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变更管理的目的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项目 设计变更 管理对策
1、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逐步深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渐渐褪去了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福利分配色彩,具有了越来越鲜明的商品市场的属性,与此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也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众所周知,房地产项目的投资额度巨大,建设周期一般为数年,在此期间的流动变现不易发生,因此在如此长的开发周期中往往会面临一些复杂多变的事件与过程,从而为项目设计带来变更。房地产项目设计的变更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关系到这个项目的后续工作流程,也关系到设计周期和建设费用。本文深入剖析当前房地产市场普遍存在的设计变更问题,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给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本文的成果对于提高房地产项目管理水平具有比较好的借鉴意义。
2、房地产项目设计变更原因分析
房地产项目周期较长,常常会面临着各种内部与外部的问题。在项目开发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因素会导致设计变更,经过总结,主要的原因包括:
(1)来自相关法律法规的原因。房地产领域的法律法规,是对房地产企业与项目进行约束管理的一系列规定。房地产的开发周期较长,在开发期间,如果遇到国家对法律法规进行调整,或者出台新的规定,则会对项目的进展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2)来自设计阶段的影响。房地产项目的设计方案决定着该项目的进展,如果参与设计的工作人员中,有因为工作遗漏或者疏忽,或者责任心不强僧问题,使设计方案有所欠缺,则会导致将来出现设计变更,对项目造成影响。
(3)来自市政配套的影响。房地产项目由于关乎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因此会与不少市政设置发生联系。而是市政门的规划与进展,便会影响到房地产项目的进展,从而发生设计变更。
(4)来自决策调整的影响。在房地产项目的进展过程中,有时候会由于业主的战略目标发生了变化,而导致设计方为了适应这些变动而不得不对设计方案进行变更。由于房地产项目往往体量庞大,功能复杂,牵涉面广,所以在业主方调整其使用功能或者更换其建筑材料与设备时,均会影响到项目最初的设计方案,从而产生变更。
(5)来自现场施工的影响。房地产项目在现场施工时,如果因为施工方的疏忽或者管理的疏漏,以及设备质量、材料质量不达标等问题的发生,均会使项目难以达到预期的要求,设计者必须对方案进行调整,从而引起设计变更。
3 、房地产设计变更对策探讨
3. 1技术方面的对策
首先,房地产项目应进一步重视前期工作,对市场的发展趋势和规律进行细化的分析和评估。房地产项目建设周期长,市场在建设期间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从而为项目本身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只有以科学客观的手段对市场和大环境进行分析预测,并做足各类准备工作,才能尽可能少的产生变更。其次,应为项目的管理组建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从而以其丰富的经验与专业化的技术水准尽可能早地发现在设计方案上的遗漏之处,从而使设计变更的数量减少到最低程度,提高设计质量。第三,应该充分把握房地产项目周边的市政发展规划,通过积极主动地和市政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及时获取市政发展和变动信息,尽可能减少项目后期的变动。第四,要实现流程化的设计管理,以尽可能降低设计变更的几率。
3.2.信息管理方面的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的逐步深入,房地产企业设计的管理工作与计算机的相关性越来越大,并逐步引入各类信息系统来解决设计中的实际问题。房地产企业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基于信息技术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管理流程效率,减轻工作负担。信息化管理模式在房地产企业中扮演着的不可或缺的角色,同时也在相当大的层面上影响着企业设计的效率。对这一部分工作进行信息化管理,也是房地产企业优化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率,减少设计变更管理的重要部分。建立信息化平台,加强内部信息沟通,能够提高管理流程效率,减轻工作负担,改善手工处理业务的现状,信息系统的使用有利于房地产企业的部门之间更加快速地获取项目进度,使很多工序和专业的图纸做到部门之间的共享,发生设计变更的协调与处理更加及时。
3.3 合同管理方面的策略
目前,无论是房地产的财务与合同管理,还是项目完工之后的评估,均没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共双方遵循。加之建设单位的资质和情况各不相同,必须有相关的规范化管理策略,才能尽可能减少设计变更。首先应对项目设计的合同内容进行进一步完善,在合同中严格和详细地明确一旦发生设计变更的解决方法,在设计方与建设方的沟通前提下制定出详细的处理条款,从而使设计变更的成本损失减少到最低。此外还可以引入限额设计,在设计之初便对房地产项目的成本做出具体的限定,从而避免由于设计变更而引起的成本超支。
3.4基于责任管理的策略
首先应强调法律法规是否在项目进程中得到了严格的执行,项目的推进过程是不是与基本建设程序相符。如果过于走捷径而越过了必要的程序,便会为将来设计的变更留下隐患。其次应确定设计变更的具体责任者,并详细规定责任范围,使项目参与的各方均能知晓自身所担负的具体职责,从而使房地产项目能够如期完成。此外还应设立与项目任务完成情况相关的奖惩机制,通过经济的杠杆使项目任务的参与者提升积极性,负起相应的责任。
4、 结束语
房地产项目具有与一般项目不同的特点,首先是投入资金量大,其次是需要更加专业的管理模式,而且项目持续周期长,涉及到许多不可预知的外部因素,所以在项目的全周期中,管理者都必须面对充满变化的过程和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本文充分分析了房地产项目设计变更的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本文的成果把房地产项目的管理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从而使项目建设更加顺畅,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阎善华.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7D8,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11,03
第2篇:变更管理的目的范文
关键词 医院建筑 变更洽商 工程管理
我国医院建设工程多为政府投资项目,医院作为建设单位实施工程管理的职权。现阶段我国政府投资的医院建设项目仍然沿用基建传统体制,实行多方监督管理,普遍存在立项审批程序多、建设周期长、超投资概算的问题。
医院建设工程变更包括设计变更、进度计划变更、施工条件变更,也包括原招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编制中因遗漏而新增加的工程量。工程变更签认后会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的增减和变化,有的还会引发合同单位的相互索赔,产生经济纠纷。受国家基本建设管理程序的制约,工程变更需要履行必要的确认手续。施工单位、设备材料供应商为了投标时中标,投标时采用低线报价。中标后签订的合同约定的价格通常不能调整,通过工程变更后调整合同结算价格达到增加利润和降低亏损风险已经成为投标单位的行业潜规则。工程变更其实质演变成“各为其主”的权益博弈。鉴于以上情况,应正确签证工程变更,预防和有效控制工程变更,把工程变更的关键环节作为控制投资的抓手,分析工程变更的原因,采取切实可行而且有效的管理办法,从而发挥国家投资医院建设项目的公共效益,合理控制工程变更以达到有效控制投资概算的目的。
一、设计图信息表达直接影响工程变更
医院建筑施工图纸的设计深度通常受到设计单位、设计师对医院建筑设计经验、医院提供的设计条件、设计前期准备和设计消耗时间的不同,在设计过程中普遍缺少医疗工艺设计环节和步骤;加之,建设单位管理医院建筑的专业人员不足,迫于建设开工时间和工程施工招标时间紧等客观情况,通常用于施工招标的施工图纸需要做多版的专业图纸深化设计后才能指导建设施工。设计图信息表达量不足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实施中设计变更的数量。
(一)设计委托书
建设单位在招标确定设计单位时,建议医院委托专业的医院建筑咨询策划服务公司编制详细的设计委托书。对于原址改扩建的建设项目还应该考虑旧有建筑的拆除,施工阶段维持医院诊疗工作不停顿;为了满足医疗功能的需要必须安排空间腾挪;拟建建筑和现有建筑在建成前后的使用功能关系;拟建建筑实现的医疗功能和工艺流程;建筑的外配套同原有系统的连接;实现医疗功能的医疗气体、配电、通风、供暖、制冷、垂直交通、人流物流出入口设置、建筑物之间的水平连接、施工场地、基础开挖、降水护坡、地质勘察资料、建筑物规划条件、装修标准、限定的投资概算等,对上述内容应逐项进行量化和文字描述。
设计委托书编制的内容是否精准直接影响设计单位出具施工图纸的质量。实践中,设计委托书设计条件的内容比设计单位自行编制的设计说明书更重要。建设单位应该利用编制设计委托书的机会最大化地反映医疗功能的需求。就设计委托书中的设计条件进行专家咨询和征求医院相关部门意见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二)建设单位主动参与设计
设计单位确认后,建设单位要按照设计合同的约定指定专人负责对施工图纸的设计进度和设计中出现的需要补充技术资料和进行专题研究落实的细节问题进行论证。在正式出图前,设计单位要向建设单位相关部门再一次征求意见。杜绝出现大的设计偏差,造成施工中大量设计变更的发生。发达国家把医院设计成果形象地比喻为建筑设计师一半大脑同医院管理者另一半大脑的完美结合后的产物。
(三)倡导“一体化设计”
医院建设项目现在普遍实行专业配套二次深化设计的做法,形式上加快了主设计单位的出图时间,第一版施工图纸仅能指导施工招标和主体结构施工。二次深化设计的专业配套图纸与主体结构、其他专业的施工图纸不交图容易发生冲突。甚至有的专业图纸与已经进行施工的图纸相比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造成施工单位招标的工程量清单中暂估价增多,投资控制的不确定因素增加,施工中拆改量加大,施工工期延长等。通过“一体化设计”在施工图纸上解决好这些问题,可以减少设计变更的数量。
(四)设计合同
医院建筑工程项目设计合同采用通用的示范文本,合同约定的通用条款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对设计单位失误产生的设计变更应承担的经济责任约定不明确,发生失误后通用条款执行度差;按照设计完成的时间分步支付设计费的做法只能约束设计完成的时间,即便是扣留一定比例的设计费用作为设计责任的经济扣减也显得杯水车薪。约定设计单位提高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设计确认的效率,实行设计单位项目经理负责人制度、参加工地监理会制度,设计单位派驻工地代表等措施在实际工作中有益于工程变更管理。
二、施工单位招投标中查找设计图纸漏项
医院建筑施工图纸虽然经过图审机构审查程序,但是,通常是对图纸的消防、节能、环保、规划条件等大指标的核对。施工单位招投标工作中,编制工程量清单时,选用具有医院建筑招标经验的招标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核对施工图纸工程量;同时,发现施工图纸表达中的遗漏内容后,建设单位应要求设计单位进行补充完善。在施工单位招标前将设计图纸中的遗漏内容进行审核查找。建设单位应该借助编制工程量清单过程中招标单位专业工程造价人员的工作,发现设计图纸中的漏项和专业设计不交圈问题。
三、施工前的施工图纸会审是降低工程变更的重要环节
施工单位招标确认后、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该组织医院使用科室、后勤保障部门、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进行全面的图纸会审。将发现的设计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书面分类汇总。各部门单位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责从以下几个方面查找图纸中的细节问题。
(一)医疗使用功能
医院建筑首先要满足医疗使用功能;医疗流程组织有效合理,符合医院防止交叉感染的要求;医院信息化智能化发展需求;医疗使用科室之间如门诊、急诊、住院、医技、后勤保障等建筑空间中的相互功能关系。
(二)基础配套设施
除其他公共建筑所需要的配套工程外,医院建筑还有其独有的医疗气体、污水处理、医疗垃圾收集处理、变配电、锅炉房、太平间、洗衣房、医疗器械灭菌消毒、营养食堂、道路广场、停车泊位、雨水系统、园林绿化、标识标牌等配套设施,要对这些设施的位置、负荷容量、建筑物预埋预留接口、管线路由、地坪高程进行核对落实。
(三)新的规范标准颁布对设计的修改
医院建筑的使用寿命相对较长,随着诊疗技术手段的进步,医院建筑的改建工作潜在存在。新的标准规范的颁布实施和修订,要求医院建设单位重新决策并在设计图纸中进行相应调整。
(四)投资概算、施工图预算、投标报价的经济性分析
关于我国医院建筑工程资金的来源,国家投资是主渠道,公立医院自筹资金也纳入国家财政资金管理范畴;国家批准的投资概算原则上不应突破,决算超概算时要履行必要的审批程序进行概算调整。由于工程变更会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增减,在施工图会审阶段,建设单位要对收集到的各方意见进行客观的经济分析,在满足医疗使用功能前提下,室外装修、高档装修建筑材料的选用要谨慎。
1.投资概算经济分析时要认真核对批准的投资概算范围,认真核对工程概算批准文件投资概算核定表中项目名称和科目明细。在实际财务管理中,按照此科目的分类对应建立的资金使用台账,可以动态反映资金使用情况。
2.施工图预算经济分析时,要将标底编制的工程预算留存,不只是作为招标栏标价格使用,也可以参照其核对施工图纸工程量。
3.投标报价经济性分析时,重点关注在招标文件中需要二次确认的暂估价和暂估项目部分以及投标单位报价技巧和低报价高索赔的潜规则行为。
四、工程变更的管理
在工程实施前虽然采取了多项预防措施,实际工程施工中发生工程变更的情况依然存在,解决好工程变更签证需要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在合同中约定具体可行的确认程序和履行手续。科学有效地管理好工程变更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合同管理
建设单位在同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签订合同中就工程变更发生时各方的责任、权利、义务要约定明确;无论哪一方提出的工程变更,建设单位可以授权监理工程师对工程变更进行审查,提出监理建议,这一授权在监理合同中必须明确;建设单位将工程变更管理程序、变更的分类(技术变更、经济洽商)、变更建议的内容、变更建议的审查原则及期限、变更的批准权限等进行详细约定;发挥好监理单位的四个控制(投资、工期、质量、安全)、一个管理(合同管理)、一个协调(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关系的协调工作)的作用。这些在工程变更管理合同中约定的具体办法十分重要。
(二)审查程序和内容
建设单位的内部管理程序和认定变更的流程也要在施工、监理委托、设计委托合同中进行明确规定,监理工程师按期限提出监理审查意见后建设单位驻工地工程师代表组织专业工程师或专家对工程变更进行论证,形成阶段性初步审核意见后按照程序上报。工程变更批准后,建设单位驻工地工程师通知监理工程师下达工程变更令并组织实施。
工程变更审查的内容: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合同条款矛盾或不符合时如何重新认定;对工期、投资、质量的影响及补救措施;技术要求、施工条件是否符合;新增工程量、投资和投标时工程量清单的增减关系在决算时如何确定;可能引起的合同纠纷和索赔风险。
五、工程变更在医院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实践
(一)建章立制
建设单位对工程变更的管理应制定可操作的规章制度,制定审核工程变更的流程,定期组织工程变更例会,以会议纪要的方式解决工程变更分歧,严格工程变更审查审批程序和履行必要的手续。工程变更的原因要有充分的事实依据,坚持客观、公正、合理的原则,因过失责任引发的工程变更要进行明确的界定。杜绝因未提到时间、地点、原因的模棱两可的责任不清的简单理由就实施工程变更。提出工程变更的单位必须同时提交引起投资增减的书面经济分析说明;监理单位配备注册造价工程师,对工程变更后的经济洽商进行初步审核并提出书面监理意见。
(二)及时签证
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改扩建项目为例,2011年12月竣工验收的门急诊医技楼(44278m2)和运动医学楼(32800m2)及其配套工程中,甲方为主的公开招标35项,施工单位材料设备采购公开招标42项,正式签订的合同149份、协议26份,专业分包施工单位16家,共签证工程变更1287份,建设工期约5年时间。
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工程变更的及时签证非常重要,但难点是经济洽商的确认。建设单位迫使施工单位接受不平等的“霸王条款”;施工单位以变更为借口追求利润最大化;“各为其主”的博弈结果只能采用“公平、合理”的办法解决问题。
医院作为国家投资的建设管理单位要严格执行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和决算审计制度;投资概算控制工作非常重要,合理使用国家建设资金贯穿建设项目管理始末;在工程变更发生的过程中及时确认经济洽商比要求施工单位先按照工程变更实施竣工决算时再商定增减资金更为重要。常有这样的情况出现,看似将经济风险转嫁给了施工单位,但最终会造成竣工结算时的索赔风险,这十分不利于动态控制投资。我们的做法是,投标报价中有综合单价的采用其价格,暂无价格参照时由施工单位重新组价,监理单位初步审定后提交医院建设单位,医院依据其上报的增加投资的金额按照40%~50%比例资金随工程进度款支付,并在合同中约定最终结算以审计单位审核为准。这样既减轻了施工单位增加资金的压力又保证了建设单位在竣工结算时按照国有资金建设项目实施审计制度的权益,将“事中认价”和“事后审计”进行了有机的结合。
(三)资料收集
工程变更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要体现及时性,不主张在竣工结算时再补充工程变更资料,因为保证工程变更资料的完整性和原始性非常重要。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改扩建项目采取的是以工程变更发生时间为顺序,以月为时间单位进行资料汇总,建设单位统一编号造册装订。该工程项目共装订汇总工程变更资料95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决算审计单位各持有一套完整资料。建设单位通过汇总工程变更资料及时掌握工程投资变化情况,达到控制投资概算的目的。
六、结束语
医院建设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工程变更管理难。医院建筑的医疗功能性需求专业性强、制约条件多;国家投资管理程序严格,工程变更数量大会直接影响投资概算。医院作为建设管理单位,要在保证国家投资达到预期效益的前提下,借助工程变更,最大化地利用好国家投资政策支持,合理提高工程建设装修档次和标准,控制工程变更数量,降低工程变更后投资增加总量。要做到这一切,就要求医院建设管理部门对工程变更做到“有理、有据、有度”的管理。 (编辑 吕志新)
参考文献
[1]GB/T50326-2006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李启明,朱树英,黄文杰,等.工程建设合同与索赔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第3篇:变更管理的目的范文
【关键词】工程变更定义;分类;项目管理影响;控制措施
工程变更是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影响建设项目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投资控制的关键因素。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施工现场条件复杂等特点,导致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超出施工合同约定或与设计文件不符等情况。这样就随之产生了大量的工程变更,给建设项目的有效控制带来困难。因此,加强工程变更的管理和控制对实现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工程变更的含义以及分类【1】
工程变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工程变更包括合同变更的全部内容,如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的变更,工程量的增减,工程质量和工期要求的变动,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的调整,政府行政法规的调整,合同条款的修改以及合同主体的变更等等。而狭义的工程变更只包括以工程变更令形式变更的内容,如建筑物尺寸的变动,施工条件的变化等等。
根据提出工程变更的各方当事人来分类,工程变更可划分为如下七个类别:
(1)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引起的工程变更。
(2)设计方引起的工程变更。
(3)承包方引起的工程变更。
(4)业主引起的工程变更。
(5)监理工程师引起的工程变更。
(6)工程所在地政府主管部门等第三方引起的工程变更。
(7)工程外部环境改变引起的工程变更。
按工程变更的性质和费用影响来分类,一般可分为三类:
(1)第一类变更(重大变更)
(2)第二类变更(重要变更)
(3)第三类变更(一般变更)
另外工程变更还可以分为设计变更,施工方案变更,施工进度变更,实施条件变更和合同外增加部分变更。
二、工程变更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影响【2】
1、对工程投资的影响。在实际施工时,地质条件往往较原来的设计会有很大的出入,会遇到一些设计和投标时未考虑到的各种问题,所以,相应的要发生一些工程的变更问题。这样就会对工程的前期预算投资带来影响。
2、对施工成本和效益的影响。在实际的施工中,业主希望在确保工程质量、进度的前提下,工程投资不过量增加。施工单位则希望工程投资符合实际,同类工程量的增加,则完成的产值越多,投入产出比增大,进而增加效益。
3、对工程进度的影响。在施工中那些为解决工程质量、技术等问题所发生的变更,往往会增大工程量。对处于关键线路上的工序进行变更,如果采取的管理手段及措施相对的滞后,就会严重地影响施工的进度。
三、工程变更的控制措施【3】
首先,从设计阶段就应做好相应的工作。变更很大一部分是由设计引起的,因此在设计阶段要尽量做到合理、完善、充分考虑不可预见因素对设计的影响。如若预料到将要发生变更,则设计变更发生越早越好。如在设计阶段变更,只需修改图纸,其他的费用尚未发生,损失有限;若在采购阶段变更,则不仅要修改图纸,还需要重新采购设备和材料;若在施工期间发生变更,除发生上述费用外,已建工程还可能将被拆除,势必造成很大变更损失。
因此要尽可能将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建立健全相应的设计管理制度,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需进行由多方人员参加的技术经济论证,使建设投资得到有效控制。
其次,做好招投标阶段的工作,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避免重大工程变更的发生。
1、招标资料准备齐全。在招投标阶段要尽量把准备工作做足,避免项目仓促上马。按照相关文件及实际情况的需求,准备齐全与工程招投标有关的资料,包括招标图纸、勘测资料、招标工程的现场情况等,使投标单位能够根据提供的资料与情况进行报价,从而减少或者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变更。
2、优选投标施工单位。在资格审查阶段,要着重考察投标单位的施工业绩、技术力量、设备配置以及以往的信誉和财务状况等,则有选择投标单位,保证项目实施时能够顺利开展。
3、编制完善的招标文件。完善的招标文件包括投标须知、合同条款、标书格式、技术要求、施工规范、设计图纸、地址资料、工程量清单、评标办法以及招标人在招标期间发出的补遗书和针对施工单位现场踏勘后提出的疑问所作出的答疑文件。引起投资变化的因素包括设计变更、清单不全、承包方式不合理、材料价格上涨等诸多因素,在招标文件中须严格约定。
4、科学确定标底,选择合理的发包方式。编制标底须结合招标文件、施工图设计、现场实际情况、相关的定额和技术规范等,做好工程量清单和计价说明。标底应客观、公正地反映建设工程的预期价格。对于规模小、风险小、图纸完整、工程结构技术简单、工期短的,估计在施工过程中外在因素变化小、工程条件稳定的可以采用总价合同形式。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有利于造价控制且有利于中标单位把工作重心放在施工进度及质量控制上来。对于工期较长、工程量变化较大的工程,可以采用综合单价的固定单价合同或者成为工程量清单合同,这样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合同类型。因为其使用范围比较宽,其风险可以得到合理的分摊,并且能鼓励承包商通过提高工效等手段节约成本,提高利润。
5、做好招标阶段询标工作,避免不合理报价。定标之前,在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部的监督下,对投标人进行询标。通过询标,排除不合理报价,避免错报、漏报,便于招投标双方对有关问题互相解释、澄清,为确定合理的合同价及合同条款打下良好基础。
最后,做好施工阶段的工程变更管理工作。施工阶段的变更审查和批准主要是由监理工程师来完成。这就要求监理工程师作为合同的第三方要有一个公正、公平的立场,既要维护建设单位的利益,也要维护施工单位的利益。
首先要认真复核施工设计图,通过图纸审核,可使图纸更加明确、完善,能尽量把许多图纸中的未尽事宜在施工前就加以解决,避免在施工中发现图纸存在问题而增加变更、追加投资的情况发生;其次,工程变更可能来自许多方面,或业主的原因、或监理工程师的原因、或承包方的原因,为有效控制投资,不论任何一方提出的工程变更,均应有监理工程师签发工程变更指令;再次,要严格控制施工条件变更。施工条件的变更往往很复杂,必须特别重视,否则会引起金额较大的索赔事件发生;最后,要分清签证权限,加强施工变更的签证管理。驻地监理工程师及其专业工程师应负责变更工程量的复核,以及提供现场数据资料和证明,并审查工程变更的理由是否充分,起草工程变更令,然后上报总监理工程师或其代表,由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工程变更的最终审核。因此必须建立工程变更的签办制度,制定签办各方既能相互配合又能相互制约的程序。执行工程变更应贯彻“先办、后干、及时审”的原则,避免在施工结束后因为无法核实工程量和单价费用而发生争执。
四、结束语
总之,工程变更贯穿于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工程变更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建设项目各方的切身利益。因此对于工程变更的理解、控制、处理和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当前阶段,如何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发挥各个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的智慧,尽可能的优化及控制变更的发生,是我们广大建设者们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课题。
参考文献:
[1]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的分类与控制,方俊 舒立新,2004年,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第4篇:变更管理的目的范文
【关键词】 工程变更;程序;变更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2)04—016—03
长期以来,许多地方政府对所投资的建设项目一般都采用由使用单位设立一个临时机构来管理的模式。随着项目通过各项审批后,设计和建造商的重心就转向了使用人,政府投资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管被明显弱化,进而导致超标准、超规模、超预算、拖工期成为常见现象。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地方政府在改革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的实施中也涌现了各种创新模式,“代建制”就是其中相对比较先进的一种。
代建制,是指根据有关规定,通过市场竞争等方式择优选择有相应工程管理能力的企业,作为项目实施期法人,按照合同约定全权负责项目投资管理和组织项目实施的一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代建制是我国政府投资体制改革和项目管理制度创新的产物,是一种项目组织和合同安排的方式,是一种项目管理模式。它能更好的控制投资,提高管理水平,有助于节约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社会成本。
我国各地的代建制大致来说,项目参与者有投资方、使用方、方、设计方、承包商。代建制的运作程序分成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投资方决定需要投资的项目;然后由使用方提出投资额,经政府审批后,有使用者主管单位选择方;方进行设计招标,确定设计单位;施工图完成后,方选择招标机构进行施工招标,待施工承包商确定后进行项目施工。代建制的管理组织机构大部分是由使用单位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与方签定合同。
“代建制”即投资人利用国家非经营性政府投资,委托以赢利为目的的招标公司,选择专业化的项目建设单位负责落实国家投资的建设项目实施,管理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竣工验收后移交给使用单位。
在我国,从1993年开始福建省厦门市就通过采用招标或直接委托等方式,将一些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委托给一些有实力的专业公司,并在改革中不断地对这种方法加以完善,逐步发展成为现在的项目代建制度。实施代建制通过市场招标选择项目代建人,即政府投资人从市场采购项目管理服务资源,这样既落实了政府投资人对项目监管的深度和力度,提高了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水平,又能使政府的项目管理朝着市场化的方向转变,规范了政府自身投资行为,遵循市场规则。
在房价疯涨的背景下,两会上许多代表都提出了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来平抑房价的建议,商品房降价之外,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开始重视并探索适应调控的另一条路径——建设保障房。保障性住房项目的主要形式就是代建,即政府出钱,开发商代建,政府同时会支付开发商一定管理回报。
保障房项目一般具备体量大,施工周期长,施工过程中工程变更将贯穿全程,其中业主方(政府)提出的工程变更是造成项目目标变化的主要根源,且影响是多方面的。代建项目团队(开发商)只有加强了业主方(政府)工程变更的管理,项目的计划目标才能得以顺利实现。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对保障房项目政府工程变更的分析研究,向代建人(开发商)提供管理业主方(政府)工程变更的有效流程,以优化工程变更管理,利于保障房项目的目标的实现。
工程变更是指在工程项目过程中,对于已有的条件、要求、计划等的改变和修正。由于工程项目在技术、过程、管理等方面的复杂性,工程变更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工程变更干扰工作流程,可能造成工期延误、成本超支、质量缺陷等问题。因此,全面认识工程变更的类型、原因及后果,加强工程变更的管理,对于工程项目的有序进行和预期目标的顺利实现是十分重要的。
按照变更的内容,工程变更一般包含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两大类。设计变更,是指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保证设计和施工质量,完善工程设计,纠正设计错误以及满足现场条件变化而进行的设计修改工作;一般包括由原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变更通知单和由施工单位征得由原设计单位同意的设计变更洽商单两种。工程签证,是指承包商就施工图纸、设计变更所确定的工程内容以外,由于施工现场的各种原因,出现了与合同规定的情况、条件和事实不符,需要由建设、监理、施工
单位负责人共同签署的,用于证实施工活动中某些特殊情况的一种书面手续;如施工条件变化或无法预见的情况所引起的工程量变化。
按照提出者不同,工程变更又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由设计部门提出。由于设计部门在原设计时时间偏紧、工作不仔细、工作深度不足、设计基础资料不齐全或不准确,导致与实际情况不相符,造成不合理设计或设计错漏。因设计者本身造成错误设计,以致施工中无法按原设计实施或不能保证工程质量及其功能实现,必须进行设计修改或优化。
第二类,由业主(建设单位)提出。一般是提高设计标准或改变设计方案或业主在合同限定范围内,根据工程投资、建设、进度需要提出变更。
第三类,由监理提出。监理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和为满足质量要求,认为有必要提出修改设计,或由于原设计过于保守、浪费或施工不便等,对原设计进行优化。
第四类,由施工单位提出。施工过程中遇到不能预见的地质条件或地下障碍,以及为了节约工程成本或加快工程进度等情况下,可提出工程变更。
第五类,由工程相邻地段的第三方提出。为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群众生产、生活需要而提出变更。
按照可预见性与否,工程变更可分为可预见的变更和不可预见的变更。可预见的变更属于事先有计划的变更,或打算进行的变更,如项目团队有计划地进行人员调整;而不可预见的变更属于自然发生的变更,并不存在事先人为计划的任何成分,如无法预见的异常恶劣气候所引起的变更。可预见的变更是一种主动的变更,项目团队事先进行周密计划,然后采取必要的步骤或行动实施变更计划;而不可预见的变更是一种被动的变更,一旦发生这类变更,项目团队只能被迫进行应对。对于项目团队而言,主动变更往往意味着机会,而被动变更往往意味着威胁。项目团队应充分利用从以往变更中总结的经验和教训,尽量采取主动的方式,来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进行成功的变更管理。 根据变更引起的后果和影响,变更还可分为有利的变更和不利的变更。有利的变更不仅会在短期内取得正面的效果,而且从长期的角度来看不会造成负面的影响。有利的变更,如改用先进的技术或管理方法,可以创造持续改进的有利环境,从而提高项目的价值,因此应该受到充分的鼓励和支持。相反,不利的变更,如被迫赶工,往往导致管理混乱的不利局面,从而降低项目的价值,因此应当尽量加以防止和避免。
根据可选程度划分,工程变更可分为强制性的变更和可选择的变更。一些工程变更是必须进行的,例如伴随着法令或规范的修改,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另外一些变更则是可以选择的。
理论上建设工程项目参建各方主体都有可能提出工程变更,包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但实际工程施工阶段的绝大部分工程变更都是由施工单位提出的,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很少提出工程变更,并且都要涉及增加投资、延长工期。
通常人们将工程变更描述为“设计变更”,但不是说只有设计方能提出工程变更,之所以称谓“设计变更”,是因为无论哪一方提出工程变更的要求,在技术上、实际中都需要设计单位进行确认,也只有设计进行了确认,各方特别是施工方才能合理的提出增加费用,延长工期。
政治环境主要包括:政府的有关政策发生改变,政府机构办事效率低下,各种许可批准程序繁杂,速度缓慢等。经济环境主要包括:经济动荡,通货膨胀,劳动力、材料及机械设备的价格上涨,市场竞争加剧等。
法律环境主要包括:劳工法、安全法、建筑防火法、环境保护法以及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等发生变化。
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劳动力供不应求,劳动力素质差,工程项目所在地周围公众的反对等。技术环境主要包括: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的应用,工程项目的技术难度和复杂程度普遍加大等。自然环境主要包括:无法预见的不利的现场条件,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异常恶劣的气候条件(风、雨、雪、温度),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等。
业主引起的变更。由于业主没有明确定义项目目标,改变要求,缺乏资金,没有及时付款,没有及时决策,没有及时提供施工场地等原因,都可能在工程项目中造成工程变更。其中,业主改变要求的情形包括:改变工作范围(新增工作或取消工作),减少预算,缩短工期(要求赶工),提高质量标准等。
设计引起的变更。没有正确理解业主的要求,设计人员缺乏技能,假设条件发生变化,设计失误和疏忽,与现场条件不一致,缺乏可施工性,价值工程实践,所有这些与设计有关的原因都可能在工程项目中导致工程变更。
承包商引起的变更。与承包商有关的变更原因主要指没有正确理解设计图纸和技术说明书,没有制订科学的施工计划(成本、进度、质量计划),现场管理混乱,劳动生产率低下,不良的沟通和协调等原因。另外,分包商也可能引发工程变更,上游分包商的工作延误也可能造成下游分包商的工程变更。
直接影响。①工作范围变化,如新增工作、取消工作;②时间变化,如工作时间延长、赶工;③成本或资源变化,如成本超支、资源浪费;④需要修补缺陷,设计图纸和技术说明书校正、施工返工。
间接影响。①劳动生产率损失;②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③打乱工作流程;④索赔和争端;⑤士气降低;⑥声誉受损。
正面影响。少数的变更能给项目带来正面的影响,如在设计阶段利用价值工程进行方案优化,通过成本效益分析,从若干备选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而该方案最能使变更带来的效益大于为此付出的费用。
负面影响。大多数的变更只能带来负面的影响,不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对于这样的工程变更,项目团队必须加强变更管理,尽量减少变更带来的负面影响。
工程变更控制的管理,应该遵循“必要性、可行性、经济性”的原则,对工程变更的范围、工程变更的内容、工程变更的相关责任方进行必要的界定。
同时,对工程变更的目标进行确认,对工程变更的技术性进行论证,对工程变更的方式进行优化,工程变更的费用进行权衡,对工程变更的工期影响进行评估,对工程变更所带来的风险进行预测。所以对工程建设相关各方提出工程变更,监理工程师对工程变更的内容、必要性、费用变化、工期影响、工程风险进行全面的论证;报建设单位进行审批,进行费用、工期、风险的最终核算,下发设计变更单,按变更单施工。
在处理工程变更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工程变更提出方的目的,往往提出工程变更的主体不同,其对工程变更所要达到目标是不同的,如设计单位是以相关规范及条文为变更底线进行基础性把关,但现在设计人员为了逃避责任往往在满足各种规范条例的前提下,做出非常保守的变更,相应地也增大了费用。而施工单位在提出工程变更申请时,往往是会无中生有,夸大事实,其最终目标是为了修改合同价格,增加工程费用。
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建设单位代表及监理程师,应充分考虑到工程变更的必要性、可行性及价值性。
在工程管理的活动中,事前控制是必须加强的工作。变更涉及建设项目的整个寿命周期。根据经验,项目进入施工阶段后发生的大多数变更,均是因为前期决策考虑不周或设计时的错漏,所以一定要在实施以前就要想办法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及前瞻性,同时也要采取有效手段控制设计质量,从源头上遏制变更的发生,提高变更管理的水平,可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规范项目管理。如果项目从启动开始就按规范进行管理,真正实行专业的项目管理,在项目决策时就使用科学的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难度,有效的控制变更的发生,进而提高管理水平。
第二,在建设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设计就成为关键。据有关资料显示,项目的设计费用一般只占建设工程费用的1%以下,而这小于1%的费用对投资的影响却高达70%以上。故应当抓住设计这个关键阶段,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方案的优劣、设计质量的高低,与设计单位的技术、装备水平、人员配备、专业设计之间相互配合,三级设计审核制度及设计院质量事故责任制度均有密切联系,因此要在设计合同中对设计质量和返工等作约束、考核;同时设计单位为提高竞争能力,在内部管理上应把设计质量同个人效益挂钩,提高设计施工图质量。第三,遵守工程建设管理程序,杜绝“三边工程”。 边设计、边施工、边更改的“三边工程”,往往为保证工期,大部分的设计图纸都是在催促中提交的,出现错漏再所难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变更。而这一类变更通常是在合同外的,这对于工程的投资控制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要保证工期,那么赶工加班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业主一定要按照科学的建设程序,杜绝“三边工程”,将工程
变更的出现频率降到最低,从而使工程投资得到有效控制。
第四,加强设计方案的优化。设计方案的优化是最大的节约,加强变更的全过程管理,对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决策,对设备的选择、结构形式的选用等,要与设计院一起研究、管理,否则在设计前业主不知道设计方案能优化到什么程度,同时由于业主参与设计的全过程管理,通过设计阶段限额设计,边设计边算帐,能使设计概算超投资估算的现象得到基本控制。
第五,加强对施工图的审查。每当施工图到时,及时交各专业技术人员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和设计院联系并交换意见;加强总图的会审和审查工作,做到合理使用,综合布置,节约使用土地,一次考虑到位,杜绝重复投资;加强施工图的设计审查和设计交底工作,还可有效减少设计变更和设计修改。
第六,要加强管理人员的配置、素质和责任心,否则由于专业知识上的限制,对设计方案难以提出优化的方案和意见;而且在工程变更控制的诸多因素中,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加强对变更控制人才的培养是一件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
第七,提高招标文件的质量,在招标文件与合同条款中对变更引起的费用变化作出明确规定。招标是合同谈判的第一步,对于中标单位来说,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对招投标双方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招标文件的质量直接关系着业主的经济利益。如果在招标时没有详细的条款进行约束,那么将会给项目的投资控制带来巨大的困难。所以,变更调价的原则必须详细列入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中,为下一步的施工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措施,尽量避免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的现象出现。
必须制订详细的变更管理制度,并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及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变更审批原则。为变更管理提供制度保证,各个部门之间互相制约,使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堵塞管理上的漏洞,避免发生扯皮现象。在具体的审批过程中,明确审批变更的权限层级,做到有章可循,审批严格,职责明确,做到每一次变更都有完整的审批记录。
从变更管理的程序上看,要有完善严密的审批程序。特别是对施工单位提出的变更在设计院提出方案后,还要再次组织审查会,对新方案进行再一次审查,通过后才进行施工。在施工单位提出变更申请时,必须要求以标准的形式(例如表格) 上报,并且要有完整的内容叙述。
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会发生各种类型的工程变更,给业主和监理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带来一些困难,影响项目实施管理的效率。要做到科学、有序地应对各类型的变更,就必须有一个完善的变更管理程序,从变更的受理、审核、审批以及后续工程量的确定、签证、结算等方面要有明确的管理办法,确定变更的管理程序。明确相关管理部门组织职责及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坚持原则,按程序审批,杜绝工程变更处理的随意性。对于提出的变更方案要从经济、技术、工期、安全、质量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在审核的时候一定要对方案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进行分析,杜绝那些不必要的或是方案没有优化的变更发生,避免不必要的费用和工期损失。
工程变更是项目投资失控和工期延误的主要原因,它对项目的投资、进度和质量三大目标都会产生影响 。工程变更涉及了从设计到施工的整个过程,并且每个项目的变更发生各有各的特点。但变更的产生一定有其共性的一面,所以在项目的管理中须重视对变更的总结研究,不断查找变更产生的原因,寻求有效的管理途径,将工程变更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解决好,将其对工程项目的影响控制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成虎.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索赔[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2 胡晋岚.总承包工程中的变更管理[j].建筑设计管理,2009,(7)
3 赖炳喜.如何做好建筑工程中的变更管理[j].山西建筑,2010,36(17)
4 刘清明.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的变更管理[j].山西建筑,2009,35(13)
5 张青云等.加强施工阶段的变更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0,(24)
6 刘新伟等.加强建设工程的变更管理[j].南北桥,2009,(3)
7 王静源等.加强建设工程的变更管理[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18)
8 王晓燕等.加强工程建设变更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09,(21)
9 李有花.关于工程建设中承包商项目变更管理的几点经验[j].科技信息,2010,(21)
10 高永红
.工程变更分析与管理[j].山西建筑,2010,35(21)
11 徐卫电.工程变更的控制与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9)
12 黄远智等.对加强施工项目洽商变更管理的思考[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7,(6)
13 陈建胜.代建制下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业主方工程变更管理[d].[硕士学位论文].厦门:厦门大学,2009
14 倪银丽.从变更管理入手进行工程投资控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报,2009,25(4)
15 刘华奇.建设项目全过程变更管理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9
16 刘华奇等.工程的变更管理与投资控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7.1:75~78
17 李梦莲等.工程变更与索赔关系研究[j].基建优化,2007,28(6):29~31
18 张安军.论工程变更的实施和操作[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9)
19 吴敏等.关于工程变更与工程造价管理的讨论[j].科技信息(学术究),2008,(18)
第5篇:变更管理的目的范文
关键词:加强 工程变更与签证 管理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对项目的评审与监管是一个系统性课题,本文主要就如何加强工程变更与签证管理以控制工程造价做些探讨。
一、当前项目工程变更与签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我们的实践情况看,因工程变更与签证而调整工程造价的项目,占全部评审项目工程竣工结算的比例较大,特别是建筑体量较大的工程以及道路桥梁工程所占比重大。主要问题如下:
(一)忽视决策阶段的项目投资概算
投资概算是指在整个投资决策过程中,依据现有的资料和一定的方法,对建设项目的投资额进行的估计,它贯穿于整个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过程之中。据调查,投资决策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在投资项目建设各阶段中占70%-90%。而投资概算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投资决策、建设规模、工程设计方案、投资经济效果,并直接影响工程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当前的造价管理过于重视工程实施工阶段的管理,而忽视前期投资决策的管理。建设单位往往从设计阶段便将估算抛开,最终造成投资估算的误差较大。因此项目往往会出现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投资超计划的“三超工程”现象。
(二)工程设计不完善
首先,技术性与经济性结合不够。基于设计费的收取方法和其所要承担责任的不均等,设计人员普遍缺乏经济的理念,一般只重视技术,而忽略其设计的经济性。其次,设计出现的误差、不合理而导致大量的设计变更。为追求速度和经济效益,大量工程边设计、边施工、边办手续、致使设计不完善、甚至于漏项及施工现场条件的变化,导致不断出现众多的设计变更来解决相关矛盾。再次,设计超标现象严重。在设计过程中没有进行限额设计,致使其造价一超再超,设计的过度超标已经是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最后,材料不断推陈出新或由于资源市场的原因导致某种材料短缺而发生材料代换,加上设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全面而影响了对新材料、新技术的熟悉以及掌握程度,最终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造成设计变更。
(三)工程签证管理混乱
首先,现场签证权限不明。现场管理谁有签字权限,签证的金额权限多大,在现场管理中不明确,易造成同一工程,建设单位多人签证,在结算中有的签证费用占整个工程费用比例过高等现象。其次,签证不及时。在施工过程中现场签证大多数都存在事后补签、结算前办签证等现象,其准确性受时间拖延而受到影响。再次,签证内容不规范。现场签证的确认手续不规范,导致工程签证内容不准确、不真实。签证用词含糊不清,表述模棱两可,文字描述不准确,造成结算时因计算依据不足而无法计算造价。最后存在高估冒算。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在签证单上巧立名目,更改或添加数据、事项、弄虚作假,有的甚至产生寻租行为,贿赂现场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
(四)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
目前的工程变更和签证管理尚处在传统的手工作业状态,管理流程缺少计算机和网络的支持和辅助,管理流程不畅通,大量的工程变更和工程签证信息无法及时反馈到该项目各级管理部门和决策者手中,使得建设项目的目标控制出现管理黑洞。目前,建设单位、承建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对信息技术的利用还不够充分,主要采用手工纸质措施处理工程变更和工程签证信息,致使信息传递时间长,效率低下,并且变更信息容易丢失,给工程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和不便。
二、加强项目工程变更与签证管理的对策与思考
由于在工程变更与签证管理上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必须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采取相关的措施来控制工程变更与签证的发生与增多。
(一)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制度监督
工程变更、签证是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加强工程变更、签证管理,也是相关工程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只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相关管理人员的责、权、利,才能提高其履行职责的积极性、责任心和业务水平。项目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完善参与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的相关主体的管理制度,明确规范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相关单位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只有责、权、利明确,才能在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中规范相关管理人员的行为,认真履行职责。同时,依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探索完善相关的监督及责任追究制度,以提高工程的管理水平,减少或避免建设资金的流失,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二)加强源头控制,切实减少工程变更与签证的发生
“预防重于治疗”。控制好项目工程变更与签证的关键,是通过完善的制度和严谨规范的监督机制,加强源头控制,减少由于设计深度不够、设计变更频繁而导致不断的“三超”隐患。
首先,在项目设计阶段控制设计变更。工程设计变更是引起经济签证最大的源头,尽量避免和减少因为设计原因而引起的工程变更。设计人员必须深入项目实地进行充分、系统的踏勘,在与建设单位保持有效沟通的基础上,及时发现问题,不断修正设计方案,提高施工图纸的设计质量,尽可能地做到图纸完整、不漏项、不差错。推行项目设计责任制和限额设计,强化设计的风险与利益分担机制,实现责权利的统一与均衡,从源头减少工程变更与签证的发生。
其次,在招投标阶段加强控制。在招投标时,对设计招标的管理要进行招标的全面设计,通过招标设计,完整控制整体施工计划的准确实施,保证方案的优化,避免出现变更需要。对参加投标的各承包商,以书面形式提出和说明自已在做经济标和技术标时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力争把图纸和工程预算中的问题消灭在投标前。对招标文件编制的合理性、清单编制的系统性进行全面的审查,以尽可能地减少因招标文件编制对本项目中的要求未明确或清单漏项等而引起的工程变更。同时,对工程变更签证流程进行明确的规范,以防止后续环节再次出现设计变更。
最后,对项目的设计变更,应从变更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的合理性、执行的便利性等方面综合考量,通过专家认证,经过比对、比选确定。可以根据投资变更额度实行分级审查,确定性价比最好的变更方案。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补项目内容,对涉及费用增减的设计变更,必须经设计院、业主代表、监理单位总工程师共同签署认可方为有效。
(三)建立健全工程变更及现场签证的内部控制制度
作为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分权制约、责任到人的原则,根据相关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有关工程变更内部管理制度。通过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工程施工环节的工程变更及现场签证控制
首先,建立和完善规范化、标准化、公正严格的工程变更制度。明确工程变更的审批流程、审批权限和监督问责等内容,完善工程变更的手续。在实施中根据所发生的变更等级,按照分权制约、责任到人的原则,明确相关责任。
其次,建立严格的现场签证审核制度,明确现场签证的审批程序,规范签证权力与签证内容,签证内容必须做到详细属实,数据确凿。严格三方签证制度,所有的现场签证必须经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业主代表三方共同签字方为有效。明确签证时限,要求处理及时,没有遗漏、严禁出现随意变更、随意签证的行为,做到“随做随签、一事一签、一项一签、工完签完”并建立现场签证归档制度。
再次,建立奖惩管理制度,对节省资金、缩短工期的工程变更提出者要大力表彰并按合同中约定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工作中不负责任,设计审查不力、签证事实不符,造成项目成本增加、延误工期的管理人员,将严厉追究其责任并处以一定的罚金。
最后,在施工阶段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跟踪与控制。可派专人跟踪资金的落实和使用情况。在项目施工期间,派专人跟踪施工现场,及时了解工程施工和工程造价的变化情况。
第6篇:变更管理的目的范文
关键词:高校新校区;全过程变更;价值工程
中图分类号:TU-9 文献标识码:A
3 价值工程模型及其在新校区建设项目中的应用
变更评价模型的主要组成指标包括:费用指标、工期指标、风险指标、质量指标。由于工程变更评价的质量、工期、费用三个要素息息相关,而风险评价往往不能从定量研究来分析,因此对于变更来讲可以将质量、工期、费用利用价值工程模型来评价。
3.1 价值工程评价模型[3]
设有m个变更方案,其实施费用分别为Ci(i=1,2,…,m),则评价对象集为
X={方案1,方案2,…,方案m}={X1,X2,…,Xm}
一级评价指标集为
Yi={费用,工期,质量}={F1i, F2i, F3i}(i=1,2,…,m)
对应的权重集为W={w1,w2,w3}
二级评价因素集为Zjk(i)={fj1(i), fj2(i) , …,fjk(i) } (j=1,2,3)
对应的权重集为Wjk={wj1,wj2,…,wjk}(j=1,2,3)
则不同变更方案的加权功能得分为Wi=w1F1i+w2F2i+w3F3i
其中,F1i=w11f11(i)+w12f12(i)+…+w1kf1k(i)
F2i=w21f21(i)+w22f12(i)+…+w2kf2k(i)
F3i=w31f31(i)+w32f32(i)+…+w3kf3k(i)
各变更方案的功能指数为: Fi=Wi/∑Wi
各变更方案的成本指数为: Ci=Ci/∑Ci
则各变更方案的价值指数为: Vi= Fi /Ci
该评价模型中的各级评价指标权重通过专家评议的方式确定。
3.2 应用实例
工程设计阶段基本上决定了工程建设的规模、标准及功能,形成了设计概算费用,确定了投资的最高限额,这一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达70-80%以上,在此阶段运用价值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优化功能结构,力求降低费用,是提高工程价值的关键阶段。
在某高校新校区实验中心原设计中采用了石膏板吊顶,在设计图纸审核中,业主方认为石膏板不太美观,拟采用铝扣板或硅钙板,但铝扣板价格较石膏板、硅钙板要高。为此,业主方采用了价值工程模型,对三个方案做了比较。
1、各功能得分和功能重要系数计算
根据费用、工期、质量三个评价指标,由于业主方提出外观因素,增加了美观指标。业主方组织使用院系、设计单位、外部专家共同确定各种功能权重。使用院系、设计单位、外部专家评价的权重分别设定为50%、40%和10%,各单位对功能权重的打分采用10分制,各种功能权重见表3.1所示[5]。
表3.1 吊顶功能重要程度系数
功能
使用单位评价(50%)
设计单位评价
(40%)
外部专家评价
(10%)
功能权重
费用
3
1.5
1
0.4
3
0.3
0.22
工期
2
1
1
0.4
3
0.3
0.17
质量
1
0.5
4
1.6
3
0.3
0.24
美观
4
2
4
1.6
1
0.1
0.37
合计
10
5
10
4
10
1
1
对三个方案采用10分制进行功能评价。各分值乘以功能权重得功能加权分,对功能加权分的和进行指数处理后可得各方案的功能系数。计算过程见表3.2。
表3.2 各方案功能系数计算表
功能
功能
权重
铝扣板
石膏板
硅钙板
分值
加权分值
分值
加权分值
分值
加权分值
费用
0.22
7
1.54
8
1.76
9
1.98
工期
0.17
7
1.19
7
1.19
7
1.19
质量
0.24
8
1.92
6
1.44
6
1.44
美观
0.37
9
3.33
5
1.85
6
2.22
合计
1
31
7.98
26
6.24
28
6.83
加权分值
指数化
7.98/(7.98+6.24+6.83)
6.24/(7.98+6.24+6.83)
6.83/(7.98+6.24+6.83)
功能系数
0.379
0.296
0.325
2、各方案成本系数计算
表3.3 各吊顶方案成本系数计算表
方案
铝扣板
石膏板
硅钙板
总费用
180.3
85.2
79.2
成本
系数
180.3/(180.3+85.2+79.2)
=0.523
85.2/(180.3+85.2+79.2) =0.247
79.2/(180.3+85.2+79.2) =0.230
3、各方案价值系数计算,见表3.4
表3.4 各吊顶方案成本系数计算表
方案
功能系数(Fi)
成本系数(Ci)
价值系数(Vi= Fi /Ci)
铝扣板
0.379
0.523
0.725
石膏板
0.296
0.247
1.198
硅钙板
0.325
0.230
1.413
根据各方案的价值系数,应选用硅钙板吊顶方案。
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具有其独特性和时代特征,做好新校区建设项目变更管理工作对于高校发挥有限的资金作用、实现建设目标和提高办学效益,均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刘华奇,闫国亮,工程的变更管理与投资控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7.1:75-78
[2] 刘新荣, 汤晓红,浅谈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J].港工技术,2004.3:37-38
[3] 方俊,建设项目工程变更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5
第7篇:变更管理的目的范文
随着工程实践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思想也从一种简单的认识模式上升到系统综合、自成一体的科学体系。本文从工程项目管理实践过程中的三个关键因素方面:规范化的项目管理内容和过程、科学的项目管理计划与实施控制以及工程合理变更的管理与控制,对工程项目管理实践过程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实践的发展提供借鉴。
2规范化的项目管理内容和过程
随着工程项目管理的不断发展,管理内容和过程的规范化日益受到重视。规范化的项目管理内容和过程,就是要求广大企业按照《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统一思想认识,在工程项目管理实践过程中,认真履行和实践规范的规定和要求。应健全项目组织机构、明确项目管理职责,这是规范工程项目管理的前提。每一个项目都应该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和类别的,配备相应的管理力量,组建高效精干的项目管理班子,并按各自的职责明确相应责任。选配项目管理班子时,应注意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决策才能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合理搭配,以提高项目管理能力。工程项目竣工审计考核结束后,对项目管理班子成员进行“德、能、勤、绩、廉”综合考评,建立业绩档案库,为今后选聘项目管理人员提供重要依据。
应健全完善工程项目管理的各项制度,这是规范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在工程管理活动过程中,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是保证管理活动规范化的决定性因素。质量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体系的核心。首先,应当完善安全质量保障机制。要严格执行企业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推行工程质量“样板制”和“三检制”,层层落实安全质量目标责任;其次,应实行有效的资金集控管理制度,对项目资金进行集中管理、统一调配、监督控制;此外,还应规范项目合同管理,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并将合同管理融入到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
3科学的项目管理计划与实施控制
科学的项目管理计划与实施控制,是最终实现项目总目标的关键因素和有效保证。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进度计划与控制。项目实施阶段的进度控制“标准”是进度计划。进度计划是表示项目中各项工作的开始和完成时间以及相互衔接关系的计划。就施工进度计划而言,其内容应包括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施工方法、月(旬)作业计划、施工任务书,协调各个工种在施工中的衔接与配合、安排劳动力和各种施工物资材料的供应时间,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目标工期和全部工程的完工时间等。将施工进度计划报业主审批后,工程项目实施单位应严格按照进度计划执行项目,把进度计划安排落实到班组,布置到位,调配好人力、物资和资金。而在实施进度计划控制时,应按照四阶段循环控制原理:即计划、执行、检查、纠偏,不断循环。在进度控制中,应利用网络计划的方法对进度计划的执行进行纠偏调整,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质量计划与控制。
质量计划是质量控制的依据。质量计划应以IS09004—5《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中的《质量计划指南》及企业质量手册为依据。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实践过程中,应首先将质量计划中的目标体系进行分解,形成有效的质量责任体制。在实施质量控制时应跟据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的管理理论,工作质量、原材料质量、机构设备质量、施工工序质量以及成品保护养护的质量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在质量计划实施控制过程中,应将质量控制的工作重点放在调查研究外部环境和系统内部各种干扰质量的因素上,要做好风险分析和管理工作,预测各种可能出现的质量偏差,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同时,要使这些主动控制措施与监督、检查、反馈,要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发生偏差及时纠偏等控制措施有机结合起来,使工程项目质量始终处于项目管理人员的有效控制之下。成本计划与控制。工程项目成本计划是由项目经理根据项目成本管理需要、组织编制的项目成本实施计划,是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依据。项目成本计划应首先通过项目分解,合理确定成本目标,按照成本预算一成本管理目标一成本计划三个层次进行成本计划,并遵循计划的实际性、可操作性、弹性以及信息化等原则。
在成本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应按照目标分解的方法,将成本目标落实到各个工作岗位和工作人员,制定出相关的规章制度,严格控制好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的审批和支出.实现有效的成本责任制体系。并且依据全员控制、全过程控制和动态控制的原则,对成本计划的实施进行严谨科学的管理。.
4工程合理变更的有效管理
工程变更是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影响建设项目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投资控制的关键因素。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的合理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加强工程变更的管理与控制对实现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践过程中,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实施工程变更的分类控制。在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的管理实践中,按照工程变更的性质和费用影响实施分类控制,有利于提高工程变更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实施分类控制可把工程变更分为三个重要性不同的等级,即:重大变更;重要变更;一般变更。三类变更的限额可依据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合同控制目标和两级监理工程师执业能力等因素综合设定。
第8篇:变更管理的目的范文
按照UCM的方法,我们也将CPMM的组成部分抽象为不同的工作流,其中最重要的工作流程包括:
1、变更预估流程 (Change Forecast Process,CFP);
2、变更请求与处理流程 (Change Apply and Manage Process,CAMP);
3、变更评估流程(Change Evaluation Process,CEP)。
CFP在软件工程项目的初期对工程中可能产生的变更进行预估。这是在软件工程项目中经常被忽略的流程。通过这个流程,可以在软件的时间和经费预算中提前考虑变更所带来的影响,同时在软件项目的设计和规划中预留接纳变更的空间。保证在产生变更的情况下软件工程项目仍然能有序地进行和正常地完成。
变更预估是软件工程中比较难以把握的方面,目前的预估都是依靠个人经验的主观判断。这样的预估存在准确性低和不能量化的缺点,这对软件工程本身并不能提供有用的帮助。CPMM中的CFP流程对软件工程中的变更评估采用定量的计算方式。在进行项目的需求分析时,通过对影响项目变更的因素,如评估项目的创新程度 T(1)、客户对项目的把握程度 T(2)、我方对项目的把握程度 T(3)和需求调研的详细程度 T(4)等方面的数值,计算出软件项目的各个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更概率。由此对软件工程项目的预算、项目规划提供有力支持。
软件工程步骤i可能产生的变更概率如下面“变更预估公式”所示:
其中:V (i)为软件项目过程i完成时可能发生的变更概率。
C (ij)为各项因素对变更比率产生影响的系数,这个系数需要根据不同的开发小组情况和项目类型有所不同。系数的产生和修改则需要根据变更评估流程产生和修改。
D (i)为修正因子。
CAMP是在项目中接纳变更的处理流程,包括变更的提交、审批、实施及完成。CAMP主要强调通过规范的方式接纳变更,并且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严格控制变更被引入的方式和时间,确保系统开发的有序进行。CAMP主要通过图1所示的流程处理变更:
第9篇:变更管理的目的范文
【关键词】工程变更;设计变更;工程签证;特征;措施
前言
工程变更是发生在合同实施过程中的,它是随着合同状态的改变而进行的对合同文件的修改与补充,以及对合同的价格和工期的调整。因为工程变更的发生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而且工程变更所涉及的单位部门不是单一,所以工程变更是复杂的。设计、使用功能、承包商等的变更以及地质条件的变化等都是引起工程变更的原因,而工程变更引致各个参与建设的单位部门相互影响。工程变更管理是一门复杂的工作,它涵盖着质量和投资管理以及组织协调等内容。工程变更管理可以督促参与工程建设的各个单位部门恪守本工程各个合同的规定,有效地控制合同范围内的工作内容,同时,它可以使各方的经济责任清晰明了,可以很好地使各方的合法利益得到保障。
1建筑工程变更的分类和特征
工程变更可以分为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设计变更是在施工中对设计图纸进行修改,它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设计和施工的质量,改正设计中的错处,适应实际条件变化,从而使设计更加完美。设计变更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由原设计单位发放的设计变更通知来产生,另一种是由施工方得到原设计单位认可的设计变更协商单来产生。工程签证是指在承包商施工图纸、设计变更所规定的工程项目之外的一种书面手续。它是在施工现场出现了与合同规定的情况、条件和事实不一致的情况下,由建设、监理、施工单位责任人一起签字认可的,它的目的就是为了证明施工过程中一些异常情况,例如因为施工条件改变或没办法预测的情况所导致的工程量变化。
工程变更管理就是风险管理。因此,工程变更有以下特征:首先,工程变更风险是客观而又普遍存在的;其次,工程变更风险具有偶然性和必然性;再者,工程变更风险是多样化的和层次丰富的。
2建筑工程变更管理的现状分析
2.1建筑工程变更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
我国建筑工程变更管理方式比较落后,基本是通过手工作业来完成的,管理中没有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的优势。业主、承包商、设计方和监理方之间的相关工程变更的文档操持方式主要以纸介质为主,这种放方式不但运行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发生工程变更信息的丢失,引起管理的产生错乱。此外,由于缺乏完善的用于建筑工程变更管理的软件的支持,项目各级管理部门和决策者很难及时了解到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工程变更信息,从而使得建筑项目的目标管理失控。
2.2建设项目工程变更整个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力度不够
工程变更是贯穿于建设工程的每个阶段的。如今,工程实施阶段是大部分业主和监理单位进行工程变更管理的重心所在,而在工程项目的决策、勘察设计和项目竣工这几个阶段的工程变更管理却基本是空白的。一般来说,项目施工阶段发生的绝大多数工程变更的根源就是项目前期决策和设计阶段的工作存在漏洞。因此,尽可能地优化项目前期的决策和勘察设计是降低工程变更发生的频率和额度的最好办法。同时,项目竣工后的工程变更后评价,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掌握工程变更产生的原因,为以后的工程项目积累工程变更管理和控制的方法。
2.3工程变更缺失有效的评审环节
很多工程项目的工程变更并没有有效地评审其技术、经济、工程周期、质量等内容,在选择工程变更方案时没有有效地剖析其价值和对比方案的优劣,这就导致了一些无意义的工程变更的发生,或者因工程变更方案不是最好的方案而导致经济和工期损失。工程变更有效的评审环节的缺失还可能导致错误变更的出现。
2.4工程变更的问责制度和激励制度不健全
很多建筑项目并没有对工程变更管理的绩效进行严格而科学的考评。由于工程变更的问责制度和激励制度不健全,项目管理工作者缺乏管理工程变更的压力和动力,从而使得工程变更管理的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让职业操守缺失的项目管理人员和信誉度不高的承包商有机可乘。
2.5工程变更合同条款有待完善
在我国建设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施工合同相关文件中,工程变更的内容主要有设计变更、其他变更和确定变更价款。但是这些文件并没有规范和约定工程变更管理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例如监理工程师在工程变更管理中的义务、权力和地位,工程变更的评审程序,计日工单价使用范围等。此外,这些文件中并没有承发包两者工程变更管理责任和义务的有关内容,这无疑对业主方管理监理单位和勘察设计单位的工程变更行为是不利的。
3提高建筑工程变更管理水平的措施
3.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要建立完善的工程变更管理制度,使参与建设的单位及各相关工作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都清晰明了。只有这样,工程管理工作者在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管理行为才能得以规范,他们才能各司其职,积极地履行职责。
3.2强化变更评审
使变更数量、工程造价和工期得以控制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对工程变更进行严格评审。变更评始于监理向发包人汇报变更意向,也就是说,监理对接到的变更意向做核实和初步测算时就应向发包人汇报是否实施的个人意见,发包人也需对变更意向核实并计划评审深度。
在工程量增减幅度过大或新增变更超出原施工合同合理范围的情况下,很可能发生使工程性质发生变化的重大变更。此时,变更意向方应该准备两套以上的施工方案,在发包人组织的组织下,监理、承包商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等聚在一起通过变更评审会议的方式对变更评审进行。评审会议中专家需对变更评价的要素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进行定义并赋予权重值。例如设计变更的评价指标有技术指标、工期指标、成本指标、安全指标、功能指标等。此外,要通过价值工程原理给多个施工方案打分,将得分高的方案作为可实施方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专家还应该优化实施方案,以降低方案的成本,提高其价值。
3.3实行变更控制绩效评价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针对项目管理人员的变更管理效果,发包人应该及时对其进行评价并予以奖惩。发包人可在工程竣工时,统计变更总数量,评价各变更的工程价值,以被拒绝变更数所占比例和已实施变更增加工程效益程度为指标,综合评定管理人员的变更管理水平,并给予奖励。这样可以促使管理者认真审核变更、监督变更执行,使变更管理效率得以提升。
3.4确保监理的变更管理权力
由于绝大多数建设项目的业主是政府机关,他们需要监理的专业管理,却又管理着监理公司,这极大限制了监理在我国建设项目中的管理权限。基于这样的大背景,监理在变更管理中不拥有对工程变更审批权,所以要保障变更的控制效果是很难的。因此,要保证变更管理效率、推进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改革,必须利用法制方式来保证监理拥有独立权。
总结
总而言之,强化设计变更和签证工作是建筑企业控制工程造价必经之路。作为施工管理工作者,必须熟悉工程变更特性、内涵、审批标准及注意要点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对工程变更的管理水平,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为建设单位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更好地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红梅.工程变更管理探讨.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