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关于我国教育改革的论文

发布时间:

关于我国教育改革的论文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议深化教育改革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以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改革》

【摘要】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处在一个关键阶段,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和理念,把教育改革不断推向前进,使全体人民共享教育改革带来的成果;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统筹兼顾,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教育改革 可持续发展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①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进行各方面改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教育改革,对于我们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改革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同时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由此凸显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②以胡锦涛为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问题的继承和发展,系统回答了什么是发展、坚持怎样的发展、发展为了谁等重大问题。回顾我国教育改革30多年的历程,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教育领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改革实验,取得不少宝贵经验。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中小学开始以高考为指挥棒,大力发展应试教育,忽略了素质教育,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大学开始进行合并、升格、扩招,促进了发展,也出现了冒进和浮夸,以致现在的高等教育问题重重。这些都使我们意识到,只有坚持科学的发展方式、方法才能取得教育改革的成功。科学发展观的创立,为教育的科学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思想渊源、理论指南和实践支撑。③

坚持科学发展,继续解放思想,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和理念,把教育改革不断推向前进,使全体人民共享教育改革带来的成果。

重新认识教育的功能定位,从以政治功能为主转向以人为本。30多年的教育改革实践表明,虽然教育改革在服务于政治、经济、社会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人的本位功能。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就是教人变,教人变好就是好教育,教人变坏就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由此可知,教育要立足于教人变好的维度,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教育最根本的功能。

进一步促进教育理念的转变。首先,要使公平理念深入人心。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将受教育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统筹起来考虑。其次,育人理念应加快转变。在中国,“学而优则仕”、“官本位”的观念深入人心,因此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改革中,注重培养方式的多样化,淡化“官本位”思想对教育过程的影响。再次,深化教育改革,要注重教育开放。对外开放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世界的机会,我们深化教育改革,要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先进国家、地区的教育改革发展的有益成果。最后,要重视民办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在弥补公办教育资源不足,提供优良教育资源,提供就学机会,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对民办教育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各方面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当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统筹兼顾,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以发展的眼光,深化教育改革。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深化教育改革最终是为了促进教育的良性、科学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以发展的眼光,科学制定和审视教育改革的思路、目标等。面对新时期、新情况,教育改革的思路应以促进教育公平为主线,以提高教育和办学质量为目的,全面提升学校硬实力和软实力,既要注重学校数量的增加,更要关注教育质量的提升,实现由“量”到“质”的根本性转变。

在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方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坚持以人为本,深化教育改革。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是服务于学生。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一是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突破应试教育的束缚,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升学考试模式,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依据学生个性,充分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二是大力进行教学改革,科学设置教学科目和课程,加强学生心理干预,提高心理素养,使实践科目和课堂教学科目协调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三是大力关注困难学生和“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完善相关照理机制和资助体系,保证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保障城乡学生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教育改革要充分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其中,教师是重要参与者。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要紧密联系教师,有关教育和学校的改革要认真听取教师的意见。在改革过程中要切实关注教师的利益需求,完善学校的医疗保障制度,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加强教师教学技能、专业知识和管理学生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薪酬制度,提高教师待遇;创造尊师重教的社会良好风尚,提高教师的声誉、地位。

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教育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全面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德育为先,把学习文化知识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统一起来;加强体育教育教学,深化课程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教育的协调发展,就是要使教育的各个方面及其内部关系协调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我们要将教育的规模、速度、结构、效益协调起来,要将城乡区域教育、东中西部区域教育、国内教育与国际教育的发展统一协调起来,要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统一协调起来。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其中已经明确说明了教育协调发展的重点对象和重点方向。

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保持教育改革的连续性,避免改革大起大落,使改革保持活力和张力。我们要将教育改革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统一起来,使教育在提高人的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其自身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④

统筹兼顾,深化教育改革。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和关系,使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符合教育改革的整体目标和国家的长远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统筹处理好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发达地区与贫困边远地区、国家管理与地方管理、城镇教育与农村教育、国内教育与国际教育的关系;要统筹处理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继续教育、民办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的关系;还要处理好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既要统筹兼顾,又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教育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推进教育改革,才能使教育改革在循序渐进的道路上不断深化,也才能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作者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释

①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③④鲁善坤:“科学发展观:教育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教育・科研》,2009年第2期。

浅谈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育理论 管理手段 教学方法 课程体系

论文摘 要: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社会, 我国高校教育只有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级人才,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文章针对我国高校的教育现状,提出了应从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体系、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的措施。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校的教育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动手实践能力。怎样保障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培养出有创造性思维的高素质人才,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水平,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中的重点工作,也给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教育理论及管理手段的改革

管理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21世纪的管理水平、理念、模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以下根据高校的教育管理特点,分析教学管理应采取的策略。

(一)教育管理理论多元化

1、 校本管理论。“校本”就是学校本位,学校相对教育部门而言,回归学校本位,是管理学校的主体,具有独立性、开放性等,校本管理理论设计到了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教育行政体制和办学机制等问题。

2、 以人为本管理论。学校管理的主客体都是人,对即是管理主体又是管理客体的人进行管理,实现发展人、培养人的目标。

3、权变领导论。综合以上管理理论,可以现代管理理念是通过对人管理调动人的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的使人活的'更有价值更有尊严。

(二)教育管理手段现代化

现在社会互联网络已经非常普及,融入我们到生活和生产中,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互联网中的学校,在虚拟的、现实的世界与作为人主体的人的世界互相融合交织,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校园存在形式,教育管理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学校管理在互联网时代要追求“实质管理”。学校管理要关注教师所想、所感、需求,引导和排除他们心中障碍,确保他们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

二、管理制度的改革

与传统教学管理制度相比现代教学管理制度更突出“人文性”特征,功能是:公正、激励、创新、发展、最终目的是“发展人”。

(一)高校管理要体现高校现代的发展要求。 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学籍管理、成绩管理、考务管理、教学秩序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要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二)高校管理要处理好学生和高校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公正性,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努力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实现教与学的和谐。

三、 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未来是知识经济的社会,创新性人才必定是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教育创新势在必行。而课程体系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已刻不容缓。

(一)找出现存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是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现在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有:课程内容相对陈旧、过分分割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课程安排不合理、学生实践能力弱等。

(二)优化的课程体系应促使人才从以下几方面得以提高

1、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聚合思维、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养成自学能力。高校课程改革必须关注学生自学能力。要给学生预留充分思考时间,这也是创新人才必备的一个条件。不仅在时间上留给学生自学时间,此外还应在物质上给予保障,例如学校实验室、图书馆的建设等。

3、注重塑造学生人格品质。大学生不仅要学好知识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课程改革中要注重塑造学生人格品质的培养。

4、课程教学改革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5、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所以,高校课程改革具体可以做到如下几点。人文社会课程、科学课程、实践课程、现代信息课程等方面。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

分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之后,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得当、有效,直接关系到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影响到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培养、能力的开发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学方法改革对于教学目的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一)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

传统教学中只注重传授知识、忽视培养学生能力,这是其不利方面。在教学中应使用有助于发展学生智力、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改革不利方面,保存正确合理成分,以此为基础,研究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不断更新变化的,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内容的更新而发展的,要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方法,不断改革教学方法。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坚持启发式教学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必须有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深入研究学生学习方法和过程,摸清学生学习特点,不断改进、研究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教学要避免灌输式,采取指导启发式。启发式不是教学方式,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教学中不论使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要富有启发性。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育的对象确定,在教学中还可以把几种教学方法进行配合使用以达到更好教学效果。

(三)要讲求实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在高校教学中,还存在着拖延教学时间、加重学生课业负担来实现教学任务的情况。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需要教师在提前备课、认真研究教材、明确课堂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教学要求要切实把握。

总之,在当今的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中,如果我们把上面的各种改革方法及措施付诸实践,相信我国能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这对于提高我国的整体国民素质,对于我国的快速发展,对于提高我国在世界各国中的竞争力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袁旭东、论高校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途径[j]长春大学学报,2007,(05)

[2]杨德传、关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之探索[j]、管理观察,2009,(02)

当前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教育的改革是必需的、迫切的、必然的。但现在的中小学教育改革存在层次的局限性、理论的欠缺性,多是在管理体制下进行的改革。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中小学教育改革探讨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中小学教育改革探讨》

【摘要】中小学教育阶段是一个人的黄金阶段,是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的基础阶段。因此,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主体部分,它向受教育者提供基本的知识、能力、修养和价值观念,培养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同时,它也是人生发展的基础,对人的终身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当前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教育的改革是必需的、迫切的、必然的。但现在的中小学教育改革存在层次的局限性、理论的欠缺性,多是在管理体制下进行的改革。本文根据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中小学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进行中小学教育改革,为中小学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基础教育;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c)-0000-00

0.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传统的教育体制受到了重大的打击,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因此,近年来,人们日益关注教育体制的改革。可是对于如何进行改革,却没有较好的策略和方法。因而本文根据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中小学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进行中小学教育改革,从而使教育改革的进行更为顺利。

1.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

中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阶段最基础的教育阶段。因此,目前的中小学教育改革是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来适应时代的发展,更好地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培养了高素质人才,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小学教育的改革为教育改革带来了生机,为实现素质教育注入了活力,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也成为了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1]。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为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学习环境,为教学增加了新的空间,提高了知识的传递效率和水平,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探索周边事物,认知周边事物。在很大程度,使学生能够把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2.中小学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

教育内部人事制度不完善

目前绝大部分学校的教职员工,尤其是在落后的农村中学里的教师,多半是属于人才的单位所有制,存在严重的地域限制[2]。久而久之,教师们的视野和知识面较为狭窄,教学理念落后。这种僵化的教育内部人事制度远远落后与社会发展的步伐,使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进行受到一定的阻碍。

打疲劳战的思维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应试教育形成了这样一个观点:时间是无限的,只要学生坐在教室认真学习知识,就一定能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因为这个观点的束缚,很多学校节假日也不让学生休息,把整天的任务布置的满满的,让学生处于高度疲劳状态,没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这种做法完全脱离了实际情况,违背了学生的意愿,有悖于客观规律,使学生处于逼迫的学习状态下,学习效果不显著。长此以往,学生的视野得不到开阔,知识面得不到拓宽。

教育指导思想落后

现在有很多教师的指导思想落后,不了解国内外的教育改革动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品德、体育等相关教育。这偏离了教育培养的方向,脱离了社会实际情况。当前许多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只注重主科的学习,根本不重视音乐、美术、自然常识等副科的学习。这是由于我国以往教学体制下学校或更大范围的考核只涉及语文与数学知识,而评价一个教师的优劣也主要看这两科的成绩,因此导致其他学科的课时被占用,自然而然,其他教师也就不重视自己教的副科了。

教学管理理念陈旧

多年以来,我国的教育理念得不到及时更新,一直习惯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不科学、不合理、不利于教育目标和方向的做法司空见惯。总是以保守的、封闭的、排他的思维模式、管理方式来进行教育,使我国的中小学教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3.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对策

改革教育内部人事制度

目前这种僵化的人事制度已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步伐,为了适应时代潮流,教育系统内部的人事制度必须进行改革[3]。这就要求领导和教师的有效流动制度化,因而要实行聘任制,使领导和教师流动有序。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促进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学校内部要建立健全各种组织,广泛征求意见,集思广义,力争将失误降到最小,使决策具有代表性,有坚实的群众基础,较好地符合我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有效避免了决策的不合理性。

改变打疲劳战的思维模式

要改变打疲劳战的思维模式,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学生的意愿,培养他们广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地探索未知事物,增强他们各方面的能力[4]。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亲近大自然,观察我们身边普遍存在的事物与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改变指导思想

面对现在落后的应试教育,要进行中小学教育的改革就必须改变教育中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取得一定的突破。因此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的水平和修养,多接触学科的新方法、新动态、新流派,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大胆地加以运用、创新、归纳、总结,从而形成事半功倍的教学方法,更好地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知识面窄,实践能力差等问题,集中主要力量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

不断更新教学管理理念

为了与素质教育同步,我们必须摒弃那些传统的不合理不科学的限制,去创造出一整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符合国情的管理模式[5]。同时,学校领导还应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让教师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创造性的工作上,熟悉教学法、新流派、新动向。领导应倡导并支持教师集体探讨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实现更佳效果,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4.结语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前的中小学教育改革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要进行中小学教育改革就必须先改革教育内部的人事制度,使领导和教师的流动制度化,再者要改变打疲劳战的思维模式,使学习效果更佳,在此基础上还要改变教育中的指导思想,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最后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只有有效落实前面所说的各项工作,才能使中小学教育的改革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顺利地进行,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聂鸿英.关于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现代性思考[J].理论园地,2010,12(09):123-124.

[2]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M].海南出版社,2011,32(13):167-168.

[3]郭文安,陈东升著.国民素质建构与基础教育改革[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32(15):201-202.

[4]金传宝.美国当代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题与趋势[J].当代教育科学,2012,10(05):167-168.

[5]高延涛.关于新世纪第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2011,18(12):245-246.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中小学教育改革探讨论文

关于教育改革的论文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议深化教育改革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以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改革》

【摘要】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处在一个关键阶段,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和理念,把教育改革不断推向前进,使全体人民共享教育改革带来的成果;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统筹兼顾,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教育改革 可持续发展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①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进行各方面改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教育改革,对于我们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改革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同时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由此凸显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②以胡锦涛为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问题的继承和发展,系统回答了什么是发展、坚持怎样的发展、发展为了谁等重大问题。回顾我国教育改革30多年的历程,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教育领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改革实验,取得不少宝贵经验。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中小学开始以高考为指挥棒,大力发展应试教育,忽略了素质教育,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大学开始进行合并、升格、扩招,促进了发展,也出现了冒进和浮夸,以致现在的高等教育问题重重。这些都使我们意识到,只有坚持科学的发展方式、方法才能取得教育改革的成功。科学发展观的创立,为教育的科学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思想渊源、理论指南和实践支撑。③

坚持科学发展,继续解放思想,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和理念,把教育改革不断推向前进,使全体人民共享教育改革带来的成果。

重新认识教育的功能定位,从以政治功能为主转向以人为本。30多年的教育改革实践表明,虽然教育改革在服务于政治、经济、社会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人的本位功能。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就是教人变,教人变好就是好教育,教人变坏就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由此可知,教育要立足于教人变好的维度,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教育最根本的功能。

进一步促进教育理念的转变。首先,要使公平理念深入人心。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将受教育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统筹起来考虑。其次,育人理念应加快转变。在中国,“学而优则仕”、“官本位”的观念深入人心,因此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改革中,注重培养方式的多样化,淡化“官本位”思想对教育过程的影响。再次,深化教育改革,要注重教育开放。对外开放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世界的机会,我们深化教育改革,要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先进国家、地区的教育改革发展的有益成果。最后,要重视民办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在弥补公办教育资源不足,提供优良教育资源,提供就学机会,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对民办教育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各方面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当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统筹兼顾,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以发展的眼光,深化教育改革。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深化教育改革最终是为了促进教育的良性、科学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以发展的眼光,科学制定和审视教育改革的思路、目标等。面对新时期、新情况,教育改革的思路应以促进教育公平为主线,以提高教育和办学质量为目的,全面提升学校硬实力和软实力,既要注重学校数量的增加,更要关注教育质量的提升,实现由“量”到“质”的根本性转变。

在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方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坚持以人为本,深化教育改革。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是服务于学生。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一是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突破应试教育的束缚,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升学考试模式,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依据学生个性,充分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二是大力进行教学改革,科学设置教学科目和课程,加强学生心理干预,提高心理素养,使实践科目和课堂教学科目协调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三是大力关注困难学生和“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完善相关照理机制和资助体系,保证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保障城乡学生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教育改革要充分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其中,教师是重要参与者。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要紧密联系教师,有关教育和学校的改革要认真听取教师的意见。在改革过程中要切实关注教师的利益需求,完善学校的医疗保障制度,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加强教师教学技能、专业知识和管理学生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薪酬制度,提高教师待遇;创造尊师重教的社会良好风尚,提高教师的声誉、地位。

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教育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全面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德育为先,把学习文化知识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统一起来;加强体育教育教学,深化课程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教育的协调发展,就是要使教育的各个方面及其内部关系协调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我们要将教育的规模、速度、结构、效益协调起来,要将城乡区域教育、东中西部区域教育、国内教育与国际教育的发展统一协调起来,要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统一协调起来。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其中已经明确说明了教育协调发展的重点对象和重点方向。

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保持教育改革的连续性,避免改革大起大落,使改革保持活力和张力。我们要将教育改革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统一起来,使教育在提高人的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其自身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④

统筹兼顾,深化教育改革。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和关系,使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符合教育改革的整体目标和国家的长远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统筹处理好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发达地区与贫困边远地区、国家管理与地方管理、城镇教育与农村教育、国内教育与国际教育的关系;要统筹处理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继续教育、民办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的关系;还要处理好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既要统筹兼顾,又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教育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推进教育改革,才能使教育改革在循序渐进的道路上不断深化,也才能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作者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释

①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③④鲁善坤:“科学发展观:教育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教育・科研》,2009年第2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改革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基础教育改革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议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改革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如何评价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统计分析,需要对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科学的研究。理想的课程要转化成为实践的课程,需要理论工作者、行政管理工作者和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共同努力。要防止课程改革走入急躁的、急于求成的误区,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实践证明,试图毕其功于一役,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课程改革从来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一、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的课程。这就要求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这里至少要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第一对关系是学生发展与学科体系、社会需求的关系,即儿童与知识、社会的关系;第二对关系是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即主体与主导的关系;第三对关系是智能发展与知识传授的关系;第四对关系是智能发展与人格发展的关系,两者既有联系,又不等同。

二、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趋势

道德情操的养成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这是任何教育都回避不了的问题,而且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从古至今人们对此做了大量的探索。观念、态度和价值体系的传递在教育和社会教化中的极端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当今社会全球化、网络化发展迅速的情况下,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难度都加大加重了。

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多变性与人文精神的永恒性,在当今社会已经形成为一对尖锐的矛盾。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甚至灾难。靠什么来驾驭科学技术这匹狂奔的野马呢?专家学者把目光投向了人文学科的教育。科技发展越是迅速,就越是需要人文精神的牵引,人们需要人文精神来指引和确定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国际上近年来出现的加大人文学科课程分量的趋势就是这种看法的反映。我国学校教育中数理学科比例较大、人文学科分量偏低的情况值得我们注意。

三、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综合课程的提出和发展缘于对分科教育缺陷的批判。我们必须注意克服教育中常常出现的那种以偏纠偏的思维定势,防止以综合的优点来反对分科所具有的长处,防止要改掉的恰恰是要继承和发扬的情形出现。我们在课程开发和教学中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该综合的坚决综合,该分科的坚持分科,综合中有分化,分科中有综合,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四、课程社会化和生活化的趋势

中小学学术科目因过分追求学科体系结构的完整性和纯洁性而走入了“高筑墙、深挖洞、广积粮”的误区,使我国课程总体上脱离社会实践、脱离学生生活的倾向仍然很严重。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更有效地融合起来,并不是要使课程脱离学术的轨道,而是给已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而充分学术化了的课程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把中小学的通识教育和劳动、技术、职业教育适度融合起来,通盘考虑,是许多国家通常采用的做法。我国多年来也一直在这一领域探索,但似乎还没有形成真正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五、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

对于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含义要正确理解,它不仅要求在课程管理权限上应当分级(包括课程设置的门类和课时),更重要的是,下一级课程对上一级课程必须既坚决执行,又创造性地自主开发。那种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机械地割裂开来的做法,那种把学校课程仅仅理解为活动课程和任选课程的做法,都是认识上的误区,应当努力改变。惟有如此,我们的中小学才能既保证统一的基本要求和质量,又办出各自的特色,更好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

六、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课程个性化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形下,教师面对众多的不同资质、不同程度、不同特点的学生,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即使最大限度地采取各种措施,也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我们的课程改革对此可以而且应当大有作为。中小学课程既要体现共同性,又要体现差异性、层次性,也即个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这样说,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迅速,课程理论研究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课程理论给予指导,而科学的课程理论不能脱离课程改革实践的源泉,也不能没有课程改革实践的检验。教育行政领导、管理机构应当是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之间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的最好的纽带与桥梁。教育行政领导、管理机构的作用不可低估,责任非同小可,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认识。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有关基础教育改革的论文

1. 关于教育的议论文800字 关于教育的议论文800字 【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题目自拟800字 中国的教育体系要怎么改?如今的教育体制到底如何?对于作为学生的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关系到我们未来的话题。 中国的教育改革正不紧不慢地进行着,但有些制度的改革,例如“减负”,我们也一再提出了:“ *** 说减负,我们就真的减负了么?”的疑问。教育制度好了,整个中国的文化素养也就上去了,也就不用守着老本,不用死守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了。 我们就可以自己创新自己研发自己制造自己奋斗!以下是我们整理的几个关于中国教育改革的话题。 一、应试教育 首先,我摘录了美国《波士顿环球报》的一个报道——《美国中学生眼中的中国教育:一切只为考试》: 我是美国私立小学教育和公立中学教育的产物,因此我习惯于非常喧闹的教室。与此相比,北京一中学的课堂气氛在我看来是沉闷的。尽管我在波士顿拉丁学校上课时,学生们不受管束,闹哄哄的,但从拉丁语老师那里学到的东西比在北京这所中学学到的多得多。 中国的学生整天背诵,做口头练习。他们的整个教育都是为了记住一切有可能在中、高考中出现的东西。 这可以理解,因为中国公立中学和大学的招生完全看分数。并且想要进入顶尖学校的学生所要面对的竞争是相当大的。 而且中国学生功课的严格程度超过所有美国学生,这种状况在大城市和富足的郊区以及县城尤其严重。这些学生所承受的压力超过了绝大多数美国学生的想象。 不仅如此,对于习惯在课上自由辩论和讨论的美国学生来说,中国学生的功课看起来空洞和过于受约束。 中国学校的课程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小。 似乎所有的东西都只有一个套路。每个班的家庭作业都是一样的,只做卷子,很少要求写论文。 课上不讲小说,而且老师只鼓励课外阅读历史类书籍。上课的目的是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向学生灌输尽可能多的知识,完全是为入学考试做准备。 学生缺少讨论和消化所学知识的机会,更少有人在课外参与政治讨论。在被美国人看作是教育组成部分的决策和审慎思考方面,中国的中学生几乎没有任何经验。 中国的学校有许多长处,可是它们不培养哲学家。 以一个外国人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教育恐怕是最公平不过了。 “他们的整个教育都是为了记住一切有可能在考试中出现的东西。”这是美国学生对我们中式教育的一句话总结。 大家可以看屏幕上的文字。对于美国学生而言,中国的教育就是古板,空洞,一丝不苟,只为考试做准备。 中国的课堂总是那么沉闷的,就拿我们班做例子好了,举手发言的人真是少之又少。反观美国课堂,可能没有纪律可言,当然也就不需要纪律委员了吧。 但是那种活跃度是中国课堂上无法体现出来的。就算是公开课,也是假到吓死人。 老师事先几乎都会安排好,同学们只不过是在汇报演出而已。好了,言归正传。 应试教育,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体系呢? 应试教育,是一个很古老,曾经很文明,在历经数次沧桑坎坷之后重新崛起大国的教育体制名称。但是随着时代进步,这个教育体制就一直被人批判着。 甚至有人说“应试教育就像一股臭气熏天的狂风,把大国上下刮的面目全非,肮脏至极,到处都是它带来的乌烟瘴气。” 曾经看过韩寒的一些文章,也是提出了关于应试教育的很多问题。 就例如那些函数啊物理化学的,有多少是在生活中用得到的呢?对于普通人而言,如果不是工作需求,根本就不需要那些东西。应试教育的问题实在是很严重,但是这样的教育并不是说几天几个月或者几年就能解决的,也因为如此尽管韩寒和教育做了多年斗争,还是不见起色。 但是很庆幸。 以 教育 为话题800字作文 捧着叶圣陶先生的《教育与人生》,细细读来,我对“改变人生的方法—— 圣贤教育”这一点感触颇深。 在《教育与人生》中,叶圣陶先生具体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提到了以教育认识自己、以教育革新自己、以教育成就自己,这三个教育与主体的人和客观的世界构成的人生关系。三大观点不仅体现着深刻的教育改革思想的痕迹,更是想告诉我们,在将来的教育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自身“人”的特性和客体环境,理解精神境界的真正意义,明确心灵深处的真正诉求,而不仅仅局限于表层的物质等功利性追求。 《教育与人生》中所体现的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观点让我想到了肖川教授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提到的一段话“良好的教育一定致力于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良好的教育一定能够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而一个拥有希望、力量和自信的人,最有可能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社会的建设者。”当时读完这句话并未深入思考,如今,再看叶圣陶先生的《教育与人生》,才发现叶先生的书,便是对这句话最好的注解。我也从书中体会到了教师的“教”的真正内涵。“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中,“教”是前提、手段,“不教”是目的。叶老说得很明白:“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率至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也就是说,所谓“教”,重点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启发、引导,培养能力。所谓“不教”,是在教师的引导训练下,学生拥有自己学习的能力了,能独立探索实践、解决问题。这也就达到了“教”的目的。 读到这里我才深刻明白《教育与人生》这本书真正的启示意义,真正意识到教育者要以深入认识其自身为前提,在认识自我和环境的基础上去革新自己,革新掉不正确、不适应时代发展的习惯和观念,建立起新观点。接着,学会用教育的成果来丰富成就自己的人生,发挥自身优势,将有意义的人生境界变为现实,实现人生价值。我想这样才是我们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因为其解答了人的生存意义问题。 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 800字 一、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 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 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 而韦陀铁面无私, 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二、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 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 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缉发光菏叱孤癸酞含喀可爱。 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 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八百元。 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 店主说:不。 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 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这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领导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只要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 相反许多能力非常强的人却因为过于完美主义,事必躬亲,什么人都不如自己,最后只能做最好的攻关人员,销售代表,成不了优秀的领导人。 以教育为话题的高中作文800字 一场漂洒的雨过后,阳光带着清新的空气飞来。我从抽屉中翻出“六一”儿童节妈妈送给我的一本书,书名是《爱的教育》。 翻开书,扉页上写有两行字:学会感恩——妈妈。 这本书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的,才读了几行,我就爱不释手了。 这是一本从四年级学生埃瑞克的角度来记叙他所发生的事情,并写到日记本上。书是一个个小故事串连在一起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名叫《小抄写员》的故事。 叙利奥的父亲是铁路工人,为了养活一大家子人,他帮杂志社抄写。叙利奥不忍心看父亲辛苦,便在父亲停笔后,晚上帮父亲抄写。但是因为睡眠不足,一天晚上,竟然趴在作业本上睡着了。父亲严厉批评了他,他想说出来真相却忍住了。可是每天晚上抄写已成为了习惯,那天晚上,叙利奥又起来了,不小心碰倒了一本书,心中紧张,生怕惊动父亲,但是他没有想到父亲已站在了背后了,父亲明白了一切,父子俩紧紧抱在了一起。 父子间的感情是宽广博大的。“一个人爱别人,同时也被另一个人爱时,那么这个人是最幸福的” 。难道不是吗?叙利奥爱自己的父亲,竟忍受委屈。他把一切埋在心底,因为他爱爸爸,爸爸也爱他。 读了这个故事,使我想到了生活中的一些事例: 每当妈妈叫我洗一下碗,扫一下地时,我都是极不情愿的,经常要妈妈用一些东西“贿赂”我。“拿人的钱嘴短”,我拿了妈妈的东西,又不好意思不为她分担家务活,但 *** 活时总会假装带着一副极尽全力的样子,来取妈妈对我的信任。有时尽管妈妈贿赂我,我也不去做某件事,所以经常会让妈妈生气。 我被叙利奥关心父母、孝敬父母、体贴父母、勇于分担家庭责任的精神打动了。在当今社会,我们这些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各个都是“小皇帝”“小公主”,总是会抓住父母对我们的万般溺爱,进行攻击,父母们就无可柰何了。 这本书是一本好书,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要把书中的精神永远保留在我们心中。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为题目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 1.对自己的事业有幸福感我们说,教师可以是一种幸福的职业,因为它是和人打交道,是和人的生命打交道.教师和学生心灵沟通,是和学生进行生命对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具有一种独特的幸福感,他的精神可以通过学生延续下去,这是其他的职业所没有的.但是如果没有发展的思想,弘扬自己的价值,就会感觉很疲倦,每天上课,改作业,面对同样的学生,课本,一切都没有什么改变,当然没有什么幸福感可言.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热爱我们的学生,热爱我们的事业.2.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社会是在不断地进步,我们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即使现在已经评上的优秀教师或特级教师,处理不好就有可能成为教育改革的阻力.因为很多优秀教师是基于传统教育背景推选出来的,如果没有向自己挑战的勇气,不去尝试新的方法,甚至拒绝新的观念,而他们的态度又会在教师中产生很大的影响,那么他就可能成为一种阻力.因此不论哪一层次的教师,都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3.不断充实专业知识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快,知识综合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理论知识向应用技术的转化速度越来越快,知识传播的方式由传统的印刷文化、电子文化向网络文化转化,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新问题,我们原有的知识远远不够,从某些侧面看,我们的学生超过了我们.而老师的数学修养往往对学生起着启蒙的作用,陈景润把毕生的精力用来研究素数,缘起于老师在课堂上剩余的五分钟,讲了一个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因此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的数学专业知识.4.不断实践和创新我们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实践,在实践中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发展自己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老师就要有创新意识,不因循守旧,不故步自封,即使自己有丰富的经验,也要勇于向自己挑战,接受新事物,研究新问题.虚怀若谷,善于接纳各种不同的观点,满怀热情地去研究它,再作出自己的判断,才能有所作为.5.不断总结和提高优秀青年教师,只工作了几年,就作出很大成绩.除了他们努力外,抓住机遇,勇于锻炼,不断总结,才能提高.我们有的教师工作了几十年,辛辛苦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了退休之日,两手清风,这是非常遗憾的.我们不追求名利,但要给后来者留下点东西,这是我们的责任,使他们站在我们的肩膀上继续攀登,我们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论文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议深化教育改革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以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改革》

【摘要】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处在一个关键阶段,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和理念,把教育改革不断推向前进,使全体人民共享教育改革带来的成果;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统筹兼顾,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教育改革 可持续发展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①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进行各方面改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教育改革,对于我们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改革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同时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由此凸显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②以胡锦涛为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问题的继承和发展,系统回答了什么是发展、坚持怎样的发展、发展为了谁等重大问题。回顾我国教育改革30多年的历程,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教育领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改革实验,取得不少宝贵经验。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中小学开始以高考为指挥棒,大力发展应试教育,忽略了素质教育,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大学开始进行合并、升格、扩招,促进了发展,也出现了冒进和浮夸,以致现在的高等教育问题重重。这些都使我们意识到,只有坚持科学的发展方式、方法才能取得教育改革的成功。科学发展观的创立,为教育的科学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思想渊源、理论指南和实践支撑。③

坚持科学发展,继续解放思想,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和理念,把教育改革不断推向前进,使全体人民共享教育改革带来的成果。

重新认识教育的功能定位,从以政治功能为主转向以人为本。30多年的教育改革实践表明,虽然教育改革在服务于政治、经济、社会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人的本位功能。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就是教人变,教人变好就是好教育,教人变坏就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由此可知,教育要立足于教人变好的维度,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教育最根本的功能。

进一步促进教育理念的转变。首先,要使公平理念深入人心。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将受教育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统筹起来考虑。其次,育人理念应加快转变。在中国,“学而优则仕”、“官本位”的观念深入人心,因此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改革中,注重培养方式的多样化,淡化“官本位”思想对教育过程的影响。再次,深化教育改革,要注重教育开放。对外开放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世界的机会,我们深化教育改革,要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先进国家、地区的教育改革发展的有益成果。最后,要重视民办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在弥补公办教育资源不足,提供优良教育资源,提供就学机会,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对民办教育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各方面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当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统筹兼顾,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以发展的眼光,深化教育改革。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深化教育改革最终是为了促进教育的良性、科学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以发展的眼光,科学制定和审视教育改革的思路、目标等。面对新时期、新情况,教育改革的思路应以促进教育公平为主线,以提高教育和办学质量为目的,全面提升学校硬实力和软实力,既要注重学校数量的增加,更要关注教育质量的提升,实现由“量”到“质”的根本性转变。

在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方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坚持以人为本,深化教育改革。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是服务于学生。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一是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突破应试教育的束缚,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升学考试模式,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依据学生个性,充分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二是大力进行教学改革,科学设置教学科目和课程,加强学生心理干预,提高心理素养,使实践科目和课堂教学科目协调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三是大力关注困难学生和“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完善相关照理机制和资助体系,保证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保障城乡学生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教育改革要充分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其中,教师是重要参与者。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要紧密联系教师,有关教育和学校的改革要认真听取教师的意见。在改革过程中要切实关注教师的利益需求,完善学校的医疗保障制度,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加强教师教学技能、专业知识和管理学生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薪酬制度,提高教师待遇;创造尊师重教的社会良好风尚,提高教师的声誉、地位。

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教育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全面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德育为先,把学习文化知识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统一起来;加强体育教育教学,深化课程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教育的协调发展,就是要使教育的各个方面及其内部关系协调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我们要将教育的规模、速度、结构、效益协调起来,要将城乡区域教育、东中西部区域教育、国内教育与国际教育的发展统一协调起来,要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统一协调起来。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其中已经明确说明了教育协调发展的重点对象和重点方向。

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保持教育改革的连续性,避免改革大起大落,使改革保持活力和张力。我们要将教育改革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统一起来,使教育在提高人的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其自身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④

统筹兼顾,深化教育改革。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和关系,使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符合教育改革的整体目标和国家的长远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统筹处理好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发达地区与贫困边远地区、国家管理与地方管理、城镇教育与农村教育、国内教育与国际教育的关系;要统筹处理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继续教育、民办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的关系;还要处理好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既要统筹兼顾,又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教育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推进教育改革,才能使教育改革在循序渐进的道路上不断深化,也才能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作者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释

①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③④鲁善坤:“科学发展观:教育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教育・科研》,2009年第2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改革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基础教育改革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议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改革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如何评价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统计分析,需要对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科学的研究。理想的课程要转化成为实践的课程,需要理论工作者、行政管理工作者和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共同努力。要防止课程改革走入急躁的、急于求成的误区,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实践证明,试图毕其功于一役,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课程改革从来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一、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的课程。这就要求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这里至少要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第一对关系是学生发展与学科体系、社会需求的关系,即儿童与知识、社会的关系;第二对关系是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即主体与主导的关系;第三对关系是智能发展与知识传授的关系;第四对关系是智能发展与人格发展的关系,两者既有联系,又不等同。

二、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趋势

道德情操的养成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这是任何教育都回避不了的问题,而且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从古至今人们对此做了大量的探索。观念、态度和价值体系的传递在教育和社会教化中的极端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当今社会全球化、网络化发展迅速的情况下,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难度都加大加重了。

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多变性与人文精神的永恒性,在当今社会已经形成为一对尖锐的矛盾。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甚至灾难。靠什么来驾驭科学技术这匹狂奔的野马呢?专家学者把目光投向了人文学科的教育。科技发展越是迅速,就越是需要人文精神的牵引,人们需要人文精神来指引和确定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国际上近年来出现的加大人文学科课程分量的趋势就是这种看法的反映。我国学校教育中数理学科比例较大、人文学科分量偏低的情况值得我们注意。

三、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综合课程的提出和发展缘于对分科教育缺陷的批判。我们必须注意克服教育中常常出现的那种以偏纠偏的思维定势,防止以综合的优点来反对分科所具有的长处,防止要改掉的恰恰是要继承和发扬的情形出现。我们在课程开发和教学中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该综合的坚决综合,该分科的坚持分科,综合中有分化,分科中有综合,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四、课程社会化和生活化的趋势

中小学学术科目因过分追求学科体系结构的完整性和纯洁性而走入了“高筑墙、深挖洞、广积粮”的误区,使我国课程总体上脱离社会实践、脱离学生生活的倾向仍然很严重。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更有效地融合起来,并不是要使课程脱离学术的轨道,而是给已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而充分学术化了的课程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把中小学的通识教育和劳动、技术、职业教育适度融合起来,通盘考虑,是许多国家通常采用的做法。我国多年来也一直在这一领域探索,但似乎还没有形成真正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五、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

对于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含义要正确理解,它不仅要求在课程管理权限上应当分级(包括课程设置的门类和课时),更重要的是,下一级课程对上一级课程必须既坚决执行,又创造性地自主开发。那种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机械地割裂开来的做法,那种把学校课程仅仅理解为活动课程和任选课程的做法,都是认识上的误区,应当努力改变。惟有如此,我们的中小学才能既保证统一的基本要求和质量,又办出各自的特色,更好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

六、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课程个性化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形下,教师面对众多的不同资质、不同程度、不同特点的学生,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即使最大限度地采取各种措施,也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我们的课程改革对此可以而且应当大有作为。中小学课程既要体现共同性,又要体现差异性、层次性,也即个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这样说,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迅速,课程理论研究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课程理论给予指导,而科学的课程理论不能脱离课程改革实践的源泉,也不能没有课程改革实践的检验。教育行政领导、管理机构应当是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之间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的最好的纽带与桥梁。教育行政领导、管理机构的作用不可低估,责任非同小可,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认识。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有关基础教育改革的论文

新课改下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新模式的几点思考 论文关键词:教学评价角色缺失素质教育应试教育 论文摘 要:本文针对我国教育在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就新课标开展过程中与之并存的传统教育两者的相互影响为线索,就我国目前的教育进行反思并且提出几点建议。 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实验,似滚滚洪流不可阻挡。拒绝课改,就会被淘汰;被动适应,就会落后。在新课程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向“自主、合作、探究”转变,教师正在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成为“平等中的首席”,而教研工作的策略也需作相应的调整,将重心从“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转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的教育观念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但强大的应试教育压力,学校、家长的习惯思维方式并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新的教育模式与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我国特有的传统背景下逐渐出现了一些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在实践中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矛盾地并行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传统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及自我意识,多被动地接受;教师、教材、课堂压抑和扼制了学生的创造性。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矛盾:课堂时间只有45分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既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又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在学习文史类课程时也就很难有高的积极性,如果教师此时不过多参与指导,那么在预定时间里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也不可能,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也只好选择全程指导教学,这一现象在硬件设施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相当多见。因此,解决不了这一问题,我们的教育改革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所以各个学校在发展教研组研究教学理论,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支持,切磋技艺,资源共享等最基层的学习化组织的同时,也应当同步在相应学生群体中加大教育投入。如中学生心理指导可帮助他们屏弃不良的生活和学习态度,产生健康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同时再增加相应的教学辅助材料和设施,如书籍,影视资料,多媒体资料等等来开阔视野,也有助于课本知识的吸收。 二、考试制度和教学评价改革严重滞后 新课标在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陈旧的课堂模式,探索有利于学生主体发挥,主动参与精神的同时,没有同步对我国相应的评价机制进行同步改革。这一现象则直接导致课堂评价的不足,体现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表扬的泛化,优劣界限模糊,教师在课堂上少评价或不评价来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好声一片”,实际造成的结果之一就是教师角色的缺失。这样也不利于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容易使其养成骄燥情绪从而缺乏必要的抗挫折能力。因此没有直观的标准衡量学生的综合能力,家长及学校就难免要沿用老标准“分数”来体现自身优于他人之处了。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综合课相对缺乏重视,处于对分数的追求,科学,艺术类课程被打入“冷宫”,这也违背了新课标“顺应学科之间融合和交叉的趋势,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这一初衷。 由于以上几个比较突出的矛盾,使得教师——教学的主导,在新课改的洪流中徘徊了,甚至缩手缩脚,不知道该怎么做,于是,他们的困惑也相应地产生了: (一)一定要让学生自主学习,绝不能被圈入‘满堂灌?、‘一言堂?”。就这样,教师在一节课中几乎不讲解,学生自学、自读、自练成了课堂主线。课后,评课者意见纷纷,莫衷一是,有人说,现在的课就是要这样上,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有人说,这样的课,学生能学到知识?不可思议。上课者彷徨了,听课者也迷茫了。 (二)“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核心理念,“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成了教育的价值取向,学生主体被凸显出来。学生的不良行为被姑息迁就,教师生怕沾上“变相体罚”的骂名,教师角色的缺失在这一点上表现尤为明显。 (三)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师能力的评价手段单一,其根源应直指高考这根指挥棒。教师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既不能应试教育又不得不应试教育,要为学生减负,但往往“后果自负”;实际并未跳出旧的评价模式,教师感觉到被成绩所逼,自然也会给学生压力了。 (四)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主要执行者,改革效果的评价自然离不开老师的参与,正因为执行过程中有一些难以处理的矛盾,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使得老师不敢挺而走险有大胆新的尝试,只好持观望态度,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害怕成为一旦教育改革失败的责任人而承担骂名。到最后可能所有的教学思路都会单一,谈不上创新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课改中遇到一些困惑,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新课改以其破竹之势长驱直入,不以教师的困惑而停滞,不因暂时的逆境而驻足。我们必须正视问题,想办法妥善处理这些问题。 一、教师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理念调整教学策略,让更多的学生高质量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对学生的评价要更科学合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即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在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张扬的同时也努力创新出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把形式的创新与效益的提高密切结合,努力创设融“情感、互动、创新”于一体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二、建立和完善教师工作质量综合评价制度与奖励制度,发挥评价与奖励机制的激励、促进作用。克服“应试教育"在评价、奖励中的负作用。不能把考试结果做为评价教师的目标,不能把考试分数做为评价教师工作质量的唯一标准,不能把考试各种"率"做为奖励教师的唯一依据。奖励制度的基础是评价。我们各项表彰和奖励都是建立在评价基础之上的。科学的评价奖励机制必须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总之,我们必须在各个层面上行动起来,在继承中创新,在继承中突破。打破已有的束缚,坚持素质教育,服务国家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石杰.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J]. 桂林市教育学院院报,. 2. 李向东. 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 [J]. 焦作大学学报,. 3. 董奇,周勇,陈红兵. 自我监控与智力,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王策三著. 教学论稿 [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5.皮连生著. 教与学的心理学 [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相关论文查阅: 大学生论文 、 工商财务论文 、 经济论文 、 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

关于教育改革的小论文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议深化教育改革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以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改革》

【摘要】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处在一个关键阶段,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和理念,把教育改革不断推向前进,使全体人民共享教育改革带来的成果;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统筹兼顾,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教育改革 可持续发展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①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进行各方面改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教育改革,对于我们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改革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同时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由此凸显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②以胡锦涛为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问题的继承和发展,系统回答了什么是发展、坚持怎样的发展、发展为了谁等重大问题。回顾我国教育改革30多年的历程,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教育领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改革实验,取得不少宝贵经验。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中小学开始以高考为指挥棒,大力发展应试教育,忽略了素质教育,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大学开始进行合并、升格、扩招,促进了发展,也出现了冒进和浮夸,以致现在的高等教育问题重重。这些都使我们意识到,只有坚持科学的发展方式、方法才能取得教育改革的成功。科学发展观的创立,为教育的科学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思想渊源、理论指南和实践支撑。③

坚持科学发展,继续解放思想,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和理念,把教育改革不断推向前进,使全体人民共享教育改革带来的成果。

重新认识教育的功能定位,从以政治功能为主转向以人为本。30多年的教育改革实践表明,虽然教育改革在服务于政治、经济、社会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人的本位功能。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就是教人变,教人变好就是好教育,教人变坏就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由此可知,教育要立足于教人变好的维度,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教育最根本的功能。

进一步促进教育理念的转变。首先,要使公平理念深入人心。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将受教育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统筹起来考虑。其次,育人理念应加快转变。在中国,“学而优则仕”、“官本位”的观念深入人心,因此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改革中,注重培养方式的多样化,淡化“官本位”思想对教育过程的影响。再次,深化教育改革,要注重教育开放。对外开放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世界的机会,我们深化教育改革,要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先进国家、地区的教育改革发展的有益成果。最后,要重视民办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在弥补公办教育资源不足,提供优良教育资源,提供就学机会,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对民办教育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各方面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当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统筹兼顾,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以发展的眼光,深化教育改革。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深化教育改革最终是为了促进教育的良性、科学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以发展的眼光,科学制定和审视教育改革的思路、目标等。面对新时期、新情况,教育改革的思路应以促进教育公平为主线,以提高教育和办学质量为目的,全面提升学校硬实力和软实力,既要注重学校数量的增加,更要关注教育质量的提升,实现由“量”到“质”的根本性转变。

在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方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坚持以人为本,深化教育改革。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是服务于学生。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一是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突破应试教育的束缚,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升学考试模式,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依据学生个性,充分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二是大力进行教学改革,科学设置教学科目和课程,加强学生心理干预,提高心理素养,使实践科目和课堂教学科目协调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三是大力关注困难学生和“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完善相关照理机制和资助体系,保证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保障城乡学生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教育改革要充分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其中,教师是重要参与者。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要紧密联系教师,有关教育和学校的改革要认真听取教师的意见。在改革过程中要切实关注教师的利益需求,完善学校的医疗保障制度,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加强教师教学技能、专业知识和管理学生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薪酬制度,提高教师待遇;创造尊师重教的社会良好风尚,提高教师的声誉、地位。

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教育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全面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德育为先,把学习文化知识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统一起来;加强体育教育教学,深化课程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教育的协调发展,就是要使教育的各个方面及其内部关系协调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我们要将教育的规模、速度、结构、效益协调起来,要将城乡区域教育、东中西部区域教育、国内教育与国际教育的发展统一协调起来,要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统一协调起来。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其中已经明确说明了教育协调发展的重点对象和重点方向。

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保持教育改革的连续性,避免改革大起大落,使改革保持活力和张力。我们要将教育改革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统一起来,使教育在提高人的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其自身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④

统筹兼顾,深化教育改革。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和关系,使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符合教育改革的整体目标和国家的长远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统筹处理好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发达地区与贫困边远地区、国家管理与地方管理、城镇教育与农村教育、国内教育与国际教育的关系;要统筹处理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继续教育、民办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的关系;还要处理好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既要统筹兼顾,又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教育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推进教育改革,才能使教育改革在循序渐进的道路上不断深化,也才能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作者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释

①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③④鲁善坤:“科学发展观:教育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教育・科研》,2009年第2期。

基础教育属于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体系,也遵循着教育规律。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基础教育改革的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从教育规律看基础教育改革》

摘要:本文从教育规律出发分析当前基础教育热点问题中的均衡性和幼儿教育的普惠性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思路,提出几点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建议。

关键字:教育规律 基础教育 热点问题 改革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基础教育属于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体系,也遵循着教育规律。在讨论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时,应该从教育规律出发,因此有必要先认识什么事教育规律。

1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是指与教育相关的各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及其发展的趋势。关于教育规律的认识,基本上首先就认可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互制约。从这两个规律中可以看到教育规律包含了两部分,教育活动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外部因素是宏观方面的,教育活动内部因素是微观方面的。在此,关于教育规律的认识就可以从外部规律和内部规律两个方面来认识。

外部规律

教育外部规律的基本内容就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这里的社会主要指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是说明教育与社会相互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是说明它们互为因果。

教育与政治

教育是为政治服务的,政治决定了教育的方向、内容、管理、趋势等各个方面。教育的发展也促进了政治的发展,民主的教育形成民主的政治。教育改变了社会的分层,教育是使致个体从下层变动到中层,平常说的教育改变人生、改变命运,教育蕴含财富,就是教育改变社会分层的反映。

教育与经济

经济的发展制约教育的发展,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教育的发展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科教兴国”的战略,就反映了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容。

教育与文化

教育与文化互为目的,它们相互融合,不能分开。文化是教育的内容,教育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教育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热爱祖国”是中华文化,主要是靠学校教育传承下去的,是学校教育的内容,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将“热爱祖国”灌输到每个人的头脑中,将这种文化发展到各个领域。因此,文化与教育是不可分割的。

内部规律

教育的内部规律的主要内容是“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互制约”。人是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人的身心发展决定了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因此教育的内部规律可以说是教育的对象与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教育目标决定了教育的内容。

教育对象与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

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决定了应该对其进行何种教育,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即对象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生理发展主要是个体的躯体、大脑等方面的发展。如果个体没有一定的生理基础,那么他就没有条件接受一些教育,如大脑没有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那他就没有空间的概念。格赛尔的“双生子实验”也说明了机体的成熟比训练重要。心理发展是指个体的认知和个性两个方面。认知主要和生理发展相关。个性是指个体的性格爱好等方面。孔子有一条重要的教育思想就是“因材施教”,也就是说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因此教育对象决定了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

确定了相应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也就相应的明确了,目标决定着教育内容。教育目标包括两个方面:教育对象设定的目标和教育者的目标。教育者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设定教育目标,教育对象根据自己的期望和特点设定自己的目标,因此教育目标是多方面的。

2基础教育热点问题

在讨论基础教育热点问题之前,我们应该明确什么是基础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基础教育作过一个定义性的论证,认为: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其目的是使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实现自我的抱负和幸福,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对所属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在关于基础教育的描述中,姚文俊(2012年)从几个方面描述了基础教育:从实质意义看,“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或终身发展打基础”;从结构意义上看,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关键部分,是“为高等教育打基础”;从功能意义看,“基础教育是整个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基础”。

从基础教育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基础教育应该是个体在十五六岁以前接受的教育,这其中就包括了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其中在我国小学和初中教育属于义务教育,目前已经在我国基本实现普及。

基础教育的均衡性问题

基础教育的均衡性主要包括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与校之间的均衡。

虽然我国实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实现了教育的入口公平,但是目前各个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义务教育质量不平衡,即义务教育过程的不公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极度不平衡。东部沿(下转第19页)(上接第17页)海地区、城镇地区的经济较为发达,因此在教育上的投入也相对较多,教育质量也随之上升,然而西部地区和乡村地区的经济不发达,教育投入少,因此教育质量也就相对低下。校与校之间的均衡主要是名校与普通学校之间的不平等,名校的教学师资相对强,因此教学质量也比普通学校高。校与校之间的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幼儿教育中,目前幼儿园虽然多,但是还是产生了“一个幼儿园名额难求的现象”,主要是多数人一般都首选公立幼儿园,因为公立幼儿园的配套设施和教学质量较高,并且收费相对便宜,至于一般私立幼儿园则因为其教学质量而遭到忽视。

幼儿教育的普惠问题

幼儿教育的普惠问题可以分为城镇幼儿入园问题和农村幼儿入园问题。城镇幼儿入园难正在逐渐改变,但是要达到平等的目标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在农村很多地方还没有正式的幼儿园,幼儿教育一般都是家长或者是学前班教育,但是这些都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有些家长甚至没有这些意识。造成幼儿教育普惠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幼儿教育还不是我国的义务教育,属于收费阶段,并且费用不低。在发达地区,上幼儿园的费用已经够一个大学生的费用了,而在不发达地区幼儿园的费用也是相当高的。

3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在随后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从《决定》中可以看出,政府在针对基础教育的均衡性问题上已经提出了一些改革对策,但是根据教育规律中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可以看到,如果不改变落后地区的教育经济投入则不能根本改变教育均衡性问题。

设立专项经费

国家在教育经费之外成立专门的经费,用于提高落后地区基础教育的质量。地方政府也应该建立专门的经费,用于缩小农村地区与城镇地区的基础教育差距。经费的使用可以委托民间组织进行管理,国家需要的是对经费使用进行监管。

鼓励民办幼儿园,同时加强私立学校的监管力度

政府鼓励民办幼儿园,并且在政策上和经济上予以鼓励,同时也要加强对私立幼儿园的办学质量监管。教育部门建立一套针对私立幼儿园办学质量的奖励和惩罚措施,鼓励优质的幼儿教育。

建立连接机制

建立帮扶机制是指建立东西部城市之间的连接,建立城乡之间以及学校之间的连接,建立一个多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进行领导之间、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流动,吸取更优秀的经验快速发展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

参考文献

[1] 韩丽珠.浅议教育规律[J].吉林学院学报,2008(6).

[2] 吴全华.教育规律的理解方式与教育规律的特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

[3] 文雪.教育规律研究的反思[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4).

[4] 姚文俊.谈基础教育之“基”[J].基础教育论坛,2012(1).

当前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教育的改革是必需的、迫切的、必然的。但现在的中小学教育改革存在层次的局限性、理论的欠缺性,多是在管理体制下进行的改革。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中小学教育改革探讨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中小学教育改革探讨》

【摘要】中小学教育阶段是一个人的黄金阶段,是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的基础阶段。因此,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主体部分,它向受教育者提供基本的知识、能力、修养和价值观念,培养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同时,它也是人生发展的基础,对人的终身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当前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教育的改革是必需的、迫切的、必然的。但现在的中小学教育改革存在层次的局限性、理论的欠缺性,多是在管理体制下进行的改革。本文根据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中小学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进行中小学教育改革,为中小学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基础教育;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c)-0000-00

0.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传统的教育体制受到了重大的打击,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因此,近年来,人们日益关注教育体制的改革。可是对于如何进行改革,却没有较好的策略和方法。因而本文根据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中小学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进行中小学教育改革,从而使教育改革的进行更为顺利。

1.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

中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阶段最基础的教育阶段。因此,目前的中小学教育改革是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来适应时代的发展,更好地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培养了高素质人才,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小学教育的改革为教育改革带来了生机,为实现素质教育注入了活力,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也成为了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1]。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为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学习环境,为教学增加了新的空间,提高了知识的传递效率和水平,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探索周边事物,认知周边事物。在很大程度,使学生能够把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2.中小学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

教育内部人事制度不完善

目前绝大部分学校的教职员工,尤其是在落后的农村中学里的教师,多半是属于人才的单位所有制,存在严重的地域限制[2]。久而久之,教师们的视野和知识面较为狭窄,教学理念落后。这种僵化的教育内部人事制度远远落后与社会发展的步伐,使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进行受到一定的阻碍。

打疲劳战的思维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应试教育形成了这样一个观点:时间是无限的,只要学生坐在教室认真学习知识,就一定能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因为这个观点的束缚,很多学校节假日也不让学生休息,把整天的任务布置的满满的,让学生处于高度疲劳状态,没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这种做法完全脱离了实际情况,违背了学生的意愿,有悖于客观规律,使学生处于逼迫的学习状态下,学习效果不显著。长此以往,学生的视野得不到开阔,知识面得不到拓宽。

教育指导思想落后

现在有很多教师的指导思想落后,不了解国内外的教育改革动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品德、体育等相关教育。这偏离了教育培养的方向,脱离了社会实际情况。当前许多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只注重主科的学习,根本不重视音乐、美术、自然常识等副科的学习。这是由于我国以往教学体制下学校或更大范围的考核只涉及语文与数学知识,而评价一个教师的优劣也主要看这两科的成绩,因此导致其他学科的课时被占用,自然而然,其他教师也就不重视自己教的副科了。

教学管理理念陈旧

多年以来,我国的教育理念得不到及时更新,一直习惯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不科学、不合理、不利于教育目标和方向的做法司空见惯。总是以保守的、封闭的、排他的思维模式、管理方式来进行教育,使我国的中小学教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3.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对策

改革教育内部人事制度

目前这种僵化的人事制度已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步伐,为了适应时代潮流,教育系统内部的人事制度必须进行改革[3]。这就要求领导和教师的有效流动制度化,因而要实行聘任制,使领导和教师流动有序。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促进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学校内部要建立健全各种组织,广泛征求意见,集思广义,力争将失误降到最小,使决策具有代表性,有坚实的群众基础,较好地符合我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有效避免了决策的不合理性。

改变打疲劳战的思维模式

要改变打疲劳战的思维模式,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学生的意愿,培养他们广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地探索未知事物,增强他们各方面的能力[4]。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亲近大自然,观察我们身边普遍存在的事物与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改变指导思想

面对现在落后的应试教育,要进行中小学教育的改革就必须改变教育中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取得一定的突破。因此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的水平和修养,多接触学科的新方法、新动态、新流派,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大胆地加以运用、创新、归纳、总结,从而形成事半功倍的教学方法,更好地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知识面窄,实践能力差等问题,集中主要力量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

不断更新教学管理理念

为了与素质教育同步,我们必须摒弃那些传统的不合理不科学的限制,去创造出一整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符合国情的管理模式[5]。同时,学校领导还应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让教师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创造性的工作上,熟悉教学法、新流派、新动向。领导应倡导并支持教师集体探讨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实现更佳效果,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4.结语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前的中小学教育改革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要进行中小学教育改革就必须先改革教育内部的人事制度,使领导和教师的流动制度化,再者要改变打疲劳战的思维模式,使学习效果更佳,在此基础上还要改变教育中的指导思想,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最后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只有有效落实前面所说的各项工作,才能使中小学教育的改革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顺利地进行,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聂鸿英.关于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现代性思考[J].理论园地,2010,12(09):123-124.

[2]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M].海南出版社,2011,32(13):167-168.

[3]郭文安,陈东升著.国民素质建构与基础教育改革[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32(15):201-202.

[4]金传宝.美国当代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题与趋势[J].当代教育科学,2012,10(05):167-168.

[5]高延涛.关于新世纪第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2011,18(12):245-246.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中小学教育改革探讨论文

关于中国教育改革的形论文范文

《高等教育法》是继我国教育根本大法《教育法》之后颁行的又一部重要的教育法规,是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落实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促进和保障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参加理工部组织的集中学习和自学,本人有以下几点体会。一、培养目标:有学校特色因材施教培养目标即是指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层次。培养目标事关高校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关于高校培养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对高校培养目标的总体界定。但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各层各类人才,只能根据学校的现实条件确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层次。二、专业设置:面向市场、学生、未来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专业严重老化,相当多的专业延自于上个世纪中期,不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二是专业严重类同,从研究型大学到教学型大学很多专业都是一样的;三是专业划分过细,不利于培养学生广泛的适应能力;四是专业设置不灵活,学校设置新专业的自主权不够,学生选择专业的灵活度也不够。改变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局面,需要解决好两个问题:第一,解决好高校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问题。专业教育是高校服务社会的主要载体之一,因而专业设置首先必须符合社会需要;大学同时负有引领社会的职能,因而大学必须研究并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使专业设置具有一定超前性;专业设置还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使专业设置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大学专业设置的基本指导思想应是面向市场、面向学生、面向未来。第二,把握好专业设置的技术性问题。一是要把握好专业口径的宽窄。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口径过窄,现在各高校都在采取措施“宽专业,厚基础”,方向是正确的。但我们也要警惕另外一种倾向,好像一拓宽专业口径就什么都要学,科学的专业口径应恰如其分地掌握宽窄平衡。三、课程体系:整体优化 培养多种能力课程就是知识,课程体系建设就是知识体系建设。我国高校课程体系存在着知识划分过细、内容陈旧并过于求同、脱离社会需求、缺少实践性、课程结构不当等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学生知识面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差等缺陷。改革高校课程体系,首先要树立全新的课程观。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不仅要传承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发现知识、发展知识,学生不仅要去适应社会,而且要去推动社会发展。因此,高校要努力构建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改革高校课程体系,关键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处理好既有知识和未来知识的关系。在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更新加快的条件下,高校课程体系在让学生掌握既有知识的同时,要有助于学生探求和掌握新知识。二是处理好“专业化”和“综合化”的关系。信息时代,一方面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另一方面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只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也难以学好专业知识,高校要努力开发专业综合和学科综合课程,以培养学生广泛的适应力。四、是要处理好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的关系。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表明,大学生仅有专业知识和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一定的非专业知识和能力才能适应社会,比如一定的社会知识、经济知识,一定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等。高校课程体系只有做到专业课程和非专业课程有机配置,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五、实践教学:明确要求 全社会支持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可替代、不可逾越的组成部分。高校实践教学包括生产实习、认识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教学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其作用就在于帮助学生完成从知识向能力、从理论向实践的飞跃。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实践教学被置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实践教学系统不完整,设施不到位,指导教师不匹配,管理不严格,更缺乏支撑高校实践教学的社会条件,从而造成了大学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差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学质量。改变高校实践教学薄弱的现状,一是要在思想上真正重视实践教学,要把实践教学放在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二是要加强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系统化建设,国家要根据高校的类别制定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大纲,对实践教学的基本环节、基本内容、基本设施、指导教师、课时和学分等,都要提出明确要求,以确保实践教学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先进性;三是要加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核心问题是从企事业单位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人作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以确保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四是要创造全社会支持高校实践教学的环境条件。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最终只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形成,而高校不可能提供全部的真实工作环境,只能依靠社会,社会作为高等教育成果的享有者,也完全有义务支持高校的教育教学。国家可以作出政策规定或立法,一切合法单位都有义务和责任为大学生的实践实习提供支持,国家则为这些单位提供税收减免或奖金,对学生实践活动中有可能造成的设备损坏或其他损失,国家也可以制定相应的赔偿措施,而对一些无故拒绝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单位,则应作出相应的处罚规定。只有全社会为高校实践教学提供支持,高校实践教学的薄弱状况才能从根本上改变。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议深化教育改革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以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改革》

【摘要】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处在一个关键阶段,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和理念,把教育改革不断推向前进,使全体人民共享教育改革带来的成果;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统筹兼顾,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教育改革 可持续发展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①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进行各方面改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教育改革,对于我们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改革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同时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由此凸显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②以胡锦涛为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问题的继承和发展,系统回答了什么是发展、坚持怎样的发展、发展为了谁等重大问题。回顾我国教育改革30多年的历程,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教育领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改革实验,取得不少宝贵经验。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中小学开始以高考为指挥棒,大力发展应试教育,忽略了素质教育,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大学开始进行合并、升格、扩招,促进了发展,也出现了冒进和浮夸,以致现在的高等教育问题重重。这些都使我们意识到,只有坚持科学的发展方式、方法才能取得教育改革的成功。科学发展观的创立,为教育的科学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思想渊源、理论指南和实践支撑。③

坚持科学发展,继续解放思想,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和理念,把教育改革不断推向前进,使全体人民共享教育改革带来的成果。

重新认识教育的功能定位,从以政治功能为主转向以人为本。30多年的教育改革实践表明,虽然教育改革在服务于政治、经济、社会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人的本位功能。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就是教人变,教人变好就是好教育,教人变坏就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由此可知,教育要立足于教人变好的维度,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教育最根本的功能。

进一步促进教育理念的转变。首先,要使公平理念深入人心。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将受教育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统筹起来考虑。其次,育人理念应加快转变。在中国,“学而优则仕”、“官本位”的观念深入人心,因此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改革中,注重培养方式的多样化,淡化“官本位”思想对教育过程的影响。再次,深化教育改革,要注重教育开放。对外开放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世界的机会,我们深化教育改革,要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先进国家、地区的教育改革发展的有益成果。最后,要重视民办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在弥补公办教育资源不足,提供优良教育资源,提供就学机会,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对民办教育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各方面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当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统筹兼顾,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以发展的眼光,深化教育改革。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深化教育改革最终是为了促进教育的良性、科学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以发展的眼光,科学制定和审视教育改革的思路、目标等。面对新时期、新情况,教育改革的思路应以促进教育公平为主线,以提高教育和办学质量为目的,全面提升学校硬实力和软实力,既要注重学校数量的增加,更要关注教育质量的提升,实现由“量”到“质”的根本性转变。

在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方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坚持以人为本,深化教育改革。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是服务于学生。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一是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突破应试教育的束缚,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升学考试模式,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依据学生个性,充分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二是大力进行教学改革,科学设置教学科目和课程,加强学生心理干预,提高心理素养,使实践科目和课堂教学科目协调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三是大力关注困难学生和“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完善相关照理机制和资助体系,保证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保障城乡学生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教育改革要充分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其中,教师是重要参与者。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要紧密联系教师,有关教育和学校的改革要认真听取教师的意见。在改革过程中要切实关注教师的利益需求,完善学校的医疗保障制度,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加强教师教学技能、专业知识和管理学生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薪酬制度,提高教师待遇;创造尊师重教的社会良好风尚,提高教师的声誉、地位。

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教育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全面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德育为先,把学习文化知识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统一起来;加强体育教育教学,深化课程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教育的协调发展,就是要使教育的各个方面及其内部关系协调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我们要将教育的规模、速度、结构、效益协调起来,要将城乡区域教育、东中西部区域教育、国内教育与国际教育的发展统一协调起来,要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统一协调起来。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其中已经明确说明了教育协调发展的重点对象和重点方向。

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保持教育改革的连续性,避免改革大起大落,使改革保持活力和张力。我们要将教育改革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统一起来,使教育在提高人的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其自身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④

统筹兼顾,深化教育改革。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和关系,使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符合教育改革的整体目标和国家的长远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统筹处理好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发达地区与贫困边远地区、国家管理与地方管理、城镇教育与农村教育、国内教育与国际教育的关系;要统筹处理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继续教育、民办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的关系;还要处理好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既要统筹兼顾,又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教育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推进教育改革,才能使教育改革在循序渐进的道路上不断深化,也才能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作者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释

①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③④鲁善坤:“科学发展观:教育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教育・科研》,2009年第2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