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单亲学生帮扶计划范文
事业单位是指我国公共部门中的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部门和单位,是政府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事业单位结对帮扶年终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事业单位结对帮扶年终总结范文一按照县委、县政府结对选派、帮扶的总体安排和要求,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和扶贫开发工作战略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领导挂点,单位包村,干部帮户”活动要求,结合实际,坚持真心为民,真情帮扶,精心组织,大胆实践,扎实推进,结对帮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为全面完成20__年结对帮扶工作目标,我局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局长臧旭东同志任组长,李博副局长为扶贫工作队第一队长,科(室)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并把该项工作纳入局内部目标进行考核,形成了由上到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了结对帮扶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紧紧围绕责任目标和重点帮扶项目,并深入结对帮扶的小新村进行走访调查,广泛座谈,详细了解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有针对性的制订了帮扶措施和共建方案,重点抓好了以下工作:
1、年初,以“携手同行,共创共享幸福生活”为主题,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帮扶村,与“1+1”结对户开展结对活动启动仪式,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并建立了结对联系卡,确保了结对帮扶工作有序推进。
2、积极开展助推“四大基础工程”宣传活动。
局支部认真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农村“四大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内容构成和主要作用。并采取面对面交流,发放宣传资料、调查问卷等方式,组织党员干部先后多次深入结对村、结对户,积极开展助推农村“四大基础工程”宣传活动,切实提高了结对帮扶户对农村“四大基础工程”的知晓率。
3、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
“春节”前夕,分别组织党员干部为帮扶村特困家庭送去了1万元的慰问金,及时帮助解决他们当前家庭生活上面临的暂时困难。
4、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利用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实现优势与资源有机结合,创造性开展帮扶工作。
通过提供务工信息、推荐工作岗位,开展岗前培训等具体形式,积极拓宽帮扶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多途径的促进帮扶户增收。
5、20__年5月28日邀请县第一人民医院对小新村进行大型义诊活动,送来价值近一万元的药品,切实解决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
6月份和村干一起努力争取了农电网改造、土地流转、农灌溉渠主渠清理等工作。
6、7-8月为选派工作集中帮扶月,选派单位对帮扶村村部进行了整修。
整修范围:地坪:13_23=299平方米、院墙墙体粉刷:13_2.5=32.5平方米、对原大门进行重新选址及更换、新安装计生宣传栏、村务公开栏等,总费用2.2万元。
7、基础设施类:10-12月份实施的有:小新村道路两条,第一条:途径生产队(新建、井沿、东洼、东一)全长一千米。
梨树组涵管200米。第二条:途径生产队(兴圩、梨二、梨三、梨四)全长950米。
集体经济蔬菜大棚:经过协商租用村民17亩土地,并签订了土地租赁协议,制定了小新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议书。
建设内容:建钢架大棚18个,530平方米/个,钢管拱架大棚净宽8米,长66米,脊高2米,其中内设钢管横担一根,总长66米,钢管立柱60根,单根长10米,立柱间距2米。工程一期投资25万元,其中,组织部选派资金5万元、财政资金5万元、乡配套资金5万元、村自筹资金10万元。项目施工期是11月20日到11月底完工。
11月20日我局为帮扶村送去了五台挂式空调、两套办公桌椅、价值2万元、配送了垃圾清运机动车一辆、人力三轮垃圾清运车五辆、垃圾桶50个,总价值8万元。年底,我局为49户贫困户送去慰问金2万元。
三、20__年工作打算
我局将继续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不断深化帮扶力度,以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为重点,继续做好支部结对共建、“1+1”结对帮扶、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助推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宣传活动,确保帮扶对象知晓率达100%,努力实现农业增产、农村增效、农民增收,贫困户脱贫,为推进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事业单位结对帮扶年终总结范文二根据县委办《关于切实做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结对帮护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局今年结对帮扶对象为沐尘畲族乡坑头村。我们采取资金上支持,工作上帮助,精神上鼓励等形式,积极帮助坑头村发展农村经济,引导群众致富奔小康,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局领导非常重视“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结对帮扶工作,并将其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列入议事日程,年初专题研究制订结对帮扶工作计划,局主要领导专门听取结对帮扶工作情况汇报,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包村帮扶工作,经常深入村委会调研、现场办公,了解村委会的情况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亲自研究部署结对帮扶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从局机关抽调综合素质高、对工作负责的党员干部参与包村帮扶工作,并严格落实责任,切实解决民生实际问题。
二、进村调研,科学规划
根据县委的统一部署,我局联系村和“生态指导员”派驻村为沐尘乡坑头村,按照“生态家园建设”的统一部署,我们首先深入农户家中,认真做好调查,了解民情,熟知村民的要求与愿望,仔细分析与研究,掌握好第一手材料,做到心中有数。再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实现农业特色优质化、道路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社会秩序和谐化的目标,科学合理的规划村的建设项目,做好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重点突出,分步实施,整体推进。此次调研后,根据实际情况及资金,规划了农家乐、老年公寓二期、村级办公场所等建设工程项目。并协助村委会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5个,有效调处矛盾纠纷4起,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三、落实措施,积极帮扶
按要求,我局深入开展“千名干部结亲”活动,以“三走进”活动为契机,在“千名干部基层结亲”活动中,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职工来到沐尘乡坑头村,结对联系困难群众,扶贫帮困。当天共走访22户困难户、重点户,给每户结亲对象送去了米、油等物资。走访期间,深入了解了每户的人口、经济收入、山地耕地面积、致贫原因等家庭基本情况并记录在册。重在加强与结亲对象的思想沟通、政策宣传,帮助协调解决生产生活、子女就学、看病就医等实际困难,及时为困难户引进合适项目,增强造血功能。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解决帮扶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我局在包村工作中,一方面紧缩单位开支,过紧日子,挤资金;一方面不辞千辛万苦,利用各种途径,协调资金。一是提供资金帮助。在本局经费紧缺的情况下,今年已资助46000元,并主动帮助联系县农办、民政、规划等部门落实项目资金40万元,结对帮扶贫困户22户,结对助学4名。三是积极引导。我们在有关会议和走访过程中积极鼓励村民外出务工,自谋职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通过以上工作,有效解决了该村的一些实际问题,大大方便了群众,也给群众带来了一定的实惠,也得到了群众的较好评价。
在包村帮扶工作中,我局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离上级部门和帮扶对象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今后,我局将继续加大对包村帮扶的工作力度,继续选派工作能力强、热心农村工作的党员干部到村委会进行包村帮扶,真正“包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需”,同时,积极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发家致富的积极性,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努力完成上级交办的包村帮扶工作任务。
事业单位结对帮扶年终总结范文三为扎实做好20__年度我处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活动,进一步推动党员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帮助困难群众解决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不断改进机关党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的转变,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和谐发展。根据盐结办[20__]6号《关于进一步做好结对帮扶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市局分配我处四户帮扶任务。为了更好地落实帮扶工作,处党总支领导立即召开会议,安排帮扶工作计划。从宣传发动开始,到资金全部筹集到位,只有不到三天的时间。我处党员干部以“一帮一结对帮扶”为主要活动形式,切实帮助困难群众家小孩不能因无钱而掇学。在社区领导的带领下,很快将帮扶资金送到困难群众手中,深得他们的好评。
我处分配的4户贫困家庭大致情况为:刘文平住拖拉机厂平房161号,二人下岗失业,家中二个小孩上学读书(初二、初三);胥晓青住后关路37号,重组家庭,二个小孩上学读书(小孩子上小学二年级、大孩子上初三),自己在拖拉机厂工作,妻子无工作在家;陈国和住药厂2-405号,二人下岗失业,小孩在市技校读大专;祁兰英住洋西新村五巷7号,单亲家庭,小孩在南邮上大二学读书,自己无工作。
我处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活动具体工作由处工会牵头负责,三个支部密切配合。因此,根据4户实际情况和市处扶贫工作计划,在中秋、元旦和春节期间,由市处分管领导薛锋同志带队,工会及三个支部负责人积极参与,专程到四户困难家庭中进行调查并及时慰问,分别给予每户特困家庭1200元的帮扶资金,总计帮扶资金4800元。“结对帮扶”活动的开展,是我处党员干部与城市特困家庭又一次贴近关系,也是加强我处党员干部自身建设,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措施和良好机遇,牢固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我处将 “结对帮扶”活动列入到党员干部的年度目标考核中去,并建立长效机制。对于弱势群体要在感情上贴近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脱贫上帮扶他们,密切同困难群众的联系,增进同困难群众的感情,努力学习掌握做好新形势下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工作的方法和要领,树立我处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并同深化和巩固“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以及争创学习型机关紧密结合起来,把“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和行业服务型机关建设融入到“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中去,使我处党员干部在增强履职能力和行政执法能力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
第2篇:单亲学生帮扶计划范文
“你们今年都是第五次上高原来为我们解决问题了,真是比亲人还亲啊!”10月中旬,当省核工业地质局的扶贫工作组又一次踏上海拔近4000米的帮扶村――甘孜州色达县洛若乡扎玛村现场解决问题时,当地干部群众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今年3月,一场声势浩大的“挂、包、帮”活动席卷天府之国,截至11月,省委、省政府领导和省直部门(单位)、市(州)、县(市、区)党委政府及部门(单位)的负责人都确定了联系点,挂点的各级领导共6500余名。据统计,省、市、县各级部门(单位)都分别联系了至少1个村,全省受助村近1.7万个,广大机关党员干部联系帮扶困难家庭近20万户,全省各地呈现出“领导干部挂点指导、机关干部驻村帮扶、受助乡村加快发展”的生动局面。
科学规划先行 确立发展蓝图
活动之初,各地各部门就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协助帮扶村高标准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新村建设计划,并与3年帮扶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了规划起点高、目标能够实现、项目可行性强、措施便于操作。
省水利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单位多次调研、反复研究,不断完善规划;省财政厅按照分年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分三步走,把帮扶村建成当地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省教育厅着重从智力扶贫、师资培训等方面帮助当地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省卫生厅计划用3年时间为帮扶村群众搞好健康保障,包括建立村民健康档案、定期为群众体检、为大骨节病人提供免费治疗、开展创建文明卫生村活动等;省气象局、省移动公司等单位着力加强帮扶村经济综合信息网建设,打造信息化新农村。
对口帮扶万源市长坝乡桐草湾村的省林业厅通过调研后,认为当地的海拔、降雨、光照、土壤等条件适合香椿生长。于是,省林业厅整合部门技术、人才、资源优势,计划投入600万元资金重点扶持发展红油香椿产业,3年内在长坝乡建成4000亩香椿产业基地,其中今年在桐草湾村基本建成红油香椿产业示范基地1000亩。
“我们的红油香椿主要销往成都、重庆和沿海地区,现在的售价约60元/公斤,而且市场前景看好。一旦这4000亩香椿基地全部建成,全乡农民收入肯定会提高一大截,这些专家真是我们的‘财神爷’啊!”在长坝乡,当地农民对林业厅的帮扶赞不绝口。
加快新村建设 重点改善民生
各地各部门把新村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将加快建设新型村落村庄与解决民生问题结合起来,紧紧围绕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就业难等问题实施帮扶工作。
省委办公厅帮助南江县槐树村新建田间道400米、生产路1500米;新建微水池、供水站等水利设施,解决了318户、1275人的饮水问题。
省委组织部帮助帮扶村启动了4条共计长11公里的村道建设工程,解决老百姓出行难问题;实施了总容量达1.5万立方米的病害山坪塘治理,解决了农业生产的蓄水灌溉和46户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资阳市实施水利项目913处,解决饮水安全2.12万人;解决农村危房户、无房户2054户,改善了2.7万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宜宾市对1200个“千村春风工程”示范村和466个省级重点贫困村统一规划部署。乐山市整合资金和项目,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教育培训三方面扎实推进帮扶工作。广安市提出“3年帮扶,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100元”的具体目标。
省核工业地质局党组针对牧民居无定所的困境,发动全局11个党委、73个党支部和1300余名党员踊跃捐款,给帮扶的洛若乡扎玛村47户定居建房户每户补助建房资金1万元。随着47万元资金全部到位,建房进度大大加快,牧民们即将告别祖祖辈辈居住的帐篷,迁入梦寐以求的新居。同时,该局还专门筹集了近70万元用于饮水工程建设,决心彻底解决全村群众和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
完善“造血”功能 确保收入提高
各地各部门帮助帮扶村认真研究产业发展,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资源优势和自身条件做好产业规划和定位。普遍推行“基地+合作社+农户”、“规模养殖场+合作社+农户”、“村企共建,企业帮村”等模式发展优势种植业、特色养殖业。
省科技厅与平昌县委、县政府共同努力,为平昌县双鹿乡玉鹿村引进公司投资,建设标准化肉牛养殖场和土鸡养殖场4个,带动全村180多户农民及周边乡镇发展肉牛和土鸡养殖,为21户特困户每户建1个土鸡养殖圈舍,赠送鸡苗30只。
武胜县动员了9家县内国有企业、12家农业企业和重点企业参与“村企共建”活动;华蓥市动员了26家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参与“企业帮村”活动,每个企业帮扶1个村;屏山县在上级帮扶部门的支持配合下,争取到连片开发扶贫项目资金1000万元,发展白魔芋规范化种植1200亩,优质良种核桃规模化种植2552亩,新发展优质烤烟2000亩、优质茶叶1000亩。
结对帮扶“穷亲” 上门排忧解难
按照“挂、包、帮”活动要求,各地各部门纷纷组织党员干部走进帮扶村、走进困难户,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上门为群众排忧解难。
绵阳市把开展“挂、包、帮”活动作为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121个市级部门、6853名党员干部共联系125个村、19564户群众,9个县(市、区)的38962名党员干部参与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共联系和服务群众89769户。
广安市对贫困农户和特困农户实行“一帮一”和“几帮一”等方式,全市共有9565名干部结对帮扶贫困群众8340户,干部深系帮扶户12857人次,办实事3651件。
达州市通川区的480名下派干部和帮扶对象“结对子认亲戚”,为帮扶对象发放近20万元的化肥、种子、农膜等生产资料,争取发展项目47个。东岳乡有力村贫困党员张成建长期在苗木花卉公司打零工,学到了技术,前不久由结对帮扶干部担保,从信用社贷了1万元建起了自己的苗圃,从此走上了创业之路。老张逢人便说:“有了干部帮扶,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农村一线开展帮扶工作,为帮扶村思发展、出点子、谋路子,让广大群众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密切了党群之间的鱼水情。
第3篇:单亲学生帮扶计划范文
一、工作情况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省人大主任对2010年新一轮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多次过问工作落实情况,亲自出面召开会议,着眼全局协调项目,深入一线解决问题,领导分工调整后,吴前进主任也十分关注此项工作,刚分管上就进行了安排部署,今天又亲临会议指导,我们深受鼓舞。各包扶单位十分重视凤县“两联一包”扶贫工作,“一把手”主动参与,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先后多次深入凤县实地考察,亲自协调项目资金,指定专人督促落实,有力促进了包扶村脱贫致富和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牵头职能充分发挥。省民政厅作为扶贫团的牵头单位,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坚持以项目帮扶为切入点,经常与各帮扶单位保持联系,主动做好协调、联络、服务工作,重点落实了2010年省级“两联一包”扶贫工作联席会议确定的扶贫开发项目。今年6月,省民政厅组织8家“包扶”单位深入到凤县帮扶村、镇进行面对面的帮扶,帮助开展“两联一包”扶贫工作,协调落实包扶项目资金。同时,省民政厅在民政业务资金方面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今年共为凤县安排民政项目经费4000多万元,主要包括减灾救灾、救助站建设、敬老院建设等项目。
(三)包扶单位各司其职。各包扶单位都能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充分发挥部门优势,以项目帮扶为切入点,认真落实2010年联席会议确定的扶贫任务,为凤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教、通讯、福利等项目和资金支持。全年累计为包扶村协调落实项目11个,捐赠资金19.5万元,捐物折资5.6万元,层层落实工作责任,“两联一包”扶贫工作已经形成了有效的运转机制。
(四)凤县县委、县政府强力落实。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工作,是凤县完善“两联一包”工作机制的有力推手。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多措并举,鼓励企业通过结对帮扶的形式开展扶贫帮困。截至11月份,35家参扶企业已全部实现企村对接,29家参扶企业确定了扶助计划,进村开展了工作,落实帮扶项目39个,投入资金324.8万元。为包扶村三年后农民收入在自然增长的基础上净增1000元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主要成绩
(一)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省级包扶单位对贫困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给予极大的关注,积极筹措落实帮扶资金,投入大量物力、财力,改善贫困村的基础设施。省民政厅落实资金650万元用于建设凤县流浪乞讨救助管理站、救灾储备仓库等项目;省福彩中心捐赠资金5万元用于陈家佬村村组道路建设;长安大学捐赠资金3万元用于村庄道路建设;省残联积极筹建残疾人托养中心,推广凤县经验,协助凤县争取创建阳光家园示范机构中心项目;华商报社为凤州镇苍坪村捐赠资金5万元用于修建村社区服务中心用房。2010年,省民政厅建设的水泥路和产业园道路、华商报社硬化的苍坪村水泥路、宝鸡粮库资助的五星村人行吊桥等项目都已投入使用,使各包扶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二)主导产业发展迅速。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各包扶单位始终着眼于贫困户的长远脱贫增收,不断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围绕“三个百万”工程,大力培育和发展花椒、苹果、生猪等特色产业,从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不断加大扶持。省残联捐赠资金2万元为镇村20户群众新发展生猪养殖114头,蔬菜种植16亩。省民政厅帮助包扶的陈家湾村建起了150多亩的优质苹果示范园。其他包扶单位也通过注入资金和开展技术指导等方式,帮助包扶村发展花椒、苹果、生猪等产业。包扶村主导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业特色产业已成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坚实基础。
(三)文化扶贫初见成效。各包扶单位在工作中坚持把扶贫和扶智相结合,注重利用先进文化引导贫困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提高贫困人口科技文化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经省民政厅多方协调,西安招商银行为红花铺中心学校捐赠价值3.6万元的154套运动服和资助10名贫困学生的5000元资金;省福彩中心为中心学校捐赠3万元资助贫困学生和购置教学设施,并为陈家佬村今年考上大学的2名贫困大学生各捐助5000元;长安大学支援镇村建设及凤太路街景规划,走访慰问了青崖沟的10户贫困户,为贫困户送去价值2000元的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用品;省残联为帮扶村提供价值1.8万元的脱贫致富光盘,为群众脱贫致富提供智力支持。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进一步促进了凤县贫困人口的文化养成和思想认识。
三、明年设想
(一)积极协调,确保扶贫工作稳步实施。搞好扶贫工作,不仅在于发挥各级部门、各个参扶单位的力量,关键还在于县、乡、村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这样才能有效地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省民政厅将继续发挥好牵头作用,加强同省级各部门、各参扶单位的沟通协调,切实发挥好纽带桥梁作用,作好项目的街接工作,同时坚持把“两联一包”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真正把凤县定点扶贫和农业综合开发、城乡统筹改革实验区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认真研究解决好凤县扶贫开发工作困难和问题,为推动凤县经济的全面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统筹全局,继续做好扶贫项目工作。多年来的扶贫工作实践表明,要使扶贫工作出成效,抓好项目落实是关键。近期,我们对凤县的扶贫项目进行了专门对接,当务之急是争取推动这些项目纳入明年各单位的工作大盘子,做到资金上有规划、项目上有指标、任务上有落实。各“参扶”单位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又与包扶村进行了项目对接,整合资源,下一步就要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同协商确定长期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帮扶工作。
第4篇:单亲学生帮扶计划范文
近年来,根据省、市关于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相关要求,各级党组织主动转变工作思路,把党建工作的落脚点放在促脱贫攻坚上,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脱贫帮扶第一线,查找短板,谋划思路,实施项目,为实现贫困人口脱贫任务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现将2019年抓党建促脱贫工作总结如下:
一、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精心组织,健全精准脱贫工作机制。一是县上成立由县委书记任总指挥的精准脱贫指挥部,各乡镇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站长的扶贫工作站,各贫困村设立扶贫工作室,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员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以“抓党建、促脱贫、惠民生”为主线,一手抓党建,一手抓扶贫,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形成县乡村齐抓共管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全县30位县级领导干部、80个县直部门和省市帮扶单位负责人、20个脱贫攻坚专项小组成员,全员参与,“一盘棋”挂图作战,深入脱贫攻坚一线,下沉到19个乡镇(管委会)、144个贫困村,加强指导,细化方案,精准施策,强力推进。县上按照12348的扶贫攻坚战略,即一个中心(以人民为中心)、两个体系(以双组长制)、3+20方案、四轮驱动(异地搬迁当头炮;基础建设排头兵;产业发展突破口;金融扶贫助推器)、八大工程(特色产业扶贫工程、易地搬迁扶贫工程、基础设施扶贫工程、电商扶贫工程、教育扶贫工程、旅游扶贫工程、健康医疗扶贫工程、金融扶贫工程)的思路,制定下发《化隆县2017年脱贫攻坚计划》《化隆县2017年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等文件,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计、一人一方”的要求,逐村逐户逐人制定了脱贫计划和帮扶措施。紧紧围绕“贫困村脱贫七项指标”,整合资金3.78亿元,对今年退出的42个贫困村建设文化广场、危旧房改造、人畜饮水安全、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村道硬化、环境整治等33个项目,各项工作稳步推进。针对我县山大沟深,“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实际,今年对德恒隆等10个乡镇18个村(社) 2051户8127人(建档立卡户435户1622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项目总投资11902万元。二是制定出台“3+20”精准扶贫专项方案,形成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化隆县锁定“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和“七项指标”要求,瞄准“全退出、全脱贫”在“精准”上下功夫。党员领导干部带队抓好一件一件落实,摒弃“大水漫灌”;党员、干部做好一户一户精准对接,实现“精准滴灌”,贫困农户主动按照“一户一策”积极养成好习惯、勤劳搞好自家生产生活。针对贫困户资金短缺的实际,县上实施金融扶贫工程,累计发放扶贫贷款8109万元,其中:发放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1230笔6534万元;发放能人大户贷款15笔775万元,带动贫困户54户;发放产业园区企业贷款1笔800万元,带动贫困户47户,有效解决了贫困户资金困难的问题。三是县、乡、村分别绘制贫困村分布、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年度脱贫时序等“作战图”,层层签订责任书,确保脱贫责任落实到户到人。四是投资200万元,建立了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云终端操作管理系统,促进了全县精准扶贫工作的科学化管理。
(二)严格管理,确保第一书记履职尽责。为确保选派的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能切实担起责任、服务群众,有效推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化隆县结合本地实际,一是制定了《第一书记扶贫工作考核制度》《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队员召回制度》《第一书记工作反馈制度》《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队员通报制度》《化隆县建立第一书记关爱激励制度》《化隆县第一书记及扶贫(驻村)工作队员惩罚性召回暂行规定》共六项制度,督促第一书记驻村有为、履职尽责。二是对年度考核不称职的2名第一书记进行了召回。三是实行双向挂职制度。选派20名县直机关干部到脱贫任务重、矛盾问题多的10个乡镇进行挂职锻炼,旨在协助乡镇党委进一步完善扶贫措施,拓宽扶贫路径,指导和推动基层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助推所在乡镇党的建设、脱贫攻坚等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并选派14名乡镇干部到纪委、扶贫、精准扶贫指挥部等部门、单位进行挂职锻炼,提高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四是创新工作方法,在全县53个非贫困村选派了53名第一书记,有力地促进了非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攻坚的能力。
(三)关爱激励,激发扶贫干部队伍活力。立足实际,加强对第一书记、扶贫(驻村)队员和村干部的关爱服务工作,通过建立关爱激励制度,切实解决他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一是及时为省、市、县选派到村的“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成员享受艰苦边远地区工资水平补差、乡镇工作岗位补助和生活补助金。二是2016年从党内关爱基金中列支21.2万元为全县111名第一书记、320名扶贫驻村工作队员和362名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办理了人身意外险,2017年又拿出20.8万元为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办理了人身意外险,确保扶贫工作队在基层待得住、干得好。三是连续两年为“第一书记”征订《党的生活》等党建刊物1-2份。扶贫驻村工作队工作经费从2016年1万元提高到1.5万元。同时,为重点贫困村和一般贫困村的驻村工作队分别解决燃油费3000元和2000元。四是县上对扶贫工作中涌现出的8名第一书记、10名乡镇党委书记、12个优秀帮扶单位进行了表彰奖励,进一步激发了第一书记及驻村队员的工作热情。五是通过采取“一述两推三审四评”的方式,将3名政治坚定、作风扎实、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成员被提拔到乡镇领导岗位。
(四)精准施策,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第一书记及驻村队员,认真落实“123”工作机制,立足本村实际,对接各类惠民政策,帮助贫困户脱贫,整合利用每人5400元的产业扶持资金,扎实推进产业扶贫。一是在19个村推广“一村一店”模式,采取“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贫困村与品牌拉面店签订合作协议,按本金的10%对加盟贫困户进行利益分红。二是在30个村推广“种养殖业”模式,以“合作社+农户”、分散养殖等模式,扶持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业。三是在22个村推广“商铺购买”模式,通过购买商铺,让贫困户实现资产收益。四是在2个村推广“民族服饰加工”模式,将资金入股到相关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五是在3个村推广“建筑业”模式,由村集体成立劳务承包公司承揽工程,带动农户增加劳务收入脱贫。六是扎实开展技能培训,投资160万元,对800名贫困群众进行了挖掘机、驾驶员、推土机等实用技术培训,对370多名贫困大学生进行了学历教育补助。同时,依托化隆拉面经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拉面“带薪在岗实训+创业”计划,目前已有1020名“带薪在岗实训+创业”人员上岗实训。七是紧紧围绕“贫困村脱贫七项指标”,整合资金3.78亿元,对今年退出的42个贫困村实施文化广场、危旧房改造、人畜饮水安全、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村道硬化、环境整治等33个项目,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八是对德恒隆等10个乡镇18个村(社) 2051户8127人(建档立卡户435户1622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项目总投资11902万元。九是县上聘用71名建档立卡户到天保、生态、公益林管护护林岗位,人均年工资1.5万元以上,续聘5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继续担任生态护林员,人均年工资1万元,总工资达500万元。十是将“雨露计划”项目资金整合到“带薪在岗实训+创业”计划,按照“互联网+拉面+n”思路,共投资4000万元在42个贫困村筛选20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带薪在岗实训+创业”计划,年增加工资性收入4万元以上。投资4512.78万元,在全县101个村2153贫困户8357人中实施扶贫产业扶持项目。
(五)强化培训,提升党员干部脱贫能力。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多渠道为村党支部书记及第一书记集体充电。一是组织89名村党支部书记、100名第一书记和320多名驻村队员到青海省农村干部学院进行培训,组织74名村党支部书记赴江苏华西村参加农村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有力提升了村党支部书记党性觉悟和农村工作能力。二是县委组织部抽调县纪检、宣传、党校、扶贫等单位的业务骨干,组成两个培训小组,分赴17个乡镇,开展农村党员冬春季培训,共培训农村党支部书记362名、农村党员5000余名、入党积极分子200余名,真正让广大党员群众明白惠在何处,惠从何来,进一步增强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三是和县委党校联合在全县开展了“扶贫先扶志”宣讲活动和精准扶贫政策知识(思想扶贫)培训班,宣讲队深入17个乡镇进行授课,并从思想上扶“志”、能力上扶“智”等方面讲解了精神扶贫的思路和对策。四是开展了全县精准扶贫知识考试,为进一步提高全县干部精准扶贫政策知晓率,强化干部扶贫工作水平,切实做到精准发力,有效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组织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及精准扶贫干部在县第一小学举办了“全县精准扶贫知识考试”全县760多名干部参加了考试 。
(六)多方联动,形成精准扶贫强大合力。认真开展“双联双帮”和结对认亲帮扶活动。全县各级党组织深入开展“双联双帮”和结对认亲帮扶活动,采取1+1、1+N或N+1的方式确定结对帮扶。全县68个党组、党支部结对帮扶68个贫困村;省直61个党组、支部结对帮扶61个村;市直15个党组、支部结对帮扶15个村。结对帮扶单位充分发动党员干部结对认亲,使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亲戚”,“双联双帮”实现了全覆盖。全县各机关单位、各企事业单位职工9699人与全县362个行政村912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对认亲,共帮扶资金210多万元。144名驻村第一书记、288名驻村工作组成员,与贫困村群众同住同吃,一块苦,一起干,宣政策、谋思路、跑项目、送温暖、兑承诺,帮助贫困群众“快马加鞭”,脱贫奔康。全县9000余名党员在各自战线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与广大干部群众,担责立责,同甘共苦奔小康。一是采取1+1、1+N或N+1等方式确定结对帮扶关系,“双联双帮”实现全覆盖,做到贫困户都有党员干部或爱心人士结对帮扶。二是加强与中国地质大学、鞍山市、省直机关、县民营企业家的协调联系,积极争取教育援助、产业扶贫、干部培训、矿产资源勘测等方面帮扶项目。截止目前,我县已累计争取各类帮扶物资约合1889.8万元。通过各界帮扶,极大的改善了我县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三是加大力度加强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按照“县委书记破难点、组织部长抓重点”的思路,实施了100个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化党建,目前21个村级办公活动场所已经峻工,目前正在配备办公设备及空调,10个村的村级办公场所已经完成主体,其他的正在抓紧施工。
二、存在问题
(一)第一书记作用发挥不平衡。在落实“123”工作机制中,由于第一书所在的单位不同,扶贫力度不一样,省上和市级帮扶的贫困村“123”机制落实的很好,但县上的个别单位认亲帮扶也只是蜻蜓点水,停留在争取一些基础设施项目上,仍属于“输血”式扶贫,从长远规划脱贫攻坚思考的不够。
(二)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全县84.2%的耕地分布在浅脑山地区,73%的农民聚居在浅脑山地区,群众收入主要依赖简单的种养业,农产品主要以出售原始产品为主,农民群众生活困难,贫困群众发展能力不高,防灾抗灾能力弱,因病因学因婚因灾致贫的问题存在,严重制约着群众脱贫的步伐。
(三)全县产业扶贫形式单一。受县域经济发展缓慢、自然条件恶劣等的影响,贫困群众没有掌握一技之长,就业门路狭窄,一些贫困村靠天吃饭的现象依然存在,收入很不稳定。广大群众增收的内生机制尚未形成,支撑体系比较脆弱,在化隆除了拉面经济以外,缺乏其他有支撑力的产业和资源,以产业带动扶贫工作的难度较大。
(四)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受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我县362个村均没有集体经济,都属于“空壳”村,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缺乏财力支撑,无钱办事的问题比较突出。
三、下一步打算
(一)力促抓党建促脱贫工作再上新台阶。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印发抓党建促脱贫攻坚50条措施的要求,从思想认识方面、责任落实方面、骨干培养方面、固本强基方面、先锋引领方面、能力提升方面、人才服务方面、合力攻坚方面、基础保障方面、督查考核共10个方面继续狠抓50项措施落实工作,以此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做到“双推进”“双提升”。
(二)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脱贫攻坚的组织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服务引领作用,切实把基层党组织的旗帜树立起来,把功能作用发挥出来,探索建立“党组织十”的党建模式,以及“能人引领、强村带动”等,为建强基层组织战斗堡垒、推进精准扶贫探索新路子,积累新经验。
(三)拓宽产业扶贫思路,探寻符合实际脱贫之策。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各级党组织和第一书记的一项政治任务,要求各级党组织和第一书记沉下身子,深入实际,拓宽脱贫致富的思路,既要利用好本地资源优势,又要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对症下药制定对策,走出一条符合本村实际的脱贫之路。
(四)加大统筹攻坚力量,推动脱贫攻坚取得实效。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双帮”作用,不断整合各种社会力量的投入,突出区域化布局,厚植发展优势,彰显地方特色,做到“一乡一品、一村一店”,发挥好社会企业的带动作用、合作组织的引导作用,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转移就业,从根本上解决农户脱贫致富的问题。
(五)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解决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题。通过积极争取项目投资、财政专项资金和发动群众入股等措施,创办村级合作社等经济实体,逐步在一些有条件的村率先建立集体经济。
(六)加强第一书记的管理,夯实脱贫攻坚的基层基础。进一步加强第一书记及驻村干部的管理,通过定期抽查、查看出勤、听取群众反映等方式严格管理第一书记,同时加强对“第一书记”的年终考核,对工作不认真、不负责的给予批评教育,对工作不胜任的及时调整和处理,确保贫困村不脱贫,“第一书记”不撤离。
2019年抓党建促脱贫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中心认真开展党建工作,进一步健全和落实了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切实提高了党总支的党建工作水平。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落实抓党建工作责任
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要求,明确党总支履行抓基层党建的主体责任,明确党总支书记为党总支党建的第一责任人职责,各支部书记为各支部的党建第一责任人。
二、党建工作开展情况
(一)狠抓党员干部学习教育。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和引导党员认真学习《党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有关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等,明确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内容。同时,以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为重点,积极开展各种党建活动。
第5篇:单亲学生帮扶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稳定低生育水平,坚持定点联系,帮扶到户,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继续深入推进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把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纳入经济发展全局之中,纳入部门业务工作之中。不断深化帮扶内容,丰富帮扶形式,优化帮扶手段,突出帮扶实效,着力帮扶政策,创新计生“三结合”工作机制,为促进我镇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各村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开展计生“三结合”工作的重要性,自觉将计生“三结合”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统一安排。坚持党政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稳定和充实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机构、人员,切实做到领导、机构、人员“三落实”。镇上成立由党委书记、镇长同志任组长,镇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为成员的计划生育“三结合”领导小组。做到技术、资金、项目“三到位”,落实好对计划生育“三结合”帮扶户的优先、优惠政策,促进全镇计划生育“三结合”帮扶目标全面完成。
三、加大帮扶力度,探索“三结合”工作新路子
加大帮扶力度,进一步突出真帮实扶。要紧密结合西部大开发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新特点,突出政策帮扶和规模帮扶。本着拓宽帮扶覆盖面和突出帮扶效果的目的,着力在帮扶形式上和措施上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要树立“三结合”帮扶工作中的“少生快富”、“新型农民”的典型,引导农民走科学致富之路,及时提供市场信息,畅通帮扶对象与市场链接渠道,扩大劳务输出,加强劳动技能培训,拓宽帮扶对象就业渠道,使帮扶对象增产增收。
(一)要把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的重点转到政策帮扶上来,各项政策、措施尽可能向计划生育户倾斜,扩大“三结合”的覆盖面和受益面,让计划生育户政治上光荣、经济上实惠、生活上富裕。
(二)帮扶措施必须具体实在,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出台的优先、优惠、优待措施,必须切实落到实处,切忌做表面文章;对新增户、联系户、帮带户,都要进行具体的帮助、扶持和指导,切忌顾此失彼。
(三)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计划生育“三结合”基地的建设,把基地建设与产业结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扩大规模效益,切实做到“项目带基地,基地带农户”,使更多的计划生育家庭通过基地的带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家庭生产与市场联接,实现增产增收。要在基地内把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知情选择、婚育新风进万家与广大农户的生产、生活、生育相结合,不断拓宽帮扶内容,努力形成一个新的帮扶格局。
第6篇:单亲学生帮扶计划范文
经常制订工作计划,可以使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比较有规律性,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了制订工作计划,让人变得不拖拉、不懒惰、不推诿、不依赖,养成一种做事成功必须具备的习惯。可以让你脱颖而出。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班级留守儿童工作计划范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班级留守儿童工作计划范文1为进一步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结合我乡的具体实际,更好地发挥学校、社会、少先队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全面成长,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特制定道口乡中心小学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实施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对涉及留守儿童的案件,符合法律援助规定的,100%给予法律援助;
4、关爱留守儿童,在学校班级实行结对帮扶活动。
三、主要措施
㈠健全机制,发挥班级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辅导班级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
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信息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电话号码:_______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配对帮扶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对其他的儿童,教师要定期走访与其他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加强班级的建设与管理
通过广泛宣传,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同时,结合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现状,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
班级要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确保他们完成义务教育。
3、积极发挥班集体作用,开展各项活动
课外活动时间,学校将双亲在外的留守儿童,组织成一个新的班集体,定期开展各项活动。由教导主任汲广然担任班主任,拟每月开展一次大型文娱、体育、读书等活动,也可邀请关工委领导来校上课,学校领导也可以不定期对班级授课,对这些学生进行人格教育,自信教育,自强教育。
4、定期表彰自强留守儿童,进行榜样教育。
对于我校的留守儿童中出现的优秀学生、自强学生进行表彰,这是树立留守儿童自信的重要激励工作,拟在学期末表彰一批自强学生。
班级留守儿童工作计划范文2当前,农村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妻双双远家离乡,陆续走上了外出打工、经商的行列,有些儿童的家长不可避免地尽不了家长监护的责任,而他们的孩子只能留守在家庭,由家中的老人或亲戚代养,这部分远离了父母亲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便成了农村特殊群体。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教育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健康和谐的优良环境,势必影响他们的每一步成长,只有创造优良的环境,才会让他们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一、指导思想
以践行重要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落实__年中央“一号文件”,关注和谐发展,服务经济,共创美好未来为落脚点,奉献一片爱心,让留守儿童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二、活动内容
目标任务针对我班30多名留守儿童得不到直接监护人的关爱,加之农村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因年老体弱或文化水平较低,无法担负起教育辅导孩子的责任,他们的生活习惯比一般家庭孩子差一些,有的成绩明显下降.如何确保留守儿童不失学、不违法犯罪,同时让外出务工的父母安心挣钱,这就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关注。
工作内容我们深深体会到大多数农村农民外出赚钱,解决了贫困问题,但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却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在建立和谐社会和城市化进程中,留守儿童的教育困惑,逐渐凸现出来,这不仅是一个家庭自己的事,更是全社会应关注的大事。
1、留守儿童家长教育能力与孩子自身发展的需求有差距。
据调查,凡外出务工的夫妇家庭没有时间过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的需求、交往、兴趣关注很少,更谈不上给儿童精神上的慰藉和知识上的辅导。
2、营造关心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
妇联、团委、镇政府是社会群团组织,我们组织这一次活动,意在呼吁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的关心教育工作,以便影响本地区不在利用游戏厅、网吧、舞厅来坑害未成年人.特别是要与学校加强协作,引导留守儿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和发挥他们个人兴趣和专长,给他们创造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促进留守、单亲儿童茁壮成长。
3、建立留守儿童的牵手扶助体系,确保对留守儿童的关心教育工作落实到位。
针对留守儿童在校学习情况,生活状况,行为习惯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落实扶助措施,每个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与其在外务工父母反馈,使我们真正成为留守儿童的第二监护人,让孩子得到健康成长。
4、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减轻留守儿童的心理压力。
由于父母双双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存在许多困惑与疾病,因此学校除提供良好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要在他们身上倾注更多的关爱,让他们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得到更多的温暖,从而弥补亲子关系的缺失和精神失落,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平台。
三、活动要求及措施
凡牵手扶助联系留守儿童从初一开始,直至18岁之前,重点是初中阶段。联系要求:定期到学校、家庭了解留守儿童阶段性的学习、生活情况及校内外表现,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工作;定期与联系的儿童父母交换意见,以便形成有效的家庭、学校、社会的立体化教育网络,确保儿童成人成才。要求参与这项工作的牵手扶助人员,做到有求必应,有难必帮,使外出务工的家庭夫妇安下心在外赚钱,让留守儿童在“三位一体”化的牵手活动中健康成长,让家庭成员实实在在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群众团体组织力量的作用。同时也是增强党员、干部服务妇女儿童,服务经济建设,服务“三农”大局的意识2016年留守儿童工作计划2016年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四、活动步骤
1、调查摸底阶段
4月上旬
2、征求意见阶段
4月下旬
3、召开座谈会
5月中旬
4、拟定活动方案
5月下旬
5、实施活动计划
6月
五、活动的效果
群团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凝聚广大群众的重要手段,我们要通过活动的开展,要使广大群众认清形势,正视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暂时困难,引导更多的农村家庭积极投身到富民创业致富奔小康的大潮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同努力奋斗。
六、考核及奖励。
考核奖励分为两块。一块为牵手扶助志愿者、班主任。以初一第一学期期末学习成绩总分名次为考核基数,到第二学期期末,学习成绩在班级里每上升1个名次,被考核人加10分,保持在班级前5名的加10分。学生无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的,另加20分,学生获得“三好学生”称号的加10分。
依据上述加分的办法,每一学年累计得出的加分总分即为牵手扶助志愿者及班主任老师的考核得分,考核分是多少就奖多少元。牵手扶助人员所得总分等于包保留守、单亲儿童各自所得考核分的总和。学校班主任按本班相关学生所得考核均分为实际考核得分。
第二学年的考核就以第一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生考试成绩名次为依据,加分办法不变。
另一块是奖励学生设有班级优秀奖和越位进步奖。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总分在班级前第一名的奖100元,2—5名的即为优秀奖,奖学生30元。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比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总分名次进步达5名的即为进步奖,奖学生15元。
班级留守儿童工作计划范文3一、指导思想
根据校关于大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结合我班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学校的实践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三、主要措施
1.成立班级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
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对结对帮扶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5、给妈妈写一封感谢信。
以此增进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亲情交流,了解父母贡献,感受父母艰辛,让学生懂得父母给予自己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的亲情,让他们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第7篇:单亲学生帮扶计划范文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引,推进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以新农村建设为中心,以帮扶基地建设为载体,把计生“三结合”作为“关注民生、富民惠民”的着力点,从计生家庭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不断拓展帮扶形式,努力提高帮扶规模效益,切实为群众做好生产、生活和生育服务,力求把帮扶政策植根于帮扶基地之中。结合新农村建设、劳务培训和产业发展,围绕帮助农村计划生育户增产增收,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全区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帮扶目标任务
2013年区人口和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领导小组下达我局计划生育“三结合”帮扶任务共35户,其中新增户10户:区人民医院和区中医医院各2户、区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合管中心、卫生执法监督大队、南山医院、新康医院各1户;帮带户25户,其中区人民医院4户,区中医医院、区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合管中心、卫生执法监督大队、南山医院、新康医院各3户。帮扶基地定为乡村。各帮扶单位要通过帮扶措施的落实和帮扶政策的覆盖,确保完成被帮扶户和帮扶基地中所有计划生育户与农村产业结构结合律达100%、“三查”率100%、综合节育率100%、手术及时率100%、无大月份引产和无违法生育、被帮扶户人均收入比上年增长20%以上的帮扶目标任务。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为进一步加强对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局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经办人员具体落实的原则,由卫生局局长同志任组长,副局长同志分管,办公室主同志负责日常工作,同时把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纳入本部门工作全局中进行规划、部署、检查,并纳入单位年度综合目标管理,年终逗硬考核奖惩。
(二)规范流程,强化宣传教育。在帮扶对象的选择上要认真摸底,准确掌握。不得优亲厚友,要将实行了计划生育家庭中的困难户,独生女户、符合政策生育的双女户家庭作为重点,并在帮扶对象所在村进行公示。要利用会议、标语、板报、宣传资料等形式把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的指导思想、目的、意义、计划生育政策帮扶优惠政策的宣传与宣传党和政府农村方针政策,提倡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推广农村实用技术等各项农村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重点抓好计划生育政策、帮扶优惠政策、致富典型户的宣传,营造少生快富氛围,促进帮扶工作顺利开展。
(三)科学帮扶,落实优惠政策。
1.从资金、技术资料、家禽饲养、肥料、衣物上给予5500元以上的支持。
2.区人民医院、中医院对帮扶基地的帮扶户及其他计划生育户免费健康体检,因病就诊享受优先看病、优先划价、优先发药、优先治疗等“四优先”政策,并对经济特别困难的帮扶对象免收挂号费、部分检查费及治疗费。
3.区合管中心帮助被帮扶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4.区疾控中心做好被帮扶户建立健康档案、预防保健等工作;区妇幼保健院为新增户每户赠送一张就医优惠卡,对被帮扶户家庭的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予以500元补助,免费补服叶酸;
5.区卫生执法监督大队为被帮扶对象开展饮食卫生、饮水卫生法律法规及卫生知识的宣传培训。被帮扶对象在办理卫生许可证时,免收一切办证费用。积极指导被帮扶对象努力改善其生产加工、经营条件,使其各方面都符合相关卫生要求。
6.各医疗机构要积极配合计生部门,加强生育管理,在接受孕产妇住院时,必须按规定查验其准生证,登记准生证号码;对无证生产孕产妇,需及时向计生部门通报情况,并做好记录;严禁有计划外生育手术、假证明及胎儿性别鉴定等违规问题的发生。
7.每年2次以上免费的集中技能培训和4次以上的回访任务,免费做妇幼卫生保健咨询服务。
第8篇:单亲学生帮扶计划范文
2020年是扶贫攻坚工作最后一年,也是最重要的一年。坚决贯彻执行上级部署要求,切实帮助贫困户解决工作中实际困难和问题,帮扶人员要及时与帮扶对象取得联系,定期走访了解情况,切实开展帮扶工作,在帮扶期间要增加贫困户收入,坚决完成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根据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实施意见,结合2019年扶贫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2020年度扶贫工作计划。
高城村大部分贫困户是因病因残缺资金缺劳动力等造成的。贫困户经济来源单一,发展后劲不足,主要经济来源为养殖和政策兜底。
(一)帮扶工作思路及目标
结合县、镇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全民参与,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2020最后一年完美收官,使高城村成为一个民富村强的脱贫示范村。
1.抓住三个环节,进行查缺补漏。
一是建好一户一档,精准识别贫困户,为每户贫困户建立一份贫困档案,详细记录贫困户致贫原因、发展愿望、家庭收入情况等。
二是做好一户一策,做到因类因人施策,县、镇、村三级干部对每户贫困户进行走访了解,对贫困户的自身发展意愿进行调查。
开展结对帮扶,根据贫困户发展愿望,为每户制定脱贫规划及计划。
三是评估好一户一动态,做到对每户贫困户帮扶前、帮扶中、帮扶后各阶段的扶贫效果进行动态评估,做到及时帮扶。
2.
找准两个切入点,再增收节支保生活。
一是开源增收。
想方设法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增加村集体收入、改善村财务状况、发展集体保障性产业。依照贫困户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帮扶政策,帮助贫困户提升自身发展能力,增加贫困户收入。
二是扶贫解困。
对有脱贫能力的对象实施社会帮扶、政策帮扶;对无脱贫能力的对象实行社会救助,保障其生产生活;扩大社会保险面,保障农民权益;扩大社会福利覆盖面,改善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完善亲情保障,对农村因亲情流失,导致老人无人赡养生活贫困的,强化宣传教育,增强亲情联系,保障老人基本生活。
(二)
以夯实基础为牵引力,提升服务能力
1.
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强道路交通修建、修复,方便群众出行。
二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保障农户基本生产生活用水。
2.
村“两委”班子建设
一是提升素质,强化履职能力。
提升村“两委”班子在创先争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展党员、社会稳定、党风廉政建设、民政、人口计生等方面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组织开展好党员教育培训活动;帮助建设或修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
二是制度化管理,规范班子运行。
进一步健全完善以目标考核管理、村务公开、激励奖励为主要内容的村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和村级重大事务“四议两公开”
和“四定两监督”,确保村“两委”班子决策的民主、科学、公开。
三是强作风建设,树立服务理念。
不断强化村干部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加强对村级事务的监督管理,加大村党务、财务公开力度,主动接受党员群众监督。
(三)
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提升贫困户生活质量
一是配合村“两委”深入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力争“参合率”达到100%,贫困对象基本实现就医保障。
二是推进村级卫生室建设,解决贫困人口看病就医难,缺医少药现象。
三是鼓励支持未入住土坯房改造的贫困户进行入住,积极帮助和引导。
四是切实关心贫困户生产生活,适时对贫困对象进行走访慰问,并给予一定的资金物资救济和帮助。
第9篇:单亲学生帮扶计划范文
我省定点扶贫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省级有关部门、单位定点扶贫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主题和“奔富裕、求发展、促和谐、树新风”四项任务,结合四川工作实际,认真开展“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作风建设活动,抓好定点扶贫各项工作,为促进我省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截止年底,共有196个省级部门、单位和发达县(区)参加省级定点扶贫,共下派定点扶贫干部69人,共投入资金12526万元,共派出考察人员829名,帮助引进各类资金39131万元,帮助上项目153个,引进人才122人,引进技术59项,修缮校舍23所,举办培训班116期,共培训12687人。
一、定点扶贫工作主要情况:
(一)领导重视,责任明确。搞好定点扶贫,领导重视是关键。一年来,省级有关部门、单位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认真贯彻川委办××*号文件精神,切实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根本出发点,从推进四川发展新跨越的高度来认识和做好定点帮扶工作,始终把定点帮扶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定点扶贫工作的领导。一是建立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分管领导、明确了具体承办处室和具体办事员,做到分工到位,责任到人;二是根据受扶地实际情况,对帮扶工作作了统一安排部署,确保帮扶渠道畅通,工作落到实处。在实际工作中,许多省级部门领导亲自带队到受扶地考察、座谈,帮助落实扶贫项目。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今年先后6次召开局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定点扶贫工作,研究解决帮扶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按照一把手带头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求,形成了局党组书记、局长负总责,分管副局长具体抓,班子成员认真履职、各负其责,机关党委负责定点帮扶日常工作,其他处室全力配合的帮扶工作机制,确保了帮扶工作的落实。局党组成员4次率领干部20余人,专赴受扶县贫困乡村实地察看,调查研究,听取汇报,慰问贫困群众,指导扶贫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省纪委、省人大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委统战部、省人事厅、省物价局、省国家安全厅、省人防办等部门(单位)的领导都非常重视定点扶贫工作,各单位领导把搞好定点帮扶工作纳入本单位重要议事日程,并亲自参与对受扶地的考察、调研、项目及资金引进。
(二)理清思路,献计献策。了解掌握帮扶对象情况,是做好定点扶贫的必要条件。为此,各帮扶部门和单位把帮助受扶地理清发展思路作为定点扶贫工作重点,先后派出829人次深入受扶县调查研究,积极为受扶县经济社会发展、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出点子、想办法,提供智力支持。省知识产权局狠抓调研工作,今年在该局局领导的带队下,先后有8人到万源市、窝窝店村等地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情况。通过走村串户、拜访村民、参观乡镇企业,获得了大量信息,掌握了开展定点扶贫工作的第一手资料。根据《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xx——20xx年)》文件精神,结合该局工作实际,提出了“以知识产权推广为载体,大力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以知识产权保护为轴心,不断加大贫困户增产增收,为脱贫致富创造条件”的扶贫工作思路,积极开展科技、项目扶贫,加大帮扶力度,扎扎实实地为万源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有力促进了该局定点帮扶工作的开展。省审计厅、省统计局、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体育局、省粮食局、省核工业地质局、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部门(单位)都充分结合自己本单位的实际,为受扶单位出谋献策,并制定了科学的帮扶规划。
(三)引进资金,帮上项目。各帮扶部门和单位一年来共帮助受扶县引进各类资金39131万元,新上项目153项,引进人才122名,引进技术59项,修缮校舍23所,资助贫困学生1595名,举办培训班116期,培训12687人次,有力地推进了受扶县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省商务厅积极争取商务部的支持,帮助广安区与江苏省昆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对接事宜,促使广安区与昆山市进行了互访,建立了友好关系,昆山市已在广安区投资3000万元建造三牛服饰加工基地的初步意向,同时,全年为广安区争取国际援助1156万元人民币,利用外资6382万元人民币。省政府办公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药监局、省国税局、省招商引资局、交通厅、劳动厅、教育厅、科技厅、建设厅等部门和单位,在帮助受扶县引进资金和项目方面,也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四)心系群众,排忧解难。各省直部门(单位)积极开展“三为民”(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活动。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帮扶工作要求,积极组织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各帮扶部门和单位坚省委扶贫工作。
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一年来直接投入资金12526万元,积极为贫困群众修道路、建学校、修危房、办医疗,帮助解决人畜饮水等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省委办公厅在帮扶过程中,发挥政策引导、信息传递、部门协调等优势的同时,还将受扶县的2个贫村和23户特困户作为帮扶重点,动员了厅机关局、室、处、服务中心和直属单位各帮扶一户,适时开展送温暖、送医上门、救助失学儿童等活动,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省检察院、省司法厅、卫生厅、民政厅、计生委、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成都铁路局等部门和单位,经常深入受扶县开展扶贫济困活动,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五)选派干部,挂职扶贫。为加强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县的扶持力度,一年来,省级有关部门和单位共派出了69名干部到受扶县挂职,直接参与当地的扶贫开发。这些同志远离家庭亲人,牢记使命,克服艰苦环境的各种困难,充分发挥了解全局、熟悉政策、视野宽广的优势,积极为贫困地区献计献策,满腔热情地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洗礼了思想,经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展示了省直部门(单位)干部的务实作风和良好形象。
(六)严格考核,狠抓落实。为适应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需要,进一步推动定点扶贫工作,省委决定将定点扶贫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同时,我办在做好省级机关定点扶贫服务工作的同时,加大了对我省各市(州)定点扶贫工作的督促检查与考核,制定了《社会扶贫工作考核办法》,对各市(州)社会扶贫工作进行考核,力促社扶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存在的主要不足。
今年以来,省直各部门(单位)在开展定点扶贫工作中,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足。主要是个别单位对开展定点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还不是很到位,帮扶积极性不高,主动性较差,强调自己单位困难的时候多,工作存在“应付”现象;帮扶力度不够,帮扶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拓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认真贯彻落实川委厅××*号文件精神,做好各帮扶单位与受扶单位的衔接等工作。
2、会同省委组织部、省民委、省财政厅等四家牵头单位,抓好全省定点扶贫督导检查、信息反馈,赴相关对口帮扶单位及受扶地进行座谈,慰问定点扶贫下派干部等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