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安全监测制度精选(九篇)

2024-03-09 14:3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安全监测制度范文

关键字:大坝;安全监测;质量控制

大坝安全监测工程是一个涉及专业面广、技术环节多的系统工程。为了建成一个高质量、高效率的安全监测系统,除了要求有高水平、高质量的设计和实施外,同时还应看到,监测工程是穿插在主体工程兴建中进行的,必须与主体工程施工单位密切配合,加强监测工程的现场管理、监理和协调工作,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一、安全监测工程的质量控制

安全监测工程的质量控制是核心,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安全监测工程的实施是贯穿于主体工程施工过程进行的,部分仪埋工作甚至与主体工程同作业面进行,在边坡和大坝廊道中埋设的仪器设备也要受主体工程施工进度的制约,因此,监测工程的进度控制不具有独立性,而监测工程的质量控制是核心。

安全监测工程的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设计图纸严格审核、审查监督承包商的质量保证体系、对监测仪器设备和材料进行质量控制等。设计图纸的审核和交底,是保证监测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监理工程师审图时,若发现施工详图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反馈给设计单位,在讨论和研究后,进行澄清、修改或更正,并及时组织监测设计单位向监测承包单位进行技术交底。

2、审查监督承包商的质量保证体系。在审查承包商的实施措施时,着重审查承包商的质量保证体系:看其是否已建立和健全了质量管理机构,这是因为承包商对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也起着重要作用。

3、对监测仪器、设备和材料的质量控制,是监理工程师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因为,埋入未经率定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监测仪器往往无法补救,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监理工程师必经严把仪器埋设质量关,即对未经率定或检验不合格的仪器仪表一律不准使用;对于未经检验的二次仪表及测量仪器也不准使用。

4、工程质量认证也是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工作,而质量认证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工程划分。监测工程仪器的埋设一般具有较强的单元特性,这就大大方便了监测工程的划分,我们可以把每一支仪器的埋设作为一个单元工程;每一类或一专业的所有仪器作为一个分项工程;一个合同的监测项目作为一个分部工程,一个工程部位所有监测合同项目作为一个单位工程。由于仪器埋设单元工程质量认证是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的基础,也是合同项目支付的依据。我们制定了较详细单元工程监理细则和质量评定细则,对于不合格的单元工程必须返工,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对于无法修复的将不予支付。监测工程质量控制中的"旁站监理",是监理工作的重要方式。旁站监理主要内容应该是,首先确定一个单元工程中的关键工序,即设立质量控制点,比如监测仪器应变计组埋设过程中的支架方位固定工序,测量标点埋设过程中的定位与基础开挖工序等。其次是要做好详细的纪录,包括仪埋位置、电缆走向以及相关主体工程施工概况等。再其次是在现场及时对施工过程出现的新情况与实施单位协调作出决策,并监督实施。质量缺陷(事故)的及时妥善处理是工程质量控制中的"补救措施"。监理工程师要对实施单位提交的质量事故报告进行审定,对重大质量事故进行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监督质量事故的处理。

二、安全监测工程的进度控制

1、安全监测工程进度控制的目标

监测工程进度控制不同于土建工程的进度控制,其进度控制取决于主体工程的进度控制,称为外部进度控制。当仪埋工作面或准竣工工作面上具备仪埋条件后,其进度即与仪器设备的采购、率定和检验等工作是否已完成有关。因此,内部进度控制也是很重要的。监测工程的进度控制的目标,就是要紧随主体工程进展进行仪埋、安装,尽早取得反映建筑物工况的安全监测资料,以指导土建施工和反馈设计。

2、进度控制的主要内容

根据监测合同和主体工程进度计划,制定安全监测工程总进度计划,以作为审查实施单位报送的"组织实施综合报告"中的进度计划的重要依据。并对总进度计划按年度、月度进行分解,并以横道图表示出来,以便定期检查。设计供图计划、仪器设备和资金供应计划也是进度控制的内容,监理工程师必须认真按年度提出。在监测工程实施过程中,监理工程师经常需要深入现场,了解土建工程施工进度和监测工程的实施情况。积极参加由土建监理单位组织的协调会。协调的主要内容是监测设施埋设安装与土建工程施工的矛盾,已埋设安装好的监测器设备的保护问题。另外一个重要的内容是通报监测仪器埋设部位的变形情况,以便指导土建施工,即控制施工进度,或调节施工方案等。

三、安全监测工程的投资控制

1、安全监测投资控制的目标和内容

监测工程的投资控制总目标应是将实际发生费用控制在国家审定的初步设计中的监测工程总投资之内。在监测工程实施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在进行投资控制时主要依据是已签定的工程承包合同、施工设计图或文件以及有关技术规范。主要任务是严格按监测工程实施进度,审核监测实施单位的支付报表,并负责对合同变更工作量与经费进行审核与控制。

2、安全监测工程的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一种经济行为。监理工程师在监测工程实施过程中,必须以工程承包合同为主要依据,其次才是设计图和文件以及技术规范等。为此,监理工程师要掌握合同内容,进行合同的跟踪管理、各方面执行情况的检查,并向有关方面准确反映合同信息,督促实施单位按合同中规定的质量标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并进行动态跟踪质量检查,确保实施项目质量、进度、投资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l]SDJ336-1989,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

第2篇:安全监测制度范文

【关键字】衡柳复线;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施工工艺

1、概述

目前,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已成为铁路信息化的组成部分,是铁路运营系统的保障系统。防灾安全监控系统针对列车运行环境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在线监控,对可能发生的危及行车安全的灾害事件实时监测并按预设的门限分级进行预测或发出超限报警,据此调度员依照既定的行车管理办法下达分级限速指令,从而达到既保障行车安全又兼顾运输效率的目的。

2、衡柳复线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功能

衡柳复线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是由风监测子系统、雨量监测子系统、异物侵限监控子系统的集成系统,由风、雨以及异物侵限现场监测设备,监控数据处理设备,工务段工务调度终端,调度所设备,传输网络等组成。

风、雨监测设备由风速风向计、雨量计及相应的采集传输单元组成,异物侵限监测设备由异物侵限监测双电网传感器和轨旁控制器以基站异物监测模块组成。监控系统在沿线较长较高的铁路桥上设置了风监测点,全部采用双套冗余配置,每个监测点配置两台非机械式风速风向仪,带气温、气压监测功能。在高路肩、高路堤及部分隧道口处设置了雨量监测点。

同时系统在数据处理中心、局调中心,均提供标准通信接口,满足各种第三方系统、远程工作站的安全接入。衡柳复线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结构如图1。

3、衡柳复线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施工工艺原理

3.1施工工艺原理

防灾系统对施工细节要求非常严格;施工准备要充分,现场调查要细致,要100的执行安装调试流程和规范。施工工艺根据防灾设备的特殊要求,制定设备安装专项方案,研制开发多种专用工器具,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通过施工组织,使室内监控单元设备、监控数据处理设备、调度、工务终端设备;室外风速仪、雨量计、双电网传感器各部分施工安装程序化,保证防灾系统整体高水平施工。衡柳复线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工艺流程如图2。

(1)室内设备施工工艺

室内设备施工工艺依据基站监控单元、数据处理中心、工务、调度终端各类机柜的特殊安装要求,在传统室内设备安调工艺的基础上研究进行开发。

针对衡柳复线防灾系统故障率尽可能低、维修量尽可能少、能耗尽可能低等特殊要求,在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作出了严格的量化标准参数要求。标准高、要求严、可操作性强,指导和规范了施工安装操作,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实现优质、安全的目标,为今后相关工程施工提供指导性的借鉴。

(2)室外设备施工工艺

为了保证风速仪、雨量计、双电网传感器采集现场数据及时准确,系统对其安装要求提出了极高的精度要求;对风速仪、雨量计的安装高度、安装方向以及双电网传感器的防护范围、悬臂梁间的上下间距离偏差等都有明确的量化误差标准。室外设备施工工艺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在实践中总结快速高效的施工方法,不但保证工程进度顺利推进,还为各项性能参数优化提供了前提。

3.2施工关键技术

防灾系统是风监测子系统、雨量监测子系统、异物侵限监控子系统的集成系统,系统按设定的报警门限值和信息处理规程,对风、雨、异物侵限监测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根据灾害强度,生成各类报警、预警信息以及相应的行车管制预案并传送至工务终端和调度所防灾监控终端。

(1)风监测子系统通过实时监测被监控区段的风流相关信息(如风速、风向、大气压力以及温度等),将收集到的数据经系统内嵌软件运算和判断,按预设的门限分级进行预测,当判断产生报警时,立即向相关的行车指挥控制各系统发出预设分级的行车速度限制命令,同时启动相关部门的应急机制。

(2)雨量监测子系统实时监测被监控区段的雨量情况,当现场可能危及行车安全时,系统立即向相关的行车指挥控制各系统发出预设分级的行车速度限制命令,同时启动相关部门的应急机制。

(3)异物侵限监控子系统实时监测被监控区段的异物的侵限状态,当一根电网导线损毁情况下,异物监测子系统继续工作,不触发列控系统停车。当两根电网导线均遭损毁时,系统将立即触发列控单元发出停车指令;同时,将此信息通过中心数据处理设备上传至防灾调度终端、工务终端,并给出明显的声光提示;只有在调度员与现场维护人员同时确认损毁的电网已修复,并且现场按压下恢复按钮、调度员在终端上发出恢复指令后系统才恢复正常工作逻辑。

第3篇:安全监测制度范文

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无论是各级领导及监测人员的安全责任书的执行,还是职工违章操作的处理,都要同经济利益挂钩,建立严格的安全考核奖惩制度,对失职和违规者进行责任追究。可以采取安全生产风险抵押办法,或实行领导年薪与结构工资总额挂钩考核制度,严格实施落实。并列入晋升考核范围,对失职和违规者不仅不得提拔晋升,还要进行严肃处理,以增强各级领导及安全监测工作者的责任感。除此之外,还应以安全专业述职或事故责任检讨性的述职形式,进行事故案例的点评分析,通过谈自身的体会和教训,达到现身说法,教育大家,促进安全的目的。

安全监测制度的创新升级

随着煤矿的转型发展,对安全管理的要求日益提高,各种安全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升级。同时,对制度落实的自觉程度、认真程度、严谨程度的要求也在相应提高,企业安全监测工作也必须站在新的高度,进行必要的创新和提升。

1.更新安全知识,提高安全能力。煤业在快速发展,工艺技术在进步,安全制度在创新。煤矿安全仅有安全意识还不够,还必须学会安全、掌握安全的方法,提高安全的能力和本领。煤矿安全教育也必须上一个台阶,有必要根据科技的进步,完善和创新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并搭建多种宣传教育平台进行学习宣传。可以通过举办专业讲座、专题培训等形式组织学习;也可以通过专栏、板报及漫画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实现安全生产制度、职责、劳动防护和应急措施等安全知识的宣传与普及;还可以通过安全知识竞赛、演讲、问卷调查等活动,赋予安全知识学习以趣味和娱乐意义,寓安全教育于潜移默化之中,使安全教育制度化、经常化,在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的同时提升安全能力。

2.创新规章制度,实现本质安全。本质安全是实质的、真正意义上的安全。随着这一理念的广泛传播,相继延伸出本质安全型矿井、本质安全型矿工等新型概念,对于有效促进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本质安全型矿工为例,包括本质安全型管理者和本质安全型操作者,要求其具备自我防护的能力与安全智慧及技能,无论作业环境和条件如何,都能自觉规范操作行为,做到不违章违规,保证自身安全。因对本质安全型矿工素质要求较高,进而衍生了人员的准入制度。就是为进入煤矿的工作人员设置必要的条件和门槛。无论对安全监测管理人员、专业技术干部,还是不同工种的一般工人的文化学历、健康程度、实践经历、培训情况等准入条件都要明确规定和限制,从源头上消除隐患,做好人员安全准入的有效监测。此外,为适应生产设施装备的本质安全化要求所制定的设备招标进矿,入井时对其性能、安全标志、合格证的检查制度,以及矿井在用设备的监测检验制度。对于及时消除隐患,保障设备安全运行无事故都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3.在要害部位重点建立安全监测制度。高瓦斯、水患、火灾是煤矿常见的易发事故和隐患,也是煤矿安全监测的要害和关键。为有效防止事故发生,必须变被动应急为主动预防,建立要害部位的重点监测制度。明确责任、专人监控、领导下井、关键环节和重点区域跟班巡查等监测制度的执行是一个方面,但不能简单局限和满足于隐患的监控和处理。以瓦斯治理为例,对于有重大瓦斯、水害隐患的矿井还应主动出击,组织专家进行会诊,并进行“一通三防”和瓦斯抽采达标评价,为瓦斯治理方案的合理制定和通风的科学设计提供基础;同时严格瓦斯的等级鉴定制度,健全完善必要的实验设施,为瓦斯抽采达标的评价以及瓦斯治理规划的形成创造条件。还有矿井水灾监测前期的区域水文地质情况、地面水流情况及疏水能力、最高洪水位规律的调研制度的制定与执行。这些制度的升级与创新,有利于科学应对,有效防范,在降低安全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安全监测的信息化建设

将计算机管理同安全监测紧密结合,实现煤矿安全监测信息化,全面提升煤炭企业的安全系数,是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科技创新。煤矿安全监测的信息化建设速度必须加快。

1.大幅度提升装备水平。目前,我国的煤矿信息化建设有较大的距离。除部分重点国有煤矿外,大部分煤矿信息技术应用上投入不足,信息化基础设施、装备和安全生产管理技术手段落后,信息覆盖面不广,远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煤矿应积极加大投入力度,推进数字化矿井建设工作。利用自动控制技术、信息采集处理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现代化通信技术,对煤矿进行全方位改造。通过煤矿生产一系列流程信息的采集和控制,建立全过程数字化管控平台,增强矿井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同时建设并完善危险源动态监控与安全状态评估系统、重特大安全隐患动态管理系统等等,全面提升煤炭行业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

2.强化相关的设备维护措施。信息化建设并非一劳永逸,安全信息监测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问题,还有大量的后续维护工作。据悉,有的煤矿因为瓦斯报警、监测系统损坏后维护工作滞后,未能很快修复,导致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可见安全信息系统日常维护的重要性。各煤矿应在人力、技术、管理方面建立相应的维护制度,确保系统的正常运作,及时排除险情,充分发挥安全信息系统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第4篇:安全监测制度范文

水利水电工程在运行的过程中,其安全性与稳定性受水利水电工程中大坝结构因素的影响。所以,大坝结构的安全监测工作至关重要。论文对大坝工程中安全监测控制的工作重点(即安全监测仪器控制、安全监测测量控制以及安全监测数据控制工作)进行了分析总结。

关键词:

大坝结构;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控制;安全监测仪器

1合理进行安全监测仪器控制

在进行大坝工程的安全监测时,必须借助于安全监测仪器来辅助完成,其设备的精准度和设备的分布位置等因素对采集大坝安全监测数据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严格执行大坝工程安全监测设备的控制工作,是保障大坝工程安全监测数据具备准确性和完整性的重要前提。在进行安全监测仪器控制工作时,要遵循科学、合理性的原则对仪器的布置工作进行优化,进而确保充分发挥出安全监测仪器采集与监测的功能,以便准确掌握关于大坝工程运行实际状态的信息反馈。在安全监测仪器布置过程中,需要选择合理的位置和科学规范的仪器类型才能使安全监测仪器充分发挥其本身的功能。

1.1合理选择仪器位置

目前,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监测系统控制工作中,其监测设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安全监测仪器未能将大坝工程的所有角落进行全方位覆盖,这不仅加大了成本的消耗,对监测质量也造成了不良影响[1]。因此,相关单位在进行安全监测时,应合理地对仪器的摆放位置进行选择,综合考虑监测面积和检测部位,认真分析大坝和水库的结构特点和受力特点,对其相应部位的检测等级进行严密的分析确定,再对结果进行反复验证,以确保结论的准确性。

1.2科学规范仪器类型

在大坝工程的安全监测系统中,安全监测仪器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仪器种类较多。目前,水利水电的管理单位并未对安全监测的相关仪器类型作出统一规定,因此,为提高大坝的安全监测工作的质量,要将设备类型统一化,对保证大坝工程安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地对监测仪器的储藏信息进行分析,同时还统一了仪器之间的换算标准,降低了不同安全监测仪器造成的信息误差率、节约了人员作业的时间成本。另外,将安全监测仪器统一化的规定不仅为监测系统的维修、更替提供了便捷,同时还有效地降低了维护和升级大坝工程安全监测系统的投入经费,提升了工作效率。

2合理进行安全监测测量控制

大坝工程安全监测测量工作主要指设备进行数据的采集与人工进行大坝数据测量工作。水利水电单位应严格执行这2项工作,确保测量数据的完整性,针对大坝工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为确保安全监测测量工作的质量,相关单位应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2.1创建科学合理的测量工作体系

创建科学合理的安全监测测量体系,对提升水利水电单位日常安全监测测量的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该体系建立后,不仅可以确保安全监测设备在收集过程中能获取完整数据,还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传输过程中的通畅性,促使体系对分析的过程更加深入,保障了在进行安全监测控制工作时,设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持久性,提升了大坝工程安全监测设备测量信息工作的质量。同时,水利水电管理单位应对设备信息相互转换的标准进行统一规定,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的标准,对监测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工作,以促进监测系统进行合理化及科学化的转变。

2.2提升监测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与职业素质

监测人员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地保障大坝工程安全监测工作的质量。为确保更好地完成大坝安全监测控制工作,水利水电管理单位可通过组织小组学习或教授讲座的方式来对监测人员进行培养,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带动工作积极性,建立绩效工资制度,培养监测人员的职业素养,从而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使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得到强化,进而提升大坝工程安全监测工作的质量。

3合理进行安全监测数据控制

水利水电单位的安全监测数据控制工作,主要内容是对上述的测量数据进行储存及对测量数据的应用,确保所测量的工程数据能够得到及时的整理、归类,从信息中所反馈出的大坝工程运行实时动态,能够确保大坝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进而更好地发挥出安全监测工作的性能。

3.1创建标准化数据库管理平台

创建标准化数据库管理平台,需要对大坝工程的安全监测测量数据类别进行归纳、整理,记录并统计大坝工程测量数据所反馈的运行状态的实际情况。大坝工程基础信息的日常记录主要包括大坝的静态信息、环境测量、安全监测信息、计算结果信息以及系统应用信息的统计工作,对此建立相对应的标准化数据库信息管理平台,系统主要设置有数据分析功能与数据采集功能,有助于准确掌握大坝工程的实时运行状态,减少传统操作的时间,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2]。

3.2专业机构对监测资料进行评价分析

水利水电单位可结合安全监测数据科学地对大坝工程进行分析,同时可通过对大坝工程建立仿真模型辅助安全监测工作,可通过定期外聘专业性较强的检测机构对资料进行科学评价,并且利用大坝工程的安全监测数据信息和专业机构的评价对大坝模型工作进行完善。一方面,根据大坝模型发生的不同变化,充分利用对大坝工程安全监测的数据保障大坝工程的安全运行。另一方面,可根据大坝模型测量数据发生的具体变化,对其变化数据结果进行分析,掌握大坝工程运行状态变化的过程,有利于发现工程持续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从而更好地完成工程安全测量控制工作,为工程在日后实际运行中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打下坚实基础。

4结语

本文对大坝工程中提升安全监测控制质量的途径进行了详细阐述,主要通过对安全监测仪器位置进行合理分布、合理选择科学规范仪器的类型来做好安全监测仪器的控制工作,以确保监测仪器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发挥最大作业功能。同时建立合理的安全监测测量工作体系,提升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与职业素质,从而更好地完成监测测量工作,进一步提升工程数据测量工作的质量。最后通过创建标准化的数据平台,聘请专业机构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完善监测数据的控制工作,确保水利水电单位能够及时解决大坝工程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紧急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张锋.水利水电工程中安全监测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研发[J].低碳世界,2014,8(9):105-106.

第5篇:安全监测制度范文

[关键词]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观念

中图分类号:TD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084-01

引言

为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除了制定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政策,进一步强化煤矿安全管理意识外,关键是建立煤矿井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形成煤矿井上、井下可靠的安全预警机制和管理决策信息通道。所以,当前现代化矿井的生产不仅要解决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生产自动化的问题,还要了解各种与生产经营相关的信息。煤矿井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完善与使用,对于煤矿安全生产而言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井上、井下可靠的安全预警机制和管理决策信息通道,及时准确的信息指挥生产和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已成为煤矿设计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

1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内涵和作用

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是传感器技术、信息传输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气防爆技术和控制技术等多种技术在矿井安全生产监控领域应用的产物,对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机电设备的利用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①中心站(包括应用软件、计算机及设备);②信息传输装置(包括传输接口、分站、传输线、接线盒等);③传感器和执行装置。具体来讲,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是指对煤矿的瓦斯、风速、一氧化碳、烟雾、温度等环境参数和矿井生产、运输、提升、排水等环节的机电设备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用计算机分析处理并取得数据的一套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可以为各级生产指挥者和业务部门提供环境安全参数动态信息,为指挥生产提供及时的现场资料和信息,便于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另外,通过对被测参数的比较和分析,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报警、断电和闭锁,便于防止事故的发生或扩大;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能及时指示最佳救灾和避灾路线,为抢救和疏散人员、器材提供决策信息。

2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安全监测观念

部分煤矿生产业主以及管理人员在思想上没有高度的认识,对安全监测监控的重要性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在煤矿生产中发生安全事故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安装了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也是会发生煤矿安全事故。安装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在其正常运行时,还是需要人工井下监测,所以他们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了生产上,而忽视了安全监测监控的重要性。

2.2 监测监控系统不健全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的系统以及程序规定了完整的煤矿安全监测监控工作流程。而在一般的评价公司是将工作的程序以示意图的方式来呈现,对于客观的监测监控失去了完整度以及科学性,因监测监控系统的建立上存在很大的不健全。

2.3 安全监测监控针对性较弱

煤矿系统的安全性问题,受到了地质条件、开采条件、岩力学性质、开采工艺、通风管理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对于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的分析要实现地域、地质等针对性,这样就难以实现对于监测监控的准确度,安全的保证就难以实现。

2.4 现场管理和维护不到位

第一,现场管理中存在问题主要有: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工程在审核方面没有严格的标准,且对现有标准执行不到位;同时,系统的竣工验收工作也没有做到位,没有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和配备合理的管理人员,这使得传感器在安装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第二,维护不到位。传感器出现问题后,维护人员没有及时注意到,造成抢修不及时问题。

2.5 监控人员业务水平低

在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中有很多科技,这需要有一定技术的人员进行监测监控管理,在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中有传感器、计算机、电子技术等,这些都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然而,在实践监测工作中,管理人员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甚至有部分人员并未经历正规的选拨而进入到监测监控中工作,导致缺乏一定的安全及防爆意识,同时还缺乏相应的操作技能,对于一些较为先进的工作并不能够对其操作。

3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解决对策

3.1 转变传统观念

煤矿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财产与人员安全,因此要求煤矿工作人员树立监控管理意识。首先,建立相应的安全监控管理方法,通过规章制度的约束,逐渐引起工作人员的重视。其次,加大安全监控管理力度,通过宣传,使煤矿企业中每一位工作人员意识到安全监控的重要性。如可通过微信、微博及QQ平台等,在这些论坛中宣传如何安全监控,以及最近全国各地发生的煤矿安全事故,提高工作人员的警惕性。再次,加强领导对安全监控的重视。建立相应的领导值班制度,让领导参与到安全监控工作中,与基层监控人员共同对煤矿安全进行监控,这样一来,能够激发基层人员工作信心,一旦发现问题,可及时向领导汇报,通过讨论及交流等制定详细解决对策。最后,做好煤矿通风安全工作。由于在煤矿开采中会出现二氧化碳及一氧化碳、瓦斯等气体,不仅对现场工作人员身体有害,若不及时进行通风,可能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将造成严重的人身及财产损失。为此,应对煤矿通风机进行监控,确保其正常运行。

3.2 建立监控系统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矿安全生产中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相应的监控系统。并派遣相应工作人员轮流工作,一方面减轻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监控效率。此外,还应做好煤矿安全监控设备及档案的相关管理,全面及系统反应设备的性能及其使用性。在煤矿生产地区建立相应的系统维护中心,定期对监控设备进行检修,确保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转。并配备足量的专职监测人员,实现24小时轮流制,对煤矿瓦斯监测数据进行查询,并绘制相应曲线,生成监测报表等,以便人员查看,并以此为依据,采取预防性对策。

3.3 加强日常维护和管理

在加强日常管理工作方面,煤矿企业应建立一套较为合理的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报警信息发送制度,并在实际的应用中,不断完善这一制度。此外,在通过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获得矿井的某些信息后,应加强对这些信息的充分利用,首先应全面分析这些数据信息,并绘制出相应的图表或函数曲线。最后,还应加强对煤矿监测监控系统工程的审核,首先应制定统一的审核标准,并督促管理人员严格落实;同时,还应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和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加强对工程竣工的验收。

在系统维护方面,建立一支高效的维护队伍,并形成一套合理的维护工作制度,积极并及时发现系统存在的问题,并迅速分析问题成因,及时解决问题。

3.4 加强监控监控人员素质

要想较好的实现煤矿安全监控,较为重要的就是完善内部监控制度。首先,对监控方面进行严格规定,明确职责,使工作岗位落到实处,做到人人负责。其次,做好监控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掌握正确的操作规范,时刻与相关部门保持联络。其培训不仅包括技能而且还包括理论知识,若没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一切都是徒然,只有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才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最后,可开展技能活动大赛,在活动中锻炼人员技能,使其得到有效开展[5]。

4 结束语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高性能的煤矿监测监控系统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前景。安全监测系统是生产、安全及管理方面的一个实时监控系统,通过本系统可以使管理层快速、及时、准确地获取生产相关数据,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从而避免或减少因决策失误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和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1] 李季.浅议我国煤矿安全环境监测监控系统[J].中国科技投资,2013(35).

[2] 文增生,张良,张福兵,等.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应用中存在问题的解析[J].山东煤炭科技,2011(6).

第6篇:安全监测制度范文

要】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应用提高了矿井安全管理水平,增强了矿井的抗灾能力。本文浅谈如何充分利用监测监控的信息数据和报警控制功能,更好的发挥系统的安全保障功能,实现安全管理部门间的信息联动,提高安全管理过程中的效率。

【关键词】监测监控;传感器;瓦斯监测;断电控制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是以煤矿井上、井下各生产环节的作业环境和作业状况为监测对象,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对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全面分析、集中处理,以主动报警、断电控制和闭锁为手段实现安全目的自动化系统。随着煤矿电气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电子技术的逐步发展应用,监测监控系统在对瓦斯防治、毒害气体检测、设备运行监控中作用明显,成为煤矿安全管理的必备要素之一。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按其工作内容可分为连续监测和报警控制两部分,其监测类型又可分为环境监测和工况监测两大类。

环境监测主要用于监测井下采掘工作面、上隅角、回风巷等地点的瓦斯浓度、一氧化碳、温度情况,监测矿井采区回风、盘区回风和总回风巷测风站的瓦斯、一氧化碳、负压和风速情况,监测瓦斯抽放泵站的室内瓦斯、管道内瓦斯、流量、压力等情况,监测井下储煤仓上方、放煤点下方的瓦斯情况,监测井下变电所硐室内的温度情况,用于监测皮带可能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和烟雾情况,用于监测地面洗煤厂煤仓、放煤点、储运加工煤炭过程中封闭空间内的瓦斯情况,以及其它需监测的地点或种类。

工况监测主要监测井上、下各主要生产环节的设备参数及运行状态,如主扇、主提升绞车、空压机的运行状态和参数的监测,设备开停监测(压风机、抽风机、抽放泵等),风门开闭监测,开关供馈电监测,带式输送机、采煤机和掘进机运行状态监测,煤仓料位、水仓水位监测,大型设备的电流、电压、轴温、工位等数据采集。

报警控制功能实现在发现环境瓦斯超限、一氧化碳超标,风机停运,风门长开,风速、温度异常等情况下,在井下现场采用声光报警方式警示现场工作人员,必要时实施断电控制切断影响范围内的电源并闭锁,地面中心站同时也发出声光报警,以便及时发现井下异常情况并向调度、通风等相关部门进行汇报。同时监测数据动态的反映到本地及远端各级指挥部门领导的办公桌,为他们提供第一手情报,有利于及时准确作出判断进行调度指挥,以便进行井上下各部门的联动反应,及时排除危害因素。

作为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必要元素,监测监控系统应该和各部门进行信息共享,联动作用。其中的环境监测和断电控制是现行瓦检工和安检工现场检查制度的必要的补充。监测监控系统的瓦斯、一氧化碳等环境监测是采用甲烷、一氧化碳等各类传感器实施监测,断电器受令自动实施控制。传感器监测是实时的不间断监测,能够捕捉任何时间段的瓦斯瞬间变化并保留记录,因此,能够避免人工检测的随意性和人工汇报的选择性,并且不会有空检、漏检现象。断电控制方面,当出现停风机情况、瓦斯浓度超限情况时能够第一时间断电,强行控制工作面停产,随后现场安检工可以根据情况安排停工或开工,避免违章蛮干现象。通风部门可以通过电脑终端观察无人工作场所如测风站风速、风道负压、风门开关情况的变化,及时发现全矿井下风阻的变化,排除一些风流短路,巷道变形变窄,巷道堆积物品或积水过多产生的影响通风的不安全因素。

对偏远和危险地点,实施传感器监测,还可以减少井下作业人员数量,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在瓦斯监测过程中,可以通过预先设置,将瓦斯报警点关口前移,提前报警,以便及早采取措施;同时可实行多点监测,扩大监测范围,提高监测准确性。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我矿作为低瓦斯矿井,职工的瓦斯意识普遍不高,反而有时容易出现因管理不到位出现的瓦斯超限事故。为有效降低瓦斯超限事故的发生,因正常情况下我矿井下瓦斯普遍在0.5%以下,我们将井下现场甲烷传感器的报警点前移,设置为0.8%报警,在中心站机房,进而将报警点前移为0.6%,当出现瓦斯逐步上升达到0.6%以上时中心站会报警,中心站工作人员立即通知所在生产队组注意瓦斯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并汇报通风部门安排瓦检人员现场检查核对。当瓦斯快速上升进一步达到0.8%以上时,井下现场传感器发出声光报警,提示现场人员采取措施,防止瓦斯超限事故的发生。

井下采煤工作面放顶期间,火药爆炸后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通过在沿途多处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进行监测,信息传输至调度台,有效观察到放炮后持续20多分钟从里到外各测点的一氧化碳逐次上升后回落,确保安全后可以通知撤除警戒人员。井下变电所内变压器工作产生热量,风流缓慢,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掌握变电所温度情况,及时发现了我矿井下示范工作面变电所的温度过高的情况,避免出现超温情况,排除了安全隐患。

第7篇:安全监测制度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理顺监管机制、规范监管制度、落实监管责任,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程质量安全监管为目标,以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投入品监督执法、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和市场准入为抓手,进一步提高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目标

(一)在市区和县(市)城区内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和配送中心销售的蔬菜、果品、畜禽产品和水产品,全部实行市场准入。

(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全部建立投入品安全使用制度,无公害蔬菜抽检合格率98%以上,100个无公害蔬菜标准化村全部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无公害标准化覆盖率95%以上,全市蔬菜抽检合格率96%以上。

(三)辖区内农药、肥料生产厂家、销售门市全部纳入监管范围,农药、肥料抽检合格率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四)按照“四有”标准(有人员、有经费、有场地、有仪器),全部建立县级检测站。

(五)对蔬菜生产基地和实行市场准入的主体单位全部纳入监管范围,监督抽查率100%。

(六)对规模养殖场、饲料生产经营单位、兽药生产经营单位、奶站、市区和县(市)城区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全部落实监管责任人,全面进行监督检查和抽检,对违法生产经营单位的查处率100%,对涉嫌犯罪的向司法部门移送率100%。

(七)饲料、兽药生产经营企业持证率100%,全部建立质量安全信用档案和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进货索证率100%,建立台帐登记率100%,可追溯率100%,生产企业产品检测合格率100%,经营单位产品检测合格率98%以上。

(八)奶站生鲜乳收购许可证持证率100%,全部建立质量安全信用档案和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分户留样率100%,质量自检率100%,建立台帐登记率100%,可追溯率100%。

(九)规模养殖场(小区)全部建立质量安全信用档案和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对购入饲料和饲料原料、饲料添加剂索证率100%,建立台帐登记率100%,可追溯率100%。无公害畜(水)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单位产品抽检合格率98%以上。

(十)辖区内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病群体免疫密度常年保持90%以上,其中应免畜禽免疫密度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常年保持70%以上。畜禽标识佩戴率、免疫档案规范建档率、免疫证发放率100%;产地检疫覆盖面100%;定点屠宰厂检出病害动物、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率100%;规模饲养场(小区)、屠宰厂(场、点)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率、审核合格后发证率100%。

(十一)出栏生猪瘦肉精批批抽检(速测);定点屠宰厂屠宰检疫率100%,病害肉无害化处理率100%。

(十二)实行准入的牧渔产品市场全部建立质量安全信用档案和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肉品经营市场经营户全部持证、挂牌经营,抽检合格率95%以上。

(十三)对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单位、批发市场畜产品开展质量抽检,认证产品抽检合格率100%,其他产品抽检合格率96%以上,检测不合格查处率100%。

(十四)加强水产品生产监管。严厉打击在水产苗种繁育和水产养殖中违法使用硝基呋喃类、孔雀石绿等违禁药物行为,水产品抽检合格率96%以上;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全部建立投入品使用制度,无公害水产品抽检合格率98%以上。

(十五)实现对果品生产经营者的全员宣传教育;生产上彻底禁用五种高毒农药,全面加强对果品生产基地、农民合作组织、龙头企业、贮果冷库及实行市场准入的经营主体

的监督抽查,对无公害生产基地抽检合格率100%;实行市场准入的经营主体自检率100%,力争上市果品全部合格达标。

(十六)建立科学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确保不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三、重点工作

(一)加强源头监管

1种植业农产品

——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切实加大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宣传和培训工作力度,普及农业标准化知识,引导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按标准组织生产、加工和销售。将实现农业标准化与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相结合,以政府推动、市场拉动、品牌带动,加速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实施。

——着力实施“百村千户”工程。按照“一定、二约、三健全”(“一定”即确定无公害蔬菜标准化村建设标准;“二约”即县农业局与无公害标准化样板村进行质量承诺约定、村与蔬菜种植户进行质量承诺约定;“三健全”即健全档案、健全检测机制、健全监管机制)模式,重点建设100个无公害蔬菜标准化村和1000个示范户。设立100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推广十项关键无公害技术。

——整顿农资市场秩序。组织开展春、秋两季农资市场专项治理活动,杜绝违规生产、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五种禁用高毒农药行为。组织对蔬菜生产基地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检查,重点检查生产中是否有使用禁限用农药的情况、是否有生产技术规程和田间使用农药记录、是否建立蔬菜产地准出制度。同时,依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使用禁限用农药的行为。

——完善检测制度,强化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在进一步健全完善市、县两级检验检测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技推广综合区域站的作用,加大对蔬菜生产基地监管抽检力度。市级检测中心每年从生产基地抽样50次,1000多个样品;从实行市场准入的经营单位抽检400多批次,10000多个样品;县级检测机构每月至少全部覆盖一次;乡级综合区域站在蔬菜生产全过程实施跟踪检测。对规模生产基地、重点区域和关键季节增加检测频率,确保产地准出。

2牧渔产品

——完善标准体系,抓好标准的宣传和贯彻,推行标准化生产,通过示范推广,带动广大养殖户健康养殖、清洁养殖、生态养殖。加强无公害畜产品、水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大后续监管力度,及时纠正违规行为,维护无公害农产品公共安全和品牌形象;强化对养殖场(户)的培训和技术指导,规范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和销售记录等档案管理,严格执行兽药休药期,严厉打击在畜禽养殖过程中添加和使用违法物品的行为;加快奶牛小区新建和扩建步伐,引导散养户进入小区饲养,今年6月底前实现“养殖入区、挤奶进厅”目标;搞好奶站标准化建设,严格生鲜乳收购许可管理,严厉查处违反《乳品质量安全监督条例》的违法行为。

——加强对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生产投入品的监督管理,对证照合法、手续齐备、管理规范的单位,予以备案,落实监管责任人,签订质量承诺书;对无证经营,以及制假售假的“黑窝点”,依法查处、取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严厉打击假劣投入品和生产经营企业非法添加、销售、使用“瘦肉精”、莱克多巴胺、三聚氰胺、苏丹红和抗生素、β-内酰胺酶(解抗剂)、孔雀石绿等违禁品的违法行为。

——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对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牲畜口蹄疫、猪瘟、布病五个病种实施强制免疫,坚持集中免疫和日常补免相结合,强制免疫病种免疫密度常年保持90%以上,构筑起坚强的免疫屏障;全面开展消毒灭源,做到不留死角,不留隐患;同时,继续加强对鸡新城疫、炭疽、猪伪狂犬、狂犬病等其它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确保实现“力争不发生、确保不蔓延”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目标。

——大力推广速测技术。当前重点推广猪“瘦肉精”速测技术,积极探索其它指标速测技术。按照属地管理原则,23个县(市)区全部开展生猪出栏前猪尿中“瘦肉精”、莱克多巴胺快速检测工作。

——规范动物卫生检疫监督。严把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市场监督和病害肉无害化处理“四关”。规范产地检疫,严格凭免疫证、动物标识、档案出具检疫证明;规范屠宰检疫,严格按照屠宰检疫程序检疫合格后出证;强化动物卫生监督,完善监督检查和日常巡查制度,节假日集中检查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加大对肉类储存、销售环节的检疫监督,特别是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及偏僻农村散户和零售摊点的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加工、经营病死动物、动物产品的违法行为,对病死畜禽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坚决做到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净化肉类市场,让消费者吃上无疫病的放心肉。

——加强奶站监管。认真落实奶站十项管理制度和一项技术规程,即监管责任人制度、质量监管员制度、卫生消毒制度、质量监测抽查制度、日常检测制度、购销台帐制度、“五禁止”制度、分户留样制度、冷藏运输制度、营运交验管理制度和挤奶操作规程,发挥监管责任人和驻站监管员的作用,抓好以上制度和规程的落实,加强奶站各环节监管,规范奶站经营行为,保障生鲜乳质量安全。推进乳品企业经营管理奶站,鼓励乳品企业通过买断、入股、租赁、托管、监管、签订合同等形式直接经营管理奶站,使奶站真正成为乳品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实现一体化经营。

——加强生鲜乳和饲料、兽药质量监测。根据《河北省奶站生鲜牛奶质量监测抽查制度(试行)》规定,加强奶站生鲜乳质量抽检。全市所有奶站市级每月抽检20%,检测项目为:三聚氰胺、β-内酰胺酶、硫氰酸钠、皮革水解物和抗生素。加强对奶站生鲜乳的质量抽检,下半年开始,县级对本辖区所有奶站每月抽检一次。市级对全市饲料生产企业、饲料经营单位、规模养殖场(小区)每季度集中抽检一次,重点是蛋白饲料和奶牛饲料,其中对奶牛小区自配料抽检比例不低于10%,检测项目为三聚氰胺;对兽药生产企业每半年集中抽检一次,全年抽检两次,重点抽查企业主打品种,检测项目根据兽药品种确定。县级要根据当地饲料、兽药生产经营情况,制定抽检计划,加强饲料、兽药质量抽检,保证养殖投入品质量安全。

3果品

——推行果树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广12项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规程和各项技术标准,全年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推广面积达到210万亩,结果树标准化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全市建立无公害标准化果园100个、建成高标准果树标准化核心示范区10个。严禁使用国家违禁农药和投入品,防止源头污染,建设生态型果园,全部实现无公害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产品,加快无公害果品产地环评认定力度,年内达到160万亩,无公害果品、绿色果品、有机转换果品达到10个以上。

——提高果农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推行规模化生产,克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管理弊端,规范生产过程,推广“统一施肥、统一用药、统一标识”的管理模式,减少人为生产污染,提高果品质量安全水平。

——依法加大果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力度,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加强从生产投入品、生产过程到餐桌消费的全程监管,实行经常性调度检查,每季开展专项整治,实现“网格化”管理,制定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建立预警机制,消除隐患,最大限度防范事故发生,确保全年不发生重大果品质量安全事故。

(二)严格市场准入

——继续做好农产品市场准入的组织协调工作,进一步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制度,积极推进县(市)城区内的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全面落实《*市农产品市场准入实施方案》的各项工作要求。

——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自检和委托检验机制,配备检测人员,完善检测手段,开展自检工作,做到批批检测,严把准入关。对检测不合格的,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进行处理。

——加大对实行市场准入主体单位的监督抽查力度。对市区内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和配送中心,市级检测中心全年抽检400多批次,10000多个样品(定量检测2000多个、速测8000多个);对县城区内四类市场,县级检测站每月全部覆盖一次。

——进一步完善质量追溯制度。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重点生产基地等建立完善、翔实的生产管理记录,并积极推行产地编码、产品条码制,增加可追溯性。对每一个不合格农产品进行质量追溯,并根据追溯结果依法进行处理,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抓好市场畜产品质量安全六项管理制度(试行)即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质量安全监管员制度、质量检测制度、畜产品召回和退市制度、质量追溯制度、质量安全诚信档案制度的落实,发挥市场主体和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员的作用,把好市场准入关,加强市场牧渔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加强对市区内65个经营畜产品的重点市场、40家超市畜产品质量抽检,每季度随机抽检20个;加强对畜产品产地认定单位、产品认证单位的产品质量抽检,每半年抽检一次。抽检品种为猪肉、鸡肉、牛肉、羊肉、鸡蛋,检测项目为:猪肉检测瘦肉精、莱克多巴胺、磺胺二甲嘧啶;鸡肉检测磺胺二甲嘧啶、乙烯雌酚、土霉素;牛羊肉检测磺胺二甲嘧啶;鸡蛋检测磺胺二甲嘧啶。对市区内7个水产品批发市场、1个配送中心的鱼、虾、蟹、贝、鳖五种鲜活水产品进行质量抽检,抽检项目为:孔雀石绿、氯霉素、硝基呋喃。各县(市)和矿区根据本地实际,制定抽检计划,加强对县(市)城区内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和配送中心畜禽产品的抽检,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

——加快监管、检测体系和执法队伍建设。实现县级有机构、有队伍、有人员、有设施、有保障,尽快达到规范运作,提高监督管理和执法能力;农产品重点乡、村、生产基地、龙头企业组织、农民合作组织、批发市场及所有实行市场准入的经营主体,都要配置专业设备,配备专职人员,落实专项经费,制定完善的检测制度,实现果品监管、监测无缝隙、全覆盖。

(三)加强流通、消费环节监管

——严格农产品经营主体市场准入。坚决查处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行为。

——加强农产品经营单位自律机制建设,规范经营行为。农产品经营单位按照有检测人员、有检测仪器、有检测场地,有检测制度“四有”标准,认真开展农产品质量自检工作,对上市农产品实行批批检测,不合格的农产品不得进场销售。同时,落实完善检查验收、购销台帐、质量信息公示等制度。

——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重点区域的监管,依法严厉查处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农产品的违法行为。

——完善自律机制,建立自检、索证索票等制度,不合格的农产品不允许加工使用。

——加强对学校等重点单位的监督检查,严防群体性中毒事件的发生。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构。市政府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政府主管领导担任,农业、畜牧水产、林业、卫生、工商、商务、质检、财政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负责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为强化办公室综合组织和协调指导工作职能,保证监管机制正常运转和工作正常开展,确定一定数量的人员编制,市财政每年安排必需的专项工作经费。畜牧水产、林业、工商、卫生、商务等部门,组建相应的监管机构(处、室),明确专人负责,落实监管责任,确保所监管品种和监管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区结合当地实际,成立监管机构,明确监管职责,依法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加大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力度,切实做好本区域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二)依法行政,强化“三种责任”。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一是落实生产经营者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农产品种植、养殖户、经营单位对其生产、收购、运输、销售的农产品负直接责任。农产品种植、养殖户要依法合理使用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在生产经营过程及成品中不得违法添加非食品物质和有毒有害物质。生产经营单位要严格落实生产记录、购销台帐、主动召回等制度,确保生产经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落实各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农业、畜牧水产、林业部门负责对农产品和果品种植、畜禽和水产品养殖环节的安全监督检验工作。加强对生鲜乳和奶站的监管及畜禽定点屠宰的检疫工作;落实对农业投入品销售使用环节的监管,对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以及配送中心农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抽查。工商部门负责流通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依法查处销售不合格农产品行为,监督查封、销毁不合格农产品;负责经营单位按照有关要求,落实自检机制,建立索证索票、违规经营强制退出等制度。商务部门负责畜禽定点屠宰工作。卫生部门负责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等消费环节的农产品监管工作,督促餐饮单位建立索证索票、自检制度,确保原料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落实各级政府的领导责任。农产品质量安全实行属地管理,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列入本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来抓,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和监管队伍建设,全力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对领导不重视,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事件和恶劣影响的,要依法依纪严肃追究责任。

第8篇:安全监测制度范文

关键词:监测 必要性 方案 计价

中图分类号:X924文献标识码: A

1安全监测的必要性

建(构)筑物在地质构造复杂,岩土特性不均匀的地基上,在各种力的作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其工作状态性质和安全状况随时都在变化。如果出现异常,而又不被我们及时掌握这种变化的情况下和性质,任其险情发展,其后果不堪设想。

2安全监测案例

2012年5月,贵阳市某旧城改造项目B区在建边坡发生垮塌。由于没有适当的监测方式,在业主、施工、设计、监理等管理人员没有丝毫的觉察下发生边坡垮塌,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0万元。2012年5月12日,同一改造项目A北区现建边坡发生滑落,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万元。最重要的是,贻误工期,造成社会负面的影响。

贵阳市某道路工程填方边坡,填方高度为56米,下部为一安居小区。2011年6月,监测数据显示边坡位移陡增,既有可能产生大面积的滑坡,经分析是抗滑桩嵌岩深度不够,造成抗滑桩整移。由于采取了安全监测措施,及时提供监测数据,发现问题,使领导作出正确决策,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了事故的发生。直接挽回经济损失上亿元。

贵阳市在建某基坑工程,基坑北侧边坡由于采取了安全监测措施,在施工过程中位移增大。2012年2月8日,监测数据显示基坑北侧商住楼有沉降变化,2012年2月15日,基坑北侧商住楼出现细微裂缝,于是施工单位及时停止施工。根据监测方建议,对现有北侧边坡进行局部反压,避免了险情的继续扩大。经分析是在设计过程中由于贵州地区缺少类似的相关工程经验及安全系数,造成设计不当。后经过专家通过监测数据对边坡重新评估设计,防止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安全监测除了及时掌握建筑物的工作状态性质,还有多方面的必要性。使用观测仪器和设备对建(构)筑物及地基进行长期和系统的监测,是经济效率、诊断、预测、法律和研究等5个方面的需要:

(1)是业主(甲方)经济效率的体现

事故的发生,一方面使有意向买主对此地段望而生畏以至于放弃购买,另一方面将会给买主(住户)造成心理负担,埋下心理阴影,给以后的生活造成安全感的缺失。通过安全监测利用网络平台,让业主及住户随时了解所处环境的安全状况,增强住户的安全感和亲和感。使得住户更加热衷于此地的购房意愿。

(2)是法律的需要

对由于工程事故而引起的责任和赔偿问题,观测资料有助于确定原因和责任,以便法庭作出公正判决。

(3)是诊断的需要

包括验证设计参数改进未来设计;对新的施工技术优越性进行评估和改进;对不安全迹象和险情的诊断并进行加固;以验证建筑物运行处于持续良好的正常状态。

(4)是预测的需要

运用长期积累的观测资料掌握变化规律,对建筑物的未来性作出及时有效的预报。

(5)是研究的需要

观测资料室建筑物工作状态的真实反映,为未来设计提供定量信息,可改进施工技术。研究成果的共享,提升甲方的声誉和社会的认知度。

3监测的内容

(1) 现场巡视检查(踏勘):定期进行构(建)筑物巡视检查工作,检查内容包括是否出现裂缝,以及裂缝的变化情况(裂缝的深度及宽度)、是否出现掉渣或者掉块现象,边坡坡顶地表有无隆起或下陷,排、截水沟是否通畅,渗水量及水质是否正常等,并做好巡视记录。

(2)外部变形监测:在重点部位,布置变形监测点,施工期的变形观测尽量结合永久观测进行。通过大地测量法监测边坡变形情况,包括平面变形测量和高程变形测量。

(3)表面裂缝监测:主要监测断层、裂隙和层面的变化情况,通过在构(建)筑物裂缝表面安装埋设监测仪器,来反映裂缝的开合情况。

(4)深层变形监测:通过在边坡内部深层安装埋设监测仪器,来反映边坡内部变形情况,主要采用测斜仪。

(5)支护结构监测:支护结构监测包括平面变形测量、高程变形测量以及对锚杆、锚索的轴力监测,通过在典型部位锚杆、锚索上安装监测仪器,对锚杆、锚索的应力进行监测,反应锚杆及锚索的支护情况及支护效果。主要采用锚杆应力计及锚索测力计进行监测。

(6)应力应变监测:主要是支挡结构进行应力应变监测,通过在典型部位安装监测仪器,反应支护情况、支护效果。

(7)甲方、设计要求的其他项目。

4监测技术依据

(1)《岩土工程监测规范》 (YS5229-96);

(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 8-2007);

(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

(4)《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2007);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

(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甲方提供的相关文件、图纸。

5监测工程方案设计项目

(1)确定工程

(2)确定监测的目的与内容

(3)监测变量的选择

(4)仪器选择

(5)监测系统的布置

(6)监测仪器设备的安装埋设

(7)观测方法的确定

(8)观测频率

(9)监测预警及报警机制

(10)观测数据处理分析及整体评述

(11)监测结论与建议

6监测项目计价

监测计价标准采用《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进行,其部分单价形式如下表所示。

监控量测项目基价表

内容 单价(元) 计价单位 备注

监测基准网布置 水平位移 3062(单测) 点・次 现场至少布设水平位移控制点3个,施工期间每隔6个月复测一次,施工完成后每年复测一次。

2450(复测)

垂直位移 1650(单测) 现场至少布设水平位移控制点3个,施工期间每隔6个月复测一次,施工完成后每年复测一次。

1320(复测)

变形监测 水平位移 201 施工期间监测频率根据现场施工工况及进度情况实时确定,运营期监测根据建(构)筑物类别和相关规范制定。

垂直位移 74

深层土移 34 施工期间监测频率根据现场施工工况及进度情况实时确定,运营期监测根据建(构)筑物类别和相关规范制定。

应力应变监测 116 点・次 施工期间监测频率根据现场施工工况及进度情况实时确定,运营期监测根据建(构)筑物类别和相关规范制定。

支撑内力(锚索轴力) 201 点・次 施工期间监测频率根据现场施工工况及进度情况实时确定,运营期监测根据建(构)筑物类别和相关规范制定。

建筑物倾斜 74 点・次

孔隙水压力 174 点・次 施工期间监测频率根据现场施工工况及进度情况实时确定,运营期监测根据建(构)筑物类别和相关规范制定。

裂缝监测 23 条・次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决定具体数量

建筑物沉降观测 294 点・次 施工期间监测频率根据现场施工工况及进度情况实时确定,运营期监测根据建(构)筑物类别和相关规范制定。

参考文献:

[1]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勘测设计院,常州金土木工程仪器有限公司. 岩土工程安全监测手册.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第9篇:安全监测制度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理顺监管机制、规范监管制度、落实监管责任,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程质量安全监管为目标,以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投入品监督执法、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和市场准入为抓手,进一步提高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目标

(一)在市区和县(市)城区内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和配送中心销售的蔬菜、果品、畜禽产品和水产品,全部实行市场准入。

(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全部建立投入品安全使用制度,无公害蔬菜抽检合格率98%以上,100个无公害蔬菜标准化村全部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无公害标准化覆盖率95%以上,全市蔬菜抽检合格率96%以上。

(三)辖区内农药、肥料生产厂家、销售门市全部纳入监管范围,农药、肥料抽检合格率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四)按照“四有”标准,全部建立县级检测站。

(五)对蔬菜生产基地和实行市场准入的主体单位全部纳入监管范围,监督抽查率100%。

(六)对规模养殖场、饲料生产经营单位、兽药生产经营单位、奶站、市区和县城区畜产品批发市场全部落实监管责任人,全面进行监督检查和抽检,对违法生产经营单位的查处率100%,对涉嫌犯罪的向司法部门移送率100%。

(七)饲料、兽药生产经营企业持证率100%,全部建立质量安全信用档案和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进货索证率100%,建立台帐登记率100%,可追溯率100%,生产企业产品检测合格率100%,经营单位产品检测合格率98%以上。

(八)奶站生鲜乳收购许可证持证率100%,全部建立质量安全信用档案和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分户留样率100%,质量自检率100%,建立台帐登记率100%,可追溯率100%。

(九)规模养殖场全部建立质量安全信用档案和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对购入饲料和饲料原料、饲料添加剂索证率100%,建立台帐登记率100%,可追溯率100%。无公害畜(水)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单位产品抽检合格率98%以上。

(十)辖区内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病群体免疫密度常年保持90%以上,其中应免畜禽免疫密度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常年保持70%以上。畜禽标识佩戴率、免疫档案规范建档率、免疫证发放率100%;产地检疫覆盖面100%;定点屠宰厂检出病害动物、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率100%;规模饲养场(小区)、屠宰厂(场、点)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率、审核合格后发证率100%。

(十一)出栏生猪瘦肉精批批抽检;定点屠宰厂屠宰检疫率100%,病害肉无害化处理率100%。

(十二)实行准入的牧渔产品市场全部建立质量安全信用档案和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肉品经营市场经营户全部持证、挂牌经营,抽检合格率95%以上。

(十三)对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单位、批发市场畜产品开展质量抽检,认证产品抽检合格率100%,其他产品抽检合格率96%以上,检测不合格查处率100%。

(十四)加强水产品生产监管。严厉打击在水产苗种繁育和水产养殖中违法使用硝基呋喃类、孔雀石绿等违禁药物行为,水产品抽检合格率96%以上;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全部建立投入品使用制度,无公害水产品抽检合格率98%以上。

(十五)实现对果品生产经营者的全员宣传教育;生产上彻底禁用五种高毒农药,全面加强对果品生产基地、农民合作组织、龙头企业、贮果冷库及实行市场准入的经营主体

的监督抽查,对无公害生产基地抽检合格率100%;实行市场准入的经营主体自检率100%,力争上市果品全部合格达标。

(十六)建立科学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确保不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三、重点工作

(一)加强源头监管

1种植业农产品

——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切实加大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宣传和培训工作力度,普及农业标准化知识,引导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按标准组织生产、加工和销售。将实现农业标准化与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相结合,以政府推动、市场拉动、品牌带动,加速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实施。

——着力实施“百村千户”工程。按照“一定、二约、三健全”模式,重点建设100个无公害蔬菜标准化村和1000个示范户。设立100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推广十项关键无公害技术。

——整顿农资市场秩序。组织开展春、秋两季农资市场专项治理活动,杜绝违规生产、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五种禁用高毒农药行为。组织对蔬菜生产基地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检查,重点检查生产中是否有使用禁限用农药的情况、是否有生产技术规程和田间使用农药记录、是否建立蔬菜产地准出制度。同时,依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使用禁限用农药的行为。

——完善检测制度,强化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在进一步健全完善市、县两级检验检测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技推广综合区域站的作用,加大对蔬菜生产基地监管抽检力度。市级检测中心每年从生产基地抽样50次,1000多个样品;从实行市场准入的经营单位抽检400多批次,10000多个样品;县级检测机构每月至少全部覆盖一次;乡级综合区域站在蔬菜生产全过程实施跟踪检测。对规模生产基地、重点区域和关键季节增加检测频率,确保产地准出。

2牧渔产品

——完善标准体系,抓好标准的宣传和贯彻,推行标准化生产,通过示范推广,带动广大养殖户健康养殖、清洁养殖、生态养殖。加强无公害畜产品、水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大后续监管力度,及时纠正违规行为,维护无公害农产品公共安全和品牌形象;强化对养殖场(户)的培训和技术指导,规范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和销售记录等档案管理,严格执行兽药休药期,严厉打击在畜禽养殖过程中添加和使用违法物品的行为;加快奶牛小区新建和扩建步伐,引导散养户进入小区饲养,今年6月底前实现“养殖入区、挤奶进厅”目标;搞好奶站标准化建设,严格生鲜乳收购许可管理,严厉查处违反《乳品质量安全监督条例》的违法行为。

——加强对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生产投入品的监督管理,对证照合法、手续齐备、管理规范的单位,予以备案,落实监管责任人,签订质量承诺书;对无证经营,以及制假售假的“黑窝点”,依法查处、取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严厉打击假劣投入品和生产经营企业非法添加、销售、使用“瘦肉精”、莱克多巴胺、三聚氰胺、苏丹红和抗生素、β-内酰胺酶(解抗剂)、孔雀石绿等违禁品的违法行为。

——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对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牲畜口蹄疫、猪瘟、布病五个病种实施强制免疫,坚持集中免疫和日常补免相结合,强制免疫病种免疫密度常年保持90%以上,构筑起坚强的免疫屏障;全面开展消毒灭源,做到不留死角,不留隐患;同时,继续加强对鸡新城疫、炭疽、猪伪狂犬、狂犬病等其它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确保实现“力争不发生、确保不蔓延”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目标。

——大力推广速测技术。当前重点推广猪“瘦肉精”速测技术,积极探索其它指标速测技术。按照属地管理原则,23个县(市)区全部开展生猪出栏前猪尿中“瘦肉精”、莱克多巴胺快速检测工作。

——规范动物卫生检疫监督。严把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市场监督和病害肉无害化处理“四关”。规范产地检疫,严格凭免疫证、动物标识、档案出具检疫证明;规范屠宰检疫,严格按照屠宰检疫程序检疫合格后出证;强化动物卫生监督,完善监督检查和日常巡查制度,节假日集中检查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加大对肉类储存、销售环节的检疫监督,特别是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及偏僻农村散户和零售摊点的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加工、经营病死动物、动物产品的违法行为,对病死畜禽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坚决做到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净化肉类市场,让消费者吃上无疫病的放心肉。

——加强奶站监管。认真落实奶站十项管理制度和一项技术规程,即监管责任人制度、质量监管员制度、卫生消毒制度、质量监测抽查制度、日常检测制度、购销台帐制度、“五禁止”制度、分户留样制度、冷藏运输制度、营运交验管理制度和挤奶操作规程,发挥监管责任人和驻站监管员的作用,抓好以上制度和规程的落实,加强奶站各环节监管,规范奶站经营行为,保障生鲜乳质量安全。推进乳品企业经营管理奶站,鼓励乳品企业通过买断、入股、租赁、托管、监管、签订合同等形式直接经营管理奶站,使奶站真正成为乳品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实现一体化经营。

——加强生鲜乳和饲料、兽药质量监测。根据《*省奶站生鲜牛奶质量监测抽查制度(试行)》规定,加强奶站生鲜乳质量抽检。全市所有奶站市级每月抽检20%,检测项目为:三聚氰胺、β-内酰胺酶、硫氰酸钠、皮革水解物和抗生素。加强对奶站生鲜乳的质量抽检,下半年开始,县级对本辖区所有奶站每月抽检一次。市级对全市饲料生产企业、饲料经营单位、规模养殖场(小区)每季度集中抽检一次,重点是蛋白饲料和奶牛饲料,其中对奶牛小区自配料抽检比例不低于10%,检测项目为三聚氰胺;对兽药生产企业每半年集中抽检一次,全年抽检两次,重点抽查企业主打品种,检测项目根据兽药品种确定。县级要根据当地饲料、兽药生产经营情况,制定抽检计划,加强饲料、兽药质量抽检,保证养殖投入品质量安全。

3果品

——推行果树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广12项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规程和各项技术标准,全年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推广面积达到210万亩,结果树标准化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全市建立无公害标准化果园100个、建成高标准果树标准化核心示范区10个。严禁使用国家违禁农药和投入品,防止源头污染,建设生态型果园,全部实现无公害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产品,加快无公害果品产地环评认定力度,年内达到160万亩,无公害果品、绿色果品、有机转换果品达到10个以上。

——提高果农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推行规模化生产,克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管理弊端,规范生产过程,推广“统一施肥、统一用药、统一标识”的管理模式,减少人为生产污染,提高果品质量安全水平。

——依法加大果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力度,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加强从生产投入品、生产过程到餐桌消费的全程监管,实行经常性调度检查,每季开展专项整治,实现“网格化”管理,制定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建立预警机制,消除隐患,最大限度防范事故发生,确保全年不发生重大果品质量安全事故。

(二)严格市场准入

——继续做好农产品市场准入的组织协调工作,进一步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制度,积极推进县城区内的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全面落实《*市农产品市场准入实施方案》的各项工作要求。

——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自检和委托检验机制,配备检测人员,完善检测手段,开展自检工作,做到批批检测,严把准入关。对检测不合格的,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进行处理。

——加大对实行市场准入主体单位的监督抽查力度。对市区内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和配送中心,市级检测中心全年抽检400多批次,10000多个样品;对县城区内四类市场,县级检测站每月全部覆盖一次。

——进一步完善质量追溯制度。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重点生产基地等建立完善、翔实的生产管理记录,并积极推行产地编码、产品条码制,增加可追溯性。对每一个不合格农产品进行质量追溯,并根据追溯结果依法进行处理,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抓好市场畜产品质量安全六项管理制度即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质量安全监管员制度、质量检测制度、畜产品召回和退市制度、质量追溯制度、质量安全诚信档案制度的落实,发挥市场主体和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员的作用,把好市场准入关,加强市场牧渔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加强对市区内65个经营畜产品的重点市场、40家超市畜产品质量抽检,每季度随机抽检20个;加强对畜产品产地认定单位、产品认证单位的产品质量抽检,每半年抽检一次。抽检品种为猪肉、鸡肉、牛肉、羊肉、鸡蛋,检测项目为:猪肉检测瘦肉精、莱克多巴胺、磺胺二甲嘧啶;鸡肉检测磺胺二甲嘧啶、乙烯雌酚、土霉素;牛羊肉检测磺胺二甲嘧啶;鸡蛋检测磺胺二甲嘧啶。对市区内7个水产品批发市场、1个配送中心的鱼、虾、蟹、贝、鳖五种鲜活水产品进行质量抽检,抽检项目为:孔雀石绿、氯霉素、硝基呋喃。各县(市)和矿区根据本地实际,制定抽检计划,加强对县(市)城区内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和配送中心畜禽产品的抽检,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

——加快监管、检测体系和执法队伍建设。实现县级有机构、有队伍、有人员、有设施、有保障,尽快达到规范运作,提高监督管理和执法能力;农产品重点乡、村、生产基地、龙头企业组织、农民合作组织、批发市场及所有实行市场准入的经营主体,都要配置专业设备,配备专职人员,落实专项经费,制定完善的检测制度,实现果品监管、监测无缝隙、全覆盖。

(三)加强流通、消费环节监管

——严格农产品经营主体市场准入。坚决查处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行为。

——加强农产品经营单位自律机制建设,规范经营行为。农产品经营单位按照有检测人员、有检测仪器、有检测场地,有检测制度“四有”标准,认真开展农产品质量自检工作,对上市农产品实行批批检测,不合格的农产品不得进场销售。同时,落实完善检查验收、购销台帐、质量信息公示等制度。

——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重点区域的监管,依法严厉查处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农产品的违法行为。

——完善自律机制,建立自检、索证索票等制度,不合格的农产品不允许加工使用。

——加强对学校等重点单位的监督检查,严防群体性中毒事件的发生。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构。市政府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政府主管领导担任,农业、畜牧水产、林业、卫生、工商、商务、质检、财政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负责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为强化办公室综合组织和协调指导工作职能,保证监管机制正常运转和工作正常开展,确定一定数量的人员编制,市财政每年安排必需的专项工作经费。畜牧水产、林业、工商、卫生、商务等部门,组建相应的监管机构(处、室),明确专人负责,落实监管责任,确保所监管品种和监管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区结合当地实际,成立监管机构,明确监管职责,依法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加大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力度,切实做好本区域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二)依法行政,强化“三种责任”。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一是落实生产经营者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农产品种植、养殖户、经营单位对其生产、收购、运输、销售的农产品负直接责任。农产品种植、养殖户要依法合理使用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在生产经营过程及成品中不得违法添加非食品物质和有毒有害物质。生产经营单位要严格落实生产记录、购销台帐、主动召回等制度,确保生产经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落实各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农业、畜牧水产、林业部门负责对农产品和果品种植、畜禽和水产品养殖环节的安全监督检验工作。加强对生鲜乳和奶站的监管及畜禽定点屠宰的检疫工作;落实对农业投入品销售使用环节的监管,对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以及配送中心农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抽查。工商部门负责流通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依法查处销售不合格农产品行为,监督查封、销毁不合格农产品;负责经营单位按照有关要求,落实自检机制,建立索证索票、违规经营强制退出等制度。商务部门负责畜禽定点屠宰工作。卫生部门负责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等消费环节的农产品监管工作,督促餐饮单位建立索证索票、自检制度,确保原料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落实各级政府的领导责任。农产品质量安全实行属地管理,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列入本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来抓,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和监管队伍建设,全力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对领导不重视,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事件和恶劣影响的,要依法依纪严肃追究责任。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