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单片机最小系统论文模板

发布时间:

单片机最小系统论文模板

同学 给我也来一份啊 都是滨海人

童鞋,你是南滨的么?

单片机论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单片机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

本文针对工科院校单片机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提出了以项目化教学作为主导的改革方案,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

关键词:

项目;单片机教学;改革探索

单片机课程将程序设计、通信技术、微机接口等多种专业知识综合在一起,是一门工程性、实践性以及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单片机课程是电子信息和自动化等专业的核心课程。

1、单片机课程教学现状

教师教学手段较为单一

单片机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产物,内部结构较为复杂。各大工科类院校对于单片机教学,仍旧采用教师在课堂上面讲述相关的理论知识、单片机内部结构,然后讲解单片机的程序设计以及汇编语言,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使学生没能抓住学习的重点,丧失对单片机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导致教学质量越来越差[1]。

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单片机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在学习时要以应用为主要目标,然而有许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忽略了这一点,导致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单纯地跟着教师的思路,缺乏学习自主性和探究意识,学习目标不明确,影响教学效率。

学生缺乏实践机会

学生在做实验时,主要的器材就是一本实验指导书、一个集成实验箱,学生按照指导书上面的流程机械式的进行实验,盲目的观察实验结果,对于实验中所应用到的一些原理模糊不清,导致学生在实验结束后仍旧对所学的内容有疑惑,没能掌握相关器材基本使用的方式,更没有将之运用到实际工程中的能力。

考核方式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各种工科类院校对于学生单片机课程考试仍旧采用笔试的方式,这种考试形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真实客观的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水平,更不能考察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这种考试方式没能很好的与实践相结合,导致考核结果不具有客观性。

2、应用项目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方法能够很好的适用于技术教育,可以将学科体系的内容转化成若干教学项目,然后围绕着这些项目进行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到项目教学整个过程中[2]。设计教学项目,着重强调让学生参与其中,在模拟的生产场景中,完成规定的项目,这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在项目教学整个过程中,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自由的进行讨论,安排整个过程的进度,如此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的协作能力。

3、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如今许多单片机教科书中知识结构都是从简单的数制到较为复杂的单机硬件,最后再到复杂的系统接口技术。但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能够灵活掌握课程的教学顺序,合理的安排教学任务,并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几个步骤帮助学生对单片机进行有效的学习。首先应该对单片机有所感知,自己查找一些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对单片机学习的必要性和应用性;其次教师要给学生布置一些项目具体的任务,例如制作秒表、电子万年历等,给每个学生分配具体的任务,让他们由浅及深的了解单片机课程;再次教师要对一些小模块进行具体的讲解和分析;最后以期末的实训内容作为引导,将之贯穿于整个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模拟出一些生产场景,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完成最终的项目教学目标。

4、项目的选择

项目化教学主要是以项目为主要载体,以任务作为动力,将实践和理论紧密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就能够充分掌握相关的技能和知识,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效果。在设计教学时,要挑选合适的项目来保证改革效果。所选的项目既能包含单片机相关的知识,又不会过大的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5、基于项目的单片机改革策略

以项目为主要导向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重视教师、教材以及课堂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强调理论知识的连续性和基础知识的运用,但却忽略了对学生兴趣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现阶段,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变换传统的教学结构,打破原有的教学框架,将教材中原有的知识顺序分散成诸多小的知识点,运用一些经典的项目案例将这些小的知识点融入整个课堂教学,从而能够实现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模式。

项目设置的方法

教师要对项目的实例进行选择,认真撰写项目的内容。所选的基础项目能够与学生自身的兴趣相符合,给学生布置一些功能简单易于实现的项目任务。选择技能项目,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来实现项目的具体要求,对于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主要以学生互相讨论以及师生互动的形式进行。综合项目则是侧重学生知识的提高,对于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应该充分发挥出他们的钻研精神,能够在钻研的过程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例如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些制作秒表的项目任务,让学生自己动手,在制作的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操作之中,使得学生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测评环节

以项目为主要导向的教学过程中,考核的方式与传承考试也有所不同,考量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是通过综合评价实现的,主要评价有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以及项目组长的评价等。

从项目框架的设计、需求的分析以及详细的方案等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点评打分。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主要以支持和鼓励学生为主,可以增加学生自信心;在小组评价的过程中,应该着重了解学生在整个项目中所起到的作用,观察学生是否属于设计的主要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是否配合等;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要反映出自身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在面对困难时是否能及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自我测评在今后的学习中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评价,在评价中才能够更快、更好地改善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地完善自己。

6、结束语

项目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本文着重探讨了工科类院校单片机课程教学的现状,如教师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缺乏实践机会、考核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也研究了应用项目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基于项目的改革策略等,主要是以项目为导向,设置项目方法优化测评环节。如此才能大幅度的提升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冰.单片机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4(1).

[2]郭毅飞,王华.项目教学法在单片机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湖南农机.2013(1).

摘要:

单片机是当前被运用到各个领域的一个技术产品,随着当前社会生产活动的增多,单片机被运用到众多的生产领域中,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就当前单片机的使用情况看,单片机更多地被运用到电子技术领域中,提升电子领域的发展程度,例如在仪表仪器中使用单片机可以提升其智能程度;单片机在工业控制中通过自身功能的发挥,可使工业控制更加先进化。该文从单片机的概述入手,研究在电子技术发展中单片机运用的程度。

关键词:

单片机;电子技术;应用研究

20个世纪70年代,单片机得到快速的发展,形成一个品种较为全面,功能更加强大的技术产品,开始在各生产领域中运用。随着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单片机取得更优质的成果,科技水平更加先进,在众多领域中实现高效运用,提升这些领域的发展程度。单片机现在在电子技术领域中得到广泛的使用,如在通信功能、仪表仪器等方面实现高效的运用,促进这些企业实现优质的发展。同时,随着单片机运用程度的增加,应用领域的扩展,其技术呈现创新发展趋势。

1、单片机的科学分析

概述

单片机是嵌入式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采用规模较大的电路技术将CPU、RAM、ROM以及定时器等众多功能集成在一个硅片上,继而形成一个具有完善功能的,微型的计算机系统。单片式是1970年左右开始在生产中运用,随着多年技术的革新和使用程度的加深,当前它在汽车电子,医疗器械,工业控制以及仪表仪器中得到运用。单片式发展速度较快,由最开始的4位单片机发展成8位单片机,到目前300M具有高速运转和处理能力的单片机。

主要特点

单片机是当前计算机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算机水平的增长,单片机也呈现高效革新的态势,且呈现不同用途的,不同型号的单片机产品。以AT89S52型号单片机为例,单片机目前重要的发展特点有6个方面。

第一,单片机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单片机整体体积较小,系统构成较为简单,整体呈现模块化;

第二,对环境的要求较低,单片机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可以在不同的环境得到运用;

第三,控制能力较强大,单片机有着较强的科技力量,通过众多功能的集成,其具有很强的控制功能;

第四,功能消耗较低,单片机在运行的时候只需要较低的电压,整体对功能的消耗低;

第五,速度快,单片机具有极强的处理功能,对各项数据和信息有着极快的处理速度;

第六,可靠性高,单片机可以实现长时间的工作,提升整体系统的运转能力。

2、电子技术中单片机的应用情况分析

手机通信中的运用

单片机在电子通讯中得到运用,主要体现在手机语音功能的建设中,单片机对手机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并开展相关操作。在手机的音频入口安置单片机可以使其收集众多的音频信息,系统分辨工作开展之后,向各个部件下具体的指令和信息,实现语音信息中的手机操作。

单片机提升医疗器械诊断正确性

人们在实现温饱之后,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对医疗水平有着越来越高的需求。但是,在医疗建设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检测手段以及消毒水平存在一定的不足,影响整体医疗建设的质量。单片机在医疗器械中得到运用之后,大大减少了医疗问题的出现,使医疗工作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单片机的使用增加了医疗设备的诊疗准确性,提升了诊断的精准性。同时,随着单片机在医疗器械中的运用,整体医疗设备朝着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前进,使医疗诊断的结果更加精准,更好地为人们的健康提供医疗保障。

单片机使仪表仪器的使用更加智能化

单片机因其集成度高等特点被用于仪表仪器的生产,随着单片机科研水平的不断革新,仪表仪器的发展更加智能化,更加符合当前人们的使用需求。同时,随着单片机使用程度的增加,仪表仪器设备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整体测试水平较高,仪表仪器控制和处理的功能建设更加优质。例如,在航天仪器制造的时候,使用单片机这种先进的技术可以使仪器的精准性和集成性更强,提升航天电子系统的数字化程度,大大降低航天事故发生的几率。

家电中普遍使用单片机

单片机不仅在高科技的领域中实现运用,如医疗器械、仪表仪器等领域,同时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运用,例如在家电行业中。随着科研水平的发展,单片机越来越多地在生活中得到运用,提升人们生活的质量和幸福感。当前人们家庭生活中使用的洗衣机、微波炉以及电视机等家电都运用了单片机这项技术。在电视机的运用中,通过使用单片机使其系统控制技术更加先进,功能操作更加便捷。

例如,人们可以通过遥控器自由切换不同的电视频道,选择自己想看的电视节目。单片机在微波炉建造中,通过系统信息的处理,可以根据食材的不同进行科学的、自动的选择工作,主要是选择加热时所需要的温度和具体时间。单片机在洗衣机的系统控制中,可以根据衣物的材质以及脏污程度进行自动洗涤,对洗衣液的使用量、洗涤的强度控制以及详细的洗涤时间有着科学的控制和选择。

3、单片机在未来电子技术领域中开发趋势分析

随着社会生产实力的增强,科研技术程度更加深入,单片机型号和技能革新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其在电子领域的应用开发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

对单片机程序开发

随着单片机自身开发程度的加深,其在嵌入式系统的建设中得到越来越全面的运用,目前已经不在裸机的环境中实现开发和使用。单片机已经实现一定程度的自动执行,可以对数据进行较强的储存,科学处理和传输数据。单片机具有较强的环境使用能力,可以保障计算机在不同的环境中实现正常的运转和数据的处理,对外界的物理参数实现高质量的采集,并对其进行逻辑分析和正确的处理。

优化C语言系统程序

C语言有着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以简易的方式对编程语言开展编译、处理等工作,有着强大的编程能力。为了使单片机在复杂的计算数据和控制数据的环境中实现正常的使用,提升系统的集成和控制能力,一定要加强C语言在单片机中的运用程度。通过对C语言更深度的开发,可以加大单片机的开发程度和力度,进而拓展单片机使用和运用的范围和领域。

加强对计算机的研发

目前,单片机的制作中使用众多的通信接口,通过接口的连接可以和计算机进行数据的交流和沟通。可以说,单片机通过通信接口可以让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形成一定的联系,可以使双方进行精准的数据支持,提升设备对数据的使用程度和运用程度。为此,要想对单片机进行深度的开发,应该对计算机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运用,提升数据连接和传输的质量。

4、结语

单片机是当前计算机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算机水平的增长,单片机也呈现高效革新的态势,在电子领域实现高效的运用。突出表现在手机通信中和家庭电器的使用中,提升人们的生活建设质量。同时,单片机使仪表仪器的使用更加智能化,提升医疗器械的诊断正确性。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通过对单片机程序进行开发、优化C语言系统程序以及加强对计算机的研发这3个方面提升单片机在电子领域的运用程度。

参考文献

[1]郑泽宏.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技术研究[J].科技信息,2013(25):140,221.

[2]王红纪,徐小亚.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J].电子测试,2014(13):44-46.

[3]王德权.研究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3(3):113.

[4]张力.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5):259.

[5]许文涛.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9):15.

摘要: 随着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实质性的改变。其中,对于单片机的使用已经在很多领域都有出现,比如说在工业自动化控制房间、在智能仪器仪表方面以及各种家用电器方面,单片机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由于其极高的性能价格比,使其在电子时钟方面的应用也是很常见的。本文通过对普通单片机电子时钟的设计分析,从而达到对单片机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与设计。

关键词: 单片机;电子时钟;设计分析

时钟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由于人们的生活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时间观念也在不断增强,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时钟,时钟对人们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东西。现如今,时钟的样式很功能也越来越多,人们对时钟的精准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就是针对时钟的精准度来设计一个普通单片机电子时钟。

一、单片机的简单介绍

(一)单片机的定义与分类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随即存储器、只读存储器等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主要分类包括:STC系列单片机、AVR单片机、AT系列单片机等等 。

(二)单片机的应用与发展

目前,随着电子自动化的广泛应用,单片机以其自身的诸多优势已经应用到了各个领域之中,这些领域主要包括智能仪器仪表、计算机网络、机器人控制、工业控制、家电管理等等。由于单片机的优势很有多,在未来的生活中一定会被更多的领域所应用,有很好的发展趋势。

二、单片机电子时钟的设计方案

单片机电子时钟的构成主要由:一个8位CPU;一个片内振荡器及时钟电路;4K字节ROM程序存储器;256字节RAM数据存储器;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可寻址64K外部数据存储器和64K外部程序存储器空间的控制电路;32条可编程的I/O线(四个8位并行I/O端口)和一个可编程全双工串行口组成。

单片机电子时钟的设计主要是对时钟的内部工作和外部显示进行设计,主要的设计方案则分为数字时钟方案和数码管显示方案。通过数字时钟和数码管显示的完美结合使电子时钟的质量得到完善和保证。

(一)数字时钟方案

这部分是单片机电子时钟最主要的设计,也是时钟内部工作部分。在单片机的内部存储器中设置三个分别代表时、分、秒信息的字节。在对内部的存储器进行设置的时候,要根据时钟的运作规律设定,时钟的工作是由内部的定时器和软件结合来实现的。对此设定1秒中断,以此来推动秒针的运动,而当秒针中断的次数达到60次的时候,则将其清零,同时分针的字节开始运行,以此类推,当分钟的中断次数达到60次的时候,时钟的字节开始运行。当时钟的字节达到24的时候,便将时钟的字节清零,以上的操作反复进行,这就是单片机电子时钟关于数字时钟的设计方案。这部分的设计起来比较繁琐,每个步骤都要做到很好的处理,设置时、分、秒的顺序也不能打乱。

(二)数码管显示方案

数码管显示方案主要是对时钟的外部显示进行设计,主要分为静态显示和动态显示两个部分,在电子时钟外部显示中占主导地位的就是动态显示。所谓动态显示就是根据内部设计中的秒针的运行情况,在出现的显示器数字的轮流点亮,每隔一段时间都要点亮一次,这部分要求显示器的扫描必须要有足够快的速度,只有这样,显示出来的字符才不会出现闪烁的效果。同时,秒钟和显示器的运作应该是保持一致的,否则在电子时钟运行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时间上的误差,这种动态显示节省了I/O口,也会降低耗能。

(三)电子时钟的硬件选择

1、单片机的选择,在单片机电子时钟的设计中,通常都会选用AT89c52单片机,配备12MHz晶振,采用上电复位来对电路进行系统复位。

2、显示电路选择,在显示电路的选择上,采用软件译码动态显示。

3、电源选择,采用直流电源供电,电源基本选择在左右。

4、选择器的选择,通常采用741s04.

三、系统软件设计

对系统软件的设计主要包括软件的设计思想、总体设计以及按键扫描子程序。

(一)软件设计思想

根据人们对电子时钟功能的需求,需要设计出来的电子时钟程序必须具备动态扫描、时钟信号产生以及按键扫描处理等功能。利用单片机来实现电子时钟的这些功能,主要利用的方法就是分时复用,要协调好各个器件的占用时间,这样才能实现单片机电子时钟以上的功能,使电子时钟对人们的需求造成满足。

(二)总体设计

1、系统说明及设计框图

利用普通单片机制作的简易时钟,其主要的工作原理就是运用6个PNP管来分别控制6个LED数码管来完成时钟的运行工作。这里出现的6个数码管主要负责显示小时、分钟以及秒针的十位位置和个位位置,还会设定一个按键用于对时间的调整。

2、模块设计

普通单片机电子时钟的设计主要包括电源部分、复位电路、显示部分、控制部分、位选部分等几个模块。对于电源部分的技术,要从外部引入直流电,电流应该选择,这样就可谓电子时钟提供电源,使其能够正常运行。

位选电路、复位电路二极管、电解电容部位,在其运行的时候,相应的引脚也会出现不同。在开关按下时引脚RST为高电平1,断开时引脚为低电平0。

(三)按键扫描子程序

普通单片机电子时钟的运行,最好选用按键来切换各种不同的状态,这样不仅简单,容易操作,而且在电子时钟出现状况而需要查询按键信息的时候,电子时钟所具有的按键扫描功能就可以提供以往的按键情况,这种按键程序中还嵌套了按键扫描程序用来处理在不同情况下的电子时钟状态切换。

四、对整体系统进行调试

在单片机电子时钟设计完成之后,要对电子时钟所应用的系统进行简单的测试,仔细分析在测试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问题的统计与分析,从而找到合理、科学的解决方法。使单片机电子时钟更加完善。

(一)系统调试方法

对于单片机电子时钟各个系统的调试,首先要对每个单独的程序进行调试,将出现的问题归纳整理,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后,针对出现问题的程序进行系统的调试。确保每个程序都没有问题之后,再进行整体的调试工作。只有这样,才调试的过程中才会使调试工作有理有序的进行。

(二)系统时钟误差分析

时间准确,长时间不容易出现误差是一个时钟被认可的标准之一。对于系统误差,设计者应该及时进行误差的分析和调试工作。

在单片机电子时钟系统中,能够出现误差的地方有很多,比如说晶体频率的误差,定时器溢出误差以及延迟误差等等,设计者要结合不同的误差进行不同的分析,找出其内在的原因,从而拟定出解决的方案,使电子时钟的精准度提高。

(三)软件调试问题及解决

在软件调试的过程中,应该将调试的重点分别放在各个模块上,对这些模块的调试可以采取在线调试和离线调试两种方法,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分析及时解决。

结语:

随着我国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单片机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对于电子时钟系统的设计一定也会日趋完善,功能也会越来越全面,性能会更加稳定,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里,单片机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更好的造福人们。

参考文献:

[1]何立民.MCS251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技术[M].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学.1999

[2]程光璇.普通单片机电子时钟的设计[J].电子世界.2011(8)

[3]华贵山.基于单片机微机测控系统中的数字滤波技术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

单片机控制系统毕业论文

1. 确定毕业论文的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豆浆机设计与实现。

2. 进行相关的文献调研,了解单片机原理和应用、豆浆机的工作原理和用户需求等方面的信息。

3. 确定豆浆机的功能需求和设计方案,包括豆浆机的控制系统、测量传感器、操作界面等。

4. 设计和实现单片机控制系统,包括硬件电路设计和程序编写。完成豆浆机自动化控制、温度测量、水位测量等功能。

5. 调试和测试单片机控制系统,保证其稳定、可靠、灵活。

6. 开发豆浆机的用户界面,包括人机交互界面和操作流程,使操作变得简单、直观。

7. 进行系统整合和测试,检验豆浆机的功能是否符合需求。

8. 撰写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整个项目的设计思路、方案实现、测试结果及优化方案等。

9. 最后,进行毕业答辩和展示,展示设计实现过程和有关成果。

价格合理!信工毕业 就会单片机

摘要 分析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找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教材选择、教学方式改进、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对本课程提出教学改革。关键词 单片机;考核方式;教学改革1 引言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是计算机、自动化、机械等多个工科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均非常强的课程。但目前由于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实验设备等原因,大多数学生感觉该课程难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摆脱枯燥记忆理论知识的困境,优化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学以致用,以致主动学习,是授课教师需要重点思索的问题。2 教学现状 理论教学特点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一门软硬件结合得非常紧密的课程。目前,大多数院校在该课程上的学时分配不足,导致部分教学内容无法完成。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目前,过多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反而使得教学效果很差。只有部分教师能综合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如辅助声音、图像、视频等方式,方可保证教学效果。 实验特点及现状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各高校都相当重视实践教学,但是由于重理论、轻实践观念的长期影响, 改革的效果并不明显,实践教学仅仅作为理论教学的验证与补充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单片机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建立起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完整概念,还可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单片机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兴趣。然而由于实验学时和实验条件的限制,类似这样的综合性实验很难开展。由于实验学时、硬件条件、评价体系等方面的限制,这类综合性的实验实际上难以达到预定的效果。3 改革措施 选择合适的教材如何选择一本好的教材是学生学好这门课、教师教好这门课的前提。由于本专业学生自身的特点,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要紧密结合机电类产品。比如,机电控制类的产品是由单片机来控制的,结合实际进行讲解,内容会更生动、更具吸引力。通过实例学习,让学生了解单片机,学到单片机的知识,还掌握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如何进行方案的设计和分析、具体的实施以及后期的扩展等技能。因此在教材建设方面,一直紧扣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并编写适合学生的教材及辅导教材。理论教材从课程教学目的出发,突出课程重点,突出基本原理,覆盖本课程最基本的内容。辅导教材切合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通常单片机课程的教学过程是:先介绍单片机的组成和内部结构、存储器、指令系统、寻址方式、程序设计方法,然后介绍芯片的外部引脚功能,然后讨论单片机定时/计数、中断、串行口等功能应用,最后介绍外部扩展及键盘、显示器、A/D、D/A等接口技术。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时常常感到很头疼。由于该课程是机械专业学生第一次较多地接触硬件方面的知识,较为抽象。加上汇编语言直接与系统硬件有关,并且指令较为烦琐,给学生造成该课程比较难学、枯燥的感觉。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实现生动、形象地传授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研究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1)完善电子教案,利用多媒体课件提高直观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为减轻教师制作课件的工作强度,使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深入究教学法上面,建设多媒体教学资源库,为该课程的多媒体教学提供一个共享思想与资源的信息平台。2)了解学生对内容的掌握情况,随时调整授课进度与方法。3)授课中有意识地渗透科研意识,培养、激发学生创造兴趣。 改革考核方式改革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考核方式,有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同时也将有助于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学习。以前的考核只以期末考试一次成绩作为定论,而实践只是作为平时成绩。现在把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成绩为3个部分测试:第一部分是笔试,主要考核学生对于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40%;第二部分是基本实验的考核,在学生做过的十几个实验中,随机抽取一个进行单独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基本操作能力,占总成绩的30%;第三部分是布置学生一次综合大作业,让学生完成硬件布置、软件设计,最后调试全过程,以答辩形式给出成绩,主要考核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综合能力,占总成绩的30%。最后,3个部分的总和作为课程的最终成绩。这是对学生的一个全面考核,达到使学生全面掌握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目的。4 结束语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在机械专业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还是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其目的是要切实提高单片机课程的教学质量,丰富和完善单片机教学内容,使学生真正能够引起浓厚的兴趣,变被动性实验为主动性实验,从而掌握单片机的本质内容,提高学生单片机的实际应用能力。单片机教学的改革只是做了一定的尝试,进一步的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各方面的不足也会显现出来,但只要抓住以学生为本的基本思路,就能使实践教学改革不断地完善,切实体现实践教学应有的地位,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我能找到的就是这个 也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哦 建议你可以去(59168)这网站上看看 直接在百度输入就可以的 以前我们也在那里找文献资料的

一、毕业设计题目及要求 (2个) 1、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动机Y-△启动的设计 要求:1)控制器为单片机,电动机为三相异步电动机;2)启动时间为3秒;3)由按键设置电动机Y-△运行、停止。 2、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要求:1)控制器为单片机,电压输出范围为0-10V,电压精度为;2)通过数码管显示电压值;3)由按键设置电压值。 二、毕业设计用到的主要软件(及功能) 毕业设计用到的主要软件(及功能):Keil 51(源程序编译),Proteus(电路仿真),AutoCAD(绘图), Visio(绘流程图), Protel 99SE(原理图电路设计,PCB板制作) 三、单片机方面毕业设计要求 1、学会编写程序(用C语言或汇编语言),用Keil 51软件对源程序进行编译。 2、学会用Proteus电路仿真软件对所设计的硬件电路进行仿真。 3、在写毕业论文时,学会用Word、AutoCAD, Visio,Protel 99SE等软件对程序流程图、电路原理图等进行绘制。 相关答案 ↓位朋友,以51单片机为例。51现在很多都是用仿真器来进行在线调试的,而每个公司的仿真器都会有自带的编程软件,当然,跟keil是差不了多少的。 步骤大体如下: 1.新建,进行程序的编写 2.连上仿真器或烧写器,这一步有可能要对仿真器或烧写器进行设置,具体可看它们的使用说明 3.对程序进行编译,这一步会自动检测你的程序有没错,如果有错,是不能进入下一步的.如果你用的是仿真器,这一步编译成功后就可以直接运行进行在线调试了。 4.如果用的是烧写器,那就进行烧写 各个软件和调试方法会有些不同,但大体就是这样,一些调试工具的说明书也有很详细的说明。 学参数测量技术涉及范围广,特别是微电压、微电流、高电压以及待测信号强弱相差极大的情况下,既要保证弱信号的测量精度又要兼顾强信号的测量范围,在技术上有一定的难度。传统的低成本仪表在测量电压、电阻时都采用手动选择档位的方法来转换量程。在使用中,当忘记转换档位时,会造成仪表测量精度下降或损坏。 现代电子测量对系统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且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全量程无档自动量程转换电压表和电阻表是在保证测量精度不下降的前提条件下省去手动转换量程的工作,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AT89S52 单片机 的智能多用表。该表能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完成直流电压、电阻和直流电流的测量。测量电流部分采用了简单的I/V转换电路完成测试;测量电压部分结合模拟开关CD4051和运算放大器OP07构成程控放大器,实现了自动量程转换;测量电阻部分也由模拟开关CD4051和运算放大器OP07相结合,在单片机控制下完成了自动量程转换。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最终测量信号都在单片机的控制下由12位A/D转换器TLC2543进行采集,采集的信号经单片机数据处理后通过LCD(12864)显示出来,测量结果还可以由带有串行EEPROM的CPU存储器和监控器的X25045进行多个数据保存。 关键词:TLC2543 自动量程转换 程控增益放大器 电压 电阻 电流 目录 摘要1 Abstract 2 第一章 绪论 5 1. 1 概述 5 1. 2 智能仪器/仪表国内外发展概况 5 1. 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6 第二章 系统结构及功能介绍 8 2. 1 系统功能和性能指标 8 2. 1. 1 仪表功能 8 2. 1. 2 性能指标 8 2. 1. 3 本机特色 8 2. 1. 4 系统使用说明 9 2. 2 系统工作原理概述 9 第三章 方案设计与论证 11 3. 1 量程选择的设计与论证 11

单片机打铃系统毕业论文

原创论文,包通过,包修改。

毕业综合训练 (毕业论文/设计形式用) 课题名称 单片机打铃系统设计 学 院 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 电子信息工程设计 班 级 13专电子1班 姓 名 李跃 学号 2013242638 指导老师 何健 江西科技学院 毕业综合训练任务书 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年级 13 班级 电子专1班 姓名 李跃 起止日期 题目 单片机打铃设计 1.毕业综合训练任务及要求(根据题目性质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打铃装置,用DS1302对时、分、秒计时和设置打铃时间,采 用三线串行数据传输接口与STC89C52进行同步通信,用矩阵键盘来设置时间值, 并通过8255芯片读入设置值,最后通过89C52单片机芯片综合控制[1],把当前 时间送到数码管显示,到点把信号送入蜂鸣器,实现打铃,撰写毕业论文。 2.毕业综合训练的原始资料及依据(包括做调研的背景,研究条件、 应用环境等) 3.主要参考资料、文献 [1] 张鑫.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 康光华. 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部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康光华. 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部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 祁伟, 杨亭. 单片机C51程序设计教程与实验[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6. [5] 楼然苗. 李光飞. 单片机课程设计指导[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6] 单片机学习网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单片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本设计正是基于STC89C52型单片机为核心,加上适当的外围部件,设计而成的简易自动打铃系统。 简易自动打铃系统的设计以STC89C52单片机芯片和8255芯片的拓展I/0引脚为核心部件,用定时器中断系统进行计时、数码管显示当前时间、蜂鸣器实现打铃功能、矩阵键盘调整显示时间、电源电路为整个系统提供5V 工作电压,由以上模块构成了本系统。根据设计要求,该简易自动打铃系统可以进行计时和显示,设置当前时间,实现定点打铃等功能。该设计简单、实用、操作便捷。 关键字:单片机;自动定点打铃;设置时间;中断;矩阵键盘;I/O扩展; 目录 摘 要............................................................................................................................ I 第一章 方案论证与对比.............................................................................................. 1 方案一 采用时钟芯片和键盘实现功能 .............................................................. 1 方案二:采用中断定时实现功能 ........................................................................ 1 方案比较 ................................................................................................................ 2 第二章 单元电路设计与论证...................................................................................... 3 单片机、I/O拓展 . ..................................................................................................... 3 打铃电路设计 . ............................................................................................................ 4 数码管电路设计 . ........................................................................................................ 4 第三章 程序设定.......................................................................................................... 5 主程序工作流程..................................................................................................... 5 定时器中断子程序 ................................................................................................ 5 时间设定子程序 . ........................................................................................................ 6 第四章 系统功能实际测试 ......................................................................................... 7 程序实际编译测试 . .................................................................................................... 7 系统实际测试 . ............................................................................................................ 7 软件调试步骤 ............................................................................................................ 7 子程序调试步骤 . ........................................................................................................ 7 调试结果 . .................................................................................................................... 8 系统误差及性能分析 . ................................................................................................ 8 第五章 设计总结 ......................................................................................................... 9 第六章 详细仪器清单 ............................................................................................... 10 参考文献 ..................................................................................................................... 11 附录1 详细程序......................................................................................................... 12 第一章 方案论证与对比 方案一 采用时钟芯片和键盘实现功能 方案一原理框图如图所示: 图 采用时钟芯片定时实现功能 该系统用DS1302对时、分、秒计时和设置打铃时间,采用三线串行数据传输接口与STC89C52进行同步通信,用矩阵键盘来设置时间值,并通过8255芯片读入设置值,最后通过89C52单片机芯片综合控制[1],把当前时间送到数码管显示,到点把信号送入蜂鸣器,实现打铃。 方案二:采用中断定时实现功能 方案二原理框图如图 所示: 图 采用中断定时实现功能 该系统以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控制部件。用8255做I/O拓展芯片,数码管接8255的PA 、PB 引脚,用动态扫描的方式显示当前时间。蜂鸣器与单片机的口相连,当打铃时间到时,由STC89C52发出打铃指令。以外部INT0和INT1中断按钮实现调时功能。 方案比较 本设计要求能实现基本计时和打铃功能。计时和打铃时间设计,方案一中用到了DS1302时钟芯片计时和打铃时间设置;方案二中采用定时器中断来计时并结合软件设置打铃时间。上述两种方案中:方案一的外围硬件电路设计复杂,而且时钟芯片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方案二的软件计时具有硬件开销小,成本低,外围电路设计简单等优点。上述两种方案中:方案一的软件设计比方案二的难度系数大,使程序易读性不强。综合对计时的精密程度要求不高的本系统,本设计采用方案一来实现功能。 第二章 单元电路设计与论证 硬件设计总框图 本设计主要由STC89C52单片机芯片与8255芯片组成的模块为控制核心、蜂鸣器电路模块实现打铃功能、矩阵键盘模块调整当前时间、数码管显示模块显示时间,由以上四大模块构成了本系统,详细电路图见附录一,硬件设计总框图如图: 图硬件设计总框图 单片机、I/O拓展 图 主控电路框图 STC89C52RC 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片内含8k Bytes ISP的可反复擦写1000次的Flash 只读程序存储器,器件采用ATMEL 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制造,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及80C51引脚结构,芯片内集成了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ISP Flash存储单元,功能强大的微型计算机的STC89C52可为许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STC89C52具有如下特点:40个引脚,8k Bytes Flash片内程序存储器,256 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 ),32个外部双向输入/输出(I/O)口,5个中断优先级2层中断嵌套中断,2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2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看门狗 (WDT )电路,片内时钟振荡器。其主要特性[1]如有:与MCS-51 兼容;8k 可反复擦写(>1000次)Flash ROM;全静态工作:0Hz~24MHz;三级程序存储器锁定;256*8位内部RAM ;32可编程I/O线;2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5个中断源;可编程串行通道;低功耗的空闲和掉电模式。I/O拓展采用8255芯片,单片机用89C52,电路框图如图2-2所示。 打铃电路设计 采用P 型三极管为蜂鸣器提供5V 电源,并把STC89C52的口与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当口有低电平输入出时,三极管导通[2],蜂鸣器响应,从而实现打铃功能。电路框图如图所示: 图打铃电路框图 数码管电路设计 8255的PA 口控制数码管的位选,低电平有效;PB 口做为段选输出,接1K 欧姆的限流电阻[3]。如图所示: 图数码管显示电路框图 第三章 程序设定 主程序工作流程 主程序首先设置8255模式,并打开中断0,设置中断为边沿触发模式;其次在死循环中执行读秒显示子程序,当定时器满一秒时,在显示缓冲区中时间加一,等待送入数码管显示;再次按键扫描子程序,如果有中断0或中断1按钮被按下时,则转入相应功能的子程序中;最后如果当前显示时间满足预设打铃条件,通过打铃判断子程序跳入对应的打铃方式中执行[4]。详细主程序见附录二,主程序流程图如图。 图 主程序流程图 定时器中断子程序 此子程序为本设计的核心之一,首先初始化定时器T0,设置T0为工作方式1,其初始值为3CB0H (既每次溢出定时50ms ),并对其循环20次,然后把时间加1s ,并送入显示缓冲区等待显示[5]。显示时,先取出内存地址中的数据,然后查得对应的显示用段码从PB 口输出,PA 口将对应的数码管选中供电,就能显示缓冲区中的数据值。为了显示秒位和上下午标志在数码管显示上特加了“—”、“A ”、“P ”这三个特殊字符子。程序流程图如图: 图 定时器中断显示子程序流程图 时间设定子程序 时间设定模块的设计要点是按键的去抖处理与“一键多态” [5] 的处理。即 只涉及2个键完成了6位时间参数的设定。“一键多态”即多种功能的实现思想史,根据按键时刻的系统状态,决定按键采取何种动作,即何种功能。 图 键盘扫描子程序流程图 第四章 系统功能实际测试 程序实际编译测试 在Keil C51编译环境下编译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主要是在重装初值的过程中大约需要8个机器周期,本设计采用在程序开始时对定时器赋初值多加8个机器周期来消除此误差。 最后在Keil C51编译环境下编译通过,0警告,0错误。 系统实际测试 通过实验测试,数码管显示,按键调时,定时打铃均符合预期,测试成功。 软件调试步骤 1、打开软件后, 在Project 菜单中选择New Project命令,打开一个新项目。保存此项目,输入工程文件名后,并保存工程文件的目录。 2、为项目文件选择一个目标器件,即选择8051的类型。在Data base 列表框中选择“ATML 89C52”,确定。 3、上述设置好后,创建源程序文件并输入程序代码。输入好代码后点击“文件/保存”。 4、把源文件添加到项目中,用鼠标指在目标工作区的目标1,点击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添加文件到源代码组,在弹出的添加文件框中,选择需要添加到项目中的文件。 5、开始编译,对项目文件进行编译。若没有错误后进行硬件调试。 子程序调试步骤 子程序调试应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地进行,首先单独调试各功能子程序,检查程序是否能够实现预期的功能,接口电路的控制是否正常等;最后逐步将各子程序连接起来进行总调试。故调试步骤[6]如下: A 、蜂鸣器的调试 调试方法:先把打铃程序下载到单片机,让蜂鸣器发声,看是否在正确的时间内实现打铃。 B 、数码管程序调试 正确的显示时间是整个程序的关键之一。调试方法:先把程序下载到单片机,让数码管显示,是否正确的显示时间的变化。 C 、键盘调时序 正确的显示所调的时间是整个程序的关键之一。调试方法:先把键盘程序和显示程序下载到单片机,让数码管显示,是否正确的所调时间的变化。 调试结果 实现计时和显示功能(12小时制),可设置当前时间(包括上下午标志,时、分的数字显示),能在上午7:45和下午10:00定点打铃,且每次打铃均为响铃3s ,停1s ,再响3s 。 系统误差及性能分析 经测试该简易自动打铃系统在一天内会出现时间误差,该误差主要是由于晶振自身的误差所造成的。另外在中断的过程中,只会在第一次计时时产生时间的偏移,而它所产生累积误差很小,可以忽略。 第五章 设计总结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得到了很多收获和体会,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工程设计的大体过程。第一,巩固和加深了对单片机基本知识和理解,提高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第二,增强了根据课程需要选学参考资料,查阅手册,图表和文献资料的自学能力。通过独立思考,深入研究有关问题,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通过实际方案的分析比较,设计计算,安装调试等环节,初步掌握了简单使用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第四,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光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懂一些实践中的知识。所以在课程设计的实践中,我们应将实验课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锻炼自己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与实际动手能力。第五,掌握了比较常用的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了动手能力。第六,培养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 总之这次课程设计,培养了我们综合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的理论知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还培养了我们的团队精神,同学共同协作,一齐商量讨论,解决了许多问题。这一切都令我们受益匪浅,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们会一如既往,不断努力。 第六章 详细仪器清单 图详细仪器清单 参考文献 [1] 张鑫.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 康光华. 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部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康光华. 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部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 祁伟, 杨亭. 单片机C51程序设计教程与实验[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5] 楼然苗. 李光飞. 单片机课程设计指导[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6] 单片机学习网 附录1 详细程序 #include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RING=P3^3; #define HOR_UP 0x18 //定义键值意义 #define MIN_UP 0x28 #define HOR_DOWN 0X14 #define MIN_DOWN 0x24 #define AM_PM 0X48 #define NO_KEY_DOWN 0XFF uchar xdata PA _at_ 0xD9FF, PB _at_ 0XDBFF, PC _at_ 0XDDFF, //定义外部变量,强制分配地址 EX_PORT_CON _at_ 0XDFFF; uchar code LED_CODE[]={0XA0,0XBB,0X62,0X2A,0X39,0X2C,0X24,0XBA, //LED段码(0~9外加一个全灭, 一个A ,一个P) 0X20,0X28,0XFF,0X30,0X70}; uint code RING_TIME[]={465,1320}; //开启时间(分) uchar COUNT=0,KEY=NO_KEY_DOWN,HOR=0,MIN=0,SEC=0; //软计时-光标-键值 void Display(); //显示 void Time_Go(); //时间进位 void Time_Set(); //时间设置 void Ring_Control(); //继电器控制 void Delay(uint A); //简单延时 uchar Key_Scan(); //键盘扫描 void main() { EX_PORT_CON=0X81; //8255初始化(PA,PB ,PC_H输出,PC_L输入) PC=0xF0; //键盘初始化 TH0=0X3C; //定时器初始化 TH1=TL1=0; TR1=0; TMOD=0X21; EA=ET0=TR0=ET1=1; while(1) { Display(); Time_Go(); KEY=Key_Scan(); Ring_Control(); Time_Set(); } } void Display() { PB=0XFF; //消影 PA=0XFe; //发送位码 if(HOR>=12)PB=LED_CODE[12]; //发送段码 else PB=LED_CODE[11]; Delay(200); //延时 PB=0XFF; //消影 PA=0XFd; if(HOR>12) //发送位码 PB=LED_CODE[(HOR-12)/10]; else PB=LED_CODE[HOR/10]; //发送段码 Delay(200); //延时 PB=0XFF; PA=0xfb; if(HOR>12)PB=LED_CODE[(HOR-2)%10]; else PB=LED_CODE[HOR%10]; Delay(200); PB=0XFF; //中间横杆 PA=0XF7; if(COUNT>10)//在显示实时时钟时闪烁,为01秒/周期 PB=0XFF; else Delay(200); PB=0XFF; PA=0Xef; PB=LED_CODE[MIN/10]; Delay(200); PB=0XFF; PA=0XdF; PB=LED_CODE[MIN%10]; Delay(130); } void Timer() interrupt 1 { TH0=0X3C; //重装初值 TL0=0XB2; COUNT++; //软计时 } void Ring() interrupt 3 { RING=~RING; } void Time_Go() //时间进位 { if(COUNT>=20) //计数到达20次,即:定时器50MS*20=1S { COUNT=0; //软计时清零 SEC+=1; // 秒加1 if(SEC>=60) //秒是否到达60 { SEC=0; //清秒位 MIN+=1; //分钟加1 if(MIN>=60)//分钟是否到达60 { MIN=0; //清分位 HOR+=1; //小时加1 if(HOR>=24)//小时是否到达24 HOR=0; //清小时位 } } } } void Time_Set() { if(KEY==HOR_UP){if(HOR>=23)HOR=0;else HOR++;} else if(KEY==HOR_DOWN){if(HOR==0)HOR=23;else HOR--;} else if(KEY==MIN_UP){if(MIN>=59)MIN=0;else MIN++;} else if(KEY==MIN_DOWN){if(MIN==0)MIN=59;else MIN--;} else if(KEY==AM_PM){if(HOR>=12)HOR-=12;else HOR+=12;} } void Ring_Control() //继电器控制 { uint RTC_MIN; RTC_MIN=HOR*60+MIN; //将实时时钟 化成 分钟 if((RTC_MIN==RING_TIME[0])||(RTC_MIN==RING_TIME[1])) { if(((SEC>=3)&&(SEC=7)){TR1=0;RING=1;} else TR1=1; } } void Delay(uint A) { while(A--); } uchar Key_Scan() { uchar A=4,ROW=0x08,T=NO_KEY_DOWN; if(PC!=0XF0) //是否有键按下 {Delay(200); //消抖 if(PC!=0XF0) while(A--) //查询,逐列 { ROW if(T!=0X00) //但前列是否有键被按下 { T=(T+(ROW&0XF0)); //计算键值 do {Display();Time_Go();} //防止数码管在按键按下时闪烁 while((PC&0X0F)!=0); //松手检测 peak; //跳出循环 } } PC=0xf0; //键盘初始化 } return T; } //返回键值 16

有必要上这儿来吗,去图书馆的数据库,这样类型的文章多得不得了啊

正好我刚做好了,过两天也要交了,论文,仿真,还有PPt,不是一个学校的话可以发给你QQ1255324803

单片机分拣系统毕业论文

一、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现状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管理体制混乱,机构多元化, 导致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流通的集约化经营优势难以发挥,规模经营、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由于利益冲突及信息不通畅等原因,造成余缺物资不能及时调配,大量物资滞留在流通领域,造成资金沉淀,发生大量库存费用。另外,我国物流企业与物流组织的总体水平低,设备陈旧,损失率大、效率低,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形成了“瓶颈”,制约了物流的发展,物流配送明显滞后。商流与物流分割,严重影响了商品经营和规模效益。实践证明,市场经济需要更高程度的组织化、规模化和系统化,迫切需要尽快加强建设具有信息功能的物流配送中心。发展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流通体系的重要内容。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利用现代化的设施,但目前还不可能达到发达国家物流配送中心的现代化程度,只能从国情、地区情况、企业情况出发,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随着电子商务的日益普及,中国的物流配送业一定会按照新型物流配送中心的方向发展。据国家有关部门预测,未来10年全国还计划兴建100个物流中心,以及7个主要交易中心,由此看来,物流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将是十分广阔的。2001年3月,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外经贸部和民航总局六部委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的《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中,已把发展物流配送中心列为重点鼓励发展的项目。在中国政府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宏观政策引导下,各地纷纷出台了自己的物流发展规划,把发展现代物流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二、现阶段我国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的主要问题1.配送中心设施利用率低,发展缓慢长期以来,我国物流配送的基础设施投入较少,发展比较缓慢,尽管近几年也新建了一些较先进的仓储物流设施,但总体上看,我国物流仓储设施仍较陈旧落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造的仓库还有较多仍在使用,而且仓储物流设施结构不合理,货场、低档通用库多,适合当前社会要求的冷藏、调温等专用库少。应当加快我国物流配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技术改造,鼓励和吸引社会各方投资物流行业,国家也应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对物流配送设施的建设给予一些低息或贴息贷款支持。2.配送中心总体配送比率较低,采购成本难以降低从我国现有商业零售企业来看,除了一些中大型、知名的商业企业以外,一般的商业“连锁”企业大多没有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或利用第三方物流中心。这些企业虽然也建立了一些自己的“连锁”分店,但实际上商店经营的商品并没有做到“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这使得部分商业零售企业的“连锁经营”显得有名无实!而在其他已经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或利用第三方物流中心实现商品配送的商业企业中,配送中心的效用也未能得到有效发挥,这进而影响到了连锁企业综合采购成本优势的发挥,导致配送中心配送的比率非常低,采购成本难以降低。3.物流的社会化、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不高我国物流配送业的发展水平低,还表现在物流配送企业的小和散,社会化、组织化程度低,在物流配送的各环节上衔接配套差,服务功能不完善,能做到“一站式”服务的企业少。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物流储运企业中的“大而全”、“小而全”现象仍然存在。物流企业大多数规模较小,缺乏覆盖面较广的物流配送服务网络。4.现代化程度低、信息化水平不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际、国内各种商业物流配送中心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水平的企业已经越来越多。例如目前采用较多的信息管理技术包括产品识别条码(BC)、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管理信息系统(MIS)、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地理信息系统(GIS)、自动分拣系统(ASS)、柔性物流系统(AGV)、全球定位系统(GPS)、仓库管理系统(WMS)等。从国际国内商业物流配送中心的信息化程度来看,美国的连锁商业配送中心普遍采用了机械化、自动化配合信息系统的整合作业模式,例如电动叉车、传送带、装卸搬运、吊车等机械设施配合各种信息系统的使用,就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节约了人员成本。美国立体化的商业物流中心很多都建有专业通讯网,货物的入库、移动、配装等都通过计算机控制托盘、货架铲车和吊车进行。日本采用的计算机机器人进行物流作业的模式已经广泛存在。相比而言,我国商业物流中心的现代化程度就相对落后了。据零点研究集团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实行物流配送的商业企业中,有超过58%的企业至今几乎没有采用过信息技术或信息系统来进行物流作业,而在已经采用信息技术进行物流管理的企业中,72%的企业仍然以传统手工作业为主,信息技术只作为其辅助性的管理手段,例如配送中心内部基本上是手工辅以叉车和托盘作业;到货分拣、商品组配、商品盘点等无专业电子扫描装置;计算机应用仅限于配送中心的事务性管理(例如商品进、销、存、配、送信息的记录与存档等);商业物流信息技术的采用仍然以互联网、仓库管理系统(WMS)、管理信息系统(MIS)等为主,对于供应链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三、我国商业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的基本对策1、加快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整体物流配送能力国家实施“八五”、“九五”计划以来,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开始得到显著的发展,例如政府对铁路、公路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强;各地物流园区建设数量和规模的增加;中重型卡车产销量的上升;现代化物流营运设备的逐渐采用等,这些都标志着我国的物流配送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但相对于我国商业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要求来说,目前这些基础设施建设还显得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平衡,例如我国当前进行西部大开发,这对于我国以及外资商业零售企业来说都是一大发展契机,而西部地区目前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显然不能满足连锁企业在当地的物流配送,因此从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提高物流配送能力的角度出发,当前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主要是西部地区以及其它物流业发展相对缓慢地区的高速公路建设、高速铁路建设;提高城市内部交通的通畅性,减少交通“堵塞”现象;同时加快开发和引进高科技的物流设备,例如集装箱、散装专用船、各种装卸器具、移动运输器具等的进口或生产等,提高商业企业本身物流现代化管理水平,进而从外部发展环境和内部运营硬件方面为我国商业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创造条件。2、 大力推动“共同配送中心”的发展目前我国商业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多集中在百货公司、超级市场、大型卖场、折扣店等业态领域。每个商业连锁企业由于各自的主营业态差异较大,因此他们建设配送中心的思路也不完全相同。一般而言,百货公司由于自营商品比重较低,采用第三方物流的可能性较大;超级市场以企业经销或代销商品为主,因此它们选择自建配送中心的可能性较大;当然其它不同业态的物流配送模式都会存在一定差异,但不管是何种零售业态,随着企业门店的不断增加,他们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利用第三方物流还是与其它零售企业共建配送中心?在进行配送中心规划决策中,企业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企业的连锁门店数量较少,如果自建配送中心投资成本太大,资金流量出现困难;如果利用第三方物流,对于企业长期发展来看也并非一种特别有效的战略,而且会分流企业的利润。从这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共建配送中心便是一种既经济能实现利润共享的选择思路!共同配送中心不仅能有效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能通过不同零售企业之间的联合增强企业联盟的集团竞争力,对于中小型投资主体而言都是非常有利的一种物流配送模式。3.提高物流配送的社会化、网络化程度。一是大力发展社会化物流服务体系,支持社会化物流企业的发展,提高物流配送的规模化效益。二是提高物流网络化、组织化程度,通过适当方式将物流相关企业组织起来,形成较为完善的物流服务网络。物流企业更要注意网络建设,不断完善网络服务功能。三是充分利用全社会物流配送设施资源,鼓励兼并、重组、联合,优先进行技术改造,尽量避免物流设施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4、更新传统观念,为我国物流配送中心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在推动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方面,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于物流配送中心不够重视,因此,多年来我国物流尤其是物流配送中心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发展较慢。人才已经成为我国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发展的瓶颈,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首先要从观念上进行更新,同时也要通过具体的行动来引起社会各界对物流配送中心的重视,鼓励社会化物流管理培训工作的开展和推进,学习国际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行业协会可以组织国内中大型物流配送企业、商业连锁企业的有关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和实地考察等,各地区政府部门应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增强全民物流配送中心信息化意识,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各种教育途径,建立高素质、专业配套、层次合理的物流配送中心信息化人才队伍。通过高素质物流人才的培养,加快对我国物流配送中心深入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探索,从而为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材料分拣系统机械系统设计(单片机)7.机床数控改造机械系统设计(微型计算机)8.机床数控改造控制系统设计(微型计算机)是完整的一套!@#~!#机械专业、液压专业、自动化专业,有专人在线视频辅导,包您顺利通过毕业答辩。有意者请加qq249796576

自动化的程度是工作发展程度的标志,自动分拣正是自动化中的一个必不可的部分,而PLC控制分拣装置以其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已经成为主流,他可以根据设定的程序无人的,高效的工作,维护费用极少。由于全部采用机械自动化作业,因此,分拣处理能力较大,分拣分类数量也较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劳动,减少了企业的额外支出,是企业节省成本最好的方法。尤其在需要进行材料分拣的企业,以往一直采用人工分拣的方法,由于人工作的个人限制性,因人而致使有的生产效率很低,误差多,生产成本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差,阻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所以分拣装置人PLC控制系统必然会取代人工的分拣工作。这也正是其能够迅猛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和企业发展的必然。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水平的越来越提高,自动分拣装置完全取代人工作业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材料分拣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进行控制,能连续、大批量地分拣货物,分拣误差率低且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可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分拣系统能灵活地与其他物流设备无缝连接,实现对物料实物流、物料信息流的分配和管理。其设计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的组装,具有系统布局灵活,维护、检修方便等特点,受场地原因影响不大。同时,只要根据不同的分拣对象,对本系统稍加修改即可实现要求,非常方面。现在的大部分的企业都有自己的生产流水线,而自动分拣装置是流水线上不可少的部分,有的流水线甚至要用到多个分拣装置,这也说明它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PLC控制是目前工业上最常用的自动化控制方法,由于其控制方便,能够承受恶劣的环境,因此,在工业上优于单片机的控制。材料分拣装置的PLC控制系统利用了PLC技术、位置控制技术、气动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动技术传动技术等,这些技术都是自动化技术中必要的,可以说是现代工作生产现场生产设备的一个微小的模型。

毕业论文单片机系统调试

1. 确定毕业论文的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豆浆机设计与实现。

2. 进行相关的文献调研,了解单片机原理和应用、豆浆机的工作原理和用户需求等方面的信息。

3. 确定豆浆机的功能需求和设计方案,包括豆浆机的控制系统、测量传感器、操作界面等。

4. 设计和实现单片机控制系统,包括硬件电路设计和程序编写。完成豆浆机自动化控制、温度测量、水位测量等功能。

5. 调试和测试单片机控制系统,保证其稳定、可靠、灵活。

6. 开发豆浆机的用户界面,包括人机交互界面和操作流程,使操作变得简单、直观。

7. 进行系统整合和测试,检验豆浆机的功能是否符合需求。

8. 撰写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整个项目的设计思路、方案实现、测试结果及优化方案等。

9. 最后,进行毕业答辩和展示,展示设计实现过程和有关成果。

基于PIC单片机的智能在线辐射测温仪研制 完整内容到中国论文援助中心下载【摘要】 红外线测温仪以其响应速度快、准确、便捷、使用寿命较长等优势,在冶金、电子、石化、食品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企业故障检测,产品质量控制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红外线测温主要是利用任何物体都会发出红外辐射的原理来测量的,而运用了辐射中高温测量技术的智能在线辐射测温仪不仅克服了传统测温产品的不足,而且还能实现对被测物体温度非接触的准确测量。本课题所研究的智能在线辐射测温仪属于中高温测量领域的研究。在测温范围的起始阶段,由于目标辐射能量小、信号微弱,因而受系统干扰影响较大,尤其是当探测器的输出信号的大小与系统的零点信号大小相当时,系统零点的影响将成为影响辐射测温仪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提高被测物体温度在测量范围的起始阶段时系统前级放大电路信号的大小,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本课题的研究中,采用了多点标定与数据拟合相结合的方法,较好地实现了测量电路前级放大电路信号的提高,实现了高稳定性和高精度的温度测量。本文研究的智能在线辐射测温仪在功能结构上分为信号采集和处理模块、温度显示模块、串口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四部分。信号采集用的红外传感器采用硅光电二极管红外探测器,温度信号采样、数据处理由P...更多IC16F877A单片机实现;温度显示采用智能数字显示表;串口通信采用单片机内部模块USART通用同步/异步收发器;电源模块直接采用了AC/DC转换模块。由于本课题研制的智能在线辐射测温仪精度高、速度快、使用安全方便、性能价格比高,对于一些不易接触测量物体尤为适用。同时本测温仪应用了特有的发射率计算方法,因而能较准确的计算出被测物体的发射率,从而使辐射测温仪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更高的测量精度,因此本辐射测温仪有着很好的市场前景。 【Abstract】 Infrared thermometer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etallurgy, electronics, petrochemical, food industries and other areas because its fast response, accurate, convenient, long life and other advantage, it has been a main method of corporate fault detection, product quality control and improving economic efficiency. Infrar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is mainly to use the theory that any objects send infrared radiation. However, the smart online radiation thermometer adopts the infrared radiation technology in middle and high-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o that it is not only able to overcome the disadvantage of traditional thermometer very well but also it can accomplish near instance as well as long instance accurate temperature smart-online infrared radiation thermometer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belongs to the infrared radiation measurement field of middle and high temperature. In the start-up 内容到中国论文援助中心下载

摘要 分析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找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教材选择、教学方式改进、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对本课程提出教学改革。关键词 单片机;考核方式;教学改革1 引言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是计算机、自动化、机械等多个工科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均非常强的课程。但目前由于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实验设备等原因,大多数学生感觉该课程难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摆脱枯燥记忆理论知识的困境,优化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学以致用,以致主动学习,是授课教师需要重点思索的问题。2 教学现状 理论教学特点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一门软硬件结合得非常紧密的课程。目前,大多数院校在该课程上的学时分配不足,导致部分教学内容无法完成。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目前,过多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反而使得教学效果很差。只有部分教师能综合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如辅助声音、图像、视频等方式,方可保证教学效果。 实验特点及现状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各高校都相当重视实践教学,但是由于重理论、轻实践观念的长期影响, 改革的效果并不明显,实践教学仅仅作为理论教学的验证与补充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单片机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建立起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完整概念,还可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单片机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兴趣。然而由于实验学时和实验条件的限制,类似这样的综合性实验很难开展。由于实验学时、硬件条件、评价体系等方面的限制,这类综合性的实验实际上难以达到预定的效果。3 改革措施 选择合适的教材如何选择一本好的教材是学生学好这门课、教师教好这门课的前提。由于本专业学生自身的特点,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要紧密结合机电类产品。比如,机电控制类的产品是由单片机来控制的,结合实际进行讲解,内容会更生动、更具吸引力。通过实例学习,让学生了解单片机,学到单片机的知识,还掌握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如何进行方案的设计和分析、具体的实施以及后期的扩展等技能。因此在教材建设方面,一直紧扣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并编写适合学生的教材及辅导教材。理论教材从课程教学目的出发,突出课程重点,突出基本原理,覆盖本课程最基本的内容。辅导教材切合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通常单片机课程的教学过程是:先介绍单片机的组成和内部结构、存储器、指令系统、寻址方式、程序设计方法,然后介绍芯片的外部引脚功能,然后讨论单片机定时/计数、中断、串行口等功能应用,最后介绍外部扩展及键盘、显示器、A/D、D/A等接口技术。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时常常感到很头疼。由于该课程是机械专业学生第一次较多地接触硬件方面的知识,较为抽象。加上汇编语言直接与系统硬件有关,并且指令较为烦琐,给学生造成该课程比较难学、枯燥的感觉。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实现生动、形象地传授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研究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1)完善电子教案,利用多媒体课件提高直观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为减轻教师制作课件的工作强度,使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深入究教学法上面,建设多媒体教学资源库,为该课程的多媒体教学提供一个共享思想与资源的信息平台。2)了解学生对内容的掌握情况,随时调整授课进度与方法。3)授课中有意识地渗透科研意识,培养、激发学生创造兴趣。 改革考核方式改革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考核方式,有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同时也将有助于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学习。以前的考核只以期末考试一次成绩作为定论,而实践只是作为平时成绩。现在把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成绩为3个部分测试:第一部分是笔试,主要考核学生对于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40%;第二部分是基本实验的考核,在学生做过的十几个实验中,随机抽取一个进行单独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基本操作能力,占总成绩的30%;第三部分是布置学生一次综合大作业,让学生完成硬件布置、软件设计,最后调试全过程,以答辩形式给出成绩,主要考核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综合能力,占总成绩的30%。最后,3个部分的总和作为课程的最终成绩。这是对学生的一个全面考核,达到使学生全面掌握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目的。4 结束语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在机械专业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还是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其目的是要切实提高单片机课程的教学质量,丰富和完善单片机教学内容,使学生真正能够引起浓厚的兴趣,变被动性实验为主动性实验,从而掌握单片机的本质内容,提高学生单片机的实际应用能力。单片机教学的改革只是做了一定的尝试,进一步的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各方面的不足也会显现出来,但只要抓住以学生为本的基本思路,就能使实践教学改革不断地完善,切实体现实践教学应有的地位,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我能找到的就是这个 也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哦 建议你可以去(59168)这网站上看看 直接在百度输入就可以的 以前我们也在那里找文献资料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