼容又特别,从古到今,历代相传又推陈出新。 不同的饮食习惯造就了不同的饮食文化。中国人大而全的一贯作风,吃饭时自然是七大盘、八大碗,一是显示了富足,二是摆足了排场;近而各地比吃、全国争雄,最终形成了八大菜系,也就是吃方面八个不同的“高手”;说得虽有些低俗,但还是很能传情达意的。 因此,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可以简单概括成八个字:精致、悦目、坠情、礼数。这八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精致;我们在得意时都喜欢在酒馆、餐厅里点几个精致小菜,或自己做几个精致小菜来犒赏自己与亲戚友人,而这时就需要吃出一种气氛、品位甚至是文化来。饮食既然作为一种文化,一种“吃”的文化,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 “精致”。尤其是现在非常注重个人身体保健的现代社会,更是要求我们的饮食向精致化发展,使饮食中融入文化,透出文化,从而“吃”出文化来,避免和摒弃那种“过之屠门而大嚼”不雅行为和有损健康的不良习惯。 悦目;这是将“吃”的文化与内涵进行升华的高级阶段,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它令食者有“三月不知肉味”的同时,更令人拍案叫绝和赏心悦目。这种悦目,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 令人悦目的美味佳肴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之所在,悦目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 坠情;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因为菜系和饮食中蕴藏着各种感情在其中。做的人付出心血和真情用心去做,而吃者更是品味到自己喜欢的饮食则抱着的是一种感激与赞赏。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过去的茶馆,大家坐下来喝茶、听书、摆龙门阵或者发泄对朝廷的不满,实在是一种极好的心理按摩。 中华饮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为“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哲学思想和由此而出现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饮食方式。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的问题。我们要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 礼数;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中国是礼仪之邦,而这种礼仪与礼数也渗透到了饮食当中。而饮食讲究“礼数”,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生老病死、送往迎来、祭神敬祖都是礼。《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数”中也讲究着一种秩序和规范,比如在重要场合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有些菜的象征、来历等等都体现着“礼数”。 我们谈“礼数”,更应把它理解成一种精神,一种内在的伦理精神,这种精神,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中,从而构成中国饮食文明的逻辑起点。 饮食中的精致、悦目、坠情、礼数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换言之,这四个方面有机地构成了中华饮食文化这个整体概念。但是,它们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四者环环相生、完美统一,便形成中华饮食文化的最高境界。而中华饮食也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用嘴“吃”出来了一种文化,一种浓厚的中华饮食文化,这种文化已经得以前仆后继的不断弘扬,已经影响到了我们自己和身边,影响到了全世界的饮食行业。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