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幼儿园德育论文3000字

发布时间:

幼儿园德育论文3000字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才需求在未来也将趋向全球化,幼儿 教育 事业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进而影响一国综合国力的兴衰。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幼儿教育论文3000字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幼 儿教 育论 文❤☸

✎✎~~~学 前教 育的论 文❤☸

✎✎~~~幼 儿礼 仪教 育论 文❤☸

浅析幼儿教育教学现状及发展         一、目前的幼儿 教学 方法 主要存在的问题

1.教学呆板化

现行的幼儿教育带有应试教学特征,重视知识传授和教学讲解,要求学生背诵、默写,以硬性方式达到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幼儿思维的发展,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容易导致思维的僵化,陷入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不利于幼儿潜能的开发。

2.知识陈旧化

知识和科学都是不断发展完善的,知识更新周期也在不断缩短,幼儿教学内容也要与时俱进,实时更新,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理念,传授先进的知识,使用先进的教材,才能培养先进的人才。

3.教学枯燥化

幼儿正处于认识世界、发现世界的初期,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注意力不易集中,喜欢观察、玩耍。在教学中采用静态教学法,要求幼儿掌握既成结论,强调了思维的模式化和规律性,不利于幼儿创造性的发挥,老师要运用动态教学方法,引导幼儿思考,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4.教学封闭化

封闭化教学是指老师直接灌输结论,重视背诵和记忆,强调 经验 和模仿训练,缺少思考过程和思维发展,限制了学生的 想象力 、创造性,将学生思维禁锢在狭小空间内,被动接受知识,思维得不到训练。

5.学生学习被动化

幼儿年龄较小,自制力较弱,局面容易失控。有些老师为了避免意外情况,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忽视学生的自我发现环节。主要由老师主导课堂,幼儿实践机会少,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或者按照老师要求全部照搬,缺乏思维过程。

6.课堂不规范

幼儿教学内容都是基础知识,简单易懂,一些老师便忽视教学的规范性,不重视课前准备和教材研究,课堂上自由散漫,思想发散,不能有效保障知识的科学性和教学的有效性。

二、针对上述问题,具体有以下做法

1.充分应用教材,研究科学教法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即使是幼儿教学,老师也应重视教材,充分掌握教材结构,熟悉教材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考察与研究,建立教材各章节的联系,提炼教材重点和精髓,将教材知识点烂熟于心。在这样的基础上,老师就能充分利用教材,在进行教学时,信手拈来,灵活运用。在知识讲解时,适宜插入引申知识点,扩展学生思维;抛出新颖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参与教学活动,同时可以串讲已学知识,相互对比,相互参照,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记忆迁移;在知识回顾时,老师可以建立知识体系,梳理教学脉络,理清逻辑顺序,帮助幼儿建立有序的知识结构。研究科学教法是指如何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将知识高效地传输给学生,这就要求老师注意研究学生的个性、思维发展状态,有针对性地制订一套符合幼儿特征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首先要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参与到教学活动,然后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表现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辨识能力。

2.培养幼儿独立思考能力

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行为,幼儿在学习中占据主体地位,教师要培养幼儿的自学能力,积极思考,自我探索,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幼儿逐步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提高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开放思维。

3.因材施教

每一个幼儿都是优秀的,需要的只是一个善于发现引导的老师。幼儿的性格各不相同,老师不能凭借个人喜好判定幼儿的优劣,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引导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克服性格上的不足。例如,对于顽皮好动的幼儿,可以多带领他们参加实践活动,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对于捣蛋的行为不能斥责,要慢慢引导,启发幼儿正确地创造、行动。

4.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对学生的感官刺激较大,易于吸引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带动幼儿的情绪,积极思考,深入探究,提出具有创造性的意见,开发自身潜力,促进思维发展。比如,在进行水果相关内容讲解时,老师可以展示图片、播放视频、使用真实水果,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学生情绪高涨,全身心投入,对知识的接受效率高,理解记忆效果好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把握教材的结构,根据幼儿的特点制订合适的教学方法,直观教学,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意识和学习能力,将丰富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于教学过程中,从而开发幼儿智力,刺激幼儿的创造性,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科学人才。

浅论幼儿教育中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1幼儿教育中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有助于中华民族美德的传承

从古至今,我国都非常注重培养人的美德,且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盛名。在我国古代 典故 中,“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卧冰求鲤”、“孔融让梨”等 故事 中,涉及到的每个人物都具有一定的美德,或知恩图报,或孝顺谦让。因此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将这些典故向幼儿们进行讲述,让他们能够从故事中认识到中华民族美德,并逐渐理解礼仪的含义,这样就有助于将中华民族的美德不断的传承下去。

提升幼儿的交际能力

在幼儿时期,作为交往与交流的桥梁和纽带,礼仪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内容。只有当幼儿在懂得礼仪的基础上,其才能与长辈以及同龄人进行更好的交流和沟通。如果一个人不懂礼仪,其给别人的印象分就会大打折扣,同时这也不利于其与他人之间进行友好的相处。古人孔子有言:“不知礼,无以立。”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为:如果一个人不学习礼貌礼仪,则没有能够立身的地方。因此可以看出对于人来说,礼仪学习意义非凡。因此幼儿教师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引导幼儿掌握一定的行为举止,并明白正确的礼仪表达是怎样的。只有学会尊重他人,自身才能受到他人的欢迎和尊重,因此教师需要在幼儿教育中,积极的促使幼儿与他人之间形成良好的交际关系。

促使幼儿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加强礼仪教育,还能避免现实生活中出现较多的小公主、小皇帝的现象。通过礼仪教育,幼儿就能明白如何感恩,同时促使自己的身心均能获得健康的发展。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些青少面误入歧途,均与其小时候受到的教育具有很大的联系。并且由于年龄的增长,其自身的恶习没有获得良好的改正,从而对身心健康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加强礼仪教育,这样才能促使幼儿的身心获得更加健康的发展。

2幼儿教育中礼仪教育的实施方法和策略

在幼儿日常生活中融入礼仪教育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一般涉及到很多的日常活动,且每天幼儿们都会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其性格的养成也会受到的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在幼儿教育中有效的实施礼仪教育,就必须在日常活动中融入一定的礼仪教育。幼儿园的老师首先需要培养幼儿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卫生习惯。例如饭前便后洗手;吃饭时不能到处张望;睡觉时间不能大声吵闹;玩具用完了需要放回原处,并摆放整齐;个人的物品用完之后需要整齐归放等。早上或者傍晚在幼儿园看到老师,需要向老师问好,如“早上好”、“晚上好”等。日常出行不让父母抱着等。通过这些小习惯的逐渐培养,幼儿就能慢慢的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组织多样化教学活动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为了促使礼仪教育获得有效的实施,幼儿教师还需要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以转变,并对礼仪教育加强宣传,同时积极的开展和组织一些内容丰富的特色教学活动,并为幼儿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礼仪的环境,这样就能在整个幼儿教育中始终贯穿礼仪教育。例如,在礼仪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学校的广播,增设一些专题内容,来达到宣传礼仪教育的目的。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一些礼仪教育的专项活动,并利用自己的亲身行为将 文明礼仪 传授给幼儿们,这样一来,幼儿就能耳濡目染,逐渐形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从而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在幼儿的整个教育中贯穿礼仪教育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在开展礼仪教育时,还应注意在幼儿的整个教育活动中都贯穿礼仪教育,并且要在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将礼仪教育的内容加以融入和渗透,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幼儿就能对自己的行为自觉的进行约束,同时还能将不良的行为习惯加以改正,从而学会做一个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人。幼儿在参加自己喜欢的教学活动,或者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也需要将其中包含的礼仪教育内容充分挖掘出来,并将礼仪教育的价值充分的体现出来,这样才能帮助幼儿们掌握更多的、更正确的礼仪。

通过实践帮助幼儿巩固 礼仪知识

在礼仪教育实施的过程中,礼仪教育除了进行礼仪知识方面的教育之外,还涉及到加强的实践性以及操作性内容。因此幼儿教师在进行礼仪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向幼儿们讲解礼仪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幼儿们加强实践和操作,这样幼儿们才能掌握真正的礼仪知识和行为。

3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文明的程度也逐渐提升。而由于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礼仪教育的也有了更高重视。因此各个学校都需要加强学生们的礼仪教育。而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也需要采取有效的 措施 实施礼仪教育,这样才能促使幼儿们掌握一定的礼仪知识,从而实现自身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琳.礼仪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法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

[2]傅媛蕾.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就餐礼仪教育的意义及方法[J].价值工程,2010(35):176-178.

[3]高桂梅.农村幼儿教育中“小学化”现象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1.

[4]姬娜娜.浅析德育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法[J].学周刊,2015(21):102-103.

[5]宋巍.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实施小班幼儿礼仪教育的有效尝试[J].文教资料,2014(35):107-108.

浅谈电脑教育游戏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电脑教育游戏与电脑游戏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结合声音、图像、等高端技术创造的一种依赖于电脑运行的程序,但在内容上,电脑游戏是以娱乐为主,电脑教育游戏则是以教育为主的一种寓教于乐软件,用电脑教育游戏中生动的游戏画面,充满挑战性的游戏内容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孩子更积极主动地探索并从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一、何谓“电脑教育游戏”

教育游戏是专门为特定教育项目而开发的游戏,将教育性和娱乐性融为一体,以游戏娱乐作为教育教学的手段,通过游戏的方式完成教育过程,是严肃游戏的一个分支。

电脑游戏具有真实性、趣味性、目的性等特点,通过逼真的画面,优美的背景音乐和丰富的游戏内容吸引玩家。2002年12月份,一个名为《军事演习》的电脑游戏为美军士兵执行反恐维和行动提供了另类的训练手段。据美军统计,未参加过实战的飞行员首次执行任务的存活概率只有60%,而进行过计算机模拟训练的飞行员存活概率可以提高到90%。此后更多的 射击 类游戏被美军应用到士兵的训练中。而电脑教育游戏它不同于电子游戏,电脑教育游戏将将教育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在满足玩家娱乐的同时也可以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

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是由快乐原则支配的。体验电脑教育游戏的过程也是快乐的。电脑教育游戏利用孩子对好奇心理,刺激孩子感官,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上的三维目标。孩子体验游戏的过程也是他们学习的过程,在一定的游戏规则内,需要不断的进行探索和思考,才能找到通关游戏的技巧,获得知识与技能,因此,电脑教育游戏不仅提高了孩子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锻炼了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在没有教师管制的游戏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所以在幼儿教育方面,教师也可以将电脑教育游戏融入到教学工作中,使孩子在体验游戏的过程中,能提高孩子相关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二、电脑教育游戏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游戏

很多教师和家长把电脑游戏看做洪水猛兽,用各种办法组织孩子玩电脑游戏,但是完全禁止孩子玩电脑游戏是不可能的,既然不能完全杜绝这种现象,不如以“疏”为主,利用好孩子爱玩游戏的特点,进行电脑教育教学。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过程中,枯燥乏味的传统教育方式并不能提高教学效率,我们需要从孩子的兴趣入手,用游戏来提高孩子听课的注意力。例如在英语课,我们可以选择类似于金山打字游戏这类的电脑教育游戏,金山打字游戏中有一个名为“生死时速”的小游戏,逃跑和抓捕双方都需要快速打出英文 文章 来逃离对方抓捕或抓捕对方,教师可以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在同学之间开展比赛,想要赢得游戏胜利,需要熟悉英文文章甚至背诵下来,这样做即提高了孩子学英语的乐趣也达到了到英语教学的目的。

(二)将游戏作为完成学习任务的奖励

同样是利用孩子对于游戏的兴趣,既然孩子喜欢玩游戏,教师就把玩游戏作为完成学习任务的奖励,谁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谁就可以玩电脑游戏。那些喜欢玩游戏的孩子就会集中注意力听讲,努力完成课堂中的学习任务。这样,教师可以从另一方面督促孩子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这种方法也可以推广给家长,在家庭和学校一起实施,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才能玩游戏,一方面孩子完成了学习任务,另一方面也适当给予孩子放松的时间。长此以往,孩子会懂得珍惜时间,会明白努力付出就能得到回报的道理。

(三)利用游戏培养良好的 兴趣 爱好

教师可以带领孩子玩一些如 五子棋 ,象棋,钢琴键盘等积极向上的游戏,在同学间开展比赛,利用孩子的好胜心和对游戏的热爱,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能发掘孩子的潜力。在游戏的同时,教师还可以讲解相关知识和历史,拓宽孩子的知识层面,甚至可以教一些简单的FLASH游戏制作,让孩子们动手自己制作简单的五子棋游戏。由于孩子年龄较小,知识储备量不够,阅读书籍方面有很大困难,而电脑教育游戏以声音、文字、图画相结合的形式,带给孩子最直观的感受,使孩子产生阅读的兴趣。同时,这种阅读方式可以提高孩子的想象力。游戏中积极向上的精神会诱导孩子产生正确的人生观和理想,从而促进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

三、电脑教育游戏在教育过程中的弊端

现如今电脑游戏的弊端,易成瘾。电子游戏会刺激大脑,给人快感。与吸毒不同的是,玩电子游戏所产生的胺多酚完成是人自身产生的,不会对身体带来伤害,但是在精神成瘾方面与海洛因十分相似。电脑也会伤害 儿童 的眼睛,教师和家长应掌握好时间减少电脑对儿童身体带来的危害。孩子的身体正处于发育期,因此,教师和家长在利用电脑游戏进行教育教学的同时,应尽量控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多带领孩子在 户外运动 ,使孩子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教育中引入电脑教育游戏教学是个正确选择,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教师应多引导幼儿进行游戏教育,激发幼儿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避免发生玩游戏成瘾的状况。同时也应注意幼儿身体健康情况。但如何设计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电脑教育游戏,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还需广大教育人员坚持不懈的研究和探索。

《幼儿生活中的德育教育》

摘要:道德教育,一个众所周知的词汇,从小培养,从娃娃抓起,从生活中一点一滴做起。

关键词:道德教育;幼儿

幼儿期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学会做人的基础,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可见幼儿期在一生中的重要作用,在我国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幼儿教育目标中,德居首位,幼儿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错过这个时期,许多良好的品性将很难形成。德育是人一生道德养成的基础环节,幼儿期养成良好的德育品质将会使我们受益一生。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的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幼儿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经过多年的观察以及亲临幼儿园调研发现要培养幼儿优良的道德品质从以下三方面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之一,游戏使孩子感到快乐、好奇。在游戏中,幼儿能够懂得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能够学会判断善恶、好坏、美丑、是非等简单的道德行为规则。例如:在游戏《分果果》中能培养孩子从小事做起,不能自私自利,遇事多替别人考虑等道德行为,不断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依据自己的角色经过自己的判断、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能解决纠纷,从而启迪幼儿道德创造思维的过程。游戏往往给幼儿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游戏中的幼儿,热情积极、兴趣高昂、心情愉悦、乐在其中。通过游戏,幼儿可以体验、感受成人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产生积极、肯定的情绪,进而能够理解和掌握一定的道德准则和正确的道德意识。幼儿的自制能力、自觉性和坚持性等意志品质都比较差。但是,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常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毅力,为了能够参加自己喜欢的游戏,完成游戏中的任务,幼儿往往乐于抑制自己的情绪,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调节和控制自己不合理的需求与动机,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把道德行为坚持到底。

我们还可以从幼儿游戏中延伸到日常生活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把幼儿平时不愿意干的常规活动与幼儿游戏中的角色结合起来,例如:幼儿平常不愿意干家务,不讲究卫生到处乱扔东西,依据幼儿这些不良行为我们可以设立“小小值日生”和“小老师”的角色游戏,“爸爸妈妈”和“孩子”等角色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从各自的角色要求出发,不断改善自己的行为准则,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良好的行为,学会了自己管理自己,这样的活动既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又培养了幼儿自觉讲卫生、遵守纪律、爱集体等好习惯。

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好的榜样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是德育具体化、形象化的现实体现,幼儿身边的朋友是最容易模仿的对象,在幼儿园里,孩子们接触最多的是身边的小伙伴,对于幼儿来说,身边小伙伴的一举一动是最容易被模仿的。但是,幼儿的道德认知水平不高,辨别是非能力较差,所以,模仿有好的一方面也有坏的一方面,我们提供一个优秀的范例让他们照着去模仿,就能让幼儿形成一个好的行为习惯,反之,就会适得其反。好的范例有时甚至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为了帮助有些幼儿不愿刷牙的坏毛病,培养幼儿讲卫生的好习惯,教师可以将已经养成刷牙习惯的幼儿请到台上给大家表演刷牙的舞蹈,例如舞蹈《乐乐的小白牙》就是表演一个喜欢刷牙的小朋友每天怎么样坚持刷牙的故事,我们还可以将这些表演者的照片贴在宣传栏里。这样,无需教师讲很多的道理,幼儿就会照榜样去做。一段时间以后,宣传栏中孩子的照片会越来越多。舞蹈《我有一双小小手》表演的就是小朋友爱洗手的故事,教师可以配合榜样教育,出示两张画着小手的图画给幼儿,一张是肮脏的小手,一张是干净的小手,组织大家讨论:“你喜欢哪只小手?”孩子们在纷纷发言中,懂得了不少道理。一旦道理明白了,洗手自然逐渐成为了孩子们自觉的行为。

父母的榜样力量对孩子品德的形成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孩子的启蒙老师是父母,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俗话说:孩子的行为表现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因此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活中互相尊重、互相谦让,与同事、邻里和睦相处、关心他人、尊重长辈、爱护孩子,为孩子提供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幼儿做出榜样。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潜移默化地对子女施加一定的德育影响。家庭德育是一种渗透式教育,是通过与孩子的密切接触,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所以家长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如谈话、看书、讲故事、讨论等,来帮助幼儿分析遇到的困难并用自己健康的情感去打动孩子,从而增长孩子品德认识的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和谐的家庭氛围,正确的家庭教育,有责任感的家长,能给孩子一个健康的道德教育环境,对幼儿道德教育有着深刻地影响。

三.充分利用信息环境促进幼儿德育的健康发展

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社会,人们获得信息知识的外部环境变化无常,这对幼儿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种信息环境对幼儿品德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这些外部信息包罗万象的,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幼儿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要对这些信息加以控制和选择,发挥有利于幼儿品德发展的各种信息,从而促进幼儿品德的健康发展。家长要选择适合自己孩子年龄段、有利于孩子品德健全发展的图书和音像放在家里幼儿经常活动的地方,避免一些不良书籍出现在家庭中。父母应多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家长和孩子共同讨论书中的内容,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等。孩子还可以从书中找到学习的榜样。

现在的孩子都喜欢看电视,玩电脑,家长不应该强制性的制止,相反,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喜好抓住机遇进行道德教育,在它们玩电脑看电视的过程中及时提醒剧终人物的优缺点以及让幼儿回答他们应该怎么做,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父母只要管理好孩子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并对电视和电脑的内容进行筛选,大可以放心的让孩子玩。让孩子看一些玩一些有关道德教育的动画片和能促进想象力、创造力发展的游戏等。这样不但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还能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在寓教于乐中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德育,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幼儿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我们的下一代定会成为德才兼备的祖国栋梁。

参考文献:[1]于佳.对幼儿德育的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

[2]黄励华.从“境界教育”到“德育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

[3]汪昱雯.童谣与儿童教育[D].浙江师范大学

[4]刘长贵.论德育与生活[J].教育理论研究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幼儿园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研究》

浅谈幼儿园德育论文3000字

幼儿德育教学论文范文

论文题目: 如何做好幼儿德育工作

摘 要: 教育的宗旨在“做人”已经成为幼儿教师的共识,教孩子“做人”就要对幼儿展开品德教育。文章总结了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有效途径。

关键词: 幼儿;德育;有效性

人格形成的基础阶段是在幼儿期,这一阶段的幼儿可塑性大,比较容易接受思想教育的影响。在幼儿期对孩子进行适度的德育教育,可以尽快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思想情感和良好的道德观念。重视、把握这个关键期,就能在孩子人生的最初阶段就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所以,幼教工作者应重视幼儿德育工作。

一、问题的提出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如果在儿童期的早年,不能给予合理的教育,致使儿童养成不良意识和习惯,那就会给以后的再教育带来几倍、几十倍的困难。”幼儿期是人生社会化的初级阶段,幼儿将来能否积极地适应社会,能否处理好各式各样的人际关系、能否乐观的对待人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阶段幼儿所处的生活环境与受教育状况。现在多为独生子女的家庭,家长更关注的是孩子的智力,而忽略道德情感的培养。这种缺失造成很多孩子性格上的缺点。既然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关键期。因此,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是幼教工作的首要问题。

二、德育需要环境的支持

环境是无言的教师,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在创设环境的时候,要注重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强调美感。但是“美”的内涵更体现在环境背后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利用环境与儿童相互作用的关系,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去创设、调整环境,让幼儿在不同的环境中得到多层次、多方面的提高。

利用环境来教育儿童是现代幼儿教育的一项革命。《幼儿园规程》指出:幼儿园要创设与教育相应的良好的环境。例如,在“祖国妈妈生日”的主题活动中,用雪花片围成了一幅中国地图,在对应的地方贴上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名胜古迹的图片。在欣赏祖国各地名胜风景照片中领略祖国美丽的山河,知道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美丽富饶的国家。进一步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丰富幼儿对祖国的认识,加深对祖国的了解,更好地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表达对祖国妈妈生日的祝贺和欢快的情绪。孩子相互推选,轮流当值日生,给植物浇水、排桌椅、分发碗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来获得成就感。根据孩子的行为表现,利用环境创设来进行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的教育,使孩子们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

三、德育需要教学活动的支持

平时的教学活动是对幼儿的思想进行德育教育,促进幼儿多方面、多层次的提高。例如,在语言活动《蒲公英旅行记》中,孩子们了解了祖国有着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最长的城墙和最宽的广场,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激发了爱国热情。又如,在社会活动《重阳节中》中,孩子们了解了重阳节的来历,知道要尊敬老人,愿意为老人献爱心,并且自己动手制作贺卡来表达对老人的祝福之情。在美术活动中,不但注重对幼儿构图技能技巧的培养,更要注重培养幼儿与其他小朋友团结协作的品德和良好的绘画习惯。

不同领域的教学活动都是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的好素材,特别是在体育运动中尤为明显。孩子天生好动、喜欢游戏,可以说大部分时间他们都是在游戏中学习、成长。户外活动和体育游戏就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形式,而体育游戏丰富的内容、多种多样的形式,就为教师提供了更多渗透德育教育的契机。例如,玩沙包、跳绳、拍皮球等需要器械的游戏时,可以教育幼儿不争抢游戏器械,学会谦让,学会分享。而且像皮球、圈圈、绳子这类器械,都可以一物多玩,同伴之间合作可以玩出很多花样。在竞赛性游戏中,更可以激发幼儿的团结合作意识,明白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对于一些胆子较小的孩子,在玩像走独木桥这类游戏时,个别幼儿会产生害怕的情绪,这就需要教师恰如其分地进行勇敢教育与尝试教育。在体育运动中,有时候难免会有孩子不小心摔跤受伤,其他孩子的询问和关心,也是一种关爱的表现。这时,教师适度地表扬会让孩子们把这种好的品质继续保持下去、传递下去。

四、德育需要渗透在日常生活中

德育工作不能完全依赖于教学活动中的教育,随机教育也很重要。随机教育就是利用日常生活中各种教育契机,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适当、正确地引导。实践证明:只在有限的上课时间里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随机进行,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在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成为幼教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从孩子每天入园开始,甚至是他们踏进幼儿园第一天开始,就教他们简单的礼貌用语,每天有礼貌地向家长、教师、小朋友问早、告别。做错事情勇于认错,多说一个对不起。看到其他小朋友遇到困难能主动帮助他人,倘若受到别人的帮助,也记得有礼貌地说谢谢。洗手、喝水,知道要有序排队;安静进餐,不挑食、不浪费,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游戏时遵守规则……这些只是每日生活中的冰山一角,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是琐碎的也是最基本的.。但也正是这点滴的生活环节,对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是潜移默化、不可忽视的。因此,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因素,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

五、德育需要爱

教育需要师爱,没有师爱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师爱是基础,是先决条件。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情感的交流。只要教师始终用一颗爱心,去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善于捕捉任何一次瞬间即逝的教育契机,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对幼儿积极接受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师态度神色上的少许变化,儿童都能看到或感觉到,教师思想上的一切转变,无形之中都会影响到儿童。”教师的教育态度影响幼儿的成长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影响幼儿积极接受教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因素。

孩子是敏感的,教师粗暴、训斥的教育态度,会使幼儿产生紧张、害怕等消极情绪。在这种负面情绪的影响下,孩子是被动地接受,德育教育的效果会大打折扣,而且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相反,以爱支撑,以爱熏陶,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爱心,循循善诱,让孩子们在愉快、正面的情绪中接受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洗礼。这样让孩子主动接受,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幼小的心灵。

六、德育需要家园合作

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靠幼儿园单方面的努力是不行的,必须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家园合作,同步进行德育教育。但是目前很多家长重孩子智力的发展,轻道德品质的培养,甚至是根本没有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的意识。这种错误的教育观念,严重阻碍了幼儿德育的发展。只有取得家长的配合,教师和家长达成共识,才能真正提高幼儿德育效果,巩固德育教育成果。家长毕竟不是专业的教育者,很多时候即使有意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也没有正确的方法。因此,向家长宣传幼儿早期德育的重要性是有必要的。通过家长会、家长园地、家访等方式不断地交流,通过沟通让教师、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幼儿品德发展情况。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统一起来,家园合作共同实现德育教育任务。

总之,做好幼儿德育工作,帮助幼儿形成良好品德,不仅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的需要。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是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需要阳光,需要雨露。教师应在孩子的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并为其保航,护之成长。

参考文献:

[1]吴积静。加强德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J].幼儿教育,1986,(Z1)。

[2]张克 棻 。幼儿思想品德教育[J].教育探索,1986,(6)。

《幼儿生活中的德育教育》

摘要:道德教育,一个众所周知的词汇,从小培养,从娃娃抓起,从生活中一点一滴做起。

关键词:道德教育;幼儿

幼儿期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学会做人的基础,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可见幼儿期在一生中的重要作用,在我国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幼儿教育目标中,德居首位,幼儿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错过这个时期,许多良好的品性将很难形成。德育是人一生道德养成的基础环节,幼儿期养成良好的德育品质将会使我们受益一生。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的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幼儿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经过多年的观察以及亲临幼儿园调研发现要培养幼儿优良的道德品质从以下三方面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之一,游戏使孩子感到快乐、好奇。在游戏中,幼儿能够懂得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能够学会判断善恶、好坏、美丑、是非等简单的道德行为规则。例如:在游戏《分果果》中能培养孩子从小事做起,不能自私自利,遇事多替别人考虑等道德行为,不断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依据自己的角色经过自己的判断、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能解决纠纷,从而启迪幼儿道德创造思维的过程。游戏往往给幼儿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游戏中的幼儿,热情积极、兴趣高昂、心情愉悦、乐在其中。通过游戏,幼儿可以体验、感受成人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产生积极、肯定的情绪,进而能够理解和掌握一定的道德准则和正确的道德意识。幼儿的自制能力、自觉性和坚持性等意志品质都比较差。但是,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常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毅力,为了能够参加自己喜欢的游戏,完成游戏中的任务,幼儿往往乐于抑制自己的情绪,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调节和控制自己不合理的需求与动机,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把道德行为坚持到底。

我们还可以从幼儿游戏中延伸到日常生活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把幼儿平时不愿意干的常规活动与幼儿游戏中的角色结合起来,例如:幼儿平常不愿意干家务,不讲究卫生到处乱扔东西,依据幼儿这些不良行为我们可以设立“小小值日生”和“小老师”的角色游戏,“爸爸妈妈”和“孩子”等角色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从各自的角色要求出发,不断改善自己的行为准则,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良好的行为,学会了自己管理自己,这样的活动既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又培养了幼儿自觉讲卫生、遵守纪律、爱集体等好习惯。

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好的榜样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是德育具体化、形象化的现实体现,幼儿身边的朋友是最容易模仿的对象,在幼儿园里,孩子们接触最多的是身边的小伙伴,对于幼儿来说,身边小伙伴的一举一动是最容易被模仿的。但是,幼儿的道德认知水平不高,辨别是非能力较差,所以,模仿有好的一方面也有坏的一方面,我们提供一个优秀的范例让他们照着去模仿,就能让幼儿形成一个好的行为习惯,反之,就会适得其反。好的范例有时甚至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为了帮助有些幼儿不愿刷牙的坏毛病,培养幼儿讲卫生的好习惯,教师可以将已经养成刷牙习惯的幼儿请到台上给大家表演刷牙的舞蹈,例如舞蹈《乐乐的小白牙》就是表演一个喜欢刷牙的小朋友每天怎么样坚持刷牙的故事,我们还可以将这些表演者的照片贴在宣传栏里。这样,无需教师讲很多的道理,幼儿就会照榜样去做。一段时间以后,宣传栏中孩子的照片会越来越多。舞蹈《我有一双小小手》表演的就是小朋友爱洗手的故事,教师可以配合榜样教育,出示两张画着小手的图画给幼儿,一张是肮脏的小手,一张是干净的小手,组织大家讨论:“你喜欢哪只小手?”孩子们在纷纷发言中,懂得了不少道理。一旦道理明白了,洗手自然逐渐成为了孩子们自觉的行为。

父母的榜样力量对孩子品德的形成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孩子的启蒙老师是父母,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俗话说:孩子的行为表现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因此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活中互相尊重、互相谦让,与同事、邻里和睦相处、关心他人、尊重长辈、爱护孩子,为孩子提供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幼儿做出榜样。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潜移默化地对子女施加一定的德育影响。家庭德育是一种渗透式教育,是通过与孩子的密切接触,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所以家长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如谈话、看书、讲故事、讨论等,来帮助幼儿分析遇到的困难并用自己健康的情感去打动孩子,从而增长孩子品德认识的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和谐的家庭氛围,正确的家庭教育,有责任感的家长,能给孩子一个健康的道德教育环境,对幼儿道德教育有着深刻地影响。

三.充分利用信息环境促进幼儿德育的健康发展

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社会,人们获得信息知识的外部环境变化无常,这对幼儿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种信息环境对幼儿品德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这些外部信息包罗万象的,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幼儿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要对这些信息加以控制和选择,发挥有利于幼儿品德发展的各种信息,从而促进幼儿品德的健康发展。家长要选择适合自己孩子年龄段、有利于孩子品德健全发展的图书和音像放在家里幼儿经常活动的地方,避免一些不良书籍出现在家庭中。父母应多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家长和孩子共同讨论书中的内容,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等。孩子还可以从书中找到学习的榜样。

现在的孩子都喜欢看电视,玩电脑,家长不应该强制性的制止,相反,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喜好抓住机遇进行道德教育,在它们玩电脑看电视的过程中及时提醒剧终人物的优缺点以及让幼儿回答他们应该怎么做,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父母只要管理好孩子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并对电视和电脑的内容进行筛选,大可以放心的让孩子玩。让孩子看一些玩一些有关道德教育的动画片和能促进想象力、创造力发展的游戏等。这样不但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还能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在寓教于乐中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德育,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幼儿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我们的下一代定会成为德才兼备的祖国栋梁。

参考文献:[1]于佳.对幼儿德育的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

[2]黄励华.从“境界教育”到“德育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

[3]汪昱雯.童谣与儿童教育[D].浙江师范大学

[4]刘长贵.论德育与生活[J].教育理论研究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幼儿园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研究》

《浅谈幼儿德育教育方法》

摘要: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已成为绝大多数育龄人口的自觉自愿行为。教育子女从幼儿抓起,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面对现实,许多幼儿,尤其是独生子女得不到正确、全面的教育。相当一部分幼教工作者及年轻家长忽视幼儿教育,致使一些孩子任性、自私,成为家庭的“小皇帝”。这不能不令人担忧,不能不使人思考幼儿德育的方法。

关键词:幼儿教育;德育;情境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75-02

幼儿德育是教育幼儿如何做人,包括幼儿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主要是道德品质教育,让幼儿学会初步辨别是非、善恶,初步懂得爱党、爱国、爱集体、爱同学、爱科学、爱劳动,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幼儿德育在幼儿全面发展中占有主导地位和决定性作用。加强幼儿德育是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所要求的,也是关系社会未来的大事。

重视幼儿德育既是幼教工作者的基本职责,也是全社会和幼儿家长的光荣义务。幼儿教育是一个知、情、意、行的过程,幼教工作者和幼儿家长必须有正确的理性认识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必须掌握和了解以下几种教育方法,从点滴做起,共同做好幼儿德育教育工作。

一、说理法

就是说服教育,即借助语言、事实、示范等方式,影响幼儿的思想认识,使幼儿弄懂道德,提高认识。说服教育主要有以下三类:

1.用语言图片说服。如讲解、看图话说、讲故事、谈话等。语言课常用讲解法。讲解要联系实际,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系统性。谈话是幼儿德育一种有效方式。谈话要有准备,要了解幼儿的详细情况,明确谈话的中心和要解决的问题。谈话态度要诚恳、耐心,力求气氛和谐,使幼儿感到教师的关怀,能无拘无束地谈心里话。谈话要有启发性,要让幼儿思考,自己想通道理,得出结论。可以让幼儿讲自己熟知的故事,从中取得启发和教育。

2.用实例进行说服。组织幼儿走出教室,走出家庭,去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这是用具体实用的事实说服教育幼儿的,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幼儿能亲眼看或亲耳听到,直观性强,说服力大。

3.运用榜样示范说服教育。运用榜样人物优秀品德来影响幼儿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是说服中的一种重要方式,这种方式对幼儿有巨大的激励和影响作用,这是和幼儿积极向上、爱好模仿的心理特点相适应的。

幼儿思想直观具体,示范可以借助形象,帮助幼儿理解各种行为规范,领会和模仿榜样人物的言行。父母、家庭成员和教师是对幼儿经常地直接发生影响的人,是和幼儿交往最多的人,他们的言行都会被幼儿当作示范去模仿。因此,每一位父母和教师要用“真爱”(而不是溺爱)去教育孩子。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缺点,用心真爱每一个孩子,注意幼儿个性差异,因人施教。要特别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发挥积极良好的示范作用,教育幼儿自觉地把高尚的道德品质发扬到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去。

二、训练法

训练法就是在幼儿学习及日常生活实践中接受教育的方法,实际训练的主要方式有以下两种:

1.学习活动,这是幼儿最经常训练方式。一般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它对培养幼儿刻苦认真、耐心细致、克服困难等品质都有重大意义。认真完成作业,可以培养幼儿学习的责任感、纪律性、创造性。学习过程的交往,能养成幼儿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等优良品德。

2.执行幼儿日常行为规范。无数事实证明,人的所有的素质,都植根于人的幼儿期,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习惯,是幼儿教育最主要、最根本的。要训练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严格进行遵守学习、卫生及日常行为规范的经常性练习。养成幼儿珍惜时间的观念,培养组织性、纪律性,使幼儿从小养成自觉地、规范的日常行为。父母和教师应对幼儿多提醒、多示范、多引导,经常强化训练,并及时耐心地督促、检查和校正。

三、情境教育法

就是利用环境、气氛或设置情境以及教育者自身素质等因素,对幼儿进行教育。要从提高教育素质、美化校容、整顿园风班风入手,幼儿在其中能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感受和体验是幼儿获得内化的行为品质的有效途径,幼儿只有通过各种活动以及与同伴的相互作用中才能获得真实的感受和体验。一日生活为幼儿提供了很多社会性发展契机,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品质,活动中,有小朋友摔倒了,及时把他扶起来;小朋友生病了,给他端来一杯热水,并问候;哪位小朋友过生日,大家都为他祝贺并送上自制的生日礼物……孩子在这些特殊的情境中,良好品德习惯就逐渐内化形成。家长在家庭生活当中,也应该时刻重视此类训练。长期的教育熏陶,可以帮助幼儿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学会感恩,丰富幼儿的精神生活。

四、奖励法

对幼儿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给予肯定的评价。奖励是一种鼓励的方法。它能使幼儿肯定自己正当的、优良的思想行为,并引发他们巩固发展这些优良品德的愿望和信心。奖励的方式一般有赞许、表扬、奖赏三种。教师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可用口头表示赞成,也可用目光、点头、微笑、手势来表示肯定。组织幼儿开展争当好娃娃、争戴小红花活动,每学期可以对表现突出的幼儿给予奖励,既鼓励本人,又树立榜样,激励全体幼儿学习。家长通过写表扬卡的方式把幼儿在家的良好行为记录下来,带到幼儿园,老师读给小朋友听,使幼儿更加自信,也促使同伴之间互相学习,来自家园双方的鼓励和表扬,使幼儿逐步建立积极的情感,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奖励必须公正、适量、灵活,实事求是,不能滥用。对幼儿的某些不良行为要适量应用一些劝诫的手段,及时予以纠正。

幼儿园德育论文名字

《幼儿生活中的德育教育》

摘要:道德教育,一个众所周知的词汇,从小培养,从娃娃抓起,从生活中一点一滴做起。

关键词:道德教育;幼儿

幼儿期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学会做人的基础,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可见幼儿期在一生中的重要作用,在我国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幼儿教育目标中,德居首位,幼儿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错过这个时期,许多良好的品性将很难形成。德育是人一生道德养成的基础环节,幼儿期养成良好的德育品质将会使我们受益一生。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的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幼儿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经过多年的观察以及亲临幼儿园调研发现要培养幼儿优良的道德品质从以下三方面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之一,游戏使孩子感到快乐、好奇。在游戏中,幼儿能够懂得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能够学会判断善恶、好坏、美丑、是非等简单的道德行为规则。例如:在游戏《分果果》中能培养孩子从小事做起,不能自私自利,遇事多替别人考虑等道德行为,不断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依据自己的角色经过自己的判断、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能解决纠纷,从而启迪幼儿道德创造思维的过程。游戏往往给幼儿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游戏中的幼儿,热情积极、兴趣高昂、心情愉悦、乐在其中。通过游戏,幼儿可以体验、感受成人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产生积极、肯定的情绪,进而能够理解和掌握一定的道德准则和正确的道德意识。幼儿的自制能力、自觉性和坚持性等意志品质都比较差。但是,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常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毅力,为了能够参加自己喜欢的游戏,完成游戏中的任务,幼儿往往乐于抑制自己的情绪,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调节和控制自己不合理的需求与动机,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把道德行为坚持到底。

我们还可以从幼儿游戏中延伸到日常生活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把幼儿平时不愿意干的常规活动与幼儿游戏中的角色结合起来,例如:幼儿平常不愿意干家务,不讲究卫生到处乱扔东西,依据幼儿这些不良行为我们可以设立“小小值日生”和“小老师”的角色游戏,“爸爸妈妈”和“孩子”等角色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从各自的角色要求出发,不断改善自己的行为准则,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良好的行为,学会了自己管理自己,这样的活动既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又培养了幼儿自觉讲卫生、遵守纪律、爱集体等好习惯。

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好的榜样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是德育具体化、形象化的现实体现,幼儿身边的朋友是最容易模仿的对象,在幼儿园里,孩子们接触最多的是身边的小伙伴,对于幼儿来说,身边小伙伴的一举一动是最容易被模仿的。但是,幼儿的道德认知水平不高,辨别是非能力较差,所以,模仿有好的一方面也有坏的一方面,我们提供一个优秀的范例让他们照着去模仿,就能让幼儿形成一个好的行为习惯,反之,就会适得其反。好的范例有时甚至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为了帮助有些幼儿不愿刷牙的坏毛病,培养幼儿讲卫生的好习惯,教师可以将已经养成刷牙习惯的幼儿请到台上给大家表演刷牙的舞蹈,例如舞蹈《乐乐的小白牙》就是表演一个喜欢刷牙的小朋友每天怎么样坚持刷牙的故事,我们还可以将这些表演者的照片贴在宣传栏里。这样,无需教师讲很多的道理,幼儿就会照榜样去做。一段时间以后,宣传栏中孩子的照片会越来越多。舞蹈《我有一双小小手》表演的就是小朋友爱洗手的故事,教师可以配合榜样教育,出示两张画着小手的图画给幼儿,一张是肮脏的小手,一张是干净的小手,组织大家讨论:“你喜欢哪只小手?”孩子们在纷纷发言中,懂得了不少道理。一旦道理明白了,洗手自然逐渐成为了孩子们自觉的行为。

父母的榜样力量对孩子品德的形成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孩子的启蒙老师是父母,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俗话说:孩子的行为表现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因此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活中互相尊重、互相谦让,与同事、邻里和睦相处、关心他人、尊重长辈、爱护孩子,为孩子提供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幼儿做出榜样。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潜移默化地对子女施加一定的德育影响。家庭德育是一种渗透式教育,是通过与孩子的密切接触,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所以家长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如谈话、看书、讲故事、讨论等,来帮助幼儿分析遇到的困难并用自己健康的情感去打动孩子,从而增长孩子品德认识的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和谐的家庭氛围,正确的家庭教育,有责任感的家长,能给孩子一个健康的道德教育环境,对幼儿道德教育有着深刻地影响。

三.充分利用信息环境促进幼儿德育的健康发展

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社会,人们获得信息知识的外部环境变化无常,这对幼儿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种信息环境对幼儿品德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这些外部信息包罗万象的,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幼儿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要对这些信息加以控制和选择,发挥有利于幼儿品德发展的各种信息,从而促进幼儿品德的健康发展。家长要选择适合自己孩子年龄段、有利于孩子品德健全发展的图书和音像放在家里幼儿经常活动的地方,避免一些不良书籍出现在家庭中。父母应多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家长和孩子共同讨论书中的内容,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等。孩子还可以从书中找到学习的榜样。

现在的孩子都喜欢看电视,玩电脑,家长不应该强制性的制止,相反,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喜好抓住机遇进行道德教育,在它们玩电脑看电视的过程中及时提醒剧终人物的优缺点以及让幼儿回答他们应该怎么做,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父母只要管理好孩子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并对电视和电脑的内容进行筛选,大可以放心的让孩子玩。让孩子看一些玩一些有关道德教育的动画片和能促进想象力、创造力发展的游戏等。这样不但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还能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在寓教于乐中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德育,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幼儿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我们的下一代定会成为德才兼备的祖国栋梁。

参考文献:[1]于佳.对幼儿德育的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

[2]黄励华.从“境界教育”到“德育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

[3]汪昱雯.童谣与儿童教育[D].浙江师范大学

[4]刘长贵.论德育与生活[J].教育理论研究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幼儿园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研究》

《加强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思考》

摘要:幼儿期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是发展智能、学习语言最快、道德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所以人的道德培养,要从小开始,要“小”字、“早”字当头。培养幼儿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目的、有组织的塑造儿童心灵的活动。

关键词:幼儿;德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6-0194-01

幼儿的德育工作有一定难度,所以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要对幼儿充满爱心,用爱的纽带联结师生关系、同伴之间和谐的环境气氛,使幼儿情感得到和谐完美的发展,同时,我们要针对幼儿年龄特点,探索幼儿德育渗透规律,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好。

“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句谚语阐释了品德的重要,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就是小时候养成的行为习惯就像与生俱来的一样,长大了都不会轻易改变,因此,作为幼儿园老师应重视幼儿期对孩子进行的品德教育,完善其人格魅力,使其成为已个品德高尚、对社会有用的人。只要把自爱之心扩大到爱别人,我们就可以把自爱变成美德!这种美德,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的心中都可以找到它的根底!

一、那么怎么在幼儿期对孩子实施品德教育呢?根据我多年的教育经验

1.将德育渗透于“爱”的教育之中。

当幼儿之间出现冲突时,单纯的严厉训斥,往往不能奏效。相反,采用榜样法和情感陶冶法循循善诱,以爱熏陶,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幼小的心灵,从而使其彻底领悟悔改。对幼儿来说,当然不可能形成什么“信念”,但要使幼儿的道德认识转化为“行为”,情感同样起着这种作用。同时,也由于幼儿道德情感和生理发展的某些特点,应更多采用这些方法,要把这些方法当作幼儿德育的基本方法。所以我们的家长对待孩子提出无理要求时千万不能大声训斥或一顿毒打,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或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而应以理说服。

2.将德育观念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中。

幼儿美好的心灵、优良品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一事一物一节课、一个活动就能见效的,它既要靠有计划、有目的、有系列的”显性教育”,如:德育课、德育活动和德育练习等,又要靠多渠道、多方位,有机渗透的’隐形教育”。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把德育自然灵活地渗透到一日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针对幼儿接触过的各种事情,随时随地的进行教育。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幼儿在具体的行为中,逐渐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幼儿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真正地为幼儿良好品质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例如,当生活中的弱小者如小弟弟、小妹妹及需要帮助的同伴交往时,幼儿会自然流露出“爱心”,并付之于行动——去帮助他人、为他人服务,当幼儿学会了正确的关心行动以后,及时地进行顺势强化巩固。如点名、或发小礼物、奖品等对有点滴良好行为的幼儿及时表扬,使幼儿逐步形成主动关心别人的良好品质。

3.把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一日教育活动中,重视教育环境的渗透作用。

由于幼儿的思维的局限性,品德教育必须直观、形象、具体才容易为幼儿所理解和接受,比如:用“拔萝卜”的故事或图书教育幼儿团结友爱,通过体育游戏培养幼儿组织纪律和集体荣辱感,通过规则游戏体验各种规则的重要性,通过区角活动使幼儿学会助人和自主,懂得珍惜劳动成果,从而学会正确的接人待物方式,逐步让幼儿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习惯,加深与同伴的感情体验和认识上的共鸣,逐渐学会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在集体活动中,幼儿应学会相互谦让,互相帮助,友好相处。教师还应做个有心人,留心观察孩子在生活中的各种行为,针对不同问题,采取集体或个别的方式进行指导、纠正,适时提醒孩子按正确的规则去做,使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得以巩固。

4.开辟愉悦的德育天地,实施道德教育。

德育观念并不意味着严肃多于微笑,刻板多于活泼。面对天真烂漫的幼儿,教师可以开辟愉悦的德育天地,抓住孩子求乐心理的需要,组织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德育活动,调动幼儿知、情、意、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为了让幼儿体验叔叔阿姨劳动真辛苦,培养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教师可设计这样的活动--《食堂阿姨真辛苦》和《能干的理发师》。在轻松活泼的活动中,让幼儿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在班级环境中设置”花儿朵朵”,让幼儿在节日花、生日花、风采花中将开心的照片,祝福的话语送到班上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布置,共同体验其中的乐趣。从而培养了幼儿热爱集体的道德情感,同时也培养了幼儿为别人的成功喜悦,快乐的健康心理。在社会活动中鼓励幼儿与自然界中的弱小生灵交往,心灵上引起共鸣,产生要呵护他们的想法。在照顾小花小草、喂养小动物的过程中,使幼儿体验到付出爱的快乐情绪。孩子们在不断的快乐中,体验自立、自信、创造和成功的欢乐,并将这种愉悦转变成自我努力,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促进了优良品质的形成。

二、做好家庭、幼儿园、社区之间的相互联系,体现良好的道德品质

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要相互一致,如果幼儿园中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而家庭则相反,孩子就会迷失方向,无法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德育教育要全面,正确实施必须要加强家园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家园联系册等,及时传递信息,相互沟通,同时要充分调动社区资源,如:幼儿和社区中的爷爷、奶奶共同联欢表演节目,可进行尊老、敬老的教育。家长、教师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社区做好调节作用,使幼儿好的道德修养从小建立起来。

论文题目(篇名、标题)是论文内容的集中概括,是论文的总纲,是传入读者脑内的第一个信息。关于德育的论文该如何选题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各阶段德育论文题目选题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学德育论文题目

1、浅谈当代中学生的德育 教育

2、浅谈农村中学德育工作改革的思路

3、论中学感恩教育与和谐校园建设

4、浅谈职业中学德育课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5、论网络对中学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6、在中学德育工作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7、论中学隐性德育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

8、浅谈中学班主任的“恩威并施”教育

9、中学政治课开展“三观”教育初探

10、营造生态文明氛围 构建和谐校园--绍兴市元培中学生态文明教育纪实

11、 家庭教育 功能的弱化与当前中学德育的困境

12、浅谈特色德育教育建设--以重庆市杏林中学儒香特色德育教育建设为例

13、利用地方德育资源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 方法 探讨

14、论中学德育中的人文关怀

15、浅析中学时期的思想道德教育及对大学生的影响

16、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德育渗透之浅谈

17、价值多元化背景下中学德育创新论析

18、心理学辅导技术在中学生态德育的实践初探

19、国外中学德育教育模式及其对中国德育教育的启示

20、实现大学与中学德育有效衔接的思考

21、城乡结合部初级中学德育工作策略

22、中学德育教育实效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23、互联网思维背景下对中学德育的新解读

24、浅论团体心理辅导在中学德育中的运用

25、深化初中学生的责任意识

26、农村中学德育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关系的思考

27、道德信仰失范背景下的中学德育困境

28、浅析多媒体网络促进中学德育的发展

29、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德育评价理论探讨

30、地理教学德育要素的挖掘与利用探讨

31、“微时代”背景下的中学德育工作探析

32、中学思想政治教师专业素养研究

33、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化低效分析

34、与“生”俱进 优化德育策略

35、时事政治融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策略研究

36、初中德育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37、对中学德育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38、新媒体下的翻转课堂对提高中学生政治课学习兴趣的作用

39、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举隅

40、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理念新探索

41、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探究

42、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43、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兴趣培养之尝试

44、中学德育人文关怀缺失的现状

45、“和 文化 ”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探究

46、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学探索

47、面向浅谈核心素养的德育课程体系建设

48、中美中学德育实施之比较

49、班级道德讲堂对中学德育途径的创新

50、学习儒家经典文化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51、浅谈乡镇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生态体验

52、历史课堂的德育教育手段初探

53、浅谈中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德育培养

54、让德育为中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55、浅析新时期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56、关于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调查--以武汉市弘桥中学为例

57、如何把中学思想品德课的功能发挥至极致

58、生命教育视野下对中学德育的 反思 与探索

59、利用漫画试题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0、中学历史道德教学实效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1、浅谈如何对高年段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62、浅谈中学德育中的赏识教育

63、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记北京市华侨城黄冈中学以德育人的校长徐超

64、让雷锋精神之花在中学校园美丽绽放

幼儿园德育论文题目参考

1、也谈幼儿分享意识与谦让行为

2、如何在农村幼儿教育中渗透德育

3、幼儿的德育养成APP教育软件的设计与应用

4、浅谈农村幼儿教育的弊端及改变策略

5、幼儿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6、浅析幼儿品德教育问题及策略

7、德育教育应从小抓起

8、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

9、美国品格教育对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实施的启示

10、幼儿园书法教学浅议

11、幼儿园语言教学 高效课堂 的建构思路分析与实现

12、构建以微信为载体的网络文化德育平台的若干思考--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13、浅析 中国传统节日 教育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影响

14、构建合作型德育模式,促进幼儿德育可持续发展

15、浅议幼儿美育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

16、幼儿园德育过程中实践活动案例研究

17、德育应从娃娃抓起

18、让德育之花在幼儿教育中常开

19、我园加强幼儿德育工作的实践研究

20、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及对策

21、农村幼儿教育中德育教学的渗透路径

22、浅谈幼儿园开展德育活动的有效途径

23、如何在幼儿的点滴生活中渗透德育内容

24、关于新视角下幼儿师范生德育价值取向探析

25、浅谈幼儿教师素养对幼儿德育的潜移默化

26、刍议把握幼儿园德育的契机

27、初探我园德育教育的创新途径

28、情感教育在幼儿德育教育中的实施

29、试论幼儿德育教育的有效 措施

30、基于教师角度下开展农村幼儿德育工作初探

31、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

32、试析幼儿园晨练活动的意义及组织策略

33、浅谈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在幼儿园的挖掘与利用

34、如何对小班幼儿进行常规教育

35、让幼儿具备竞争意识

36、浅析幼儿园分享教育的有效策略

37、以主题性游戏促进幼儿德育教育的发展

38、情感教育在幼儿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浅析

39、开展幼儿品德养成教育的途径

40、浅谈德育课程师生角色互换教学的“多赢”效果

41、让音乐艺术渗透幼儿园常规教育

42、浅谈幼儿的德育教育

43、在幼儿心中播下“德育”种子

44、幼儿德育宜化虚为实

45、学前教育 专业英语 教学中听说能力的培养策略

46、幼儿舞蹈对幼儿启蒙发展的重要性

47、幼儿园德育教育工作的心得

48、推动学前德育教育新发展

49、幼儿的音乐教育的误区与对策

50、浅谈幼儿园交互式主题墙饰的创设

51、浅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思路

52、试论幼儿分享教育

53、幼儿教育如何融德育于幼儿生活

54、如何对幼儿开展德育教育

55、浅析德育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法

56、有效推进幼儿品德教育工作的探索

57、幼儿师范学校德育课困境与对策探究

58、学前教育师范生师德培养的途径和措施--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59、幼师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60、基于洛克幼儿教育思想谈我国幼儿园教学理念--以《教育漫话》为例

61、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新视角

62、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63、神话 传说 对幼儿德育的培养

64、培育核心价值观从幼儿德育入手

中职、高职班主任德育论文题目

1、中职院校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漫谈

2、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探析

5、中职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9、中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激励的策略

10、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困境与策略

11、中职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构建

12、职专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的方法论

13、职业院校班主任工作应突出德育为先特点

14、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探讨

15、职业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研究

18、职校班主任德育工作探析

19、职高班主任用爱心构建德育教学

20、职高班主任德育工作优化策略探究

21、职高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提升措施研究

24、用系统化的理念引领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

32、倾注爱心讲究艺术--浅谈职校班主任德育工作

33、浅析中职学校加强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措施

34、浅析中职学校班主任德育管理有效措施

35、浅析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36、浅析艺术类中职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37、浅谈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措施

38、浅谈中职班主任的德育管理

40、浅谈职业中专班主任如何开展学生的德育工作

41、浅谈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德育工作

42、浅谈职业学校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教育

45、论中职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构建

46、论职业教育中班主任的德育创新

48、基于“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中职班主任管理艺术

50、管育结合的中职班主任德育探讨

51、关于中职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思考

52、高职院校德育教师-班主任团队管理研修班 培训心得 体会

53、高职院校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途径载体

55、高职班主任德育工作浅析

各阶段德育论文题目选题参考相关 文章 :

★ 德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

★ 班主任教育论文题目选题大全

★ 中学德育课题开题报告精选

★ 班主任德育论文范文6篇

★ 教育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

★ 小学德育教育参考论文2500字

★ 各类保险业论文选题题目

★ 班主任德育论文范文6篇(2)

★ 班主任德育论文范文6篇(3)

★ 数学教育毕业论文题目参考选题大全

教育论文范文3000字幼儿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才需求在未来也将趋向全球化,幼儿 教育 事业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进而影响一国综合国力的兴衰。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幼儿教育论文3000字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幼 儿教 育论 文❤☸

✎✎~~~学 前教 育的论 文❤☸

✎✎~~~幼 儿礼 仪教 育论 文❤☸

浅析幼儿教育教学现状及发展         一、目前的幼儿 教学 方法 主要存在的问题

1.教学呆板化

现行的幼儿教育带有应试教学特征,重视知识传授和教学讲解,要求学生背诵、默写,以硬性方式达到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幼儿思维的发展,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容易导致思维的僵化,陷入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不利于幼儿潜能的开发。

2.知识陈旧化

知识和科学都是不断发展完善的,知识更新周期也在不断缩短,幼儿教学内容也要与时俱进,实时更新,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理念,传授先进的知识,使用先进的教材,才能培养先进的人才。

3.教学枯燥化

幼儿正处于认识世界、发现世界的初期,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注意力不易集中,喜欢观察、玩耍。在教学中采用静态教学法,要求幼儿掌握既成结论,强调了思维的模式化和规律性,不利于幼儿创造性的发挥,老师要运用动态教学方法,引导幼儿思考,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4.教学封闭化

封闭化教学是指老师直接灌输结论,重视背诵和记忆,强调 经验 和模仿训练,缺少思考过程和思维发展,限制了学生的 想象力 、创造性,将学生思维禁锢在狭小空间内,被动接受知识,思维得不到训练。

5.学生学习被动化

幼儿年龄较小,自制力较弱,局面容易失控。有些老师为了避免意外情况,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忽视学生的自我发现环节。主要由老师主导课堂,幼儿实践机会少,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或者按照老师要求全部照搬,缺乏思维过程。

6.课堂不规范

幼儿教学内容都是基础知识,简单易懂,一些老师便忽视教学的规范性,不重视课前准备和教材研究,课堂上自由散漫,思想发散,不能有效保障知识的科学性和教学的有效性。

二、针对上述问题,具体有以下做法

1.充分应用教材,研究科学教法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即使是幼儿教学,老师也应重视教材,充分掌握教材结构,熟悉教材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考察与研究,建立教材各章节的联系,提炼教材重点和精髓,将教材知识点烂熟于心。在这样的基础上,老师就能充分利用教材,在进行教学时,信手拈来,灵活运用。在知识讲解时,适宜插入引申知识点,扩展学生思维;抛出新颖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参与教学活动,同时可以串讲已学知识,相互对比,相互参照,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记忆迁移;在知识回顾时,老师可以建立知识体系,梳理教学脉络,理清逻辑顺序,帮助幼儿建立有序的知识结构。研究科学教法是指如何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将知识高效地传输给学生,这就要求老师注意研究学生的个性、思维发展状态,有针对性地制订一套符合幼儿特征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首先要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参与到教学活动,然后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表现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辨识能力。

2.培养幼儿独立思考能力

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行为,幼儿在学习中占据主体地位,教师要培养幼儿的自学能力,积极思考,自我探索,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幼儿逐步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提高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开放思维。

3.因材施教

每一个幼儿都是优秀的,需要的只是一个善于发现引导的老师。幼儿的性格各不相同,老师不能凭借个人喜好判定幼儿的优劣,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引导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克服性格上的不足。例如,对于顽皮好动的幼儿,可以多带领他们参加实践活动,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对于捣蛋的行为不能斥责,要慢慢引导,启发幼儿正确地创造、行动。

4.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对学生的感官刺激较大,易于吸引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带动幼儿的情绪,积极思考,深入探究,提出具有创造性的意见,开发自身潜力,促进思维发展。比如,在进行水果相关内容讲解时,老师可以展示图片、播放视频、使用真实水果,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学生情绪高涨,全身心投入,对知识的接受效率高,理解记忆效果好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把握教材的结构,根据幼儿的特点制订合适的教学方法,直观教学,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意识和学习能力,将丰富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于教学过程中,从而开发幼儿智力,刺激幼儿的创造性,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科学人才。

浅论幼儿教育中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1幼儿教育中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有助于中华民族美德的传承

从古至今,我国都非常注重培养人的美德,且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盛名。在我国古代 典故 中,“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卧冰求鲤”、“孔融让梨”等 故事 中,涉及到的每个人物都具有一定的美德,或知恩图报,或孝顺谦让。因此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将这些典故向幼儿们进行讲述,让他们能够从故事中认识到中华民族美德,并逐渐理解礼仪的含义,这样就有助于将中华民族的美德不断的传承下去。

提升幼儿的交际能力

在幼儿时期,作为交往与交流的桥梁和纽带,礼仪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内容。只有当幼儿在懂得礼仪的基础上,其才能与长辈以及同龄人进行更好的交流和沟通。如果一个人不懂礼仪,其给别人的印象分就会大打折扣,同时这也不利于其与他人之间进行友好的相处。古人孔子有言:“不知礼,无以立。”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为:如果一个人不学习礼貌礼仪,则没有能够立身的地方。因此可以看出对于人来说,礼仪学习意义非凡。因此幼儿教师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引导幼儿掌握一定的行为举止,并明白正确的礼仪表达是怎样的。只有学会尊重他人,自身才能受到他人的欢迎和尊重,因此教师需要在幼儿教育中,积极的促使幼儿与他人之间形成良好的交际关系。

促使幼儿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加强礼仪教育,还能避免现实生活中出现较多的小公主、小皇帝的现象。通过礼仪教育,幼儿就能明白如何感恩,同时促使自己的身心均能获得健康的发展。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些青少面误入歧途,均与其小时候受到的教育具有很大的联系。并且由于年龄的增长,其自身的恶习没有获得良好的改正,从而对身心健康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加强礼仪教育,这样才能促使幼儿的身心获得更加健康的发展。

2幼儿教育中礼仪教育的实施方法和策略

在幼儿日常生活中融入礼仪教育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一般涉及到很多的日常活动,且每天幼儿们都会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其性格的养成也会受到的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在幼儿教育中有效的实施礼仪教育,就必须在日常活动中融入一定的礼仪教育。幼儿园的老师首先需要培养幼儿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卫生习惯。例如饭前便后洗手;吃饭时不能到处张望;睡觉时间不能大声吵闹;玩具用完了需要放回原处,并摆放整齐;个人的物品用完之后需要整齐归放等。早上或者傍晚在幼儿园看到老师,需要向老师问好,如“早上好”、“晚上好”等。日常出行不让父母抱着等。通过这些小习惯的逐渐培养,幼儿就能慢慢的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组织多样化教学活动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为了促使礼仪教育获得有效的实施,幼儿教师还需要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以转变,并对礼仪教育加强宣传,同时积极的开展和组织一些内容丰富的特色教学活动,并为幼儿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礼仪的环境,这样就能在整个幼儿教育中始终贯穿礼仪教育。例如,在礼仪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学校的广播,增设一些专题内容,来达到宣传礼仪教育的目的。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一些礼仪教育的专项活动,并利用自己的亲身行为将 文明礼仪 传授给幼儿们,这样一来,幼儿就能耳濡目染,逐渐形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从而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在幼儿的整个教育中贯穿礼仪教育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在开展礼仪教育时,还应注意在幼儿的整个教育活动中都贯穿礼仪教育,并且要在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将礼仪教育的内容加以融入和渗透,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幼儿就能对自己的行为自觉的进行约束,同时还能将不良的行为习惯加以改正,从而学会做一个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人。幼儿在参加自己喜欢的教学活动,或者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也需要将其中包含的礼仪教育内容充分挖掘出来,并将礼仪教育的价值充分的体现出来,这样才能帮助幼儿们掌握更多的、更正确的礼仪。

通过实践帮助幼儿巩固 礼仪知识

在礼仪教育实施的过程中,礼仪教育除了进行礼仪知识方面的教育之外,还涉及到加强的实践性以及操作性内容。因此幼儿教师在进行礼仪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向幼儿们讲解礼仪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幼儿们加强实践和操作,这样幼儿们才能掌握真正的礼仪知识和行为。

3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文明的程度也逐渐提升。而由于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礼仪教育的也有了更高重视。因此各个学校都需要加强学生们的礼仪教育。而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也需要采取有效的 措施 实施礼仪教育,这样才能促使幼儿们掌握一定的礼仪知识,从而实现自身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琳.礼仪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法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

[2]傅媛蕾.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就餐礼仪教育的意义及方法[J].价值工程,2010(35):176-178.

[3]高桂梅.农村幼儿教育中“小学化”现象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1.

[4]姬娜娜.浅析德育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法[J].学周刊,2015(21):102-103.

[5]宋巍.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实施小班幼儿礼仪教育的有效尝试[J].文教资料,2014(35):107-108.

浅谈电脑教育游戏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电脑教育游戏与电脑游戏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结合声音、图像、等高端技术创造的一种依赖于电脑运行的程序,但在内容上,电脑游戏是以娱乐为主,电脑教育游戏则是以教育为主的一种寓教于乐软件,用电脑教育游戏中生动的游戏画面,充满挑战性的游戏内容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孩子更积极主动地探索并从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一、何谓“电脑教育游戏”

教育游戏是专门为特定教育项目而开发的游戏,将教育性和娱乐性融为一体,以游戏娱乐作为教育教学的手段,通过游戏的方式完成教育过程,是严肃游戏的一个分支。

电脑游戏具有真实性、趣味性、目的性等特点,通过逼真的画面,优美的背景音乐和丰富的游戏内容吸引玩家。2002年12月份,一个名为《军事演习》的电脑游戏为美军士兵执行反恐维和行动提供了另类的训练手段。据美军统计,未参加过实战的飞行员首次执行任务的存活概率只有60%,而进行过计算机模拟训练的飞行员存活概率可以提高到90%。此后更多的 射击 类游戏被美军应用到士兵的训练中。而电脑教育游戏它不同于电子游戏,电脑教育游戏将将教育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在满足玩家娱乐的同时也可以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

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是由快乐原则支配的。体验电脑教育游戏的过程也是快乐的。电脑教育游戏利用孩子对好奇心理,刺激孩子感官,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上的三维目标。孩子体验游戏的过程也是他们学习的过程,在一定的游戏规则内,需要不断的进行探索和思考,才能找到通关游戏的技巧,获得知识与技能,因此,电脑教育游戏不仅提高了孩子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锻炼了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在没有教师管制的游戏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所以在幼儿教育方面,教师也可以将电脑教育游戏融入到教学工作中,使孩子在体验游戏的过程中,能提高孩子相关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二、电脑教育游戏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游戏

很多教师和家长把电脑游戏看做洪水猛兽,用各种办法组织孩子玩电脑游戏,但是完全禁止孩子玩电脑游戏是不可能的,既然不能完全杜绝这种现象,不如以“疏”为主,利用好孩子爱玩游戏的特点,进行电脑教育教学。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过程中,枯燥乏味的传统教育方式并不能提高教学效率,我们需要从孩子的兴趣入手,用游戏来提高孩子听课的注意力。例如在英语课,我们可以选择类似于金山打字游戏这类的电脑教育游戏,金山打字游戏中有一个名为“生死时速”的小游戏,逃跑和抓捕双方都需要快速打出英文 文章 来逃离对方抓捕或抓捕对方,教师可以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在同学之间开展比赛,想要赢得游戏胜利,需要熟悉英文文章甚至背诵下来,这样做即提高了孩子学英语的乐趣也达到了到英语教学的目的。

(二)将游戏作为完成学习任务的奖励

同样是利用孩子对于游戏的兴趣,既然孩子喜欢玩游戏,教师就把玩游戏作为完成学习任务的奖励,谁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谁就可以玩电脑游戏。那些喜欢玩游戏的孩子就会集中注意力听讲,努力完成课堂中的学习任务。这样,教师可以从另一方面督促孩子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这种方法也可以推广给家长,在家庭和学校一起实施,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才能玩游戏,一方面孩子完成了学习任务,另一方面也适当给予孩子放松的时间。长此以往,孩子会懂得珍惜时间,会明白努力付出就能得到回报的道理。

(三)利用游戏培养良好的 兴趣 爱好

教师可以带领孩子玩一些如 五子棋 ,象棋,钢琴键盘等积极向上的游戏,在同学间开展比赛,利用孩子的好胜心和对游戏的热爱,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能发掘孩子的潜力。在游戏的同时,教师还可以讲解相关知识和历史,拓宽孩子的知识层面,甚至可以教一些简单的FLASH游戏制作,让孩子们动手自己制作简单的五子棋游戏。由于孩子年龄较小,知识储备量不够,阅读书籍方面有很大困难,而电脑教育游戏以声音、文字、图画相结合的形式,带给孩子最直观的感受,使孩子产生阅读的兴趣。同时,这种阅读方式可以提高孩子的想象力。游戏中积极向上的精神会诱导孩子产生正确的人生观和理想,从而促进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

三、电脑教育游戏在教育过程中的弊端

现如今电脑游戏的弊端,易成瘾。电子游戏会刺激大脑,给人快感。与吸毒不同的是,玩电子游戏所产生的胺多酚完成是人自身产生的,不会对身体带来伤害,但是在精神成瘾方面与海洛因十分相似。电脑也会伤害 儿童 的眼睛,教师和家长应掌握好时间减少电脑对儿童身体带来的危害。孩子的身体正处于发育期,因此,教师和家长在利用电脑游戏进行教育教学的同时,应尽量控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多带领孩子在 户外运动 ,使孩子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教育中引入电脑教育游戏教学是个正确选择,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教师应多引导幼儿进行游戏教育,激发幼儿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避免发生玩游戏成瘾的状况。同时也应注意幼儿身体健康情况。但如何设计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电脑教育游戏,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还需广大教育人员坚持不懈的研究和探索。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和基础教育的质量。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素质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摘要: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要鼓励幼儿的好奇心,注重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自主能力和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树立幼儿的自信心,拓展幼儿的活动空间。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参加各种学习班,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在进行幼儿教育时,我们应该有大教育观。

关键词:素质教育 全面发展 教师 幼儿

面对新的时代和新的变化,如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我认为要提高幼儿教育主要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教师素质培养方面

(一)、—重视儿童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及培养。

幼儿教育是人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启蒙教育,为整个人生奠定基础。对于如何在幼儿园中有效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幼儿敢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的能力,我认为主要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⒈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⒉注重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3.注重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⒋注意发展幼儿的自主能力

⒌注意合理培养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

(二)、重视加强幼师的道德与专业教育。

为了加速师资培养,提高师资素质,对在职幼儿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继续教育是各类幼儿教师不断进行教育思想、专业知识、技能的更新和补充拓宽的一种追加教育。为了适应幼师发展社会化的需求,幼儿教师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

1、幼师必须加强专业的补偿教育;

2、幼师必须加强专业的更新教育;

3、幼师必须加强专业的提高教育;

(三)、具备大教育观念。

大教育观,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顺应时代幼儿教育的发展。它强调,对儿童的教育,不能仅依赖于学校,而应是家庭、社区和社会配合学校一起进行,这样才能取得教育的合力效应。强调这一点,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家庭和社区,作为幼儿生活的主要文化环境,或者作为对幼儿产生作用的最“亲近”的环境,对幼儿的影响相当大;

2、幼儿园是人生启蒙的第一站,是人性真善美体学构建的发端,而它的教育不是以书本为基础,其本身就是面向社会、面向幼儿的周围环境和生活。我们要引导在社会中、在生活中认识事物,培养情感,促进幼儿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得以发展,可以说,幼儿园的教育是一种完全的面向社会开放的教育;

3、家庭、幼儿园、社区和社会构成的大环境是一种大体系,对幼儿进行教育必须依赖于这种大体系,而且在这种大体系中,幼儿园和其它两者之间发生着交换和融合,幼儿园不能单独成为一个独立的环境;

二、幼儿素质培养

我们经常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打基,教师为本。根据当前幼儿教育改革的实际,对幼儿教育的要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我们必须顺应潮流,迎接挑战,把握现实,下功夫抓好幼儿的素质教育,使幼儿在德、智、体、美几方面全面发展。

在具体工作中,应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规定,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从而提高幼儿的素质,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让幼儿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提高其自觉性

由于幼儿园的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家处处以自己为中心;在与同伴交往中,他们常常从自己的需要出发,事事都想占上风。如两个男孩上体育课,同时去抢一个皮球。他们都会说自己最先拿到皮球,因此互不相让,都抱着皮球不放并用脚踢对方。为了解决争端,我们应该说:“请把皮球给我,你们商量好谁先玩,或一起玩后我再给你们。“在这里我并没有对他们进行诸如“好朋友,不该打架“或“你们谁让一让,等一会儿再玩不可以吗?“这类的说教。因为那样做并不能解决争端,让幼儿自己去思考,并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幼儿来制定某些规则,老师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尊重幼儿的想法,使规则更符合幼儿的需要和实际,且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幼儿发现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体验到在幼儿园交往与生活是有纪律、有规则的,如果不遵守它们,自己的需要就不能得到满足,而自己愿望的实现不能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前提,从而加深对规则意义的理解,提高自觉性,逐渐改掉蛮横,任性,自私自利的毛病。

2、尊重幼儿自尊、多说“悄悄话”

如果对常违反纪律的幼儿高声训斥或对其进行惩罚(如罚站、罚收拾玩具、与群体隔离),这会严重挫伤幼儿的自尊,甚至可能会从内心产生“逆反心理”。长此以往,会使幼儿成为“油盐不进的四季豆”,对纠正幼儿不良行为极为不利。有个女孩上课不听讲、爱讲话,老师叫她站起来改正了再坐下。她才不理这一套呢,偏不站起来。老师生气地拉她起来,没想到她竟歇斯底里地大叫大哭起来。老师拿她真没办法,只好随她。有一天,上课时老师发现她手里拿着玩具并和旁边的幼儿讲得津津有味,老师连续提醒了三次她也没听见,于是,老师轻轻走到她身边俯下身子温和地对她说:“你看,小朋友都坐得端端正正,也没讲话。把你的玩具给老师玩一玩,放学后再给你,好吗?”她愉快地把玩具给了老师,而且马上坐得端端正正。教师应知道自己的作用不是指责、批评,更不是惩罚,而在于引导和支持幼儿的努力,使幼儿掌握是非的标准。老师不妨俯下身子对犯错误的孩子说说“悄悄话”,孩子定会认真听你说,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老师所讲的道理,愉快地改正自己的错误。

3、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

每个幼儿都有优点,每个幼儿都希望得到伙伴的喜欢,任性、淘气的幼儿也不例外。老师要透过幼儿的任性、淘气、不听话的表面:去寻找他们内心隐藏着的美好品质,及时鼓励、表扬,帮助其纠正不良行为。

孩子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是他们走入社会的第一站。我们作为老师就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受水平,创造每个儿童的适应环境,多和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指导幼儿在与周围的人、事、物的交互作用中进行身心活动和素质的培养,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能得到发展。使他们既有初浅的文化知识;又有健康的体魄、高尚的品德、美好的情趣;有爱心、关心人、意志加强、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在做好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的同时,绝不能忽视社会这个大家庭对幼儿的的影响,社会是个大课堂,各行各业、方方面面、生活中到处都是教育孩子的环境。都有杰出的人才让幼儿模仿、敬仰。同时社会又是复杂的,有好人坏人,有好事,有坏事,孩子一时难以分清,一旦步入误区,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我们的明天,让全社会都来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使我们的幼儿教育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作者:程阳东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在对幼儿进行 教育 活动中,幼儿园教育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3000字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幼儿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教育课程”,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创设动态的、多元的幼儿园教育环境,不仅可以充分顺应幼儿不同的发展潜智、学习方式以及学习需要,而且能够让 儿童 在与环境、材料的有效互动中大胆地探索、充分地表达,获取各种有益的 经验 ,最终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

[关键词] 动态环境;多元性;参与性;渗透性

幼儿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教育课程”,在开发幼儿的多元智能、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就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良好的幼儿园环境就像一个“会运动的生命体”,会随着幼儿的身心发展变化而改变,孩子们可以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地促进自身的发展。因此,如何创设一个动态的幼儿园教育环境,让孩子与环境实现真正的“对话”,并在“对话”中得到全面发展应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一、“以动制动”——幼儿园动态环境创设的基本指导思想

儿童是有着无限发展潜能的个体,但儿童的潜能开发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儿童的发展成长是动态的,他们的潜能也就需要不断地激发,这就意味着各种教育元素只有不断地更新、变化并适应儿童发展的需要,“以动制动”才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其教育功能。就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来讲,就是要保持环境的动态性。

动态的幼儿园教育环境首先意味着环境创设在形式上要体现变化性、流动性,意味着环境创设要依据不同的环境特点而布置,突出环境本身的教育属性。户外环境和室内环境的布置本身就存在非常大的不同,适合室内环境布置的形式本质上并不适合户外环境,如室内环境中的各种主题区角(如游戏区、手工制作区等)就不适合置于户外,而空阔、开放的户外环境本身决定了儿童在与环境互动时进行的更多是大的肢体活动,不考虑这种环境布置的差别性就容易造成不同环境功能的相互干扰和冲突。

其次,动态的幼儿园教育环境意味着环境创设在内容上要富于变化,并且这种变化不仅要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特点,要凸显、传达特定的教育信息,还要能让儿童与之不断地互动,才能让环境“会说话”,这就离不开教师提供相应的支持。目前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普遍存在过于注重环境创设本身的丰富性而忽视儿童的真实需要、环境创设与课程相互脱节等误区。[1]环境被认为不需要教师介入就能自行发挥其教育功能。为此,在实践中要注意环境的创设在内容上不断变化的同时,既要考虑与儿童发展的适应性,还要融入教师的课程计划,才能真正实现儿童在与环境的对话中成长。

总之,动态的幼儿园教育环境从总体上讲要能体现出一种“空灵性”,不仅在形式上能够促进儿童与环境发生多元的互动,而且能够在内容上激发儿童不断地想像、思考与操作,促进儿童自主学习的同时,辅以教师适时的教育支持,最终使幼儿园环境发挥“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2]

二、幼儿园动态教育环境创设应体现的特点

(一)幼儿园动态环境创设应体现多元性

建构主义认为,幼儿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儿童往往通过亲身体验,运用自身已有经验来解释和分析自己所面对的各种现象和事物。[3]因此,儿童的学习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环境支持。幼儿园环境是个大概念,它不仅包括与幼儿接触最频繁的课堂环境,也包括课堂之外的园所环境。首先就外部环境而言,动态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可以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各个角落。如在幼儿园大门入口处,我们根据幼儿园门厅弧形的墙面结构,量身定制了一个直通二楼的多功能玩具区,孩子们可以通过钻、爬、攀、滑等多种方式来上下楼梯。理想的游戏场所不仅为孩子灵动的思维插上了想像的翅膀,同时也发展了孩子的运动智能。在楼梯拐角处我们安放了多面镜子,孩子们无论站在楼梯拐角的哪个位置,都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自己,以此激发孩子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其次就班室环境而言,它作为幼儿园日常环境创设中最主要的部分,本身要与班室内部所要发生的既定教育活动相对应。很多教育元素要在班室有限的空间格局内很好的整合在一起,体现了班室教育环境本身所要求的集约性和整合性。因此班室环境的布置需要教师能在小地方做大 文章 。班室内部整个三维的立体空间都可以纳入到动态教育环的境创设中来,而不仅指墙面环境创设,也包括区角环境整体格局的安排和布置等。班室内每一方面的环境布置又有着它特定的规律。

实践中,为保证环境创设的质量,在班室环境创设上我们首先是从美化墙面开始的,然后逐渐过渡到其他方面的环境布置,如利用悬吊的方式将班室的上部空间开辟成展示儿童作品的平台等。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渐提高对教师的要求,同时也不断完善和加深教师对教育的理解。

(二)幼儿园动态环境创设应体现参与性

在幼儿园日常教育环境的创设过程中,很多情况下儿童是被排除在外的,这实际上并不利于环境教育功能的发挥。首先,要保证幼儿园环境的内容和形式的动态性。仅仅依靠教师,不仅工作量非常大,而且环境创设仅由教师一手包办,必定难以避免教师以成人的价值标准思考问题,最终还会影响环境本身的教育功能的发挥;其次,儿童同样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本身又是具有主动发展能力的独立个体,他们具有参与创设同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教育环境的能力和需要,这种需要理应得到满足和尊重。儿童的学习不仅包括直接的感知,更主要的还是亲自参与的过程。在参与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能体会到主人翁的角色意识,而且通过亲身参与可以锻炼自身的操作能力,激发想像力。此外,通过感知自身劳动成果在环境创设中的体现,孩子们会形成对班级、幼儿园和教师的热爱,以及一定的自我效能感,最终促进儿童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幼儿园动态环境创设应体现渗透性

幼儿园动态环境创设的渗透性一方面是指环境本身所包含的教育元素要多元、综合,另一方面指环境创设要能增强儿童的积极体验。首先,许多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包含的教育元素往往过于单调、僵化,虽然环境内容和形式处于不断的变化中,但彼此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联系,教师习惯于将幼儿园环境分门别类地进行创设,而较多的忽视不同环境功能之间的综合和交叉。生态环境教育的相关研究则认为,环境教育一方面要注重通过“多领域综合”的方式具体实施,另一方面可以采取主题活动的形式来整合各种教育元素。[4]因此,我们在实践中针对幼儿园学期教育工作重点,确立每月的活动主题,并紧紧围绕主题创设出适宜的教育环境,如我们利用 教师节 、 国庆节 、新年等重大节日,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主题创设活动,使孩子们在动态的教育环境中各种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另外,班级环境创设要以丰富、增强儿童真实的生活体验为目标,才能最大程度地体现环境的教育功能。目前许多幼儿园环境创设存在唯美的误区,环境建设注重美感和审美价值本无可厚非,但过分追求色彩的艳丽和刺激以及精致的装饰效果都是不可取的。[5]忽略儿童真实体验的环境创设没能从儿童真实的生活情景出发,仅能短暂地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却无法引导儿童对周围环境进行更为深入的实践和思考。因此,我们在进行班级环境创设时十分重视联系儿童已有经验,潜移默化地对儿童施加教育影响。如在教学活动“超市理货员”中,教师就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浓缩的真实超市环境,孩子们扮演着营业员的角色,教师则一改过去统领课堂的角色,通过选用具有区域特点的货架,让孩子们自主思考和探索超市不同区域的划分,促进孩子在开放的环境中积极的思考,主动的探索,在真实的情景中体验着角色的责任,练习通过协商解决问题,从而增进他们交往的能力,使得适宜的教学环境为教育目标的达成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三、幼儿园动态教育环境创设的要点

第一,教师在孩子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要扮演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动态的幼儿园环境本身直接传递给儿童的教育信息是有限的,特别是当环境本身包含有教育者明确的教育意图和丰富的教育元素时,儿童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很难自动地吸收和转化其中隐含的教育信息,反而有可能由于环境本身的复杂性使儿童变得无所适从。因此,环境要能真正“会说话”,同儿童发生深刻的互动,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支持。环境中的教育元素只有通过教师才能“流动”到儿童感知和体验的过程中,最终内化为儿童自身的经验和理解。

第二,要对幼儿园环境进行持续、科学的评估。虽然我们明确了幼儿园动态环境创设要体现多元性、渗透性和参与性等特点,但作为一种“动态”的教育环境客观上要能很好地体现这些特点,还需要对之进行不断的评价与评估,才能保证幼儿园环境创设不偏离教育目标。此外,评价本身也为教师深入 反思 环境创设过程中的各种教育理念、提升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理解提供了契机。因此,确立一系列相对科学、合理的评价形式、标准和体系至关重要。

第三,以多种方式提高幼儿教师关于环境创设的专业素养。幼儿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同显性课程一样也面临着课程转化的问题。按照古德莱德的说法,课程有五个层面的存在形态,从理想的文本到形成儿童的 学习经验 ,必须经过教师的领会和实施才能真正实现。因此,要充分发挥幼儿园环境的教育功能,必然对教师有关“环境课程”的专业素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而且由于环境课程本身的内隐性,教师形成关于环境创设的专业素养不仅仅是简单的理论学习所能实现的,还需要幼儿园灵活采取多种形式给予充分的支持,如建立一定的学习型组织、形成常规化的教育研讨氛围等,以促进教师对环境教育与环境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费萍.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几个问题.早期教育,2003,(6)

[2]刘小青.浅谈幼儿园“空灵型”环境的创设.教育导刊,2008,(9)

[3]郭丽.建构主义理论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启示.教育导刊,2004,(2—3)

[4]彭蝶飞.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探析.学前教育研究,2007,(7—8)

[5]李俐.幼儿园班级环境建设.学前教育

引言

幼儿园环境创设是指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充分结合幼儿自身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幼儿周围环境中的可利用因素,把这些因素通过合适的情景活动转变为教育因素。幼儿剪纸可以高度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 记忆力 。剪纸艺术可以在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中得到充分展示和传播。

一、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幼儿园教育环境大多是由幼儿园内的教师设计的,主要以追求美观、美化环境为目的,忽视了环境对幼儿的教育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给幼儿提供的动手操作机会较少,可供操作的材料和资源比较匮乏,师生互动少,内容比较枯燥,不利于对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教育工作者应该利用科学的 方法 为幼儿创设有益的教育环境。幼儿剪纸艺术,可以培养幼儿肢体协调能力,自己动手制作的剪纸艺术品,有利于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二、剪纸艺术在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中的运用价值

(一)剪纸艺术的作用

剪纸艺术在我国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是一门可操作性比较强的艺术。剪纸艺术品给人视觉上带来透空的感受和艺术享受,如 春节 的窗花就增加了春节喜庆的氛围。剪纸具有剪不断的完整性和趣味性,并且可以达到一定的装饰效果,具有一定程度的适用性,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同时,剪纸操作简单,工具简单,造型不受拘泥。把剪纸艺术应用到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中,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二)剪纸对幼儿美术教育的作用

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正确指导和教育的重要场所,这就要求幼儿园教育重视对幼儿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幼儿教育的内容极其广泛,具有启蒙性。其中,美术教育是幼儿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美术活动,加深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引导他们发现身边事物的美好。剪纸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剪纸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幼儿动作的灵活性与精确性,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勤动手也有助于培养幼儿敏捷的思维。剪纸活动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给幼儿创造美的学习环境,让幼儿接受美的熏陶,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对传承优秀的 传统 文化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美化幼儿园环境

研究表明,教育和环境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所谓环境,就是包括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在内的所有个体生活所需要的外部条件综合。幼儿园的环境是教育工作者结合幼儿自身发展特点,精心创设的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条件。幼儿园环境包括幼儿喜闻乐见的专用场所、设施和玩具等。对于幼儿园的建设,要以对幼儿有教育价值为出发点,以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为建设目的,充分发挥幼儿在幼儿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幼儿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布置,需要师生共同参与,是师生活动相互依赖、协同合作的过程。

幼儿教育环境的创设强调幼儿的参与性,要加强环境与幼儿的互动,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忽视幼儿,即便创设的环境再精美,对于幼儿教育也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环境创设要能够对幼儿有足够的吸引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还要让幼儿简单、方便、主动地融入到环境中。加强教师与幼儿的合作,教师要时刻引导幼儿以小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和参与意识。

幼儿园环境创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做好幼儿教育环境创设工作,幼儿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有足够的了解,充分挖掘环境材料中蕴含的对幼儿教育有利的价值,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实现以上目标,必须加强幼儿的参与,让他们成为周围环境的小设计师。在环境创设中,通过亲身体验,有利于引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剪纸作品可以用来装饰环境,美化环境,在手工剪纸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剪纸创作兴趣,布置幼儿亲手设计的剪纸作品,有效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在剪纸活动中,幼儿可以尽情展现自我,充分享受“小主人”的感觉,在自信满满的同时,激发对剪纸的浓厚兴趣,培养对美的享受,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选择幼儿园环境装饰材料时,需要根据幼儿自身特点,在考虑材料的安全性、可操作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同时,还要考虑经济性的因素。剪纸是使用普通的纸成型,既可以达到点缀装饰的目的,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成本。剪纸艺术活动具有基础性、趣味性和多样性。在幼儿剪纸的活动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剪刀,保证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安全,还要训练他们的剪纸技能和熟练操作程度,培养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再指导他们叠纸,剪出一幅幅艺术作品。从易到难地教授,让幼儿更快接受,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这样不断进行折叠、剪纸,会给幼儿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幼儿在感受剪纸活动趣味性的同时,达到幼儿教育目的。

结语

近年来,幼儿教育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幼儿教育专家曾指出,最大限度地实现对幼儿的教育目标,必须重视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创设在幼儿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幼儿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剪纸艺术在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中的应用价值,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他们体验主人翁的感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让幼儿参与到环境创设中。

幼儿园教育研究论文3000字

当前,学前 儿童 家庭 教育 成为了人们关注的 热点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中国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3000字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学前儿童家庭教育3000字论文篇一 《浅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日益激烈的竞争已经使得人们逐渐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对学前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家庭教育就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得到应用,作为幼儿教育的一种重要补充,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主要是父母或其他长辈)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它会给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通过分析现今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途径和策略,从而使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有效的实施。 关键词:家庭教育 问题 对策 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接受的初始教育,其宗旨就是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对儿童来说是根本的、奠基性的。儿童出生时,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外部世界,与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相比,此时儿童好比一张白纸。家庭教育正是要在这张白纸上涂抹最初的色彩,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奠基性作用是非常关键的。 一、现今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素质普遍偏低 家长 文化 、道德素质对整个家庭活动及家庭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是决定家庭教育优劣的一个重要因素。家长文化、道德素质的高低决定家长的知识水平、品德修养,家长对早期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家庭教育方式和 方法 的运用等。同时家长作为孩子的榜样,要切实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努力改正自身的不良品行,努力让自己成为孩子学习的正面的、积极的榜样。 (二)家长教育观念认识错误 有些家长则把儿童的发展完成看成是遗传因素决定的,是自然成熟的过程,认为家长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起不到什么作用。这种家长在实际实施教育时,往往显得过于消极、冷漠,忽视自身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忽视对孩子的教育,经常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或者是认为,我不是老师,不懂得教,所以我们只管生孩子、养孩子,至于教孩子,那是学校的事。这是一种“只养不教”的观点,是一种极为不负责任、推卸责任的做法。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期望高,对孩子采用“专制型”的教育方式,这种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要求过于苛刻和严厉;有些对孩子期望低,对孩子采用“忽视型”的教育方式,这种家长对孩子所做的事情不闻不问,任其发展。 (三)家长教育方式缺乏正确引导 在如今的社会中最为普遍是溺爱型,溺爱型的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总是以孩子为中心,他们视子女为掌上明珠,采用一种永爱过度的教育方式。日常生活中,他们处处袒护,事事包办,使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其次放任型在现实生活中也比较常见,这类父母由于工作比较忙,没时间照顾孩子等原因,因而对孩子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他们往往无视孩子的存在,采取不管不问,放任自流、任其发展的做法,无论对孩子的优点、取得的进步,还是缺点和遭受的失败,他们都不予关注,不予反应。另外专制型的家长往往认为自己的观点、想法是对的,对孩子过于严厉,教育孩子的语言和方法过于简单,对孩子所犯的错误,他们的解决方式往往是打骂。 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对策 (一)提升家长素质 首先父母要加强自身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方面的修养,父母的品质,无时不在影响着孩子,家长有无强烈的事业心,有无积极的生活态度,有无正直的品格,有无宽阔的胸怀,都将成为子女道德行为和思想评价的标准及依据,也是教好孩子的基础和根本。其次家长必须努力学习和掌握一些文学、史学、语言、教育学、卫生学、营养学等方面的知识。既要主动辅导孩子学习,教给孩子科学的方法,又要对孩子提出的一些基本问题、常识作出较满意、正确的回答。若孩子一问家长三不知,或回答中出现知识性错误,这将 对子 女的学习和成才带来不利。最后家长言谈、举止、仪表是内在心灵的表现,是思想品质和文化素质的具体反映。家长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及仪表的修养。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1、树立科学的儿童观 正确、科学的儿童观具体内容包括:儿童是人,但不是小大人,不是成人的简单复制;每个儿童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特个性;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是在不断发展着的,教育应该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儿童时自身发展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儿童的发展是生物遗传、环境、社会、教育以及儿童自身等因素多层次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通过活动,在活动中获得发展,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成人应当尊重和珍视;儿童应获得全面发展,其身心发展的各方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等等 2、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建立对孩子的合理期望,并进而制定合理的、适宜于自己孩子特点、发展水平和兴趣需求的培养目标,最终通过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等方式,促进孩子在自身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向前发展。具体而言,科学的教育观的内容包括:尊重儿童的本能、兴趣和需要;注重儿童发展的自然速率、规律和水平;对儿童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认识到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以游戏为主导活动;等等。 (三)采用正确的家长教育方式 在当今社会中最适用的是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这种方式是积极的,这种类型的父母总是采取们,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表现出一种冷静的热情和有克制的疼爱。他们能够充分理解子女的兴趣和要求,经常向子女提供足够而有效地信息,并且言传身教,引导子女自己作出选择和决定。他们尊重孩子的想法,使孩子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他们对孩子的要求不会过于严厉,但也不是特别娇惯,该表扬就表扬,该批评就批评,既随心所欲地支配,也不放任自流,对孩子的爱总能够适度地把握。在家庭中,孩子和父母是朋友的关系,地位是平等的。他们之间能够相互交流,相互指正。父母把孩子当成是独立的人,赋予他们同等权利和义务。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 爱好 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父母对孩子取得的进步给予积极的肯定,而对孩子遭受的挫折又能进行合理的鼓励。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它是其他教育方式(幼儿园教育、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教育形式。家庭教育对孩子、对社会所产生的实际效用也是其他教育方式无可比拟的。因此,家长必须高度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并与幼儿园教育相结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丁连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2]李朝安:《浅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国防教育网,2012年. [3]钟莉:《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策略的思考》,江西教师网,2012年. [4]张红鸽:《浅谈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方法》,《创新教育》,2010年.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3000字论文篇二 《浅谈单亲家庭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论文关键词】单亲家庭;学前儿童;教育 【论文摘要】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家更是安全的、快乐的。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单亲家庭作为一个特殊的家庭结构出现于社会之中,由于离婚率增加、单亲家庭日益增多,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通过家庭教育使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好地面对生活,调整他们的心理活动,使其尽快达到平衡点,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单亲家庭是指夫妻双方因离婚、丧偶而仅有一方同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也叫离散家庭或缺损家庭。单亲家庭的大量出现,对于离婚的夫妻双方或一方而言,可能是一种解脱,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灾难。同一片天空下,幸福家庭的孩子在父母的教育呵护下,健康快乐成长;单亲家庭的孩子在生活中由于缺少了父亲或者母亲的关心、疼爱,而使心理受到影响。许多研究证明,单亲家庭对儿童的心理、学习成绩、品德行为等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 单亲家庭对学前儿童的影响 1.对性格的影响 单亲家庭的学前儿童往往生活在消极的家庭中,气氛压抑,缺少父亲或母亲的疼爱,容易形成性格孤僻、偏激、焦虑等性格特点,会使其形成对人很冷淡。之前生活在完整和睦的家庭里,面对家庭的突然破裂,孩子无法接受现实,无法适应无父或无母的生活。孩子的心理尚未成熟,无法去体会父母离婚的原因,会认为他们不爱自己了、不要自己了,自己是多余的,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自己不会排解,一旦受到影响,不知道该怎么办,很迷茫。特别是看到其他小朋友与父母亲亲热热、幸福美满地玩耍、嬉戏的时候,孩子就会想到以前自己也这么快乐过,现在的生活很痛苦,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卑感。长期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的子女性格会像父亲,长期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子女的性格会像母亲,这对以后的行为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2.对身体心理的影响 对幼儿的教育是父母双方共同的责任与义务,孩子与父母要多接触、多沟通,对其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单亲家庭的经济收入会减少,生活水平会逐渐降低,父亲或母亲会很忙,营养会比正常家庭的孩子吸收得少,影响其健康发育。由于父母离异,孩子不得不被迫放弃以往的习惯和态度去适应新的生活,只能选择双亲中的一个,从此组成单亲家庭,这种由内到外的改变,会使孩子对父母情感上的依恋造成伤害,所以单亲家庭往往会对孩子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单亲家庭的儿童由于经历父母的争吵,家里压抑,气氛不和谐,长期以来幼儿对父母的依赖感降低,开始怀疑自己的父母,认为自己的父母没有其他小朋友的父母好,使幼儿开始困惑、迷茫,当这种不良心理得不到及时的缓解时,严重的,儿童可能会出现不健康的人格特点。 3.对社会交往的影响 单亲家庭使学前儿童的心理受到创伤,对父亲或母亲态度蛮横,不亲切,不愿意与父母沟通,也不愿意与别人交往,尤其是在中国,很多单亲家庭的父亲或母亲不准离婚后的一方探视,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孩子看见其他小朋友在父母面前玩耍,他们会更加伤心,加之其他小朋友的耻笑,会让他们的心里更加恐惧与别人交流,与小朋友的关系处得不好,有的会讨厌父母,并会认为社会不公平,对自己太残忍,严重影响其与人交往的态度。 4.对学习的影响 单亲家庭必然会使孩子的心理受到影响,上课不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成绩,并且单亲家庭的家长为生活奔波,生活压力大,很少有时间管教学前儿童,他们无约无束任意地玩闹,导致学习成绩差,认为父母不疼爱自己,学习没有用,长期下去就会不学习,学习成绩下滑,以至辍学。 二 单亲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孩子要求过严 有些家长把生活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要求过严,孩子心理压力大,且相当多的单亲家庭家长与孩子相依为命,对孩子的期望比双亲家庭高,有的把全部心思花在孩子身上,自己节俭,尽可能满足孩子的一切,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对孩子的生活过度干预,一旦孩子的各种行为方式与自己的期望不相符,便会引起不满,出现责备等不良行为。另外,单亲家庭家长长期的过度疲劳,会使他们感到无助,从而出现过度严教。这种过度的教育剥夺了儿童的自尊,限制其自由发展,易使孩子对自己产生否定感,从而出现自卑、自责等问题。 2.对孩子监管不力 单亲家庭父(母)亲在生活方面的压力都很大,没有时间、精力和物质条件抚养孩子,他们往往把孩子交给隔代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或者疏于管教,形成管理的缺陷,有的家长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忽略了孩子的痛苦,缺少对他们的关爱。甚至有的家长对孩子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遗弃他们。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许多企业经营不善或倒闭,孩子的父母大多下岗,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不得不打工,对他们来说,能够承担起孩子的教育费用就已不错,至于对孩子的照顾,他们实在是有心无力。还有一部分家长缺乏责任感,或各自重组家庭,忽视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冷落孩子,因为害怕孩子影响自己新的家庭,甚至有家长把孩子推到门外,给孩子的心灵带来极大的伤害。由于孩子在家中得不到重视,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体会不到自己的成长在家庭中所起的作用,因而易使孩子产生自卑情绪,使孩子没有安全感,压抑,最终影响其健康成长和生活。 3.对孩子过度溺爱 单身父亲、母亲因其子女失去父爱或母爱而有一种愧疚心理,为了弥补,对子女过分地宠爱、娇惯,而不能给予正常的管教。孩子想要什么就买什么,妥让、迁就孩子,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弥补不健全家庭给孩子造成的创伤,倾向于溺爱型的抚养方式。单亲家庭中有的父母为了博得孩子的欢心,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存在自私、自我控制能力差、冲动等问题。 4.孩子缺乏社会交往 单亲家庭中,很多单身父(母)亲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与孩子相依为命,总是把孩子关在家里,不让其出门,以免被别人欺负,过度地保护;他们按照自己给孩子设计的目标教育孩子、培养孩子。在这种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由于缺乏与他人相处、交往的 经验 ,在与人交往时,必然会产生孤独与焦虑,严重影响其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 单亲家庭学前儿童教育的对策 1.从实际出发,不要期望过高 单亲家庭的家长把孩子作为自己活着的精神力量,对孩子的希望过高,自己节省,把自己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这使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有些孩子不能适应,就向反的方面发展,希望父亲或母亲能注意自己,以减少压力;另有一些孩子想为了不让父亲或母亲失望,长期过度的学习,表现自己,一旦超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便有可能走向崩溃。单亲家庭的家长要从实际出发,对孩子的要求要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同时不要事事自己做决定,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 2.加大对孩子的监管 单亲家庭的父母比较忙,但也一定要关注孩子,对孩子要有责任感,不要生活有压力、心情不好,就对孩子发脾气或是把孩子送到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身边,不要把孩子当成包袱,要加大对孩子的关爱;同时要加大对孩子的监管,有些家长会组建新的家庭,有的孩子会心情不好,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进行沟通、劝解,而且要给予孩子更多的温暖,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在家中的作用、位置。 3.不要溺爱,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许多单亲家长害怕孩子不安全、出事故。什么事都不让孩子去做,家长包办一切,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还采取各种 措施 来限制孩子的活动,造成孩子事事不能独立,没有机会亲自去体验生活中的困难,这样的孩子缺乏独立意识,一旦离开了家长,便不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对此,单亲父母要尽量给孩子一定的空间,不要事事都为孩子做,有些事要让孩子自己做,培养其独立的生活习惯。 4.加强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单亲父母不要限制孩子自由的活动,要尽量给孩子创造参与社会的机会,单亲子女虽然受到社会的偏见的情况已不多,但家庭的不完整总是让孩子们变得内向、忧郁、自卑,甚至孤僻。对于孩子的心理成长,家长要尤其关注,注意多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的同时还要鼓励孩子多参与到社会中去,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家长要帮助孩子,给予指导,教育孩子自尊、自强、自爱、自励,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尽可能地参与社会活动,不要逃避社会,更要主动地与人交往,培养健康、开朗乐观的性格。 参考文献 [1]丁连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M].北京: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7 [2]焦晓玲.试析单亲家庭对儿童心理的影响[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5(3) [3]杨利玲.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3000字论文篇三 《浅谈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策略》 目前,多数家庭 教育专家认为,家庭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狭义的家庭教育,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家庭里的长者(主要是父母)对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家庭教育作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之一,有其他两种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学前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如果说3岁前我们更多关注了孩子的身体健康,那么3岁后依据学前儿童心理 发展的特点。他们还需要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让我们关注孩子,了解学前儿童的一些现状和特点,从知道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开始,关注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关注家庭教育会有何种影响,掌握一定的家庭教育理念。 一、坚持家庭教育的原则 1.一致性原则。指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家庭、社会、学校之间要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决不能各行其是、唱对台戏,或是前后矛盾、出尔反尔。 2.两不原则。指再穷不能穷孩子。再富不能富孩子。 3.三为主原则。一是以正面教育为主。父母要鼓励孩子。给他正面积极的教育,切忌给孩子头目中灌输恐怖、迷信之类的东西。二是以赏识教育为主。对孩子的奖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方法,本质在于善待生命、尊重生命。采用赏识教育,如给孩子一个拥抱,亲亲孩子的脸。当然不是容忍每一个错误,也不是溺爱,而是发现他们的长处,挖出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走向成功。三是以细节教育为主。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学习和游戏过程中,善于捕捉具有教育意义的细节,及时对孩子进行生动形象具有启发性、说理性的教育。让孩子在玩和学习过程中就 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教育。快乐地收获了知识。 当然,适当的反面教育、计划教育和批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也是必要的。 4.四尊重原则。一是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 规律.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好规律,遵守好这些规律。实现教育能取得佳效。二是尊重孩子的权利。要相信自己的色孩子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的小天地,不能把孩子当成自己的财产,孩子有平等交流、玩等的权利。三是尊重家庭成员的意见。温馨和睦的家庭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在教育孩子方面,要尊重每一位家庭成员的意见,形成教育孩子的孩子的合力。一些重要问题上.可事先达成一致,避免当孩子的面唱反台戏。四是尊重家庭教育的特点。要取得家庭教育的成功,必须了解和掌握家庭教育的特点,采取适用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5.全面发展原则。 指在培养孩子的德、智、体、美和劳动技能这五方面全面发展,不可偏废。德育在儿童个性和谐发展中应居首位;美育是教孩子从周围世界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 体育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劳育是培养孩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态度、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使儿童获得工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智育必须全面发展,防止偏科。个性的全面发展,是各方面都达到基本素质,并能相互促进,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个人的优势。 二、家庭教育切记误区 1.心理误区。由于我们未完成的梦想或由于社会压力逐渐加大,我们希望从孩子身上得到补偿,希望越大,那么我们的孩子压力越大。压力超出负荷,造成的后果不仅是身体,还有心理和社会的不适。我们不可以把自己的 兴趣爱好 强加给孩子。 2. 教育误区。知心姐姐卢勤把溺爱归纳为三种类型:代替型、看管型、满足型,即鸡妈妈似的溺爱。爱,不能只是看管、代替和满足,我们的孩子还需要放开,如果说孩子是风筝的话,父母应是那根风筝线,起着引导、鼓励、再鼓励,并把握好度的作用。让他们去实践,有一天他们会创造比我们更强的未来。 3.形象误区。言教也要身教,父母的形象本身就是孩子的榜样。要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做好自己。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播撒一粒种子,生长出来的的确还是瓜和豆,关键在于他们有什么作用。 4.行为误区。耳濡目染,定型思维,驱之不去。父母的行为,每天都影响着孩子的感受,影响着他的思维意识、价值观念、习俗好恶、道德品质和社会公德的形成及其心理健康。父母要以身作则,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培养他们成为明天社会所需要的一代。 5.语言误区。家庭教育是靠家庭语言来完成的,父母的语言是孩子成长的营养,爱的语言多了,有一天会有爱的成果收获。肯定的语言,是孩子成长的信息,让他们相信自己,才会有迈出前脚的一步。 三、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并丢掉不健康心态 l.父母要提高自身的人格素质。一是提高自身的人格的修养,要自尊自爱自强,充满自信心和责任心。 二是要提高自身的家庭教育素养。父母家庭教育需要一定的人际关系、心 理学、知识等和不断学习。如归因方面,父母对孩子应有正确的归因。避免归因偏见,例如行为中心偏见在知觉他人时。是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而不是认为许多情景因素在影响他的行为:自我暴露方面,可适当向孩子暴露一些父母也有的不足之处,也需不断学习,让我们的孩子和我们是同伴是朋友。合作方面,要想孩子和父母合作,平常注意做到和孩子沟通,做到榜样效应,让孩子知道回报;学习方面,没有天生做父母的父母,只有学去做怎样做父母的父母。 2.丢掉不健康心态。一是丢掉补偿心。二是丢掉反常心。三是丢掉虚荣心。四是丢掉惧怕心。 四、家庭教育中的健康关注 1.衣与健康。如新衣服上有大量病菌,新买时,应先洗后穿,且孩子的衣服单独洗涤护理,衣服注意储存,出现霉斑会伤害到孩子;服装原料为棉、麻等, 种植 中使用杀虫剂、化肥和草剂等,导致农药残留于纤维中。伤害宝宝的皮肤:储存面料时使用的防腐剂,会导致过敏,呼吸道疾病。 2.食与健康。合理膳食应遵循三条基本原则:即全面供给、平衡供给、合理烹调。 3.住与健康。如噪声影响身心健康,一般认为强度在55—65分贝以上的对人体会造成伤害的声音便是噪声。如水受到污染,人体的健康首当其冲受到伤害,有可能导致某XI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作为父母。我们要尽量避免噪声。孩子的生存空间不外乎三个:家居空间、社区空间、学校空间。家居空间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影响是第一位的;居住环境。孩子的玩伴应是父母选择住房的一个重要因数;优美的校园景观、奋发向上的同学、爱业敬业的老师构成整个学校空间。 4.行与健康。人的行为是健康状态的反映。对于处于学前期的儿童着重在于培养行为。以促其社会适应。需要从同伴交往能力、抗挫能力、移情能力、自主决策能力能力等方面来培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才需求在未来也将趋向全球化,幼儿 教育 事业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进而影响一国综合国力的兴衰。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幼儿教育论文3000字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幼 儿教 育论 文❤☸

✎✎~~~学 前教 育的论 文❤☸

✎✎~~~幼 儿礼 仪教 育论 文❤☸

浅析幼儿教育教学现状及发展         一、目前的幼儿 教学 方法 主要存在的问题

1.教学呆板化

现行的幼儿教育带有应试教学特征,重视知识传授和教学讲解,要求学生背诵、默写,以硬性方式达到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幼儿思维的发展,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容易导致思维的僵化,陷入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不利于幼儿潜能的开发。

2.知识陈旧化

知识和科学都是不断发展完善的,知识更新周期也在不断缩短,幼儿教学内容也要与时俱进,实时更新,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理念,传授先进的知识,使用先进的教材,才能培养先进的人才。

3.教学枯燥化

幼儿正处于认识世界、发现世界的初期,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注意力不易集中,喜欢观察、玩耍。在教学中采用静态教学法,要求幼儿掌握既成结论,强调了思维的模式化和规律性,不利于幼儿创造性的发挥,老师要运用动态教学方法,引导幼儿思考,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4.教学封闭化

封闭化教学是指老师直接灌输结论,重视背诵和记忆,强调 经验 和模仿训练,缺少思考过程和思维发展,限制了学生的 想象力 、创造性,将学生思维禁锢在狭小空间内,被动接受知识,思维得不到训练。

5.学生学习被动化

幼儿年龄较小,自制力较弱,局面容易失控。有些老师为了避免意外情况,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忽视学生的自我发现环节。主要由老师主导课堂,幼儿实践机会少,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或者按照老师要求全部照搬,缺乏思维过程。

6.课堂不规范

幼儿教学内容都是基础知识,简单易懂,一些老师便忽视教学的规范性,不重视课前准备和教材研究,课堂上自由散漫,思想发散,不能有效保障知识的科学性和教学的有效性。

二、针对上述问题,具体有以下做法

1.充分应用教材,研究科学教法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即使是幼儿教学,老师也应重视教材,充分掌握教材结构,熟悉教材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考察与研究,建立教材各章节的联系,提炼教材重点和精髓,将教材知识点烂熟于心。在这样的基础上,老师就能充分利用教材,在进行教学时,信手拈来,灵活运用。在知识讲解时,适宜插入引申知识点,扩展学生思维;抛出新颖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参与教学活动,同时可以串讲已学知识,相互对比,相互参照,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记忆迁移;在知识回顾时,老师可以建立知识体系,梳理教学脉络,理清逻辑顺序,帮助幼儿建立有序的知识结构。研究科学教法是指如何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将知识高效地传输给学生,这就要求老师注意研究学生的个性、思维发展状态,有针对性地制订一套符合幼儿特征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首先要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参与到教学活动,然后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表现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辨识能力。

2.培养幼儿独立思考能力

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行为,幼儿在学习中占据主体地位,教师要培养幼儿的自学能力,积极思考,自我探索,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幼儿逐步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提高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开放思维。

3.因材施教

每一个幼儿都是优秀的,需要的只是一个善于发现引导的老师。幼儿的性格各不相同,老师不能凭借个人喜好判定幼儿的优劣,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引导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克服性格上的不足。例如,对于顽皮好动的幼儿,可以多带领他们参加实践活动,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对于捣蛋的行为不能斥责,要慢慢引导,启发幼儿正确地创造、行动。

4.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对学生的感官刺激较大,易于吸引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带动幼儿的情绪,积极思考,深入探究,提出具有创造性的意见,开发自身潜力,促进思维发展。比如,在进行水果相关内容讲解时,老师可以展示图片、播放视频、使用真实水果,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学生情绪高涨,全身心投入,对知识的接受效率高,理解记忆效果好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把握教材的结构,根据幼儿的特点制订合适的教学方法,直观教学,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意识和学习能力,将丰富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于教学过程中,从而开发幼儿智力,刺激幼儿的创造性,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科学人才。

浅论幼儿教育中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1幼儿教育中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有助于中华民族美德的传承

从古至今,我国都非常注重培养人的美德,且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盛名。在我国古代 典故 中,“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卧冰求鲤”、“孔融让梨”等 故事 中,涉及到的每个人物都具有一定的美德,或知恩图报,或孝顺谦让。因此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将这些典故向幼儿们进行讲述,让他们能够从故事中认识到中华民族美德,并逐渐理解礼仪的含义,这样就有助于将中华民族的美德不断的传承下去。

提升幼儿的交际能力

在幼儿时期,作为交往与交流的桥梁和纽带,礼仪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内容。只有当幼儿在懂得礼仪的基础上,其才能与长辈以及同龄人进行更好的交流和沟通。如果一个人不懂礼仪,其给别人的印象分就会大打折扣,同时这也不利于其与他人之间进行友好的相处。古人孔子有言:“不知礼,无以立。”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为:如果一个人不学习礼貌礼仪,则没有能够立身的地方。因此可以看出对于人来说,礼仪学习意义非凡。因此幼儿教师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引导幼儿掌握一定的行为举止,并明白正确的礼仪表达是怎样的。只有学会尊重他人,自身才能受到他人的欢迎和尊重,因此教师需要在幼儿教育中,积极的促使幼儿与他人之间形成良好的交际关系。

促使幼儿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加强礼仪教育,还能避免现实生活中出现较多的小公主、小皇帝的现象。通过礼仪教育,幼儿就能明白如何感恩,同时促使自己的身心均能获得健康的发展。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些青少面误入歧途,均与其小时候受到的教育具有很大的联系。并且由于年龄的增长,其自身的恶习没有获得良好的改正,从而对身心健康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加强礼仪教育,这样才能促使幼儿的身心获得更加健康的发展。

2幼儿教育中礼仪教育的实施方法和策略

在幼儿日常生活中融入礼仪教育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一般涉及到很多的日常活动,且每天幼儿们都会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其性格的养成也会受到的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在幼儿教育中有效的实施礼仪教育,就必须在日常活动中融入一定的礼仪教育。幼儿园的老师首先需要培养幼儿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卫生习惯。例如饭前便后洗手;吃饭时不能到处张望;睡觉时间不能大声吵闹;玩具用完了需要放回原处,并摆放整齐;个人的物品用完之后需要整齐归放等。早上或者傍晚在幼儿园看到老师,需要向老师问好,如“早上好”、“晚上好”等。日常出行不让父母抱着等。通过这些小习惯的逐渐培养,幼儿就能慢慢的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组织多样化教学活动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为了促使礼仪教育获得有效的实施,幼儿教师还需要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以转变,并对礼仪教育加强宣传,同时积极的开展和组织一些内容丰富的特色教学活动,并为幼儿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礼仪的环境,这样就能在整个幼儿教育中始终贯穿礼仪教育。例如,在礼仪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学校的广播,增设一些专题内容,来达到宣传礼仪教育的目的。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一些礼仪教育的专项活动,并利用自己的亲身行为将 文明礼仪 传授给幼儿们,这样一来,幼儿就能耳濡目染,逐渐形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从而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在幼儿的整个教育中贯穿礼仪教育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在开展礼仪教育时,还应注意在幼儿的整个教育活动中都贯穿礼仪教育,并且要在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将礼仪教育的内容加以融入和渗透,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幼儿就能对自己的行为自觉的进行约束,同时还能将不良的行为习惯加以改正,从而学会做一个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人。幼儿在参加自己喜欢的教学活动,或者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也需要将其中包含的礼仪教育内容充分挖掘出来,并将礼仪教育的价值充分的体现出来,这样才能帮助幼儿们掌握更多的、更正确的礼仪。

通过实践帮助幼儿巩固 礼仪知识

在礼仪教育实施的过程中,礼仪教育除了进行礼仪知识方面的教育之外,还涉及到加强的实践性以及操作性内容。因此幼儿教师在进行礼仪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向幼儿们讲解礼仪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幼儿们加强实践和操作,这样幼儿们才能掌握真正的礼仪知识和行为。

3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文明的程度也逐渐提升。而由于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礼仪教育的也有了更高重视。因此各个学校都需要加强学生们的礼仪教育。而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也需要采取有效的 措施 实施礼仪教育,这样才能促使幼儿们掌握一定的礼仪知识,从而实现自身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琳.礼仪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法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

[2]傅媛蕾.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就餐礼仪教育的意义及方法[J].价值工程,2010(35):176-178.

[3]高桂梅.农村幼儿教育中“小学化”现象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1.

[4]姬娜娜.浅析德育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法[J].学周刊,2015(21):102-103.

[5]宋巍.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实施小班幼儿礼仪教育的有效尝试[J].文教资料,2014(35):107-108.

浅谈电脑教育游戏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电脑教育游戏与电脑游戏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结合声音、图像、等高端技术创造的一种依赖于电脑运行的程序,但在内容上,电脑游戏是以娱乐为主,电脑教育游戏则是以教育为主的一种寓教于乐软件,用电脑教育游戏中生动的游戏画面,充满挑战性的游戏内容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孩子更积极主动地探索并从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一、何谓“电脑教育游戏”

教育游戏是专门为特定教育项目而开发的游戏,将教育性和娱乐性融为一体,以游戏娱乐作为教育教学的手段,通过游戏的方式完成教育过程,是严肃游戏的一个分支。

电脑游戏具有真实性、趣味性、目的性等特点,通过逼真的画面,优美的背景音乐和丰富的游戏内容吸引玩家。2002年12月份,一个名为《军事演习》的电脑游戏为美军士兵执行反恐维和行动提供了另类的训练手段。据美军统计,未参加过实战的飞行员首次执行任务的存活概率只有60%,而进行过计算机模拟训练的飞行员存活概率可以提高到90%。此后更多的 射击 类游戏被美军应用到士兵的训练中。而电脑教育游戏它不同于电子游戏,电脑教育游戏将将教育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在满足玩家娱乐的同时也可以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

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是由快乐原则支配的。体验电脑教育游戏的过程也是快乐的。电脑教育游戏利用孩子对好奇心理,刺激孩子感官,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上的三维目标。孩子体验游戏的过程也是他们学习的过程,在一定的游戏规则内,需要不断的进行探索和思考,才能找到通关游戏的技巧,获得知识与技能,因此,电脑教育游戏不仅提高了孩子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锻炼了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在没有教师管制的游戏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所以在幼儿教育方面,教师也可以将电脑教育游戏融入到教学工作中,使孩子在体验游戏的过程中,能提高孩子相关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二、电脑教育游戏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游戏

很多教师和家长把电脑游戏看做洪水猛兽,用各种办法组织孩子玩电脑游戏,但是完全禁止孩子玩电脑游戏是不可能的,既然不能完全杜绝这种现象,不如以“疏”为主,利用好孩子爱玩游戏的特点,进行电脑教育教学。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过程中,枯燥乏味的传统教育方式并不能提高教学效率,我们需要从孩子的兴趣入手,用游戏来提高孩子听课的注意力。例如在英语课,我们可以选择类似于金山打字游戏这类的电脑教育游戏,金山打字游戏中有一个名为“生死时速”的小游戏,逃跑和抓捕双方都需要快速打出英文 文章 来逃离对方抓捕或抓捕对方,教师可以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在同学之间开展比赛,想要赢得游戏胜利,需要熟悉英文文章甚至背诵下来,这样做即提高了孩子学英语的乐趣也达到了到英语教学的目的。

(二)将游戏作为完成学习任务的奖励

同样是利用孩子对于游戏的兴趣,既然孩子喜欢玩游戏,教师就把玩游戏作为完成学习任务的奖励,谁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谁就可以玩电脑游戏。那些喜欢玩游戏的孩子就会集中注意力听讲,努力完成课堂中的学习任务。这样,教师可以从另一方面督促孩子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这种方法也可以推广给家长,在家庭和学校一起实施,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才能玩游戏,一方面孩子完成了学习任务,另一方面也适当给予孩子放松的时间。长此以往,孩子会懂得珍惜时间,会明白努力付出就能得到回报的道理。

(三)利用游戏培养良好的 兴趣 爱好

教师可以带领孩子玩一些如 五子棋 ,象棋,钢琴键盘等积极向上的游戏,在同学间开展比赛,利用孩子的好胜心和对游戏的热爱,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能发掘孩子的潜力。在游戏的同时,教师还可以讲解相关知识和历史,拓宽孩子的知识层面,甚至可以教一些简单的FLASH游戏制作,让孩子们动手自己制作简单的五子棋游戏。由于孩子年龄较小,知识储备量不够,阅读书籍方面有很大困难,而电脑教育游戏以声音、文字、图画相结合的形式,带给孩子最直观的感受,使孩子产生阅读的兴趣。同时,这种阅读方式可以提高孩子的想象力。游戏中积极向上的精神会诱导孩子产生正确的人生观和理想,从而促进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

三、电脑教育游戏在教育过程中的弊端

现如今电脑游戏的弊端,易成瘾。电子游戏会刺激大脑,给人快感。与吸毒不同的是,玩电子游戏所产生的胺多酚完成是人自身产生的,不会对身体带来伤害,但是在精神成瘾方面与海洛因十分相似。电脑也会伤害 儿童 的眼睛,教师和家长应掌握好时间减少电脑对儿童身体带来的危害。孩子的身体正处于发育期,因此,教师和家长在利用电脑游戏进行教育教学的同时,应尽量控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多带领孩子在 户外运动 ,使孩子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教育中引入电脑教育游戏教学是个正确选择,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教师应多引导幼儿进行游戏教育,激发幼儿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避免发生玩游戏成瘾的状况。同时也应注意幼儿身体健康情况。但如何设计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电脑教育游戏,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还需广大教育人员坚持不懈的研究和探索。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和基础教育的质量。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素质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摘要: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要鼓励幼儿的好奇心,注重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自主能力和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树立幼儿的自信心,拓展幼儿的活动空间。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参加各种学习班,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在进行幼儿教育时,我们应该有大教育观。

关键词:素质教育 全面发展 教师 幼儿

面对新的时代和新的变化,如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我认为要提高幼儿教育主要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教师素质培养方面

(一)、—重视儿童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及培养。

幼儿教育是人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启蒙教育,为整个人生奠定基础。对于如何在幼儿园中有效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幼儿敢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的能力,我认为主要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⒈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⒉注重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3.注重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⒋注意发展幼儿的自主能力

⒌注意合理培养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

(二)、重视加强幼师的道德与专业教育。

为了加速师资培养,提高师资素质,对在职幼儿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继续教育是各类幼儿教师不断进行教育思想、专业知识、技能的更新和补充拓宽的一种追加教育。为了适应幼师发展社会化的需求,幼儿教师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

1、幼师必须加强专业的补偿教育;

2、幼师必须加强专业的更新教育;

3、幼师必须加强专业的提高教育;

(三)、具备大教育观念。

大教育观,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顺应时代幼儿教育的发展。它强调,对儿童的教育,不能仅依赖于学校,而应是家庭、社区和社会配合学校一起进行,这样才能取得教育的合力效应。强调这一点,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家庭和社区,作为幼儿生活的主要文化环境,或者作为对幼儿产生作用的最“亲近”的环境,对幼儿的影响相当大;

2、幼儿园是人生启蒙的第一站,是人性真善美体学构建的发端,而它的教育不是以书本为基础,其本身就是面向社会、面向幼儿的周围环境和生活。我们要引导在社会中、在生活中认识事物,培养情感,促进幼儿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得以发展,可以说,幼儿园的教育是一种完全的面向社会开放的教育;

3、家庭、幼儿园、社区和社会构成的大环境是一种大体系,对幼儿进行教育必须依赖于这种大体系,而且在这种大体系中,幼儿园和其它两者之间发生着交换和融合,幼儿园不能单独成为一个独立的环境;

二、幼儿素质培养

我们经常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打基,教师为本。根据当前幼儿教育改革的实际,对幼儿教育的要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我们必须顺应潮流,迎接挑战,把握现实,下功夫抓好幼儿的素质教育,使幼儿在德、智、体、美几方面全面发展。

在具体工作中,应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规定,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从而提高幼儿的素质,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让幼儿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提高其自觉性

由于幼儿园的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家处处以自己为中心;在与同伴交往中,他们常常从自己的需要出发,事事都想占上风。如两个男孩上体育课,同时去抢一个皮球。他们都会说自己最先拿到皮球,因此互不相让,都抱着皮球不放并用脚踢对方。为了解决争端,我们应该说:“请把皮球给我,你们商量好谁先玩,或一起玩后我再给你们。“在这里我并没有对他们进行诸如“好朋友,不该打架“或“你们谁让一让,等一会儿再玩不可以吗?“这类的说教。因为那样做并不能解决争端,让幼儿自己去思考,并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幼儿来制定某些规则,老师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尊重幼儿的想法,使规则更符合幼儿的需要和实际,且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幼儿发现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体验到在幼儿园交往与生活是有纪律、有规则的,如果不遵守它们,自己的需要就不能得到满足,而自己愿望的实现不能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前提,从而加深对规则意义的理解,提高自觉性,逐渐改掉蛮横,任性,自私自利的毛病。

2、尊重幼儿自尊、多说“悄悄话”

如果对常违反纪律的幼儿高声训斥或对其进行惩罚(如罚站、罚收拾玩具、与群体隔离),这会严重挫伤幼儿的自尊,甚至可能会从内心产生“逆反心理”。长此以往,会使幼儿成为“油盐不进的四季豆”,对纠正幼儿不良行为极为不利。有个女孩上课不听讲、爱讲话,老师叫她站起来改正了再坐下。她才不理这一套呢,偏不站起来。老师生气地拉她起来,没想到她竟歇斯底里地大叫大哭起来。老师拿她真没办法,只好随她。有一天,上课时老师发现她手里拿着玩具并和旁边的幼儿讲得津津有味,老师连续提醒了三次她也没听见,于是,老师轻轻走到她身边俯下身子温和地对她说:“你看,小朋友都坐得端端正正,也没讲话。把你的玩具给老师玩一玩,放学后再给你,好吗?”她愉快地把玩具给了老师,而且马上坐得端端正正。教师应知道自己的作用不是指责、批评,更不是惩罚,而在于引导和支持幼儿的努力,使幼儿掌握是非的标准。老师不妨俯下身子对犯错误的孩子说说“悄悄话”,孩子定会认真听你说,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老师所讲的道理,愉快地改正自己的错误。

3、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

每个幼儿都有优点,每个幼儿都希望得到伙伴的喜欢,任性、淘气的幼儿也不例外。老师要透过幼儿的任性、淘气、不听话的表面:去寻找他们内心隐藏着的美好品质,及时鼓励、表扬,帮助其纠正不良行为。

孩子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是他们走入社会的第一站。我们作为老师就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受水平,创造每个儿童的适应环境,多和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指导幼儿在与周围的人、事、物的交互作用中进行身心活动和素质的培养,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能得到发展。使他们既有初浅的文化知识;又有健康的体魄、高尚的品德、美好的情趣;有爱心、关心人、意志加强、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在做好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的同时,绝不能忽视社会这个大家庭对幼儿的的影响,社会是个大课堂,各行各业、方方面面、生活中到处都是教育孩子的环境。都有杰出的人才让幼儿模仿、敬仰。同时社会又是复杂的,有好人坏人,有好事,有坏事,孩子一时难以分清,一旦步入误区,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我们的明天,让全社会都来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使我们的幼儿教育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作者:程阳东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