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财务分析制度精选(九篇)

2024-03-08 21:0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财务分析制度范文

一、现今医院财务制度的现状

相较于过去而言,现今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1.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医院和企业相较而言,医院没有设置专门的财务领导岗位,在企业,多数规模企业设置了财务总监这一岗位,以领导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这些部门以及岗位对于人才的专业性要求很高,而且企业通常会将财务总监列于企业高管的职务,以实现企业财务的统筹和协调管理。但是在现今的医院中,仍然有很多的医院没有设置专门的财务总会计师制度,很多财务主管领导并非财务管理专业出身,而是从医生队伍里面逐步成长起来的。有的甚至不仅主管财务,还要带学生,参加会议,发表学术文章。这样就使得医院的财务管理人才队伍相对薄弱,这也充满体现了医院对于财务管理制度意识的淡薄。有的医院聘请外面的财务统筹财务工作,这样就无法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

现金很多医院不仅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甚至有的医院根本就没有起码的预算制度。有的医院即使制定了预算管理制度,也存在执行性差的问题。例如,医院的预算和实际的执行存在很大的偏差,或者预算过程中未将一些会计科目列入到预算过程中来,导致预算不科学、不完善,也因此就不存在预算的科学执行的问题了。医院预算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不仅容易导致资产的流失,也极容易产生腐败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医院的正常发展。

3.风险管理意识差

很多医院风险管理意识极差,不仅不进行资金进行集中的管理,统一的领导,也不对会计财务报表进行统一的管理。现如今,很多医院都开设了外地分支机构。这些分支机构,大多独立进行,单独设立会计账目,医院的财务管理部门无法对这些分支机构进行统一的管理。还有的医院由于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导致医院的授权审批制度无法执行,内部控制濒于失灵的状态,风险处于极度不确定当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长足的发展,就应当树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意识,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医院如果经营管理不善,很容易收不抵支,医院的正常运营工作都无法有效地开展,因此,医院有必要加强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意识。

4.医院财务队伍素质普遍不高

现如今,医院财务队伍素质存在普遍不高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这些财务人员大多未能适应新时代的财务管理要求,不能跟上现在财务管理的节奏。特别是有一些财务管理人员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创新意识不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也普遍不高。而且由于医院的财务队伍编制很不科学,到时有能力的人才的流失,促使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始终提不上来,影响到了医院的管理质量和效率,也进一步影响到了医院的经营和管理。

二、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加强医院财务管理的策略

1.健全医院财务会计核算制度

在新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中,明确提出了医院的会计核算应当全面、客观和真实,以反映出医院财务现状。因此,医院有必要健全财务会计核算制度。第一,应当加强医院收支管理,加强对医院经营成本的控制和会计核算。对医院收支进行准确的分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医院还应当严格遵守新的财务管理制度,按照新的会计核算方法,优化成本管理效率,大力促进医院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制度的健全化和完善化。

2.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是医院实现预算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的重要举措,在新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中,明确了医院应当建立预算的编制、审核、执行及评价考核为体系的预算管理机制。健全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制度,首先应当制定并实施标准化的预算管理编制和审核制度,将医院所有收入和开支的情况全部并入到医院的预算管理体系中去,并且严格遵从会计学原理,对医院的各项会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以确保医院预算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再次是加强预算的执行力度。如果只有好的预算而没有好的执行,预算制度也无法得到有效地落实,因而有必要设立专门的预算执行监督小组,对预算的执行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针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问题。最后,良好的预算执行考核评价体系是确保预算制度得以贯彻的根本。对预算执行的效果进行打分评价,并落实的预算执行的个人,对预算执行的效果的好坏予以必要的奖惩,确保考核评价体系的有用性,提高预算执行的效益。

3.切实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制度的核心,也是医院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医院的财务队伍直接决定了医院财务管理的水平,财务人员的管理素质和专业能力也会直接影响到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因而,有必要提高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提高财务人员的思想品德素质,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是医院财务人员不可懈怠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新形势下,医院财务人员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诱惑,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树立敬业爱岗的精神,才能进一步提高专业能力。二是提高专业素质,专业素质是医院财务人员立足本职岗位的根本。一方面需要财务人员主动自发地适应新世代财务管理的需要,另外一方面,医院应当加大培训力度,提供培训机会,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以便在新形势下,能够胜任财务管理的工作。

三、结语

第2篇:财务分析制度范文

关键词:新财务会计 制度背景 医院财务管理 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的实际生活的质量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正是由于这种特点,我国人民对于医院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了较好的帮助我国的医院能够较好的适应这种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同时能够帮助我国医院在财务方面的发展也能够符合相关的要求,在2012年开始,我国开始实施新《医院会计制度》以及《医院财务制度》。通过这种形式,在医院实施财务管理过程中,能够做到有法必依。但在目前对于我国的医院的财务管理情况进行了分析后可以发现,有较多的医院在实施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实际上仍然无法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因此目前对于新财务会计制度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情况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其中的解决办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目前医院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一)医院的财务管理情况缺乏一种严格的预算管理

即使是目前我国的较多公立医院,已经有着较多的发展历史,但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往往并没有建立起一种较为健全的管理制度。而正是由于这种情况的出现,在实际的对于财务预算的制度建设方面,会存在有较多的并且较为严重的缺陷。这些缺陷的存在,在实际的医院经营的过程中,对于财务管理工作会显得较为欠缺,在此过程中,也会导致医院在大量的建设资金方面,往往是需要依靠国家的财政相关补贴。这种情况的出现会导致医院的财政独立性的消弱以及医院的整体管理的相关水平出现降低的情况,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也不利于我国医院的实际发展。

(二)我国公立医院中的工作人员实际素质较低

我们能够发现,在公立医院中,对于财务人员在实施聘用的过程中,实施的聘用标准往往显得较低。正是由于这种情况的出现,对于医院中的财务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往往无法较好的进行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之下,财务人员仅仅注重对于医院中的账目实施相应的管理,而忽视了对于自身的职业素质的提升情况,因此也会造成较为严重的财物安全隐患。

二、全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对于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医院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能够得到提升

在对于全新的财务会计制度进行实施以后,对于医院而言,在实际的实施财务核算的体系的独立性能够得到显著的增强,并在有着较多的资金在实际的进行投入的过程中,会依靠医院自身的成本情况。正是由于这种特点,医院就必须要对于成本的管理加大重视的力度,并对于其中医院的各项工作能够实施更好的管理,帮助各项工作能够正常的进行。医院实施合理的成本管理,也有利于维护医院的自身竞争力以及社会形象,对于医院的财务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能够推动医院在奖惩以及考核制度方面的完善

为了帮助医院在实施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形成一定的规范,目前有较多的医院已经开始建立起了相关的奖惩措施。但这些措施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效果并不好。目前在医院的相关工作业绩实施考核的过程中,需要将医院的责任以及实际完成后的任务进行相应的比较,通过这种形式,能够显著降低医院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的成本管理情况,也能够显著提升员工在参与过程中的积极性。

(三)能够强化医院财务风险的管理意识

由于目前新的财务会计制度,能够对于我国的财务管理工作制定出更加明确的目标以及方向,因此在医院财务工作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到,各个科室在进行支出的过程中均需要严格遵循财务预算的相关标准,并进行一些具体的财务规划。通过这种形似能够帮助医院财务工作的风险控制意识更好的进行,同时也能够更好的帮助医院财务工作人员的风险评估能力得到相应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俐娅.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如何加强医院财务管理[J].经济视野,2014;18

[2]张岚,郭文博.适应新财务制度要求夯实医院成本管理基础[J].中国卫生经济,2012;31

第3篇:财务分析制度范文

关键词:会计制度;财务报表;财务信息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地发展经济的发展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同时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号召,开始转变传统的财务模式,采用全新的会计制度,以提高的财务管理质量。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报表分析,则是一种现代化管理方式,其能够对内部和外部的财务情况进行有效分析评价经营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在财务管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作出适用于当下发展的相关决策,从而推动的可持续发展。财务报表分析尤为重要,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有效分析可促进经济的增长。

一、新会计制度和旧的会计制度之间的区别

新的会计制度和旧的会计制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区别在于:

首先,相比于过去的会计制度来说,新制定的会计制度在思路上要更为明确。新的会计制度中表明的会计核算工作应当向企业等单位看齐,两者的会计核算基础并无差别。新的会计制度中明确的划分了收入与成本所占比例,以便于进行相应的日常管理。这种全新的会计制度有利于将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引入到中,能够帮助有效地管理财务数据,做好经营管理工作。

其次,旧的会计制度在科目分类上并不完善,新的会计制度下的科目分类要更为精确细致。其在会计科目的设计上较为详细,有利于提供更多准确的数据资料,便于分析与管理。在新的会计制度中包含了五个方面:分别是净资产、收入、费用、资产和负债。这五个方面的细分有利于实施有效的财务管理措施。

最后,新的会计制度跟旧的比起来,最大的不同在于新会计制度中强调了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性,增加了财务报表指标。财务报表的增加,能够让财务管理更合理,所统计的财务数据更实用,有利于真实反映出的经营状况,发现经营中的不足并加以改善。

二、新会计制度下财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新会计制度下的在财务控制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方面有:

第一,未建立健全的财务控制体系。虽然我国基本都已经开始实行全新的会计制度,但是大部分的财务控制体系并不完善,其仅仅关注于财务的核算部分,并未对所得的财务数据进行有效分析,以致于并未对财务工作实施全面控制和管理,不利于新会计制度的实行。

第二,没有完善的会计科目。部分并未在新会计制度下设计会计科目,并未对原先的会计科目进行调整,未根据新的会计制度要求来更新会计科目,以致于当下会计科目还不完善,不够科学。在这种情况下则导致财务核算不够细致、准确,不利于财务控制工作的开展,进而影响到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第三,当前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还有待提高。在新会计制度的要求下,财务人员的素质也需要得到相应的提高。现如今,还未加强对财务人员职业素养的培训,未重视财务人员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只关注财务人员基本的会计核算能力,忽视了对财务人员分析能力的培养。

三、完善新会计制度下财务报表的有效措施

1.新会计制度下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在新会计制度下实施财务报表分析,应采取有效的分析方法,例如对比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只有不断地完善财务报表分析方式,根据当前新会计制度来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能够确保财务报表分析结果的有效性,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

财务报表的对比分析法,是指将财务报表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按照已经确定的标准来实施对比,以发现其中的区别,然后对产生这些区别的原因进行相应的分析,并根据分析出的结果来评估的未来发展状况,了解的经营状况。例如,可以将今年本月的财务数据表与往年本月的财务数据表进行分析对比,以了解财务的状体状况,发现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为的稳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财务报表的因素分析法,是指对财务报表中各项指标数据发生变化的因素进行有效分析,了解导致其变化的关键因素。这种方式主要是先对影响财务报表的各个因素进行了解,然后将这些因素相结合分析,或是将某个关键因素作为变量因素,以分析关键因素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2.新会计制度下财务报表分析的有效建议

在新会计制度下实施财务报表分析,必须结合当下制度的要求,适应新的财务环境。这就需要从各个方面来提升财务报表分析水平,以满足医疗改革的需求。

第一,要培养财务人员的素质。为了适应新会计制度,必须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使其能够进行有效的财务报表分析,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将直接影响财务管理的质量。因此,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使其熟悉和适应新会计制度,全面了解新会计制度的要求,从而寻找适合当下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要提高财务人员的分析意识,在锻炼其核算能力的同时,重视对分析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会计基础能力的培训,又要加强对财务人员财务管理的训练。只有将二者有效结合,才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质量,避免出现问题影响其发展。

第二,加强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十分重要,其能够直接反应一个的经营状况,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将会影响管理者所作出的决策。在新会计制度下,应当更深入的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新会计制度对财务报表分析的要求比以往更高,其需要财务报表分析更为精确。因而在分析财务报表的时候,需要从各个方面着手,实施不同的分析方法来深入理解,从整体了解的情况。另外,科学的财务报表能够对实施有效的成本分析,将其历史数据进行有效对比,从的财务结构、比率等方面来深入分析。这种综合性分析有利于为提供精确的财务信息,避免决策者在管理上的失误。

四、结束语

在现代改革的号召下制定全新的会计制度,改变了旧的会计制度,对财务报表的分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新会计制度下财务报表分析,能够有效地推动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质量,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通过高效率的财务报表分析,可以了解到当前的经营利弊,对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以实现财务管理效益最大化,确保经济决策的合理性。身为相关领导,其必须加强对财务报表分析的管理,重视的财务管理工作。要根据当前财务管理状况来调整财务报表分析,以促进财务报表分析水平的提升,推动经济的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韩萌萌.新会计制度改革对大型公立财务分析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3.

[2]吴畏.浅析新会计制度对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影响[J].企业导报,2013,13:92-93.

[3]熊雪.浅谈新会计制度下财务报表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07:184+191.

[4]佟红英.新会计制度下财务报表分析及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4,25:128-129.

[5]刘海青,袁顺平.新会计制度下财务报表分析[A].中国中药杂志2015/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C].2016:1.

[6]冯婕,张娟,魏邦龙.Excel在某包装企业财务报表比率分析法中的计算应用[7].中国包装工业,2016,02:83-84.

[8]许丽.财务分析在企业中的应用--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J].时代金融,2016,23:129-130.

[9]何晨亚,徐默莅.电商时代下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研究[J].时代金融,2016,23:113+115.

[10]邢丹华.关于实行财务集中管理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5:248.

[11]王玉全.ERP系统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财会学习,2016,17:65-66.

[12]兰锦.财务指标在指标对比分析法中的应用[J].财会学习,2016,17:83.

[13]冯晓云.基于价值链管理的财务分析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24:237.

[14]赵海云.浅谈企业财务管理与税收管理[J].经贸实践,2016,03:95+97.

[15]叶丽娜.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报表的重要性及具体应用办法探析[J].经贸实践,2016,03:146.

第4篇:财务分析制度范文

一、财务分析比较、趋势、比率法

医院财务的分析一般通过各项指标对比来发现解决问题的比较常见。新医院会计制度执行后,财务分析不仅利用简单的比较、比率法,比较历史数据增减变化及同一地区不同医院,不同地区同类综合、专科医院所处地位,还应全面分析掌握医院新的预算执行情况、现金流量情况、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新财务指标,以适应新医院会计制度提出的各种要求,以新制度为基础,建立从预算管理、资金管理、风险管理等财务评价体系,更专业系统地全面分析医院财务状况,发挥应有作用。

在一般日常工作中常用比较分析法,把数据加以横向与纵向比较,通过与同行业相关指标比较,发现自身优势、劣势,促进采取多种措施改善经营管理。通过不同时期相关指标变动纵向比较发现自身动态变化,以反映财务活动在不同时期的经营状况。衡量医院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并比较实际发生的财务数据与预算数的偏差,用以发现问题,分析其原因,为管理者的决策提出建议。此方法不仅仅是基于各项数据、指标的对比,了解自身情况,更要对同行业医院比较,明确在行业中地位,为医院管理者提供有力财务依据。

趋势分析法则更注重重要的财务指标在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中,增减金额及幅度,可通过对资产负债表、医疗收支明细表、财政补助收支表、现金流量表、业务支出明细表,来计算科目变动金额。把几个的报表并列,对相同指标增减变动金额进行比较,以此说明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动。例如:分析会计报表会计科目构成,把会计报表中某个项目列为100%,再将表中各项目占该项目的百分比计算,对各个项目增减变动进行比较,这样可纵向比较同一医院不同时期,各项费用的财务状况,还可消除同一医院不同时期,不同医院业务规模影响,更利于准确分析财务支出情况和趋势。

比率分析法,用若干相关数据利用公式计算比率,通过分析之间比率关系反映财务状况,研究其合理性,分析其发展趋势和变化情况。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可从八大指标分析医院财务整体状况水平:预算管理指标、结余和风险管理指标、

资产运营指标、成本管理指标、床位管理指标、收支结构指标、发展能力指标、效率指标。医院的预算是否合理,各项收入支出是否按预算执行,关系到财政部门下年预算的下达,关系到医院的正常运转。但是当前医院的预算管理水平不够高,对于预算的认识不足,认为预算仅仅是对以往财务数据简单推算,这样导致预算成为一种形式。这急需财务者端正态度,改变预算管理理念,应当月末、季末对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利用预算收入执行率、预算支出执行率、财政专项拨款执行率等指标分析预算作的是否科学合理,预算的执行情况是否符合预算,以便及时发现解决问题,保证医院预算收支完成任务。

二、财务分析报表分析法

新医院财务制度对报表提出新要求,财务人员也应转变观念对于财务报表重新审视分析。随着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逐渐深入,现金流量格局变动,财政拨款幅度降低,因医保病人的增多,随之应收医疗款增加,现金流量管理迫在眉捷,现金流量分析对管理者决策起到极大作用,因此要重视对现金流量的分析。新医院会计制度后对财务报表方面最大变化为增加了现金流量表。编制现金流量表可以为医院资金管理提供了充足依据,使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医院现金流量使用情况。财务人员通过对现金流量分析,可以帮助医院合理利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评价医院偿债能力的水平,并且可预测未来现金流量趋势,给管理者使用资金提供好的建议。新制度对于医院资金来源有了明确划分规定,财务工作人员在日常制单记帐工作中按制度规定将资金流出分为现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无现金流出。其中常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还分为:发生人员经费支付的现金、购买药品支付的现金、购买卫生材料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其他与业务活动有关的现金。现金流入分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收到的现金、财政基本支出补助收到的现金、收到的其他与业务活动有关的现金。月末剧此编制现金流量表,财务人员通过现金流量表分析其不同情况的现金流入、流出量。例如可以分析其现金流量流入主要来源于哪,如果现金流入主要来源于医疗服务活动收到的现金,说明资源来源比较稳定持久。如果现金流入大量来源借款,则要分析医院是否陷入财务危机,及时采取措施。分析现金流出,如果发生大笔投资活动,如购置大型医疗设备,可分析其购买可行性,防止不讲成本效益,盲目追求高精尖。

新会计制度将财政补助资金、科研资金纳入医院资金管理,丰富医院筹措资金来源,使医院合理利用、控制安排资金运用。因此要加大对财政补助收入、科教补助收入、专项资金分析。新制度在折旧计提上按购买资产的来源分为医院自筹资金和财政、科教补助资金。折旧科目相对应为医院自筹资金购置资产是“医疗业务成本”和“管理费用” 科目。财政、科教资金购置的资产是“待冲基金”科目,这样使财政、科教资金在使用情况下严格遵循收入配比原则,准确核算医院在财政补助、科教资金的收支结余,对于专项资金分析,可挖掘医院资金潜在力量。

借鉴企业分析法,以上是一些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近年来医院的管理逐渐趋于企业化管理,从新医院会计制度改革来看,医院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有逐渐接轨趋势,如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折旧、摊销,会计要素的定义,会计科目的变化,财务报表体系变化,接受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因此,我们可以借鉴一些企业的财务分析方法进行医院的财务分析,补充对医院整体财务状况的认识,从而对医院财务工作作出更全面、详细、准确的评价,提出建议和对策。

杜邦财务分析是一种以权益净利率为核心指标的分解比率方法。权益净利率指标与其他经济绩效指标相比更具综合性和代表性。公式:净资产结余率=总资产结余率*权益乘数=业务收支结余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可见医院提高净资产收益率要从以上三要素着手,除了提高收入,降低成本,还要加快资产周转速度。

净资产结余率(净资产收益率)=收支结余/平均净资产*100%

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

总资产周转率=业务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

业务收支结余率=业务收支结余/业务收入

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杜邦财务公式将一定时期业务结余情况同资产营运状况联系在一起,通过对公式中指标的变动预测获利趋势,为采取改进措施指明方向,此法综合了有效指标,重视经营活动整体性,层层剥开,层层分析。假定在资产负债稳定情况下,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就要一方面提高收入,另一方面减少支出。要提高资产周转率,不仅要加快现有资产周转速度,还要利用闲置资产,提高业务收支结余,再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剥离不良资产,达到优势互补,提高资产质量。由此可见,利用杜邦分析法可透彻分析净资产收益情况,但是由于它没对现金流量有所反映,忽视了财务风险,因而还需结合前文进行现金流量近一步分析。

建立财务分析风险预警机制,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医院经营也面临着风险,因而医院应当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建立相应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及时做好医院财务分析与评价,通过观察敏感性指标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医院财务弊端,及时防范和化解风险,实现医院在筹资、投资中尽可能规避风险,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敏感性指标包括:收支节余、固定资产折旧率、医疗业务成本、坏账账龄等。这些指标可以直接、间接不同程度地反映潜在危机。应当大量收集敏感性指标信息,预先分析测定重要决策活动,因为每项决策都有可能带来财务状况变化。医院应通过可行的策略进行风险转移,例如:年末根据医疗收入按一定比例提取医疗风险基金,应对突发性的医疗纠纷等财务风险,财务人员分析提取医疗风险比例是否在规定范围内,是否符合保证医院需要。加强预收金管理,根据情况分次预收押金,出院时多退少补,分析其预交金比例防止医疗收入的意外损失。分析流动资产对财务风险的应对能力,由于资产的流动性被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直接影响着,医院就要加强对应收医疗款的管理,将应收医疗款与绩效考评挂钩。分析应收医疗款回款情况、比例,分析因药占比超标、平均费用超支等问题的扣款金额比例,找出原因据此责罚至相关科室。

第5篇:财务分析制度范文

一、财务分析内容和方法的分析

1.财务分析的基本内容。在财务分析的过程中,关键点就是要研究资金的运营效率、政府投入,以及收支的预算、成本核算和结余情况,通过基本的会计信息了解单位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政府对单位的投入是否体现出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存在的基本问题入手对今后的工作提出建设性建议。财务分析强调分析的系统性和有效性,透过财务数据发现存在的问题。

2.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财务分析的方法多种,出于不同的目的,使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从可操作性、实用性出发,一般分为以下方法:

(1)分析比较法。分析比较法是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以此作为差异来揭示单位经济信息的变化,EXCEL中各类图表可以直观形象进行分析表现。如从比较的对象和比较的内容出发,将内部不同时期的数据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和对比。可以以趋势变动图直观了解;预算和实际差异对比分析,本单位和外部单位之间的对比分析,柱状图可以一目了然;饼状图将会计要素中的总资产以及净资产和净利润联系起来分析,把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很好地展现出来。

(2)因素分析的方法。因素分析法主要是把指标和其他影响因素放在一起进行多向性分析,在数量指数上,将某一个数量要素对某一个指标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找出影响的程度,可以使用连环代替方法也可以使用差额分析方法。连环代替法主要是用实际产生的数值代替标准数值,据此测定出各个因素对财务指标产生的影响。差额分析的方法把每一种因素所产生的实际值或者标准值进行差额性的计算,找出对分析对象的影响程度。

二、新制度下财务报表的专项分析

新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修订主要是和相关财政改革及法规政策的较好协调,既继承了原制度的合理内容,又体现了若干重大突破和创新。着力加强了对财政投入资金的会计核算,并要求硬化预算约束,加强成本核算与资产管理。围绕这些方面,事业单位应在原有的会计报表分析基础上,针对经济管理中的关键问题、薄弱环节进行专门分析。可重点关注:

1.偿债能力分析。根据举债资金用途不同、债务期限长短,可用以下指标分析债务风险的高低: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产权比率(负债总额/净资产总额)。短期偿债能力是对单位流动资产所具有变现能力的一种衡量,主要指标有流动的比率、速动的比率,以及现金的流动负债比率三种。正常情况下,流动比率高,债权人在权益方面就有保障。但是过高的流动比率也反映出单位流动资产占用多,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有效地提升单位流动资金使用效率会对获利能力产生正面影响。一般流动比率保持2:1的比例为最好。速动比率使用的是速动资产,即剔除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不强的部分,主要指存货、待摊费用等。速动比率也不能太高,如果太高,说明单位应收款项比较多,就要考虑资金回笼上存在的风险,同样会对单位短期偿债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速动比率1:1为较好的情况。新制度要求加强对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管理,因此在分析中应重点关注资产负债率保持在合理、稳健范围之内。产权比率是指负债总额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比率关系,是单位财务结构是否稳定的重要标志,比率越低,说明单位有较强的长期债务偿还能力。单位也可以在保障债务偿还安全的前提下,发挥债务的财务杠杆作用,有效利用外部资金带来效益。

2.收入、成本结构分析。围绕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各项财政改革不断推进,很多改革涉及到事业会计核算的调整。因此单位应调整分析的侧重点,从以下指标来监测比较收支变动。(1)收入结构指标有:财政专项补助占总收入比率、经费自给率(业务收入/业务支出)等。

(2)成本结构指标有:人员经费占业务支出比率、管理费用占总支出比率、人员经费成本率(人员经费总额/成本总额)、管理费用率等。可使用的比率很多,将收支结构分析结果与行业标准对比、与本单位历史对比、与同行业其他对比,与预算对比,都能有效发现收支变动规律与影响因素,及时做好结构调整。

三、现金流量表分析

以往财务分析会忽视现金的流动,现金流量分析在现代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中占有日趋重要的地位。现金流量表反映的是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现金数额,通过分析能够达到:

(1)从动态上了解单位现金变动情况及变动原因。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反映了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现金变动的结果,是现金的静态存量。只有通过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才能从动态上说明单位从哪里取得现金,又将现金用于哪些方面,揭示现金变动的原因。

(2)提供和评价会计期间收益质量的信息,因为单位的收支节余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计算的,并不能真正代表实现的收益。高质量的节余应有相应的现金流入作保证。

(3)通过现金流量表的各种流量指标分析,单位能够对获取现金的能力做出判断,有助于预测本单位未来产生现金流量的潜力及其他重要信息。

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从结构分析入手,了解现金流量结构,现金流动原因,从而明确单位财务质量和经营状况,预测单位的发展前景。可运用的主要分析指标有:经营现金贡献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现金流量净额)、投资现金贡献率、筹资现金贡献率。现金流量结构分析还可以细分为现金流入结构分析和现金流出结构分析,分析在现金产生和使用方面财务结构的合理性。此外,以获取现金能力、盈利质量、偿债能力分析为目的设定比率分析指标,便于单位管理者了解影响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各种因素。可运用的分析指标有:总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平均总资产)、净资产现金回收率;收入获现比(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业务收入)、盈利现金比率(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净节余);到期债务本息偿还比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到期债务本息)等。现金流量表的分析不是孤立的,应是对单位财务报告分析的补充与完善,分析现金流量表应注重现金流量与其他相关报表的结合,不能以现金与现金等价物变化结果判断现金流动状况的好与坏,而是通过变化过程对单位整个经济运行情况做全面评价。

四、财务报表分析的建议

在经济新常态转型深化的过程中,尤其是财税改革都对事业单位运行有更多的影响,新会计制度也是顺应改革需要而施行的,因此事业单位的财务职能、管理目标和财务分析评价手段都有较大变化。单位会计已从收支核算向财务管理拓展,财务分析从资金领域向非资金领域拓展,会计人员要做好财务报表分析,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好财务管理台账和数据库,除了基本会计数据外,要关注影响财务数据的其他各种信息,如新制度、新政策、经济环境变化等。

2.关注“三重一大”等重要事项,对重要事项的时间、预算、集体决议、合同等要有详细记录,通过各种影响因素做出合理的职业判断与分析。

3.全面了解运作流程,资金是单位正常运行的基础,财务人员应打破职业隔阂,了解各类业务流程、国库支付方式、固定资产购置、绩效评价等各类信息,在分析中汲取各方意见,使分析报告成为决策信息源。

4.财务人员应充分利用对本岗位业务熟识与明察的优势,运用各类图、表设计出分析底表,随时对经管的工作做出基础分析资料,从小问题由浅入深进行分析,找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路,综合汇总后,便可形成内容全面、有力度的财务分析报告。

五、结束语

财务报表的分析内容丰富、方法多样,本文只是初步探讨,单位财务工作者应结合新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要求,对单位的具体实际做出判断,进一步深化分析内容,提升单位财务报表分析内涵,使用分析结果成为提高单位经济管理水平的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段建丽.从财务报表的资金结构中分析某医院经济运营状况[J].中国卫生经济,2014,18,(5).

第6篇:财务分析制度范文

一、新旧会计制度的区别

(一)不同的适用范围

新会计制度突破了行业界限,在全国有着统一的核算制度,使所有行业有一致的会计信息口径,有利于所有行业间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总结。旧会计制度在不同行业间有着不同的会计制度,致使不同行业出现不一致的会计信息口径,没有可比性。

(二)新会计制度对实质形式进行了补充

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很可能会出现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不一致现象。如:对固定资产进行融资租入时,在没到租期前,从法律形式方面考虑,所有权依旧不属于承租者,但要从经济实质方面考虑,与固定资产有关的风险和收益属于承租者,承租者可以对固定资产进行控制,且一定要将其看做为自己的固定资产,一同进行计提折旧。而旧会计制度没有明确实质重过形式的原则。

二、企业新会计制度主要的改革内容

比较企业新旧会计制度,会发现有很多的变化,此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会计方面,例如:财务报表形式方面、会计基础方面、会计科目方面等。其一,要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将独立账目和会计系统合并统一,同时应用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的摊销,促使财务报表与企业净资产的具体情况相符合;其二,会计计价标准都应用了权责发生制度,但是旧会计制度只有经营性的业务,没有使用收付实现制;其三,企业新会计制度在会计核算内容中新添了政府收支分类、工资补贴、国库支付等有关内容;其四,企业新会计制度从新调整和设置了会计科目中的收入和支出分类,将企业所有资金走向清楚的反映出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科目混淆现象的出现;其五,对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现金流量、收入费用、预算收支等报表进行了明确规定,并根据新会计制度对表中项目进行设计,使企业报表体系更加的完整。

三、企业新会计制度体现了财务管理的职能

(一)企业没有完善的财务风险评估体系

财务风险是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的,因此就需要企业做好风险评估工作。如果企业没有做好风险评估就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行,甚至有的企业会因此而破产。目前我国企业想要在市场中占据一定地位,就需要懂得怎样避免企业运营风险的发生,在此基础上将企业带到发展的道路上去。任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财务风险,而在推行新会计制度的过程中,企业必须建立评估财务风险的体系,促进企业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能够不受财务风险所影响,推动企业持续的向前发展。

(二)财务管理方面没有合理的控制体系

新会计制度下企业财务中的离不开财务处理,可以有效促进企业落实其他制度。一个企业应用的控制体系是否完整,在市场竞争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可以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可是现在我国很多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不够完善,部分企业仍然使用传统的财务管理体系,其中还有很多漏洞存在。而国外的一些企业却有着较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导致国内外企业管理方面有着很大的差距。例如:在我国部分企业财务报表评估时系统不够科学,致使报表数据不真实,导致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三)部分企业有着较为落后的财务管理思想

国外有部分大型企业,他们有着最新的管理观念,其管理观念就是实现企业长久发展。而在国内却不具备这种思想观念,特别是在一些小企业当中,有着较为落后的管理观念以及企业运行模式。其中还存在很多小型企业只是一味的追求短期利益,没有建立长远的发展目标。这种落后的观念在目前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中没有立足之地,并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根据目前市场经济发展情况,企业应该将知识和财务两种资本进行有效融合,同时还要融合企业短期和长远两方面利益,使企业中的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能够达到最佳配置,除此之外,还要处理好企业职工与企业自身利益间的关系。

四、建立与企业新会计制度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体系

在新会计颁布之后,各大企业怎样才能够在这种背景下长远发展,这是所有企业所关注的重点问题,笔者对上述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企业财务管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应用现代化技术构建财务管理模式

利用现代化技术对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构建期间,要以现代的信息技术作为核心支撑。所以,企业要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平台的构建水平,方便企业开展对基础项目的考核和监督,并准确的分析有关数据,使最后确定的财务数据既准确又真实。同时,企业还要利用财务信息平台建立业绩预算财务控制系统、分级管控系统、目标管控系统等,应用这些系统促进企业将现金流和业务流进行融合,避免因信息原因而导致各类问题的发生。

(二)更新财务管理的思想和观念

在企业中实施新会计管理制度过程中,为企业提供了新的财务管理理念和方法。因此,企业要对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加强重视,希望在其推动下企业能够得到持续的发展。其一,企业一定要将旧的财务管理思路全部清除,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革新管理理念,创建新的管理方式;其二,企业要充分挖掘工作人员所具体的财务管理能力,制定健全的人才培养计划,从而在优秀员工的带领下促使企业快速向前发展。除此之外,企业还要鼓励工作人员主动学习新会计制度,提升自己的财务管理能力。笔者认为,企业聘用财务管理人员的条件一定要严格,要多方面考核和评估财务人员的资质,在必要情况下还可以提高财务人员的选择条件,同时还要对那些业务能力强,素质高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工作调整,将他们放在适合的工作岗位之上,以提高工作质量。

(三)构建完善的财务控制体系

企业想要持续发展,就要在具备综合型人才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财务控制体系。企业在建立财务控制体系时,财务工作人员一定要重视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将其作为财务处理的标准。一般情况下,财务管理体系由两方面内容组成,分别为财务分析系统、财务信息系统。财务分析系统就是对收集的财务信息进行分析,从而保证企业能够获得准确的数据信息。财务信息系统就是对会计信息数据进行构建,将所有信息进行分类存储,这样可以保证企业顺利完成财务工作。所以,企业一定要将上述财务系统充分完善,这样建立起来的财务控制系统才会更加完善。同时,企业还需要建立健全的财务监督系统,落实财务监督体系工作,最后提供给企业可靠、真实的数据。

五、结语

第7篇:财务分析制度范文

关键词:会计制度;财务管理;管理目标;创新

一、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模式

1.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更多地运用于中小型企业管理中,管理人员需要保证对企业财务的控制与掌握。而在大型企业中,分公司或不同级别的管理人员拥有的自主财务控制权比较有限,大部分都会受总公司的限制。采用这种管理模式,能够明显地看出总部对整个集团财务的直接控制与管理。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分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抓住市场机遇,发展速度较慢,这也是这一管理模式的特征之一。该管理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其具有高度的统一性,能够更加便捷地对整个集团进行财务管理与控制。2.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与集权式管理最大的不同,即财务决策权力的不同。各分公司拥有一定的自主决策权,并且同级分公司之间的决策互不干扰,总部对各分区的管理也相对比较宽松。从目前来看,分公司的决策权力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参与重大决策的人员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市场竞争以及政策环境等因素进行财务分配。这种管理模式由于出现决策权力的制衡,是许多企业管理层希望实现的管理模式。对于管理人员来说,采取这种管理模式能够对分公司实现更加灵活、科学的管理,可以充分发挥分区管理人员的自主管理能力,进而保持企业的活力,促进管理人员的创新。

二、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

1.对财务管理理念的影响。在新的政策环境下,财务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价值利用的最大化,新的会计制度促使财务管理具有更强的实践性,是我国发展中的财务管理理念的充分体现。例如,在新的会计制度中,对财务报表以及相关报告等都有更加明确的规定与要求,对会计信息与数据也进行了多个层面地分析。同时,新政策对企业员工福利以及相关补贴等都做出了一定的调整与改进,在保证企业、相关部门以及员工不同主体利益的同时,实现对价值的合理分配,进而促进企业实现对资产与价值的充分利用。2.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在会计管理理论中,企业财务控制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利益最大化的实现,包括价值、资产以及利益相关者资产的最大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管理理念与财务控制也在不断完善与创新。从目前来看,我国的企业数量在不断增加,新的政策倡导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将价值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包括企业研发费用的资本化等方面,这些内容的强调都是财务管理实现科学发展与创新的重要体现。此外,新的政策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制定需要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3.对财务风险控制的影响。新的政策环境下,企业对财务风险的控制也发生了一定的调整与改进。新政策对资产减值相关事项做出了明确规定与要求,进而促使企业自身的权益以及相关部门等其他主体的利益得到保障,促使企业强化其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另外,新政策的实施也是我国财务制度不断国际化和现代化趋势的体现,是我国财政制度逐步完善的体现。在企业具体的财务管理过程中,不论具体收益与损失的比例是否合理,都要求企业进行反复确认,这样一来,极易造成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增加。

三、当前财务管理模式中的不足

1.部分传统管理理念适应能力较弱。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除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之外,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的选择也十分关键。在早期的企业发展中,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企业竞争实力的不断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企业发展阶段的不同以及市场竞争的变化,许多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市场竞争与政策环境,例如传统以人为本的管理已经难以在企业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且,由于政策环境的不同,企业对管理理念改进与调整的要求日益强烈,这不仅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推动我国财务管理理念不断完善与创新的重要方式。财务管理不能只关注企业的眼前利益,还需要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与财务风险等。2.会计档案管理有待完善。智能化管理与操作已经成为企业会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想促进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首先需要对计算机操作等内容进行明确,以保证财务管理能够迅速适应新的政策环境与市场发展。但在实际管理中,许多传统企业仍旧采用比较古老的管理办法或记账方式,这样的管理方法不仅管理效率难以提升,相关数据和档案的保存也具有一定的难度。一旦档案发生遗失或被盗窃,极难迅速找回,最终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所以,为了适应新的政策环境与市场发展,企业的会计档案管理应不断进行完善与强化,以在适应新的政策环境的同时,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与控制的水平,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实现。3.财务管理内容不够完善。财务管理内容不够完善主要包括管理内容完善度的不足以及对相关事项的控制力度不足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企业日常管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即财务管理与控制。在传统的会计制度环境下,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都存在一定的固有问题,由于企业内部相关制度内容的缺乏或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使得财务管理内容始终难以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在企业日常发展过程中,内部管理的相关制度与体系等因素,都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密切地联系,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的政策环境下,企业需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关制度与管理内容进行调整,以充分发挥管理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四、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模式的调整策略

1.强调对财务风险的控制。要想促使财务管理工作在新的政策环境下充分发挥作用,强调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十分重要。首先,需要对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和转回等在股价上升时的损失明确。可以说,这是新政策的一个重要的创新,也是财务管理强化风险控制的重要途径,这一工作是许多企业需要进行的调整之一。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只有强调对风险的控制,才能有效提高企业对财务风险的管理能力。并且,在新的政策环境下,企业发展方向与策略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通过对财务风险控制的加强,能够促进会计制度与国际相关标准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沟通。也可以说,强调对风险的控制,也是对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完善与补充,并推动了我国财务管理的逐步发展和创新。总之,只有强调企业对财务风险的控制,才能促使管理人员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与效率,最终推进财务管理模式的不断完善。2.完善财务信息系统管理。与传统会计制度相比,新制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会计账户、报表结构以及工作效率的提升方面。因此,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与控制的过程中,例如在做减值时,能够直接借助相关应用程序或已经比较完善的智能化功能进行代劳,进而节省人力资源成本,进而有效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企业在日常运行与管理中,采用信息系统管理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财务控制的可靠性与科学性,即通过对财务工作的公开与透明,来实现管理效率与水平的提升。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价值的同时,也是新的市场商机的体现。因此,相关的应用程序管理程序开发企业或科研人员,应不断对管理系统进行完善和创新,以保证该系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运用要求,充分发挥该系统在财务管理与控制中的作用,促使财务管理模式的多样化发展。3.明确财务管理工作目标。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包容性的提高,我国大多数企业都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制定的财务管理目标也以企业在该阶段的发展目标为主要依据。要想有效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需明确在新的政策环境下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只有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促进管理理念的创新以及管理技术的开发,才能充分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新的政策环境下,企业的发展速度与要求也有所变化,所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当前的制度要求,制定适合企业现阶段发展的工作目标,才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充分发挥财务控制价值的重要方法。同时,这也意味着知识资产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企业明确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五、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新会计制度不同以往,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智能化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使传统财务管理中的部分理念得到改进与调整。通过强化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完善财务信息系统的管理以及明确财务管理工作目标等方式,从不同层面提出了财务管理工作对新政策环境的适应建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充分发挥其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晓霞.新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31-32.

[2]石龙.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模式分析[J].电子制作,2014,(17):292.

第8篇:财务分析制度范文

【关键词】 科学事业单位; 财务制度; 财务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科技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完善,以及科学事业单位机构体制的变革,2012年12月28日,财政部、科技部印发了新的《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这是自1997年《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旧《制度》)以来,国家在科学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作出的重大突破,在提升科学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质量、加强科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职能方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比旧《制度》,新《制度》在指导思想、内容框架、规范程度等方面有较大的突破。

一、指导思想的转变

旧《制度》第一章第一条指出:“为贯彻《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范科学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特制定本制度。”指导思想非常明确,即“规范会计核算,做好会计基础工作”。内容共分为七章,含总则、资产计价的一般原则、收入确认原则、支出及内部成本费用核算原则、会计科目及使用说明、会计报表和附则。重点在于如何规范设置会计机构、建立会计账簿、理解和运用会计科目等具体会计核算方面的规定,进一步贯彻了规范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

新《制度》第一章第一条明确指出“为了进一步规范科学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科技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国家有关法律制度,结合科学事业单位特点,制定本制度。”主要指导思想转变为“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财务效益”。内容共分为十三章,含总则、单位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结转和结余管理、专用基金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内部成本费用管理、财务清算、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财务监督及附则,每条每款均围绕“管理”二字展开,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以上指导思想的转变是基于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旧《制度》部分内容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需要依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结合科学事业单位实际,作出重大改进。

二、内容框架的拓展

新《制度》对原有制度的内容框架进行了修正和拓展,如会计主体、制度目的的拓展,并增加了原有制度中缺失的内容,如会计核算体系的界定、基建会计制度适用问题,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等,使得财务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更能体现“会计作为一门经营管理工具”的职能。

(一)适用会计主体的拓展

旧《制度》适用主体为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国有科学事业单位,对主体的性质进行了明确限定,将集体的、民营的以及合资的事业单位排除在了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之外,适用范围有限,不利于规范具有相同核算规律的所有科学事业单位的经济行为。

新《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科学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打破了原有制度的种种限制,顺应了现行科学事业单位资金来源渠道日趋多样化,经济成分日趋多元化的趋势,使财务制度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姿态,在更大的社会领域内发挥作用。

(二)制度目的的拓展

旧《制度》制定的目的为“规范科学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内容相对单一,规范层面较低;新《制度》制定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规范科学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科技事业健康发展”,规范内容和规范层次得到提升,更加注重财务管理职能,呈现出多维立体的完整体系,明显实现了由“单一会计核算”到“全方位财务管理”的质的飞跃。

(三)明确了会计核算体系

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归属于预算会计体系,应以预算管理为中心,以科学事业发展为目的,以预算收支核算为重点,旧《制度》中均未涉及这些方面的内容。新《制度》中对于国家预算管理的指导方针、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整体内容、单位预决算的编制程序以及科研项目预算管理等问题均作出了明确规定,这将使科学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更加符合预算会计体系的核算规律。

(四)解决了财务会计与基建会计两张皮问题

原有的财政管理体制下,基建项目全部由上级拨款,基建会计和事业会计之间无核算交集,因此旧《制度》中不包括基本建设的核算内容,基建项目的会计核算一直游离于单位基本会计核算之外。随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基本建设资金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基建会计和事业会计之间有了密切联系,如基建拨款不足,可用自筹资金来弥补;基建项目竣工,需向事业会计交付资产。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分离的核算模式日趋不合时宜。

新《制度》明确指出”科学事业单位基本建设投资的财务管理,应当执行本制度,但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财务管理制度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因此,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的合并核算成为必然趋势,但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五)明确了固定资产折旧问题

由于原有科学事业单位大部分经费来源为国家财政拨款,这部分经费遵循了收付实现制核算原则,因此,未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随着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科学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经费的来源日益多元化,通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真实反映科学事业单位资产净值显得日益重要。新《制度》明确指出科学事业单位应当对固定资产采用平均年限法或者工作量法计提折旧,但固定资产折旧不计入单位支出。这在明确固定资产折旧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兼顾反映了固定资产实际损耗和国家对于科学事业单位的固定投入资本的双重信息。

三、规范程度的延伸

(一)由会计凭证向原始凭证的延伸

旧《制度》重点关注会计核算的载体,如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以及财务报表等,规范的主体为财务人员,新《制度》增加了原始票据管理问题,重点直指虚假票据。这与近年来国家对科研投入的逐步加大,部分科研人员虚假编报科研项目预算,谋取个人私利的社会现象相关联。规范的主体由财务人员扩展至科研人员,实现了规范程度由会计凭证向原始凭证的延伸。

(二)实现了制度更新与公共财政体制改革进程的同步

随着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收支分类为核心的,较为完善的公共财政管理体系。在这方面旧《制度》没有进行规范,因此无法及时、全面、准确地反映这些公共财政改革的新举措和新要求。新《制度》填补了这些方面的空白,对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要求,实现了制度更新与公共财政体制改革进程的同步。

(三)由资金使用过程向资金使用效果的延伸

随着国家及各级政府部门对科学研究投入的增加,科学研究经费的使用和科学研究相关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强对科学研究投入产出绩效的评价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旧《制度》仅限于对资金使用过程的规范,资金使用效果评价方面存在空白。

新《制度》在资金使用效果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即“科学事业单位应当加强支出的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实现了国家科研投入从单纯关注“投入资本”到重点关注“投资收益”的延伸。

(四)会计信息挖掘的延伸

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所需要的财务信息。其中财务报表是反映会计主体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信息披露载体,财务分析报告是对会计报表信息的进一步凝练和具体化。旧《制度》下规范出来的会计信息内容是单一的,层次是肤浅的,不能真正有助于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新《制度》明确了会计报告体系的组成内容以及财务分析的重点和指标体系,以此为依据,科学事业单位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将更加深入和精炼,为推动科学事业单位信息化管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五)会计工作向审计工作的延伸

会计工作规范与否,通常由独立的三方审计机构来评定。近年来,科学事业单位暴露出的科研项目经费使用不规范问题日趋严重,科研经费监管问题日趋重要。新《制度》正式提出了“财务监督”概念,并进一步明确了财务监督的重点难点范围,为科研经费等专项审计工作明确了审计目标,确定了审计重点,以确保审计效果。

总之,在新《制度》指导下,会计核算质量进一步提升,会计传递经济信息的功能日趋强大,财务管理在科学事业单位管理中将发挥战略核心作用。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国家科委.关于印发《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通知[S].1997.

[2] 财政部,科技部.关于印发《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通知[S].2012.

[3] 韩小玲.浅议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进与完善[J].中国农业会计,2009(11):13.

第9篇:财务分析制度范文

关键词:审计独立性 财务报表保险制度新制度经济学

一、现行财务报表审计模式的产生机理及其缺陷分析

现行的财务报表独立审计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委托理论,根据该理论,一个有效的审计委托模式必须明确委托者,被审计者(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以及受托者(会计师事务所)等角色。这些角色相互独立、权责分明是维护企业所有者权益和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当财产所有者无法直接经营其所拥有的财产时,就需要委托经理人员代为经营和管理,这种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便产生了一种委托关系,在这种关系下经营者对所有者承担管理责任。然而两权分离使得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为了减少由此带来的损失,获取真实、可靠的信息,财产的所有者就需要委托独立的第三方(注册会计师)对经理人员的经营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这样便形成了另一种新的委托关系。至此,所有者、管理当局和会计师事务所之间便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的三角契约关系如(图1)。

在这种三角契约关系制度安排中,核心的问题是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问题,即注册会计师必须独立于被审计对象,注册会计师与管理当局之间不能存在利益上的关联。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和本质特征,是审计工作有价值的基础。没有审计独立性就没有审计的权威性,它是审计人员履行社会责任的根本保证。然而在市场经济下,这种形式上看似完善的审计模式,却有其内在的制度缺陷。从制度框架的设定基础上看,现行的财务报表审计委托模式是由公司的财产所有者即股东(组织形式上是股东大会),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管理当局的经营情况进行审计,注册会计师应该是全体股东的人,独立审计是投资人委托社会中介对经理人实施监督的一种权利。但这种权力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上市公司的股权分散,董事会与管理层高度重叠,股东大会难以直接行使审计委托权,便交由股东大会的执行机构董事会来执行。而执行董事却是公司管理人员,这样公司管理层就成为了实际的审计委托人,涉及审计的报酬、内容、续聘等实质问题均由管理层决定(邢小玲,2003)。于是,现行的财务报表审计模式实质上便形成了一种制度缺陷,即由管理层选择注册会计师来监督自己。由于管理层越位以及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注册会计师仅听命于大股东等问题的存在,难以保证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者的真正独立,造成了“独立审计不独立”的尴尬局面。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公司的审计委托权应属于真实会计信息需要者(袁国辉,2003)。在这种情况下,现行财务报表审计模式中的三方契约关系,实质上只剩下两方了――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在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的博弈中,注册会计师明显处于劣势,即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有可能通过对注册会计师的选择权和审计费用的支付,对注册会计师发表何种审计意见施加影响,使其所发表的审计意:见更多地是考虑管理层而非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意愿。由此导致审计独立性名存实亡,审计失败和诉讼事件日益频繁发生,现行的独立审计制度因为这种三角契约关系的存在其作用也受到质疑。

二、财务报表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财务报表保险制度的提出及基本思想美国纽约大学的会计学教授罗恩(Ronen)在2002年提出现行财务报表审计制度中所存在的固有缺陷,在公司假账和注册会计师渎职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由此提出了建立财务报表保险制度(FinancialStatementInsurance,FSl),从源头上增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消除可能导致审计失职的制度基础,从而有效遏制公司的造假行为。罗恩提出:在FSI下上市公司不再直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而是向保险公司投保财务报表保险,由保险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投保的上市公司进行报表审计,“割断”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的依赖,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决定承保金额和保险费率。对因为财务报表的不实陈述或漏报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由保险公司负责向投资者进行赔偿(设定一定的免赔额)。这一新制度设计一经问世,立即引起会计、审计学界的强烈反响。罗恩提出的FSI新型的制度,把现行审计制度中存在的三角型契约关系改变为四方契约关系即所有者与保险公司的保险契约关系、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委托经营契约关系、保险公司与会计事务所之间的审计契约关系以及审计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审计契约关系如(图2)。

FSI的基本流程是:首先,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向股东大会提交自己的投保计划,由股东大会投票决定是否向保险公司投保某一金额的财务报表保险。如果股东大会投票通过,则委托公司董事会向保险公司提出保险要约。其次,保险公司对投保公司进行风险评估。评估项目包括投保公司所在行业的状况、市场竞争力、经营理念、内部控制制度、重大管理和会计政策等,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接受该投保要约。第三,如果保险公司接受保险要约,便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向上市公司提交投保建议书,其内容应包括投保额、投保费率、最高投保金额、保险范围以及免赔金额等。第四,如果上市公司同意投保建议书,则由保险公司来聘请相应的审计人员和会计师事务所对投保公司管理当局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第五,受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对投保公司管理当局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依法出具相应的审计报告。如果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是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则保险公司同意承保并向投保公司签发保单;如果出具的是非标准审计意见报告,保险公司将与投保公司重新商议保单条款(增加保险费用或缩小保险范围)或者拒绝承保。最后,如果发生保险意外,则由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约定对投保公司进行理赔。FSI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在这种新的制度安排下,上市公司向商业保险公司购买财务报表保险,一旦投资者发现财务报表作假,便可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为了降低经营风险,势必需要聘请注册会计师来对拟投保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严格审计,并参考审计意见确定保险费金额及保险赔偿金额。公司应当在公布财务报表的同时披露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以及可以获得的保险赔偿金额以及为此支付的保险费金额,投资者便可依据审计意见及保险赔偿金额的多少,判断哪些股票更可信,以及哪些公司更值得信赖。这种新制度也改变了现行财务报表审计模式中的委托关系,使会计师事务所不再与上市公司存在直接的经济利益关联,注册会计师执业的独立性不受经济利益的影响(易琮,2004)。它利用了再保险的原理和市场化运作机制,通过环环相扣的利益关系最大化了舞弊和疏忽的成本。从宏观上看,其将保险业引入会计师事务所,壮大了其经济背景,使会计师事务所的弱势地位有所改善。保险业本身的社会信誉也可使投资者对事务所更有信心。

(二)关于FSI制度在我国可行性问题的争论目前这种新制度还处于理论探讨阶段,罗恩提出FSI是针对现行审计制度存在

缺陷的一种思考,指出该制度建立在证券市场处于次强势的基础上,同时依赖于规范的保险业和完善的法律法规。目前关于对FSI的评价和介绍国内有不同的观点:袁建国(2005)认为,在我国建立FSI,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存在的审计独立性问题,实现风险转移,有效地保障投资者的利益,促使上市公司提高财务报表的质量,其深远影响不会止于证券市场的运行质量和投资者的信心恢复,更会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重要制度创新。连宏彬(2004)认为,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和保险公司作为直接利益相关者,都会有动机进行FSI的创新。而李志刚(2005)则对这一制度创新的可行性表示怀疑,认为FSl可能无法提高我国审计师的独立性,FSI可能导致审计质量下降,FSI可能‘保’不了‘险’,朱同明(2006)从我国的法律环境、保险市场和独立审计服务市场的实际情况分析,认为开展FSI可能面临多重障碍,包括法律障碍、市场障碍、保险机构自身的障碍及公平求偿问题等。

三、财务报表保险制度的思考

斯诺认为,制度之所以至关重要,是因为它是决定一个社会经济绩效最重要的因素,一项新制度的设立和推行,往往取决于该制度能否取得较以往旧制度更高的效益。新制度FSI在理论上是成功的:首先,在特定的投保额和保费下,保险公司的目标是尽量减少财务报表失实而造成的诉讼损失,其目标和利益与所有者是一致的;其次,审计者的利益和保险公司是一致的,通过把对审计人员选聘的权力和支付报酬的义务转移给保险公司,FSI减轻了审计人员的内在利益冲突,使审计人员独立于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审计独立性大为增强,审计人员会更注重审计报告的质量,使审计活动更加有效,从而也间接地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再次,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质量是通过投保额和保费率的高低决定的,同一投保额时,保费率越低,财务报表质量越高,同样,同一保费率时,投保额越高,财务报表质量越高。公司的股价受其影响随其变化而进行调整,那些投保额低、保费率高的公司的股价将下调,这就给公司管理层提高财务报表质量反映真实经营情况带来内在激励和外在压力。由此,FSI将会导致更少的信息扭曲、更少的诉讼以及更少的股东损失。但这项新制度能否在实务中取得高于现行审计制度的效益,还有待于实践的论证和试验。即使在新制度运行的基础条件(证券市场的次强势、比较规范的保险业、完善的法律法规)都具备时,现行审计制度中的三角契约关系变为新制度中四方契约关系,公司的经营者对审计人的审计独立性因支付审计费用而影响审计独立性。新制度中审计人的审计费用改为由保险公司支付,向保险公司报告被审计公司的财务报表的情况,审计人与被审计公司的关系是单纯的审计与被审计关系,不存在经济关系,可以说审计的独立性较现行审计制度中的有增强的趋势,原来的这种经济关系被转移到保险公司和审计人之间,这时影响审计独立性的因素仍然存在。审计人的审计独立性是否可以真正得以提高,需要怎么改变;保险公司对聘请审计人并支付审计费用的垄断性将增加我们担忧;投资者对保险公司应该持怎样的信任程度,保险公司和上市公司之间的保额该如何确定;上市公司、保险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三者是否会出现现行制度中的合谋现象,如出现应该怎样解决;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和保险公司之间总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新制度FSI能否将它们之间的联系分开,这仍是一系列没解决的问题。

由此可知:如果希望FSI变成现实还需要相关的配套制度,在新制度FSI不适应我国现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对其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措施进行改革和完善,对三角契约关系中涉及的各方分别对其约束条件不完备处进行完善达到同样的结果,如对企业公司要加强公司治理结构规则的补充和执行力度,设立审计委员会加大对审计造假的惩治力度和监管力度;对会计师事务所可以通过促进合并、增大规模,规范会计师事务所的收费标准并严格执行,减少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恶性价格竞争,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明确其审计责任;不断完善涉及民事纠纷赔偿责任的法律法规,加大对违反审计规则,合谋造假的事务给予重惩,提高造假成本,进而增强审计独立性。

新制度FSI在我国能否从理论转变为现实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但无论是实行新制度还是运行现在的审计制度,我国的相关制度和措施都存在不足。随着经济形式的发展,现行的审计制度也是在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以后,所有者和经营者为解决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降低经营者的责任而外聘相对双方中立的第三者――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相对现在的股份公司的大量出现,所有者的分散程度大,出现了“内部人控制”现象丽使审计独立性减低,这是在新的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现行审计制度仍具有可行性、具有有效性。FSI是一种有借鉴意义的方案,虽然其并不能直接应用于我国审计体制改革中,但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论证新制度FSI可行性时,首先是把相关配套措施提高到与之相匹配的水平,以利于我国现行制度向新制度过渡时的顺利进行。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