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分割漫谈 分已知线段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是全线段与另一部分的比例中项,这就是在中学几何课本中提到的黄金分割问题。若C为线段AB的满足条件的分点,则可求得AC 约为 。这个分割在课本上被称作黄金分割,我们有时也可说是将线段分成中末比、中外比或外内比。若用G来表示它,G 被称为黄金比或黄金分割数。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数都被冠以“黄金”二字,说明了它们的重要性与应用上的广泛性,同时也为它们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著名天文学家开普勒称黄金分割是“几何学中的一大宝藏”,就让我们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共同来开采一下这座宝藏吧! 寻踪探迹话名称由来 最早对中末比有所了解的大约可追溯到毕达哥拉斯学派。该学派对正五边形、正十边形都很熟悉,并且把“五角星”作为成员联络标记,而这些图形的作法与中末比是密切联系的。如果相信毕达哥拉斯熟知正五边形与五角星的作图,那么可以推知他已掌握了中末比。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欧多克索斯最早对中末比做了系统的研究,他在深入探究五角星性质时,曾惊叹道:“中末比到底在这儿出现了!”对中末比的严格论述最早见于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到中世纪以后,中末比被披上更神秘的外衣,渐渐笼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文艺复兴时期,中末比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1509年,意大利文艺复兴重要人物之一帕乔里出版《神圣的比例》一书。书中系统介绍了古希腊中外比,并称其为神圣比例。他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须服从这一神圣比例的法则。开普勒称中末比为“比例分割”,他写道:“毕达哥拉斯定理和中末比是几何中的双宝,前者好比黄金,后者堪称珠玉。”他是把黄金之喻给了毕达哥拉斯定理,而用珠玉来形容了中末比。最早正式在书中使用黄金分割这个名称的是欧姆(以欧姆定律闻名的.欧姆之弟)。在他1835年出版的第二版《纯粹初等数学》一书中首次使用了这一名称。到19 世纪以后,这一名称才逐渐通行起来,成为现在人们所熟知的名称。 挂一漏万谈奇妙性质 黄金分割数G有着许多有趣的性质。最引人注目的是它与斐波那契数列的关系。 斐波那契是中世纪著名的学者。他在《算盘书》一书中提出了一道有趣的“兔子生殖问题”,由此引出了一个奇妙数列: 1,2,3,5,8,13,21,34,55,89,144,…… 规律是: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是前两项之和。后人称为斐波那契数列。它与黄金分割会有什么关系呢? 让我们计算一下斐波那契数列中每前一项与后一项之比,就会发现这个比值竟与黄金分割数G越来越接近,完全可以作为G的一阶、二阶……N阶近似。多么奇妙啊!其实可以证明这些比值正是以G作为它们的极限。 中外比与斐波那契数列的这种内在联系,为它大添了光彩,也使它具有了一种特殊的神秘感与迷人的魅力,使后来的许多数学家为之倾倒。 抛砖引玉粗说影响及应用 黄金分割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际生活中都有着极其广泛而又非常简单的应用,从而也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古代,中末比主要是作为作图的方法而使用。到文艺复兴时期它又重新引起了当时人们的极大兴趣与注意,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得到了多方面的应用。如在绘画、雕塑方面,画家、雕塑家都希望从数学比例上解决最完美的形体,它的各部分的相互关系问题,以此作为科学的艺术理论用来指导艺术创造,来体现理想事物的完美结构。著名画家达芬奇在《论绘画》一书中就相信:“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各特征必须同时作用,才能产生使观众如醉如痴的和谐比例。”在这一时期,艺术家们自觉地被黄金分割的魅力所诱惑而使数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并对后来形式美学与实验美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十九世纪,德国美学家蔡辛提出黄金分割原理且对黄金分割问题进行理论阐述,并认为黄金分割是解开自然美和艺术美奥秘的关键。他用数学比例方法研究美学,启发了后人。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心理学家费希纳进行了实验美学的尝试,把黄金分割原理建立在广泛的心理学测试基础上,将美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结合在一起,引起广泛的注意。直到本世纪50年代,实验美学的研究还十分活跃。直到最近,黄金分割原理仍然是一个充满了神奇之谜的科学美学问题。如在晶体学的准晶体结构研究领域中,黄金分割问题重新引起了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们的兴趣。 它的实际应用,也有很多。最广为人道的例子是优选学中的黄金分割法,它是美国的基弗于1953年首先提出的。从1970年开始在我国推广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优选法的另一种方法――分数法,是取G的分数近似值,在实际中同样有着广泛应用。 真真假假道神秘传说 由于中末比具有各种独特的性质,随着它的影响越来越大,也就有了越来越多的关于它的传说。这些传说虚虚实实,令人扑朔迷离难辨真伪,但却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广为流传。 有人研究得出黄金分割是人和动植物形态的一个结构原则。于是有了以下各种说法: 人体自身美,即人体最优美的身段遵循着G这个黄金分割比。据说在人们并未认识黄金分割之前制造的美的物品竟都恰好与黄金律暗合。如著名的爱神维纳斯与女神雅典纳的雕像下身与全身之比近于G。 据说芭蕾舞艺术的魅力也离不开G。芭蕾演员起舞时踮起脚尖,是为了展现符合G的身段比例的最优美的艺术形象。 在自然界中,G也是美的重要规律。据说特别令人心旷神怡的花,凭借的是G这个美的密码。 另外我们知道现在各国的国旗上,凡是“星”几乎无例外都画成五角星,据说就是因为五角星中多处暗含了G这个美的密码,从而使这个图形赏心悦目。 还据说报幕员处于黄金分割点处的位置时,会给观众留下一个美的印象。甚至有人说演奏弦乐器时,把“千斤”放在琴弦的黄金分割点获得的音色更优美和谐。 还有一种流行极广的说法是:黄金矩形(即两边的比等于G的矩形)比用任何其他比值作边的矩形都要美观。1876年,费希纳曾为此作过大规模的试验。结果表明喜欢黄金矩形的人数占全体的三分之一,在各种矩形中得票最多。 诸如此类的传说恐怕还有很多。一句话:哪里有G,哪里就有了美。黄金分割数G成了宇宙的美神!
黄金分割点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论文 希腊的自然科学研究影响西方文化和文明的发展,他们重视分析、分解、假设、推理、推导、实验、验证等思维方式。这与东方重视整体、模糊处理、直觉综合、和谐大同、“仁者爱人”等思维方式和思想有明显的差别。胡适在“中国的文艺复兴”一文中说“当孟子在对人性的内在美德进行理论探讨时,欧几里德正在完善几何学,正在奠定欧洲的自然科学的基础。”这种说法不全面,东方的中华文明有过比西方更辉煌的历史,但在五百多年来,西方经历了继承希腊的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使科学和技术快速发展,而中国因封建统治和闭关锁国等原因而衰落。现在应该撷取东西方文明的长处,把它们整合起来,创建中华夏兴。“科学中的美和美的科学”,早期属于自然哲学,自古希腊人开始研究,至今约有2500年。古希腊人喜欢抽象研究。抽象研究又分为逻辑推理研究和形象推理研究,后者所用的工具有直尺和圆规。代数和平面几何为两者的典型代表。 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根棍从哪里分割最为美妙?”答案是:“前半段与后半段之比应等于后半段与全长之比”。设全长为1,后半段为x,此式即成为(1-x):x=x:1,也就是X2+X-1=0。其解为:。棍内分割只能取正值,此值就是著名的黄金分割比值G, G=≈。而且G(1+G)=1,即G和(1+G)互为倒数。偏有一些古希腊人想用形象方法解决黄金分割问题,并获得漂亮的结果。欧几里德(约公元前330-257年)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和研究成果,编著了《几何原理》十三卷。这是世界上最早用公理方法叙述的数学著作。其中所载的黄金分割几何问题已引起广泛的兴趣,在科学、艺术、建筑、技术各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哲学家和美学家也曾反复讨论,不断有文章发表。自然界的形成、运行、演化、生长、繁衍、消亡等都是有规律的,有些物体可以直接感到自然美,但更多的物体令人迷惑不解。我们深信“天道崇美”,但需要人去探究,揭露其规律,使人感受到深层次的自然美和科学美。这就是“因人而彰”。黄金分割律,就是想梳理和探讨这种自然美和科学美。人有爱美的天性,而且人本身也是很精美的。“天道崇美,人性好美”有普遍性,无论是天然物品还是人工制品,形态的丑陋必然表明其功能的缺陷,而某些功能的完美,往往伴随着美的外形.
高二年研究性学习数学课题结题论文 一、标题 “生活中的黄金分割”结题报告论文 二、署名 杨晶 三、内容提要和关键词 [摘要] 黄金分割是一种数学上的比例关系。黄金分割具有严格的比例性,艺术性,和谐性,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应用时一般取,就像圆周率在应用时取一样。黄金分割在生活的体现很多,在摄影、医学、生物界、建筑甚至人体,处处都有黄金分割。 [关键词] 黄金分割 和谐美 应用 四、前言: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历史悠久的可说是黄金比例了。它可追溯到古代雅典的巴特农神庙,它之所以显得那么和谐,是因为这个建筑符合黄金比例。在我们的生活中,摄影、医学、生物界、建筑甚至人体,处处都有黄金分割。普通书的长宽比是黄金分割;有些植物的花瓣及主干上枝条的生长,也隐藏着黄金分割;一些名画、雕塑、摄影作品的主题,大多在画面的„处。艺术家们认为弦乐器的琴马放在琴弦的„处,能使琴声更加柔和甜美。由此可见黄金比例的历史和作用。我们以“生活中的黄金分割”为课题展开研究,进行近一步的了解,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有数学,从而热爱数学,喜欢数学。 五、主要研究内容、方法: 1、内容:生活中的黄金分割 2、方法:1)去图书关查找资料,翻阅图书或相关的书籍 2)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 3)询问老师;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探讨 3、研究涉及的知识基础、所需资源: 数学的黄金比例,斐波那契数列知识,杂志,网上所涉及的黄金比例的内容。 4、研究思路、活动步骤及进度安排: 1. 将学生按班级分组,并分配各组成员的工作及调查方向。(第1周) 2. 到图书馆查找有关黄金比例的书籍,并摘抄有关内容。(第2-3周) 3. 到网上查找相关黄金比例内容。(第2——3周) 4. 整理资料,小组组员讨论,发表观点,互相展示研究成果。(第4周) 5、研究方法 成员分工以网络及图书馆书籍查找有关资料,并对其进行汇总、筛选、加工,成员根据其结果讨论分析,并展示研究成果。 六、研究结果 1、艺术中的黄金数 “",这个比值因具有美学价值而被古希腊美学家运用到造型艺术中,因为凡符合黄金分割律的形体总是最美的形体。在美术史上曾经把它作为经典法则来应用。有许多美术家运用它创造了不少不朽的著名。例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拉斐尔笔下温和俊秀的圣母像,都有意无意地用上了这个比值。 黄金分割对摄影画面构图可以说有着自然联系。例如照相机的片窗比例:135相机就是24X36即2:3的比例,这是很典型的。只要我们翻开影集看一看,就会发现,大多数的画幅形式,都是近似这个比例。 2、饮食、生活作息中的黄金数: “黄金分割”的比值为,它不仅是美学造型方面常用的一个比值,也是一个饮食参数。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多年来稳居世界首位,合理的膳食是一个主要因素。在他们的膳食中,谷物、素菜、优质蛋白、碱性食物所占的比例基本上达到了黄金分割的比值。 医学专家分析后还发现,饭吃六七成饱的人几乎不生胃病。还有喝5杯水。人体内的水分占体重的%,不计出汗,每天失去和需要补充的水达2500毫升。其中半固体食物供给的水和人体内部合成的水约1500毫升,大约占%。其余1000毫升需要补充,才能保持水平衡。因此,每人一天要喝5杯水。 一天合理的生活作息也应该符合黄金分割,24小时中,2/3时间是工作与生活,1/3时间是休息与睡眠;在动与静的关系上,究竟是“生命在于运动”,还是“生命在于静养”?从辩证观和大量的生活实践证明,动与静的关系同一天休息与工作的比例一样,动四分,静六分,才是最佳的保健之道。掌握与运用好黄金分割,可使人体节约能耗,延缓衰老,提高生命质量。 3、植物中的黄金数 植物叶子,千姿百态,生机盎然,给大自然带来了美丽的绿色世界(如下图)。 尽管叶子形状随种而异,但它在茎上的排列顺序(称为叶序),却是极有规律的。你从植物茎的顶端向下看,经细心观察,发现上下层中相邻的两片叶子之间约成137.5 °。如果每层叶子只画一片来代表,第一层和第二层的相邻两叶之间的角度差约是137.5 °,以后二到三层,三到四层,四到五层„„两叶之间都成这个角度数。植物学家经过计算表明:这个角度对叶子的采光、通风都是最佳的。叶子的排布,多么精巧! 叶子间的137.5 °中,藏有什么“密码”呢?我们知道,一周是360 ° ,360 ° – ° = ° , ° : ° ≈。瞧,这就是“密码”!叶子的精巧而神奇的排布中,竟然隐藏着。 从自然界到日常生活处处都存在菲波那齐数列,存在黄金比率.某些花的花瓣数是斐波那契数:水仙花3瓣,金凤花5瓣,翠雀花8瓣,金盏花13瓣,紫苑花21瓣,雏菊花34,55或89瓣,向日葵的花盘上面有21个顺时针旋形与34个逆时针旋形;在动物中还可以发现一些软体动物的甲壳花纹,昆虫翅膀对的数目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这个数列。 4、建筑中的黄金数 世界上最有名的建筑物中几乎都包含“黄金分割比”。遍布全球的众多优秀近现代建筑,尽管其风格各异,但在构图布局设计方面, 都有意无意地运用了黄金分割的法则, 给人以整体上的和谐与悦目之美。 举世闻名的巴特农神庙也是这样一个例子,神庙外部呈长方形,长228英尺,宽101英尺,有46根多立克式环列圆柱构成柱廊。 文明古国埃及的金字塔,形似方锥,大小各异。但这些金字塔底面的边长与高之比都接近于,在现代建筑中,一些摩天建筑中使用“黄金分割点”进行处理,能使平直单调的塔身变得丰富多彩;在这类高层建筑物的黄金分割处布置腰线或装饰物,则可使整个楼群显得雄伟雅致。如举世闻名的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当今世界最高建筑之一的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塔(米),都是根据黄金分割的原则来建造的。上海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塔身高达468米。为了美化塔身,设计师巧妙地在上面装置了晶莹耀眼的上球体、下球体和太空舱,既可供游人登高俯瞰地面景色,又使笔直的塔身有了曲线变化。更妙的是,上球体所选的位置在塔身总高度5∶8的地方,即从上球体到塔顶的距离,同上球体到地面的距离大约是5∶8这一符合黄金分割之比的安排,使塔体挺拔秀美,具有审美效果。 最后,我们想告诉大家,数学的知识有的是我们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还没有找到规律,我们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实践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 黄金分割"的实质就是这个神奇的数字。只要留心,就会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现其"魅影"。黄金分割是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留心生活发现1:的这个黄金比例最优美,和谐。数学在每个人身边,要有心去体验,发现。 七、参考文献 1、 2、北师大版八年级(下)《黄金分割的应用》
投资,K线图形,均线
黄金分割漫谈 分已知线段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是全线段与另一部分的比例中项,这就是在中学几何课本中提到的黄金分割问题。若C为线段AB的满足条件的分点,则可求得AC 约为 。这个分割在课本上被称作黄金分割,我们有时也可说是将线段分成中末比、中外比或外内比。若用G来表示它,G 被称为黄金比或黄金分割数。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数都被冠以“黄金”二字,说明了它们的重要性与应用上的广泛性,同时也为它们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著名天文学家开普勒称黄金分割是“几何学中的一大宝藏”,就让我们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共同来开采一下这座宝藏吧! 寻踪探迹话名称由来 最早对中末比有所了解的大约可追溯到毕达哥拉斯学派。该学派对正五边形、正十边形都很熟悉,并且把“五角星”作为成员联络标记,而这些图形的作法与中末比是密切联系的。如果相信毕达哥拉斯熟知正五边形与五角星的作图,那么可以推知他已掌握了中末比。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欧多克索斯最早对中末比做了系统的研究,他在深入探究五角星性质时,曾惊叹道:“中末比到底在这儿出现了!”对中末比的严格论述最早见于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到中世纪以后,中末比被披上更神秘的外衣,渐渐笼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文艺复兴时期,中末比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1509年,意大利文艺复兴重要人物之一帕乔里出版《神圣的比例》一书。书中系统介绍了古希腊中外比,并称其为神圣比例。他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须服从这一神圣比例的法则。开普勒称中末比为“比例分割”,他写道:“毕达哥拉斯定理和中末比是几何中的双宝,前者好比黄金,后者堪称珠玉。”他是把黄金之喻给了毕达哥拉斯定理,而用珠玉来形容了中末比。最早正式在书中使用黄金分割这个名称的是欧姆(以欧姆定律闻名的.欧姆之弟)。在他1835年出版的第二版《纯粹初等数学》一书中首次使用了这一名称。到19 世纪以后,这一名称才逐渐通行起来,成为现在人们所熟知的名称。 挂一漏万谈奇妙性质 黄金分割数G有着许多有趣的性质。最引人注目的是它与斐波那契数列的关系。 斐波那契是中世纪著名的学者。他在《算盘书》一书中提出了一道有趣的“兔子生殖问题”,由此引出了一个奇妙数列: 1,2,3,5,8,13,21,34,55,89,144,…… 规律是: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是前两项之和。后人称为斐波那契数列。它与黄金分割会有什么关系呢? 让我们计算一下斐波那契数列中每前一项与后一项之比,就会发现这个比值竟与黄金分割数G越来越接近,完全可以作为G的一阶、二阶……N阶近似。多么奇妙啊!其实可以证明这些比值正是以G作为它们的极限。 中外比与斐波那契数列的这种内在联系,为它大添了光彩,也使它具有了一种特殊的神秘感与迷人的魅力,使后来的许多数学家为之倾倒。 抛砖引玉粗说影响及应用 黄金分割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际生活中都有着极其广泛而又非常简单的应用,从而也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古代,中末比主要是作为作图的方法而使用。到文艺复兴时期它又重新引起了当时人们的极大兴趣与注意,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得到了多方面的应用。如在绘画、雕塑方面,画家、雕塑家都希望从数学比例上解决最完美的形体,它的各部分的相互关系问题,以此作为科学的艺术理论用来指导艺术创造,来体现理想事物的完美结构。著名画家达芬奇在《论绘画》一书中就相信:“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各特征必须同时作用,才能产生使观众如醉如痴的和谐比例。”在这一时期,艺术家们自觉地被黄金分割的魅力所诱惑而使数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并对后来形式美学与实验美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十九世纪,德国美学家蔡辛提出黄金分割原理且对黄金分割问题进行理论阐述,并认为黄金分割是解开自然美和艺术美奥秘的关键。他用数学比例方法研究美学,启发了后人。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心理学家费希纳进行了实验美学的尝试,把黄金分割原理建立在广泛的心理学测试基础上,将美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结合在一起,引起广泛的注意。直到本世纪50年代,实验美学的研究还十分活跃。直到最近,黄金分割原理仍然是一个充满了神奇之谜的科学美学问题。如在晶体学的准晶体结构研究领域中,黄金分割问题重新引起了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们的兴趣。 它的实际应用,也有很多。最广为人道的例子是优选学中的黄金分割法,它是美国的基弗于1953年首先提出的。从1970年开始在我国推广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优选法的另一种方法――分数法,是取G的分数近似值,在实际中同样有着广泛应用。 真真假假道神秘传说 由于中末比具有各种独特的性质,随着它的影响越来越大,也就有了越来越多的关于它的传说。这些传说虚虚实实,令人扑朔迷离难辨真伪,但却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广为流传。 有人研究得出黄金分割是人和动植物形态的一个结构原则。于是有了以下各种说法: 人体自身美,即人体最优美的身段遵循着G这个黄金分割比。据说在人们并未认识黄金分割之前制造的美的物品竟都恰好与黄金律暗合。如著名的爱神维纳斯与女神雅典纳的雕像下身与全身之比近于G。 据说芭蕾舞艺术的魅力也离不开G。芭蕾演员起舞时踮起脚尖,是为了展现符合G的身段比例的最优美的艺术形象。 在自然界中,G也是美的重要规律。据说特别令人心旷神怡的花,凭借的是G这个美的密码。 另外我们知道现在各国的国旗上,凡是“星”几乎无例外都画成五角星,据说就是因为五角星中多处暗含了G这个美的密码,从而使这个图形赏心悦目。 还据说报幕员处于黄金分割点处的位置时,会给观众留下一个美的印象。甚至有人说演奏弦乐器时,把“千斤”放在琴弦的黄金分割点获得的音色更优美和谐。 还有一种流行极广的说法是:黄金矩形(即两边的比等于G的矩形)比用任何其他比值作边的矩形都要美观。1876年,费希纳曾为此作过大规模的试验。结果表明喜欢黄金矩形的人数占全体的三分之一,在各种矩形中得票最多。 诸如此类的传说恐怕还有很多。一句话:哪里有G,哪里就有了美。黄金分割数G成了宇宙的美神!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关于黄金分割的知识,我们深深地感到这黄金分割的美丽,也沉醉于其中.关于黄金分割的起源大多认为来自毕达哥斯拉,据说在古希腊,有一天毕达哥斯拉走在街上,在经过铁匠铺前他听到铁匠打铁的声音非常好听,于是驻足倾听。他发现铁匠打铁节奏很有规律,这个声音的比列被毕达哥斯拉用数理的方式表达出来。被应用在很多领域,后来很多人专门研究过,开普勒称其为“神圣分割”也有人称其为“金法“。在金字塔建成1000年后才出现毕达哥斯拉定律,可见这很早既存在。只是不知这个谜底。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之比。其比值是5^/2-1/2或二分之根号五减一,取其前三位数字的近似值是。由于按此比例设计的造型十分美丽,因此称为黄金分割,也称为中外比。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数字,我们以来近似,通过简单的计算就可以发现:1/()/这个数值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诸如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艺术领域,而且在管理、工程设计等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黄金分割〔Golden Section〕是一种数学上的比例关系。黄金分割具有严格的比例性、艺术性、和谐性,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应用时一般取 ,就像圆周率在应用时取一样。 黄金分割的无穷魅力再许多伟大的作品中都有体现.例如:,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符合黄金矩形。《蒙娜丽莎》的脸也符合黄金矩形,《最后的晚餐》同样也应用了该比例布局。 黄金分割的应用十分广泛,不仅仅体现在艺术中,还体现在古埃及的金字塔,还是巴黎的圣母院,或者是近世纪的法国埃菲尔铁塔,黄金分割的近似值在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在人体结构上,脐至脚底与头顶至脐之比;躯干长度与臀宽之比;下肢长度与上肢长度之比,均近似于。而且,越是接近于这个值,整个形体就越匀称,越令人觉得完美。人在环境气温22℃-24℃下生活感到最适宜.因为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6℃-37℃,这个体温与的乘积恰好是℃-℃,而且在这一环境温度中,人体的生理功能、生活节奏等新陈代谢水平均处于最佳状态。再如,营养学中强调,一餐主食中要有六成粗粮和四成细粮的搭配进食,有益于肠胃的消化与吸收,避免肠胃病。这也可纳入饮食的规律之列。抗衰老有生理与心理抗衰之分,哪个为重?研究证明,生理上的抗衰为四,而心理上的抗衰为六,也符合黄金分割律。充分调动与合理协调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力量来延缓衰老,可以达到最好的延年益寿的效果。一天合理的生活作息也符合的分割,24小时中,2/3时间是工作与生活,1/3时间是休息与睡眠;在动与静的关系上,究竟是"生命在于运动",还是"生命在于静养"?从辩证观和大量的生活实践证明,动与静的关系同一天休息与工作的比例一样,动四分,静六分,才是最佳的保健之道. 动静:从辩证观点看,动和静是一个比例关系,大致四分动六分静才是较佳养生之法。饮食:医学专家分析后还发现,饭吃六七成饱的人几乎不生胃病;摄入的饮食以六分粗粮、四分精食为适宜。从黄金分割律看,结婚的最佳季节是一年12个月的处,约在7月底至8月底。医学研究已表明,秋季是人的免疫力最佳的黄金季节。因为7月至8月时人体血液中淋巴细胞最多,能生成大量的抵抗各种微生物的淋巴因子,此时人的免疫力强.较少小户型以其"低总价、低首付、低月供",把众多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吸引为有房一族。虽然市场上对小户型的需求很热烈,但也同样具有投资风险。如何进行小户型投资?市场时兴一套有趣的"黄金分割论".时间分割因为工作时间与居家时间之比正好构成一个黄金分割,即比,所以专家认为,最有价值的地段可能是工作与社区之间的黄金分割点.尺度分割小户型因其小,面积更要精打细算.在小户型越来越热的过程中,市场有一个趋势,即户型越小越好。但绝对的小既不符合居住者的正常生活需求,也绝对不会是潮流。新消费或投资趋势表明,小户型在面积大小上也存在黄金分割率.在30至80平方米之间,有一个黄金分割数,正好是50余平方米。所以,市场上50余平方米的小户型热卖度超过了其他规格.空间主要是卧室与起居,30平方米根本无法细分任何功能区,难以满足高品质居家生活。而50多平方米是功能上黄金分割区的最小面积,即可分出30平方米的主体空间和20平方米的配套空间,解决独立厨卫、阳台、储藏等各个功能.因此,根据"黄金分割论"选择的小户型应该是既节省户型面积,减少投资总额,同时又能满足空间上的审美和功能需求,保证居住者的生活品质与居家情趣。 黄金分割比在未发现之前,在客观世界中就存在的,只是当人们揭示了这一奥秘之后,才对它有了明确的认识。当人们根据这个法则再来观察自然界时,就惊奇的发现原来在自然界的许多优美的事物中的能看到它,如植物的叶片、花朵,雪花,五角星……许多动物、昆虫的身体结构中,特别是人体中更是有着丰富的黄金比的关系。当人们认识了这一自然法则之后,就被广泛地应用于人类的生活之中。此后,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就随处可见了,如建处门窗、橱柜、书桌;我们常接触的书本、报纸、杂志;现代的电影银幕。电视屏幕,以及许多家用器物都是近似这个数比关系构成的。它特别表现艺术中,在美术史上曾经把它作为经典法则来应用。有许多美术家运用它创造了不少不朽的著名.黄金分割对摄影画面构图可以说有着自然联系。例如照相机的片窗比例:135相机就是24X36即2:3的比例,这是很典型的。120相机近似3:5,6X6虽然是方框,但在后期制作用,仍多数裁剪为长方形近似黄金分割的比例。只要我们翻开影集看一看,就会发现,大多数的画幅形式,都是近似这个比例。这可能是受传统的影响,也养成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另外,也确实因为它具有悦目的性质,所以有时人们在时间中并非注意到这个比例,而特意去运用它,但往往就不自觉中,进入了这个法则之中。这也说明了,黄金分割的本身就存在有美的性质。在摄影实践中,运用黄金分割法则,主要表象在黄金分割点、线、面的运用中。黄金分割点,在全景构图中,多是主要表现对象,或是视觉中心所处的位置,在中、近景构图中,多是景物主要部位所处的位。在人像构图中常常是将人的眼睛处理在近于黄金分割点的位置。黄金分割线,多用作地平线、水平线、天际线所处的位置。就连主持人在舞台上的位置也符合黄金比.黄金分割在视觉上真是奇妙无穷. 黄金分割还被用于战争.传奇人物拿破伦竟与黄金分割有不解之缘,这是怎么一回是哪?原来1812年6月,正是莫斯科一年中气候最为凉爽宜人的夏季,在未能消灭俄军有生力量的博罗金诺战役后,拿破仑于此时率领着他的大军进入了莫斯科。这时的他可是踌躇满志、不可一世。他并未意识到,天才和运气此时也正从他身上一点点地消失,他一生事业的顶峰和转折点正在同时到来。后来,法军便在大雪纷扬、寒风呼啸中灰溜溜地撤离了莫斯科。三个月的胜利进军加上两个月的盛极而衰,从时间轴上看,法兰西皇帝透过熊熊烈焰俯瞰莫斯科城时,脚下正好就踩着黄金分割线。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启动了针对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实行闪电战,在极短的时间里,就迅速占领了的苏联广袤的领土,并继续向该国的纵深推进。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德军一直保持着进攻的势头,直到1943年8月,“巴巴罗萨”行动结束,德军从此转入守势,再也没能力对苏军发起一次可以称之为战役行动的进攻。被所有战争史学家公认为苏联卫国战争转折点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就发生在战争爆发后的第17个月,正是德军由盛而衰的26个月时间轴线的黄金分割点。 我们要首先感受并体会到数学学习中的美。数学美不同于其它的美,这种美是独特的、内在的。这种美,正如英国著名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罗素所说:“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无上的美,正象雕刻的美,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这种美不是投合我们天性的微弱的方面,这种美没有绘画或音乐那样华丽的服饰,它可以纯净到崇高的地步,能够达到严格的只有伟大的艺术能显示的那种完满的境界。”课堂上老师经常给我们讲数学美,通过高等数学的学习,我渐渐地领略到数学美的真正含义,这种感觉是奇异的、微妙的,是可以神会而难以言传的,数学,对我来说,是那样的富有魅力……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将会感到数学的乐趣。生活中处处都应用着数学的知识
黄金分割点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论文 希腊的自然科学研究影响西方文化和文明的发展,他们重视分析、分解、假设、推理、推导、实验、验证等思维方式。这与东方重视整体、模糊处理、直觉综合、和谐大同、“仁者爱人”等思维方式和思想有明显的差别。胡适在“中国的文艺复兴”一文中说“当孟子在对人性的内在美德进行理论探讨时,欧几里德正在完善几何学,正在奠定欧洲的自然科学的基础。”这种说法不全面,东方的中华文明有过比西方更辉煌的历史,但在五百多年来,西方经历了继承希腊的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使科学和技术快速发展,而中国因封建统治和闭关锁国等原因而衰落。现在应该撷取东西方文明的长处,把它们整合起来,创建中华夏兴。“科学中的美和美的科学”,早期属于自然哲学,自古希腊人开始研究,至今约有2500年。古希腊人喜欢抽象研究。抽象研究又分为逻辑推理研究和形象推理研究,后者所用的工具有直尺和圆规。代数和平面几何为两者的典型代表。 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根棍从哪里分割最为美妙?”答案是:“前半段与后半段之比应等于后半段与全长之比”。设全长为1,后半段为x,此式即成为(1-x):x=x:1,也就是X2+X-1=0。其解为:。棍内分割只能取正值,此值就是著名的黄金分割比值G, G=≈。而且G(1+G)=1,即G和(1+G)互为倒数。偏有一些古希腊人想用形象方法解决黄金分割问题,并获得漂亮的结果。欧几里德(约公元前330-257年)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和研究成果,编著了《几何原理》十三卷。这是世界上最早用公理方法叙述的数学著作。其中所载的黄金分割几何问题已引起广泛的兴趣,在科学、艺术、建筑、技术各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哲学家和美学家也曾反复讨论,不断有文章发表。自然界的形成、运行、演化、生长、繁衍、消亡等都是有规律的,有些物体可以直接感到自然美,但更多的物体令人迷惑不解。我们深信“天道崇美”,但需要人去探究,揭露其规律,使人感受到深层次的自然美和科学美。这就是“因人而彰”。黄金分割律,就是想梳理和探讨这种自然美和科学美。人有爱美的天性,而且人本身也是很精美的。“天道崇美,人性好美”有普遍性,无论是天然物品还是人工制品,形态的丑陋必然表明其功能的缺陷,而某些功能的完美,往往伴随着美的外形.
黄金分割点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论文 希腊的自然科学研究影响西方文化和文明的发展,他们重视分析、分解、假设、推理、推导、实验、验证等思维方式。这与东方重视整体、模糊处理、直觉综合、和谐大同、“仁者爱人”等思维方式和思想有明显的差别。胡适在“中国的文艺复兴”一文中说“当孟子在对人性的内在美德进行理论探讨时,欧几里德正在完善几何学,正在奠定欧洲的自然科学的基础。”这种说法不全面,东方的中华文明有过比西方更辉煌的历史,但在五百多年来,西方经历了继承希腊的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使科学和技术快速发展,而中国因封建统治和闭关锁国等原因而衰落。现在应该撷取东西方文明的长处,把它们整合起来,创建中华夏兴。“科学中的美和美的科学”,早期属于自然哲学,自古希腊人开始研究,至今约有2500年。古希腊人喜欢抽象研究。抽象研究又分为逻辑推理研究和形象推理研究,后者所用的工具有直尺和圆规。代数和平面几何为两者的典型代表。 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根棍从哪里分割最为美妙?”答案是:“前半段与后半段之比应等于后半段与全长之比”。设全长为1,后半段为x,此式即成为(1-x):x=x:1,也就是X2+X-1=0。其解为:。棍内分割只能取正值,此值就是著名的黄金分割比值G, G=≈。而且G(1+G)=1,即G和(1+G)互为倒数。偏有一些古希腊人想用形象方法解决黄金分割问题,并获得漂亮的结果。欧几里德(约公元前330-257年)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和研究成果,编著了《几何原理》十三卷。这是世界上最早用公理方法叙述的数学著作。其中所载的黄金分割几何问题已引起广泛的兴趣,在科学、艺术、建筑、技术各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哲学家和美学家也曾反复讨论,不断有文章发表。自然界的形成、运行、演化、生长、繁衍、消亡等都是有规律的,有些物体可以直接感到自然美,但更多的物体令人迷惑不解。我们深信“天道崇美”,但需要人去探究,揭露其规律,使人感受到深层次的自然美和科学美。这就是“因人而彰”。黄金分割律,就是想梳理和探讨这种自然美和科学美。人有爱美的天性,而且人本身也是很精美的。“天道崇美,人性好美”有普遍性,无论是天然物品还是人工制品,形态的丑陋必然表明其功能的缺陷,而某些功能的完美,往往伴随着美的外形.
为什么说黄金分割线最完美,想必很多人都有疑问。整理了数学小论文:黄金分割线,欢迎阅读。 数学小论文:黄金分割线 伟大的数学王国由0-9、点、线、面组成。你可别小瞧这些成员,他们让我们的生活奇妙无比,丰富多彩。例如这不起眼的点,它使我们的生活更美,更快捷。这个功劳非黄金分割点莫属了。 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其中一段与该线段的比等于另一条线段与第一条线段的比,比值近似,这就是黄金分割点。 从古希腊以来,一直有人认为把黄金分割点应用于造型艺术,可以使作品给人以最美的感觉。因此,黄金分割点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一、画图的应用 1、画长方形是我们小学生最平常的事,也是最熟悉不过的。你们可知道在无条件的情况下怎么把长方形画的更美,给人一种更舒适的感觉?那就是长方形的宽与长的比值接近,这样画出的图形更美。 2、学过绘图的人可能知道如果给你一张纸,把这张纸画满,不一定会好看,但要是就画一点,留许多空白也不会太好看。但有一些画就让人感觉很美、很清爽。那是因为它应用了黄金分割点,才让人感到赏心悦目。 二、人体的应用 1、在人体的结构上,黄金分割的应用更为广泛,举个最为熟悉的例子。人们常称的帅哥、美女,就是他们的脸宽与脸长的比、腿长与身长的比值都约是,这样的身材堪称最美。 2、人的肚脐是人体的黄金分割点、膝盖是人腿的黄金分割点…… 三、建筑物的应用 古今中外,许多建造师都偏爱,他们的杰作另世人仰慕。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巴黎的圣母院,还有法国的埃菲尔铁塔…… 四、生活上的应用 1、大家平时可能注意到电工在检查一根不导电的电线时,他总是选择这根电线的黄金分割点来检查,因为这样可以最快速的找到损坏处。 2、我们家里大多数门窗的宽和长的比也是,还有箱子、书本等都应用了黄金分割点,让这些物品看上去更舒心。 大千世界,美轮美奂,到处都蕴藏着黄金分割点。让我们一起努力吧,用知识和智慧创造出更多的美!
黄金分割漫谈 分已知线段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是全线段与另一部分的比例中项,这就是在中学几何课本中提到的黄金分割问题。若C为线段AB的满足条件的分点,则可求得AC 约为 。这个分割在课本上被称作黄金分割,我们有时也可说是将线段分成中末比、中外比或外内比。若用G来表示它,G 被称为黄金比或黄金分割数。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数都被冠以“黄金”二字,说明了它们的重要性与应用上的广泛性,同时也为它们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著名天文学家开普勒称黄金分割是“几何学中的一大宝藏”,就让我们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共同来开采一下这座宝藏吧! 寻踪探迹话名称由来 最早对中末比有所了解的大约可追溯到毕达哥拉斯学派。该学派对正五边形、正十边形都很熟悉,并且把“五角星”作为成员联络标记,而这些图形的作法与中末比是密切联系的。如果相信毕达哥拉斯熟知正五边形与五角星的作图,那么可以推知他已掌握了中末比。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欧多克索斯最早对中末比做了系统的研究,他在深入探究五角星性质时,曾惊叹道:“中末比到底在这儿出现了!”对中末比的严格论述最早见于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到中世纪以后,中末比被披上更神秘的外衣,渐渐笼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文艺复兴时期,中末比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1509年,意大利文艺复兴重要人物之一帕乔里出版《神圣的比例》一书。书中系统介绍了古希腊中外比,并称其为神圣比例。他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须服从这一神圣比例的法则。开普勒称中末比为“比例分割”,他写道:“毕达哥拉斯定理和中末比是几何中的双宝,前者好比黄金,后者堪称珠玉。”他是把黄金之喻给了毕达哥拉斯定理,而用珠玉来形容了中末比。最早正式在书中使用黄金分割这个名称的是欧姆(以欧姆定律闻名的.欧姆之弟)。在他1835年出版的第二版《纯粹初等数学》一书中首次使用了这一名称。到19 世纪以后,这一名称才逐渐通行起来,成为现在人们所熟知的名称。 挂一漏万谈奇妙性质 黄金分割数G有着许多有趣的性质。最引人注目的是它与斐波那契数列的关系。 斐波那契是中世纪著名的学者。他在《算盘书》一书中提出了一道有趣的“兔子生殖问题”,由此引出了一个奇妙数列: 1,2,3,5,8,13,21,34,55,89,144,…… 规律是: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是前两项之和。后人称为斐波那契数列。它与黄金分割会有什么关系呢? 让我们计算一下斐波那契数列中每前一项与后一项之比,就会发现这个比值竟与黄金分割数G越来越接近,完全可以作为G的一阶、二阶……N阶近似。多么奇妙啊!其实可以证明这些比值正是以G作为它们的极限。 中外比与斐波那契数列的这种内在联系,为它大添了光彩,也使它具有了一种特殊的神秘感与迷人的魅力,使后来的许多数学家为之倾倒。 抛砖引玉粗说影响及应用 黄金分割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际生活中都有着极其广泛而又非常简单的应用,从而也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古代,中末比主要是作为作图的方法而使用。到文艺复兴时期它又重新引起了当时人们的极大兴趣与注意,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得到了多方面的应用。如在绘画、雕塑方面,画家、雕塑家都希望从数学比例上解决最完美的形体,它的各部分的相互关系问题,以此作为科学的艺术理论用来指导艺术创造,来体现理想事物的完美结构。著名画家达芬奇在《论绘画》一书中就相信:“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各特征必须同时作用,才能产生使观众如醉如痴的和谐比例。”在这一时期,艺术家们自觉地被黄金分割的魅力所诱惑而使数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并对后来形式美学与实验美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十九世纪,德国美学家蔡辛提出黄金分割原理且对黄金分割问题进行理论阐述,并认为黄金分割是解开自然美和艺术美奥秘的关键。他用数学比例方法研究美学,启发了后人。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心理学家费希纳进行了实验美学的尝试,把黄金分割原理建立在广泛的心理学测试基础上,将美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结合在一起,引起广泛的注意。直到本世纪50年代,实验美学的研究还十分活跃。直到最近,黄金分割原理仍然是一个充满了神奇之谜的科学美学问题。如在晶体学的准晶体结构研究领域中,黄金分割问题重新引起了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们的兴趣。 它的实际应用,也有很多。最广为人道的例子是优选学中的黄金分割法,它是美国的基弗于1953年首先提出的。从1970年开始在我国推广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优选法的另一种方法――分数法,是取G的分数近似值,在实际中同样有着广泛应用。 真真假假道神秘传说 由于中末比具有各种独特的性质,随着它的影响越来越大,也就有了越来越多的关于它的传说。这些传说虚虚实实,令人扑朔迷离难辨真伪,但却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广为流传。 有人研究得出黄金分割是人和动植物形态的一个结构原则。于是有了以下各种说法: 人体自身美,即人体最优美的身段遵循着G这个黄金分割比。据说在人们并未认识黄金分割之前制造的美的物品竟都恰好与黄金律暗合。如著名的爱神维纳斯与女神雅典纳的雕像下身与全身之比近于G。 据说芭蕾舞艺术的魅力也离不开G。芭蕾演员起舞时踮起脚尖,是为了展现符合G的身段比例的最优美的艺术形象。 在自然界中,G也是美的重要规律。据说特别令人心旷神怡的花,凭借的是G这个美的密码。 另外我们知道现在各国的国旗上,凡是“星”几乎无例外都画成五角星,据说就是因为五角星中多处暗含了G这个美的密码,从而使这个图形赏心悦目。 还据说报幕员处于黄金分割点处的位置时,会给观众留下一个美的印象。甚至有人说演奏弦乐器时,把“千斤”放在琴弦的黄金分割点获得的音色更优美和谐。 还有一种流行极广的说法是:黄金矩形(即两边的比等于G的矩形)比用任何其他比值作边的矩形都要美观。1876年,费希纳曾为此作过大规模的试验。结果表明喜欢黄金矩形的人数占全体的三分之一,在各种矩形中得票最多。 诸如此类的传说恐怕还有很多。一句话:哪里有G,哪里就有了美。黄金分割数G成了宇宙的美神!
神秘的黄金比例 黄金比例是一种十分神秘的比例。著名的斐波契数列:1,1,2,3,5,8,13,21,...前后两个数字之比就是黄金比例,并且越往后就越准确,越接近黄金比例。它和π一样是一个无法全部测得的无理数,它的近似数就是著名的. 这个比例可以在绘画、雕塑、音乐、建筑得到体现。黄金比例也是一种存在于数学上的比例关系。它具有十分严格的比例性,应用实际的时候一般取近似数 ,就像圆周率在应用时取一样。这个数字人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比如人们的肚脐是人体长度的黄金分割点,人的膝盖又是肚脐到脚跟的黄金分割点。传说建筑师们对数字特别的喜欢,像古埃及的金字塔,巴黎的圣母院,都可以找到。甚至艺术家们也认为弦乐器的琴马放在琴弦的处,能使琴声更加柔和甜美。 所以可以看出,黄金比例和黄金分割可以设计方方面面、数字在数学上也很被数学家所关注。它可以解决许多数学难题,比如:十等分、五等分圆周;求18度、36度角的正弦、余弦值等。有科学家实践证明,对于一个因素的问题,用“法”做16次试验就可以完成“对分法”做2500次试验所达到的效果。这可以大大减少求出答案所需的时间。连达·芬奇都称赞它为黄金数。所以我们可以看出,黄金分割数字是个既神秘又有用的数。它的广泛应用能力正在被不断发掘出来。
黄金分割点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论文 希腊的自然科学研究影响西方文化和文明的发展,他们重视分析、分解、假设、推理、推导、实验、验证等思维方式。这与东方重视整体、模糊处理、直觉综合、和谐大同、“仁者爱人”等思维方式和思想有明显的差别。胡适在“中国的文艺复兴”一文中说“当孟子在对人性的内在美德进行理论探讨时,欧几里德正在完善几何学,正在奠定欧洲的自然科学的基础。”这种说法不全面,东方的中华文明有过比西方更辉煌的历史,但在五百多年来,西方经历了继承希腊的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使科学和技术快速发展,而中国因封建统治和闭关锁国等原因而衰落。现在应该撷取东西方文明的长处,把它们整合起来,创建中华夏兴。“科学中的美和美的科学”,早期属于自然哲学,自古希腊人开始研究,至今约有2500年。古希腊人喜欢抽象研究。抽象研究又分为逻辑推理研究和形象推理研究,后者所用的工具有直尺和圆规。代数和平面几何为两者的典型代表。 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根棍从哪里分割最为美妙?”答案是:“前半段与后半段之比应等于后半段与全长之比”。设全长为1,后半段为x,此式即成为(1-x):x=x:1,也就是X2+X-1=0。其解为:。棍内分割只能取正值,此值就是著名的黄金分割比值G, G=≈。而且G(1+G)=1,即G和(1+G)互为倒数。偏有一些古希腊人想用形象方法解决黄金分割问题,并获得漂亮的结果。欧几里德(约公元前330-257年)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和研究成果,编著了《几何原理》十三卷。这是世界上最早用公理方法叙述的数学著作。其中所载的黄金分割几何问题已引起广泛的兴趣,在科学、艺术、建筑、技术各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哲学家和美学家也曾反复讨论,不断有文章发表。自然界的形成、运行、演化、生长、繁衍、消亡等都是有规律的,有些物体可以直接感到自然美,但更多的物体令人迷惑不解。我们深信“天道崇美”,但需要人去探究,揭露其规律,使人感受到深层次的自然美和科学美。这就是“因人而彰”。黄金分割律,就是想梳理和探讨这种自然美和科学美。人有爱美的天性,而且人本身也是很精美的。“天道崇美,人性好美”有普遍性,无论是天然物品还是人工制品,形态的丑陋必然表明其功能的缺陷,而某些功能的完美,往往伴随着美的外形.
数学伴随我成长 1983年,大学刚刚毕业的我被分配到河北承德第一中学数学组,每位前辈都是业务精湛,师德堪称楷模,是真正能把高深的理论、经验的结晶和教学的智慧融为一体的教学专家.从此,我不放过老教师那儿我能听的每一节课,对每节课都细细地揣摩,深刻地反思.我总是把我的思考写在听课笔记上,记得四年下来,我一共听了1193节课,使我很快适应了高中教学.老教师也关注着我的成长,在我的课堂上,真的记不清多少次在学生的"起立"声中,会突然发现有一位白发人站在课室后面……他们的关注让我兴奋,催我奋进.
黄金分割漫谈 分已知线段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是全线段与另一部分的比例中项,这就是在中学几何课本中提到的黄金分割问题。若C为线段AB的满足条件的分点,则可求得AC 约为 。这个分割在课本上被称作黄金分割,我们有时也可说是将线段分成中末比、中外比或外内比。若用G来表示它,G 被称为黄金比或黄金分割数。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数都被冠以“黄金”二字,说明了它们的重要性与应用上的广泛性,同时也为它们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著名天文学家开普勒称黄金分割是“几何学中的一大宝藏”,就让我们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共同来开采一下这座宝藏吧! 寻踪探迹话名称由来 最早对中末比有所了解的大约可追溯到毕达哥拉斯学派。该学派对正五边形、正十边形都很熟悉,并且把“五角星”作为成员联络标记,而这些图形的作法与中末比是密切联系的。如果相信毕达哥拉斯熟知正五边形与五角星的作图,那么可以推知他已掌握了中末比。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欧多克索斯最早对中末比做了系统的研究,他在深入探究五角星性质时,曾惊叹道:“中末比到底在这儿出现了!”对中末比的严格论述最早见于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到中世纪以后,中末比被披上更神秘的外衣,渐渐笼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文艺复兴时期,中末比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1509年,意大利文艺复兴重要人物之一帕乔里出版《神圣的比例》一书。书中系统介绍了古希腊中外比,并称其为神圣比例。他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须服从这一神圣比例的法则。开普勒称中末比为“比例分割”,他写道:“毕达哥拉斯定理和中末比是几何中的双宝,前者好比黄金,后者堪称珠玉。”他是把黄金之喻给了毕达哥拉斯定理,而用珠玉来形容了中末比。最早正式在书中使用黄金分割这个名称的是欧姆(以欧姆定律闻名的.欧姆之弟)。在他1835年出版的第二版《纯粹初等数学》一书中首次使用了这一名称。到19 世纪以后,这一名称才逐渐通行起来,成为现在人们所熟知的名称。 挂一漏万谈奇妙性质 黄金分割数G有着许多有趣的性质。最引人注目的是它与斐波那契数列的关系。 斐波那契是中世纪著名的学者。他在《算盘书》一书中提出了一道有趣的“兔子生殖问题”,由此引出了一个奇妙数列: 1,2,3,5,8,13,21,34,55,89,144,…… 规律是: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是前两项之和。后人称为斐波那契数列。它与黄金分割会有什么关系呢? 让我们计算一下斐波那契数列中每前一项与后一项之比,就会发现这个比值竟与黄金分割数G越来越接近,完全可以作为G的一阶、二阶……N阶近似。多么奇妙啊!其实可以证明这些比值正是以G作为它们的极限。 中外比与斐波那契数列的这种内在联系,为它大添了光彩,也使它具有了一种特殊的神秘感与迷人的魅力,使后来的许多数学家为之倾倒。 抛砖引玉粗说影响及应用 黄金分割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际生活中都有着极其广泛而又非常简单的应用,从而也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古代,中末比主要是作为作图的方法而使用。到文艺复兴时期它又重新引起了当时人们的极大兴趣与注意,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得到了多方面的应用。如在绘画、雕塑方面,画家、雕塑家都希望从数学比例上解决最完美的形体,它的各部分的相互关系问题,以此作为科学的艺术理论用来指导艺术创造,来体现理想事物的完美结构。著名画家达芬奇在《论绘画》一书中就相信:“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各特征必须同时作用,才能产生使观众如醉如痴的和谐比例。”在这一时期,艺术家们自觉地被黄金分割的魅力所诱惑而使数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并对后来形式美学与实验美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十九世纪,德国美学家蔡辛提出黄金分割原理且对黄金分割问题进行理论阐述,并认为黄金分割是解开自然美和艺术美奥秘的关键。他用数学比例方法研究美学,启发了后人。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心理学家费希纳进行了实验美学的尝试,把黄金分割原理建立在广泛的心理学测试基础上,将美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结合在一起,引起广泛的注意。直到本世纪50年代,实验美学的研究还十分活跃。直到最近,黄金分割原理仍然是一个充满了神奇之谜的科学美学问题。如在晶体学的准晶体结构研究领域中,黄金分割问题重新引起了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们的兴趣。 它的实际应用,也有很多。最广为人道的例子是优选学中的黄金分割法,它是美国的基弗于1953年首先提出的。从1970年开始在我国推广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优选法的另一种方法――分数法,是取G的分数近似值,在实际中同样有着广泛应用。 真真假假道神秘传说 由于中末比具有各种独特的性质,随着它的影响越来越大,也就有了越来越多的关于它的传说。这些传说虚虚实实,令人扑朔迷离难辨真伪,但却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广为流传。 有人研究得出黄金分割是人和动植物形态的一个结构原则。于是有了以下各种说法: 人体自身美,即人体最优美的身段遵循着G这个黄金分割比。据说在人们并未认识黄金分割之前制造的美的物品竟都恰好与黄金律暗合。如著名的爱神维纳斯与女神雅典纳的雕像下身与全身之比近于G。 据说芭蕾舞艺术的魅力也离不开G。芭蕾演员起舞时踮起脚尖,是为了展现符合G的身段比例的最优美的艺术形象。 在自然界中,G也是美的重要规律。据说特别令人心旷神怡的花,凭借的是G这个美的密码。 另外我们知道现在各国的国旗上,凡是“星”几乎无例外都画成五角星,据说就是因为五角星中多处暗含了G这个美的密码,从而使这个图形赏心悦目。 还据说报幕员处于黄金分割点处的位置时,会给观众留下一个美的印象。甚至有人说演奏弦乐器时,把“千斤”放在琴弦的黄金分割点获得的音色更优美和谐。 还有一种流行极广的说法是:黄金矩形(即两边的比等于G的矩形)比用任何其他比值作边的矩形都要美观。1876年,费希纳曾为此作过大规模的试验。结果表明喜欢黄金矩形的人数占全体的三分之一,在各种矩形中得票最多。 诸如此类的传说恐怕还有很多。一句话:哪里有G,哪里就有了美。黄金分割数G成了宇宙的美神!
黄金分割点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论文 希腊的自然科学研究影响西方文化和文明的发展,他们重视分析、分解、假设、推理、推导、实验、验证等思维方式。这与东方重视整体、模糊处理、直觉综合、和谐大同、“仁者爱人”等思维方式和思想有明显的差别。胡适在“中国的文艺复兴”一文中说“当孟子在对人性的内在美德进行理论探讨时,欧几里德正在完善几何学,正在奠定欧洲的自然科学的基础。”这种说法不全面,东方的中华文明有过比西方更辉煌的历史,但在五百多年来,西方经历了继承希腊的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使科学和技术快速发展,而中国因封建统治和闭关锁国等原因而衰落。现在应该撷取东西方文明的长处,把它们整合起来,创建中华夏兴。“科学中的美和美的科学”,早期属于自然哲学,自古希腊人开始研究,至今约有2500年。古希腊人喜欢抽象研究。抽象研究又分为逻辑推理研究和形象推理研究,后者所用的工具有直尺和圆规。代数和平面几何为两者的典型代表。 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根棍从哪里分割最为美妙?”答案是:“前半段与后半段之比应等于后半段与全长之比”。设全长为1,后半段为x,此式即成为(1-x):x=x:1,也就是X2+X-1=0。其解为:。棍内分割只能取正值,此值就是著名的黄金分割比值G, G=≈。而且G(1+G)=1,即G和(1+G)互为倒数。偏有一些古希腊人想用形象方法解决黄金分割问题,并获得漂亮的结果。欧几里德(约公元前330-257年)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和研究成果,编著了《几何原理》十三卷。这是世界上最早用公理方法叙述的数学著作。其中所载的黄金分割几何问题已引起广泛的兴趣,在科学、艺术、建筑、技术各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哲学家和美学家也曾反复讨论,不断有文章发表。自然界的形成、运行、演化、生长、繁衍、消亡等都是有规律的,有些物体可以直接感到自然美,但更多的物体令人迷惑不解。我们深信“天道崇美”,但需要人去探究,揭露其规律,使人感受到深层次的自然美和科学美。这就是“因人而彰”。黄金分割律,就是想梳理和探讨这种自然美和科学美。人有爱美的天性,而且人本身也是很精美的。“天道崇美,人性好美”有普遍性,无论是天然物品还是人工制品,形态的丑陋必然表明其功能的缺陷,而某些功能的完美,往往伴随着美的外形.
高二年研究性学习数学课题结题论文 一、标题 “生活中的黄金分割”结题报告论文 二、署名 杨晶 三、内容提要和关键词 [摘要] 黄金分割是一种数学上的比例关系。黄金分割具有严格的比例性,艺术性,和谐性,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应用时一般取,就像圆周率在应用时取一样。黄金分割在生活的体现很多,在摄影、医学、生物界、建筑甚至人体,处处都有黄金分割。 [关键词] 黄金分割 和谐美 应用 四、前言: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历史悠久的可说是黄金比例了。它可追溯到古代雅典的巴特农神庙,它之所以显得那么和谐,是因为这个建筑符合黄金比例。在我们的生活中,摄影、医学、生物界、建筑甚至人体,处处都有黄金分割。普通书的长宽比是黄金分割;有些植物的花瓣及主干上枝条的生长,也隐藏着黄金分割;一些名画、雕塑、摄影作品的主题,大多在画面的„处。艺术家们认为弦乐器的琴马放在琴弦的„处,能使琴声更加柔和甜美。由此可见黄金比例的历史和作用。我们以“生活中的黄金分割”为课题展开研究,进行近一步的了解,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有数学,从而热爱数学,喜欢数学。 五、主要研究内容、方法: 1、内容:生活中的黄金分割 2、方法:1)去图书关查找资料,翻阅图书或相关的书籍 2)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 3)询问老师;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探讨 3、研究涉及的知识基础、所需资源: 数学的黄金比例,斐波那契数列知识,杂志,网上所涉及的黄金比例的内容。 4、研究思路、活动步骤及进度安排: 1. 将学生按班级分组,并分配各组成员的工作及调查方向。(第1周) 2. 到图书馆查找有关黄金比例的书籍,并摘抄有关内容。(第2-3周) 3. 到网上查找相关黄金比例内容。(第2——3周) 4. 整理资料,小组组员讨论,发表观点,互相展示研究成果。(第4周) 5、研究方法 成员分工以网络及图书馆书籍查找有关资料,并对其进行汇总、筛选、加工,成员根据其结果讨论分析,并展示研究成果。 六、研究结果 1、艺术中的黄金数 “",这个比值因具有美学价值而被古希腊美学家运用到造型艺术中,因为凡符合黄金分割律的形体总是最美的形体。在美术史上曾经把它作为经典法则来应用。有许多美术家运用它创造了不少不朽的著名。例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拉斐尔笔下温和俊秀的圣母像,都有意无意地用上了这个比值。 黄金分割对摄影画面构图可以说有着自然联系。例如照相机的片窗比例:135相机就是24X36即2:3的比例,这是很典型的。只要我们翻开影集看一看,就会发现,大多数的画幅形式,都是近似这个比例。 2、饮食、生活作息中的黄金数: “黄金分割”的比值为,它不仅是美学造型方面常用的一个比值,也是一个饮食参数。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多年来稳居世界首位,合理的膳食是一个主要因素。在他们的膳食中,谷物、素菜、优质蛋白、碱性食物所占的比例基本上达到了黄金分割的比值。 医学专家分析后还发现,饭吃六七成饱的人几乎不生胃病。还有喝5杯水。人体内的水分占体重的%,不计出汗,每天失去和需要补充的水达2500毫升。其中半固体食物供给的水和人体内部合成的水约1500毫升,大约占%。其余1000毫升需要补充,才能保持水平衡。因此,每人一天要喝5杯水。 一天合理的生活作息也应该符合黄金分割,24小时中,2/3时间是工作与生活,1/3时间是休息与睡眠;在动与静的关系上,究竟是“生命在于运动”,还是“生命在于静养”?从辩证观和大量的生活实践证明,动与静的关系同一天休息与工作的比例一样,动四分,静六分,才是最佳的保健之道。掌握与运用好黄金分割,可使人体节约能耗,延缓衰老,提高生命质量。 3、植物中的黄金数 植物叶子,千姿百态,生机盎然,给大自然带来了美丽的绿色世界(如下图)。 尽管叶子形状随种而异,但它在茎上的排列顺序(称为叶序),却是极有规律的。你从植物茎的顶端向下看,经细心观察,发现上下层中相邻的两片叶子之间约成137.5 °。如果每层叶子只画一片来代表,第一层和第二层的相邻两叶之间的角度差约是137.5 °,以后二到三层,三到四层,四到五层„„两叶之间都成这个角度数。植物学家经过计算表明:这个角度对叶子的采光、通风都是最佳的。叶子的排布,多么精巧! 叶子间的137.5 °中,藏有什么“密码”呢?我们知道,一周是360 ° ,360 ° – ° = ° , ° : ° ≈。瞧,这就是“密码”!叶子的精巧而神奇的排布中,竟然隐藏着。 从自然界到日常生活处处都存在菲波那齐数列,存在黄金比率.某些花的花瓣数是斐波那契数:水仙花3瓣,金凤花5瓣,翠雀花8瓣,金盏花13瓣,紫苑花21瓣,雏菊花34,55或89瓣,向日葵的花盘上面有21个顺时针旋形与34个逆时针旋形;在动物中还可以发现一些软体动物的甲壳花纹,昆虫翅膀对的数目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这个数列。 4、建筑中的黄金数 世界上最有名的建筑物中几乎都包含“黄金分割比”。遍布全球的众多优秀近现代建筑,尽管其风格各异,但在构图布局设计方面, 都有意无意地运用了黄金分割的法则, 给人以整体上的和谐与悦目之美。 举世闻名的巴特农神庙也是这样一个例子,神庙外部呈长方形,长228英尺,宽101英尺,有46根多立克式环列圆柱构成柱廊。 文明古国埃及的金字塔,形似方锥,大小各异。但这些金字塔底面的边长与高之比都接近于,在现代建筑中,一些摩天建筑中使用“黄金分割点”进行处理,能使平直单调的塔身变得丰富多彩;在这类高层建筑物的黄金分割处布置腰线或装饰物,则可使整个楼群显得雄伟雅致。如举世闻名的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当今世界最高建筑之一的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塔(米),都是根据黄金分割的原则来建造的。上海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塔身高达468米。为了美化塔身,设计师巧妙地在上面装置了晶莹耀眼的上球体、下球体和太空舱,既可供游人登高俯瞰地面景色,又使笔直的塔身有了曲线变化。更妙的是,上球体所选的位置在塔身总高度5∶8的地方,即从上球体到塔顶的距离,同上球体到地面的距离大约是5∶8这一符合黄金分割之比的安排,使塔体挺拔秀美,具有审美效果。 最后,我们想告诉大家,数学的知识有的是我们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还没有找到规律,我们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实践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 黄金分割"的实质就是这个神奇的数字。只要留心,就会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现其"魅影"。黄金分割是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留心生活发现1:的这个黄金比例最优美,和谐。数学在每个人身边,要有心去体验,发现。 七、参考文献 1、 2、北师大版八年级(下)《黄金分割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