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归化异化论文

发布时间:

归化异化论文

Under what circumstances and with the alienation by naturalization under what circumstances? ? When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domestication of alienation? ?

有效地促进两种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根据查询百度官网显示,归化和异化在中国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是有效地促进两种文化的传播和交流。现从蒙汉翻译的角度来探讨异化翻译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论文关键词翻译,异化,文化交流翻译是不同之间文化交流的最重性。

[摘要]归化与异化之争,这一翻译领域的热门话题,归根究底是一种文化态度的争论。本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带有浓重文化色彩的谚语习语翻译做了分析,指出归化和异化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作为一个“交流与沟通”不同文化的翻译工作者来说,在翻译过程中应力求达到两者均衡。 [关键词]谚语习语互译归化异化异归均衡 作为一个翻译工作者,在引进外国作品时,究竟要以一种什么样的翻译理论作指导呢?关于翻译标准或指导原则,一直都未有定论。中国翻译界先是有近代翻译理论家严复提出的译事三难“信达雅”,长久以来一直被人们视为翻译的三大标准。在当代翻译论中,有钱钟书提倡的“化境”说与傅雷提出的“重神似不重形似”,都是围绕翻译转换问题,把标准和方法融为一体,但这都不过是归化与异化的一种延伸。在当代翻译界,归化与异化之争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传统的翻译,即“归化”(domestication)的翻译,译者利用母语的优势,使译文读起来通俗易懂,译文读者能产生一种与原文读者相似的审美效果,即达到了某种审美传输功能上的相似,这与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的“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或“功能等值”(Functional Equivalence)是一样的。异化(foreignization)的提法最早始于一千多年前的某些佛经翻译家,即所谓“求质、求信之谓,与译界常说的直译相近”。美国学者韦努蒂也提出要保留源语文化的差异和陌生度,十分青睐异化的翻译。 在中国翻译界。自刘英凯发表论文《归化一翻译的歧路》以来,掀起了异化与归化的又一轮争辩,但这次争辩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有了新的变化,“语言层次上的直译和意译之争已经上升到了文化、文学和政治伦理的高度”。许均也指出所谓“归化”与“异化”之争,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态度的争论,是以译者所选择的文化立场为基本点来加以区分的。站在出发语文化的立场上会导致“异化”,站在目的语文化的立场上会导致“归化”,而站在沟通出发语与目的语文化的立场上则避免极端化的“异化”与“归化”,并试图以“交流与沟通”为翻译的根本宗旨,寻找一套有利于不同文化沟通的翻译原则与方法。所以无论是归化还是异化都不应该绝对,应该力求达到一种平衡。正如著名翻译家张谷若提出的以地道的译文译地道的原文,孙迎春在《张谷若翻译艺术研究》一书中把“地道”作为翻译的一大原则,并指出“地道”非极端归化之谓,而是力求达到一种异归均衡。 以谚语习语的翻译为例,谚语习语的翻译需要同时兼顾语言和文化,以便将原语信息的意义和风格再现。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的谚语和习语,但由于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化的不同,意义完全相同,结构相似,字数对等的谚语习语很少能在译文中找到。在跨语际翻译中,如何处理出发语和目的语中表达相差甚远、具有浓重文化色彩的谚语习语呢?是采取归化的翻译还是异化的翻译呢?对此,本人仅谈谈个人看法。 (一)从归化的方法看谚语习语的翻译 归化(domestication),是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transparent fluent style),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strangeness)的翻译策略。例如: Like knows like,英雄识英雄。 Like attracts like,物以类聚。 Like cures like,以毒攻毒。 Like begets like,龙生龙,凤生风。 这几个含有like的谚语,实在是太过抽象,异化的方法很难译,而且难免生涩拗口。采用归化的方法译成中国读者熟悉的成语则简单明了,通俗易懂。 谚语习语来源于生活,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它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宗教、生活习俗等文化背景。英汉谚语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无论在汉语还是在英语中,人们常常借用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物来喻指有相似特征的人或其他事物。但是,英汉文化背景的不同决定了双方对有些事物理解的不一致,在一种语言里用某种事物表达某种形象,在另一种语言中可能要用不同的事物来表达。例如“to see a hare in hen’s nest”意思是“to look for something in a wrong place”。知道这一深层的意思,我们很容易就联想到“缘木求鱼”,无论是在什么地方找什么东西并不重要,关键是两者表达的是一个意思。但如果译成“到鸡窝里寻兔”,由于文化的不同,沿袭下来的一些传统也不同,译文读者读到这里时,他很可能联系不到“缘木求鱼”上去而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不知所云。又如:There is no smoke without fire,无风不起浪。原文中的“烟”和“火”翻译成“风”和“浪”,有的译者可能觉得没必要。既然“烟”和“火”,“风”和“浪”都是因果关系,是紧密相联的,何不直接翻译成“无烟不起火”呢?当然,既然意思都差不多,翻译中采用一个更通顺,大家更耳熟能详的句子,能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更通俗易懂。 归化有它的必要性,但过度的归化也会造成一些意义的缺失,意义外延的扩大,甚至扭曲原本的意义。例如“The truth is stronger than fiction”译成“事实胜于雄辩”。但仔细看来,这个谚语里面含有的两个关键词“truth”和“fiction”,“truth”译成“事实”可以,但“fiction”查遍字典也没有“雄辩”这一层意思。因此,这个谚语的翻译扭曲了原本的意义。又如Whil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译成“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是一句太过地道的中国话。读到这句话就会有一种大丈夫拍着胸脯,发誓将来一定会有所作为的信心满满的感觉,让人不由得精神振奋。但读原文,很朴实的语句“只要生命在,就有希望”。因此,读原文与译文所激起的读者的情感共鸣是不一样的。译者在翻译时也要考虑到译文读者的情感与心境。另外一个例句:“The devil takes the hindmost”译成“谁落后,谁挨打”。虽然译文与原文意思差不多。但不免缺失了一个成分“devil”(魔鬼,恶魔),这是一个西方文化里与上帝作对的角色,头上长角,西方人非常熟悉的一个形象,译者没有译出来,难免使读者丧失了了解异国文化的机会。译文的后半句“谁挨打”不免缩小了“take”的意义,魔鬼会带走他,而并没有说要做什么。而且译文让读者看了,不免联系到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因为落后,常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欺侮。这是原文读者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的。因此,译者在翻译时,不但要注意译文会引起的读者的情感诉求,更要注意与此联系 到的特定的历史背景。 总之,只要意义表达准确,而且不牵涉到文化层面意义的缺失,归化的翻译是可取的。而且归化在缓和语言文化矛盾这一方面确实起了积极的作用,可以让读者在自己接受的和熟悉的语言环境中获得一种与原文读者相似的审美效果。 (二)从异化的方法看谚语习语的翻译 异化(foreignisation),长期以来,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相对于归化,异化是指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foreignness),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策略。以下列习语为例: “Shed crocodile’s tears”译成“鳄鱼的眼泪”。鳄鱼,我们知道在中国以前是一种不常见的动物。如果我们一味地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而译成“猫哭耗子”或“兔死狐悲”,那我们就不会了解这一英美常见的异域动物了。其实“猫哭耗子”或“兔死狐悲”我也只是在童话故事或卡通片中才能读到看到,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出现,但鳄鱼掉眼泪却是确确实实有的。动物学家观察到鳄鱼在吃猎物时会掉眼泪,因此才有了这个习语。但后来发现真正的原因是鳄鱼在通过泪腺排泄体内多余的盐份。因此如果不用异化的方式直译这个习语,读者会穷根究底了解到这个让他感兴趣的科普知识吗? “Paper tiger”译成“纸老虎”。这也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这个词最早是由毛泽东提出来的。他在作报告是提到帝国主义是纸老虎,只会虚张声势。在翻译毛泽东这篇报告时,译者曾想用“scarecrow”(稻草人)来译,但毛泽东坚持直译“paper tiger”,以保留他的语言特色。因此。这个词在加了注释之后传到美国,美国人后来也慢慢接受了,成为英语语言中的一个新词汇。如果不是因为毛泽东的坚持,英语中也就少了一个这么鲜活的习语。 翻译的目的就是为了文化的交流,随着交流的深入,不同的文化也越来越具有包容性。因此,我们现在经常听到别人说“武装到牙齿”(armed to the teeth),“瓶颈”(bottle-neck),“酸葡萄”(sour grapes),“象牙塔”(ivory tower)等一系列的外来词。异化能丰富我们的词汇,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的文化。因此,异化的翻译在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大背景下。还是值得提倡的。 (三)从一些实例看异归均衡 翻译学家孙迎春指出“一般而言,异归均衡应当是最理想的”。并援引黄建华在《改进双语的翻译》一文中就怎样把成语、谚语、习语之类的词例译好应注意的三点来说明这个问题。即译出准确的含义、尽可能表达其生动的形象、尽可能保持其成语、谚语习语的格式。并且他援引黄建华的话提出了一个解决之道一“提供两种译文,一种较为直译,另一种更接近谚语的形式”。举例来说: It’s the last straw that breaks the camels back,最后一根草,压断骆驼腰。积羽沉舟。 Empty vessels make the greatest sound,空罐子声音最响。满罐水不响,半罐水响叮当。 Little strokes fell great oaks,一斧一斧砍下来,橡树再大也砍倒。滴水穿石。 这些均是异归均衡的典范,我在教学过程中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一次,我让学生翻译一段带有很多习语的文章,其中有些句子是“I hope you don’t feel like a fish out of water,Oh,don’t mind my little brother Jason;he’s just got ants in his pants today,Here’s your room;it’s clean as a whistle,”虽然课后这些习语给出的意思是“感到生疏,不自在”,“坐立不安,兴奋”和“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但大部分同学还是把它比喻的意思译出来了。以下是一个学生的翻译: “我希望你不会有如鱼离水般生疏的感觉。噢,请别介意我的小弟弟杰森,他就像有蚂蚁爬到裤子里一样坐立不安的。这是你的房间,它干干净净地就像哨子一样。” 前两个翻译是可以的,既保留了原文特色,又把深层的意思译出来了。但后一个翻译就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了,因为汉语中没有这样的比喻。但不管怎样,我们能看出学生习惯把所有的意思都译出来,避免缺失。在翻译时。我们也不妨借鉴这种做法,尤其是对于一些新引进的谚语习语,像是之前提到的“to shed crocodile’s tears”,我们不妨用歇后语的形式翻译一“鳄鱼掉眼泪—假慈悲”。既有异化也有归化,这很容易让读者产生一种亲切感熟悉感,接受起来也快,慢慢地读者只看到前半句也能理解它的意思了,文化交流的目的也达到了。 总而言之,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单一地使用归化策略而抛弃异化策略,也不可能只采用异化策略而抛弃归化法。归化和异化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灵活运用“异化”与“归化”才是解决翻译中文化冲突现象的真正出路。 (四)结语 随着世界化进程的加快和各民族之间了解的加深,各种文化之间的借鉴与融合日趋明显,文化的异质色彩似乎也在逐渐变淡。但另一方面各民族又呼吁“文化多元化”,要求保持各自的文化特色。翻译,是文化的媒人,起着不同文化交流的中介作用,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桥梁作用”。作为一个翻译工作者,应站在沟通不同文化的立场上,以“交流与沟通”作为翻译的宗旨,合理的运用归化与异化这一对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翻译方法。既不能过分强调异化,也不能过分强调归化,应学会熟练地交错使用这两种方法,力求达到异归均衡。

翻译的归化/异化 (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and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是在1995年由美国学者(文努迪)所提出的,而这一术语又直接来源于德国学者Schleiermacher(施莱尔马赫)1813年宣读的一篇论文。Schleiermacher着重探讨了翻译与理解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指出翻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让读者靠近作者(异化),另一种是让作者靠近读者(归化)。如果让读者靠近作者的语境,他就能感受到异国的情调。归化和异化是将语言层次的讨论延续升格至文化、诗学和政治层面。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文学翻译除“五四”后十余年异化译法一度占上风外,大部分时间还是以归化译法为主调。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翻译界受西方翻译理论的启发,对异化、归化进行了重新思考,异化译法开始受到重视。归化策略 (domesticating method)归化是采用民族中心主义态度,是外语文本符合译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译语文化。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心中既要想着原作及原作作者,尽可能的把原文的内容和风格准确而生动的表达出来;同时,译者还要想着译文的读者,翻译出来的东西要尽可能接近读者,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例如: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lion in the way 拦路虎 one’s boots 拍马屁 cuts diamond 棋逢对手 flash in a pan 昙花一现 one foot in the grave 风烛残年 grow like mushrooms 雨后春笋 boy is a boy,two boys half a boy,three boys nobody.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异化是指对文化价值观的偏离主义的压力下,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境。异化译法的核心,就是尽量传译原文的“异质因素”,具体说来,就是要尽量传达原作的异域文化特色,异语语言形式,以及作者的异常写作手法。① 异化可以在语音层上出现。例如:ballet译作“芭蕾舞”cigar译作“雪茄”laser过去译成“莱塞”,现译作“镭射”、“激光”目前大街小巷都风行的“卡拉 OK”等。 ② 异化可以在词语层出现。例如:“crocodile tears”译作“鳄鱼的眼泪”“an olive branch”译作“橄榄枝”“sour grapes”译作“酸葡萄”“the cold war”译作“冷战”等等。 ③ 异化可以在句子结构层次出现。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是公认的佳译,其中就运用了不少“欧化句式”例如:在《哈姆雷特》第一幕第三场中,波洛涅斯告诫女儿不要轻信哈姆雷特时说:“You speak like a green girl.Unsifted in such perilous circumstance.”朱生豪将其译为:“你讲的话完全像是一个不曾经历过这种危险的不懂事的女孩子。” 异化揭示了深层含义,又再现了原文的表层形式,一方面丰富和完善了汉语的表达力,使表达意思的手段更准确,更多样化;另一方面,也为我们了解西方文化打开了一扇窗户。

归化和异化论文简爱

提供一些《红楼梦》的论文题目,供参考。 试论《红楼梦》的女性人才观 《红楼梦》里的灯谜与民间谜语 论《红楼梦》的女性主义价值诉求 浅析《红楼梦》中的几桩糊涂官司 《红楼梦》钗黛形象的文化解读 浅谈《红楼梦》对张爱玲小说的影响 试谈《红楼梦》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红楼梦》的女性观及对现代人的启示 从《红楼梦》中的诗词翻译看归化与异化之争 从人物品格看《红楼梦》对人情小说传统的超越 论《红楼梦》的矛盾冲突 论《红楼梦》的艺术表现 《红楼梦》艺术成就拾零 新时期《红楼梦》语言研究述略 论《红楼梦》的诗美体式 论《红楼梦》所叙宦官的历史背景 《红楼梦》情节描写的穿插艺术及其审美价值 从人物性格的深刻性看《红楼梦》人物的美学意义 论《红楼梦》某些景物的特殊作用及语言魅力 试论《红楼梦》开端艺术的特色与意义 谈《红楼梦》中满族旧俗 再论《红楼梦》中的庙庵与僧道及其社会意义 贾宝玉正邪两赋人格对儒家人格的背离与超越 论贾宝玉典型性格的悲剧美 贾宝玉悲剧性格生成论 真假相映、虚实相衬的甄宝玉和贾宝玉 试论贾宝玉婚姻悲剧的必然性 论贾宝玉的双性化性格特征及其实质 贾宝玉:一个结构的解构因子 “情不情”、“情情”与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性格 殊途同归的悲剧命运——贾宝玉和汉诺悲剧人生之比较 浅谈贾宝玉形象及其文化意蕴 贾宝玉感情状态透析 贾宝玉的人生道路初探 论林黛玉与薛宝钗的性格差异 宝黛爱情悲剧与林黛玉的情商 自恋情结的悲剧——林黛玉、妙玉的性格分析 草木有本心——林黛玉名士型文化人格解读 林黛玉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 一个封建礼教的回归者——林黛玉性格之我见 论曹雪芹的文人情结与林黛玉的性格、命运 略论林黛玉的生命意识及其叛逆 从林黛玉形象塑造看《红楼梦》人生价值取向 试论薛宝琴、晴雯、龄官和香菱是林黛玉的四个形象副本 论林黛玉个性的塑造 从《红楼梦》的二重世界看林黛玉与眼泪之关系 就林黛玉的爱情悲剧谈人际关系 中西文化的误区——林黛玉和安娜?卡列尼娜悲剧情结 浅论林黛玉的诗人气质 片言谁识解秋心——林黛玉为人漫议 论林黛玉爱情至上观的悲剧必然性 论晏几道的痴情——兼谈林黛玉的痴情 潇湘馆环境描写与林黛玉性格刻划 试论林黛玉诗歌的追问意识 议林黛玉的感情生活 论林黛玉的存在体验 论林黛玉“真实”的人性品格 成也孤独,败也孤独——林黛玉形象的一个因素分析 林黛玉形象议 “春秋”法子促狭嘴——林黛玉语言特色之一 论林黛玉悲美风采和诗词的和谐统一 解读薛宝钗与林黛玉的共时空存在 封建“淑女”的理想化与世俗化——以燕梦卿、林黛玉、薛宝钗的悲剧命运为中心浅析《林黛玉进贾府》主要人物的出场描写 试论《红楼梦》林黛玉形象塑造 浅析林黛玉形象 林黛玉病态人格及其文化意蕴 林黛玉性格浅析 从王熙凤的出场看曹雪芹塑造人物的艺术特色 论王熙凤与曹七巧的人生误区 王熙凤——一个被包裹住了的悲剧人物 王熙凤口才分析 论潘金莲与王熙凤 试论悲剧英雄王熙凤的悲剧意义 对王熙凤艺术美的思考 从协理宁国府看王熙凤的管理才能 “二令”及王熙凤悲剧之源 曹操与王熙凤——关于典型形态问题的一个侧面 论环境对潘金莲和王熙凤妒妇、市侩性格形成的影响 论贾母、王熙凤在贾府中的地位 惊人的相似——骊姬与王熙凤形象分析 《红楼梦》中 王熙凤才智简析 论 王熙凤性格的心理基质 刘姥 姥形象的社会文化底蕴 论《红楼梦》人物刘姥姥与贾母的审美同构关系 同在喜剧背景下演绎悲剧人生——桑丘和刘姥姥形象比较 刘姥姥与尤老娘形象论析 论刘姥姥形象的恒久魅力 刘姥姥三题——《红楼梦》人物论 析刘姥姥在《红楼梦》中的特殊作用 论《红楼梦》中的刘姥姥形象塑造 曹雪芹笔下的刘姥姥 刘姥姥与桑丘形象的异中之同 刘姥姥形象的社会意义 刘姥姥对人物性格的映衬作用 王熙凤判词里的闷葫芦 试论王熙凤艺术形象 从触摸传播谈王熙凤的性格塑造 略谈《红楼梦》中王熙凤的语言个性化 责权利对等与王熙凤治丧 含笑的罂粟——尹雪艳和王熙凤形象之比较 解读王熙凤命运的密码——“一从二令三人木”探析 魇魔法的真谛——王熙凤和贾宝玉的“聪明”和“愚钝”破译 20世纪王熙凤研究综述 一夜北风紧——王熙凤结局之我见 浅析王熙凤的悲剧 错不在王熙凤 自尊与对抗评王熙凤的“辣” 解读《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人物形象 女正位乎内论贾母、王熙凤在贾府中的地位 试论王熙凤个性化语言的背景 王熙凤的社会伦理意识 王熙凤巧言令色的性格特征论析 男权压迫下的封建妇女——王熙凤新论 论潘金莲与王熙凤悲剧人生三部曲 王熙凤与《红楼梦》的艺术结构 《红楼梦》中王熙凤才智简析 论王熙凤性格的心理基质 浅析《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形象的塑造 对《红楼梦》中王熙凤管理方法的思考 浅谈王熙凤的美、才及命运悲剧 从人际关系的角度看林黛玉与薛宝钗 论林黛玉形象描写特点及艺术魅力 浅议林黛玉的感情生活 谈《林黛玉进贾府》的艺术真实美 林黛玉“忧患”意识的美学象征意义 论《红楼梦》中的薛蟠形象 母爱的异化———《红楼梦》中的四位典型母亲形象分析 晴雯和春梅——《红楼梦》与《金瓶梅》比较研究一例 着意塑造的模糊艺术形象《红楼梦》秦可卿种种 论《红楼梦》人物的绰号艺术 《红楼梦》人物刻划的“情理分寸” 从环境与人物的非典型因素深入研究《红楼梦》 但闻其声如见其人——浅论《红楼梦》人物语言特色 浅谈《红楼梦》与《金瓶梅》情节设置的相关性 人生之谜和超验之美——体悟《红楼梦》 《红楼梦》与中国历史上的人文主义思潮 《红楼梦》主要人物年龄考 论《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美 《红楼梦》宴会描写简论 论《红楼梦》悲剧中的喜剧描写 《红楼梦》贾探春自卑心理浅析 林黛玉和薛宝钗人物性格之比较 林黛玉性格的形成因素 论《林黛玉进贾府》的辞令艺术美 论林黛玉的双重性格在其诗词中的体现 浅议林黛玉的悲剧美的意蕴 原型意象与林黛玉的忧郁 至刚至柔至阴至阳——破译林黛玉的男性气质 简爱与林黛玉比较谈 林黛玉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林黛玉“悲剧根源”的现代阐释 异域别壤中的两朵孤独之花——林黛玉与简·爱的比较 独立与叛逆——简·爱与林黛玉之比较 论《红楼梦》的思想 曹雪芹的自然观和《红楼梦》的自然美 《红楼梦》梦境之原型解析 论关于《红楼梦》的散曲

这种问题 怎么会有人会呢! 就等于是问大海里有多少个鱼一样!

“归化”,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用本民族的方式去表现外来的作品;

“异化”则认为既然是翻译,就得译出外国的味儿,保持“原汁原味”。

归化:

异化:

归化,就是源语的语言形式、习惯和文化传统的处理以目的语为归宿。异化,就是源语的语言形式、习惯和文化传统的处理以源语为归宿。

归化法:

up like mushrooms 雨后春笋

dog has hi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日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 奋力图存

queen 豆腐西施

God of Wealth 财神爷

rob Peter to pay Paul

异化法:

storms gather without warming in nature,and had luck befalls men overnight.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2.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失败是成功之母

3. We take customers as our God.顾客是我们的上帝

4. 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Zhuge Liang the master mind.

5. The Story of the Stone 红楼梦

6. A castle in the air 空中楼阁

7. 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血浓于水

电影归化异化毕业论文

当然可以,很不错的视角哦。不过,我能保证你找不到太多资料。天下文章一大凑,如果全凭自己写会很累。如果你下定决心好好写的话,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论文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有研究性学习的经历,平时的学习是没有这样的效果的。加油

同学 这方面的资料 真心的不好找啊。 写论文不是说题目很前 就可以的。你得想到你写的后果啊。英语专业的需要原创 可以联系我

毕业 论文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前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而论文的题目确定工作则是毕业论文管理中的首要环节。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本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一) 1. 浅析 广告 翻译中的 文化 顺应处理 2. 从文化角度分析中美房地产广告的差异 3. 浅析动画《加菲猫》和《加菲猫之双猫记》中的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 4. 圣经原型解读《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5. 论《卡斯特桥市长》中哈代的进化向善论思想 6. 顺从的女人——分析《荒凉山庄》中埃斯特的形象 7. 从中美传统节日对比看节日的文化内涵 8. 成人的童话——《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象征主义的体现 9. 简析网络时代英语全球化 10.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11. 从社会文化价值方面比较中美情景喜剧差异 12. 论《喧哗与骚动》中昆丁的宿命 13. 《蝇王》的启示:理性的呼唤 14. 中文旅游文本英译中的歧义现象分析 15. 从中美婚宴差异看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16. 影响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口语输出的因素 17. 《走出非洲》:走出迪内森的矛盾态度 18. 旅游宣传资料中的误译与解决 方法 19.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华顿《纯真年代》中的埃伦 20. 电子词典与 英语学习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二) 1. 英语习语与 ____ 2. 《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爱米利亚性别身份分析 3.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欣赏幽默翻译 4. 英语缩略语及其语用功能 5. 英专和非英专学生 英语 作文 中错误的对比研究 6. 武汉方言对英语语音的影响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7. 中西行星命名的文化探源 8. 英语新闻中的新词 9. 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对“三美”理论的探索 10. 从电影《七宗罪》浅析原罪 11. 浅论体态语的社会功能 12. 中西 思维方式 差异对中英语篇的影响 13. 中国和西方国家婚俗的比较 14. 浅析合作原则的违背在广告语言中的运用 15. 浅析电影《推手》中中美家庭的文化冲突 16. 从广告语言看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 17. 用言语行为理论浅析英语广告中的双关语 18. 论新闻英语汉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策略 19. 以Of Study(《论读书》)的两个中译本为例浅析译者主体性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三) 1. 广告语言模糊性的语用研究 2. 利用美剧进行 英语听力 自主学习 3. 大学生 英语口语 学习动机研究 4. 从文化视角看中国白酒广告 5. 从功能翻译看《围城》英译本中文化信息的传递 6. 对《达罗卫夫人》中克莱丽莎和塞普提默斯形象的研究 7. 公示语汉译英错误及对策探析 8. 探究美国安利公司的 企业文化 :基于其网站内容的文本分析 9. 运用写长法促进 英语写作 能力的提高 10. 中美“面子文化”对比分析 11. 英汉恭维语和告别语的对比分析 12. 英汉爱情隐喻的对比研究 13. 新闻英语汉译的翻译技巧浅析 14. 中美家庭文化比较 15. 从文化的角度浅析中美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的差异 16. 华中农业大学英语专业学生高级英语学习状况调查 17. 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馈赠礼仪刍议 18. 解读《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19.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消费主义 20. 从戴姆勒克莱斯勒事件看文化因素对跨国企业合并的影响 21. 对中美离岸外包过程中跨文化交际案例的分析 22. 从"老友记"中看合作原则在英语称赞语及其回应语中的应用 23. 浅论美国文化与美语词汇 24. 英汉植物词语联想意义的跨文化对比 25. 一个被忽视的“准则英雄”——论《永别了,武器》中的女主人公凯瑟琳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四) 1. 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反战文化研究 2. 中国英语热的真相——文化帝国主义 3. 中美恭维语对比研究 4. 论民族中心主义与美国媒体近年来涉华报道 5. 从弗大枪击案看美国的枪支问题 6. 《推销员之死》中威利与比夫的父子关系 7. 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看杨克的悲剧根源 8. 从正负值面子理论简析中美面子差异 9. 中国菜名翻译中的文化翻译策略 10. 从旧南方到新南方——斯佳丽·奥哈拉在内战前后的成长历程 11. 探究家乐福公司的企业文化:基于其网站内容的文本分析 12. 汉语对英语写作词汇的负迁移作用 13. 《美国悲剧》的消费文化分析 14. 从二语习得角度对比分析英语习语学习中的翻译导向模式与文化导向模式 15. 礼貌原则在英文商务信函中的应用 16. 南方哥特式小说特征在《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体现 17. 城市公示语的汉译英探索 18. 归化与异化理论在汉语 歇后语 翻译中的应用 19. 《婚礼的成员》中弗兰淇·亚当斯双性同体现象的研究 20. 论《喜福会》中的文化冲突与共存 猜你喜欢: 1. 英语系文化类毕业论文 2. 本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3.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文化 4. 翻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5. 英语语言学论文题目参考大全

当然可以的啊~!没有问题的!你说的还是一个很好的题材呢。

归化异化论文开题报告

翻译硕士怎么写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以下是我整理的翻译硕士怎么写开题报告,欢迎阅读。

1、选题意义和背景。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企业的对外联系也日益增多。中国企业要想打入国际市场,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企业网站或宣传册上的企业简介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阅读企业宣传资料,读者可以看出企业外宣材料既有关于企业的基本信息介绍,也有企业所做的文字上、句法上、结构上的这染来达到推广企业、大市场的目的。汉语企业外宣材料的翻译在英译过程中会涉及到与目的语不同的语言习惯、行文方式以及文化因素、社会政治因素、心理因素和审美因素等,这就需要译者对原文本做出适当调整,从内容和形式上对语篇进行重构,以此实现对交际意图的顺应。根据赖斯的文本类型说,本文有三种类型,分别是“信息型”、“表达型”和“诱导型”.笔者认为,企业外宣翻译属于“信息型”和“诱导型”文本兼而有之,而且更侧重于“诱导型”.因此,外宣翻译要更加注重文本的交际功能,要更多的考虑如何使译文所传递的信息更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并让读者产生共鸣,继而付诸行动,实现译文预期的功能。

比利时语用学家维索尔伦(Verschuem)提出了顺应论,将语言的使用过程看做语言为顺应不同的交际目的和交际对象进行动态选择的过程。因而可以从顺应论的视角研究语言使用。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方式,也可以从顺应论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优秀的企业宣传材料不仅会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还会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因此任何一个想打入国际市场的企业务必在其外宣材料的翻译上做足功夫。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历史渊源、生活环境的不同,译者在翻译企业外宣材料时为了获取目的语读者的认可并激发他们付诸行动,就要顺应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审美习惯以及心理因素、文化因素等对原文做出形式上和内容上的调整,而这一顺应的过程也是语篇重构的过程。本文突破性的将顺应论与语篇重构结合起来,并结合西麦克展览公司宣传材料和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宣传材料及其翻译,试图从顺应论的视角分析企业外宣翻译中的语篇重构现象。

2、论文综述/研究基础。

1987年维索尔伦(Verschueren)提出顺应论之后,在语用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不久国内学者就将其引进到中国来。国内学者不仅从理论层面对顺应论进行研究和探索,而且将顺应论应用到翻译理论和实践、外语教学、二语习得、文化传播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中,成果最大的当属顺应论对翻译理论和其应用的研究。我国真正将顺应论引入翻译研究开始于21世纪初。

1 国外顺应论研究状况。

比利时语用学家维索尔伦(Verschueren)在《IprA工作文集》(IprA WorkingDocument 1) (1987, 45-48)中发表了一篇名为《作为顺应论的语用学》,标志着顺应论的提出。1995年,他较为详细并系统地在他主编出版的第一本《语用学手册》(handbook of Pragmatics)中对顺应论进行了进一步阐述。他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语言为顺应不同的交际目的和交际对象进行动态地选择的过程。他将语用学描述为关于语言整体的、功能性综观,并将语用学定义为语言和交际在认知、社会与文化方面的研究。1998年,阿萨卡瑟(AsaKasher)主编的《语用学的关键概念》Pragmatics;: Critical Concepts)论文集中,维索尔伦发表了一篇名为《交际动态过程的语用模式》(v4 Pragmatic model for the dynamatics of communication )的文章,主要研究了顺应论中顺应的动态性。1999年,在他的专着《语用学新解》(Understaning Pragmatics)中,维索尔伦强调了语用学的地位和作用,这本书的出现标志着顺应论走向成熟。该书主张把语用学当作一种研究视角,突破了以往学者将语用学看作语言学的一个核心分支(语音学、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的看法,而认为语用学是一种语言功能的视角或纵观,贯穿于语言学研究和使用的方方面面,可以照应到语言的各个层次。运用这一视角,可以研究不同的语言材料。这是一种研究方法上的革命,可以为语言的不同层面进行语用分析,也为语用学的学科性质进行了重新定位。

2 国内顺应论研究状况。

钱冠连是国内第一位将顺应论引入中国进行研究的学者。在他发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上的《语用学:语言适应理论----Verschueren语用学新论评述》(1991,62-66)的文章中,将维索尔伦对语言适应包括五个方面,即适应的对象、层次、阶段、领悟程度和适应策略进行了分析,并且就语言适应、选择和语言功能综观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真分析对比了维索尔伦的语用学新论和以往的语用学的区别。他还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上发表了一篇《语用学:统一连贯的理论框架〈如何理解语用学〉述评》(2000,230-232),该文章首先解释了语用学综观论的理论源头。维索尔伦从Morris的理论中得出了任何规则里都有语用成分,也能从不同的语言成分中审视到语用视角。其建设性意义体现在将语用学从语言学的并列学科出分割出来,使其不再属于语言资源的语言学,而是加入到语言使用的语言学去,作为是一种语言综观和视角来研究和使用,这不仅仅可以解决语用学问题,还为今后人们从语用学角度解释其他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国内除钱冠连外,2007年何自然主编的《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一书也对维索尔伦的顺应论进行了详细介绍和评述。和以往语言学及语用学着作不同的是,该书紧紧把握住语用学研究与发展的方向,集语用学的三个前沿理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为一体来向国内读者进行西方翻译理论的介绍。

关于顺应论的部分,该书介绍了顺应论的理论来源、顺应论的三个核心概念、顺应论的视角观、顺应论的分析维度、顺应论的应用等。本书中理论与实例有效结合,为读者展现了顺应论的完整框架及其应用。该书指出,顺应论是宏观语用学的核心,顺应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和探讨语用学的全新视角。谭晓晨发表在《外语与外语教学》上的《语境的动态研究一--维索尔伦的语境适应论评介》(2000, 50-52)中介绍了维索尔伦的语境适应论,探讨了语言和语境互为构建的动态关系,指出动态生成的语境观是对传统语境研究及时而必要的补充。孙炬发表在《山东大学学报》上的《维索尔伦顺应论的语言哲学观》(2007,51-55)从语言哲学的立场阐释了维索尔伦的顺应论。语言的使用是哲学立场的反映,纵观维索尔伦的语用思想,折射出体现在意义观、心理认知观和语境观三个方面的语言哲学。此外,刘正光、吴志高从哲学、心理学以及语言学的角度论述了顺应论的理论基础,除了对语言顺应论做出肯定,他们还指出“将‘顺应’看成一把万能的朗匙,以解释所有的语言运用,有运用过度之嫌”(李元胜,2007:124)。

中国学者不仅专门对顺应论进行研究,还将其与其他理论结合或者将顺应论应用到不同的领域。在利用顺应论对其他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顺应论对翻译的研究占据多数。

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有的学者侧重于顺应论对翻译理论研究的启示,戈玲玲在发表在《外语学刊》上的《顺应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兼论语用翻译标准》(2000,7-11) -文中,为我们展现了语用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程,它超越了以往语言学研究的框架,将翻译看作是一种动态的信息交流活动。文章还指出,根据顺应论,语言和语境之间的顺应是一个相互的过程,两者可以相互影响,同样,翻译作为语言转换的过程,也会涉及到原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相互顺应,这种顺应应该以满了交际双方的需要为目的,对交际语境、语言的选择和语言结构做出改变。

有的学者从顺应论的角度分析翻译策略和方法,王建国发表于《外语研究》上的《从语用顺应论的角度看翻译策略与方法》(2005,55-59) -文中,针对国内外翻译界对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的争论,他指出直译、意译、归化、异化只是翻译方法,而不是翻译策略,动态顺应才是翻译策略。同时,他还指出翻译的过程和结果是动态顺应的过程和结果。

顺应论在与翻译结合的过程中,学者们除了从翻译理论研究的角度分析和阐释顺应论对翻译研究的意义外,还将顺应论应用到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去,比如文学作品译作分析、应用文本译作分析,同时还有学者将顺应论与语用策略研究、外语教学研究、跨文化交际等方面联系起来。

叶苗在其着作《应用翻译语用观》COn Pragmatics Translation from the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中,首先对应用翻译进行了定位,然后从语用学的角度研究应用翻译。同时她主张以顺应论为基础来讨论和解释异化,并以《选美中国》为例,结合应用翻译中“异化”和“归化”之争,提出了在对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应用文本翻译时,译者可以采取异化策略,担负起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扩大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语境、认知语境,激发他们对中国文化和传统的兴趣和探索,增强我国软实力。

纵观国内顺应论的研究现状以及顺应论与翻译结合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在顺应论对翻译的结合方面,研究者几乎都是从文学翻译、应用文翻译的角度进行研究,而且很多研究还是局限于维索尔伦顺应论的推介和重申,缺乏创新点,并且对理论的适用范围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导致了顺应论在很多领域的误用和滥用。

3、参考文献。

Reiss, Katharina. 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 Potential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Verschueren, Jef.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戈玲玲。《顺应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兼论语用翻译标准》[J].黑龙江,外语学刊。2002 (3) :7-11.

公海燕《顺应论视角下广告翻译研究》。2012.

何自然。Pragmatics and CE/EC Translation [J].北京‘外语教学。1992 (1) ; 19-25.

何自然。《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胡芳毅,贾占波。《外宣翻译:意识形态操纵下的改写》[J] ?上海,上海翻译。2010⑴:23-28.

蒋澄生,廖定中。《语用学需要“顺应”潮流--顺应论的几个关键概念述评》[J].广州,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5 (1) : 68-71.

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公司。2012.

李明。《商务英语翻译(汉译英)》[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李元胜《顺应论在中国的研究综述》[J].成都,成都大学学报 2007⑶:123-126.

刘恩祥,刘颖,李哲。《论语言顺应的动态性一基于广告语言的分析》[J].佛山,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1) :70-73.

卢立程《企业对外宣传材料翻译中的语篇重构》[J].肇庆,肇庆学院学报。2007⑶:53-56.

钱冠连。《语用学:统一连贯的理论框架--J. Verschueren〈如何理解语用学〉述评》[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 :230-232.

钱冠连。《语用学:语言适应理论一“Verschueren语用学新论评述》[J]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1):61-66.

孙炬。《维索尔伦顺应论的语言哲学观》[J].济南,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6) :51-55.

潭晓晨。《语境的动态研究-维索尔伦的语境适应论评介》[J].北京,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 (6):50-52.

王建国。《从语用顺应论的角度看翻译策略与方法》[J].南京,外语研究。2005(4) :55-59.

叶丽萍《顺应论在企业简介汉英翻译中的应用》。2012,叶苗。《应用翻译语用观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张运桥,严敏芬。《语用三观: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评介》[J].广州,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9(3) :36-38.

4、论文提纲。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国外顺应论研究状况

国内顺应论研究状况

3 顺应论简介

顺应论的三个核心概念

变异

商讨性

顺应

顺应论的两个分析维度

语境因素的顺应

语言结构顺应

顺应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4 从顺应论的视角看企业外宣翻译中的语篇重构

企业外宣翻译的文本和语言特点

语篇重构的概念

从顺应论的视角看形式的语篇重构

语篇衔接和连贯方式与形式的语篇重构

语言风格与形式的语篇重构

从顺应论的视角看内容的语篇重构

心理世界与内容的语篇重构

文化现象与内容的语篇重构

社会规范和政治制度与内容的语篇重构

5 结论

5、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本论文选取了两篇企业外宣材料,分别是《西麦克展览公司简介》和《海天味业网站宣传资料》,并由本人对其进行翻译。根据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顺应论的相关分析维度和语篇重构的两大类型,分析译者为顺应目的语读者的语言习惯、文化背景、社会规约和心理因素等所做出的调整。

6、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本文以顺应论为基础,结合语篇重构的概念,分析了西麦克展览公司宣传材料和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宣传材料英译过程中的语篇重构现象。企业外宣材料不仅仅涉及到基本信息传达,而且涉及到企业文化、价值观念、影晌力的传递。因此企业外宣翻译不是简单机械地表达和传递信息,还要从目的语读者的角度对原文作出调整,使目的语读者在阅读外宣材料时被其所传递的企业信息所吸引,继而激发他们采取行动。因此,译者为了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审美习惯、思维方式、文化背景要对原文进行内容上和形式上的语篇重构。包括语篇衔接与连贯方式的顺应、语言风格的顺应、心理世界的顺应、文化现象的顺应以及社会规范和政治制度的顺应。同时译者为了达到以上这些顺应的目的,选择顺应的过程中也包含了对原文从词语、句子结构、篇章衔接以及内容上进行重构。

对于企业的外宣翻译,只有设身处地地从目的语读者的角度去思考和翻译,巧妙地对原文进行语篇重构来顺应目的语读者的语言和文化,才能激发读者付诸行动,为企业的形象宣传和经济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7、预期的结果。

企业外宣翻译要通过对原文进行语篇重构来顺应目的语社会的语言语境、心理世界、社交世界、文化世界等,才能更好地实现外宣翻译的交际功能,达到良好外宣效果。

开题报告主要是如何定题的过程,加上现阶段对整个论文完成的具体计划

浅析网络词汇翻译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王宗炎a. 音译和义译。 翻译通报,Vol. I , 译名论集。 张岂之,周祖达主编。 西安: 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2.王宗炎b. 漫谈译名。 翻译通报,Vol. II (5) . 同上3.卢欣渝。科技新词汇译名的统一性———漫谈因特网词汇[J].中国科技翻译。1999.(11)。 4.刘英凯。归化———翻译的歧路[A].杨字俭、刘学云编。翻译新论[C].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5.张政。 简论计算机词汇汉译中的'两种状况。 中国翻译,1999 (6)6.纪春。 简论计算机与网络词汇的翻译。 中国科技翻译,2001(1)7.谭惠鹃。从文化的差异与渗透看翻译的异化与归化[J].中国翻译。1999.(1)。 8.徐丹。文化融合中的语言异化问题[J].中国翻译。2000.(5)。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 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 查阅参考论文提纲 查阅更多的毕业论文致谢 相关毕业论文格式 查阅更多论文答辩 了解相关论文写作 查阅更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

我也选的翻译,这个还算好写的

翻译的归化和异化论文

翻译的归化与异化(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and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虽由韦努蒂所提出的,而这一术语又直接来源于德国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 Schleiermacher(施莱尔马赫)1813 年宣读的一篇论文。施莱尔马赫在《论翻译的方法》中提出的两种翻译途径,即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韦努蒂(2001:240)对归化翻译的定义是:遵守目标语言文化当前的主流价值观,有意对原文采用保守的同化手段,使其迎合本土的典律(canon)出版潮流和政治需求。。韦努蒂(2001:240)对异化的定义概括起来就是: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异化翻译是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即努力做到尽可能地保持原作的风味,使源语文化的异国情调得以存续,为了使目的语读者能够领略到“原汁原味”的异域而不惜采用不符合目的语的语言规范。总体来说,归化认为译文应以目的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异化则主张应以源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这里所谓的“归宿”都不仅仅只是语言层面的,而更是跨文化意义上的。异化归化从语言形式和文化内容两个层面上来考察问题,可以兼容并存于同一次翻译行为之中,因此,异化和归化除了排斥性和对立性之外,更有兼容性和并存性的一面。

这种问题 怎么会有人会呢! 就等于是问大海里有多少个鱼一样!

翻译的归化/异化 (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and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是在1995年由美国学者(文努迪)所提出的,而这一术语又直接来源于德国学者Schleiermacher(施莱尔马赫)1813年宣读的一篇论文。Schleiermacher着重探讨了翻译与理解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指出翻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让读者靠近作者(异化),另一种是让作者靠近读者(归化)。如果让读者靠近作者的语境,他就能感受到异国的情调。归化和异化是将语言层次的讨论延续升格至文化、诗学和政治层面。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文学翻译除“五四”后十余年异化译法一度占上风外,大部分时间还是以归化译法为主调。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翻译界受西方翻译理论的启发,对异化、归化进行了重新思考,异化译法开始受到重视。归化策略 (domesticating method)归化是采用民族中心主义态度,是外语文本符合译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译语文化。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心中既要想着原作及原作作者,尽可能的把原文的内容和风格准确而生动的表达出来;同时,译者还要想着译文的读者,翻译出来的东西要尽可能接近读者,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例如: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lion in the way 拦路虎 one’s boots 拍马屁 cuts diamond 棋逢对手 flash in a pan 昙花一现 one foot in the grave 风烛残年 grow like mushrooms 雨后春笋 boy is a boy,two boys half a boy,three boys nobody.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异化是指对文化价值观的偏离主义的压力下,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境。异化译法的核心,就是尽量传译原文的“异质因素”,具体说来,就是要尽量传达原作的异域文化特色,异语语言形式,以及作者的异常写作手法。① 异化可以在语音层上出现。例如:ballet译作“芭蕾舞”cigar译作“雪茄”laser过去译成“莱塞”,现译作“镭射”、“激光”目前大街小巷都风行的“卡拉 OK”等。 ② 异化可以在词语层出现。例如:“crocodile tears”译作“鳄鱼的眼泪”“an olive branch”译作“橄榄枝”“sour grapes”译作“酸葡萄”“the cold war”译作“冷战”等等。 ③ 异化可以在句子结构层次出现。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是公认的佳译,其中就运用了不少“欧化句式”例如:在《哈姆雷特》第一幕第三场中,波洛涅斯告诫女儿不要轻信哈姆雷特时说:“You speak like a green girl.Unsifted in such perilous circumstance.”朱生豪将其译为:“你讲的话完全像是一个不曾经历过这种危险的不懂事的女孩子。” 异化揭示了深层含义,又再现了原文的表层形式,一方面丰富和完善了汉语的表达力,使表达意思的手段更准确,更多样化;另一方面,也为我们了解西方文化打开了一扇窗户。

“归化”,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用本民族的方式去表现外来的作品;

“异化”则认为既然是翻译,就得译出外国的味儿,保持“原汁原味”。

归化:

异化: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