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混凝土自查报告范文
毕业实习报告
毕业实习报告
我由于属于在校外做设计,因此我的实习工作主要是同我所要从事的工作有关联。在实习期间我主要是接触一些工程进行检测,以及加固改造工作。通过这些日子的实习,使我发现在一些在设计及施工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向所在单位专家的请教,明白了一些工程中易存在和发生的一系列建筑通病的产生原理及相应的检测,处理措施。现将我所接触到的一些问题作义总结。
我的毕业设计作的是混凝土框架结构,因此对于混凝土机构的了解要更有针对性。混凝土质量的好坏,既对结构物的安全,也对结构物的造价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施工中我们必须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足够的重视。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不难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另外,水灰比也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强度高3水灰比小,混凝土强度低,因此,当水灰比不变时,企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温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
综上所述,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此外,影响混凝土强度还有其它不可忽视的因素。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强。因此我们一般对混凝土的粗骨料控制在3.2cm左右,细骨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程度比粗骨料小,所以混凝土公式内没有反映砂种柔效,但砂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砂石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各标号用砂石质量标准的要求。由于施工现场砂石质量变化相对较大,因此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保证砂石的质量要求,并根据现场砂含水率及时调整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配合比,不能把实验配比与施工配比混为一谈。混凝土强度只有在温度、湿度条件下才能保证正常发展,应按施工规范的规定予在养护、气温高低对混凝土强度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冬季要保温防冻害,夏季要防暴晒脱水。现冬季施工一般采取综合蓄热法及蒸养法。如果是设计造成的缺陷,一般有设计承载力或设计工作条件与实际不符造成裂缝、变形、侵蚀等破坏;如果是使用造成的缺陷,一般有超载、侵蚀、火灾、冻融、风化破坏等。 近年来预应力混凝土应用范围逐渐推广到更多的结构领域,如大跨超长、超厚及超静定框架结构,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提高至c50。在采用泵送条件下,其收缩与水化热大大增加,约束应力裂缝很难避免,张拉前开裂,张拉后又不闭合,裂缝控制的难度更加困难。预应力结构裂缝允许宽度是严格的,预应力筋腐蚀属“应力腐蚀”并有可能脆性断裂,预兆性较小,裂缝扩展速度快。裂缝深度h与结构厚度h的关系如下:h≤0.1h表面裂缝;0.1h<h<0.5h浅层裂缝;0.5h≤h<1.0h纵深裂缝;h=h贯穿裂缝。
应当尽量避免贯穿性及纵深裂缝,如出现该种裂缝应采取化学灌浆处理来保证强度,即贯缝抗拉强度必须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 在修补裂缝前应全面考虑与之相关的各种影响因素,仔细研究产生裂缝的原因,裂缝是否已经稳定,若仍处于发展过程,要估计该裂缝发展的最终状态。在日本混凝土协会“混凝土裂缝的调查和修补指南”中,对调查的原则、普查、详查方法均作了详细规定,主要有:
裂缝的现状调查(裂缝类型和宽度);有无病害(漏水、钢筋锈蚀);产生裂缝的经过(发生时间和过程);设计书的检查;施工记录的检查;根据混凝土钻芯检查构件的强度、厚度;荷载调查;中性化试验;钢筋调查(钢筋位置、细筋数量及有无锈蚀);地基调查;混凝土分析;荷载试验;振动试验。
裂缝的处理
1.表面处理法:包括表面涂抹和表面贴补法
第2篇:混凝土自查报告范文
住房城乡建设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建标[20xx]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城乡建设厅(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xx]41号)和《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国办发[20xx]1号),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应用,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若干意见》(建标[20xx]117号)、《工业和信息化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工信部联原[20xx]309号),我们组织制定了《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20xx年1月13日
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生产质量和水平,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规范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评价标识(以下简称评价标识)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评价标识是指对自愿申请的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楼),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开展评价、确认等级并进行信息性标识的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已建成投产的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楼)评价标识。
第四条 评价标识遵循自愿申请原则,并应做到科学、公开、公平、公正。
第五条 标识评价的技术依据应符合《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JGJ/T328,标识等级由低至高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六条 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两部门)负责全国评价标识的监督管理,指导各地开展评价标识工作。
两部门明确日常管理机构,由该机构承担评价标识日常实施和服务工作,以及两部门委托的具体事项。
第七条 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部门。两部门和省级部门统称为主管部门)负责监督、管理和组织开展本地区评价标识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明确承担省级评价标识日常管理工作的机构;
(二)对评价标识机构进行管理和监督,并报两部门;
(三)监管本地区评价标识应用;
(四)在两部门建立的统一信息平台上本地区评价标识信息等。
第八条 评价标识工作的具体实施由评价标识机构负责。评价标识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从事混凝土行业研究、开发、推广、应用;
(二)不少于20名熟悉我国混凝土行业生产工艺、标准规范和产业政策的专业技术人员。
其中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比例不得低于60%,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比例不得低于30%;
(三)独立法人资格,相应的办公场所和其他必要办公设施;
(四)组织或参与过国家、行业或地方相关标准编制工作,或从事过相关建材产品的检测、检验或认证工作,在行业内具有权威性、影响力;
(五)内部管理制度健全。
第九条 评价标识机构的主要职责:
(一)负责评价标识的申请受理、申报资料审查、生产现场核查、公示、出具评价报告及颁发证书。评价报告应经评审专家签字并加盖评价标识机构公章;
(二)负责对取得标识企业开展随时抽查和评定性复核;
(三)建立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评价标识技术档案,确保档案的完整、真实和有效,并进行归档管理;
(四)提交年度评价标识工作总结和下年度工作计划;
(五)完成主管部门委托的其他工作。
第十条 评价标识机构的评价结果,应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并依据专家评审意见形成评价报告。
评审专家不得少于5人,其中外单位专家不得低于2人。外单位专家应从两部门联合组建的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技术指导组中聘请。
本单位专家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具有混凝土及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二)熟悉混凝土及相关专业工作,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三)熟悉《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和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评价标识管理相关规定;
(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作风正派,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工作协调能力;
(五)没有参与被评审的评价项目;
(六)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65岁。
第三章 申请条件及评审程序
第十一条 申请标识的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楼)应当通过所属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进行申请,并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预拌混凝土专业从业资质;
(二)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正常使用;
(三)一年内未发生因其生产的预拌混凝土质量不符合要求而导致的工程质量安全事故;
(四)一年内未发生一般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五)申报材料真实、完整并符合相关格式要求。
第十二条 申请企业向评价标识机构提交申报材料。
评价标识机构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确认其标识等级,并进行生产现场核查。
评价标识机构对通过评审的,进行公示。对公示无异议的,向省级部门出具评审报告,向省级部门申请证书编号,给申请企业颁发标识。
第十三条 省级部门对评价信息予以公布,必要时可进行抽查。
第十四条 省级部门负责将本行政区域内评审结果向社会公开,并报送两部门。
第十五条 标识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届满3个月前可申请评定性复核,评定性复核程序与初次申请标识程序一致。
第四章 日常监督
第十六条 取得标识企业每年年底前应向评价标识机构提交年度自查报告。
评价标识机构对企业年度自查报告进行复核,必要时进行现场抽查,并将自查报告和复核结果报省级部门。
第十七条 主管部门可根据评价标识监督管理要求以及社会监督等情况,对取得标识的企业开展随机抽查。对于不满足相应星级要求的企业,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应要求评价标识机构降低标识等级或撤销标识,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八条 已取得标识的企业自降低或取消标识等级之日起,一年内不得重新申请标识。
第十九条 相关机构或企业对评审过程或结果有异议的,可向省级部门申诉。省级部门应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并在60天内将调查核实结果反馈给相关机构或企业。
第二十条 评价标识机构应接受省级部门监督和管理。评价标识机构不得有以下行为:
(一)不按有关标准和管理办法进行申报资料审查和生产现场核查;
(二)泄露申请企业技术和商业秘密;
(三)伪造评审报告或者出具虚假评审报告;
(四)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其他行为。
第五章 标识管理
第二十一条 标识包括标志和证书。由两部门统一制定式样与格式、编号和管理,根据省级部门申请进行发放。
第二十二条 标识不得转让、伪造或冒用。
第二十三条 申请评定性复核时,应将原标志和证书交还主管部门。
第二十四条 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楼)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暂停使用其标识:
(一)实际生产控制指标与要求指标不一致;
(二)证书或标志的使用不符合规定的要求。
第二十五条 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楼)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撤销其标识:
(一)发生一般及以上安全或质量事故的,或发生因其生产的预拌混凝土质量不符合要求而导致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
(二)转让标识或超范围使用的;
(三)以虚假材料获得评价标识的;
(四)拒绝相应机构监督检查和抽查的,或拒不执行整改要求的;
(五)其他依法应当撤销的情形。
第二十六条 评价标识结果可作为申报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的依据。各地应统筹协调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评价标识和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各地可结合实际情况依照本办法,制定本地区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评价标识管理实施细则。
第3篇:混凝土自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施工监理
1、混凝土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1.1专业监理工程师首先要对设计图纸中的梁、柱、板、墙等构件的标高、尺寸、平面位置、各部分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混凝土施工处的位置熟悉,混凝土浇筑前应经监理工程师确认。
1.2由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承包商报送的放样轴线、标高等测量放样成果进行确认。
1.3混凝土施工浇筑前监理工程师应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认真的进行技术交底,并充分做好浇筑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尤其是对上道工序进行确认;如清仓、模板工序、钢筋工序,预埋件、支撑、安全措施、备用电源及照明实施是否到位,并做到认真仔细的检查承包商的自检、复检是否合格、报请监理检查、验收,并经相关隐蔽工程验收后,由监理下达开仓通知后方可浇筑。
1.4对工程施工中所用混凝土进行选定,一种用商品砼,一种是现场拌合砼。
1.4.1选用商品砼时,首先对商品砼预制企业进行考察、对其原材料进行确认,对其计量、投料偏差,看是否符合规定。以及投料顺序、搅拌时间和距离工地施工现场距离远近和交通情况。要确保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出现分层和离析现象。
1.4.2施工现场需自行拌制混凝土时,首先做好如下事前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1) 工程主要原材料进场的质量情况的检查: ①检查水泥的品种、级别、出厂日期; 水泥、钢筋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参与对水泥、钢筋及钢筋焊接见证取样并送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进场复验报告;②检查混凝土所用粗细骨料的出厂合格证,且须按进场批次进行见证取样,送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复验,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的复验报告;③ 拌制混凝土所用的水宜用饮用水: 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
(2) 检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情况: ①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单应由有资质的检测试验单位出具;②检查砂石含水率,现场测试结果,审核调整材料用量后的施工配合比是否正确。
(3) 检查机械设备情况:① 检查工程必需的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能否保证正常、安全运转,是否有备用设备及备件;②检查材料的计量器具是否有相应的技术合格证,是否到有资质的法定计量检测部门进行了检验;查阅校正证明。
(4) 检查承包方是否对施工人员进行了质量安全方面的技术交底。检查承包方专职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上岗证。并检查施工现场道路、水、电、通信落实情况。
2、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2.1首先由施工单位报批监理对上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方可申请下道混凝土浇筑工序,由监理部审查同意,应指派专业监理工程师到场进行预检,是否达到浇筑开盘条件,如具备浇筑条件由总监填写开盘令,由指派的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施工队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工作程序后进行开仓浇筑。
2.1.1在浇筑竖向结构砼前,先用清水将仓底冲洗干净,在底部填30—5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当浇筑高度超过2.0m时,应采用患筒、溜槽、溜管或震动溜管,使混凝下落浇筑时不得发生离析现象。
2.1.2混凝土浇筑时,应连续作业,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必须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否则应留置施工缝,但在间歇时必须报请现场旁站监理同意,否则不得间歇仍需继续施工或短时间内放慢施工进度以缓解初凝时间。
2.1.3混凝土宜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必须保证振点的延续时间,使混凝土表面不在冒气泡,表面浮浆不在沉落为止;当用插入式振捣混凝土时,应快插慢拔,移动距离不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模板的距离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尽量避免碰撞钢筋、模板、芯管、吊环、预埋件等。
2.1.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有专人看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当发现有移位、变形、松动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复位、加固,确保浇筑质量。由试验员按规定在浇筑现场取样,由旁站见证工程师见证取样。
2.2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一体的梁板时,必须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5小时后再继续浇筑,旁站专业监理必须严格控制,以增加柱墙强度和减少捣动影响。
2.3梁、板浇筑时,旁站专业监理应指示施工单位同时进行。有主梁和次梁的楼板,旁站专业工程师应指示施工单位顺着次梁的方向浇筑,单向板沿着板的长边方向浇筑;拱高大于1.0m的梁可单独浇筑混凝土。
2.4对浇筑混凝土留置施工缝在浇筑混凝土之前由施工单位提供申报,专业工程师对其批准确认后方可按批准位置留置。关于施工缝留置原则:(1)柱,留置在基础楼板、梁的顶面;(2)与板连成一体的截大的梁(高大于1.0m)留置在板底面一下20—30mm处;(3)主次梁应留置在次梁跨中1/3范围内;(4)墙,留置在门窗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置在纵横墙交接处;(5)有设计明确指出留置的施工缝按设计留置。
3、混凝土的养护控制
3.1混凝土施工浇筑完成后就进入混凝土养护阶段,施工单位在混凝土施工方案中就有专列的混凝土养护方案,监理工程师当浇筑完成后通知,对养护组人员召集现场进行技术交底,掌握轮班制度,并抽查养护记录和现场查验养护情况,随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2混凝土采用覆盖浇水养护的时间,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养护时间大于7d;对灰质硅酸盐泥,粉煤灰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期大于14d。浇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表层处于湿润为原则掌握。
3.3当采用塑料薄膜外表全部覆盖包裹严密,且应保护塑布内有凝结水,采用此方案必须经工程师批准。
3.4采用养生液养护时应均匀喷涂在混凝土表面,不得漏喷。
3.5当混凝土抗压强度未达到1.2N/mm2时不得在其上进行踩踏作业。当养护全期到达,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并对表面进行外观质量验收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4、监理对浇筑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验收
4.1混凝土结构工程拆模后,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和规范、验收标准对其外观质量进行检查、记录。对外观质量有缺陷的按工程师批准的承包商所报的缺陷修复技术方案处理,工程师检查和验收。
4.1.2对其尺寸偏差进行验收、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轴线、标高、截面尺寸、平整度、预埋件、预留孔的位置尺寸、垂度、中心线等进行检测。
4.1.3对发现超出允许偏差的或影响其结构性能安装及使用功能的部位,由承包商提出处理方案,监理会同设计研究后按决议技术方案修复改正。
4.2监理工程师对成型的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进行确认。
4.2.1工程师对浇筑过程中所取试件的试验报告进行查验,确认全部合格(。
4.2.2对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检测方法由承包商提出检测技术方案,报送监理机构,由专业工程师审核,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检验方可实施。
4.2.3对结构混凝土强度作回弹检测。同时应对质量保证资料进行检查是否齐全、是否符合设计及国家标准所规定的要求。
第4篇:混凝土自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72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727-5123(2010)04-053-01
1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事前控制
所谓混凝土质量的事前质量管理,就是在混凝土施工前设计好混凝土质量计划、试验方法与程序、材料质量控制、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等;然后是现场实施混凝土施工计划和设计,施工必须按照标准程序一丝不苟地进行;最后要设计混凝土质量试验方法和程序,即对混凝土取样并制成试块进行试验,根据试验数据对施工质量进行判断。
混凝土的强度控制是施工前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混凝土配合比应通过设计计算和试配后确定。配好的混凝土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耐久性以及施工要求的稠度等各项质量指标。混凝土配制强度参考值按下式计算:
fcu,o=fcu,k+1.645δ
式中:fcu,o――混凝土的施工配置强度(N/mm2)
fcu,k――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N/mm2)
δ――施工单位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N/mm2)
2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事中控制
2.1对混凝土原材料加以监督。混凝土施工现场的监理工程师应根据批量要求,对所用的水泥质量进行检验,其质量指标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应检查水泥的出厂合格证和复验报告单;混凝土所用的砂、石的品种、级配及质量应分别符合质量标准。
2.2配合比的控制。在混凝土施工现场,把施工前设计的配合比标明在黑板上,并按照配合比通知单的材料用量进行称量拌制,对混凝土组成材料计量结果的检查,每一工作班进行抽查两次,并有检查记录。
2.3混凝土搅拌时的质量控制。混凝土搅拌时应注意搅拌机的类型应与所拌混凝土品种相适应。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搅拌质量,在搅拌第一盘混凝土时,可采用加半砂和减半石子的方法。另外,混凝土搅拌时间的长短对混凝土的质量有较大影响,时间短,拌合物不均匀;时间长,有时混凝土强度反而下降,并且产生材料离析现象。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根据搅拌机类型、混凝土的塌落度以及混凝土的强度来确定。
2.4混凝土浇注时的质量监督和控制。混凝土浇注时,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在混凝土振捣捣实时,应不断提醒现场的技术人员要注意施工质量,并督促施工人员严格按程序施工。
3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事后控制
混凝土工程的事后质量管理同样重要,事后质量管理包括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和评定、混凝土工程的验收。
3.1混凝土的养护。对已浇注的混凝土,应在12h内进行养护。浇水养护的时间应根据环境气温决定。对混凝土成品应注意保护,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前不得在其上进行各项施工活动或走动。混凝土未达到指定拆模间前严禁拆模,以防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而发生施工安全问题。
3.2混凝土的质量检验与评定。对混凝土的质量检验与评定,主要是为了统一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方法,及时发现质量问 题,确保混凝土质量。混凝土抗压试块应在混凝土浇注地点随机抽取,不得有弄虚作假的现象。
统计方法:这是一种标准差已知的统计方法。当同一品种混凝土连续生产,原材料、工艺、生产人员基本相同,管理处于受控状态时,适于采用此法。
统计方法评定条件:
mfcu≥fcuk+0.7бfcu,min≥fcu,k-0.7б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C20时,强度的最小值应满足下式要求:fcu,min≥0.85fcu,k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20时,强度的最小值应满足下式要求:fcu,min≥0.90fcu,k
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标准差,应根据前一个检验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试件的强度数据,按下式确定:б=
fcu为以三组试件为一批,第i批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m为用以确定该验收批混凝土强度标准差б的数据总批数。在确定标准差时,其检验期限不应超过三个 月,且在该期间内验收批总数不应少于15批。
3.3混凝土工程的验收。验收混凝土结构工程时,必须下列资料齐全:原材料质量出厂合格证,包括水泥的出厂化验单、原材料质量的复验报告单;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验报告单、混凝土的配合比通知单、调整通知单,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混凝土施工记录,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记录的签证必须齐全。
3.4混凝土施工质量分析与质量改进。虽然,我们在实际施工中做到混凝土所用材料计量准确,配比合适,但是由于其他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较多,分析起来较为麻烦,但通过画出如排列图、因果分析图等方法进行详细分析就显得形象、直观,便于施工技术人员从中分析造成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原因,相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最终能够确保工程质量。
混凝土施工质量改进:根据从事的多项工程施工可以看出混凝土发生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归根结底还在于人的责任心和人员素质以及对新技术的认识程度。为了加强质量管理,有针对性地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强混凝土的质量管理。
3.4.1建立混凝土质量管理子体系。混凝土质量管理子体系的建设主要是在技术上和施工管理上加强管理;在工程技术方面,要加强对技术管理人员以及具体操作人员的混凝土知识 的技术培训和考核;在施工管理方面,一是要对原材料要加强管理,材料要有合格证、检测报告,材料进场严格验收,妥善保管;二是在技术上措施具体完善、交底明确有签字、技术人员必须深入现场指导、搅拌现场标明混凝土配比、计量有记录等;三是质量管理部门要在施工前了解问题并解决、正确行使质量否决权、坚持全过程质量监督检查,专人负责混凝土的配制,实行交接检验、上道工序达标后再进入下道工序等。
3.4.2加强教育、提高质量意识。应将质量教育列为重要的工作,质量教育内容有以下几方面: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学习质量文件、新技术的要点,加强工程质量意识;对新进场的工人加强质量教育培训,提高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执行班前教育、班后分析会制度,以使工人自觉遵守质量规范。
3.4.3完善施工工艺。必须持续改善混凝土施工工艺,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计量采用计算机控制,以防操作不当发生安全事故,模板涂刷,混凝土运输必须控制运输的时间和温度,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该用串筒。混凝土接茬处用水冲净,同时用同强度砂浆浇一层;振捣密实;养护时间7~14天,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等等。
参考文献
第5篇:混凝土自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Abstract: the paper explores in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of the project, the main points of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and skill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level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Keywords: concrete; Building engineering;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内容及范围
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对建筑成品及建筑工艺的检查与监督是非常重要的,
这不仅关乎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同时,对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般情况下,监督管理的内容及范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1、施工现场的质量保障体系的检查
对施工现场的质量保障体系的检查基本上包括了对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和贮运条件和试块标准养护条件的检查;对施工单位的资质条件的检查;以及对材料构配件见证取样送样制度和混凝土搅拌计量情况的检查。
2、设计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检查
详细查看设计图纸说明和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混凝土结构形式、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连接方式、锚固搭接长度、重要部位的钢筋配置、现浇混凝土施工缝后浇带的设置部位及要求等
3、施工单位质量保障资料检查
包括以下方面:对钢筋、水泥、粗细骨料等原材料的质量证书、准用证、生产许可证、交易凭证、复试报告、进口钢筋的商检报告的检查;对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证明和坍落度检验记录的检查;对混凝土强度和抗渗试验报告及评定结果和钢筋连接试验报告的检查;对大体积混凝土浇捣记录、预制构件的安装记录、施工单位的质量评定材料、隐蔽验收记录等资料的检查。
4、现场实物质量检查
(1)模板工程的检查:模板体系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体系的起拱度;模板拆除时间和方法;脱模剂的品种等。
(2)钢筋工程质量检查:钢筋规格、数量和间距,检查绑扎或焊接的钢筋网和钢筋骨架是否有变形、松脱和开焊及污染现象;箍筋加密区长度和箍筋间距、直径;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墙板拉筋直径、间距和位置;钢筋连接接头的间距和设置位置;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和焊接接头长度;钢筋弯钩或弯折角度及断料长度;钢筋连接的接头形式和连接工艺。
(3)混凝土工程的检查:混凝土存在的蜂窝、孔洞、露筋、漏浆等缺陷及缺陷修整工作;大体积混疑土的浇筑方法、测温及内外温差控制方法;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高度;混凝土施工缝的留设位置;混疑土的自然养护条件。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监督控制方法
1、现场质保条件控制方法
(1)建设工程所用的全部原材料及现场制作的混凝土、砂浆所有试块,均应执行见证取样送样制度,见证人员应取得上岗证书。
(2) 处于桩基及结构施工阶段的在建工程,在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设置混凝土、砂浆试块的标准养护室,面积最小不少于5 。
(3) 建设工程用的计量器具(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全站仪等)应按规定按期检定。
此外,还应配置恒温装置,室内温度控制在20℃±3 ℃、范围,水温须与室温相同;须配置温度计和湿度计,砂浆养护控制湿度为60%~80%,温湿度应由专人记录;试块制作后应在终凝前用铁钉刻上制作日期、工程部位、设计强度等。
2、模板工程控制方法
(1)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涂隔离剂,严禁隔离剂沾污钢筋与混凝土接槎处。
(3)当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跨度等于或大于4 m时.模板应起拱。
(4)现浇多层房屋,上层支架的立柱与下层支架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5)在浇筑混凝土前,对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应清理干净,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予堵严,对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3.钢筋工程控制方法
(1)混凝土结构所采用的钢材应具备出厂质量证明书和生产许可证,对进场的钢材必须按规定进行抽样复验,检验不合格的钢材不得使用在工程上。
(2)进口钢筋应有出厂质量保证书和商检报告,进场后应按规定进行机械性能复检,如用于焊接,应分批进行化学分析试验。
(3)对框架结构纵向受力钢筋,其抗拉强度实测值与蠲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屈服强度实测值与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一级抗震设计不应大于1.25;二级抗震设计,不应证大于1.1。
(4)钢筋的级别、种类和直径应按设计要求采用,当需要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
(5)钢筋接头形式应符合下列要求:电渣压力焊不得用于梁、板等构件中水平钢筋的连接;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钢筋接头均应焊接,轴心受压和偏心受压柱中的受压钢筋,当钢筋直径大于32 mm时,应采用焊接接头,抗震墙分布钢筋,直径大于22 mm时,应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板和墙的钢筋网,除靠近两行钢筋的相交,电全部用铁丝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全部用铁丝扎牢;当焊接网片只有一个方向受力时,受力主筋与两端边缘的两根锚固横向钢筋的全部交点必须焊接;框架梁、柱和抗震墙边缘构件中的纵向钢筋接头,对一、一级的各部位和三级的底层柱底和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应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钢筋的绑扎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当焊接网两个方向受力时,应在四周边缘的两根钢筋的全部相交点均应焊接;其余的相交点可间隔焊接,焊接骨架的所有钢筋相交点必须焊接。
(6)钢筋接头的设置位置、锚固及搭接长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A、焊接接头及绑扎接头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且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B、采用绑扎接头时.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到搭接长度L的1.3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为: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
C、采用焊接接头时。从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35d且≤500 mm的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而且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为:受拉区非预应力筋不宜超过50%、预应力筋不宜超过25%。
D、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从任一接头中心至35d的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为:受拉区不宜超过50%。
E、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取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的0.7倍。在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 mm,受压钢筋不应小于200 mm。
F、框架梁、柱和抗震墙连接中的纵向钢筋的锚固长度,一、二级时应比非抗震设计的最小锚固长度相应增加5 d,钢筋的锚固长度在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50mm。
G.绑扎或焊接的钢筋网和钢筋骨架.不得有变形、松脱和开焊。
(7)箍筋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箍筋应按设计图纸设置,框架柱、梁端加密区的箍筋配置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程》
B.框架节点核芯区内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宜与柱端加密区相同。
C.箍筋的末端应作135°弯勾,弯勾的平直部分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D.在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范围内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
(8)洞口的加固钢筋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A.剪力墙上门窗洞口周边应配置不小于2Ф12的水平和竖向构造钢筋。
B.对于现浇墙板、楼板预留孔洞(如厕所、厨房间等)处四周钢筋(包括后凿洞)必须采取设计认可的加固措施。
4、混凝土工程控制方法
(1)混凝土的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A、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准用证、交易凭证,要做到先检验后使用,杜绝使用无证和假冒伪劣水泥,重大工程、住宅工程必须使用旋转窑水泥,不得使用立窑水泥。
B、建设工程中禁止使用特细砂,钢筋混凝土:[程中严禁使用海砂。对进场使用的砂料应按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每验收批应严格按规范进行颗粒级配、粗细程度、含泥量和泥块量等试验。
C、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均不得采用海水拌制。
D、本市范围内的高层建筑外环线以内多层住宅、市区(不含闵行、宝山、嘉定)范围内的其他单多层建筑,混凝土一次浇灌量在30 m3以上,必须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浇捣。
(2)混凝土的浇筑应符合下列要求:
A、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隙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B、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 m。
C、在浇筑竖向结构前,应先在底部填以50~100 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
D、梁柱节点部位的混凝土应振捣密实,当节点钢筋过密时,可采用同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
E、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并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F、在施工缝处继续浇捣混凝土时,应清理浮浆、松散混凝土及石子,并冲洗、湿润且不得有积水,待已浇筑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1.2 N/m时方可接槎,但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在施工缝处铺一层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G、后浇带应按设计要求预留,并按规定时间浇筑混凝土,浇筑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将钢筋加以整理或施焊,然后浇筑早强、无收缩水泥配置的混凝土。
(3)混凝土质量检查
首先要评定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应采用标准试件的混凝土强度,确定结构构件的拆模、出池、出厂、吊装、张拉、放张及施工期间临时负荷时强度,应采用同条件养护试件的混凝土强度;另外,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验收,同一批验收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生产工艺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
(4)混凝土缺陷修整和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首先对影响混凝土结构性能的缺陷,必须会同设计等有关单位研究处理;其次对混凝土试块强度评定不合格或未按规定采用预拌(商品)混凝土的工程,可按规定由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排破损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提出处理措施。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要求监理工程师细心的按照安全规定进行各个施工要点检查,还需要加强监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监理水平,以确保安全与文明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GB 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S].2001年。
[2] 赵广林,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初探[J].山西建筑,2008。
[3]王文铮,董松.新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模式探讨[J].工程质量,2006,(4)。
第6篇:混凝土自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灌注桩;监理;基础
某商住楼工程,共12 层,总建筑面积1.4万m2 ,其地质情况(淤泥地质) 较差,属于软弱土地基。由于软弱土具有抗剪强度较低、压缩性高、渗透性小等特性,极易出现局部剪切乃至整体滑动失稳的危险,不能作为持力层。因此,设计单位选择灌注桩基础并对其进行人工处理,以提高软弱土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小基础的沉降。桩基础是一种常见的软弱土地基处理方式,它能有效地把上部结构荷载传递到深层的地层上。但由于桩基础是在地下施工,隐蔽性和技术性都很强,因此,必须更加严格地监理其施工过程,才能保证工程质量。结合监理实践,谈一些对灌注桩基础质量监理的体会和看法。
一、监理要点
根据“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三个阶段的划分,灌注桩工程质量监理的全过程控制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一)前期工作阶段
前期工作阶段在监理工作中,事前控制是最有效的手段。灌注桩工序的不可逆转性和隐蔽性决定了其前期监控工作的必要性。
1.编制监理细则:根据工程验收规范和实际要求,编制可行的监理实施细则。
2.体系审查:开工前,应审查施工单位现场项目管理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审查承建单位的资格、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往的施工业绩、特殊工种人员上岗证书等。
3.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监理人员应重点审核施工方案、施工机械及打桩顺序,尤其是关键工序的工程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主要包括桩位控制、钻孔控制、钢筋笼制作及下放、混凝土灌注等。
4.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图纸会审主要是研究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桩位图、施工图、复核桩设计承载力等;设计交底主要是设计人员讲明设计意图和施工技术要点、监理人员明确质量控制标准、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图答疑等。
5.审查进场原材料:审核钢材、水泥等的出场日期、力学及化学性能、出厂合格证、复检报告等。
6.桩位放线及标高复核:根据施工图,对桩位轴线放样情况及标高进行复核。
(二)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监理是保证整个桩基础质量的关键。灌注桩施工阶段的监理要点如下:
1.原材料抽检:主要检查钢筋、水泥、石子、砂等主要原材料的质量。如水泥要进行标准稠度、凝结时间、抗压和抗折强度试验;钢筋要进行拉力、冷弯等实验;砂石要检测其级配、含泥量等。如果采用商品混凝土,则需要认真核对水灰比,确保符合现场地质条件。
2.钻孔过程监督:在每次钻孔前应该重新复核该桩位及标高,确保无误;检测终孔的孔深、孔径、孔斜度及二次清孔后的沉浆密度、沉渣厚度。参照地质勘探报告,检查是否已经达到设计持力层以及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施工中如果遇到地质变化,进入持力层深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深0.5m~1.5m,以保证达到设计承载力。沉浆密度应符合规范要求。沉渣厚度不大于100mm。
3.钢筋笼检查:主要检查钢筋笼的制作质量、下笼、焊接质量、搭接长度。分段制作的钢筋笼的长度以钢筋的定长为宜,但不宜短于6m,连接时50%的钢筋接头应予错开焊接,且两钢筋轴心在一直线上。为避免灌注导管挂笼及钢筋笼上浮,笼底钢筋略成喇叭状。对非全长配筋的桩,钢筋笼顶标高低于地面时用吊筋将钢筋笼焊接牢固,防止下落。钢筋笼的保护层最好是设置成混凝土滚轮,厚度为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每隔2m均匀布置4个,穿在箍筋上,这样既保证保护层厚度,又能减少对孔壁的扰动。在夜间施工时要特别注意焊缝的饱满程度。
4.混凝土浇筑的旁站监理: 根据建设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站监理管理办法》的要求,对混凝土灌注桩的浇筑过程应进行旁站监理,主要应检查施工企业现场质检人员到岗、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以及施工机械、建筑材料准备情况、执行施工方案以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以及混凝土的搅拌、配比和浇注质量,对于导管的检查一定要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灌注水下混凝土:灌注前应检查孔内的泥浆性能指标和孔底沉渣厚度,如超出规定应进行二次清孔。混凝土应有较好的和易性即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只有这样才有良好的抗离析能力,才能真正保证桩身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应检查其均匀性和坍落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若不符合应进行二次拌和。二次拌和后仍不符合要求,禁止使用。通过实践表明桩基浇筑过程中的堵管也与混凝土的离析有关。首批混凝土下落后,混凝土应连续浇筑,没有特殊原因,不得长时间中断,防止坍孔情况发生,最好使用商品混凝土。钢筋笼上浮的预防:为防止钢筋笼上浮,当导管口低于钢筋笼底部2m~3m ,且混凝土表面在钢筋笼下1m 左右时,应放慢混凝土浇筑速度,当混凝土面上升至骨架底口4m 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钢筋笼底部2m 以上,恢复正常的灌注速度。除上述方法外还应从钢筋笼自身加以考虑,将钢筋笼骨架中4 根主筋伸长至桩底,实践证明,上述方法是有效的。混凝土桩身局部夹泥,灌注当中遇到不良地质,诸如流砂、淤泥层等应改变施工工艺,连续快速地浇筑,提高混凝土坍落度,防止夹泥情况的发生。例如有一项工程两根桩凿除桩头过程中发现桩身处有大小不等的夹泥情况发生。事后分析是由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中断时间太长造成桩孔局部坍孔所致,通过采取预防措施,类似的情况以后没有发生。灌注即将结束时要预防短桩情况的发生,可采取加大侧锤的重量;加水稀释泥浆,使之达到泥浆参数规定的上限,以防坍孔;仔细核对混凝土方量,混凝土应超灌0.5m~1.0m ,通过以上方法可有效避免短桩事故的发生。桩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混凝土的质量。监理人员必须及时督促施工单位做好现场取样,预留试块,并做好旁站监理记录和监理日记,保存旁站监理原始资料。
5.报表:编制监理月报表,定期向业主汇报。
(三)工程验收阶段
在工程验收阶段,监理人员的工作主要包括成桩检测和质量评价两个部分:
1.桩检测:包括桩位偏差、桩身质量、桩的承载力检测等。该工程采用了应力反射法检测桩体质量,未发现严重的缩颈、夹层和混凝土不密实等缺陷。桩的承载力检测包括静载试验、动力测试两项。规范要求:作静载试验的桩数不少于总桩的1%,且不少于3 根;检验桩体竖向承载力的动力测试取桩总数的10%~15%。
2.质量评价:监理人员在完工后应根据桩基施工过程记录、成桩检测及试块试验结果对施工质量做出评价报告,对工程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处理意见作详细说明。
第7篇:混凝土自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预应力; 精细化施工; 质量控制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estressed construction of the bridge is to guarantee the fine driving comfort, and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durability of the bridge and the basic way, from the management system, material control, casting tension of prestressed construction company on the bridge the summary of the system
Keywords: prestressed; Fin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 U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在桥梁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技术近年来迅速地发展。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设计、结构分析、试验研究、预应力材料及工艺设备、施工工艺等方面日新月异。预应力在桥梁结构中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桥梁构件的抗裂度和刚度。有效地改善了构件的使用性能,增加了结构的耐久性;节省钢材与混凝土用量,对大跨径桥梁,有显著优越性;减少了混凝土梁的竖向剪力和主拉应力,有利于减小粱的腹板厚度,使梁的自重进一步减小;预应力可作为结构构件的连接手段。预应力工程的施工质量对于保障桥的顺利运行,保证桥的耐久期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2]。因而推行预应力精细化施势在必行,来保证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实现预应力精细化施工应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 建立精细化质量管理的组织体系
精细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是预应力混凝土质量的根本保证[3]。
为实现精细化施工控制的要求,监控体系除了建设系统内部的指挥部管理方、标段监理方和承包方的自我管理外,还专门聘请来自建设系统外部的预应力工程施工经验丰富的专家定期协助监督检查,并由专家共同制定科学的预应力施工实施细则,明确在规范和设计要求相关规定外的质量要求,以及关键的质量控制点,以条文规定,明确便于实施检查的规
定,统一相应的质量管理认识,内外监控体系。
独立主承包方和监理方的任务,应由各自单位的经理指定预应力质量管理部门和代表来实施,督促与预应力工程相关的通知、顾问、监督和检查工作的履行,校核组织机构图的工作内容。实行文件资料(设计技术要求、图纸、现场记录、材料检查记录)的抽样检查。检查分包合同和采购方针。评定工艺说明、施工过程、技术文件控制的有效性。检查偏离和不符合要求的日常工作。内部质量管理检查人员应直接向各自的经理报告,并汇总到指挥部。
二 预应力材料质量精细化控制
2.1 预应力钢筋的质量控制
预应力筋进场时应分批验收。验收时,除应对其质量证明书、包装、标志和规格等进行检查外,还须按规定进行检验。预应力筋制作时的下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丝束两端采用镦头锚具时。宜采用等长下料法对钢丝进行下料。
(2)预应力筋的下料。应采用切断机或砂轮锯切断。严禁采用电弧切割。
此外预应力筋由多根钢丝或钢绞线组成切当采取整束传人孔道内时应预先编束,编束时应将钢丝或钢绞线逐根理顺,防止缠绕,并应每隔1-1.5m捆绑一次,使其绑扎牢固、顺直。预应力钢绞线是进场的最重要原材料,生产厂除提品合格证外,还应提供反映预应力筋主要性能的出厂检验报告及生产厂近期生产的钢绞线弹性模量的统计值,作为计算张拉伸长值参考。
2.2 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预应力筋锚具应满足分级张拉、补张拉以及放松预应力的要求:锚固多根预应力筋的锚具除应具有整束张拉的性能外,尚应具有单根张拉的性能;用于承受低应力或动荷载的夹片式锚具应具有防松性能;锚具的锚口摩擦损失率不宜大于6%夹具应具有良好的自锚性能、松锚性能和重复使用性能,主要锚固零件应具有良好的防锈性能,可重复使用的次数不应少于300次。需敲击才能松开的夹具.必须保证其对预应力筋的锚同没有影响,且对操作人员的安全不造成危险。在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中的永久性预应力筋连接器,应符合锚具的性能要求;用于先张法的施工且在张拉后还需进行发张和拆卸的连接器,必须符合夹具的性能要求。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迸场时.除应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核查其锚固性能类别、型号、规格及数量以及适用的预应力筋品种、规格和强度等级,且生产厂家应提品质保书、产品技术手册、锚固区传力性能型式检验报告,以及夹片式锚具的锚口摩擦损失测试报告或参数。
三 混凝土浇筑控制
浇筑混凝土前,应对预埋于混凝土中的锚具、管道和钢筋等进行全面检查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始浇筑。浇筑混凝土时,宜根据结构的不同型式选用插入式、附着式或平板式等振动器进行振捣。用于判断现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强度的混凝土试件,应置于现场与结构或构件同环境、同条件养护。浇筑箱形梁段混凝土时,应尽可能一次浇筑完成;如设计允许,梁身较低的箱形梁可分为两次浇筑;梁身较高的箱形梁也可分两次或三次浇筑。
四 张拉和灌浆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强度至少要达到设计强度的90%并不少于7d时间,方可张拉预应力筋[5]。所有预应力钢索按张拉控制应力和拉伸量双控标准控制,张拉顺序应注意对称进行。在全面开展预应力张拉前,在施工现场做试张拉的孔道摩擦损失试验,测定预应力损失率及摩擦系数,并据此直接指导预应力张拉。
预应力筋张拉后,孔道应尽早压浆。应在48h内完成。否则应采取避免预应力筋锈蚀的措施,后张预应力孔道宜采用专用压浆料或专用压浆剂配制的浆液进行压浆。所用原材料应符合规定。采用压浆材料配置的浆液,其性能应满足要求。压浆前,应对孔道进行清洁处理。对抽芯成型的混凝土空心孔道应冲洗干净并使孔壁完全湿润;金属管道、塑料管道必要时亦应冲洗以清除有害材料;对孔道内可能发生的油污等,可采用已知对预应力筋和管道无腐蚀作用的中性洗涤剂或皂液,用水稀释后进行冲洗[6]。冲洗后,应使用不含油的压缩空气将孔道内的所有积水吹出。预应力管道.特别是长大管道压浆宜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压浆后应从检查孔抽查压浆的密实情况,如有不实,应及时处理和纠正。
总结
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施工管理人员应对重要性、施工的难度及存在的问题应有充分的认识。保证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应从管理组织体系、预应力材料、施工工艺三方面细节进行控制,实现精细化施工管理。
参考文献:
[1] 向木生,等.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控制技术[J].中国公路学报,2002,15(4).
第8篇:混凝土自查报告范文
混凝土热工计算、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方法、温度测量、监控措施等方面论述了某工程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施工技术
某工程是集科研办公、酒店及商业为一体的超高层建筑群。建筑高度为199.6m,地下三层,底板结构厚度800mm,电梯井大承台厚度3.0m,地下室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0P8UEA+10%纤维。
一、施工准备:
1、根据地质勘查报告和设计图纸要求,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具弱腐蚀性,要求与土壤接触构件的混凝土按《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建筑防腐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进行防护,并采用强度等级≥42.5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45,水泥用量≥300Kg/m3。
2、混凝土配合比在施工前提前一个月向混凝土供应商申请,申请配合比时,需提供有关混凝土施工部位、强度等级、抗渗等级、水泥、石子、砂、外加剂以及混凝土坍落度、初凝、终凝时间等性能要求。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要工地技术部门按实际施工需要出具的技术通知单为准。
3、在混凝土施工前,掌握好天气的变化情况,材料部准备好防雨布,以防天气不测下雨,及时防护。
4、认真检查预埋件的规格、数量、安装位置,是否与设计相符。水、电预留、预埋,必须及时与钢筋绑扎协调穿行,不能任意割断钢筋,水、电预留、预埋工作完成后,水电主管工程师要组织验收,作好隐蔽验收记录。
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
1、底板及承台混凝土属大体积混凝土,主要是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产生的温度以及因各部位温度不均匀而产生的温度裂纹,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度进行计算用于指导保温控制措施
2、按设计图纸要求留置的后浇带,将地下室底板分成10个区段。
3、根据施工现场情况以及各个区段底板混凝土方量,每个区段采用3台HBT80A柴油输送泵按后浇带分段浇筑,根据现场具体施工进度情况,合理安排浇筑顺序。
4、因地下室底板混凝土体积较大,电梯井承台等混凝土厚度较大,为防止混凝土水化热高,聚集在内部不易散发,使内外形成较大温差,产生裂缝,采取以下一些技术措施:
1)、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普通硅酸盐水泥(P.O水泥),选择良好的级配骨料,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加强振捣密实度,尽量减少水泥用量,使水化热尽量降低,以利散热。
2)、混凝土要连续浇筑不得出现施工冷缝,要求坍落度16~18cm(在满足泵送要求的基础上尽量采用较小值),混凝土供应必须连续中间不得停歇,以避免冷缝的出现。
3)、浇捣时要控制好分层的厚度,加强振捣,避免混凝土的收缩及微裂缝。振捣器的振捣间距按40cm梅花状振捣,采用自后向前的振捣顺序,振捣器垂直插入下层混凝土,使上下两层混凝土完全融合。平板振捣器一般为25~40秒,移动时应成排依次振捣前进,前后位置和排与排之间的相互搭接为3~5cm。
4)、对混凝土振捣中产生的泌水,根据各区段浇筑顺序,在合理的部位留设集水坑,混凝土泌水采用人工排除。
5、考虑电梯井承台较深,体积较大,需要在承台中设置测温孔组,以监控承台温度的变化。在其他承台中间部位也要设置测温孔,每组三个测温孔,为保证测量准确,每组测温孔内要注满水。每组测温孔如右图留置:
6、测温孔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专人负责设置,要做好测温记录。混凝土浇筑第一天至第五天,每2小时测温一次;第六天至第十五天,每4小时测温一次;严格控制混凝土内部与表面、表面与大气的温度差,温度差应≤25℃,如温差过大,要采取相应措施,如加强表面蓄水覆盖、用温水养护保温保湿等。
三、大体积混凝土热工温度计算:
为避免混凝土温度应力造成混凝土裂纹,对电梯井承台的表面、内部温度进行计算与对比,用于指导混凝土养护、保温措施的选择,使混凝土内外表面温差不大于25℃,满足施工规范要求,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混凝土热工温度计算根据《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的经验公式进行,以下温度计算以最大最深的承台CT3(最大深度为3.0m)为例。
1、混凝土内部最大绝热温升:
Th=(W+KF)Q/Cγ
其中:W━━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根据配合比设计报告确定。计算取值为W=340kg/m3;F━━混凝土中活性掺合料用量(kg/m3);K━━掺合料折减系数;粉煤灰取0.25~0.30;Q━━水泥28d水化热(kJ/kg),查下表取值;
C━━混凝土比热,取0.97kJ/(kg•℃);γ━━混凝土密度,根据配合比设计报告确定。计算取值为2400kg/m3。本工程地下室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采用强度等级为42.5水泥;根据以往经验,活性掺合料一般为粉煤灰,掺量为水泥用量的15~20%,计算取20%。可以计算Th如下:Th=(W+KF)Q/Cγ=(340+0.25×0.2×340)×375/(0.97×2400)=57.51℃
2、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
T1(t)=Tj+ζ(•t)Th
其中:T1(t)━━t龄期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Tj━━混凝土入模温度,取平均气温20℃;ζ(t)━━t龄期混凝土降温系数;按下表取值:
本工程电梯井承台混凝土最大厚度为3.0m,ζ(t)按最大的0.68取值;可计算出混凝土3天龄期的中心最高温度T1(3)如下:T1(3)=20+0.68×57.51=59.11℃
3、混凝土表面温度:
混凝土表面温度(T2(t))受外界温度、养护方法、结构厚度及混凝土本身性能等诸多因素影响,可按下式近似计算:T2(t)=h’)ΔT(t)/H2
其中:Tq━━大气环境温度,取20℃;h’━━混凝土虚厚度,h’=Kλ/β;K━━计算折减系数,取2/3;λ━━混凝土导热系数,取2.33W/(m℃);
β━━保温层传热系数,β=1/(Σδi/λi+1/βq);λi━━各种保温层导热系数,W/(m℃);δi━━各种保温层厚度(m);βq━━空气层传热系数,取23W/(m2℃);H━━混凝土计算厚度(m),假定混凝土只向大气散热,按单面暴露于空气中的平板计算,H=h+2h’;h━━混凝土实际厚度,取3.0m;ΔT(t)━━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即ΔT(t)=T1(t) -Tq;
若不采取保温措施,则:
;
混凝土内、表最大温差为: ;
显然混凝土内、表温差远大于25℃,应采取保温措施。拟采用蓄水养护办法,蓄水厚度要进行验算。
采取蓄水养护措施,蓄水厚度定为100mm,则:
水厚度: 水导热系数为:
;
从上述计算可知,采取蓄水100mm保温及养护措施,可以使混凝土内、表最大温差小于规范允许值,避免温度裂缝的产生。
3.4、地下室底板各部位保温养护蓄水厚度:可以将不同厚度的底板及承台部位保温养护蓄水厚度计算出来,列表如下:
通过上述计算可知,地下室底板及承台蓄水100mm保温养护即可满足温度控制求。
四、混凝土养护:
1、地下室底板采用蓄水养护,蓄水养护厚度为100mm。抗渗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2、地下水外墙、上述核心筒外墙达到脱模强度(5MPa)后,可松动模板对拉螺栓,使墙体表面与模板之间形成2~3mm的缝隙,双面带模喷淋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拆除模板后,全面覆盖塑料薄膜紧贴墙体表面,连续淋水养护14天后去掉薄膜转入自然养护。
3、底板与承台等大体积混凝土,在覆盖养护期间要进行测温,并作好记录,随时观察混凝土构件内外温差。待水泥硬化热高峰期过后(温差不大于25℃)可不用蓄水,进行自然保护,由专人负责浇水,养护期不得少于14昼夜。
4、混凝土养护指派专人负责,管理人员要加强监督。一般构件养护时间为7天以上,有抗渗要求和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构件养护时间不小于14天。
五、混凝土试验要求:
1、本工程全部使用商品混凝土,在混凝土施工前1个月向混凝土供应商申请配合比报告。混凝土配合比报告、水泥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以及其他原材料试验报告,在混凝土浇筑前需提前送至技术部,报监理等有关人员审核,无误后方可浇筑。
2、由于使用泵送混凝土,坍落度要求160~180mm,底板、承台、地梁混凝土初凝时间为8~10小时,终凝时间为10~12小时。
3、现场试验人员要经常不定量抽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并作好记录,如出现异常,及时通知技术部与混凝土供应商等有关人员联系、处理。
六、结束语:
第9篇:混凝土自查报告范文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桥梁工程项目与数量逐渐扩大,人们对桥梁施工质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而预制板梁施工情况直接影响着桥梁施工的整体质量。本文将参照桥梁施工标准以及招投标资料,着重探讨与预制板梁施工相关的问题,以此来优化施工工艺,加大监督力度。
一、施工现场的检查与签字确认
(一)检查底模。认真检查预制板梁的底模;
(二)检查张拉台。张拉台是先张法的主要操作平台,在施工前期应全面检查张拉台,并签字确认;
(三)检查机械设备。首先,检查油泵,应针对油泵采取定期检查模式,油压量程应与张拉力需求一致,油泵数量应与施工需求一致;其次,检查千斤顶,对于千斤顶和油压表,应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通常没两个月进行一次,对于使用时间超出六个月或者使用次数超过200次的油压表,应实施配套标定,确保张拉力与压力表的图像合理;再次,检查锚具,预制板梁施工中所使用的锚具应源自信誉良好的供货商,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在进入施工现场后,监理工程师应进行抽样检查,待确定合格后,才可投入使用;最后,检查起吊设施与堆场,在成品梁的操作过程中,应使用安全系数较高的吊车设备,切实保障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保护梁体,以免遭受损坏。
二、开工报告的查核
在预制板梁开工前期,承包单位应上交开工申请报告,同时,配备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在技术方案中应明确以下内容:①与预制板梁施工所需的各种材料相配套的试验报告;②张拉、压浆工艺设计。张拉、压浆工艺中所需要的机械设备的检验标定证书,张拉程序,钢丝以及钢绞线的张拉顺序。在张拉操作中,应沿着对称均匀方向进行,确保形变均衡,以免出现梁体扭曲现象;在张拉控制操作中,应参照应力与伸长量进行控制,同时,张拉应力应满足设计标准,在预应力梁板中为提前出现张拉、灌浆等操作,可以使用早强剂,并保证与桥梁施工规范一致,得到监理工程师许可;③编制合理的起吊运输方案;④提前预估预制板梁的上拱值。监理工程师应认真审查上述内容,严格查核现场设施,待获得签字确认后,才可通过。
三、模板检查
参照现行技术规范,认真检查模板,全面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全面落实模板设计、实施以及验收监理操作。
四、混凝土组成成分的检查
水泥、砂石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水泥应使用硅酸盐水泥,并保证水泥中的磷、氧满足标准;砂石应满足工程技术规范。混凝土组成成分的质量保证书原件一定要得到监理签字。
五、钢材检查
预制板梁施工的钢材主要包含钢筋、钢丝、锚具等,应确保力学性能满足国家标准。
六、混凝土检查
依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试验明确预制板梁施工中的混凝土配制比。同时,还应确保搅拌、运输、浇筑、保养等操作满足技术标准,在搅拌操作中,首先应确保配制比合理,为缩短凝固时间,可加入适当的早强剂,有效控制搅拌物的质量,做到搅拌均匀,禁止出现离析现象,还应采用旁站监控模式;在运输操作中,主要利用小斗车完成;在浇筑操作中,对于相同生产线,应按照从一侧向另一侧的方向进行浇筑,对于相同梁板,首先浇筑底板砼,然后浇筑其余砼;在保养操作中,自然保护最为常用,若外界环境温度较高,应进行洒水养生。
七、质量监理
(一)普通预制板梁。对于普通预制板梁的质量监理主要包含底模检查、开工报告核查、模板检查这三项内容;
(二)先张法预制板梁。质量监理主要包含底模检查、张拉台以及张拉情况检验、钢筋与模板质量核查、混凝土浇筑、松张情况检验与成品检查,其中模板质量核查内容包含外膜、底模、气囊内模;在混凝土浇筑操作中,应从常规项目角度出发进行旁站检查,动态检查气囊浮动情况;在松张情况检验中,应确保混凝土强度满足标准后,方可着手此项检查;在成品检查中,从常规项目角度出发进行检查,详细记录上拱值,进而为检查工作提供依据;
(三)后张法预制板梁。质量监理主要包含底模检查、开工报告查核、钢筋与模板检查,其中在模板检查中,应从常规项目角度出发进行检查,通常使用整体大模板,若使用次数较多应使用钢模板,同时,针对底模与侧模进行定期检查,掌握变形程度,一旦超出正常范围,应立即修整;
(四)旁站检查。从常规项目角度出发进行旁站检查,确保混凝土保护层满足标准,预应力管道位置精准,在振捣操作中尽量不要破坏预埋管件;
(五)成品检查。从常规项目角度出发,认真检查构件质量;
(六)养护检查。参照技术规范进行有效的养护检查;
(七)张拉旁站检查。认真检查张拉力与伸长度,并详细记录。确保实际身长度与理论值之间的偏差落在正常范围内,通常不应超过理论值的6%,如若超出正常范围,应停止张拉操作,综合分析,找到原因;有效调控断丝。任何一束钢丝,拉断的钢丝数量不允许超过一根,同时,还应保证断丝总面积合理,如若断丝总面积较大,则应重新分布;
(八)压浆检查。参照工程规范严格进行压浆检查;
(九)封堵情况检查。用于封堵工序中的混凝土应满足设计标准,其等级强度应大于C30。同时,在封堵前期,应彻底清理锚固件周边和凿毛;
(十)吊运状态检查。待压浆水泥强度满足设计标准后,才可开展吊运操作。如若工程设计中尚未给出具体规定,应保证大于梁体混凝土设计强度的一半。
八、现场检验
(一)检验最初记录。检查最初记录,以此来评判梁体内在质量与工程规范是否一致;
(二)检测上拱值。全面检查施工现场中的所有梁板,禁止遗漏,外形检查主要包含表面、浆体渗漏以及麻面等情况。同时,还应检验梁板以及支座的中心轴线标注是否准确、编号是否清晰、锚固以及浇筑是否合理;
(三)存储检验。在存储过程中,应将预制构件稳稳的装设在设计支点,同时还应按照顶面向上的模式进行存储。1.预制构件在各个操作程序中,应确保应力不超过设计应力;2.对于未经过工程监理批准通过的预制构件,应清晰标注,确保记号持久,同时,还应在短时间内将其转送出施工现场;3.在将预制构件转出施工现场时,首先,应上交证明文件,待得到工程监理审核通过后,方可转运到工地,投入使用。
九、支座安装检查
在检查支座安装情况时,应严格参照工程规范,确保满足设计标准。对于支座的质量保证书原件一定要得到工程监理的签字认可。具体的监理工作主要包含成品检验、测量检验、开工报告查核、垫石检验、安装情况检查操作。
十、安装质量监理
在预制板梁的安装质量监理过程中,应确保安全施工的正常、安全开展。在开工前期,承包单位应上交开工报告,在开工报告中应配备合理的吊装方案以及施工设备落实情况,待获得工程监理的签字认可后,方可施工。主要包含就位以及横隔梁施工这两项内容的检查。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