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安全运营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网络化 运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D922.2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7-0124-01
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员因素问题
有地铁到达的地方,很多人都会选择乘坐地铁,方便快捷。但由于很多乘客对交通的相关规定并不了解,从而出现很多不文明的乘车行为。部分工作人员在工作岗位不能尽职尽责也是影响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重要因素,比如,巡查不到位等现象,均能成为运营安全的隐患。
(二)技术设备问题
在轨道交通的运营过程中,确保技术设备的正常运行是运营安全的基本前提条件。设备操作不当或故障均可引起轨道列车的不正常运行,比如运营延误、秩序混乱等,严重时直接影响运营安全。导致机械设备出现问题的因素很多,比如日常维护不到位、设备长期使用老化、操作失误等。
(三)规章制度问题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方面的专项法律法规还有待健全,具体规章制度有待完善。近年,针对影响轨道交通正常运营的因素,国家正在逐渐建立健全轨道交通的管理制度,强化规范管理,确保运营的有序开展,做到有法可依。
二、网络化运营措施
(一)创新网络化运营的机制体制
创新网络化运营机制是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以“顾客导向、服务社会”为根本,建立健全区域运行中心的管理职责,如交通故障处理、车务车辆维修等;同时提升管理层的便民意识,最大程度的满足乘客的需求,形成“统筹兼顾、适度竞争”的运营机制,为运营管理的创新提供源动力,也为各条线路的安全运营管理和服务质量等提供良性竞争。从根本上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高效科学的促进网络化运营趋于最优化;健全严谨的维修体制;前台具备技能综合化专业平台,及时准确的应对故障,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合理分配,建立一支高效率、高技能的精英队伍;后台技术实现专门化、精深化,前后差异的维修体制有利于推动技术持续发展,更好更快的实现网络化运营。
(二)夯实网络化运营的管理基础
实现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使各个岗位、每位工作人员有章可循,高效实现网络的统筹管理,以及区域自主管理,使运营流程最优化,提高制度的实际应用效果;其次,提升员工的培训质量。维护网络化运营的基础是员工专业素质。重视员工培训,健全员工培训机制,对每位在岗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培训,培养多技能多专业员工,提升员工的综合业务能力。
(三)筹划网络化运营能力的提升
提高轨道交通的综合运营能力,首先,要根据城市发展程度来综合预测客流量与客流需求;其次,科学合理的做好运输规划和创新运营组织,再根据运营过程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运营组织,综合统筹运输规划,促进网络化运营最优化;最后,以客流量预测和运输规划为基础,对设备设施进行提前改造,以保证未来网络化运营用车需求,并定期地对设备进行检测与修护保养,提高设备设施运营能力,确保设备的安全管理运营。
(四)强化网络化运营的安全风险控制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强化网络化运营的安全风险控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首先,健全综合系统的安全管理体系。全面管理体系的不仅要涵盖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方方面面,还要及时预测并反馈运营过程中的安全状况,确保网络化运营的安全性;其次,全面安全体系的建立要具备可评估性。城市轨道工作人员要具备极高的专业素质,准确判断故障来源,并及时做出定量分析,及时作出风险处理决策。强化网络化运营的安全风险控制,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
(五)优化应急事件处置程序
针对运营过程中的突发事件的发生,需要对处置程序设计进行严格周密的设计,最大程度的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在不断的工作积累中,处置程序需要对突出事件进行识别和分类管理,根据识别的数据选择处理方案,对处理方案做出合理的O计,使处置程序满足快速响应要求,强化运营管理的需要。只有处置程序管理的最优化,才能提升程序的判断效果并减少管控所引起的安全隐患,最大程度的避免由于人为的经验不足或判断错误等主观因素而引发的安全事故,促使突发事件的处置程序更加有序、高效、实用。
(六)提高员工技能和安全意识
对于工作人员,恪守职责、高质量地完成工作要求,是确保轨道交通安全高效运营的关键因素之一。加强工作人员对安全意识的认识,并提升专业业务技能,充分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培训,测试故障判断能力,进行应急预案实地演练。通过教育、培训、考核,提高员工的技术业务水平和安全责任意识。
(七)加强技术设备保养维护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系统设备以及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尽管稳定性和可靠性较高,但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长期运行的情况下,不可避免的会随机发生一些故障。为最大程度地减少系统设备故障,严格进行日常保养、维护和管理,从基础设施方面保障运营安全。
(八)与乘客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以安全乘车、安全出行为宗旨,与乘客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首先,广泛普及轨道交通安全知识,通过各种形式(比如,轨道交通电视、轨道交通宣传栏等)加大宣传力度,加深乘客安全出行的理念。特别在安检方面,运营管理部门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安检机制,并通过各种宣传方式,使乘客接受乘车禁携物品,并且自觉抵制他人携带,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抑制安全隐患的发生,为乘客提供良好的出行环境。
三、结语
随着城市交通的迅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原有的单线运营已不能满足现代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需要,所以必须W络化加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就需要创新交通运营管理,更新交通运营体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体系。本文系统地论述了网络化运营的对策,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创新网络化运营管理体制、完善运营制度、注重员工业务技能等。
参考文献
[l] 何琳.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挑战与对策[J].城市快轨交通,2014(3):148-149.
第2篇:安全运营管理制度范文
安全生产是推进道路运输行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道路运输行业永恒的主题,那么又该如何履行好“三关一监督”工作责任,做好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呢?下面,我结合工作实践,从以下几方面谈点想法。
一、必须要深刻认识抓好道路运输安全工作的严竣性和重要性
安全生产,人命关天。抓好安全生产,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体现,是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和维护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内在要求,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必须真抓实干,常抓不懈。近年来,交通运输部门认真履行道路运输的行业管理职责,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取得了可喜进展。一是注重从源头上抓起,建立健全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完善了营运车辆技术管理制度,通过实行定期检测、强制维护和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制度,保证了营运车辆的技术状况;实行了重点岗位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开展了职业技术培训,提高了广大从业人员的素质。二是加强了节假日期间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每年春节和“五一”、“十一”旅游黄金周期间,交通运输部门都对旅客流量和流向进行认真的调查分析,制定科学的运输计划和应急方案,加强了运输组织工作,落实了安全防范措施。三是开展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年活动,探讨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促进了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也解决了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二、必须要明确企业和主体责任和运管部门的监管责任
企业历来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如果一些日常管理工作和经营行为如维护、保养、培训、例检等做到位,那么安全生产的目标和任务自然也就容易实现了。一些运输经营者只重视生产效益,忽视生产安全,加之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安全生产法规、规章滞后,监管不到位,责任不明确,因而道路运输市场事故频发,不但造成了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而且也降低了运输行业的认可程度,发生事故的运输企业也遭受了重创。面对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道路运输行管部门在安全生产监管中到底管什么,如何定位,真正把赋予我们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落实到位,是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
根据国家法规、规章赋予的行政管理职能,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的是安全生产监督部门,法律依据是《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是公安交警部门,法律依据是《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运输行管部门主要依据国家《道路运输条例》和《河北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负责相关的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概括起来就是“三关一监督”:把好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车辆设施设备技术状况关、从业人员从业资质关,搞好汽车客运站安全监督。运输经营者市场准人关包括场地、人员、资产、车辆、管理制度等等是否达到相应的标准,主要是落实市场准入制度。车辆设施设备技术状况关包括车辆的技术状况、附属设施(如行车记录仪或GPS、消防设备等)是否达到相应的标准,同时定期维护和综合性能检测是否达标。不同的运输门类如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营运客车标准不同,主要是落实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制度。从业人员从业资质关主要包括从业人员的培训或考核、职业道德和法规教育、专业技能是否达到相应的标准,主要是落实从业资格制度。以上三项是行政许可或信誉考核的主要依据,在国家《道路运输条例》、《河北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及配套规章中都有明确的表述,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一旦违规操作,就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关于汽车客运站安全监督,主要包括以下三项工作:一是监督客运场站安装、使用“三品”检查仪,对旅客行包进行安全检查;二是监督客运企业或客运场站按有关规定对营运车辆进行安全例检;三是监督客运站,防止超员车辆出站。
综上所述,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是运输经营者,其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道路运输行管部门按照《道条》赋予的职责范围,围绕“三关一监督”工作实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三、必须要按照要求不折不扣地抓好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
(一)把好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
要严把市场准人关,把运输经营者资质条件作为经营许可和企业经营资质评定的重要内容。对申请从事道路运输经营业务的当事人,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一律不得审批或者核准。同时,加强日常监督考核,一旦发现经营者资质“缩水”,要立即下发整改令,督促企业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者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要降低其经营资质直至取消其道路运输经营许可。
(二)加强营运车辆技术管理
(1)坚持和完善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制度。在车辆进入运输市场前及对营运车辆进行定期审验时,要严格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的要求进行综合性能检测,确定技术等级,核定经营范围。没有达到车辆技术等级的车辆或技术性能不合格的车辆不能参与营运。
(2)强化道路运输车辆定期维护制度。认真贯彻落实车辆定期维护和二级维护竣工检验制度,强化二级维护监督管理,督促维修企业严格按照《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维护车辆,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三)加强从业人员从业资格管理
(1)督促培训单位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大纲组织培训,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坚决打击无证、超范围及违规培训等经营行为。
(2)严格执行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制度。认真贯彻落实《营业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培训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规范从业资格考试发证工作。要重点加强对大客车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驾驶员从业资格的管理。凡无从业资格证的驾驶员,不得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性活动。
(四)加强汽车客运站安全监督
(1)严格执行车辆进出站的例检制度。按照《汽车客运站管理规定》的要求,督促客运站履行安全管理职责,落实安全生产制度,配备安全检查人员。
(2)监督汽车客运站做好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检查工作,按要求配备危险品检查设备。严格按照客车的载客定额发售车票和检票,禁止超员车辆出站。
第3篇:安全运营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地铁;安全;管理
【Abstract】Dur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preparation of new lines,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transport operation is essential and importa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xperience of the preparation and organization of safety and management, ensure the safe、smooth and orderly operation of the metro.
【Key words】Metro; Safety; Management
任何交通行业,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便是安全。对于城市轨道交通来说,首当其冲最重要的便是如何保障乘客的安全。我们必须要对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的单位提出标准化要求,如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单位应当也有义务依法承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生产责任,首先便需要设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各个部门都要有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同时要投入能够确保安全生产所需要的资金,能够针对安全运营采取一系列措施;为了应对紧急情况,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单位必须提前制定好各种可能的运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并建立与之对应的救援组织架构,配给各部门所需应急处置设备,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演练。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台超级联动机,其行业特点是安全风险高,要确保开通后安全运营,就必须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制定行车、客运、消防和综治等安全生产措施,明确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制定安全应急源和实施演练,才能夯实安全基础工作。为了能够保证乘客享受到安全、舒适、快速的地铁运输服务并维持地铁设备持续可靠地运行,运营单位任重道远,因此,所有的工作都必须紧紧围绕着服务乘客这一宗旨,重点抓好建章立制、员工队伍建设、设备质量和运营服务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工作。
运营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安全工作重点,运营接管、开通各阶段安全工作措施,安全应急预案和保卫综治方案四方面。
1)运营安全管理工作重点
(1)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把安全管理落实到每个人身上。提高每个员工的安全管理意识、安全生产责任意识,签订个人与班组、班组与分部、分部与中心、中心与总部、总部与公司的安全生产责任状。
(2)突出抓好重点,新线安全以行车安全为核心,以设备安全为保障,以电气防火为基础,针对新线新设备的投入使用,加强设备自检、互检、他检,提供良好的设备保障。
(3)抓紧建章立制,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和持续改进,提高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管理水平。
(4)开展全员的安全管理及安全生产教育,进行安全生产的思想、知识、技能教育,做好全员的公司级、中心级、班组级共三级的安全教育。
(5)结合现场深入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抓好员工理论培训,重点是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
(6)结合新线实际情况,制定新线开通运营安全要点。从验收质量与安全、交接与运营接管后的安全、设备调试、开通前安全评估的质量、投入运行前的检查、运营中的安全这六个安全方面,来编制安全要点。
(7)利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在新线范围内进行危险源的分类、辨识及控制管理工作。
2)各阶段重点安全措施。明确现场跟踪、设备验收、设备交接、设备调试与演练、开通前安全评估和开通运营等不同阶段的安全管理措施。
3)新增安全应急预案。结合新开通线路和技术设备的特点,必要时须补充完善应急源。
4)保卫综治方案
(1)用驻站守护和巡查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做好新开通线路车站设备设施及附属设备设施的安全守护和综合治理安全保卫工作。
(2)遵循“属地管理、逐级负责”的原则,做好车站的保卫综治工作。
(3)技术防范措施。针对新开通线路各车站的情况,采用现代管理手段,如采用视频监控方案,从技术上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4)利用社会力量,与当地派出所和居委会开展联防群治的综合治理工作,定期与当地的派出所、居委会沟通联系,及时知晓车站及所处区域附近的治安情况,共同做好整体的保卫综治工作。
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制定行车、客运、消防和综治等安全生产措施,明确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后,做好全面的组织实施,对全员进行安全管理,才能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有序开展。
(1)引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架构,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在接管开通前进行危险源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开通前运营演练和开通初期的运营安全表现情况,对危险源进行再评估、不断补充完善危险源控制预防措施。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建立管理危险源的规章制度;②制定定期检查机制;③及时完成信息反馈及整改工作;④树立有效的考核奖惩制度。
(2)及时跟进试运营中员工操作、设备质量和规章文本上反应出来的各类问题,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进行循环跟进管理。首先有个设想,根据设想提出一个计划;然后按照计划规定去执行、检查和总结;最后通过工作循环,逐步地提高水平,把工作越做越好。
(3)采用桌面演练和实战演练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员工对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能力。针对行车、消防等设备设施在运营期间发生故障后进行处理的演练及火灾、爆炸等应急演练。
(4)组织各种不同形式的安全管理活动,充分调动每个员工一齐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5)定期开展安全管理的绩效评估,通过评估总结来不断提高安全管理能力。并做好安全生产信息管理与台帐建设,反映安全生产的真实过程和安全管理的实际成绩,为整体的安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文通过比照正常运营地铁工作中的重点,对地铁新线开通前的安全进行论述。每一条新线的筹备工作是运营整体工作的一个前置重要环节,而筹备工作当中的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制定安全生产措施,明确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做好全员的安全管理,才能保证地铁新线按照既定日期正式开通。
【参考文献】
[1]祁国俊.西安地铁的运营筹备管理[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7).
第4篇:安全运营管理制度范文
论文摘要: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做好运输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
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是不容忽视的行管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一条规定:“为了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保障道路运输安全,保护道路运输有关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道路运输业的健康 发展 ,制定本条例。”《条例》明确了保障道路运输安全这一行管工作目标,并设定了一系列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要制度,这为实施道路运输生产安全管理提供了可靠的 法律 保障,同时也赋予道路运输管理部门维护道路运输安全的使命。
时逢“春运”,通过对客运站和车辆的安全检查,发现在安全管理和经营者安全意识方面不同程度的存在问题。面对当今的运输安全生产形势,如何做好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实现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必须清楚认识到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必须有长期打算。抓安全要从源头抓起。作为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必须选准“三关一监督”作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切人点”。
1严把“营运资格的市场准入关”
实行严格的市场准人制度,凡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准进人道路运输市场从事经营活动。新《道路运输条例》明确规定,申请从事客运、货运、危货运输经营的,都必须具备一个共同条件: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这就要求必须把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作为道路运输市场准人的前提条件。在客运线路审批过程中,切实把好客运市场准人关,对安全生产制度不健全、达不到行车安全要求的、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一律不予审批新的客运线路。在货运审批过程中,也要严把货运市场准人关。对于违反国家标准私自拼装、改装的车辆,以及从外地购人车况达不到标准的破车严禁进人货运市场。鼓励发展安全性能好的新型车,鼓励发展厢式货车。对于申请危险品运输的,更要严把市场准人关,要进行车型和车辆技术等级控制,必须符合开业的“四个条件”。
2严把“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
通过实行定期维护、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和车辆技术等级评定等制度,确保营运车辆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减少因机械故障而引发的事故。营运车辆是道路运输生产的基本要素,营运车辆的技术状况直接影响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动力性和 经济 性,是影响运输成本、 交通 安全、服务质量、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键因素。所以说保障营运车辆技术状况良好是运输生产安全管理的核心。做好运输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必须把好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为做好此项工作可以从三方面人手:一是强化道路运输车辆定期维护制度,提高二级维护 企业 的服务质量,确保维护到位;二是坚持和完善营运车辆检测制度,规范车辆检测行为,确保检测质量;三是严格执行客运车辆进出站的检测制度,规范客运安检站的经营行为,确保安检质量。
3严把“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关”
严格实行从业资格认证制度,确保道路运输关键岗位的从业人员适应安全管理的需要。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是直接从事或服务于运输生产的群体,他们的职业素质、职业技能以及安全生产意识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运输生产安全状况的好坏。抓安全生产必须抓好从业人员的安全 教育 ,它是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对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岗位的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职业培训要采取业余自学和专业培训、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形式。主要做法:一是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二是加强政策法规教育;三是加强汽车运用知识和设备操作技能的培训;四是强化持证上岗制度。同时,对营运车辆和运输服务行业进行年审时,要对从业人员执证上岗情况严格把关。
4强化“对汽车站场的安全监督”
第5篇:安全运营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创新制度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01
一、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制度现状
(一)管理制度的盲目性
就管理制度来讲,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在管理方面存在着特殊性,作为高速公路地方管理单位的下属部门,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必定受到主管上级单位的行政管理,运营企业在征收通行费用、管理运行服务区等方面需要充分表现出政府的社会服务职能,可是由于运营企业具有法人独立资格,根据目前的企业现代化管理制度以及公司法规则,其运营管理行为又要表现出企业产生的盈亏风险以及股东的经营投资特点。因此,企业不仅是行政部门的附属同时也要体现社会市场功能。管理制度上产生的特殊性,致使运营企业出现了盲目的管理方向,进一步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的政治经济利益造成影响。
(二)混乱的管理行为
我国的高速行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一套较为科学完整的管理制度,通过比较企业纵向的经营发展情况,企业在管理实际活动中,传统的管理模式与引进的创新模式之间出现了较大的矛盾,没有很好的融会贯通的新旧模式,进一步造成企业出现了混乱的管理行为,尤其是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管理现状,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三)较低的管理效率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在建设管理制度中比较全面与完整的进行了考虑,可是完整全面的管理制度并不能很好的提升管理效率,在具体工作中落实各个管理制度,获得的成果就打了折扣。这一点主要体现为运营企业内部执行管理水平上,完善管理制度并不能提升企业工作的执行能力,企业各个部门的领导员工通常由于不力的执行,进一步造成落实制度不到位,大部分员工已经养成了求多不求精的习惯,员工对工作普遍采用应用的情绪,做事效率低下,造成企业产生了滞后的管理效率。
二、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管理制度建设创新思想
高速公路属于一种完全封闭、全部控制出入、立体化交叉、在路中央设置隔离带的专用企业公路,体现出安全、快速、高效等运输特点,行车的安全性、养护收费等管理运营制度与普通的公路管理运营不一样。因此,决定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管理制度,将会对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工作效益造成重要影响。
1.要充分表现出改革的精神,达到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需求。根据我国批准执行的管理重点项目法人的办法,实施项目建设的法人责任制度,也就是实施一体化的融资、建设、运营等管理制度。
2.需要构建一支符合实际情况,达到高效、顺利、精简的管理制度要求。力争做到合理设置机构、明确职责岗位,配置精干人员,提升做事效率,促使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管理制度真正实现改革开放,满足人才激励制度的管理要求。
3.确保车辆高速、安全、顺畅的行驶。不可以到处划界,随便设置路障,任意在路上拦截车辆进行检查。防止高速公路出现的不高速现象。
4.一定尽可能发挥高速公路具有的社会经济效益。建设高速公路需要大规模的投资,几乎每一段路都需要举债进行建设,因此,通行费用以及盈利性收入应当尽可能的用在债务偿还,减少非生产性的开支,与此同时,还要尽可能的考虑滚动发展,凭路养路。
5.要尽可能的对路产路权进行有效维护。尽量调动政府人民积极投身于修路、管路等工作之中,积极发挥目前交通公路单位具有的优势,对高速公路的路产路权自觉的进行维护,确保其畅通无阻。
三、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制度建设创新对策
(一)管理养护创新制度
在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内部建设养护道路部门,重点管理养护高速公路、采购养护设备以及养护中心单位等;养护中心单位的主要工作就是维修大型土建工程,包含了维修大型路面工程与专项工程;各个管理单位还要设置内部养护科室,主要对各个中小路道进行维修。
(二)管理收费创新制度
在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内部设置管理收费部门,在收费标准与票据方面要实施统一规划,严格遵守分段投资、收益以及两条收支线的基本原则,根据一定的投资比例科学向高速公路路桥企业进行分配,各个地区管理部门根据定额原则实行合理拨付。收费站主要工作是对车辆进行收费稽征,其工作职责主要通过收费管理部门进行垂直化管理。
(三)管理路政运政创新制度
在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内部设置管理路政部门,接受交通厅的委托管理高速公路路政运政,积极维护路权,实施管理路政,保证交通安全以及对交通事故实行积极的营救。
(四)管理服务创新制度
在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内部设置开发经营部门。主要职责是开发与经营管理在高速公路范围沿线上的房地产、服务区域、加油站等相关的第三产业。
(五)管理交通安全创新制度
在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制度建设中管理交通安全是重要内容,关系到公安交通部门之间分工协作问题,我国目前缺乏一致的模式,为了促使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制度管理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安全等要求,并且最大程度的发挥社会经济效益,按照我国所传达的重要文件精神,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制度建设模式可以包含两种,一种是贯彻落实统一化综合管理执法的管理制度。也就是在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内部设置执法队伍,由执法机关进行授权,主要是统一管理高速公路的安全、执法、路政与运政等,力争做到道路执法一车,解决问题一组人,出现问题都可以获得解决的制度标准。这样的管理制度一是达到了高速公路管理的基本原则,二是对统一管理公路的养护、安全、营救等工作十分有利,尽可能的减少办事所需时间,提升工作效率。另一种是实施各司其职的属地管理制度。也就是在目前的高速公路管理制度中使用普通公路管理方法。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管理制度属于一项科学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在管理内容、对象等方面都与普通公路存在着差异。联系我国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目前在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专业运营制度的创新思路,有效提升高速公路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金绮丽.关于完善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几点建议[C].中国科技信息,2009.
第6篇:安全运营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营配合一模式;农村配网;安全管理探索
1 引言
2012年7月,为深入贯彻落实重庆市电力公司党组战略决策部署,我公司实施了“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在新组织架构运行初期,公司在10千伏配网的管理中,出现了安全隐患。为及时解决问题,公司专题调研10千伏配网安全管理问题,并采取相关措施,使农村配网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2 问题诊断
2.1 “五大”体系改革前,公司配网安全管理情况
机构设置:公司设置市场营销部和4个客户服务中心(见图1)。其中,三个农村客户服务中心下设7个供电营业所(班组)负责营销业务和10千伏配网的运维检修工作。
业务界面管理;公司营销部对各客户中心的营销专业进行指导管理;公司生技部对各客户中心的10千伏配网运维检修进行专业指导管理;公司安监部对各客户中心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管理;各客户中心在行政上直接接受公司领导,负责对各供电营所的营销业务和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布置、督促、检查、考核管理。公司10千伏配网运维检修的安全管理按公司(安全监察部)___车间(各客户中心)___班组(各供电营业所)进行,管理层次清晰。
2.2 “五大”体系改革后,公司配网安全管理情况
机构设置:根据国网公司“三集五大”的体系建设要求,我公司压缩管理层级、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用工水平。撤消了4个属地化客户中心,成立1个“大中心”(客户服务中心),客户服务中心与公司营销部合署办公的营销组织架构。在农村供区内设置7个供电营业所(班组),采用营配合一的管理模式,其行政上受营销部(客户中心)直接管理。(见图2)
图1
业务界面管理:采用营配合一管理模式的农村供电营业所,营销部(客户中心)对其营销业务和日常安全工作进行管理,运检部(检修公司)对其10千伏配网的运行、维护、检修等专业安全工作进行指导管理,安监部负责监督、检查、指导营销部(客户中心)和运检部(检修公司)在各自专业内对供电营业所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情况。在城区,由于是采用营配分开的管理模式,原客户中心的业务和人员分别划归营销部和运检部进行管理,相应的营销业务由营销部(客户中心)直接管理,10千伏配网及0.4千伏低压线路的运行、维护、检修等专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由运检部(检修公司)输配电专业的城区配电运维站和城区配网抢修班负责。公司10千伏配网运维检修安全管理按公司(安全监察部)――业务实施机构(客户中心、检修公司)――班组(各供电营业所)进行,安全管理层次清晰,但业务实施机构对供电营业所的安全管理存在交叉、工作职责和安全责任界面不明确。
图2
2.3 “五大”体系改革后,配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农村供电营业所10千伏配网的运行、维护、检修等工作的安全管理存在“真空”。营配合一模式下,行政、人员、费用方面受营销部控制,而运检部在配电运行、维护、检修等方面检查力度不够,存在安全隐患;各供电营业所配网运维、检修专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配置不能满足安全生产要求。各供电营业所只设置安全监督管理员1人,缺少具有相关专业技能水平的人员进行管理,使得相应的专业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各供电营业所配网运维、检修作业人员缺乏。公司改制以来,能从事10千伏配网运行、维护、检修作业的技能人员逐年较少,采用的临时聘用部份配网技能人员来开展事故抢修工作,给公司的安全生产带来了较大影响;10千伏配网的运行、维护、检修等作业现场安全管控不到位,反违章工作开展不力。运检部及各供电所分别设置一名配网安全监督员;但运检部(检修公司)配网安全监督员的工作岗位在城区,主要对城区10千伏配网进行安全监督管理,而没有精力对各供电营业所10千伏配网运行、维护、检修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又由于各供电营业所未设置配网运维、检修专业管理人员,造成安全员一岗多用,不能把有效时间安排在供电营业所的安全管理上,加上供电营业所的安全员受业务技能水平限制,不能对相关作业现场进行有效监督把控,供电营业所10千伏配网作业现场存在较大安全风险。
3 管理提升目标
为确保10千伏配网安全管理不脱节,保证公司安全生产,公司明确:运检部要建立10千伏配网管理制度,规范作业流程,将专业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营销部要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切实将以供电营业所为基础的安全管理工作做起来;人资部要开展人力资源调研分析,制定办法,加大班组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有力充实一线班组作业人员。
4 主要做法
4.1 开展供电营业所安全管理调研工作。
由公司安保部牵头,组织人资部、营销部、运检部等相关单位人员深入各供电营业所开展调研工作,全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梳理供电营业所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找到症结:配网人员少、业务技能不满足生产要求,供电营业所的配网生产与营销工作职责界面不清等共性问题。
4.2 建立完善制度,明晰职责界面。
运检部牵头制定了《江津供电公司配电网故障抢修管理办法》,明确了营配业务安全管理界面:一是农村营配合一管理模式下的线路设备安全管理界面。以10千伏配变低压侧桩头为分界点,之前的设备由运检部负责运行、维护、检修;之后的设备由营销部负责运行、维护、检修。这一做法,分清了低压线路部份的运行、维护工作中安全管理界面不清问题,防止了相互推诿现象。二是运检部实施专业管理模式。农网营配合一的管理模式,实际安全运行由供电营业所下设的配网运维组负责。为解决 “管理真空”,公司对运检部内部管理模式进行了调整,实施了分专业管理模式,即运检部输配电专业直接对各供电营业所配网运维组进行专业管理,负责对10千伏及以上线路设备的运行、维护、检修工作进行指导、检查、考核。
人资部制定《新进大学毕业生培养锻炼实施细则》,鼓励新进大学生立足生产经营一线建功立业。对新进大学生安排专人进行岗位指导,制定现场培训方案,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并签定《师徒协议书》,严格培养阶段的考核,尽快提升岗位知识和技能业务水平,解决一线班组专业人才缺乏问题;制定《转岗分流管理办法》,对营销抄表等辅助岗位人员通过离岗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经培训合格后补充到10千伏配网运行、维护、检修岗位,逐步解决一线配网作业技能人员短缺问题。
4.3 严控10千伏配网现场作业安全风险
严格《三重现场上岗到位管理规定》,要求营销部和运检部的相关管理人员严格按要求上岗到位检查指导安全工作。公司安全监察部根据月度停电检修计划,对各单位上岗到位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同时要求各单位在每月底将管理人员对10千伏配网作业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情况及相片资料报安全监察部核查,督促各单位管理人员自觉到岗督查,有效把控10千伏配网作业现场的安全风险。
4.4 严格安全目标责任分解落实,严肃安全事故责任追究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及“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将农村供电所的安全目标责任进行层层分解,将配网的安全管理责任分别落实到营销部和运检部各层级,切实做到安全与生产工作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考核的“五同时”。强化安全生产“问责制”,严格执行事故追溯和“一票否决”制。例如:在10千伏配变低压侧桩头之前的配网设备运行维护及检修工作中造成的不安全事件,将严格追究运检部责任;在10千伏配变低压侧桩头之后发生的有责任的农村触电、火灾、盗窃等不安全事件,将严格追究营销部的相关管理责任,强化配网安全管理责任的落实。
5 成效分析
在新模式运行初期,公司各供电营业所10千伏配网专业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出现管理“真空”现象。针对此现象,我公司于2012年9月6日召开安全生产委员会,研究明确:营销部作为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供电营业所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安全培训、班组安全日活动、安全分析会议、安全基础资料记录、安全规程制度的配置、班组安全工器具管理等);运检部作为供电营业所的生产业务管理部门,负责对供电营业所的运行、维护、检修进行专业指导管理,并对进行安全管理。经一段时期的运行,针对运检部责任不落实问题,调整为:运检部输配电专业负责各供电营业所的的运行、维护、检修的专业安全管理。下一步,公司还将进一步健全完善规章制度、优化业务流程和人员配置等最终实现配网营销、生产协同发展。
6 结论
在营配合一模式下,须明确界面体系责任,健全完善供电营业所规章制度、优化业务流程和人员配置,全面调动各部门积极性,加强关键岗位和重点业务管控,建立长效机制,以提高农村配网的农电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第7篇:安全运营管理制度范文
一、我市道路运输业发展很快、成效很大
近年来,市交通局围绕全市发展大局,立足部门职能,按照“服务经济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便利安全出行”的原则,加快道路运输业市场培育,强化市场规范管理,道路运输业发展实现了长远进步,主要表现为“三新”:
一是服务经济发展能力实现新提升。客运方面:目前,我市有营运客车381辆,客运出租车270辆,客运线路227条,日发班次1102个,营运里程达10.28万公里,客运网络覆盖了全市所有乡镇,全面实现了村村通客车。20*年,全市完成客运量44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1亿人公里,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出行需求。货运方面:全市共有营运货车5520辆,承载了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大部分运输量。20*年,全市共完成公路货运量441万吨,货物周转量4.4吨公里,有力保障了全市经济发展。同时,着眼于提高道路运输行业的公共服务能力,积极发展培育相关设施配套,全市建设了二级客运站1处,三级客运站5处,农村简易站棚36个、站牌568个,农民出行条件明显改善;各类维修企业99户,其中,一类2户、二类24户,汽车维修业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快速提升;驾校3家,通过统一收费标准,规范经营行为,驾培业走上了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二是道路运输市场环境有了新改善。通过开展综合大检查、联合执法等形式,加大对非法营运行为的打击力度,强化规范运营行为,加强安全监管整顿,运输市场中“宰客、倒客、甩客”等违法经营行为明显减少,运输经营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促进了运输市场的健康发展。目前,全市交通系统各服务单位都建立了服务窗口,公开了服务和监督电话,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
三是运政执法队伍素质得到新加强。通过开展“交通形象年”、“机关作风建设年”等系列主题活动,完善了学习、卫生、值班、车辆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设立了局长电子信箱与投诉、举报电话,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连续七年保持了全省交通文明行业称号;通过举办理论培训班、军事训练日等有效形式,不断加大对执法队伍的教育管理,积极倡导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和谐执法“四个执法”,实现了促进自身工作与保障群众权益、实现社会和谐的多赢共进,进一步树立了交通良好形象。
二、我市道路运输业问题不少、亟需完善
虽然我市道路运输业发展很快、成效很大,但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基础设施不完善、城乡发展不平衡、港航资源未充分利用、体制机制需要改革、队伍综合素质与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客观存在,集中表现为“三个不适应”:
(一)道路运输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适应。一是运输企业管理存在不足。全市共有道路客运经营企业5家,分别为*市运输公司、*市公交公司、*市客运公司、*市通宝公司和威海汽运六公司,平均每家公司经营车辆不足100辆,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软硬件投入不足,内部岗位设置不合理,人员配备不齐全,由其承担的服务质量和运输安全方面的义务难以保证到位。二是客运市场矛盾比较突出。尽管我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运输市场准入制度,但是市场的退出机制由于历史和经济等原因尚未健全,虽然全市客车和出租车已经实行公司化管理,但实际运营中仍是独立的经营个体,已经形成了经营者意识上的经营权终身制,从而导致客运经营权私下易手交易现象时有发生,价格不断上涨,限制了客运结构优化和运输市场按需发展,给市场的良性发展和行业稳定埋下了隐患。同时,随着全市城区向外扩展,公交车的线路也超出零公里范围,与客运班线互相之间线路重复,形成了客运班车和公交线路之间的矛盾。三是道路运输站场建设滞后。由于客货运输站场基础建设投融资主体单一,市场化程度低、渠道不畅,造成站场基础建设相对薄弱。全市唯一的国家二级客运站——*汽车站地处市区中心,并存在停车场地狭小的问题,给市区交通带来较大压力,致使客流集散功能弱化,不能满足旅客运输的发展需要。货运市场存在“有市无场”的现象。一些货运车辆只能沿街占道停放,货运站场的严重滞后与货运车辆的快速发展形成了鲜明对比,直接制约了货运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道路运输服务水平与全市人民群众要求不适应。表现在市场规范管理上:目前,我市运输行业普遍存在从业门槛低、资格要求不高的问题,且从业人员多为个体私营户,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客观存在重效益轻服务的思想,运输市场中仍存在竞争无序、经营行为不规范、服务质量差等问题,致使旅客和货主正当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市场经营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治理。表现在队伍综合素质上:尽管近几年我市交通队伍素质得到很大提升,但部分管理人员仍存在着思想观念、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不适应的问题,事务性工作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少,对行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等全局性问题缺乏深入前瞻的研究,与政府和市场的要求还存在距离。
(三)道路运输安全形势与构建平安交通要求不适应。集中表现在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实、管理人员的到位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规范、不完善:个别企业安全管理处于无序状态,虽已经健全了统一制度和安全台帐,但记录不全、不规范,抵抗风险能力低;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偏低,大多数为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员,安全和服务意识不强,违章行车、违章操作、超载超速、疲劳驾驶屡见不鲜;行业管理部门安全监管工作相对滞后,面对运输市场中安全工作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管理部门缺乏探索研究,存在重发文、轻检查、重布置、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不到人、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安全工作调查研究不深入、监督检查力度不够等。
三、加快我市道路运输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道路运输市场点多线长面广,行业管理错综复杂,因此,既要分析当前形势,以发展的眼光解决运输市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又要重视行业管理长效机制的形成,确保我市运输市场又好又快的发展。工作中,重点是实现“五个突破”:
(一)以提高运输生产力为目标,在加快道路运输发展上求突破。围绕加强道路运输站场建设,加快落实投资1.2亿元的汽车站搬迁工作,采取多元化筹资的方式,大力建立“国家投资、社会集资、群众捐资、企业出资、银行贷款”的投资体系,并给以适当优惠政策,鼓励扶持各类经济组织和个人投资建设客货运站场。同时,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建设原则,切实做好客运站的规划、选址和建设工作,以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彻底解决我市客货运输站场基础建设严重滞后的局面。围绕提高机动车维修保障能力,要按照城区规划和建设的总体要求,合理布局维修网点,进一步健全车辆技术服务保障体系,提高维修作业能力和水平,逐步建成覆盖全市的汽车维修网络。围绕提升驾驶员培训水平,以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为目标,建立培训机构和教练人员诚信考核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进一步规范教练员的培训、考核、发证及建档工作,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
(二)以加大运输结构调整为主线,在做大做强市场主体上求突破。加快运输结构调整是转变运输经济增长方式,做大做强运输市场主体的有效途径。在企业组织结构方面,从管理机制入手,以“专、精、特、新”为发展方向,鼓励社会力量大办运输、办大运输,采取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倡导集约化、规模化、公司化经营,彻底扭转道路运输业多、小、散、弱的局面。在运输组织结构方面,积极推行高速快客、超长线路实行集团化、公营化;跨区线路、危险货物、现代物流、站场经营公司化;其他线路、维修、检测、驾校等经营方式多元化。在运力结构调整方面,高速公路和国道主干线客运以高级客车为主,城乡客运以中级客车和普通客车为主,货物运输大力发展集装箱车、厢式货车、特种专用车辆,加快普通敞篷货车的厢式化进程。
(三)以严细市场监管为手段,在创造规范运输环境上求突破。主要是健全完善三项机制:一是市场退出机制。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解决运力大于运量的问题,打破客运线路经营“终身制”。严格按照《道条》要求,对在期限内规范经营、服务优质的经营者,要优先考虑其延续经营,对长期停运和车辆技术状况达不到有关规定、不符合安全运行要求的,一律要求退出市场,不予办理续营手续。二是监督管理机制。全面清理和规范运输行业各类收费项目,坚决制止擅自扩大收费范围和提高收费标准等乱收费行为,减轻经营者负担;大力开展运输专项治理,加大对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占道维修等非法经营的打击力度,特别是针对群众举报或媒体曝光的运输服务质量差、违法经营、恶性竞争等事件,及时认真进行调查、处理和答复,推动道路运输市场秩序的规范和运输服务质量的提高;强化运输企业、客运站等源头管理,严厉查处管理和服务不到位等行为。三是多元经营机制。积极实施运输市场多种准入模式,按照“符合市场机制、结合线路实际、便于行业管理、利于道路运输经营者”的原则,探索推行主干线、热线客运线路经营权招投标,通过市场化运作,建立良性、公开、公正的运输环境。
第8篇:安全运营管理制度范文
一、整治目标
1、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数实现零增长。争取不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杜绝一次死亡5人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
2、营运客车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有效取缔站外非法组客等违法现象,主干线公路畅通有序,不发生严重交通堵塞。
3、营运客车企业、车辆和驾驶人安全管理规范有序、制度健全、监督有效。
4、县城、分水镇非法营运状况得到有效遏制。
二、整治时间和主要内容
这次专项整治活动时间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1月1日至12月20日,重点是抓好宣传发动、制订具体方案、进行排查和开展全面整治;
第二阶段:从12月21日到20*年2月20日,重点是巩固第一阶段整治成果,并结合“春运”交通安全管理再掀整治高潮。专项整治活动的主要内容:(1)道路运输经营资格和车辆挂靠经营;(2)车辆安全状况和驾驶人资质认定;(3)客运企业、车辆及驾驶人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4)车辆无证无照运输和动态监管;(5)营运客车超速、超员、疲劳驾驶、无证驾驶、不按规定超车、酒后驾驶及驾驶不符合安全技术条件车辆、非法站外组客等严重危及交通安全的行为;(6)有安全隐患的营运客车途经路段;(7)深化县城、分水镇非法营运整治活动。
三、整治措施
(一)扎实开展针对重点内容的安全排查工作。
1、客运企业和营运客车经营资格、安全管理制度等落实情况,特别是发生过交通事故的企业(由交警大队提供)及包车客运、超长班线客运、山区班线客运、挂靠营运客车的情况;
2、运输企业从业人员特别是驾驶人资质、管理等情况;
3、营运客车非法改装、使用报废车辆和技术等级不合格等情况;
4、“黑车”运营、站外组客等情况;
5、危险路段及三级以下(含)山区公路的客运安全通行情况;
6、行车记录仪、GPS的安装运行、使用管理和监督情况;
7、冬季雪霜天气和冰雪路面配备防滑设备和营运客车安全设施、救护器材及有安全隐患的营运客车途经路线情况。
上述7项工作中的第(1)、(2)、(4)、(6)、(7)项由县交通局负责排查,第(3)、(5)项由县公安局负责排查。排查工作和整治情况的有关资料于11月20日前由交通局提供给整治办公室。
(二)依法严厉查处营运客车驾驶人的违法行为。
加强路面行车秩序管理,按照“从严、从严、再从严”的要求,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1、9座以上的营运客车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上的,一律吊销驾驶人的机动车驾驶证(县公安局负责);
2、对无证驾驶或醉酒驾驶的营运客车驾驶人一律拘留15天(县公安局负责);
3、对营运客车车况不良、影响安全行驶、19座以上营运客车未安装行车记录仪、GPS或不能正常运行的,一律不准上路行驶(县交通局负责源头管理,县公安局负责路面检查);
4、对营运客车驾驶人在记分周期内满12分、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负有责任的、一年内两次超员20%以上或一次超员50%以上的,除对行为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罚外,责令企业一律将其调离驾驶岗位或予以解聘,运输企业两年内不得再聘用(县公安局负责提供名单,县交通局负责落实);
5、对交通安全不重视、安全责任不落实、对驾驶人安全教育不严,一年内发生三次超员20%以上或两次超员50%以上的,一律停止该班线运营,并限期整改直至吊销该客运线路经营许可(县公安局负责提供名单,县交通局负责落实)。
上述五项工作中的(1)至(2)项由县公安局负责日常路面检查处罚;(3)至(5)项由县公安局于11月10日前提供名单,11月20日前交通局整改到位。
(三)建立公安、交通、城管部门联合执法机制。
专项整治活动期间,公安、交通部门联合在*、16省道瑶琳路口、320国道*收费站分别设立检查站,进行联合执法并实行24小时检查制,做到对营运客车逢车必查,逐车登记,严把出入关。严厉查处超速、超员、疲劳驾驶及“黑车”运营、场外组客等交通违法行为。在联合执法过程中,路面查处的超员客车需要转运的,交通部门要及时安排运力驳运。同时,公安、交通、城管三部门联合成立巡查组,24小时对县城主要道路及分水镇建成区内主要道路进行巡查。严厉查处县城及分水镇非法营运的车辆及驾驶人,充分发挥中心城镇交通管理的辐射功能,有效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具体见附件2)
(四)建立营运客车违法行为和非法营运有奖举报制度。
公安、交通、城管部门要建立群众有奖举报制度,加强广大群众对客运企业、车辆和驾驶人交通违法行为和非法营运行为的监督。交通局负责在营运客车上和客运车站、收费站、非法营运主要集中点等公众场所设置举报电话和短信举报号码,二台一报也要公布举报电话和短信举报号码,举报受理中心设在县交警大队(举报电话:64215122,短信举报号码为:135882*122。),鼓励乘客和其他群众对营运客车行驶途中超员载客和非法营运等违法行为向公安、交通、城管等部门举报,受理中心根据举报内容及时指令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必须无条件迅速地进行布控、查缉,以便及时查处交通违法行为。经查实确实存在违法行为的,根据违法行为程度不同,对举报人给予50至500元的奖励。奖励费用由县财政局核拨。
(五)建立信息通报和协作监管机制。
公安、交通、教育、城管部门建立有效的信息互通平台。
一是对营运客车发生交通事故和超速、超员、无证驾驶、疲劳驾驶、不按规定超车、酒后驾车等严重违法行为,除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外,公安机关在每月20日前将上述信息通报交通、安监部门,由交通部门对违反上述规定的企业和驾驶人转入“黑名单”库。对列入“黑名单”库的驾驶人,县内道路运输企业两年内不得予以聘用,凡擅自聘用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其聘用单位负责人的直接责任;对一年内两次列入“黑名单”库的运输企业,责令企业进行为期3至6个月的整改,整改期间暂缓该企业发展客运线路经营资格。交通、公安、安监部门每月要在县内主要新闻媒体上公开曝光“黑名单”库内的客运企业。同时,在每月20日前向市级公安、交通部门定期报告县外有关地区营运客车在我县严重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情况。
二是交通部门对查处的非法营运车辆及驾驶人的情况每月20日前通报给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列入黑名单库。对列入黑名单库的非法营运车辆及驾驶人的交通违法行为在法定的范围内一律按上限处罚。
三是城管部门在县城非现场执法过程中查处的交通违法行为通过计算机及时传输给公安交警部门,由交警部门在年检年审时予以制约。
四、整治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这次专项整治活动是确保交通事故“零增长”、遏制营运客车交通事故高发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省、市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具体行动。为加强对这次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具体见附件1)。各职能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做到定单位、定措施、定时间、定责任,公安、交通、安监、城管等职能部门“四定”具体实施方案于11月10日前报整治办公室。
2、明确整治目标,突出整治重点。开展对营运客车专项整治要紧紧抓住从事公路客运的企业、车辆(含中小学校、幼儿园学生接送车)、驾驶人及客车途经路线等四个重点环节。公安机关在11月10日前对近年来辖区内各运输企业、营运客车、驾驶人交通事故及违法行为等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梳理,列出重点,通报给交通、安监部门。
交通部门要督促运输企业在11月20日前制定整治的具体措施,必要时会同有关部门对事故多发的重点企业派出工作组驻点整改,突出整治和解决营运企业及车主安全制度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等源头性、基础性问题,落实各项安全制度与措施;对营运客车途经的临水、临崖和高落差的危险路段,要安装刚性防护栏或防撞墙等安全设施,特别要加强对不具备夜间通行条件的三级以下公路的安全管理。
公安交警部门要加强路面管控,对营运客车的交通违法行为要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得降格处罚,违法行为不消除不得放行;要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对中小学校的校车、接送车也要逢车必查,逐车登记,并督促学校强化安全教育。
要重点抓好县城和分水镇的非法营运车辆整治工作。在前期整治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建立长效机制,在整治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交通局牵头,公安、城管部门配合,成立24小时的流动巡逻组,重点对面包式后三轮摩托车、残疾车非法营运及正三轮非法改装进行重点监控。
实行三个部门联合执法,做到哪个部门的手段有效,就用哪个部门的程序来处罚,力争运用“严管重罚”措施,发挥中心城镇交通管理的辐射功能,通过长效管理把上述三种车辆淘汰出营运市场,从而杜绝此类车辆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
3、规范安全监管,落实安全责任。交通部门要督促运输企业加大对包车客运、超长班线客运的安全监管力度,对营运客车规模达不到20辆的,不得发放“省际包车”牌;继续全面清理整顿运输企业内部不规范承包经营行为,进一步明确和规范运输企业和承包者的责、权、利关系,坚决杜绝以包代管等现象;加强对短途营运中巴车的安全监管,建立有效的安全责任体系;要认真检查企业的安全例会、安全事故分析、安全考核、安全责任追究、档案管理及驾驶人安全学习教育等制度的落实情况,对制度不健全或不落实的要进行严肃处理;要严格落实“三关一监督”的职责,切实监督企业严把车辆技术和驾驶人资格关口,特别是对客运企业或车主聘用不符合资格条件的,要从严处理。上述工作于11月30日前完成,并由安监局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运输企业进行检查。
第9篇:安全运营管理制度范文
运管所围绕运管中心工作,将道路运输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摆到重要位置,结合县内道路运输实际,深入查找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严格按照交通部门“三关一监督一加强”的工作要求,认真做好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深入基层和道路运输生产一线,全面开展检查督导,切实做好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全年未发生一起重大责任事故。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保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该所一直把安全生产工作做为重中之重,号召全所干部职工站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增强政治敏感性、社会稳定性、运输市场安全性,树立安全责任意识,认识到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就是生命的理念,小陈老师工作室出品没有生命其他利益无从谈起。同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11项,完善安全管理整治方案和应急方案。同时成立了以所长为组长的道路运输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各分管副所长依据各自分工和承担的责任,层层签订责任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主抓谁负责,谁落实谁负责”的原则,逐级分工,层层负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方位抓好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
二、加强教育培训,强化运输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主体意识
该所高度重视对运输企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首先全面落实道路运输企业的安全责任,加强对运输企业的安全监管。道路运输企业是运输市场安全生产的主体,运管所在实施行业管理过程中,引导企业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车辆服务、事故应急处理等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搞好车辆检测维修,及时发现消除事故隐患。督促运输企业建立切实可行的车辆出入库检查制度,明确检查责任,责任到岗,签状到人,形成权责统一的安全生产网络。进一步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其安全意识。利用经营者例会、“五一”、“十一”、“春运”等契机,经常性组织运输企业及运输从业人员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利用典型事故开展警示教育、安全教育。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了他们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自觉遵守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自觉抵制违章操作、客货混装、超载超员、疲劳驾驶,达到无安全责任事故的目标。
三、严格落实“三关一监督一加强”职责,努力提高安全保障水平
该所认真履行“三关一监督一加强”的工作职责,强化全方位动态监管,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一)从许可条件入手,严把市场准入关。为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体系,我单位从源头入手,严把市场准入关。严格按《道路运输条例》及交通部规章许可要求进行审批,严格规范存在安全隐患、不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典型线路,坚决停运,消除隐患。(二)从审查车辆技术状况入手,严把车辆技术状况关。为确保营运车辆技术状况良好,该所重点抓好三个环节。一是进一步加强对二级维护企业的管理,全面检查有无只收费不维护的现象,有无签发虚假机动车维修合格证现象,有无买单卖单现象,重点抓住维护前检验和竣工出厂检验的关键工序,并对机动车转向、制动等主要工位零件的配置渠道、产品来源、出厂地实行登记制,并在合同中标明。对二级维护的每道工序实行定人,定岗并进行签字。二是加强对检测站监管,重点加强对车辆技术检测的管理,检测中严格落实“谁检测、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对检测车辆进行不定期抽查,定期对检测人员进行考核,对检测仪进行监测,实行动态监管。运管驻站人员严格把关,实行运管员、从业人员、营运车辆三见面的方式,逐车检测,逐车上线,逐车把关。三是对所有营运车辆的技术等级,二级维护情况严格审查核实,一一登记造册,规范车辆技术台帐。尤其落实客车、危险品运输车辆上线检测责任制,由驻检测办公室,对照台帐,对须检测和维护的车辆及时通知外勤协查。在检测、审查中发现不合格车辆,坚决禁止进入道路运输市场参加营运。(三)从审核从业人员资质入手,把好从业人员资格关。坚持客运、危险品运输车辆和驾驶员双见面,客运驾驶员必须持有与所驾车辆车型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乘务员跟车服务必须持有合格的上岗证,危货驾驶员必须持有危险货物运输从业资格证,押运人员持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操作证,方可从事经营;驻站办、稽查人员全面检查营运驾驶员的从业资格证,无相应证件一律不得上路行车。(四)从客运站安全管理着手,全面加强对汽车客运站的监督。增派6名运管驻站人员,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汽车站监督检查。严格审查客车始发、途经、终止点,保证营运客车按线路经营,进站发车。强化客运站定额售票、检票,严禁售超员票,发超员车。监督汽车站进一步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例行安检制度,在安检中,重点检查车辆运营证件、车辆技术状况、驾驶员的从业资格证、是否饮酒、是否疲劳驾驶、是否超载,严把“进站关、检查关、出站关”,严禁“三品”进站上车,做到发车必检,确保出站车辆技术状况良好,证件齐全有效。(五)进一步加强对危货市场的监督管理。责成专门人员深入到危货运输企业、危货车辆经营现场进行专项检查,重点检查经营条件、经营资质、从业人员及各项安全生产制度落实情况。对危货车辆严查运输标志、消防设施、从业证件,对不符合规定的坚决取缔.
四、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形成运输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