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法院调研信息范文
,确实受益非浅,收获颇丰。考察团通过看、听、记、思,深深感到海淀区法院等单位有许多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法院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海淀区法院党组一班人带领广大法官恪尽职守,服务大局,严格按照“三个领先”(指标领先、影响力领先、核心竞争力领先)、“四个一流”(抓一流党建,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建一流法院)的要求,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培养出宋鱼水、尚秀云等一批杰出的优秀法官。透过这些成绩,方方面面无不包含着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一)审判管理网络化、智能化,确保了公正高效
、办案管理实现网络化。海淀区法院、北京高院运用清华紫光开发的《法院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所有审判、执行案件从立案到归档全部实行网络化管理,实现网上立案、办案、归档、查询,增强了审判活动的公开性、有序性和规范性。案件诉讼来法院后,立案庭按要求录入立案信息,快速完成立案工作。基层人民法庭立案也是通过网上进行,方便了群众诉讼。立案后,微机自动分案,避免当事人“选法官”,杜绝关系案等现象的发生。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各类案件通过计算机进行审判流程管理,立案、分案、文书制作、统计分析等工作都在网上完成。审委会讨论案件的“审理报告”在会前以电子文本形式在网上传递,实现案件网上流转。案件审结后,将办结的诉讼案件基本信息和法律文书输入到计算机系统,形成电子档案,增强了档案的检索利用。
、质量、效率管理实现智能化。海淀区法院、北京高院院领导运用“领导决策辅助分析系统”对各类案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网络信息加强对审判工作的监督管理,设置立案、分案、排期开庭、结案以及归档五个节点对案件进行全程动态跟踪,全面准确掌握审判工作基本情况。审判监督庭根据分工每月在网上随机抽查一部分案件,进行严格的评查,评议内容从程序、事实、法律适用、诉讼收费、裁判结果和社会效果预测六大方面细化为多个小项,评议时依照评议细则逐项进行,评查结果每月在网上通报排位。在司法效率方面,实行《审(执)结案期限提醒、警示制度》,规定刑事、行政、执行案件必须在法定的期限办结,将民事案件普通程序审理期限由法定的个月缩短为日、简易程序审理期限由法定的个月缩短为日。《法院信息管理系统》根据权限对各类案件审限逐件自动提醒,并由立案庭专人负责在网上对审、执案件跟踪检查,每天对民事、行政案件审理期限届满前日、执行案件执行期限届满前日的未结案件进行提醒;对民事、行政案件审理期限届满前日、执行案件执行期限届满前日、刑事案件普通程序审理期限届满前日、刑事案件简易程序审理期限届满前日的未结案件进行警示,书面通知承办人,在局域网上公布,每月通报,杜绝了超审限和超期羁押案件。去年,该院没有出现一件超审限和超期羁押案件的现象。
、信息查询实现公开化。海淀区法院在一楼大厅安装了电子显示屏,用于公告和进行法律宣传。利用电子触摸屏建立审判、执行案件公开查询系统,审判法庭位置查询系统,方便当事人查询信息,实现信息查询电子化,当事人可以随时了解审判情况。设立电子公告系统,每天公告案件开庭审理信息,方便当事人诉讼,提升法院形象。
、法庭审理实现数字化。北京市所有法院均建立了数字法庭,所有庭审均实行了数字监控,实行电脑自动刻录光盘,并运用法律文书自动生成模块,庭审完毕,法律文书即可发送到当事人手中。数字法庭还实现了上下级法院和最高法院联网,北京高院的领导随时可以观看到辖区法院每个审判庭的庭审情况。
、司法服务实现便民化。海淀区法院以追求效率和便民作为审判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年月,在全国法院率先成立审判管理办公室,着力推进审判管理改革。审判管理办公室对外设立“一站式”的诉讼服务大厅,将收受证据材料、上诉文书、公示催告、诉讼保全等与审判相关的内容集中办理,解决群众找不到法官、跑不起法院的问题;对内将司法鉴定、评估拍卖、文书送达等环节集中管理,解决法官事务性工作过多,不能专心审判的问题。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审判管理办公室共办结保全、鉴定、拍卖案件件,收取上诉案卷件,其中移转上诉案件件,收取证据材料和执行线索份,公示催告和支付令件,引导、接待查询余人次等等。通过实际运行,审判管理办公室在提高审判效率和规范司法行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当事人对这项机制创新表示了由衷地赞扬,认为:“审判管理机构和当事人服务大厅,设置科学,方便了当事人,提高了效率,也促进了司法透明”。
(二)队伍管理公开化、透明化,确保了勤政廉洁。
、法官队伍实现精英化。海淀区法院在上个世纪年代初,就打破了传统的进人渠道,由原来从部队转业干部和地方招干中进人转变为招收德才兼备的优秀政法大学生。目前,该院共有法官和司法辅助人员人,其中在编
干警人,聘任制人员人。队伍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人,博士人,博士后人。年该院新招名审判人员,其中法学硕士名,法学博士后人。
、法官管理实现民主化。北京法院在实现法官精英化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法官的积极性,强化了法官自我管理的理念,设立了法官大会和法官委员会,赋予其在法官评价、教育培训、晋职晋级、选拔任用等方面的知情权、建议权和参与权,通过充分尊重法官自主性的自律手段,逐步探索建立起自我评价、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新型法官管理机制。同时,建立资深法官制,现有资深法官名,其享受的待遇与庭长同等,每名资深法官有专用的审判法庭,配有名助理法官,专司审判之职。
、岗位考核信息实现
公开公平化。在海淀法院制定的《工作人员岗位目标任务考核办法》中,他们从工作质量、效率、效果等方面将岗位目标量化,利用计算机信息每月进行考核评分,公开考评结果,奖优罚劣,接受监督,并将全年考核结果装入干警廉政档案,作为干部培养、提拔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用数字说话,调动了干警工作积极性。由于北京实行了“阳光工资”制,干警收入较以往有较大的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海淀法院变原来的物质奖励为多元化奖励方式,对表现突出的奖励出国、休假、学习、晋级等。
、规范行为实现监控化。海淀法院院领导和监督部门运用电视监控系统对院机关所有庭审活动进行实时监控,使干警的庭审作风和工作作风得到有效改善。同时坚持用制度管人、管案、管事,修订完善审判工作、队伍建设、后勤管理多项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在局域网上公开,供干警学习查阅,政治处、办公室、监察室、审监庭等职能部门负责落实,纳入《纪律作风量化考核》严格奖惩。与此同时,该院进一步加大了监督检查的力度,开通监督电话,每逢院长接待日所有院领导均到信访室接待群众,随时听取当事人对法院工作和案件办理情况的意见、建议,实现院长与群众的“零距离”接触,畅通监督渠道,加强廉洁自律。
、人事管理实现数字化。据考察了解,海淀区法院还建立了人事、工资信息管理子系统,及时输入相关信息,方便查找利用。
(三)司法政务管理自动化、电子化,提高了保障效能。
、办公办案实现自动化。海淀区法院、北京高院运用《网络智能办公系统》,使各种公文的拟制、审核、签发、印制和公文收发、传阅等环节均通过网络进行,发文仅仅局限于对外单位,实现无纸化办公,改变了传统公文处理中效率低下的“文件旅行”,提高公文运转速度。裁判文书输入打印终端统一印制,当事人上诉再根据需要印制,避免过去每件案件印制大量法律文书造成的浪费。严格执行保密工作规定,内、外网计算机严格分开,确保网络运行安全,杜绝发生失、泄密事件。
、安全保卫实现了规范化。海淀区法院在进法院的大门处安装了安检门,在办公区安装了非接触式ic卡门禁控制系统,隔离了审判区和办公区,干警一律走法官通道,当事人办事必须经门卫登记后在一楼接待室办理。在审判庭、接待室、楼内大厅安装了数字监控系统每个监控点均可在网络上传输记录、查询,用于安全防范。
、财务管理实现电算化。据海淀区法院的领导介绍,他们建立了财务信息子系统,实现会计电算化,成本核算科学化。进一步加强了对诉讼费的管理,财务人员通过微机对每件案件收费情况逐一检查,严禁多收或少收,严格财经纪律。同时,还建立了物资装备管理电子系统,固定资产、物资装备和办案文书、办公用品分门别类建立微机台帐,实行动态管理,随时掌握家底,既保证工作需要,又确保厉行节约。
、档案管理实现电子化。通过建立档案管理子系统,运用科学的《文档管理系统》软件,录入建院以来的所有文书档案文件目录,方便检索查阅。对年以来近万件诉讼档案进行电子归档,做到诉讼实物档案与电子档案同步归档,方便利用,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
海淀区法院、北京高院广泛运用网络技术,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实现了信息共享。法院审判(执行)案件信息、人事劳资信息、财务物资管理信息、档案工作信息和法律法规信息、行政公文都被录入微机转换为数字形式,形成电子档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方便多人同时上网查阅。二是严格了管理制度。审判流程、审限跟踪、诉讼收费等工作根据管理权限并按照预先设立的程序进行操作,避免人为因素干扰。院领导和监督部门通过网络随时掌握各类案件审理、执行情况,特别是解决了人民法庭不便管理的问题。三是节约了工作成本。审限跟踪、统计分析、财务管理、人事工资管理、档案管理、公文传递等工作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管理,节约了大量人力资源。各类文字材料、裁判文书以数字形式在网上传递,文印纸张费用大幅度减少。四是提高了工作效率。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后,信息材料的处理和传递速度明显加快,减少不必要的工作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考察体会和加快我州法院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北京法院先进的管理模式、全新的司法理念、公正高效的办案效率、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研发与应用、硬件设施的投资方式等等,通过此次考察学习无不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无尽的思考。而这些变化无一不是现代科技带来的产物,诠释了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这一真理。毋须讳言,我们尚处在不发达的西部地区,财政不可能亦无能力完全负担我们发展、建设的巨大投入,因此根本不具有发达地区所能给予的财力支持,对此不存在可比性。然而,他们先进的理念、管理方式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特别是信息革命所产生的巨大效果,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搞好信息化建设的决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州委、州人大、州政府及省高院、清华紫光等单位的关心帮助,有全州法院干警的积极参与,我州法院的信息化建设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结合北京的考察经验,我们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必须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
从考察看,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是做好法院工作的前提。结合我州法院实际,要切实树立起“以人为本,依法治院,从严治院,科技强院”的理念。管理模式要从行政化管理为主向司法化管理为主转变管理内容要从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管理方式要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管理方法要从他律为主向自律为主转变管理手段要从传统型向现代智能化转变。据悉,最高院即将出台加快法院信息化建设的决定。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法院信息化建设是大势所趋,是人民法院建设的发展方向;要充分认识到加强信息化建设是确保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促进队伍廉洁的有效手段;要充分认识到过来我们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抢占了发展先机,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向前发展;要充分认识到上级法院和领导的关怀与期盼。过来,最高法院、省高院、海淀区法院、清华紫光华宇公司等单位对我州法院信息化建设给予了诸多关心和支持,为我州法院的信息化
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只有通过加倍努力,确保整个系统的正常高效运转,才能不辜负上级法院和领导的期盼和要求。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必须全员参与
信息化建设不是某个部门、某些人的事,而是涵盖了我们审判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好的一件大事。为此,一要领导带头。只有院领导和庭室负责人付诸于具体行动,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才能带动广大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自觉参与。二要确保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条件。要挤出经费,给广大法官购买和配备电脑等必要的办公设备。三要不断加强教育培训。要通过开展培训,使干警全面掌握电脑等设备的基本操作规程。四要切实把局域网办好办活,增强可读性和适用性,提高法官参与的热情和自觉性,形成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必须健全制度
一是要完善监督机制。要以立案庭为主体,建立以案件流程管理为中心的监督机制;以审管办为主体,建立以案件质量评查为中心的监督机制;以纪检监察为主体建立以查处违法审判为中心的监督机制,以政治部为主体建立岗位目标考核为中心的监督机制。各司其职,相互协调,相互监督,运转流畅,使审判工作步入办案规范化、管理科学化和办公现代化的轨道。二是要重点建立局域网管理、案件信息录入等相关配套制度,突出抓好立案和审判管理这两个环节,充分发挥立案庭、审判管理办公室和业务部门的职能作用,确保法官公正高效的审理案件。三是要认真抓好制度的检查落实。要在健全完善有关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好制度的贯彻落实,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第2篇:法院调研信息范文
一、搞好调研,当好参谋助手,更好地为中心工作服务
要把为领导出主意、当参谋作为调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县委的中心工作,把握法院工作重点,深入实际,深入业务部门加强调查研究,在领导决策中当好参谋助手。一是围绕县委的中心工作展开调研。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战略构想。对此,全国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响应,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放在首要位置来抓好落实。体现在具体工作上,就是要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而近年来,我县县委本着优化发展环境、创建诚信滦县的原则,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不断加大投入,优化经济环境,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作为基层政法机关,法院在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维护社会稳定服务、为维护广大群众根本利益服务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作为法院重要综合部门的办公室,必须要站得高,看得远,围绕全县的整体和中心工作,跳出法院抓调研,从而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服务领导的决策,使法院各项工作决策更加科学、合理,能够更好地为全县中心工作保驾护航。二是围绕审判工作抓调研。说到底,法院的中心任务就是要抓好立案、审判、执行等项业务工作,脱离了这些抓其他,就是舍本逐末,就是无根之木。因此,办公室和全院各单位,在进行调查研究的时候,也必须要围绕审判工作这个中心,挖深、搞细,抓出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从而使领导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审判工作中的经验、不足,并据此做出正确的决策。三是围绕实际抓调研。从今年来看,我院的调研工作可以说是有喜有忧。喜的是,各单位搞调查研究的积极性较往年有很大提高,调研文章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忧的是,很多调研的质量不高,纸上谈兵的多,切合实际的少,人云亦云的多,真知灼见的少,闭门造车的多,实际挖掘的少。甚至还有一些是从网络、报纸、杂志等抄袭的。这样一来,调查研究不但起不到给领导提供参谋的作用,反而会耽误领导时间甚至引起决策的失误。因此,在调研工作中,必须要紧密结合实际,深入到基层,深入到根源,抓出一些根本性的东西,以调研工作来服务领导决策,推动全院的工作。
二、加强信息反馈,提供决策依据
创新,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源泉和动力。法院的整体工作和各个单项工作,也都在不断地进行着创新和发展。这使得院领导也必须要在领导方式、决策方式、思维方法、工作作风等诸方面出现新的转变。而在其中,调研和信息工作起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调研工作的同时,还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紧跟时展和领导工作的步伐,认真搞好信息反馈工作,并使信息反馈工作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一是围绕领导、业务科室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拓宽信息来源。办公室要根据“足够的数量,较高的质量,极强的时效”这一要求,加大信息反馈的力度。要紧紧围绕法院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开展信息反馈,从而服务于法院政务、审判业务和法官队伍建设。要切实贴近实际,及时报送领导关注的重大问题的信息,全面反映法院审判业务和法官队伍建设情况的信息,真正发挥信息反馈的功能,起到为领导决策服务的作用。二是必须端正信息报送的态度。要摈弃信息功利主义,防止为了发表信息而报送信息的心态,不能使信息仅停留于“报流水帐”上,而要进行分析、提炼,真正把对领导决策、对加强法院审判业务建设和法官队伍建设有参考价值和借鉴价值的信息及时、准确地加以报送。要杜绝片面追求信息的数量的思想。今年我院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制定实施,把信息工作纳入了加分考核内容,这使得一些单位和干警受功利思想的影响,把追求信息数量放在了首位,有的干警甚至一天中报送信息达十几二十几篇。可以想见,这样的信息肯定是毫无价值可言。虽然信息的数量承载着一个地域或部门的工作情况,但这只是一个表象,而不是实质。真正决定信息工作水平高低的是信息的质量,而信息的质量取决于信息的价值量。也就是说,要看对领导决策、对加强法院审判业务建设和法官队伍建设是否具有参考价值、借鉴价值的信息的量以及参考借鉴程度。三是必须增强信息报送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有的单位和个人,在报送信息时,仅仅为了完成任务,而不注意信息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比如就审判工作信息讲,一个案件审判结束,实体结果出来之后,应当马上报送信息,至迟也不能超过上诉期限。而就我院情况看,有的审判工作信息,判决已经生效三个月,才把案件有关信息报上来,这样的信息,已经没有时效性了。在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上,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管是什么信息,不管是不是有用,就一古脑地报上来,这样,就会由于“货不对路”而难以派上用场,多了,就容易形成信息堵塞,使信息反馈为领导服务的功能大打折扣。
三、健全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水平和质效
为确保信息文秘工作优质高效运行,更好地发挥信息文秘工作以文辅政的作用,要尽快建立完善的工作运行机制。一是要建立一套运行程序和把关制度。对文稿的起草、修改、送审、签发、校对、印发等各个环节,都要明确责任人员,提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重要文稿如工作总结、工作意见、重要文件等,一般要先请院领导谈思路、出题目,办公室根据领导意图认真构思,初稿形成后经院领导班子讨论、修改,最后交院长决定发文。二是坚持信息调研通报制度,办公室要坚持每半年对信息报送情况及上级采用情况、调研文章上报及采用情况进行通报、总结,并对下一步信息工作提出要求,推动信息工作的健康发展。三是信息调研工作要有周密的计划性。今年,我院办公室对信息调研做了任务性计划,成效比较明显。但是,由于信息人员较少,计划性还不够,计划还比较笼统。明年,办公室要进一步对信息调研工作进行计划和安排,使信息调研工作呈现出较强的目的性、针对性、系统性、科学性、层次性,进一步理顺机制,规范运作,从而保证办文工作的高效运转,努力提高办文质量和水平。
第3篇:法院调研信息范文
《框架》是一个动态性的指导文件,包含6个“阑概念”,分别是权威的构建性与情境性、信息创建的过程性、信息具有价值、研究即探究、学术即对话和策略性检索,每一个核心概念又包含一组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m《框架》还重新定义了信息索养的内涵,主要包括“多索养”说与“元索养”说,详细的内容解读可参照清华大学图书馆对该框架的权威翻译。本研究结合《框架》的6个“阑概念”和“元索养”理念,对我国60所医学院校图书馆开展的用户教育从时间、空间、层次3个维度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调查对比,立足于共性与个性的视角,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为《框架》背景下医学院校有效开展用户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2数据来源与说明
2. 1调查对象
根据《2017年中国大学学科评价报告》最新的2017年中国大学医学一流学科排行榜川,笔者选取中国内地排名前50的医学院校和港澳台地区排名前10的医学院校作为研究对象。这些高校遍布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西南、港澳台等地区,其中包括23所"985/211”院校,27所内地普通医学院校和10所港澳台医学院校,具体信息如表1所示:2.2调查维度与内容
(1 >调查维度:本研究选取时间、空间和层次3个维度开展调查。在时间维度上,对2007年至今国内有关“信息索养用户教育”的文献做了梳理;在空间维度上,对港澳台医学院校和内地医学院校做了区分;在层次维度上,对“985/211”院校与普通医学院校做了区分。
(2>调查内容:本研究调查了医学院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索养用户教育的情况,不包括文献检索课和人文索养教育。具体调查内容包括用户教育的新媒体使用情况、组织安排、教育形式、教育人员和教育主题。
2.3调查方法和有效性
(1 >调查方法:首先,采用文献调查法和对比分析法调查并对比2007年至今用户教育的形式、教育人员和教育主题的变化;其次,采用网络调查法和对比分析法调查并对比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医学院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索养用户教育的情况。
(2)网络调查的有效性:笔者直接访问60家医学院校图书馆网站,查看有关“用户教育”的页面。其中3家医学院校图书馆主页设有用户访问权限,只能由校内用户访问,分别为第二军医大学图书馆、第三军医大学图书馆和第四军医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大学图书馆主页可以访问,但其用户教育只面向团体用户进行预约培训,目前非院内用户无法查看其预约培训的内容;成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网页链接无法打开。所以,最终实际访问55家(内地;25家,港澳台10家)医学院校图书馆网站,约占调查总数的91.700,数据采集时间为2017年6月2日至2017年7月2日。
3调查结果
3. 1新媒体应用情况
Web2.。情境下,信息索养用户教育主要利用新媒体实现宣传推广和交流互动。具体情况如下:
在所调查的范围内,内地32家(占比约71 0o)医学院校图书馆利用微信交流教育信息;18家(占比2000)医学院校图书馆利用微博交流教育信息;8家(占比约1800)医学院校图书馆利用QQ群通知交流教育信息。港澳台地区8家(占比8000)医学院校图书馆通过Facebook交流信息;3家(占比3000)医学院校图书馆通过Twitter交流信息。
如图1所示,内地医学院校中“985/211”院校图书馆开展用户教育主要应用微信、微博、QQ群、人人网、BBS论坛等新媒体;普通医学院校图书馆主要应用微信、微博和QQ群。
3.2组织安排
为了解用户教育的组织安排情况,笔者对2017年用户教育的频次、时间、地点等具体安排进行调查。
2017年,调研的55家医学院校图书馆中51家(占比约9200)开展了面对面的用户教育,其中,25家(占比约2900)接受用户以个人或团体为单位向图书馆提出预约培训的请求。
39家(占比约7000)医学院校图书馆用户教育地点相对固定。时间与时长的安排,如图2所示,用户教育时间多安排在工作日的下厂!几,时长多为1小时。
3.3教育形式
第4篇:法院调研信息范文
[关键词]医院科研试剂;根本原因分析;信息化管理
目前,医院在承担临床诊疗和教学工作的基础上需要开展各学科的研究活动,以期促进专科发展,提升医院综合实力与竞争力。其中,科研试剂作为其基础性必备资源,在科研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为保证医院科研质量有效管控,院内采购资金有序流转,试剂管理工作高效运行,医院科研试剂物资管理平台应运而生,以便适应专业性强、研究内容复杂以及研究方法多样性的科研工作,从而进一步加强对试剂的科学管理,顺应科研发展趋势,建立起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体系[2]。
1医院科研试剂消耗及管理现状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5年医院科研试剂采购金额约为255万余元,经费支出金额大,且各申购科室根据自身学科发展情况,所购试剂及占比也不尽相同。血液科、普外科等部级临床重点专科占比分别为23.32%和18.11%;中心实验室、消化内科等省级专科占比分别为6.85%和5.24%,其代表性突出,科研试剂消耗量居前(见表1)。表12015年各科研组科研试剂消耗量与比例由于医院临床和科研部门众多,科研试剂具有使用零散、专业跨度大且分散等特点,难以达成准确溯源、动态追踪及灵活调配的机制,也存在着一定资源浪费的现象[3]。目前,科研试剂管理工作依托物资管理平台运营,在完善厂商、科研试剂数据库的基础上,依权限系统分配科研组、科教处、设备处、厂商以及财务处等科研试剂管理利益相关者业务功能,即科研组通过系统提交采购申请并备注经费开支账号,科教处审核通过后,单据流转至设备处审批和采购,采购员通过储存介质卡将订单信息共享至厂商供货子系统,厂商接单确认,生成二维码物资送货单并进行配送,仓管员扫码入库后由科研组领出并进行账务结算工作,实现无纸化流转[4]。
2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试剂供应不及时和常现缺货现象。由于科研试剂的特殊性,其有效期短、价格昂贵,有特殊存放要求,较常出现试剂供应不及时和缺货现象的情况[5]。(2)科研经费流转透明度不高,支出渠道不清晰。由于部分实验所需的试剂唯一性强且替代品匮乏,物资管理平台科研试剂数据库更新不及时,科研组依照旧的纸质申购流程进行购置,或直接与厂商联系配送后与医院科研试剂管理部门补办有关手续,以致造成部分科研试剂未经比价,“垄断价格虚高”、“一家独大”,科研经费流转透明度不高,支出渠道不清晰,经费使用不合理。(3)物资管理平台数据库无法实时共享和更新。针对科研用户工作开展的不同时期,厂商往往会对部分试剂进行打折、降价,物资管理平台数据库无法实时共享和更新,在科研试剂信息化质量管理与控制方面存在短板。(4)物资管理平台准入、预警及跟踪功能不健全。由于科研试剂相关法规与管理办法正处于完善阶段,科研试剂有关资质主要经由采购员进行审核,物资管理平台准入、预警及跟踪功能不健全,存在部分无合法完整的批准证明文件试剂入院的风险。试剂数据库的及时更新和配送过程中的实时跟踪、验收环节的审核质保、使用对象的持续反馈都有待信息化管理与升级[6-7]。
3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定位分析问题原因
鉴于上述科研试剂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拟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causeanalysis,RCA)定位、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通过设计和实施解决方案加以修正与消除,控制追踪。RCA是一个迭代的过程,从而实现科研试剂信息化管理的持续改进。利用鱼骨图从管理、物资、时间、财务和人员等要素出发挖掘有关要因。(1)权限配置人员对业务节点把关不足。在管理上虽有制度的约束,但仍存在推广和共享不足,科研人员对于信息化管理流程知晓率低。权限配置人员对于业务节点把关不足,对于“逆流程”管理处置不当。如某科研组急需某科研试剂且无替代品,其自行购置使用后再行完善先期审批环节以便经费开支结算。欠缺对科研组权限配属人这一信息链的末端环节用户的随访和跟踪,无法及时收集用户情感体验与完善意见,成为持续改进的瓶颈之一[8]。(2)厂商和科研试剂数据问题。在物资方面,厂商和科研试剂数据错误、重复导入以及更新不及时导致了从申购到使用整个供应链的偏倚,致使科研工作大打折扣。同时,硬件支持力度不足,出现运行缓慢、无法提交和权限流转错误等情况,以致科研人员主观满意度不高[9]。(3)科研进程滞后。就时间而言,大多数进口科研试剂每年都会进行一次或多次的价格调整,同一产品在同一年的价格也可能因为促销出现较大的优惠,也有可能因原材料、生产成本的变化而上调,呈现一定的周期性[10]。进口科研试剂的取货和配送周期均高于国产试剂,偶尔造成科研进程滞后的情况。(4)科研经费支出滞后。从财务结算的角度来看,由于绝大部分科研试剂均使用财政性科研经费购置,资金来源与开支渠道、使用期限与结题上缴的时限均存在不同,物资管理平台暂无法“先急后缓”,实时、同步进行财务处置,付款周期较长,常出现科研项目结题时“大批量”采购的现象,未能较好地安排宏观经费,造成支出延后的现象发生。(5)各方人为因素制约信息化管理进程。作为物资管理平台的操作者和受益者,科研人员、采购员、仓管员和厂商等人为因素也制约着科研试剂信息化管理的进程。供需双方对于科研试剂信息的不对称性弱化了科研试剂管理的即时性与精准性,厂商通过学术会议、培训形成用户产品依赖,科研试剂趋利性增高。对于同一品名试剂,科研人员在系统上的选定错误、采购员未能及时审批、共享订单信息以及厂商对于试剂订单的信息与二维码的错误生成,仓管员实物验收入库的核对误差等,加之部分用户对于系统模块功能的不了解,权限内的不当操作都将产生管理负强化。上级领导的审批和付款签名等人工流程“待电子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对科研试剂高效、便捷的信息化管理起到影响(如图1所示)[11]。
4设计实施修正科研试剂供应举措
针对RCA结果,拟设计和实施修正举措,消除要因、持续改进,力求降低医院科研试剂信息化管理过程中问题复现的概率。
4.1用户为导向
通过座谈会和日常走访等形式反馈院内科研人员对于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的意见与建议。如物资管理平台采购条目的检索,模块的设定,功能流转,业务权限简化等问题。各科研组在项目开始前拟定科研试剂运用计划,由医院科研试剂管理部门牵头,通过与供货厂商召开协调会的形式加以确定,“货比三家、择优应用”。设置日供货厂商订单反馈时间节点,采购员及时共享和接收,避免延迟配送[12]。同时,辅以即时的科研试剂采购需求定期收集,建立起较为全面的管理模式,并以属性表的形式实时维护至基础数据库,信息化下单、办结。
4.2科研试剂管理部门间协调
医院内部科研试剂管理部门涉及科教、设备和财务等部门,为提高科研试剂管理水平,行政职能科室间的沟通协调必不可少。各部门均配有信息化管理权限,科教处可每季度或半年与财务处核准,并通过物资管理平台科研试剂经费支出与结余情况,以便各科研组统筹安排,将工作做到日常,避免在科研项目将要结题时出现大批量采购的现象,从而减轻管理部门业务量。同时,对于科研经费急需上缴的科研组,科教和财务部门可酌情优先处置。
4.3完善物资管理平台功能
针对科研试剂管理实际,改进现有功能,新增有关模块。在科研试剂财务处理阶段还留存部分人工环节,该环节较为冗长,因科研试剂付款时需打印纸质付款申请单,经由采购员、仓管员、会计员、设备与财务部门负责人以及院领导签字审核,其耗时往往大于前序工作。上述流程实施电子化流转、签阅与办结后,将使得整体管理效率提升。同时,在科研经费溯源、支出统计上新增有关功能,各科研组可在权限范围内自助查询。在厂商生产二维码送货单据时,配套有关发票、金额信息,采购员和仓管员在验收、入库时自动提取,可减少有关工作量。此外,在物资管理平台上进口试剂采购信息,进行竞争性询价与订购,降低科研成本,提升科研成效。
4.4周期调价数据共享
竞争性谈判往往能与厂商争取到较低的科研试剂采购价格,但在每年3月和9月医学院校研究生开学之际,科研试剂的降价力度较大。为此,应综合同一试剂不同供货商的报价情况确定最终定价,及时更新和覆盖原有产品信息,防止错误订购,规范科研试剂价格行为,确保科研经费合理使用具有意义[13]。
4.5科研试剂信息化质量管理与控制
第5篇:法院调研信息范文
近两年来,我院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学习型检察院为载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密围绕检察重点工作,积极开展检察应用理论研究,重视研究成果的转化利用,努力实践“两个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为执法实践服务,检察调研工作步入金华检察系统的先进行列。 一、突出加强应用理论研究,为领导决策服务。 为改变以往调研工作可有可无、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状况,院党组把调研工作纳入检察机关业务建设的总体盘子,摆上议程,明确目标,狠抓落实,强调紧紧围绕检察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发挥自身优势,重视司法实务问题的理论总结和概括。提高检察机关决策水平和执法水平。 (一)重视服务决策,加强专题研究。 按照省院2002年提出的,在全省检察机关范围内开展课题制研究的要求,我们围绕服务检察工作决策的需要,采取课题制的方式开展调研,并在课题经费方面给予充分保障。有效推动理论研究向高质量、高层次发展。2002年确定“立案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四个专题,2003年确定“严打中法律适用问题”等五个专题,组织干警有重点地开展专题研究,出了一批优秀理论研究成果。 两年中,全院干警共撰写各类理论文章、研究报告150余篇,在《人民检察》、《检察业务指导》、《刑事司法指南》、《浙江检察》等部级和省级刊物上和调研报告有30余篇。部分成果受到表彰奖励,反映了干警的研究质量和研究水平。调研报告《关于检委会专职委员工作的思考与实践》获最高人民检察院充分肯定,并作为唯一一家全国基层检察院代表,在全国检察机关研究室主任会议上做了主题发言,另有《人大个案监督的误区与重构》、《WTO条件下检察机关加强刑事诉讼被控方人权保障的思考》、《围绕检察职能,开展青少年维权工作的几点思考》等6篇研究文章获省人大、省检察院、团省委和其他省级单位表彰奖励。 (二)领导带头,率先垂范。 翁跃强检察长多次在全体干警大会上强调:检察干警不能只局限于掌握刑事法规知识,要立足大局、关注热点,提升自身素质,出一批有影响有深度的研究成果。 2002年,翁检察长亲自选题研究,针对近年来永康农村以老年协会的名义集体上访、聚众闹事的事件不断,撰写了《我市农村老年协会问题的探究与对策》一文。该文经浙江省出版社《与时俱进》一书公开发表,引起了永康市委市府的高度重视,对老年协会问题的顺利解决起到了良好作用,当年所撰写的《WTO条件下检察机关加强刑事诉讼被控方人权保障的思考》也得到了省检察院的肯定,参加了全省“WTO与检察工作”研讨会。2003年又撰写了《构建我市反腐倡廉防范体系的现实意义》一文,对永康市构建反腐倡廉防范体系做了深入思考,引起广泛关注。其他党组成员每年也均撰写、发表一定数量的调研论文。领导带头示范,活跃了全院研究气氛,有效推进了调研工作。 三、加强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利用,为执法办案服务。 院党组针对刑法、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司法实践中产生的适用法律问题,坚持为执法办案服务的思想,突出把调研成果的转化利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一)围绕检察重点工作开展应用研究,指导司法实践。 针对检察机关查处渎职犯罪线索少,预防职务犯罪信息有限的问题,我院提出了建立行政执法机关执法办案情况信息库的意见,并开展了《关于规范职务犯罪预防体系的思考》专题调研,发表于浙江省出版社《为了大厦不倒》一书中。根据省院开展此项工作的指示精神和我院调研成果,我们自行开发设计了“行政执法机关执法备案信息库”,与13家行政执法机关达成了案件信息移送意向并成功运作。信息库运行近一年来,在我院及时掌握案件线索,提高初查效率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二00三年,我院反贪局查办了包括两名局长在内的11件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其中91%属大案、要案,渎检科初查渎职犯罪16件,立案查处2件。反贪局和渎检科当年双双被市检察院荣记集体三等功。 另外,针对检察机关在立案监督工作中处于被动地位,公安机关抵触情绪较大的现象,我院提出了围绕建立资料库、信息网加强立案监督工作的意见,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为了深入推进立案监督,我院专门组织力量对立案监督情况进行研究总结,从理论上予以充分论证,提出了在检察工作中加强立案监督的具体措施和完善立法的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略论立案监督机制建立的报告》和《我院加强立案监督工作的做法》,得到了高检院和省院的充分肯定和支持,文章在高检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办的《检察业务指导》上发表,两次在省院《检察工作交流》刊物上予以推广,调研工作也推动了我院立案监督工作的开展,此项工作从2001年起连续三年均获得省级先进荣誉。 (二)围绕科技强检开展应用研究,服务执法办案。 围绕高检院提出的,要建立以规范执法办案活动为重点内容,以工作流程管理和绩效量化考核为基本方式,以信息化管理为重要手段,逐步建立和完善检察业务、队伍建设和信息化管理“三位一体”的检察工作长效机制。院党组专门到全国先进检察院——上海虹口区检察院和江西吉安市检察院考察学习,对两家检察院的工作经验结合本院实际反复论证调研,形成了《构建我院办案流程机制的几点思考》,并迅速贯彻实施。斥资6万元,购入了上海超蓝办案流程管理软件,实现了网上办案流程管理,初步建立了符合我院实际的办案工作流程,极大提高了我院办案工作效率,缓解了案多人少的矛盾。 四、畅通信息,营造气氛,培养、造就调研人才。 突出加强法律政策和法学理论研究的信息综合工作,通过办好调研刊物,畅通研究信息,为干警提供研究载体,促进工作开展。 (一)办好《永康检察研究》刊物。 《永康检察研究》是内部月刊刊物,由院研究室负责编辑。两年来共编发26期95篇。2002年,为了进一步提高《永康检察研究》编辑质量,我们调整办刊思路,扩大版面,改进版面设计,调整栏目设置,丰富栏目内容,严格稿件选用,提高编校质量,并实现院局域网与书面刊物同时更新。《永康检察研究》以崭新的面貌和办刊风格获得了各级领导的好评,不少干警从《永康检察研究》起步,成为调研能手。 (二)开展创学习型检察院活动。 为使检察队伍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永葆活力和朝气,我院在总结以往实践的基础上,围绕“六学”(学理论、学业务、学社会、学经济、学科技、学典型)系统制定了《创学习型检察院实施方案》,建立了“每周一学习、每月一讲座、每季一考试、半年一理论研讨”制度。从抓班子、抓骨干入手,每月安排一名中层以上干部做一次讲座,半年进行一次集中理论研讨,不仅促进了干部自身的学习和对工作中热点问题的研究和思考,促进了智力共享,还给我们中层以上骨干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能的机会,促进了骨干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每个季度组织全院干警对新法律知识和检察业务知识进行一次考试,促进了干警的学习,实现了干警法律知识结构的及时更新,特别是在侦查监督工作中,干警在考试中对新法律知识的及时把握在刑事案件的定性把关上发挥的较大作用。以上制度的推出在全院上下培育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得到了省委十六大精神督查组和省、市两级院的充分肯定。并作为“三个代表”学习过程中涌现出来的经验做法被省检察院转发推广。 (三)与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建立合作研究关系。 为借助高校理论优势,突破办案一线人员搞调研的理论瓶颈,培养检察调研人才。2003年,我院与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草签建立了合作研究关系,主要内容是:1、双方利用优势互补原则合作开展课题调研工作;2、中心为永康检察院检察官进行专项培训和人才培养;永康检察院选派优秀检察官到中国政法大学听课进修以及培养研究生等高学位人才;3、共同举办学术会议促进学术交流。 五、建章立制,强化管理。 (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是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办事效率的重要措施。两年来,我们先后制定了《调研课题制执行办法》、《个人实绩档案制度》、《调研奖励办法》等多项规章制度,落实责任,强化管理,促进工作有序开展。2002年初,我们制定对干警发表在各级各类公开出版的刊物上的法学研究成果(含调查报告)给与逐级奖励的方法,有效激励干警调研积极性。 (二)重视办事机构建设。 研究室是调研工作的办事机构,研究室职能作用的发挥决定了研究工作的质量。我们十分重视办事机构建设,为研究室配备了精明强干的工作人员。目前,研究室6名工作人员都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法学硕士1人,在读研究生1人。为提高办事机构的工作效率,为研究室购置现代化办公设备,先后购置了5台台式电脑、1个笔记本电脑和1台激光打印机,电脑宽带上网,还购置了传真机、微型数码录音笔、数码照相机等设备,办公条件明显改善。同时,我院还专门拨款20余万元建立了院图书室和电子阅览室,购置了大量业务图书资料,订阅了一批法律类核心期刊,购置了中国人民大学1998-2002年所有法律类复印资料光盘。 (三)密切与业务主管部门的联系。 我院加强了与业务主管部门省院和金华市院的联系与沟通,编印的调研刊物及时报送,重大事项及时汇报,重大活动积极邀请上级院派员参加。 两年来,在上级院和党委政府的指导支持下,我院创学习型检察院工作取得初步成果,司法业务工作和检察调研呈现出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新的一年,院党组审时度势,提出了“人才强检”,突出特色争创品牌的发展战略。把树立调研品牌作为创品牌工作的重要一环。将通过与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建立合作研究关系,结合上级检察改革精神,合作研究检察改革工作,将理论研究成果具体应用来指导检察改革实践,力争把我院检察调研工作推上新台阶。
第6篇:法院调研信息范文
【关键词】iSchool;信息;人;技术;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A Review of Domestic Research on iSchool
QIN Hao-yang YUAN Shun-bo XU Shuai-shuai LAI Chen-xuan LI Yi-le CHENG Sheng-luo
(Business College,Jia Xing University,Jiaxing Zhejiang 314001,China)
【Abstract】The iSchool organization is committed to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center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ormation,technology and people.At present,iSchool and its evaluation,informatio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education model reform,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Teaching methods of research and other fields were studied,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in the study made a corresponding summary.
【Key words】iSchool;Information;Human;Technology Course System;Talent Training
为了建立一个共同办学理念,解决图书情报学院面临的问题,2003年发轫了“信息学院运动(Information Schools movemrnt,iScool运动)”,即iSchool组织。2004年19所美国LIS学院及与相关学院共同创建了iSchool项目,致力于以信息(Information)、技术(Technology)和人(people)的关系为中心的研究与实践,标志着iSchool联盟的诞生[1]。随着iSchool运动的推进,美国已有33所院校加入了iSchool联盟,我国的武汉大学与南京大学的信息管理学院也加入了这个队伍,本文对国内iSchool现状做出相应总结。
1 iSchool相关文献分析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iSchools的表述并未存在统一性,笔者以“iSchool”,”iSchools”,”I-Schools”为关键词或主题词对文献和论文进行检索。以CNKI为数据源,去除重复和无关的文献和论文,一共得到相关文献资料65篇。通过整理,发现iSchools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对于我国的启示”、“学科整合”、以及对iSchools基础“信息、技术、和人”的分析研究,是国内研究最为热点的所在。鉴此笔者将通过对iSchools基础理论的阐述,iSchools的人才培养研究,以及iSchools课程体系研究,这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2 iSchool基础理论研究
2.1 iSchool理念研究
2006年起,“iSchool”的议题就出现在国内的学术会议上,2007年国内开始有相关研究论文出现。叶继元以iSchool章程为依据,认为iSchool一改传统上单纯强调技术的弊端,明确主张其宗旨是强调信息、技术和人三大因素缺一不可,在三者的相互作用下促进“人”的能力提高和“领导人才”的培养[3]。安琳对iSchool理念的三大要素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及定位,她总结出“信息”是iSchool的主题要素,“技术”是支持要素,“人”是核心要素[4]。
2.2 iSchool特征研究
肖希明,李金u两人通过对iSchools院校情况和科研立项情况的调查总结出4个特征:涉及领域广泛、技术化趋势明显、重视实践,关注社会、强化合作研究[5]。涉及领域广泛也被称为跨学科性,根据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信息科技学院院长詹姆士・托马斯(James Thomas)的解释,iSchool中的“i”还可以理解成是“interdisciplinary”(跨学科)的首字母缩写。可见,iSchool 既可看成“信息学院”,也可视为“与信息有关的跨学科的学院”[6]。实际上,iSchool概念的提出本身就是对跨学科性的认可,跨学科也被认为是iSchool的基本特征。iSchool的研究领域不仅涉及信息组织、检索与利用、信息系统和人机交互的设计,而且重视对政治、历史、经济、社会和组织信息的分析。
3 iSchool人才培养研究
魏晓敏提到信息社会中各种信息系统的组织与管理,信息情报事业的发展,信息服务质量的好坏,人才是关键[7]。iSchool的出发点是满足当今与未来发展而培养人才,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是iSchool最重要的变革。张衍通过对国外iSchool运动与信息管理专业研究进行调查,得到美国信息构建与信息交互教育人才培养规格高端化体现在:教育层次高、人才培养定位高[2]。通过对iSchool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领域分布、求时长等情况的调查分析,曹希与肖希明提出iSchool突破了狭隘和固步自封的人才培养观念,提升了职业竞争力[8];田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变革[9]。王锰等人则认为信息人才的培养关键既要懂得数据架构和分析、注重实践,更要了解社会文化与经济等多元背景知识[10]。
如今,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LIS教育融入了信息科学并引入了技术。蔡炳育、杨帆对iSchool网络平台做了初步介绍,把信息服务从单向信息传递转变为双向的互动交流[11]。司莉等人通过调研31所I-schools国外高校学院成员E-learning平台的使用情况,发现iSchools对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已普遍实行,院校根据自身环境选择合适的平台开展多方式在线学习[12]。
4 iSchool课程体系研究
iSchool的课程体系设置着重于课程数量、层次设置、专题课程、未来发展等方面。司莉等人认为iSchool课程设置的数量比较多,设置的层次分明;选修课的比重较大,学生选课更为自由;比较重视信息检索、组织以及儿童与青少年服务等课程,重视设置独立研究和专题讨论的课程。[13]沙勇忠对数所iSchool成员院校进行相关课程设置及课程体系研究后发现,iSchool学院的课程设置除了对于知识向导和市场向导的重视以外,更强调了能力导向和未来导向。[14]国内的课程设置在许多的文章中都有所涉及,但大部分学者认为iSchool课程体系的设置对于职业的针对性较强,选课的数量较大,注重实践课程的设置。这些课程的设置可以反映各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思路,对于理解iSchool院校的教育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更进一步研究具体的iSchool成员院校的n程设置,冉从敬从课程设置变动、课程体系结构、课程开设频次等方面对美国iSchool研究生课程设置进行个案研究,认为我国iSchool学院研(下转第44页)(上接第54页)究生课程体系设计应细化课程内容,突出专业方向,并设置灵活的课程开设和退出机制,推动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创新。[15]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iSchool运动准确把握了当今信息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通过多学科、多领域、多种形式的教学与研究,为相关专业的学科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相信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有关iSchool的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方案将会得到更为深入的研究,同时iSchool运动所提出的新理念必将运用到更多的学科中去。
【参考文献】
[1]沙勇忠,牛春华.ISchool联盟院校的课程改革及其启示图书情报知识[J].2008(6):26-35.
[2]张衍.ISchool运动背景下信息管理专业教育发展研究苏州大学[J].2014.
[3]叶继.美国I-Schools的概况、影响与启示[J].图书馆杂志,2007(1):10-13.
[4]安琳.国外iSchool运动与图书情报教育变革[J].图书馆建设,2010(10):109-112.
[5]肖希明,李金u.ISchools科学研究的特征及启示[J].图书情报知识,2012(6):5-11.
[6]叶继元.ISchools与学科整合[J].图书情报工作,2007(4):6-9,51.
[7]魏晓敏.新时期信息人才的培养问题[J].现代情报,1998(2):27-28.
[8]曹晶,肖希明.ISchool毕业生在信息领域的就业分析及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3):118-122.
[9]田蓉,肖希明.从iSchool毕业生就业看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学培养目标的改革 [J].图书情报知识,2012,6(6):4.
[10]王锰,左建安,陈雅.大数据环境下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构建 [J].图书馆,2015(4):90-95.
[11]蔡炳育,杨帆.ISchool平台的信息构建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25(5):55-57.
[12]司莉,钱绮琪,吴方枝,王思敏,庄晓.I-schools高校E-learning平台调研分析[J].图书馆,2012(6):63-65.
[13]司莉,刘剑楠.张扬声 iSchool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及其对我国图书馆学课程改革的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11(11):21-26.
第7篇:法院调研信息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信息素质教育 调查研究
[分类号]G252.7
本文在调查之前,查阅了各地的图书情报工作者和信息教育工作者有关信息素质教育方面的调查研究资料,但大多针对的是本科院校的大学生,调查的内容较为单一,缺乏全方位的调查研究资料。因此,重视和研究高职院校学生的信息素质状况刻不容缓。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1.调查的目的
了解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质的基本情况,为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制订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信息素质教育计划,并大力加强高职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2.调查对象
选择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进行调查,包括大一、大二、大三等三个年级层次。
3.调查方法
在学生中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采取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
4.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状况、信息检索知识的掌握情况、信息检索技能的能力状况、信息道德现状、信息素质教育的认识程度以及信息素质水平的提高途径等几个方面。
5.问卷回收
本次调查发出问卷300份,收回268份,回收率超过89%。调查数据真实可靠。
二、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1.高职院校信息素质教育的培养状况
高职院校的信息素质教育普遍存在两种倾向。第一,信息素质教育的培养缺乏体系,以“信息检索”课程的教育为主,忽视信息意识、信息观念、信息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教育形式单一。第二,高职院校普遍未成立“信息素质教育”教研室(或教研组),信息素质的教学没有一个正规的机构,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目标等方面缺乏统一的领导,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另一方面,课程的开设也存在随机性、缺乏连贯性,教学部门要开设这门课就临时通知任课教师。(见表2-1)。
表2-1:信息素质教育的培养状况
2.高职院校学生文献信息检索知识的掌握情况
有80%的高职学生对《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知识不了解,一方面影响他们在流通书库索取图书的效率,另一方面影响到他们在利用其他数据库检索时分类途径的使用。有92%的学生对索引的结构和用途不知道,有超过72%的学生对检索途径的类型不知道,这将影响到他们对检索数据库的使用。有88%的学生对专利、标准的知识不了解,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不利。总之,高职学生对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缺乏了解,急需提高。(见表2-2)。
表2-2:学生文献信息检索知识的掌握情况
3.高职院校学生信息检索技能的调查情况
图书馆管理系统中的检索子系统是最基本的信息检索系统,但高职院校的学生有近70%的不会使用。会使用计算机系统进行信息检索的学生只占29%,高职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普遍较低。有超过92%、94%的学生分别对逻辑检索和编制检索提问式不清楚,这说明高职学生的信息检索基本技能十分欠缺。高职学生的信息检索技能处于一个较低的层面。(见表2-3)。
表2-3:学生信息检索技能的调查情况
4.高职院校学生信息道德情况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有79%的高职学生缺乏对知识产权知识的了解,在知识经济时代,这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高职学生普遍认识到网上传播病毒、发送垃圾邮件、窃取别人的知识成果等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但也有少数高职学生有过非法网络行为。在网络环境下,如不能正确认识这些网络违法行为,不利于因特网的发展,也会给一些不法分子和缺乏法制观念的人可乘之机,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调查显示加强高职学生的信息道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见表2-4)。
表2-4:学生信息道德调查
5.高职院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必要性的认识
调查显示,有62%的高职学生认为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很有必要,另外还有27%的学生认为信息素质教育对他们有所帮助。这证明对高职学生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与紧迫的,因为信息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表2-5)。
表2-5: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6.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质水平的提高途径
调查结果显示,有58%的学生认识认同图书馆举办的讲座,这也证明了图书馆是学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有77%、72%的学生认为开设专门的信息检索课程以及通过专业课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可以提高他们的信息素质水平。有87%的学生认为通过举办信息技术专题讲座可以提高信息素质水平。统计数据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希望通过图书馆举办讲座、开设检索课程等途径来提高他们的信息素质水平(见表2-6)。
表2-6:高职学生信息素质水平提高途径
综上所述,以上六个方面的调查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学生的信息素质状况不容乐观。从学校方面来说,对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少专门负责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机构设置,缺乏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培养体系。从图书馆方面来说,没有积极推动开展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方面的工作,对学生信息利用能力的培训力度不够,方式单一。从学生方面来说,信息素质整体状况较差,尤其在信息检索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技能方面的水平较低。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学生信息素质方面的教育,构建适合高职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培养体系。
三、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质水平的对策
相对于普通高校大学生而言,高职学生有着自身显著的特点,他们基础知识薄弱、理论水平不高、科研能力较弱,但动手应用能力较强;在信息需求与利用方面,高职学生偏重应用性、实践型的信息资源,而理论研究型的资源利用较少。因此,高职院校要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探索培养学生信息素质水平的对策。
1.学校成立专门的机构,全面负责学生信息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工作,机构名称可以称为“信息素质拓展部”或“信息素质教育室”。该机构可以作为图书馆的一个工作部门。主要工作内容及任务:构建学生信息素质培养体系;安排新生入馆教育、读者的通用知识培训、数据库专题培训、论文及课题的检索指导等方面。大多数图书馆将这部分工作内容附带到信息部,但同时又不作为信息部的重点工作,造成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方面的工作力度不够。许多图书馆只管购买信息资源,而忽视馆藏资源的利用状况。这种只管“藏”不顾“用”的思想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必须改变传统观念。要想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必须首先提高读者的检索知识和利用技能。因此,图书馆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和要求,专门成立“信息素质拓展部”,以便突出该项工作的重要性。
2.成立“信息检索”教研组,作为“信息素质拓展部”的下设部门。全面负责课程教材的编写、课程设计及教学工作。教研组的另外一项工作任务是研究适合高职学生的课程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3.对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采取分阶段、分层次立体培养。学生在校三年,分别在新生入学阶段、专业学习阶段、毕业设计阶段等对信息的需求和利用程度是绝然不同的,要针对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教学内容、教育方法。新生入学阶段以入馆教育、通用知识的培训为主,专业学习阶段以学习信息检索的知识和技能为主,毕业设计阶段以专题培训、检索指导为主。
4.图书馆重视读者咨询服务。有些高职院校图书馆没有设置咨询部,也没有安排咨询员,导致读者在利用图书馆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得不到满意的回答,使得读者要么浪费时间,要么放弃查找。所以,高职图书馆不断不要摒弃咨询岗位,而且还要安排熟悉图书馆资源结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资深馆员从事咨询工作。
[参考文献]
[1]大学生信息素质状况调查及信息素质教育改革探讨,徐学锋,孟宪秋,《现代情报》,2007.
[2]大学生信息素质的调查与分析,常红,张毅君,《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
[3]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思考,周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7.
第8篇:法院调研信息范文
[关键词]会计;统计;财务管理;结合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3-0092-02
1 会计和统计在理论和技术上的联系
在许多方面,会计与统计都是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的,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收集和分析经济活动资料,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在医院的经营管理中,会计和统计通过各自的职能来完成经济核算、监督和服务的共同目标,它们的总目标是一致的。核算目标的一致性导致了它们资源的共享,它们根据相同的原始记录或原始凭证,相互使用对方的核算资料来完成各自的核算任务。统计学作为一种数量计算与分析技术已广泛运用于医院会计核算的各个环节中,很多会计方法都是系统地采用统计方法来处理。医院日常的经济业务核算,如急诊的病人人次、病人人均费用、药品收入费用的核算等都采用统计方法核算;财务会计中存货计价的平均移动法和加权平均法的原理就是统计学的平均数原理;管理会计中医院经营状况预测所采用的时间序列法,审计中的审计抽样技术,财务分析中的因素分析法、连环替代法等都属于统计方法的范畴。在统计领域会计方法的应用也相当广泛。在核算方法上,统计借助了会计的复式记账原理,根据各账户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对应的要求,使医院日常经济运行过程中错综复杂的内在关系科学地联系起来;医院统计工作多以会计资料为依据,许多统计指标从会计数据中取得;医院统计体系中的资产负债核算,流动资金核算都大量采用了会计资产负债表的数据、账户设置、会计平衡式等。
2 会计和统计的协调统一的必要性
2.1 会计和统计的协调统一为医院提供重要的基础信息
会计和统计都是获取原始的数据信息,运用不同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加工整理,提供经营情况和财务活动信息。统计通过对医疗服务数量方面的研究,提供统计信息;会计通过对医院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成果进行核算与评价,提供财务信息。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中,会计和统计工作所提供的信息是最基础的信息,医院其他信息都源于会计和统计信息,或者是在两者提供的信息基础上进行再加工和开发利用。
2.2 会计和统计的协调统一是医院科学决策的依据
会计、统计信息是医院管理者科学决策的依据,通过财务统计信息,医院决策者可以了解医疗收入、医疗成本、资金运行等财务信息,还可以了解病人医疗需求、医疗费用、药费比重、门诊量、病床使用率等统计信息,这些信息是医院制定发展战略、业务发展计划的基础。会计运用价值量方法,反映和控制资金循环、收支情况;统计运用实物量和价值量双重方法,反映医疗活动的全过程。会计和统计做到相互协调,医院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才能更加及时准确,进而提高医院决策的准确性。
2.3 会计和统计的协调统一是医院资源有效配置的依据
依据会计、统计信息合理利用有限的资金,优先发展医疗服务急需、经济效益高的项目;依据本地区卫生资源分布、配置情况,进行市场调查和论证,购置大型医疗设备,减少资源的浪费;根据医院的门诊量、业务收支和床位周转率等信息,对病房的床位进行合理规划,调整科室设置,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需要财务、统计工作者运用不同的技术方法合理、有效地处理会计、统计信息。
3 会计和统计在医院管理中协调统一的思考
3.1 国家政策应给予支持
财政部门应结合目前医院发展状况以及经济核算体系、财务会计制度的需要,积极配合;从理论上给予指导,从政策方针、法令法规以及体制制度等方面加以规范,为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一体化创造条件。
3.2 医院管理者转变观念,重视会计和统计工作
医疗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新医改的不断深化,医院管理者应该重视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利用财务统计信息资源,合理配置;重视会计和统计相结合后对医院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作用。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会计和统计信息的质量,强化财务管理的分析、监督职能,完善财务人员的管理体系。同时正确处理好会计和统计工作的关系,加强会计与统计工作的联系。
3.3 统一会计和统计核算的指标口径
由于会计和统计在研究方法、内容及服务对象上的区别,两者在指标口径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具体工作中应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进行调整,相同指标应尽量保持在计算口径和计算方法上的一致性;有差异的指标应配备明确的使用说明,以避免使用者相互混淆、理解错误。
3.4 完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现已成为收集、传输、加工和使用信息的现代化渠道,对医院信息资源的收集与分析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会计和统计的协调提供了一个完善的平台,建立会计、统计、信息系统有机结合、协调统一的信息资源的处理和分析系统,既能够发挥统计综合分析的功能,又能消除会计数据多元化的弊端,保证了会计与统计的相互协调,对加强医院的事前预测、财务分析和财务控制有重要的意义。
3.5 完善部门设置,加强人员分工协作
当前会计、统计往往分工明确,但各行其是、各取所需,影响了会计资料和统计信息的互通与互动,会计、统计人员难以取得各自需要的资料。在实践工作中,统计工作许多数据都来源于会计资料,借鉴了财务核算的大量基础资料,统计的许多工作是对财务数据进行再处理和深加工,统计人员要熟悉会计处理方法,使所提供的统计信息与会计信息相一致。而会计涉及的成本分析、量本利分析等方法是利用统计技术,会计人员要学会用统计方法对经济数据作全面分析、预测。会计和统计工作者要了解和熟悉会计和统计的资料能在哪里使用,怎样相互利用,充分发挥会计和统计资料的作用,提高医院管理工作的效率。这就要求会计和统计在人员分工上加强协作,使会计人员和统计人员在相互借鉴的高度上各司其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各自的领域。
4 结 论
会计与统计作为医院经济管理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渗透在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之间既有联系,也存在着许多差异,发挥管理者的智慧,利用两者的协调统一为我们提供有利的管理依据,是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谭永生.对企业会计和统计相互协调的思考[J].财会通讯,2004(4).
[2]吴如瑾.试论统计与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相互结合[J].上海统计,2000(9).
第9篇:法院调研信息范文
[摘要] 目的:通过中菲信息技术在护理院校应用的比较研究,为我国护理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根据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由专人对中菲四所普通本科护理院校的护理教师和护理学生分别进行调查。结果:在信息技术在护理教育的应用上菲律宾的教职员和学生受益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提高信息技术在护理教育的应用,以促进我国护理教育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 信息技术;中菲;护理教育;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 R-05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5(c)-132-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网络知识的进一步掌握,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基于 Internet 的网上护理教学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这为护理教育提供了新的、令人振奋的契机,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菲律宾的护理教育一直沿用的是美国的护理教育模式,信息技术在菲律宾护理教育上的应用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本文通过中菲信息技术在护理院校应用的比较研究,以期为我国护理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2008~2009年在菲律宾和中国普通本科护理院校从事护理教育的教师和就读四年制护理本科大四护理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菲律宾法蒂玛大学护理教师50名和护理学生100名及World Citi Colleges护理教师50名和护理学生100名。随机抽取哈尔滨医科大学护理教师50名和护理学生100名,齐齐哈尔医学院护理教师50名和护理学生100名。两组护理教师的学历层次、年龄和教龄构成及护理学生的年龄、学制等比较均无差异,具有可比性[1]。
1.2 方法
根据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由专人对中菲四所普通本科护理院校的护理教师和护理学生分别进行调查。
研究工具包括四部分:第1、2部分基于相关文献自编问卷。第3、4部分采用John Cradler 的一项关于在科技教育方面的研究和评估结果的研究调查(Far West Laboratory,html,2009)[2-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数据用加权平均分来表示。用t检验检测差异显著性,P<0.01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菲律宾和中国信息技术在护理院校的应用现状见表1。
3 讨论
菲律宾的教职员和学生与中国的调查对象相比,信息技术在护理教育的应用上受益更大。我国护理院校只有少数学校已经体验到了互联网等高新科技带来的教学优势。菲律宾的护理同行几乎全部都在借助互联网及智能计算机技术等资源将多媒体技术更加灵活地运用到教学中。
国内大部分教师应用计算机的能力还很低,基本上不能依靠信息技术来进行科研,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也主要停留在被动接受知识的档次上,大多数学生都不具备运用信息技术在护理领域进行创新的能力。为了提高他们学习的潜力有必要提高信息技术在教育上的使用率以及对信息技术应用重要性的认识。
中国护理界利用信息技术的研究热点在具体应用方法以及应用的领域等。国外的研究热点则深入分析讨论具体出现的问题并开发研制新的教学应用软件[4-5]。
对比信息技术在中菲普通护理院校上的应用促进了院校间的交流合作并分享特色的教学经验。这对我国今后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可以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6]。
[参考文献]
[1]高德海,夏梅,马鲁豫,等.信息技术在科技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7,4(7S):162-163.
[2]常学辉,王振涛,张良芝.谈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医学学科及课程的整合[J].中国医药导报,2010,7(7):97,99.
[3]朱江华.计算机信息技术在药房应用中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0, 7(1):167-168.
[4]高德海,潘志峰,夏梅,等.网络信息技术在科技成果鉴定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1X):111-112.
[5]叶旭春,姜安丽,石琴,等.护理多媒体CAI课件的素材准备与制作原则[J].现代护理,2003,9(2):146-147.
[6]李伟.建立我国护理网络的意义及发展趋势[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