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如果你想查询所知刊物是否核心期刊的话你可以在网上搜索《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出了四版,核对一下就可以知道咯。希望能帮到你!
宿州二中是安徽省示范高中,百年名校。1940年由意大利人创建,前身是崇真私立中学是占地万平方米,拥有先进完备的教育设施。现有13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000多人,有两个校区。正确的办学思想,明确的办学目标,科学的管理方法,浓郁的学习氛围,结出丰硕的办学成果。2006年:播种希望,迈出关键的一大步!2006年初,宿州二中一举首批通过新标准省级示范高中验收:中考全市第一志愿报考二中的学生达7000多人;高考本科达线有了新的起色,学生刘璐以675分的高分列全市理科之首(全省第7名),学生陈杨以671分获全市理科第3名(全省第22名);经常性代表安徽出征的校女篮在第十一届省运会上再获金牌;现代化运动场竣工启用;校本部北校区办学空间拓展;南校区建设工程启动……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令师生感动、社会关注。赢得省教育厅金副厅长来二中调研,市教委杜庆业主任挥笔写下5000字的长文:《宿州二中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区关工委主任薛长德送来大作:《喜看二中新崛起》。2006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二中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关工委授予“安徽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省教育厅授予“安徽省示范高中”、市委、市政府授予“宿州市第四届文明单位”,这一年共获得14个奖牌和荣誉称号。2007年:硕果累累,跨出可喜的一大步!2007年,对宿州二中来说,更是喜讯频传、极不平凡。这一年,杨念尧校长作为省示范高中代表应邀参加“第二届中国中学校长大会”,在会上聆听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等领导和专家的报告,感悟颇深,奋笔撰写《示范高中要在六个方面做出示范》的专稿。以中图分类号,刊登在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教育学刊》上;这一年,宿州二中高考再创新高,本科达线1489人,其中应届本科净增118人,马锦涛同学以669分获全市理科第二名(全省58名)被清华大学录取。荣获市政府宿政秘[2007]55号嘉奖令和宿政明电[2007]14号通电表彰;这一年,2008届高三年级学生学科竞赛中,获得省、市级奖状达47人次;对此,教研专家王荣宽同志著文“解读宿州二中‘人本位’管理方略”:《名牌因管理铸就,捷报乃汗水写成》。这一年获得的荣誉称号多多,有全国妇联、教育部联合授予的“全国优秀家长学校”、有省教育厅、人事厅授予的“安徽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有省文明委授予的“安徽省文明单位”等8项荣誉称号。2008年:再创辉煌,跨出争气的一大步!2008年,宿州二中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以深入开展“察民情、解民忧、顺民心、保民安”的“四民”活动为契机,把争创优秀省级示范高中为目标,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加强师德师风、规范办学行为、扎实推进新课改、积极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构建平安和谐校园、发挥省示范高中的辐射作用。诚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联合国副主席陶西平所言:示范高中“首先应当进行基础性与选向性相结合的教育功能示范”。“进一步打好学生全面的素质基础”,“关注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作为宿州二中的生源,就其基础性而言,是相对薄弱的, 2008年7月1日,宿州市招生办公室在市委机关报——《拂晓报》二版刊登《2008年宿州市部分中学高考情况公布》,从公布的情况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二中高考成绩堪称一流。2008年,高三应届本科达线711人,600分以上的有36人,应届生(文)陈炎624分夺取宿州市文科状元,居省第26名,被北京大学德语系录取,余宿城同学以667分获全市理科第3名,被中国科技大学录取。这一特大喜讯显示:宿州二中在办人民满意学校的道路上,又迈出争气的辉煌一步。2009年高考再创辉煌,高三应届本科达线751人,其中高三(10)班62人本科达线率100%,全校600分以上251人。王虚傲同学以687分获全市理科第3名(全省44名)被清华大学生物分子系录取。市政府发贺电至喜。2010年,在高三级部主任谢云的带领下,学科竞赛有了重大突破,获得省级奖项的有21人,市级以上奖项的有112人。名校自主招生通过人数51人,比2009年有了很大的增长。2010年高考再创辉煌,应届本科达线人数1016人,文科600分以上人数为42人(全省仅476人),理科600分以上人数为292人(全省仅4682人),居全市前列,其中高三(29)班64人全部达重点线。考入清华北大等国家重点大学的人数达672人。张咪咪同学以699分获全市理科第二名(全省第3名)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录取。蔡博文同学以684分获全市理科第6名(全省37名)被北京大学西班牙语系录取。董安楠同学以641分获全市文科第二名(全省64名)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2011年,宿州二中高考再创辉煌。应届本科达线人数1080人(不含艺体),文科600分以上人数为17人(全省仅504人),理科600分以上人数为183人(全省仅7125人),居全市前列。陈扶同学以672分获全市理科第4名(全省94名)。李世尧同以631分获全市文科第二名(全省21名)。2012年,宿州二中高考应届本科人数再次突破千人,南北两校区共计达线1053人,文科600分以上的人数为2人(全省仅3084人),理科600分以上的人数为4人(全省仅7128人),居全市前列。其中高三(11)班的卢印同学(在2011年就已经通过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以671分获全市理科第2名(全省95名),被清华大学建筑系录取,高三(9)班朱兆君同学以668分获全市理科第三名(全省134名),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体物理系录取。2013年,宿州二中高考应届本科人数再次突破千人,居全市前列。其中高三(1)班的丁傲天同学以618分获全市文科第7名,被复旦大学录取,高三(29)班慕容兮薇同学以631分获全市理科第4名,被浙江大学录取。
宿州学院是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第八届、第九届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首批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学校坐落在“扼汴控淮,当南北冲要”的宿州市。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大泽乡起义、垓下之战、淮海战役等激荡风雷赋予这片土地雄壮的历史;李白、白居易、苏轼等饱学之士在这片土地留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流传千古的诗文和遗迹。这里的灵璧奇石、砀山酥梨、萧县羊肉、符离烧鸡、夹沟香米闻名全国,享有“国画之乡”、“书法之乡”、“马戏之乡”的美誉。学校紧邻皇藏峪国家级森林公园、五柳风景区、观音机场、京沪高铁,环境怡人,交通便捷。学校创办于1949年,占地906亩,预留发展用地1500亩,校舍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资产7000多万元,图书馆藏书90多万册,电子图书3000GB,期刊2000余种,公开出版《宿州学院学报》、《宿州学院报》。新校区环境幽雅,小桥流水、绿草红花、茂林修竹与雄伟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场等相掩映,盎然的现代气息中,荡漾着悠悠古韵,是莘莘学子飞扬青春、实现理想的殿堂。学校面向全国招生,设有12个二级学院,40个本科专业,各类在校生20000多人(其中全日制15000多人)。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有专任教师600多人,其中教授3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省学科拔尖人才、省优秀教师、省中青年骨干教师、省教学名师等40多人。有15名教授受聘为安徽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安徽建工学院的博士、硕士生导师。学校长期聘请外国文教专家3-5人,聘请了中国科学院张裕恒院士、美国伊若地质调查所周诚林教授等20多名兼职教授。学校现有安徽省重点工程技术中心1个,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重点专业3个、特色专业3个、重点课程4门、精品课程9门。“十一五”期间,学校获得国家新型实用发明专利3项、省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及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各类省部级奖项50多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教育厅项目等250多项。与皖北煤电集团、淮北矿业集团、淮南矿业集团等企业合作的“产学研”项目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创造了数十亿元的经济效益,受到《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煤炭报》、《安徽日报》等媒体的广泛关注。教师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500多篇,被四大检索系统收录130多篇,出版教材、论著73部,教学科研项目申报和成果方面已凸显优势。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发展的根本任务,大力实施“十大工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性科学研究、校地校企校际合作、大学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在激烈的竞争中闯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特别是以被胡锦涛总书记赞誉的“孟二冬精神”建设特色大学文化,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学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每年发放各类奖助学金1000多万元。在省属本科高校中最早创办“大学生创业园”,2010年被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和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遴选为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积极进取的意识。每年有超过毕业生总数20%的学生被中国科技大学、厦门大学等重点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等国家级、省部级比赛中我校学生多次摘金夺银,获得奖项100多项。多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2004年以来连续五年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09、2010年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2010年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百舸争流千帆竞,万木萌绿满园春。“十二五”期间,学校继续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创特色学科专业、创高水平科研成果、创高效优质管理、创优秀大学文化的“四创”工程,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进一步提升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对人力资源强省建设的支撑度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努力为安徽全面转型做出新的贡献!2011年荣获首批“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2010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第九届安徽省文明单位”;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2009年被评为“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2008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第八届安徽省文明单位”;获“安徽省高校预算编制先进单位”;获“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优秀组织奖”;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被团省委评为“安徽高校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2004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06年获“安徽省教育工会先进单位”;获“安徽省高校优秀学报”;2004年被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安徽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获“安徽省首届大学生社团文化节组织奖”;2003年被省委组织部、宣传部、教育工委评为“党建和政治思想工作先进高校”;2001年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被评为“安徽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宿州学院 宿州学院是安徽省属综合性普通本科高校,是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高校。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宿州学院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宿州市位于黄淮平原南端,历史悠久,人文景观荟萃,是“扼汴控淮,当南北冲要”的皖北重镇。这里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的发祥地,又有悲情千古的虞姬之墓遗址;李白、韩愈、白居易、苏轼等饱学之士都曾游历或流寓于此,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诗文和遗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千古佳句就是青年白居易在宿州古符离吟成;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的主战场;如今这里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煤炭和粮食产区,拥有全国最大的连片水果产区,灵璧奇石、砀山酥梨、符离烧鸡、夹沟香稻米等闻名全国,享有“国画之乡”、“书法之乡”、“马戏之乡”之美誉。宿州学院就坐落在这座人文荟萃的都市里。 宿州学院是一所多科性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有着50多年的办学历史,占地906亩,预留发展用地1000亩,校舍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2900多万元,图书馆藏书60余万册,期刊2000余种,公开出版《宿州学院学报》、《宿州学院报》。新校区环境幽雅,小桥、流水、茂林、修竹与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大型体育场等相掩映,盎然的现代气息中,荡漾着悠悠古韵,是莘莘学子青春飞扬、实现梦想的殿堂。 长期以来,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大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加强学科专业调整和改造,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和整体素质,提高科研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绩,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学院现设有12个系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含成人教育),本科专业24个(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化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英语、艺术设计、生物技术、地理科学、体育教育、市场营销、人文教育、音乐学、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生物科学、资源环境与城镇规划、学前教育、美术学、应用物理学、地质工程、财务管理)、专科专业30多个,在校生8300余人,面向全国招生。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有专任教师5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13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学科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等30多人,硕士、博士生导师5人,聘请外国文教专家4人。2004年被安徽省委、省政府授予“安徽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十五”以来,学院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省级自然科学奖、人文社会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及教学成果奖20余项;获得省自然科学基金、拾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省高校自然科学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100余项;获省级重点专业2个(汉语言文学教育、化学生物教育)、省级重点课程4门(计算机应用基储高等数学、大学语文、现代汉语)、省级精品课程5门(数字电子技术基储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基储高等数学、光学);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1200余篇,教材、论著48部,其中国家级期刊120篇、国家级重点期刊191篇、被四大检索系统收录87篇,教学科研项目申报和成果方面已凸显优势,数量和质量在全省同类高校中均处于领先水平。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竞争能力。在每年的学生专升本连读考试中,通过率均在80%以上。在每年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学院参赛选手均获得了优异成绩。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现有学生社团21个,每年都举办校园文化节、社团文化节等系列活动百余场,各项活动既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又突出了思想教育、综合素质和技能培养,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院1997年被评为“安徽省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1999年获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团中央组织的“首届大学生艺术节优秀组织奖”;2001年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安徽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2006年获安徽省高校校园歌手大赛业余组金奖,3个社团荣获省高校“优秀学生社团”称号。学院培养的`人才,质量高、素质强,毕业生凭借综合素质优势,不仅在安徽,而且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省市受到欢迎,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在90%以上,因毕业生就业工作成绩突出,学院2004年、2006年两次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院坚持和谐理念,关心困难学生,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开展“奖、贷、勤、免、补”系列助学工作,不让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开辟了特困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允许特困新生先入学报到,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办理困难资助。切实积极做好学生助学贷款工作,受资助人数和资助金额逐年大幅提高,走在了全省高校的前列,仅2006年就完成国家助学贷款657人,总计400万元。积极做好各类评奖评优工作,2006年有2600多名学生获得院奖学金,14人获得国家奖学金、270人获得国家助学金,按规定及时发放师范生奖学金,各类奖助学金发放总额达万元,4人获得拾兴皖育才”高教奖学金和孙大光、张刚奖助学金资助,金额万元。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勤工助学岗位,每月有近400名学生参加勤工俭学活动,不同程度地解决了贫困生的生活困难。根据实际情况,以缓交、减免学费作为资助的补充手段,每年缓交、减免学费金额100多万元。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近两年,共青团宿州市委、宿州市红十字会、宿州市中心血站、宿州市残联先后为学院100多名困难学生援助资金10多万元。 百舸争流千帆竞,万木齐萌满园春。在院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师生员工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全面落实学院“十大工程”和“十一五”发展规划,为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把学院建成具有特色的综合性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
我吐。你是来上学的吗····我很怀疑,图书馆和那些好的学校是没办法比的,但是总体还好;近百万吧···二楼左边的图书室里全是小说,你要的都能满足你···
《宿州学院学报》是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宿州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属于安徽省高校学报优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大16开168页,每月15日出版。
宿州学院是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第八届、第九届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首批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学校坐落在“扼汴控淮,当南北冲要”的宿州市。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大泽乡起义、垓下之战、淮海战役等激荡风雷赋予这片土地雄壮的历史;李白、白居易、苏轼等饱学之士在这片土地留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流传千古的诗文和遗迹。这里的灵璧奇石、砀山酥梨、萧县羊肉、符离烧鸡、夹沟香米闻名全国,享有“国画之乡”、“书法之乡”、“马戏之乡”的美誉。学校紧邻皇藏峪国家级森林公园、五柳风景区、观音机场、京沪高铁,环境怡人,交通便捷。学校创办于1949年,占地906亩,预留发展用地1500亩,校舍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资产7000多万元,图书馆藏书90多万册,电子图书3000GB,期刊2000余种,公开出版《宿州学院学报》、《宿州学院报》。新校区环境幽雅,小桥流水、绿草红花、茂林修竹与雄伟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场等相掩映,盎然的现代气息中,荡漾着悠悠古韵,是莘莘学子飞扬青春、实现理想的殿堂。学校面向全国招生,设有12个二级学院,40个本科专业,各类在校生20000多人(其中全日制15000多人)。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有专任教师600多人,其中教授3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省学科拔尖人才、省优秀教师、省中青年骨干教师、省教学名师等40多人。有15名教授受聘为安徽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安徽建工学院的博士、硕士生导师。学校长期聘请外国文教专家3-5人,聘请了中国科学院张裕恒院士、美国伊若地质调查所周诚林教授等20多名兼职教授。学校现有安徽省重点工程技术中心1个,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重点专业3个、特色专业3个、重点课程4门、精品课程9门。“十一五”期间,学校获得国家新型实用发明专利3项、省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及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各类省部级奖项50多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教育厅项目等250多项。与皖北煤电集团、淮北矿业集团、淮南矿业集团等企业合作的“产学研”项目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创造了数十亿元的经济效益,受到《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煤炭报》、《安徽日报》等媒体的广泛关注。教师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500多篇,被四大检索系统收录130多篇,出版教材、论著73部,教学科研项目申报和成果方面已凸显优势。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发展的根本任务,大力实施“十大工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性科学研究、校地校企校际合作、大学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在激烈的竞争中闯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特别是以被胡锦涛总书记赞誉的“孟二冬精神”建设特色大学文化,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学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每年发放各类奖助学金1000多万元。在省属本科高校中最早创办“大学生创业园”,2010年被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和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遴选为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积极进取的意识。每年有超过毕业生总数20%的学生被中国科技大学、厦门大学等重点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等国家级、省部级比赛中我校学生多次摘金夺银,获得奖项100多项。多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2004年以来连续五年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09、2010年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2010年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百舸争流千帆竞,万木萌绿满园春。“十二五”期间,学校继续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创特色学科专业、创高水平科研成果、创高效优质管理、创优秀大学文化的“四创”工程,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进一步提升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对人力资源强省建设的支撑度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努力为安徽全面转型做出新的贡献!2011年荣获首批“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2010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第九届安徽省文明单位”;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2009年被评为“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2008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第八届安徽省文明单位”;获“安徽省高校预算编制先进单位”;获“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优秀组织奖”;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被团省委评为“安徽高校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2004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06年获“安徽省教育工会先进单位”;获“安徽省高校优秀学报”;2004年被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安徽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获“安徽省首届大学生社团文化节组织奖”;2003年被省委组织部、宣传部、教育工委评为“党建和政治思想工作先进高校”;2001年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被评为“安徽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宿州学院是二本院校。位于安徽省宿州市,是安徽省属综合性普通本科高校,是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高校。学校创建于1949年,2004年升格更名为宿州学院,2014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5年获批为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获批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宿州学院 宿州学院是安徽省属综合性普通本科高校,是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高校。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宿州学院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宿州市位于黄淮平原南端,历史悠久,人文景观荟萃,是“扼汴控淮,当南北冲要”的皖北重镇。这里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的发祥地,又有悲情千古的虞姬之墓遗址;李白、韩愈、白居易、苏轼等饱学之士都曾游历或流寓于此,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诗文和遗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千古佳句就是青年白居易在宿州古符离吟成;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的主战场;如今这里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煤炭和粮食产区,拥有全国最大的连片水果产区,灵璧奇石、砀山酥梨、符离烧鸡、夹沟香稻米等闻名全国,享有“国画之乡”、“书法之乡”、“马戏之乡”之美誉。宿州学院就坐落在这座人文荟萃的都市里。 宿州学院是一所多科性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有着50多年的办学历史,占地906亩,预留发展用地1000亩,校舍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2900多万元,图书馆藏书60余万册,期刊2000余种,公开出版《宿州学院学报》、《宿州学院报》。新校区环境幽雅,小桥、流水、茂林、修竹与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大型体育场等相掩映,盎然的现代气息中,荡漾着悠悠古韵,是莘莘学子青春飞扬、实现梦想的殿堂。 长期以来,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大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加强学科专业调整和改造,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和整体素质,提高科研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绩,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学院现设有12个系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含成人教育),本科专业24个(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化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英语、艺术设计、生物技术、地理科学、体育教育、市场营销、人文教育、音乐学、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生物科学、资源环境与城镇规划、学前教育、美术学、应用物理学、地质工程、财务管理)、专科专业30多个,在校生8300余人,面向全国招生。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有专任教师5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13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学科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等30多人,硕士、博士生导师5人,聘请外国文教专家4人。2004年被安徽省委、省政府授予“安徽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十五”以来,学院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省级自然科学奖、人文社会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及教学成果奖20余项;获得省自然科学基金、拾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省高校自然科学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100余项;获省级重点专业2个(汉语言文学教育、化学生物教育)、省级重点课程4门(计算机应用基储高等数学、大学语文、现代汉语)、省级精品课程5门(数字电子技术基储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基储高等数学、光学);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1200余篇,教材、论著48部,其中国家级期刊120篇、国家级重点期刊191篇、被四大检索系统收录87篇,教学科研项目申报和成果方面已凸显优势,数量和质量在全省同类高校中均处于领先水平。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竞争能力。在每年的学生专升本连读考试中,通过率均在80%以上。在每年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学院参赛选手均获得了优异成绩。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现有学生社团21个,每年都举办校园文化节、社团文化节等系列活动百余场,各项活动既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又突出了思想教育、综合素质和技能培养,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院1997年被评为“安徽省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1999年获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团中央组织的“首届大学生艺术节优秀组织奖”;2001年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安徽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2006年获安徽省高校校园歌手大赛业余组金奖,3个社团荣获省高校“优秀学生社团”称号。学院培养的`人才,质量高、素质强,毕业生凭借综合素质优势,不仅在安徽,而且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省市受到欢迎,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在90%以上,因毕业生就业工作成绩突出,学院2004年、2006年两次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院坚持和谐理念,关心困难学生,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开展“奖、贷、勤、免、补”系列助学工作,不让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开辟了特困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允许特困新生先入学报到,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办理困难资助。切实积极做好学生助学贷款工作,受资助人数和资助金额逐年大幅提高,走在了全省高校的前列,仅2006年就完成国家助学贷款657人,总计400万元。积极做好各类评奖评优工作,2006年有2600多名学生获得院奖学金,14人获得国家奖学金、270人获得国家助学金,按规定及时发放师范生奖学金,各类奖助学金发放总额达万元,4人获得拾兴皖育才”高教奖学金和孙大光、张刚奖助学金资助,金额万元。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勤工助学岗位,每月有近400名学生参加勤工俭学活动,不同程度地解决了贫困生的生活困难。根据实际情况,以缓交、减免学费作为资助的补充手段,每年缓交、减免学费金额100多万元。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近两年,共青团宿州市委、宿州市红十字会、宿州市中心血站、宿州市残联先后为学院100多名困难学生援助资金10多万元。 百舸争流千帆竞,万木齐萌满园春。在院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师生员工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全面落实学院“十大工程”和“十一五”发展规划,为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把学院建成具有特色的综合性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本科一批次、二批次概念,宿州学院是综合院校。有食品质量与安全、软件工程、工程管理、网络工程等专业。建校73周年。
学院介绍
宿州学院是安徽省属综合性普通本科高校,是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高校。学校创建于1949年,1983年升格更名为宿州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升格更名为宿州学院,2014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5年获批为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获批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截至2021年3月,学校占地1146亩,预留用地1160亩,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2个。
院系概况
截至2018年6月,学校设有15个二级学院,61个普通本科专业,涵盖工、管、理、文、经、艺、教七大学科门类。
师资队伍
截至2018年6月,学校有专任教师738人,其中正高级60人、副高级198人。截至2014年2月,学校引进“安徽省高校领军人才”1人(入选教育部2010年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引进2013-2017年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财政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聘任大泽学者3人,其中,国家工程(技术)研究平台首席科学家1人,入选教育部2012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安徽省百人计划和2016年青年长江学者1人,国家863项目负责人1人;获批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安徽省教学名师5人、安徽省教学团队5个。
学科体系
截至2018年6月,学校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宿州学院煤矿勘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教学建设
2008年至2018年6月,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0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获省级以上“质量工程”集体项目67项,其中中国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各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2个、特色专业9个。近三年,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学生在各类赛事中获得省(厅)级以上奖项800余项。
学术研究
截至2018年6月,学校拥有1个中国国家级科研平台、9个省级科研平台、1个省级创新平台团队、1项安徽省智库项目。国家级科研平台: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科研平台:安徽省石墨烯复合功能薄膜新材料工程实验室、煤矿勘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矿用绞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煤炭行业(防治水)技术中心、复合酶提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旋电子与纳米材料重点实验室、大学文化研究中心、皖北城乡一体化研究中心、宿州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创新平台团队:光电信息材料与新能源器件创新团队安徽省智库项目:安徽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18年6月,学校拥有中国国家级基金项目18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36项,14项成果通过省科技成果鉴定,3个新品种通过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获批3项地方标准,与地方和企事业单位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500多项;“十二五”以来,获省(厅)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41项,发表论文4000余篇,其中一类526篇,二类400篇,出版教材、专著近210余部。
学术资源
据2018年7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纸质图书总量达到万册,电子图书110万册,各类中外文期刊1227种,报纸42种,中外文数据库27个。
学术交流
学校与美国、新西兰、新加坡、韩国、菲律宾、波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在教学科研、青年教师海外研修、学生出国交流学习等方面开展合作,每年都有师生到以上国家和地区的高校进行交流学习。宿州学院与美国卡斯尔顿大学合作举办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特色学科及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应用化学
省级特色专业(9个):应用化学、电子信息工程、生物技术、地质工程、艺术设计、新闻学、市场营销、生物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2个):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化学、自动化、会计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经济统计学、地理科学
省级重点建设专业(6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网络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电子商务
省级重点学科1个:计算机应用技术
校级重点学科4个:企业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计学
1 《山花》杂志是由贵州省文联主管/主办,贵州山花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编辑出版的文学期刊,是贵州唯一公开发行的文学期刊,多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曾与《人民文学》《上海文学》《作家》并称中国文学期刊“四小名旦”。《山花》也是全国唯一向世界100所著名大学图书馆及国内100所知名大学文学院(中文系)赠阅的杂志。 《山花》创刊于1950年,曾用刊名《新黔文艺》《贵州文艺》,后改名《山花》。蹇先艾、叶辛、何士光、何锐等先后担任过《山花》主编,现任主编李寂荡。 《山花》因鲜明的个性和开阔的视野而富有冲击力,长期以来,由于高举文学精神的旗帜而得到读者的喜爱和作家、学者的推崇。除纯文学文本外,《山花》亦注重“视觉人文”,提供大量前卫美术作品。既凸显文学精神,又聚焦视觉艺术,使《山花》成为独具特色的杂志。 2 2019年01期目录 朱大可→ 香道师 马小盐→ 文化游牧者的小说嬉戏(评论) 冯圆芳 朱大可→ 重塑神话、历史和现实的三重气质(访谈) 霍香结→ 汤错,以及通往它的道路(中篇) ——档案中的汤错概念实体与十六世纪的日常生活 李宏伟 霍香结→ 写作须“切己”,否则就丧失了写作的元动力(访谈) ——关于《汤错,以及通往它的道路》及霍香结的写作 小说苑 肖克凡→ 吉祥如意(中篇) 开端季 大头马→ 在南极跑马拉松(非虚构) 张承志专栏 张承志→ 从今日丸写给他 诗文间读 黄德海→ 从金克木说到剑宗 ——“诗文间读”缘起 诗人自选 苍城子→ 我怀揣孤寂,朝落日走去(组诗) 陈子弘→ 春居何处(五首) 巫 昂→ 美国往事(组诗) 大视野 刘 艳→ “情绪的体操”与“抽象的抒情” ——抒情传统与沈从文的小说 视觉人文 杜曦云 尚扬→ 视觉方式的特性及对待方法论的态度 3 投稿方式及声明 近期,本刊发现有不法分子冒用《山花》名义,仿造我刊版式,出版假刊。 另据全国文学报刊联盟消息,世纪期刊网涉嫌冒用含我刊在内的全国多家文学期刊名义,在网上征稿,并欺诈作者,取所谓“审稿费”。 特此严正声明,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所谓的“审稿费”和“版面费”。同时,本刊对这类严重侵害刊物和作者正当权益的行为绝不姑息,希望广大作者、读者能提供相关线索,提供有效线索者,我刊将赠刊一年。 现将期刊联系方式公布如下: 投稿邮箱: 官方网站: 官方博客: 官方微博: 联系电话: 4 ISSN 0559-7218 CN 52-1008/I 国内代号:66-1 国外代号:M574 投稿方式: 联系地址: 贵阳市科学路66号山花杂志社 550002 联系电话:
你 们 尝试 去“杂 志 云 ” 这里 投 稿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华厦医学、右江医学院学报、右江医学、医学文摘,等等。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广州化学期刊可以发综述。《广州化学》辟有研究报告、综述评论、研究快报、科技简讯、工程案例、产品介绍、广告之窗等栏目。《广州化学》创刊于1976年,是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主办的化学类期刊。
有《化学教育》、《化学教与学》、《中学化学》、《化学教学》、《化学学报》等。
1、《化学教育》
《化学教育》创刊于1980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主管,中国化学会、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化学教育类学术期刊。
据2018年9月《化学教育》编辑部官网显示,《化学教育》第八届编辑委员会编委有57人,顾问1人。
据2018年9月18日中国知网显示,《化学教育》共出版文献10946篇、总被下载2067668次、总被引38653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
据2018年9月18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化学教育》载文量为5914篇,被引量为22920次,下载量为491432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化学教育》影响因子为。
2、《化学教与学》
《化学教与学》为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全国公开发行的化学教育教学类期刊。设置教育理论与教学、课堂教学与实践、课程与教学资源等栏目。
3、《中学化学》
《中学化学》是由哈尔滨师范大学主办的期刊。本刊已被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网络媒体收录。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四月以后收录。
4、《化学教学》
《化学教学》是国家教育部主管、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中等教育类期刊。主要介绍各地化学教学实践经验,为探讨中等化学的教育改革、提高教师的专业和教学水平服务交流教学心得体会,刊登中学化学教学中各种中学教师感兴趣的化学理论与实践问题。为中学教师交流提供平台。
5、《化学学报》
《化学学报》是1933年创办的中文学术期刊,曾用名《中国化学会会志》,月刊,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学院主管。
学报刊载化学各学科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始性、首创性成果,涉及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等。
根据2018年3月《化学学报》官网显示,学报编委会拥有1位主编、9位副主编、64位编辑部成员、45位咨询委员会委员。
根据2018年3月中国知网显示,《化学学报》总下载次数2160755次、总被引次数95761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化学教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化学教与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学化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化学教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化学学报
一共七大期刊,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化学教育,化学教与学,还有四种,请知者补充。知之为知之啊,别乱说。
国内核心期刊有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科技核心。1、国内核心期刊总共有七大核心,但主要的有四个核心。北大核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中文核心。南大核心,即CSSCI,就是通常所说的C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即CSCD,号称中国的SCI。科技核心,也叫统计源核心。主要是医学方面的。核心期刊是国内比较权威的期刊,对论文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一般需要评高级职称的人员或者是科研人员需要发表核心论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