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安全生产管理策划精选(九篇)

2024-03-12 15:5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安全生产管理策划范文

关键词:体系整合 PDCA循环 风险管理 核心要素 相似内容

本篇文章是公司带经费的B类课题《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整合应用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1、《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与OHSAS18001的比较

1.1《安全标准化规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OHSAS18001)相比较具有如下相同或相似之处

1.1.1原理相同

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采用的基本原理都是系统化的“戴明模型”,PDCA循环,为企业建立了一个动态循环的管理模式,持续改进企业的安全健康绩效,实现企业既定目标。

1.1.2实施方式相似

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均强调企业领导的重视与支持,通过基础建设与基层管理及基本功训练建立各岗位的安全职责与操作标准,规范员工的安全操作行为,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1.2《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比较具有不同之处

1.2.1服务点不同

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的贯彻实施,是为了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最终达到安全标准化规范的要求,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服务于各国或各种公司,目的是为了规范企业安全健康活动。

1.2.2要素差异较大

安全标准化增加了“5.1.5安全生产投入” 、“5.5.5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5.7.1产品安全与危害告知”等重要二级要素。

1.2.3考核要求不同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倡企业自愿的原则接受认证审核。而安全标准化工作是政府的要求,是强制性的;根据(安监总管三〔2009〕124号)、(安委〔2011〕4号)要求,企业都要接受安全标准化考核并最终实现企业达标。(国发[2010]23号)要求全面开展安全标准化达标,凡在规定时间内未实现达标的企业要依法暂扣其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对整改逾期未达标的,地方政府要依法予以关闭。

2、体系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整合过程中应注意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2.1由于体系应用目的和方法的不同,两个体系共同运行难免产生相互重复冲突等现象;

2.2整合过程历程时间长,长周期的体系整合与循环容易产生目标不一致及管理混乱等问题;

2.3两体系整合导入与考核等环节运行困难;

2.4体系文件要求与实际工作内容脱节等。

3、整合体系运行模式

化工企业在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同时推行安全标准化时以OHSMS18001为核心构架,将安全标准化要素融入其中。整合体系模式依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采用的戴明模式,并加强风险辨识和评价阶段工作将体系分为策划、风险辨识评价、实施运行、运行效果检查考核与评审,持续改进五个阶段,如图1所示。

图1 体系PDCA循环模式图

4、体系整合的具体切入点和方法

4.1整合体系的策划

针对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有关策划的要求对整合体系进行策划,包括策划方针、方案、管理的细节实施的职责和流程、检查的时机和方法,总结和改进的方式等。这样,就使安全标准化的要求融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架构。

比如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要求,首先按照体系的要求先进行策划、组织有关部门确立管理职责和管理流程,同时确定管理要求,包括标准化中提到的具体要求,也包括为实现这些要求而配套的管理要求,并将策划结果形成了《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等制度。使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渠道,并融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范畴。

4.2管理体系文件

管理体系文件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容易发生的问题是体系各要素在本组织的具体要求描述不具体。在编写文件的过程中,采取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统一策划、统一编写的方法,将安全标准化要求导入体系文件。

4.3实现两者日常检查和集中审核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明确的日常监视测量和内部审核的要求,安全标准化在检查与自评要素中作出具体的要求。整合体系的检查方案要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日常监视和检查中将安全标准化的要求一并纳入。同时,将体系内审与安全标准化的年度自评一体化。

5、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整合体系的建立

5.1策划

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两种管理模式在策划阶段包含有不同的具体要求。整合体系要综合两个标准的策划内容进行策划。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将策划阶段分布在多个1级要素中,其中“5.1.5安全投入及工伤保险”,“5.4.1管理人员培训教育”和“5.3.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安全标准化规范所特别强调的要素,并详细列出了化工企业需建立完善的32项制度清单。因此两者整合时应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编制体系文件,编制时将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的具体要求编入其中。两者相互有机整合后的体系能够同时满足AQ3013-2008和OHSAS18001标准的所有要求,解决了两体系运行时出现的要素重复运行问题从而节约管理成本。

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1的“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4.3.3目标和方案“, “4.4.1资源、作用、责任、职责和权限”作为体系策划阶段的整合要素,见表1。

表1 策划要素整合表

第2篇:安全生产管理策划范文

一、企业项目安全CI形象策划的意义

项目安全CI形象策划旨在为企业的发展提安全方面的科学化、智能化和技术化方面的支持。然而在面对当今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就势必要求建筑施工企业不断制定和完善自己的企业文化,逐步完善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以求实现企业各项目标。

本策划适用项目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已经范围涵盖了项目部、施工队、班组的安全管理及考核等方面的管理。

二、项目管理CI形象策划的具体内容

项目管理安全策划

在项目前期,安全组织机构及人员的选择就要周密慎重,选择有责任心、有团队精神的人进行组团。为实现安全生产,落实目标管理具体指标。项目组在施工生产、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等工作中,将紧紧围绕目标展开工作,各个职能部门和岗位责任人的一切工作也必须围绕目标管理内容去做,上下一心,群策群力,落实安全文明施工岗位责任制,实现目标管理

(二)安全技术措施及方案

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需单独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及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及方案且必须有设计、有计算、有详图、有文字说明。具体为: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现场临时用电、群塔作业、幕墙安装、钢结构工程等。

(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措施及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劳动力计划、计算书、施工图及节点图等。

(四)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必须在工序施工前进行,并且要保证交底逐级下达到施工作业班组全体作业人员。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交底顺序为:项目总工程师项目技术人员责任工程师;分部分项施工方案(或操作手册)交底顺序为:项目技术人员责任工程师班组长;分项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交底顺序为责任工程师班组长作业人员 。

(五)安全验收

项目经理部需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的安全验收制度,各类安全防护用具、架体、设施和设备进入施工现场或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经专家论证的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工程,由项目经理部组织具体验收工作,公司相关部门参与验收。

(五)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包括以下内容:教育培训、安全宣传活动。项目每年应定期开展安全宣传活动,并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

(六)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主要做到检查制度的建立健全。项目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实行逐级安全检查制度,包括日检、旬检、月检等;项目实施定期检查和重点作业部位巡检制度,做到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化、标准化、经常化。

(七)安全生产费用

安全生产费用(以下简称安全费用)是指企业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用于购置施工安全防护用具、落实安全施工措施、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等所需的费用。项目部必须建立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按照“企业提取、确保需要、统筹使用、接受监管”的原则进行管理。

安全生产费用的核算

项目依照规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应计入相关产品的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计入“专项储备”科目。项目部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时,属于费用性支出的,直接冲减专项储备;形成固定资产的,按照形成固定资产的成本冲减专项储备,并确认相同金额的累计折旧,该固定资产在以后期间不再计提折旧。

4.安全生产费用的监督检查

项目部进行安全生产检查、评审和考核时,应把安全生产费用的投入和管理作为一项必查内容。定期对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投入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纠正由于安全投入不足,致使施工现场存在安全患的问题。

(八)应急管理和事故报告

1)应急预案的管理包括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应急预案的培训,各级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工作小组及工程项目现场工作组应定期组织分级应急预案的培训,掌握事故预防、响应要求、现场控制及综合协调等内容,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应急演练可进行现场演练和模拟演练。现场演练的内容主要包括:迅速通知有关单位及人员、抢救(灭火、伤员现场急救)、疏散与撤离、保护重要财产、封闭现场等。

2)应急响应

应急预案的启动,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部要按规定逐级进行上报并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根据应急预案和事故的具体情况,及时成立事故应急工作组,抢救伤员,保护现场,设置警戒标志,按照“分级响应,快速处理,以人为本,积极自救”的工作原则,进行应急处置。

3)应急救援

应急救援流程:事故发生后,按照分工迅速组织人员抢救、保护事故现场;抢救伤员时,要采取正确的救助方法,避免二次伤害;同时遵循救助的科学性和实效性,防止抢救阻碍或事故蔓延;对于伤员救治医院的选择要迅速、准确,减少不必要的转院,贻误治疗时机;事故现场仍然存在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隐患时,必须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在救援过程中发生二次伤害。

4)事故报告

这里所提到的事故是指重伤(含)以上因工死亡事故、机械事故、损坏市政基础设施、构筑物或建筑物或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事故。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用电话向项目部负责人报告,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上一级主管领导和主管部门报告,并于1小时内将事故情况向事故发生地有关政府部门报告。由项目部填写《因工伤亡事故快报表》加盖公章后传至公司安全部,快报的上报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

5)项目部每月5日前和每年1月25日前将本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月报表》和《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年报表》上报公司安全部

6)事故调查

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迅速组成内部事故调查组,配合政府各主管部门开展事故调查,组织内部事故分析

7)事故处理

事故发生后,施工现场应成立由项目负责人牵头的事故整改小组,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整改,组织对现场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和安抚工作。现场整改工作完成后,向负责事故处理工作的政府主管部门提交复工申请整改措施报告,经政府主管部门复查批准后方可恢复施工。

结合笔者自己多年的施工管理经验,个人认为,尽管企业的项目安全CI形象策划一直在实践探索中,在在实际工作中是否能真正起到预期的目标,还是需要时间的考验。在一段时间的运行中,全民参与,将企业项目安全CI形象策划深入人心。在进行企业项目安全形象策划的过程中,不论是企业领导、项目经理、项目部其他管理人员、项目施工队伍,都应该在项目进行初期,进行全面深刻的项目管理安全教育工作,到项目完成后,也要进行相应的总结,集中项目的相关人员进行讨论,讨论的内容进行记录,到年底进行总结,各个项目也必须进行互相交流沟通。

作者:李江平,男,汉族,1969.12月生,大学本科,1995年7月参加工作,

,工程师职称,项目管理部经理。

参考文献:

第3篇:安全生产管理策划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目标设计;控制;管理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等需要,它是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因此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相当重要的,首先要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策划。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策划分总体策划和细节策划两个步骤。施工质量策划包括制定和实现项目质量方针、目标、计划等工作内容,是质量体系在项目上运行成败的关键。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策划中,首先进行的总体策划,这个步骤是由公司负责人主持进行的,确定选聘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等人,并且持证上岗,还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配备其他人员;除此之外,要确定项目的总体质量目标以及所需成本,还要根据具体施工地点的情况予以规划。而第二个步骤细节策划则是指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总工程师、质量安全、成本核算、材料设备等方面的负责人根据总体策划所进行的细部策划,包括:分部、分项工程策划、质量目标的分解、项目质量、进度目标的控制方法、文件、资料的配备、施工人员、材料和机械的配备。通过项目质量总体策划和细节策划,最终将策划的结果形成项目管理文件,包括项目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项目承包成本责任书、质量责任书、关键工序和特殊工艺的施工方案、冬雨季施工措施等。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质量的目标设计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前提,只有拥有明确的、高水准的目标,才能更好的完成建筑工程。我们要落实责任,明确质量目标,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策划的目的,只有做好了这一步才能跟好的进行下面步骤的实施,在明确了质量目标之后,我们还要重视采购工作,保证原材料的质量,要加强过程控制,保证工程质量,要加强检查控制,最后落实质量策划,验证实施效果。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建设规模的持续扩大,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正在朝着大型化、规模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现代管理意义的质量管理模式。但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建筑施工中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的,牵扯的范围也很广,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技术质量方面问题,当今社会建筑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涉及到的专业也愈来愈广泛,安装的要求也不断增高,如若在技术上不能考虑周全,尤其是一些交叉部分的细节,那么就很容易产生问题。再有就是现代建筑都讲究个性化,这就相应地增加了技术工作的难度,也是各专业之间出现矛盾和问题,同时技术和产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施工人员不能及时掌握,也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就是管理方面的问题,现行的管理体制施工单位普遍分包,而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十分明确,这样往往会造成工序上的遗漏,人为地带来了一些问题,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复杂性,此外,施工组织管理不健全,各部门人员的水平素质参差不齐,这也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因素。

针对以上涉及到的问题,我们应从两个方面进行采取措施,一方面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进行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对进度的控制、对成本的控制对质量的控制和对安全的控制。关于进度的控制在编制工程进度计划的项目实施之前,必须事先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科学进度计划。而这个计划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能够符合变化后的实施条件,并且要根据要求进行进度计划的编制,并根据进度计划安排工作;关于成本的控制就是在项目成本形成的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各项成本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同样的要有具体的投标书,中标后也要具体的落实,项目的负责人应及时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关于质量的控制,要明确工程质量目标项目,制定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确保主体结构质量重视装饰质量,抓好关键部位施工,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严格执行“三检”制度,搞好技术交底。关于安全控制方面,要建立安全责任制,确保安全设施投资到位,在安全施工管理中要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人,管生产同时管安全,坚持安全管理的目的性,安全管理重在控制,在管理中发展、提高等等。

另一方面是要加强建筑施工管理,首先要加强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在现有的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些关键问题,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然后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作为技术管理人员,要善于不断的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在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主要包括电气部分与土建的协调、给排水与建筑结构的协调、建筑的外表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各种预制件、预埋件、装饰与结构的关系、施工的特点、要求、还有就是个辅助专业之间的协调等,对于这些常见的问题有了一个认识之后,就能吸取经验然后及时的实施补救措施等;最后要注意提高专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业务水平、综合素质,因为产品质量的好坏与从业人员的素质不可分,所以在搞好管理的同时,应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新技术产品的了解掌握。培养施工人员的敬业精神与细致的工作作风,施工中不遗琐碎,不留任何后患。

总结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目标设计、控制和管理是一项复杂多变的过程系统管理工程,其特点是牵扯的部门多、环节多等,成功的完成一个项目,也不仅仅是承担基本职责,要从一开始就协调好施工过程中所能涉及到任何的方面,前期的施工质量目标的设计至关重要,后期的施工质量的控制和管理也同等重要。只有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所涉及到的内容都考虑周全之后,按照目标的设计,加以有效地实施建筑工程施工的控制和管理和其他各个方面的配合,才能使得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有效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梁世连,惠恩才,工程项目管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第4篇:安全生产管理策划范文

企业安全生产安全标准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内容上看,是具有战略性系统整合能力的动态管理过程,对于如何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成为摆在很多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策划与准备

为保证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有效建立,企业必须做好与之相关的策划与准备工作。安全标准化是涉及到企业所有部门、所有生产流程、所有人员的一项系统工程,如果不做好有效的策划,那么所建立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肯定严重缺乏系统性、可操作性差,结果必然是无法作为企业的日常安全管理工具用于安全管理,两张皮现象不可避免。因此,企业先开展有针对性的策划并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包括管理层的真正重视、人员的配备、有关标准化的选择、资金的支持等,这是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中第一步需要认真对待的极其关键的环节。

成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作为企业标准化推进工作的核心。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负责人,所有职能部门、生产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作为成员。从各部门中选择各相关专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作为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工作成员,负责相关的准备、策划及创建工作,保证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有效建立与实施。

安全标准化的创建,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由于标准化评审中会涉及到对有关设备设施的合理配置与管理、人力资源配备、培训等,这些工作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因此,企业预算必须做好创建工作的资金测算及财务计划。

二、培训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初期培训分三种,一是对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培训,二是对推进工作组成员的培训,三是对其他人员的培训。培训可分开进行,条件允许的话,也可适当考虑合并进行。

对领导小组的培训,主要目的是提高领导层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培训,使相关领导充分认识到企业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意义、作用,让他们了解整个创建过程,知道自己在整个过程中应该做什么、应该给予标准化创建工作什么支持。

对推进工作组成员的培训,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细则、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创建的步骤、评审办法等。

对其他人员的培训,则应考虑各类人员的实际需要进行。有关标准化的标准、相关的具体要求是什么,本部门、本岗位应做哪些工作等,是培训的重点。对其他人员的培训,关注重点是必须让他们知道如何做好自身与标准化创建工作有关的事。许多企业在创建标准化工作中最常见的问题是,整个创建过程由推进工作组成员全面包办,结果是所谓的标准化创建变成了形式主义、走过场,标准化系统无针对性和适用性,最终,使得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成为了摆设,变成了企业的负担,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边是所谓的标准化安全管理系统,一边按照原来的传统管理方式进行安全管理的两张皮现象。

三、现状评审

推进工作组成员应认真搜集现有安全生产管理有关制度、程序、操作规程,了解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及企业现有的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同时,应充分分析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包括目前企业安全管理的层次特点、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能力及专业水平、员工的安全意识及接受培训水平、准确诊断哪些方面是企业安全管理中亟待改进的薄弱环节,哪些方面是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哪些地方是需要彻底改变的,从而确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重点,把握标准化创建的正确方向。

安全生产标准化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企业所有的安全管理工作,要紧紧围绕隐患排查治理为主题。企业内各部门应配合推进工作组,认真做好隐患排查、危险源辨识工作,这是搞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各部门同时也要对本部门现阶段安全生产的有关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进行认真的汇总及梳理,依据隐患排查的结果,找出问题及差距,为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文件编写

应在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系统进行充分策划和设计的前提下,对管理系统需要的文件进行编写或修订。一些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建立的时候,只是简单地去编写一些手册、程序、管理制度,没有充分的策划作为基础,造成了安全标准化系统天生不足,中看不中用,无法真正用于日常的安全管理。这种做法是标准化创建的大忌。

在充分的策划和设计后,根据有关制度、程序、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制订的需要,由涉及的相关部门为主起草或修订相关文件是最合适的做法。根据总体时间表的安排,在文件编写的时间段内,各相关部门、相关人员及时提出有关文件的初稿或修订稿,经相关人员评审后再做进一步的修改,形成待稿。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及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可以组织熟悉岗位作业的操作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按照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的作业顺序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编制,方便员工掌握和执行。

五、运行及调整

文件在管理者签字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即真正开始用于企业的实际安全管理工作。在运行过程中,要对文件中的一些规定、程序、规程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试验,若发现存在一定缺陷需要及时修订,则应充分酝酿,经更改、调整后形成新的规定颁布实施。

运行初期,必须对相关部门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让全体人员熟悉与自身工作相关的文件规定。这个时期的培训,是能否有效贯彻安全生产标准化文件规定的重要环节,企业应充分策划及落实。

六、企业自评

企业自评是根据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情况,企业依据相关标准化标准,全面、系统地进行逐条、逐项的判断和对比,用量化值表示符合或存在差异的程度,综合分析,得出量化的、反映整体安全生产工作状况结论的过程。自主评定的目的是总结安全生产工作现状,查找需要改进的问题,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自主评定可以是企业依靠自身的人员组织进行,也可以聘请外部有能力的咨询服务机构或人员参与进行。

第5篇:安全生产管理策划范文

安全教育培训:公司安全管理人员、项目经理、安全员、特殊工种和技岗人员(包括新入场和转岗人员)。

一、公司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管理人员

1.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法规、政策,安全生产发展新动向,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安全教育培训方法:内部强化培训、参加主管组织的培训。

3.安全教育培训:内部强化培训安排在年初、年末的空闲。主管培训要求按时参加。

4.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目的: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管理,搞好安全生产。

二、项目经理

1.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内容: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法规、政策,项目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安全生产发展新动向,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方法:内部强化培训、参加主管组织的培训。

3.安全教育培训:内部强化培训安排在年初、年末的空闲。主管培训要求按时参加。

4.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目的: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管理,搞好安全生产。

三、安全员

1.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内容: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法规、政策,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安全生产发展新动向,安全技术技能培训,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方法:内部强化培训、参加主管组织的培训。

3.安全教育培训:内部强化培训安排在年初年末的空闲及安全生产月期间。主管组织的培训要求按时参加。

4.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目的: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管理,搞好安全生产。

四、特殊工种、技岗人员。

1.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常识,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技能培训,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安全教育培训方法:内部强化培训。

3.安全教育培训:内部强化培训在建工程进度安排,每个工程培训次数不少于2次。

4.培训地点:工程所在地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目的:强化安全生产和保护他人意识,安全操作技能,搞好安全生产。

五、教育培训计划实施措施:

各科室及项目部的作用:员工培训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它涉及到各科室、目部。各科室及项目部的作用就可以员工培训工作按计划实施,可以对员工培训工作综合管理,可以使员工培训工作紧密地与公司生产需要相。

第6篇:安全生产管理策划范文

【关键词】 西安市;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构想

一、十二五时期西安面临的人口形势

西安是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核心城市和肩负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任务的特大城市,对周边和整个西部地区具有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30多年来,西安市坚决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实践方面成绩斐然。“十二五”时期,是西安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关键时期,西安人口总体形势虽然相对稳定,但人口领域仍然矛盾相互交织、局面错综复杂,若处理不好,将会给西安的未来发展埋下极大隐患。

1、稳定低生育水平仍面临较大压力

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当前西安市有常住人口846.78万,其中,15~49岁育龄妇女规模为254.78万人,处于20~29岁生育旺盛期的妇女人数为90.87万且呈不断增长态势。从西安这座城市的资源承载力看,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数量,保证人口稳定、有序增长十分必要。城市承载力一般指一定范围和一定环境标准下的城市生命支持系统可支撑的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强度的大小和一定生活质量下的人口数量,它往往受限于城市人口与资源的比例关系。根据西安交通大学学者对西安市人口发展的研究,在近年内西安市最大人口承载力大约在1050万~1150万之间。虽然从西安市当前静态人口数量看尚有人口增长空间,但若从动态发展的角度并考虑西安市超过二百万的流动人口可以发现,当前的人口规模已经逼近西安市最大人口承载力,若西安市的资源要素的数量和质量不发生变化,其人口增长余地十分有限。可见,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控制人口快速增长仍是西安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首要任务。

2、提高总体人口素质任务更加艰巨

人口素质包括出生人口素质、人口文化素质等。从出生人口素质来看,近些年来,西安市的人口出生缺陷发生率始终在7‰左右徘徊,而其他很多城市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仅为4‰;此外,西安市拥有55万残疾人口,城乡人口健康素质、教育素质差异较大,农村育龄妇女妇科常见病的发病率超过了50%,农村和城镇6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相差两年以上。当前,西安正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按照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应为13年,而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西安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11年,距离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准尚有一段距离。

3、治理人口结构失衡是当务之急

人口结构是反映一定时间、地点内人口各个不同质的群体之间比例关系的概念,又称人口构成,它是将人口以不同的标准划分而得到的一种人口分布结果。如按照年龄、性别、人种、民族、宗教、教育程度、职业、收入以及家庭等不同标准所揭示的人口结构,可以让人们清晰地观察和了解人口内部关系的变化。西安人口结构的不均衡态势主要表现为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与人口老龄化两个突出特征。(1)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西安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有自身的特点,即总体上由性别比偏高趋于正常,局部看地区分布差异增大。据调查,西安市沿秦岭山脉一线的区县出生性别比仍然高于国际通行标准即103~107,二胎及二胎以上胎次的出生性别比持续偏高。(2)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根据国际通行标准,当某一地区60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超过10%或65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超过7%时,该地区可判断为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09年底,西安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25.6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14.9%,2010年,80岁以上高龄老人达14.77万人,占老年总人口的11.38%,特别是农村高龄老人在农村老年总人口中的比重达到12.3%,高于城镇10.15%这一指标值。有学者估算,2015年西安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超过130万,2040年左右60岁以上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将达到30%。可见,西安正在逐步走向重度老龄化社会。

4、独生子女家庭保障成为关注焦点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深化与落实,独生子女家庭成为当今社会最主要的家庭组织形式。他们通过实行计划生育,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在新形势下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如劳动力短缺、就业困难和养老等,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非常现实地触及到这些问题,有学者形象地指出,独生子女前20年拼就业,后30年忙养老。此外,独生子女意外伤亡的问题也引发计生家庭心理恐慌。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在子女身上倾注了所有的爱和关怀。然而作为“独苗”,独生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面临更多风险,诸如生存风险、养老风险、家庭支持能力逐渐弱化风险、劳动力短缺风险等等。这些风险一旦发生,将给以独生子女结成的新型家庭作为维系的三个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和多重影响。

总之,当前西安市正在全面进入“十二五”新的历史时期,人口问题仍是牵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必须全面立足科学发展观,运用新的手段和方法解决人口和计划生育问题。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作为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应加大利益导向政策实施的力度,为西安成功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加强西安市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的构想

通过对西安城区、农村及城中村计生家庭与非计生家庭的走访发现,西安市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在稳定西安市低生育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对其与国家普惠政策频频“打架”、计生家庭奖励力度偏小、在计划生育方面的公共财政投入得不到很好地保障等等,追根究底,这些问题的出现与西安市在制定政策时没有充分考虑人口因素的作用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要建立较为完善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就意味着要完善相关的政策体系,将人口因素贯穿决策始终,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建立公共决策人口和计划生育初审制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从当前状况来看,之所以出现普惠制政策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冲突和矛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部门在制定和落实公共政策时忽视了人口要素对社会的影响作用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国策地位。由于政出多门、政务部门缺少衔接,导致普惠制政策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频频“打架”,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计生家庭的利益。

人口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相对于其它影响社会发展的因素,人是最主要、最根本性因素,也是综合因素。鉴于此,在制定和落实各项公共政策时,应将人口因素提前考虑或结合人口因素通盘考虑,进而实现全社会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在新时期,应全面建立公共决策人口和计划生育初审制度,赋予直接承担与人口发展密切相关工作的人口计生部门在重大规划决策前、落实中、执行后的参与度,赋予其对涉及人口问题的各项政策行使初审和追问的权利,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避免公共政策在决策、落实及执行后由于对人口要素的忽视而出现的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相互矛盾及损害计生家庭利益的状况,从而实现普惠政策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衔接与统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强化公共投入保障机制,设立人口计生利益导向资金专户

经济学理论将社会产品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按照萨缪尔森的观点,公共产品应为这样一种产品,即每一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并不减少任何他人也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公共产品包括三个特性,即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如果按照这三个特性来衡量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毫无疑问,它属于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范畴。对于这样的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市场由于其局限性等特点是无法提供给广大群众的,因此政府必须承担起最终责任,而其财政来源也应以公共财政为主。

站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角度,立足于政府承担最终责任的立场,健全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是进一步发挥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效用的关键抓手。为此,有关部门应进一步转变观念,不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财政由建设型投资向公共服务型投资转变,确保向群众提供包括计划生育奖励的各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最大化。

为此,可考虑把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建立“财政为主、稳定增长、分类保障、分级负担、城乡统筹”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投入保障机制,并设立人口计生利益导向资金专户,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财政投入增幅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投入增长水平。应依据本市经济发展状况及群众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奖扶力度,使计划生育家庭能真真切切地优先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3、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信息化建设,确保奖励优惠政策高效准确落实

随着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管理难度的不断加大,创新人口管理方法成为当前面临的首要任务。在信息产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信息化成为创新人口管理方法的必然选择。《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加强人口信息体系建设,2012年2月,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指出,要建立覆盖全国人口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这是中央对新时期人口信息化建设的最高表态。

所谓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是指利用现代IT技术成果,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以互联网络为平台,利用管理信息系统(MIS)和办公自动化等应用软件,开展电子政务,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及其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传输和办公手段的现代化,同时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通过实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政府部门对人口进行社会管理、便于各级人口计生部门有效地掌握人口信息,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各项奖励优惠政策高效、准确地发放到有需求的计生家庭手中。

国外在人口信息管理方面的经验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美国,公民自出生起就必须注册一个属于自己的社会保障号,凭借它人们可以漫游整个美国。社会保障号是美国进行一切人口管理活动的基点。在存储了社会保障号的电脑系统实现全面联网的状况下,可以说个人的几乎一切信息均可在电脑上查询到,有利于社会管理部门进行监控。在日本,人口管理实行“住民基本情况网络登记制度”,每个居民都有一个登录号,行政部门通过登录号就可以在网上找到每个居民的住址、电话、年龄等基本情况。这种登记制度便于人口流动,为居民流动中辨认合法身份提供了依据,加强了日本行政当局与居民的协调沟通,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意识,使他们在享受当地各种优惠政策的同时,也注意遵守当地的行政规定和法令。

西安市人口基础信息化建设,应加快实行人口“一卡通”信息管理,即以居民个人为基础,建立个人电子信息档案,将户口本、身份证及生育、医疗、社保、简历、工资等各种信息存入卡中,通过建立全市联网的信息系统打造全覆盖的西安市人口信息网络,任何涉及人口信息的相关资料,均可通过网上查询获得,从而将与人口有关的工作建立在信息化的平台之上,更有利于各项计生政策的推行及政府部门的管控。

4、建立与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考核评估机制

计划生育政策是由国家从本国国情出发,自上而下开展并推动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作为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辅助政策,不仅是国家政策法规实施的法制保障工程,也是关系众多计划生育家庭切身利益的民生保障工程,同时它还涉及众多的工作部门,在政策落实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如此庞杂、艰巨的工作绝非人口计生部门一家能够独立承担并顺利完成,它需要众多部门的通力配合与齐抓共管。为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能够真真切切地落到实处、计生家庭能够真真切切地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在推行及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时,加强组织领导十分必要,《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十二五规划》指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人口计生工作格局,健全领导机制、协调机制、监督机制和问责机制,坚持人口计生工作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并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度。

从组织领导方面看,计划生育“一票否决”等对各单位配合计划生育工作的确起到很好作用,目前需要健全和加以完善的是对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贯彻落实工作的考核评估机制。实践中已经暴露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仅依靠计生部门一己之力已难以顺利贯彻落实,需要众多部门的积极参与与通力配合。为此,应迅速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利益导向政策考核与评估机制,在机制中不仅将各级部门的职责与权限落实到位,促进各级部门有法必依、依法行政,同时要将人口发展政策协调、人口信息共享等列入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考核评估体系,把落实利益导向政策作为各级部门年度考核和评先树优的重要内容,对未完成年度计生利益导向相关工作的部门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参考文献】

[1] 于洋,王刚.试论信息化在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中的作用.黑河学刊,2007.1.115.

第7篇:安全生产管理策划范文

【关键词】移动通信;关键点;标准化安全管理

从项目生命周期理论和项目的五种过程的交错关系,我们结合通信公司工程项目管理的实际模式,分阶段的分析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中的关键点,再分析保证成功管理各个关键点的方法,才能把管理方法转化为标准化方式。

1.关键点标准化方案制定的原则分析

我们应该分阶段分析、确定各个阶段的关键点和关键点标准化方向,更重要的是利用项目管理的分析工具,制订和找到实施方法,来实现项目关键点的标准化管理。

1.1锁定项目干系人的需求

项目干系人是企业的顾客,通信行业发展过程中,用户在垄断经济时期,作为弱势的一方,开始只能被动的接受网络、服务、资费政策。但是随着垄断被移动通信市场打破,现在市场上已经有多个移动运营商,多个移动通信网络,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分析来选择使用哪个网络。而移动通信行业是一个规模效益型企业,不论使用的用户多少,网络基础建设投人、服务网络投人成本都是巨大的,而随着用户的增多,每个用户能够的建设成本和服务成本将会迅速下降,因此同样的网络覆盖效果、同样的网络容量,随着承载的用户增多,企业的利润将会成倍增加。因此网络建设中,顾客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项目干系人,政府也是项目干系人。

1.2满足项目干系人需求的标准化方法

一是制定项目建设申请、批复的流程。在移动通信行业中,由于产品科技含量较高,工程建设中需要依靠技术人员选择建设项目内容、制定建设方案。而技术人员的期望和真正的项目干系人的期望往往非常不一致。 因此新的流程即需要将市场、财务部门、工程建设部门均纳入到项目建设中来,共同进行项目建设的决策。

二是选择科学的决策分析模型。引人多个部门参与决策后,还需要解决决策判断无法量化的问题。在以往的决策中,感性的分析充满决策过程,往往是根据当事人的工作经验、当前的了解来决策,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只能在项目投产后,根据投产后的实际效果来评估。只能是事后评估,无法预防投资风险。决策的标准化需要能建立可量化的分析决策模型,提供数据,帮助相关的部门来决策。根据这一目标,从项目需求收集阶段即要收集话务量分布、覆盖现状、网络容量现状、网络利用率等数据,经过一定的模型计算,筛选出其中用户最关心,受众面最广、投资效益有保障、能提高网络安全运行程度的建设内容,在投资中重点保障。

2.计划阶段的关键点标准化方案制定原则

因为项目批复、概预算核定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流程和规范,在计划阶段关键点主要是工程实施计划安排。制定的原则总结如下:

2.1总结工程在实施各阶段的工作特点

移动通信工程虽然专业性较高,但如果将工程分类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不同的项目中,在每个阶段均具有相仿的工作内容。如果将先根据施工经验,列出各个项目在各阶段共同的工作内容,便为细化各个项目的计划安排打下了基础,如再在施工细节中完善和分类,就可以制作出实施模版了。

2.2科学的分配各个工作内容的时间

工程即使分类了,但由于每次的工程量、工程内容都不尽相同,同样的工作内容在不同的项目中所占的重要程度也相差很远,关联关系也大相径庭,因此合理的分配在每个工作内容所需要的时间多数时候需要依靠经验来完成。为了弥补工程管理人员经验上可能存在的不足,可以规范一下工程分配时间上所需进行的必要调查、讨论、分析过程,明确调查范围、参加讨论的人数和分析的要点,依靠固有的流程要求来减少工程管理人员出错的可能性,也提高工程管理人员分配时间上的科学程度。

2.3允许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模版和要求制定后,并不能一成不变。应该赋予工程管理人员修正、调整的权利。不断的完善模版和要求。在每项工程的管理过程中,进一步发掘管理上的共同点,将共性的内容纳人到模版和要求中去后,在下一次计划安排时,就能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工程安排。更合理的完成各项组织工作。

2.4明确分工界面和服务条款

在计划阶段要明确施工各单位的分界面和服务要求,这样才能合理的调配资源。

3.实施阶段的关键点标准化方案制定原则

3.1建立沟通的时间计划

在工程管理中,一般可以采取开工程协调会、定期工程进度通报、不定期电话沟通等方式来传递工程中的问题、讨论解决办法、通告进度完成情况。各种沟通方式的效果优缺点不同,全方位的有效沟通需要结合各种方式。但是对于不同的工程管理人员喜欢的沟通方式可能不尽相同,那么时间计划就是避免工程人员采用自己喜欢或者擅长的方式来沟通。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确定每次工程协调会的时间、通报时间、约定电话沟通方式,提高沟通效率。

3.2保证沟通的有效性

发挥不同的沟通方式的优势,可以提高沟通的有效性。向相关的工程管理人员明确规定各种沟通前需要提供的信息内容、规范沟通内容的格式,可以提高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效率。

3.3及时通报沟通结果

沟通后必须将信息反馈给相关的人员,根据计划阶段确定的分工界面,将沟通结果分别传递到相应的人,是保证项目问题得以解决、项目计划得以实现的必要的工作。

4.收尾阶段的关键点标准化方案制定

项目执行完毕后,需要对项目是否达到可行性研究中预计的结果进行评估。应当避免评估过程中的人为因素的干扰,因此标准化工作的必要一环就是科学的评估项目。针对工程项目,需要进行技术上的评估、经济效益上的评估、费用计划使用上的评估。建立的评估体系就是要在这三方面对项目进行总体回顾。也需要建立这三方面的评估模型。

5.移动通信工程的安全管理

第8篇:安全生产管理策划范文

引言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现代的、科学的、安全的管理方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未来企业安全管理发展的趋势。本文主要介绍了健全企业安全管理机制。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基本机制的途径,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基本方法。本人按照我公司的实际情况,在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建议:

一、建立完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正是适应现代安全管理需要,摒弃了传统的事后管理与处理方法,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纳入到企业总的管理体系之中,突出强调过程和细节管理,通过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达到控制事故的目的。纵观历次事故的发生,大多是由于管理体系不健全、工艺设计落后、生产控制不良、生产设备防护设施不完善和操作疏忽造成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矿山企业如何抓好职业健康安全提供了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它不仅局限于单一的标准,而是从系统的战略的高度,为矿山企业构建牢固的安全防线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措施方法。通过建立实施本安型体系,形成自我完善的安全运行机制,控制各种安全设备、设施,规范安全管理行为,使每位处于作业场所及工作时间内的员工在受控状态下作业,以此来提高安全工作的可靠性,有效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建立推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改变矿山企业整体形象,实现本质安全型生产的必然选择。

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基本框架

我们在安全质量管理上进行了不断创新,不懈努力,但事实上对于安全生产的可控能力仍然较弱。主要问题是:管理方法上仍然是传统的“人管人”模式,而不是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这种思维惰性和“经验主义”至今仍然制约着一些矿山、车间管理和管理素质的提高。这种状况不尽快改变,重钢西昌矿业有限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可控能力很难提升。重钢西昌矿业安全管理必须依靠改革和管理创新,但管理创新不是对原有管理模式的修修补补,而是抛弃旧的生产型管理模式,推广新的创新型管理模式,主要是管理机制和模式的创新;管理组织和管理机构的创新;管理方式和手段的创新。通过接受和执行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从根本上改变和完善安全管理低水平徘徊的状态。

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指导下,呈螺旋上升的运行体系所要求的“策划、实施和运行、检查和纠正措施及管理评审”活动,实现PDCA循环的运行模式。

(一)制定本质安全型管理方针。本质安全型管理是全矿总体方针的一部分,是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中长期发展方向、追求的宗旨,体现了全矿对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建立的总目标和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承诺。各单位、各部门加强沟通,密切协作,确保方针目标的贯彻实施。本质安全型管理的批准、、评审、修改都进行严格的控制,在执行控制程序的同时,每年的管理评审都要评审本安型方针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从而使之在体系持续发展中适应全矿的宗旨要求。

(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策划。主要内容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法规和其他要求、目标及职业健康管理方案。我们按照管理方针的要求,通过对策划进行审核,根据审核结果完善整个策划过程及结果。其中对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要素。使其我矿从各单位、各部门,到区(队、车间)、班组,关注每一个工作场所、每一个工作环节以及各项决策、员工作业行为,做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危险源辨识工作。

(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和运行。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纵横交错的庞大体系。为真正把决策层的意志和要求传递给每一名员工,体现在各个工作流程和工作环节上,需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密切配合。首先明确了各单位、各部门在体系运行中的职责权限。从以往安全管理的状况看,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办法基本上完备,全矿上下也为此而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四、体系建立及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如果只是借用,不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那么所建立的安全管理体系充其量不过是镜中之花。因此,在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时必须正确取舍,辩证地看待自己。对待国际标准,也要充分考虑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保留适用于自己的东西,剔除与自己无关的东西。对于自己原有的安全管理方法要辩证地看待,不可全盘否定,要做到扬弃,然后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才能克服两张皮,才能使建立的体系具有可操作性。

1、端正态度和目的

企业建立OSHMS管理标准,需要领导重视和全员参与。领导和员工应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建立体系乃至通过认证机构的认定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通过推行OSHMS,利用先进的管理模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完善职工和国家财产保障体系。因此在推行OSHMS过程中,要注意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治标与治里相结合,要真抓实干,夯实基础,设备和教育并重。

2、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益的关系

企业推行OSHMS要求企业在人、财、物等方面必须进行必要的投入,这在形式上与企业的经营目标――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的目标是互相矛盾的。但企业安全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创造稳定的安全工作环境,保证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推行OSHMS,进行必要的投入与企业经营目的相辅相成的,不可偏废。所以,企业在推行OSHMS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效益的关系。要进行必要的投入,满足体系运行的要求,保证安全生产有一个持续永久的发展

3、要做到与企业实际相结合

首先是建立体系与完善、落实安全生产各项管理制度密切结合。建立OSHMS是以企业现有的管理制度为基础的补充和完善,要通过体系的建立,进一步做好建章建制工作;其次是建立体系与提高员工安全生产、自我保护意识密切结合;第三是建立体系与全面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密切结合。

冶金矿山作为我国冶金工业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矿山的采掘作业又具有其他工业所没有的多种自然灾害因素,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制约,矿工仍受到塌方、粉尘、噪声等的危害,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等安全问题仍是困扰矿山企业发展的障碍,因此建立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逐步完善矿山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机制,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降低职业安全健康风险,预防事故发生和控制职业危害,从根本上扭转冶金矿山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不仅十分必要,也是非常迫切的工作。

参考文献

[1]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第9篇:安全生产管理策划范文

控制论是一门研究系统控制和调节规律的学科,近年来在很多领域控制论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煤矿生产安全管理领域,同样可以应用这门新型管理理论。煤矿安全控制论要求煤矿企业的生产领导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管理对象,管理对象一般为煤矿生产人员、煤矿生产设备和安全生产计划,通过收集安全管理信息,分析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恰当的措施,完善煤矿安全生产制度,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开发新型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对煤矿生产进行安全评价,定期开展安全检查。运用控制论开展煤矿安全管理生产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和准则;分析预期安全生产目标和实际生产活动之间存在的偏差;通过开展员工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加强安全管理等措施,减少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纠正员工的错误行为和生产态度。煤矿安全管理控制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分层控制,也就是安全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要具有协调性和层次性;闭环控制,安全管理必须产生实践效果,能够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必须对安全管理作出科学的评价;分级控制,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尽量一项一项解决,控制和管理要分清主次;动态控制,不论是安全管理,还是煤矿安全生产技术,都应具备自适应和自组织功能;反馈,针对安全管理计划或者安全管理系统,必须具备自检、修正和评价等功能。

2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为了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我国大部分煤矿企业都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我国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是开采过程中的坍塌或者瓦斯爆炸事故,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数量越来越多,这也给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困难。再加上煤矿中还可能出现水灾等事故,对煤矿生产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必须针对生产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随着煤矿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需要更加重视安全生产,我国的煤矿企业也在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管理职能,这是推动煤矿安全生产的另一因素。

3控制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3.1控制论和管理

管理就是制定准则、执行标准、检查结果并改进,具体来说,就是制定计划或者标准并实施,检查结果并与预定目标相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总结经验并改进,制定新的规定或者制度,防止问题再次发生,重复这个过程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管理和控制是相辅相成、联系紧密的,管理是控制的一种,管理中的计划、实施、检查实际上就是决策、执行和反馈,其中反馈要求准确、灵活和快速,并且要根据企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确保生产活动稳定顺利的进行。

3.2制定煤矿安全管理控制模型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