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关东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关东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问地落叶伴着残花飘零生命之物皆是大自然的兵爱情与艾滋相逢财

历史是最可靠的见证。不妨从历史的源头说起 。自有文字时起,东北作为一个地区就已载入典籍。最早把东北载入典籍,当推《尚书·禹贡》,把远古中国划分〃九州〃,其中〃冀州〃,已涵盖今辽宁省西部地区;〃青州〃则把今辽宁南冀部主要是辽东半岛置于州的辖境之内。相传〃九州〃为禹治水后所设,而舜又析〃九州〃为〃十二州〃,其中分州〃东北〃为幽州,即辽宁北镇以西地区简称辽西;分青州〃东北〃为营州,即今北镇以东地区称辽东。辽西东之分,大抵以今辽河为限隔。除《禹贡》,还有《尔雅·释地》、《周礼·职方》及《吕氏春秋·有始览》等书,都做了相类似的记载。其实,所谓〃九州〃、〃十二州〃之设,不过是春秋战国之际或稍晚时文化人把远古时代的理想化,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地理概念。因为尧舜禹三代还不具备形成国家的条件,自然也就不会有〃州〃的行政区划与设置。尽管如此,至少在春秋战国之际,在人们的地理概念中,已把今辽宁省境分别概括在冀州、青州、幽州、营州的辖境之内。此四州之设,并不包括今吉林与黑龙江两省之地,仅以方位〃东北〃指称今辽宁省地。 考之史,春秋以前,尚未在东北地区设制,仅以边疆民族朝贡来确认其土地与居民同中原王朝的政治隶属关系。据《史记·五帝本纪》载:早在舜时,北方朝贡的民族有〃山戎、北发、息慎〃。息慎即肃慎,在尧舜时代就居住在白山黑水之间。所以,周继承了尧舜时的遗产,称:〃隶慎、燕、毫,吾北土也。〃周时,肃慎继续朝贡,孔子曾亲眼见过其贡品――楛矢石砮,并为陈国惠公做了鉴定。《山海经·大荒北经》也有关于肃慎的记载〃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不咸即今长白山,肃慎族居于长白山地区又得到了确证。 以上所证,已超出冀州等四州的地理概念,把它扩展至白山黑水即相当今之吉林、黑龙江两省之境。此时,因无明确的行政区划,仍以方位〃东北〃代称本地区,同时,又把民族作为地区的代名称。东北正式有了本区域名称,是到了战国时期,与燕国在此设郡联系在一起。燕国处北方,经常遭到强敌东胡的内侵。昭王时,始筑长城,几乎把现今辽宁省全境括在长城以内,设郡以辖其地。据《史记·匈奴列传》载记甚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辽西与辽东两郡及右北平郡的部分均在今辽宁省境。襄平即今辽宁省辽阳市,就是当时辽东郡的首府。这是有史以来,首次在辽宁也是在东北地区建制设郡。自此,辽即成了今辽宁地区的代名称,历代相沿不变。有时也把辽泛指为东北地区,但它真正含义,还是限指辽宁地区。 两汉时期,继承燕、秦之制,除仍设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前汉时增设苍海郡、玄菟郡、乐浪郡、临屯郡、真番郡。这些郡都设于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公元前87年),其中,苍海郡仅设2年即废,至汉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将真番、临屯两郡分别归并到玄菟郡、乐浪郡。这些郡已把今松花江流域、图们江流域,相当于今吉林省及接近黑龙江省地区,置于辖境之内,特别是把今朝鲜也分其地为四郡,归为汉的统一管辖之下。这表明,两汉时对关东的行政管辖进一步扩大了。以后,历朝不断扩大管辖范围,郡县州道设置也越来越多。随着郡县制的巩固和完善,自然也促进了东北区域的最后形成。就地区名称而言,自秦汉以来,直至明中叶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可以涵盖今三省地区的总名称,惟辽东、辽西两郡之名沿用已久,以辽概指今辽宁而已。前述〃东北〃只具方位含义,而燕秦以后,逐步在今三省分设郡县,但汉人与各少数民族不同处,行政区划各异,就是说,尚未统一起来,也就难用一个名称涵盖全地区。作为一个地区,必然在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活习俗诸方面形成大致的同一性,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而名称不过是对历史发展的一个界定。我们看到,从远古以〃东北〃方位泛指,再演变到具体的辽东、辽西,实际是一个地区的两部分,故后人合辽东西统称今辽宁省地为〃辽〃。这又与行政区划建制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就是说,没有行政区划就无法形成一个具有同一性的区域。 从隋唐,中经辽金至元,约700多年,是东北区域形成与发展时期,突出表现,就是中原王朝对东北的行政区划,从原有的南部向北部即吉黑两省发展,并使全地区的行政区划完善起来,从而建立了中原王朝对全地区的统治,特别是少数民族建立的辽金元三代王朝,对全地区的发展尤有特殊的意义。隋存在时间不过30多年,对东北的建树不明显,仅设北平郡与辽西郡,其辖境从今河北省东北部至今辽宁西部地区。因为高句丽处于战争状态,隋对东北的行政管辖有限,高句丽没灭,而它自身却短命身亡。唐继其后,国力迅速强大,最终灭亡了高句丽,而且把行政建置推进至黑龙江流域,开创了区域发展的新时代。高句丽是在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被灭掉的。当年十二月,唐即设安东都护府,恢复中央对辽东故地的行政管辖。不仅如此,而且将府治设在平壤,汉江以北、东达日本海的今朝鲜北部疆土归入中国的版图,置于安东都护府的管辖之下。但这种局面未能持续多久,随着府治的不断内迁,辖境也渐渐缩小。上元三年(676年),将府治自平壤迁至今辽阳市旧城,再迁至新城(今辽宁抚顺高尔山山城),以后,又迁至幽州、平州、燕郡,直至迁到辽西故城,亦即隋朝的辽西郡,约当今辽宁义县大凌河东王民屯附近。安东都护府治的屡次内迁,最重大的一个后果,就是放弃了中国应领有的今朝鲜北部的疆土,退回到汉魏时辽东郡的辖境,沿袭了唐以前历代对这一地区的管辖权。 在今辽宁西部地区,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及老哈河流域,是契丹人聚居之地。唐朝在这里分设营州都督府与松漠都督府,其下各设所属契丹州,共有17个。严格地说,在契丹聚居地设置行政管理机构,实始于唐,表明契丹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已进入中华民族的行列,同时,也与东北区域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奚族居住的老哈河流域,设饶乐都督府;在霫族居住的今西拉木伦河以北,至大兴安岭以南的广大地区,分置真颜州、居延州,今属内蒙乌珠穆沁旗一带。而在室韦诸部落居住区所设行政机构已深入到今黑龙江省腹部。据考定,室韦部落的主要居住区是在嫩江流域。约至唐中后期,在这一地区设室韦都督。尤有重大意义的是,唐自建国初,至中期,先后在黑龙江流域靺鞨人的居住区设置管辖机构。举其要者,如,著名的黑水都督府,即设在黑龙江下游黑水靺鞨所在地区;忽汗州都督府设在今俄国滨海地区东南的沿海一带。当渤海国建立后,其国王受唐朝敕封为渤海郡王,成为唐管辖下的东北地方政权。随着疆域的不断扩大,共建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原黑水都督府所辖之地,直至辽东地区都并归为它的属下。唐统治时期,特别是灭亡高句丽以后,在已有的建制基础上,对今东北三省包括吉黑两省西部的内蒙部分地区,全面进行政治建制,系统而完备,远远超过了唐以前历代建制规模和水平。后虽归并于渤海国治下,却仍然是唐代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唐代对今东北地区大规模的政治建制,有力地促进了本区域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共同发展。尽管如此此时尚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名称,就是说,还没有一个可以涵盖今三省的区域名称。这种情况,到了辽统一北方的时期,人们的地理概念有了新的变化,就是将今三省看作是一个大区域。这从辽代的军政建制得到了充分地反应。据《辽史·兵卫志》载,分〃东北路招讨司、东北路统军司、东北路女直兵马司〃,各统所辖诸民族军政。其《百官志》又有〃长春路诸司,控制东北诸国〃的说法。显然,在辽代已把地理方位——东北,引用为建制名称,并得到了广泛地应用。金代继承了辽代的习惯用法,仍以〃东北路〃设官职和机构。实际上,辽金两代已把相当现今东北地区看成是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域,故其军政机构皆以〃东北〃名之。比起建制虽属完备而名称各异的唐代,的确是一个进步。这它表明,辽金人已把同处一个地理方位的今辽、吉、黑三省视为一个整体,第一次把表示地理方位〃东北〃引为机构建制名称。这不仅仅是个名称的变化,还反映了人们的地理观念的飞跃。 元代承前启后,不仅确认辽金的东北区域观念,并把这种观念进一步巩固下来。如《大元一统志》说:〃开元路,南镇长白之山,北浸鲸川之海,三京故国,五国旧城,亦东北一都会也。〃这里提到的〃东北〃,恰恰是从如今之东北区域这个大范围说的。于是,〃东北〃这个概念,既是方位又指为区域。〃方位之称,原有辨方正位之义菜肴都设,更为建官施政之准。〃地理之义,首在辨方位,很久以来,这已成为人们的生活常识。据传,庖牺制八卦,把〃东北〃置于八方之一。前引《周礼》已把当时称为幽州的今经省东部及今辽宁西部的北镇与医巫闾山,统称为〃东北〃。后随着疆土的扩大与开发,〃东北〃的涵盖面愈广,最后已将现今辽吉黑三省都概括在〃东北〃的范围之内。而随着元以前各王朝政权在这里相互承袭设官建制,并不断完善,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本地区的认识,自辽始,以区域分划,设官而治,才将原为地理方位之名,概指为区域之名。 自明代以后,关东地区又有了一个新名称,这就是人人皆知的〃关东〃。此称之义,是指耸立于河北与辽宁交界处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以东的地方,包括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泛称东北。又以山海关为限隔,则有关里(内)、关外之别称。东北这一区域概念的形成,却是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演变,与长城特别是与山海关的修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说清东北之名的由来,首先不能不回顾长城自身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地处北方的燕国,为防御〃东胡〃内侵,始筑长城。当时,还有赵国也出于同样的目的,兴修维护自身安全的长城。但与东北有直接关系的是燕长城。据考古学家测定,燕所修的这段长城,约自起于今之张家口,向东北行,经内蒙古多伦、独石等境,东经河北围场县,自赤峰,进入今辽宁省境,历建平、北票、阜新、彰武、法库、开原,跨越辽河,再折向东南,经新宾、宽甸,向东直达鸭绿江畔,长达24000余里,几乎把现今辽宁省全境囊括在长城以内。秦始皇一统一天下,集燕、赵等国之大成,将各段长城连成万余里,如《史记·蒙恬列传》说:〃因地形,用险制塞,起光,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其中辽东段长城,基本沿袭燕长城的走向。秦始皇大修长城的主观意图,同燕、赵一样,就是防御北方强敌匈奴的不断内侵。辽东处长城以内,自无里外之分。自汉代以后,历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至北宋、辽金、元各朝代,除唐、元两代以其版图扩大,长城内属,无须修长城;还有北宋因北方主要是东北先后被辽金占据,也无条件修长城,其余各代皆以长城为保障,不间断地续修,不过是在秦长城的基础上,或补修,或有所延长,总的格局无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南北朝时期北齐天保三年(552年),自西河总秦戍(大同西北)筑长城,东止于渤海之滨,即今山海关之地。这是一段新起的长城线路,为其后明在此筑山海关奠定了基础。应当指出,北齐所修的这段长城,第一次把辽东故地与内地分割开来,使它变成了〃塞外〃之地,与今吉林更远至黑龙江省境处于同等地位。明朝大修长城并筑山海关,对东北区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尤其是赋于东北区域以新的名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明朝统一全国后,先后遇到两大劲敌,对它构成了严重威胁:首先是北方的蒙古,即元朝余部及其后裔。元被逐出北京,出长城北迁,仍然散居长城以北沿线的广大地区,与明朝保持对峙状态,终明之世,双方一直是战与和交替进行,是明朝北疆不得长期安定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散居东北地区的女真人,明初,这里尚属安定。明朝统治集团视蒙古为主要劲敌,实行以〃东夷制北虏〃之国策,即用女真人对付蒙古人。但到了明中叶,女真人自金亡沉寂了200余年后,重新崛起,不断叛乱〃入边〃袭扰,引发出一系列争端,直至规模不同的战争。至明后期,女真人变得更强大,在诸部统一于努尔哈赤以后,公开以武装叛乱,双方开始了长期对峙。明朝的这两个劲敌主要集中在辽东、西及它的西部和西北地区,而蒙古还有相当部分活动在长城北及西北诸省之地。明初主修长城,主要是为防蒙古而设的防线。当辽东地区受到女真人袭扰时,明加修加固辽东长城、筑堡建城,是以防女真人为目的的。前叙北齐将长城候船至渤海之滨,明帝朱元璋决策,以此段长城为基础,不仅重修,整饬一新,而且在此建关城,以加强长城的防御能力。这是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魏国公徐达主持,率部创建关城,即今之山海关,至关城建成,遂专设山海卫,派驻重兵守御。山海关与一般建城的不同之处,就是把一座城同万里长城连为一体,反映了一种新的防御体系的构想。关城背依雄峻的燕山山脉,临万顷碧波的渤海,所谓〃襟连沧海枕青山〃,山海关之名,即源出此义。山海关一经建成,很快就显示了它在政治上特别是在军事上的战略地位。山海关所在位置,恰好处于河西廊的咽喉之地。从今辽宁锦州直抵山海关下,长约400里,背靠医巫闾山,前临渤海湾,于山海之间,仅一线之通。这一狭长地带,位辽河以西,故称为辽西走廊。山海关像一把大锁,牢牢地锁住了从东北进入华北的陆路通道。在军事技术与交通工具不发达的三代,它的确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雄关。后来事实完全证明了这座雄关的巨大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后金在辽西徘徊了20多年,整整两代人都无法打破这座雄关的防御,只能望关兴叹,驻足却步,几度临关又几度无功而返。难怪古人称公布它:〃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明朝视山海关如命运攸关,正如明朝的一些战略家所说:山海关〃内拱神京,外捍夷虏,最吃紧处〃神京,是指明都城北京。夷指东北的女真人,虏指北方的蒙古人。明朝用山海关来抵御〃夷虏〃的内袭,以保卫北京的安宁,维护它的统治。由此可见,山海关在明人心中是何等重要!山海关的出现,第一次把华北与东北截然分开,自此便成为两大区域的天然分界线。迄今,辽宁与河北两省的分界,大致仍按关城及其连接的一段长城为界。确切些说,山海关被囊括于河北省内,其省界已外延山海关以东大约30多华里。一座关城,成为今日华北与东北、辽宁与河北两区两省的大致分界线,这大概是朱元璋及其属下徐达所始料不及吧!实际上,在明初修成山海关及相连的长城,人们便有了内外之分的新的地理概念:把山海关以东的地方所称辽东,即今辽宁省境,统称〃关外〃,而把山海关以西亦即长城内侧,统称〃关内〃,后又渐称〃关里〃,有山东人、河北人、山西人,乃至江南地区的人流寓关外,往往不直说省名,而泛称为〃关里人〃。在明代官方文件及官书如《明实录》中,又把关外称为〃畿东〃、〃京东〃,与〃关外〃具有同等的含义。 明代在关东地区的行政建置,实际划分南北两个大行政区。南部行政区,北自开原(今辽宁开原市),南达旅顺;西起山海关,东抵鸭绿江畔,相当于今之辽宁省境。这一地区,明称为辽东,此为历史沿革下来的传统名称,又独称之〃辽左〃,以其位居京师之左侧,视同人之左臂,不可或缺。明为防御蒙古,特于沿长城一线设军事重镇9座,辽东列为〃九边〃重镇之首。在这里实行卫所制,大者为卫,小者设所苦干,分属于卫。总辖于本地区最高军政机构,称为〃辽东都指挥使司〃,简称辽东都司,治所设于辽阳。全地区设25卫,各派军队驻守。辽东为军事重镇,故其行政设施具有军事管制的性质。比之内地,如同军事〃特区〃。自开原以北,直至黑龙江两岸,东至乌苏里江以东达海,北抵外兴安岭,这一广大地区总辖于设在黑龙江下游特林的奴尔干都司,所属卫达400余个。与辽东不同的是,朝廷不派官,皆以当地少数民族的酋长为各卫的指挥使司等官,管理当地民族。他们定期向朝廷朝贡,与明朝保持着政治上的隶属关系。所以明称这一地区的卫所〃羁縻〃卫所,不过是笼络之意。这就是说,明实行〃以夷制夷〃的政策,间接统治。这样,在整个东北地区,以两大都司分辖南北,构成了明统治关东的政治与军事体系。从两大都司及其辖境的划分,明显地反映了民族间的根本分野。辽东都司所辖为汉民族的聚居区,而开原以北为各少数民族散居区域。明朝如此划分,最鲜明地体现了历代所谓〃华夷之辨〃的传统思想。因为开原以北今吉林、黑龙江两省不在明朝直接派官的管辖之内,当时所〃关之东〃、〃关外〃,一般来说,是指辽东都司所辖的辽东地区。不言而喻,在明代中后期习称的〃关东〃之名,是很有局限性的。自秦汉迄至明,历代在今东北的行政区划不同,机构不同,名称也各异,这是很自然的。明朝与历代更有不同之处,集中反映在严内外之限。它出防蒙古人的高度戒备心理,也对女真人保持警惕,严加限定他们进入辽东地区,仅设开原三个关品,作为他们的入贡的贡道。这三个关是:一原东南的广顺关,又称为南关;开原之北的镇北关,称为北关;开原西的新安关。前二关是海西女真入贡之路,后一关是蒙古兀良哈三卫的入贡之路。由明朝发给他们的敕书,各有限量,惟其持有敕书的人才允许进关入贡。其他女真人或蒙古人是不可以随意进入辽东的。如进入辽东,也只有从上述三个关口可进。除了这种严格限制外,也在辽东与他们交界的地方如广宁(辽宁北镇)、开原、抚顺、庆云(开原西)等开设马市,或称为农牧集市,允许少数民族来此与汉人贸易。开市与闭市均有时间限制,当集市结束,他们必须返回自己的,不得留于辽东。 满清在入主中原前的28年(1616-1644年)中,与明朝激烈抗争,并于1644年趁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政权的机会,进军中原,占领北京,南明小朝廷经过若干年的抵抗后也最终失败,明帝国灭亡。清朝是满族创建的一代封建王朝。它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全国建立了具有满族文化特色的政治制度。东北是它的故乡,被清朝统治者尊为〃龙兴之地〃,因而受到格外重视,很快设官建制,逐渐完善起来。自清朝定都北京后,以盛京(沈阳)为留都,设文武大臣驻守其地〃自山海关以东,留都之地,统以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将军。〃这是清入关初,以留都总管三省一切军政庶务。顺治三年(1646年),改为奉天昂邦章京,乃全权掌管三省。以后,三省分治,各设独立行政机构。今吉林省初设于顺治十年(1653年),称宁古塔昂邦章京,兼辖黑龙江,即两省为一个机构所辖,治所设于宁古塔(黑龙江宁安)。至康熙十五年(1676年)将治所迁至吉林乌拉城(今吉林市)。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改称〃镇守吉林等处地方将军〃,简称吉林将军。今辽宁省是在乾隆十二年(1747年)改称为〃镇守盛京等处将军〃,简称盛京将军。黑龙江省设治,是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反击沙俄前正式设立的,名称即为〃镇守黑龙江等处将军〃,简称黑龙江将军。治所初设于瑷珲城(即旧瑷珲)。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再迁至墨尔根(今嫩江县),三十八年时,又迁到齐齐哈尔,此为将军衙门的长久治所。这就是清代东北三将军之由来。“三将军”虽不是行省名,但实际上是三个行省,建置与内地所设总督、巡抚有别,具有军事管辖的性质。清朝在东北、北部与西北的〃三北〃地区仅设将军衙门制,突出了边疆地区军事的重要地位。还须指出,三将军所辖地区及名称,与今日之吉林、黑龙江、辽宁相合,但各自所辖范围、疆域,大小,确有很大差别。如,清代吉林疆域,南北长,东西窄,其东至日本海,东北达库页岛,南抵长白山,西至威远堡,西南至英额门。全省疆域远比今日吉林大得多。尽管如此,三省正式成立,体制完备,奠定了当代三省的版图。清朝为政,反对“华夷之辨”,自称“中外一家”、“满汉一体”,在一个政权的统一治理下,无内外之分,所以,清入关后不再修长城。以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发出不修长城的谕旨为标志,自秦始皇始修,为历代所依赖的这座长达万余里的人工防御工程,已维持了2000年,至此正式废除。清朝废长城,却不废山海关。这座雄关,对于清朝来说,仍有重大的意义。它保留山海关,一是稽察往来商旅,抽取税收,对国家有利是为保护它的〃龙兴之地〃,严禁内地人通过山海关进入东北,免致破坏了它的风水〃龙脉〃。自康熙时就实行封禁,为后世的遵循,厉行封禁长达200年左右。山海关就成了清朝封禁东北的一个不可逾越的关口。显然,在长城失去任何作用的情况下,惟独山海关及其相边的一段长城,却在新的时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换言之,山海关依然是限隔内外的一座界标。盛京、吉林、黑龙江三省是作为清朝的政治与经济的〃特区〃而受到严格保护。前文说到,明代所形成的〃关东〃的地域概念,主要是指辽东地区。而到了清代,关东的区名已经扩大,就是说,已远远超出关东即盛京的范畴,把吉林、黑龙江也涵盖其内。早在努尔哈赤起兵的过程中,首先吞并了建州女真。次及海西女真、东海部女真。在建后金政权前后,散居在辽东地区以外的大部女真已被吞并。当进入辽东地区,又把世居于此的广大汉人也变成后金贵族的包衣。其子皇太极继位后,屡次袭击黑龙江中上游的呼尔哈人、索伦人(实际也是女真人的不同部族。这些部族后发展成如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等族)。截止到1635年,皇太极宣布自此废除诸申的族号,改称〃满洲〃,标志着新的民族共同体即今之满族最后形成。 满族登上历史舞台,进入中华民族的行列,彻底改变了明代关东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互不统属的各自分散的状态,形成了一个整体民族。由此引起的地域关系大变化,是彻底废除明代所筑辽东边墙及开原三关的藩篱,再无内外之分,整个关东地区从政治上及民族关系都连为一个整体。在满人的心目中,无论是盛京、吉林、黑龙江,都视为她的发祥之地。因为他们的祖先确实源起于黑龙江流域,后离故土南迁,经吉林,进至朝鲜北部,最后辗转回迁至辽宁省境,定居于新宾的赫图阿拉(今称永陵乡)。在皇太极为其父纂修《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时,开宗明义,把关东的名山――长白山定为其祖先的诞育之地。因此,长白山同努尔哈赤创业的赫图阿拉一样重要。这就是说,在清代的地域观念上,已把辽阔的东北看成是一个没有区别的完整的地区。前叙清入关初,以盛京大臣总管全区,恰是这种地域观念的具体体现。后以东北疆土辽阔不便管理,始将全区折为〃三将军〃。但从整体上,清朝把三省列为〃封禁〃地区,受到特别保护。这就使关东地区在全国各水管站区中处于特殊地位。它是有清一代的政治与经济〃特区〃。

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前身为1984年6月成立的吉林师范学院古籍研究室;1985年6月改建为吉林师范学院古籍研究所,是全国高等学校古籍整理与研究委员会在吉林省设立的古籍整理与研究协作体;1999年9月北华大学组建后,于12月成立北华大学古籍研究所;2004年5月,改建为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2007年1月,被评为吉林省第一批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郑毅,男,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北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主任、省级重点学科历史学学科带头人。主攻学术领域为中日关系史、日本外交政策史,在多年的学术研究过程中主持承担并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吉田茂的帝国意识与对华外交政策”(08BSS004)一项,项目成果被同行专家评定为优秀等级;主持承担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吉田茂政治思想研究”(05JA810001),在该学术领域出版学术专著两部,填补了从中国人视角考察研究日本战后对华外交政策形成的关键节点和关键性人物,对丰富中国日本史学界具有引导性的学术地位与价值,对于国人了解日本社会,了解日本战后对华外交政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发表论文50余篇,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郑毅教授现为吉林省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学科评议组历史学科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日本史学会副会长、吉林省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华日本学会理事、中国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吉林省教育厅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吉林省社科院客座教授、吉林省社科联委员。2011年1月被评为吉林省第11批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2012年12月被评为吉林省第三批拔尖创新人才第二层次人选。担任主编的大型地方文化丛书《长白丛书》,2014年已出版了108部,5000余万字,在国内外学术界都有极高的学术影响力,在整理以及传承地方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1)《长白丛书》从1985年开始对东北文献展开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发掘和整理研究,编订出版了大型地方文献《长白丛书》,现已出版108部,5000余万字。以其鲜明的地方性、多姿的民族性、浓郁的边疆性和强烈的国际性,斐声海内外。被专家誉为“东陲文献,重放光华”、“东北文献荟萃、关东文化精华”,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中心主任厉声研究员评价:《长白丛书》的研究成果与西北整体研究同居全国地方史研究首位,在国内外史学界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长白丛书》全套曾获省社科二等奖。《长白丛书》的整理与研究已由东北地区扩展到东亚区域,出版了《同文汇考中朝史料》、《东北亚经济圈译丛》、《霍尔瓦特与中东铁路》等一批成果,使《长白丛书》的成果更加具有国际化视野。(2)学术论文2008年至今,发表学术论文133篇,其中在CSSCI索引源期刊发表论文31篇。共出版学术专著14部。(3)获奖《东北农业经济史料集成》获全国古籍出版一等奖1项,《同文汇考中朝史料》获全国古籍图书一等奖,《破解困局的智慧——吉田茂政治思想研究》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权利利益平衡吉田茂政治思想体系研究》获吉林省教育厅一等奖、获省社科三等奖2项、获得省市社科成果奖15项。(4)科研项目中心成员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分别为郑毅教授的“吉田茂的帝国意识与对华政策观研究”,已于2011年底结项,项目成果被评为优秀;刘国石教授结项的“中朝疆界与民族关系研究”,结项成果被中央政治局所采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3项:郑毅教授的“吉田茂政治思想研究”、李善洪副教授的“清朝和朝鲜朝贡关系文书研究——以《同文汇考》为中心”、赵文铎副研究员的“民国时期东北基层权力结构研究(1911—1931)”。国家古籍整理项目2项、中外合作项目3项、省级科研项目20项,项目经费115万元。 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学术机构的合作,是活跃学术氛围的重要方式。中心先后与韩国庆南大学、岭南大学中国研究中心、韩国建国大学亚洲移民研究所、韩国汉城教育大学韩国学教育研究院、中央民族大学韩国文化研究所、大连大学中国东北史研究中心等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中心多次邀请美、日、韩等国和港台地区学者来访。中心成员均参加过国际或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会议,在交流的频度和密度方面,都是非常突出和有实效的。2007年以来本学科主办或合办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10次。(截止于2012年12月)其中国际学术会议4次,2007年8月召开的东北历史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年召开的近代东亚的接触空间——以中国东北地域为中心;2010年召开的东北民俗——以火炕文化为中心国际学术研讨会;2011年召开的中韩近代东亚地区人口流动及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国内学术会议6次,2007年7月召开的吉林省历史学会第十三届年会;2010年大陆、台湾“孙中山和谐思想”学术研讨会;2011年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暨学术研讨会;2012年1月召开的吉林省省级高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专委会第一届理事会;2012年7月召开的吉林省省级高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专委会第一届年会;2012年10月合办的人本思想与公正社会的构建学术研讨会。10次学术会议与会国内学者515人,国外学者47人。通过这些学术活动,对提升东亚中心的学术地位,扩大学术影响,提高研究素质,引领研究方向都有重要意义。 北华大学高度关注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专拨南校区院系办公楼二层1000余平方米作为中心的研究室和资料室,投资20余万元进行改善,使中心成员都有独立的研究室和校园网络。为扩大影响,资料室现有国内外图书近5万册,长期订阅期刊60余种。中心还建立了独立的域名的网站能便捷地与国内外学术界进行交流合作。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前身为成立于1985年的北华大学古籍研究所。根据原古籍研究所研究领域的拓展和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经北华大学校长办公会通过,于2004年5月成立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 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学术队伍建设合理得当,阶梯结构合理,且每人都有自己相应稳定的研究方向,可完全适应当前中心学科队伍建设的需要。根据研究领域和学科建设的需要,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下辖四个研究室。分别为东北文献研究室、东北经济研究室、东北民族研究室、东亚区域史研究室。研究室主任分别由教授、副教授担任,设有办公室和资料室。研究中心研究领域特点鲜明、成果突出,在省内和国内较有影响。中心的研究成果比较突出。 自1985年以来,一直以开发乡邦文献、宏扬地方文化为宗旨,面向东亚,依据深厚的文化积存, 在全方位、深层次的挖掘和研究的基础上,编订《长白丛书》文献整理与东亚文化研究两大系列, 现已出书108部,总计5000余万字,内容包括史料、方志、档案、人物、诗词、满学、农学、 边疆、民俗、金石、地理、东北亚、专题论集等13个子系列,以其宏大的规模、丰富的内涵, 向世人展示了一方文化宝库。在编订《长白丛书》的同时,中心的学者还独立或与学术界相关学者合作,独立撰著学术著作近30部, 担任主编、副主编或参编学术专著30余部,成果可谓丰厚。学术论文是中心科研成果表现的重要方式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中心学者先后发表国家级文章200余篇,省级文章400余篇,市级文章200余篇。很多文章被《中国人大报刊资料中心》、《高校文科期刊文摘》等全文转载、部分转载或收入目录,在学界产生了很好的影响。科研立项是中心科研能力的突出表现。中心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日合作项目、 国家教育部青年项目、省社科项目等在全省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中心曾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也是北华大学唯一的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承担中日合作交流项目3项,211工程项目子项目1项,全国古籍出版项目1项,全国古籍整理项目1项,国家教育部青年项目2项,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中心项目2项,吉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5项,吉林省教育厅项目近20项,学校校管项目50项。且《长白丛书》为全国高校古委会的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重点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满语言文化)研究所组织机构顾 问: 刘乃中 刘厚生 张璇如 曹保明 富育光(满族)所 长: 郑 毅副所长:刘国石(离休),刘厚生(接任)成 员:(以姓氏笔划为序)孔艳波(满族) 刘军臣 张 志李德山 赵文铎(满族) 赵兴元(满族)侯立红 费 驰 宫健泽胡黎霞(满族) 崔子科 戴克良推动对满语言文化的研究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在北华大学成立 本报2007年10月26日讯(记者龚保华)由北华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与东北师大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中心联合成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满语言文化)研究所在北华大学剪彩。成立仪式上,北华大学领导向刘乃中、张璇如、富育光、曹保明、刘厚生等专家和学者颁发了客座教授、学术顾问证书。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组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曹保明在会上做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主题发言。据东北师大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刘厚生介绍,满语文在清代通行300余年,其自身发展水平很高,具有丰富而生动的词汇和准确严格的表达手段,可以说有相当程度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堪称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许多著名的汉文典籍如《四书》、《五经》、《左传》、《三国演义》等均曾被翻译成满文。然而,作为我国第3大民族的满族,人口已超1000万,但会说满语的却为数寥寥。满学界专家痛心地说:“一种语言的消亡,绝不亚于一个物种的消亡。如果再不对其进行抢救挖掘,满语口语就有可能从历史上消失。”刘厚生教授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在东北师大开设满语文课程,并出版了《满语文教程》、《简明满汉辞典》和《汉满词典》等学术专著,培养了多名从事满学研究的研究生,形成了一个特色鲜明的研究团队,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据悉,研究所成立后,将建立图书信息资料中心;编辑出版东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概览;并进行科技立项,申报省社科项目。在满语文科研教育方面,将编写《满语文教程》;为满足社会各界要求学习和了解满语言文化的愿望,在2007年面向社会开办满文进修班(初级班),2008年办高级班还将在北华大学研究生和青年教师中开设满语文课,并在吉林地区做一次满语言文化的普查。来源:中国吉林网-吉林日报2007年10月27日(责任编辑:贾国湘) 本学科设有东亚国际关系史、中日关系史、中朝(韩)关系史、东北地方史、东北边疆史、中国近现代政治和社会史六个研究方向。现有教师1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人,在读博士5人。本学科一直以开发乡邦文献、弘扬地方文化为宗旨,编订大型文献丛书《长白丛书》。截止2014年5月,《长白丛书》已经出版108册,总计5千多万字,为专门史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研究生培养体系完备,研究成果丰硕,学科成员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7项,省级项目26项。发表国家、省级论文260余篇,部分论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大复印资料》等转摘或转载。以专门史研究为平台,东亚中心先后与韩国岭南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韩国文化研究所等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教学人员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加强了学术交流与合作。东亚中心拥有独立资料室,藏书近4万册,期刊70余种,为专门史教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资料保障。2007年至今,招收硕士研究生50余人,就业率达100%。 本学科是北华大学重点扶持学科,现有教师14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人,在读博士3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世界近现代史、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本学科教师研究方向稳定,学术成果丰厚,世界史方向的教师2008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项目18项,出版专著、译著、整理类著作、教材20余部,在《光明日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历史教学问题》、《社会科学战线》、《东北师大学报》等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多篇论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大复印资料》等转摘或转载。 专业代码名称研究方向人数考试科目复试科目加试科目备注0602L3专门史01东亚国际关系史10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3、313历史学专业基础或628世界近现代史 国际关系史中国现代史、世界现代史02中日关系史03中朝(韩)关系史04东北地方史05东北边疆史06中国近现代政治和社会史060300世界史01世界近现代史6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3、313历史学专业基础或628世界近现代史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中国现代史、世界现代史02近现代国际关系史03东亚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04东亚政治与文化史研究北华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东亚中心 (学制三年) 咨询方式: 联系人:郑春辉 专门史与世界史公用必备参考书目:《中国近代史》王文泉、刘天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中国现代史》王桧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世界史·近代史编》(上、下)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世界史·现代史编》(上、下)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专门史:《国际关系史简编》刘陵、洪育沂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1986年。世界史:《国际关系史》刘德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以上资料截止于2013年8月)

1、春秋战国时期

考之史,春秋以前,尚未在东北地区设制,仅以边疆民族朝贡来确认其土地与居民同中原王朝的政治隶属关系。到了战国时期,与燕国在此设郡联系在一起。燕国处北方,经常遭到强敌东胡的内侵。昭王时,始筑长城,几乎把现今辽宁省全境括在长城以内,设郡以辖其地。

自此,辽即成了今辽宁地区的代名称,历代相沿不变。有时也把辽泛指为东北地区,但它真正含义,还是限指辽宁地区。

2、秦朝时期

仍把辽宁大部划入长城的藩篱之内,所置辽东、辽西与右北平三郡,是对燕制的承袭和进一步完善。

3、两汉时期

两汉时期,继承燕、秦之制,除仍设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前汉时增设苍海郡、玄菟郡、乐浪郡、临屯郡、真番郡。这些郡都设于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公元前87年),其中,苍海郡仅设2年即废,至汉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将真番、临屯两郡分别归并到玄菟郡、乐浪郡。

这些郡已把今松花江流域、图们江流域,相当于今吉林省及接近黑龙江省地区,置于辖境之内,特别是把今朝鲜也分其地为四郡,归为汉的统一管辖之下。这表明,两汉时对关东的行政管辖进一步扩大了。以后,历朝不断扩大管辖范围,郡县州道设置也越来越多。随着郡县制的巩固和完善,自然也促进了东北区域的最后形成。

4、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东北的行政区划,基本沿袭秦汉的设置,推行郡县制。这些郡县(州),都设置在今辽宁省境及朝鲜部分地区,而不及吉林和黑龙江省。对生活在现今吉黑两省与今内蒙古东部的东夷各族、鲜卑、乌桓等民族,另设东夷校尉、护鲜卑校尉、护乌桓尉等管辖。这些民族同中原王朝保持着朝贡关系,维持着安定的局面。

5、隋唐时期

从隋唐,中经辽金至元,约700多年,是东北区域形成与发展时期,突出表现,就是中原王朝对东北的行政区划,从原有的南部向北部即吉黑两省发展,并使全地区的行政区划完善起来,从而建立了中原王朝对全地区的统治,特别是少数民族建立的辽金元三代王朝,对全地区的发展尤有特殊的意义。

6、元朝时期

元代承前启后,不仅确认辽金的东北区域观念,并把这种观念进一步巩固下来。于是,〃东北〃这个概念,既是方位又指为区域。

7、明朝时期

自明代以后,关东地区又有了一个新名称,这就是人人皆知的〃关东〃。此称之义,是指耸立于河北与辽宁交界处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以东的地方,包括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泛称东北。又以山海关为限隔,则有关里(内)、关外之别称。东北这一区域概念的形成,却是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演变,与长城特别是与山海关的修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8、清朝时期

满族登上历史舞台,进入中华民族的行列,彻底改变了明代关东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互不统属的各自分散的状态,形成了一个整体民族。由此引起的地域关系大变化,是彻底废除明代所筑辽东边墙及开原三关的藩篱,再无内外之分,整个关东地区从政治上及民族关系都连为一个整体。

在满人的心目中,无论是盛京、吉林、黑龙江,都视为她的发祥之地。因为他们的祖先确实源起于黑龙江流域,后离故土南迁,经吉林,进至朝鲜北部,最后辗转回迁至辽宁省境,定居于新宾的赫图阿拉(今称永陵乡)。在皇太极为其父纂修《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时,开宗明义,把关东的名山――长白山定为其祖先的诞育之地。

因此,长白山同努尔哈赤创业的赫图阿拉一样重要。这就是说,在清代的地域观念上,已把辽阔的东北看成是一个没有区别的完整的地区。前叙清入关初,以盛京大臣总管全区,恰是这种地域观念的具体体现。后以东北疆土辽阔不便管理,始将全区折为〃三将军〃。

但从整体上,清朝把三省列为〃封禁〃地区,受到特别保护。这就使关东地区在全国各水管站区中处于特殊地位。它是有清一代的政治与经济〃特区〃。

扩展资料

十九世纪中叶,虚掩的山海关大门敞开,流民潮涌,汹涌澎湃。人是文化、信息的载体,人的流动实际上就是文化的流动。“闯关东”浪潮叠起,意味着中原文化向关东地区大规模挺进,文化交流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如果说“闭关”时代的文化交流表现为中原文化对东北固有文化的“影响”,受到“封禁”的人为干扰,那么,在开放的历史条件下,中原文化迅速在关东地区扩散,使得中原文化和关东文化在辽阔的关东得到了并存。

山东村在关东的“复制”,实际上就是中原文化的平面移植,加上人员数量庞大,他们有充分理由保持自己的文化,所谓“聚族而居,其语言风俗一如旧贯”即是。他们可以不必改变自己,削足适履,去适应当地的社会风俗、宗教信仰,使用当地的语言文字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同样是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赵中孚在论及“闯关东”的意义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社会意义上,东四省区基本上是山东农业社会的扩大,二者之间容有地理距离,但却没有明显的文化差别。

山东与东四省区之间,无论在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家族制度、伦理观念、经济行为各方面,都大同小异。最主要的是东四省区移垦社会成员,没有自别于文化母体的意念。”面对关内文化的扑面而来,关东文化不可能没有丝毫戒心,也不可能没有“土客”矛盾产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关东

东北文化论文的参考文献

优秀参考文献范例参考

1. 若是图书:

作者名. 书名[M].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页码.

[1] Baker, Mona. 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 Bell, Roger T.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3] Nida, Eugene A. & Charles R.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4] 包惠南.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注:有些图书类的'参考文献中,最后的页码并未标出,也就是说在出版年后面就结束了,如上述四例。

2. 若是期刊文章

作者名. 文章名[J]. 期刊名, 出版年(期号): 起止页码.

[5] 陈燕南. 从语域变体看翻译中的误译现象[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6):63-65.

[6] 何庆机. 国内功能派翻译理论研究述评[J]. 上海翻译, 2007(4): 16-20.

[7] 焦俊峰, 姚喜明. 《卖花女》语域变异的艺术效果分析[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3):25-28.

3. 若是论文集

论文作者名. 文章名[A]. 论文集作者名. 论文集名称[C].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

[8] Wilson, M. A case study[A]. M. Wilson. Writing Science[C]. London: Longman, 1999.

[9] 郭著章. 语域与翻译[A]. 杨自检, 刘学云. 翻译新论[C]. 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9.

4. 若是报纸

作者. 文章名[N]. 报纸名, 年-月-日(版次).

[10] 叶延芳. 文学翻译: 还是回你原来的家[N]. 中华读书报, 2003-08-27(3).

5. 若是学位论文

作者. 文章名[D]. 单位, 年份.

[11] 林自华. 功能翻译理论及文本类型翻译研究[D]. 东北林业大学,2006.

[12] 杨才英. 英语语篇中人际意义的连贯性[D]. 中国海洋大学, 2003.

是的。论文参考文献是按照论文正文内容当中所参考的顺序来排列的。参考文献首先是在文中的引用,引用结束后在引号的右上角上标序号。其次在论文结束后,下空一行,居中标参考文献四字。另起一行,然后顶格按照引用的顺序,标出引文的出处。

历史 文化 是城市的宝贵资源,是塑造大连城市形象的要素,大连古代历史文化悠久、近代历史文化更具特色。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大连历史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大连历史文化论文篇1 试谈大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摘要:近年来大连市发展建设加速,新区面积增加,建设质量不断高,但能够代表大连历史的历史文化街区建设质量升级却迟迟未能推进,导致城市特色及风貌逐渐缺失。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使历史文脉、城市记忆在延续传承的同时,街区本身也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自身得到发展;保证历史文化街区得到整体保护,挖掘和强化历史风貌特色,提升环境品质,完善区域功能。 关键词:大连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 发展 一、现状概括 新中国成立后到现在,大连城市经历了翻天腹地的变化,城市规模进一步拓展,同时在城市规划中也非常注重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现状保存较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主要有:胜利桥北历史文化街区、南山历史文化街区、黑石礁历史文化街区和中山广场历史文化街区。 胜利桥北历史文化街区是沙俄租借时期(1898-1904)形成的,是当时沙俄的行政区,沙俄的大连市政官衙公署等机构均集中于此,市政官吏、港口及城市建设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东清铁路公司办事机构、俄籍铁路员工宿舍、俱乐部、医院、商会、公园也均设在这里。除行政办公职能外,这里还是俄国人住宅区,住宅地块以小路分割成均匀的,中间建有二至三层坡顶式的半木结构或全原木的花园式住宅。随着年久失修,街区建筑开始破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大连市政府对团结街两侧进行了保护式改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俄罗斯风情一条街。目前,街区内建筑许多均破败不已,街区内居住人口多为无业流动人口。 中山广场历史文化街区形成于日俄占领大连时期。俄国人占领时期(1898-1904)把城市规划为行政区、欧罗巴区、中国人区三个区。欧罗巴区即为现在的中山广场历史保护街区,该区是城市的中心地带。规划的莫斯科大街(今人民路及青泥洼桥以东的中山路)贯穿东西,规划的码头、火车站均设在此,交通便利。市区的主轴线规划是自港湾广场通向中山广场而直达西公园的莫斯科大街(中山路、人民路),它串联着几个广场,联系着码头、中心广场再经欧洲市场到达中华剧场(群众剧场)。在日本占领大连时期(1905-1945)实施了俄国人的规划,1909年规划在广场周围安排了大连民政署厅舍(现大连工商银行)等大型公共建筑。在道路广场及有轨电车方面,首先实施了沙俄的规划,修建了直径为213米的大广场即现在的中山广场。中山广场历史街区保护较好,广场周围历史建筑保护完好,街区功能仍为商业金融,但街区内部历史建筑存在一定程度的破坏。 黑石礁历史文化街区始于俄国人占领大连时期(1898-1904),是俄国高官富豪的高级住宅区。日本人占领大连时期(1905-1945)为日本人的居住区。现在这一地区为部队用地,用地功能仍为居住,但街区内历史建筑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南山历史文化街区是日本占领时期日本人居住区,建筑多以全木质结构建造,外形则融合了欧洲古典风格与日式风格,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由于南山地区风景优美,适宜居住 ,许多历史人物曾居住于此,有张作霖、林彪、博爱医院创始人孟天成、孙传芳西班牙领事、德国领事等。近年来通过小规模改建、新建,仿照日式风格建设部分别墅,以步行街形式形成日式风格一条街,两侧分布日式酒馆、饭店、会所,成为城市旅游亮点之一。 这些历史街区集中反映了大连市城市建设的发展历史,是城市发展中凝固的记忆。每一个历史街区都代表着不同的历史特色,是大连仅存的历史记忆,但由于年久失修和“改造性的破坏”,部分历史街区正在丧失它原本的特色,并有遭到进一步破坏的危险,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二、保护原则 1、坚持历史保护与有机更新并重的原则 历史街区存在大量的历史遗迹,应做好对历史街区整体空间格局及路网肌理的保护、文物古迹及历史建筑的修缮、测绘、存档等工作,坚持历史街区历史保护的原则。防止大拆大建,实现逐步有机更新历史街区面貌。 2、坚持新老城区统筹发展的原则 历史街区部分职能可以疏散到周边地块或其他城区,促进历史街区协调和整体统筹发展。 3、坚持功能提升与整体风貌保护统筹的原则 在充分尊重历史环境、保护历史文化的前提下,应对一些历史街区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完善历史街区功能。城市建设和发展要有历史眼光,重点着眼于城市功能和城市风貌的历史性演化,形成与城市自然格局、历史格局相适应的物质形态。 4、坚持公众参与、管理创新的原则 历史街区保护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建设,无论是文物古迹的修复和保护、历史街区房屋修缮和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还是城市整体格局、水系的恢复与建设,都需要大量的投入,应唤起社会的共同关注,推动公众对历史保护工作的积极参与。同时,可以通过组建民间团体、基金会、非营利组织等形式,推动市民和社会各界人士对保护工作的直接参与,鼓励制度创新,协助政府共同推进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工作的开展。 三、保护与更新策略 1、历史保护策略 关注原住民及原生文化。历史街区文化遗产的传承延续,需要一定的载体。街区中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是静态无声的载体;而街区中的原住民则是动态有声的载体。保护历史街区,应该留住原住民,保存其原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趣,这样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保护。历史街区功能的延续与产业发展都是基于当地无形文化的基础展开,没有用外来文化替代。此外,都试图将无形文化“有形化”,通过赋予无形文化有形的场所与载体,创造“动态生活场景”来实现街区文化的传承。 增加文物保护单位数量。目前的在册文物单位大多是当年的公共建筑,如学校、银行等。应组织下一步的文物单位扩充工作,将反映出历史居住形态的历史建筑添加到文物保护名录里。 2、感知体验策略 大连作为一个山海辉映的旅游城市,应增强街区周边山体、滨海的开放度,成就山体、滨海开放空间,将历史遗产的保护与城市开放空间结合。为更好的感知体验空间格局、特色开放空间,应设置景观路、景观视廊、标识系统等。预留近海通道、观海视廊;预留进山通道并在山体上设计观景平台;设置感知游览城市历史路线,并结合历史价值片区设计驻留点、浏览线。 3、政策配套策略 在政策支持上,要考虑到对历史街区内搬迁的工企业提供相对优惠的政策支持,比如给以土地政策的优惠。同时完善民间力量的参与机制,考虑要促进历史街区无形文化保护的民间力量的发展,必须要把它设定在国家和社会互补的关系格局中,政府需要强有力的推动力,完善其参与历史街区保护的机制。应以立法的手段将遗产保护的责任切实分散到社会各阶层。在完善相关法律的基础上,还应该为相关个人和团体建立对话、合作的平台,以协调不同利益团体间的冲突,保障参与合作机制的公平与公开。 参考文献: [1]尤坤,王华新.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案例分析研究.城市,2012,(01) [2]赵中枢,胡敏.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再探索.现代城市研究,2012,(10) [3]李晨.“历史文化街区”相关概念的生成、解读与辨析.规划师,2011,(04) 大连历史文化论文篇2 试谈由移民历史看大连 民俗文化 【摘 要】大连是由移民组成的城市,移民的历史之长、规模之大都是在我国各地区的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大连民俗文化是由山东民俗、旗人民俗、东北民俗等各种文化融合而成,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点。 【关键词】大连;移民;民俗 大连位于辽东半岛的最南端,是沟通东北腹地白山黑水和中原大地的海上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研究大连的古代历史,会发现一种现象: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大连地区屡遭“灭顶之灾”,在历次的战乱中经常受到毁灭性的打击。等到新政权建立以后,统治阶级就会采取多种 措施 移民大连,生产力重新发展。然后再遭遇新的一轮战乱,百姓又要流离失所,大连地区再被重新毁灭掉。然后再在新政权稳定后,重新移民,继续发展。可以这样说,大连地区移民的规模之大�p移民历史之长,在中国各地区的文化中是独具特色的。 一、山东移民及其民俗文化 老大连人的祖先基本都来自于山东,大连文化受山东文化影响明显,尤其是鲁东沿海文化对大连文化影响尤甚。目前大连地区山东移民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明末的战乱是大连历史上遭受到的又一轮毁灭性打击,人口减额严重。后来随着清朝统治的日趋稳定,大连地区的人口有所增加,其中大部分人是山东�p河北�p江浙一带的移民,尤其以山东人居多。这就是所谓的“闯关东”现象。由海上进入辽东的人们首先经过的地域就是大连,所以大连成为了许多山东人的新家园。山东的风俗文化自然流传到了大连地区。 其实对于山东本身来说,山东也存在着移民现象。如明初,朝廷推行“移民宽乡”的政策,从明洪武二年到永乐年间大批移民由山西迁至山东滨州、德州、济宁、聊城、菏泽、泰安一带,其中一部分又先后东迁。所以山西移民几乎遍布山东各地,山西风俗影响到整个山东。再如明初移民到山东的四川人,多集中在莱州地区,形成了莱州独特的风俗。当然还有许多其他地区的人们移民山东,所以山东各地民俗也各不相同。 山东的移民们由于生活所迫,远离祖辈生活的故土家园,来到人生地疏的大连。移民们以无比勇敢的豪气,克服重重困难,在大连地区扎下了根。而隔海相望的家乡又是每一个山东人难以忘记的心灵家园,所以一代又一代的山东移民及其他们的后裔便把胶东大地上的民风民俗顽强的保留了下来,以极其坚强的意志力代代相传,把山东各地的民俗民风大量融入到了大连地区风俗文化之中。比如旧时在 春节 前,小年结束,祭完灶神,威海等地就会选一天蒸饽饽。饽饽分为插枣的“枣饽饽”和没有插枣的“光头饽饽”两种。还有的人家要蒸一些“圣虫”和“葫芦”,分别放在面缸和窗台上,称为“压面缸”、“压窗台”,待到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再拿出来吃。这种风俗在老大连人的家里是一直保留的。再如山东、中原等地流行的祭灶神,也是大连百姓必做的节日风俗。还有山西人寒食节期间不生火做饭的民俗也早就由山西移民带到了山东,而此遗风在大连地区也可见到。 二、旗人移民及其民俗文化 大连的移民当中还有一些人是旗人的后代。八旗文化是满清统治时期所特有的一种文化。清政府派了大量的八旗将士驻扎于现在的辽宁地区,当然也包括大连。八旗兵有从北京来的,也有从黑龙江等地来的。驻扎在大连的“八旗”士兵分为满八旗、蒙古巴尔虎旗和汉三旗总计十二旗的兵丁将士。金州以南地区主要由汉军正黄�p镶黄和正白三旗驻防。当时编入旗籍的人称为“旗人”, 没有编入旗籍的人称为“民人”。 大连的老住户中,有相当的一些人是清朝八旗的后人(准确的说,其中很多人应该属于汉军旗人),因此满洲八旗的习俗文化也融入进了大连的本土文化当中。 大连地区文化自清以来就有明显的满汉文化共存的现象。如春节 除夕 夜,满族人家院中常常要立有索罗杆子,高数丈,杆子顶部安装一个浅方形的锡斗,锡斗内装有猪的五脏供乌鸦、喜鹊去吃。相传这是因为乌鸦、喜鹊曾救过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命,为报答乌鸦、喜鹊救命之恩,所以满族就形成了这样的习俗。 这一习俗在大连农村至今还能看到。再如满族的住房习俗是以西房为尊贵,家中长辈一般是住在最西端的房间,以表示对长辈的尊重,这一点在大连农村部分地方至今保留。当然从这些文化习俗中也能看出明显的满汉文化融合痕迹。比如汉军旗人及其后代,在住房的安排方面,西房为大的习俗就不是十分明显,有时会保留汉族以东为大的习惯。而且在节日祭祖进行供奉的时候,满族人一般要在西房和西墙供奉祖宗板,而汉军旗人供奉的是具有鲜明汉族特点的家谱,地点也往往在中厅。这和满族习俗都有所区别。 三、近代以来的移民及其民俗文化 清末洋务派开发旅顺口,当时围绕着大连地区的海防建设进行了一次移民,这是大连历史上带有选择性的、素质较高的一次移民。当时清政府从山东和天津等地招募了一批能工巧匠,由政府发给工资,这些人可算是中国第一代的产业工人。后来在俄国和日本统治大连时期,殖民统治当局也从山东�p河北等地以及江浙一带招募了大批的劳工。可以这样说,大连的老住户基本上都是祖上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移民到大连地区的。 大连位于东北三省的最南端,对于东北腹地和内蒙古地区的文化发展向来是有着重大影响的。同样道理东北的黑土地文化也对大连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连城市的发展,大连对于东北地区的整个发展起到了窗口示范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优秀人士聚集到了大连,其中尤其是以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的人为多。新的城市移民,也为大连的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移民文化。黑土地和内蒙古大草原的民俗文化逐渐影响到了滨城大连。走在大连的街头巷尾,只要稍加注意就会看到富有东北地区饮食文化特点的东北菜馆和具有内蒙古大草原饮食习惯的火锅城。 大连是由移民组成的城市,移民文化铸造了大连的本土文化,大连民俗文化是胶东文化、满族文化、八旗文化、蒙古草原文化�p东北文化、海洋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 传统文化 、现代文化、东方文化、西方文化等融合在一起经过长期的磨合而最终形成的不同于其他任何文化的具有鲜明地方特点的文化体系。 历史文化论文篇3 试谈城市文化和城市历史文化保护 摘要:本文从城市文化的角度探讨了文化对城市发展的意义和保护城市文化的核心。提出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必须将形式与内涵统一起来,延续城市独特的文化。 关键词:城市;文化;历史;保护 在为一个城市做规划的时候,无论是发展战略,或是总体规划,再或是城市设计,我们总是以解读一个城市为开始。这种解读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城市物质环境的解读,包括城市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路网格局、城市形态等等;另一方面是对城市经济环境的解读,包括区域经济地位、城市经济水平等等。如果将这两者喻为解读城市的两只眼睛,那么城市文化是解读城市的第三只眼睛。 一、文化的第三只眼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和标志。而城市文化是一个特定的空间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个城市的文化是多样性与同一性的统一。即使是两个在建筑风格上极为相似的城市,在本质上也会使在城市中活动的人产生完全不同的社会认知感。因而,除了从物质、经济这两只眼睛来研究城市发展动因外,还必须用文化眼来研究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因。 以文化眼解读城市的另一个原因在全球化经济影响下,中国本身的传统文化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的冲击。因此,以文化眼解读城市的意义除了了解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因外,也是提炼城市文化精髓,使城市在全球化过程中保持自身特质的重要手段。 二、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基于以上两点,以文化作为理解城市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规划过程中的意义是必须注意保护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使城市文化具有一定程度的连续性。因此,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意义在于: 1、保护城市的发展脉络,使依附于城市物质实体上的城市文化能得以延续; 2、丰富城市的空间和文化,使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城市文化得以互相交融,从而反作用于城市客体,丰富城市的空间和文化; 3、具有 教育 和回味的作用,使城市居民产生认同感。 三、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原则 城市旧区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之一是城市的组成部分,是具有生命力的有机体。要保持城市文化的魅力,使城市文化得以延续,就有必要保持城市旧区内建筑的“原真性”,这是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最根本的原则。 “原真性”是对旧区建筑表现形式和文化意义内在统一程度的衡量。保持旧区建筑原真性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其本身具有重要的历史、美学等有形的价值,另一方面在这些建筑背后还隐藏着与之价值相关的意义,它是其精神意义的物质载体。因而,旧区建筑等物质实体,如果离开了它所承载的文化意义的话,就丧失了它们的“原真性”,其本身只能是一堆毫无意义的构件。 四、关于保护城市历史文化 方法 的观点 城市向前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是无法遏制的。城市在进行大规模更新时,对如何进行旧城改造,如何保存城市的历史文化,陷入了困惑:一方面是旧城中不断恶化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是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害怕投资之后得不到回报。 为了打破这样的僵局,政府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制定产业导向,极力推进旧城改造的速度。由于政府在旧城改造中为投资者树立了信心,各大城市的旧城改造速度也超乎想象。然而伴随这个过程的,是旧城中原本蕴涵着历史文化意义的大批城市景观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以商业性开发和贵族化区域。尤其是大城市,商业化与贵族化趋势尤为明显。 因此,由于旧城改造,使得宝贵的城市历史文化丧失了其原真性。产生这类现象的原因是城市旧区内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是一种多元主体参与的方式,其结果难免不受到其中某几个主体的主导和控制。在这些主体中,决策者是政府,利益相关者是直接参与的公众、企业、业主等,参与者是社会团体、专家等几类。 政府――政府是城市旧区改造和历史建筑保护最重要的主体,在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的责任是全面发展,不仅是历史文化保护,还要兼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其他问题。 公众(社会团体)――作为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主体,实际是指生于此地、长于此地、并将子孙后代的发展希望寄托于此地的城市市民。 企业(业主)――市场经济下,企业的本性就是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各种资本追求历史文化所拥有的潜在经济效益,但企业的价值取向往往以直接经济利益为主。 专家――包括文物、建设、规划等不同行业的专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能站在时代的前沿,把握方向。专家习惯于依据他们的知识和价值标准来判断事情,成为一种“由少数专业人员表达他们的意志,并以此来规范城市各类群体和个人行为的手段”。 由于各主体的利益出发点不同,价值取向不同,致使利益指向多元化,使得它们在旧城改造过程中产生复杂的博弈行为。在这由多元主体结成的网络中,政府、专家与企业基本是整个保护与发展更新过程中的控制者、主导者和实施者。从根本上说,他们决定了旧城改造的实施方向。而公众、社会团体仅仅处于监督、建议的地位,对整体的发展没有实质性的把握。 五、政府在保护城市文化中的作用 我们把城市看成物质和精神的总和,认识到城市文化的存在能体现城市的个性和特征,保持城市文化的延续性,保证社会各个层次的群体的利益是他们保护旧城、开发新城成功的关键。 政府作为调配社会公共资源的主要角色,其价值观与工作方式对历史文化保护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为了使我们的城市文化得以延续,政府有必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努力: 1、确立一种正确的保护观念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政府的价值倾向直接影响到社会公众的利益。如果政府能始终将公众利益放在首位,将城市建筑与城市文化看作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那么在旧城改造和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过程中,商业化与贵族化的倾向就难有滋生的土壤。 因此,政府有必要树立一种正确的保护观念,首先把旧区改造行为与历史建筑再利用行为放到“公众利益”天平上考量,同时将历史文化保护与历史建筑的保护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那样城市的历史文化才能得以延续,公众的利益才能得以维护。 2、提供一种良好的保护机制 观念转变之后,必须有良好的机制作保障。而这个机制必然包括一份良好的保护规划、一种有效的开发模式和一个严格的管理体制。 “一份良好的保护规划”指在保护规划中除了规划中所必须考虑的物质因素外,还要考虑人文的、历史的、社会的等等其他非物质因素。 “一种有效的开发模式”指为平衡改造成本,同时为保持历史文化的原真性,所采取的突破一般开发方法的开发模式。 “一个严格的管理体制”指在改造的审批过程中,每一个建设改造环节、每一种再利用想法都要有严密的论证体系和严肃的评审过程,保证历史文化的原真性。 而在整个改造和再利用过程中,公众参与也必须作为一个法定程序贯彻整个过程始终。 六、结语 以文化眼来解读城市、理解城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城市发展的方向,发现城市的特质。而如何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还有相当多的难题需要攻克。这些难题不仅仅是规划手法上的,还包括了管理模式上的、运作上的,甚至人们的价值观念上的。 因此,尊重城市的历史文化,必须把城市的实体与文化统一起来、保护起来,使城市在空间上与文化上都能得以延续,这才是一个城市长久的生命力所在。 参考文献: 1、“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 阮仪三林林 “理想空间”第四辑 2、“市场经济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再认识――以曲阜为例” 刘海涛朱新社 “理想空间”第四辑 3、“城市历史保护的生态观”张松“城市规划汇刊”1992年第四期 4、“历史地段保护的价值观:追求可持续的资源、环境与效益”赵志荣“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第一期 猜你喜欢: 1. 中国历史文化论文范文 2. 历史文化名城论文范文 3. 历史文化论文范文 4. 中国古代文化历史毕业论文 5. 历史文化名城论文

与王东东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丁成,诗人、批评家。1981年12月5日生于江苏滨海。主编《80后诗歌档案》。2002年发起“80后诗歌运动”,同年主持出版《蓝星—80后文论卷》引起巨大反响。其以《上海,上海》、《广场》、《2004悼词》等作品饮誉诗坛,其诗被誉为“人类文明的颓废预言”,其人被誉为“时代的悲情歌手”,著名诗句“我们不知道还能以年轻的名义坚持多久”更是广泛流传,成为一个时代青年精神的代表人物。作品连续五年入选《21世纪文学大系:诗歌卷》2003-2007年,入选当代文学经典丛书诗歌卷《1978-2008中国优秀诗歌》。2004年与徐慢在上海共同创办《活塞》成为当代中国最具异端思想色彩的先锋重镇。上榜理由:2008年1月丁成主编的《80后诗歌档案》出版上市,成为“70后的墓志铭,80后的冲锋哨”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2008年12月作品入选《1978-2008中国优秀诗歌》,入选理由为:他看见的是共属人类的灾难,不分民族和人群的毁灭和衰颓。这“预言”或“寓言”带有浓郁的“后工业时代”的悲剧意味,也创生出一种充满陌生和震撼感的“后工业时代的新美学”。阿斐,原名李辉斐,1980年生于江西都昌,1997年开始诗歌创作,1999年第一次发表诗歌,2000年在《下半身》第一期发表作品,诗作散见于《2000中国新诗年鉴》等选本以及《作品》、《诗刊》、《诗选刊》、《天涯》等刊物,著有电子诗集《以垃圾的名义》。执行主编《2004-2005中国新诗年鉴》,于2006年举办首次个人专场朗诵会。被誉为“80后第一诗人”。现居广州,供职于南方都市报。上榜理由:阿斐在80后中国诗坛中属重要人物,他写作较早,并一直在当下诗坛中处于在场状态,他喜欢用筛选过的干净的口语表达出生活中的感悟、随想与谬误。08年他依然走在了80后诗人的前沿,写下了大量优秀诗歌。王东东,1983年生于河南杞县。80后诗人,批评家。诗歌作品散见于《诗刊》、《诗选刊》、《诗生活月刊》等官刊、民刊和网刊,入选《21世纪中国诗歌档案》、《80后诗歌档案》等多种选本。2006年获北京大学未名高校诗歌奖。2007年获刘丽安诗歌奖。上榜理由:王东东与大多数80后诗人相比,更显的成熟些,他的诗歌睿智而思想庞大,语言方面已彰显出了大师的素质。他近年来的诗歌批评更是让众多诗坛前辈为其充满期待。他不愧为80后诗人中的佼佼者。李浩,1984年6月生于河南息县。河南省作协会员。作品散见《诗刊》、《诗歌报月刊》、《中西诗歌》、《武汉大学报》、《青年周刊》等报刊。曾获:第三届北大未名诗歌奖;首届世界新作家诗歌奖;第23、24届全国大学生樱花诗赛诗歌奖;湖北省高校“青春中国”第22届一二·九诗歌散文大赛诗歌奖;《武汉大学报》2006年度副刊奖等。著有诗集《子夜的门》,有作品入选《21世纪诗歌精选(第二辑)诗歌群落大展》等选本。毕业于武汉大学。上榜理由:2008年5·12地震后,当大多数国内诗人都在用诗歌为灾区人民进行精神疗伤时,李浩放下了大学毕业前的论文答辩和写到一半的长诗,很坚决地去做了志愿者。他一直到了什邡的某个偏远的重灾乡村。他和同学一起在那里帮助灾民。他做出了一个伟大诗人的高度,他不仅仅是一位诗人。董非,原名董飞,生于1989年春天,河南夏邑县人。15岁开始写诗,大陆“蓝星诗群”主要成员,作品散见于《诗选刊》《外省》《独立》《蓝星网刊》《行吟诗人》《连云港文学》等刊物。编有《80后诗人备忘录》,与人合著诗集《迷失的青春》。其著名诗句“时光的砂轮打磨着我褪色的青春/物质的传送带又把我从黎明运送至黑夜”被称为一代人的“青春悲歌”。其人被誉为“80后最具有潜力的诗人”。现就读于河南某高校。上榜理由:2008年3月份董非整编的《80后诗人备忘录》(词条),在新浪读书、搜狐读书、读书网等大型网站发布后,受到了国内80后诗歌写作者的广泛关注。《80后诗人备忘录》为80后诗人在中国当下诗歌写作提供了充分在场的证据。唐不遇,1980年生,广东揭西人。2002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诗作散见于《天涯》《星星》《诗选刊》等刊物及《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3年诗歌》《2004中国新诗年鉴》等选本。2005年出版第一本诗集《魔鬼的美德》。现居珠海。上榜理由:唐不遇是80后出场比较早的诗人,也是成名比较早的一位。在80后诗歌的道路上他是位智者、独行者,但却走出了一道别样的风景。蒙晦,1987年生,江西星子人。作品散见《诗选刊》、《诗歌月刊》、《活塞》等刊物及网络专栏,近期兼事批评。2008年10月,主持发起“第二次后80诗歌运动”(与董非、李浪等诗人),引起巨大争论。主要批评作品有,《天玄地黄:“后80”诗歌时代的到来》、《历史的木耳——为异端辩护》等。现居南昌。上榜理由:2008年10月蒙晦的《天玄地黄:“后80”诗歌时代的到来》一文,在网上引发了“第二次后80诗歌运动”,该文是对一代人诗歌写作的有效梳理。促使了“后80诗人”的第二次冲锋。嘎代才让,网名黑人,藏族,八十年代出生于青海,先后在《人民文学》《星星》《绿风》《诗选刊》《民族文学》《西藏文学》《诗林》《诗参考》《汉诗》《中西诗歌》《80后诗选》《民族报》《青海日报》《兰州晨报》等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诗歌被收入各种年选与年鉴。荣获“全国十大少数民族诗人”等诸多诗歌奖励。蓝星诗歌同仁。现居甘南藏族自治州。自由撰稿人。上榜理由:嘎代才让作为在中国诗坛年轻一代的少数民族诗人,2008年1月入选《80后诗歌档案》,用主编丁成的话说他“成为保持汉语诗歌在新一代人中保持版图完整性的重要诗人。”2008年他的创作焕发出了强劲的底力,长诗《行者记》的顺利诞生为黑人的写作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80后诗人在2008年重要的收获。郑小琼,女,生于1980年,四川南充人,毕业于南充卫校,在东莞打工数年,有诗文散见于《人民文学》《钟山》《诗刊》《十月》《花城》《诗选刊》《大家》《飞天》等报刊杂志,作品入选年度最佳诗歌、年度最佳散文诗、年度散文等选本,曾获首届博客汉语诗歌奖、人民文学新浪潮散文奖、新语丝网络文学奖、2006中国年度先锋诗歌奖、华语传媒奖年度新人提名、庄重文文学奖等奖项,曾参加第三届全国散文诗笔会、第二十一届青春诗会,出版诗集《两个村庄》、《黄麻岭》、《郑小琼诗选》、《暗夜》、散文集《夜晚的深度》等。上榜理由:郑小琼,一个近年来在诗坛、文坛屡屡被提起的名字,不仅是因为她的作品获得2007年“人民文学奖”,还因为她的身份——一个从21岁起就在广东打工的川妹子。08年,她的新作《郑小琼诗选》问世,不论是作者本人还是书中的文学水平、思想内涵,再一次引起了媒体和文学界的关注。李成恩,女,英文名Linda(琳达),80后女作家,纪录片导演,有《末代守陵人》、《三轮车夫》、《汴河,汴河》等纪录片作品,及数部广告、音乐电视与电影剧本等作品。曾为电视编导,现在北京某大学工作。近期致力于一条河流的诗歌描述与影像记录。在《诗刊》、《诗歌月刊》、《青年文学》、《十月》、《滇池》等刊发表作品。著有诗集《汴河,汴河》、另有长篇小说《大学城》、随笔集《天使的孩子》等。上榜理由:08年4月李成恩诗集《汴河,汴河》出版,由著名作家邱华栋、诗人陈先发作序。附录有著名评论家程光炜、谭五昌,诗人王家新等人的评论。李成恩选择了一种正确而稳健的诗歌写作方向,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对她的诗歌写作前景充满更多和更大的期待。

80后代表诗人,排名不分前后:李成恩、阿斐、丁成、唐不遇、巩玟语、王东东、郑小琼、春树、嘎代才让、熊盛荣、泽婴、肖水、巩巩幻想家、董非、蒙晦、郁颜、茱萸、冯志亮、叶丹、南小北等。

80后代表诗人 80后代表诗人,排名不分前后:李成恩、阿斐、丁成、唐不遇、巩玟语、王东东、郑小琼、春树、嘎代才让、熊盛荣、泽婴、肖水、巩巩幻想家、董非、蒙晦、郁颜、茱萸、冯志亮、南岩、余子愚、李浩、叶丹、南小北等。

80后,从来就是“被命名” ——关于“后一代”独立运动序幕的开启 王西平 本次大展从2010年元月份就开始筹备,没想到一拖再拖,一直拖到现在。转眼,一个的崭新年份就这样被时光磨旧,新的一年又开始了。下一年,又是本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始。作为诗人,我们唯有诗歌去祭祀消亡,也唯有诗歌去敬献新生。 这次大展稿量数以千计,经过多次精选,最终形成这样一个版本。作为《核诗歌》的创办者,我深感自己劳作的艰辛,但也其乐无穷。现在我甚至可以拍着胸脯给大家讲,绝对没有一首诗是“混”进这个大展的。要问标准是什么,那就是气息。《核诗歌》选稿一向追寻气息——相信一个人与一个人之间,一首诗与一首诗之间,共存共享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气息。我希望这种气息最终连成一大片,组合成“1978——1989出生诗人”特有的群体特质。我厌倦那些大师派头的80后诗人,正如刘波描述的那样:“写作没几年,就坐在那靠短期成名所带来的荣耀上自我膨胀,坦然地接受来自同龄人与后来者的追捧与朝拜。”我料定这样的人写出的诗歌,起码在气息上是令人唾弃的。当然,也有不少优秀诗作,甚至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诗作,在编辑的过程中均被我一删再删,以致最终未能入选!毕竟,我所掌握的“刻度”也不是唯一介定好诗的标准。 一直以来,我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这一代人该如何呈现自己的价值?当传统意义上历史的厚重渐行渐远时,我们真的成为了浮躁而又徒劳无功的代言人?为什么,80后要从生理的年代划分,而抛弃历史的召示意义呢? 关于这一代人的启示,我和刘波、王楚等人不止一次地论证,讨论。最终正如我们所总结的那样,1978年——1989年出生的诗人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代诗人。商业是遮蔽在这代人身上的一块巨大的幕布,尤其在和平年代里,商业同时也扮演着历史操控者的角色。正如王楚所言,“这一代出生的诗人‘去政治化写作’倾向更明显,且根源上与前几代诗人不同。”我想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刘波也表示,“80后诗人的成长是与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步的,而这次诗歌大展,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也可以说是这三十年来第一批全国80后实力诗人的集中展示。与之前一些杂志的80后诗人大展不同的是:一方面,这次的大展既照顾到了参展诗人各个年龄段的全面性,这种全面性体现在,并没有仅仅局限于1980年之后出生的诗人,而是将一些生于1978和1979年的实力诗人,也纳入进了大展的范畴。另一方面,大展更注重的是参与诗人的写作实力,即作品的优秀与否,而非名气、关系等外部因素。这一标准限定了一些鱼龙混杂者,同时也确立了80后诗人在写作上的一个标杆。” 80后诗人阿斐曾明确表示“80后已死”,他说:“80后还剩下些什么?只是一个流星般的概念,一场文革思维下制造出的群体闹剧而已?”我相信这不是悲观。刘波也认为,“80后原初只是一个命名的概念,本是各不相干的人,却被一个代际命名给强行拉到了一起,如今,在文学的名义下,他们又成为了一条战线上的勇士,把玩词语,游戏人生。”越来越多的人对80后这一群体产生质疑,让我更加坚信了自己的判断——80后就从来没有命名过,或曾经命名,那也是商业利益下的“被命名”,也就是“伪命名”。这样的命名,只适合于鸡零狗碎的朋党圈,而不适合于伟大纯真的诗人圈。试想一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像“80后”这样“伪命名”最终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的命名。总之,这一代人的整体形象,再也不是以十年作为“标签”,而是“十二”年为标准。值得一提的是,首次将1978、1979年出生的诗人纳入大展,这一举措也是空前的,是不是绝后?我倒希望不是。因为这仅仅是个开始。 因此,这次大展的最终目的只是呈现——呈现同一背景下的一代人,或一个时代段的群体姿态。 我们不轻言拯救,因为我们从来没有面对死亡过。死过之后,再等待那个命名的人吧! 最后,让我以诗歌的名义,感谢以下人员吧:感谢赖廷阶先生,感谢梁平、靳晓静、谢建平的大度赐稿,感谢阿翔、罗铖、莞君、一度推荐优秀稿件,感谢刘波、王楚、王度等人对大展精神的精彩论述,感谢牛依河精美的装帧设计,感谢开核诗社全体成员的无私支持!感谢你们!2010年11月出版

京东企业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求:论文 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的最新参考文献目录论文已经写好,但导师嫌参考文献太少太旧。请帮帮我来自匿名用户的提问最佳答案由提问者推荐匿名用户[1]张佑林. 企业文化及其变革的评述——基于持续竞争优势的视角[J]. 经济问题,2013,01:31-35. [2]陈镇然.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相互关系探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13,01:25-26. [3]范后生. 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J]. 绿色科技,2013,02:244-247. [4]谢健,付映杰. 民营企业党建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温州34家民营企业的调查[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3,02:24-31. [5]罗微. 浅析企业文化对企业品牌营销战略的影响[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1:375. [6]彭靖里,Jeanne·杨,李向春. 企业文化特征与竞争情报相互关系研究述评[J]. 情报杂志,2013,01:10-14. [7]张颖.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分析[J]. 科技与企业,2013,02:246. [8]周应堂,倪嘉骊,徐宁家,张玉林,朱建军,周琪,宋祝兵. 企业文化与技术创新互动关系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13,01:168-171+147. [9]李恩平,陈子凤. 企业—城市两体双向互动效应对区域科技型人才储备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06:39-44. [10]王礼. 浅谈企业文化与“走出去”战略[J]. 有色金属工程,2013,02:15-17. [11]陈淼,刘霞. 温州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及路径探究——以奥康集团为例[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33-37. [12]石清华. 孝文化对企业的功能及其影响途径分析[J]. 北方经贸,2013,02:119-120. [13]罗微. 企业战略管理与企业文化刍议[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03:191+194. [14]许彦华. 企业文化基因的理论证成研究[J]. 求是学刊,2013,02:71-76. [15]王飞绒,方艳军. 基于组织学习的组织文化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01:36-43. [16]徐海波. 职业化管理能力对家族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信任的中介作用[J]. 中国流通经济,2013,04:99-104. [17]王萍. 论企业文化的建设[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01:113-115. [18]胡占君,金海水.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及其对策[J]. 中国流通经济,2013,03:71-75. [19]李正梅. 民族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机理分析[J].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02:36-37. [20]姚亚杰,郅丙寅,陈晓虎. 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3,05:116. [21]唐海燕. 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探讨[J]. 东方企业文化,2013,04:172. [22]邵雪廷. 企业文化特质对企业战略的影响研究——以胜利油田为例[J]. 山东社会科学,2013,04:173-176. [23]金爱兰. 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 铁道经济研究,2013,Z1:46-48. [24]张丽荣. 试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把握的几个原则[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05:60-62. [25]李莹. 浅析企业文化[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09:96-97. [26]王娜. 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促进作用[J]. 中国外资,2013,05:182+184. [27]许智阳.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文化的关系探究[J]. 商,2013,01:16-17. [28]陈晓芳,孔繁国,黄文才. 企业文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J]. 商,2013,01:18-19. [29]李斌. 有关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推动作用的探析[J]. 经营管理者,2013,10:320. [30]许拥军. 浅谈我国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J]. 经营管理者,2013,04:346+342. [31]吴素春,项喜章. 基于企业文化的中国乳品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J]. 当代经济管理,2013,05:40-45. [32]吕宪栋,刘元园. 论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04:286+288. [33]钟颖. 新经济形势下对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思考[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6:3-4. [34]袁绍爽. 企业文化在网络新闻媒体管理中的作用[J]. 东方企业文化,2013,14:92-93. [35]孙佰芳,贾艳玲. 企业文化熵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探究[J]. 山东纺织经济,2013,05:75-76. [36]周惠英. 浅谈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04:29-30. [37]陈伍香,许奥杰. 环境不确定性对不同企业文化的旅游相关企业低碳投入行为决策的影响分析[J]. 旅游论坛,2013,02:43-48. [38]陶燕. 思考企业文化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作用[J]. 财经界(学术版),2013,09:182. [39]林琳. 试论新时期企业文化的建设与优化[J]. 经营管理者,2013,16:335. [40]王荣,楼靖. 浅谈企业文化对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J]. 东方企业文化,2013,12:7-8. [41]王红云. 浅谈建立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J]. 新疆有色金属,2013,02:107-110. [42]胡乾,尹建国. 地域文化视角下小型企业的产品包装设计研究[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08:171-173. [43]汪树全. 企业品牌及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建设[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88-91. [44]闫放,金兆怀,张香武. 网络信息时代信息环境与企业文化对企业绩效影响分析[J]. 情报科学,2013,08:37-41. [45]刘延梅. 现阶段企业文化现状及优秀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探索[J]. 现代经济信息,2013,12:372. [46]李彦颖. 企业文化对职工的影响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3,11:88. [47]王丽红. 试析企业精神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效用[J]. 中国商贸,2013,15:52-53. [48]刘宁. 华为文化对内部控制的作用与反作用[J]. 会计之友,2013,17:70-73. [49]石美彦. 论企业文化是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J]. 东方企业文化,2013,16:4-5. [50]张建. 企业文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分析[J]. 改革与开放,2013,08:66. [51]闫放,金兆怀. 多元文化、企业文化变革与企业绩效作用关系分析[J]. 工业技术经济,2013,06:91-97. [52]潘利峰. 浅谈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J]. 中国井矿盐,2013,04:44-46. [53]黎明. 论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12:155-157. [54]仲伟民. 浅析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J]. 今日中国论坛,2013,10:234-235. [55]乔东. 试论企业职工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3,04:52-55. [56]李轩. 重庆市涪陵区企业文化建设研究[J].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33-38. [57]刘喆,吴建鸣,刘金花. 浅谈企业文化创新与企业发展[J]. 电子世界,2013,12:207-208. [58]尹建华. 试论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对策[J]. 时代金融,2013,15:333-334. [59]胡瑞,陈清华,张小娜,朱佳力. 人力资源与企业文化的互动模式研究[J]. 中国证券期货,2013,05:336-337. [60]谢源虎,何坤. 浅析企业文化对当代企业经济发展的作用[J]. 经济研究导刊,2013,18:20-21. [61]何华. 企业文化理论研究溯源与前瞻:一个文献综述[J]. 市场论坛,2013,06:37-39. [62]李旭龙. 浅谈优秀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建立原则[J]. 现代商业,2013,17:164. [63]陈巧华.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良性互动[J]. 商,2013,11:51-52. [64]知秋. 再谈企业文化[J]. 现代商业,2013,20:8-13. [65]杨辉. 企业文化整合的内容及途径[J]. 中国工程咨询,2013,02:59-62. [66]王运鹏. 企业文化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J]. 财会通讯,2013,21:111-112+128. [67]杨静. 基于企业文化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3-6. [68]顾旺. 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及管理的影响——由国家电网企业引发的思考[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03:253+255. [69]刘湘国. 嘉兴民营企业转型的企业文化制约[J]. 嘉兴学院学报,2013,04:63-66. [70]谢鹏. 网络传媒环境下企业文化良性发展的路径探索[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07:12-13. [71]施建忠. 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影响[J]. 中外企业家,2013,04:171. [72]权娜娜. 浅谈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05:27-28. [73]张忠胜. 浅析企业文化的建设[J]. 现代经济信息,2013,16:70+79. [74]冯国平. 推进企业文化新发展的对策——豫园集团的实践探索[J]. 上海商业,2013,06:44-49. [75]祁阳,杜亮. 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与对策[J]. 现代经济信息,2013,15:64-65. [76]吴凯雷. 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研究[J]. 科技广场,2013,07:187-192.

京东的企业文化价值观

京东的企业文化价值观是怎么样的吗?想了解一下的朋友就一起阅读下文吧,欢迎阅读!

发展理念

京东的发展首先得益于组织中“人”的发展,是因为人的发展带动了京东的企业发展,“人”是京东发展的核心助推器。京东相信,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人是京东最基本的源动力,对人的深入关怀和挖掘,就是对京东发展战略的彻底实践。同时,京东坚信,创新是京东发展的`不二法则,而唯有人能够推动发展创新,唯有京东人不断追求发展、创新方能为消费者持续创造价值。

经营理念

合作:国际化带来竞争全球化,中国电子商务领域风云变幻,360buy京东商城作为首当其冲的旗帜性企业,不可避免的会迎来更为激烈甚至白热化的商业竞争。面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京东时刻告诫自己:我们不仅要协同战略合作伙伴加强密切合作关系,更要与对手在充分竞争的基础上展开合作。京东理解的合作,是共赢发展的合作、联合互补的合作,由合作带来的“竞合共赢”是京东谋求发展的永恒理念。

诚信:京东在发展上秉承先人后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诚信的基础上建立与用户、供应商、投资方等多方合作者之间最为融洽的合作关系。“诚”代表了京东在合作关系中所坚持的诚意态度,而“信”则代表了京东以“信用”为根本的发展信条。可以说,“诚信”既是京东的行为准则,同时也是京东的道德规范。

交友:如果将京东比喻为一个高速运转的机器,那么,用户、员工、投资方、供应商等多方合作者则是这一机器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只有多方合作者亲密无间的合作才能让这一庞大的机器正常运转。因此,京东在做生意的过程中,力争与每一个客户或合作伙伴多一些情感交流,慢慢地将生意圈转化为朋友圈,而不是纯粹的生意往来。做生意就是做人,而且要先做好人。

企业使命 :

让生活变得简单快乐。

愿 景:

成为全球最值得信赖的企业!

核心价值观:

客户为先 : 消费者、供应商、卖家;感恩、服务、成就;诚信:正直坦诚、勇于担当、信守诺言;团队:以人为本、大局为重、互信合作;创新:持续学习、不断改进、包容失败;激情:只做第一、享受工作、永不放弃。

一.发展理念:京东的发展首先得益于组织中“人”的发展,是因为人的发展带动了京东的企业发展,“人”是京东发展的核心助推器。京东相信,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人是京东最基本的源动力,对人的深入关怀和挖掘,就是对京东发展战略的彻底实践。同时,京东坚信,创新是京东发展的不二法则,而唯有人能够推动发展创新,唯有京东人不断追求发展、创新方能为消费者持续创造价值。

二.经营理念:

三.企业使命:让生活变得简单快乐。

四.愿 景:成为全球最值得信赖的企业!

五.核心价值观:

1、合作:国际化带来竞争全球化,中国电子商务领域风云变幻,京东作为首当其冲的旗帜性企业,不可避免的会迎来更为激烈甚至白热化的商业竞争。面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京东时刻告诫自己:我们不仅要协同战略合作伙伴加强密切合作关系,更要与对手在充分竞争的基础上展开合作。

京东理解的合作,是共赢发展的合作、联合互补的合作,由合作带来的“竞合共赢”是京东谋求发展的永恒理念。

2、诚信:京东在发展上秉承先人后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诚信的基础上建立与用户、供应商、投资方等多方合作者之间最为融洽的合作关系。

“诚”代表了京东在合作关系中所坚持的诚意态度,而“信”则代表了京东以“信用”为根本的发展信条。可以说,“诚信”既是京东的行为准则,同时也是京东的道德规范。

3、交友:如果将京东比喻为一个高速运转的机器,那么,用户、员工、投资方、供应商等多方合作者则是这一机器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只有多方合作者亲密无间的合作才能让这一庞大的机器正常运转。

因此,京东在做生意的过程中,力争与每一个客户或合作伙伴多一些情感交流,慢慢地将生意圈转化为朋友圈,而不是纯粹的生意往来。做生意就是做人,而且要先做好人。

扩展资料:

文化发展:

【第一版】版本价值观

2010年到2012年之前,京东用的旧版的核心价值观有使命、发展理念、还有经营理念和核心价值观这四个部分,它的使命是让购物变得简单快乐,京东给自己的定位是做一个一体化的购物平台。

到2011年的时候,京东整个的战略是成本运营和效率的提倡,也就是内部节约,所以核心价值观里面还加入了一个杜绝浪费。后来又做了一次关键词的整合,然后把追求超越和激情合并,变成激情超越,这是旧版核心价值观的一个演变。

【第二版】版本价值观

到2012年之后,整个文化梳理的过程经过一个全员共识,自上而下的全员共识的过程,首先是梳理出来了一个价值观的词库,这些词源于京东原有的价值观,也源于历史文化梳理过程当中提炼出来的京东文化基因。

其次是对于老员工的访谈和一些关键人的访谈,提炼出来之后做一个全员的投票,完了以后又做了高管的共识,最终产出了这一版的核心价值观。

经过了全员的参与自上而下的共识,所以在落地之前已经对这个新版的核心价观形成了一个比较好的认可的这个前提,所以京东核心价值观落地的过程比较顺利。

【第三版】版本价值观

2018年3月,京东又发布了新版核心价值观叫T型文化,把一个雷达图升级成了一个T形的文化,只有三点,那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加入了正道成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京东

东北宴席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看看(食品与营养科学)吧

国家的历史有长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政权性质和经济结构也有差异,故而各国的饮食文化是不一样的。 中国饮食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中国饮食文化特点 中国是文明是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吾存于世,吃喝二十余年,有所心得有所感悟,现将饮食文化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望大家见教: 第一,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第二,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第三,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 第五,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古代的中国人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这些思想早在先秦就已经形成,在《礼记·月令》就有明确的记载,而且反对颠倒季节,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当然也反对食用反季节食品,孔子说的“不食不时”,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与当代人的意识正相反,有些吃反季节食品是为了摆阔。西汉时,皇宫中便开始用温室种植“葱韭菜茹”,西晋富翁石崇家也有暖棚。这种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的确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这种意识残留到现代的大约仅有节日食俗了(中医中药里也有一些,但未受到重视)。 “阴阳五行”说是传统思想所设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认为是宇宙规律。人是“三才”之一,饮食是人类生活所不可少的、制作饮食的烹饪必然也要循此规律。因此,不仅把味道分为五,并产生了“五味”说(其实人能感觉到的“味”不止有五,但二三千年前,能分辨出五种也不算少),而且还削足适履地把为数众多(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这一点)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这使人感到荒诞。更令人惊奇的是还有“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礼记·郊特牲》)。并认为只有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这样才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因此在祭天时要严格遵循阴阳五行之说。这种说法被后来的道教所继承,成为他们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如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气的,如“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食气者寿”等,要修炼、要获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谷”的境界。 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者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什么叫“中”?不能简单地用“中间”来概括它。这个“中”指恰到好处,合乎度。有点像河南话中的那个“中”。“和”也是烹饪概念。《古文尚书·说命》中就有“若作和羹,惟尔盐梅”的名句,意思是要做好羹汤,关键是调和好咸(盐)酸(梅)二味,以此比喻治国。《左传》中晏婴(齐国贤相)也与齐景公谈论过什么是“和”,指出“和”不是“同”,和是要建立不同意见的协调的基础上的。因此中国哲人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发育。这种审美理想建筑在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之上。这种通过调谐而实现“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而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对于追求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古代文人士大夫,尤其如此。 与“中和”相反的是极端,极端在烹饪上也不被视为正宗,那些“咸过头,辣过头,酸过头”的食品虽然会受到一些身体处在不正常状态下的人们的追捧,但从长远看来它对身体是有害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的极端主义其弊更是不可胜言。 如上所述,华夏民族的饮食生活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性,尽管有些特性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不可理解、或者说不太科学(近百年来,“科学”二字在中国几乎成为宗教信仰,它只是衡量一切领域是非的一把尺子,而它本身却不能受到质疑),但饮食生活难道仅仅是“科学”二字所能说尽的吗?如果我们再关注一下“文化”,那么研究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目前,饮食文化还是个模糊概念。有的研究者笼统地说,它包括吃什么、怎么做、怎么吃这三方面的问题;有的研究者认为饮食文化学孕育出六门科学,即烹调学、食品制造学、食疗学、饮食民俗学、饮食文艺学、食品制造学;有的研究者还主张加上饮食美学、饮食商业学、饮食用具学等等。本人才疏学浅,对于这么多学科未能涉猎。我所理解的饮食文化主要指饮食与人、人群的关系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所以我在《中国饮食文化史》中虽然也讨论食物、肴馔、食品加工、烹饪、饮食习俗乃至进餐环境、食具、餐具等等,但都围绕着它们与人、人群的关系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等方面加以介绍和评介,至于与人关系不大的纯工艺过程、除了必要的知识介绍外,大多略去,意在突出饮食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以及中国饮食文化在这两方面的刻意追求。

日常生活中,大家一定会参加各种各样的宴会,那么在宴会中,我们都需要注意哪些礼节呢?

关于中国人的宴席座次礼仪古代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讲礼仪,循礼法,崇礼教,重礼信关于中国人的宴席座次礼仪 ,守礼仪,是中国人数千年的传统。“不学礼,无以立”,礼的核心是人的社会行为规范,是中国民众已经习惯和风俗化了的社会性行为准则、道德尺度与各种礼节。所谓“礼节民心,让则不争”;“衣食既足,礼让以兴”,礼就是个人利欲心的节制和人群利益的调度。讲礼,就是要谦恭退让,“礼”与“让”往往相连,这就是“礼让”一词的由来和义释。中国最早的礼和最普泛、最重要的礼,可以说就是食礼,“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用食来敬神,表明“礼”是极隆重的事,并且是起源很早的。礼是以个人的文化学识与心性修养为基础的。检验一个人修养的最好场合,莫过于集群宴会了。因此,“子能食食,教以右手”(《礼记·内则》),家庭启蒙礼教的第一课便是食礼。而中国宴会繁缛食礼的基础仪程和中心环节,即是宴席上的座次之礼——“安席”。史载,汉高祖刘邦的发迹就缘于他于沛县令的“重客”群豪宴会上旁若无人“坐上坐”。当时还是“席地而坐”,“上坐”,乃宴席的“尊位所在”,亦即“席端”。这种宴席上的“上坐”,因坐制的饮食基础器具、几案、餐桌椅形制的历史演变而有时代的不同。两汉以前,“席南向北向,以西方为上”,即以面朝东坐为上。《史记·项羽本纪》中鸿门宴会的座次是一规范:“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坐”,此即顾炎武所谓:“古人之坐,以东向为尊。”着是指的“室”内设宴的座礼。而在位于宫室主要建筑物前部中央坐北朝南的“堂”上,则是以南向为最尊,次为西向,再次为东向。隋唐以后,开始了由坐床向垂足高坐起居方式的转变,方型、矩型诸种形制餐桌均以齐备,座次利益也因之有新的改变。方桌以边长厘米、高厘米的“八仙桌”为代表,贵客专桌,等而下之可2人、3人、4人、6人或8人一桌。除专桌以外,两人以上者,一般为1:1主陪客制。圆桌是应聚宴人多和席面大的要求之运而生的。最初也让用惯了方桌的人们颇不顺应,正如袁枚《园几》诗所说:“让处不知谁首席,坐时只觉可添宾。”圆桌成清中叶后饭店酒楼流行的餐台式样,今日家庭中亦普遍使用,尤为今日餐饮业及机关企业食堂的会宴用桌面。其座次一般是依餐厅或室的方位与装饰设计风格而定,或取向门、朝阳,或依厅室设计装饰风格所体现出的重心与突出位置设首位。通常服务员摆台时以口布折叠成花、鸟等造型,首位造型会非常醒目,使人一望而知。而隆重的大型宴会则往往在各餐台座位前预先摆放座位卡(席签),所发请柬上则标明与宴者的台号。这样或由司仪导入,或持柬按图索骥、对号入座,自然不易出错。就一张餐台的具体座位来说,目前中餐通行的规范是:主人座于上方的正中,主宾在其右,副主宾居其左,其他与宴者依次按从右至左、从上向下排列,如图一示:图一 12 3 1.第一主人 3.夫人或副主宾7 8 2.主宾 4.第二主人9 10 5、6.副主宾 7-10.陪同等6 54门台湾等省区的流行模式则如图二、图三所示:图二(单一主人)12 3 1.主宾4 5 2-11.宾客依次排列12.主人6 78 910 1112门图三(男女主人)13 2 1.主宾5 4 2-10.宾客依次排列7 6 11.男主人9 8 12.女主人11 1012门宴席位次的设定,既属约定俗成,故其时空差异性较大,而依我国时下理念习尚,则首论职务尊卑,次叙年齿,后及性别(先女后男),以示重女观念)。当然,这都是首席座位确定之后始循行的一般模式。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