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潮州饮食文化论文

发布时间:

潮州饮食文化论文

一、 潮汕美食的特点 各个地方的饮食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当地人赖以生存的地理自然环境、人文风俗及悠久的传统历史文化。潮汕美食作为潮汕文化的一个部分,它的特点的形成,同样是取决于这些重要因素。 潮汕地区濒临南海,地处平原,水土肥沃,气候温和。而传统的潮汕文化,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有着深厚独特的文化底蕴,那么在此基础上孕育出独具特色现今誉满全球的潮汕美食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总结起来可概括为五点:以烹制海鲜见长、崇尚清淡和原汁原味、制作精巧、小吃众多、注重食疗养生。二、潮汕美食的特点与潮汕文化的联系(一)潮汕平原所面对的滔滔大海,是丰富的海产品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源泉。潮汕地区盛产海鲜,在“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一人类生存规律的支配下,潮汕在很古远的年代,便有了喜食海鲜的习惯。潮汕人喜食海鲜的习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潮汕饮食文化的特色,当潮汕菜逐渐形成、发展的时候,这种特色自然也就成为潮州菜的一大突出特点。潮汕菜擅长烹制海鲜的特点,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海鲜类菜肴,在潮州菜中占有很大比例。第二方面,便是潮州菜烹制海鲜的烹调技艺多样且精细。潮菜擅长烹制海鲜的特点,可以说是潮州菜之所以深受人们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以烹制海鲜见长这一特色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潮汕人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的地方习俗的影响。 (二)潮汕传统文化中首推崇尚平和忠恕,亲朋邻里同僚之间,主张诚信仁义,朴素淡雅;对仕途和钱财,不求过份奢望,知足常乐,讲求淡泊以明志。所以潮汕美食的第一个特点——崇尚清淡、保持原汁原味是中庸之道长期熏陶的结果,通过美食的特色反映出来。(三)潮汕人民是一个勤劳而心灵手巧的群体,潮汕地区自古人多地少于是便逐渐形成精耕细作的种植技术,所谓潮汕农民“种田如绣花”就是这种耕作技术的生动写照。这也带动了潮汕美食烹饪制作技术的发展,人们经过长期的烹饪实践并博采海内外各地名食的精华,形成的烹饪方法有焖、炖、煎、炸、焗、灼、烧、蒸、炒、泡、扣、滑和淋等10几种,且极其讲求刀功,使潮汕美食形成了第二个特点:制作精巧,色、香、味、形、名俱佳。(四)潮汕人历来有尊神、祭拜的风俗——潮汕地区各类祭拜的节日颇多,每到过节,平时节衣缩食的人家,才买点肉,整治祭品,先敬神,后改善生活。在那个在经济不发达和封建社会的漫长年代里,潮汕地区自然灾害频繁,而且人多地少,经济极不发达,有一些贫苦人家甚至很难满足自身生活。因此,过节,对人民生活可以说是一种饮食调节,但也使贫苦人家不堪重负。加之,潮汕人民来年有“勤俭持家”的传统。于是,潮汕人便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心灵手巧的特长,从既能节俭又讲排场的角度出发,精心制作出诸如各类菜粿、笋粿、萝卜粿、荷兰薯粿、春饼、蕃薯丝酥、寿桃、桃粿等美味可口、形神兼备的供品来。那些连大米都紧缺的人家,则以薯粉代米作粿皮,于是又有了韭菜粿、各种菜、豆馅的无米粿、水晶球和蚝烙、丝瓜烙、马蹄烙等各类小吃。可以说,潮汕小吃中的各种包点、粿品、酥、饼、烙类,其初衷出于俭朴节约的敬神供品,经过名师长期的研制,演变、制作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潮汕美食文化,成为潮汕美食中的第三个特点:小吃尤多,富有地方风味和美食特色。其中有些已成为潮汕名美食、名小吃,蜚声海内外。(五)潮汕文化十分讲究养生之道,这在潮汕美食中也得到充分体现。潮菜极为重视汤品,但它与粤菜老汤的浓稠和只在餐前饮用不同。潮菜汤品极其追求清淡鲜美和营养价值,中有多款药膳。在潮汕美食中,一般每餐都要配备几道独具特色的汤品,间插在整个筵席过程中间。这样干湿搭配,浓淡相间,既转移口味,增进食欲,又清肠洗胃,化淤保健。药膳中有虫草水鸭、当归乌鸡、洋参珠鲍、薏米水鱼等等,都是既美味又滋补的炖品。潮汕人喜爱喝茶,且形成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功夫茶,也体现出了潮汕人重视养生的文化传统。

给你提供些参考资料吧——潮州菜的文化内涵(一)顺应自然之时序 在潮汕人的饮食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当时”和“应节”这两个概念。“当时”的水产,“当时”的蔬菜瓜果,总被认为是最好吃、最能接受的。一般菜馆酒楼,也总以“应时好菜”、“时菜”、“时鲜”相标榜,用来吸引顾客。什么叫“当时”?“当时”就是顺应时序。比如龙虾、黄虾盛产于春末至夏季,这时吃这两种虾最相宜;秋季到冬季,则是吃沙虾的时节。又比如吃笋应当在五、六月,一过八月便只能“吃竹竿”了。这既积累了潮汕人长期的饮食实践经验,也积淀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智慧。什么叫“应节”?“应节”就是配合岁时节序而必须进食的食品。比如潮汕各地普遍有过年吃鼠曲粿的习俗。鼠曲又名黄花曲粿,为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叶面有白色茸毛,花黄麦色。这是一种野菜,性平、味甘。鼠曲粿就是用鼠曲草掺和糯米粉为皮、再包以甜馅做成的食物。为什么过年必须吃它?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日(指农历三月三日,因为气候关系,鼠曲生长荆楚较潮汕为迟),取鼠曲菜汁作羹,以蜜和粉,谓之龙舌(米字旁+半),因厌时气”。这一条记载说明这种食俗起源很早,覆盖面也较广,同时也说明食鼠曲是为了“厌时气”。“厌”具有镇压妖邪的意思。“厌时气”也即是在过年时驱走邪气,迎来福气,将饮食同趋利避害结合起来,同时令结合起来。又比如人日(正月初七日)潮汕人要吃“七样羹”,即将七种当令的蔬菜做成一碗菜来吃。这一习俗起源也较早,《荆楚岁时记》有载,也有庆祝新年回春的寓意。我国逢年过节总有一些“应节”食物,如正月初一饮屠苏酒,元宵食汤圆,端午节吃粽,中秋节吃月饼,九月九食重阳糕等等,有的在潮汕稍有改变,有的仍然原样保存。后人根据种种传说对这些应节食品添上一些想象与附会,但是从根本来说,它们仍然只是人们对时序流转在饮食上所作的一种回应。 (二)保持自然之本真 人类在生活中必须适应自然,否则便将不利于人类自身;但是人为了更好生活,又不得不对自然进行一定的改造和加工,如辟地为田、伐林作路、建池蓄鱼、播土种谷之类。饮食也是人类对自然的一种加工。好好的一头野兽,你要“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将野兽捕猎到手后还要劈开来吃,烧熟来吃,这不是对自然的加工是什么!但是这里有一条原则,即不能滥砍伐,滥捕滥杀。超越人类的合理需要而摧残自然,古人将它叫做“暴殄天物”,同样将受到自然的无情惩罚。 潮州菜是一种美食,意味着对自然有更精细的加工,但是在精细加工之中又尽量做到在菜肴的形、色、味、香诸方面保持自然之本真,这显然导源于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 比如菜的形状。潮汕筵席中上龙虾、上全鸡、上全鱼,虽然它们都是经过精心烹制的,上盘仍然要砌成龙虾、鸡、鱼的原状,头、脚、尾,一样也不能缺少。这样作的用意固然一方面是表示尺其所有,倾心待客,另一方面也有展示自然,归回自然、感谢自然赐予的深层寓意。潮菜中还有一些仿真点心,如寿宴中用姜薯泥作成佛手、寿桃等形状,也是模仿自然,表明我们的饮食取自自然,源于自然,人们与自然不可分割,联成一体。汕头龙湖宾馆作出的姜薯金鱼、彩兔生动逼真,一上席摄影机便拍个不停,这便是一个例子。比如菜的色泽,潮州菜在色泽上追求的不是五彩斑谰,而是鲜亮。鲜亮也就是生命的颜色,自然的原色。潮汕人炒青菜,最讲究“厚油热鼎”,只有用这样的方法热炒、快炒,菜蔬才能保持青翠,使人乐于亲近。林语堂谈到,西方人吃蔬菜,要吗做成“色拉”生吃,要吗就是将菜烧得极烂,粘乎乎一片。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两者有不同的文化背景。 再如菜肴的香和味。前面我们谈到潮州菜最注重食料的原汁原味,现在再以吃蛇做个例子。潮汕古属越,先民曾经把蛇当作图腾,因而有些地方还留下祀蛇的习俗,吃蛇之风不盛。近数十年来,大约是受到广州一带的影响,加上蛇肉有祛风活血、除疾去湿、补中益气的功能,吃蛇也在潮汕渐渐流行。同样是吃蛇,广州一带是“秋风起,吃蛇羹”,潮汕在多数情况下仍然是以蛇骨熬汤,将蛇肉切片“生(火+足)”来吃。比较来看,显然潮汕吃蛇的办法更“近自然”。 (三)感受自然之情趣 潮汕人的饮食习俗许多方面充满着自然情趣,尤其在大众饮食即俗文化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比如普宁有一种小食叫做炸豆干,即是将豆浆与薯粉按一定比例做成豆干,即炸即吃,食时蘸以韭菜、盐水,有的也用红糖沾着吃,非常可口。吃炸豆干的要点是“烫”,最好是蹲在靠近油锅的小摊上吃,即使是寒冬腊月,也能够使人沁出热汗。潮人有竹枝词说:“脆皮嫩肉热腾腾,数九寒天汗微生,富人吃巧穷吃饱,各自领略故乡情”。又说:“村前路口一摊摊,油热炉红炸豆干。酱辣天寒头冒汗,品尝不论民共官”。也即是说,至少在吃炸豆干这一点上,穷人和富人、民与官暂时是完全平等的。很显然,这种食俗更接近自然,更接近人性。说来也怪,有人将这种著名小食也引进潮州筵席,但是无论你怎样遵制,怎样改进,总令人觉得不那么合口,不那么诱人。因为,它失去的不是别的什么,而是那种至关重要的随随便便的自然风味。

朋友,你过潮汕地区吗?品尝过潮汕小吃吗?说起潮汕小吃,那可是多种多样,说也说不完;它不仅样式多,而且各有特色。就拿潮汕蚝烙说吧,它可是我最喜欢的潮汕小吃喔!蚝,是我们潮汕的特色水产,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被誉为&ldqu;海里的牛奶&rdqu;。最有吸引力的美食当数汕头的蚝烙。蚝烙是以鲜蚝粒加鸭蛋薯粉做原料,在平底锅中翻煎而成。一边煎一边吃一边饮,别有一番风味。 蚝烙的主要调料是葱粒、味精、鱼露及新鲜鸭蛋,品尝蚝烙时则要放上洗净切碎的青青翠翠的芫荽,配上的酱碟便是沙茶和鱼露。食蚝烙时不仅可以品尝到蚝烙外酥内嫩,香脆鲜美的味道,还可观赏到蚝的圆润肥大,鸭蛋的金黄色泽的诱人外型。 记得有一次爸爸带我去吃蚝烙,那里人很多,我看见那个做蚝烙的厨师熟练地打着蛋,在平底锅里倒上油,用大火将锅里的油烧得滚烫,然后把和着生粉的鲜蚝适量地倒入油锅中,接着将打好的蛋轻轻淋上去,不一会儿,生粉就结成了一张大饼似的块状,颜色也逐渐由浅变深了。这时,厨师把大片的蚝烙铲起,将它翻个底朝天,那油泡泡还在欢快地跳动着,只见翻过的那一面已经呈金黄色。厨师时不时地翻动着,一阵子后,再将大片蚝烙切成几块,再炒几下,撒上一层翠绿的芫荽,香喷喷的蚝烙就做好了。我兴致勃勃地尝了一块蚝烙,它的口感真是名不虚传的鲜美酥香,酥而不硬,脆而不软。吃正宗的蚝烙,当然少不了一碟新鲜的鱼露啦。蚝烙炒得滑滑软软的,表皮酥脆爽口,里层鲜嫩柔软,融入了微微的蛋香又不失海鲜的味道,实在妙!再加上鱼露特有的咸味,不知该怎么形容它的香呀!蚝烙只是众多潮汕小吃中的一种,还有手打牛肉丸、达濠鱼丸、水晶球&hllip;&hllip;多得我都数不过了。潮汕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如果你到潮汕,除了观赏风景,一定要尝尝我们这儿的特色小吃,那才叫不枉此行啊! 我们潮汕地区的牛肉丸是中华名小吃,来汕头游玩的人若没有品尝一碗牛肉丸,就像去了北京没进全聚德,到了天津不吃狗不理包子一样,如入宝山空手而归。潮汕牛肉丸历史悠久,细分可分为牛肉丸、牛筋丸二种,都是圆溜溜的,煮熟后都是褐色的。牛肉丸肉质较为细嫩,口感嫩滑,牛筋丸是在牛肉里加进了一些嫩筋,很有嚼头。现在有些店铺门口坐着二位厨工,各自手里握着两根粗大的铁棒在“啪啪啪”地捶打着将要做牛肉丸的牛肉泥,仿佛在郑重声明本店的牛肉丸货真价实,真是绝妙的活广告。牛肉丸的标准吃法是牛肉丸粿条汤,一大碗香浓的牛肉汤里漂着几颗牛肉丸,加一把雪白柔滑的粿条和几叶青脆的香菜,牛肉味浓香,真是色香味俱全。吃牛肉丸还是蘸本地特产沙茶酱最地道了。以牛肉丸为代表的潮汕小吃,作为潮州菜的重要组成,近年来在广深珠三角等潮汕人密集的地区,潮汕牛肉丸火锅和牛肉丸汤粉店已遍布大街小巷。作为一种即食美食,牛肉丸等小吃是现有的,那么以什么方式来做成美食又方便操作呢?最直观的就是潮汕众多的特色调料,经过不断的调试和尝试,百年潮香潮汕牛肉丸美食开始成型。现在爸爸和妈妈一有时间,就带我去吃一碗牛肉丸汤,真香真好吃呀!我爱潮汕牛肉丸!汕头是一个美食之乡,除了享誉内外的潮菜,还有许许多多的潮汕小吃,像老妈宫粽球、无米果、牛肉丸等等。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潮汕小吃——肠粉。说起肠粉,首先就要介绍一下蒸肠粉的工具。蒸肠粉的炉具就像一座铁皮小楼房,共有5层,可以同时蒸五条肠粉,每层上面都有一个把手。做肠粉首先用一把刷子把油刷在铁板上,目的是使米浆不会和铁板粘在一起。把刷过油的铁板蒸热以后倒入米浆,左右摇晃,使米浆均匀地覆盖在铁板上,再放进炉具里蒸,直到米浆凝固变成粉皮,就可以把肉馅、鸡蛋、生菜还有鲜虾和豆芽倒在粉皮上,一起蒸到熟。最后加入卤汤、萝卜干粒,一盘香喷喷的肠粉就做好了。吃上一口,真香啊!薄薄的粉皮里面裹着馅料,吃起来又软又香,真爽口!外地的朋友有机会请来尝一尝,一定会让你赞不绝口!

呵呵`我是潮州人` 饮食是人类的本能,人与生俱来地需要并懂得饮食。“民以食为天”,人类要生存,要发展,不能不把饮食当做第一件大事。从求饱,到求好,到求巧,饮食又与人类文明的开始和文化的发展结伴而行。《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于饮食”,视饮食为文化礼俗的开始。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都在自然环境的制约下,努力利用与开拓食物资源,从求饱到求好,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饮食习惯和风俗。饮食习俗成为地域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当社会经济和文化达到一定发展水平,人们在饮食方面便会进一步追求巧——内容的精和形式的美。于是,制作方法日见繁富,加工技术花样翻新,从某一道菜的色、香、味、形、名、意的讲究,到每次用餐菜谱上的冷、热、咸、淡、先、后的配搭,饮食的文化意味越来越浓。饮食习俗的地域特征不断加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达,在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之中,出现了多种特点稳定、地方风味浓郁的地方菜流派。中国饮食文化越发变得纷繁而绚烂。潮州菜在这饮食文化的百花园里,艳丽夺目。在举几个例子!绿豆糕自制法绿豆粉2500克过筛后,加糖2000克,桂花50克拌匀。蒸笼屉内铺上一层纸,将糕粉铺入,压平,撒上细粉,再用油纸压平,切成正方块,蒸熟后冷却即成绿豆糕。如用绿豆制作,需煮烂,去皮挤去水分。鮀城街头探寻“美食地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共有各类老字号企业5000多家,除全聚德、同仁堂等少数老字号企业发展成为享誉国内外的著名品牌外,其他大多数老字号企业都面临人才缺乏、创新不足、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市场开拓能力较弱等困境。为恢复、发展和振兴老字号,商务部决定在3年内重新认定1000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并通过制定必要的扶持和保护政策,全面促进老字号企业的振兴。像国内其它许多地方一样,汕头有着不少老字号,特别是在饮食行业方面有着本土特色的美食老字号,如何挖掘美食老字号的历史文化内涵,弘扬和振兴美食老字号迫在眉睫。探寻鮀城“老字号”:汕头是潮菜美食之乡,汕头也是“百载商埠”,正是汕头历史早期的商业繁荣催生了许多令鲤鱼的搭配禁忌由于鲤鱼及一切鱼类的肉属高强蛋白食物。而咸菜在腌制过程中其含氮物质部分转变为亚硝酸盐,当咸菜与鲤鱼一起煮食时,鱼肉蛋白质中的胺与亚硝酸盐化合为亚硝胺,这是一种致癌物质,可引起消化道癌肿,所以鱼不宜与咸菜同食或配食。

潮汕饮食文化研究总结论文

给你提供些参考资料吧——潮州菜的文化内涵(一)顺应自然之时序 在潮汕人的饮食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当时”和“应节”这两个概念。“当时”的水产,“当时”的蔬菜瓜果,总被认为是最好吃、最能接受的。一般菜馆酒楼,也总以“应时好菜”、“时菜”、“时鲜”相标榜,用来吸引顾客。什么叫“当时”?“当时”就是顺应时序。比如龙虾、黄虾盛产于春末至夏季,这时吃这两种虾最相宜;秋季到冬季,则是吃沙虾的时节。又比如吃笋应当在五、六月,一过八月便只能“吃竹竿”了。这既积累了潮汕人长期的饮食实践经验,也积淀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智慧。什么叫“应节”?“应节”就是配合岁时节序而必须进食的食品。比如潮汕各地普遍有过年吃鼠曲粿的习俗。鼠曲又名黄花曲粿,为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叶面有白色茸毛,花黄麦色。这是一种野菜,性平、味甘。鼠曲粿就是用鼠曲草掺和糯米粉为皮、再包以甜馅做成的食物。为什么过年必须吃它?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日(指农历三月三日,因为气候关系,鼠曲生长荆楚较潮汕为迟),取鼠曲菜汁作羹,以蜜和粉,谓之龙舌(米字旁+半),因厌时气”。这一条记载说明这种食俗起源很早,覆盖面也较广,同时也说明食鼠曲是为了“厌时气”。“厌”具有镇压妖邪的意思。“厌时气”也即是在过年时驱走邪气,迎来福气,将饮食同趋利避害结合起来,同时令结合起来。又比如人日(正月初七日)潮汕人要吃“七样羹”,即将七种当令的蔬菜做成一碗菜来吃。这一习俗起源也较早,《荆楚岁时记》有载,也有庆祝新年回春的寓意。我国逢年过节总有一些“应节”食物,如正月初一饮屠苏酒,元宵食汤圆,端午节吃粽,中秋节吃月饼,九月九食重阳糕等等,有的在潮汕稍有改变,有的仍然原样保存。后人根据种种传说对这些应节食品添上一些想象与附会,但是从根本来说,它们仍然只是人们对时序流转在饮食上所作的一种回应。 (二)保持自然之本真 人类在生活中必须适应自然,否则便将不利于人类自身;但是人为了更好生活,又不得不对自然进行一定的改造和加工,如辟地为田、伐林作路、建池蓄鱼、播土种谷之类。饮食也是人类对自然的一种加工。好好的一头野兽,你要“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将野兽捕猎到手后还要劈开来吃,烧熟来吃,这不是对自然的加工是什么!但是这里有一条原则,即不能滥砍伐,滥捕滥杀。超越人类的合理需要而摧残自然,古人将它叫做“暴殄天物”,同样将受到自然的无情惩罚。 潮州菜是一种美食,意味着对自然有更精细的加工,但是在精细加工之中又尽量做到在菜肴的形、色、味、香诸方面保持自然之本真,这显然导源于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 比如菜的形状。潮汕筵席中上龙虾、上全鸡、上全鱼,虽然它们都是经过精心烹制的,上盘仍然要砌成龙虾、鸡、鱼的原状,头、脚、尾,一样也不能缺少。这样作的用意固然一方面是表示尺其所有,倾心待客,另一方面也有展示自然,归回自然、感谢自然赐予的深层寓意。潮菜中还有一些仿真点心,如寿宴中用姜薯泥作成佛手、寿桃等形状,也是模仿自然,表明我们的饮食取自自然,源于自然,人们与自然不可分割,联成一体。汕头龙湖宾馆作出的姜薯金鱼、彩兔生动逼真,一上席摄影机便拍个不停,这便是一个例子。比如菜的色泽,潮州菜在色泽上追求的不是五彩斑谰,而是鲜亮。鲜亮也就是生命的颜色,自然的原色。潮汕人炒青菜,最讲究“厚油热鼎”,只有用这样的方法热炒、快炒,菜蔬才能保持青翠,使人乐于亲近。林语堂谈到,西方人吃蔬菜,要吗做成“色拉”生吃,要吗就是将菜烧得极烂,粘乎乎一片。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两者有不同的文化背景。 再如菜肴的香和味。前面我们谈到潮州菜最注重食料的原汁原味,现在再以吃蛇做个例子。潮汕古属越,先民曾经把蛇当作图腾,因而有些地方还留下祀蛇的习俗,吃蛇之风不盛。近数十年来,大约是受到广州一带的影响,加上蛇肉有祛风活血、除疾去湿、补中益气的功能,吃蛇也在潮汕渐渐流行。同样是吃蛇,广州一带是“秋风起,吃蛇羹”,潮汕在多数情况下仍然是以蛇骨熬汤,将蛇肉切片“生(火+足)”来吃。比较来看,显然潮汕吃蛇的办法更“近自然”。 (三)感受自然之情趣 潮汕人的饮食习俗许多方面充满着自然情趣,尤其在大众饮食即俗文化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比如普宁有一种小食叫做炸豆干,即是将豆浆与薯粉按一定比例做成豆干,即炸即吃,食时蘸以韭菜、盐水,有的也用红糖沾着吃,非常可口。吃炸豆干的要点是“烫”,最好是蹲在靠近油锅的小摊上吃,即使是寒冬腊月,也能够使人沁出热汗。潮人有竹枝词说:“脆皮嫩肉热腾腾,数九寒天汗微生,富人吃巧穷吃饱,各自领略故乡情”。又说:“村前路口一摊摊,油热炉红炸豆干。酱辣天寒头冒汗,品尝不论民共官”。也即是说,至少在吃炸豆干这一点上,穷人和富人、民与官暂时是完全平等的。很显然,这种食俗更接近自然,更接近人性。说来也怪,有人将这种著名小食也引进潮州筵席,但是无论你怎样遵制,怎样改进,总令人觉得不那么合口,不那么诱人。因为,它失去的不是别的什么,而是那种至关重要的随随便便的自然风味。

潮菜的形成和发展,源远流长。早在秦代以前,潮州为闽越,自秦始皇时属南海郡,逐隶属广东至今。以形胜风俗所宜,则隶闽者为是,因此潮菜的渊源可追溯到古代闽越之时,其特色与闽菜有同源之处。秦以后改属广东,也与广州菜一样受中原饮食文化的影响而得以提高。盛唐时代,被贬至潮州任刺史的韩愈,就曾于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写过(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一诗,是古代介绍潮汕饮食特殊风味的代表作。诗文曰:“鲎实如惠文,骨眼相负行,蚝相黏如山,百十如自生。蒲鱼尾如蛇,口眼不相营。蛤即是虾蟆,同实浪异名。章举马甲柱,斗以怪自呈,其余数十种,莫不可叹惊。我来御璃魅,自宜味南烹。调以咸与酸,毛以椒与橙。腥臊始发越,嘴吞面汗马辛 。”诗里数句记录了潮汕人民食鲎、蚝、蒲鱼、蛤、章举(章鱼)、马甲柱、蛇等数十种肉食类品种,并懂得以咸与酸、椒与橙等调味。由此可见,当时的潮汕人已有相当水平的烹饪技艺,不仅能利用当地的海特产品烹煮带有自己地方特色的菜肴,而且还晓得采用盐、酱、醋、椒和橙等作调味佐料。韩愈在传播中原文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内地的饮食文化与潮汕当地的饮食两相融合,久而久之,形成了独特的南方烹饪流派——潮汕菜。 唐代以后的宋、元、明代对潮菜烹调技术和餐具器皿都有记载。至清末民国初,汕头市作为新兴的通商口岸而崛起,国内外商贾云集,市场繁荣,酒楼菜馆林立,名师辈出,名菜纷呈,潮菜进入了一个飞跃发展的时代。在20世纪30年代初,汕头市就有“擎天酒楼”、“陶芳酒楼”、“中央酒楼”等颇具规模的高档酒楼。新中国建立后,潮菜烹调又有新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带来了潮汕地区经济的腾飞,沿海城镇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的提高。汕头市作为经济特区和华侨众多的侨乡,商务往来,华侨探亲和旅游观光日益频繁,使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大中型、多层次酒店、宾馆、酒家、风味餐馆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 潮汕位于韩江下游,北回归线横穿而过,地处闽、粤边界,东南临海、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土地肥沃,物产、海产资源极其丰富。这都是潮菜赖于发展的物质基础。 四、潮菜风味特点 潮菜菜肴品种繁多,别具风味,尤以烹调海鲜见长,如明炉烧响螺、生炊龙虾、鸳鸯膏蟹、红炖鱼翅、上汤焗鲍、红焖海参等,都以鲜活水产品为主要原料,味道清鲜,郁而不腻;又如清炖乌耳鳗(白鳝)、上汤蟹丸、潮汕鱼丸等,汤菜鲜美,保持原汁原味。潮菜之甜菜更具有特色,如甜绉纱肉,其皮起皱纹,肉嫩甘香,甜味有清有浓。潮菜的制作注重刀工,拼砌整齐美观,在艺术加工上亦比较精细,能用各种原料制成花鸟图案形态,点缀于菜肴。 潮菜的主要烹调法有:焖、炖、煎、炸、炊(蒸)、炒、焗、泡、扣、清、淋、灼、烧、火屈、等十几种。其中焖、炖具独特风味,焖的主要特色是物料先用旺火,让气流击穿物料的机体,瓦解其纤维,然后改用慢火收汤,使物料逐渐吸辅料之精华,溶于一体,使之浓香入味,烂而不散。爆炒爽脆香滑,炊(蒸)、清、泡、淋尤为鲜美,保持原汁原味。 潮菜用料广博,特色有三多一突出。其一,水产类品种特别多。在唐代韩愈的诗中,就记录了当时潮汕人喜食的鲎、章鱼、蚝、蒲鱼、江珧柱等水产品。还有其余数十种是他不认识的,令他大为惊叹。清嘉庆年间的《潮阳志》载文:“邑人所食多半取于海族,鱼、虾、蚌、蛤,其类千状,且蚝生、虾生之类軏为至。”可见千百年来,这些海产品一直是潮菜的主要原料,因而,以烹制海鲜见长是潮菜的一大特色。其二,素菜多样,依时而变。些年所说的是指素菜荤做,采用肉类火靠焖而成的菜,上席时见菜不见肉,使其达到“有味使之出,无味使之入”的境地。青蔬软烂不靡,饱含肉味,鲜美可口,令人饱享天然蔬鲜真味,素而不斋,名品有:“厚菇芥菜”、“玻璃白菜”、“护国素菜”等数十种,以及近期推出的红萝卜羹、西芹羹、凉瓜羹等绿色食品菜肴,是广东菜系中素菜类的代表。素菜用料则随时令季节而变,所用的青蔬有大芥菜、大白菜、番薯叶、苋菜、西芹菜、菠菜、通心菜、黄瓜、冬瓜、凉瓜、豆腐、发菜、竹笋等等,既体现田园风味,又有潮汕特色。其三,甜菜品种多。潮汕地区属亚热气候,历史上是蔗糖的生产区之一。潮汕人民很早以前就掌握了一套榨制糖的方法,为制作甜菜提供了基本原料。甜菜主要原料包括动物性和植物性两大类。动物性方面,有飞鸟禽畜,也有海味干料都可以制成甜菜;植物性方面,有瓜、果、豆、薯等可制作。甜菜的选料既不乏名贵原料,如燕窝、海参、鱼翅骨、鱼脑、鱼鳃等。而更普遍,更具自己特色的是取材于本地四季盛产和蔬果和谷类,如南瓜、香瓜、姜薯、芋头、番薯、冬瓜、茡荠(马蹄)、柑橘、豆类、糯米等。在烹调技术的运用上根据原料各自的特点,采用一系列不同的制作工艺,使品种多姿多彩,而肥猪肉、五花肉等荤料也可入菜做也上等名肴,登上大雅之堂。代表品种有:金瓜芋泥、太极芋泥、羔烧姜薯、炖鱼翅骨、绉纱莲蓉等。其四,酱碟佐料多。潮菜中之酱碟佐食是其他菜系所不及的,酱碟是潮菜烹调的主要助味品,达到调和滋味,增加美味,消食解腻,上至筵席菜肴,下至地方风味小食品,基本上每道菜都必配以各工各样的酱碟。在烹调制作过程中由于热处理,致使菜肴的色泽和味道受到影响,此时,可以发挥酱料的辅助作用,使烹制工艺达到色、香、味、形俱佳。潮菜酱碟的搭配比较讲究,什么菜搭配什么酱料,正所谓“物无定味,适口者珍”的道理。如明炉烧响螺,同时搭配上梅膏酱和芥末酱;生炊膏蟹必配姜米浙醋;生炊龙虾应配上橘油;肉皮冻、蚝烙要配上鱼露;卤鹅肉要配蒜泥醋;牛肉丸、猪肉丸要配上红辣椒酱,等等。酱碟品种繁多。味道有咸、甜、酸、辣、涩、鲜等,色泽有红、黄、绿、白、紫、棕等,真是五光十色。 以上归纳起来,潮菜主要表现特点为:1、用料精博而善烹海鲜;2、烹制不失原味原汁;3、菜品清淡,味求调和、甘鲜;4、汤质清鲜而品种多;5、制作精巧而显儒雅;6、因菜跟配味碟调味自如;7、注重养生,文明进食;8、粿品,小菜尚承遗风而乡情浓郁;9、席间施行工夫茶。

论潮汕美食中的潮人精神 作者:第五届潮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资料来源:陈友义 李昌欣 潮汕美食以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清、淡、巧、雅”的突出特征而饮誉海内外。潮汕美食是潮汕人民创造的文化产物,是潮汕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具有高度的文化内涵,因而必然熔铸着潮人精神。 一、饮食与人类文化精神 (一)饮食文化的产生。 (二)饮食文化的差异及其成因。 造成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饮食风俗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 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2、生产方式的差异。 (三)饮食高度凝聚了人类文化精神。 总之,饮食熔铸着人类的文化精神。而美食作为饮食的最高境界,更是深刻地熔铸着人类的文化精神。 二、潮汕美食深刻地熔铸着潮人精神 潮汕美食是潮汕传统文化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潮汕地域特色,饮誉海内外。潮菜色香味俱全,不仅烹饪艺术精湛,而且充分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深厚内涵。潮汕美食是潮汕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它深刻地熔铸着浓郁的潮人精神。 (一)精益求精、刻苦耐劳的精神。 1、制作技术十分精细。 潮州菜的烹调方法多样,常用的有炖、焖、炸、炊(蒸)、炒、泡、煎、扣、清、淋、灼、烧等几十种。刀工、配料、配菜;火候都讲究一丝不苟;刀工有数十种运刀技法,配菜讲究性味、色彩、形状、荤素配合;调料种类数以百计,区别不同菜肴下锅,另有多种“味碟”为上蘸料,火候有猛、旺、中、慢、小之分,因料而异。食物经过精制而上了档次,味道完美,粗贱的也变成佳肴。 2、制作工序十分讲究。 技术精细、工序讲究是潮汕美食的突出特征,潮州食事因此赢得“工夫食”之美称。而这正是潮人精益求精、刻苦耐劳精神的充分体现。 潮汕美食之所以熔铸着潮人精益求精、刻苦耐劳的精神,主要原因是: 其一,鲜明精细特色的潮汕传统文化的熏陶。 其二,追求清静无为社会风气的影响。 (二)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 (三)开拓创新的精神。 (四)爱国主义精神。 (五)“和合”的精神。 潮汕美食深刻地熔铸着精益求精、刻苦耐劳、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开拓创新、爱国爱乡、和合的潮人精神,这是潮汕人民一笔珍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

我喜欢的潮汕小吃朋友,你过潮汕地区吗?品尝过潮汕小吃吗?说起潮汕小吃,那可是多种多样,说也说不完;它不仅样式多,而且各有特色。就拿潮汕蚝烙说吧,它可是我最喜欢的潮汕小吃喔!蚝,是我们潮汕的特色水产,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被誉为&ldqu;海里的牛奶&rdqu;。最有吸引力的美食当数汕头的蚝烙。蚝烙是以鲜蚝粒加鸭蛋薯粉做原料,在平底锅中翻煎而成。一边煎一边吃一边饮,别有一番风味。 蚝烙的主要调料是葱粒、味精、鱼露及新鲜鸭蛋,品尝蚝烙时则要放上洗净切碎的青青翠翠的芫荽,配上的酱碟便是沙茶和鱼露。食蚝烙时不仅可以品尝到蚝烙外酥内嫩,香脆鲜美的味道,还可观赏到蚝的圆润肥大,鸭蛋的金黄色泽的诱人外型。 记得有一次爸爸带我去吃蚝烙,那里人很多,我看见那个做蚝烙的厨师熟练地打着蛋,在平底锅里倒上油,用大火将锅里的油烧得滚烫,然后把和着生粉的鲜蚝适量地倒入油锅中,接着将打好的蛋轻轻淋上去,不一会儿,生粉就结成了一张大饼似的块状,颜色也逐渐由浅变深了。这时,厨师把大片的蚝烙铲起,将它翻个底朝天,那油泡泡还在欢快地跳动着,只见翻过的那一面已经呈金黄色。厨师时不时地翻动着,一阵子后,再将大片蚝烙切成几块,再炒几下,撒上一层翠绿的芫荽,香喷喷的蚝烙就做好了。我兴致勃勃地尝了一块蚝烙,它的口感真是名不虚传的鲜美酥香,酥而不硬,脆而不软。吃正宗的蚝烙,当然少不了一碟新鲜的鱼露啦。蚝烙炒得滑滑软软的,表皮酥脆爽口,里层鲜嫩柔软,融入了微微的蛋香又不失海鲜的味道,实在妙!再加上鱼露特有的咸味,不知该怎么形容它的香呀!蚝烙只是众多潮汕小吃中的一种,还有手打牛肉丸、达濠鱼丸、水晶球&hllip;&hllip;多得我都数不过了。潮汕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如果你到潮汕,除了观赏风景,一定要尝尝我们这儿的特色小吃,那才叫不枉此行啊!

苏州饮食与文化研究论文

饮食文化论文苏菜题目怎么写解决方法:1、饮食文化是无比复杂的人类社会生活现象,它几乎同人类文化的任何门类都有程度不同的关系。2、中国是一个餐饮文化大国,长期以来在某一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文化传统以及民族习俗等因素的影响。3、江苏菜系由扬州、苏州、南京下个地方菜发展而成,其中扬州菜亦称淮扬菜,南京菜又称京苏菜。

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俗话说就是填饱肚子,就是一个“吃”字。形式比较原始,只解决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境界一“果腹”吃的第一大境界当然是“果腹”,俗话说就是填饱肚子,就是一个“吃”字。形式比较原始,只解决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要。这个境界的吃,不需要费心找地儿,各种商场的小吃城;街头的成都美食和中式的快餐店,如:各式面馆、永和豆浆等,西式快餐的麦当劳、肯德基也可列入其中,一盘宫保鸡丁,一盘白菜豆腐,外加一小碗汤,一碗主食足以。一个人,两个人,三五人均可。这个境界的吃千万别麻烦,一麻烦就脱离了本质,吃起来也就十分不爽。境界二“饕餮”吃的第二大境界应该是“饕餮”。吃的是一个“爽”字。呼三五好友去一家稍大众的馆子,稀里哗啦点上满满的一大桌菜,价钱却不贵,胡吃海塞一通,兴致所致,还能吆喝两声,划几下拳,甚至还可以赤膊上阵。适合这种吃法的有涮肉、大众菜等。但免不了一个“俗”字,有不雅之嫌疑,同时也有浪费之嫌疑。境界三“聚会”吃的第三大境界应该是“聚会”。此境界重在这个“聚”字。家人、朋友、加班聚餐等都属于这一类。这种吃不需要太多的讲究,“吃”是个形式,关键在“聚”背后的引申含义。逢年过节、生日聚会、升迁发奖,友人来访,随便找个理由都可以去趟馆子,这是一种礼节上的习惯。这种吃讲究个热闹。不需要太豪华和奢侈。金百万、金鼎轩、小土豆、稍微高档一点的川菜馆如巴国布衣等之类都可以满足需要,高档一点的还可以去吃一些比较流行和有名气的馆子。境界四“宴请”吃的 西餐第四大境界应该是“宴请”。多以招待为主。商场招待、官场招待、公务招待、上下级招待、危机处理招待、重大事情招待等都属于这一范畴。这种吃不以“吃”的本质为主旨,关键在于这个招待背后的目的。所以,这种吃重在讲究一个排场,价钱昂贵,因此也多以公款招待为主。在京城,这是支撑餐饮经济的重要支柱。这种吃都有一个共同点,大多都是在“包间”进行,所以,对馆子的要求要严格一点。如各大宾馆饭店的豪华餐厅,知名大酒楼等、海鲜、鱼翅、鲍鱼宴、官府菜等。但这个境界的吃难免给人一种有暴殄天物之叹,吃后回来,却又发现没有吃饱。境界五“养生”吃的第五大境界应该是“养生”。它比较讲究“食补”,是大吃大喝在认识观念上的一种理性升华。这种吃多以正宗的煲汤为主:甲鱼汤、老鸦汤、野山菌汤等,足足地焖上十多个小时,满满地端上来,味道纯正,饱饱地喝上一顿,无比滋润,真乃人生一大幸事,就是从心理上对积劳的身体也是一个安慰。在北京,这样的馆子有很多,进入饭店的正门,有一排瓷罐摆着,大多比较正宗。江西来的瓦罐、广东来的各式煲、云南来的野山菌汤、正宗的鱼翅煲、潮洲来的燕窝汤、官府菜的南瓜鱼翅都是比较典型的。但有时价钱却是一个瓶颈,不是一般人轻易就能上口的。境界六“解馋”吃的第六大境界应该是“解馋”,吃的东西一定要“鲜”。这个境界有两个层次:一是吃“物”,如那些只常听说却鲜见的鲜物鲍鱼、龙虾、法式大餐之类;二是吃“名”、吃“文化”:如大董和全聚德的烤鸭,顺峰、黎昌的海鲜以及淮扬菜、杭州菜、本帮菜、谭鱼头火锅、皇城老妈、孔乙己酒店等境界七“觅食”吃的第七大境界应该是“觅食”,那就得四处去“找”。在寻找中获得“吃”的乐趣,是本境界的一大妙处。这个“找”又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有目的地去找口头盛传的流行馆子;一个是漫无目的地找寻意中的吃处。这个“找”字重在一个偶然发现,豁然开朗,一下子就对上了当时的心情和感觉。境界八“猎艳”吃的第八大境界应该是“猎艳”,所以馆子要“奇”。这样的馆子都是比较稀罕的特色店,如:非洲来的、越南来的等都在这一范畴。“新”、“奇”、“特”是主要特征。适合这类馆子的人群一般是时尚人士、有品位的少夫少妻、白领人群等。价钱中档,不用担心被宰。境界九“约会”吃的第九大境界应该是“约会”,这时吃的已经不是“物”,而是“情”。大多的时候,点的多,吃的少。这种吃千万不要是两个同性别的人,以免让人误会,最好也不要是夫妻,因为已过了“约会”的阶段。凡是到这种地方来吃的,两人之间大多都有一种心灵上的默契,说出来就变得俗,不表现出来又压抑。于是,以一个“吃”的借口“会”在一起,吃也吃了,谈也谈了,尽管大多的时候没有吃。适合这类吃的馆子如:茶餐厅、有餐饮服务的咖啡店,而且一定还要有柔软的沙发。境界十“独酌”吃的最后一个境界应该是“独酌”,在于一个“品”字,吃什么不太重要,关键是一个寥落的心情,要么伤感、要么闲适。这种馆子一定要是隐匿在很深的巷子里,店面古朴,又十分宁静。这个时候还应该有一瓶古典的酒,最好屋外再飘着零星的雨丝或雪花。一个人浅斟低酌,物我两忘。惟一的遗憾是,这种店已经很少有,恐怕只有在梦里才可以见得着。

看看(食品与营养科学)吧

国家的历史有长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政权性质和经济结构也有差异,故而各国的饮食文化是不一样的。 中国饮食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中国饮食文化特点 中国是文明是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吾存于世,吃喝二十余年,有所心得有所感悟,现将饮食文化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望大家见教: 第一,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第二,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第三,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 第五,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古代的中国人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这些思想早在先秦就已经形成,在《礼记·月令》就有明确的记载,而且反对颠倒季节,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当然也反对食用反季节食品,孔子说的“不食不时”,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与当代人的意识正相反,有些吃反季节食品是为了摆阔。西汉时,皇宫中便开始用温室种植“葱韭菜茹”,西晋富翁石崇家也有暖棚。这种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的确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这种意识残留到现代的大约仅有节日食俗了(中医中药里也有一些,但未受到重视)。 “阴阳五行”说是传统思想所设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认为是宇宙规律。人是“三才”之一,饮食是人类生活所不可少的、制作饮食的烹饪必然也要循此规律。因此,不仅把味道分为五,并产生了“五味”说(其实人能感觉到的“味”不止有五,但二三千年前,能分辨出五种也不算少),而且还削足适履地把为数众多(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这一点)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这使人感到荒诞。更令人惊奇的是还有“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礼记·郊特牲》)。并认为只有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这样才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因此在祭天时要严格遵循阴阳五行之说。这种说法被后来的道教所继承,成为他们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如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气的,如“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食气者寿”等,要修炼、要获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谷”的境界。 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者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什么叫“中”?不能简单地用“中间”来概括它。这个“中”指恰到好处,合乎度。有点像河南话中的那个“中”。“和”也是烹饪概念。《古文尚书·说命》中就有“若作和羹,惟尔盐梅”的名句,意思是要做好羹汤,关键是调和好咸(盐)酸(梅)二味,以此比喻治国。《左传》中晏婴(齐国贤相)也与齐景公谈论过什么是“和”,指出“和”不是“同”,和是要建立不同意见的协调的基础上的。因此中国哲人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发育。这种审美理想建筑在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之上。这种通过调谐而实现“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而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对于追求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古代文人士大夫,尤其如此。 与“中和”相反的是极端,极端在烹饪上也不被视为正宗,那些“咸过头,辣过头,酸过头”的食品虽然会受到一些身体处在不正常状态下的人们的追捧,但从长远看来它对身体是有害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的极端主义其弊更是不可胜言。 如上所述,华夏民族的饮食生活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性,尽管有些特性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不可理解、或者说不太科学(近百年来,“科学”二字在中国几乎成为宗教信仰,它只是衡量一切领域是非的一把尺子,而它本身却不能受到质疑),但饮食生活难道仅仅是“科学”二字所能说尽的吗?如果我们再关注一下“文化”,那么研究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目前,饮食文化还是个模糊概念。有的研究者笼统地说,它包括吃什么、怎么做、怎么吃这三方面的问题;有的研究者认为饮食文化学孕育出六门科学,即烹调学、食品制造学、食疗学、饮食民俗学、饮食文艺学、食品制造学;有的研究者还主张加上饮食美学、饮食商业学、饮食用具学等等。本人才疏学浅,对于这么多学科未能涉猎。我所理解的饮食文化主要指饮食与人、人群的关系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所以我在《中国饮食文化史》中虽然也讨论食物、肴馔、食品加工、烹饪、饮食习俗乃至进餐环境、食具、餐具等等,但都围绕着它们与人、人群的关系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等方面加以介绍和评介,至于与人关系不大的纯工艺过程、除了必要的知识介绍外,大多略去,意在突出饮食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以及中国饮食文化在这两方面的刻意追求。 参考文献: 《中国饮食文化》 旅游教育出版社 《中国传统食俗》 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2. 5 《SOHO早餐文化》

北京饮食饮食文化论文文献

帮不了你,没写过。

你好,方便时告诉我论文的具体要求

清真,(阿拉伯语:,英语:Halaal,halāl,halal),阿拉伯语原意为“合法的”。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 北京的清真饮食文化论文,欢迎阅读。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 浅析唐代的饮食文化论文,欢迎阅读。

一、何为“清真饮食”

“清真饮食”,指符合伊斯兰教教义教规、符合信仰伊斯兰教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并按这种教义和风俗习惯进行生产、加工、经营的食品。其实,“清真饮食”这一叫法并非阿拉伯语的音译,也非伊斯兰教传入伊始就有,而是中国文化与伊斯兰教教义长期融合的结果,是中国特有的。阿拉伯语中则把伊斯兰教食品称为“哈俩(HALALI)”,该词借鉴于犹太教的Kosher[1]一词,意为“合法的”,意指符合伊斯兰教教法的食品。

公元6世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最早出现了“清真”一词――“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这以后,直至清朝,“清真”一词频频出现在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中,用以表示“纯真雅洁、朴素自然”之意。例如,唐代李白《五古?避地司空原言怀》中有“所愿得此道,纵然保清真”的佳句,用以表达自己素朴淡泊的尚“清”理想;宋代陆游《园中赏梅》中有“阅尽千葩百卉春,此花风味独清真”的吟诵,用以赞美梅花纯洁质朴的品格;清代薛雪的《一瓢诗话》中有“文贵清真,诗贵平淡”之句,以表明文章贵在真实自然……自元代起,中国的伊斯兰教学者及宗教职业者渐渐使用“清”“真”“净”等字来形容礼拜寺。明洪武元年(1368),“清真”被作为一个词,用以表示与伊斯兰教有关的事物。明末清初的伊斯兰教汉学家王岱舆更是在其《正教真诠清真大学希真正答》中用“纯洁无染之谓清,诚一不二之谓真”对“清真”一词进行了纯伊斯兰式的阐释。随后,诸多伊斯兰教学者纷纷在“清真”一词的原有词义基础上,对其进行伊斯兰化的阐释,使其成为中国穆斯林的一个专用术语。中国的清真饮食,在具备阿拉伯-伊斯兰饮食文化标准应有因素的同时,也在烹饪技术等方面参照并吸收华夏饮食文化的经验,从而形成了兼有两种文化体系特色的独特饮食品种,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严格的禁忌性、历史的悠久性、鲜明的地域性、品种的多样性和食用的广泛性等方面。

二、北京清真饮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通常意义上的“北京菜”实际上由山东菜、清真菜和宫廷官府菜三部分构成。清真菜作为北京菜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其历史非常悠久:唐永徽二年(651),第一个阿拉伯使者会见唐高宗,打开双方互通有无的大门;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首次出现“回回”一词,泛指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元朝时,“回回”大量涌入北京,后人有“元时回回遍天下”之说,饮食市场上开始出现清真食品。当时的清真食品,主要是临街设摊,或走街串巷,提篮小卖;明朝时,北京清真饮食的专业厨行正式形成;清朝后期,开始出现清真菜馆;民国时期,清真菜已经成为非常完善的餐饮风味,是京式菜系重要的一支;1956年底,清真小吃店进行调整改组,实行公私合营,最终合并为校场口小吃店、大栅栏小吃店、南来顺小吃店等17个规模较大的清真小吃店。笔者曾在《北京档案珍藏展图录》一书中看到过一组由西城区档案馆收藏的《建国初期前门大街和大栅栏商业街调整规划图纸》档案,档案形成于1957年,反映的正是当时对前门大街和大栅栏两条商业街上包括清真小吃店在内的所有店铺进行调整的情况。正是经过如此经年累月的发展,才逐渐形成了今日集质地脆嫩、口味醇厚、汁浓不腻、原汁原味等诸优点于一体的北京清真菜系。

由于北京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辽金以来就云集了天下各方各族人士。因而,多种饮食文化在北京都有所体现,而清真饮食又极善于博采众长,吸收其他风味菜肴的烹调技法。因此,为适应不同顾客的不同需求,北京的`清真菜在传统清真菜的基础上兼收并蓄,融汇了九州各地不同风味菜肴之精华:从蕴含着西域风情的油炸馓子,到透露着游牧民族率真性格的涮羊肉,再到浸透着江南细腻温情的八宝莲子粥……可谓包罗万象;从讲究气势排场的全羊宴,到百吃不腻的锅贴羊杂,再到实惠经济的焦圈、豆汁……可谓应有尽有,可以说,它照顾到了从朱门绣户到白屋寒门各阶层的问顾者,做到了丰俭由人、应付裕如。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北京市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约万人,主要分布在教子胡同、马甸、大兴、密云等。作为中国的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每年有许多全国性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在北京举办,这些活动都有力地促进了北京餐饮业的发展。而且,作为中国吸纳游客最多的旅游城市之一,北京的餐饮业也因旅游业而受惠。此外,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北京作为我国的国际交往中心,设有越来越多的外国大使馆,跨国公司总部、分支机构或驻京办事处等。其中,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信仰的国家就多达四十多个。国际交流和商务往来的不断升温,刺激着北京餐饮业的迅速发展,从而形成了非常可观的消费空间。仅《北京餐馆指南》《中国清真美食地图》《中华老字号》等书中收录的清真餐馆就多达500多家。其中,一些老字号的清真餐饮企业深受顾客的喜爱,如:被誉为“京城清真餐饮第一楼”的鸿宾楼饭庄,是北京唯一一家天津风味的清真饭庄,清咸丰三年(1853)创办于天津,1955年迁到北京李铁拐斜街,1963年迁到西长安街。郭沫若在一次用餐后,对鸿宾楼赞不绝口,题藏头诗一首:“鸿雁来时风送暖,宾朋满座劝加餐。楼台赤帜红于火,好汉从来不畏难。”诗的每句首字联起来即“鸿宾楼好”。鸿宾楼的菜肴多达数百种,其中颇具代表性的“鸡茸鱼翅”“红烧牛尾”“扒驼掌”等一直广受食客喜爱。

在过去,北京餐饮业被称为“勤行”。“勤行”除了包括上述各种高、中、低档的实体餐饮店外,还包括一种专门承办民间宴席的“厨行”。当时,北京城内并不缺乏好的清真餐饮店,可在新中国成立前有一条规矩:清真饭馆只应散客,不接宴席,婚丧嫁娶的流水席要由当时北京城内的二三十家厨行世家承办,这些厨行世家主要分布在牛街、德胜门、王府井等地。厨行都没有实体店面,而是在办事人的家里露天搭建简易帐篷,应办事人之需摆出几桌到几十桌不等的席面。当时厨行界有一行规,叫“不串片儿”即牛街的厨子不往北,德胜门的厨子不往南,各处的厨子不轻易跨区做买卖。一般而言,每个厨行的常备菜点有150道左右,这些菜点全靠厨行世代口耳相传,强记硬背。   由于清真菜在用料做法上有很多禁忌要求,因此,这种流动家宴对主厨的考验很大,从订料、备料到砌灶烹饪,主厨事必躬亲。一般而言,清真宴上的菜品上桌顺序依次是:压桌、扣菜、汤菜、炒菜。通常“从落座到起座,一起清真宴就只有20多分钟,这一拨人吃完,紧接着就要换下一拨人。一起宴席一般要上二三十道菜,主厨要连续做出蒸、炖、炸、扣、炒等菜品,几乎连说话的时间都没有。如果要同时开10桌以上的宴席,对菜量的要求还很大。所以,需要厨师准备充分且精神集中,否则是无法应对的。”[2]

随着社会的变迁,城市里平房大院儿越来越少,各类大型的清真餐饮店纷纷办起了酒席,北京的“厨行”日渐式微,如今只留下了“厨子舍”一家。为了保留这门手艺,厨子舍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其第五代传人舍增泰收了女儿和侄子为徒,想要培养“厨子舍”第六代传人。但是,毕竟如今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外界的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厨行也许不会再恢复昔日的盛景,也许最终将归为一份珍贵的平民记忆,但是这不影响它曾经的辉煌,也不影响人们对其背后蕴含的行业精神及平民文化的认同。而这种精神与文化内质是可以透过人们的情感共鸣,渗透到社会和日常生活之中,从而被代代相传的。因此,从这个层面而言,作为行业的厨行衰落了,但是作为北京清真饮食文化和城市文化一部分的厨行文化却仍然朝气蓬勃,焕发着生命力。

三、意蕴丰富的“清真餐饮”

曾有很多学者主张,饮食文化可以作为一个界定“我族”与“他族”的外显标志。但笔者认为,饮食文化实际上会随着场景和赋意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固定作为一个民族或者族群区别于他族的外显标志。很多人习惯用清真饮食作为区别“穆斯林”与“非穆斯林”的外显标志,但实际上不同身份、角色的人出于不同的原因,或许会有着相同的饮食选择。穆斯林、民族信仰者、普通居民均会出于对角色、身份、利益等因素的考虑,而将食用清真饮食作为日常生活的常态,从而使得“惯用清真饮食”这一行为不具有划分“穆斯林”与“非穆斯林”的意义。因此,食物及其附带的饮食行为只能被视为是主体表达观念意识和心理状态的重要媒介,而非将“我族”与“他族”进行区别的特定标志。

“清真餐饮”看似是一份被经营的生意,但其中浸润着的却是满满的人情,而用这份“人情”创造与书写出来的,则是城市历史与城市文化。北京清真饮食是北京城市历史的一部分,也是城市文化延续和发展的一部分,它通过所用食材和制作技艺的传承得以保留,并将其中蕴含的智慧与精神通过人为的力量得以传递,从而激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因此,当一些“老字号”因城市发展规划等原因被迫搬迁时,很多人宁愿费一些周折、花一番工夫,也要重新找到它们。因为,这些“老字号”不仅仅满足了食客们的食欲,也能够帮助人们重新找回对城市的味觉记忆,使他们安心地融入城市生活。正因为如此,当昔日风靡一时的厨行在社会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程中,不可避免地走向衰微时,会有那么多“老北京”感到不舍与难过。或许,约翰?S?艾伦说得没错:“无需生活在食物匮乏状态下的人是幸运的,对他们而言,简简单单的食物就是潜在的美好回忆的来源。应当谨记,各种力量,个体的、集体的都参与塑造我们与食物相关的记忆。或许这样能帮助我们把糟糕的事抛在一边,而创造更多关于美食和美好时光的记忆。”[3]

注释及参考文献:

[1]白仲俭.北京老字号传奇[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

[2]杨永和口述,马景海整理.北京清真菜谱[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3]约翰?S?艾伦.陶凌寅译.肠子,脑子,厨子:人类与食物的演化关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1、李海芳,《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跨世纪(学术版),2009, 17(4) 2、 赵洪恩,李宝席.《中国传统文化通伦》 [M].北京:人民出版社,(重印)P242~2463、 姚伟钧,邓儒伯,王玉德.《中国传统文化新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P302 ~3074、 易艳萍,马寅初. 《西方文化背景知识选讲》[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P150~151

与潮汕饮食词条相关论文查重

一、 潮汕美食的特点 各个地方的饮食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当地人赖以生存的地理自然环境、人文风俗及悠久的传统历史文化。潮汕美食作为潮汕文化的一个部分,它的特点的形成,同样是取决于这些重要因素。 潮汕地区濒临南海,地处平原,水土肥沃,气候温和。而传统的潮汕文化,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有着深厚独特的文化底蕴,那么在此基础上孕育出独具特色现今誉满全球的潮汕美食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总结起来可概括为五点:以烹制海鲜见长、崇尚清淡和原汁原味、制作精巧、小吃众多、注重食疗养生。二、潮汕美食的特点与潮汕文化的联系(一)潮汕平原所面对的滔滔大海,是丰富的海产品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源泉。潮汕地区盛产海鲜,在“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一人类生存规律的支配下,潮汕在很古远的年代,便有了喜食海鲜的习惯。潮汕人喜食海鲜的习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潮汕饮食文化的特色,当潮汕菜逐渐形成、发展的时候,这种特色自然也就成为潮州菜的一大突出特点。潮汕菜擅长烹制海鲜的特点,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海鲜类菜肴,在潮州菜中占有很大比例。第二方面,便是潮州菜烹制海鲜的烹调技艺多样且精细。潮菜擅长烹制海鲜的特点,可以说是潮州菜之所以深受人们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以烹制海鲜见长这一特色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潮汕人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的地方习俗的影响。 (二)潮汕传统文化中首推崇尚平和忠恕,亲朋邻里同僚之间,主张诚信仁义,朴素淡雅;对仕途和钱财,不求过份奢望,知足常乐,讲求淡泊以明志。所以潮汕美食的第一个特点——崇尚清淡、保持原汁原味是中庸之道长期熏陶的结果,通过美食的特色反映出来。(三)潮汕人民是一个勤劳而心灵手巧的群体,潮汕地区自古人多地少于是便逐渐形成精耕细作的种植技术,所谓潮汕农民“种田如绣花”就是这种耕作技术的生动写照。这也带动了潮汕美食烹饪制作技术的发展,人们经过长期的烹饪实践并博采海内外各地名食的精华,形成的烹饪方法有焖、炖、煎、炸、焗、灼、烧、蒸、炒、泡、扣、滑和淋等10几种,且极其讲求刀功,使潮汕美食形成了第二个特点:制作精巧,色、香、味、形、名俱佳。(四)潮汕人历来有尊神、祭拜的风俗——潮汕地区各类祭拜的节日颇多,每到过节,平时节衣缩食的人家,才买点肉,整治祭品,先敬神,后改善生活。在那个在经济不发达和封建社会的漫长年代里,潮汕地区自然灾害频繁,而且人多地少,经济极不发达,有一些贫苦人家甚至很难满足自身生活。因此,过节,对人民生活可以说是一种饮食调节,但也使贫苦人家不堪重负。加之,潮汕人民来年有“勤俭持家”的传统。于是,潮汕人便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心灵手巧的特长,从既能节俭又讲排场的角度出发,精心制作出诸如各类菜粿、笋粿、萝卜粿、荷兰薯粿、春饼、蕃薯丝酥、寿桃、桃粿等美味可口、形神兼备的供品来。那些连大米都紧缺的人家,则以薯粉代米作粿皮,于是又有了韭菜粿、各种菜、豆馅的无米粿、水晶球和蚝烙、丝瓜烙、马蹄烙等各类小吃。可以说,潮汕小吃中的各种包点、粿品、酥、饼、烙类,其初衷出于俭朴节约的敬神供品,经过名师长期的研制,演变、制作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潮汕美食文化,成为潮汕美食中的第三个特点:小吃尤多,富有地方风味和美食特色。其中有些已成为潮汕名美食、名小吃,蜚声海内外。(五)潮汕文化十分讲究养生之道,这在潮汕美食中也得到充分体现。潮菜极为重视汤品,但它与粤菜老汤的浓稠和只在餐前饮用不同。潮菜汤品极其追求清淡鲜美和营养价值,中有多款药膳。在潮汕美食中,一般每餐都要配备几道独具特色的汤品,间插在整个筵席过程中间。这样干湿搭配,浓淡相间,既转移口味,增进食欲,又清肠洗胃,化淤保健。药膳中有虫草水鸭、当归乌鸡、洋参珠鲍、薏米水鱼等等,都是既美味又滋补的炖品。潮汕人喜爱喝茶,且形成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功夫茶,也体现出了潮汕人重视养生的文化传统。

呵呵`我是潮州人` 饮食是人类的本能,人与生俱来地需要并懂得饮食。“民以食为天”,人类要生存,要发展,不能不把饮食当做第一件大事。从求饱,到求好,到求巧,饮食又与人类文明的开始和文化的发展结伴而行。《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于饮食”,视饮食为文化礼俗的开始。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都在自然环境的制约下,努力利用与开拓食物资源,从求饱到求好,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饮食习惯和风俗。饮食习俗成为地域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当社会经济和文化达到一定发展水平,人们在饮食方面便会进一步追求巧——内容的精和形式的美。于是,制作方法日见繁富,加工技术花样翻新,从某一道菜的色、香、味、形、名、意的讲究,到每次用餐菜谱上的冷、热、咸、淡、先、后的配搭,饮食的文化意味越来越浓。饮食习俗的地域特征不断加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达,在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之中,出现了多种特点稳定、地方风味浓郁的地方菜流派。中国饮食文化越发变得纷繁而绚烂。潮州菜在这饮食文化的百花园里,艳丽夺目。在举几个例子!绿豆糕自制法绿豆粉2500克过筛后,加糖2000克,桂花50克拌匀。蒸笼屉内铺上一层纸,将糕粉铺入,压平,撒上细粉,再用油纸压平,切成正方块,蒸熟后冷却即成绿豆糕。如用绿豆制作,需煮烂,去皮挤去水分。鮀城街头探寻“美食地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共有各类老字号企业5000多家,除全聚德、同仁堂等少数老字号企业发展成为享誉国内外的著名品牌外,其他大多数老字号企业都面临人才缺乏、创新不足、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市场开拓能力较弱等困境。为恢复、发展和振兴老字号,商务部决定在3年内重新认定1000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并通过制定必要的扶持和保护政策,全面促进老字号企业的振兴。像国内其它许多地方一样,汕头有着不少老字号,特别是在饮食行业方面有着本土特色的美食老字号,如何挖掘美食老字号的历史文化内涵,弘扬和振兴美食老字号迫在眉睫。探寻鮀城“老字号”:汕头是潮菜美食之乡,汕头也是“百载商埠”,正是汕头历史早期的商业繁荣催生了许多令鲤鱼的搭配禁忌由于鲤鱼及一切鱼类的肉属高强蛋白食物。而咸菜在腌制过程中其含氮物质部分转变为亚硝酸盐,当咸菜与鲤鱼一起煮食时,鱼肉蛋白质中的胺与亚硝酸盐化合为亚硝胺,这是一种致癌物质,可引起消化道癌肿,所以鱼不宜与咸菜同食或配食。

从《周易》文化的源头挖掘潮汕民谚的文化内涵从《周易》文化的源头挖掘 莫善朝 潮汕民谚的文化内涵 ——释 潮汕谚语“茶三酒四踢跎二” 广东汕头市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 莫善朝 潮汕位于中国广东省的南海之滨,这里有举世闻名的工夫茶、国际驰名的潮菜酒筵和有山有海有平原的绮丽风景。反映这个地方风貌的潮汕方言有一句俗话:“茶三、酒四、踢跎二”(“踢跎”是潮汕方言,意谓游玩)。 用数目字三、四、二来给潮汕的茶艺、酒馔和旅游作规定,确实是潮汕文化的一大特色。然而这些数字究竟有些什么特别的含义,则少有人论及。 潮汕文化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小分支。其文化心态,尤其是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支配、制约和影响。离开了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文化观念,我们对潮汕的一些文化现象便找不到准确可信的解释。本文尝试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用上古殷周时代《周易》象、数、义、理的思维方法,控掘这一民谚的文化内涵。 一、释茶三 《周易》是二千多年以前中国殷周时代第一本用文字记载的典籍,后来经过孔子的注解(后人考证是多人注解),成为对中国文化学术思想有重大影响的经典——《易经》。《易经》被今人称为中华文化智慧的源头活水。 “茶三”一般从表象可以理解为三人饮茶,而对数“三”的用法则一直可以追溯到古老的《易经》著作之中。 二、释酒四 “酒四”这句谚语表象的理解是指四个朋友一起饮酒。四友之说屡见古籍有载,《尚书大传?二》:“文王以闳夭、太公望、南宫括、散宜生为四友。”晋?陶谐《群辅录》:“闳夭、太公望、南宫括、散宜生。右文王四友。” 《南史?谢灵运传》:“灵运既东,与族弟惠连、东海何长瑜、颖川荀雍、泰山羊璿之以文章赏会,共山泽之游,时人谓之四友。” 《晋书、王衍传》:“时王敦、谢鲲、庚凯、阮修皆为衍所亲善,号为四友。” 作为酒馔这种多人集合的社交活动。在潮汕文化中有一套礼仪。在用桌上便有许多讲究:比如不许用圆桌、长桌,而必须用四方桌。究其原因,大概也是来自《易经》。 《易经?系辞》认为:占筮中所用的数字是以天地为依据的,其数为“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 十”。数字在我国古代,并不认为只是机械的、抽象的,而是有生命的,具有神奇的力量,象征着天地生生不息的活动。数字有奇数与偶数,奇数属于阳,偶数属于阴。天是阳,地是阴。奇数三为阳数可代表天,偶数四为阴数可代表地。 古代由于科学不发达,人们凭肉眼观察,认为天是圆的,地是四方的,因此有天圆地方的说法。酒四的四在古代可代表地,地有方形之说,四方桌便以其四面方正之形代表大地,而作为潮汕酒馔宴客的专用桌面。 四代表大地,在《易经》中是坤卦。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说,大地具有宽厚载物的德性,君子的胸怀应象大地一样广厚,能够承载,长养万物,也养成宽厚兼容的道德品质。 厚德载物就是宽容,宽厚的精神。中华民族以宽厚为美德。所谓宽厚,指人心胸广阔,器量宏大,宽容厚道。在人际关系上,讲究严于律已,宽以待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不计较别人的过失,不求全责备。这种宽容大度的襟怀,正是潮汕人热情好客的饮和食德的文化渊源。 古籍《礼记?乡饮酒义》有言:“四面之坐,象四时也。” 四面是指东、南、西、北四个方面的坐位。所象四时,有二解。一指朝、夕、昼、夜四个时辰。《左传?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时,朝以听众,昼以访问,夕以修会,夜以安身。” 二是指四个时令季节,即春、夏、秋、冬。《礼记?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逸周书?大武》:“四时:一春违其农,二夏食其谷,三秋取其刈,四冬冻其葆。”笔者同意四时是指四季。 《易经》认为:“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通变莫大乎四时。”说的是能够取法的现象,没有比天地更伟大的了。能够变化通达的,没有比四季更伟大的了。 三、释踢跎二 “踢跎二”一般的理解是指二个人一起去游玩。将二个人一起去游玩这种社会现象以民谚的形式予以表达,说明潮汕先人认为这种现象有其典型性与特别的内涵。《易经》损卦六三爻爻辞可作这句民谚的注脚。 损卦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象曰;一人行,三则疑也。” 孙振声先生在《白话易经》中注释这段话时说:“损卦是由泰卦转变而来,泰卦的下卦,减少一个阳爻,上卦增加一个阳爻,就成为损卦。亦即,泰卦下卦的三个阳爻,损失了一个。所以说,三人行,减损了一人。同时,泰卦的上卦,有一个阴爻下降,阴阳相遇,所以说,一人行得到朋友。天下万物,都是由一阴一阳结合而成,因而,一人单独前往,必定会遇到情投意合的朋友;三人一起前往,就会猜疑,不知道应当与那一人结为同志,其中的一人,就会因另外找到同伴而离去。亦即,平均的原则,是要损有余,益不足,三人就要减损一人,一人就得增益一人。这一爻,说明损有余益不足的原则。福建师范大学黄寿祺和张善文先生合著的《周易译诠》对这段文字的“译文”说:“六三,三人同行欲求一阳,必将损彼阳刚一人;一人独行专一求合,就能得其强健友朋。” 孔子说:《易经》的道理应该是达到至善至美了!《易经》是圣人用来提高自己的德行从而扩大自己的事业的。 显然,潮汕先人留下了包含易理的“茶三酒四踢跎二”的谚语,也是为了提高潮汕人的道德水平,进而扩大潮汕人的事业。 《易经》说:“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我们从潮汕先人留下的这句谚语中应当得到启发,应当悟出玄机。这句谚语中,已经包含着勉励后人发扬传统美德,将举世闻名的工夫茶艺,潮菜酒馔,悠闲旅游作为达到富有的大事业去经营发展的信息。换一句话说,汕头作为经济支柱吸引世界的有三宝——茶艺、美食、旅游好!

给你提供些参考资料吧——潮州菜的文化内涵(一)顺应自然之时序 在潮汕人的饮食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当时”和“应节”这两个概念。“当时”的水产,“当时”的蔬菜瓜果,总被认为是最好吃、最能接受的。一般菜馆酒楼,也总以“应时好菜”、“时菜”、“时鲜”相标榜,用来吸引顾客。什么叫“当时”?“当时”就是顺应时序。比如龙虾、黄虾盛产于春末至夏季,这时吃这两种虾最相宜;秋季到冬季,则是吃沙虾的时节。又比如吃笋应当在五、六月,一过八月便只能“吃竹竿”了。这既积累了潮汕人长期的饮食实践经验,也积淀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智慧。什么叫“应节”?“应节”就是配合岁时节序而必须进食的食品。比如潮汕各地普遍有过年吃鼠曲粿的习俗。鼠曲又名黄花曲粿,为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叶面有白色茸毛,花黄麦色。这是一种野菜,性平、味甘。鼠曲粿就是用鼠曲草掺和糯米粉为皮、再包以甜馅做成的食物。为什么过年必须吃它?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日(指农历三月三日,因为气候关系,鼠曲生长荆楚较潮汕为迟),取鼠曲菜汁作羹,以蜜和粉,谓之龙舌(米字旁+半),因厌时气”。这一条记载说明这种食俗起源很早,覆盖面也较广,同时也说明食鼠曲是为了“厌时气”。“厌”具有镇压妖邪的意思。“厌时气”也即是在过年时驱走邪气,迎来福气,将饮食同趋利避害结合起来,同时令结合起来。又比如人日(正月初七日)潮汕人要吃“七样羹”,即将七种当令的蔬菜做成一碗菜来吃。这一习俗起源也较早,《荆楚岁时记》有载,也有庆祝新年回春的寓意。我国逢年过节总有一些“应节”食物,如正月初一饮屠苏酒,元宵食汤圆,端午节吃粽,中秋节吃月饼,九月九食重阳糕等等,有的在潮汕稍有改变,有的仍然原样保存。后人根据种种传说对这些应节食品添上一些想象与附会,但是从根本来说,它们仍然只是人们对时序流转在饮食上所作的一种回应。 (二)保持自然之本真 人类在生活中必须适应自然,否则便将不利于人类自身;但是人为了更好生活,又不得不对自然进行一定的改造和加工,如辟地为田、伐林作路、建池蓄鱼、播土种谷之类。饮食也是人类对自然的一种加工。好好的一头野兽,你要“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将野兽捕猎到手后还要劈开来吃,烧熟来吃,这不是对自然的加工是什么!但是这里有一条原则,即不能滥砍伐,滥捕滥杀。超越人类的合理需要而摧残自然,古人将它叫做“暴殄天物”,同样将受到自然的无情惩罚。 潮州菜是一种美食,意味着对自然有更精细的加工,但是在精细加工之中又尽量做到在菜肴的形、色、味、香诸方面保持自然之本真,这显然导源于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 比如菜的形状。潮汕筵席中上龙虾、上全鸡、上全鱼,虽然它们都是经过精心烹制的,上盘仍然要砌成龙虾、鸡、鱼的原状,头、脚、尾,一样也不能缺少。这样作的用意固然一方面是表示尺其所有,倾心待客,另一方面也有展示自然,归回自然、感谢自然赐予的深层寓意。潮菜中还有一些仿真点心,如寿宴中用姜薯泥作成佛手、寿桃等形状,也是模仿自然,表明我们的饮食取自自然,源于自然,人们与自然不可分割,联成一体。汕头龙湖宾馆作出的姜薯金鱼、彩兔生动逼真,一上席摄影机便拍个不停,这便是一个例子。比如菜的色泽,潮州菜在色泽上追求的不是五彩斑谰,而是鲜亮。鲜亮也就是生命的颜色,自然的原色。潮汕人炒青菜,最讲究“厚油热鼎”,只有用这样的方法热炒、快炒,菜蔬才能保持青翠,使人乐于亲近。林语堂谈到,西方人吃蔬菜,要吗做成“色拉”生吃,要吗就是将菜烧得极烂,粘乎乎一片。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两者有不同的文化背景。 再如菜肴的香和味。前面我们谈到潮州菜最注重食料的原汁原味,现在再以吃蛇做个例子。潮汕古属越,先民曾经把蛇当作图腾,因而有些地方还留下祀蛇的习俗,吃蛇之风不盛。近数十年来,大约是受到广州一带的影响,加上蛇肉有祛风活血、除疾去湿、补中益气的功能,吃蛇也在潮汕渐渐流行。同样是吃蛇,广州一带是“秋风起,吃蛇羹”,潮汕在多数情况下仍然是以蛇骨熬汤,将蛇肉切片“生(火+足)”来吃。比较来看,显然潮汕吃蛇的办法更“近自然”。 (三)感受自然之情趣 潮汕人的饮食习俗许多方面充满着自然情趣,尤其在大众饮食即俗文化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比如普宁有一种小食叫做炸豆干,即是将豆浆与薯粉按一定比例做成豆干,即炸即吃,食时蘸以韭菜、盐水,有的也用红糖沾着吃,非常可口。吃炸豆干的要点是“烫”,最好是蹲在靠近油锅的小摊上吃,即使是寒冬腊月,也能够使人沁出热汗。潮人有竹枝词说:“脆皮嫩肉热腾腾,数九寒天汗微生,富人吃巧穷吃饱,各自领略故乡情”。又说:“村前路口一摊摊,油热炉红炸豆干。酱辣天寒头冒汗,品尝不论民共官”。也即是说,至少在吃炸豆干这一点上,穷人和富人、民与官暂时是完全平等的。很显然,这种食俗更接近自然,更接近人性。说来也怪,有人将这种著名小食也引进潮州筵席,但是无论你怎样遵制,怎样改进,总令人觉得不那么合口,不那么诱人。因为,它失去的不是别的什么,而是那种至关重要的随随便便的自然风味。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