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安全生产分析会发言材料精选(九篇)

2024-03-05 10:1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安全生产分析会发言材料范文

1.1与基础原材料本身的特性有关

基础原材料可以分为化工制品和基础资源。基础原材料的化学结构比较简单,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特点比较显著,容易区分。发生倾销案件时,容易认定同类产品,对倾销的认定有利,而且大多基础原材料属于初级产品,处于生产链的上游,产品涉及面广、品种众多,下游产业应用范围广泛,在许多后续加工时常常能给加工产品带来较高的附加值,所以发生反倾销的几率也较高,有时甚至出现产业链的上下游产品同时都遭到反倾销调查的现象。

1.2与基础原材料适合规模化生产的特性有关

基础原材料大都是适合规模化生产的产品。在规模化生产的行业,为了降低平均生产成本,企业必须维持甚至扩大生产规模。但为了避免规模不经济的现象发生,同时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企业将目光投向海外,转移部分生产能力,拓展国际市场。当市场竞争激烈,而国外市场需求无法确保时,出口企业就会倾向于选择倾销这种竞争手段,则相应进口国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几率就较高。

1.3与关税结构有关

根据关税结构有效保护理论,关税结构一般都体现为从原材料中间产品制成品的由低到高的梯形关税税率结构,其关税税率是随加工程度不断提高而提高的,体现了对产业的有效保护程度。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于基础原材料产业一般不会通过提高关税来抵制进口和进行保护国内产业,否则将不利于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各国普遍对基础原材料实行较低的进口关税税率,甚至实行零关税,于是反倾销便成为保护国内基础原材料产业的有力工具。

2利益分析

对基础原材料的反倾销,究竟是利是弊?如果仅是从倾销对国内竞争性产业造成损害角度考虑,显然是不合适的。必须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从公共利益、国家经济安全、对外贸易关系、环境保护等多个因素。

2.1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分析

从公共利益角度出发,在依照反倾销法决定是否实施反倾销措施时,国家需要平衡利益主体,其中包括受倾销损害的国内产业、以倾销产品为原料的下游产业以及最终的消费者。

2.1.1国内产业的利益分析

对基础原材料进行反倾销,与对其他产品的反倾销一样,无疑给国内受损竞争产业提供了贸易保护。在采取措施征收反倾销税后,进口产品价格止跌反弹,进而限制了该产品来自诉讼国对象的进口量,有利于涉案产品在数量和价值方面呈稳步增长趋势的情况下,使国内同类产品价格摆脱低迷状态。这有利于维护公平的贸易环境,有利于国内竞争性产品市场恢复有序竞争的状态。

同时对于国内同类产业的发展而言,通过反倾销调查,如果采取措施,一般都会对国外进口产品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且经过复审后还可继续征税,这样对于国内的同类产业而言,就为其赢得了宝贵的调整时机,国内产业可以在这段时间内得以利用当今世界前沿技术改进设备,提高生产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业国际竞争能力。

但是如果受损竞争企业把反倾销仅当作是贸易保护的手段,不思进取,或者无法从技术上加以突破,来提高自身的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规模,最终还是无法逃脱被淘汰的命运。

另外,国内竞争性企业反倾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最终取得胜利后,最终得益的却不一定是其本身。首先,反倾销会导致贸易转移效应的产生。由于反倾销税只适用于指定来源的产品,在限制特定国家和地区进口的同时,会引发其他国家和地区低价产品进口的增加。反倾销保护引发的贸易转移效应,使得进口来源由被指控存在倾销的出口企业,转向未遭受指控的其他出口企业;或者从裁定倾销幅度较高的出口企业,转向倾销幅度相对较低的其他出口企业。这样就导致反倾销保护的实施效果不一定能够达到进口国的预期目标,真正受益的可能不是进口国的进口竞争产业,而是那些未遭到反倾销调查的其他国家的出口企业。其次,对部分进口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削弱了相关国家产品在进口国市场的竞争力。一些外国公司并不是坐以待毙,为了维持乃至扩大在进口国市场的份额,外国公司可能通过直接投资方式进入进口国市场,或者进一步扩大在进口国的投资规模,由此引发反倾销保护的投资跨越效应,削弱了反倾销对受损企业的保护作用。

2.1.2下游产业角度的利益分析

基础原材料的产业特点是产业链条长,下游产品多。当上游产业获得了反倾销保护后,上游产业的产品价格上涨,加大了将上游产品作为投入品的下游产业的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了下游产业的竞争力。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下游产业也会进行反倾销申诉,当这种申诉被授予时,最初由上游产业提起的反倾销就产生了继发性保护效应。反倾销行动的继发性保护效应,使得反倾销措施在上下游产业间发生了传递,从而加大了进口国实施反倾销措施的成本,增加了进口国的消费者福利损失。

同时,在对基础原材料产品进行反倾销后,短期内抑制了进口产品数量,如果国内同类竞争原材料产品生产厂家很少,国内的产品可能由原先的供大于求变成奇货可居,有可能价格发生惊人上涨,发生价格垄断,由此造成下游企业成本成倍增加,甚至难以为继,最终遭受到灭顶之灾。由于上下游企业实际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一旦下游企业失去竞争力,则下游国外产品会趁机大量涌入国内市场,使下游企业更加难以为继,甚至停产、倒闭。国内上游企业产品进而会失去下游的产品生产商,可能会由紧缺资源到过剩资源,不得不降低产品价格,甚至也会面临停产、倒闭的地步,产生一种恶性循环,最终造成整个产业链的受损,由此引发的后果使反倾销措施的作用适得其反。

2.1.3消费者角度利益的分析

基础原材料不是供消费者直接消费的产品,对于基础原材料的反倾销,虽然不会直接影响到消费品,但上游产业由于反倾销价格上涨,进而会通过投入产出关系影响到下游产业的成本,最终会间接提高消费品的价格,损害到消费者的利益。

总之,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分析,对于基础原材料的反倾销,对于竞争企业而言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否能真正得益与该企业是否能通过反倾销保护真正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有关。而对于下游企业和消费者而言,他们无疑是反倾销的受害者。

2.2从国家经济安全角度分析

所谓国家经济安全,就是指一国最为根本的经济利益不受危害和威胁。其主要内容包括:一国经济在整体上独立、基础稳固、运行健康、增长稳定、发展持续;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防卫力和竞争力;不会因为某些问题的演化而使整个经济受到过大的打击和遭受过多的损失;能够避免或化解可能发生的局部性或全局性的危机。

在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各国各地区对基础原材料进行全球性的采购。由于基础原材料大多属于掌握国家命脉的产业,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于低价倾销的基础原材料是否危害国家的经济安全,有观点认为,如果基础原材料产业供应链掌握在进口方手中,由于基础原材料产业链长,涉及产品多,如果国际市场价格上涨,会给进口国带来诸如将不得不支付大量外汇以保证供应,下游产业则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等问题,会危及到国家的经济安全。

事实上,对于国内资源相对丰裕的基础原材料产业,进行适当的保护是必要的。国家可以通过适当的反倾销措施,建立自己的产业。产业可以通过这种保护提高本身的竞争力以及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规模,不仅保障该产业的安全,同时带动下游企业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国家经济安全。但对于国内资源相对稀缺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对该类产业作出保护后,由于本身受资源限制,产业无法在有利的条件下得到很好的发展,导致国内经济从一开始就处于资源供应不足的“不安全”状态,下游企业由于产业资源供应不足,发展受到抑制,产业竞争力下降甚至丧失,最终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导致的结果不仅没有起到保护作用,相反使国家经济安全置于更不稳定的状态。

2.3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

一部分基础性原材料产业属于高污染、高能耗及资源性产品。对于这一类产品,如果限制进口,加强出口,恐怕是贪小利而失大利,是以子孙后代的长远福利为代价的。现在许多发达国家将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转移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对资源性基础原材料限制出口、加强进口,充分运用国外基础性原材料资源。我国发改委能源所战略室主任高世宪表示,高耗能、高投入换取了经济的增长,却引发了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高能耗行业的低水平扩张,几度致使中国的能源供应出现紧张,高耗能带来的高污染又要企业投入巨额进行补救。

2.4从对外贸易角度考虑

很多国家在实施反倾销措施时,其目的不仅仅是保护本国产业免受不公平竞争的损害,而是要报复其他国家对本国出口产品实施的反倾销限制,以“以牙还牙”的方式来遏制其他国家滥用反倾销措施,保护本国的出口利益。这不利于国家及地域间的对外贸易关系。例如,1993年1月27日,美国商业部宣布向来自19个国家的钢材进口征收0.03%~10%(平均2.7%)的临时反倾销税,导致了世界范围的“钢铁战”,其中加拿大对来自美国和其他五个国家的热轧钢征收4.5%~124.2%的尝试性反倾销税,而加拿大是美国的最大钢铁客户,此举严重阻碍了美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第2篇:安全生产分析会发言材料范文

是什么(WHAT):即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中描述的现象(性质、作用)。概括时要有意识地联系相关的知识点,但设问中(或材料中)已有明确表述的,则这一步可以省略。

为什么(WHY):即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设问中所描述现象出现的原因。这一部分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理论原因或现实原因;另一方面是现实意义。

怎么做(HOW):即说明针对这一现象应当怎么做,如何解决问题。一般而言,包括两部分:理论要求和现实要求,要结合材料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全面分析,但材料中已有清楚表达的,则这一步可以省略。

例1 材料一 新修改后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分配。

材料二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材料三 境内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企图把中东、北非的乱局引向中国。他们通过互联网煽动非法聚集,妄图制造事端,挑起“街头政治”。中国不是中东,想把中东乱局引向中国的图谋注定落空。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我国人民民主的认识。

解析 本设问包含三个信息点:①设问限定:结合材料;②知识范围:政治生活知识;③主题内容:对人民民主的认识,属于认识型主观题,应当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回答。

材料包含两方面信息:①材料一、二体现了人民民主,这种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有法律保障;②材料三体现了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破坏活动依然存在,需要坚持人民民主。

理论依据:人民民主的特点、内容,坚持人民民主的必要性,如何坚持人民民主。

答案 (1)我国人民民主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实行。材料一、二表明公民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体现了公民具有广泛的民利,材料二中宪法的规定体现了民主主体的广泛性,还体现了人民民主具有法律和制度保障,具有真实性。材料三体现了我国必须坚持国家的职能。

(2)坚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材抖一、二的做法和规定,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材料三表明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对我国的破坏活动依然存在。坚持国家的职能,有利于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3)坚持人民民主,既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又要坚持国家的职能。

例2 材料一 近年来,许多重大案件都是群众在网上发帖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然后公安机关介入调查才查处的,这让我们看到了网络监督、全民监督的威力。中国3亿网民的监督,本质上是人民民主监督;网络民主,本质上是人民民主。这不是民意的狂欢,而是信息时代人民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最真切的展现。

材料二 对于网络民主,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应充分利用网络反映真情,表达意愿,建言献策;另一部分同学则认为,网络是虚拟的,在网上建言别太当真,发表何种观点也都无所谓。

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解析 本题的设问比较开放,属于认识类主观题。回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材料主旨与教材知识的联系以确定认识的角度。本题要从公民的政治权利、网络的作用及公民的义务等角度组织答案。

答案 (1)公民享有言论自由,公民可以在网上充分发表自己的意愿,反映真情。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2)虽然网络是虚拟的,但网络建言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要形式,这有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3)认为在网络上发表何种观点都无所谓是不正确的。公民应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与自由,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在充分享有网络言论自由的同时,应自觉树立义务意识,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练习]

材料一 近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加强立法工作。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制定和修改一些重要法律时,从开始的一次审议,到两次审议、三次审议甚至多次审议。物权法草案历经5年8次审议,劳动合同法草案历经5年5次审议,食品安全法、监督法、社会保险法、预算法等法律案等审议4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还加强了对法律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先后对农业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水土保持法、食品安全法、劳动合同法等一系列涉及经济发展和民生领域的重要法律开展了执法检查。

材料二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部署。决定指出,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要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公识。

(1)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的认识。

(2)从公民政治参与的角度,分析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意义。

(3)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参考答案]

(1)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活动原则。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制定和修改法律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③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重视法律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方面的重要作用,是行使监督权的重要体现。

第3篇:安全生产分析会发言材料范文

关键词:塑料食品 包装材料 卫生管理 问题

目前全国的食品进行包装的材料大多数都是塑料,各种塑料自身的特性能够有效保存食品,同时能够防止食品中毒。但是塑料进行食品包装本身就会导致食品污染,塑料包装用完之后成为废弃品,也会污染我们的生活。塑料食品包装材料自身在使用和加工过程中会加入一些添加剂,同时由于化学反应会使塑料上残留一些物质污染食品。本文就塑料食品包装的卫生管理问题进行分析。

1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污染物质

目前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主要的污染物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酞酸醋类的污染物质,它主要是一种由各种醇和酞酸组合形成的醋,根据醇的种类不同,所形成的化合物的毒性各不相同。目前各国都开始对酞酸醋类化合物的毒性进行分析,进而判断哪种塑料材料适合用于做食品的包装材料。一般而言,测试食品包装中的塑料酞酸醋类材料的方法是利用气液层析分离法进行提取溶剂的定量分析,进而分析出塑料包装材料中的添加剂只要是含量超过1%,就能够检测出其中的有毒物质。但是若是检测塑料材料是否是污染物,则需要对提取溶剂的浓度进行检测,若是只是单纯地使用气象色谱进行测试,则可能会错误将一些化合物检测成酞酸醋。所以在检测塑料材料是否是酞酸醋类物质,需要使用质谱仪和气液色谱同时进行检测,这样能够保证检测的溶液数值符合酞酸醋类物质的分子量值。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外还未能够对塑料包装材料中酞酸醋类物质的允许标准进行规定。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另一种污染物质是氯乙烯单体,这种物质是残留在聚氯乙烯中,若从口进入人体内,有致癌的可能性,因此在美国的食品包装中已经不允许使用含氯乙烯单体的塑料材料进行食品包装,在日本中酒类的盛放容器中也禁止使用聚氯乙烯制成的材料,并且明文规定使用聚氯乙烯制成的容器含有的氯乙烯单体不能超过0.05ppm。

2 检测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方式

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在进行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检测控制中有许多方式,我国虽然在检测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却是十分迅速,越来越多的食品生产厂家、消费者以及包装供应商都十分重视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目前我国检测控制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方式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强度测试,它能够综合进行塑料包装材料的检测,检测材料的抗断强度、抗拉强度、膜的复合强度、物理指标、封口的热封强度以及变形率,通过细化强度测试的指标,加强对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检测;另一种检测方式是阻隔性测试,主要是测试塑料包装材料对液体以及气体等相关渗透物的阻隔效果,以此来检测食品是否受到磨损以及保质期等问题。两种测试中阻隔性测试是检测食品包装材料的重要手段。

3 不同国家关注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分析

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人们比较重视食品塑料包装材料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使用塑料材料进行食品包装要保证其包装的材料和方式能够使食品不受到外界的污染,保证食品自身的成分、质量以及水分等不发生化学变化;其次塑料包装材料的化学组成成分不能向食品迁移而导致食品出现卫生问题。目前全世界食品包装的形式和材料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包装产业的发展,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因此对塑料食品包装材料进行卫生以及安全检查和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对食品塑料包装材料进行卫生管理的特点主要是:首先是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进行严格的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限定,保证塑料包装材料中的添加剂是符合食品安全检验的,进而进行透明、高效、公开的食品包装材料管理和评价审核;其次是塑料包装材料进行大量的材料自身结构、特性、安全性、危险性评估、化学成分迁移等因素测试,保证塑料化学材料对食品安全的管理;最后是积极借助社会技术以及包装材料生产厂家的力量,生产者自身进行严格的安全性评价,保证各类塑料包装材料的安全性。

我国在进行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管理工作时,主要是出台了包装材料、食品容器、加工添加剂等的卫生标准以及管理方案,并建立了相关的管理法规,保证食品包装材料是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生产,并能够进行公正的评价,进而投入到市场中。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目前食品塑料包装材料的卫生标准存在标龄较长的问题,一些标准的设置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相关单位的发展,导致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以及加工的添加剂等无人进行管理,也没有较完善的机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善。

4 总结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食品塑料包装材料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虽然有比较基础的法律条文体系进行支撑,但是由于政府职能分工以及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的限制,我国的食品包装材料的法律标准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和实施,这样就导致许多食品包装材料的研发和使用需要通过发达国家的技术和要求进行引导,对于新的塑料包装材料的相关安全测评资料,我国并没有完全掌握,这样就导致在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管理和生产中受到国外安全测评技术的指导,这样就会使我国在评价新的塑料材料安全性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

为了解决我国目前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管理中的问题,首先我国应该要完善和健全对新的塑料包装材料的安全性检测和评价机制,保证制定的法律标准和体系贯彻执行,并能够有效地更新和修订原有的不适应现代社会的标准;同时还要加强建设技术支撑机构的监测评价机制,各个食品安全机构和部门之间进行沟通和合作,进而提高我国的食品塑料包装材料的卫生管理,促进食品包装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邵栋梁.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安全性分析[j].包装与食品机械,2010.

第4篇:安全生产分析会发言材料范文

关键词:爆破安全;危险源;风险评价;系统设计

1、前言

爆破作业是露天开采的一道重要工序,通过爆破作业,将整体矿岩进行破碎和松动,为后续的采装作业提供工作条件。随着爆破作业的进行,爆破震动带来的危害也会造成相当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爆破飞石和噪音影响、对空气质量的影危害也是不可忽视[1-2]。王用学等[3]提出了加强露天矿山爆破安全管理主要通过优化爆破设计方案,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等爆破生产几个阶段来实现露天矿山的爆破作业安全管理。郝庆军[4]通过了解国内外的露天爆破安全管理现状,依据现场经验在完善现场管理体制的同时也提出了现场炸材的妥善管理,现场工人对爆破安全的重大影响。矿山爆破在改善破碎质量、维护边坡稳定、装运效率提高、经济效益提升及降低爆破有害效应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分析矿山爆破的危险源及如何让爆破全面的从精准化、规模化、信息化和安全高效化的方向发展,成为行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2、露天矿山爆破事故机理及原因分析

爆破所使用的材料多为危险品,保管、运输、使用中的危险性很高,一旦发生意外,将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直接因爆炸材料或爆破作业导致的伤亡、财产损失等事故即爆破事故。爆炸材料的性质决定了爆破事故的突发性,所以,必须重视爆破事故预防和治理。人-机-环境系统工程是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从露天矿山爆破安全事故中及其事故发生原因可以总结出,根据人机环境系统,将露天矿山爆破安全事故危险源主要分为:人、技术、材料、设备、环境共五个分类。

3、安全风险评价体系

爆破工程项目风险评价,就是在施工前,通过分析事故类型,总结专家经验,对各风险潜在因素进行辨识,以达到有效降低项目风险,为风险管理提供依据的目的。但由于不可能存在大量的爆破安全事故,没有充足的数据统计资料做定量分析,单纯的凭借主观经验估计又缺乏科学依据,不能形成准确而有说服力的结论。运用层次分析法,统计专家经验,建立层次结果模型,直观地反映出各风险因素之间的权重关系,从而揭示爆破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重点[5]。采用专家调查法得出爆破工程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图1露天矿山爆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以某露天矿山爆破工程为实例,根据层次分析法的相关原理及计算方法,结合多位爆破领域专家意见,建立露天矿山爆破工程项目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风险因素按照1-9比例标度表进行赋值,构造一个层次判断矩阵,得出A-B层次判断矩阵如表2所示。

利用MATLAB进行数据计算,得出Amax=4.117,C,R=0.0438

图2露天矿山爆破风险因素权重图

可以看出,影响露天矿山爆破安全的风险指标前十项依次是:工作面环境、材料数量、质量规格、炸药、雷管车、施工方案与现场核对、气候环境、现场防护、爆破队人员风险、混装炸药车。

由此可见,人的管理水平以及炸材管理等是影响露天矿山爆破安全的主要因素。提高露天矿山爆破项目的安全水平,应首先提高施工,设计人员的操作水平及专业素质,注重爆破产生的危害效应对边坡及环境的影响,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同时,设计前应对环境进行考察,确保资料的完整及可靠,加强现场炸材的装卸,运输及使用等环节的安全管理。

4、爆破安全管理系统

由于露天矿山爆破作业的特殊性,在施工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通过现有技术建立露天矿山爆破安全管理软件系统[6-7],能够提前对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将能实现以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的安全。基于以上目的,露天矿山爆破安全管理系统需要达到的要求包括:(1)系统能够根据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识别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并进行集中管理。(2)对各类风险事件,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划分风险等级,从而指导施工。(3)进行事故统计与管理,针对相应事故给出应急预案,从而为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给出指导。(4)能够进行安全检查用户和时间的设置,确保责任落实,有效防止人员工作懈怠,安全检查流于形式。综上所述,系统主要实现的功能包括:安全检查与隐患管理,重大危险源识别与管理,风险评价与管理,事故管理,应急预案管理。

系统利用VS2010集成开发环境进行程序的编辑和调试,采用C#编程语言进行二次开发。系统主要包括企业信息、爆破设计、安全检查与隐患管理、重大危险源管理、安全评价、事故与应急管理、后台管理共7大模块。

5、结论

(1)从人-机-环境系统出发总结露天矿山爆破事故原因及安全危险源识别,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爆破安全进行风险评价;

(2)基于某矿山爆破安全管理评价,提出人的管理水平以及炸材管理等是影响露天矿山爆破安全的主要因素并加强对爆破炸材的有效管理;

(3)开发露天矿山爆破安全管理系统,从爆破设计,安全管理等方面对爆破现场进行风险性评价并记录安全事故,为实际矿山爆破开采提供指导和监管作用。(作者单位:贵州新联爆破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黄建军,李克民,常治国,等.中小型露天矿山爆破有害效应分析[J].露天采矿技术,2011,008(6):1-3.

[2]姜东君.提高露天矿爆破质量的方法[J].矿业工程,2005,3(3):32-33.

[3]王用学,李润鹏,温雪峰.露天矿爆破作业的安全管理[J].露天采矿技术,2003,21(4):45-46.

第5篇:安全生产分析会发言材料范文

【关键词】食品质量;监控;食品安全

0.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人均收入得到了迅速的提高。我国人民在满足基本需要的基础上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所有的要求中,对食物的要求始终摆在第一位,是重点中的重点。可是,在我国目前的市场中,食品安全现状并不使人感到乐观。媒体每年都有大量的对食品安全的报道。这些报道从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到猪肉的瘦肉精,再到咸鸭蛋内的苏丹红,每次报道均会引起十分强烈的社会反响。政府部门也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行政资源来确保食品安全。但是,时至今日,我国的食品安全仍旧十分不乐观。从我国民众大量从香港、欧美等地区采购当地的奶粉中就可以看出,国民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仍然十分强烈。而,最近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的事件更是将包括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一系列著名餐饮集团一网打尽,甚至造成部分城市的麦当劳面临无餐可供的尴尬境地。严重地影响了这些企业的声誉与发展,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以上种种现象表明,食品质量安全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因此,对食品质量安全进行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监督监控办法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是解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前提条件。

食品质量安全按照食品的流程可以分为2类,第一类是生产时产生的食品质量问题,第二类是食品交易过程时产生的食品质量问题。

第一类问题是生产时产生的食品质量问题。造成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如下3个,如,采用不合格的原材料,生产流程不合格,食品包装不合格。

食品的生产所需要的食材必须是符合卫生与健康标准。如果食材本身有问题,那么食物必然就会产生问题。以牛奶的生产为例,牛奶在生产过程中,最底层的环节在于奶农牧牛并生产牛奶。而奶牛往往会生病,生病奶牛生产出的奶水必然包含各种各样的病菌,或者包含为奶牛治病的药物的残留,如抗生素。那么这些牛奶就属于不合格的牛奶。不良奶农为牟取私利,完全可以将这些牛奶卖给奶厂。奶厂的检测环节如果出现问题,这些不合格的牛奶就可以进入奶厂内,并被加工制造成牛奶。那么,生产出来的牛奶就必然有问题。同理,包含着三聚氰胺的牛奶也会这样流入到奶厂中,导致牛奶内含有大量的化学制品,牛奶的质量不合格。

食品的加工和半材料的存储均有严格的要求,如果在食品的加工阶段没有按照标准进行生产,那么食品的质量也会产生问题。仍以牛奶的生产为例进行分析。鲜牛奶中包含了大量的细菌,奶厂首先要做的就是对鲜牛奶进行除菌。如果在这个环节内出现问题,牛奶没有做到严格除菌,势必会导致牛奶的质量不合格。即便是牛奶已经除菌。假如生产线的管道没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清洗和消毒,那么牛奶在流经这些不合格的管道时,就会受到污染。生产出的牛奶是不合格产品。

在牛奶生产出来时,牛奶是需要进行包装。如果牛奶的包装材料有问题,就会导致包装内的牛奶受到污染,牛奶的质量依旧无法达到合格。即便是牛奶的包装材料没有问题,包装的封装方式和封装技术也会决定是否会有细菌进入牛奶中,进而污染牛奶。或者,在进行食品包装时,为延长食品的质保时间,在牛奶中添加超标的添加剂,也会造成牛奶质量不合格。

第二类问题是食品交易过程时产生的食品质量问题。造成该类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如下2个:不当的存储方式、超过质保期限。

食品被生产出来,它在一定的存储条件下,在一段时间内可以保证其食品质量。在这里,食品的包装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以目前的包装技术而言,食品包装材料会起到重要作用。通常,以金属、玻璃和陶瓷为材料的包装,对食品的保护较好。以塑料为材料的包装,对食品的保护次之。以纸张为材料的包装,对是我的保护最差。即便是包装材料相同,周围的环境也会起到重要作用。如果是处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中,或者周围有侵蚀性材料,如酸碱盐等,食品的包装会受到破坏,食品的质保时间也会随之缩短。不当的存储方式会对食品的质量产生严重的威胁。

任何食品,无论采用何种材料进行包装,在完全适宜的环境中保存,都会有质保期限的限制。当食物超出食物质保期限时,食物的质量就会低于适宜食用范围。

2.对食品质量安全保证的分析

对于不同的原因造成食品质量安全,应当采用的保证方法是不一样的。应当分别进行讨论和分析。

对于生产时产生的食品质量问题,其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对食材的验收,对食物生产时卫生的管理,对食品包装材料的选择。若在这些方面解决食品质量问题需要科学、严谨的食材检测技术,严格遵循食品生产流程规定,严格选用适宜食品包装材料。这些都是属于企业管理方面问题。也就是需要政府机关加大对食品生产厂的监控与管理,要求食品生产厂严格遵循食品生产加工包装的相关规定。

对于食品交易过程时产生的食品质量问题,其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食品交易商对食品存储、食品管理方面的资金、精力的投入。在当前的条件下,对食品的存储最好采用冷藏方式,但是此方式会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并且还会消耗大量的电能,增加了食品存储的成本。因此,许多食品交易商会采取种种手段规避这种存储方式,对于某些不易存储的食品往往会引起食品质量下降。若要解决这些方面产生的食品质量问题。那么不仅仅需要政府加大对食品交易商的管理,投入行政资源进行定期检查。消费者本身也要注意不要到食品存储条件不好的食品交易商处购买食物,或者贪图食品的折扣,购买快要到期的食物。

以上种种分析表明,对食品质量安全的保障,仍然需要以政府做为主要力量与支持。政府在这里起到重要作用[1]!而消费者也应当注意保护自己,尽量到有保证的地点购买合适的食物。不要因为一时的方便或贪图便宜购买劣质食物产生问题。

第6篇:安全生产分析会发言材料范文

一、关于写材料要注意的一般问题

材料起草大体可分为领会意图、搜集素材、运用素材、安排结构、汇报提纲、起草初稿、修改润色等步骤。从这些步骤可以总结出材料的“四大要素”,即主旨、素材、结构、语言。主旨就是中心思想,就是想通过材料表达的意图。素材,就是我们要写什么,用什么东西把材料写充实,观点用什么来证明。结构,就是文章的框架,就是文章的提纲怎么拉好。语言,就是我们写这个材料的语言风格,用什么样的口气和风格表达思想,是用平实的语言,还是热情洋溢的,是用勒令性的语言,还是商榷性的语言,是用议论性的还是叙述性的还是说明性的。

从四大要素看,主旨和素材属于思想性的范畴,结构和语言属于技巧性的范畴。主旨和素材是第一位的,结构和语言是第二位的。下面,分别说一下材料的主旨、素材、结构。

1、关于主旨,就是要把握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要把方向、议大事、谋全局。首先要掌握材料的目的。要了解写这个材料的目的,紧紧围绕目的写材料。比如,开会写领导讲话,要弄明白会议要解决什么问题,围绕问题来写材料。其次要掌握领导的意图。材料的目的就是体现领导意图,这就要求起草人用心琢磨领导的意图、思维方向、关注重点等。一是善于挖掘领导意图。主动和领导商量研究,问问领导想说什么。二是要努力完善领导意图。善于拾遗补缺,领导说的不完善,你可以补充。三是及时捕捉领导意图。就是了解和捕捉领导意图,从领导批示中领会,从批评表扬中领悟,从讲话材料中把握,从积零为整中综合。

2、关于素材,就是要注意多积累资料。材料要想写得好,功夫在材料之外,必须广泛占有资料,有句话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材料经常遇到一种情况,观点有了,提纲有了,但不知道写什么,这就是素材不足。那么占有哪些素材呢,我认为,一是了解上情。就是你单位的业务工作国家有什么政策、上级有什么要求,现在是什么形势。(比如写讲话,第一部分谈形势,就要掌握这个。)二是了解县情,了解全县的基本情况,了解你单位的工作在全县整体工作的作用和意义。三是了解本部门本单位承担的重点工作、工作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后的发展趋势。收集资料的方法:一是多看上级机关文件。从上级机关的文件中学习综合文稿写作知识,看上级是怎么安排部署工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二是多学业务知识、有关政策法规及理论文章。三是注意留心身边素材,参加集中学习、开会,日常工作交流,参与有关活动等,要注意留心听记领导的讲话、同志的发言,善于对比分析和思考归纳。

3、关于结构,就是设计好写作提纲。提高综合文稿质量,重在提纲,目的是便于在写作时按“纲”行文,形成逻辑性较强的文脉。写提纲好比“修房子”,只要把框架搭好,再砌砖和装饰就不难了。提纲写作步骤:一是确定主旨,即要反映的主要问题。二是全面罗列素材,从素材中精心归纳提炼各层次的标题。对标题的提炼,尽量使用短语,使其便于记忆。三是细分写作层次。提纲越细,写作质量就越高。设计提纲时,尽量具体到一、二、三级标题以下各层次的内容,并对每一级标题下所要表述的内容都作相应的注明。(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要写一个评价人的材料,比如组织鉴定,要评价一个人好,这是材料主旨。我们在写的时候就要围绕这个主旨写,找所有的资料来证明这个人好。具体的框架可以这样搭建:一、政治素质好。二、业务突出。三、作风扎实。政治素质,一是爱学习理论,二是深入实践,三是理论实践结合;作风扎实,一是团结同志,二是任劳任怨,三是服从大局。从三个侧面就把一个人概括全了,而且每个侧面都有内容,有层次。要说某个单位的工作开展好,就要把重点工作分别进行评价,分清层次,表达到位,这就是一个成型的材料。)

工作总结、领导讲话是我们最常用的材料。下面,重点说一下这两种文稿。

      二、关于工作总结

      1、工作总结的定义。就是把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帮助和借鉴的一种书面材料。

      2、工作总结的结构。包括:工作概况、工作成效、工作措施、存在问题、经验体会、下步打算6部分。

     工作概况:一定时限内工作的整体情况的概述和叙述。

     工作成效:总结的中心。可以写目标完成情况,但不夸大的前提下,工作的成绩和亮点一定要总结出来,成绩要写透、写全,最好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工作措施:也就是取得阶段工作成效所创新的机制、采用的办法等,有效的工作措施,可以我们的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存在问题:一定时限内推进工作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只有把问题找准、分析透,才有利于在下步工作逐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经验体会:这部分我们在报工作总结的时候一般都省略了,其实,我们在做过一件事后,总会有经验和教训,为便于今后的工作,须对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

下步打算:下步打算是和工作总结紧密结合的,一件工作第一季度可能你只做了一部分,余下的工作在下步打算中不仅要写到,而且还要写具体,不能还和年初的计划是一样的。

     3、工作总结的写作要求。简单来讲就是成效要说透、亮点突出,措施具体、办法得当,经验总结深入、值得推广,问题找准、实事求是。

现在,我们各单位、各部门写的工作总结,结构都简化了,工作概况、工作成绩、工作措施都写到一起了,叫工作回顾或者叫工作开展情况。现在我就这种简单的模式谈一下工作总结:

4、工作总结常用的模式

撰写工作总结时要注意做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事实清楚、表述得当。主要是注意总结的提纲,就是要把握文章的逻辑关系。下面,我举个例子说:

下面是某地药监局工作总结的提纲

一、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我局在***和***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工作目标,充分运用监管手段打假治劣扶正压邪,优化市场经济环境,推进医药经济发展,努力实施“素质建局、改革强局、形象立局”工程,争创一流行政执法局取得了较好成绩。

1、周密部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2、认真学习,依法行政能力迅速提高

3、严格执法,药品违法行为得到遏制

4、查找不足,行风和机关效能建设取得新进展

5、热情帮促,药品经营企业认证顺利推进

二、存在问题

一是执法队伍建设力度还不够

二是履行药品监管职责方面只满足于完成上级布置安排工作;

三是工作创新意识不够

四是医疗器械及药品广告监管力度不够

三、下步工作打算

(略)

首先,一级纲,从整个文章的框架说:就是先进行工作回顾,然后是存在问题,最后是工作打算或设想。这是最普遍采用的一种形式。(上边的总结做到了)

其次,二级纲,从总结的各项工作说:要突出轻重主次。把重点的、主要的工作排在前面,其余的排在后面。任何一个单位所做的各项工作, 必有一至几项是“重头戏”,比如上级交办的重点工作和本单位承担的主要业务工作要放在前面,队伍建设等常规工作一放在后边,这样便于把主要的工作业绩展现出来。使人一看就明白你主要做了什么事、效果如何。存在问题和下部打算也是,按照主次来写。(上边的总结没有排好顺序)

最后,从每个单项工作说,要按因果关系排列。一般的模式是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完成的指标情况(用数据和荣誉体现)。比如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安全稳定工作时,我们的标题是:和谐建设不断加强。下面就是采取的措施,出台的文件和办法,然后是取得的成绩,最后用数据和指标进行说明。(例子):深入开展“信访攻坚年”活动,制定出台了《重点单位和部门信访工作奖惩责任制》,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这是措施,还有出台的文件和办法)保持了信访形势的总体稳定。(这是工作成效)全年接待来信来访510件、3518人次,办结率达96%(这是数据和指标)。(大力推进“安全生产年”活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百日安全会战”等专项整治行动,强化煤炭、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管,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总体平稳。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平安集贤”创建活动,公安“三基”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完成交警指挥中心工程并投入使用,加大各类刑事犯罪的打击力度,刑事案件破案率99.5%,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5、工作总结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不能面面俱到,要提炼。工作总结要对部门的工作进行概括和提炼,无论谈成绩或谈存在问题,都不要面面俱到、大事小事全写到,不能简单相加。有的工作总结,写了几千字甚至上万字,没有进行提炼,有价值的很少,工作写不到点子上:有的把工作的过程全部写了一遍,有的把单位举办的活动和各项工作全部罗列上去,没有分清主次,让人眼花缭乱,成了流水账。我们在写材料要有深度,不能满足于抓住次要的、现象或枝节的东西,而是要了解主要的、本质的东西。就是刚才说的,你的主要工作是什么,采取的什么措施,出台了什么办法,最后达到了什么效果。

二是不能夸夸其谈,要写实。现在材料中普遍存在的一个毛病就是大话、空话、套话比较多,说白了就是“正确的废话”的拼凑,上级文件的翻版。比如在工作总结中,常常出现好大喜功倾向,搞浮夸,只讲成绩,不谈问题;还有就是只说了取得好成绩,但是没有指标和数据来证明。看似什么都写了,实际什么都没写。总结的特点是反映在如实地、一分为二地分析、评价自己的工作上,对成绩,不要夸大;对问题,不要轻描淡写;谈工作要有佐证材料,不能嘴上说成绩,实际没有谈进展。

三是不能没有做法,要善于总结规律。有的工作总结,写工作成绩,就是把工作完成的指标全部罗列下来,做法全没有,工作措施都没有,一步到位,没有对工作进行系统总结,只是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了简单反映。写好工作总结,我们要从局部的、感性的、表面的现象里跳出来,用全面的、理性的、辩证的分析提炼和升华思想,总结出来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不能用冷冰冰的数字代替工作中的措施和做法。

三、关于领导讲话

1、领导讲话稿的类别

领导讲话稿依据不同的场合、对象和用途,可以分为 3 类22 种,有会议类讲话稿,比如党代会、人代会等代表大会的报告;宣传类讲话稿,比如电视讲话;礼仪类讲话稿,比如欢迎辞、答谢词等。其中会议类讲话稿是数量最多、占比重最大的,我们平时所说的“领导讲话稿”,主要是指这一类。而对于在座的来说,专业性会议讲话稿是应用最多的。专业性会议主要是分管某一条战线、某一方面工作的领导同志在专业性会议上就自己分管的战线或工作讲情况和意见,我们在座的各部门年初都要召开的专业性会议,比如农村工作会议、民政工作会议、卫生工作会议。下面,我们就着重说一下专业会议的讲话。

2、领导讲话的一般格式

标题。标题有单一标题,比如《在全县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有副标题,比如《解放思想 继往开来 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跨入新的历史阶段而努力奋斗——在市委九届九次全会上的讲话》、《以民为本 务实创新 为推进我县和谐社会的发展做贡献——在全县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正文。就是分析形势、回顾工作,安排部署各项业务工作,强调工作要求和工作纪律。

结尾,提出号召,增强感染力和号召力。

3、领导讲话的一般模式

领导讲话一般有三点。第一点是谈认识,第二点是部署工作,第三点是讲要求、严肃工作纪律。这是一个比较常规的模式,其中有个内在的逻辑关系,简单说就是“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我们做一项工作,认识是先导,因为工作有不足,因为有很重大的意义,所以才要做,这就是认识。有了这个认识,明确了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下一步,就要有针对性地安排部署工作。最后,工作部署完了,要提要求,提工作纪律,才能保证工作完成。所以说,讲话的逻辑就是,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

这里我举个比较传统的套路: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明确任务,突出重点,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落实。三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切实提供组织保障。还有一种比较简单的模式:一是关于认识问题,二是关于重点工作,三是关于工作要求。这种就比较简单,而且层次非常清楚。

4、领导讲话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把握角度。同样一项工作、一件事情,县长与副县长讲不一样,局长与副局长讲也不一样。有的话县长讲可以,局长、乡镇长讲就不行,这就是分寸,这就是区别。起草领导讲话稿要站在领导层位,把握好角度,既要克服本位意识、部门色彩,又要防止“出格”、“越位”。从我们各部门写县领导讲话看,经常是局里的口气,部门的角度。有的站在部门的角度看问题,安排工作,没有站在全县、全局的角度看;有的分析问题,只从单位的角度出发,没看到全县全省乃至全国的形势,没有看本单位业务工作在全系统的位次和情况,把自己的工作和整体割裂开了;有的安排工作像是对本单位股室安排工作,把全县性的会议讲话写成了局班子会议讲话。所以,我们在写县领导材料的时候,尽管是部门负担的工作,但是部门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全县工作的一部分,必须放在全体中去认识,去摆布,去要求。

第7篇:安全生产分析会发言材料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 质量管理 防控措施

一、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施工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本文所指的施工技术和管理包含施工方案的确定、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的实施以及施工工艺的控制。在具体实践中,应密切结合施工工程的实际情况,一方面要技术可行,能够解决施工难题,另一方面要有利于保证质量、加快进度、经济合理,降低整个施工成本。从目前来看,由于很多施工企业的管理体系不健全,对长远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制度落实缺乏足够的执行力,造成企业缺少监控与必要的指导工作,对各工程项目管理出现脱节现象,并且无法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付诸于施工管理的全过程之中。

1. 从管理层次分析

发生质量事故的原因主要是有的房地产开发商和私营业主忽视正常的建设程序,施工图审查滞后;部分从业人员责任心不强,履职不到位;部分企业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操作性、针对性不强,起不到指导施工的作用,相关责任人对规范、标准、图纸不熟悉、不了解。对建设项目预先不进行可行性论证 、不招标 、不办质量监督。对勘察、 设计和施工随意压价,让施工企业垫资。看面子、卖人情,随意选用挂靠的勘察、设计和施工单位,建筑工程项目被任意肢解,层层转包。有的建设单位避开政府质监部门 ,自行组织验收,自行评定工程质量。有的建设单位因任意修改图纸而酿成严重后果。有的住宅,为了追求住房的大空间,而在施工时把原设计的纵向承重墙不恰当地修改成钢筋混凝土梁,使用后钢筋混凝土梁多处断裂造成了较严重的工程质量事故。

2. 从技术层面上分析

建筑工程的技术环节主要有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在建筑工程中勘察是先导,设计是主体,而施工和监理是实现设计的保证。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是建筑工程中相互紧扣的几个环节,缺一不可。一个好的地质勘察报告,为一个好的设计方案提供了依据。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系统,发生工程事故。个别工程底层为门点,二至六层为住宅,横纵墙压空,没有设置转换层,势必造成安全隐患;施工图纸有错、漏、碰、缺现象。同样,一个好的施工,也为一个好的设计方案提供了保证。而一个好的设计方案必须符合安全适用、 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 确保质量、 保护环境的原则。

3. 从工程技术资料方面分析

个别工程现场使用钢材与资料中钢材产品质量证明书中标注的厂家不一致,原材料出厂合格证明文件未标注进厂数量、规格及使用部位和原件存放处;部分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验收记录中设计或地勘单位盖章不全,结论不明确或未签注验收意见;工程隐蔽验收项目不全,内容填写不规范,且无附图;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模板及其支架设计未经监理审批或审批不及时。

4. 从工程实体方面分析

砖砌体块材及砼外观不好,影响观感质量;个别工程存在砖垛处组砌不合理、碎砖集中使用现象;部分项目梯板的砼施工缝留置不正确,梯板受力筋间距不均匀,保护层不符规范要求;有的工程个别部位拉结筋长度不够或压接方式、位置、朝向不正确;个别工程构造柱钢筋出楼面预留长度(高度)控制不好,不能保证绑扎搭接长度要求;绑扎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加密数量不足,有丢漏拉钩现象,而且位置控制不好,有移位现象;个别工程框架柱剪力墙暗柱受力钢筋接头位置不符合要求,主筋排距不均匀、位置不准确;后浇带部位钢筋位置控制不好,局部钢筋净距不够;个别工程未严格按设计单位对审图机构提出意见的反馈回复施工。

5. 从安全生产方面分析

存在的问题有:一是部分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部的安全监管不到位,安全责任不落实,特别是有的企业不能提供“三类人员”的有效证件,部分被抽检的工程看不到企业对项目部进行检查的资料,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没有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对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下发的相关文件不能及时传达到项目部;二是施工单位违反国家规范、标准、强制性条文施工的问题仍然存在;三是执行安全标准不到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不能严格执行“TN-S”系统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要求,设备不送PE线,重复接地设置不足,配电箱破损严重;脚手架搭接不规范,特别是悬挑脚手架不规范,剪刀撑延伸不到位;“三宝、四口、五临边”防护不严,安全通道、作业棚搭设不规范,模板支撑体系不符合规范要求;施工现场“脏、乱、差”,材料堆放不规范;塔吊缺安全限位装置、无检测备案登记,施工现场深基坑支护不到位;四是安全技术资料整理不规范,普遍存在混乱、缺项、滞后现象,各种专项方案编制、落实情况较差,专项方案审批不到位。

6. 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方面分析

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同程度存在对施工企业上岗人员监管不力的情况。一是在招标过程中对项目部组成人员证书审查不严;二是未能认真按要求执行施工企业和监理企业人员押证上岗制度;三是在平时检查时对施工现场人员要求不严,个别现场管理混乱。

(二)施工设备陈旧,材料管理混乱

1. 从机械设备的角度来看

机械设备的好坏在运行过程中对工程质量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整个施工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的行业整体来看,机械设备落后以及不配套的现状,给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带来很大的影响。具体而言,很多企业缺乏对远景规划与经营积累的注重力度,一旦行业周期从旺季转入淡季时,就容易形成资金缺乏,继而形成设备更新迟缓,生产力也就随之逐渐落后。

2. 从材料管理的角度来看

材料管理包括对施工原材料、施工半成品和成品以及构配件等的管理和控制,具体包括如下工作:一是严格对施工材料开展检查验收工作,并通过建立管理台帐来保证合理使用;二是为了避免混料和将不合格的原材料使用到工程上,要对施工材料进行收、发、储、运等各环节的成套技术管理;三是要对库存要求较高的材料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同时不断提高工地临时仓储的防水、防潮能力。结合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施工工程受成本和所在地域环境的影响较大,材料的选用也由此受到很大的影响,并且,很多工地材料管理不善,材料乱堆乱放现象随处可见,从而从施工前期就影响了整个工程质量。

(三)环境管理的掌控能力低下

总体而言,很多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工程质量,一是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证体系等;二是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气象和水文等;三是劳动环境,如施工场所、工作空间等。复杂而多变是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的主要特点,例如,从气象条件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为温湿度的变化,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都会对工程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再如,施工的前一工序往往可视为后一工序的环境,同理,前一分部工程往往也就是后一分部工程的环境。如果某项施工工程所处区域内地质与水文差异大,不良地质多,或者雨季对施工过程的影响较大,都会给整个施工质量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完善施工质量管理的防控措施

(一)提高施工质量和技术管理水平

1. 从施工技术成面来看

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密不可分,技术因素不仅包括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而且还包括施工装备、施工信息以及相关的检验检测技术等。科技的巨大作用体现在施工生产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技术进步所产生的效果也相应会在施工质量上得到最终体现。这就反映出一个规律,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的工程质量,就要重视施工中所辖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先进性以及适用性,施工企业要把符合技术要求的质量标准、工艺流程、具体操作规程以及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之中,并通过具体出现的问题来对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进行不断完善、改进和提高。

2. 从施工管理层面来看

管理因素在质量控制中举足轻重,管理也是生产力的一种体现。这就要求建筑工程项目离不开系统的质量责任制和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作为有力保障。具体而言,可采用全过程质量管理方案:第一,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易出质量问题的环节以及施工队伍自身情况来确定工程质量目标以及具体施工内容;第二,要结合工程质量目标以及具体施工内容来编写施工组织设计计划书,并在明确了施工内容的前提下制定出具体的工程质量保证计划以及施工措施,同时进一步选择和确定施工方案;第三,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质量检查,并对施工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由此不断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以此形成案例库,并将成熟经验逐渐转化成今后确保施工质量的“工作标准”和“管理制度”,由此进入良性循环,保证优质高效建筑工程的开展。

3. 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考虑工程的经济性

施工项目质量的提高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在提高项目质量的同时,必然会增加项目成本。因此,对于施工项目而言,其追求的质量不是最高,而是最佳,换言之,以能满足没计要求和业主的期望为标准,这样一来,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就能得到有效兼顾。

(二)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1. 项目经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因此,施工企业要选聘经验丰富,做事高效的施工项目经理,具体而言,一是选聘有责任感、组织能力强、技术素质过硬的人员作为施工项目经理,项目经理要对与施工项目相关的每个部门和岗位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从而确保岗位职责分明,技术人员选配得当。二是要对项目经理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岗位责任制,形成一个由项目经理为主要责任人,项目工程师主导现场监控,并确保每个工程分包队伍能够严格开展整个施工工作,由此形成一个系统化的项目组织体系。

2. 施工人员是形成工程质量不可或缺的因素

对于工程施工技术人员而言,由于所有参加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技术管理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在协同工作的前提下,才能确保整个施工项目的质量。可见,施工人员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不可或缺因素。这就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优选和培训,从而保证他们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具体而言,一是要提高技术人员的质量保证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二是要培训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

(三)加大施工设备、建筑构配件和建材的质量监督

我国《建筑法》明确规定,凡是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设备、构配件以及其他相关物件,都必须符合产品质量标准和设计标准。可见,为了保证工程优质,建筑施工工程就要分别针对物料采购环节、物料检测环节、物料运输保险环节以及物料使用环节严密把关,其中,物料采购环节是第一道需要严密监控的环节。在当前物资供应处于买方市场的背景下,各种材料的销售名目繁多,并且对采购人员还有其他方面的不良诱惑,对于此,下文主要分析建筑材料选择方面的物料采购环节。

要对采购人员进行优选,甄选标准不仅要求采购人员事业心强,诚实守信,同时还要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技能。人员在选拨完成后,还应在后期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物料质量鉴别技术。

充分掌握信息,要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优选送货厂家,并对物料质量、价格以及供应商供货能力等信息进行掌握和树立。在具体选择时,要选择具备国家认证以及有一定技术和资金保证的供货商或厂家,并详细掌握对方的厂址和各种联系方式,从而使物料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此外,由于建材市场的产品良莠不齐,这就需要对相关物料、构配件以及施工设备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具体而言,要保证施工项目的所有物料符合前期的设计要求,并具备符合要求的质量保证书,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物料,一是要严格按规定进行检测,二是要注意对质量保证项目不全的物料开展详尽的分析、检测和鉴定工作,把不符合要求以及存在质量问题物料一律杜绝在场外。

(四)努力克服不利的环境因素

第一,在工程管理工作上。要明确界定工作职责,做好管理协调、技术协调以及组织协调工作,从而保证物料和施工人员的充裕性和及时性。

第二,在进场前,施工企业在要做好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一是对施工场地进行充分了解,二是合理安排材料的堆放和防护工作,三是仔细检查现场的通讯设备以及通风、照明情况,从而合理布置好施工称帝的基础设施。

第8篇:安全生产分析会发言材料范文

意义型材料题是指在政治高考试题中,要求学生认识国家或社会生活中某种行为、某些重要事件中所包含的意义,并加以分析、归纳的试题。这类试题的命题切入点是:一定时期内党和国家做出的关系国家、人民切身利益的重大决定、采取的重要行动或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件。这类题多以组合选择题或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并与政治意义、哲学意义、经济意义等词语联接。

二、意义型材料题的解法

1.意义型材料题的审题要求。(1)审材料。审意义型材料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抓关键词,划分材料层次,概括材料中的中心意思。②分析材料中心意思与教材知识的内在联系,提炼出材料所体现的原理。③寻找与材料事件有联系的主体,明确答题方向。如2009年高考安徽卷第37题(原题略),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分析安徽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现实经济意义。解答本题首先注意考查的模块范围,问题中的"现实经济意义"明确指向经济生活;其次,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如经济结构、文化产业、培育软实力、“厚积薄发”的底气等,从材料中抓住有效信息,使要点更具有针对性。考生可以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安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对安徽省的冲击和影响;提升安徽的综合实力,实现文化强省和安徽崛起的目标”等角度谈意义。(2)审设问。一是要明确设问的范围,明确是政治学意义、哲学意义还是经济学意义。二是明确要回答的是某一种意义还是全部意义。

三、意义型材料题的解答要求

1.考生储备充分而正确的知识,是解答意义型材料题的前提条件。一定时期内国家制定的重要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意义,一年来国内各条战线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国内、国际发生的重要事件及其意义等都是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的。纵观高中政治教材,要求学生掌握有关意义方面的知识点多达60多个。对教材中有关意义的知识的把握,则需要考生把教材中零碎的知识进行归纳、整合。现仅举几例说明其重要性。第一,经济意义类内容举例。①发展农业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二,政治意义类内容举例。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意义: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巩固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有利于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构建和谐社会。②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意义: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有利于维护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繁荣与稳定,促进两岸关系稳定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三,哲学意义类内容举例。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意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②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的因果联系,对于我们科学地认识事物和有效地进行实践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只有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考生掌握了这些意义知识,在解题时只要看到试题设问中要求某一范围内的“意义”,就会建立该题材料中心与设问内在联系的意义内容,就可以根据设问要求很快得出答案。

2.要遵循由微观到宏观、由小到大、又近及远的原则。有些意义题综合性较强,涉及学生知识的积累和教材知识的综合。遵循上述原则,有利于全面、完整、准确地解答意义型试题。

3.注意时事语言的运用。有些意义类试题并非教材知识,而是结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内容谈意义。这就要求学生关注时事热点,注意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有关内容,恰如其分地把时事语言运用在意义型材料分析题的解答中。如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就需要结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内容,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永葆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发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的战斗力、凝聚力,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等内容充实在答案中。

第9篇:安全生产分析会发言材料范文

关键词:压力容器;设计;问题;对策

前言: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压力储存设备在人类工业制造中拥有着十分多的作用,重点在盛放液体、气体,同时能够负荷一定的压力,普遍在能源业、科研事业、军队项目、石油化工等很多行业中使用,是安全以及符合标准制造时的关键设施。

目前,压力容器在工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它广泛应用与石油化工、能源、军工等领域,主要用于盛装有毒气体或腐蚀性液体,承受较大的压力,因此危险性较强,是工业生产中比较常用的特种设备。压力容器的使用环境比较恶劣,设计过程比较复杂,如果压力容器一旦被损坏,造成的影响也十分严重。所以,要选取合适的材料和方法进行热处理技术,以保证压力容器的质量,确保这种大型的压力容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压力容器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1.压力容器的设计使用寿命问题

新版TSG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明确提出:为避免压力容器超期服役导致产生安全问题,设计制造单位应当在原设计图样中明确压力容器的设计使用寿命。在旧版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关于压力容器的设计使用寿命问题并非强制性要求的,而是建议“一般应在设计图样上注明压力容器的设计使用寿命”。关于压力容器的设计使用寿命问题,设计者通常重视程度不够、考虑不周全,因此即使注明设计使用寿命通常凭经验估计或按照惯例标志,而忽略了对压力容器使用寿命影响较大的一些因素,如压力容器的选材对压力容器的使用寿命的影响,违规操作或非法操作对压力容器使用寿命的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在高温高压情况下的时间变换曲线的影响等等。

2.压力容器材料代用后的设计更改问题

压力容器的材料在设计中经常会因用户的要求或压力容器的使用工况、使用条件等改变而改变,对于设计者来说,压力容器的材料变化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压力容器材料的变化意味着压力容器的受力情况、耐腐蚀情况、容器的内应力等等都发生了改变。通常材料发生改变后,设计者都会重新进行受力分析计算,但现实情况中存在的问题是许多设计者当材料由厚变薄时会很仔细地计算新材料是否满足压力条件,分析能否承受相应的压力,安全系数是否足够。而当材料由薄变厚时,许多设计者认为材料的强度增加了,无须重新计算受力。其实当压力容器的材料由薄变厚时,压力容器的壳体的受力状况发生了改变,容器壁产生多向拉应力使平面应变成为脆性断裂,这种特性尤其需要压力容器的设计者们注意和重视。另外,材料在用锻件法兰代用的时候也要注意,例如GB法兰,如果设计压力是1.6MPa,设计压力100℃的时候,20Ⅱ的压力温度额定值就比强度好的16MnⅡ的压力温度额定值高。设计者不能想当然的认为材料的强度增加了,就一定可以代用。在制造换热器过程中,16Mn锻件代用Q345R板材管板时,一定要核算管板强度,锻件比板材强度低等等。

3.压力容器设计过程中的热处理问题

GB150.4-2011第8章热处理中规定:钢板冷成形受压元件,当符合:(1)盛装毒性为极度或高度危害介质的容器;(2)图样注明有应力腐蚀的容器;(3)对碳钢、低合金钢,成形前厚度大于16mm者;(4)对碳钢、低合金钢,成形后减薄量大于10%者;(5)对碳钢、低合金钢,材料要求做冲击试验者中任意条件之一,且变形率碳钢、低合金钢及其他材料超过5%,奥氏体型不锈钢超过15%,应于成形后进行相应热处理恢复材料的性能。多数压力容器的设计单位都注意到压力容器壳体设计过程中满足此设计要求,但在接管设计中,设计者通常忽视了这一点。

二、压力容器设计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1.压力容器的设计使用寿命问题及对策

针对压力容器设计使用寿命问题,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新版TSG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重视设计使用寿命的计算与衡量。因此,设计者应当充分考虑影响压力容器设计使用寿命的因素,并依此科学地提出压力容器的设计使用寿命,保证用户使用压力容器的安全。首先针对压力容器的腐蚀问题,设计者应当用最大腐蚀速度作为计算依据,同时通过受力分析与计算,确定压力容器的最大腐蚀裕量,确定了腐蚀裕量和腐蚀速率这两个参数后,就能计算出压力容器的设计使用寿命。其次,设计者应当综合考虑压力容器的使用环境对压力容器的影响,尽可能模拟最恶劣的使用环境,并以此为依据判定压力容器的使用寿命。在设计图纸时,设计者为了规避风险,同时提醒用户正确使用和操作压力容器,应当在设计使用寿命标注的同时注明应当按照规程操作和使用压力容器。同时针对超过设计使用寿命的压力容器,设计者应当在设计图纸上注明使用条件,并经常测量容器承力部件的状况、容器壁厚等参数,并定期年检,以保证压力容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压力容器材料代用后的设计更改问题的对策

压力容器设计过程中,出现材料代用的情况时,设计者对于厚板代替薄板的情况要高度重视。尤其要重视连接结构的变化,对加厚的封头和主体的连接,应当对封头进行削边处理。对于筒体和管板的连接结构也应当注意,当厚度增加时,要注意焊接部件的应力变化。当出现锻件代用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和数据进行验证,看看是否满足容器的使用要求和强度要求。

3.压力容器设计过程中的热处理问题

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在设计容器的接管时,例如对于直径φ377mm×20mm的碳钢或低合金钢接管采用无缝管或采用碳钢或低合金钢卷制,虽然都可以满足设计要求,但用碳钢或低合金钢板卷制接管时却忽视了设计规范中要求的成型后的热处理要求,因此导致接管设计不符合要求,存在安全隐患。钢板冷卷后,晶粒发生破碎、歪扭,由于冷作硬化,钢材的强度和硬度上升,而塑性下降,钢板越厚,直径越小的筒体冷卷后变形率越大,冷作硬化程度越大,钢板的内应力也越大,塑性大幅度下降,甚至有产生裂纹的可能,这将严重威胁到设备的安全运行。同时对于超厚的钢板冷加工后应当增加再结晶退火工艺,以增加钢板的强度、硬度和塑性。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