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儿童行为教育精选(九篇)

2024-03-03 11:1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儿童行为教育范文

如何处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问题行为已成为当前家庭教育中最棘手的问题。家庭教育方式、稳定情况、成员间的人际关系是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潜在因素,这些因素的优劣程度直接影响了儿童的健康发展。儿童问题行为不仅阻碍儿童正常的心理发育和发展,影响儿童的生活和学习,而且也有可能成为其成人期心理障碍和适应不良的先兆。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是预防儿童发生问题行为、保障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

儿童;因素;问题行为;家庭教育方式

一、儿童问题行为的界定

中国学者普遍认为儿童问题行为包括行为和情绪问题。行为问题如违纪行为有:攻击、不听管教、偷窃、逃学、离家出走、纵火等;情绪问题又称神经症问题,包括:焦虑、恐惧和人际关系困难等。

儿童问题行为,亦称行为问题,是指不被社会所认可赞同、影响儿童健康发展的行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更深层次理解儿童问题行为,其具体表现有:情绪、情感方面问题主要表现为抑郁、冷漠、焦虑、恐惧、狂燥等;社会行为方面问题主要表现为攻击、破坏、爱说谎、不能与其他儿童友好相处,逆反心理极强,任性等;学习方面的问题表现为多动、注意力分散、反应迟缓等。

儿童问题行为指的是儿童行为,而不是儿童本身。其中,儿童期的生活环境和所受的教育是后天环境因素中的决定性因素。

二、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因素分析

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儿童自身生理和心理特质的作用,也有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可以说儿童行为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此,我们主要分析家庭影响因素。

(一)影响因素之一:家庭教育方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通过具体的教育方式和态度,传达着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把家庭变成儿童社会化的第一课堂。国内外的研究均证明,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和态度会导致儿童不同程度地出现各方面的行为问题。结合资料分析,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专制权威型――包含要求、控制和拒绝,重视服从权威,主张严厉惩罚的教育方式

这是一种控制性非常强的家庭教育方式。采用这种方式的父母会对孩子提出许多规则,并采用惩罚等强制手段迫使孩子遵守。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成长的孩子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进而引发其种种不良行为。

2.溺爱放任型――父母将感情无限制的给予,对子女不做行为的约束,倾向于溺爱、放任的教育方式

这是一种理智被感情波涛所淹没的家庭教育。过分溺爱,使孩子从小就养成唯我独尊、以己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做事随心所欲的坏习惯。这种溺爱实际上剥夺了孩子遭受适当困难和挫折的权利,使他们逐渐地失去了自己拿主意的机会和能力,一遇到挫折就不知所措。

3.忽视冷漠型――与溺爱放任型最大的不同是父母对子女缺乏感情的关注

这是一种既不管教也不关心的家庭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是父母总是忙于工作应酬或是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放弃了自身的教育职责,对孩子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在这样的家庭生活的儿童,缺乏被爱的体验,会对父母产生一种对抗情绪,导致亲情淡化,进而促使他们到社会上去寻找和温暖。

(二)影响因素之二:家庭的稳定状况(家庭结构)

家庭的稳定状况是指完整家庭还是缺陷家庭,也就是“双亲家庭”或“单亲家庭”。现代社会的发展认为,由夫妇两人和子女所构成的家庭是完整的家庭,完整的家庭一般来说是稳定的,所谓缺陷家庭指的是由于双亲的一方或双方由于死亡、离婚、遗弃或其他原因造成一方或双方不在的家庭。

随着我国离婚率的持续上升,由此而引发的儿童行为问题也呈上升的趋势。有研究表明,6岁以前出现行为问题要比青春期出现行为问题更容易导致成年的行为。儿童行为问题不但直接影响儿童的学习、情绪和社会活动,而且以后的社会适应不良、情绪障碍、药物滥用、青少年犯罪现象也与童年期的行为问题有关。

实质上,教养方式反映了一种双向的、相互依存的亲子互动关系。在离异家庭中,单亲母亲经历着重大生活变故,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其自我效能感低,情绪极度不稳定,环境与情绪导向不良必然降低和破坏家庭正常教育职能。许多研究表明,抑郁型母亲对孩子的控制较多,对孩子不听话现象所做出的反应频率也较高,她们倾向于更多地采用批评方式对待孩子。这些母亲由于自身的烦恼或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或通过溺爱孩子来补偿对婚姻的遗憾。无论是母爱缺失或是过度溺爱,都容易诱导儿童问题行为发生,诸如不听管教、霸道、不与人交往、孤独、有较强的攻击性、敌对性等。

如上所述,有可能会使母爱向溺爱型发展,并失去家庭的稳定和减弱家庭的教育职能,缺陷家庭的不幸就在于缺乏这种天然和谐的正常教育。

(三)影响因素之三:家庭成员间人际关系(家庭气氛)

“家庭气氛是指家庭成员在对内、对外交往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传统习惯、处事经验和生活作风等。”家庭气氛对儿童的影响也许不会像家庭教育那么直接,但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家庭成员之间彼此尊重、相互理解和关心是家庭提供给孩子的一个健康的生活场所,家长不能把儿童看成是旁观者,视而不见,要让孩子时刻感到自已的存在,感觉到民主和家庭的温暖。一种轻松、活泼、和谐、充满欢声笑语的家庭气氛,才能使儿童的个性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反之,父母长期的分歧、争吵不休、恶言相击,甚至拳打脚踢,孩子难免会觉得最起码的安全感都没有,久而久之,孩子的情绪波动就会很大,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容易变得悲观多疑、矛盾恐惧,心神不定或神经质,缺乏同情心,形成嫉妒、残忍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出现孤僻、冷漠、粗暴、说谎、出走、自杀等行为,并富于攻击性。从这个角度讲,双亲不和会比双亲不全对儿童更有消极影响。以上分析是与前述离异家庭对儿童的消极影响是一致的,因为离异前的夫妻之间往往有一段持续时间较长、非常激烈的矛盾冲突。

研究证明,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成长,和睦的三代同堂的大家庭也无明显弊端,而破裂家庭或父母常常敌对的不和睦家庭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明显不利,儿童出现心理障碍及问题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在家庭环境中,最能有助于孩子人格健康发展的是自幼建立起来的亲子感情。有人说,“问题孩子”必有“问题家庭”。这句话也许并不全对,但至少反映一个问题:健康、健全的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可见,儿童的问题行为产生于不恰当、不完善的家庭教育。家教得法,事半功倍,方法不当,则事与愿违。家庭教育也无处不在,需要父母细心、耐心、有恒心,从儿童的发展需要出发,寓教于生活之中,儿童才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肖凌燕.儿童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家庭干预[J].中国特殊教育,2004,1:61

第2篇:儿童行为教育范文

论文摘要:弱智儿童本身存在不同的身心缺陷,因而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行为问题就相对较多,诸如缺乏应有的是非观念,行为的自觉性较差等,刘正弱智儿童的不良行为,培养其良好的思品乎一直是困扰弱智教育工作的一个困难问题,结合教育实践,从养成教育的基本前提、评价与理解弱智孩子的优缺点、灵活多样的教育训练方法、持之以恒的教育态度等方面谈谈对养成教育的感受和理解。

    养成教育是施教者从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出发,给教育对象制定适当的教育发展目标,为实现这一教育目标而坚持采取适当的教育手段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的一种教育形式。顾名思义,养成教育不是一个一毗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我们不断坚持,不断探索,从而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有耐心,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养成教育的原则和力,法在指导我们教育和训练弱智儿童方面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由于弱智儿童存在不同的身心缺陷,因而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行为问题就相对较多,诸如缺乏应有的是非又赊念,行为的自觉性较差等,纠正弱智儿童的不良行为,培养其良好的思品习惯一直是困扰弱智教育工作的一个困难问题,本学期我利用“包班制”这一便利条件,加强了中度弱智儿童思品行为养成教育的探索和尝试月形吉合自己的教育实践,简单地谈谈自己对养成教育的一些理解和感受。

    1全面了解弱智儿童的身心特点及个性差异是实施养成教育的墓仁前提

    全面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并能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这是对教育工作的一种基本要求,也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只有较好地了解学生,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我们面对的是个别差异较大的弱智孩子,这扰蓄要我们花更多的精力来认识和了解他们,既要注意他们共同的身心缺陷和障碍,更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个别差异性。就我班现有的名弱智儿童来看,洲门的平均年龄9岁多一点,相对而言他们的年龄偏小,因而在活动、劳动、行为的自觉性等方面表现出较多的困难和问题。从他们智残的原因和类型看,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唐氏综合症患儿3人,孤独症儿2人,精神障碍儿和脑瘫儿各1人,智残原因至今不明者4人,而目_即使是对于同一类型的智残儿童来说,他们个体与个体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对学生的全面了解是以细心观察学生为基础的,作为弱智儿童的班主任,我们要随时注意留心观察,要善于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中发现问题,尤其是对于问题行为较多的弱智孩子更要注意及时疏导。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还应及时得做好各种记录,特别是要注意加强对部分问题行为较多的学生的具体情况的记录和分析。

    2正确地评价与理解弱智孩子的优缺点,奠定了成功地开展养教育的良好基础

    “凭借学生的优点进行教育”的原则要求我们能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出发,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前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作为一个弱智教育工作者,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是非能力较差的弱智孩子,他们身上的问题行为较多,甚至是屡教不改,层出不穷,对此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和叹息,没有一种宽容的态度,那么永远也不会有孩子的进步。尽管他们毛病较多,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某些优点,他们也象正常孩子一徉渴望进步,希望得到表扬和奖励。因此,在对待孩子的缺点行为是,我总是注意从问题的侧面出发,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信心,促使他们不断地战胜自己,逐步地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

    3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训练方法,是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的关键

    基于弱智儿童身心发展的独特性和个体差异性较大的特汽,因而要求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和训练方法,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来纠正其不良行为,较好地补偿其身心缺陷。

    3.1愉快情感体验法。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当客观事物符合一个人的需要时,则其就会产生积极的、愉快的情感。我们发现大部分弱智孩子可能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行为问题,譬如乱拿别人的东西,随意地哭闹等,洲门的这些不良行为的发生多是由于他们不明是非,对适当的、正确的行为的标准认识和把握得不够好造成的,尤其是对于那些智力障碍比较严重或人校时间较短的弱智孩子来说,这种情况就表现得更加明显。教师在教育的双边活动中起着积极白勺主导作用,这就要…求老师及时地以鲜明的言行来表明自己对他们的这种表现所取的赞成抑或反对的态度。由于大部分中度弱智孩子的语言障碍都比较严重,他们很难象正常孩子那样较好地理解老师提示性的语言,因而在对弱智儿童进行提示和指导时一定要注意语言简单明确,而且还应根据具体情况相应的手势和表清,让学生逐步地明确“好”与“不好”,“对”与“不对”这些基本的是非概念,从而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正确的自我评价。一位教育经验丰富的学者曾经说过,要想孩子取得进步,就要多对你的孩子竖起你的大拇指。哪怕是孩子的一点微不足道的进步,甚至是在老师于把手地指导和帮助下取得的一点成绩,我们也要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老师的一次微笑和竖起的大拇指往往能给弱智孩子以极大的激励,让澎门较好地体验到愉快的情感,从而更好地强化和巩固自己积极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3.2日常生活情境训练法。一些西方教育学家早就提出“生活即教育”的观点,主张应该让儿童在生活实践中学习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观点虽有它的偏颇之处,但历经实践证明,它确实有它其独到的意义,特别是在对于弱智儿童的教育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能帮助弱智儿童纠正不良的习惯,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这就提示我们要从弱智儿童的日常生活抓起,并注意常抓不懈,例如用餐的坐姿以及饭前饭后要洗手的卫生习惯的培养,我注意把它贯穿于用餐过程中来加以引导和训练。

    3.3伙伴关系指导法。即是让一个能力较好的智障儿童主动帮助另一个智障儿的训练方法。本学期我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同学们按自愿的原则结成“一帮一”的好朋友,选定他们中的一个作为指导者,让他在活动、劳动、学习等方面主动帮助和关心自己的好朋友。实践表明,这种“伙伴关系指导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它能较好地调动训练双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尤其被训练的同学更易于从好朋友示范性的言行中受到启发和感染,从而能较好地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第3篇:儿童行为教育范文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教育;留守儿童教育;行为养成教育

引言: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主题下,留守儿童的行为养成教育问题无疑是推广和谐社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后果,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农村人口为了获得更多更好的生活物资,农村人口迫于压力而来到城市谋求发展,以望为后代子女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随着进城务工的农村人口不断增多,留守儿童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许多的孩子甚至还在襁褓时期就已经和父母分离,交予老老人抚养,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由于来一辈教育观念难以跟上时展的步伐,幼儿留守儿童的行为养成教育出现空缺,严重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行为养成教育的现状

在行为教育理念的更新上,农村幼儿园大多数的教师在开展教育中,对留守儿童不仅缺乏耐心,缺乏思想上的引导,有些甚至会将性格孤僻的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上的隔离,施加冷暴力。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在幼儿阶段便会表现出不同于常人的敏感与孤僻,有些甚至会造成严重的自卑心理,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十分不利,对于这群人,不少的农村幼儿园教育者在开展教育活动时,由于自身缺乏良好的综合素质,从而对于日常表现不够活跃的留守儿童加以隔离,以免影响到其他孩子的学习生活,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对留守儿童造成很大的心理伤害,更会加重他们的心理阴影,有些留守儿童在压抑的环境下甚至会过早的出现抑郁、性格扭曲等现象,严重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健康发展。

在农村幼儿园的教育硬件设施上,当前许多农村政府对于孩子的幼儿教育并不重视,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往往难以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这也是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的行为养成教育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二、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行为养成教育开展的教学理念

在践行对留守儿童的行为养成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充分尊重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以帮助孩子打开心灵的窗口为基本方法,循序渐进的引导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们走向健康阳光的生活中去,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帮助孩子的健康成长,广大农村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应该遵循以下的教育理念:

1.首先树立起以人教育根本的行为养成教育思想。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是新时代课改背景下,备受推崇的一种教育思想,在农村幼儿园教育中,由于地区的偏僻性以及教学资源的落后性,许多的幼儿教育者仍然以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展幼儿教育,目的在于帮助幼儿阶段的小孩具备一定的识字与动手能力,为进入小学阶段做准备,这样的教育理念完全将幼儿教育强行扣在应试教育的链条之中,殊不知幼儿阶段教育重点并不是知识的增长,而是对孩子性格的塑造,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及促进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关键环节。因此为了促使幼儿教育回归本真,在开展教育过程中,尤其是对留守儿童而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着重提升孩子的全面发展能力,鼓励留守儿童勇敢走出内心的世界,参与集体活动,丰富自己的认知世界。对于已经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孤僻的留守儿童,教师更应该做的并不是强行提升他们的知识储备,而是以开到教育为主,积极解决好留守儿童内心的疑惑,耐心引导孩子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农村幼儿园对留守儿童的行为养成教育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以情感教育为教育开展的主要支撑点,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情感的关怀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足以唤起内心信任感与依赖感,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从小与父母分隔两地,因此对父母的的爱从来都是无比的渴望,而当他们留意到身边的伙伴都被父母包围的时候他们的内心会自动建立起一堵防卫的墙,对于外界他们总是抱着既渴望又害怕的心情面对,处于这样的内心状况,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会滋生出同龄人不曾体会到的消极思想,久而久之内心的世界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失去孩子的童真,更会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走向弯路。面对这样的成长轨迹,农村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以情感为主,积极与每一个留守儿童成为朋友,耐心的开导他们,打开他们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更多的生活关怀,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被人关爱着的,同时积极鼓励他们走出内心的阴影,鼓励他们与自己的同伴建立正确交流方式,鼓励他们以更为积极的心态生活,帮助他人,学会分享,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被世界所需要的,当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不快时,积极分担他们的苦恼,耐心聆听他们的内心声音,从而建立与他们之间的信任感与依赖之心,帮助他们养成健康成长的行为习惯,养成积极阳光的生活方式。

三、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行为教育水平提升的客观条件

对于留守儿童而言,他们已经早早的暴露在生活的困苦面前,面对生活对他们的不公平,他们往往束手无策,为了帮助留守儿童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幼儿园教育者应该努力将幼儿园变成他们温馨的家园,在进行必要的知识教育的同时,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教学课外活动的开展.加强对教学设备与教学资源的投资力度,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人才,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使得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具有趣味性,帮助留守儿童感受到同伴陪伴的乐趣,鼓励他们积极走向生活的阳光面,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的困难。

四、结语

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行为养成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帮助留守儿童建造一个温暖的家,社会上许多的基金慈善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可是对与幼儿阶段的行为养成教育的开展并不是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他们更需要的是教育者的心灵呵护与关怀,让他们感受到世界对他们的需要与关爱,从这点出发,幼儿园教育者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应该充当监护人的角色,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积极面对人生的困苦,形成健康生活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殷世东,朱明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基于皖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6,(2):14-16.

[2]段宝霞.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3):192-194.

[3]李佳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关于鄂东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J].教育探索,2011,(12):112-113.

[4]张宇辉.河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07,15(2):158-159.

第4篇:儿童行为教育范文

关键词:听力障碍儿童;思想行为教育;存在问题;策略方法

本文针对听力障碍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思想行为教育问题,通过对听力障碍儿童的问题进行透彻的分析研究,并探讨出其对应的策略方法,用以帮助人们找出提高听力障碍儿童思想行为教育的途径。

一、听力障碍儿童行为上存在的问题

(一)生理上的问题

听力障碍儿童的听力问题可能是先天的,也可能是后天形成的。先天性程度的问题使孩子一直生活在无声世界中,他们从未了解有声的世界,可能会有些许的排斥心理,家长和学校要努力帮助他们适应这种环境,告诉他们要有健康积极的心态,接受自己的不足,并且消除他们的负担,不能因为听力问题就产生自卑心理,因此把自己的成长加上枷锁,破坏掉该有的美好的人生。

由于后天因素形成的听力障碍问题,让小孩子们经历从有声到无声的世界会更加残忍,他们心理会产生巨大的反差,这时候就需要家长亲人的关心和积极引导,让他们慢慢接受现实,应努力从悲伤中走出来,带着新的希望,去迎接新的未来。

(二)心理上的问题

有些听力障碍儿童会受他人的影响,觉得自己有缺陷,产生了“低人一等,见不得人”的自卑心理,因此便不爱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不愿意和他人交谈,变得沉默寡言,再加上得不到正常的学习,交往和实践机会,性格更加内向,产生自卑心理。

听力障碍儿童另一个典型的问题就是自尊心比寻常孩子更加强,由于自己的听力问题,他们的心思会更加敏感,听到别人说出不喜欢自己,甚至歧视自己的问题,都会敏感的使自己的情绪受到波动。他们不愿意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总希望别人口中的自己是完美无缺的,这样,会使他们生活的特别累,造成自己生活中的阻碍。

听障儿童还有的问题是对自己信赖的人,尤其是父母亲人的依赖性特别强。因为他们的听力问题,他们变得自卑懦弱,不太敢与其他人亲近,但是和自己经常接触的人就会变得特别依赖,他们遇到事情的一瞬间就会想到找父母解决,父母就是他们的保护伞,父母一旦帮助他们解决了事情,就会陷入循环的处境,他们于是就再也不会自己解决问题,产生对父母极大地依赖感。

二、对听力障碍儿童思想行为教育提出的策略方法

我国对残疾病人包括听力障碍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都很关心,即便在清朝末期的太平天国运动中,也曾提出过“兴跛盲聋哑院,请长教以鼓乐书数杂技,不致为废人也”。所以我们要重视对听力障碍儿童思想行为教育问题。先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帮助其克服自卑心理,建立积极心态

听力障碍儿童的自信来源于对自己的认可,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发现闪光点,并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优点,家长应该多带他们出去接触外面的斑斓世界,让他们多与同龄孩子交流,让他们融入正常孩子之中,这样,他们会越来越健谈,开朗,最终会找到积极的心态,帮助自己更好的发展。

(二)帮助其正确认识自己

要帮助听力障碍儿童正确认识自己,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接受自己听障的缺陷,认识到那不应该阻碍自己的发展,自己要从悲伤中走出来,重新对自己进行定位,考虑由于听力问题自己能做什么,就要把能够做到的做好,这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没必要因为自己的缺陷而痛苦,每个人生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像水手中的歌词: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只要有自己梦想,并为之不断努力,我们总能达到人生的巅峰。

(三)帮助其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听障儿童对父母的依赖性,总会制约他们的发展,所以他们一定要学会独立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我们家长和学校要帮助他们从父母的羽翼下走出来,直面现实。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让他们试着自己做,父母可以在一旁鼓励他们,让他们独立完成事情。

只有学会独立解决问题,他们才能走出家庭,走进校园和同学们沟通交流。甚至以后才能更好地走入社会,去解决以后人生中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只有从小锻炼他们,他们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会依靠自己,甚至以后成为别人的依靠。

结语:

听力障碍儿童虽然身体上有缺陷,但不代表他们就不能活出更好的自己。只要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听力问题,对自己有信心,拥有足够的积极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病和他人的评价,能够独立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那么他们的人生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浅谈听障儿童的情绪行为问题及解决策略[M]中国论文网 2011年第7期

第5篇:儿童行为教育范文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9.155

习惯养成对于一个人的一生至关重要,幼儿时期是生活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无论是幼儿园、教师还是家长,选择这个关键期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能使幼儿的神经细胞以最经济的能耗获得最大的工作效率,如规律睡眠、科学进食、加强体育活动等行为可以帮助机体新陈代谢,促进儿童身高、体重的增长,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和记忆力的发展。所以,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在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扮演着既重要又必要的角色,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活与卫生行为。

本文主要从幼儿的学习、卫生、睡眠、饮食等方面的不良现象入手,分析了产生这些现象的成因,并给出了学龄前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学龄前儿童行为习惯不良表现

良好的生活和卫生行为是减少幼儿患病,保证身体健康的基础。多项研究也表明,幼儿某些疾病的发生与其不良生活和卫生行为有关。比如,幼儿患龋齿就与经常进食甜食有很大的关系;幼儿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是造成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

(一)不良的学习习惯

当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仍然很明显,特别是在家长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下,很多幼儿园在教育内容上更看重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并把智力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多认字、会算数,对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漠不关心。

(二)不良的卫生习惯

我对所在幼儿园卫生习惯进行了调查,发现幼儿的总体表现不容乐观,如小班幼儿只有20%左右能够做到饭前厕后洗手,喝水人多排队,不用脏手揉眼睛等。在早晚刷牙、进食后漱口方面做得也不尽如人意。而且,现在还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幼儿长时间的看电视和上网。

(三)不良的睡眠习惯

我们对幼儿在家和在园的睡眠情况做了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在入睡困难和需要穿脱衣服方面,幼儿在园的表现明显要好于在家的表现,但是这也表明,幼儿园与家庭在教育方面没有形成一致的要求。

(四)不良的饮食习惯

我们对小、中、大班的幼儿在幼儿园以及在家的饮食习惯进行了调查,发现:

1.幼儿的进餐速度比较慢,7.1%的小于15分钟,61.3%的再15-30分钟之间,31.6%的大于30分钟。

2. 幼儿普遍存在挑食、偏食行为。

3.幼儿吃零食现象普遍存在。

我们对全园的小朋友做了一项调查,在有效的调查问卷中(352份),有吃零食习惯的幼儿占46.3%,偶尔吃零食的占48.58%,只有5.11%的幼儿不吃零食。

4. 幼儿进餐过程中的专注性比较差。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幼儿在进餐过程中存在不专注的现象,主要是“边吃边玩”“边吃边看电视”。

二、影响学龄前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成因分析

(一)家长方面的原因

1. 家长注重幼儿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幼儿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2. 幼儿模仿能力强,家长自身的不良习惯对幼儿产生了负面影响,家长榜样作用缺失。

3. 祖辈老人溺爱纵容幼儿的不良生活习惯。

4. 家长包办代替,造成独生子女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

5. 受到社会生活、电视等大众媒体的影响。

(二)幼儿园方面的原因

1.教师对幼儿身心特点不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都不成熟,他们的认识结构也不完整,生活经验缺乏,对是非对错还难以形成正确的分辨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和日常的生活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耐心而细心地告诉幼儿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以及为什么是对的和错的,并引导幼儿举一反三,形成对同类事物的正确认识。

但是,我们在访谈中却发现,幼儿教师会抱怨:“同样的事情我们每天都在重复,但是孩子们就是记不住,回答得都挺好,但是实际行动起来就又我行我素了。”这就表明,幼儿教师缺乏对幼儿身心特点的了解。

2.幼儿园健康教育课程安排不足。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会安排大量的智力课程,如英文、识字、算数等,而忽略了健康等领域的课程内容,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足一个小时,养成教育的相关活动就更少了。

三、学龄前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更新教师的养成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意识,提高理论水平,不断丰富内涵

加强幼儿教师职后的学习与进修,加强教师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其责任意识,提升教师行为养成教育教学技能。教师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和教学技能,注重对理论知识和幼儿心理方面知识的学习,从而充分把握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重视幼儿在成长关键期的价值,并适时给出恰当的引导,为幼儿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

(二)开展多形式、多主题的养成教育活动

养成教育的主体活动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形成养成教育的内容。如,通过活动或者是游戏,让幼儿认识到在生活中只有养成规律睡眠、健康饮食、经常锻炼的好习惯,才能快乐健康地长大。

(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断强化幼儿的行为

幼儿生活和卫生行为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幼儿生活与卫生行为养成教育中,教师应遵循其发展规律,由简单的入手,逐步提高要求,并保持家园要求的一致性,日复一日地加以指导和强化,使其健康行为巩固和保持下来。

(四)家园共育

幼儿园要探索出一条家园合作新路,使每一个家长都能重视幼儿良好行为的养成,并能与幼儿园实施同步教育,促成合力,提高养成教育的有效性。

幼儿园应加强对家长的宣传和指导,搭建家园沟通平台,保持家园教育要求的一致性。

1.促进家长继续学习,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如开办家长教育讲座、成立家庭教育图书馆、举办社区家长交流会等。尤其要注意对幼儿母亲的家庭教育理念的提升,这是有研究证明了的,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影响更大一些。

2.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如开办家庭教育服务中心,编辑家长手册等。

第6篇:儿童行为教育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 退缩行为 儿童教育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8-0069-0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各行各业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信息化教育手段也在儿童教育领域获得了很大的突破,儿童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与力量,对于现今的儿童教育问题,退缩行为儿童的矫治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文章将对在退缩行为儿童融入社会的过程中,信息化教育手段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进行分析。

1 儿童退缩行为分析

作为一种消极的社会适应表现,儿童退缩行为所表现出来的是儿童在自信心上的缺失,如果是经常性的退缩表现,这种情形是很严重的,如果没有及时地帮助儿童消除这种行为,长久发展下去会对幼儿的人格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会使得幼儿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自卑、孤僻、冷漠、懦弱等性格,会对其人生发展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一般来说退缩行为儿童会表现得很安静,而安静则被家长误认为是乖巧,对于退缩行为特征没有及时认清,开展有意识、有计划的教育,影响、帮助幼儿克服退缩行为与心理障碍,重新树立起自信心,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般来说造成退缩行为儿童的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儿童天生的内向、胆小性格,二是家庭环境的影响。许多父母忙于工作,而由外公外婆或爷爷奶奶照顾,在混杂的方言环境中言语表达能力落后,有的孩子在与他人交往的尝试过程中体验到失败,从此留下阴影。

2 信息化教育手段对于退缩行为儿童融入社会的促进作用

2.1 信息化教育手段的重要性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基础,信息得到不断地更新与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信息加以推动。信息化教育手段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思想的结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人们的信息素养。从我国儿童教育的趋势来看,尽早地在新一代身上塑造信息时代所需要的各种素质与思维模式是非常关键的。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于世界的了解更多地依赖于爆炸性的信息传递机制,与外界的沟通更多的是一种人机交流。当前儿童培养中出现的退缩行为是一种外部交流障碍的体现,在幼儿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中,通过信息化教育手段促使其打开心扉,融入社会是有其可行性的。

信息化教育手段强调的是实用性,在具体事务中补充传统教育手段无法解决的问题。退缩行为儿童是一种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妥善解决的问题,信息化教育手段因为其较强的灵活性,可以在儿童教育体系中融合多种资源,优化儿童教育体系,增加儿童教育内容,创设适合儿童健康全面成长的环境。

2.2 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吸引退缩行为儿童

儿童教育的单一性往往会使退缩行为儿童不想融入其中,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包括讲故事、听音乐等,可以使儿童教育环境充满欢快的气氛,在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媒介提高退缩行为儿童的兴趣与积极性,让他们在欢快的氛围中不自觉地融入其中,事物的具体形态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现在孩子面前,在计算机等媒介中展现图片、视频等可以吸引退缩行为儿童进行联想。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儿童从被动到主动,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同时还拓展了儿童的思维空间,体现了教育观念的更新,可以取得较好的多元化教学效果。

2.3 信息技术渲染氛围

组织大型活动或者班级活动,退缩行为儿童的参与度不高,因此应当利用信息技术来渲染活动氛围,提升活动效果。譬如更换背景内容,运用Photoshop等软件来设计背景内容,便捷地展现活动的内容,通过印象来营造活动气氛,提升活动的吸引力,引导退缩行为儿童参与其中。

2.4 运用多媒体技术提升退缩行为儿童的创新意识

形象性、直观性是多媒体的特点,退缩行为儿童对于外界事物往往表现出兴趣缺失,因此应当培养他们的认知兴趣,创设生活中所没有的各种情境,在培养其创新精神的同时,通过想象来引导他们树立融入多彩社会的欲望。运用多媒体促进退缩行为儿童进行思考,拓展思路,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逐步引导他们与其他儿童进行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2.5 运用信息技术搭建沟通平台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退缩行为儿童在幼儿园或者小学中缺乏与其他小朋友交流的勇气和自信,因此应当利用信息技术搭建沟通平台,通过有趣的网络视频对话等手段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网络社区已经在我国取得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在儿童交流中可以引入网络交流平台,从屏幕背后的交流开始逐渐走向现实社会的交流。

3 结语

儿童退缩行为所表现出来的是儿童在自信心上的缺失,其经常性的退缩表现,是很严重的,如果没有及时地帮助儿童消除这种行为,长久发展下去会对幼儿的人格健康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参考文献:

[1]郭伯良,张雷.儿童退缩和同伴关系的相关[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04).

第7篇:儿童行为教育范文

【关键词】道德行为 家庭教育 榜样 强化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功在千秋的计划生育工作作为一项国策,在中国正式普遍实施,随之而来的便是人们在生育观念方面的较大转变,与此同时,一个崭新的特殊人口群体,独生子女应运而生。如何有针对性的对在儿童阶段的独生子女进行品德教育,该从哪个方面做起和该怎么做也随之越来越受到广大家长和全社会的关注。笔者从心理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对部分独生子女的行为表现的认识思考,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品德,一个完整的结构体

任何一种品德都包含有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动等四种心理成分,简称为品德结构的知、情、意、行。这些心理成分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的,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是相互联系的。所谓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的概念、原则、信念与观点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道德情境,对人对事对己做出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出现的内心体验。道德意志是道德认识的能动表现,当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动的目标,凭借激活的动机积极调节自己的活动,克服内外的困难,就能实现既定的目标,这种心理过程就是道德意志。一种道德认识一经确立并成为稳定的走向和驱动器,就会表现出巨大的能动作用,人们往往不以外部环境的影响为转移,而以内部的道德意志来调节自己的行动。这时个体品德的形成由外向内的传导过程转化为由内向外的传导过程,从客体到主体的转变转化为由主体到客体的转变,这时个体的品德及其修养就会达到了较高水平。道德行动则是人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它是个体道德认识的外在表现,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品德的具体表现。从品德结构可以看出,个人品德的形成可以有多种开端或从知始,或从行起,因此,品德教育也可以有多种开端。

二、家庭教育,塑造儿童良好道德行为的殿堂

(一)父母的榜样力量

社会学习理论家如班杜拉和沃尔特-米施尔(walter mischel,1974)通过大量的实验说明了,人类的任何行为都是可以学习获得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学习者具有很大的影响。他们认为道德行为和其他社会行为的学习是相同的,通过强化和惩罚以及观察学习可以获得。在家庭、学校和课堂教学中,向孩子们提供何种榜样,直接影响着其品德发展的方向和结果。家长、教师和英雄模范人物的良好榜样以及榜样人物的真实性、榜样行为的可操作性等,都是品德教育中应当重视的问题。布赖恩(m.m.bryan,1972)等人的研究也发现,如果榜样将所有物分给别人,儿童也会与成人分享所有。如果他们看到榜样把自己参加比赛的奖品捐献给慈善团体的话,他们也会这样做;如果榜样不这样做,儿童自己就会留下奖品。研究还发现,诸如“你应该给……”,“给别人东西是好的”和“给人希望让人快乐”等等言词劝告,对儿童外显的亲社会行为没有什么影响。当榜样劝诫他人从善,而自己表现贪婪时,儿童的行为受其行为的影响,而不是受其口头表白的影响。这也充分验证了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

(二)注重对儿童良好行为的及时强化

孩子在家里生活的时间远比在外生活的时间长,父母的一言一行对自己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品德的形成过程是态度学习的一种,社会强化作用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在这方面的学习中,斯金纳的强化学习理论有重要的作用。强化理论认为,受到强化的行为出现的频率会增加,特别是受到正强化的行为,道德行为也不例外。有研究表明如果和蔼且高接纳的父母能给孩子提供明确合理的标准,并且经常对孩子的良好表现给予表扬,那么即使是婴幼儿也可能会满足父母的期望,而且能在4、5岁时表现出很强的内化的道德感!同时,很多的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应尽可能地减少对儿童的惩罚,惩罚所达到的作用是暂时的;不适时宜的惩罚反而会削弱儿童积极行为的发生,不利于道德行为的发展。

由于儿童的认知水平的固有限制,纯粹的道德认识与观念的灌输未必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使儿童开始说教式的道德教育。我们应切实可行地从儿童的道德行为入手,即我们应大力提倡养成教育的作用,在孩子的童年时代就训练养成其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在以后日常的行为表现中逐渐对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进行深化吸收。在这过程中父母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不仅是行为的监督者更是行为的反馈者。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的生活起居,都要靠家庭。孩子在家随父母生活的时间,至少占儿童自身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三分之二还要多。

人们对许多东西都有趋向、接受的内在倾向,即对这些东西具有积极的态度。但是,在社会情境中,个体必须克制自己的某些欲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上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符合自己内心的价值观念、信仰。这种克制就是抵制各种诱惑的意志努力。当一种道德行为无需意志努力时,我们就称这种道德行为已成为习惯了。在这一阶段中,应提供的条件是:适当的强化,榜样的选择和给予实践机会。因此对于家长而言,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培养形良好的道德行为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金北平.试论家庭教育在独生子女成长过程的重要性[j].社科纵横,1993,5.

第8篇:儿童行为教育范文

关键词:少年儿童;道德行为;教育方法

多年来,我校一直注重对学生进行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并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发展规律,从良好的做人做事习惯和生活习惯两大方面,确定了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内容。为了将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外化为学生良好的行为,学校采取了以下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

创建校园文化,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养成良好习惯。充分发挥走廊、教室、中队角、校园宣传栏的教育宣传作用,让学校、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都会讲话,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开设名人堂讲座,每周利用红领巾广播时间向学生介绍国内外成功人士的事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升旗仪式每月进行道德模范事迹宣传,引导学生了解他们生活中的细节及美德,学习他们的精神。

二、学习行为习惯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

利用晨会时间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让学生知道,作为一名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哪些规章制度。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学习做人做事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内容,并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好的习惯,好习惯对人的重要性;什么是不好的习惯,它会给人带来什么坏处。充分利用课堂这一教育阵地,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认知教育。

三、在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中,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

1.通过实践活动,获得认知体验,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

成立小记者团,对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进行采访,了解在他们的行业中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成立考察团,到社会各个岗位上进行实践。开展“小协警活动”,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开展“社区协管员活动”,维持社区秩序,了解好的生活习惯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是一种推进。

2.通过榜样的激励,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寻找生活中的榜样。模仿是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榜样的表率作用使养成教育变得“可见、可学、可仿、可行”。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的榜样,可以是学校的同学、老师,也可以是家庭里的亲人、朋友,找到榜样后,开展“找优点、学优点、向榜样看齐”的活动,活动中,对学生的良好行为要及时给予表扬,通过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学生将好的行为意识逐渐转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

寻找社会中的榜样。让学生寻找社会上的榜样故事,开展“踏着榜样的足迹”活动,通过模仿―学习―践行榜样,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

3.发挥少先队组织的教育影响,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好人好事,并及时地进行宣传,利用班会、晨会、广播时间向学生进行介绍,通过组织的影响,让学生树立一种光荣感,同时在学生中起到一种以点带面,互相影响、共同进步的良好效果。

开展“每月养成一个好习惯”比赛活动。根据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的原理,在学生中进行“养成好习惯”擂台赛,看看哪些学生能在一个月的时间改掉一个不好的习惯,养成好的习惯。在养成习惯方面,要本着“细、小、近”的原则,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

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形式让全体学生了解,对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表扬、肯定、鼓励,这对于增强其自信心、激励其进取心,将产生直接作用。而这些心理因素对取得新成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起到推动作用。

4.开展道德小岗位实践活动,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

利用少先队组织的优势,设立“十个小岗位”:生活自理岗、节约水电岗、关心父母岗、交通卫士岗、课间礼仪岗、爱护眼睛岗、文明游戏岗、强身健体岗、团结互助岗、尊敬师长岗,设立好岗位后,明确岗位目标及实践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提出申请,并进行实践活动。

每月进行一次岗位检验活动,由中队辅导员、任课教师、学生、家长进行评价,学期末将优秀的学生推荐为“××岗位小明星”,此项实践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岗位的实践过程,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5.通过情景模拟,检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道德辨析。以辩论会的形式,讨论社会上的热点问题,比如拾金不昧应不应该奖励,看见受伤的老人应不应该去救助,小悦悦事件、郭美美事件给我们的启示,看见落水的人该不该去救,牺牲自己去救别人值不值。让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总结,提高自身的道德判断和评价能力,学会明辨是非、善恶、美丑。

第9篇:儿童行为教育范文

    “小学教育是为小学儿童举办的,……小学教育和小学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小学儿童,认识他们的发展规律及发展要求。”〔1〕儿童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发展时期,小学教育和小学教师对儿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小学教师了解儿童,拥有正确的教育观念,能恰当地运用儿童喜欢和易于接受的方法对儿童进行教育,才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当前中国教育遇到的一大问题就是教育中对人的不重视,教育中单纯注重知识学习和智力的片面发展,而且“近些年,日益激烈的‘应试教育’,已经从中学蔓延到小学”。〔2〕小学教师中的“许多人并不了解小学生,当让他们谈谈小学生的需要时,许多人都是根据自己的角度来推测”。〔3〕为使教师充分认识儿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有必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以及对未来教师进行相应的教育。

    我国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培养目标逐步清晰,定位于培养合格的乃至高素质的小学教师。小学教师的教育和教学是为了促进小学儿童健康成长,因此,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不仅要学会“教什么”,更要学会“怎么教”,“怎么才能教好”,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育好人”。为了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与发展,未来的小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儿童,要学会成为“长大的儿童”,能把自己“变成孩子”,能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教育孩子”。〔4〕但当前一些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还存在一些缺陷,如过于重视专业知识的教育,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定向在小学’在大多数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体现不够明显。”〔5〕“许多小学校长反映,现在专科或本科毕业的小学老师反而不如中师毕业生那样适应小学教育。”〔6〕笔者在对某校小教师范生在小学实习的表现进行调查时,一些小学的校长和教师反映实习的部分师范生缺少儿童化语言,通过听师范生的课和与其交谈,发现缺少儿童化语言是存在的,而且部分师范生缺少对儿童实际的、具体的认识,甚至存在错误认识;教育教学中也不太会从儿童的情况出发,不能采用儿童喜欢的方式来进行教育活动。因此,培养师范生重视儿童、正确认识儿童,能采用儿童喜爱并易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育和教学,是小学教育专业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小学教育专业需要构建儿童化教育。

    二、儿童化教育的内涵及构成

    所谓儿童化教育是指通过教育使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深入掌握儿童身心成长的特点和规律,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发展观,能从儿童的角度认识世界,并掌握儿童易于和乐于接受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儿童化教育包括三个层次:儿童精神的教育、儿童视角和儿童化方法的教育、儿童化语言的教育。

    (一)儿童精神的教育

    所谓儿童精神的教育,是指使师范生树立以儿童为主的精神,并深入儿童精神世界,从儿童本身看待儿童,以儿童为教育的起点,在教育中尊重儿童,平等对待儿童,以儿童为成长的主体,以促进儿童生命成长、全面和谐的发展为根本目标。儿童精神的教育主要是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发展观,并建立正确的教育观。

    (二)儿童视角与儿童化方法的教育

    儿童视角的教育重在培养分析儿童的能力和“移情”能力,促使师范生主动从儿童的位置和角度看世界,而不是用成人的眼睛代替儿童看世界。例如能蹲下身来以儿童的高度和眼光看世界。儿童化方法的教育是指师范生掌握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以儿童成长规律和成长经验为基础,从儿童的视角出发,采用儿童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来进行教育和教学。例如,能根据儿童思维特点采用直观教学、“玩中学”等教育和教学方法。

    (三)儿童化语言的教育

    儿童化语言的教育主要是对师范生进行符合儿童心理和语言习惯的儿童化的口语与体态语的培养和训练。儿童化的口语是指用简短、清晰、具体形象、浅显、幽默的语言,亲切柔和的语调,适中的语速与儿童进行交流和沟通;儿童化的体态语是以微笑、可亲的表情、适当的手势和身体姿态,恰当的空间距离与儿童交流和沟通。儿童化的语言是儿童乐于和易于接受的语言方式,可以极大地增强教育教学效果,特别对于低年级的儿童有很好的作用,因此,师范生需要特别进行儿童化语言的教育和训练。

    三、“儿童化教育”的构建

    (一)建立以儿童发展为线索的教育类课程体系

    当今师范院校中教育类课程是“‘专业’的附属品”,〔7〕教育类课程不太受重视,内容较落后,“教育类教材基本上是从教师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教,较少涉及如何学。”〔8〕教师的教育方法脱离实际,更多是理论的讲解,不利于儿童精神的建立和儿童视角的形成,也影响到儿童化方法的形成。教育类课程应注重联系儿童的身心特点,应借鉴美国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教育课程,“以儿童发展的阶段为主要线索来设计整个课程体系”。“课程的设置结合每一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他们的学习内容而定。”〔9〕教育类课程联系小学实际,联系儿童实际,真正做到以儿童为主,使师范生深入认识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在实践中能对儿童实施良好的教育和教学。同时要配合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变“教育类学科教师在课堂中运用最多的方法(74.4%)”,但却是“师范生认同率是‘0’的‘纯理论教学’”〔10〕的情况,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可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到小学实践、调查等相结合,使师范生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学有所用。积极探讨教育类课程的多样化评价方法,改变学习就是为了考试,考完就忘的情况。

    (二)专业课程突出儿童化方法的教育和训练

    高师院校近年来重视对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师范生将面对的是小学儿童,这就决定了将来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不同,“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表明,教育对象越是低龄,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性和艺术性要求越高。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关注知识内容本身,还必须关注知识的呈现形式。”〔11〕而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中“缺乏对小学各学科所涉及知识及小学生知识状态分析,造成师范生在知识准备和教学方法选择上的困难。”〔12〕对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不能只局限于一般性的教育教学方法、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必须针对性的进行儿童化教育教学方法的训练。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小学音乐》、《小学美术》、《小学科学教育》等课程的教育和教学中,要充分建立在对儿童的认识和了解上,教学突出和小学儿童的联系,突出实践性训练。例如,如何采用符合儿童提问和交流,如何组织儿童讨论,具体的教学如何依据儿童来展开。专业课程的教学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与小学合作研究,甚至可以让儿童直接参与和提出建议等形式。

    (三)建立儿童化语言训练课程及标准

    目前,一些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普通话》、《教师口语》等课程中的内容和训练没有突出小学教育专业特点,忽视将来面对的教育对象———小学儿童,没有针对性地进行“儿童化语言”的训练,缺少儿童化语言培训的标准、内容、培训方法、考核标准和方法,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缺少儿童化语调、语言、表情、姿态的训练。因此,在《普通话》训练的基础上,开设《小学教师口语》课,对儿童化口语和体态语进行专门教育和培训,并给予充足的课时进行教学,与此同时建立儿童化语言培训的标准、内容、培训方法、考核标准和方法。小学教师口语训练上采取符合儿童思维和语言特点的表达方式,在语速、语调、语气、遣词用句上进行训练;体态语上对表情、手势、身体姿态等进行训练。此课程最重要的是进行实际的训练,可采用个人练习与小组练习相结合,采取深入小学和儿童交流的方式进行提高。

    (四)建立以儿童为主的教育实践课程和活动

    目前师范生教育见习和实习主要学习的是做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实习生的备课和课堂教学常围绕‘我怎样教’而不是围绕‘学生怎样学’来进行。”〔13〕缺少对儿童的分析,缺少对儿童学习的认识。改革教育实践课程和活动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第一,教学试教和教育实习突出儿童,突出以“学”为主。教学试教和教育实习突出以“学”为主,以儿童为主,重视儿童的已有知识和经验,研究儿童如何学习,实现教育教学以儿童为起点,学习如何促使儿童更好的学习,学会促使儿童主动的学习,指导教师要以此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对学生成绩做出评定。第二,开展师范生与小学儿童一对一的“手拉手”活动。组织师范生与小学儿童交朋友,要求师范生每周和儿童见面一次到两次,进行交谈、玩耍、学习互助等活动,要求能了解儿童的语言、需要、爱好、性格、情感、行为特点等,做好交往笔记和反思记录。这个活动从大学一年级下学期开始一直持续开展到大学四年级,使师范生生动而深入地认识小学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特点。第三,开办“星期日义务小学”。〔14〕应高校依托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和学生,采用免费方式向社会招收小学生,在学校内举办数学活动、美术与手工、写字与书法、舞蹈、英语培训等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利用周末组织开展,每学期举办一期,学生具体组织实施,教师担负指导和帮助,师范生重点学习如何针对儿童进行教育和教学。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