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光源与照明科技论文

发布时间:

光源与照明科技论文

在城市化进程中,光污染已成为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之后的一类新兴环境污染。我为大家整理的光污染科技论文,希望你们喜欢。

城市光污染相关问题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光污染已成为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之后的一类新兴环境污染。虽然它的危害显而易见但目前还未列入环境污染防治范畴。随着光污染的危害愈演愈烈,光污染已引起科学家们的重视。针对城市光污染的现状分析其对人类的危害,立法情况,讨论应对措施十分重要。

关键词:城市光污染光污染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立法现状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光污染通常是指过量的光辐射, 包括可见光、紫外与红外辐射对人体健康和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的总称。溢散光、反射光和眩光等在现代城市建筑中所产生的光都可以定义为光污染。(邵力刚,2006)

但是, 由于人们的忽略,我国许多城市不能合理利用灯光照明,有关光污染的研究还停留在光污染概念探讨阶段,没有构建城市光污染综合延缓体系。城市光污染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 不仅涉及政府、企业和广大公众, 而且还需要从规划设计、行政监管、法律法规、技术创新、教育宣传等多层面来研究。

1光污染分类

国际上将光污染分为3 类:

1) 白亮污染:是指阳光照射强烈时, 城市里的玻璃幕墙等反射的光线, 眩眼白亮, 这称为白亮污染。

2) 人工白昼污染:指夜间的室外照明,如商场、酒店的照明等所造成的污染。

3) 彩光污染是指舞厅、夜总会安装的黑光灯、旋转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即彩光污染。(王伟武,2008)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型光污染层出不穷。光污染也不仅仅指对人生理心理产生不良影响的光害,也包括有害于环境和其它生物的光害现象,以及城市中杂乱的视觉环境污染。(代杨,2011)

2光污染的产生原因

光污染的社会化是现阶段的普遍问题,然而光污染的产生原因是因为点光源的大量应用。所以如何治理光污染可以从产生原因着手。

城市建设中的光污染原因

社会上为了使建筑物美观,过多使用玻璃墙,使得建筑”闪闪发亮”,但是墙壁反射的光线比阳光更加刺眼,给人的危害可想而知。据测定:白色的粉刷面反射系数为69%~80%、镜面玻璃反射系数为82%~88%,比毛面砖石外装修筑物反射系数大10 倍左右,这就大大超过人们生理上的适应范围。(黄小锦,2011)

刺眼的广告灯、河堤的夜景灯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夺目的广告灯、夜景灯等将夜空变成了白昼,星空的美景慢慢离人们远去。尤其是大型音乐喷泉的高射灯灯光过于强,像西安、凤县、汉中等地都设有这样的灯具。

路灯使用不当。过多的路灯使得路面灯光过强,有些路灯的位置不当造成人眼的盲区,导致车祸。

建筑工地上高亮度的大灯存在过多。建筑工地所用灯亮度太强,管理不当,影响居民休息。

人们生活的文化观念方面的原因

由于人们对光污染还不是特别了解,所以在人们的意识里并没有对光污染采取防范措施的观念。对于照明人们,人们更多的是关注灯光的美化效果。为了让居室看起来更加“富丽堂皇”,一些家庭选用颜色较亮的瓷砖装修,甚至在室内安装多个镜面、刷白粉墙等,以上这些都是产生光污染的原因。(郝欢,2011)

3光污染的危害与增长

光污染是继四大污染物之后的又一大污染源,并且这一污染源有可能成为21世纪直接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又一环境杀手。

光污染的危害

研究发现, 光污染使天文观测的“视力”下降, 误导飞机和候鸟的飞行, 影响视觉辨识, 产生眩光与过热。长时间在光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视力急剧下降, 同时产生头昏、心烦、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光污染使数量巨大的城市昆虫和鸟类死于非命, 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光污染对人们健康的影响

刺眼眩目的灯光危害人的视觉功能、扰乱大脑神经的功能。孩子对光的刺激格外敏感,受到光的刺激时大脑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一些年轻父母,在孩子卧室装上长明灯,让孩子“亮睡”,这不仅不会助于孩子睡眠,而且会妨碍孩子钙质吸收,诱发近视甚至白血病等疾患。

光污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光污染给居民生活带来麻烦。夏天玻璃幕墙强烈的反射光进入附近居民楼房内,增加室内温度,影响正常生活。

有些玻璃幕墙是半圆形的,反射光汇聚容易引起火灾。在德国柏林,1987年曾发生一场火灾,元凶就是对面高层玻璃幕墙产生的聚光。

光污染对生态的影响

光污染不仅危害人类健康,而且影响动植物的繁殖,造成数量巨大的城市昆虫死于非命。

大多数动物在晚上不喜欢强光照射,大多会选择黑暗时刻出来觅食,可是夜间室外照明产生的光往往打乱了动物生物钟的节律,通过破坏昆虫在夜间的正常繁殖从而破坏生态平衡。

光污染影响城市环境和气候。

城市照明中的人工白昼光污染,不仅耗电过多,而且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全国很多地方依然实行拉闸限电的措施来控制用电,而多度的人工白昼却使得这些措施变得毫无意义。据统计,全球每年照明耗电约20 000亿度,生产这些电力产生的CO2 和SO2 等废弃物更是造成严重的污染,也加剧了城市的“热岛现象”。

光污染的增长

由于各国对光污染的状况尚没有精确测量和统计, 使得多达99%的人生活在光污染中还依然不知不觉。例如发达国家,德国光污染以每年6%的速度增长, 意大利和日本的增长率估计为10%和12%。近年来, 基于我国城市建筑和照明的大规模增长, 预计光污染增长速度不会低于发达国家,。

4光污染对驾驶安全的影响

光污染对驾驶安全性影响概述

光污染对驾驶安全性影响主要表现在昼光光污染中的白亮污染和夜光光污染中的彩光污染。白天,城市道路两侧建筑物的玻璃幕墙等如镜子般反射阳光,会在瞬间遮住司机的视野,使驾驶员感到头昏目眩,对驾驶员的视觉和心理产生强烈刺激,很容易造成意外交通事故。当夜幕降临时,城市道路两侧五彩缤纷的瀑布灯、广告灯、霓虹灯以及其它汽车灯等也会把驾驶员照得眼花缭乱,引起驾驶员错觉和视觉疲劳。

城市光污染对驾驶安全性影响评价就是建立在对道路光污染状况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安全性评价指标的建立对产生光污染的因素进行量化,运用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对道路光污染进行分析和评价,将定性的分析转化为定量的分析。根据评价结果判定道路关于光污染的安全等级,可以得出现有的管理措施是否能够满足安全行车的需要。如果不能达到要求,就需要针对在评价过程中所发现的光污染控制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以改善状况,同时为相关部门光污染管理政策的提出和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持。

城市中光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许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同时,由于没有法律约束,缺乏有效的管理。随着城市现代化的飞速发展,致使光污染对驾驶安全性的影响更加多样和复杂。

幕墙玻璃光污染已成为都市交通事故隐患

不少高层建筑为追求美观,外围多采用玻璃幕墙设计。但在阳光比较好的时候,玻璃反射太阳光,就造成了光污染。在济南一些路段的某些时间段,驾驶员能被强光刺得睁不开眼睛,行车安全受到影响。比如当建筑物的反射光十分强烈时,驾驶员和副驾驶座上的人都会产生了眩晕感,然后下意识地把头扭到一边,严重时,光污染会对司机造成眩光,导致短暂“失明”,几秒钟后,视觉才慢慢恢复。但这时如果汽车还在行驶,就很有可能发生交通事故。

适度的道路照明能够增加行人的安全感,放松人们的神经,提高交通安全。但是过度的或者不适当的道路照明则会带来眩光,引起眼部不适,影响行人和司机的视觉和情绪,进而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率。

5我国光污染的立法现状

从司法实践和理论层面来看,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光污染在我国环境保护法领域尚属于立法空白点。但事实上,我国现行民事法律法规中已经具有了处理光污染案件的法律依据,只是民法中对光污染侵害的救济条款尚存在局限性,因此需进一步完善立法以及解决司法实践中具体实施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的有关光污染规定《民法通则》第83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各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第124条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民法通则》第83条是规范相邻关系的,虽未直接使用光污染一词,但立法应随着社会发展而完善,该条在列举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之后又加上的“等方面”的相邻关系。“采光”是相邻关系的一种,采光权作为一种传统的与财产所有权相关的民事权利,是指相邻各方有权获得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充足的光线,因此相邻各方应彼此给予对方方便,以实现各自的权利。光线不足虽然也能引起人们的各种不便,但它毕竟不是由于“人为向环境排入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传统意义上的采光权遭破坏不能算是环境污染。因此有必要对传统民法中的采光权做扩大解释。

光污染侵害并不仅限于相邻的不动产之间,光污染可能因玻璃幕墙、抛光金属板、霓虹灯等建筑物附属物产生,也可能因车灯、探照灯、电焊等流动光线产生。前者由于建筑物为不动产,可采用相邻理论;后者因附属于动产则无法采用该理论。因而运用相邻权理论解决光污染侵害存在局限性。我国现行立法中对光污染侵害的法律适用仅有“相邻关系”的规定,针对造成光污染侵害的行为,受害人可根据邻地利用权的规定主张赔偿其损失(包括精神及人身损失)。鉴于光污染对人身心及精神的损害极大,立法中应赋予公民或法人提起光污染精神损害赔偿诉讼的权利。

6光污染的防治对策与建议

尽快制订我国防治光污染的标准和规范

在规划和建设城市建筑与照明时加入光污染防治内容;加强对建筑材料和照明产品的光污染控制和检测;建立光污染研究、评价和检测体系;学习环保发达国家建立光环境保护区(如黑天空公园)。颁布相关法律措施,减少夜景灯使用,对路灯的灯光强度进行具体规定,尽量减少盲区。厦门市也曾颁布条例“对周围环境会产生光照污染的玻璃幕墙,应采用低辐射率镀膜玻璃或非抛光金属板,不得采用镜面玻璃或抛光金属板等材料”。

宣传光污染的相关知识及其危害

在街头小巷及社区张贴海报,分期摆摊设点展示有关图片。也可以将其编入课本,将学生的知识观念加强,使其对父母产生二次影响。使其对室内灯具装饰谨慎选择,尽量减少对身体的影响。

技术改革

虽然现阶段没有规范技术可以根治光污染,但可以从以下方面规避光污染:例如尽量不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采光,减少污染源;多建绿地,实施绿化工程,改平面绿为立体绿化,大力植树种草,将反射光改为漫反射;是限定夜景照明时间,改造已有照明设施;采用新型节能照明技术;合理选择光源等(张淑琴,2008)

建立和健全监管机制

认真做好防治光污染监督与管理工作,通过相关规章制度做好照明工程的光污染审查、鉴定和验收工作,减少光污染。(邵力刚,2006)。以政府为主导建立监管体系, 从工程实施主体、工程参与客体、工程监管主体等方面构建光污染防控监管体系, 制定相应的管理和监控办法,达到减少光污染的目的。(王伟武,2008)

利用林木减少光污染

林木的作用有很多:减少地表径流风险、改善空气污染。同时,林木作为公路中的绿化带可以减少空气中的汽车尾气含量,形成阻隔避免相向而行的汽车之间的灯光干扰,减少交通事故。可以通过加大林木建设来减少光污染。(袁德华,2010)

结语

人们熟知水、气、声等环境污染,但却忽略对人体有害的光污染。目前,光污染的危害程度有逐渐加剧的趋势,所以每个人都要有自我保护意识。我们要从根源处杜绝“光污染”的发生。城市的建设应该以人为本,应该控制和扬弃干扰人类健康的建设。追求城市的现代化非一个“亮”字所能概括。正如罗马哲言云:“一座城市既然有了历史的光辉,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明亮。”

参考文献

[1] 邵力刚,刘蓓.城市光污染及其防治措施[J].灯与照明,2006,30(1):13-15.

[2] 王伟武,周贤宾. 城市光污染防控与减缓的综合对策体系[J].城市问题,2008(10):71-74.

[3] 代杨.城市光污染对驾驶安全性影响评价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12,38(3):87-90.

[4] 黄小锦. 光污染影响我们的生活[J].北方环境,2011,23(11):255-256.

[5] 郝欢,王红阳,夏强,任立,周妍.城市景观建筑光污染问题刍议[J].现代园艺,2011(17):13.

[6] 张淑琴,张彭.浅议光污染的危害与防护[J].内蒙古环境科学, 2008,20(1):100-102.

[7]袁德华. 树木:以低成本缓解城市污染[N].中国绿色时报,2010-7-12(3).

[8]杨建中.浅谈城市污染及其防治[J].前沿,1994(8):47-48.

城市中的光污染

摘要 文章首先针对目前广泛存在与城市环境中的光污染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其来源以及对于环境和人类的影响,而后进一步根据分析得到的结论提出了治理光污染的若干方法和可行途径,对于城市中的光污染治理有着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城市;光污染;治理;对策

科技的发展,在极力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在从多个侧面对人们的生活状态施加着各种各样的影响。尤其是在城市中,为了追求良好的照明效果以及装饰效果,各种光源以及镜面在城市中层出不穷,然而所有这些,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和美感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以及健康带来了不利影响。光污染目前已经成为城市中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必须受到重视并加以治理。

1 光污染的来源与影响

就目前的状况看,所有违背人类生理与心理需求或有损于生理与心理健康的人工光源都属于光污染的范畴,主要包括眩光污染、射线污染、光泛滥、视单调、视屏蔽、频闪等多个方面。在现今社会中,光污染主要来源于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白亮污染。随着建筑科技的发展,城市美观越来越在建筑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玻璃以及陶瓷幕墙的种类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城市环境光污染也日趋严重。所谓白亮污染,就是城市建筑物中使用的各种具有反射特质的建筑材料对日光进行反射形成,经过反射的光线耀眼夺目,并且在城市中呈现出多角度特征,使得这种光污染充满于城市环境中。相关研究发现,长期处于此种环境之下,对于视网膜和虹膜都有着极大地损伤,视力将随之下降,并且白内障的发病率亦可增长到45%之多,同时白亮污染还能够造成人体亚健康状态,导致食欲下降、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等问题。除此以外,对于日光的反射还有可能造成室内温度变化,虽然处于特殊功能玻璃幕墙保护之下的建筑会呈现出一定的室内恒温特征,但是经过反射而进入室内的阳光会造成室内温度上升;而如果玻璃幕墙随着建筑物的设计呈现出一定弧度,还有可能造成太阳光的反射汇聚引发火灾;同时,玻璃幕墙对于光的反射作用,也常常会成为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

其次是人工白昼。这主要是指在夜间,人造光源将城市夜空照亮的现象。本来人造光源只会照亮地面附近景物,而照向天空的探照灯虽然在城市中相对不算密集,但因为城市大气中存在的大量粉尘和水蒸汽等悬浮微粒造成的光线漫射作用,使得整个城市夜空都被照亮,最终形成城市上空发亮的现象称作人工白昼。人工白昼对于人类并没有直接的危害,但是对于生物钟存在很大影响。不仅仅城市中生活的昆虫和鸟类的生物钟都会受到影响,就连人类的生物钟也会受到影响,总体而言对于整个生态环境都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

最后是彩光污染。城市中无论是照明景观还是娱乐场所,都会重点考虑其观赏性而安装多种颜色的灯,这一类的灯具通常都由充满稀有气体的灯管来实现对于色泽的控制。但是此类灯发出的光线,其中不仅仅包括各种颜色的可见光,更可能包括一定成分不可见光,对于这一部分不可见光线,有可能存在对于人体有害的光成分。如果长时间收到这些彩光照射,轻则造成亚健康,出现恶心、呕吐、头晕以及失眠等症状,重则甚至有可能导致白血病、白内障、癌症以及其他中枢神经病变。

2 城市光污染治理

关于上文中提到的城市诸多光污染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考察并且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案。具体而言,可以才去的行动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合理选择建筑材料

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建筑材料,其选用都是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在对室外幕墙进行选用的过程中,除了需要考虑到建筑本身内部环境对于幕墙功能的需求以外,还应当注意建筑物本身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的需求。建筑处于城市环境中,其存在必然能会对城市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光污染方面必须做出必要考虑。对于这一层面而言,一方面楼宇的设计人员应当对相应的环境做出必要考虑,合理选用幕墙;另一方面也应当积极发展幕墙材料,降低白亮污染。同时,对于室内建筑材料的选用,诸如瓷砖等材料,也应当适当进行考虑,避免在居室大面积使用,确保生活环境的合理营造。

注重夜间环境打造

虽然人工白昼对于人类的影响相对比较小,但是当城市中人工白昼的光污染达到一定程度时,窗帘以及百叶窗就无法做到有效遮蔽光源,从而对人体造成影响。在有光的环境下,人类无法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因此体内激素以及内脏工作都会受到影响,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对于这种问题,早有国际黑暗天空协会( International Dark-Sky Association)对城市问题进行关注。城市相关部门也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对城市中的人工白昼污染源进行控制,对于夜间照明光源进行登记核查,并且对探照灯严格控制。对于夜间照明以及装饰用电进行时段审核,在打造城市夜间环境的同时为节能做出适当考虑。

落实安全照明

首先需要对目前在使用的照明以及装饰用灯,尤其是彩灯进行核查,确保其安全性,并且对于可能存在健康隐患的灯具进行登记控制,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设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配合控制。此外,还应当积极发展替代的安全照明以及装饰灯具,确保彩光照明的安全。与此同时,应当尽量将光线状态进行量化,加强对于光强度的可控性以及依据。

3 结论

城市中的光污染问题,已经到了危害人类健康的地步,有鉴于此,必须对你其进行正视。对于光污染的治理,一方面需要政府积极出台相应政策进行纠正,另一方面还需要社会范围大力度的宣传,全民参与,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潇,何书喜.光污染对人眼视觉质量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3).

[2]张丽娟.光污染的危害与防治[J].山西建筑,2004,30(12).

[3]霍海波,谭波.城市中的光污染及防护措施[J].科技信息,2009(10).

[4]王亚军.光污染及其防治.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4(1).

[5]梁红山.光污染对人体危害及预防.劳动医学,2001,18(4).

光源与照明专业是一门为人类带来光明的边缘交叉学科,在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国防、医疗卫生、商贸办公、文化娱乐和日常生活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其特殊和重要的地位。

除传统照明外,半导体照明技术具有低功耗、高光效、高稳定性、超长使用寿命、无频闪、无环境污染等优点,是一种符合节能环保的绿色照明光源。半导体照明作为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正在引发世界范围内照明电光源的一场革命,同时,也实现了节省能源,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形成具有重大经济价值与社会意义的高新技术产业。

课程设置,光源与照明专业基础课程

大学物理、高等数学、大学外语、电子线路、工程制图、计算机基础及编程、微机应用等。

光源与照明专业专业课程

光源与照明专业概论、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高级程序语言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半导体照明概论、半导体物理、半导体集成电路、半导体工艺与新光源技术、电气照明技术、非成像光学系统设计、电子设备散热设计与分析、环境照明设计、开关电源的原理与设计、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

光源与照明专业选修课程

工业产品设计、LED及半导体器件封装、微电子器件基础、EDA与Verilog、光电子技术与应用、供配电技术、工厂电气与PLC、电气工程监理等。

光源与照明专业实践环节

电工实践、电子课程设计、程序设计综合实践、半导体器件封装实践、电气照明综合实践、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实验、半导体照明光源光学设计实践、智能照明设计实践、现代电气EDA技术综合实践、金工实习、半导体照明散热与环境照明实践、毕业实践/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以及课外学术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等。

光源与照明期刊

一、大连工业大学是一本吗 大连工业大学 是一本大学,该校是我国最早建立的4所轻工业院校之一,是以培养轻工、纺织、食品、艺术等专业人才为办学特色的高等学府。 二、连工业大学王牌专业是什么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 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光源与照明、包装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辽宁省特色专业:生物工程、轻化工程、纺织工程、艺术设计、服装设计、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包装工程、纺织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 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轻化工程、视觉传达设计等 省级示范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艺术设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服装工艺技术、电脑艺术设计 辽宁重点建设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发酵工程、纺织工程、制浆造纸工程、食品科学、设计艺术学 辽宁省高校一流特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 辽宁省高校一流特色培育学科项目:设计学 三、大连工业大学简介 大连工业大学 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4所轻工业院校之一,原隶属轻工业部,1998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辽宁省管理为主的体制。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大连轻工业学院更名为 大连工业大学 。半个多世纪来,学校逐渐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艺、文、管、经六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以培养轻工、纺织、食品、艺术等专业人才为办学特色的高等学府,已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6万余人。 学校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拥有工程硕士、艺术硕士、农业硕士、风景园林硕士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辽宁省重点学科,并有3个一级学科被评为辽宁省高校一流特色学科。 学校设有15个学院(部),50个普通本科专业、2个国际合作办学专业,其中学校获批1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7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4个建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辽宁省特色专业,4个辽宁省优势特色专业,4个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5个辽宁省转型示范专业,2个辽宁省重点支持专业,5个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多个设计类专业同时被评为A﹢级专业,进入全国相同专业前5%领先行列。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3000余人,研究生1800余人,每年招收外国留学生400余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4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副教授400余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400余人(含外聘)。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8人(含退休16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辽宁省高校“攀登学者”2人,辽宁省领军人才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人,辽宁省特聘教授11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带头人5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2人,辽宁省“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百人层次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23人。 学校拥有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活性多糖开发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生物催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6个部级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2个中国轻工业重点实验室;2个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1个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辽宁省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8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4个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0个辽宁省工程研究中心;18个大连市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3个大连市社科联社科研究基地。 学校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2013年以来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62项;发表研究论文4119篇,其中被3大检索收录1238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21件。2012年至今获得国家、省(部)、市级科技奖65项,其中2003、2005年分别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8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09年获得大连市科学技术功勋奖,2010、2015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受到国务院及省、市政府表彰。 学校主办的《 大连工业大学 学报》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核心期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辽宁省一级期刊。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辽宁省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等奖项。已被美国《化学文摘(网络版)》(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VINITI)、英国《食品科技文摘》(FST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版)》(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美国《艾博思科数据库》(EBSCOhost)以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知网)、《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等国内外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学校重视人才培养质量。2012年,获批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二批试点实施学校;2014年,获批成为教育部“卓越农林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实施学校;2016年,获批辽宁省第二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和获批 “大学生工程训练创新中心”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2017年获批辽宁省高等学校实训培训基地,我校工程教育基础设施改善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学校是国家级艺术设计生态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辽宁省重点建设的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基地,2017年获批辽宁省转型示范高校。近年来,承担国家、省级教学改革立项18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8项,建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辽宁省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2个,获批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1个,辽宁省创业项目选育基地1个,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辽宁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8个,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近40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其中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1门,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省级精品教材奖9部,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11部,省级“十二五”规划教材29部。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高校创新团队4个,服装学院被评为中国十大时装名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学校在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是原轻工业部所属8所高校中最先获得优秀成绩的学校,也是辽宁省省属高校首批获得优秀成绩的学校。2006年学校被确定为首批“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2008年,有24名同学入选北京奥运会礼仪引导员,是全国入选人数最多的高校。近年来,我校承办了“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分析大赛”“辽宁省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辽宁省大学生创业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大赛”等五项国省级赛事。学生在全国机器人大赛、全国“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全国网络商务创新大赛、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辽宁省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等大型赛事中取得多项优异成绩。 学校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90余所高校开展交流与合作,包括师生交流、科学研究和各类国际学术会议。学校获批国家高端引智项目7项、省市级引智项目20项,学校获批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委托培养院校和辽宁省政府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单位。近年来,累计接收各国留学生3200余人。目前,学校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日本立命馆大学、日本北陆先端科技大学院大学等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开展校际交流本科生“2+2”项目、本科生“3+1”项目、研究生“2+1”项目、研究生“1+1+1”项目、本硕连读项目、短期互换生项目、国家公派留学等项目。2011年起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合作在两个本科专业视觉传达设计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拓展了我校国际合作办学形式。 学校经过不断发展与历史积淀,形成“博学精思,笃行致新”的校训,遵循“以人为本、强化内涵、彰显特色、开拓致新”的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等方面为国家和省市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新的历史阶段,学校将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坚持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辽宁区域经济发展。全面推进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凝心聚力,改革创新,为把学校建设成特色突出,优势学科国内知名、国际上有影响的研究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

好像不是的。

专门办的杂志现在好像已经没落了。更多人是装个flipboard之类的软件,然后自己找喜欢的内容提供者,比如博客、财经新闻、美食网站。。。这些东西的rss,用flipboard整合成杂志的形式。

丽水学院院校代码10352。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7年的处州师范学堂。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在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和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的基础上升格更名为丽水学院,2017年10月,学校被列为浙江省“十三五”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1月,被浙江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第二批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

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代号编排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学校简介

丽水学院,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由丽水市人民政府举办,是丽水最高学府和唯一的本科院校,是浙江省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由浙江理工大学牵头,宁波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共同参与,对口帮扶丽水学院。

截至2021年9月,校园占地面积亩,校舍建筑面积万平方米。下设8个二级学院,有47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医学等学科门类,24个高职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3000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0000人。

学科体系

截至2020年4月,省级优势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省级精品课程1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建有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博士后工作站1个。

重点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护理学。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光源与照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园艺、音乐学、口腔医学、计算机技术与科学、电子商务。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工程实验中心、化学化工实验中心。

省级重点专业:园林、化学、旅游管理。

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汉语言文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学与应用数学、思想政治教育。

省级精品课程:普通物理学、中国古代文学、多媒体技术、遗传学、中学语文教学法、旅游会计、旅游规划与开发、动物学、民族传统体育、教师口语、分析化学、油画风景写生、视唱练耳、C语言程序设计、植物生理学。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4月,学校拥有浙江省十一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3个、浙江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5个、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建设项目5个、市级重点学科4个。

丽水市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地方文化研究与应用)、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基础医学。

”十一五“浙江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基础数学学科、区域经济学学科、生态学学科。

”十二五“浙江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民族学学科、生态学学科、基础数学学科、区域经济学学科、口腔临床医学学科。

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建设项目:民族学学科、生态学学科、数学学科、机械工程学科、口腔医学学科。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9月,学校现有教职工1126人,其中教授91人,博士193人,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18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3人,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2人。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4月,该校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研究院1个、校级研究中心3个、校级研究所15个。

省级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特色文创产品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

市级研究院:丽水市文化艺术研究院。

校级研究所:生态经济研究所、民族体育研究所、刘基研究所、有邦化工研究所、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畲族文化研究所、机械科学与产品设计研究所、经济发展规划研究所、中草药技术开发研究所、高压水射流研究所、金石研究所、龙泉青瓷研究所、环境保护研究所、自动控制技术应用研究所、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所。

科研成果

截至2021年9月,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29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24项。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4月,该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52万册,期刊2000余种,电子图书万册,拥有硕博论文278万余篇,已建成数字化程度较高的信息网络服务平台。

学术期刊

《丽水学院学报》创刊于1979年9月30日,原名《教学与研究》,2004年10月,学报更名为《丽水学院学报》,为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每年一、三、四、六期刊登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的研究成果;二、五期刊登自然科学各领域的研究成果,是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期刊。是《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生物学报文摘》固定引用期刊,《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物理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

光源与照明杂志

复旦大学光源与照明工程系暨电光源研究所是我国从事这一领域教学和科研的专门机构,同时,又是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的人才培训中心。复旦大学光源与照明工程系与国内外学术界有着广泛的联系和交流,被公认为我国光源与照明领域的权威研究单位之一。系十多年来,已经培养和造就了一支较强的教学和科研师资队伍。全系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占全体教师50%以上。其中,有硕士生导师10名,包括叁名博士生导师。我系共为国家培养了六百多名(包括博士、硕士、本科、大专)高层次的照明电器人才,并为国内近4000名在职科技人员举办了各种类型的以知识更新和科技交流为目的的研讨会和培训班。“八五”、“九五”期间,该系承担了国家照明电器的开发任务,取得了突出成绩,在照明电器领域的开发研究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尤其是在绿色照明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先后完成了几十项重大项目,获国家级、省部级的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15项,并出版了20多部专著和译著,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该系研究的各种节能光源,尤其是紧凑型荧光灯在国内大量推广使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荣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推广类)三等奖。最近又成功地开发出最新的节能光源--微波流灯。2003年,该系在紧凑型荧光灯光衰机理的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LED显示屏显示单元罩壳结构的研究,荣获上海市优秀发明二等奖。2004年,集成化紧凑型高效节能气体放电灯管及其灯的研究,荣获国家知识产权认证委员会专利技术发明一等奖。该系在教学科研方面的成就不仅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而且在国际照明领域的学术界和工业界素享盛名。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需要,推动绿色照明工程的深入实施,本着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复合人材,增强学生工程技术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 教育部于2003年3月批准将光源与照明专业拓宽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并保留光源与照明工程研究方向的特色。该专业的设立,将为该系开辟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光源与照明是一门为人类带来光明的边缘交叉学科,在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国防、医疗卫生、商贸办公、文化娱乐和日常生活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其特殊和重要的地位。光源与照明工程系建立于1984年,设有目前国内高等院校中唯一的光源与照明专业,现该专业拓宽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该系的前身是由著名电光源专家蔡祖泉教授领导的电光源研究所,曾为我国新光源的诞生和照明事业的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该系与国内外照明学术界有广泛交流和联系,被公认为我国光源与照明领域的权威单位。现有四个研究室和一个中心:光源研究室、光源工艺与材料室、光源电气和电子学研究室、照明CAD设计与测量研究室以及上海市汽车照明工程中心。作为复旦大学特色学科,该系在发扬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巩固和发展复旦大学在光源领域中的领先地位。通过发挥已有的声誉和技术优势,研究方向涉及绿色照明研究、照明工程设计、汽车照明工程研究、光电测试技术研究、中间视觉研究等领域。该系在科研方面先后完成了数十项重要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8项,出版了20多部专著和译著,在国内外重要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编写的教材获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

一、大连工业大学王牌专业介绍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 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光源与照明、包装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辽宁省特色专业:生物工程、轻化工程、纺织工程、艺术设计、服装设计、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包装工程、纺织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 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轻化工程、视觉传达设计等 省级示范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艺术设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服装工艺技术、电脑艺术设计 辽宁重点建设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发酵工程、纺织工程、制浆造纸工程、食品科学、设计艺术学 辽宁省高校一流特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 辽宁省高校一流特色培育学科项目:设计学 二、大连工业大学简介 大连工业大学 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4所轻工业院校之一,原隶属轻工业部,1998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辽宁省管理为主的体制。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大连轻工业学院更名为 大连工业大学 。半个多世纪来,学校逐渐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艺、文、管、经六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以培养轻工、纺织、食品、艺术等专业人才为办学特色的高等学府。 学校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拥有工程硕士、艺术硕士、农业硕士、风景园林硕士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辽宁省重点学科,并有3个一级学科被评为辽宁省高校一流特色学科。 学校设有15个学院(部),49个普通本科专业、2个国际合作办学专业,其中学校获批1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7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4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辽宁省特色专业、辽宁省优势特色专业、辽宁省转型示范专业、辽宁省重点支持专业、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辽宁省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共37个。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3000余人,研究生1800余人,每年招收外国留学生500余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4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及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授、副教授400余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430余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7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辽宁省高校“攀登学者”2人,辽宁省领军人才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6人,辽宁省特聘教授14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带头人5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3人,辽宁省“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百人层次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23人。 学校共拥有61个市级以上研究平台,其中包括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活性多糖开发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生物催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辽宁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6个部级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2个中国轻工业重点实验室;2个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1个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辽宁省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8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4个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0个辽宁省工程研究中心;21个大连市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3个大连市社科联社科研究基地,1个大连市社科院研究中心。 学校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近五年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62项;发表研究论文4099篇,其中被3大检索收录135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94件;获得国家、省(部)、市级科技奖48项,其中2003、2005年分别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8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09年获得大连市科学技术功勋奖,2010、2015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8年再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也是我校第四次以第一完成单位荣获国家三大奖,受到国务院及省、市政府表彰。 “十三五”以来,学校以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国家战略为导向,以服务辽宁“五大战略”发展为主线,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牵头组建辽宁省轻工纺织产业校企联盟,首批组建辽宁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搭建平台;推进校地、校企深度融合,以服务辽西北和县域经济为重点,先后与铁岭、朝阳、海城等地市县建立紧密合作联系,与企业合作共建6家技术研究院并广泛共建各类科研平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转化数量和转化率位于省属高校前列,首批成为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单位,优先成为落实成果转化政策的试验区。 学校主办的《 大连工业大学 学报》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核心期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辽宁省一级期刊。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辽宁省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等奖项。已被美国《化学文摘(网络版)》(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VINITI)、英国《食品科技文摘》(FST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版)》(CSA)以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知网)、《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等国内外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学校重视人才培养质量。2012年,获批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二批试点实施学校;2014年,获批成为教育部“卓越农林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实施学校;2016年,获批辽宁省第二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和“大学生工程训练创新中心”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2017年获批辽宁省转型示范高校和辽宁省高等学校实训培训基地,2018年获批“大连市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并荣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颁发的“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称号。我校工程教育基础设施改善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学校是国家级艺术设计生态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辽宁省重点建设的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基地。近年来,承担国家、省级教学改革立项265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8项。建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辽宁省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辽宁省创业项目选育基地、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共32个。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近40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其中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共13门。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省级精品教材奖9部,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11部,省级“十二五”规划教材29部。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高校创新团队4个,服装学院被评为中国十大时装名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学校在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 2018年11月,学校完成本科审核评估工作。 2006年学校被确定为首批“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2008年,有24名同学入选北京奥运会礼仪引导员,是全国入选人数最多的高校。近年来,我校承办了“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分析大赛”“辽宁省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辽宁省大学生创业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大赛”等五项国省级赛事。学生在全国机器人大赛、全国“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全国网络商务创新大赛、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辽宁省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等大型赛事中取得多项优异成绩。

杂志铺国内首家杂志折扣订阅网,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杂志订阅网站。网站提供低价,方便,多品种一站式的杂志订阅服务;坚持提供100%的杂志快递投递服务。

光源与照明杂志官网

要回答“理科有哪些专业”这个问题,首先要从本科专业目录说起。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截止2015年3月13日),大学的所有专业都是归在“学科门类”之下的,目前教育部规定的学科门类共有13个,下面我先把十三个门类和每一门类的本科专业数量列表如下:学科门类 本科专业数量01学科门类: 哲学402学科门类: 经济学1703学科门类: 法学3204学科门类: 教育学1705学科门类: 文学8106学科门类: 历史学607学科门类: 理学36 08学科门类: 工学16209学科门类: 农学2810学科门类: 医学4711学科门类: 军事学 012学科门类: 管理学4613学科门类: 艺术学25(不含军事学门类)本科专业合计 501个。根据以上学科门类,在大学招生时,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大门类下的所有本科专业基本都只在高考“理科生”中招生;而其他门类下的专业,还有少数专业是招收理科生的,剩余专业要么招收文科生,要么文理兼招,比如文学类的英语等外语专业、法学门类下的法学专业就属于文理兼招的。而理学、工学、农学和医学门类下的本科专业就占了273个之多,下面我只把这几大门类下的本科专业目录列表如下,供参考: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07学科门类:理学(36个)0701数学类070101数学与应用数学070102信息与计算科学070103T数理基础科学0702物理学类070201物理学070202应用物理学070203核物理070204T声学0703化学类070301化学070302应用化学(注:可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070303T化学生物学070304T分子科学与工程0704天文学类070401天文学0705地理科学类070501地理科学070502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注:可授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070503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注:可授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070504地理信息科学0706大气科学类070601大气科学070602应用气象学0707海洋科学类070701海洋科学070702海洋技术(注:可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070703T海洋资源与环境070704T军事海洋学0708地球物理学类070801地球物理学070802空间科学与技术(注:可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0709 地质学类070901地质学070902地球化学070903T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注:可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070904T古生物学0710生物科学类071001生物科学071002生物技术(注:可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071003生物信息学(注:可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071004生态学0711心理学类071101心理学(注:可授理学或教育学学士学位)071102应用心理学(注:可授理学或教育学学士学位)0712统计学类071201统计学071202应用统计学08学科门类:工学(162个)0801力学类080101理论与应用力学(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080102工程力学0802机械类080201机械工程08020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3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080204机械电子工程080205工业设计080206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080207车辆工程080208汽车服务工程080209T机械工艺技术080210T微机电系统工程080211T机电技术教育080212T汽车维修工程教育0803仪器类080301测控技术与仪器0804材料类080401 材料科学与工程080402材料物理(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080403材料化学(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080404冶金工程080405金属材料工程080406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080407高分子材料与工程080408复合材料与工程080409T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080410T宝石及材料工艺学080411T焊接技术与工程080412T功能材料080413T纳米材料与技术080414T新能源材料与器件0805能源动力类080501能源与动力工程080502T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080503T新能源科学与工程0806电气类08060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80602T智能电网信息工程080603T光源与照明080604T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0807电子信息类080701电子信息工程(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080702电子科学与技术(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080703通信工程080704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080705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080706信息工程080707T广播电视工程080708T水声工程080709T电子封装技术080710T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080711T医学信息工程080712T电磁场与无线技术080713T 电波传播与天线080714T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080715T电信工程及管理080716T应用电子技术教育0808自动化类080801自动化080802T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0809计算机类 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080902软件工程080903网络工程080904K信息安全(注:可授工学或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080905物联网工程080906数字媒体技术080907T智能科学与技术080908T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080909T电子与计算机工程0810土木类081001土木工程081002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081003给排水科学与工程081004建筑电气与智能化081005T城市地下空间工程081006T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081007T铁道工程(2014)0811水利类081101水利水电工程081102水文与水资源工程081103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081104T水务工程0812测绘类081201测绘工程081202遥感科学与技术081203T导航工程081204T地理国情监测0813化工与制药类081301 化学工程与工艺081302制药工程081303T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081304T能源化学工程081305T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0814地质类081401地质工程081402勘查技术与工程081403资源勘查工程081404T地下水科学与工程0815矿业类081501采矿工程081502石油工程081503矿物加工工程081504油气储运工程081505T矿物资源工程081506T海洋油气工程0816纺织类081601纺织工程081602服装设计与工程(注:可授工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081603T非织造材料与工程081604T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0817轻工类081701轻化工程081702包装工程081703印刷工程0818交通运输类081801交通运输081802交通工程081803K航海技术081804K轮机工程081805K飞行技术081806T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081807T救助与打捞工程081808TK船舶电子电气工程0819海洋工程类081901 船舶与海洋工程081902T海洋工程与技术081903T海洋资源开发技术0820航空航天类082001航空航天工程082002飞行器设计与工程082003飞行器制造工程082004飞行器动力工程082005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082006T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082007T飞行器适航技术0821兵器类082101武器系统与工程082102武器发射工程082103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082104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082105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082106装甲车辆工程082107信息对抗技术0822核工程类082201核工程与核技术082202辐射防护与核安全082203工程物理082204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0823农业工程类082301农业工程082302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082303农业电气化082304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082305农业水利工程0824林业工程类082401森林工程082402木材科学与工程082403林产化工0825环境科学与工程类082501环境科学与工程082502 环境工程082503环境科学(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082504环境生态工程082505T环保设备工程082506T资源环境科学(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082507T水质科学与技术0826生物医学工程类082601生物医学工程(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082602T假肢矫形工程0827食品科学与工程类082701食品科学与工程(注:可授工学或农学学士学位)082702食品质量与安全082703粮食工程082704乳品工程082705酿酒工程082706T葡萄与葡萄酒工程082707T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082708T烹饪与营养教育0828建筑类082801建筑学082802城乡规划082803风景园林(注:可授工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082804T历史建筑保护工程0829安全科学与工程类082901安全工程0830生物工程类083001生物工程083002T生物制药0831公安技术类083101K刑事科学技术083102K消防工程083103TK交通管理工程083104TK安全防范工程083105TK公安视听技术083106TK抢险救援指挥与技术083107TK火灾勘查083108TK 网络安全与执法083109TK核生化消防09学科门类:农学(28)0901植物生产类090101农学090102园艺090103植物保护090104植物科学与技术090105种子科学与工程090106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注:可授农学或工学学士学位)090107T茶学090108T烟草090109T应用生物科学(注:可授农学或理学学士学位)090110T农艺教育090111T园艺教育0902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090201农业资源与环境090202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090203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0903动物生产类090301动物科学090302T蚕学090303T蜂学0904动物医学类090401动物医学090402动物药学090403T动植物检疫(注:可授农学或理学学士学位)0905林学类090501林学090502园林090503森林保护0906水产类090601水产养殖学090602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090603T水族科学与技术090604TK水生动物医学(2012)0907 草学类090701草业科学10学科门类:医学(47个)1001基础医学类100101K基础医学100102TK生物医学(2012)1002临床医学类100201K临床医学100202TK麻醉学100203TK医学影像学100204TK眼视光医学100205TK精神医学100206TK放射医学1003口腔医学类100301K口腔医学100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100401K预防医学100402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0403TK妇幼保健医学100404TK卫生监督100405TK全球健康学(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05中医学类100501K中医学100502K针灸推拿学100503K藏医学100504K蒙医学100505K维医学100506K壮医学100507K哈医学100508TK傣医学(2012)1006中西医结合类100601K中西医临床医学1007药学类100701药学(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0702药物制剂(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0703TK临床药学(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0704T 药事管理(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0705T药物分析(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0706T药物化学(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0707T海洋药学(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08中药学类100801中药学(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0802中药资源与开发(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0803T藏药学(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0804T蒙药学(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0805T中药制药(注:可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100806T中草药栽培与鉴定(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09法医学类100901K法医学1010医学技术类101001医学检验技术(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1002医学实验技术(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1003医学影像技术(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1004眼视光学(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1005康复治疗学(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1006口腔医学技术(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1007卫生检验与检疫(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01008T听力与言语康复学1011护理学类101101护理学(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复旦大学光源与照明工程系暨电光源研究所是我国从事这一领域教学和科研的专门机构,同时,又是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的人才培训中心。复旦大学光源与照明工程系与国内外学术界有着广泛的联系和交流,被公认为我国光源与照明领域的权威研究单位之一。系十多年来,已经培养和造就了一支较强的教学和科研师资队伍。全系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占全体教师50%以上。其中,有硕士生导师10名,包括叁名博士生导师。我系共为国家培养了六百多名(包括博士、硕士、本科、大专)高层次的照明电器人才,并为国内近4000名在职科技人员举办了各种类型的以知识更新和科技交流为目的的研讨会和培训班。“八五”、“九五”期间,该系承担了国家照明电器的开发任务,取得了突出成绩,在照明电器领域的开发研究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尤其是在绿色照明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先后完成了几十项重大项目,获国家级、省部级的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15项,并出版了20多部专著和译著,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该系研究的各种节能光源,尤其是紧凑型荧光灯在国内大量推广使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荣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推广类)三等奖。最近又成功地开发出最新的节能光源--微波流灯。2003年,该系在紧凑型荧光灯光衰机理的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LED显示屏显示单元罩壳结构的研究,荣获上海市优秀发明二等奖。2004年,集成化紧凑型高效节能气体放电灯管及其灯的研究,荣获国家知识产权认证委员会专利技术发明一等奖。该系在教学科研方面的成就不仅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而且在国际照明领域的学术界和工业界素享盛名。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需要,推动绿色照明工程的深入实施,本着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复合人材,增强学生工程技术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 教育部于2003年3月批准将光源与照明专业拓宽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并保留光源与照明工程研究方向的特色。该专业的设立,将为该系开辟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光源与照明是一门为人类带来光明的边缘交叉学科,在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国防、医疗卫生、商贸办公、文化娱乐和日常生活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其特殊和重要的地位。光源与照明工程系建立于1984年,设有目前国内高等院校中唯一的光源与照明专业,现该专业拓宽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该系的前身是由著名电光源专家蔡祖泉教授领导的电光源研究所,曾为我国新光源的诞生和照明事业的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该系与国内外照明学术界有广泛交流和联系,被公认为我国光源与照明领域的权威单位。现有四个研究室和一个中心:光源研究室、光源工艺与材料室、光源电气和电子学研究室、照明CAD设计与测量研究室以及上海市汽车照明工程中心。作为复旦大学特色学科,该系在发扬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巩固和发展复旦大学在光源领域中的领先地位。通过发挥已有的声誉和技术优势,研究方向涉及绿色照明研究、照明工程设计、汽车照明工程研究、光电测试技术研究、中间视觉研究等领域。该系在科研方面先后完成了数十项重要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8项,出版了20多部专著和译著,在国内外重要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编写的教材获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

一、大连工业大学王牌专业介绍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 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光源与照明、包装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辽宁省特色专业:生物工程、轻化工程、纺织工程、艺术设计、服装设计、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包装工程、纺织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 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轻化工程、视觉传达设计等 省级示范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艺术设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服装工艺技术、电脑艺术设计 辽宁重点建设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发酵工程、纺织工程、制浆造纸工程、食品科学、设计艺术学 辽宁省高校一流特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 辽宁省高校一流特色培育学科项目:设计学 二、大连工业大学简介 大连工业大学 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4所轻工业院校之一,原隶属轻工业部,1998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辽宁省管理为主的体制。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大连轻工业学院更名为 大连工业大学 。半个多世纪来,学校逐渐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艺、文、管、经六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以培养轻工、纺织、食品、艺术等专业人才为办学特色的高等学府。 学校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拥有工程硕士、艺术硕士、农业硕士、风景园林硕士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辽宁省重点学科,并有3个一级学科被评为辽宁省高校一流特色学科。 学校设有15个学院(部),49个普通本科专业、2个国际合作办学专业,其中学校获批1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7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4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辽宁省特色专业、辽宁省优势特色专业、辽宁省转型示范专业、辽宁省重点支持专业、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辽宁省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共37个。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3000余人,研究生1800余人,每年招收外国留学生500余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4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及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授、副教授400余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430余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7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辽宁省高校“攀登学者”2人,辽宁省领军人才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6人,辽宁省特聘教授14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带头人5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3人,辽宁省“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百人层次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23人。 学校共拥有61个市级以上研究平台,其中包括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活性多糖开发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生物催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辽宁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6个部级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2个中国轻工业重点实验室;2个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1个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辽宁省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8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4个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0个辽宁省工程研究中心;21个大连市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3个大连市社科联社科研究基地,1个大连市社科院研究中心。 学校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近五年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62项;发表研究论文4099篇,其中被3大检索收录135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94件;获得国家、省(部)、市级科技奖48项,其中2003、2005年分别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8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09年获得大连市科学技术功勋奖,2010、2015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8年再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也是我校第四次以第一完成单位荣获国家三大奖,受到国务院及省、市政府表彰。 “十三五”以来,学校以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国家战略为导向,以服务辽宁“五大战略”发展为主线,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牵头组建辽宁省轻工纺织产业校企联盟,首批组建辽宁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搭建平台;推进校地、校企深度融合,以服务辽西北和县域经济为重点,先后与铁岭、朝阳、海城等地市县建立紧密合作联系,与企业合作共建6家技术研究院并广泛共建各类科研平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转化数量和转化率位于省属高校前列,首批成为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单位,优先成为落实成果转化政策的试验区。 学校主办的《 大连工业大学 学报》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核心期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辽宁省一级期刊。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辽宁省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等奖项。已被美国《化学文摘(网络版)》(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VINITI)、英国《食品科技文摘》(FST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版)》(CSA)以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知网)、《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等国内外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学校重视人才培养质量。2012年,获批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二批试点实施学校;2014年,获批成为教育部“卓越农林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实施学校;2016年,获批辽宁省第二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和“大学生工程训练创新中心”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2017年获批辽宁省转型示范高校和辽宁省高等学校实训培训基地,2018年获批“大连市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并荣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颁发的“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称号。我校工程教育基础设施改善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学校是国家级艺术设计生态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辽宁省重点建设的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基地。近年来,承担国家、省级教学改革立项265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8项。建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辽宁省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辽宁省创业项目选育基地、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共32个。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近40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其中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共13门。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省级精品教材奖9部,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11部,省级“十二五”规划教材29部。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高校创新团队4个,服装学院被评为中国十大时装名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学校在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 2018年11月,学校完成本科审核评估工作。 2006年学校被确定为首批“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2008年,有24名同学入选北京奥运会礼仪引导员,是全国入选人数最多的高校。近年来,我校承办了“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分析大赛”“辽宁省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辽宁省大学生创业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大赛”等五项国省级赛事。学生在全国机器人大赛、全国“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全国网络商务创新大赛、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辽宁省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等大型赛事中取得多项优异成绩。

专门办的杂志现在好像已经没落了。更多人是装个flipboard之类的软件,然后自己找喜欢的内容提供者,比如博客、财经新闻、美食网站。。。这些东西的rss,用flipboard整合成杂志的形式。

光源与照明期刊属于核心期刊吗

不对,它属于技术类专业,是靠知识和经验吃饭的行业。

丽水学院院校代码10352。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7年的处州师范学堂。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在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和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的基础上升格更名为丽水学院,2017年10月,学校被列为浙江省“十三五”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1月,被浙江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第二批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

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代号编排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学校简介

丽水学院,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由丽水市人民政府举办,是丽水最高学府和唯一的本科院校,是浙江省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由浙江理工大学牵头,宁波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共同参与,对口帮扶丽水学院。

截至2021年9月,校园占地面积亩,校舍建筑面积万平方米。下设8个二级学院,有47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医学等学科门类,24个高职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3000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0000人。

学科体系

截至2020年4月,省级优势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省级精品课程1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建有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博士后工作站1个。

重点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护理学。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光源与照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园艺、音乐学、口腔医学、计算机技术与科学、电子商务。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工程实验中心、化学化工实验中心。

省级重点专业:园林、化学、旅游管理。

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汉语言文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学与应用数学、思想政治教育。

省级精品课程:普通物理学、中国古代文学、多媒体技术、遗传学、中学语文教学法、旅游会计、旅游规划与开发、动物学、民族传统体育、教师口语、分析化学、油画风景写生、视唱练耳、C语言程序设计、植物生理学。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4月,学校拥有浙江省十一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3个、浙江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5个、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建设项目5个、市级重点学科4个。

丽水市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地方文化研究与应用)、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基础医学。

”十一五“浙江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基础数学学科、区域经济学学科、生态学学科。

”十二五“浙江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民族学学科、生态学学科、基础数学学科、区域经济学学科、口腔临床医学学科。

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建设项目:民族学学科、生态学学科、数学学科、机械工程学科、口腔医学学科。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9月,学校现有教职工1126人,其中教授91人,博士193人,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18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3人,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2人。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4月,该校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研究院1个、校级研究中心3个、校级研究所15个。

省级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特色文创产品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

市级研究院:丽水市文化艺术研究院。

校级研究所:生态经济研究所、民族体育研究所、刘基研究所、有邦化工研究所、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畲族文化研究所、机械科学与产品设计研究所、经济发展规划研究所、中草药技术开发研究所、高压水射流研究所、金石研究所、龙泉青瓷研究所、环境保护研究所、自动控制技术应用研究所、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所。

科研成果

截至2021年9月,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29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24项。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4月,该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52万册,期刊2000余种,电子图书万册,拥有硕博论文278万余篇,已建成数字化程度较高的信息网络服务平台。

学术期刊

《丽水学院学报》创刊于1979年9月30日,原名《教学与研究》,2004年10月,学报更名为《丽水学院学报》,为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每年一、三、四、六期刊登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的研究成果;二、五期刊登自然科学各领域的研究成果,是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期刊。是《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生物学报文摘》固定引用期刊,《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物理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

好像不是的。

光源与照明专业不是吃青春饭的行业啊,首先这个专业也是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的!然后这个专业也可以长期工作!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