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作文 议论文 范文 1:谈“捡”
前几日,听到这么一件事。某君偶拾一物,藏入家中。数日后,失主找上门来,某君不但不还,还理直气壮地说:“那不是偷的,不是抢的,是我捡的!”
好一个“捡的”!乍一听,似乎真是理直气壮,颇有点冠冕堂皇。是啊,“捡的”好像和“偷的”、“抢的”相去甚远,因为那“捡”不是偷偷摸摸,不是恐吓强迫,而是“光明正大”,不费吹灰之力。且也未见“捡”者上庭入狱,挨拳早打。由此看来,“捡”可真是一个一本万利的好买卖了!
不过,以上的想法虽很美妙,但可惜破绽太多。细细一想,即可知道“捡”与“偷”,与“抢”一样,用的是白取之法,图的是不劳而获之利,只不过这“捡”字多了件“合法”的外衣罢了。
“捡”是一种不劳而获的思想,是小市民阶层的作风。它的危害可不小:
其一,损害他人。“检”到财物,捡者得了利益,自然沾沾自喜,却不顾失主心急如焚。若是细物倒也算了,倘是影响他人一生命运的东西,岂不就等于谋财害命?
其二,终将害己。“检”者偶一得手,便有庆幸好运之感。长此下去,不劳而获的思想就会在脑中扎根。轻者,就像《守株待兔》中的农夫一样耽误光阴,浪费生命,重者,就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其三,败坏风气。正因为“捡”表面上似乎与“偷”、“抢”相去甚远,所以其危害更大。若是人人仿效,都不思劳作,那么,只能导致道德沦丧,民风、社会风气的败坏。
以此观之,“捡”的危害是十分大的,切不可掉以轻心。因此,我们应该行动起来,向这种“捡”开战,以建设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材料作文议论文范文2:义,今何在
自古,中国便是一个坚守道义的国家。孔子最早提出了“义”:“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在春秋战国时期,义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春秋战国多侠士,他们可以为国为民,舍生取义;可以知恩图报,不惧一死;可以为素不相识的人只因“激于义”而挥剑上前,哪怕付出的是自己的性命。侠士不一定是武功盖世,但他们的心中一定有着自己的信仰,忠诚于自己的义。
而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在人们的生活日益富足的同时,我们是否会感到,社会上缺失了一些东西,它们名为忠诚、善良、坚持……它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义。
当你因被好友出卖而心痛不已时,你也许如背中暗箭,愤怒质问,但你的好友也有自己的好友。许诺时的信誓旦旦,转身后的欢喜奔走,只余一人伤心流泪。不因为何,只因当今的社会缺失了人与人之间的忠诚。自利的现实让人与人之间披上了保护色,好似一层看不见的房,将人心阻隔。缺少应有的忠诚,社会将越来越冷淡,即使在温室效应的现在,也会全球变冷。
当你因意外而摔倒在地时,你是渴望有人伸出双手,还是盘算着“扶起金额”?柏油路刺骨的温度传递到身上,心难道不会期待温暖;等待善良吗?善良的外延很广,似乎普天之下任何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都可以用善良来完成,但真正心存善良的人又有多少?没有人敢说自己全身心的善良,但每个人的遗传因子都隐藏着它,和罪恶一样,不去触发,不会萌生。善良,其实很简单。
当你在生活中遇到无数坎儿时,你是咬咬牙坚持下去,还是叹口气就放弃。也许认为无能为力,也许认为无论付出多大的努力最终还是会输,但,那有啥?人不会输,输的只有自己,放弃才算是输,只要没有放弃,只要还活着,就永远没有“最终”。坚持走下去,哪怕暂时被打败,但那又如何?胜利总会来临。但现在,还有多少人明白坚持,有多少人因无力坚持而走上歧路,背叛了义?谁也无从知道。
是的,可能钱币装满了人们的口袋,却填不上人空虚的心;可能贫穷会使人衣衫褴褛,却不能让人心灵痛苦。泰戈尔说过:“信仰是个鸟儿,黎明还是黝黑时,就触着曙光而讴歌了。”义,就是信仰,它永远在人的内心深处,等待着人的坚持。
义,其实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材料作文议论文范文3:网络是两面派
现在时代可能流行的就是网络了,大多数的男女老少都沉迷在电脑游戏之中。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好与不好。
网络有它的好的一面也有它不好的一面。比如我看见过一条新闻报导:一个小孩子的爸爸妈妈在外地打工,他在奶奶家里生活。奶奶身上的钱只够生活费,奶奶不肯给钱他去上网,他只好去偷奶奶的钱。奶奶知道了,把钱收回了袋子里。他问奶奶要,奶奶不肯给,小男孩用一把刀,把奶奶给杀。后来小男孩被警察以杀人罪抓了。网络不但危害人,还会有不良的信息,还会影响视力,对中小学生的脊柱更是没有好的,还有许多小学生在网吧玩游戏,家长不知道,更是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其实,网络也是有不少的好处。如果你有不懂的知识可以上网查资料,上网还可使我们人人的联系都方便起来。可以在大考和小考前放松自己的心情,不让自己太紧张。另外上网购物也挺方便的,而且又便宜实惠。我还听别人说过有些地区诞生了“绿色网吧”呢!没有什么不健康的内容。我挺喜欢这种“绿色网吧”的。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网吧也一样,这就是网络的两面性,网络就是两面派。
材料作文议论文范文4:炒作
现在想要出名似乎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在网上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不甘于平凡的哥哥姐姐们大秀他们的主场,尽管芙蓉姐姐样貌不佳,但她红了,尽管凤姐平庸至极,但她“火”了,皆因炸作。
大家都知道媒体的威力,它的特点就是快准狠,还有就是具有可以捧你上天也可轰你下地的整人本领。一旦被媒体盯上,你的一言一行都会被放在放大镜下细细观察,若是稍有差池,运气好的话,一夜爆红,身价直线上升,若是运气差,那你等着被炮轰吧。
炒作分两种,一种自发地,有意识地炒作,一种则是毫无意识,完全在别人推波助澜之下进行,而被炒作的大抵也是些平平常常老百姓,他们对这娱乐圈的事根本不了解,却无缘无故给推到风口上。林浩,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男孩,怀着一颗热忱的心去救人,本应是值得被弘扬的美好品质,却被媒体拉来炒作,代言 广告 纷至沓来,利用他的形象去赚钱,即使是再高洁的形象也会被这利欲之心给玷污。被炒作的人,他们大都希望能回到正常的,属于自己的生活,因为媒体的炒作,外界对他的看法和意见,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束缚着他们。被媒体关注后,他们的言行都将受极大的限制,若有差池,就会被人拿来议论,似乎完全没隐私可言,给他们的心理也带来很大的伤害。
炒作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势头,为了出名,为了红,什么样千奇百怪的炒作都有,就只是为了赢得大众的关注,满足虚荣心的需要。有的甚至会出现失实的报道,捏造、扭曲事实,误导群众的感观,致使许多不公平的现象,给当事人也带来很大的伤害。炒作是一把双刃剑,只要我们利用得好,它就能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好处,比如尽量炒一些值得让人尊敬的感人 事迹 ,值得学习的品质,而不那些贪图出名带来利益的无病呻吟,毫无实际意义的事件。
总之,我呼吁各界人士能够少些炒作,出名并不重要,重要的做人应该真诚、友善,不要去那些无谓的虚名,真正独特又富有创意炒作也能出名的。
我的父母来自于农村。他们的一生很平凡,没有享过多少福,因家庭条件的原因,早年就退学了,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在外人眼里,他们是那样平凡,可在我心中,父母是我生活的全部。我爱他们,就像他们爱我一样。我的母亲在木匠家帮他们打磨家具,每天早晨7:10就去上班,一直干到中午12:00回家,下午1:00再去,傍晚7:00才回来。天天打磨家具时间长了手就裂纹了,看到妈妈的手,我的心就像针扎似的痛。我的父亲在一家印发厂干活,爸爸为了我们能过上好日子,不敢休息,看到爸爸疲惫的身影,我的眼中就总有泪花在闪烁。就在有一天,我突然想到了一个报答父母的方法。1,在父母烦躁的时候我可以给他们唱唱歌跳跳舞2,在父母工作完回家后为他们打一盆洗脚水为他们洗洗脚3,在父母无聊的时候为他们讲讲笑话4,把零花钱攒着到父母亲的节日时为他们买一份礼物5,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以上这五条是我目前想到报答父母亲的方法。岁月不等人。我长一岁,父母就老一岁。父母真的十分不容易,我们应该珍惜时间趁早报答父母
一、引言人是意识能动的主体,是实践的存在。人类通过社会实践不断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各种条件,从而实现自己的全面的自由的发展。作为人类实践活动之一的媒体也应该体现人的真正存在,媒体自由作为一种理念,是指媒体的行为不受外在力量的强迫压制,出于本心而采取的行动。自由精神是媒体伦理精神的重要内容:“自由出版物的实质,是自由所具有的应用的、理性的、道德的本质。”梁启超也曾说:“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此三大自由者,实惟一切文明之母,而近世种种现象皆其子孙也。”媒体自由理念的形成,是和人的本质相吻合的。媒体自由,体现了媒体工作者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标志着社会文明的进步。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内在于自由理念之中的价值合理性与伦理道德责任渐被人们忽视,取而代之的是工具价值渐备受推崇。在当今社会转型阶段,为经济利益所驱使的媒体,忘记甚至抛弃自身的伦理道德责任,背离了真实的媒体自由,由此新闻伦理道德的命题摆到了我们的面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重申媒体自由的伦理意蕴,重构真正的媒体自由。二、媒体自由失范表现媒体自由,象征着媒体主体独立地位的获得。鉴于此,任一媒体都要“自由地、平等地、公开地和无所畏惧地服务于全体人民”,但是媒体组织及工作者,不能假借“自由”名义来侵犯被报道者的权益。时下,某些媒体组织及人士为经济利益所诱惑、征服、驱使,背弃自由的初衷,媒体自由已经不再坚持原真意义上的自由价值取向,已经出现失范现象。1.人生价值观引导背离在市场理念的指导下,媒体自由迅速扩张,其价值导向也出现背离现象。无所顾忌地追求“娱乐化”、“刺激性”,追求把新闻事件做得所谓“好玩”的倾向。有舆论导向功能的媒体应该引导人们关注并反思社会现实问题,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端正人生目的,积极探寻人生价值,这样媒体在价值导向上才避免走向媚俗与庸俗。媒体在自由理念的这一外衣下,变成了一个“自由”的媒体,成了一个只能满足受众感官刺激的工具,缺乏思想内涵与审美品位,“真、善、美”从精神家园的高峰堕落为看得见的感官刺激享受。再有,刺激、好玩的信息也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道德发展。珀杜大学研究生格伦·斯帕克斯也认为,电视暴力使社会失调,尤其是儿童中的失调成为可能。霍勒斯·格里利撰文批评传媒娱乐化的反面教化:“《便士报》热衷于蛰伏在社会内部恶魔般的欲望煽动点火,他们也许不会被指责犯有谋杀罪。但是,他们的的确确是犯了制造谋杀者这种更恶劣的罪行。”一些媒体逐渐失去了道义评判能力及社会责任感,因此饱受社会批评。有的媒体打着“受众有这个需求”的招牌,为所欲为,以此做文章来招徕受众,吸引眼球,提高关注度和收视率,很不道德。在这一过程中,媒体失去了同情心、责任心、道德心,让有良知、有道德责任感的民众很是反感。其实,“一个职业化组织,当然是以为公众服务为趋向。这种‘服务’,不能以专门组织自己利益为基础,但也不是自己的‘顾客’要什么就给什么,而是基于他们的需要。”伦理道德要求媒体对受众合情合理的需求要满足,不合情不合理的需求绝不能迎合,还要做好批评和引导的工作。所以,媒体应本着为民众负责的态度,绝不能忽视它对民众的教化功能和舆论导向功能。对于新闻机构和从业者,要记住的是,对媒体职业要有最诚挚的道德责任感和合乎伦理的媒体事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媒体事业。在商业气息浓厚的社会,媒体工作者既要有对职业的忠诚度,也要有提高的自身素养自觉强化新闻伦理道德的理念,深刻意识到自己的伦理选择对社会、对他人、对受众的重要意义所在。2.媒体权力营私自由的媒体是民意和官方的双向代言人,可以代表民意说话,也可以代表政府发言,媒体所具有的双重身份,使得媒体具有非常大的话语权,为此需要有效监督,否则可能变成一种腐败权力,事实证明确实如此。某些媒体机构及从业者把媒体当成他们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于是以公共话语权寻租的活动也出现了。(1)商业广告盛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媒体被推向市场,于是许多媒体认为自己面临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的两难抉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媒体在运营方式方法上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商业化取向,这也是人之常情,本无可厚非,但是某些媒体的做法值得商榷,比如商业广告的盛行。商业广告是广告主支付给媒体一定数额的金钱,为达到招揽大众、吸引大众的目的,或提高自己品牌的知名度、或扩大自己品牌的影响力,借助依附媒体以吸引尽可能多地消费者来购买自己的产品。可以说商业广告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在电视剧中插播,在某一档节目中插播,尤其是收视率高的节目或作品之中广告更是泛滥成灾,在商业广告中,广告主对某些特定时段的节目编排有很强的影响力。“商业广告的大显身手表明,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找好了买主,顺利实现了收大于支的经济循环”。媒体为了巨额的广告费,受经济利益所驱使,甘愿去媚俗,甚至造假,比如前段时间某些卫视为某品牌瘦身机做宣传,瘦身机通过甩掉身上多余脂肪,从而达到瘦身效果,后经专家证实瘦身机瘦身不但不可能,而且还有可能会给消费者造成身体伤害。(2)虚假新闻不断伴随着媒体逐渐走向市场,有偿新闻、甚至虚假新闻也应运而生。目前有偿新闻的主要表现是电台、电视台将时段或报纸,杂志将版面按照行业标准核算成具体数额与个人或组织集团进行交易。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媒体工作者收受了他人钱财唱赞歌编写虚假报道的事情,或者以曝光对他人不利的真相要挟勒索钱财,得逞后便厚颜无耻地颠倒黑白。虚假新闻,表现形式为与事实严重不符,无中生有、随意捏造,其本质是一种肮脏的钱权交易,是媒体话语权与他人利益的一种交换。媒体及其从业人员新闻伦理道德的严重缺失,已不是他个人的问题,由于媒体的影响力之大,对社会、对他人、对受众会产生广泛的不良影响,鉴于此,媒体工作人员要把好传播新闻信息时的伦理道德“关”,由此媒体从业人员“新闻伦理道德”的养成教育问题也进入有识之士的视线,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媒体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滥用自由权利,为话语权力寻租,极大地损害了自己的形象,抛弃了自由理念所赋予的道德责任,无形中也侵害了广大受众的利益,这社会上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应当说这是媒体自由进步的副作用。殊不知,媒体的这种话语权来源于民众,这一桂冠是民众授予的,是民众把自己的知情权、说话权等集中起来,交付给媒体。鉴于此,媒体更应有以事实为根据来说话,遵守诚信原则,表达代言民意、关注民生的社会责任。3.人文关怀失位新闻媒体在“人文关怀”正日渐向“受众本位”回归的这一过程中,滑向了媚俗的边缘。在媒体眼中,重要的不是人们的心理状况、行为处境及价值取向引起的社会反思,而是事件本身可能带来可以炒作的猛料,以提高点击率或收视率或关注度。炒作、恶搞、有的甚至超出了道德底线,触及了法律问题,这也增加了群众对媒体的不满意度。在过度的不着边际的炒作、恶搞中,相当一部分媒体失去了应有的社会良知及对人应有的尊重与关心。媒体声称张扬人文关怀,但又总在自觉不自觉中伤害了许多善良、无助和受害的人。媒体过于关注和满足大众需求,而对社会弱势、边缘人群缺乏关注,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边缘群体的边缘化与弱势化。所以,对于大众媒体而言,真正的人文关怀不仅是以受众为本位,而更应当以对受众,尤其是社会的困难群体、边缘群体的人生终极关怀为最终目的,这是真正的媒体自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的应然内涵。三、媒体自由理念重构实际上媒体自由是有伦理的限度的。但现实社会中的媒体自由已经背离它的最初价值意义,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鉴于此,需要重构媒体自由理念。1.客观原则任何时候,客观是媒体机构及工作者坚持的首要伦理原则,也是媒体的生命所在。对于新闻媒体而言,客观,即是实事求是。梁启超《敬告我同业诸君》一文,说:“西哲有言:‘报馆者现代之史记也。’故治此业者不可不有史家之精神。史家之精神何?鉴既往,示将来,导国民以进化之途径者也。故史家必有主管客观二界,作报者亦然。政府人民所演之近事,本国外国所发之现象,报之客观也;比近事、察现象而思所以抽绎之,发明之,以利国民,报之主观也……主观之所怀抱,万有不齐,而要之以向导国民为目的者,则在史家谓之良史,在报界谓之良报。”当今社会,媒体故意歪曲事实甚至隐瞒事实的情况时有发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不满。李大钊曾说新闻是现在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所以在新闻报道方面,严格说来媒体组织与媒体从业者都必须具有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近几年,每年都评出“十大假新闻”,可见“虚假”性的严重程度。“虚假新闻”的存在,不仅是新闻界之耻,更是整个社会之辱,损害了新闻的基本价值与信誉。著名人士克伊尔安说:“新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价值载体。假定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新闻时施加其基本的价值预判于其中,任何一个事件都将成为由各种不同的术语重新描述的作品。因此,为了压过其他媒体以确保独家报道而寻求某种对消息的‘合理的更正’是毫无意义的。”从媒体伦理的角度而言,它要求工作者必须学会发现真相、还原真相。可以看出,客观公正报道事实与有偿虚假报道,本质上是势不两立不相容的。但是这一原则的坚持,这关键取决于媒体机构及媒体工作者的道德抉择,因此,媒体机构及工作者的道德责任愈发显得重要。2.正义原则“正义”是一个复合词,是由“正直”与“义气”两词组合而成。“正义”是华夏文化流传千载不衰的正统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传统认为正直是为人必备之本,义气是为人必守之节。正义是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是相对邪恶而言的,正义与否的客观标准主要在于其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广大群众的利益。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能否秉持正义和公道,是媒体能否获得支持的关键所在,也是媒体的又一原则,。媒体应当充当代表最广大人民的社会舆论的工具。马克思说:“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完全萎靡不振。”“揭发招摇撞的职责,在我看来是报刊的首要职责”。媒体要发挥自己的“手术刀”功能,勇敢地时时解剖社会疮痂,以捍卫社会正义,维护社会良好的秩序,为人类的和谐幸福追求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尽自己的一份责任。3.仁爱原则孔子首倡“仁者爱人”,孟子继承和发扬孔子的这一思想,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强调“不忍人”的恻隐之心是一个正常社会人所当具有的德性与品行,当然对于媒体机构及其从业者而言,这更是他们做人的道德准则。媒体追求自由,但是也有边界,所以任何媒体机构不能以“自由”的名义侵犯被报道者的权益,比如对于公众人物也要手下留情,给予他们一定的私人空间,要掌握适度原则,不要侵犯隐私。某明星夫妇之女先天性唇腭裂,部分不良媒体争相高价购买该女囡的照片,有些网站甚至用其他同病女婴的照片以假乱真,来提高自己的点击率,媒体的这种行为根本无恻隐可言,无仁爱可言,深深地刺痛了做父母的心。再如在报道一些社会弱势群体的时候,要保护他们的隐私,维护他们的尊严,不能以自由名义无视被报道者的自尊,侵犯被报道者的利益,也不能含沙射影。比如曾有过媒体记者对于一个举报者做采访报道,本来答应被采访者不会泄露其任何信息,谁知采访稿见诸报端之后,被采访者的姓名、住址一应俱全,结果被采访者为了逃避打击报复,只能背井离乡,一家人过着离散不能团圆的日子。媒体的初衷本是要揭露非法和黑暗、保护弱者的,结果适得其反,伤害了被报道者。所以要对某些媒体机构及从业人员进行道德教育,通过外在的教化和自身道德的自觉与修养等培育媒体的仁爱思想。4.诚信原则“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古人十分重视诚信问题,视诚信为自己的生命,认为诚信乃立身之本、立人之本、立国之本。* 的老师顾毓琇于96岁高龄时在美国华盛顿饭店赠言朱镕基:“智者不惑,勇者无惧,诚者有信,仁者无敌。”“诚者有信”之外三句分别参见《论语·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宪问》:“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顾老活学活用《论语》,添此一句,足见前贤于“诚信”寄望后生之重。诚信是伦理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对于媒体,诚信乃媒体立身之本,没有诚信,也就无所谓媒体伦理。诚实守信既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自身健康发展的前提之一。时下,不少媒体有背离诚信原则的报导,或故意夸大或缩小或隐瞒事实或歪曲事实的新闻事件,或非故意导致报道与事实真相大相径庭的例子,甚至断章取义、胡拼乱凑的人物专访稿。诚信作为媒体工作者的道德操守和职业规范,有下列要求:第一,要以诚实的精神,向大众传播真实的新闻事实,以诚实态度面对所采访的人物、事件,有些采访对象出于对媒体的信任和敬仰,向媒体人士提供信息,但要求不要见诸报道,但是媒体人士不顾采访对象的感受,依然我行我素地进行报道,深深地刺伤了采访对象;第二,要以诚信的品质呈现给受众喜欢的高质量的情节内容和高尚的精神产品,从而获得受众认可以提升形象价值;第三,创造精神产品的媒体与作为消费者的受众,需要建立起一种诚信度较高的契约关系。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媒体在揭露事实真相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有些媒体工作者为了取得第一手的新闻资料,置自己的性命于不顾,如很多矿难的报道,也是通过媒体工作者的真实报道,让公众知晓的。这样的报道,既体现着媒体从业者的职业道德,也是他们诚信原则的体现,有助于社会进步和政治文明建设。总之,现实中不乏道德情操高尚的媒体工作者,但面对不断的经济诱惑,原来坚定的道德信念防线渐被冲垮。因此客观、正义、仁爱、诚信四原则,作为媒体从业者的个体自律有时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健全的行业制度和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发挥强制约束功能。因此,在对待媒体自由变质的这一问题上,德性的力量无法发挥作用的时候,行业法规、法律法规才具有真正的规范作用。四、结语健全的道德人格,高水平的道德修养是一个媒体从业者最起码的入门资格。1904年普利策在《北美评论》上撰文指出:报人应怀抱崇高的理想,并负有急公好义的使命,对本身所触及的问题具有准确的知识和最真挚的道德责任感,以造福大众为目的,不应屈从于商业利益或任何个人权力。汕头大学胡兴荣教授给予很高的评价:“本文的立论立足于报业的社会功能,强调了报人的社会责任,被誉为新闻伦理的奠基之作。”凸显了媒体自由伦理中的社会责任,强调了媒体对社会的道义责任。媒体工作者要行使好党和人民给予的“传播权”,发挥好自己的放大作用,媒体工作者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精神情操和道德修养,这才是扩大自己影响力的根本所在,也是受众的最终认可。媒体自由是其正当的权利,但是媒体也要注意自由是否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这是媒体在追求所谓的自由时应当深思的一个问题。所以,媒体对自己应有一个正确的社会定位,即客观、正义、仁爱、诚信,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媒体自由,才是媒体所真正追求的自由。
蝴蝶效应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的成因与防范摘要:“蝴蝶效应”现象作用于风险社会的理论基础之上,伴随着传播媒介的沿革扩大其影响并形成新的独特性质。在网络传播过程中,“蝴蝶效应”确实存在,并以其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和影响的快捷性、多向性、逆变性成为传播学研究的新视域。信息全球化时代极高的信息依赖性产生结构风险,给予“蝴蝶效应”存在的社会基础;网络媒体高效的互动性、强力的分众趋势和海量的低成本信息给予其发挥的时空基础;有效元对自身认知的过度自信、网络互动环境的“剧场效应”和有效元的标新立异给予其爆发的心理基础。因此,我们只有依靠加强传统媒体网站品牌建设,规范其自身行为以营造网络舆论强势空间;依靠加强网络监管,完善网络传播的法律体系,采取一些紧急避险措施,并长期对全体公民进行媒介素质培养,才能规避“蝴蝶效应”的负面影响。本文为防范这种负面影响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制定对策的起点,以期引起学界和业界的重视,促进交叉学科的融合,从而推动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关键词:蝴蝶效应网络传播风险社会有效元对于“蝴蝶效应”现象的研究起始于物理学领域,而后作为混沌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被引入经济学,构成了行为金融学的重要分支。近两年,“蝴蝶效应”进入传播学研究视野,却多被误用与滥用。使用者通常是用来做现象描述,套用此词强调网络传播方式的巨大影响力和轰动效应,鲜有学者关注此现象的内在动因与防范问题,鲜有建设性意见。本文以传播学理论为核心,借助心理学研究成果,并结合网络新闻实践剖析“蝴蝶效应”现象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成因,并初步探讨相应的措施以规避“蝴蝶效应”的负面影响,正确引导其发展方向,为维持良性的网络传播秩序提出几点建议。本文意图在于使学者、媒体从业者及网络监管部门人员等 利益相关者充分重视“蝴蝶效应”的益处与危害,并为预防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蝴蝶效应”的负面影响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制定对策的起点。希望本文能够在推动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和促进交叉学科融合两方面做出一份贡献。一、“蝴蝶效应”的存在(一)风险社会的大环境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第一次在论著中使用了“风险社会”一词,并宣告了全球已进入“世界风险社会”。风险在此是一个中性词,意味着某种不确定性概率,它与收益相伴而生,是人们衡量是否采取某种行为的重要参考依据。社会风险日益全球化,某个地区或国家发生危机必然与整个世界相关联,并呈现不断扩散的趋势。风险具有扩散性和叠加性,“对风险信息的忽视有助于风险的增长和传播”。[1]网络传播时代,现实的地域观念被虚拟的时空所置换,既在某种程度上验证了麦克卢汉“全球村”的预言,又使不确定性可以从任意结点爆发并肆意蔓延,形成真正的“世界风险社会”。正是风险社会的大环境为“蝴蝶效应”的发生和迅速传播提供了结构可能性与理论依据。而在网络媒体中,任何有效元(笔者将介入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和意见表达过程的任一网络用户定义为有效元)译码、传输与编码的各个环节本身就潜伏着风险生成与扩大的可能。“正是文化的认识与定义形成了风险。” [2]每个网络用户成了迷失在“符号森林”[鲍德莱尔(Baudelaire)]中的孩子。风险的生成与扩大过程很好的诠释了“蝴蝶效应”的发生机制,而风险社会中,网络用户的迷失状态恰好对应了后文详细阐述的用户接收与转载信息的心理基础,兴趣的迷失给“蝴蝶效应”以可乘之机。所以,正是风险社会为“蝴蝶效应”现象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二)网络传播中的“蝴蝶效应”上世纪六十年代,“气象学家洛仑兹()在他的计算机上计算一个热力场中热对流问题的简化模型,” [3]结果发现,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使“系统自任意初始状态出发的相轨线成蝴蝶形态,既不重复也无规律。” [4]为了形象地说明这种现象,洛仑兹打了个比方: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就是广为人知的“蝴蝶效应”比喻。而后它作为混沌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被引入经济学,构成了行为金融学的重要分支。中国刚刚宣布发射导弹,港台就有100亿美元资金流向了美国;2004年年初大豆需求不旺价格一路下滑,由于2月初南美的旱情预报,短短数日内就引发了CBOT和连豆期货价格的大幅攀升,这都是军事和经济领域中的所谓“蝴蝶效应”。近两年,“蝴蝶效应”进入传播学研究视野,却多被误用与滥用。使用者通常是套用此比喻做现象描述或初步解释,强调网络传播方式在社会生活中的巨大影响力和轰动效应。这却脱离了此概念的本意,成为流行的时髦词汇,“换汤不换药”的阐述固有观点,也或许只是吸引目光的故作惊人语罢了。然而“蝴蝶效应”的前提是复杂系统即非线性系统,并指出总体趋势不变的情况下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动将导致未来前景的巨大差异。笔者借用钱学森先生的巨系统说法,将网络与用户的人机交流整体看作复杂巨系统。笔者认为传播学层面的“蝴蝶效应”也强调初始条件的敏感性,但它更强调影响的快捷性、多向性和逆变性。所谓“初始条件的敏感性”是指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任一有效元对信息消化、吸收和释放过程中的微小改变都有可能引起网络新闻的“信息流”的扭曲和“意见流”的大幅波动甚至整体反转。其中,初始条件变化后“影响的快捷性”是指影响通过信息形式在较短时间内大面积扩散;“影响的多向性”是指不仅能影响到与初始条件同类性质的因素,还会影响到“信息流”的真实性、完整性、清晰性和“意见流”的公正性、严谨性、负责态度以及网络传播情境的情绪倾向等方方面面;“影响的逆变性”是指影响的效果在飞速扩大一段时间后受某一有效元的扰动回归原初状态或逐渐转移出有效元的注意领域,甚至有可能突然发生逆转,进一步向相反方向发展。在网络传播中的“蝴蝶效应”很可能就是一个帖子或网站上的一条小消息,引起众多有效元的卷入,进而使矛盾不断升级,事态爆炸性扩大或骤然倒向变更,导致事实信息的扭曲和舆论评价的压倒性倾向。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蝴蝶效应”现象例如2004年6月,针对台湾歌手张惠妹在大陆做宣传时流露出的“台独”思想的网络谣言,从网友捏造的“大陆政府指定的台湾绿色艺人”名单和网友杜撰的“张惠妹专访”,到网络论坛每天平均300多条公开反对张惠妹的帖子,再到张惠妹被迫取消宣传活动,台湾当局抨击大陆民主,扬言封杀大陆艺人,最后大陆国台办专门举行记者会澄清,终于形成了可怕的蝴蝶效应,使艺人风波上升到政治层面。[5] 再如2003年3月29日,《中国日报》网站发出“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在洛杉矶遭到暗杀身亡”的假新闻,一些大型网站和电视台迅速跟进播发此新闻,韩国股市由此下跌了。其后不久,2003年4月1日,一14岁少年将新闻组上流传的“香港将宣布成为疫埠”的谣言复制成《明报》即时新闻网页形态并上传至近似明报网站的网址引起香港社会恐慌和抢购风潮。“蝴蝶效应”也有良性的,例如2006年3月长春绝症盲女小欣月原本是一个患绝症的平凡少女,因其上天安门看升旗的小小愿望无法实现,在网络媒体中传播后并不起眼,而东北地区小范围网民共同在长春公共关系学校告知其是在北京天安门为其举行升旗仪式圆了孩子的梦,这一小小细节的转变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巨大轰动,小欣月一时间成为点击率最高的名字,甚至打算拍成电影《欣月童话》并请梁家辉出演。“蝴蝶效应”也有可能发生嬗变,令人触目惊心的虐猫事件本身是违背社会道德和人类情感的,然而仅基于此,有效元就将虐猫女子及拍摄者的相片做成“通缉令”广为传播,甚至有人“悬赏追凶”,进而使虐猫事件的矛盾激化达到顶点,虐猫女子成了十恶不赦的舆论征讨对象,无法保障自身的隐私权,道德谴责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异化为诅咒谩骂的语言暴力。还有许多事件不胜枚举,都是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蝴蝶效应”的最好注脚。二、网络传播过程中“蝴蝶效应”的成因分析 (一)信息全球化现状随着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全球化”日益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高频词汇。尹鸿曾经论断:“如果没有一个全球性的商业传媒系统来推进全球市场并鼓励消费价值,经济和文化全球化大概就不可能发生。” [6]由此可见,网络新闻传播对于全球化趋势起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网络切断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信赖关系,造成了人理性判断的疲劳。而且网络中新闻传播者具有隐蔽性,传播者和受传者相互作用、界限模糊,在某种意义上说,传统意义上的传播者和受众都已经不存在了,因此,笔者将介入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和意见表达过程的任一网络用户定义为有效元,是借用医学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元”概念中的元字,“元”者,“源”也,流转之源头枢纽,暗示网络用户对信息的消化、吸收和处理过程,是有其意义和价值的。“把关人”的作用被淡化,许多国家政府都难以作为,互联网管制仍处于失控或半失控状态。信息在大量传播中消除了原有的不确定性,但也以更快的速度创造出新的不确定性。所以说风险在社会中扩散,不仅由于风险本身,更由于我们对风险的纷陈解释――社会及媒体建构。“词语的意义具有一个不稳定的特征,它有赖于其在话语结构里的表达。语言提供给我们的仅仅是对现实的描述,而不是现实本身。” [7]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现代人生活中的真实,是媒体构造的“拟态环境”的现实。信息泛滥乃至信息爆炸是这一时代显著的特征,在许多情况下,每个人都不得不被纷杂的信息骚扰,无聊的传言、糟糕的音乐、乏味的广告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互联网不仅影响政治决策,影响经济运行,而且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所有人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信息虽多,有用的却难找,人成了漂浮在信息海洋上的小小浮萍,其主体意识逐渐被信息的巨浪吞没而丧失。这也就是约翰?塔洛克给出等式“危险社会=传播/知识/信息社会”的原因所在。网络传播时代如此高的信息依赖性和如此快的信息扩散率,注定了在当今风险社会中,网络新闻传播的蝴蝶效应将掀起狂暴的龙卷风。(二)网络媒体特性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指出,电子媒介的属性是非线性的、重复性的、非连续的、直觉性的,它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他有句名言:“我们塑造了工具,此后工具又塑造了我们。”(We shape our tools, and thereafter our tools shape us.)网络以其独特的媒体性质使网络新闻在传播过程中的“蝴蝶效应”在最大限度上得到了响应与增强:1、高效的互动网络媒体由于提供了公共意见和信息交流的平台,从而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话语垄断,改变了受众反馈的弱势地位,将精英阶层与草根阶层的天然强弱势地位解构为有效元之间的充分交流,从而形成了新的交往秩序。网络传播时代,人际互动在时间和成本上都能降到最低,几乎是零摩擦的互动环境,麦奎尔认为网络强化了受众介入、反馈、选择、接近和使用媒介的能力,咨询型、对话型受众出现,因此使“互联网具备去大量化、去集中化、去国家化、去专门化、去中介化、去集体化等特性”。 [8]正如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Mark Poster)认为的,网络引入游戏身份的新的可能性,重新建立交往等级,分散主体在时间和空间上脱离原位。网络经典传播学中传播模式的划分是依据信宿的多寡和组织形式,而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此标准无法适用,因此可以说,网络媒体自身具有多重媒介属性,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甚至人内传播(有效元利用各种符号表达思想的同时也是在理顺个人想法)于一体,表达渠道畅通。网络媒体高效的互动特性,同时构成了它的风险:多重媒介的传播模式交织,带来了有效元个体的多样化背景,随之而来的就是管理的复杂性和“把关人”作用的削弱。与传统媒体的事前审查事后追惩的严格把关不同,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的起点,几乎没有任何等级森严的审查程序,多以事后追惩为主,而商业网站和个人网站总是想方设法绕过人为壁垒,将自己认为有新闻价值的信息辐射式的扩散出去,而几乎无须任何关卡损耗。原先存在于新闻传播源头的强大“把关人”群体――记者、编辑等的控制作用十分微弱。很多情况下,新闻网站只是新闻的初级生产者,新闻发布后就脱离网站轨道,很大程度上由其它有效元控制。有效元有意无意地提供新闻线索,转发与自己趣味相投或利益相关的新闻,或者通过广泛讨论和对新闻事件的意见反响左右网络新闻的传播过程中“信息流”的客观真实和“意见流”的主观倾向。总之,网络媒体高效的互动特性使弱势反馈演变为多向交流,提高了受众地位;与此同时,也造成了“把关人”作用薄弱,议程设置混乱。2、强力的分众网络媒体由于其自身具有跨越时空的特性,而使网络用户能够跨越地域的区域界线,突破基于血缘、业缘和地缘的社会团体的组织约束,成为几乎没有任何社会背景且面向所有人开放的匿名个体,在共同的兴趣、爱好、观点和希望的基础上达成认同,结成“以议题(issue)、共识与认同感的所建构的虚拟社会空间”即“网络世代(Net Generation)” [9]分众后的小众群体有效地集中了个人需求和价值偏好,更加便于同性质信息的快速扩散和行动诱发,有利于信息和广告等的针对性达到最大的影响效果。然而在网络环境下,网络用户以浏览代替阅读、以兴趣决定内容,不断漂移的情绪使绝对的注意时间减少,而相对的注意时间延长,注意力过分集中,极易产生非权威意见的意见领袖。而意见领袖靠其独具特色的个人魅力随意篡改新闻信息或发表意见言论,对其它网络用户产生信念影响和行为诱发。而且在网络新闻传播的过程中,细节被有效元忽略或任意填充,事实被简化,信息被放大,而伴随信息的意见影响也会在特定群体迅速散播,引发群体行为。总之,网络媒体强力的分众趋势有效地集中了用户需求,然而这种相对的过度注意会导致对意见领袖的盲目崇拜。3、海量的低成本信息信息具有共享性即使用不灭性,这是信息区别于物质的显著特点。所以新闻传播必然否定在任何传播范围上的限定,也就是说,在理论上,新闻传播不应该有来自任何方面的排除性,否则就和其寻求最大传播面相背离了。而网上个人出版方式――博客实现了“零进入门槛”:零编辑、零技术、零成本、零体制、零形式。这种低成本的信息生产和交换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媒介使用形式和效率,促使更多人接近媒介,形成了有效元的多样化状态。最大范围的信息源头,大量信息备选,赋予网络用户庞大的信息选择自由。然而信息高速的更新换代,在尚未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时即已成为明日黄花,《大趋势》的作者奈斯比特曾说:“我们被信息淹没,但却渴求着知识。”在虚拟网络中的人的信仰易产生也易消失,流行周期逐渐缩短。信息过载消耗着现代人的时间精力和耐心热情,加重了社会整体的浮躁情绪。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犹如“公地悲剧”它发生的根源在于,“个人在决策时只考虑个人的边际收益大于等于个人的边际成本,而不考虑他们行动所造成的社会成本,最终造成了一个给与他们无限放牧权的经济系统失败和崩溃” [10]网络中的低成本也有造成人们远离网络的可能性。而且在海量信息背景下,有效元为了使自己的信息或言论引起更多网络用户的主意,往往采用极夸张或煽情的语汇及表现形式,有可能成为引发“蝴蝶效应”的初值微小偏差。总之,网络媒体海量的低成本信息为网络用户提供了庞大的信息选择自由,然而信息过载会对网络用户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产生消极影响。(三)用户接收与转载信息的心理基础1、有效元对自身认知的过度自信使“蝴蝶效应”迅速覆盖在网络中,有效元对声音、影像的操纵造成一种自恋情绪,信息接受者反而自己是“拟态环境”制造者。“信息加工心理学强调认知中的结构优势效应,即原有的认知结构对当前认知活动的影响。” [11]也就是说,有效元依据自己的社会背景和知识储备,去判断、审视和转载他所接触到并自认为有用的信息或一致的意见,而他自身对网络新闻的介入和解释又使其创造的“拟态环境”产生了光环效应,强化了自身固有观念。这种过度自信的自恋情绪的出现在心理学中的解释就是:“面对同一个投射刺激不同人所看到的东西是不同的,而每个人所能知觉到的东西恰好反映其人格的内部情况”。 [12]针对有效元,由于信息的不断选择性接触、选择性接受与选择性内强化,信息看起来也似乎向着有利于自己的结论方向发展。这也是弗洛伊德发现的“投射”是将思想、印象与欲望加诸外部环境的一种过程,否认对自己的不快指责,而将这种指责投射到他人身上。而有效元自身工作性质的轻体力性和名誉取得的迅速性令其自身产生了光环效应,这种光环效应更使其加强了对自身的过度自信,强调有利信息,忽略有害信息,使自己处于成功永恒的美妙幻象的悬崖边处。2、网络互动环境的“剧场效应”使“蝴蝶效应”迅速扩散无论麦克卢汉和技术决定论者如何夸大媒介作用,媒介都只是信息内容的附着品,是合作产生信息的要素。没有传受双方意义的共通空间,媒介形式并不产生意义。而在共通空间意义互换基础上,形式才赋予内容新的信息和价值。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开放的互动环境使有效元之间的情绪相互感染,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剧场效应”。最明显的是在BBS多对多的传播形式,有效元发表意见往往不是在孤立环境下深思熟虑的结果,而是在互动情境中完成,易于言语极端,甚至脱离事实;互动辩论中与个体表白,使言论偏离个人思想的表达,而仅限于口舌之争甚至人身攻击。极易发生经典传播学理论中的“沉默的螺旋”现象。压抑非主流声音,形成接近一致的较主流意见。3、有效元的标新立异使“蝴蝶效应”有了逆变的可能性在前文网络的海量低成本信息特点中已经论述,由于有效元的数量众多且众说纷纭,并且处于匿名环境下全无社会背景的标榜,使其具有表面同一性,任一有效元若想在“鸡群”中“鹤立”就必然寻求独家的信息、独到的见解、犀利的言词和夸张的表现,而在这种寻求过程中,很可能偏离了新闻真实和意见公正。虚拟环境下的匿名心理在社会心理学中指的是在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下人可能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做出单纯为吸引注意的特异举动。这种标新立异无疑显示着有效元的个体存在,但片面强调某信息因素而忽略其他因素难免引发和助长“蝴蝶效应”。三、规避“蝴蝶效应”的负面影响,正确引导网络新闻良性传播(一)加强传统媒体网站品牌建设,规范自身行为以营造网络舆论强势空间“风险传播是在个人、团体、机构间交换信息和意见的互动过程。它不只与风险相关,还包括风险性质的多重信息和其他信息,这些信息表达了对风险信息或风险管理合法的、机构的安排的关注、意见和反映”。 [13]在共时性与历时性的风险传播过程中,媒体发挥了关乎风险的告知、倾听、言说和影响功能。“人类进入‘风险社会’后,风险的‘不确定性’挑战了‘全能政府’以及专家知识的权威性”。[14]尽管挑战存在,根据美国Jupiter媒体调查研究公司(Jupiter Media Metrix)的调查显示,网络用户的注意力越来越集中在少数的知名网站,呈现出“马太效应”。尼尔森网络评估公司电子商务部副总裁肖恩?卡得尔(Sean Kaldor)称:“搜索引擎网站、门户网站和社区网站已经成为每一个在线冲浪的网民必然要访问的站点,这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习惯。”而在我国,传统媒体网站是其习惯的落脚点。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从网络用户角度看,他们需要媒体对海量信息进行“过滤”和“把关”,这是由人类大致固定的信息接收量的生理条件制约的,而且网络信息的真实性难以辨识。而只有传统媒体的品牌效应承接到网络中,他们身份公开,便于接受监督;而且具有专业经验、职业道德和时间、能力。根据经典传播学理论的“沉默的螺旋”现象,一旦若干主流媒体网站加强了其自身的品牌建设,而且共同营造出强势的舆论区,削弱非主流声音,整合网络用户观念,达到“正音”效果。而现在我国的传统媒体网站的问题在于:其主媒体的品牌建设本身存在问题;它对信息的编制方式与人们的真正需要存在偏差;“舆论一律”和同质化现象明显,没有合理的对立意见呈现等等。因此应当恪守新闻真实和意见公正,加强自身建设,树立品牌效应,正确引导“蝴蝶效应”的发展方向,规避其负面影响,强化其良性因素,从而保证网络新闻的良性传播。(二)加强网络监管,完善网络传播的法律体系,部分网络区域实行有限的实名制,有效元承担相应的责任限定应当在网络技术层面加强网络监管,在网络技术人员中选取设立“网络警察”队伍,实时监控网络变化,解除恶意攻击,对于恶性“蝴蝶效应”的原初的微小变化引起重视和化解。但网络监管要以不侵犯、不利用公民隐私为基础维持和谐的网络环境。积极建立和完善适用于网络新闻传播的法律体系,例如法学界争论最多的网络知识产权问题,网络媒体是知识产权问题变得异常复杂,引起具有隐蔽性和罪证难以收集等特点。为了使有效元承担相应的责任限定,可以在网络部分区域实行有限的实名制,比如可以在某些校园论坛实行实名制,或者后台实名而前台匿名等形式。而建立实名制之前要首先重建网络用户间的诚信,否则实名制只会带来不良后果。(三)对全体公民进行普遍的媒介素质培养,端正其看待媒介的态度、增强其使用媒介的能力和自我道德规范网络传播方式本身倡导的就是一种平等和对霸权的蔑视,要求互助合作、追求公平公正,而“知识沟”现象在网络传播时代仍是十分明显。因此要进行全民的媒介素质培养,这是一项艰巨然而受益深远的任务。我们要端正全体公民看待媒介的态度、增强其使用媒介的能力和自我道德规范。亚当?斯密曾经指出道德是“出自一种对光荣而又崇高的东西的爱,一种对伟大和尊严的爱,一种对自己品质中优点的爱。”[15]道德是法制社会最微妙却极其有效的必要补充,虚拟环境中也不例外。美国哲学家曼纽尔?卡斯特在回答“每个人应当怎样去适应这个网络社会时”指出:“首先要培养‘自我编程能力’,人是世界上最好的计算机。” [16]也就是说,每个网络用户都要正确选择、分析、处理信息,使其为我所用,要作电脑的主宰者,而不是被其迷惑或为其所累。(四)恶性“蝴蝶效应”发生时的紧急避险措施以上是“蝴蝶效应”爆发前的长期防范措施,而一旦网络中恶性“蝴蝶效应”爆发,应急措施并非我国惯用的政府出面行政干预,而最好是如James(2000)提出的在相同环境中解决,即“以网路对付网路危机”。具体措施例如立刻利用媒体网站或组织专题网页阐明事实真相和政府态度;实时更新网页资料和联系方式;利用网络如论坛、电子邮件等形式双向沟通;建立重要的背景链接,介绍相关知识,讲解处理办法;注意相对立的攻击者所传递的新闻信息或相关评论,及时做出回应或澄清;组织技术人员及时检修,随时解决网路硬件问题。四、结语综上所述,“蝴蝶效应”在风险社会的理论基础上发生作用,其巨大影响力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确实存在。信息全球化现状和网络媒体的特性是“蝴蝶效应”存在的客观原因,而网络用户接收与转载信息的心理基础是其存在的主观原因。只有加强传统媒体网站的品牌建设,加强网络监管,并对全体公民进行媒介素质培养才能规避“蝴蝶效应”的负面影响,正确引导网络新闻的良性传播。对于“蝴蝶效应”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的成因与防范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地发现与探讨,在学术界下一步的研究中,将有可能形成完整的论述体系,甚至开创一项新的传播学理论。我是新闻专业的,这些仅仅是提示,最终论文还是得好好自己写,加油满意请采纳
近年来,网络舆论此起彼伏,有的始一而终,而有的却遭遇“啪啪打脸”,事件的戏剧性转折和网友的“乐队花车式”的观摩给现如今这一后真相时代敲响了警钟,人们往往忽略事件的真相,更多的是诉诸非理性感情,最后得知事实真相并不是原先所“设想”的那样,也只是仰天长叹一声“怎么是这样的啊”,待另一起舆论进入人们的视野,又会跳上全民狂欢的“花车”。这一现象暴露出网络时代在为人们构筑“信息高速公路”的时候,也存在着许多不可避免的瑕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把关人责任缺失和群体极化 1947年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中提出“把关人”理论。把关人理论认为只有符合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但如果把关人将这道阀门放大到未经查证的舆论可以进入的地步,甚至可以说缺失了把关这一渠道,那后果也不堪设想。 在这个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把关人也会为了迎合受众猎奇心理忽视新闻的真实,甚至在把关人所属群体中发表非理性言论,让受众的情绪达到高潮。而受众又以“follow”的姿态关注着把关人,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把关人为核心的圈群关系,人们在群体意识牢固的信息茧房里抱团取暖,集群意识又极易滋生群体极化,自然就会放肆地发表非理性言论。非理性言论不关注事实本身,自然容易造成舆论反转。 (2)网民心理的复杂性 在这个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网民拥有了自身的话语权,也极力想参与舆论的讨论过程。 新闻信息内容如果触动到受众的敏感神经,那么就会在短期形成一个强有力传播力量的舆论阵营。受众心理又很容易被一些想借此做文章的人利用,他们会利用受众的同情心理大肆传播引起受众共鸣的文字。而人又是一种趋向性动物,害怕群体孤独,寻求群体归属是本性,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一阵营中来,群体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最终导致舆论反转的几率也大大增大。 (3)自媒体时代的特性 自媒体时代信息量广泛、信息源充足,人人也可以做记者,总会有一些人在默默关注着真相,而不像那些奋战在前线的网络喷子,他们会关注事情的各个方面,将查证过的事实一一列举出来,这也得益于自媒体时代信息发布门槛的降低。 当然一个真相一经发布,经由快速的自媒体传播特性马上就会有大波人知晓,在短时间内可以覆盖到网络上的各个角落,千钧一发之际舆论反转。 舆论反转造成的社会影响也不容小觑,这既反映了新闻失实的本质,又对媒体、事件相关主体、受众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1)媒体公信力下降 新闻媒体放任失实的言论在网络上传播,既没有及时阻止,又没有及时发布真实的言论,这是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是新闻自由的滥用。受众一旦认定媒体是发布虚假信息的源头,就对这个媒体不再信任,媒体长年累月累积的口碑和公信力毁于一旦。 (2)给事件相关主体的生活带来困扰 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对当事人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从舆论一经发酵到舆论反转这一过程,新闻当事人一直是被网民扒光了衣服暴露在人们视野中,这样既影响到了当事人,也会波及到家人朋友。 尤其是新闻过错方遭受的舆论压力更是难以想象,有的甚至会导致精神崩溃。 (3)网民同情疲劳 一有什么事情就是动之以情,网民再柔软的心都会被一则则反转新闻打磨的坚如磐石。受众一旦形成同情疲劳,对于人世间的冷暖也持冷眼旁观的态度,在北京八达岭老虎咬人事件中,人性的冷漠狠狠地抽了受害者及其家人一巴掌。
1、新闻反转现象的成因:新闻当事人对新闻事实的刻意扭曲,公众对新闻事件的非理性态度以及媒体新闻责任感缺失共同造成了新闻和舆论的逆转。 2、危害:引发不良的社会效果,破坏社会安定和经济秩序,比如曾经的抢盐风潮等。导致民众对媒体信任的丧失。 3、新闻反转现象的解决方法:通过能力模式,知识模式和理解模式等三方面来提升公众媒介素养;通过坚持新闻客观原则,建立正确的新闻评价标准,准确掌握和顺应网络传播特性等三方面来提升媒体人职业素养,以期对逆转新闻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有效的应对方法。
一个学校的呀
网络上的“犀利哥”回到了现实生活中的家,淡出了我们的视线,就像一首生命力极其短暂的流行歌曲,在不久后便会被人忘记。“犀利哥”只是网络上的一个传说,有人追捧,有人戏谑,有人不屑,这都不关他的事。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一切不过是好事者无聊的炒作罢了。 当网络成了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后,很多人习惯了在网络上找乐子,乐己所乐,乐此不疲;乐人所乐,乐不可支……当神经和感官麻痹了之后,总想找点刺激来咀嚼一下,不管消化不消化,先吃了再说。就这样,他们成了物质虽富有、精神却贫穷的“网二代”。 “网二代”成天无所事事游历于网络之中,像个无冕之王似的嗅觅着各种雷人的消
网红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网红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大学生部分精神空虚,网红的出现也就成为了必然。因此大学生都应该正确看待网络红人,不要盲目崇拜,正确分别美丑、明辨是非。
摘要:
为了研究网红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针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心理健康、价值取向等进行了调查。采用SPSS分析方法对问卷进行了分析,发现网络的快速发展、社会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冲击以及大学生自身拥有的个性化、表现欲望强的特点等是大学生价值观受影响的原因。为此国家监管部门要严格执行监督政策,加强网络环境监督,净化网红生存环境;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大学生审美价值观、道德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减少网红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
网红现象;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应对措施
一、引言
网络红人现象是指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具有各种成名必备资源而单纯依靠网络出名,并受到网名关注从而走红的人。部分网络红人因哗众取宠或意外事件而走红,这种信息在互联网环境下被逐渐放大,这恰好与网民的审美、审丑、娱乐、看客的心理相契合,受到网民的追捧从而成为网红。而大学生由于抵抗诱惑能力不强,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价值观易受到网红现象的影响。
二、网红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调查情况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网红现象的影响进行研究,调查目的在于结合大学生实际情况,讨论“网红现象”对其价值观树立起到的影响。其中66%的被调查者为女性,34%的被调查者为男性,年级分布上,大三学生填写比例较高为,其他年级较为均衡。
1、对网红的了解程度。当问到“是否了解网红时”,的被调查者表示对网红的了解程度一般,的人比较了解网红,非常了解网红的人所占比例仅为,比较不了解网红的占到。这表明,大学生们对网红还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了解。在认识度中“papi酱”位居榜首约占,因举报吸毒人员被新闻报道为大家所熟知的“朝阳区群众”认识度达到,但大部分大学生对于三观不正、为了“红”而无底线的网红评价较低,但由于这类网红仍然活跃在各大直播软件和社交平台,大学生作为社交平台的活跃者,由于接触频率较多,所受影响较大,根据格伯纳的“培养理论”,长期对这一不良现象的接触,比如不良网红所呈现的“炫富”,会导致诱发效果,致使大学生价值观逐渐产生偏差,产生消极影响。
2、了解网红的渠道。的被调查者是通过微博平台了解网红,其中有20%的大学生经常关注网红,有61%的大学生表示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偶尔关注网红;的被调查者是通过与朋友聊天等渠道了解网红,总体来看通过微博贴吧等社交软件才是了解网红最普遍的渠道,这可能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交往习惯有一定的关系。
3、对网红态度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仅有的被调查者对网红现象是欣赏赞同的,的人是持理解包容态度的,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的开放,部分人也可以接受网红这种现象和职业,但仍有的人对网红现象存在反感和厌恶,认为他们某些炒作和低俗行为会对社会造成影响,影响社会风气。
4。对网红现象一夜成名的看法。从职业选择的角度来讲,网络红人选择网红这个职业作为其本身谋生的手段肯定是存在原因的,一方面有的人认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表现欲和内心诉求,他们通过直播、视频、图片等方式宣传自己,希望得到人们的关注;另一方面的人认为网红也可以是一种工作,他们通过推广广告等变现,通过自己的劳动赚钱不应该受到歧视和指责;但仍有的大学生认为一夜成名的现象是投机取巧,摒弃艰苦奋斗的精神,用机会和运气赌明天,这样的价值观是对大学生的一种冲击也是造成社会浮躁、个人急功近利的原因。
三、网红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分析
1、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个百分点。1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信息更新速度、传播方式在提高,覆盖面积在扩大,各种社交软件都在推送网红信息,这就使大学生能够很快地获取和接收信息,使其成为最积极的使用者和最热心的参与者。
2、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2015年是网红兴起的一年,伴随着出现网红文化,文化的多元性固然可以丰富大学生的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理解社会的能力,拓宽大学生价值观的思维方式,但是另一方面网红文化的劣势也逐渐显现出来,某些直播平台低俗的传播内容模糊着大学生的价值观,这就使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必须在新的思想环境下了解网红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从而有针对的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3、大学生自身的特点。95后的大学生由于生活条件较好,早早地接触网络,他们对于事物的判断不再局限于跟随主流意识形态,他们拥有个性,强调在实践中展示自我,往往导致唯我独尊,拒绝听取别人的劝告,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一切。2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处理事情受到情感和情绪的影响,这就使他们的价值观在天平的中间摇摆不定,价值评价比较包容,而网络提供了与之价值观相似的内容时,两者极易产生共鸣,从而导致网红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
4。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1)引导大学生价值观向健康方向发展。并不是所有的网红都以推广广告、卖虚假产品、传播低俗文化来博取眼球,像“最美妈妈吴菊萍”,用双手接住从十楼坠落的孩子;像“最美教师张丽莉”,生死攸关用自己的双腿换回学生的生命;还有新晋网红“洪荒少女傅园慧”,那种拼搏奋斗、超越自我正是对奥林匹克精神最好的诠释。她们的走红不是靠炒作营销出来的,她们用自己的行动带给这个社会真善美,让我们相信社会存在这样的美好。巴尔扎克说过:“一个能思想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所以我们需要思想不庸俗的网红,能够指引大学生的价值观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2)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精神。我们一直在努力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作为新时代的95后大学生,网络文化的高科技特点促使我们对新的科技和知识产生新认识,认识到脑力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重要性。网红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和文化现象,比如微软的比尔盖茨,搜狐创始人张朝阳等对大学生来说,都足以成为心目中的榜样,激励着大学生不断通过知识学习和创造,来实现自身的理想。网络是一个自由开放的世界,没有思想的禁锢,这种交互性的思维方式可以激发大学生探索求知,培养创新创业精神。
5、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1)冲击大学生价值观标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标准还未成熟,反观当下的网络红人,有一部分没有原则和底线的网红,他们的宣传包装手段已经威胁到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标准,不管是以炫富、锥子脸出名的“刘梓晨”,还是智商无人能及的凤姐,不难发现他们都会用浮夸的言语、另类的画风等方式来博取关注,让大学生认为可以放弃现在努力奋斗所得,用哗众取宠的手段就可以成为网红,轻松获利,导致勤俭节约的美德被抛弃、艰苦奋斗的精神被嘲讽,在本就浮躁的社会背景下忽视了个人奋斗。更有中间推手为了自己的利益,无视规则,不择手段地让自己包装的对象走红,大学生如果身处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中,接受庸俗的文化“熏陶”,势必会使其价值观受到冲击。
(2)粗俗大学生审美观标准。“审丑”心理可以说是网络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大量的网红都以“雷”的形象受到热捧,其中不乏男扮女装的“伪娘”。但调查显示大学生当前的审美观存在非主流的趋势,审美能力更是存在诸多问题。
对于如何评价自己的审美能力,回答“很强”的大学生只有,“较差”的有,大部分同学认为自己的审美能力是“一般”。不知如何欣赏山水画、书法、名著等高雅文化,所以导致大学生愿意沉迷网络,将一些恶俗、媚俗的东西当作美的事物去追求,由开始的无所谓到习以为常,对高雅的文化难以认同,审美标准也粗俗化。
(3)挑战大学生道德观标准。网红因其广泛的关注度和强大的粉丝效应,他们的一言一行对社会大众尤其是大学生有着特殊的影响力。3而某些网红道德素质过低,给大学生带来了不容小觑的负面影响。
比如汶川地震中弃学生于不顾,慌张自逃的教师“范跑跑”,他传递出的这种不负责任的、负面的道德价值观念对大学生道德标准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大学生的道德观主要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功利化的特点,在崇尚多元价值观的同时追求个性突出,并习惯用大人功利的价值观来理解生活,讲究“礼尚往来”,处事过于幼稚,缺少主流价值观的引导。
(4)误导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标准。网红一夜成名的现象,违背了通过个人努力和艰苦奋斗获得成功的自然规律,颠覆了大学生所具有的职业观标准。部分的网红选择夸大自己的背景,吹嘘自己的经济实力,更有甚者拼干爹,以满足当前浮躁、功利的社会心态,并试图利用网络传播的便捷性和广泛性来迅速提升自己的知名度,营造其“成功”的假象,还有部分网红利用粉丝的信任取钱财,满足个人通过正常途径不能达到的私欲。对于急于证明自己却又缺乏实践经验、想成功却又不想艰苦奋斗的大学生来说,这个时候他们更容易相信一夜成名的神话,相信天上会掉馅饼,认为靠机会和运气获得成功的概率更大,不利于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四、“网红”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造成消极影响的应对措施
1、加强网络环境监督,净化网红生存环境。利用科技加强网络环境的监控和监督,对于某些网民发出的不文明网络语言和行为自动举报并给予警告,针对一些传播、观看不良信息者予以警告,屡教不改者可进行处罚,加强社交网络后台管理,增设可自动识别不良信息、自我屏蔽的管理程序,确保网络环境的文明。对于网络媒体的监管,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社会的道德要求,加强网络媒体内部的管理,增强媒体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修养,作为媒体人要秉持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和原则,所发信息真实客观、全面公正,真正担负起引导舆论、传播信息、拓宽眼界的责任。4对于已经成名的网红更要严格加强管理,远离过度娱乐化、媚俗化的网络环境,树立起榜样作用,净化网络环境,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生踏入社会素质教育的第一站,高校应该肩负起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采取有效措施,为大学生营造有利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舆论环境。建设一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深入调查研究,从大学生感兴趣的“网络红人”现象入手,充分了解大学生“追星”期间的思想变化的特点,以渊博的知识、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的魅力来吸引大学生。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提升大学生对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意识,自觉抵制网红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并及时了解网络文化,结合网络亚文化的特点,将枯燥的思想教育转化为贴近学生生活的话语。鼓励大学生为此进行讨论,多开展正确树立价值观的主体教育活动,比如制作视频幻灯片、组织学生有剧本排练短剧等等,在这之前要做好充分了解大学生的价值需求和心理诉求的准备,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正确的价值观。
3、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1)加强大学生审美价值观教育。审美价值观作为大学生价值观的一部分,受到其他价值观影响的同时也作用于其他价值观。而大学生群体由于经验不足,阅历不深,在网络环境复杂的情况下一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了美丑不分、是非不明的情况。5对于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应该树立符合我们时代的审美标准和需求,端正自己的态度,培养自己高雅的情操,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让大学生主动学习正面人物的先进事迹,并对负面人物的事迹进行理性分析,不以追逐低级趣味的“网络红人”事迹为兴趣,从而陶冶他们的美德情操,树立正确审美价值观。
(2)加强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少年强则国强”,只有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教育,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人才,方能受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激励与约束。
学校学生会应当组织对网络红人现象的辩论赛,让大学生明辨是非,正确认识网红现象带给大学生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加强道德榜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做好人好事的同学予以表扬,了解他们的道德价值观,才能真正摸透他们思想变化的特点。勤于调查,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有利于对大学生的道德观教育。
(3)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毅力,相信依靠自己的努力和不懈的奋斗可以获得成功。
同时也要培养自己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理性的就业观,高学历并不代表优秀也不代表一定可以成才,追逐成功却忘了出发的目标,为了某些目的去追寻不符合自身层次的事物,得不偿失。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高学历不是一切的终点,脚踏实地,踏实学习,才有可能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政府积极利用宏观调控手段调节由市场经济造成的过大的收入差距,推动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形成,为社会营造良好的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氛围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同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
五、结语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网红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是弊大于利的。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大学生部分精神空虚,网红的出现也就成为了必然。因此大学生都应该正确看待网络红人,不要盲目崇拜,正确分别美丑、明辨是非。应当明确自己的职责,不要学部分“网络红人”任凭“推手”炒作,要理智地面对名与利、钱与权,坚守自我,不被外界虚无的事物诱惑,做最真实的自己。
参考文献:
[1]刘莹.网络红人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研究[D].重庆市:重庆工商大学.2012
[2]敖鹏.网红为什么这样红?--基于网红现象的解读和思考[J].当代传播.2016
[3]田佩静.评析“95后”大学生“网络红人”现象[J].当代青年研究.2016
[4]孙博逊.“网红”的发展脉络及其对青少年的榜样效应[J].中国青年研究.2016
[5]李慧敏.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
胡塞尔的现象学(Husserl‘S Phenomenology)由德国哲学家E。胡塞尔倡导的一种哲学流派。胡塞尔现象学是在德国心理学家F。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哲学的影响下创立的。布伦塔诺认为心理行为的意识与该行为对象的意识是同一现象,胡塞尔则认为两者有区别,意识经验的内容既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而是与两者相关的意动结构。 “现象学”一词可上溯至18世纪法国哲学家兰伯尔和德国古典学家黑格尔的著作,但其含义均与胡塞尔的用法不同。胡塞尔赋予“现象”的特殊含义,是指意识界种种经验类的“本质”,这种本质现象是前逻辑的和前因果性的, 它是现象学还原法的结果。现象学不是一套内容固定的学说,而是一种通过直接的认识描述现象的研究方法。 现象学所说的“现象”不是客观事物的表象,它既非客观存在的经验的事实,也非马赫主义的“感觉材料”,而是一种不同于任何心理经验的、“纯粹意识内的存有”。胡塞尔认为,经验事实是模糊的靠不住的。当人们从不同角度来看同一立方体时,所获得的是关于这一立方体的不同外观。按照“自然观点”,我们会认为这些知觉都是那个立方体的种种外观,但他却说,必须摆脱这种非反省的、常识的看法,因为知觉并不能以其连续的侧面图形告诉人们本然的真实性。所以他认为应当中止对这样一种客体存在的信念,而通过凝神于具体现象,直观其本质。这种暂时“中止”对客体存在的信念的态度和方法,就被称作“现象学还原”,即从感觉经验返回纯粹现象之意。这种做法又可叫作“悬搁”,或把外间世界“加括号”,使其失去作用。具体来说,就是主体先把立方体看作不存在,以便能专注于自身的经验和对这些经验的体验。 胡塞尔的现象学来自布伦塔诺有关意识行动的意动性问题。他批评现象主义把现象只看作类似于影片上的影像系列。实际上,现象流有一种“意动结构”,有其“深度”,在透明的意识的直接材料背后有其意动性核心。因而,在他看来,意动性也不如布伦塔诺所说的只是“客体指向性”,意动的参照体是一复合结构,意动性客体是全部参照体的轴心,此客体的身份与参照它的种种方式一致,如知觉、思想、怀疑等。此外,意动性具有同一核心。同一客体的每一个方面,都与形成其“边缘域”的相关方面有参照关系。如一正面头像总会关涉到侧面像,而且也模糊地涉及背面像,就是说正面像会引起我们对进一步经验的合法的预期。 胡塞尔运用还原法向始源深掘,他没有在意动性意识的现象本质处止住,而是进一步向“主观深处”走去。这样,现象学就达到了遭致广泛非议的“先验性还原”阶段。在这一阶段,胡塞尔用加括号的方式把一切经验性因素排除在考虑之外,最后留下的部分叫做“现象学剩余”。它包括:自我、我思和我思对象。这三部分组成了胡塞尔称作绝对的,必然的或纯粹的意识领域。他说过,“我”也正如立方体的外观一样,可以被体验或被看作是现象学还原的结果。这个“我”是心理自我本位,仍然属于经验范围。此外,还有一个隐蔽的我(我自己),它是先验的自我本位,这才是全部还原过程的最终产物。头两步还原是使人们从事实的经验普遍性向本质普遍性的推移,“先验性还原”则是从现象中根本排除事实性。 在胡塞尔看来,唯有还原作为一切意义的基础和意识构成基础的先验自我,才能领悟意义的产生以及“意义如何以意义为基础”。构成作用是胡塞尔现象学一个中心概念,构成不只是一个客体的静态结构,而且是一个客体被构成的动态过程。当他追溯构成作用时,最后进入了关于时间意识的研究领域。他认为,时间意识的构成就是通过先验自我在“时间作用”的过程中积极而又隐蔽的时间流的原始构成。经过这么一番解释,一切意识中的其他构成就都被说成是从作为“最终生产性根源”的先验自我中导引出来的。
1、胡塞尔的现象学美学思想简论,《外国文学研究》,2001第一期;2、现象学视域中的自然美,《社会科学战线》,(2001第二期;3、意向性理论与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江苏社会科学》,2001第三期;4、审美深度论,《文艺理论研究》,2001第三期;5、从现象学角度看审美对象的构成,《学术月刊》,2001第六期;6、生活世界与审美对象意义世界的本源,《学习与探索》,2001第五期;7、汉语语境中的审美对象与审美客体,《江苏社会科学》,2002第五期;8、现象学的本质直观理论对美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人文杂志》,2003第二期;9、论现象学悬搁在美学和文学研究领域的方法论效应,《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第四期;10、西方学界论现象学及对美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学术月刊》,2004第八期;11、从思维方式看现象学对新世纪中国美学建设的意义,《学术月刊》,2005第十期;12、论作为艺术作品的审美对象的交互主体性,《人文杂志》,2006第五期。
对于当今社会的文学作品而言,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特征。外国文学作品不仅孕育了外国文化,同时也推动了外国文学走上巅峰。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外国文学史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新课改要求突破以往一成不变的教学理论,在文学阅读教学的革新中可以增加对外国文学的多角度解读。本文以接受美学为基础,着重讨论这一理论对外国文学阅读教学的影响,并提出教学关键所在。
关键词:接受美学;经典文学;阅读教学法
引言
接受美学的核心在于以读者为基础,它是以读者的接受为根基产生的文艺理论。这是一种全新的具有时代性的文艺理论,它的出现改变了“以作者为核心”的传统文艺理论模式。该理论传入中国后,必然会改变我国文学阅读教学的现有模式。而实际上,这种文艺理论在我国很容易被接受。中国的传统美学向来注重内敛含蓄,这种美学观点在国画里的体现是意蕴幽深的“留白”,在文学理论中的体现则为“言在此而意在彼”。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含蓄美与接受美学的内核有十分契合的地方,这就为其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良好的“民间基础”。一类理论是否可以被一个国家文化所接受,关键之处是其能否真正的本土化,而接受美学就有了这种本土化的良好基础。所以,该理论成为指导我国外国文学教学的重要理论也是时代发展需要。[1]
一、外国文学阅读教学以接受美学为基础的必要性
接受理论是一类以读者为重点,关注阅读接受的文学理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成立。该理论产生的根基是现象学与解释学,它是以读者的接受为根基产生的理论。这一理论将读者看作文学作品的重要构成之一,其内核是将文本观点从创作者——作品转移至文本——读者,从而凸显读者“阅读”对于文本含义的构建作用。该理论首次从本体论的角度指出了长期以来都被众人忽略的读者和其阅读接受的问题,并且肯定了作品是作家和读者一同完成创造的。这一理论从读者对文本的“接受”历程来看待文学作品,此处提到的“接受”并非大众以为的被动接受,实际上这一种“接受”是指读者将作品看作给予的对象,将其“占为己有”。读者首先要接受活动,然后进行再创造,凭借自身想象力对作品进行加工,然后将作品中潜藏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2]这种行为不是被动的接受并且吸收,其真正意义在于读者在阅读的时候积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进行想象与再创造。这一理论强调的是读者在阅读理解的历程中对文本产生的关键性影响,可以说该理论的最大意义是发掘了读者的作用。接受理论弘扬的是人文主义的精神品质,其凸显的是面对读者的开放性思维,凸显了个人的主体特性,而这些都是以往阅读教学当中的不足之处。
二、接受美学对外国文学教学的影响
(一)鼓励学生从多元角度解读作品
接受美学把读者放在首要地位,并且着重凸显阅读时的过程和感受的意义。在学生阅读作品的时候,同时也是对审美、历史与文学的整合过程。传统的教学思路是把外国小说当作典范进行学习,这对学生而言,限制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无法展现学生自身对于作品的再创作。在阅读时,学生与作者及文本是在同等的地位上展开对话的。学生对文本产生的困惑,利用其自身的经验与视野糅合了文本历史中的异域视野,这对他们而言,可以很好地提升自我修养与理解力。理解文学作品并非强迫人们接受文字信息,在文本可以给当代解读留下空间的时候,文学作品才能够永葆活力。学生就是当下的解读者,他们把过去的作品从被人遗忘的角落捡起来,而作品又反过来给人以新的启迪,促使他们提升自己的理解力与素养。[3]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角度来看,如果学生的低级需求在学习时无法被满足,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就难以再生出对于求知审美的高级需要。学生在高校求学时正处在自我意识的独立时期,自尊心也强于以往,他们可以对自己展开深入合理的自我评估,因此,被区别化对待与被尊重对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心理需求。接受美学给了学生们充分的自我展示的舞台,让他们可以从传统的墨守陈规的文本解读中挣脱出来,让他们可以积极地把自己的经验与文学作品关联在一起。这种教学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参与到文本的多元化诠释当中。
(二)推动教学目标更好的达成
接受美学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与体验融合在一起,要求学生挣脱文本的束缚,从而给文学作品注入新的内涵,这些要求对于实现“多元化教学目标”十分有益。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只关注作者与作品背景,着重于解析作品的内涵与创作方式。多元化教学目标则要求在教学时需要多方面的提升与完善知识储备、过程方式与价值态度。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需要将文学生活化,解析的重点要转移到人类学的样式分析。[4]这就需要从作者以外的历史和社会背景来思索文学作品的创作。只有生活化地体会文学作品的内涵,才可以实现与学生个体经历的完美对接,这对于全面提升学生在生活领域的思考能力,对社会问题的理解深度与行为能力都很有帮助。在实践学中,老师可以利用接受美学的视域,促使学生充分激发出自己对文学和历史的观点,从而让他们体会历史并非客观精神的连续发展。他们会发现自身的解读对文学发展的作用,并积极加入到这种自我创造与开创历史的过程中。学生们将领悟创作文学作品并让其得到广泛传播,时代因素可以造就一部经典文学。所以还需从历史的角度对作品展开多元化的诠释,深入发掘这部作品在当代的意义。让学生和作品与生活、社会之间的关联进行深入解读,这对提升其文学素养与对作品的解读能力很有帮助。
三、接受美学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方式
(一)充分解释作品中的多样化特点与一致性特点的关系
在现实中,文学结构里不存在完全的自由,这点在阐释外国文学作品时同样成立。此时就要在作品的多样性与一致性间寻找平衡。在解读过程中,可能有时候一致的情况多点,也可能多样的情况多点。要以创作者的立场为起点,意识到其在创作时就已经设置了“隐含读者”的位置,即创作者已经提前预估了各类读者可能对作品做出的诠释。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读者也需要设定出创作者的位置,依据其给出的预定条件进行再次创作,即想象。这个过程中,作者地位不会比读者高,或反之,这是一种平等的对话过程。进行多样化阐释的基础是作品中预留的空白和未定点,只有作品中留给读者想象与再创作空间才有利于进行多样化解释。但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得到的所有信息均为文本所提供,即作品已经设定了阅读目标与可以采取的思考路径,能做出怎样的阐释实际上是作品本身已给出范围,所以作品的客观属性通常会限制人们的多元化解读。老师应对教学理论进行深入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规避出现技术功利主义的情况。[5]外国文学作品阅读课的意义阐释包含三个方面,分别是创作者设定的意义、结构和语言等本身的意义,还有读者参与理解的解读意义。对作品诠释的“一元”与“多元”可以区分不同的诠释层次,基础层面是对创作者设定的主题、结构和语言等本身的诠释,发展层面是对读者参与理解的解读意义,这是读者加入自己的理解后得出的衍生含义。以接受美学为基础解读外国文学作品时,应该将这两个层面结合在一起。
(二)协调学生再创造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关系
在授课时,相较于老师的讲授,学生是客体,相较于学生的学,其又变为了主体。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处于主导位置。两者的关系与接受美学中创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存在类似之处。相同的是,两者是平等对话的关系,不同点是,授课时老师为了达成教学目的需要加入其额外的意图。教学时,师生之间的讨论对作品解读十分有利,而在阅读时,创作者和读者之间则是一对一的联系。这要求教师要协调好各方的关系,让外国文学教学有序开展。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感受力
创设情境是教学中一类常见的导入形式,用在以接受美学为基础理论的外国文学作品阅读中十分合适。单独使用这种方式通常无法达到最好的效果,一般老师在教学时还会使用多媒体导入或形象叙事导入等方式。创设情境导入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利用自身生活经验进行理解,同时给对作品的整体感知与视界融合打下基础。例如,在教授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时,可以播放影片让学生观看和海洋有关的内容,同时让他们到海洋馆或自行准备阅读资料做好理解准备。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经验,并且控制好情境与其经验间的适应度,以课本主题为基础,不可以让人感觉太熟悉也不能太陌生。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别的课程资源帮助教学。例如,上课之前播放《老人与海》的动画短片,利用其帮助交代文本的背景。课后也可用同样的方式播放与文本相关的动画,让文学作品与动画相互关联,帮助学生加深情感体验。[6]在授课的初始阶段,学生就需要在整体上很好地了解文本内容,在解读作品时如果碰到疑惑再予以深入解析,这样的过程可以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课堂上选择的教学文本大多是外国文学作品的节选或是短篇小说,所以学生对于文本的整体感知就十分关键。学生在阅读时要创建一个结构上较为封闭的整体去体会文本内容。需要细心体会作品中的每一个场景、角色与细节,包括每一个情感的末梢,表现方式等。课堂上选择的不同作品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内容。例如,《娜塔莎》的文本节选,学生在阅读每一段对话时都可以体会到作者情感上的各种细微的改变,要让学生对这些改变进行合理的描述。在教授《清兵卫与葫芦》时,他们体会到的是作品利用矛盾推进故事情节,在《墙上的斑点》中,他们可以感受到的是其以点带面的意识流表现方式。上述内容都不需要经过老师的讲解,学生通过阅读就能体会到。
四、结语
以接受美学理论作为根基的外国文学阅读课程,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解作品的角度。该理论着重于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提倡的是平等自由精神,它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多样化阐释,以此培养他们的理解力与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冯广艺.语境适应论[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2]宋雅鹏.论英美文学阅读的方法与教学[J].语文建设,2015(32).
[3]李涛.文本形式分析与阅读教学[J].语文建设,2016(01).
[4]贾彦德.中西文化差异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徐文君.外国文学对中国小说创作的影响分析[J].语文建设,2015(23).
[6]赵宁.英美文学阅读技巧对教学有效性影响[J].语文建设,2015(26).
摘要:在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审美教育的开展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当前,高校开展外国文学教学时,已经充分的认识到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在教学中注重审美教育实践的进行。在本文中,首先介绍了高校外国文学审美教育的必要性,接着分析了外国文学教学审美教育的方法,旨在提高外国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外国文学教学;审美教育;教学方法
前言
实质上,审美始终贯穿高校文科课程教学的始终,文学作品的欣赏、语言运用的分析等均是在进行审美教育。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和艺术的描述,尽管并不具备直接的审美特点,但是文学作品具备自身所特有的审美特点。外国文学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外国文学知识,还应该进行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外国文学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外国文学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具有非常强的必要性,这可在审美教育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功能中体现出来。通过审美教育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对外国的文学史、文学理论等有所了解,同时,还可以锻炼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在外国文学作品中,可以体现出西方社会当时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在审美教育的作用下,可避免消极影响侵蚀学生[1]。在审美教育的作用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提升,所谓创造性思维,是在对长期经验的归纳、总结以及逻辑分析基础上形成的,属于跳跃式的思维方式,属于“直觉”范畴,而审美活动同样以“直觉”为中心,利用主观的感受对审美对象进行感知,最终形成审美观点,外国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实施的过程可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其提升。由此看来,高校在开展外国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审美教育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而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外国文学审美教育的教学方法
(一)在作品中感受美
依据外国文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需掌握的外国文学作品数量比较多,短暂的大学时间无法达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系统的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学习,并在学习中重视作家个性及流派特征的学习与分析,从而真正的实现带着审美的眼光欣赏和学习作品。新生入学后,教师将外国文学作品必读书目印发给学生,并逐步的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作品的美,如作品的情感美、人格美,从而实现审美的迁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在作业中创造美
在学生的阅读中,课外阅读笔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灵感。学期开学后,教师依据学生实际的状况,规定学生需要阅读的作品数量,并形成阅读笔记,教师并不对阅读笔记进行命题,而是由学生依据阅读的书目自行撰写。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笔记,教师应该认真的批改和讲评,并挑出优秀的作品在学生中穿越,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审美能力状况,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2]。此外,还可以针对具体的作品指定学生写作小论文。通过课外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创造美,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审美能力。
(三)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审美能力
在现代教学中,讨论教学法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讨论教学的开展,可以促使学生全面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外国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开展也可以利用讨论教学法,讨论可以针对整个作品来开展,也可以针对作家、作品中的某个人物、运用的某个词汇等来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充分的激发出来,还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审美水平[3]。如在进行巴金《家》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心理描写词汇进行讨论,可以针对高觉新这个人物进行讨论,讨论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四)利用多媒体陶冶学生情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并广泛的应用在教学中,有效的弥补了教师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在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可充分的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电视、音响等,展示出与外国文学作品相关的视频介绍、作品插图、精彩片段、改编的电影、配备的音乐等,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作品中的美,进而在心中产生认同感与好奇心,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美、体会美,最终实现审美能力的提升。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外国文学教学中,通过阅读作品、讨论教学、课外作业等多种方法,有效的渗透审美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琨.浅谈高校外国文学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2,09:120-121.
[2]曹晓青.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外国文学教学与改革[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1:83-85.
present status of research (on...) both in China and abroaddomestic and overseas research( on...)at present 一般用于学术论文发表
Second, status quo The trademark name for people like commodities as important. For commodities, trade mark is not only a title, but also a symbol of quality, enterprises, trademarks do not have to open more of a salesman. Trademarks competition as a special language symbols, have their differences, and the protection of advertising, we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needs more stringent carefully and seriously weighed. In recent years, many scholars from a variety of different angl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word in English and Chinese trademark conducted an in-depth study and research, and put forward some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translation of strategy. Cultural perspective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 well-known brand names faithful translation of the language allows a potential entry point for consumers from knowing the product. "Literal translation" of the trademark is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surface of the converter. However, the special case of trademarks, and sometimes literal not a good expression of the cultural trademarks of the original flavor, but also becaus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may be unable to target markets and customer acceptance of its products. Dai-rong (2004) from the start with cultural factors, on the trademark translation notable commercial purposes in the Western culture and the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translation, the traditional "true" and "equivalent" translation standards have been unable to adapt trademark translation flexibility not without losing the "letter" or "letter." I should be the desired goal at the top of translation. Trademark Translation is a cross-languag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made i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should focus on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Yuan Zhifa, 2007). Wang 1 (2007) in its "trademark trademark translation and cultural translation of the" trademarks in the text of a translation should be allowed to trademark product information disclosed; trademark advertising language translation must be consistent with the cultural identity; trademark translation market with the goal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concern to close problems associated. An aesthetic point of view There are also many scholars believe that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rademark translation trademark aesthetic values. Trademarks to trigger a potential users better Lenovo. "Translation" is based on such purposes is in the majority. Mei Li (2007) from an aesthetic point of view, in its "aesthetic perspective from the translation of brand names in an article entitled" on the sale of trademarks in produc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dvertising, the name of the goods it is necessary to use a translation, easily overwhelming majority consumers understand the ordinary people but also the aesthetic needs and aesthetic capacities, and for them to accept and appreciate, but also in line with the 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religious beliefs and customs. Trademarks can be aesthetic features of the sound from the United States, form the United States, the United States intended to explore three areas, the translator should have the courage to innovation, with the sound translated the United States, Italy and the United States market effect of translation. (Cuijinqi, 2006) Function on the angles The same information, use two different languages, different recipients, but it has to have the same effect, which is equivalent translation of the main principles (Liu Chang-e, 2007). Li Ying (2003), Xiao Hui (2000), and other people think that the trademark should not rigidly adhere to the original translation, but should be flexible. The trademark translation and text to produce the same or similar functions. Li Ying in its "equivalent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word trademark" trademark in the translation should be avoided becaus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use of a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term as far as possible Baoyi or neutral color word, as brief as possible accessibility, innovative and good mind Word. And the lack of regret China's trademark translation After several decades of development and through the diligence of many research scholars have made notable achievements. But research in the field there are still some deficiencies and shortcomings. Translation Studies trademark line with the actual use. Traditional methods of translation, linguistics approach because too much emphasis on "faithful" and ignored cultural factors, resulting in the one-sidedness and on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blindness. For example, the trademark is intended to arouse customers better purchasing desire to mark commercial function. Translation sector more than talking about is a trademark translation Alto, shape, the name of the right and so on, and ignored the trademark been accepted by the target market of consumers.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trademarks often be asked trademarks and translated language culture does not conform with trademark violation in the target language: the customary usage, and so on. 阿拉伯文到英语朝鲜语到英语德语到法语德语到英语俄语到英语法语到德语法语到英语荷兰语到英语葡萄牙语到英语日语到英语西班牙语到英语希腊语到英语意大利语到英语英语到阿拉伯文英语到朝鲜语英语到德语英语到俄语英语到法语英语到荷兰语英语到葡萄牙语英语到日语英语到西班牙语英语到希腊语英语到意大利语英语到中文(繁体)英语到中文(简体)中文到英语中文(繁体到简体)中文(简体到繁体)
摘要近十多年来,我国的翻译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研究视野也更加开阔,但在理论建构,研究深度和创新性方面尚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本文从三个方面简要概括了国内翻译研究的现状并指出其不足之处,以期能对以后的译学研究有所启示。 关键词翻译研究 翻译标准 多元化视角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伴随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翻译作为沟通不同文化的重要精神桥梁正在与社会各领域发生着更为广泛的联系。近十多年来,中国的翻译研究艰难但迅速地跨越了从对“信达雅”无休止的争论,乃达、纽马克、卡特福德等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的引入,到对巴斯特等的多元系统、操纵理论、女性主义等翻译思想或流派的评价和接收过程。研究著作不断涌现,翻译理论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研究范围不断扩大,视角也日趋多元化,方法与手段也更为客观、科学。 1 科学观与艺术观的统一 长期以来,翻译研究都陷于诸如形与神,直意与意译,归化与异化等经验主义的二元对立中,而近十多年来引起翻译界激烈争论的当数有关翻译性质的科学观与艺术观。 在《中国翻译》杂志上,劳陇(1996)声称“翻译活动是不受客观规律支配的,所以翻译活动不可能成为科学。” 而唯一正确的道路是:“我们必须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之上,集中力量,实事求是地研究和解决翻译理论的基本问题,即Why(为什么),What(是什么)和How(怎么办)的问题,通过广泛的研究,达到共同的、一致的、正确的认识,然后在这个可靠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翻译理论体系来。” 无独有偶,就在同一年,林璋(1996)对翻译和翻译学、科学与艺术等基本概念作了论证,并争论说翻译是一种行为,“翻译始终都在处理聚合关系,对聚合关系的处理贯穿翻译的全过程”,进而得出翻译既不是艺术也不是科学,只是一种技能,而研究翻译行为和翻译结果的翻译学毋庸置疑是一门科学。 相关科学,特别是语言学的发展,促使翻译研究沿着科学方向深入探索,但长期以来,人们基本上是凭借他人或自身的经验进行翻译,大多数论著也不过是经验的总结。从这个意 义上来讲,翻译还只是处于“前科学”阶段,所以许钧(1996)认为翻译是一门正在探索中的科学。 究竟翻译是艺术、科学、还是技巧?这简直比讨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还麻烦,因为翻译可以指翻译活动、翻译行为、翻译现象、翻译方法等。抛开概念的含糊不论,一种艺术未见得不可以有理论。就译者必须运用语言重塑原文中的形象而言,翻译应当是一门艺术;但翻译又不仅仅是艺术,译者的“生命”源泉在于原作之中,译者绝不能只凭直觉,任意发挥,他还得借助语言逻辑去正确理解,因此无论何种翻译都要讲点儿科学。在翻译过程中抽象思维,形象思维与灵感思维是同时运用的,从这点上来讲,翻译应该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故翻译理论研究应彻底摆脱“科学观”与“艺术观”的二元对立(蔡新乐,2005),从而为为翻译理论的建构开辟新的思路和途径。 2 翻译标准多元化 翻译标准是翻译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也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自严复的“信达雅”后,郁达夫从译者的角度提出了“学思得”三字标准。著名的还有林语堂的三字论“信顺美”、傅雷的“神似”论、钱钟书的“化境”说等,但译界公认,这些传统的翻译标准纯属“经验式”、“随想式”的散论,缺乏系统性,精密性和可分析性,而且始终没能摆脱严复的“信达雅”的框架(陈福康,1992)。 在批判继承传统翻译标准的基础上,王东风(1996)对严复的“雅”作了新的阐释,认为“雅”属于言语美,并指出言语美在不同的语体中主要有三种美学形态,即日常口语交际注重的伦理美;公文、科技和政治语体中的规范美;文艺语体追求的艺术美。刘宓庆(1996)则从美学的角度,提出翻译的三条语言审美标准――“真实性”,即对应(equivalence),包括语言的形象对应性;“清晰性”,即条理思路清楚,立意、陈词明晰;“约定性”,即译语的用词要符合约定俗成。 当今一些学者以客观上不存在绝对忠实的译作为由,主张译者放弃对忠实的主观追求。对此,曹明伦(2006)旗帜鲜明地指出以“忠实”为取向的翻译标准永远不会过时,因为以忠实为取向的翻译标准从来就是译者主观上的自律准则,也是人们评判译作质量好坏的客观准绳。当代翻译界仍以推陈出新的方式使用“忠实”这一术语,坚持这一概念,甚至德里达的英文版译者也提出了“忠实原则系统”。 当下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翻译标准并不存在,翻译标准是多元互补的。辜正坤先生(2003)认为:“由于翻译具有多重功能,人类的审美情趣也具有多样性,读者译者具有多层次,翻译手法、译作风格和价值因而势必多样化,而这一切终将导致翻译标准的多元化。” 这一见解可谓是高瞻远瞩,颇具客观性。的确,随着世界多元化的发展,翻译标准也必将呈现多元化。 3 翻译研究的新视角 相关学科的迅猛发展使译学界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翻译研究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诸如文化学、传播学、哲学、思维学等都和翻译研究息息相关,这促使译学由单纯的学科内部研究转向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性研究。一如周方珠(2005)所言,翻译理论必须突破传统译论的藩篱,将众(下转第171页)(上接第140页)多相关学科的知识融入其中,使其形成多元框架,从而对翻译起到普遍的指导作用。 以往的翻译研究大都是对语言的转换过程进行探讨,较少触及到翻译问题的根源,所以很难从本质上揭示翻译的基本规律,而近年来从思维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的论文和专著与日俱增。“实际上,作为一种跨语际的交流活动,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变化的表象操作,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思维模式的转换过程(刘金龙,安全勇,2006)。 翻译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语用过程和思维过程,其中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特点,所以深入研究人脑的思维活动将是译学研究的突破口。 语料库翻译和机器翻译研究在国内逐渐受到广泛关注,相关文章也是层出不穷,诸如“语料库翻译研究的历史与进展”(刘敬国,2006)让我国的读者对西方语料库的研究获得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刘群的“机器翻译研究新进展”(2009)则系统介绍了近年来国际机器翻译,特别是统计机器翻译等方面取得的一些进展。这些研究都更好地拓展了翻译研究的新视角。 4 结语 本文仅从三个方面对国内近十多年的翻译研究作了简要概括,而翻译理论技巧,翻译评论等其他方面未能一一涉及。总的来说,中国的译学研究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可谓是硕果累累,但在看到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我国的译学理论的建构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是批判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无论是对于中国传统的译论还是西方的最新研究成果,我们往往只满足于诠释和效仿,因袭多而创新少,证实多而证伪少。其次是大多数研究还只是停留在语言文化及文学方面的单一的静态的零散对比研究,从哲学、社会学等角度在高层次上研究翻译的功能,或借用心理认知和科学理论深入研究翻译过程的成果却很少,还有待于系统完善,各学科交叉研究与整合有待深入探讨和发展。特别是在语料库翻译研究方面,同西方相比,我们尚有很大的差距。大多数文章仅限于泛泛地对语料库翻译研究进行介绍和评价,而基于语料库的实证性翻译研究却严重不足。 从国内译学研究的长远发展来看,21世纪的译学工作者似乎更需要学会批判性地继承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译学理论,并结合实际进行理论创新,将外来的理论本土化,站在跨学科的角度,不断推进中国的翻译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