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自动化学报英文版论文模板

发布时间:

自动化学报英文版论文模板

[1]ROVITHAKIS G A. Stable adaptive neuro-control design via Lyapunov function derivative estimation [ J ]. Automatica, 2001 37 (8):1213- 1221.[2]王源,胡寿松,吴庆宪.一类非线性系统的自组织模糊CMAC神经网络重构跟踪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3,20(1):70-77.(WANG Yuan, HU Shousong, WU Qingxian. Adaptive reconfigurable tracking control of a class of nonlinear systems based on self-organizing fuzzy CMAC neural networks [ J ]. Control Theory & Applications, 2003,20(1 ) :70 - 77. )[3]LEWIS F L, YESILDIREK A, LIU K. Multilayer neural net robot controller:structure and stability proofs [ J]. IEEE Trans on Neural Networks, 1996,7(2) :388 - 399.[4]金波,俞亚新.一种自适应CMAC神经元网络控制器及其在水轮调速器中的应用[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2,19(6):905-908.( JIN Bo, YU Yaxin. Adaptive CMAC controller for hydraulic turbine speed governor [ J ]. Control Theory & Applications, 2002, 19 (6):905 - 908. )[5]CHEN F C, KHALIL H K. Adaptive control of nonlinear systems using neural networks [J]. Int J Control, 1992,55(6): 1299 - 1317.[6]牛玉刚,邹云,杨成梧.基于神经网络的一类非线性系统自适应跟踪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1,18(3):461-464.( NIU Yugang, ZOU Yun, YANG Chengwu. Neural network-based adaptive tracking control for a class of nonlinear systems [ J]. Control Theory & Application, 2001,18 ( 3 ): 461 - 464. )[7]李翔,陈增强,袁著祉.非最小相位非线性系统的简单递归神经网络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1,18(3):456-460.(LI Xiang,CHEN Zengqiang, YUAN Zhuzhi. Simple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control for non-minimum phase nonlinear system [ J ]. Control Theory &Application ,2001,18(3) :456 - 460. )[8]CHEN S, BILLINGS S A, GRANT P M. Recursive hybrid algorithm for nonlinear system identification using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s [J]. Int J Control, 1992,55(5): 1050 - 1070.[9]BROWN M, HARRIS C J. Neurofuzzy Adaptive Modeling and Control [M].Hertfordshire: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UK) Limited,1994.[10]LIN C T, LEE G C S. Neural Fuzzy Systems-A Neuro-fuzzy Synergism to Intelligent Systems [M].New York: Prentice Hall Inc. ,A Simon & Schuster Company, 1996.[11]GE S S, LEE T H, HARRIS C J. Adaptive Neural Network Control of Robotic Manipulators [ M].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1998.[12]孙富春,孙增圻,张钹.机械手神经网络稳定自适应控制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SUN Fuchun, SUN Zengqi, ZHANG Bo. Theory and Approaches for Stable Adaptive Control of Robotic Manipulators Using Neural Networks [M].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2004. )[13]WIDROW B. The original adaptive neural net broom-balancer[ C ]//Proc of IEEE Int Symposium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Piscataway,NJ:IEEE Press, 1987:351 - 357.[14]ALBUS J approach to manipulator control:the cerebellar model articulation controller (CMAC) [ J]. J of Dynamics Systems,Measurement and Control, 1975,97 ( 3 ): 220 - 227.[15]HOPFIELD J J, TANK D W. Computing with neural circuits: A model [ J]. Science, 1986,233:625 - 633.[16]RUMELHART D E, MCCLELLAND J L. 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 : Explorations in the Microstructure of Cognition [ 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86.[17]WANG Jeen-Shing, LEE G C S. Self-adaptive recurrent neuro-fuzzy control of an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 J ]. IEEE Trans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2003,19 ( 2 ): 283 - 295.[18]DIAO Yixin, PASSINO K M. Adaptive neural/fuzzy control for interpolated nonlinear systems [ J ]. IEEE Trans on Fuzzy Systems,2002,10(5) :582 - 595.[19]达飞鹏,宋文忠.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滑模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0:17(1):128-132.(DA Feipeng,SONG Wenzhong. Sliding mode control based on the fuzzy neural networks [ J ]. Control Theory & Applications, 2000,17(1):128- 132.)[20]DENG Hui, SUN Fuchun, SUN Zengqi. Observer-based adaptive controller design of flexible manipulators using time-delay neurofuzzy networks [J]. J of Intelligent and Robotic Systems,2002,34(34) :453 - 466.[21]LIU Huaping, SUN Fuchun, HE Kezhong, et al. Controller design and stability analysis for fuzzy singularly perturbed systems [ J]. Acta Automatica Sinica ,2003,29(4) :494 - 500.[22]胡寿松,周川,胡维礼.基神经网络的模型跟随鲁棒自适应控制[J].自动化学报,2000,26(5):623-629.(HU Shousong, ZHOU Chuan, HU Weili. Model-following robust adaptive control based on neural networks [ J ]. Acta Automatica Sinica ,2000,26(5) :623 - 629. )[23]PARTRICIA Melin, OSCAR Castrilio. Intelligent adaptive control of non-linear dynamical systems with a hybrid neuro-fuzzy-genetic approach [C]//Proc of IEEE Int Conf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Piscataway,NJ: IEEE Press, 2001:1508 - 1513.[24]LEE Ching-hung,LIN Yu-hing,LAI Wei-yu. Systems identification using type-2 fuzzy neural network (type-2 FNN) systems [C]//Proc of 2003 IEEE Int Symposium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i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Piscataway, NJ: IEEE Press, 2003:1264 -1269.[25]PARTRICIA M, OSCAR C. A new method for adaptive model-based control of nonlinear plants using type-2 fuzzy logic and neural networks [C]//Proc of IEEE Int Conf on Fuzzy Systems. Piscataway,NJ: IEEE Press, 2003: 420 - 425.[26]MENDELAND J M, BOB John R I. Type-2 fuzzy sets made simple [J]. IEEE Trans on Fuzzy Systems,2002,10(2): 117 - 127.[27]Ezhov A A, Khromov A G, Berman G P. Analog quantum neuron for functions approximation [ C ]//Proc of Int Joint Conf on Neural Networks. Piscataway,NJ: IEEE Press, 2001,2:1577 - 1582.[28]SANNER R M, SLOTINE J J E. Stable adaptive control and recursive identification using radial Gaussian networks [ C ]//Proc of IEEE Conf on Decision and Control. Piscataway, NJ: IEEE Press,1991:2116-2123.[29]POLYCARPOU M M, IOANNOU P S.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of nonlinear systems using neural network models: design and stability analysis EE-Report 91 - 09 - 01 [ R ].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Southem California, 1991.[30]SANCHEZ E N, BERNAL M A. Adaptive recurrent neural control for nonlinear system tracking [ J ]. IEEE Trans on Systems, Man,and Cybernetics, Part B: Cybernetics, 2000,30( 6 ): 886 - 889.[31]SUN Fuchun, LI HanXiong, LI Lei. Robot discrete adaptive control based on dynamic inversion using dynamical neural networks [ J ].Automatica, 2002,38 ( 11 ): 1977 - 1983.[32]SANNER R M, SLOTINE J J E. Structurally dynamic wavelet networks for the adaptive control of uncertain robotic systems [ C ]//Proc of the 34 th IEEE Conf on Decision and Control. Piscataway,NJ: IEEE Press, 1995: 2460 - 2467.[33]POLYCARPOU M M. Stable adaptive neural control scheme for nonlinear systems [ J]. IEEE Trans on Automatic Control, 1996,41(3) :447 - 451.[34]SUN Fuchun, SUN Zengqi, WOO Pengyun. Neural network-based adaptive controller design of robot manipulators with an observer [ J]. IEEE Trans on Neural Networks ,2001,12( 1 ) :54 - 67.[35]NARENDRA K S, PARTHASARATHY K.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of dynamical systems using neural networks [ J ]. IEEE Trans on Neural Networks, 1990,1(1) :4 - 27.[36]ROVITHAKIS G A. Tracking control of multi - input affine nonlinear dynamical systems with unknown nonlinearities using dynamical neural networks [ J]. IEEE Tra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Part B: Cybernetics, 1999,29(2): 179 - 189.[37]GE S S, LI G Y, LEE T H. Adaptive NN control for a class of strictfeedback discrete-time nonlinear systems [ J ]. Automatica, 2003,39(5) :807 - 819.[38]JAGANNATHAN S, LEWIS F L. Multilayer discrete-time neural-net controller with guaranteed performance [ J ]. IEEE Trans on Neural Networks, 1996,7 ( 1 ): 107 - 130.[39]SUN Fuchun, SUN Zengqi, WOO Pengyan, Stable neural networkbased adaptive control for sampled-data nonlinear systems [ J]. IEEE Trans on Neural Networks, 1998,9(5) :956 - 968.[40]CHENG C M, REES N W. Stability analysis of fuzzy multivariable systems: vector Lyapunov function approach [ J]. IEE Proceeding of Control Theory, 1997,144(5) :403 - 412.[41]SUN Fuchun, SUN Zengqi, FENG Gang. An adaptive fuzzy controller based on sliding mode for robot manipulators [ J ]. IEEE Tra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Part B: Cybernetics,1999,29(5) :661 - 667.[42]TANAKA K, WANG H O. Fuzzy Control Systems Design and Analysis-A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Approach [M]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Inc. ,2001.[43]TANIGUCHI T, TANAKA K, WANG H O. Fuzzy descriptor systems and nonlinear model following control [ J ]. IEEE Trans on Fuzzy Systems, 2000,8 (4): 442 - 452.[44]WU S J, LIN C T. Optimal fuzzy controller design: local concept [J] .IEEE Trans on Fuzzy Systems,2000,8(2): 171 - 185.[45]WU S J, LIN C T. Discrete-time optimal fuzzy controller design:global concept approach [ J]. IEEE Trans on Fuzzy Systems, 2002,10(1) :21 - 38.[46]CAO S G, REES N W, FENG G. H∞ control of uncertain fuzzy continuous - time systems [ J ]. Fuzzy Sets and Systems, 2000,115 (2):171 - 190.

论文英文参考文献格式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论文英文参考文献格式,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英文文献采用“APA格式”:

单一作者著作的书籍:

姓,名字首字母.(年). 书名(斜体). 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

Sheril, R. D. (1956). The terrifying future: Contemplating color television. San Diego: Halstead.

两位作者以上合著的书籍:

姓,名字首字母., & 姓,名字首字母.(年). 书名(斜体). 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

Smith, J., & Peter, Q. (1992). Hairball: An intensive peek behind the surface of an enigma. Hamilton, ON: McMaster University Press.

文集中的文章:

Mcdonalds, A. (1993). Practical methods for the apprehension and sustained containment of supernatural entities. In G. L. Yeager (Ed.), Paranormal and occult studies: Case studies in application (pp. 42–64). London: OtherWorld Books.

期刊中的文章(非连续页码):

Crackton, P. (1987). The Loonie: God's long-awaited gift to colourful pocket change? Canadian Change, 64(7), 34–37.

期刊中的文章(连续页码):

姓,名字首字母.(年). 题目. 期刊名(斜体). 第几期,页码.

Rottweiler, F. T., & Beauchemin, J. L. (1987). Detroit and Narnia: Two foes on the brink of destruction. Canadian/American Studies Journal, 54, 66–146.

月刊杂志中的文章:

Henry, W. A., III. (1990, April 9). Making the grade in today's schools. Time, 135, 28-31.

php论文英文参考文献

[1]冯国良.基于Web及VRML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

[2]赵胜.基于B/S架构的Moodle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河北科技大学,2012.

[3]晏榆洋.基于web的在线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

[4]王逾西.动态网页的数据库连接技术[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2(1):41-43.

[5]徐一菲,陈光柱,沈春丰等.基于PHP网站的远程控制系统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10,26(15):135-136,115.

[6]丁鲁南,康梅娟.基于WAMP的红色文化动态网站的设计[J].科技资讯,2012,(26):20-20.

[7]滕文.基于MVC模式的PHP程序开发[J].科技视界,2012,(28):262.

[8]郭雪清,肖飞,黄正东,王光华,宋莉莉,张伟.医院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数字医学,2014,13(15)03:12-14+17.

[9]袁永革.试析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思想及其实施[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14,16(18),03:91-94.

财务论文英文参考文献

[1]Adams, M. and Hardwick, P. An Analysis of Corporate Donations: UnitedKingdom Evidence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1998,35 (5): 641-654.

[2]Aronoff,C.,and J Ward. Family-owned Businesses: A Thing of the Past or Model of the Future. [J]. Family Business Review, 1995,8(2); 121-130.

[3]Beckhard,R“Dyer Jr.,. Managing continuity in the family owned business [J].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1983,12 (1): 5-12.

[4Casson, M. The economics of family firms [J]. Scandinavian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1999' 47(1):10 - 23.

[5]Alchian,A.,Demsetz, H. Production, information cost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J]. 1972,62(5): 777-795.

[6]Allen, F,J, Qian and M, J. Qian. Law,Fin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5,77: .

[7]Amato,L. H.,& Amato,C. H. The effects of firm size and industry on corporate giving [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7,72(3): 229-241.

[8]Chrisman, ., Chua,., and Steier, L. P.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family business [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3b, 18(4): 441-448

动画论文英文参考文献范例多则

[1]程曼丽、王维佳:《对外传播及其效果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36页.

[2]冯捃、何春耕:《《功夫熊猫》的跨文化传播分层解读》[J],《电影评介》,2014年第5期37-40页.

[3]范文杰、戴雪梅:《无意识一内隐认知理论的演变历程回顾及展望》[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596-601页.

[4]管文虎等:《国家形象论》[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23页.

[5]郭秀艳、崔光成:《内隐学习本质特征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2年第1期,43-46页.

[6]陈晓云:《动画电影:叙事与意识形态》[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54-60页.

[7]黄国文、徐裙:《语篇分析与话语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第10期,2-6页.

[8]李德顺:《普遍价值与其可观基她》[J],《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5-14 页.

[9]刘丽英:《国家形象研究文献述评及营销视角分析一基于CSSCI(2001-2011)的研究》卬,《学术探索》,2014年第2期,120-123页.

学术论文英文参考文献注入格式

一、学术论文英文参考文献标注格式。

按照现行规定,学术期刊中论文参考文献的.标注采用顺序编码制,即在文内的引文处按引用文献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同一文献在一文中被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示。这一规定使得所列文献简洁明了,应该引起论文作者注意。英文参考文献和中文参考文献一样,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与中文文献混合连续编码着录;英文文献用印刷体;英文书名、期刊名和报纸名等用斜体;所列项目及次序与中文文献相同,但文献类型可不标出;忌用中文叙述英文。其格式为:

专着、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示例:[1]Day,C.,Veen, Walraven,G. Children and youth at risk and urban education. Research,policy and prac-tice. Leuven/Apeldoorn:Garant. 1997.

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示例:[2] Driessen,G.,& Van der Grinten,M. Home language proficiency in the Netherland:The evaluation of Turkish andMoroccan bilingual programmes- A critical review,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1994,20(3):365- 386.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示例:[3] Driessen,G.,Mulder,L.,& Jungbluth,P. Structural and cultural determinants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in theNetherlands. In (Ed.),Root and migration in global perspective. Jerusalem:Magnes . 104.[5]

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示例:[4] Lgnatieff,M. Keeping an old flame burning brightly. The Guardian,1998- 12- 20(12)。

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的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

示例:[5] Baboescu,F. Algorithms for fast packet classification. .

二、关于英文人名的标注。

现行编排规范对英文人名如何标注未作明确要求,英文人名的标注较为混乱,有标注全名的,有标注时将名缩写、姓不缩写、保持原来顺序的,还有在姓、名之间加圆点的,后者是我国翻译作品中,中文书写外国人名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其实,标注英文人名是有章可循的,在国外学术着作的参考文献中,关于人名的标注已约定俗成为一种统一的格式,即英文参考文献标注作者姓名时,要求姓在前、名在后,姓与名之间用逗号隔开,姓的词首字母大写,其余字母不大写;名用词首大写字母表示,后加缩写符号圆点,缩写符号不可省略。由于欧美国家人的姓名排列一般是名在前、姓在后,在标注时必须加以调整。如Georg Paghet Thomson,前面两个词是名,最后一个词是姓,应标注为Thomson,G. P为什么要如此标注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

1.在应用计算机等信息工具进行英文文献检索时,以英文作者姓名中的姓作为依据之一,即以姓作为检索目标之一。

2.在欧美人姓名表达含义里,姓比名的重要性更强、更正式。用姓而不是名来代表作者,还有尊重、礼貌的意味。名缩写后加缩写符号圆点,也含有正式、尊重和礼貌的意味,缩写符号不可省略。

3.表示与平常书写姓名的不同,体现学术论文重要性、简约性和准确性的要求,符合科研论文文体风格。这种标注在英文学术着作、科技文献中已广泛采用,也容易被广大读者、作者理解、接受。

对于复姓情况,如Jory Albores-Saavedra等,在引用标注时,应将复姓全部写出,即Albores-Saavedra, J对于姓前带有冠词或介词的情况,如带有Mac,Le,Von,Van den等,标注时不能省略,应同姓一起提到前面标注,如Mac Donald,La Fontaina,Von Eschenbach,Van den Bery等。这里有个有趣的现象,对于北欧人常见的姓Van den Bery,如Van的词首字母大写,表示它是姓的一部分,标注时应与姓一起前置;如果作者姓名书写为Graham van den Bery,其中van的词首字母v没有大写,则表示它不是姓的一部分,姓Bery前置时,van den仍留在原来的位置,并且不可缩写或省略,标注为Bery,G. van den.另外,对于“姓名+学位”的情况,标注时一般把“学位”删去,不要将其误认为姓或姓的一部分.

一个参考文献有两位或两位以上作者时,标注时除按上述要求将每位作者的姓提前书写外,作者与作者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位作者前加&符号,如示例[1],也可仅保留前三位作者,之后加etc.表示。

三、关于英文参考文献发表(出版)时间标注到年的问题。

发表(出版)时间是参考文献的一项重要内容,标示引用文献发表的历史时间位置,是判断引用文献新旧的一个根据,不可遗漏。国外学术论着中参考文献的发表(出版)时间标注到年,这与我国学术论着中参考文献的标注规定相同。国外学术论着中参考文献的发表(出版)时间的标注位置有标注在作者后的情况,并加圆括号,这是因为采用了“着者-出版年”制。我国学术期刊编排规范参考文献的标注采用“顺序编码”制,发表(出版)时间标注靠后,如示例[1]、[3],应按此要求标注为是。

四、英文析出文献名和原文献名的标注。

由于现行编排规范对英文析出文献和原文献的标注书写要求不够明确,目前有把析出文献名排成斜体,而把原文献名(论文集名或期刊名等)排成正体的情况。这种标注方式是不对的,混淆了析出文献名和原文献名的效力,正确的编排要求与此相反,国外的普遍作法与我国学者的论述[4]要求一致,因此这一现象值得编辑同行注意。

英文书名在英文文章中出现有排成斜体的习惯,论文集名、期刊名或报纸名与书名效力相同,故排成斜体,析出文献名相当于书中的章节标题,不具有书名的分量,故不可排成斜体。

在标注原文献名及作者时,原文献多指论文集或与之类似的著作,英文标注习惯上在编着者名前加词首字母大写的介词In,作者姓名前后次序不作调整,名缩写为词首大写字母,后加缩写符号圆点,姓完整标出,不缩写。作者后加编者一词的缩写形式及缩写符号圆点,词首字母大写,外加圆括号,如标注为In S. Weil(Ed.),如示例[3].然后斜体标注原文献题名,后加注出版年,起至页码的缩写形式pp.和析出文献的起至页码。当原文献有两位或两位以上作者时,作者姓名同上述情况一样,前后次序不作调整,分别标出,编者一词缩写用复数形式Eds.,如In L. Eedering,& P. Leseman(Eds.)。

文献类型不宜标出。文献类型是我国编排规范制定的标注要求,国外并未采用。在中文中标注醒目、自然,在英文中此一项目的标注容易产生误解和干扰。如果是为方便计算机在检索或统计时辨识,是技术上的要求,那么就应当统一要求标注,从“可不标出”来看,尚未有技术上的要求。因而,文献类型在英文参考文献中不作标注为妥。

五、出版地和出版社(商)的标注。

出版地和出版社(商)是参考文献的重要内容,标示版权信息,不可遗漏或省略。我国一部着作一般由一家出版社负责出版发行,出版地一般也就比较明确为出版社所在的城市。国外情况就比较复杂了,由于市场经济高度成熟,语言通用程度高,着作权被普遍保护等原因,一部着作可能由不止一家出版社(商)合作出版发行,出版地也可能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城市。当出版地有两处或两处以上、出版社(商)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应当一一标出,中间用斜杠分开。如Amsterdam/Philadephia:Ben-jamins,又如Den Haag:Sdu/DOP出版地一般是出版社(商)所在的城市,标注城市名,不可标注为国家名。

参考文献补充了文章的重要信息,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因而,希望在修订现行编排规范时,对英文参考文献的标注作明确规定,以便作者写作和编者编辑时皆有章可循,亦使这项工作更加规范。

java论文英文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王庆智.王喜富.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信息平台设计研究[A].第五届中国工业企业物流论坛论文集[C].2007(8)

[2]张翔.基于XML与Java技术构建电子政务系统的方法研究[D].西北大学.2008(5)

[3]符强.基于Java动态编程技术的软件自愈合构架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3)

[4]徐伟.赵嵩正.蒋维杨,基于功能的区域物流信息平台体系结构研究[J].情报杂志.2008(27)

[5]白磊,李芙玲.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04):92-95.

[6]赖小平.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开发与实践[J].福建电脑,2015,(05):52-53.

[7]孙晓奇,李胜,张文娇.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在java课程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02):338-339.

参考文献:

[1]李舒,陈丽君.高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3):283-285.

[2]徐亮.高校智能排课系统的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3,21(7):24-27.

[3]张小红.高校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科技,2012,25(7):45-47.

[4]苏贞,陈海关.高校智能排课系统中蚁群算法的应用探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9(7):120-121.

[5]叶波霞浅谈大学生兼职在大学生活的重要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33)

[6]王丽晖.关于大学生兼职现象的几点思考*高校一线思政工作者视角下的大学生兼职现象[J].2009,10(04)

参考文献:

[1]常征.功能测试中自动化测试框架的分析与应用[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

[2]徐骋.Android应用软件自动化测试框架的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5.

[3]路静,王琪.一种基于功能测试的自动化测试框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23):25-26.

[4]曾北溟.自动化测试框架的研究与实现[D].武汉:武汉大学,2004.

[5]步倩倩.面向GUI软件的自动化测试框架的研究与应用[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0.

[6]郝义鹏.基于关键字驱动自动化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7]侯菊敏.基于Android的关键字驱动自动化测试框架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12.

[8]区立斌.基于层次关键字驱动的自动化测试框架设计与应用[D].广州:中山大学,2012.

[9]郝晓晓,张卫丰.基于XML的SDK自动化测试框架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0(4):101-104.

[10]谢文哲.基于模块化测试框架的单元自动化测试框架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11]陈健.基于模型的数据处理系统的自动化测试框架[D].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3.

学术论文英文摘要格式及写作技巧

随着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和出版业的进一步规范化,英文摘要已成为国际间知识传播、学术交流与合作最直接的窗口,成为我国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论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对英文摘要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公开发行的学报,其论文应附有中英文摘要。"《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 B/T 1-1998)也对英文摘要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文献标识码为 A(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B(应用性成果学习经验总结)、C(业务指导管理类文章)3 类的文章均应有英文题名,其中 A 类文章还应附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为提高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质量,更好地满足国际数据库的检索要求,掌握必要的英文摘要编辑技巧,对英语摘要的语言和结构进行修改与润色,使英文摘要规范、准确、简洁,就显得尤为重要。

1 英文摘要的组成

学术期刊论文的英文摘要主要由英文题名、作者名与单位、英文摘要内容、英文关键词 4 个要素构成,是国际重要检索系统中的核心内容。英文摘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术期刊论文被 SCI、EI 等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收录的数量、被检索率和被引频次,继而影响到学术成果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交流。

因此,对于学术期刊而言,英文摘要的质量就非常重要。高质量的英文摘要可增加论文被国际同行阅读和引用的机会、提高期刊的整体质量、扩大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2 英文摘要的编辑技巧

把握好格式的规范性。

了解主要标准规范。

关于学术期刊论文中英文摘要的规范性,目前的主要依据是两"标准"和两"规范".

两"标准"指的是国际标准 ISO214-1976《文献工作(E)》和国家标准 GB/T 6447-1986《文摘编写规则》。前者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了规范文献写作于 1976 年颁布的国际标准,是英文摘要编写的依据;后者是我国为了与国际接轨于 1986 年公布的国家标准,是中文摘要写作的准绳。

两"规范"指的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 B/T-1998)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它们对摘要的写作要求均是基于国际标准 ISO214-1976《文献工作(E)》和国家标准 GB/T 6447-1986《文摘编写规则》。

注意区分大小写。

英文题名的大小写。

学术论文英文题名的大小写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一般来说,题名中第 1 个单词的首字母、每个实词的首字母均应大写,虚词(冠词、连词、介词)的首字母应小写,但 5 个字母及以上的虚词首字母应大写,如 Around,Between,Based on 等。有连字符的合成词只有第 1 个词的首字母大写,连字符后的词首字母应小写。

作者署名的大小写。

作者署名通常在题名之下,关于作者署名的大小写,按照两"规范"的规定,中国作者姓名按汉语拼音拼写,姓氏和名均不缩写,姓前名后,中间空 1 格。为了避免姓和名混淆,表示姓氏的拼音全部字母大写,复姓应连写,表示名字的第 1 个拼音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双名中间宜用连字符隔开,以避免音节混乱。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

关键词的大小写。

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可选 3~8 个,除专有名词首字母大写外,其余均小写,除必须用复数形式外,一般均用单数形式,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正确使用英汉标点符号。

学术期刊英文摘要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问题很普遍,主要原因是作者沿用汉语标点符号的习惯。

中英文标点符号在形式、功能和用法方面有许多差异,在进行英文摘要编辑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中文句号是个圈".",而英文句号是一个实心点".".

(2)中文省略号有 6 个点"……",而英文省略号有 3 个点"…".

(3)中文用顿号 "、"分隔同类的并列的事,而英文用逗号","表示。

(4)中文书名号用"《》"表示,而英文书名用斜体表示。

(5)中文表示数值的范围用浪纹线"~"表示,连接相关的数字,但英文中表示数值的范围用短破折号"-"表示。浪纹线"~"在英文中主要用于逻辑上或数学上表示否定、近似,或作为代字号用在词典和书籍中表示单词或短语的省略等。

(6)中文主标题与副标题之间一般用破折号"-"分隔,而英文主标题与副标题之间用冒号":"分隔。

把握好内容的一致性。

关于学术期刊论文中英文摘要的一致性,两"规范"都明确规定:"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英文摘要的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可见,中英文摘要的一致性主要是指含义、内容、数量和顺序的一致性。英文摘要应忠实、准确地反映中文摘要的内容,不能随意更改或删去中文摘要的重点内容或重要信息,不能随意增补中文摘要中未提及的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英文摘要是中文摘要的硬性对译,如果受汉语思维的影响生硬地按照中文字面意思直译或进行句对句、词对词的一一对译,一个词也不改动,这不仅会导致在表达上出现中式英语的现象,而且会使英文摘要用词重复累赘、句子繁杂冗长、语义不流畅。

因此,在进行英文摘要的编辑时,要把握好中英文摘要内容的一致性,英文摘要应忠实地再现中文摘要的内容,但英汉 2 种语言的表达习惯不一样,英文摘要不应拘泥于中文摘要的形式,译文要通顺、得体,语言要简洁明了,尽量选择简短、语义具体明确的词汇,避免使用重复多余、容易引起歧义的词语和繁杂冗长的句子。此外,中英文关键词的数量和先后顺序也应保持一致。

把握好句法的简洁性。

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结构。

题名是学术期刊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章主题内容的直接反映,是检索论文的关键。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语言务必要简练,不能太长。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 20 个汉字,英文题名通常为 10个实词以内,不宜超过 15 个词。

英文题名一般不用完整的句子,而是以短语为主要结构,常见的有 4 种类型。

(1)名词短语类。题名以表达论文核心内容的名词为中心词,前后加上前置和(或)后置定语进行修饰,前置定语通常是形容词,后置定语通常是介词短语。各个词的顺序很重要,前置定语或后置定语应与其所修饰的名词紧密相邻,词序不当会导致表达不准,影响读者正确理解题名的真实含义。

经统计发现,学术论文题名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中心词"有:研究(Research/Study on …)、试验/实证/案例研究(Experimental/Empirical/Case Study on …)、分析(Analysis of …)、可行性/可靠性/误差分析(Feasibility/Reliability/Error Analysis of)、探讨(Discussion on…)、调查(Investigation of…)、启示(Enlightenment of…)、影响(Effect of … on …)、比较(Comparisonof … with …; Comparison Between/Among … and …)、应用(Application of …in …)、变化(Change of …)、进展(Development of …)、作用(Role/Function of …)等,只要掌握它们较为固定的译法,题名翻译就容易得多。

(2)动名词短语类。由动名词加宾语构成,有时前后会有状语。

(3)介词短语类。由介词加名词或动名词短语构成。

(4)疑问句。一些评述性、综述性、驳论性文章或对于值得争议的问题,常用疑问句做题名,因为疑问句有探讨性语气,可以点明论文讨论的焦点,使题名显得比较生动,易引起读者兴趣。

英文题名和关键词可省略冠词。

在英文中,冠词分为定冠词(the)和不定冠词(a/an)2 种形式,当表示所指对象是特定的且能够识别时,便用定冠词(the)表示特指,即当使用定冠词(the)时,读者已经知道所指的是什么。由于汉语中没有冠词的用法,定冠词(the)在英文中很容易被误用或漏用,这一点在进行英文摘要编辑时需特别注意。

但是,由于冠词属于无实际检索意义的词,为提高论文的被检索率,英文题名和关键词中的冠词有简化的趋势,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词均可以省略,并且英文题名开头的第一个词前尽量少用冠词 The,An或 A.

尽量采用主动语态。

恰当使用语态是英文摘要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摘要符合英语语法规则的前提。

相关研究和统计表明,在语态使用上,国内外期刊英文摘要相差较大,国内期刊论文英文摘要中被动语态占主导,主动语态使用相对较少;而国外期刊论文英文摘要中主动语态占主导,被动语态使用相对较少。

国内期刊英文摘要多使用被动语态,主要原因如下。

(1)与国家标准 GB/T 6447-1986《文摘编写规则》对中文摘要的规定有关,它规定中文摘要撰写要用第三人称,要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受汉语思维的影响,很多作者在中文摘要译成英文摘要时往往使用被动语态;(2)被动语态不必强调动作的施行者甚至可以省略动作的施行者,可以避免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以减少主观因素,使行文显得客观;(3)被动语态可以使需强调的事物做主语而突出它们的地位,有利于说明事实。

而国外期刊英文摘要多使用主动语态,主要原因如下。

(1)与国际标准 ISO214-1976《文献工作(E) 》对语态使用的规定有关,它明确规定应尽量采用主动语态,因主动语态有助于文字的清晰、简洁及有力地表达。然而,在指示性甚至报道性陈述中,为强调动作承受者,也需采用被动语态,由此可见,主动语态比被动语态在结构上更简练,表达更直接有力;(2)过度使用被动语态将不可避免地造成英语句子头重脚轻,结构笨拙,影响读者的阅读效率。

可见,当前国外学术期刊英文摘要的写作趋势是主动语态多于被动语态,为了充分发挥英文摘要的导向功能、报道功能、检索功能以及促进科研成果的国际交流功能,国内学术期刊英文摘要应当与国际接轨,符合国际写作惯例。在符合英语语法规则、满足表达需要的情况下,我国学术期刊论文英文摘要应尽量使用主动语态,以"this paper"、"the author(s)"等作为主语,以更好地适应国际期刊发展的`主流趋势,满足国际数据库的检索要求。同时,为强调动作承受者,也可使用被动语态,需注意的是:

(1)为了保持句子结构的平衡,被动句的主语不宜太长;(2)当被动句的主语太长时,为避免出现"头重脚轻"的句子结构,可采用"It is+动词过去分词+that"的结构,用"it"作形式主语,代替句子的逻辑主语,把要强调的事物放在句子后部。

把握好语篇的连贯性。

衔接和连贯是语句成篇的重要保证,主要体现在结构和形式上。

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

汉语重意合,注重功能和意义的完整,主要通过语句的先后顺序与逻辑关系实现词语和句子的连接,很少借助连词,以神统形;句子之间的停顿靠标点符号来体现,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顿号"、"表示句中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分号";"表示一句话中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句号"."表示一句话结束后的停顿。

而英语重形合,注重句子结构的完整和形式的规范,以主谓框架为核心,以形显义;只要一个句子有完整的主谓结构,就用实心点"."表示一句话结束后的停顿;2 个或 2 个以上的句子之间若使用逗号,是需要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词)将前后句子的语义联系起来,以清晰体现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语义的连贯性。需注意的是,英语句子讲究主谓一致,即主语和谓语在人称(第一、第二或第三人称)和数(单数或复数)的形式上必须保持一致,意义为单数的主语后的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意义为复数的主语后的谓语动词用复数形式,这是一条最基本的语法规则。

恰当使用连接词使语义更连贯。

英语句子从结构来看有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简单句是只有一个主谓结构的句子;并列句和复合句都包含由连词连接的 2 个或 2 个以上的句子,各句都有完整的主谓结构,所不同的是,并列句中各句可以独立存在,各句的意思一般可以单独理解,复合句由 1 个主句和 1 个或 1 个以上的从句构成,主句可以独立存在,而从句不能独立存在,主从句之间的意思是紧密相连的,不能简单地把主从句拆开来看,而必须将主从句综合起来进行理解。

英文摘要一般不分段,但句式结构多样且复杂。过多使用简单句会使句子结构显得松散,语义不连贯,而恰当使用连接词或过渡词作为语篇衔接手段可以使学术期刊论文英文摘要句子之间的衔接更紧凑、语义更连贯、译文更通顺、逻辑性更强。

在英文摘要中,常用表示对等、选择、时间顺序、转折、列举或解释说明、比较或对比、递进或增补、目的、因果、让步、总结的连接词或过渡词将语篇有机衔接起来。

(1)表示对等关系的连接词:and(和),both…and…(两者都),neither…nor(既不……也不……),aswell as…(也)等。

(2)表示选择关系的连接词:or(或者),either…or…(不是……就是……)等。

(3)表示时间顺序的连接词:first(第一),second(第二),third(第三),…finally(最后);first of all(首先),next then(其次),lastly(最后)等。

(4)表示转折关系的连接词:but/however(但是)等。

(5)表示列举或解释说明的连接词:for example/ for instance(例如),namely /that is/ in otherwords(即、也就是说),take…for example(拿……来说),such as(如)等。

(6)表示比较或对比的连接词:compared with/in comparison with(与……比较),on the contrary(正相反), different from(与……不同),in contrast with(相比之下),while(而)等。

(7)表示递进或增补关系的连接词:not only…but also(不但……而且),what's more(而且、更重要的是),what's worse/ worse still(更糟糕的是),besides(此外,还),in addition/moreover/furthermore(此外),on the other hand(另一方面),apart from(除了……之外),including(包括)等。

(8)表示目的的连接词:in order to/to(为了),so that(以便)。

(9)表示因果关系的连接词:because(因为,由于),so/ therefore/ as a result(因此、所以),because of/due to/owing to/ thanks to(多亏、由于),for this reason(由于这个原因)等。

(10)表示让步关系的连接词:though/although(虽然、尽管)。

(11)表示总结的连接词:in a word/ in short/ in a few words/ in brief/ briefly(简言之),onthe whole/in all/to sum up/ in summary(总之),generally speaking (一般说来)等。

需注意的是:(1)当连接 3 个及以上的句子时,只在最后 1 个句子前使用连词 and(和),否则容易造成结构与意义的混乱。(2)汉英 2 种语言中都有表示因果和让步的连词,但在用法上有所不同。在汉语中,表示因果的连词 "因为、由于(because)"与"所以、因此(so)"、表示让步的连词"虽然、尽管(though)"与"但是(but)"是要同时用的。但在英语中,当表达"因为/由于……所以/因此"的因果关系,以及表达"虽然/尽管……但是"的让步关系时,在 1 个句子中是不能同时用 2 个连词的,只能用其中 1 个连词。

3 结语

英文摘要作为学术期刊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语言和结构的修改和润色是永无止境的,掌握一定的英文摘要编辑技巧对提高学术论文英文摘要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英文摘要编辑应把握好格式的规范性、内容的一致性、句法的简洁性、语篇的连贯性,使我国的英文摘要在格式、语言和结构上都尽可能地遵循国际标准规范和通用惯例、符合英语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提高学术论文在国际权威检索系统中的被检索率和被引频次,促进学术成果的广泛交流与传播,更好地与国际期刊接轨。

如果使用了fancyhdr更改(l/c/r)(head/foot){}括号中的内容

自动化学报格式模板

不需要。1、首先《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需要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2、其次需要论文具体格式要求参见稿件模版、参考文献格式要求、中英文摘要内容要求及图表修改要求。3、最后需要论文可用电子邮件投稿,来稿请注明作者。

参考文献学报格式

做人不可以锋芒毕露,肆意的张扬,只会给自己招来无谓的伤害。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参考文献学报格式,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尽量引用正式发表的文献,以确保读者能找到所引文献。(in press ) 形式的论文可以引用,但校对校样时要核实文章是否已经发表,已发表的应规范引用。

2.采用顺序编码制。依文中出现先后顺序排序号,论文中参考文献的序号根据文献在正文中第一次被引用的先后次序来编号。多次引用的同一文献不重复编号。

3.文献中的'所有作者姓名全部列出,不能“等”或“et al”代替。

4.刊名要给出带缩写号‘.’的正确缩写形式。书名写全名称,并给出出版地城市名,出版商和所引用内容的起止页码。

5. 英文作者姓名均应用“姓的全称 名的首字母”表示,多个作者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作者之前无“and”,之后也无逗号。中文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

6.同一文献的不同名目用空格分开,比如作者和刊名之间,刊名和卷之间等。

《物理学报》参考文献格式

[期刊] 作者姓名 出版年 刊名 卷号 起始页码

[1] Sun Q C, Wang G Q 2008 Acta Phys. Sin. 57 4667(in Chinese) [孙其诚,王光谦 2008 物理学报57 4667]

[2] Shahverdiev E M, Shore K A 2005 Phys. Rev. E 71 016201

[专著] 著者姓名 出版年 书名 版次 (出版地城市名: 出版商)起止页码

[3] Bloembergen N 1965 Nonlinear Optics (New York: Benjamin) pp12—20

[4] Feng D, Jin G J 2003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Vol. 1) (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 p341 (in Chinese) [冯端,金国钧 2003 凝聚态物理学(上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341页]

[译著] 原作者姓名 译者姓名(translated by) 出版年 译著名 (出版地城市名:出版商)起止页码

[5]Eckertova L(translated by Wang G Y)1986 Thin Film Physics (Beijing: Science Press) pp110—113 (in Chinese)[埃克托瓦L著 (王广阳译) 1986 薄膜物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第110 —113页]

[论文集] 作者姓名 出版年 论文集名称 (出版地城市名: 出版商)起始页码

[6] Hardie R C, Smith F 1983 Collection in Sensory Physiology (Berlin: Springer-Verlag)p13

[会议文集] 作者姓名 出版年 会议名称或会议文集名称 会议地点城市名,会议时间,起始页码

[7] Tabbal A M, Mérel P, Chaker M 1999 Proceedings of the 1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lasma Chemistry Prague, Czech Republic, August 2—6,1999 p1099

[硕/博论文] 作者姓名 年 论文题目 . Dissertation/ . Dissertation ( 城市名: 单位名)

[8] Yang K H 2001 Ph. D. Dissertation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in Chinese) [杨凯华 2001 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北京大学)]

[9]Guo Z Y 2005 . Thesis ( Hef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in Chinese) [郭哲颖 2005 硕士学位论文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预印本]作者姓名 年arXiv号 [学科领域]

[电子文献] 作者姓名 网址 [引用日期]

[专利] 专利获得者姓名 年 专利号

[11] Plank C J 1978 US Patent 4 081 490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 Heider, .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67.

2.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

4.论文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

[10] Almarza, .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and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

5.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

6.研究报告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

一、论文正文引用之处用圆括号作夹注,基本格式为“(作者,发表年份)”,同时将该引文详细信息列明在参考文献内。夹注中包含多篇文献时,各作者之间用分号隔开。

二、参考文献类型以字母方式标识:期刊J,专著M,报纸N,学位论文D,论文集C,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

三、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采用双字母表示: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用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四、参考文献列于文末,以“参考文献:”作为标志,先中文后外文,中文按照拼音前若干字母在字母表中的顺序排列;英文按单词前若干字母在字母表中的顺序排列。参考文献请标明序号,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3]”。

五、对于文献有多位作者的,只标明前三位作者,以“,”分隔,从第四位开始用“等”或者“et al.”代替。

六、外文参考文献格式与中文参考文献相同,标题的首字母及各个实词的首字母大写。

七、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具体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1.期刊:

[序号]作者.文章标题[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1]刘明辉,张宜霞.内部控制的经济学思考[J].会计研究,2002,(8):51-53.

[1] KANAMORI without Quaking[J].Science,2002,15(1):12-17.

2.专著:

[序号]著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5-18.

[2]JONES R M. Mechanics of Composite Materials[M].New York: McGraw Hill Book Company, 1975.

3.报纸:

[序号]作者.文章标题[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3]陈毓圭.修订完善审计准则 保持持续全面国际趋同[N].上海证券报,2010-9-20(10).

[3]GUO Ai-bing. Auto Show Revs up Customers' Desire[N].China Daily,2002-06-07(1).

4.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文章标题[D].地点:单位,年.

[4]朱刚.新型流体有限元法及叶轮机械正反混合问题[D].北京:清华大学,1996.

[4]Sun Study of Helicopter Rotor Aerodynamics in Ground Effect[D].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1983.

5.论文集析出文献:

[序号]作者.文章标题[C]//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5]张佑才.繁荣会计理论研究促进会计事业发展[C]//中国会计学会.1996年会计学论文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537-548.

[5]Hunninghaks G W,Gadek J B,Szapiel S V,et Human Alveolar Macrophage[C]//Harris C Human Cells and Issues in Biomedical York:Academic Press,1980:54-56.

6.电子文献: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志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文献类型标志/载体类型标志],如“[J/OL]”。对于载体为“OL”的文献,还应标明发表或更新日期(加圆括号,有出版年的文献可不选此项)、引用日期和网址。

[序号]作者.文章标题[文献类型标志/载体类型标志].(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网址.

[6]王军.振奋精神 潜心研究 大力推进会计理论研究的繁荣与发展[R/OL].(2005-01-08)[2006-11-12].

自动化学报英文版是几区

不同学校划分的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很多学校会以计算机学报相当于sci3区来划分。

以东北大学划分SCI分区为例:

可视为等同于SCI分区或可折算为分值的期刊(会议)如下:

1、《中国科学》及其英文版等同于SCI二区

2、《自动化学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仪器仪表学报》、《电子学报》、《系统工程学报》、《中国图像图形学报》、《计算机学报》、《电工技术学报》、《软件学报》(含上述期刊的英文版)等同于SCI三区;

3、《控制与决策》及其英文版等同于SCI四区;

4、CCDC会议论文每篇按分计算。

《计算机学报》虽然不是sci。但计算机学报期刊级别为核心期刊,出刊周期为月刊,期刊创办于1978年。一般视为等同于SCI3区。计算机学报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

计算机学报主要栏目设有:研究论文与技术报告、短文、学术通信、学术活动、中国计算机学会学术动态。

计算机学报已被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知网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EI 工程索引(美)、SA 科学文摘(英)、剑桥科学文摘、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数学文摘、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文摘与引文数据库、维普收录(中)收录。

自动化学报英文版(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已被EI检索,2017年被ESCI收录。在E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可搜索该刊ISSN号23299266或刊名。

自动化学报相当于sci2区。

自动化学报是北大核心期刊。主办方为中国自动化学会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周期为月刊,出版地是北京市,语种为中文,一共为16开本。《自动化学报》创刊。由中国自动化学会学报编辑部编辑,科学出版社出版,其前身是《自动化》杂志。

《自动化学报》

主要刊载自动化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高水平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科研成果;据2018年3月学报官网显示,学报第十三届编委会拥有82名编委,据2018年3月中国知网显示,《自动化学报》出版文献量5804篇、总下载次数1776345 次、总被引次数103508 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自动化学报

以,如果看你改得不错,好好改吧,很大可能还是到通个审稿人手上,意见是修改后重审,审稿人满足了录用 可能性大多了。投了个浙大学报,貌似只有一个审稿人,一个月给的审稿意见,这种情况修改后被录用的机会大么

自动化学报英文版投稿难度

不是2015年3月更新的EI目录里面没有这本期刊

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投稿不好中。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是中国电力系统方面最好的期刊,其对稿件的要求非常严格,要求稿件的理论和文字水平非常高,而且采用EI检索,中稿难度相当大。

自动化学报英文版(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已被EI检索,2017年被ESCI收录。在E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可搜索该刊ISSN号23299266或刊名。

是属于EI检索的,详细情况如下: 自动化学报 [ISSN:0254-4156] 本刊收录在: Ei Compendex (2010年) 本刊收录在: Ei Compendex (2011年) 本刊收录在: Ei Compendex (2013年)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2009-2010) 提示: CSCD核心库(C)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库(2013-2014) 提示: CSCD核心库(C)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核心库(2011-2012)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2年版)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3年版) 提示: 《引证报告》2013年版影响因子: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4年版) 提示: 《引证报告》2014年版影响因子: 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 提示: 排序: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第5位 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 提示: 排序: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类 - 第6位 主题分类: Engineering: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utomation 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译文: Chinese journal of automation [ISSN:1044-064X]

自动化学报英文版匿名投稿吗

如果看你改得不错,好好改吧,很大可能还是到通个审稿人手上,意见是修改后重审,审稿人满足了录用 可能性大多了。投了个浙大学报,貌似只有一个审稿人,一个月给的审稿意见,这种情况修改后被录用的机会大么

自动化学报英文版(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目前不需要审稿费

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JAS)创刊于2014年,双月刊,年发文量逾1500页。JAS的最新三年影响因子CiteScore分值为,在控制与系统工程领域排名前9%,在信息系统领域、人工智能领域排名位列前10%。

JAS在其所属的三个领域排名均位于Q1区,排名位于JAS之前的期刊均为国外主办。根据《世界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指数年报》,JAS的影响因子为,在自动化领域69种学术期刊里排名世界第7,是领域进入世界期刊学术影响力指数排名Q1区的唯一中国期刊。自2017年首次参评至今连续3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TOP5%)。

自动化学报:

《自动化学报》创刊于1963年,月刊,年发文量逾2300页。2016年起,《自动化学报》的影响因子连续三年位列第1,最新核心影响因子为,核心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综合评价总分、核心权威因子四项主要指标连续两年全部排名第1。

《自动化学报》是自动化领域进入世界期刊学术影响力指数排名Q2区的唯一中国期刊,连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等荣誉称号。

life like a mountain, look all things, and all things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