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安全分析制度精选(九篇)

2024-03-07 14:1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安全分析制度范文

2008年由三鹿奶粉“三氯氰胺事件”掀起的食品安全风波,于2009年法院宣布三鹿集团的破产后事件得以终止,但法律意义上的终止并不代表该事件的真正结束,受害儿童及家属仍处于巨额的治疗费用无处索赔的窘境[1]。2009年,我国通过了《食品安全法》,其中有规定:凡是违反相关法律规定造成人身、财产安全的,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必须向消费者索赔损失,消费者也可以向生产商或销售者要求支付高出原价额十倍的赔偿金。这一规定仅增加了食品生产者和销售者的生产成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受害儿童的问题,因此,可以说这在法律意义上也无法真正解决上述问题。三氯氰胺事件给人们敲响了警钟,近两年,面对一次又一次的食品安全事故,政府依旧处于束手无策的状态,就会遭受巨大的信任危机和社会压力。

2 食品安全强制责任保险的路径选择

首先从被保险人食品经营者的角度分析,目前我国从事食品经营的商家规模较小,资金有限,销售和利润都不高,多数是产品销售区域较小的小企业,稳定性较差,因此,企业在投保产品保险明显就会增加其生产经营的成本,从短期利益的获取来看就不具有任何益处,这就造成了小企业以为这一行为是在为大企业买单的想法,若采取自愿投保的方式,就会出现投保的积极性不高的现象,无人参与保险。再从食品安全事故的特殊性角度分析,食品行业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机率很小,小事故的频率较高,而发生小事故时,一些小企业往往会考虑高额的诉讼成本而采取向受害者索赔的方式加以解决,凭借个人力量在付出小成本的情况下就业可以解决;发生大事故时,由于生产规模和销售范围均有限的小企业发生机率小于大企业,大事故产生的索赔责任通常都高于企业的资产和个人资产,该种情况下选择赔偿责任已经难以为其规避风险提供有效的激励[2],一旦发生潜在加害人的资产不足以应对食品安全引发的损失,出于对风险的排斥和厌恶,潜在的加害人通常不会主动购买保险,因此责任保险具有强制性的特点。再从保险公司方面来看,商业保险都是以营利为直接目的,而责任保险却不同于商业保险,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一种主要以维护公共利益的保护促使社会更加稳定、公正的保险制度,其设立遵循了国际惯例保险费率的设定不盈不亏的一般原则。通常市场上的保险公司以商业个体的存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责任保险的设立并不能带来收益,反而会使其承担一定的风险,因此,从责任保险的自身性质考虑也有强制性购买的必要。

3 食品安全强制责任保险的内容

3.1 投保人范围

投保人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在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必须投保进行试点,再逐渐扩展。首先,需要影响力大、规模大的企业参保,这些企业相比小企业在处理各种食品安全事故时所需的成本较高,因此,他们更愿意参保。其次,食品安全强制责任保险属于一种新型险种,国外也很少有参照,没有足够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选择数量少且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较高的企业参保,可以有助于保险公司在短时间内集中力量构建较完善的风险控制和理赔体系。选择大中型企业进行试点,具有较好的示范效果,更能获取公众信任。最后,由于近几年大型企业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较多,给无数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对政府公信力也受到较大的影响,更严重的是引发的全民对食品行业的信任危机,以大中型企业为示范,更能有效地重塑消费者对食品行业以及政府的信任。

3.2 保险责任范围

根据保险的原理,从经营效益和风险控制来看,保险公司通常把投保人的重大过失、违法行为以及故意行为排除在保险范围以外,以此预防道德危险的发生。在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中也有这样的范围规定,缺失能够有效规避风险,但在轻质责任保险中,不仅需要分担投保人的责任风险,更在于对事故受害人的积极保护,最终实现社会的分配正义。

3.3 保险赔偿

3.3.1 赔偿限额

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保险公司作为事故处理的中间者,往往不会愿意冒险承保,即使是强制保险,法律也不应该将巨大风险强加在保险公司,即便保险公司愿意承担风险,也需要收取巨额费用,这会影响投保人的积极性。因此,承保人需要设定固定限额,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原则上设限,限额越高,保险费也就越高。

3.3.2 保险费率

强制保险主要出于公众利于维护社会正义为目的而设立的,其保险原则应根据国际惯例遵循不盈不利的原则。参照国内外产品责任险的费率厘定标准[3],主要从这几方面考虑厘定费率:(1)产品性质和对人体危害的程度。(2)产品的销售量和销售额。(3)产品的销售范围。(4)产品制造者的技术管理水平。(5)投保产品以往的事故发生率和赔偿金额。(6)赔偿限额的高低。厘定费率并非一成不变,保险公司应根据各项因素的变化灵活调整费率。

第2篇:安全分析制度范文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力调度;安全控制;电网运行

1中国电网调度现状

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两家电网公司为国电电网和南方电网公司,两公司均遵循“统一调度、分级管理、分层控制”的调度管理原则,独立收集不同等级的调度信息,并根据级别的高低和相应顺序进行传输,下达调度指令,因为级别不同,不同调度系统也存在明显差异。根据实际情况,可将中国的调度管理系统划分为几个等级,分别为国调、网调、省调、市调、县调等[1],其调度中心均具备变电站和发电厂,共同组成电网系统。中国调度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电力调度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有效预测电网潜在风险,加强对风险的控制,消除风险。现如今中国电网规模越来越大,对电网安全性、稳定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也导致电力调度工作难度系数增加,电力调度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刻不容缓,同时也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电网出现故障,工作人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下达相应的指令,以防事故扩大。所以,电力调度工作对电力系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加强对其安全控制的重视,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2电力调度中存在的风险

2.1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风险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网调度的时效性,应使其具有一定的灵敏度,确保操作的实地性和准确性,但是仅仅依靠人力无法完成这些,所以中国开始广泛使用调度系统。如果该系统相对完善,便能够完成工作目标,提高采集电网多项参数的效率,做好监控工作。并且能够对电力调度主网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行有效处理,具有自动化优势,或者及时发送警报,为工作人员展开工作提供信息。但是该系统尚未发展完善,仍存在一定的隐患和漏洞,主要包括如下几点:①系统自身存在一定的缺陷问题。调度自动化系统属于一种人工开发系统,因此,系统内硬件及软件均可能具有一定的缺陷,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参数不符或者不准确的情况;在安装和测试的过程中形成误差,如果采集数据较多则会严重影响系统运行的流畅性,无法对各种信息进行有效分类,对系统的性能产生严重影响;信息的传输通道受阻,发生严重堵塞,传达指令不通畅,对工作效率产生较大的影响;使用设备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增加,设备极可能发生老化故障,影响其正常使用,导致其不符合电力调度的需求[2]。②外界环境因素。时效性、灵活性是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特点,因此对相关设备的外部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但是电网系统中使用设备类型较多,设备布置密集,导致诸多设备的运行环境其实不符合运行要求,其功能和质量势必受到影响。当处于供电中断状态时,若想确保该系统正常运转,则需要将不间断电源(UPS)配置在系统内部,将其作为断电的紧急电源。但是当下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电源维护管理工作并不完善,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保障UPS的可靠性,这也导致电力调度主网运行存在很多难以确定的因素。除此之外,调度自动化系统具有信息交互的特点,每时每刻都需要接受和传递信息,因此确保信息传输的稳定性、安全性十分重要,如果发生病毒入侵或者网络攻击等不良情况,则会严重影响系统整体性能,使电网系统的功能无法有效发挥[3]。

2.2工作人员及系统管理存在的不足

电网调度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认真的工作态度,深化职责意识,电力调度的工作流程较为复杂,工作人员操作前需要提前备案,保证开的工作票及操作票有效,根据相应的流程展开工作,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对工作质量有决定性影响。分析现状发现,仍有一些工作人员态度不佳,可能导致操作失误或者指令传达错误,不但对电网的运行产生影响,还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智能电网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也促进着电网现代化的发展,现如今,智能设备及管理系统类型繁多,但是调度管理系统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虽然引进新型先进设备作用明显,能够有效提高电力调度工作的整体质量及效率,但是也可能使相关部门忽视管理,认为先进设备便能够解决一切问题,这一想法是不正确的。调度管理部门应该紧跟时展的步伐,提高工作人员应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工作人员的信息和责任意识,从设备、人员等多方面,保证电力调度主网稳定运行。

3电力调度主网运行中的安全控制措施

3.1优化和完善调度自动化系统

完善的调度自动化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主要为信息收集和命令执行系统、信息传输系统、信息处理及控制系统以及人机联系系统等,应该保证其具有良好的时效性、可靠性、精确性。调度自动化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种新型概念被电力系统广泛应用,如能量管理系统(EMS)。从宏观角度分析该系统是以调度自动化系统和电力公司信息系统结合所形成的新型系统。相较于调度自动化系统,该系统的功能更加完善,主要功能包括信息收集、安全监控、自动化发电控制、经济调度控制、电力网络有效分析、发电计划以及调度员培训模拟等[2]。合理使用该系统有助于保证电力调度主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3.2建立培训机制,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调度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对电力调度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较大的影响,电力调度对电网运行至关重要,也是保证电力调度主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部分。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责任意识,并且加强学习相关专业知识,能够适应现代化、智能化设备带来的挑战和便利。同时电力公司应建立相应的培训机制,通过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强化队伍建设。

3.3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监督管理工作不应该流于形式,电力公司需要加强对各个步骤的检查和监督,通过有效严格地监管保证电力调度主网的安全控制,深化各个岗位的职责,优化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健全问责机制,保证责任能够细化到每一个工作人员,进而提高其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防止工作人员出现操作失误对电力调度主网运行产生不良影响。

第3篇:安全分析制度范文

关键词:电气化铁路设备;安全管理;供电系统;操作安全管理;防雷安全管理

在各分公司、项目部安全管理意识增加中,应做好落实“安全生产法”,夯实安全管理工作基础。为此,必须认真执行各项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在电气化铁路设备安全管理中,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新设备的涌现,也为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基础。作为电气化铁路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及完善,不仅可以对管理水平进行有效提升,还可以为单位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必须对管理中各个环节及各个部门进行全方位地管控,确保安全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交通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1 电气化铁路设备供电系统安全管理

保证铁路运输通畅及优质不间断向电力机车进行动力提供是牵引供电系统的主要任务,作为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设备,接触网设备维修不仅是保证电气化铁路运输正常运行的基础,同时还起到节约铁路企业经营成本的重要方式。如武汉供电段2006年全段发生牵引供电类故障的主要有30件,其中29件为接触网故障,只有1件为变电故障,故障总停时1101分。接触网故障中29件,供电总中断时长为1089分,每件平均停时37.6分。由此可见,供电系统故障中接触网故障是其主要故障因素。如故障出现在电气化牵引供电系统中将对整个列车运行的安全性造成极大影响,进而扰乱电气化铁路的运输秩序,如高速电气化铁路行驶速度大于200Km/h,其出现任何故障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给国家、企业及人民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为此,必须完善电气化铁路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培训力度。对电气牵引供电系统安全管理加以重视,确保电气化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电气化铁路设备操作安全管理

严格遵循国铁相关安全管理规定,并与铁运公司具体情况相结合,加强电气化设备安全管理,是确保电气化铁路沿线相关人员电气化安全与避免触电伤亡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应遵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行安全管理,要求电气化铁路设备操作人员严格执行此方针规定。如管理不到位,违章操作,如出现安全事故,应遵循《铁路交通事故处理规则》对相应站段、科室等相关负责人进行处罚。安全管理工作中,应进行安全监察部门的设置,对电气化设备操作规章与相关知识进行有效宣传,在加大设备安全管理力度的同时,加大电气化铁路设备操作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员工准入标准,确保其考核成绩合格后,才能上岗作业。在电气化铁路设备操作中,专业人员必须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劳动保护用品及生产用具的正确佩戴及使用,必须选用专人对绝缘防护用品与生产用具加以保管,应用前期严格遵循相关检验检测制度对其质量进行详细检查,一般情况下,半年检查一次,并进行档案的建立,确保记录信息的真实性。

3 铁路信号电气化设备防雷安全管理

直击雷、感应雷及传导雷是铁路信号电气化设备遭遇雷击与过电流的主要类型。电气化设备自身电磁兼容性必须与相关规定要求相符合,综合整治铁路信号防雷的选用为通过等电位接连,促使过电压最快速度地向大地泄漏,进而对设备进行保护。选用法拉第笼的方式对信号机械室建筑物进行电磁屏蔽,屋顶避雷网、避雷带、引下线及接地系统是法拉第笼的主要组成成分。为提高防雷安全管理水平,应在信号机房建筑物一侧每隔2到3米,选用裸铜线,其面积为50平方毫米,连接环形接地装置,分别在两端进行两次连接,在贯通地线设置区段,站内各种室外信号设备的各种地线应就近连接贯通地线。

4 完善电气化铁路设备安全管理体系

(1)各单位、项目部应对电气化铁路设备安全管理进行充分认识与了解,在思想认识与责任意识提高的同时,应对设备安全管理各项工作加以规范。同时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小组的建立,加强组织领导及相关责任落实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电气化铁路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中,应与企业实际情况充分结合,针对各种设备使用情况,进行铁路设备检验验收、操作使用、检查维修、应急处理等制度的制定。在岗位职责与工作内容明确的基础上,进行电气化铁路设备档案管理制度的制订,并指派专业人员进行管理。

(2)为确保电气化铁路设备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应加强信息化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安全管理水平,如生产信息日报系统、设备缺陷收集系统与安全问题库的管理系统等,进而达到设备管理安全性提升的目的。为确保电气化铁路设备的正常运行,可以选用远动视频设备进行管理,同时还可以进行接地电阻测试仪、红外测温仪及红外成像仪等检测工具的设置,对设备的检测水平与正常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3)为确保电气化铁路设备的安全性,应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为此必须确保相关人员安全意识的提升,树立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管理制度进行充分完善。首先,在安全管理中人员监督检查行为的实施,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处理。在人员考核中,应按照相关标准,定期对人员实施考核,这样可以对人员的责任心进行有效提升,在预防设备问题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其次,在确保系统运行安全性及稳定性中人员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可以提高设备运行检测质量,在相关培训计划制定中,必须做好专题培训和综合培训,全面检测系统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提升电气化铁路设备安全管理水平。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气化铁路设备管理中安全管理尤为重要,是单位生存、发展的重要动力。在电气化铁路设备管理中其安全管理效果是否良好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及交通运行的安全性。通过安全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可以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交通的安全运行。

第4篇:安全分析制度范文

关键词:燃气管线;管线工程;安全管理;管理制度

燃气具有易燃、易爆特点,所以在管线工程施工中存在一定危险性,一旦诱发安全事故,往往危害范围广,救援难度大,将直接威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当前燃气应用度非常高,涉及现代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燃气泄露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亡的新闻事件时有发生,加强燃气管线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势在必行。然而,就目前来看很多燃气管线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制度存在问题,缺乏规范性、可操作性、合理性、针对性,不能为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支持,造成安全管理有效性差,无法获得预期管理效益。

1燃气管线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制度创新的意义

燃气被誉为世界三大能源之一,对经济发展建设,科学技术进步起着积极作用,在能源领域占据重要位置,不论日常生活,还是工业生产都对其进行了应用,是家庭、国家、国际上都需求的资源,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百分之二十。现如今燃气用户越来越多,燃气管线建设变得至关重要。近些年来,随着燃气需求量的不断增长,燃气管道工程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加强安全管理成为燃气管线工程项目建设的首要任务。倘若在施工阶段存在问题,必然带来安全隐患[1]。燃气泄露后空气中燃气浓度超标,不仅会造成呼吸困难、头痛、眩晕、意识模糊,重则会造成窒息,导致死亡。甚至更会引起爆炸,且爆炸后释放热量大、火焰传播速度快,很难扑救。例如:二零一四年九月,岳阳市桥西园路某居民楼,发生天然气泄露,一家四口,三人死亡;二零一五年,七月三日,郑州高新区梧桐街与银平陆交汇处,发生燃气爆炸,造成十五人死亡,四人重伤,房屋严重受损,直接经济损失三百五十六万人民币。然而,当前很多燃气管线工程项目建设中安全管理存在缺失现象,所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目标模糊,权责区分不明确,制度实行力度差,不能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依据,导致安全管理有效性差,无法获得预期管理效益,安全隐患多[2]。为提高燃气使用安全性,降低安全事故率,在燃气管线工程项目建设中,必须加强安全管理,针对工程项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安全管理措施,创新与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2燃气管线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制度的创新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看出燃气管线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与安全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安全是燃气使用的前提。为提高安全管理效能,应积极进行管理管理制度创新,以提高安全管理有效性。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燃气管线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制度的创新:(1)实施责任承包制。想要提高安全管理有效性,确保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力度,必须明确权责,落实责任。当前燃气管线工程安全管理有效性差,就是因为工作权责分散,缺乏相应制约与竞争机制,造成制度实施力度不足。因此,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创新中应实施责任承包制,对安全管理的每一项工作设置工作指标和标准,对安全管理效能发挥进行绩效考核与评价,使安全管理责任得到明确,制定完善工作责任制度,明确责任和约束机制,确保安全管理工作各项任务指标顺利完成,弥补传统安全管理模式的不足,增强相关人员责任心和安全意识。在具体实施中,应建立组织保障体系成立二级推进工作小组,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推进计划,增强安全管理有序性、规范性,使安全管理效能得到最大化发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2)建立现场管理机制。燃气管线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中,现场管理非常重要,明确现场安全管理制度非常重要。因此,应尽快完善工程现场安全管理机制,全面提升现场安全管理水平[3]。在具体工程开展中,应安全管理制度创新应融入“查改并进”原则,设置三级工作小组,一级工作小组安全管理负责监督与评价,二级工作小组负责现场考察,三级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制度和管理措施实施。通过“三级”小组模式,强化制度实施力度,提高工程现场管理能力。(3)构建有效奖惩机制。想要落实安全管理制度,调动安全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离不开明确的奖惩机制。奖惩机制构建既能起到激励作用,也能起到约束作用,能有效提高安全管理效能,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制度创新中要考虑到奖惩问题,应根据燃气工程特点和安全管理需求,构建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有效奖惩机制。在安全管理中要对优秀工作班组进行奖励和鼓励,树立榜样,利用榜样效应营造良好工作氛围,使相关人员能积极配合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而对于一些违规操作的班组及存在缺失的人员给予处罚,将安全管理问题上升的另一个高度,使全体工作人员都能对安全管理问题提高重视,而不是只喊口号不落实工作。

3结束语

燃气能源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工业生产都有着巨大贡献,是现代社会主要能源。但燃气具有易燃、易爆、易扩散的特点,一旦发生泄露,引起火灾或爆炸,后果不堪设想,不仅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会导致人员伤亡的出现。因此,在燃气管线工程项目实施中,必须提高对安全管理的重视,针对燃气工程特点和安全管理需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作者:张佐锋 单位:肥城泰燃天然气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高波,邝婉玲.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工程的管理及安全控制分析[J].湖北燃气工业报,2014(06):10-17.

第5篇:安全分析制度范文

1.1学生的权利、义务

高校虽然有对学生进行安全管理的权利,但学生也有参与制定高校安全管理制度的权利;对于高校的一些处罚行为(比如涉及学籍处分等),学生有申诉的权利;学生还有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比如人格尊严、生命健康、语言自由、通信自由等)。同时,学生有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高校规章制度的义务。

1.2高校的权利、义务

高校学生在高校接受教育,高校有管理学生的权利。倘若学生违反了高校的安全管理制度,情节严重到已经危害到了同学、老师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甚至情节恶劣到达到犯罪程度时,高校就可以根据我国《教育法》视情节的严重程度,对犯错学生进行警告、学分处置、开除学籍,勒令退学等相应处罚。同时,高校在新生入学后,有义务让新生学习、理解、领悟学校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最终明确高校和学生之间的权利关系和义务关系。

1.3高校与学生间存在的权利、义务关系

高校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在学关系的权利关系和义务关系。高校对学生实行安全管理,双方产生的权利关系和义务关系是构成在学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生有严格遵守高校规章制度的义务;高校涉及到学生的基本、重大权益时,要以法律、正当程序和司法救济为管理原则;高校对犯错学生进行处罚,犯错学生有校内诉讼、校外行政诉讼的权利;在教育方面,高校与学生存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而学生除了受高校管理和教育外,两者之间还存在一种属于日常管理的关系。例如,学生在高校餐厅内吃饭、在高校超市内购物等都不是受管理者、受教育者的身份,那么双方之间就是平等的关系。

1.4政府与学生、高校间存在的关系

我国各高校对学生进行安全管理,相关政府部门起到监督的作用。政府作为行政主体可以采取具体行政行为、事实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等相应方式对高校实施监管权,以此来保障各高校工作的安全顺利开展。而高校则有积极响应政府监管的义务。例如,消防部门有权利对各高校的校园消防安全状况实行检查指导;高校的行政主体—驻校派出所,有对学生实行户籍管理、日常治安管理等权利;倘若学生违反高校安全管理规定或触犯国家法律时,驻校派出所有对犯错学生进行相应处罚的权利。

2.高校学生安全管理制度建构

2.1高校必须构建完善的设备安全和教育安全制度

我国各高校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完善学生的人格发展和个人发展。学生会作为校园内的安全管理机构,由它所组织开展的一些诸如趣味活动、体育运动、其他教研类的活动等,都有较为明显的学校色彩,倘若学生在参加这些活动时,造成受伤导致发生安全事故,就要追究高校相应的安全管理责任和义务;若此类型的安全事故是由学生来承担责任和后果,对学生而言则是不公平的,也给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加之发生事故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当然也不能片面的一概而论,而要结合实际的事故。倘若是事故学生自身责任,高校可以做出最低的补贴;倘若是其他学生的责任,那么就可以让第三者承担相应的责任。此外,各高校还要随时、定期对各项课外活动设施实行安全检查;在组织、开展活动时,要加强对安全措施的检查、安全问题的预防等。倘若举行大型的校园球类比赛,务必要有校医在比赛现场,以防备学生受伤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高校在体育馆、游泳馆等校内公共设备的开放时间,一定要安排值班人员,防患于未然。

2.2高校必须建立完善的校园保卫制度

在我国的各大高校内,负责学生安全管理的主要机构就是保卫室和学生处。因此,各高校可以由学生处、保卫室组织开展学生学习本校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治安、自然灾害的相关教育,比如可以对学生进行火灾等自然灾害逃生方法的教育。近几年来,国内国外屡屡发生校园安全危害事件,这就为各高校的安全发出了警报,也将各高校存在的不足表现的更为直观:各高校的园内警力明显不足;驻校派出所的警力编制不符合高校实际的安全需求;高校保卫室缺乏相应的执法权力,不能及时打击犯罪行为、犯罪分子,造成了高校的安全隐患。首先,要增强我国各高校的校内警力,比如可以在校内设立公安小分队等。其次,对高校警务室和保卫室的职责能清楚的进行区分。警务室享有执法权,对违反校园规定的行为能采取有效的法律措施进行打击和处罚;保卫室负责校园的安全教育工作、排除园内的安全隐患。

2.3高校必须建构完善的校园交通、卫生

安全制度 我国高校的开放特性,使得公交车辆、外访>文秘站:药品、医疗等方面要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杜绝使用不合格的食品、药品,学校和政府部门要严加监督,以此保障校园卫生安全。

第6篇:安全分析制度范文

关键词:条例、结合、积极、详细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 A

大寺新家园127-B地块项目认真执行新颁布的《天津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条例》,严格履行管理条例中各项施工安全责任。项目部为落实好、实施好此管理条例,组织全体管理人员认真学习文件内容,保障项目的安全稳定,遏制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施工作业前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大寺新家园127-B地块项目在施工安全上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我项目开展作业前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2013年7月31日天津市质量安全监督总队选定,天津市具有代表性的十个项目作为“试点项目”进行施工作业前安全隐患排查试行及推广工作。天房建设承建的大寺新家园127-B地块作为施工作业前安全隐患排查“试点项目”,所有人员在深感荣耀的同时又感任务艰巨。项目部成立了施工作业前隐患排查领导小组(分为内业组、外业组),深入探讨在施工过程中,通过何种形式、何种方法可以有效的落实开展施工作业前隐患排查活动。期间,多次与天津市质量安全监督总队一处及法规处进行交流,研讨施工作业前安全隐患排查应怎样组织、怎样排查、怎样实施,在总队各部门帮扶下,项目部结合项目自身特点及在施情况,分别按照基础、地基、主体、二次结构、装饰装修、大型设备、钢结构等分部形成施工作业前安全隐患排查记录。

天津市质量安全监督总队雷总带队,各处室领导,于2013年8月、9月间多次莅临大寺新家园127-B地块项目,听取施工作业前安全隐患排查落实情况汇报,针对项目按照基础、地基、主体、二次结构、装饰装修、大型设备、钢结构等分部形成排查记录进行了细致的了解,并与多位一线排查人员就施工作业前排查的落实情况及实际效果等交换意见,对天房建设大寺新家园127-B地块项目成果予以肯定,同时提出不同类型项目不易实际操作,不适宜广泛的推广等建议。天津市质量安全监督总队在多次调研研讨过程中,初步确定以总队下发的统表为基础,结合项目自身情况、部位、机械使用情况进行调整;并确立以项目负责人带班,专业班组进行的施工作业前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制度。会后雷总及各处室领导鼓励大家攻坚克难,力争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打造无隐患施工作业的安全、优质、绿色工程。

所有127-B地块项目人员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会议内容,针对项目部自身情况、实际部位,对天津市质量安全监督总队下发统表进行深入探讨、重新调整,以便于项目负责人对现场安全排查情况进行实时掌控、内业资料人员及时汇编档案、排查人员操作更加简便。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将项目安全隐患排查分别按照安全防护、临时用电、外维护架体、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机具、大型设备分为6大项。在定表期间,项目部积极采纳安技部、机施分公司、质技部及外协租赁单位好的建议,先期共设置了164个施工作业前安全隐患排查待检部位进行考核。在内业人员制表的同时,外业人员按照国家规范、地区标准、行业准则对上述部位进行标准的设定。项目部考虑到施工作业前安全隐患排查人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专业知识不规范等,影响施工作业前排查实际效果。项目部制定了诸如:《外脚手架施工作业前排查制度及重要点位和排查表书写要求》、《支模架体施工作业前排查制度及重要点位和排查表书写要求》等文件,同时项目分6个批次组织相关排查人员进行培训及交底工作。

在安全隐患排查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安技部人员协同安全隐患排查人员对安全防护、临时用电、外维护架体等多部位安全隐患进行实际排查、监督检查,并做好详细记录;大型设备、施工机具由项目管理人员、机械分公司专业人员上操作面为现场操作工讲解安全隐患的防控及小故障排除的方法;因模板支撑体系不同于其它待检部位,项目管理人员、质技部人员至现场指导工人施工,达到提前预控的目的;项目部还规定了如果出现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若不能及时排除应停牌整顿,落实隐患整改措施,追溯隐患排除,进行联合验收;同时项目将127地块公建-5作为装饰装修阶段试点,进行装修阶段安全排查,并针对专业分包数量多,交叉工序多等问题,找到了各个工序工种参与的安全隐患排查试行办法,项目将多个专业分包,在127-B地块项目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增加排查项目,在专业分包进场后进行安全排查组织机构的扩容,详细讲解安全排查制度、措施,同时127-B地块项目还在临电、临边、临水等基础建设上为专业分包创造更加安全的作业环境。

经过这段时间的施工作业前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深刻感受到安全隐患排查优势的日益凸显,体会到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既不独立于施工现场,也不与任何其它安全检查相代替,尽管增加了安全检查的频率,却缩小了非工作区域日复一日的检查范围;在隐患排查过程中,项目人员深入基层,共计培训施工作业前安全隐患排查人员64名,占项目总人数20%,在这些骨干人员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普通施工人员也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

在大寺新家园127-B地块项目不懈努力下,项目获得了如下成果:

(1)做到了大寺新家园127-B地块安全零事故;

(2)获得了天津市2013年9月份“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观摩工地”;

(3)顺利通过了天津市2013年10月份“市级农民工业校”验收。

第7篇:安全分析制度范文

本文将股票市场的安全,定义为股票市场对立于危机而存在的一种均衡状态,它是建立在有效的监管体系、稳健的机构运行体系和规范的运行秩序基础上的稳定而有活力的状态。可以表现为资本品(股票)价格、市场主体的运营状况以及监管效率,其特征则是股票市场的稳定性,有效性和流动性。

股票市场金融安全的决定因素,可以被归结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就外部因素而言,首先,由于股票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构成是存在于实质基础之上的,宏观经济的增长与结构、经济政策以及货币市场等因素的变化,显然会作用于股票市场。另一方面,如果资本市场是开放的,那么其它市场的外来冲击和汇率波动会对股票市场的安全性产生。股票市场金融安全的内部因素具有技术(市场)和制度的两重性。股票市场安全或危机的绝大多数,集中于对其市场因素或技术因素的讨论。由于不完全信息,有限理性以及金融风险的外部性,使得股票市场与银行业等其它金融市场一样,具有内在不稳定性和脆弱性。这种内生的不安全性,除了被归结为以上原因外,另一个重要的解释则是风险的不可根除性,即金融体系在面临不确定性时,无法在技术上对金融风险进行完全控制。

除此之外,我们认为,股票市场安全具有制度决定性,股票市场的制度安排和制度变迁深刻影响着股票市场的安全状态及其变化。金融史表明,金融制度演进往往带来金融风险的变化,特别是金融制度的重大变迁则与金融危机紧密相连。股票市场金融安全更为重要的决定因素则是制度因素。其原因在于中国经济的根本特征是转轨经济。有别于市场经济,转轨经济的制度特点是不完善的制度安排和不断推进的制度变迁。在转轨过程中,两种制度的冲突,以及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下,中国股票市场金融安全具有与市场经济迥异的生成机理,其风险本身可能就是制度性的。因此,用市场性的或技术性的,可能难于解释中国股票市场的金融安全状况,在制度缺陷和制度变迁的背景下,对中国股票市场金融安全的制度可能更加具有说服力。本文的基本假定是在既有经济和封闭条件下对我国股票市场安全的研究,因此由实质经济和外来冲击等因素构成的外部因素不属于本文的研究范畴。另一方面,就内部因素而言,本文主要是着眼于对其制度因素的理论说明,因而没有过多的讨论我国股票市场安全的技术(市场)性。

对我国股票市场风险结构的大量研究表明,系统性风险占总风险的比例较大,高于发达国家股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所揭示的风险收益关系并不显著。对于这一现象的可能(或许是只能)的解释是我国股市存在着制度风险。这是由于我国股票市场中存在的制度缺陷,表现为市场行政化,市场机制缺失、监管制度缺陷和制度体系的欠完备性。其根源则是我国股票市场在转轨经济条件下的政府主导型强制性制度变迁。新旧制度的冲突,计划与市场的作用,使得隐性的政府担保和制度行政化成为制度性风险形成的源泉。由于风险性质具有制度性,从而我国股票市场的安全具有制度决定性,与市场经济国家具有迥异的特征。而就危机而言,在过度投机、资金推动型股市,融资制度缺陷以及缺乏风险对冲机制的条件下,我国股票市场危机具有制度生成机理。而危机的过程可以表现为由于作为抵押品的资本品(股票)的价格下跌,从而导致债务关系中断,和抵押品的强制出售,最终诱发金融危机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典型的但却是“中国化”的债务紧缩型危机。同时,由于入市资金的“灰色性”,大量资金来源于非法入市的银行贷款,因而股票市场的危机可以迅速传递到银行业。同时,作为虚假的国债投资的被迫出售,亦会引发债券市场的大幅下跌。近期这一现象已显著地呈现出来。

在对我国股票市场安全的制度结构分析中,股票一级市场的制度分析主要包含了股票发行上市制度和退市制度两方面的。尽管渐进式的改革正在进行,但是我国股票一级市场的制度安排仍表现出显著的计划性,使得我国的上市公司具有独特的股权结构特征。这种股权结构特征尽管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是否产生作用尚有争论,然而它必然决定了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和行为不规范性。从而,也就必然损耗了市场效率以及对安全性产生影响。同时发售机制的缺限使得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无法得以优化。另一方面,曾经严重滞后但逐渐建立的退市制度,尽管显现出一定效果,但制度的不完备性使得金融安全的隐患缺乏有效的约束。

毫无疑问,股票二级市场的制度安排与股票市场的安全性之间具有更为直接的联系(第四章),因为它决定了股票价格的形成及其波动,从而对股票市场的稳定性、流动性和有效性产生作用。这一制度体系主要包括交易制度,市场稳定制度和结算制度。总体上看,我国以指令驱动交易制度为主要特征的交易制度,基本上能够保证交易需求,尽管有增大市场波动性的因素,但总体上对安全性尚无威胁。我国股票市场的市场稳定制度措施主要包括涨跌幅限制,有效竞价范围的限制和临时停牌制度。而理论界对我国股市市场稳定制度实际效果的主要争论,主要集中于涨跌幅限制是否真正增进了市场稳定性,是否产生波动性溢出、价格延迟发现和波动性干扰效应。证券结算制度具有控制风险的功能,但同时在运行过程中又令产生结算风险。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我国股票市场的结算风险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券商透支。

有效的监管既是金融安全的重要保证,也是金融安全的重要标志。事实上,金融监管正是当局应对危机的产物,金融监管的制度变迁史就是金融危机的。我国股票市场的监管制度的变迁一直处于“发展与规范”和“计划与市场”的冲突之中,同时还必须面临市场相当普遍的不规范行为,以及受到市场发育、国有改革、监管理念和技术手段等多种条件的约束我国股票市场发行主体的监管制度主要包括信息披露制度和关联交易的监管制度。尽管其尚存在一定的制度缺陷,其实施效果仍差强人意,但是制度体系仍得到不断完善,其作用也愈来愈显现出来。本文还对我国股票市场二级市场中的内幕交易监管制度和交易信息披露制度及其对安全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本文对我国股票市场安全的状况进行了描述。就相对股价(股价波动)而言,股票价格波动大且爆发性强,同时具有比美国股市更剧烈的单日振幅。从总体趋势上看,呈现逐渐下降趋势,特别是在1996年后波动趋于平缓。就绝对股价而言,对于市场是否存在泡沫以及泡沫的理性问题争论十分激烈,焦点集中在市盈率标准以及中国股市是否存在理性泡沫的证据。从市场主体的运营状态来看,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较差但近期有所改观,上市公司资产整体质量较好但不良资产较严重的企业引人关注。目前上市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治理结构缺陷和行为的不规范性,同时国有股问题使股票市场结构性调整难以推进并将长期困扰我国股票市场。在股票市场的运营主体中最令人担忧的是证券公司。原有产权制度的缺陷、行业政策及恶性竞争,再加上近三年的股票市场的下跌,使得证券行业出现整体性亏损和资产质量的严重恶化,有些证券公司已经面临流动性风险的冲击和客户挤兑,更有些证券公司已实质上破产。我国股票市场的监管经过十年来的改革,监管能力和监管效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与市场发展要求还存在明显的差距,违规行为仍比较普遍,中小投资者的权益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监管成本高昂且缺乏约束力,监管体系仍需改进和完善。

近年来国内理论界对我国股票市场稳定性、流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大量的数量研究和实证检验。关于我国股票市场的稳定性具有比较一致的结论,即认为我国股票市场的稳定性低于发达市场国家但近年来有微弱的改善。在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检验方面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表明,我国股票市场不满足强式效率及半强式效率。而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弱式有效性则存在争议。相比较而言,国内学者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研究相对缺乏,简单的通过换手率指标来说明我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很难具有说明力。近期对改进的一些指标的统计分析表明,自1996年之后中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有所提高但仍低于发达国家市场。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我国股票市场金融安全的制度改进和金融安全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包括针对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严重制度性抑制,应着力推进股票市场的制度深化。应该在我国股票市场建立类似银行业存款保险制度的投资者赔偿制度。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缺乏最后贷款人制度,使得监管部门在面临问题机构的流动性困难时,显得束手无策,更谈不上满足市场中众多机构的“流动性注入”需求。在关闭问题机构时,监管部门也只能求助于中央银行的帮助在缺乏“最后贷款人”,甚至缺乏赔偿基金的流动性救助下,这种系统性的安全隐患令人担忧。应着手建立有效的股票市场危机处理制度。改进对问题机构的处置方式。

第8篇:安全分析制度范文

关键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控制;网络安全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network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power dispatching automation system in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to improve efficiency at the same time, the economic benefit also greatly enhance the degree of. At present, there is still used in the power dispatching automation system with a series of security problems, we should give special attention to speci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security risks, positive coping, mak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power dispatching automation system.

Keywords: electric power; scheduling; automation system; control; network security

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主要作用有:数据的采集、信息的处理、摇控、统计计算、安全管理、WEB浏览、报表的生成和打印、画面的编辑和显示、一些软件库的管理以及调度员的模拟培训等等。其中只要有服务器出现问题,该服务器上的所有数据都会自动切换到其他服务器上,以保证系统的运行处于正常状态,系统的权限管理功能非常到位,并且能够快速地切除系统自身故障,在切除故障的同时,不会影响到系统中其他正常运行的节点。调度主站则是整个管理系统和自动化监控的核心,从整体上实现了调度自动化的控制和监视,有效地管理整个网络,使整个系统运行在最优的状态。

1、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调控

现在是一个非常依赖电的时代,电力需求增长迅猛,供求关系越来越紧张,在几年前,供电依然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春天秋天,人们用电还算比较合理,供电局的供电工作也勉强能够顺利进行,但是,一到夏天或者冬天,问题就来了,由于大功率的家电——空调的出现,电力变得供不应求,三天两头停电,为人们的生活带了很多的不便,而造成电力供应越来越紧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已经进入经济高增长期,对电的需求越来越大,维持这种状态可不是长久不计,于是,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便诞生了,它的功能也是人们专门为现代社会和人类的需求而开发的,有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供电变得更简单了,供电效率也成倍地提高了,使社会的发展变得更便捷。电力高度自动化系统的调控和管理任务是非常复杂的,简而言之,就是以下面三点为中心来完成的任务。

1.1 尽量维持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正常的运行

使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处于安全的状态是调控电力自动化系统的首要条件,是非常重要的大前提,因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其危害是无法想像的,黑客、恶意代码、病毒蠕虫等将会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对系统进行恶意的攻击和破坏,特别是集团式的攻击,这些破坏和攻击会导致系统事故或者大面积的停电事故甚至是系统的崩溃或者瘫痪,这对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努力维护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处于安全状态是首要任务。

1.2 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电能

反映电能质量好坏的参数有三个,即电压、波形和频率。只有这三个参数全部都在规定的范围内时,电能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从普遍意义上来看,电能的质量是指能够优质地供电,其中包括电压的质量,电流的质量,用电质量和供电质量。在现代的电力系统中,电压的短时间中断和电压暂降已经成为普遍的电能质量的问题了。稳定电压,关键在于调节系统中无功的功率保持平衡,而整个系统中,有功功率平稳的问题则在于频率的变化,另外,决定波形的因素是发电机。只要能很好地从这三方面着手,就不用担心没有高质量的电能。

1.3 保证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最经济条件下运行

在社会的不断地发展中,经济变得越来越紧张,而对电调度力自动化系统将来的维护还需要一大笔费用,因此,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保证能够正常的运行,并且保证电能的质量达到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电能的生产和输送效率,以达到最大程度地降低供电成本的目标。

2、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

(1)物理安全方面。物理安全主要包含主机硬件和物理线路的安全问题,如自然灾害、硬件故障、盗用偷窃等。常见的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网络造成影响的自然灾害有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台风、雷击等。由于此类隐患而导致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数据、口令及帐号的丢失,称为物理安全问题。

(2)网络安全人员管理方面。人是生产力活跃的因素, 如何防止内部人员对网络和系统的攻击及误用等是电力企业应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此类问题的表现有, 内部网络系统工作人员利用公务之便对网络系统信息的泄露和对网络系统资源的偷窃,最终导致整个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系统崩溃。

(3)系统安全方面。系统安全是指主机操作系统层面的安全。包括系统存取授权设置、帐号口令设置、安全管理设置等安全问题,如未授权存取、越权使用、泄密、用户拒绝系统管理、损害系统的完整性等。

(4)应用安全方面。应用安全是指主机系统上应用软件层面的安全。如Web服务器、Proxy服务器、数据库等的安全问题。

(5)网络安全方面。这里的网络安全指的是单纯的网络层面的安全。由于联网计算机能被网上任何一台主机攻击,而网络安全措施不到位就会导致安全问题,譬如非工作人员利用非法手段对调度自动化网络系统进行攻击, 最终导致整个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系统运转瘫痪。

3、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所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1)首先要规划数据网络技术体制和电力系统安全防护体系。根据网络的规模、目的、服务对象、实时程度、安全级别等综合考虑,确定最基本的网络技术体制。采用光纤+SDH+IP模式,实现对不同IP应用业务之间的物理隔离,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能满足控制、保护等电力系统的关键业务的要求,便于调度部门能对网络进行有效监控,并便于通信部门对外出租带宽。因为用光纤+SDH+IP模式建立调度数据专网是一个适当的选择,可以很好满足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以下要求:

①数据传输的实时性(继电保护毫秒级,自动化秒级),要求网络层次简化。②传输的连续性,通信负荷基本恒定,需要恒定带宽。③远方控制的可靠性(遥控、遥调、AGC等),要求有效隔离。④因特网时代的安全防护体系(防黑客、防病毒、防破坏等)。⑤网络拓扑结构必须覆盖远离城市的电厂、变电站。⑥充分利用SPDnet的现有设备,节约大量资金,便于平滑过渡。

(2)面对自然灾害等物理安全问题我们要以预测为主,尽量的减小破坏程度,这就对电力监控系统作出很大的要求。电力监控系统要通过专用局域网实现与本地其他电力监控系统的互联,或通过电力调度数据网络实现上下级异地电力监控系统的互联。各电力监控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或其他信息系统之间以网络方式互联时,必须采用经国家有关部门认证的专用、可靠的安全隔离设施。电力监控系统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防,早治理。

(3)电力企业要加强网络安全人员管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网络管理队伍,防止来自内部的攻击、越权、误用及泄密。对全网实施监管,所有与电力调度数据网连接的节点都必须在有效的管理范围内,保障安全的系统性和全局性,加强运行管理,建立健全运行管理及安全规章制度,建立安全联防制度,将网络及系统安全作为经常性的工作,并要聘请网络安全顾问,跟踪网络安全技术。譬如各电网、发电厂、变电站等负责所属范围内计算机及信息网络的安全管理,各级电力调度机构负责本地电力监控系统及本级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的安全管理,各相关单位应设置电力监控系统和调度数据网络的安全防护小组或专职人员,相关人员应参加安全技术培训和素质教育。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安全防护第一责任人,总体上负责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

(4)在系统安全和应用安全方面,采用的专业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防病毒技术、采用安全的操作系统(达B2级)、应用系统的关键软硬件及关键数据的热备份和冷备份等。防病毒技术和备份措施是通常采用的传统安全技术,而安全的操作系统是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5)在网络安全方面,为了保证数据网络的安全,又能向外传输必要的数据,必须坚持调度控制系统与调度生产系统之间、调度生产管理系统与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OA/MIS)之间有效安全隔离,它们之间的信息传输只能采用单向传输的方式。常采用的措施包括防火墙、专用网关(单向门)、网段选择器等进行有效隔离。另外在调度数据专用网络的广域网和局域网上,根据不同的业务系统,还可采取以下技术手段:

1)网络安全访问控制技术。通过对特定网段和服务建立访问控制体系,可以将绝大多数攻击阻止在到达攻击目标之前。可实施的安全措施有:防火墙、VPN设备、VLAN划分、访问控制列表、用户授权管理、TCP同步攻击拦截、路由欺骗防范、实时入侵检测技术等。

2)身份认证技术。该项技术广泛用于广域网、局域网、拔号网络等网络结构。用于网络设备和远程用户的身份认证,防止非授权使用网络资源。

3)加密通信技术。该措施主要用于防止重要或敏感信息被泄密或篡改。该项技术的核心是加密算法。其加密方法主要有:对称型加密、不对称型加密、不可逆加密等。

4)备份和恢复技术。对于网络关键资源如路由器、交换机等做到双机备份,以便出现故障时能及时恢复。

4、结束语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保证电网安全性且经济可靠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计算机、通信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思想不断应用于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网络中,未来调度自动化技术及系统将会有更快更大的发展,也将面临新的挑战。以确保电力调度系统和电力系统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凯.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网络安全探讨[J].电气工程研究与应用,2009(6)

[2]王喜贺.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安全与实现[D].山东大学,2009

第9篇:安全分析制度范文

摘 要: 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电力企业在实际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要积极落实更加系统化的处理机制和管控措施,建构系统化的处理模型和管理维度,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电力施工作业人身安全。本文从风险控制模型、风险意识和风险管控等方面对风险控制机制进行了分析,旨在为电力施工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 电力施工作业;人身安全;风险控制

在电力施工作业建立过程中,要从人身安全出发,积极落实更加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并且积极建构风险管理体系,从根本上提高整体管理机制的有效性和控制措施,同时使员工安全意识增强并成长一批懂体系、懂管理的人才,最终达到安全绩效的不断提升。

一、电力施工作业人身安全风险控制机制之全风险数据库

根据“冰山理论”,1起严重的或较大的伤害背后是1000起没有伤害或可见损失的事件,因此,需要从传统安全生产“关注事后分析与控制”转变为“关注事前的风险分析与控制”。在实际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要结合实际需求进行统筹分析,建立健全完整的数据分析机制,并且对相关信息进行统筹分析和综合控制,确保处理效果的最优化,也要对管理模型的升级进行综合性分析。建立风险数据库主要是为了积累大量的安全风险案列,对电力施工人员的工作体系建立提供更加有效的后期指导,从而保证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相关工作人员要对针对案例进行全面分析,并且保证管理机制得以全面开展和深度落实,为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提供动力 [1]。同时,建立了一整套管理标准和制度,规定各类风险辨识和评估,控制措施的制定、执行和监督评价的流程和管理责任,形成从上到下的安全生产风险“分层、分类、分级、分专业”闭环管控流程。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思想是“基于风险、系统化、规范化、持续改进”。常见的风险控制方法有:消除或终止,如终止工作;替代,如采用新方法、新工、新技术;转移,如购买保险;工程改造,如技术改造;隔离,如作业现场设置安全围栏;行政管理,如制定业务指导书、开展培训等;个人防护,如配置安全帽、安全带、防电弧服。

二、电力施工作业人身安全风险控制机制之风险意识

打造本质型安全的电网企业,本质型安全的人员是决定性要素,而要培养本质型安全的人员则首先要解决思想意识问题。在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管理需求进行细化分析,只有从思想意识层面提高重视程度,才能进一步提升管理系统的实效性,安全风险控制重点是施工作业人员的基本操作,只有保证其对项目由明确的认知,才能提高整体管理质量,因此,要将安全风险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提高其责任意识和管理效果,并且有效优化处理机制和控制措施,真正实现安全管理效果的综合性升级。

第一,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从制度中对相关行为进行细化分析和综合性处理,确保重点突出的同时,对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性处理建议。也就是说,针对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落实具有实效性的奖惩机制,强调施工作业中的重点项目,并且对相关环节进行细化分析和统筹管理,着重形成责任文明的管理模型[2]。

第二,要保证安全宣传机制符合实际需求,由于安全项目的运行效果直接关系到电力管理项目的人身安全,因此,要积极落实更加有效的处理机制和管控措施,确保管理模型和运行维度的有效性升级,并对施工细节给予高度关注,从而提高现场管理模型的有序性。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需求进行细化处理,针对细节问题进行统筹分析,提高各个部门工作的协同性和有效性,针对处理问题中的一些反面案例要严肃分析,保证施工人员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第三,要建立健全更加有效的技术交底工作,确保管理模型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也要对管理体系升级提供动力,确保人身安全得以全面维护。在施工项目开始之前,要对技术进行全面交底,并且保证技术交流和控制工作符合预期,建立健全完整的处理机制,确保施工体系和管理效果的有效性。也就是说,在技术管理机制和控制措施建立后,要确保任务分配效果符合预期,从而减少人员安全的风险问题。

三、电力施工作业人身安全风险控制机制之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要紧紧通过风险这条主线。传统安全管理存在以下特点:以事故经验为基础积累管理内容、注重事后补救(救火式)、随意性大(运动式)、规章制度粗放。风险管理体系安全管理有以下特点:管理思路清晰、系统性强、强调事前风险评估与预控(关口前移)、强调PDCA过程管理、强调执行文件的可操作性/精细化。风险管理体系将传统的管理内容通过风险这条主线将其有机地串接起来,并作有机的补充与完善,形成一个系统的管理内容,达到系统化管理。在电力施工作业人身安全风险控制机制中,安全管理保护机制和控制措施也要符合实际需求,确保处理维度和管理机制符合实际标准,并且深度处理相关模型的有效性,积极建构系统化的处理策略,保证管控体系运行效果的稳定性。第一,要积极落实有效的处理机制和控制措施,避免人身触电,在电力设备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也要对带电作业项目进行系统化分析,确保控制机制和管理维度得以有效优化,从而实现检查效果的全面升级[3]。第二,工作人员要对现场进行全面监督和综合性管控,进一步增设监护人员,提高监督效果的有效性升级,也为管理体系优化奠定坚实基础,使得应用模型符合实际续期和控制措施。第三,要建立健全有效的预防措施,保证高处坠落事故的减少,并且提高安全管理效果,积极建构系统化处理模型和管理措施,深度优化双保险制度。另外,企业要对施工设备进行集中处理和审核,保证其质量和实际应用水平,提高控制机制的有效性,也为管理模型优化奠定坚实基础[4]。最终达到业务清晰,重点突出,制度可操作性强的自我完善的管理机制。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电力施工作业人身安全风险控制项目中,要针对实际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性管控,提升管理维度实效性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管理效果,并且积极落实有效的处理机制,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建立完整的数据库,以保证相关工作人员能清晰的认知到问题的严重性,为人身安全风险控制工作优化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叶莅昶.探讨加强110kV输电线路的施工管理措施[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5,14(06):87-88.

[2] 叶碧谨.静电感应电压对输电线路施工的安全隐患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22(02):88-8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