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初中安全教育内容精选(九篇)

2024-03-08 21:0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初中安全教育内容范文

一、初中体育教育中存在的安全事故问题

1.体育教师的思想认识不够

体育教师在教授课程之前应该端正自身的思想,将安全意识放在第一位,充分地了解体育器材、运动场地以及体育项目等是否适合学生现阶段的锻炼学习。但是一般的体育教师在这方面做得不够,没有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以及详细的动作知识等,致使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风险。

2.学生没有意识到体育活动中的安全风险

初中生安全意识比较薄弱、活泼好动,对教师讲授的安全知识没有充分体会,对力度的把握不到位,致使在活动的过程中出现摔倒、擦伤甚至骨折等安全事故。

二、预防初中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措施

在初中的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比较普遍的,这也是困扰初中教育安全进行的重要因素,而要想做好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进行预防,以便全方位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师生必须树立安全意识

(1)教师方面

对于教师来说,教师的安全意识必须加强,定期对相关的教师进行全面的安全知识讲座,以便将最新、最有效的安全事故防范知识教授给学生。教师也应该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学生重视安全知识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学生方面

对于学生来说,应该对教师讲授的关于安全的知识认真地理解,在平常的体育活动和课外活动中认真履行。体育老师在讲授相关动作的时候应该认真观看,仔细掌握诀窍,将练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对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预防需要师生共同努力。

2.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1)体育教学的备课要科学合理

体育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充分地了解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评估,对不合理的项目和环节予以删除。教材的选取、器材的安排等都需要结合学生当前的身体素质情况,在上课之前必须仔细地检查教学使用的器材,如有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排除,器材的使用过程应该按照说明书的规定进行,以防在使用的过程中受伤等。

(2)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

运动前的准备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充分避免运动过程中出现意外的重要措施。但是在平常的体育教学中很多的初中生对于课前活动不够重视,各个关节没有活动开,接着就开始进行强度比较大的活动,从而对关节的磨损比较严重,造成严重的后遗症。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课前的准备活动应该具有新意,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活动中间接地达到预期目的。而在进行特殊项目的活动中,应该将全身能够发力的关节做好运动前的准备工作,比如头、颈、腰以及手脚关节等,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隐患。

3.做好课中组织工作

(1)合理安排教学

初中生对各种体育锻炼来自兴趣,而在进行练习时难度比较大,需要时间比较长的活动内容的时候学生往往会感到有压力和信心不足,这样就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专心地进行动作和技巧的学习,从而难以完成教学目标。针对这一问题,在进行教学内容安排的时候应该科学合理,教学的内容应该充分地考虑到初中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教学进度要循序渐进,对于难度比较大和动作要求比较高的内容做好认真的辅导,从而使得学生不至于失去学习的信心。除此之外,体育教学的内容应该有着舒展身心、促进身体机能的成长等作用。

(2)教学内容应该将安全放在关键位置

第2篇:初中安全教育内容范文

对学生进行德育,需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为出发点。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上机学习时,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上机学习引导。在学习中,初中学生需要对计算机有所爱护,正确操作计算机,使学生养成科学与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利用自己正确的思想与行为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做到的行为,教师要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将真实的情感投入到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以自己的热情带动学生的热情,以高质量的语言与思维影响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只有教师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才能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样的学习态度是正确的,什么样的计算机操作方法是正确的。比如,在教初中学生进行多层文件夹的创建时,教师需要对每一个文件夹进行科学的命名,并进行分类,将具有相同性质或者相似内容的文件夹归到一个文件夹当中。学生的演示行为会使学生养成正确分类与整理文件夹的良好学习习惯,也会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所以,从课堂的规矩出发,对学生的正确行为习惯进行培养,是在初中信息技术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环节。

二、利用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法律与安全意识

信息技术教学中,会涉及许多的信息安全问题。在进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相关内容,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安全知识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的病毒问题进行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病毒对于计算机的危害性。教师还可以利用具体案例的举出,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的破坏作用,如损坏数据与信息,破坏硬件与系统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计算机病毒的制作是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计算机病毒的制造者会受到法律的惩罚。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列举一些社会上重大的计算机病毒案例,熊猫烧香等等,让学生在案例中找到学习的真实感。另外,教师也可以将安全意识培养融入到初中计算机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从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学习需求出发,让学生认识到安全对于计算机的重要性,但绝对不可以利用恐吓让学生不敢接近计算机。教师可以利用与初中学生生活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对计算机安全问题进行关注,从而延伸到对自身、他人的安全问题进行关注。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举一些因计算机文件外漏而导致的企业经济利益受损案件,也可以举一些计算机安全问题引发的个人隐私外泄事件,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建立起安全意识。教师针对计算机安全问题进行扩展,将安全问题的对象从计算机转向人们,使学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与应急能力。这样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教学内容得到渗透,学生的法制意识与安全意识大大提高,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也有利于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

三、利用团队活动,培养学生有效的合作意识

对于每一个学科来讲,团队活动都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科学的团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对学生的合作能力进行培养。在当今社会中,一个具有合作意识的社会人,更具有社会竞争实力。合作意识是当代企业对于人才的基础要求。能够与他人合作的人才,才是受欢迎的人才。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使小组学生建立起共同的学习目标,为这个目标的实现而做出相应的努力。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使每一小组的整体信息技术学习水平保持一致。比如,在讲解动画制作的相关知识时,因为初中学生对于动画的学习积极性较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个性动画的创作。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我的动画”为主题,在小组内进行动画编制方案的设计与落实,让每一个小组在合作学习之后上交一份力所能及的动画作品。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具有共同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进行头脑运动,为小组学习献计献策。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会学会尊重他人的想法,掌握与人交流的方法,培养自己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利用团队活动将德育渗透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是促进德育自然化的重要方法,有利于初中学生道德素质水平的快速提高。

四、结语

第3篇:初中安全教育内容范文

关键词:初中体育游戏 初中 体育教学 应用

前言:

初中体育游戏由于其本身具有灵活性与趣味性,学生在进行初中体育游戏中能极大程度上的提升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并且在游戏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新课程标准对于初中体育这方面教学内容也给出明确要求,需要将教学方法进行革新,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为前提来完成一系列的体能锻炼。将初中体育游戏应用于初中体育教学的这种教学方法正符合这一要求,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它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内容充实、自由开放、生动有趣。在培养学生课堂参与度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

一、初中体育游戏本身的特点

初中体育游戏本身形式多样,不同的游戏类型会反映学生多种多样的心理特征,具有竞争性、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等特点。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也会培养出相对应的体育技能,以及能将各项能力综合运用的良好素质,在初中体育游戏中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以及竞争意识。使得学生无论是在体力上还是在智力上都会得到充分的锻炼机会。并在游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体育热情,使得教学内容在游戏的过程中更容易被学生理解与记忆。[2]

此外,初中体育游戏中有许多规则的限定,需要学生去遵守。这样的游戏规范也能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规范意识,对于学生日后在社会中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初中体育游戏的选用

1.依托于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征选择

所选的初中体育游戏本身需要在初中生能承受的体能范围之内,再者需要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并且需要考虑到初中体育游戏开展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场地问题、天气问题等方面。比如在春秋季节当天气状况较好的时候可以给学生适当安排一些运动负荷量大、时间长的初中体育游戏。反之在夏季冬季就需要考虑天气因素带来的影响,适当减少运动强度。最重要的是所选初中体育游戏需要反映学生的需求,并且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3]

2.依托课程安排与结构

在初中体育游戏的选择上,应该保证与课堂教材相关知识相吻合,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不能脱离开课堂教学目标。再者由于初中体育游戏活动的开展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所以在游戏正式开展之前应该安排一些游戏练习环节。比如单双数报数一类的游戏。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很快的掌握该游戏的玩法要领,做好充分准备,使得学生在正式游戏过程中能有最佳状态,以此来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充分调动学生的生理机能。

三、初中体育游戏开展需要注意的问题

1.游戏的安全性

初中体育游戏本身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不过如果过度的强调游戏竞争性,使得学生的好胜心理过剩的话,反而会起到一些消极作用,尤其是过分强调竞争性,将对游戏本身的安全性造成极大影响。所以教师有必要谨慎选择体育游戏,以避免在体育课上出现一些不必要的状况。尤其是在游戏场地的选择上,场地应保证平坦坚实、场内不能有危险物品。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来开展适合初中生身体和心理素质发展的初中体育游戏。

2.游戏的健康性

除了要考虑体育游戏开展过程中的安全性,教师也要保证初中体育游戏无论是内容上还是结构上都具有一定的健康性,游戏内涵必须要健康积极向上。以此来促进初中生在进行体育游戏的过程中身心健康的发展。[4]

四、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适当的准备活动

一般体育课老师都会让学生做一些准备活动,使得学生身体各个方面的技能达到最佳状态,另外也一定程度上使学生避免在体育活动之后身体上产生不适。在准备活动的选择上,应避免一些枯燥乏味的体育项目,比如慢跑之类。不仅缺乏新意,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教师可以设置将慢跑换成蛇形跑之类有趣味性的热身活动。女生则可选择以进行跳绳、跳皮筋,踢毽子等活动。

2.多样化、创新的游戏内容

体育游戏能够顺利进行需要考虑许多外在条件,同时游戏内容也要很好的反映课堂教学目标。但由于受我国目前的体育教学现状的影响,许多学校并未购置多样化的体育器材,所以这就需要发挥初中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让学生自己制作教具,比如学生在进行打沙包游戏之前,可以自制沙包;掷手榴弹比赛中,可以将矿泉水瓶里装满沙子当做教具等等方式,这样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体育游戏的趣味性。

3.将课堂教学融入体育游戏中

教师通过直观的教学方式进行游戏讲解之后,使得学生充分了解活动的内容、流程、要求,以及评分标准等等。强调该体育游戏本身的教学目的,和应该遵守的相关规则,来保证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师讲解完毕以后,可以通过对学生提问的方式来检验学生是否完全掌握相关要领。或者可以在进行体育游戏过程中,采取边讲边玩的的教学方式,依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根据具体情况开展教学,比如学生排好队形将教师围在中间,教师利用小黑板将体育游戏中简单的动作要领画出来,使得学生能快速了解游戏内容。[5]

4.控制运动量

教师在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应随时观察学生的身体状况,调节运动密度,以免学生的体育运动量超过运动负荷。并且根据学生的体力状况来调节体育游戏的时长。游戏结束后教师要及时的进行活动总结,并评选出游戏中优胜的一方,对游戏整体提出一些看法和以后要注意的事项。

结语:

体育游戏应用于初中体育教学上,能大幅度的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培养学生的爱好,也符合新课程标准对于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未来我们还要进行不断的深入探索与创新,将体育游戏更好的融入于初中体育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 张永和.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之我见[J].体育博览.2011(07)

[2]. 白丽云.浅析初中体育游戏教学的创造性[J].科技资讯.2011(22)

[3]. 李静.论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1(13)

第4篇:初中安全教育内容范文

【摘要】通过对河南省郑州市、安阳市、平顶山市的认真调研,文章认为在目前的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中,“应试化”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好在近些年体育新课改的目标也在不断得到实现。中考体育考试项目日益受到重视,必然会带来体育课堂教学的新变革。只有深入教育教学一线,才能够发现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关键词】河南省中考体育项目;初中体育教学内容;影响

【科研课题】本文系2016年河南省省级名师培育项目培训对象科研课题《河南省中考体育项目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影响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0216008)。

随着中招体育分值的逐步提高,中考体育项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016年,以河南省为例,河南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切实做好2016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明确将中考体育考试成绩由原来总分50分提高为70分。这足以说明体育项目已经成为中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2016年河南省中考体育考试项目及方法分析

1995年,河南省在中招招生政策上做出了重大改革,学生不仅要参加文化课考试,还要参加体育项目考试,体育成绩满分为30分,计入中招升学总成绩内。2013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又印发《转发教育厅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意见的通知》(豫政办〔2013〕58号)并要求:从2013年起,全面组织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我省中招体育考试统一按满分50分计入中招分。2016年,河南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切实做好2016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将中考体育考试成绩由原来总分50分提高为70分。这是对中考体育加试时隔不到三年进行的一次重大改革。

在2016年进行的中考体育加试中,河南省所选取的考试科目及分值为:总分值70分,项目分别为必考科目长跑(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20分,选考科目(一)技巧类(50米跑或跳绳)14分,选考科目(二)素质类(立定跳远或投掷实心球)14分,选考科目(三)技能类(篮球运球或足球运球)14分,过程管理为8分。这一考试内容及“必考+选考+过程管理”的评分标准,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所秉持的开放性理念,使学生有了更多贴近自身实际的多样化选择,保障了每个学生的体育加试都能够最大限度体现公平性原则。

二、河南省部分地市初中体育教学内容现状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是初中体育教学首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对河南省郑州、安阳、平顶山三市的调研,笔者基本掌握了这些地区体育教学的现状,就教学内容来说,三地略有差异。

在郑州市所调查的17所初中中,开展的体育教学内容除长跑、短跑、掷实心球、立定跳远、跳绳、篮球、足球外,还包括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等内容,基本涵盖适合现阶段学生学习的全部运动项目。而安阳市和平顶山市的调查结果则让人不很满意,除了中考体育加试所列的7项运动项目外,只有很少部分学校开展了相关的教学活动,多数学生只能够靠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体育课上进行乒乓球、羽毛球等内容的训练。而对于对场地要求相对高的足球运动,其在各个地区的开展明显不如篮球。

三、河南省中考体育项目与初中体育课堂内容的关系分析

(一)河南省中考体育项目对初中体育课堂内容的积极影响

中考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最终考试,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转折点,每一分对学生来说都很重要。作为选拔性考试,相对于文化课长时间积累的来之不易,学生通过自己的锻炼和良好发挥,在中招考试中获得相对较好的体育加试成绩的难度并不很大。中考体育项目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体育课的价值,让家长和学生充分认识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同时,中考体育项目的合理设置,能够为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提供一个相当明确的教学目标。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检测实际的教育教学成果是比较困难的,即便设置了考核的目标,可操作性也较难处理。例如,对于初中毕业生需要达到的具体体能标准是非常明确的,当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存在由于方法、技巧等问题不能掌握而导致未达标时,通过运用正确的方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和练习时间,这些任务还是能够完成的。中招体育考试项目的设置为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检验效度提供了明晰的标准。

(二)河南省中考体育项目对初中体育课堂内容的消极影响

中考体育项目对初中体育课堂内容“应试化”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应试教育是我国几千年教育形成的巨大缺陷,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喊了很久,素质教育的推进也在持续进行,但我们不可否认,目前中学体育课堂仍存在“应试化”因素。

在“应试化”的影响之下,中考体育考试考什么,我们的体育课就教什么,学生也就练什么。这是一个观念上的错误,我们需要认识到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人而不在于考试。在很大程度上,这一消极影响还会随着体育加试所占比例的增加而愈演愈烈。这尤其要引起我们广大初中体育教师的高度重视。

四、结语

通过对河南省郑州市、安阳市、平顶山市的认真调研,笔者认为在目前的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中,“应试化”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好在近些年体育新课改的目标也在不断得到实现。中考体育考试项目日益受到重视,必然会带来体育课堂教学的新变革。只有深入教学的一线,才能发现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首先,要不断加大对体育新课改的投入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学习和研究新课标,教师不断增强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性,能够更好地完成各项教学目标。对于广大初中体育课教师来说,如何把握课程标准、中考体育考试项目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学校需要加大对新课改的投入力度,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一线教师队伍。

其次,要继续深化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消除应试教育的影响。应试教育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青少年是非常不利的。相对于应试教育的重灾区,体育课的“应试化”程度已经如此明显,那我们就不应忽视“应试化”的危害。这当然需要家长、教师、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乃至国家、社会的层面,全面动员起来,将素质教育持续推进下去。

【参考文献】

[1]郭蔚蔚.认真领会《意见》精神深化学校体育改革[J].中国学校体育,2016(06):17-18.

[2]甘琼,童斌,张胜.湖北省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实施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2016(05):16-18.

[3]陈宁.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历史变迁路径与特征[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3,32(02):116-120.

[4]汤鹤.江苏省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现状分析及构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第5篇:初中安全教育内容范文

关键词:初中;体育训练;安全与对策

体育是一门竞技性科目,且对抗激烈、活动幅度大且竞争性强。故,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在参与体育训练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影响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为改善这一状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相关体育教师应注重安全教育的实施,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找出应对策略,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能力,以保证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以下,本文就对初中体育训练的安全与对策进行一些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强化安全教育,提升安全意识

据调查可知,近年来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中安全事故频发,已引发社会的高度关注。而分析这一情况产生的原因,发现部分学校没有意识到开展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安全防护意识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安全隐患的发生。为缓解以上情况,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学校应加强安全教育,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

首先,学校应将体育安全列入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体育安全教育活动。以“预防体育运动意外伤害”这一知识为例,教师可以抽出时间为学生进行专项讲解。教师可以在课前做好教学准备,查阅下载相关的教学资料,制动教学课件,并在课堂教学中借助课件辅助教学。课前,教师可以以贴近学生生活的社会案例导入教学,引起学生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讲一讲自己在遇到以上情况时应该怎么办。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而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正确的处理方法,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然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讲解体育安全知识,并为学生介绍体育课堂注意事项。如:体育课堂的衣着、鞋子、发型要求;参加体育活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在日常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从而降低学生的安全风险。

二、科学规范教学,保障学生安全

在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受应试教育影响,部分教对体育重视度不够,为保证学生体育课堂的安全,经常将体育课堂改为自由活动课。殊不知,这样没有教师引导与视察的体育活动更加剧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此,新时期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体育教学的科学规范,为学生的训练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1)教学前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内容制定科学、系统的体育训练。(2)教师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然后,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将体育训练与制度相融合,提高初中体育训练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以“篮球”训练为例,教学之前,教师应深入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如:教师应根据学生体育基础、体能与身体素质等将学生进行分层,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学情对学生层次进行调整,制订相关的教学计划,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以保证班级学生的整体进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各组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之前为学生提出相关的要求。如,活动前,进行热身运动;活动中,不追逐打闹,喝水时少量多次;课堂结束后,不宜立即休息,应做一些放松运动,且半小时之后进餐。通过以上形式为学生提供安全、系统的训练环境,有助于保障学生的安全。

三、多种教学方法,优化体育课堂

在以往初中体育教学中,部分教师受传统观念影响,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个别学生在训练中甚至出现抵触心理。这一情况增加了体育训练的安全隐患。为改善以上问题,教师可以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在体育训练中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增加体育训练的趣味性,从而促进学生训练效率的有效提升。

以初中体育“短跑训练”为例,由于短跑训练要求学生具备较快的速度与较强的爆发力,故学生若在短跑训练之前没有进行充分的热身,很容易出现拉伤、扭伤等安全事故。对此,为保证学生进行充分的热身,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拉伸训练”等热身活动,而是以热身游戏导入课堂,提升学生的热身效果。然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开展多样化的短跑活动,如:“折返跑”“50米(100米、200米)短跑赛”“4×100接力赛”“10×50迎面跑”等活动,以此改变传统单一、枯燥的训练形式,增加体育课堂的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主动性。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借助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些舒缓压力、放松心情的音乐,为学生营造舒缓、安静的氛围,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些放松运动。通过这样的形式提高体育教学的科学、有效性,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总而言之,体育训练中的安全教育对课堂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体育训练中的安全教育,积极分析以往事故产生的原因,找出应对策略,在教学中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提升体育训练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训练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岳国锋,于敏丽,王飞.初中体育训练的安全与对策[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5(2):165.

第6篇:初中安全教育内容范文

关键词:初中体育;阳光体育运动;拓展训练

初中阳光体育运动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在学校内掀起一场体育锻炼热潮,营造了浓厚的体育运动气氛,是体育教学发展的基础和强劲动力。拓展训练作为体育课程素质教育的新时尚,有着丰富的活动形式和内容,符合初中阳光体育运动的素质教育要求,在初中体育课程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初中阳光体育运动中引入拓展训练,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有利于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推进初中体育素质教育。

一、拓展训练教学目标

在初中阳光体育运动中引入拓展训练的教学目标,要遵循初中阶段体育教学目标。体育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学习领域目标包括运动参与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拓展训练在满足初中体育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在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两大目标上有着更大的教学优势。在初中阳光体育运动中引入拓展训练,帮助学生树立阳光体育运动的健康理念,在拓展训练中培养学生敢于挑战、勇于进取、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实现体育心理健康教学目标。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转型关键期,多数初中生有着叛逆心理,在拓展训练中让学生参与团队合作,体会人的发展离不开团队,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也是拓展训练教学的一大优势。

二、拓展训练教学模式

初中阳光体育运动中引入拓展训练实行“体验―感悟―分

享―经验―应用”教学模式,经过循环式五大环节才能真正完成拓展训练项目。在体验阶段,学生亲身体验拓展训练项目,锻炼身体素质,参与体育运动;在感悟阶段,学生结合自身体验成败,感悟自己体育运动收获;在分享阶段,学生结合自身感受,倾听其他学生的感受,分享体验、感受,深化对拓展训练的理解和感悟;在经验阶段,学生经过相互交流分享感悟,分析成败原因,获得拓展训练经验,升华体育运动思想和方法;在应用阶段,学生结合拓展训练所得,总结经验教训应用于体育运动和生活。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力求在一节课内完成拓展训练项目,做好准备活动,注重过程分享,教师要适当进行总结,结合学校场地和学生特点,适当调整拓展训练项目难度。

三、拓展训练教学内容

结合初中阳光体育运动条件、初中生特点,选择合理的拓展训练内容。初中生性格叛逆,对社会、父母、学校较敏感,可能会出现孤僻、自卑等心理问题。因此,可以选择合适的拓展训练项目,如无敌风火轮、信任背摔、齐眉棍、驿站传书、盲人方阵、众志成城、解手链、七彩连环炮、十人九足、袋鼠跳、链接加速、搭桥过河、心心相印、地雷阵、盲人足球、电网、人椅、珠行万里、疯狂的设计、高空飞蛋等,增强学生间的信任、合作,增加学生自信心。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到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发育期、个性叛逆期,有一些拓展训练项目并不适合初中阶段,需要体育教师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校场地、设施情况,改编合适的拓展训练项目。

四、拓展训练教学评价

初中阳光体育运动中引入拓展训练要遵循“科学性、发展性、可行性、安全性、全面性”原则。在拓展训练科学评价中,要合理、明确地评价,切忌依靠经验评判。在拓展训练发展性评价中,要关注预设教学目标是否完成,关注拓展训练对学生发展的作用,而非学生是否完成拓展训练项目。拓展训练必须是切实可行的,对拓展训练实施激励指导和调节反馈,确保预期目标的实现。在拓展训练中,安全是生命,需要在拓展训练项目中将安全置于第一位,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在拓展训练评价中,要ξ宕蠼萄Щ方诮行全面评价,关注学生在拓展训练中的全程表现和感悟分享,实行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实现阳光体育运动拓展训练评价目的。

初中阳光体育运动中引入拓展训练是必要的,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符合阳光体育运动要求,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养成体育运动习惯。将初中阳光体育运动和拓展训练相融合,让学生在体育课堂参加拓展训练,学习运动技能,增强体质,增强体育运动趣味性和实用性,实现初中体育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为初中体育教学指明课改新思路。

参考文献:

第7篇:初中安全教育内容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 分析 教学 改进 应对策略

一、我国初中体育教学的相关问题分析

1. 对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的具体教学内容的简要分析

作为一门学科来说,教学内容是当前的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知识、技能等,对于学生的知识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是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体育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时期,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内容系统。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体育教学的内容也应该有所创新,不能局限于之前的简单的球类运动,或者田径运动。应该增加一些益智类的,操作性较弱,易学易会的体育项目。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相关体育项目的学习兴趣,不会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消极态度,进行长期的体育锻炼,才能达到真正的健身目的。

2. 对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的课时研究分析

这里指的是,每节课的体育时长,课时的长短对于体育教学成果有很大的影响,这一点就符合当前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太短,就达不到体育训练的目的,太长,运动量过大,就会引起学生的消极心态。根据相关的检查研究表明,合理性比较高的就是一课时45分钟,这其中包括准备活动跟放松活动各占5分钟,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控制好体育锻炼的强度,对相关体育训练项目,要安排好科学的体育量。而且还将课堂上的45分钟充分利用起来。

3. 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场所,设备的相关简要分析

在体育教学中,教学场地以及相关的体育设备对体育教学的成果有很大的影响。通过相关的检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不到百分之五十的学校有能力拥有正规的体育运动场,超过百分之六十的学校,拥有5个以上的篮球场,可以发现很多学校当前的体育场地,以及相关的体育设备远远不足,这就导致学生缺少相关的体育运动空间,就会减少运动的时间,以及运动量,必然造成体育运动效果的下降。因此相关的学校要尽力去改善当前的体育场地、设施等问题,来为初中生提供一个有利于身体锻炼的环境。

4. 对初中体育教学时间设定的相关分析

主要指的是,体育教学在一天中的具体时间段。通过对相关体育教学实验的分析,可以发现,安排在中午,或者下午。这种时间的安排,可以让学生来调整自己的大脑,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一定的放松,通过相关的体育锻炼,真正地达到劳逸结合的目的。而根据当前相关教学内容的安排,学生在上完体育课之后,就会到食堂进餐,学生的作息安排大概是文化课――体育课――进食――晚自习。根据相关的科学检查,我们知晓,运动过后半小时方可进餐。在体育锻炼之后,就进食,容易诱发相关的疾病,因此对于相关的体育教学时间的安排,要合理。

二、对于当前的体育教学现状,提出的相关解决对策

1. 体育教师要完善当前的教学模式,及时地更新相关的体育教学内容

通过采取向学生们下发相关的体育教学信息反馈,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学校的教学内容老旧,不符合新环境下学生对体育项目的需求。从该方面出发,老师就应该了解学生的需求,结合时代的发展,以及相关教学目的的要求,来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完善相关的教学内容。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升当前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打破以往陈旧老套的评价手段,以人性化的手法,科学化的评价体系,来完善当前的考核制度,从而来促进学生对于体育的学习热情。

2. 加强当前的基础体育建设,进一步提升教学条件

这是学校当前的首要解决措施,只有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学生才会有足够的兴趣爱好,去进行相关的体育锻炼。另外,学校也要注意对场地,设施的相关维修,以及定期检查,避免学生发生意外的伤亡事故。在体育锻炼中,很多安全隐患很容易被忽略,就会对孩子的人身安全造成相关的威胁。

3.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合理安排时间

时间的长短要符合当前学生的身心发展,要适量,适度。当前很对学校将工作的重点都放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上,忽略了体魄锻炼的重要意义。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延长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使其能够真正做到身心健康。

结束语

在我国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重要的问题,需要采取切实的解决办法,只有这样,才能在初中体育教学阶段,帮助学生树立勤于锻炼的理念,并在以后的生活中,持之以恒,这样才能确保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有足够的精力来应对自己的高负荷的学习压力,才能真正做到身心俱佳。

【参考文献】

[1]沈文敢,林佳鹏. 初中体育基本教材教学质量评价的实践与思考[J]. 体育教学,2010(02).

第8篇:初中安全教育内容范文

体操是体育课程教材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同时它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平衡、协调、力量、柔韧等素质的发展,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克服障碍、不危困难、抗挫折等品质,更能磨练意志、增强体质。体操教材的作用和功能是不可替代的。可随着社会、各级行政部门、学校以及家长对校园安全越来越重视和关注,安全事故成了学校教育的高压线。而体育课往往是校园安全事故的“重灾区”,作为“重灾区”的责任人——体育教师,面对严峻的形势,也逐渐顺应现实的潮流。不少体育教师在“安全第一”的指导下,贯彻“宁可让学生坐死,也不能让学生跑死”的理念,打着新课程可以自主选择教学内容的旗帜,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对自认为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内容敬而远之,因此器械项目特别是器械体操,理所当然的成了“出头鸟”,被善良的教师以安全的名义给枪毙了,甚至有将它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的趋势。

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来比喻现在体育教师对体操教材的态度最恰当不过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旦受过伤害就对类似的事物或事件十分惧怕,比喻遭过一次挫折以后就变得胆小怕事。我们的体育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同样有这样的心态,只要曾经有伤害事故发生或者其他老师曾经遭遇过的项目就不选择。但反过来想一想:跑步有扭脚的、投掷有闪腰的、打球有吃“萝卜干”的……只要进行体育活动就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那我们的体育课就没法上了。同样在生活中走路可能要扭脚、吃饭可能会噎着,难道我们就不走路不吃饭了吗?

二、寻根探底——体操教材真的“危险”吗?

毛振明教授曾经说过,他爸爸是大学的体操教师,一辈子与体操打交道。目前早已退休的老前辈最引以为豪的是一辈子体操教下来,连一个扭脚的都没有。我们不得不敬佩老人家的细致和敬业。同时我们必须思考一个问题:体操真的“危险”吗?笔者曾经对初中部分学生进行过意外伤害事故的调查,结果显示:近五分之一学生发生过严重的意外伤害事故,在所有的学生意外伤害事故中,在体育课上发生的只占4.46%,而在体操项目受伤的只占体育课伤害事故的16.67%,这一结果说明了体操教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危险。而比较意外的是另外一个问题,初中生曾经发生过严重伤害事故的比例为什么会这么高?我想一方面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特别是男生好逞强,有好奇心,喜欢追求刺激,独立意识发展快,但认识跟不上,安全意识淡薄,往往会过高的估计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该阶段的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能正确的判断安全与否。那么体育教师应该如何在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充分挖掘体操教材的功能和资源,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以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从而健康快乐的成长呢?《课程标准》对安全作了明确的要求,并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之一,在运动技能领域目标中明确提出了要安全的进行体育活动,用安全的方法运动,在运动中避免粗野和鲁莽的动作。而体操教材的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体操特别是器械体操,项目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如何合理地选择体操教材、挖掘体操教材的资源、科学的组织教学,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好好分析和思考。

三、究其本原——体操教材为什么教?

《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只明确了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标准,教学内容缺乏规定性,因此带来了两个问题:一是容易导致教学内容选择随意性大,甚至可能出现“放羊”情况;另一个问题是体育教师的教学起点不一,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而且各年级、各学段的责任不明确,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地方性内容的相对统一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浙江省教研室组织编写了《必学内容》一书,作为地方性教材规定了70%的必学内容,剩下的30%内容由市、区(县)或者学校自主选择。笔者有幸全程参与了编写工作,并负责了水平四体操内容的编写。

本书所规定的70%必学内容,共186课时,体操占了48课时,在所有的项目中仅次于篮球,占了总课时的25.8%,而器械体操为35课时,占了体操课时的72.9%,这不仅说明了体操特别是器械体操在初中教材体系中所占的份额和位置,也符合新课程的目标和理念。

在讨论体操教材编写之前,编委们也曾有不同的意见,甚至还发生过激烈的争论,有些认为:器械体操存在危险性,在学生素质不断下降、安全越来越被关注的今天,我们要从教师的立场出发,尽可能地减少这些内容;有些则认为:体操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它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能够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因此不但不能减,反而要增加。体操特别是竞技体操本身虽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体操教材不能等同于体操,作为教材我们首先要分析它的功能,其次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教材化,体操对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滚翻的学习对培养学生摔倒时自我保护的能力是很实用的,各种支撑跳跃对越过障碍也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同时体操教学过程中十分强调保护与帮助,通过同伴间相互保护与帮助,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相互促进的优秀品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通过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在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浙江省的地域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经过讨论,最后大家达成了共识:体操教材的功能是其它项目不可替代的,在初中阶段必须教且重点教,但在内容的选择上要精练,目标定位、评价标准要切合实际。最后确定:初中体操教材由队列队形、基本体操、支撑跳跃、单杠、双杠组成,总共48个必学课时(见表1)。

第9篇:初中安全教育内容范文

关键词:生命伦理学;人教版生物学教材;课程呈现形式;教育内容

一、初中生物课本中的生命伦理内容

初中生物学课程比较全面地讲述了生物学各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而其教育的对象初中生是首次接触这门课程以及相关的生物学实验和观点。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变化以及人格塑造形成期,因此在介绍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要广泛地渗透生命伦理教育,这样才能使学生感知生物世界神奇的同时感受生命的神圣,进而建立正确的生命观、世界观。现将人教版生物学教材中涉及的生命伦理教育的议题及出现次数统计如下:

1生态伦理

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必须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要从初中生开始加强其环保意识。本教材涉及的生命伦理问题较多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圈、爱护植物、节约资源等。旨在给学生贯穿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我国在工业和环境的双赢打下坚实的基础。

2遗传伦理

人类已经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根据自己的愿望改造生物的性状,甚至培养出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物种;利用细胞工程让恐龙死而复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问题。可人类对基因表达调控的了解还很有限,不能把握重组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可能影响,随之而来的就是伦理问题。遗传伦理涉及的议题有两大部分:克隆伦理和基因产品安全。

3人口及生育

人口问题是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全世界都必须要面临的重要难题。人类迫切地需要用生殖技术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于是平衡人口与资源环境粮食的关系,计划生育等生育伦理因生殖技术的发展而产生。

4关爱生命及医学伦理

此议题主要内容包括关爱生命、关爱他人、关注食品安全、关爱残疾人、器官捐献、禁止产前胎儿性别鉴定。

5生物科学技术伦理

教师在生物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伦理观教育时,应该把握好以下方面:尊重生命和尊重生命的价值;对学生进行生命法律法规教育;实验室生命伦理要尽量避免活体实验、正确运用生命科学技术,其遵旨是“科学技术应为人类造福”

二、初中生物课本中生命伦理内容汇总

综合以上的统计内容,汇总结果如表1所示人教版初中生物课本中生命伦理教育内容出现次数按从多到少的顺序依次是:生态伦理、关爱生命及医学伦理、生物科学技术伦理、遗传伦理、人口及生育。这一方面体现了二十一世纪人类所面临的伦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和关爱生命伦理,另一方面也要求生物教师在进行生物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要贯穿伦理教育,使学生爱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热爱生命,敬畏生命,关心他人;正确的认识和应用生物技术为人类造福。

三、生命伦理内容的呈现方式

人教版初中生物课本中的生命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多样,其呈现形式更是多种多样,这样有助于教师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接受生命伦理教育时不会感到枯燥和乏味。人教版初中生物课本中的生命伦理教育的呈现形式有:

1.正文叙述 通过正文叙述,使学生获取生命科学知识,了解生命的本质,修正错误概念,端正自己的认识。

2.活动 探究性的学习和身体力行的参加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并获得亲身的感悟,会使他们对生命伦理的认识逐步趋于规范和理性。如“绿化校园的设计活动”。

3.课外阅读 作为正文的补充,课外阅读可以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更新了学生的观念。课外阅读内容涉及的知识广泛有利于学生生命伦理观的建构。同时也提供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以提高学生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4.警示语 警示语贯穿教材始终,内容涉及自己的安全、同学的安全、动物的生存、环境的保护等;以特殊的警示语给学生以警示,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如“刀片锋利,注意安全!”。

5.练习 “练习”能够引发学生对生命伦理的思考,促使学生在将理伦运用于实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对生命伦理道德的认识。”如“人猿同祖,人类应当怎样对待珍稀、濒危的现存猿类呢?”

6.其他呈现方式:插图、讨论、数据、资料分析。这些课程呈现形式很大地丰富了人教版初中生物课本的生命伦理教育的课程呈现形式。“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四、对初中生生命伦理教育的几点建议

1.切实地加强素质教育。要加强给学生减负的力度,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玩“。作为教师可以灵活地布置作业,比如,设计环保板报等;学校要给学生足够的娱乐场所和活动器具,让学生有时间全面地发展兴趣爱好.

2.明确生命伦理教育的对象的特点。现在的初中学生年龄呈现低龄化,学生的心理不成熟,以及现在社会中形形的诱惑,使他们很难分辨是非和好坏。对他们进行生命伦理学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教育的难度也相对较大,在这一点上教师要有心理准备。

3.通过此研究结果可把握住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中的生命伦理教育的内容的重点是生态伦理和生命医学伦理,应加强这两方面的教育。

4.虽然生命伦理教育的课程呈现形式多样,但却更侧重传统的正文叙述和练习题,应该增加初中生更感兴趣、更乐于接受并且能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和动手能力的课程呈现形式,比如:课外实践、调查、设计、计划、讨论。

5.加强教师对课程的再建设,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主要是依据教材,但教材也不能保证时放之四海而皆准,也要根据当地的教育情况、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而有所改进。而这个任务就只能落在了解当地教育情况和学生情况的教师身上,因此加强教师对课程的再建设能力也是非常必需的。

参考文献:

[1]秦敬民.关于生命伦理学的认识与思考[J].

[2]胡桂平.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构建生命伦理观[J].生物学教学,2003,4(28):38-39.

[3]陈灿军,许小主.生命伦理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J].邵阳学院,2007,6(4):151-15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