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33333333
................................................................................................................................................................................................................................................................................................................................................................................................................................................................................................................................................................................................................................................................................................................................................................................................................................................
传统 文化 仿佛是一座沟通世界的桥梁,传递给世界温暖与色彩。以下是我整理分享的传统文化800字 议论文 ,欢迎阅读!!!!传统文化800字议论文篇一 静悄悄的新年像极了一个普通的周末。 昔日的 年画 、鞭炮和祭祖活动了无影踪,中国人最传统的新年文化似乎已逐渐被一次年夜饭、一台春晚和几条拜年的短信所取代。然而,安静的新年只是中国传统文化流失的一个表现。当韩国的端午祭申遗成功,当我们内蒙古族的马头琴成为蒙古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成影戏成了印度尼西亚的“传统”,当埃及和韩国在争夺中国造纸术的发明权时,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在情人节的玫瑰和 圣诞节 的铃声中觉醒。我们应当重新回顾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那昔日的辉煌为什么如此轻易的被我们遗忘?那些正在一日日流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中华的文化有深厚的历史背景,那是几千年来的沉淀和积聚,每一次的民俗民风都有着其最独特的 传说 和文化背景,每一个节目都有上古的史载和存在流传的价值。西方简明快捷的文化似乎更易被接受,但中国文化的横深和纵深是不容许被遗忘和取代的。在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时代背景之下,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华夏儿女都有责任深思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并流传的 方法 。在某种意义上,那是中华民族得以稳站世界民族之林的出路,那是一个以礼治国的民族得以丰富和充实的出路。 虽然那瑰宝仍以痛心的速度流失着,但我们还是看到关注的目光正移向它们。 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开幕式便是最好的例证,在那次盛会上,我们看到了千人击缶的恢宏场面,我们听到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古诵,我们被昆曲的悠扬感动,我们被活字印刷术的精妙而慑服。张艺谋倾尽心血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文化悠远的东方古国,也向每一个中华儿女诉说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珍贵。 当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把民俗民风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我们又可以听到喜庆的鞭炮声和飞舞的秧歌彩带时,当在传统节日里我们都有机会去重温过去的习俗时,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不再是个让人永远担忧的问题,中华儿女终会将每一个传说每一处风俗留给后人,手 手相 承。 我们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通向光明。 那静悄悄的新年,有了鞭炮的祝福,有了庙会的欢庆,有了昔日的味道。 传统文化800字议论文篇二 传统文化的尴尬境地 圣诞节是西方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对西方人来说相当于我们中国的 春节 ,而在社会的不断开放和中国人们的生活方式的不断变革的今天,中国人对春节、 中秋节 等传统节日是过得越来越简单了,对于西方的圣诞节却是一年比一年过得隆重了。特别是现在年轻一代,在不信奉____,更不了解西方的节日的背景的情况就跟着别人欢天喜地庆祝圣诞节,这不单单是表面的重洋媚外,更折射出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危机。 现在我们的社会不断地进步,人们的思想也不断地开放,许多西方的生活方式已经被大部分中国人所接受,而这也意味着有许多传统的东西被人们所淡忘、所摒弃。如我国的国粹——京剧。现在懂得欣赏京剧的人越来越少了,而且都是一些年老的观众,而有意投身这一门艺术的人更是稀缺,曾经风靡世界的京剧如今正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走着下坡。而反观日本传入的动漫文化却日渐侵入青少年的生活,各地漫友会的人数不断攀升,各种COSPLAY大赛人潮峰涌,而且都是些年轻的身影。再看看4年一度的飘饰举行时都是些孩子、妇女在围观,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尴尬境地更是不言而喻。 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不仅在于娱乐和节日方面,更入侵到了我们的生活最根的一面——语言。英语是世界性的通用语言,在我国越来越重视了。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已被父母逼着 学习英语 ,学校把英语这门学科放到了重点位置,各种英语的补习、提高班年年坐无虚席。但相反语文却变成了学生心中主科中的次科,人们只满足于会写汉字、说好汉语而已,那人们要领略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更难了。母语,是灵魂的语言,西方的文化已经侵蚀到人们的灵魂了。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对传统文化的轻视已经使我们受到了惩罚——源于中国的皮影戏被别的国家申请为自己国家的文化遗产了。人们在愤怒,在惊讶的同时是否有在 反思 我们是如何对待我们的文化珍宝的呢?难道有些东西真的在被人抢了之后才会恍然发现它的珍贵? 接受外来的文化,博采众长是我国人民的大度,但盲目地追逐潮流却忘了自己的根本,我们的民族就会失去它的优秀、它强大的生命力。对于世界上精彩多样的文化,我们在接受、学习的同时要分清主次,有所选择,有所方向,才能永葆民族的魅力和凝聚力。 传统文化800字议论文篇三 中华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让梨”等 典故 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至高无上的美德,更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之都。但是中华美德在今天,仿佛早已被人们忘却,人们对它不管不问,正所谓:此道今人弃如土。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我们国家也不例外。而中华美德正是所有文化中独一无二的瑰宝,我们都是中国人,自然要理所当然地继承我们祖先给予我们的一笔丰厚的礼物,就像我们是中国人,就要说中国话一样,和谐的社会需要中华美德来构建,来填充这个空虚的世界,否则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枯燥无味,这正是中华美德给予我们的,一颗中国心。 想想这句 名言 吧: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如果你真的对中华美德弃而不管,你就等于背叛了中华民族的祖先,虽然这是一个愈发进步的社会,但是不是因为进步了,就可以把中华美德像扔垃圾一样遗弃呢?然后再去盲目地追求外国文化,而自己家乡的文化却遭到冷漠呢?那么,你到底还是不是龙的传人,还是不是一条地地道道的中国龙?如果是的话,你又怎能甘心,做一只外国驴呢? 啊!让我们保持一颗纯正的中国心吧,并且是一颗有着中华美德的中国心!要永远记住,你是个中国人,要学习中国文化,中国美德! 雷锋叔叔永远值得我们崇敬,因为他身上有许多我们所没有的中华美德。中华美德人人都可以拥有,关键是看你想不想拥有,团结同学你就拥有了中华美德;谦虚好学你就拥有了中华美德;为爸爸妈妈洗一次脚你也拥有了中华美德……中华美德就在细微之处,只有你用心去做了才能发现它。 “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势在必行。这是保护中国文化的一次行动,让我们保护好那一颗中国心,不要让它日积月累没有了往日的风采!请不要只展望未来而忘记过去,过去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回味的地方! 猜你喜欢: 1. 关于传统文化的满分议论文5篇 2. 传承传统文化作文800字 3. 高中传统文化作文800字 4. 关于传承传统文化800字作文 5. 弘扬传统文化的作文800字 6. 传承传统文化作文800字
“我们不能数典忘宗,不能忘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其中也有许多精彩的文化内容。它对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维护社会公德,增强民族凝聚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作用决不可低估。”李露露这样表示自己对保护传统节日文化意义的理解。 刘魁立则从文化的民族性角度,强调说:“为什么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呢?每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生存,要有自己的独特的自然的视角,而这个独特的自然的视角和独特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方式,是各个不同的。就像我们所有的人都走路,但是每一个人走路的姿势也不尽相同;所有人都说话,说话的声音不同,所使用的词汇也不同。而这都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民族性的。”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宋兆麟先生谈的更加细致:“第一,节日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说牵牛要牵牛鼻子,研究民间文化抓住节日,就可以带出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民间文学、民间神话传说等等,具有很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第二,节日也是处于变化之中的,我们要考虑如何因势利导,好的保留,坏的剔除,以使它更好地发展。比如春节的一些礼仪形式,我就认为作揖要比西方的握手礼好,能够保持距离。再比如鞭炮,尽管可以营造节日气氛,但是污染严重,而且存在隐患,如果能够制造出改良的品种,只有声响和光电,没有烟尘和爆炸,不是两全其美吗?第三,节日对于社会安定、人民和睦和增强民族凝聚力也很重要。过节期间一方面家庭和睦,甚至平日不来往的楼上楼下、街坊邻居见了面也会很礼貌地问好祝福,整个社会洋溢着安定祥和的氛围,另一方面,犯罪率恐怕是最低的。再有,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春节是一定要过的,这就是我们民族的凝聚力。” 排除了这些时令节点之于古人的外在性和偶然性,并赋予它们更多形而上意义;为封建社会历代统治阶级所尊崇利用的儒家伦理学说丰富了节日的社会基础和实用意义以及实施形式。 望采纳
中国传统民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中华民族特有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下孕育、发生并传承的,因而中国传统民俗既有人类民俗的共性,又有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独特个性。分析和揭示中国传统民俗的基本特点是民俗文化研究的应有之举,其与各类具体事象的描述应是深入研究中国民俗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遗憾的是,近年来综合性的论述一直比较沉寂。本文意在引起人们对这方面研究的重视。综合考察中国民俗的传承、演变过程,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表现得十分明显。
一、原始信仰长期留存
原始信仰习俗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长期传承和流行,是中国传统民俗的一大特点。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巫术、占卜、祈禳、祭祀、禁忌等习俗不但在人们的信仰活动中集中地表现出来,而且贯穿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宗法观念影响深远
诚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上的以父家长为中心的宗法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依托的社会结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社会虽发生过种种变迁,但以血缘纽带维系着的宗法制度及其遗存和变种却长期保留着。这种以宗法为特征的社会结构定势,对民间风俗产生了长期的、重大的影响。
三、民族和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别
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各个民族统一于整个中华民族之中,各民族丰富多采的民俗风情构成了中国民俗的整体。从历史上看,各民族在文化上经历了长期的交流和融合。夏商时代,中原黄河流域是夏族,东部淮河流域是东夷,南方长江流域是三苗,西北黄湟一带是羌族,大漠南北是荤粥,至春秋时期,黄河流域的商周各族与其他民族相互影响和同化,形成华夏族。
四、既一以贯之又不断变迁
我们谈中国传统民俗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涉及的是汉族的传统民俗。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古代文化曾经历了多种变革,并不断地吸收和融合了许多外来文化,却又始终保持着一脉相承、联绵不断的发展系统。上述状况反映在民俗上,便表现出既一以贯之,又不断变迁的特点。
还有一些民俗事象,虽形式上长期延续,但实质内容却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点在传统的节日习俗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如年节燃爆竹原是一种驱除鬼魅的手段,后世却被用来制造欢乐喜庆的气氛。宋代,人们已能制作双响的爆仗和连响的鞭炮,并创制了各式各样的烟花,除夕之夜,通宵达旦,声震如雷的爆仗、绚丽奇幻的烟花与鼓乐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将节日气氛推向 *** 。元宵节源出以灯火祭神、礼佛的举动,后来也充满了观赏花灯的娱乐成分。
冬节是在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这一天,也是我国一个传统节日的名称,也叫“长至节”、“贺冬节”、“亚岁”等。称其“长至”,是基于古人对天象变化的观察: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所谓“日南之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此后的白昼,便一天天延长了。称其“亚岁”,就是仅次于元旦(即今之春节)。而在我国民间,则更有“冬节大于年”的说法。
以冬至为节日的传统,可以朔源到周代。当时国家即有于此日祭祀神鬼的活动,以求其庇佑国泰民安。到了汉代,冬至正式成为一个节日,皇帝于这一天举行郊祭,百官放假休息,次日吉服朝贺。这个规矩,其后一直沿袭。魏晋以冬至贺仪“亚以岁朝”,并有臣下向天子献鞋袜礼仪,表示迎福践长;唐、宋、元、明、清各朝都以冬至和元旦并重,百官放假数日,并进表朝贺(《东京林华录》、《帝京景物略》等),特别是在南宋,冬至节日气氛比过年更浓,因而有“肥冬瘦年”之说法。由上可见,由汉及清,从官方礼仪来讲,说冬至是“亚岁”,乃至“大过年”,绝非虚话。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周朝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为岁首之传统的承袭,因冬至日总在十一月初一前后。此外,也与古人认为冬至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的观念有关,如蔡邕《独断》中的解释:“冬至,阳气生,君道长,故贺。”
民间的冬至节俗,又要比官方礼仪丰富得多。东汉时,天、地、君、亲、师,都是冬至的供贺对象(《四民月令》)。南北朝时,民间又有了于冬至日食赤小豆以避邪的习俗(《荆楚岁时记》)。唐宋时冬至既与岁首并重,于是穿新衣、办酒席、祀祖先、庆贺往来等,几同过新年一样。明清时,官方仍然维持着“一如元旦”的冬至贺仪,民间却不似过年那样大事操办了,主要集中在祀祖、敬老、尊师这几个项目上发展,由此衍生出裹馄饨、吃汤圆、学校放假、百工停业、慰问老师、相互宴请及全家聚餐等活动,因而相对过年来讲,更富有个性。
在潮汕,冬节也算是一年中的重大节日之一。潮汕冬节有很多民俗活动,如祭祖、谢神、扫墓、吃糯米丸等。
一、吃冬节丸
潮汕冬节丸(南方人称“丸”,北方人叫“圆”。叫法虽不同而义同),分两种:一为常见的糯米丸,一为用粳做的尖米丸(用粳米粉加水,揉成长条,用剪刀斜剪下,两头尖尖如白米,故名。主要流行于揭阳一带)。
福建人在冬节也要吃糯米丸,《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五载有这种风俗起源的传说:
往时有一樵者,至山樵采,失足坠涧中。涧极深,无人援救,不能出险。且深山路绝人稀,樵者呼救,力竭声嘶,亦无援之者。樵者居涧中,食黄精姜得免饿毙。历十余年,遍体生毛,身轻能飞。于是高飞出涧还家。性状全变,家人呼之不应。乃用糯米粉和水成丸,与樵者食。樵者以为黄精姜,食之。渐还本性,家人得以团聚。而自此相沿成习,遂有搓丸之风矣。
这个传说,是在意义寄托的层次上对冬至吃糯米丸的习俗的诠释。潮汕人多从福建迁移而来,冬至吃糯米丸与福建同俗。而潮人通过这种民俗活动,把祈求家人团聚、家族和谐团结的寄托,表现得更为鲜明。冬至前几天,家家户户都要先将糯米舂成米粉末儿晒干。冬至前一天,吃过晚饭后,家中的主妇就开始张罗着把一只大箶(浅沿的筐箩)摆在桌上或地上,用开水把糯米粉和成粉团,然后,一家子无论大人小孩就围坐在箶四周,各自捏取粉团搓成弹珠样的冬至丸,放入箶里晾晒。冬节丸以搓得大大小小参差不齐为好,这叫“父子公孙丸”,象征着岁暮之际一家子圆圆满满。冬至日一大早,家庭主妇煮好红糖汤,将丸子下锅,煮成汤丸。先盛一大钵祭祖,家里的地主爷、公婆母、司命君、井神、碓神也各用一碗甜丸祭过。然后主妇叫醒全家老少起来食汤丸,俗称“汤丸唔食天唔光”,“食了汤丸大一岁”。尤其是孩子们最盼吃这碗圆,常是半夜里醒来好几回。然而,天好象要与孩子们作对似的,老是不亮。其实这是到了冬节前这天,夜的时间最长,过了这一天,便开始逐渐变短。
一、开篇当从中华文化精深,民族众多方面入手,引起下面的话题,即,众多的民族各有各的风俗,那么作为最大的民族——汉族来说,有哪些民风民俗呢?(同样可以写其他民族的风俗)
二、举实例。如可从传统节日入手,端午,中秋,重阳等,也可从一些地方性民俗入手,如生殖崇拜,抢婚,闹洞房,服丧等。你既然能接触到这个题目,可见你对此一定有所了解,当然比我所知更多。实在没经验,在网上搜也可。
三、探究这些民风民俗的来历,及其文化背景,和背后的民众心理原因。这里可作祥细论证,当然,观点是你的,你可以原创,要借鉴别人的观点,但不要照搬。
四、结束,通过以上论证,结合现实,提出摒弃不好的恶俗,发扬有益的,有普遍性的民俗,这对提高中华各民族的认同,凝聚力,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等等。
中国自几千年前就有了春节这个重要的节日,但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古代的春节的习俗,已和现代的有了很大的变化.
在古代,十二月三十日(农历),称为“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在门上挂利是钱,贴春联、换门神。到了晚上,各在门外燃起火堆,焚烧辟瘟丹,屋内生火,灶旁都点起灯火,把全屋照得一片光明,象征着来年的红火吉利。一更后,摆设酒果,迎接灶君。到了子夜,便在门口烧香燃烛,用供桌摆上香饭、素菜、清果等,斟红枣酒、清茶,迎神接神福,祈求吉庆;拜祖先,燃放鞭炮。接着举行“辞岁”,由晚辈依次向长辈行礼,长辈们则分给晚辈们“压岁钱”行礼后,一家人围炉团坐守岁,吃团圆饭。大年初一那天,大街小巷舞龙舞狮烧炮仗,互相拜年。男人们穿着最好的衣服到亲朋至友家中拜年,小孩也到外婆家和姆、婕家等外戚家中拜年。妇人们则到年初四才回娘家拜年。当晚回夫家时,娘家母亲则用红纸包裹着桔子、花生、莲子、红糖和甘遮等给女儿带回夫家做“迎路”。
从初六起,城乡各街坊、村落都请道士设醮迎神,邀剧团、戏班来做戏酬神,有的地方还抬神像游街,沿门贴符以逐瘟疫。十五元霄节,人们称为“年仔”,各家“以糯粉搓丸,小者煮浸糖米,大者裹以蔗糖,名元霄丸”。亲邻间互相赠送。元霄前后,举行观灯活动。元霄节过后,一年一度的春节欢庆活动便告结束。
这就是古代的春节的情景,而现代, 日子依然没有变化,每家也都会在门上挂上对联,换上门神,但到了晚上,则不那么烦琐,只是全家聚在一起吃团年饭,有些允许烧鞭炮的城市,人家也会在午夜12 点的时候烧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然后便也会分压岁钱,但会是在最后的时候分,这里跟古代是有不同的.大年初一到年初四,跟古代差不多的,但初五以后,则没有古代的烦琐礼节,这时候大多数人都已经在家享受自己的假期了,到了元宵节,会做汤圆,然后,春节便结束了,但实际来说,春节在现代早已在年初五的时候就差不多结束了,而且比起古代,现在人少了很多烦琐的礼节,有一部分年轻人还认为,春节已经没什么必要了,对春节也不像以前的人那样兴高采烈地迎接,只是平平淡淡地过,我想这是跟古代过春节最大的不同吧.
现代的春节习俗,已有了不少的变化,有人认为,简单了是好的,也有人认为,没有了古代那种气氛,而我觉得,现在的春节其实是简单得来又不失去那种气氛,这是现代春节最大最好的变化吧.
春节文化的传承 八骏嘶风传捷报,五羊跳跃展新图。
花红桃艳,金桔满盘,喜气洋洋华夏儿女策马赴羊年,春节年年过,今年过节又不一般。俗话说“俗随时变”,春节习俗传承、演变到今天,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许多变化,回望过去,每个时代都各有风格: 50年代的年夜饭:几斤肉快活吃几天 60年代的潇洒:在广阔天地里过年 70年代的年货:新奇玩艺造出来 80年代的娱乐:看春节联欢晚会 90年代的拜年话:身体健康排第一 现代社会花样更多,过几年一个样,呼机拜年,电话祝福,短信传情,餐馆年夜饭,旅游过大年。
但这毕竟是少数时尚弄潮儿的好戏,大众的呼声是,年越过越淡了。可不是,这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第一是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使得某些十分重要的春节民俗面临危机。庆丰收,祭祖和驱鬼,这是春节的灵魂。
如今的人们,特别是城市的新生代们,不仅摆脱了农耕,而且也远离了宗法家族,春节庆丰收祭祖的意义消失了,人们现在相信科技,也不怕鬼敬神了,驱鬼也取消了。守岁,它是年节的核心。
如果说,连它也省略的话,那肯定会影响到年节的地位,会减弱民众的节日心理,使人们觉得节日跟常日没有多大的区别,就会影响到节日的传承。它本来的意义是为了祈求长命百岁,现在人们已经失去了这样的信仰,就不太愿意熬夜了,但是我们把"守岁"当作一年中的不眠夜,大家在一起聊天、说话、娱乐、总结过去、畅想未来,这没有什么不好。
第二,20世纪以来中国的主流文化一直盛行激进主义。他们把现代化与传统对立起来,把科学与信仰对立起来,反传统、反宗教信仰;结果春节民俗中许多传统内容、信仰内容被破坏。
例如,把公历第一天称为"新年",而把传统的历法新年改称春节,淡化了、模糊了春节的"新年"含义。以致于有人想取消春节,用阳历年取代春节。
第三,国外节日文化的引入对我国传统年节产生了冲击。物质享受为主的春节气氛淡化的一面,是以精神享受为主的西方节日的兴盛,现代生活的个性化与多元化,也需要多样化的节日。
不同层位的人们大可从那些节日中获得情趣。越是多元化,本土固有的文化应该是最具有魅力的,一个民族的永久性,首先在于它文化的本土性。
本土性越强化、越固有化,他的主导地位才能更突现出来。 第四,如今,平时工作日的缩短,休息、娱乐时间的增多,使得过年便不再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休息、娱乐时间。
城镇人民温饱基本解决,也不再等着过年吃大餐,穿新衣,走亲戚,而是精神压力寻求解放,想着可以哪里去玩,玩什么,怎么玩? 时代不断赋予春节新的内容,时代也不断给予它新的挑战,不同的时代虽然内容上不断增新,但基本的形式和主题却始终保持不变,“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正是春节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民族凝聚力的思想表现。 无论怎么变,它祝福吉祥如意的深层含义没有改变。
春节家庭团聚的习俗至今相传,人们再苦再累,春节那几天一定要好好过,这是个人生理调整的需要,也是心理调整与社会关系调整的需要。无论是旅游过年、上网过年、还是晚会过年,人们寻求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人们在同一的时间以大致近似的方式作大体一致的选择,是个人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与民族的需要。 一种民俗的传承是需要民俗心理和社会生活环境的。
当社会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民俗心理必然发生变化。然而这种心理变化并不似社会变迁那样快,需要与新的生活方式进行长时间的整合。
春节作为一个民俗,在社会的发展逐步摆脱农业主导而向更高的层次迈进的时候,去与留就是纯自然选择,而不能人为干预,其保留的也将是最有生命力的。 每个时代都为春节增添新的魅力,涂抹上新的色彩,我们身处于一个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时代,自然应该为春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增光添彩,因为民俗应该是民众在生活中自发形成和传承的,来体现民众的文化诉求。
我们只有在保持传统与接受现代生活方式方面找到一个契合点,我们才可能建构出一个新的民族文化体系,也就是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传承我们的春节文化,强化它的本土性,再向世界进军,让它成为世界人民同乐的佳节。
德昂人也过泼水节,时间在清明节后的第七天,除了泼水祝福和跳象脚鼓舞等节目与傣族泼水节一致外,德昂族泼水节最具特色的习俗是为长辈洗手洗脚。
届时,每家的晚辈年轻人要准备一盆热水,端来放在堂屋中央,把家里的父母等长辈请出来坐在堂上,向他们叩头请罪,请他们原谅晚辈的一年来不孝顺的地方。长辈们也要检讨一年来在为晚辈树立榜样方面做得不足的地方。
然后,晚辈为长辈洗手洗脚,同时互祝来年在和睦、勤劳的气氛中度过。如果父母去世,兄长、姐姐和嫂嫂、姐夫就成为洗手洗脚的对象。
这个习俗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个忤逆的儿子在清明节后第七天在山上干活,看到雏鸟反哺的情景,有所感悟,决心好好待奉母亲,这时,他母亲正在向山上走来,为儿子送饭,不小心滑了一跤。儿子赶来扶她,她却以为儿子要来打她,一头撞死在树上。
儿子痛悔莫及,把树砍下来雕成一尊母亲雕像,每年清明后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洒着花瓣的温水中清洗。以后就演变为一种习俗。
藏 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藏族是一个古老而热情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中的禁忌。 1、两个久别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时,你的手不能搭在对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过或踩在别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别人的衣服上,更不能从人身上跨过去。 3、妇女晾衣服,尤其裤子, *** 不能晾在人人经过的地方。
4、不能在屋里吹口哨或大声哭叫。 5、家里人出远门,客人刚走,中午和太阳落山后及藏历大年初一不能扫地或倒垃圾。
6、外人不能当着已故人的亲属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7、今年该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线、织毛衣、地毯等。
8、黄昏时,不能随便到人家里走,尤其人家将有分娩的孕妇及刚生产的产妇或重病人时,陌生人更不能去。 9、过了中午以后,不能把家里的任何财产拿出去。
10、一个陌生人到你从来没有到过的大山及悬崖峡谷,不能大声喧哗。 11、不能跨或踩吃饭的用具、锅碗、瓢盆等。
12、家里有两个人同时出门,并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时出家门,必须前后出门而且出门时间要隔开。 13、妇女到晚上不能梳头和洗头,也不能披着头发出门。
14、在使用扫把和簸箕时,不能直接用手传递,必须先放在地上,然后另一个人从地上捡起来。 15、每当亲朋好友到你家串门或看望你时,会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为礼物送你,客人临走时把东西腾出来,不能全部腾空,必须留一点在里面或换一点自家的东西装上。
16、有缺口或有裂缝的碗不能用来吃饭,也不能给客人倒茶。 彝 族 彝族火把节,也就是彝族年。
彝族人的眼里,火象征光明、正义、兴盛,象征着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欢乐、爱情和幸福的节日。
三.香港年俗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无一个个中国人不识。然而,在香港过农历年,在习俗上和气氛上却和传统的截然不同。
近年来,已很少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春联、年画的了,取而代之的则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挥春。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狮、舞龙灯等也会在一些新界乡村、围村中出现,在新年的市区街头上也很难看到的大型的舞狮、舞龙灯的表演了。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过自一九八二年开始每年农历年初二的晚上,在维多利亚港上都会举行盛大的烟花表演,这已成为这十多年来迎春的一个节目了。
香港被称为“美食天堂”,春节有关吃的习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会在春节期间吃“团年饭”,一般是在家里设宴,于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饭。而饭后的一大节目,首选相信是逛花市了,农历新年期间,港九多处都设有年宵市场,其中以维多利亚公园的花市最大、最热闹。
香港市民习惯于晚饭后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时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欢度佳节。 在香港过农历新年,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节拜年时,到处可以听到“讨”利是的欢笑声。
“利是”原为“利事”,取大吉大利宽好意头,同时也成为了春节时与亲人不可缺少的习俗。 澳门年俗 澳门年俗,别有风情。
"谢灶"是澳门保存下来最传统的中国年俗之一。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门人谓之"谢灶"。
澳门人给灶神按中国传统也用灶糖,说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说坏话。我在澳门花街的一澳门人家的灶头见过一张圣诞老人像,奇怪的是,圣诞老人像边贴着"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联儿。
澳门人过年是从腊月二十八开始的,腊月二十八日在粤语中谐言"易发",商家老板大都在这岁晚之时请员工吃"团年饭"以示财运亨通,吉祥如意。澳门的年味,从腊月二十八这天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的。
除夕之夜,守岁和逛花市是澳门人辞旧迎新的两件大事。守岁是打麻将,看电视,叙旧聊天,共享天伦之乐;大概受西方圣诞节和情人节的影响,年宵澳门人还争相购买一些吉祥的花木迎接新春,现今已成了一个澳。
我的家乡在赣县,它位于江西省五大河流之一——赣江河畔,也有着许多民俗文化,而其中,美食,最具有代表性。
黄元米果算是美食中的极品了,它的制作有的地区还保留着传统的做法——制作黄元米果要先用黄元柴灰加开水过滤成灰水,冷却后浸米一夜,次日用甑蒸熟成饭,再将饭拌灰水,然后将这一大团的黄糯米放在一个类似于碗状的石器中,由几个人用木槌轮流敲打。完成上面的工作后,再用一根细绳来分解成一块一块金灿灿的黄元米果,再把这些米果放进一罐灰水中,可以保存三四个月,可随时取出来吃。
那味道,简直是回味无穷啊!每当过年时有客人来了,总会送几块美味的黄元米果作为礼物。还有一种美食——米粉鱼,是我们赣南的特产。
那味道,简直是一流的,绝对让品尝者赞不绝口。米粉鱼的做法也是简单的。
先将用米粉拌好的鱼块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粉干上,再将它们放进一个蒸笼即可。待蒸好以后,一笼香喷喷的米粉鱼便出炉了。
不论是粉干还是粉干上的鱼块,都是十分美味的。这就是我家乡比较典型的民俗文化——美食的一小部分。
我们赣县虽是一个小城市,但我爱这里,爱这里的民俗文化,从而胜过其他的大城市。这就是我家乡的民俗文化了。
除夕之夜 除夕,好热闹啊!人们忙得不亦乐乎,贴了对联又挂年画;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就像在锅里炒芝麻似的接连不断;啪啪啪的焰火声就像北京天安门举行盛大的庆祝会似的,穿过了大街小巷,穿过了高楼大厦,把漆黑的夜晚照着得如同白昼。
家乡的除夕之夜到处洋溢着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夜幕降临了!等候多时的我和姐姐高兴地拿出了“万花筒”。
我兴冲冲地拿了焰火和打火机,准备实施我除夕之夜的第一个计划——放焰火。我们放的第一炮是“一啸冲天”,随着一声巨响,天空顿时如同白昼,好壮观哦!紧接着是“天女散花”,所谓天女散花,顾名思义,那一定是非常漂亮的场面。
你看,果真不出所料,仙女们在天空中把一篮子花毫不怜惜地撒向人间。那些花在空中飘飘悠悠,美丽极了!刹时,空中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
我和姐姐高兴得手舞足蹈。随后,我们又放了 “降落伞”、“七仙女”、“百花奔放”…… 我除夕之夜的第二个计划,毫无疑问,当然是看春节联欢晚会了。
我们一家子环坐在电视机前,兴致勃勃地等候着春节联欢晚会的到来。高兴之余,突然爸爸的脸阴沉下来。
我想:爸爸这是怎么啦?容不得我多想,爸爸此时拉开了话匣:“现在的日子真是天堂的日子啊!”爸爸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话,我百思不得其解,急忙追问“爸爸,什么天堂的日子啊?”爸爸此时旋小了电视机的音量,对我们说:“孩子,你们是不了解的呀!过去我们这些老百姓可苦啦!” “你们看到今天年夜饭桌子上的菜了嘛,多么丰盛。这要是在过去,想都不敢去想啊!”爸爸点着了一支烟,吸了一口,语重心长地说:“我常听你爷爷说,他那个年代,过年能有肉吃,就满足了,就有许多人羡慕。
我记得你爷爷的这么一件事:那年春节前,你爷爷挑了一担旧书到后周去卖。他用卖书的钱买了一刀肉,回来总舍不得吃。
想吃肉了,就朝挂着的猪肉看看。几个月过去了,那挂肉仍好好地话着。
一天,你爷爷用木梯爬上去一看,只剩下一张皮了——肉全被老鼠吃了!就这样,人舍不得吃,却成了老鼠的美餐,多么的可惜啊!”说着,爸爸站了起来,用手比划着,对我们说:“你们这些小孩现在简直是掉进了蜜罐里,什么没有得吃呀,过年出去拜年,餐桌上是‘三层楼’啊!特别是近几年,改革开放,农民走上了致富路,生活水平提高了,餐桌上的变化更大。连天鹅肉都能吃到。
你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啊!” 是啊,现在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的确是提高了不少。这一切,全靠党的富民政策好,全靠党的领导好啊! 今年的除夕之夜,我们贴对联、挂年画、放焰火、看电视,尽管是忙了一点,但称得上是丰富多彩,使我在忙碌之中学会了许多。
而最使我难忘的还是“听回忆”,爸爸的一席话使我对过去了解了许多……。
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早在《汉书·王吉传》一书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礼记·王制》云:“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这里说的王者巡守之礼,就是国君深入民间,对乡村社会的民情风俗进行一番调查研究。太师是掌管音乐及负责搜集民间歌谣的官吏,他把民间传承的民歌(国风)呈递给国君.国君通过这些民歌,“观风俗,知得失”,制定或调整国家的方针政策。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就是古代各民族之间流传的民歌.这些民歌,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风俗习惯,包含着大量的古代民俗事象,对研究我国古民俗具有重大价值。 研究民俗事象和理论的学科称为民俗学。“民俗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有着极其密切的亲缘关系,如考古学要借助民俗学揭开古代社会神秘的面纱,民俗学要借助考古学提供古代传承文化的实证。编辑本段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是近几年学术界颇有争议的问题。以往这个问题似乎并没有多少疑义,不是问题。因为在此之前,中国民俗学界或民间文化界一直在使用“民俗”、“民俗文化”、“民间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等概念。现在突然出现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名称,而且这一名词变得十分时髦,许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纷纷改名,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有的提出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等。其实在我看来,这是换汤不换药,贴时髦的标签。如同前些年,人类学热起来,许多学科紧跟形势,在学科前冠以人类学,如人类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等等。人们不禁要问,这些是什么学科呢?究竟是社会学、民族学、还是民俗学,有必要加人类学壮其门面吗。说到底我们从事这些学科研究的人有点心虚,缺乏自信,不敢承认民俗学或民间文化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指我们以往熟悉和研究的民间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民间文化”的概念是可以互相置换的。
民俗 文化 是千百年来历史的记忆,积淀着人类的生存智慧,代表着一个民族的信念,是一个民族的生活准则。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民俗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试论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摘 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传统文化 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我国由多个民族组成,传统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但是在现阶段外来文化的影响下,传统民俗文化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传统文化生存空间在不断的被压缩当中,如何保证民俗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成为了当代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对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民俗文化;当代;价值;思考
我国历史悠久,几千年的历史造就了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传统民俗文化是我国民族精神发展的源头,也是我国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外来文化对于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造成了有力的冲击和影响,民俗文化的发展空间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在一点点的缩小,传统民俗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动力,只有对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保持认识,才能为传统民俗文化的发展指明合理的方向。
民俗文化因其核心要素民俗是集体遵从的、反复演示的、不断实行的,所以具有增强民族的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能。与此同时,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别,民俗常常会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特点,但其也有一些稳定的特征。一般民俗都具有社会性、地域性、变异性、转承性、规范性等特征。
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民族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根源,是我国民族的根本。民俗习惯的不断传承,对于民俗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理工了重要保证。另外,民俗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不断的受社会的影响。民俗文化的变迁与发展,是其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当代社会的需求。民俗文化对于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社会心理等多方面都有着影响,民俗文化是社会团结的重要根源,也是人们价值观的体现,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民俗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核心内容。
民俗文化对我国当代社会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价值,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民俗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其包括民间的 传说 、戏曲、娱乐、技能、信仰、价值观等不同的内容,民俗具有丰富性,并且在传统的民间生活中得到传承与发展。只有弘扬民俗文化,才能延续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可以培养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的认同感。
在民间,各种民俗文化中蕴含着各种优秀的文化,并且形成了庞大的历史信息链。民俗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智慧与独特的精神,民俗文化有着独特的个性特征与启迪。民俗文化中承载着具有浓重色彩的情感,是我国传统文化有力的传承。民俗文化可以加强民族之间的团结,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民俗文化具有维系的功能,可以使我国不同民族之间保持良好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丰富的民俗活动,各种民俗活动的进行,可以让人们寄托民族情感,并且对生活和心理进行调剂。民俗文化中包含了传统的文化资源,是现代社会旅游业中的重要内容,民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可以为社会带来良好的效益,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我国民俗文化现阶段的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与推广,从而保证民俗文化得到良好的发展。我国目前民俗文化存在着变迁与消失的现象,民俗文化的发展变化中,消失和变迁是正常的现象,但是需要对其中变化存在的负面效应进行重视和解决。在民俗文化的变迁当中,传统文化价值存在着严重的流失情况。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包括有形的和无形两种流失的方面。传统文化无形流失的方面主要体现在 西方节日 在进入中国后, 中国传统节日 逐渐的被忽视,传统节日淡化,外来节日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传统文化价值流失的有形方面体现上,很多传统民俗文化形式和活动不断的减少甚至消失,年轻人缺乏参与的热情与兴趣,使得传统民俗活动越来越落寞。
另外,民俗文化的价值开发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我国对于民俗文化的价值开发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建立了很多的开发模式,促进了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但是在对于民俗文化价值开发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进行 反思 。
首先,对于民俗文化缺乏有力的保护,并且保护方式不够完善。民族文化保护的相关立法不足,民俗文化存在着后继无人的现象,很多保护 措施 的滞后性使得民俗文化难以得到良好的保护。
其次,民俗文化过分的受商业操作的影响,很多人在追求利益的同事,过分的利用民俗文化作为经济来源的措施,对民俗文化的长期发展会存在一定的危害。
最后,民俗文化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同化、破坏、伪造等现象。很多地区为了创造经济效益,模仿其他地区的民俗文化,并且采用各种封建迷信活动,影响了我国社会安定的发展。
民俗文化现阶段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各地区必须重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合理开发,才能达到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对民俗文化的立法等手段,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法律基础。在对于民间文化的发展上,要建立合理的人才库,避免出现人才断层,民俗文化失传的现象。另外,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上,要尊重民俗文化的内涵,禁止对民俗文化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严谨各种基于民俗文化上的模仿、伪造等不良活动的开展。
民俗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础,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事,需要对传统的民俗文化进行重点的保护,推进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发展。在对于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上,要提高其各种行为的规范性与合法性,从而保证相关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民俗文化对于当代社会的价值重大,只有充分的发展民俗文化,促进民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才可以达到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在民俗文化的保护上,要加强相关立法,使得保护民俗文化的行为有法可依,促进民俗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明,徐载娟,景成,王铁环,刘景慧.托口古镇民俗文化 调研 报告 [J].怀化学院学报,2010(04)
[2]吕红艳.保护与开发: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民俗生态旅游[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4)
[3]王晓洋.浅析名人故居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苏州及其周边地区为例[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02)
[4]王新亮.保护视野下的淮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
浅谈民俗文化市场化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众的旅游消费需求进一步呈现出由低级向高级的趋向,大众的旅游活动形式已不再限于满足传统的有形的旅游产品,而是寻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愉悦和历史内涵,从消费有形的旅游产品转向消费无形的旅游文化。为迎合大众的这种需求,许多区域、城市、景区再次把目光移向曾经被冷落的精神性文化消费领域――民俗文化。
市场上开始出现所谓的“人造文化”,并有泛滥之势,许多学者、人士开始抨击、批判这种旅游文化市场化的行为,呼吁文化回归、保持原始状态。通过对民俗旅游文化现状的一些分析,从另一个角度指出文化商品化并非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一无是处,正当、适当的商业化手段对文化的传统和发扬还能起到促进作用。就此探究某些商业化的 市场营销 是有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民俗文化;商品化;庸俗化;内涵
1引言
随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开始厌烦喧嚣的城市生活,渴望在闲暇之余呼吸一下清新的乡村空气和恬静特异的民族风情,这种对大自然和原始生态的回归动力,驱使着广大游客前往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地旅游,去民俗村寻求内心的渴望和满足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渴求,这体现了游客的休闲需求,也说明当前民俗旅游文化正是在这种呼之欲出情况下逐渐呈现在广大民众视线之内。
正是基于此,我国的民俗文化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近年来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及其发展都大有成效,然而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如何合理科学可持续地发展民俗旅游,在旅游发展的前提下。使民俗文化发扬光大,避免庸俗化、导致畸形发展,使其走上持续健康发展道路成为当前一个值的研究的 热点 。
2民俗旅游文化的内涵
民俗文化的内涵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其内涵包括饮食、服饰、家居等物质民俗}组织制度、人生礼俗等社会民俗;民间信仰、巫术禁忌、娱乐游艺、民间工艺等精神民俗;神话、传说、 故事 、民谣、 谚语 等语言民俗。这种民族的,时代的文化既有物质的标识,制度的规范,又有具体社会行为,风尚习俗的鲜活体现。
由此可见优良的民俗文化是对传统民俗事物和现象的梳理和检验后形成的。其表现形式多样,如今年开始实行的法定 清明 节、 端午节 、 中秋节 。在旅游中,民俗文化是很活跃的旅游资源,涉及旅游的行、游、住、食、购、娱的方方面面,由于各地的民俗对异地游客有一新奇感,激发民众的奇心,娱乐性、参与性也很强,对游客很有吸引力,游客为能亲身体验另一地域的文化特征,不惜奔走千里。如西藏香格里拉,云南西双版纳、云南大理丽江泸沽湖等地正是由于具有特有的民族风情村及少数民族习俗才闻名于世,吸引了广大国内外游客。
民俗旅游的内涵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型旅游,它欣赏的对象为人文景观,而非自然景观,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传统节日、建筑风格、民间歌舞都是民俗旅游的珍贵资源与欣赏对象。温锦英定义:民俗旅游就是借助民俗来开展的旅游项目,它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俗事项和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鲜明、突出的民族性和独特性,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鲜感,它的魅力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巴兆祥界定:民俗旅游是指游客被异域或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所吸引,以一定的旅游设施为条件,离开自己韵居所,前往旅游地(某个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进行民俗文化消费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是人类文明进步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
民俗旅游的主要类型包括与山水风光相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民居及其他建筑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饮食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礼仪结合的民俗风情游、与喜庆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大型民族风情园景为产品的民俗风情游等六大种类。围绕以上不同类型,民俗旅游可以通过再现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的古老文、传统习俗,满足现代社会人们求新、求异、求同、求知的心里需要。因此,简单地说,民俗旅游就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特有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为载体开展的旅游活动。
作为以民俗文化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目的地,游客关注的是精神层次的消费,这和观光型景区截然不同。民俗旅游对旅游目的地来说,特有的民俗文化是一种极其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吸引了更多的游客,从而扩充了旅游地的客源和市场需求,增加了经济收入,提高了社会收益。
3我国旅游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旅游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
这些年来,我国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极为迅速。已经成为旅游中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很多地区都纷纷投资兴建民俗旅游度假村、民俗旅游专业村、农业民俗旅游村以及民俗旅游主题公园等,承办民俗旅游节日,举办大型民俗旅游活动。
如山西民居以及乔家民俗博物馆,赣南的客家民俗文化、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云南大理丽江泸沽湖、山东日照的渔家乐民俗旅游度假村等地推出各具特色的活动内容和民族风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游玩。如今,很多地区将旅游业看作扶贫行业,民俗旅游开发也作为发展地区经济的手段被滥用。不可否认民俗旅游作为旅游业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促进了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激活了一些地区其他的行业,解决了社会就业问题。正是这个原因,有些不具备开发观光型旅游地的地方,基于发展经济为目的,盲目投资建立形式各样的民俗文化村,大打“民俗文化”牌子。
民俗旅游存在的问题
(1)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力度过大。
民俗旅游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使得很多地方不顾自身环境条件的限制,盲目开发民俗旅游资源,致使当地民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无序,特别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严重破坏,长此以往,将损害整个民族旅游资源乃至文化传统传承。
(2)部分优秀的民俗文化庸俗化。
由于民俗旅游的经济效应较大,许多旅游景区片面注重对旅游景点的外观和形式的建造,不考虑当地的特色,只是想通过美观的造型来吸引游客的眼球。片面追求经理利益,导致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从而失去了民俗的特色。
(3)特色不鲜明。
鲜明的地区特色是民俗旅游的主要依托。黄金周刚兴起时,国内许多城市对旅游业还不是很重视,有的地方甚至连像样的景点也没几家。近几年,各地都把旅游产业作为重要产业甚至支柱产业来抓,大抓特抓民俗旅游,民俗活动逐渐趋向同化。你敲锣打鼓,我也敲锣打鼓,你舞龙舞狮,我也舞龙舞狮。项目雷同,风格雷同,缺乏新意、创意与吸引力,民俗旅游正在失去特色。由此,我们务必要保留各
地民风质朴淳厚的特点,才能使民俗旅游项目持续吸引旅游者。
(4)内容肤浅,缺乏内涵。
由于经济利益的吸引,一些景区往往仿照那些做得不错的地方,别人有的全部照搬过来,这样,形式上完全一样,再没有其附合本地民情、风俗的内容,过多地附和旅游者的心理,甚至为了猎奇心理,急功近利于一味迎合游客,刻意追求表面的形式,失去了内涵。孰不知,来参加民俗旅游的游客关注更多的是这种文化的内涵,这种深层的东西才是吸引游客的根本,形式上的做 文章 对文化的传播和本地景点的长远发展很难起到良好的效果。
(5)缺乏要有科学、合理、系统的规划。
一些民俗旅游景区开发在实施过程中操之过急,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有些,如深圳民俗文化村和云南民族村投资均在1亿元左右,开业时间也十分接近,前者很快收回投资,后者则连投资的利息都难以偿还,除了经营管理原因之外,云南民族村的建设选址过于匆忙,没有统筹分析,前者处于口岸城市,经济发达,项目内容与现代化城市形成鲜明反差。昆明人口流量小,民族村项目地处少数民族实际分布区,具有原地浓缩式开发模式的弊端。对当地居民吸引力不大,也损失了一部分追求真实感和亲身体会身临其境的外地游客。正是这些原因造成了两个同质景点的不同结局,可见科学、合理、系统的规划在开发民俗旅游中必不可少。
(6)缺乏行之有效的市场运作手段。
如果说文化是民俗旅游发展的根本,科学有效的市场化的运作手段则是民俗旅游发展的保障。民俗旅游的发展不能单单从形式上考虑如何去作,去延续,还要从经济效益上去统筹,没有了收入作支撑,民俗的发展就失去了生存的基本保证。我国有很多优秀的民间艺术到今天都流失了,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致使那些拥有这些技艺的民间艺人为求生存而改从其他行业。民俗文化的发展如果不能很好的运用市场的手段运作,只是作为一个纯艺术形式也不可能长久存活。我们知道,旅游刚刚起步的时候,民俗旅游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注意,那时的民旅风情只是旅游中的一个小小点缀。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族风情村成长起来,越来越多的异地民俗发展开来,最根本的原因是旅游的带动,从而使其找到了一个生存发展的基本裁体。但今天旅游中的到处泛滥的民俗村要求它自身的发展必须有一个有效的市运作手段作保障。张艺谋的《英雄》开创了我国影视市场成功商业化运作的典范。其“印象刘三姐”,“印象桂林”等系列,让桂林更是驰名中外,也让人们看到了民俗文化同样可以包装,而且精美的包装会带来更大的收益,科学正确的商业化会使传统的民俗文化发展更好。
4结论
总体来说,民俗文化有其地方的独特性,这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紧密相连,其发展以旅游业为经济依托,旅游的发展与当地可进人性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发民俗旅游时需要注重统一的规划和科学的市场营销。旅游中民俗文化的市场化、商品化并非一无是处,相反。纯粹的艺术形式的民俗文化的发展未必能够长久。笔者认为,民俗文化不存在所谓永远的原汁原味,只要社会在发展,民俗文化就在不断演变,也只有不断变化了的民俗文化才更具有生命力,旅游中的民俗文化市场化、商品化也是一种在社会前进中的必然现象,不可能人为的去阻止改变,但可以人为的引导其正确的发展。
因此,传统的民俗文化当前旅游中民俗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应当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其本身的独特性,市场细分,对一些特色民俗文化进行精美包装,以经济带艺术,以艺术促经济协同发展。这样,也许很多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都可以如东巴文化一样发扬开来,再次张现其生命魅力。
一个民族的传统无疑与其文化密不可分。离开了文化,无从寻觅和捉摸什么传统;没有了传统,也不成其为民族的文化。我为大家带来了传统文化的政治论文2500字,希望你们喜欢。
浅议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
摘要:弘扬中华文化,需要我们摒弃任何文化成见,公正客观地对待人类在其历史进程中创造的各种不同的优秀文化,正确认识各种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这是发展和繁荣当代中国文化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的发展;重新认识;综合创新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266-02
中国的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及其文化发生以及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流可以上溯到5000—7000年以前。按照文化的总体倾向及本质特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从先秦时期到前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与成型期,这个时期中国文化的要素构成与本质特征基本成型。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历史,中国文化的发展也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乱的动荡年代,由于诸侯割据、群雄并起,竟然造就了较为宽松的文化环境,使得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不同学派的学术思想从不同的角度发展了传统文化,使得我国古代文化不仅跨越了南北的广大地域,而且内容更丰富、更多样化,显示出了华夏文化的多元性的特色。
从历史的发展、传统文化的演变来看秦汉是一个融合的时代。从先秦至汉,完成了中原华夏多种文化的交融,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这个时期的显著特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要素和构架基本形成,她们之间此消彼长、融会贯通,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总体特征。
(二)佛教东渐、儒道释并存与理学的形成
东汉时期,中华民族的本土文化第一次受到外来文化——佛教的挑战。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剧烈动荡,战乱、灾祸、死亡随时降临,于是佛教的“因果报应”“三世轮回”便扎根盛行。正是在这儒、道、佛等多元融汇的和各家思想多向演化的历史洪流中,中国传统文化显示了它的包容力和生命力。佛教日益民族化、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其他文化的排斥、适应与融合
宋后,一方面中国各民族文化进一步融合。另一方面明中期以后,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在资本主义体内萌芽,中国封建文化日益突显。鸦片战争之后,士大夫门领略到了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优势,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后人们清醒的意识到旧传统思想文化的体系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需要转变形态了。
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低估与复兴
中国近代文化过程,从文化层面观察,是一个中国文化应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并试图对自身做出调整以适应西方文化、建设中国新文化的过程。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在中国甚至出现了一股强劲的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潮流,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儒家传统进行重新认识。这一重要的文化现象,是中国社会自20世纪初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反传统激流的喷涌
从1919年到1980年代末,整个中国社会主流的思想文化是激进的和全面的反传统主义,儒家传统首当其冲,这是儒家传统在当代中国演变的第一阶段。
从1917年提倡白话文开始,“五四运动”开辟了全面彻底地否定儒家文化的进程,对传统的否定由政治层面进入文化层面。领导“五四运动”的知识分子们认为,中国面临的问题不是靠移用西学、西政就可以解决的,必须要以西方的现代文化全面代替中国的旧文化。五四运动中具有最高价值的是“科学”和“民主”的观念。她们是从西方启蒙思想中借用来的救中国的思想武器。
直到““””结束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中国社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在思想方面,过去那种否定一切人类文化传统的做法改变了。但是,这个社会并没有改变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只是回到了“五四”时期的起点。整个80年代全面拥抱西方文化和全面谴责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这成为当时强劲的思想潮流。
(二)对传统的重新认识
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激进的反传统主义逐渐退潮,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得到中国社会乃至世界的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了复兴的过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开始恢复,重建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复兴儒学的呼声由弱到强,逐渐得到广泛的认同。
首先,儒家文化在中国社会从来没有根绝,在中国人的心理结构的深层中和日常生活之中仍占有一席之地,儒家的基本价值观念在传统社会历来发挥着“齐人心、正风俗”的作用。历史进程表明,人们摧毁了传统的价值体系之后,并没有建立起一个大家一致接受的、足以作为一种替代性的价值体系来重塑中国人的心灵世界,因而造成了严重的价值缺失、精神失落和信仰危机。然而,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必须有其自身的价值体系,在经过一次并不成功的尝试之后,人们重新把目光转向了自己的传统文化。通过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神资源来摆脱价值危机,通过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来重建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体系,在相当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共同的意识。
其次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越来越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之所以能够逐渐走出激进的反传统主义,重新倾向于肯定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与价值认同的问题是一个重要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一体化的同时,也日益凸显了文化认同的问题。在人类交流日益便利和频繁的背景下,越是与不同文化接触,难么“我是谁”的问题就越突出。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只有根植于自己民族文化的传统,才能真正在全球多元的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任何一个民族,乃至任何一个人都无法真正依靠纯粹外部文化来建立“自我”,只能深入自己的传统文化来实现“自我”的确立。目前,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事实,它将在经济和政治上为世界作出巨大的贡献。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命运的转变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就是有一批真正理解、认同儒学价值,同时又能欣赏、接受西方优秀文化的知识分子,对重建儒家传统做了不遗余力的努力。这股浪潮至今在以强劲的势头向前发展,毫无疑问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问题
中国当代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不可能单纯地依赖于某一种文化形式,而是在新的实践下实现各种不同文化形式的互斥互补、交融碰撞、综合创新。不同民族在其历史发展中创立的不同文化形式,有互相排斥、冲突和对立的一面,也有融合、互补和统一的一面。我们不能“蔽于一隅”,而应该站在更高的高度予以审视。因此,不管何种文化,在当代中国都将面临一个现代转换的问题,或者说都面临如何中国化的问题。
就中国传统文化来说,它产生于中国古代社会,是古代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是对那个时代的问题和任务的解决和解答,在今天要想发挥其积极作用,就必须实现其创造性转换,使其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表达形式上都要与现代社会相适应。
四、结语
因此,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文明共有精神家园,需要我们摒弃任何文化成见,公正客观地对待人类在其历史进程中创造的各种不同的优秀文化,正确认识各种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真正实现中国文化、西方文化之间的对话与融通,这是发展和繁荣当代中国文化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刘向阳、刘志扬、韩书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浅析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如何选择、如何继承、如何与服装设计相结合,要既不失传统、又能符合现代生活品味,都需要不断的尝试与反复的验证。关于这个话题可研究的层面很多、能借助的方法也很多,我们就从中国元素的角度来讨论现代服装设计如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关键词】传统文化 中国元素 服饰 设计
从古至今,服饰,作为人类形象外在的表征,它的风格化,个性化,民族化的艺术魅力,集成了具有丰富感性和理性内涵的服饰文化。这种与人类生息共存、形影相伴的文化现象,是民族、宗教、信仰、民俗、艺术、社会、经济乃至意识形态等多层因素通过服饰语言的生动映现。
一、如何设计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服饰产品
如何在传统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时尚化改造,是服饰设计人员经常思考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保护,也是中国服饰产品实现自身特色,走向世界必须面对的挑战。
(一)中国传统服饰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装设计的突出点是具有一眼就能看出的中国味道,中国漫长的历史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除了常见的立领、侧衩、盘纽、滚边、还有纹样、配色特别是风格理念等很多中式元素可以在现代设计中加以应用,这就需要设计师具有良好的中国服饰文化素养,不断努力挖掘。
中国的传统文化之所以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其文化中国元素是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结合。例如,历代皇室所穿着的、使用的物品,即使形式不同、用途各异,但无不是传递皇家身份地位的文化中国元素;而民间的剪纸刺绣又处处流露出祈求吉祥平安之意。我们一定要学会批判的继承,并不是所有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中国元素都适用于现代服装设计。所谓的不适宜,同样更多的体现在内涵上。因此我们应该明确的认识到哪些中国元素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这些中国元素又传递了怎样的文化信息。这便给我们的服装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能够找到可以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元素,还要将这些元素巧妙的运用于现代设计之中,这便是我们需要探讨的另一个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强调现代服装设计要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既然是结合,那一定不是简单的剪切与粘贴的关系,纯形式的结合也不具备说服力。事实上,继承传统文化所包括的范围很广,除了形式与内涵,同样包括传统文化中,形式与内涵之间的转化机制,这是一种对传统文化规律的把握,只有掌握了规律,明白了传统文化中国元素是通过怎样的组合、变化方式来传达寓意,才能使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出现合理而丰富的变化。
(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
我国由于地域广阔,各地地形、气候、人文条件都不同,使我国的民族文化、民族艺术在不同的地方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地方特色和文化氛围。蒙古的云纹图案在蒙古服装和蒙古包中很常见、满族人的旗袍、广西的蜡染,西藏的单肩外套、青花瓷和剪纸的图案、盘扣、刺绣立领、侧开叉这些传统的工艺都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有艺术。这些不同的民族艺术表现形式和工艺流程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也是我们服饰设计灵感的来源。
(三)现代服饰设计中对中国传统服饰局部应用。
局部处理是“画龙点睛”之功效的亮点。运用得当,品味耐人寻味,平淡中见神奇。大面积中冷色调中加入少许暖色,都能体现亮点运用的张力所在。而这种亮点张力,则需要文化内含浓缩的基垫,才能赋予其永恒。在中国装设计中通常较为常见的是将中装中的立领或门襟、盘扣等因素通过有效的再现,来表达设计者的风格,这几个点的应用最具有说服力和征服性,让人一眼就能深刻地体会到中国传统服饰的精粹所在,并能通过西方服饰体系中的以人体为根本的合体裁剪,更好地表现女性的优雅、含蓄的特点,在设计过程中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
二、传统服饰的屏幕
中国元素传播途径广泛,在国际交往中,尊重对方,和平共处,不失国体。与夫人在很多次的国事访问中都着有中式服装,表现出大国的文化内涵和优雅的风度。受到了各国媒体的关注和赞赏。与世界相融,中国元素赢得尊重,举世瞩目的2008北京奥运,就是最好的例范:五星,五环,象形的中国结,福娃蕴含人面鱼纹“天人合一”理念,奥运火炬祥云源自汉唐云气纹:渊源共生,和谐共融,这是祥云图案的文化寓意。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伊始,来自世界各地的宾朋就被带入激情与惊奇之中,感受有着古老历史的中国独特的欢迎仪式。开幕式通过卷轴画卷、活字印刷、京剧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奥运五环、火炬环球传递、运动员脚印图画作品等世界元素的完美结合,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热爱。处处闪耀着中国元素,展现着世界上绵延至今的5000年中华文明的内涵。
三、传统服饰国际化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对自身周围环境的需要除了能满足使用要求,更注重环境氛围、文化内涵、艺术质量等精神功能的需求。服装设计不同艺术风格和流派的产生、发展和变换,是服装艺术历史文脉的延续和发展,中国的服饰艺术是中国深厚人文传统的重要一部分,它经历了数千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无论是古朴的秦汉服装、娟秀的魏晋南北朝服装,还是富丽的隋唐五代服装、高雅的宋装及华贵的明清服装,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中国传统服装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可以用程式化的宽体式样,平面化的裁剪结构,装饰性的服用材料,精致的服装配件和含蓄美的社会理念来进行最简化的形容。在装饰上,由于传统服装是平面直线裁剪,表现二维效果,所以装饰也以二维效果为主,强调平面装饰。装饰手段是中国传统的镶、嵌、滚、盘、绣几大工艺。这些工艺的巧妙运用,使中式服装虽造型简练,但纹样色彩斑斓,美不胜收。日本的和服及其配饰最初主要是受中国唐代服饰的影响而产生。韩国服饰也是从中国古代演变到现代的韩民族的传统服装,优雅且有品位,是韩国的传统服装,也是韩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在奥斯卡颁奖的舞台上国际影星巩俐所穿的礼服都是具有很浓郁中国传统风格的服装,由此我们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世界的就是流行的!”
参考文献:
[1]赵连元.审美艺术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王熙元.新概念展示设计[M].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
[3]梁梅.意大利设计[M].人民出版社,2000.
导读:历史上不乏知识分子在真诚地为民请命的时候,却导致祸国殃民的后果,对此,当代知识分子还刚刚开始觉醒。当前,中国知识分子正致力于疏理自己与官方政治社会的关系,并逐渐将自己与之疏离开来,接下来的工作将是进一步反省自己与民间世界的关系,正视自己与民间的距离。我们并不主张一种新的民粹主义,主张知识分子重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实际上,主张知识分子应关怀民间和具有民间意识,与主张将知识分子消弭于民间并非一回事,也决不等于“媚俗”。一个清醒地认识到并同时拒守着自己与官方政治社会和民间社会之间距离的知识分子阶级,恰恰是一个民族文化能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而也只有当知识分子清醒地意识到了其与民间的距离时,他才会认真地去了解和理解民间,毕竟,民间社会虽然是历史的本体,但民间历史仍有待于知识分子去书写,这是当代知识分子所不可推托的文化使命。 对外开放,在使国人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同时,也回过头来更仔细地审视自己,文化史研究因此而兴。 一个国家的文化,从来就不是铁板一块、浑沌一体的,而是有着复杂的内在结构的织成物,存在着地域、民族、阶级、职业和年龄等方面的差别,其中,阶级差别是文化差别的重要原因,不同的阶级,由于其经济力量、社会地位、历史传统和教育机会的不同,而承当和依循着不同的文化,在古代中国,我们大致可以将文化划分为统治阶级、知识阶级和平民阶级文化,三种文化无疑都对整体的民族文化有所贡献,问题是,在三者中,何者应是中国文化的本体,因而应成为文化史研究的主体? 文化是由人承当并作用于人的,如果文化丧失了对人的作用,就不再是活生生的文化,而成了仅供游人观赏的文物古董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则是由这个民族的全体成员所承当的,因此,在民族人口中占主体的阶级的文化,自然就是民族文化的主体,也就是说,文化史研究固然应关心统治阶级和知识阶级的上层文化,即所谓政治文化和精英文化,但更应该关注民众的下层文化,即民间文化。只有民间文化而不是别的,才应成为文化史研究的主体,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史,首先应该是民间文化史。 如果我们承认无论过去和现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永远是民众,承认民众是历史的主体,那么,我们就必须同时承认,要理解我们这个民族,要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和精神,就首先要理解民众,理解民间的历史和精神,而民间精神和历史只能保存于民间文化中,在气象万千的民间文化中,蕴含了民间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语言方式、思维方式和感受方式,寄托了民间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历史观,惟有理解了民间文化,才算真正切中了我们民族的命脉,聆听了我们民族的心声。如果说,民间文化是一条汇纳百川的浩浩巨流,那么,帝王豪杰、文人精英的文化只能是这一巨流偶或激起的浪花,甚或只是虚浮的的泡沫。 将民间文化确立为文化史的主体,有着实践的和理论的意义。 其实践意义在于,中华民族及其文化正经历着史无前例的深刻变革,一个民族的变革,主要是人的变革,而首要的自然是展占其人口大多数的平民大众的变革,其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的一切文化侧面的变革,而欲求自新,必先温古,即认识民族主要是民众的文化传统和现实状况。人们不是常说要现代化首先要了解国情么?而中国亿万民众的文化-精神传统与现状,就是最大的国情。民间文化以及它所陶冶凝炼的民间精神,直接关乎经济体制、民主政治和法治制度的等社会变革的方方面面。 不过,本文所关心的主要是民间文化研究的理论意义。民间文化研究的实践意义迫切要求文化研究对民间文化的关注,然而,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中国当代学术界的“文化热” 虽历久不衰,但热点却似乎总是那有限的几个,什么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嘉乾朴学等等,主要是一些思想史问题,在民间文化研究领域,虽也不乏默默的工作者,但其成果却未能在学术界激起应有的反响,民间文化仍处在学术视野的边缘,学术关注的焦点仍是思想史,而人们却是在文化史的名义下谈论思想史问题的(只要翻检一下时下流行的几份精英学术刊物,这一点就一目了然了),于是,文化史被归结为思想史,而思想史又被顺理成章地简化为哲学史、经典著述史。 思想史固然是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不是如知识分子通常所相信的那样,是文化史的主要部分,更不能以思想史取代文化史。 首先,就文化形态学而言,思想在文化整体结构中,只是最表面的层次,我们不妨将之称为文化整体结构的“上层建筑”。 按其存在形态,文化现象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事情层。指人们在具体生活中的具体的所作所为所言所思,每时每刻都在大量的涌现着和消失着的人生百态、世间万象,诸如送往迎来、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等等,文化的这一层次以具体的行为的形态而存在,说穿了,就是生活本身。第二,制度层,即引导人们的具体行为、制约人们的生活实践的规范或模式,包括生活方式、交际方式、语言方式、思维方式、感知方式等等,它们使人们的行为成为有序的、可预期的。文化的这一层次以成文的或口传的典章制度的形态而存在,如礼仪、法典、谣谚等等。第三,意义层。即人们用以解释世界以领会其意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历史观等等,它赋于世界以意义,使人们的世界成为意义世界。 文化的这一层次往往以高度抽象化、合理化的思想体系的形态而存在,如神学、哲学等。 文化的三个层次,相互引发、相互依托。从现成的形态学的角度讲,毋庸置疑,意义体系是文化的最深层次。人们的具体生活实践总是受一定的文化制度所制约的,而一定的文化制度总需相应的意义体系作为其合理性或合法性的辩护,因此,一言体系,或曰特定的思想体系,就被当成整个文化构成的奠基者,要理解一种文化现象,就首需理解其相应的思想或哲学体系。 然而,现成的形态学的关系不能被当成历史的发生学的顺序。文化史既然是关于文化的历史,就必须以历史的目光来理解文化,按文化现象各层次的自然发生顺序来理解其相互关系。就发生学的意义而言,意义体系是文化整体构成的最表面层次,而生活实践才是其发生的渊源和存在的基础。这正与其形态学意义上的关系相反。 这实在并不难理解。因为,生活,惟有具体的生活本身,才是文化萌芽、成长并植根于其中的沃土。先有人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才有人类的一切,也才有人类的文化。具体地讲,人们只是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经过长期的积淀、总结、升华和抽象,才建立了一定的文化制度: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总之,文化制度在生活中涌现并凝结成形的,说穿了,人们只有先如此这般地做事情,然后,才会有如此这般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这些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它们流传于口头就成了谣言、古训,著于竹帛就成了典章、史册,而体现于生活本身就是民俗仪节。另一方面,文化制度产生于生活,却又反过来约束和规定生活:礼仪源于交际又反过来约束交际,语法源于说话又反过来约束说话,逻辑源于思考又反过来约束思考。文化制度又是意义体系赖以产生的基础。一定的文化制度确定了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设定了人们在世界中的地位,也设定了人们看待世界的立场,从而,就决定了人们对自我和世界的理解,也就是说,人们总是在一定的文化制度中并依赖于一定的文化制度来领会和理解世界的,人们置身于怎样的制度中,他在这一制度中处于怎样的位置,他就怎样领会和理解世界,世界就会又怎样的意义,这也就是说,一定的意义体系总是建立于一定的文化制度之上的,不同的民族因其不同的制度而具有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同的阶级也因其在文化制度中的不同地位而拥有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往往被思想史家视为文化最基本层次的思想体系或哲学传统,实际上是文化整体结构中最迟产生和分化出来的层次,它最初还是水乳交融地寓于具体的生活实践和文化制度中,只是随着社会的分化,随着专事精神生产的知识分子的产生,它才以神学或哲学的形式蜕变和分化出来,而占据社会统治地位的知识分子(最初是以巫史兼王的身分出现的),同时也就将作为其存在基础的思想体系置于文化的统治地位,并借助为之所垄断的历史叙述和学术著述宣传和强化这一被颠倒了的文化观,而昧于历史辩证法并囿于文字典籍理解历史的后世的知识分子也果真相信了这种编造的文化历史,并继续编造着这种颠倒了的历史,以至于连自己的生存也被头足倒立地颠倒了过来。 既然,只是由于人们先已如此这般地生活着,然后才演生出如此这般的文化制度,才最终编造出如此这般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那么,要研究文化,就必须从生活、从活生生的生活出发,只有首先理解了生活本身,理解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事象和形形色色的文化制度,然后才能理解思想。文化研究应从研究文化制度和思想体系是如何从生活实践中生成和分化出来的,而不是相反,研究生活是如何莫名其妙地从思想体系中分泌出来的,毕竟,人是为生活而思想,而不是为思想而生活,人们从来不是先建立一种世界观或人生观,然后才开始生活,而只是在生活历程中才逐渐有了对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即是表面看来是先有思想后有生活的知识分子,他具体选择何种思想体系作为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是有其粗俗的物质生活前提的,这个道理,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划时代巨著中已讲得很明白,马克思将被知识分子尤其是哲学家颠倒的历史重新扳正过来。 应该说,自从马克思出,人们再也没有理由仅仅局限于思想史的范畴叙述思想史,再也没有理由使文化史的研究依赖于思想史,尤其在我们这个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国度里,然而,事情却恰恰相反,在西方人文科学界已将历史和文化研究的目光投向世俗文化从而导致历史观和史学方法的根本转变的时候,我们的人文学术界却仍执著于一些陈旧的问题和理路不放,古代经院学术(经学)的哲学方法,仍被奉为学问正宗,几千年的学统和道统绵绵不绝,既是我们的骄傲,可也是我们的包袱,对此,我们应该有足够清醒的觉悟,学术方法的积习较之思想观点的教条更难于被觉察和清除,学统较之道统更根深蒂固。
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早在《汉书·王吉传》一书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礼记·王制》云:“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这里说的王者巡守之礼,就是国君深入民间,对乡村社会的民情风俗进行一番调查研究。太师是掌管音乐及负责搜集民间歌谣的官吏,他把民间传承的民歌(国风)呈递给国君.国君通过这些民歌,“观风俗,知得失”,制定或调整国家的方针政策。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就是古代各民族之间流传的民歌.这些民歌,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风俗习惯,包含着大量的古代民俗事象,对研究我国古民俗具有重大价值。 研究民俗事象和理论的学科称为民俗学。“民俗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有着极其密切的亲缘关系,如考古学要借助民俗学揭开古代社会神秘的面纱,民俗学要借助考古学提供古代传承文化的实证。编辑本段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是近几年学术界颇有争议的问题。以往这个问题似乎并没有多少疑义,不是问题。因为在此之前,中国民俗学界或民间文化界一直在使用“民俗”、“民俗文化”、“民间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等概念。现在突然出现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名称,而且这一名词变得十分时髦,许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纷纷改名,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有的提出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等。其实在我看来,这是换汤不换药,贴时髦的标签。如同前些年,人类学热起来,许多学科紧跟形势,在学科前冠以人类学,如人类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等等。人们不禁要问,这些是什么学科呢?究竟是社会学、民族学、还是民俗学,有必要加人类学壮其门面吗。说到底我们从事这些学科研究的人有点心虚,缺乏自信,不敢承认民俗学或民间文化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指我们以往熟悉和研究的民间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民间文化”的概念是可以互相置换的。
中国传统民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中华民族特有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下孕育、发生并传承的,因而中国传统民俗既有人类民俗的共性,又有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独特个性。分析和揭示中国传统民俗的基本特点是民俗文化研究的应有之举,其与各类具体事象的描述应是深入研究中国民俗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遗憾的是,近年来综合性的论述一直比较沉寂。本文意在引起人们对这方面研究的重视。综合考察中国民俗的传承、演变过程,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表现得十分明显。
一、原始信仰长期留存
原始信仰习俗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长期传承和流行,是中国传统民俗的一大特点。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巫术、占卜、祈禳、祭祀、禁忌等习俗不但在人们的信仰活动中集中地表现出来,而且贯穿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宗法观念影响深远
诚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上的以父家长为中心的宗法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依托的社会结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社会虽发生过种种变迁,但以血缘纽带维系着的宗法制度及其遗存和变种却长期保留着。这种以宗法为特征的社会结构定势,对民间风俗产生了长期的、重大的影响。
三、民族和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别
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各个民族统一于整个中华民族之中,各民族丰富多采的民俗风情构成了中国民俗的整体。从历史上看,各民族在文化上经历了长期的交流和融合。夏商时代,中原黄河流域是夏族,东部淮河流域是东夷,南方长江流域是三苗,西北黄湟一带是羌族,大漠南北是荤粥,至春秋时期,黄河流域的商周各族与其他民族相互影响和同化,形成华夏族。
四、既一以贯之又不断变迁
我们谈中国传统民俗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涉及的是汉族的传统民俗。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古代文化曾经历了多种变革,并不断地吸收和融合了许多外来文化,却又始终保持着一脉相承、联绵不断的发展系统。上述状况反映在民俗上,便表现出既一以贯之,又不断变迁的特点。
还有一些民俗事象,虽形式上长期延续,但实质内容却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点在传统的节日习俗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如年节燃爆竹原是一种驱除鬼魅的手段,后世却被用来制造欢乐喜庆的气氛。宋代,人们已能制作双响的爆仗和连响的鞭炮,并创制了各式各样的烟花,除夕之夜,通宵达旦,声震如雷的爆仗、绚丽奇幻的烟花与鼓乐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将节日气氛推向 *** 。元宵节源出以灯火祭神、礼佛的举动,后来也充满了观赏花灯的娱乐成分。
冬节是在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这一天,也是我国一个传统节日的名称,也叫“长至节”、“贺冬节”、“亚岁”等。称其“长至”,是基于古人对天象变化的观察: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所谓“日南之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此后的白昼,便一天天延长了。称其“亚岁”,就是仅次于元旦(即今之春节)。而在我国民间,则更有“冬节大于年”的说法。
以冬至为节日的传统,可以朔源到周代。当时国家即有于此日祭祀神鬼的活动,以求其庇佑国泰民安。到了汉代,冬至正式成为一个节日,皇帝于这一天举行郊祭,百官放假休息,次日吉服朝贺。这个规矩,其后一直沿袭。魏晋以冬至贺仪“亚以岁朝”,并有臣下向天子献鞋袜礼仪,表示迎福践长;唐、宋、元、明、清各朝都以冬至和元旦并重,百官放假数日,并进表朝贺(《东京林华录》、《帝京景物略》等),特别是在南宋,冬至节日气氛比过年更浓,因而有“肥冬瘦年”之说法。由上可见,由汉及清,从官方礼仪来讲,说冬至是“亚岁”,乃至“大过年”,绝非虚话。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周朝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为岁首之传统的承袭,因冬至日总在十一月初一前后。此外,也与古人认为冬至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的观念有关,如蔡邕《独断》中的解释:“冬至,阳气生,君道长,故贺。”
民间的冬至节俗,又要比官方礼仪丰富得多。东汉时,天、地、君、亲、师,都是冬至的供贺对象(《四民月令》)。南北朝时,民间又有了于冬至日食赤小豆以避邪的习俗(《荆楚岁时记》)。唐宋时冬至既与岁首并重,于是穿新衣、办酒席、祀祖先、庆贺往来等,几同过新年一样。明清时,官方仍然维持着“一如元旦”的冬至贺仪,民间却不似过年那样大事操办了,主要集中在祀祖、敬老、尊师这几个项目上发展,由此衍生出裹馄饨、吃汤圆、学校放假、百工停业、慰问老师、相互宴请及全家聚餐等活动,因而相对过年来讲,更富有个性。
在潮汕,冬节也算是一年中的重大节日之一。潮汕冬节有很多民俗活动,如祭祖、谢神、扫墓、吃糯米丸等。
一、吃冬节丸
潮汕冬节丸(南方人称“丸”,北方人叫“圆”。叫法虽不同而义同),分两种:一为常见的糯米丸,一为用粳做的尖米丸(用粳米粉加水,揉成长条,用剪刀斜剪下,两头尖尖如白米,故名。主要流行于揭阳一带)。
福建人在冬节也要吃糯米丸,《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五载有这种风俗起源的传说:
往时有一樵者,至山樵采,失足坠涧中。涧极深,无人援救,不能出险。且深山路绝人稀,樵者呼救,力竭声嘶,亦无援之者。樵者居涧中,食黄精姜得免饿毙。历十余年,遍体生毛,身轻能飞。于是高飞出涧还家。性状全变,家人呼之不应。乃用糯米粉和水成丸,与樵者食。樵者以为黄精姜,食之。渐还本性,家人得以团聚。而自此相沿成习,遂有搓丸之风矣。
这个传说,是在意义寄托的层次上对冬至吃糯米丸的习俗的诠释。潮汕人多从福建迁移而来,冬至吃糯米丸与福建同俗。而潮人通过这种民俗活动,把祈求家人团聚、家族和谐团结的寄托,表现得更为鲜明。冬至前几天,家家户户都要先将糯米舂成米粉末儿晒干。冬至前一天,吃过晚饭后,家中的主妇就开始张罗着把一只大箶(浅沿的筐箩)摆在桌上或地上,用开水把糯米粉和成粉团,然后,一家子无论大人小孩就围坐在箶四周,各自捏取粉团搓成弹珠样的冬至丸,放入箶里晾晒。冬节丸以搓得大大小小参差不齐为好,这叫“父子公孙丸”,象征着岁暮之际一家子圆圆满满。冬至日一大早,家庭主妇煮好红糖汤,将丸子下锅,煮成汤丸。先盛一大钵祭祖,家里的地主爷、公婆母、司命君、井神、碓神也各用一碗甜丸祭过。然后主妇叫醒全家老少起来食汤丸,俗称“汤丸唔食天唔光”,“食了汤丸大一岁”。尤其是孩子们最盼吃这碗圆,常是半夜里醒来好几回。然而,天好象要与孩子们作对似的,老是不亮。其实这是到了冬节前这天,夜的时间最长,过了这一天,便开始逐渐变短。
一、开篇当从中华文化精深,民族众多方面入手,引起下面的话题,即,众多的民族各有各的风俗,那么作为最大的民族——汉族来说,有哪些民风民俗呢?(同样可以写其他民族的风俗)
二、举实例。如可从传统节日入手,端午,中秋,重阳等,也可从一些地方性民俗入手,如生殖崇拜,抢婚,闹洞房,服丧等。你既然能接触到这个题目,可见你对此一定有所了解,当然比我所知更多。实在没经验,在网上搜也可。
三、探究这些民风民俗的来历,及其文化背景,和背后的民众心理原因。这里可作祥细论证,当然,观点是你的,你可以原创,要借鉴别人的观点,但不要照搬。
四、结束,通过以上论证,结合现实,提出摒弃不好的恶俗,发扬有益的,有普遍性的民俗,这对提高中华各民族的认同,凝聚力,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等等。
中国自几千年前就有了春节这个重要的节日,但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古代的春节的习俗,已和现代的有了很大的变化.
在古代,十二月三十日(农历),称为“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在门上挂利是钱,贴春联、换门神。到了晚上,各在门外燃起火堆,焚烧辟瘟丹,屋内生火,灶旁都点起灯火,把全屋照得一片光明,象征着来年的红火吉利。一更后,摆设酒果,迎接灶君。到了子夜,便在门口烧香燃烛,用供桌摆上香饭、素菜、清果等,斟红枣酒、清茶,迎神接神福,祈求吉庆;拜祖先,燃放鞭炮。接着举行“辞岁”,由晚辈依次向长辈行礼,长辈们则分给晚辈们“压岁钱”行礼后,一家人围炉团坐守岁,吃团圆饭。大年初一那天,大街小巷舞龙舞狮烧炮仗,互相拜年。男人们穿着最好的衣服到亲朋至友家中拜年,小孩也到外婆家和姆、婕家等外戚家中拜年。妇人们则到年初四才回娘家拜年。当晚回夫家时,娘家母亲则用红纸包裹着桔子、花生、莲子、红糖和甘遮等给女儿带回夫家做“迎路”。
从初六起,城乡各街坊、村落都请道士设醮迎神,邀剧团、戏班来做戏酬神,有的地方还抬神像游街,沿门贴符以逐瘟疫。十五元霄节,人们称为“年仔”,各家“以糯粉搓丸,小者煮浸糖米,大者裹以蔗糖,名元霄丸”。亲邻间互相赠送。元霄前后,举行观灯活动。元霄节过后,一年一度的春节欢庆活动便告结束。
这就是古代的春节的情景,而现代, 日子依然没有变化,每家也都会在门上挂上对联,换上门神,但到了晚上,则不那么烦琐,只是全家聚在一起吃团年饭,有些允许烧鞭炮的城市,人家也会在午夜12 点的时候烧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然后便也会分压岁钱,但会是在最后的时候分,这里跟古代是有不同的.大年初一到年初四,跟古代差不多的,但初五以后,则没有古代的烦琐礼节,这时候大多数人都已经在家享受自己的假期了,到了元宵节,会做汤圆,然后,春节便结束了,但实际来说,春节在现代早已在年初五的时候就差不多结束了,而且比起古代,现在人少了很多烦琐的礼节,有一部分年轻人还认为,春节已经没什么必要了,对春节也不像以前的人那样兴高采烈地迎接,只是平平淡淡地过,我想这是跟古代过春节最大的不同吧.
现代的春节习俗,已有了不少的变化,有人认为,简单了是好的,也有人认为,没有了古代那种气氛,而我觉得,现在的春节其实是简单得来又不失去那种气氛,这是现代春节最大最好的变化吧.
春节文化的传承 八骏嘶风传捷报,五羊跳跃展新图。
花红桃艳,金桔满盘,喜气洋洋华夏儿女策马赴羊年,春节年年过,今年过节又不一般。俗话说“俗随时变”,春节习俗传承、演变到今天,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许多变化,回望过去,每个时代都各有风格: 50年代的年夜饭:几斤肉快活吃几天 60年代的潇洒:在广阔天地里过年 70年代的年货:新奇玩艺造出来 80年代的娱乐:看春节联欢晚会 90年代的拜年话:身体健康排第一 现代社会花样更多,过几年一个样,呼机拜年,电话祝福,短信传情,餐馆年夜饭,旅游过大年。
但这毕竟是少数时尚弄潮儿的好戏,大众的呼声是,年越过越淡了。可不是,这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第一是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使得某些十分重要的春节民俗面临危机。庆丰收,祭祖和驱鬼,这是春节的灵魂。
如今的人们,特别是城市的新生代们,不仅摆脱了农耕,而且也远离了宗法家族,春节庆丰收祭祖的意义消失了,人们现在相信科技,也不怕鬼敬神了,驱鬼也取消了。守岁,它是年节的核心。
如果说,连它也省略的话,那肯定会影响到年节的地位,会减弱民众的节日心理,使人们觉得节日跟常日没有多大的区别,就会影响到节日的传承。它本来的意义是为了祈求长命百岁,现在人们已经失去了这样的信仰,就不太愿意熬夜了,但是我们把"守岁"当作一年中的不眠夜,大家在一起聊天、说话、娱乐、总结过去、畅想未来,这没有什么不好。
第二,20世纪以来中国的主流文化一直盛行激进主义。他们把现代化与传统对立起来,把科学与信仰对立起来,反传统、反宗教信仰;结果春节民俗中许多传统内容、信仰内容被破坏。
例如,把公历第一天称为"新年",而把传统的历法新年改称春节,淡化了、模糊了春节的"新年"含义。以致于有人想取消春节,用阳历年取代春节。
第三,国外节日文化的引入对我国传统年节产生了冲击。物质享受为主的春节气氛淡化的一面,是以精神享受为主的西方节日的兴盛,现代生活的个性化与多元化,也需要多样化的节日。
不同层位的人们大可从那些节日中获得情趣。越是多元化,本土固有的文化应该是最具有魅力的,一个民族的永久性,首先在于它文化的本土性。
本土性越强化、越固有化,他的主导地位才能更突现出来。 第四,如今,平时工作日的缩短,休息、娱乐时间的增多,使得过年便不再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休息、娱乐时间。
城镇人民温饱基本解决,也不再等着过年吃大餐,穿新衣,走亲戚,而是精神压力寻求解放,想着可以哪里去玩,玩什么,怎么玩? 时代不断赋予春节新的内容,时代也不断给予它新的挑战,不同的时代虽然内容上不断增新,但基本的形式和主题却始终保持不变,“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正是春节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民族凝聚力的思想表现。 无论怎么变,它祝福吉祥如意的深层含义没有改变。
春节家庭团聚的习俗至今相传,人们再苦再累,春节那几天一定要好好过,这是个人生理调整的需要,也是心理调整与社会关系调整的需要。无论是旅游过年、上网过年、还是晚会过年,人们寻求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人们在同一的时间以大致近似的方式作大体一致的选择,是个人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与民族的需要。 一种民俗的传承是需要民俗心理和社会生活环境的。
当社会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民俗心理必然发生变化。然而这种心理变化并不似社会变迁那样快,需要与新的生活方式进行长时间的整合。
春节作为一个民俗,在社会的发展逐步摆脱农业主导而向更高的层次迈进的时候,去与留就是纯自然选择,而不能人为干预,其保留的也将是最有生命力的。 每个时代都为春节增添新的魅力,涂抹上新的色彩,我们身处于一个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时代,自然应该为春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增光添彩,因为民俗应该是民众在生活中自发形成和传承的,来体现民众的文化诉求。
我们只有在保持传统与接受现代生活方式方面找到一个契合点,我们才可能建构出一个新的民族文化体系,也就是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传承我们的春节文化,强化它的本土性,再向世界进军,让它成为世界人民同乐的佳节。
德昂人也过泼水节,时间在清明节后的第七天,除了泼水祝福和跳象脚鼓舞等节目与傣族泼水节一致外,德昂族泼水节最具特色的习俗是为长辈洗手洗脚。
届时,每家的晚辈年轻人要准备一盆热水,端来放在堂屋中央,把家里的父母等长辈请出来坐在堂上,向他们叩头请罪,请他们原谅晚辈的一年来不孝顺的地方。长辈们也要检讨一年来在为晚辈树立榜样方面做得不足的地方。
然后,晚辈为长辈洗手洗脚,同时互祝来年在和睦、勤劳的气氛中度过。如果父母去世,兄长、姐姐和嫂嫂、姐夫就成为洗手洗脚的对象。
这个习俗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个忤逆的儿子在清明节后第七天在山上干活,看到雏鸟反哺的情景,有所感悟,决心好好待奉母亲,这时,他母亲正在向山上走来,为儿子送饭,不小心滑了一跤。儿子赶来扶她,她却以为儿子要来打她,一头撞死在树上。
儿子痛悔莫及,把树砍下来雕成一尊母亲雕像,每年清明后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洒着花瓣的温水中清洗。以后就演变为一种习俗。
藏 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藏族是一个古老而热情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中的禁忌。 1、两个久别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时,你的手不能搭在对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过或踩在别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别人的衣服上,更不能从人身上跨过去。 3、妇女晾衣服,尤其裤子, *** 不能晾在人人经过的地方。
4、不能在屋里吹口哨或大声哭叫。 5、家里人出远门,客人刚走,中午和太阳落山后及藏历大年初一不能扫地或倒垃圾。
6、外人不能当着已故人的亲属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7、今年该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线、织毛衣、地毯等。
8、黄昏时,不能随便到人家里走,尤其人家将有分娩的孕妇及刚生产的产妇或重病人时,陌生人更不能去。 9、过了中午以后,不能把家里的任何财产拿出去。
10、一个陌生人到你从来没有到过的大山及悬崖峡谷,不能大声喧哗。 11、不能跨或踩吃饭的用具、锅碗、瓢盆等。
12、家里有两个人同时出门,并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时出家门,必须前后出门而且出门时间要隔开。 13、妇女到晚上不能梳头和洗头,也不能披着头发出门。
14、在使用扫把和簸箕时,不能直接用手传递,必须先放在地上,然后另一个人从地上捡起来。 15、每当亲朋好友到你家串门或看望你时,会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为礼物送你,客人临走时把东西腾出来,不能全部腾空,必须留一点在里面或换一点自家的东西装上。
16、有缺口或有裂缝的碗不能用来吃饭,也不能给客人倒茶。 彝 族 彝族火把节,也就是彝族年。
彝族人的眼里,火象征光明、正义、兴盛,象征着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欢乐、爱情和幸福的节日。
三.香港年俗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无一个个中国人不识。然而,在香港过农历年,在习俗上和气氛上却和传统的截然不同。
近年来,已很少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春联、年画的了,取而代之的则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挥春。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狮、舞龙灯等也会在一些新界乡村、围村中出现,在新年的市区街头上也很难看到的大型的舞狮、舞龙灯的表演了。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过自一九八二年开始每年农历年初二的晚上,在维多利亚港上都会举行盛大的烟花表演,这已成为这十多年来迎春的一个节目了。
香港被称为“美食天堂”,春节有关吃的习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会在春节期间吃“团年饭”,一般是在家里设宴,于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饭。而饭后的一大节目,首选相信是逛花市了,农历新年期间,港九多处都设有年宵市场,其中以维多利亚公园的花市最大、最热闹。
香港市民习惯于晚饭后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时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欢度佳节。 在香港过农历新年,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节拜年时,到处可以听到“讨”利是的欢笑声。
“利是”原为“利事”,取大吉大利宽好意头,同时也成为了春节时与亲人不可缺少的习俗。 澳门年俗 澳门年俗,别有风情。
"谢灶"是澳门保存下来最传统的中国年俗之一。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门人谓之"谢灶"。
澳门人给灶神按中国传统也用灶糖,说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说坏话。我在澳门花街的一澳门人家的灶头见过一张圣诞老人像,奇怪的是,圣诞老人像边贴着"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联儿。
澳门人过年是从腊月二十八开始的,腊月二十八日在粤语中谐言"易发",商家老板大都在这岁晚之时请员工吃"团年饭"以示财运亨通,吉祥如意。澳门的年味,从腊月二十八这天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的。
除夕之夜,守岁和逛花市是澳门人辞旧迎新的两件大事。守岁是打麻将,看电视,叙旧聊天,共享天伦之乐;大概受西方圣诞节和情人节的影响,年宵澳门人还争相购买一些吉祥的花木迎接新春,现今已成了一个澳。
我的家乡在赣县,它位于江西省五大河流之一——赣江河畔,也有着许多民俗文化,而其中,美食,最具有代表性。
黄元米果算是美食中的极品了,它的制作有的地区还保留着传统的做法——制作黄元米果要先用黄元柴灰加开水过滤成灰水,冷却后浸米一夜,次日用甑蒸熟成饭,再将饭拌灰水,然后将这一大团的黄糯米放在一个类似于碗状的石器中,由几个人用木槌轮流敲打。完成上面的工作后,再用一根细绳来分解成一块一块金灿灿的黄元米果,再把这些米果放进一罐灰水中,可以保存三四个月,可随时取出来吃。
那味道,简直是回味无穷啊!每当过年时有客人来了,总会送几块美味的黄元米果作为礼物。还有一种美食——米粉鱼,是我们赣南的特产。
那味道,简直是一流的,绝对让品尝者赞不绝口。米粉鱼的做法也是简单的。
先将用米粉拌好的鱼块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粉干上,再将它们放进一个蒸笼即可。待蒸好以后,一笼香喷喷的米粉鱼便出炉了。
不论是粉干还是粉干上的鱼块,都是十分美味的。这就是我家乡比较典型的民俗文化——美食的一小部分。
我们赣县虽是一个小城市,但我爱这里,爱这里的民俗文化,从而胜过其他的大城市。这就是我家乡的民俗文化了。
除夕之夜 除夕,好热闹啊!人们忙得不亦乐乎,贴了对联又挂年画;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就像在锅里炒芝麻似的接连不断;啪啪啪的焰火声就像北京天安门举行盛大的庆祝会似的,穿过了大街小巷,穿过了高楼大厦,把漆黑的夜晚照着得如同白昼。
家乡的除夕之夜到处洋溢着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夜幕降临了!等候多时的我和姐姐高兴地拿出了“万花筒”。
我兴冲冲地拿了焰火和打火机,准备实施我除夕之夜的第一个计划——放焰火。我们放的第一炮是“一啸冲天”,随着一声巨响,天空顿时如同白昼,好壮观哦!紧接着是“天女散花”,所谓天女散花,顾名思义,那一定是非常漂亮的场面。
你看,果真不出所料,仙女们在天空中把一篮子花毫不怜惜地撒向人间。那些花在空中飘飘悠悠,美丽极了!刹时,空中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
我和姐姐高兴得手舞足蹈。随后,我们又放了 “降落伞”、“七仙女”、“百花奔放”…… 我除夕之夜的第二个计划,毫无疑问,当然是看春节联欢晚会了。
我们一家子环坐在电视机前,兴致勃勃地等候着春节联欢晚会的到来。高兴之余,突然爸爸的脸阴沉下来。
我想:爸爸这是怎么啦?容不得我多想,爸爸此时拉开了话匣:“现在的日子真是天堂的日子啊!”爸爸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话,我百思不得其解,急忙追问“爸爸,什么天堂的日子啊?”爸爸此时旋小了电视机的音量,对我们说:“孩子,你们是不了解的呀!过去我们这些老百姓可苦啦!” “你们看到今天年夜饭桌子上的菜了嘛,多么丰盛。这要是在过去,想都不敢去想啊!”爸爸点着了一支烟,吸了一口,语重心长地说:“我常听你爷爷说,他那个年代,过年能有肉吃,就满足了,就有许多人羡慕。
我记得你爷爷的这么一件事:那年春节前,你爷爷挑了一担旧书到后周去卖。他用卖书的钱买了一刀肉,回来总舍不得吃。
想吃肉了,就朝挂着的猪肉看看。几个月过去了,那挂肉仍好好地话着。
一天,你爷爷用木梯爬上去一看,只剩下一张皮了——肉全被老鼠吃了!就这样,人舍不得吃,却成了老鼠的美餐,多么的可惜啊!”说着,爸爸站了起来,用手比划着,对我们说:“你们这些小孩现在简直是掉进了蜜罐里,什么没有得吃呀,过年出去拜年,餐桌上是‘三层楼’啊!特别是近几年,改革开放,农民走上了致富路,生活水平提高了,餐桌上的变化更大。连天鹅肉都能吃到。
你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啊!” 是啊,现在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的确是提高了不少。这一切,全靠党的富民政策好,全靠党的领导好啊! 今年的除夕之夜,我们贴对联、挂年画、放焰火、看电视,尽管是忙了一点,但称得上是丰富多彩,使我在忙碌之中学会了许多。
而最使我难忘的还是“听回忆”,爸爸的一席话使我对过去了解了许多……。
民俗 文化 是千百年来历史的记忆,积淀着人类的生存智慧,代表着一个民族的信念,是一个民族的生活准则。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民俗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试论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摘 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传统文化 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我国由多个民族组成,传统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但是在现阶段外来文化的影响下,传统民俗文化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传统文化生存空间在不断的被压缩当中,如何保证民俗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成为了当代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对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民俗文化;当代;价值;思考
我国历史悠久,几千年的历史造就了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传统民俗文化是我国民族精神发展的源头,也是我国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外来文化对于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造成了有力的冲击和影响,民俗文化的发展空间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在一点点的缩小,传统民俗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动力,只有对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保持认识,才能为传统民俗文化的发展指明合理的方向。
民俗文化因其核心要素民俗是集体遵从的、反复演示的、不断实行的,所以具有增强民族的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能。与此同时,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别,民俗常常会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特点,但其也有一些稳定的特征。一般民俗都具有社会性、地域性、变异性、转承性、规范性等特征。
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民族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根源,是我国民族的根本。民俗习惯的不断传承,对于民俗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理工了重要保证。另外,民俗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不断的受社会的影响。民俗文化的变迁与发展,是其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当代社会的需求。民俗文化对于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社会心理等多方面都有着影响,民俗文化是社会团结的重要根源,也是人们价值观的体现,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民俗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核心内容。
民俗文化对我国当代社会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价值,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民俗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其包括民间的 传说 、戏曲、娱乐、技能、信仰、价值观等不同的内容,民俗具有丰富性,并且在传统的民间生活中得到传承与发展。只有弘扬民俗文化,才能延续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可以培养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的认同感。
在民间,各种民俗文化中蕴含着各种优秀的文化,并且形成了庞大的历史信息链。民俗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智慧与独特的精神,民俗文化有着独特的个性特征与启迪。民俗文化中承载着具有浓重色彩的情感,是我国传统文化有力的传承。民俗文化可以加强民族之间的团结,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民俗文化具有维系的功能,可以使我国不同民族之间保持良好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丰富的民俗活动,各种民俗活动的进行,可以让人们寄托民族情感,并且对生活和心理进行调剂。民俗文化中包含了传统的文化资源,是现代社会旅游业中的重要内容,民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可以为社会带来良好的效益,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我国民俗文化现阶段的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与推广,从而保证民俗文化得到良好的发展。我国目前民俗文化存在着变迁与消失的现象,民俗文化的发展变化中,消失和变迁是正常的现象,但是需要对其中变化存在的负面效应进行重视和解决。在民俗文化的变迁当中,传统文化价值存在着严重的流失情况。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包括有形的和无形两种流失的方面。传统文化无形流失的方面主要体现在 西方节日 在进入中国后, 中国传统节日 逐渐的被忽视,传统节日淡化,外来节日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传统文化价值流失的有形方面体现上,很多传统民俗文化形式和活动不断的减少甚至消失,年轻人缺乏参与的热情与兴趣,使得传统民俗活动越来越落寞。
另外,民俗文化的价值开发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我国对于民俗文化的价值开发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建立了很多的开发模式,促进了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但是在对于民俗文化价值开发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进行 反思 。
首先,对于民俗文化缺乏有力的保护,并且保护方式不够完善。民族文化保护的相关立法不足,民俗文化存在着后继无人的现象,很多保护 措施 的滞后性使得民俗文化难以得到良好的保护。
其次,民俗文化过分的受商业操作的影响,很多人在追求利益的同事,过分的利用民俗文化作为经济来源的措施,对民俗文化的长期发展会存在一定的危害。
最后,民俗文化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同化、破坏、伪造等现象。很多地区为了创造经济效益,模仿其他地区的民俗文化,并且采用各种封建迷信活动,影响了我国社会安定的发展。
民俗文化现阶段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各地区必须重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合理开发,才能达到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对民俗文化的立法等手段,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法律基础。在对于民间文化的发展上,要建立合理的人才库,避免出现人才断层,民俗文化失传的现象。另外,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上,要尊重民俗文化的内涵,禁止对民俗文化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严谨各种基于民俗文化上的模仿、伪造等不良活动的开展。
民俗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础,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事,需要对传统的民俗文化进行重点的保护,推进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发展。在对于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上,要提高其各种行为的规范性与合法性,从而保证相关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民俗文化对于当代社会的价值重大,只有充分的发展民俗文化,促进民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才可以达到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在民俗文化的保护上,要加强相关立法,使得保护民俗文化的行为有法可依,促进民俗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明,徐载娟,景成,王铁环,刘景慧.托口古镇民俗文化 调研 报告 [J].怀化学院学报,2010(04)
[2]吕红艳.保护与开发: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民俗生态旅游[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4)
[3]王晓洋.浅析名人故居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苏州及其周边地区为例[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02)
[4]王新亮.保护视野下的淮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
浅谈民俗文化市场化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众的旅游消费需求进一步呈现出由低级向高级的趋向,大众的旅游活动形式已不再限于满足传统的有形的旅游产品,而是寻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愉悦和历史内涵,从消费有形的旅游产品转向消费无形的旅游文化。为迎合大众的这种需求,许多区域、城市、景区再次把目光移向曾经被冷落的精神性文化消费领域――民俗文化。
市场上开始出现所谓的“人造文化”,并有泛滥之势,许多学者、人士开始抨击、批判这种旅游文化市场化的行为,呼吁文化回归、保持原始状态。通过对民俗旅游文化现状的一些分析,从另一个角度指出文化商品化并非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一无是处,正当、适当的商业化手段对文化的传统和发扬还能起到促进作用。就此探究某些商业化的 市场营销 是有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民俗文化;商品化;庸俗化;内涵
1引言
随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开始厌烦喧嚣的城市生活,渴望在闲暇之余呼吸一下清新的乡村空气和恬静特异的民族风情,这种对大自然和原始生态的回归动力,驱使着广大游客前往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地旅游,去民俗村寻求内心的渴望和满足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渴求,这体现了游客的休闲需求,也说明当前民俗旅游文化正是在这种呼之欲出情况下逐渐呈现在广大民众视线之内。
正是基于此,我国的民俗文化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近年来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及其发展都大有成效,然而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如何合理科学可持续地发展民俗旅游,在旅游发展的前提下。使民俗文化发扬光大,避免庸俗化、导致畸形发展,使其走上持续健康发展道路成为当前一个值的研究的 热点 。
2民俗旅游文化的内涵
民俗文化的内涵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其内涵包括饮食、服饰、家居等物质民俗}组织制度、人生礼俗等社会民俗;民间信仰、巫术禁忌、娱乐游艺、民间工艺等精神民俗;神话、传说、 故事 、民谣、 谚语 等语言民俗。这种民族的,时代的文化既有物质的标识,制度的规范,又有具体社会行为,风尚习俗的鲜活体现。
由此可见优良的民俗文化是对传统民俗事物和现象的梳理和检验后形成的。其表现形式多样,如今年开始实行的法定 清明 节、 端午节 、 中秋节 。在旅游中,民俗文化是很活跃的旅游资源,涉及旅游的行、游、住、食、购、娱的方方面面,由于各地的民俗对异地游客有一新奇感,激发民众的奇心,娱乐性、参与性也很强,对游客很有吸引力,游客为能亲身体验另一地域的文化特征,不惜奔走千里。如西藏香格里拉,云南西双版纳、云南大理丽江泸沽湖等地正是由于具有特有的民族风情村及少数民族习俗才闻名于世,吸引了广大国内外游客。
民俗旅游的内涵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型旅游,它欣赏的对象为人文景观,而非自然景观,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传统节日、建筑风格、民间歌舞都是民俗旅游的珍贵资源与欣赏对象。温锦英定义:民俗旅游就是借助民俗来开展的旅游项目,它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俗事项和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鲜明、突出的民族性和独特性,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鲜感,它的魅力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巴兆祥界定:民俗旅游是指游客被异域或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所吸引,以一定的旅游设施为条件,离开自己韵居所,前往旅游地(某个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进行民俗文化消费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是人类文明进步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
民俗旅游的主要类型包括与山水风光相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民居及其他建筑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饮食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礼仪结合的民俗风情游、与喜庆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大型民族风情园景为产品的民俗风情游等六大种类。围绕以上不同类型,民俗旅游可以通过再现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的古老文、传统习俗,满足现代社会人们求新、求异、求同、求知的心里需要。因此,简单地说,民俗旅游就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特有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为载体开展的旅游活动。
作为以民俗文化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目的地,游客关注的是精神层次的消费,这和观光型景区截然不同。民俗旅游对旅游目的地来说,特有的民俗文化是一种极其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吸引了更多的游客,从而扩充了旅游地的客源和市场需求,增加了经济收入,提高了社会收益。
3我国旅游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旅游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
这些年来,我国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极为迅速。已经成为旅游中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很多地区都纷纷投资兴建民俗旅游度假村、民俗旅游专业村、农业民俗旅游村以及民俗旅游主题公园等,承办民俗旅游节日,举办大型民俗旅游活动。
如山西民居以及乔家民俗博物馆,赣南的客家民俗文化、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云南大理丽江泸沽湖、山东日照的渔家乐民俗旅游度假村等地推出各具特色的活动内容和民族风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游玩。如今,很多地区将旅游业看作扶贫行业,民俗旅游开发也作为发展地区经济的手段被滥用。不可否认民俗旅游作为旅游业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促进了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激活了一些地区其他的行业,解决了社会就业问题。正是这个原因,有些不具备开发观光型旅游地的地方,基于发展经济为目的,盲目投资建立形式各样的民俗文化村,大打“民俗文化”牌子。
民俗旅游存在的问题
(1)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力度过大。
民俗旅游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使得很多地方不顾自身环境条件的限制,盲目开发民俗旅游资源,致使当地民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无序,特别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严重破坏,长此以往,将损害整个民族旅游资源乃至文化传统传承。
(2)部分优秀的民俗文化庸俗化。
由于民俗旅游的经济效应较大,许多旅游景区片面注重对旅游景点的外观和形式的建造,不考虑当地的特色,只是想通过美观的造型来吸引游客的眼球。片面追求经理利益,导致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从而失去了民俗的特色。
(3)特色不鲜明。
鲜明的地区特色是民俗旅游的主要依托。黄金周刚兴起时,国内许多城市对旅游业还不是很重视,有的地方甚至连像样的景点也没几家。近几年,各地都把旅游产业作为重要产业甚至支柱产业来抓,大抓特抓民俗旅游,民俗活动逐渐趋向同化。你敲锣打鼓,我也敲锣打鼓,你舞龙舞狮,我也舞龙舞狮。项目雷同,风格雷同,缺乏新意、创意与吸引力,民俗旅游正在失去特色。由此,我们务必要保留各
地民风质朴淳厚的特点,才能使民俗旅游项目持续吸引旅游者。
(4)内容肤浅,缺乏内涵。
由于经济利益的吸引,一些景区往往仿照那些做得不错的地方,别人有的全部照搬过来,这样,形式上完全一样,再没有其附合本地民情、风俗的内容,过多地附和旅游者的心理,甚至为了猎奇心理,急功近利于一味迎合游客,刻意追求表面的形式,失去了内涵。孰不知,来参加民俗旅游的游客关注更多的是这种文化的内涵,这种深层的东西才是吸引游客的根本,形式上的做 文章 对文化的传播和本地景点的长远发展很难起到良好的效果。
(5)缺乏要有科学、合理、系统的规划。
一些民俗旅游景区开发在实施过程中操之过急,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有些,如深圳民俗文化村和云南民族村投资均在1亿元左右,开业时间也十分接近,前者很快收回投资,后者则连投资的利息都难以偿还,除了经营管理原因之外,云南民族村的建设选址过于匆忙,没有统筹分析,前者处于口岸城市,经济发达,项目内容与现代化城市形成鲜明反差。昆明人口流量小,民族村项目地处少数民族实际分布区,具有原地浓缩式开发模式的弊端。对当地居民吸引力不大,也损失了一部分追求真实感和亲身体会身临其境的外地游客。正是这些原因造成了两个同质景点的不同结局,可见科学、合理、系统的规划在开发民俗旅游中必不可少。
(6)缺乏行之有效的市场运作手段。
如果说文化是民俗旅游发展的根本,科学有效的市场化的运作手段则是民俗旅游发展的保障。民俗旅游的发展不能单单从形式上考虑如何去作,去延续,还要从经济效益上去统筹,没有了收入作支撑,民俗的发展就失去了生存的基本保证。我国有很多优秀的民间艺术到今天都流失了,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致使那些拥有这些技艺的民间艺人为求生存而改从其他行业。民俗文化的发展如果不能很好的运用市场的手段运作,只是作为一个纯艺术形式也不可能长久存活。我们知道,旅游刚刚起步的时候,民俗旅游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注意,那时的民旅风情只是旅游中的一个小小点缀。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族风情村成长起来,越来越多的异地民俗发展开来,最根本的原因是旅游的带动,从而使其找到了一个生存发展的基本裁体。但今天旅游中的到处泛滥的民俗村要求它自身的发展必须有一个有效的市运作手段作保障。张艺谋的《英雄》开创了我国影视市场成功商业化运作的典范。其“印象刘三姐”,“印象桂林”等系列,让桂林更是驰名中外,也让人们看到了民俗文化同样可以包装,而且精美的包装会带来更大的收益,科学正确的商业化会使传统的民俗文化发展更好。
4结论
总体来说,民俗文化有其地方的独特性,这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紧密相连,其发展以旅游业为经济依托,旅游的发展与当地可进人性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发民俗旅游时需要注重统一的规划和科学的市场营销。旅游中民俗文化的市场化、商品化并非一无是处,相反。纯粹的艺术形式的民俗文化的发展未必能够长久。笔者认为,民俗文化不存在所谓永远的原汁原味,只要社会在发展,民俗文化就在不断演变,也只有不断变化了的民俗文化才更具有生命力,旅游中的民俗文化市场化、商品化也是一种在社会前进中的必然现象,不可能人为的去阻止改变,但可以人为的引导其正确的发展。
因此,传统的民俗文化当前旅游中民俗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应当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其本身的独特性,市场细分,对一些特色民俗文化进行精美包装,以经济带艺术,以艺术促经济协同发展。这样,也许很多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都可以如东巴文化一样发扬开来,再次张现其生命魅力。
我心目中的贵州文化 摘要:贵州一个神奇的地方,早在二十四多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在贵州高原这片土地上,创造了贵州史前文化。春秋以前,今贵州大部分地区属于“荆楚”或“南蛮”的一部分。战国后期,夜郎国逐步发展成为南蛮地区的大国。宋代,“贵州”名称始见于文献。明代,贵州建省。清朝,贵州疆域基本行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工农红军长期在贵州活动,在贵州播下了革命的火种。1949年11月15日,贵州县贵阳解放。同时,贵州是一个三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会。 关键词:心目 中 引论:作为一名贵州人明明知道贵州是祖国不可缺少的一部份、一块宝地,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充满发展情景的山区省份。那为什么我们不去了解、查阅、论证我们的家呢?下面,请大家跟随我的步伐我们一起了解贵州的文化、民族、美食、旅游吧! 一、 贵州的历史文化 贵州一个神秘而历史悠久的地方。尽管贵州有“天无三日晴 ,地无三里平。”的记载,后来又有“人无三分银”之说, 但是贵州有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大家知道贵州的八大名产:仁怀茅台酒、安顺腊染、镇宁波波糖、威宁火腿、大方漆器、独山盐酸、玉屏筲笛、都匀毛尖。就说仁怀茅台酒,那是世界闻名的名酒。仁怀茅台酒的著名不仅是因为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酿造工艺,上乘的内在质量,深厚的酿造文化以及历史上在我国政治、外交、经济、生活中发挥的不可比拟的作用,在中国酒业中的传统特殊地位,更因为他被国际一致认为与“白兰地”,“威士地”比肩齐名的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 同时,贵州的文化以多元包容著称,贵州本土的苗、布依、侗、彝等十多个民族, 大多有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多彩的艺术样式,音乐、舞蹈、刺绣、蜡染、傩戏、水书等等,都曾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看好。 这就是贵州,美丽神奇的贵州。 二、 贵州的民族文化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在贵州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上,居住着汉、苗、布衣、侗、彝、仡佬、水、穿青人等共18个民族。 各民族共同繁衍,共同生效息,为贵州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很大贡献。贵州大多数少数民族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但是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同胞都通晓汉语普通话,并以其作为民族交流的工具。 同时,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有苗族的“跳花坡”、“打嘎”,彝族的“搓子舞”,布依族的“六月六”,穿青人的“打亲家”等,充满着浓郁的地方色彩。特别是舞姿古朴、矫健、惊奇的苗族芦笙舞——“滚山珠”曾多次出国演出获得好评。此外,苗族的蜡染和刺绣也别具特色,令人赞叹。 就说苗族芦笙舞——“滚山珠”原生而不原始,粗犷而不粗俗,它不是一种简单的原生态展现,更不是猎奇和迎合时尚,它是一种人性本真意义上的艺术升华,为贵州本土文化注入了厚重的文化元素。他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出名。也因如此它具有许多荣誉,如1990年9月,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被誉为“贵州省高原明珠”; 1992年6月,随贵州省民族民间艺术团,赴荷兰参加国际民间艺术节,先后到荷兰、比利时、丹麦、挪威等国演出,受到空前赞誉;1994年4月,参加在贵州省大方县举行的百里杜鹃花节,之后又于10月参加在贵阳举行的全省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荣获第一名,获一等奖,11月应国家民委邀请到北京进行对外接待文艺表演; 2011年9月10日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第一名等等。 《滚山珠》就是这样原滋原味的东西,让人们耳目一新,久久难忘。 因此, 2006年纳雍县《滚山珠》经申请已被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并被首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三、 贵州的城市美食文化 众所周知,贵州的城市美食文化非常丰富。 辣香是贵州菜的主要特点,著名菜点大多与辣椒密切相关,如宫保鸡丁、各类火锅、肠旺面等,都需要用辣椒来调味,黔菜带辣味的菜肴更是口感各异,又分为油辣、糊辣、青辣、酸辣、麻辣、蒜辣等几大系列,有的辣而酸、有的辣而香、有的辣得令人张口咋舌、大汗淋漓。 贵州的风味小吃着实令人垂涎。 贵阳有花溪牛肉粉,肠旺面,青岩豆腐,卤味,丝娃娃,洋芋粑,青岩卤猪脚,青岩鸡辣角,清镇黄粑,青岩玫瑰糖,息烽阳朗辣子鸡; 遵义有羊肉粉,豆花面,豆腐皮火锅,赤水竹笋,绥阳空心面条,遵义鸡蛋糕 ;兴义有刷把头,兴义鸡肉汤圆,安龙凉剪粉,贞丰糯米;兴仁有兴仁盒子粑;安顺有安顺镇宁波波糖,安顺荞凉粉,安顺裹卷,鸡肉饼, 毕节汤圆,威宁火腿,威宁荞酥;黄平牛肉干一品大包等等 。 贵州菜主要属于川菜系列,但贵州菜又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四川主要是麻辣型,云南为甜辣型,而贵州主要是鲜辣、酸辣为主要特色。辣、麻、酸是黔菜很突出的风味。吃不惯的朋友可以提出少放油和辣椒。贵州的干锅系列再加上农家自酿的米酒,农家风味地道醇厚。贵州菜的酸不像山西靠醋来调味,而是酸汤。酸汤是苗族饮食的一大特色,为火锅系列,尤其以酸汤鱼最为好吃。 终而言之,贵州的食文化非常丰富的。如果你来贵州可别错过哦! 四、 贵州的旅游文化 贵州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旅游风光尤其著名。在里有亚洲第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就坐落在安顺境内。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山川、河流、溶洞、瀑布众多,北部有国家历史名城遵义,以遵义会议会址、四渡赤水、娄山关等遗址形成了独特的黔北的红色之旅,省会贵阳打造避暑之都,毕节市的草海以及百里杜鹃,铜仁地区的梵净山,黔西南地区的马岭河峡谷,安顺的黄果树瀑布和龙宫,黔东南和黔南地区的侗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都独具特色,近年来,贵州的旅游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中,贵州是迷人的“天然公园”。境内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溶洞景观绚丽多彩,野生动物奇妙无穷,文化和革命遗迹闻名遐迩;山、水、洞、林、石交相辉映,浑然一体。闻名世界的黄果树瀑布、龙宫、赤水、织金洞、马岭河峡谷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铜仁梵净山,茂兰喀斯特森林、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威宁草海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犹如一串串璀璨的宝石,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以遵义会议会址和红军四渡赤水遗迹为代表的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文化,更让人驻足凭吊,追思缅怀。多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浓郁神秘的民族风情,以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使贵州成为理想的旅游观光和避暑胜地,荔波喀斯特水上森林和赤水丹霞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 结语:随着西部开发中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和完善,亟待揭谜的是西部人文景观。为了寻求贵州独特的自然景观、古朴的民族人文风情、旅游景观,我们不妨一同踏上这方热土,一起去感受这个花的世界、鸟的天堂、人类的天堂的多彩的贵州吧!这就是我心目中的贵州,一个神奇美丽的家园,正如广告上说的:“走遍大地神州,最美多彩贵州!”
贵州是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业极有发展前途。在贵州,每年有类型不同大小各异的民族节日重删除次;许多民族聚居区有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民族建筑;文物众多的旅游景点,吸引着中外游客。特别是贵州的少数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更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独具一格,它与外界有着独特的交流渠道。在贵州的重点文化旅游景点中,大多是贵州独有的,如贵州各民族独特的民族建筑、众多的风物特产、可口的美食餐饮、历史名人文化、贵州龙文化、苗侗原生态文化、沙滩文化、阳明文化、奇石文化、屯堡文化等等。这些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并与独特的喀斯特风光构建起贵州旅游文化的灵魂,使贵州的山山水水充溢着浓浓的文化氛围,成为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旅游资源。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产品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但贵州的旅游业起步较晚,过去,人们对贵州少数民族的文化了解甚少。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外各方面人士来贵州各风景名胜区观光旅游的逐年增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贵州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人们所认识。侗族的多声部无伴奏合唱“侗族大歌’’在法国巴黎首次亮相,便引起了震动;苗族的木鼓舞从大山深处的田间地头跳上世界舞台,便以狂放的风格被称为:“东方迪斯科”;苗族服饰以其精美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信息承载功能被称为“无字的史书”;六枝梭嘎苗族社区因其文化独特并保存良好,建成了中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被国际戏剧界称作“戏剧活化石”的地戏、傩戏等,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以风情浓郁内涵丰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贵州高原山区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内,各民族承袭着自己的传统,经历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积累,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文化,它们之间有相通性,但又各自独立,每一种文化经验和智慧以及信息库藏都是其它文化无法完全替代的。这一切都为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通过开发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兴办经济实体,借助旅游业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可以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及其群众快速脱贫致富。与“信贷扶贫”、“民政扶贫”等其它扶贫方式相比,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是一种全新、高效的扶贫方式。它有其理论依据:从旅游业的产业特点来看,旅游业是典型的资源依托型产业,其发展的前提在于旅游资源;作为高度关联的经济型产业,能够带动市场需求,树立地区整体形象,带动物流、财流、信息流及新观念流,从而带动相关部门及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其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特点能够为少数民族地区带去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可以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富裕劳动力问题。此外,作为窗口性行业,通过发展旅游业可加强与外界交流,增进了解,促进招商引资。由此可见,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这一命题不是人为的,而是旅游业作为经济产业的本质特征决定的。正因为如此,国家旅游局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旅游扶贫纳人重要的工作议程,明确提出“加强对资源条件和市场前景看好的中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以旅游业带动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规划中,发展旅游业也是重中之重。因此可以相信,旅游扶贫在缩小东西部差距、帮助“老少边穷”地区的脱贫致富中将发挥更大作用。这个行吗??
民族风情,我知道可以写成
(一)主题的写法[2]毕业论文只能有一个主题(不能是几块工作拼凑在一起),这个主题要具体到问题的基层(即此问题基本再也无法向更低的层次细分为子问题),而不是问题所属的领域,更不是问题所在的学科,换言之,研究的主题切忌过大。因为涉及的问题范围太广,很难在一本硕士学位论文中完全研究透彻。通常,硕士学位论文应针对某学科领域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并得出有价值的研究结论。(二)题目的写法毕业论文题目应简明扼要地反映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切忌笼统。由于别人要通过你论文题目中的关键词来检索你的论文,所以用语精确是非常重要的。论文题目应该是对研究对象的精确具体的描述,这种描述一般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研究结论,因此,我们的论文题目不仅应告诉读者这本论文研究了什么问题,更要告诉读者这个研究得出的结论。(三)摘要的写法毕业论文的摘要,是对论文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其他人会根据摘要检索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因此摘要应包括:对问题及研究目的的描述、对使用的方法和研究过程进行的简要介绍、对研究结论的简要概括等内容。摘要应具有独立性、自明性,应是一篇完整的论文。(四)引言的写法一篇毕业论文的引言,大致包含如下几个部分:1、问题的提出;2、选题背景及意义;3、文献综述;4、研究方法;5、论文结构安排。
这个我刚好有的"民俗文化研究"的论文3000~5000字
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早在《汉书·王吉传》一书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礼记·王制》云:“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这里说的王者巡守之礼,就是国君深入民间,对乡村社会的民情风俗进行一番调查研究。太师是掌管音乐及负责搜集民间歌谣的官吏,他把民间传承的民歌(国风)呈递给国君.国君通过这些民歌,“观风俗,知得失”,制定或调整国家的方针政策。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就是古代各民族之间流传的民歌.这些民歌,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风俗习惯,包含着大量的古代民俗事象,对研究我国古民俗具有重大价值。 研究民俗事象和理论的学科称为民俗学。“民俗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有着极其密切的亲缘关系,如考古学要借助民俗学揭开古代社会神秘的面纱,民俗学要借助考古学提供古代传承文化的实证。编辑本段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是近几年学术界颇有争议的问题。以往这个问题似乎并没有多少疑义,不是问题。因为在此之前,中国民俗学界或民间文化界一直在使用“民俗”、“民俗文化”、“民间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等概念。现在突然出现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名称,而且这一名词变得十分时髦,许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纷纷改名,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有的提出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等。其实在我看来,这是换汤不换药,贴时髦的标签。如同前些年,人类学热起来,许多学科紧跟形势,在学科前冠以人类学,如人类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等等。人们不禁要问,这些是什么学科呢?究竟是社会学、民族学、还是民俗学,有必要加人类学壮其门面吗。说到底我们从事这些学科研究的人有点心虚,缺乏自信,不敢承认民俗学或民间文化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指我们以往熟悉和研究的民间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民间文化”的概念是可以互相置换的。
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原绚丽多姿的文化记忆.在被誉为中华文明摇篮和礼仪之乡的中原地区,勤劳勇敢的中原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许多风尚和习俗,并代代相沿,积久而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中原民俗文化.中原民俗文化不仅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习俗,日常社会交往方面的通礼习俗,生育、婚丧等的人生礼俗,春节、元宵等岁时节庆习俗,而且包括作息起居、生产劳动、工商贸易、民间节会、民间工艺、民间艺术等各个方面的习俗风尚. 中原是夏商两代和西周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地区.早在这个时期就初步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礼仪制度,后来它们逐步演变为中国传统的礼仪制度. 中原婚嫁礼俗最早出现在古代对偶婚末期和个体婚初期,至西周时期趋于完善,逐步形成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在此基础上又演化为提亲、定礼、迎娶等婚俗,延续至今,成为中国主要的婚俗.据考古发掘,中原地区早在两万年前就有了葬仪,至周代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丧葬礼仪,并成为中国重要的礼俗. 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岁时风俗,如踩高跷、划旱船、玩狮子、挂灯笼等“耍社火”,如小年祭灶、岁末守岁、过年吃饺子、拜年,元宵点灯盏,清明祭祖扫墓,端午插艾叶,七夕观星乞巧,八月中秋赏月,九月重阳登高等等,大多起源于中原,并通行全国. 中原俗称春节为“过年”或“大年”.过了腊月初八,就开始准备年货.早在商周时代,祭灶王爷就是“五祀”之一.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夜”,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祭灶王爷.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从东汉开始,中原人称之为“除夕”,这天,家家都要包饺子,而且包的越多越好;户户都要贴春联,这源于黄帝所创的桃符.初一都要吃饺子,主要取其“更岁交子”之义. 拜年是春节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大年初一、初二是家族内的拜贺,初三之后是邻里和亲戚朋友之间互相拜年,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中原民间元宵节活动内容丰富,规模盛大,素有“小过年,大十五”之说.正月十五点灯盏是元宵节重要的祭神祈福活动.春节期间中原地区还有丰富多彩的踩高跷、划旱船、玩狮子、挂灯笼等“耍社火”.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自秦汉以后,演变成为民间传统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并成为全国春节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中原地区长期为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历来崇拜能呼风唤雨的龙神.传说龙在农历二月初二抬头升天,古代中原人便把这一天定为“龙抬头节”.这一天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一来祈求龙王降雨,二来祈福消灾祛毒. 祭祖扫墓是中原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一到清明,人们就拿着祭品到墓地烧纸点烛,祭奠先祖.清明这天,各家门头要插柳枝,男女都戴柳环. 先秦时期中原便有了端午节俗.中原端午节不仅有吃粽子、贴艾虎、悬菖蒲、饮雄黄酒等习俗,而且还流行一些消灾祛病、预防瘟疫的风俗.每到这一天,人们把采来的艾叶插在门上以避邪.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源于最早流传于中原的“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神话.因参加活动者都是青年女性,故又称为“乞巧节”.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源于古代中原地区的祭月迎寒活动.作为节日,西汉时已初具雏形,晋时已有赏月之举,到北宋时正式定名中秋节,至今长盛不衰.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由来已久,源起也是说法不一,古代中原民间多从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中的“桓景避难”说.在这一天,有出游、登高、望远、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以避灾避难的风俗,故又称“登高节”.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蕴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这一天还有许多以老人为中心的尊老、爱老、敬老活动.中原民俗不仅体现在各种礼仪习俗中,还体现在民间节会、民间艺术、民间工艺等其他民俗文化活动中. 中原古代民间庙会长盛不衰,主要有盛大隆重的太昊陵庙会、热闹非凡的中岳庙会和规模盛大的浚县古庙会.其中,太昊陵庙会历史最为悠久.始建于春秋时期的太昊伏羲陵,淮阳等地俗称“人祖庙”.每年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来自河南、安徽、山东、河北、湖北等地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他们有的朝祖进香、有的摸“子孙窑”.庙会期间,前来烧香拜佛的“经挑班子”在太昊陵前载歌载舞,杂技、狮子、龙灯、竹马、旱船等也是忙个不停.庙会上售卖的玩具“泥泥狗”古朴别致,逛庙会的人都忘不了买几个回去.鹤壁浚县正月古庙会,庙会会期从正月初一至二月初二,长达月余,波及周围5省80多个市县,高峰期日人流量近30万人.县城四关四街,人流如潮,县城方园数十里社会各界汇聚,泥咕咕上市,数省商贾如期赶会,被称为“华北第一古庙会”. 中原民间书会马街书会全国闻名.从元朝开始,每年的正月十三,全国各地的说唱艺人云集宝丰县马街村亮书会友,交流技艺.为了赢得一年一度的“书状元”称号,艺人们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真是群英荟萃,各显身手;演唱的曲艺种类繁多,既有河南坠子,湖北渔鼓,四川清音,也有山东琴书、凤阳花鼓,可谓百花盛开,争奇斗艳.从北宋开始,夜市就成为古城开封的一道亮丽风景,并延续至今.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香味四溢的小吃车便充斥开封各主要街道,婉转悠扬的叫卖声夹杂着餐具的碰撞声不绝于耳,各种风味的小吃令人胃口大开,流连忘返.1000多年前出现的洛阳水席、300多年前出现的道口烧鸡,是中原美食一绝,闻名遐迩,享誉海内外.中原气候温和,阳光充足,洛阳的牡丹、开封的菊花、郑州的荷花在不同的季节里装点着中原.自唐以来,洛阳牡丹便有了“甲天下”的美誉.北宋时期就有“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观花习俗.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牡丹竞相开放,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信阳茶叶历史悠久.早在1200年前,信阳便成为我国八大茶区之一.自1992年起,信阳茶叶节便成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间节日. 此外,中原大地还有名扬天下的嵩山少林功夫、温县太极武术、濮阳和周口杂技;有豫西社火、灵宝皮影、开封盘鼓等民间艺术;国内外知名的民间工艺品更是琳琅满目,如针法多变的开封汴绣、古老淳朴的朱仙镇木版年画、神采飞扬的洛阳唐三彩、造型优美的南阳玉雕,诙谐有趣的民间泥玩,线条流畅的烙花烙画,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