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儿科实习目的精选(九篇)

2024-03-03 11:1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儿科实习目的范文

关键词: 幼儿园课程变革 幼儿教师素质 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 完善措施

随着我国的师范教育逐渐从原来中专―大专―本科三级体制转为大专――科二级体制,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走向托幼教育机构已成为普遍趋势,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正努力调整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教育实践等以适应形势的改变。在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着手课程改革的同时,幼儿园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推进,特别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以后,幼儿园课程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对幼儿教师的角色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型、专家型幼儿教师培养已成为幼儿教师职后教育和专业发展领域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也理应成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的一个重要改革方向。本文试图从幼儿园课程变革对教师的角色和素质提出新要求的角度,分析当前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不足,为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建设与完善指明方向。

一、幼儿园课程的变革

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幼儿园课程的内涵与外延是不同的,但如今,特别是随着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人们对幼儿园课程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基本取得一致的认识: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1]。

(一)幼儿园课程内涵的变革。

仔细分析上述幼儿园课程的定义,不难发现幼儿园课程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以往,在一般人和教师的心目中,幼儿园课程就是“科目”、“学科”,进而等同于“教材”、“课本”。如今,将幼儿园课程理解为“活动”逐渐得到普遍的认同和接受。对幼儿园课程内涵的理解由“科目”变为“活动”,直接引起了实践层面的幼儿园课程在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等方面的变革。

就课程目标而言,将幼儿园课程理解为“科目”,教师更关注幼儿的认知学习,即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而将幼儿园课程理解为“活动”,教师更关注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的“经验”,而“经验”不仅指认知方面的,还包括动作技能的经验和情感态度的体验。

就课程内容而言,将幼儿园课程理解为“科目”,幼儿的学习内容是存在于“教材”中的关于周围世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将幼儿园课程理解为“活动”,幼儿的学习内容不仅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包括蕴涵在活动中的基本态度和基本活动方式。

就课程实施而言,将幼儿园课程理解为“科目”,教师通常采用的是“直接教学”,幼儿基本上是一种“接受学习”:“教师讲,幼儿听;教师演示,幼儿看;教师提问,幼儿答”[2]。将幼儿园课程理解为“活动”,通常要求教师尽量采用“支架式教学”,幼儿基本是一种“发现学习”: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幼儿发现问题;教师给予启发,幼儿进行思考;教师提供支持,幼儿在活动中解决问题。可见,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引导者和支持者。

就课程评价而言,将幼儿园课程理解为“科目”,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往往是衡量教育效果的唯一指标。而将幼儿园课程理解为“活动”,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对知识的探索、情感的体验、活动方式的把握都将成为衡量教育活动成效的重要指标。

(二)幼儿园课程外延的变革。

幼儿园课程不仅在内涵上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外延上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以往将幼儿园课程理解为“科目”,幼儿园课程的外延自然是各门课的总和。如今将幼儿园课程理解为“活动”,幼儿园课程的外延自然是各种活动的总和。凡是作为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而运用的,能够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活动,无论是“上课”,还是游戏、生活活动、环境、家园合作,都是幼儿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幼儿园课程变革对教师提出不同的专业要求

(一)就课程内涵的变革而言。

将幼儿园课程的内涵理解为“科目”,教师就是“知识的传授者”。将幼儿园课程的内涵理解为“活动”,教师就是幼儿园课程的发现者、设计者、实施者和评价者,是真正的“研究者”。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幼儿是“知识的接受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的教师通常需要给予幼儿清晰的讲解和标准的示范,而作为“知识的接受者”的幼儿则通过聆听、观察、模仿、练习等方式进行学习。在这种“教与学”的模式下,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扎实的语言及艺体技能,包括普通话标准、故事讲演绘声绘色、钢琴弹得好、儿歌唱得准、手工做得精致、绘画画得像、舞蹈跳得美。

教师是“研究者”,幼儿是“探索者”。作为“研究者的教师”是“幼儿的倾听者、观察者、幼儿的伙伴与向导、幼儿活动材料的提供者、幼儿行为的记录者与研究者、实践的反思者”[3],而作为“探索者”的幼儿则通过调查、探究、实践和与他人的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在这种“教与学”的模式下,教师不仅应当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扎实的技能,而且应当具备科学的教育理念和理性的研究能力,包括观察幼儿的能力、教育价值分析的能力、教育行为的反思能力等。

(二)就课程外延的变革而言。

将幼儿园课程的外延理解为各门课的总和,教师的重要职责就是备好、上好各门课。将幼儿园课程的外延理解为各种活动的总和,教师不仅要精于教学活动,发挥教学活动的教育功能,还要善于组织游戏活动、生活活动,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此外,教师还要能够创设有益于幼儿发展的环境,积极有效地与家长沟通交流,家园合作,形成教育的合力,共同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三、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不足

既然幼儿园课程的变革对幼儿教师的角色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作为承担幼儿教师职前教育的高师本科学前教育课程是否适应我国幼儿园课程的需求呢?以下从幼儿园课程变革的视角分析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不足之处。

(一)重视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偏重于培养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育学科的教师,课程体系重学术理论、轻实践能力培养。随着我国师范教育体系由三级向二级过渡,幼儿园一线教师的培养成为大学的使命,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原有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纷纷进行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为了使学生将来能够从事幼儿园的工作,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普遍对原有的“知识模式”的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调整,借鉴原有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技能模式”,增设《琴法》、《儿歌》、《舞蹈》、《美术》、《手工》、《故事讲演》等课程并加重其比例。学生的语言和艺体技能明显得到提高。这些既具有“理论知识”又具备“语言和艺体技能”的学生的确比以往单一的“理论型”学生能够更快适应幼儿园的工作,但这样的学生并不能适应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需求。正如前面所分析的,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的传授者”,教师仅仅给予“幼儿清晰的讲解和标准的示范”是远远不够的。在原来要求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当下幼儿园课程改革迫切需要“研究型”的教师:能用研究的眼光观察孩子,能够为孩子提供有价值的活动,尊重孩子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鼓励孩子通过自己体验和动手操作进行探究性学习,建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不断反省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4]。这些对幼儿教师的高素质需求,在当前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实施中都是相当欠缺的。

(二)重视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在游戏、生活、环境、家园合作等方面能力的训练。

从课程科目来看,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一般都会开设《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其中《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往往又会分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和《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等教学法课程,使学生对幼儿园五大领域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有着比较系统的学习,初步获得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能力。针对培养学生生活活动,以及家园合作方面的组织与指导能力的课程几乎找不到。至于培养学生游戏活动的组织、指导能力和环境创设的能力,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虽然普遍开设了《幼儿游戏理论》和《幼儿园环境创设》等课程,但终因课时有限、目标定位不准、内容重点不突出、教学方法不当,使得学生根本无法获取相关的能力。

从教育见习和实习来看,学生的学习重点也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在见习期间,幼儿园往往会为见习的学生精心安排集体教学活动的观摩,而很少为他们提供游戏、生活等活动的示范。在实习期间,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往往安排学生在实习前进行“说课”训练,实习中进行“优质课”的展示,实习结束后进行“汇报课”的评比,而学生在游戏、生活、环境、家园合作等方面的组织与指导能力的训练常常受到忽视。

(三)重视对学生外显素质的训练,忽视对学生内在职业道德、专业精神的培育。

目前,大多数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大部分。其中学科课程包括通识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都侧重于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外显素质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专业情感、专业态度等内在职业道德、专业精神的培育。纵观所有的学科课程体系,只有在通识课程部分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涉及对学生的一般道德修养的培育,至于作为幼儿教师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几乎找不到相应的课程体系。在活动课程部分,主要包括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如果说学科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本身不利于学生专业情感和态度培育的话,那么活动课程倒是非常有利于学生专业情感、态度的养成。可遗憾的是,很多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见习、实习因为不能联系到足够的、合适的教育实习场所;见习、实习的时间较短;更重要的是在有限的见习、实习时间内,教师对学生的见习、实习往往放任自流,疏于必要的管理和有效的指导,使得教育见习、实习常常流于形式,不能实现预期的教育效果。

四、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完善措施

(一)明确培养目标。

随着我国师范教育体系由三级向二级过渡,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普遍对原有的培养目标进行了重大的调整,由培养原来的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师资转变为幼儿园的一线教师。但在新形势下,幼儿园一线教师应当具备怎样的素质,对此并不是所有的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都有非常理性的思考。很多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都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原有的“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向“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不管是“知识型人才”还是“技能型人才”都不能适应幼儿园课程改革对幼儿教师的素质需求。所以,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应当重新思考自己到底培养什么样的幼儿教师,这些幼儿教师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传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是必需的,但是还远远不够。新形势下,幼儿教师首先应当具有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要热爱和尊重儿童,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其次,幼儿教师应当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师幼观等专业理念。最后,幼儿教师应当具备能将理念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包括观察、了解幼儿发展的能力,教育价值分析与判断的能力,教育活动(包括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和生活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能力,创设支持性环境的能力,与家长沟通的能力,教育评价与反思的能力[5]。

(二)完善课程体系。

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应当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一方面,可以增加新的课程科目。比如,针对幼儿教师专业情感、专业态度的培育,可以增设《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课程;为了使学生具备更加完整的教育能力,可以增设类似《幼儿生活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开展与指导》等课程。另一方面,需要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比如,可以增加《幼儿游戏理论》的课时,使学生不仅了解游戏的相关理论,而且能够组织与指导幼儿园的游戏活动;调整《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课程内容,不仅使学生掌握幼儿园室内外墙饰的设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树立科学的环境教育理念,能够为幼儿发展创设支持性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此外,有些课程科目的内容要注意整合,避免重复。比如,可以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课程与五大领域的教学法课程的重复部分进行适当整合。至于一些与学前教育专业发展不是非常密切的课程,比如《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等课程可以删除。

(三)改革课堂教学。

在某种意义上,改革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课堂教学比增设新的课程更加重要。如果只是单一地增设课程而不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即使课程体系再完善,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比如,《儿童心理学》、《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课程一般都是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但传统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提高学生对幼儿心理的观察能力、对幼儿教育现象的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所以,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教师应变单一的理论讲授为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实地观摩与研究、情境扮演、微格教室模拟、课题研究等。总而言之,要转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思考、探究等认识活动显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让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一个视自己为学习主人的教师,将来也更可能把儿童看成是学习的主人。这正体现了现代全球教师教育新理念的要求,即“教师由传统的‘技术员’转变为‘研究者’、教师教育由传统的‘技术员训练’转变为‘自主参与者养成’”。“自主参与者养成”的过程就是在教师职前教育中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积极体验的过程,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积极建构、主动内化的过程[6]。只有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够真正提高思考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养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专业精神。

(四)提高教育见习、实习的成效。

任何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实践的锤炼。职前教育的实践主要集中于教育见习、实习环节。为了提高教育见习、实习的成效,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首先要增加见习、实习的时间。从国外的师范教育情况可看出,他们的实习时间远远比我们的长。其次,教育见习、实习的安排方式应该多样,可以把教育见习、实习的时间分割为若干部分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中。在一年级上学期就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幼儿园见习,让他们了解幼儿教师的专业要求,提高他们专业学习的目的性和积极性。二、三年级,可以结合课程的开设进程(比如教学法的课程、游戏、一日生活、环境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安排学生针对性地见习。到大四可以让学生深入幼儿园进行顶岗实习。再次,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应加强见习、实习的规范管理和科学指导,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见习、实习目的,并及时与学生交流见习、实习的收获与困惑,针对学生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对学生的见习、实习进行全面的考核,既要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要考核他们的学习态度和职业精神,从而提升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专业精神。最后,需要强调的是随着政府对学前教育事业投入的增大,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近几年都有扩招趋势,在追求招生数量的同时,千万不能放松对幼儿教师师资培养质量的要求。尽管研究型、专家型的高素质幼儿教师的成长是一个职前职后一体化的过程,但作为职前教育的高师本科学前教育应当尽自己的最大所能为其后期的成长和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2]冯晓霞.幼儿园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4:255.

第2篇:儿科实习目的范文

摘 要: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强调学习情境以及互动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且过程中注重交流合作等。本文分析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特点以及目前在科学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科学知识和技能等同于科学本质;投放的材料脱离幼儿的经验水平;忽视了幼儿的主体地位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提出相应的策略:分析学前儿童的已有经验;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重视协作与交流;帮助儿童完成意义建构,以期为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可兹借鉴的思路,进一步提高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1.引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主张应为学生创造真实的或类似真实的情境,且在情境体验过程中注重交流合作,从而有效超越个体已有的认识。它不同于传统的客观主义学习理论,在其指导下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展示出了更加广阔的前景。“1996年美国出版的《科学教育中的建构主义实践》――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全国科学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就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其指导思想的。”[1]因此,作为整个科学教育体系奠基阶段的学前阶段科学教育必须受到重视。然而,目前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教学活动出现一系列问题,为此,笔者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相关策略,以期为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可兹借鉴的思路。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教师引发、支持和引导学前儿童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主动探究,以帮助他们形成科学情感和态度,掌握科学方法,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科学经验的活动。[2]其对于身心发展远未成熟的学前儿童来说是一种科学启蒙教育,使学前儿童萌发科学情感,养成科学态度,掌握一些初步的科学方法,积累科学经验,为学前儿童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据笔者了解到,目前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领域出现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2.1将科学知识和技能等同于科学本质

由于教师长期将科学本质局限地理解为科学知识和技能,忽视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维方式等科学本质中所包含的更为重要的要素,这样就造成幼儿园科学教育一直把知识的掌握放在教育目标的首位,它所追求的价值就是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3]导致很多幼儿园在实施科学教育时出现了明显的“小学化”倾向,使幼儿早早地便受到应试教育的浸染,背离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只会严重阻碍儿童的身心发展。

2.2投放的材料不当、脱离了幼儿的经验水平

学前儿童对科学的认识是通过与丰富材料相互作用的结果,当然这儿的材料必须是教师精心准备组织的,要符合幼儿的经验水平。一旦教师投放的材料没有经过精心组织,幼儿在科学探究中就很难发现材料之间的关系进而很难获得相应的科学知识和技能、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等科学本质中更为重要的要素,致使学前儿童丧失了对科学本质的准确把握。

2.3教师的主体性代替幼儿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4]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在科学活动中则要处于“权威”的地位,由教师来决定活动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材料的提供与使用等。幼儿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以致于无法真正的与材料进行对话,从而无法获得对科学本质的完善理解。而且在活动中教师的总结往往代替了幼儿间的交流,这样不利于幼儿对科学本质的认识。

3.基于建构主义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策略

3.1分析学前儿童的已有经验

建构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强调儿童已有的观念,引导他们理解教师或教材所呈现的信息。在科学教育中,教师首先应分析儿童可能具备的相关经验,注重引导儿童运用已有经验建构新概念。对于幼儿已形成的与事实不符的“错误概念”,教师要让儿童亲自探究,引发其认知冲突,促进其审视、反思并逐步修正自己的经验和认识,建构更为科学的新解释、新概念。

3.2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良好的学习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儿童对所学内容进行意义建构。科学教育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儿童已有认识,创设有利于他们意义建构的真实的问题情境,造成儿童新旧知识间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儿童积极思维。

3.3重视协作与交流

建构主义重视意义的社会建构,认为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科学是一种协作性活动,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创造解释和交流的机会是幼儿深化科学认识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师与儿童、儿童与儿童之间的协作、交流,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可以为学习群体所共享,并促进每个学习者的认识在不同层面得到提高。

3.4帮助儿童完成意义建构[5]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儿童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整个教学过程都应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展开。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儿童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儿童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教师充当支持者和促进者,让儿童通过自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需要的探究能力,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并进而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正如布鲁纳所说:教育的目的在于“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而自动的思想家,这样的学生在他们正式学校教育结束后,将会独立地向前迈进”。

综上所述,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重点应放在鼓励儿童自主探索,而非获得既定的科学知识;认知发展是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的结果,要使儿童认知得到发展,教师必须了解和诊断儿童已有经验;教师角色应从领导者转变为引导者,运用发现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活动教学法等帮助儿童获得学习意义和发展理解能力;学习环境的设计重视开放性,教师要为儿童提供真实生活情景的学习活动,重视协作与交流,使他们试验、探究、扩展并修正自己的学习理论。(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杨晓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幼儿园课程设计[J].山东教育科研,2002(2).

[2] 刘占兰.幼儿科学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李槐青.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0(7).

第3篇:儿科实习目的范文

关键词:中外儿科人才;培养;比较研究;

为了学习发达国家儿科医学人才培养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扬长避短,更好地探索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科医学人才培养制度,本文就中外儿科医学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和途径进行初步的比较和分析研究,并就上海地区儿科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看法。

一、我国儿科医学教育和西方医学教育的对比研究

我国儿科医学专科人才的培养方式和途径与西方、日本等国家有所不同,基本上是学习50年代以来前苏联培养儿科医学人才的模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西方儿科专科教育的异同点进行简要的对照。

1.培养途径的比较。

我国医学院校自50年代中期设立儿科医学专业后,就在大学本科教育时期实行高度儿科专业化的教育和人才的培养,学生的来源是志愿报考儿科医学专业并经高考录取的高中毕业生。儿科医学专业学制经历了从五年六年五年的变化过程,目前儿科医学专业本科的学制为五年,毕业后授予学士学位。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高等医学院校只设临床医学专业,其实行的是医预科教育(获学士学位)以授予医学博士为目标的医学教育的学制。儿科等专科医师培养是通过住院医师培训来完成的,普儿科专业的住院医师培训的年限一般是3年。由于医学生接受过医前教育,其基础知识扎实、学习能力较强,对医学阶段的学习是有利的,对毕业后的发展和专业深造也是有利的。

2.培养过程的比较。

我国儿科医学专业本科通常分为3个阶段,原则上是采用“前期课程趋同,后期课程分化”的形式培养儿科专业人才。第一阶段为基础医学学习阶段,时间为二年半,主要学习医学基础知识,其课程设置、教学时数均与临床医学专业相同。第二阶段为临床学习阶段,时间为一年半,主要学习医学桥梁课程和临床课程及见习。在这一阶段中,除学习临床医学专业开设的课程外,还要学习儿科医学专业课程。第三阶段为毕业实习阶段,时间为一年,主要进行临床各科的毕业实习,儿科专业实习约占总实习时间的一半。西方医学院校只设临床医学专业,学制为四年,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二阶段共2年在医学院中进行,主要学习医学前期课程,而第三、四阶段通常在医院各科进行必修临床课的见习和临床选修课(专科选修),儿科学只是作为一门课程在此阶段学习,其实习是在毕业后教育的第一年内进行。

3.培养目标的比较。

我国医科毕业生大多离校后直接进入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因此,为适应这一目标,把专业划分较小以便使学生在某一专业领域内掌握较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儿科医学专业也是以此为背景进行运作的。而在西方,医科只是作为基础水平的医学教育,是以培养学生为毕业后接受专科培训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为主要目的,因此专业面较宽,适应性较强,为毕业生在毕业后数年内进行专科培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毕业后教育的制度化又使得医科阶段的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4.教学方式的比较。

在我国,医学教育基本上以大班课堂讲授为主要形式,课程安排也以学年、学期为单位,主要课程一般长达100学时以上,有的甚至达200多学时。与这种教学活动大型化、课程安排长程化和教学形式单一化的旧的传统医学教学模式相比,美国等发达国家医学院校在教学中采用的方式就较为灵活、科学、有效和个性化。在教学活动中更多地采用小组或个别指导的方式,通过自学或讨论来进行微型教学,将一些大型课程分解为中、小型课程,并将长学期改为短学期,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安排,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效率。教学形式上也更多地采用讨论会、小组学习、自导学习和实践教学等多样化形式,使学生在学力上有较大提高。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固然与美国医学院校学生人数较少、教学力量较强分不开,但这种通过教学形式和方法的改革来提高教学效率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通过以上对照可以看到,中西方医学教育都是以培养医学专门人才为目的,但在培养途径、过程、目标乃至教学方式、方法方面各有其特点和差异。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始终是以我国的历史文化和国情为背景,努力适应国家卫生人力发展计划。建国50年来医药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但随着卫生人才供需矛盾的逐渐缓解,我国医学教育应向更高层次发展,在这一方面,西方医学教育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目前,美国等国家医学院为适应更高起点的医疗卫生发展对人力的需要,正在进行以提高人才质量为目标的改革。例如进一步改善医前教育,加强教学内容中增进健康和疾病预防的训练;改革教学方法,进一步削减学时,给学生更多的自学时间;改进评价方法,广泛促进学生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改革措施都是我们在医学教育改革中值得借鉴的。

二、对上海地区儿科医学教育发展的思考

从50年代中期以来,全国已有20多所高等医学院校设有儿科医学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儿科专业人才,为保护我国儿童身心健康作出了巨大的努力。这是一种较为经济、快捷的培养儿科医学专业人才的方式和途径,是与我国50年代以来人口高速增长对儿科医学人才的大量需求相适应的。40多年来,儿科医学事业的迅速发展和儿科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也说明了这样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培养模式是合理和成功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度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保健的要求将越来越高,这样培养专科医学人才的模式和途径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儿科医学发展的需要,应当进行改革。

上海地区1997年儿童人口的绝对数仍有230万之多,仅参加儿童医疗保险的人数就达200万。而同年上海地区从事儿童医疗保健的各级医师仅2330多人,仅占全市儿童人数的1‰左右,与西方发达国家按人口每300多人到400多人有1名医生的比例相差甚远。因此,儿童医疗保健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对儿科医学专业人才在一定时期内还将有一定数量上的要求。1995~1997年儿科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需求情况也说明了这一点。但也应看到,目前上海地区的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在逐步下降,以1997年为例,仅为-2.41‰,年人口出生总数只有6.42万人。如果我们将1~12周岁的儿童作为儿科医疗保健的适龄范围,每年人口出生绝对数以6.5万人不变的话,那么从现在起到2009年止,那时的儿科适龄儿童就仅为80多万,为1997年儿童人口的35%左右。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到21世纪初,上海地区儿童人口的量变将引起儿科专业队伍的质变,对儿科医师的医学需求将逐年减少,而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又对儿科医疗保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承担儿科医学专业教育的高等医学院校,从现在起就应着眼于未来,思考相应的对策。

1.我校为适应各医疗保健单位儿科医务工作者正常的交替之需,从1999年起,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儿科方向),逐渐减少面向上海地区的招生人数,并应在培养质量上予以加强。为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战略和适应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在儿科医学专业培养中应加强社区医学和预防医学的教学;应加强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进行教学活动小型化、教学形式多样化的研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减少大班讲授,更多地采用小班、小组指导式学习,在方法上可尝试开展讨论会、自导学习等形式进行学习;还应加强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学习知识的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也应对儿科专业学生实行前期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教学内容趋同,后期逐步向儿科专业方向分化,以使儿科专业学生打好较为扎实的基础,拓宽知识面,加强就业的适应性。

2.应提高儿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学历层次,改善人才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儿科医学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本市各大综合性医院儿科、儿童专科医院和保健机构对儿科人才培养的需求呈现了数量逐渐下降,而对人才学历层次、素质要求则逐渐提高的态势,我校培养的七年制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供不应求。这说明各用人单位在儿科医务人员数量趋于饱和的情况下,更注重人才的学历层次、思想品德、能力素质、知识结构等综合性的人才质量指标。这给我们高等医学院校一个重要的反馈信息,要求我们应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不仅要调整培养目标,采取七年制教育、研究生教育等不同途径,培养更多的高学历层次的儿科专业人才,还要在培养过程中注意人才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第4篇:儿科实习目的范文

关健词:幼儿科学教育 认知结构 目标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1-0142-02

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学习一"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来重新组织。反映了教育内容从重视知识到重视态度能力的形成、从重静态的知识到重视动态的活动、从重表征性知识到重视行动性知识、从重视"掌握"知识到重视"建构"知识的变化。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在幼儿园环境中进行的,旨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其目标的重点是以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为主,同时注重幼儿的主动参与和主动探究的精神,培养幼儿一些基本的科学探索的方法。

一、现代幼儿科学教育的内涵

幼儿科学教育的概念是在国家《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布前后出现,国内的教育工作者对幼儿科学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但是目前已有研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认为幼儿科学教育是对常识方面的调整、补充,追求科学教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忽视学习方法和技能的培养;教师操纵着幼儿的操作,忽视幼儿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培养;重视正规科学教育活动,忽视非正规教育活动和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使得我们认识到幼儿科学教育不应该等同于以往的常识教育,也不应该只是加上一些新的内容和动手操作的常识教育。我们认为幼儿科学教育应该成为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经历探究和发现过程,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的过程,使幼儿获得乐学、会学这种有利于幼儿终身发展的长远教育价值。

现代的幼儿科学教育摈弃了过去科学主义的价值取向,不再将知识经验的积累放在首位,不再将幼儿禁锢于教室和幼儿园,它从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来重新审视科学教育,将幼儿科学教育作为个体持续发展过程的基础与开始,成为贯穿其一生的学习乐章和序曲。因此,作为幼儿终身的发展和学习奠定基础的科学教育的目标不再是单纯考察幼儿记忆了哪些科学事实和愿望,而是致力于培养幼儿具有初步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培养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好奇感和探究能力。

由此目标出发的幼儿科学教育是指:教师利用周围的物质世界及给幼儿提供的材料,通过幼儿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和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它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过程;它是支持幼儿亲身经历探究过程、体验科学精神和探索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它是使幼儿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感性认识和经验的过程。因此,新《纲要》是分别在保持孩子的好奇心、提高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感受奇妙的数量关系和关爱环境等五个层次上提出具体的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的。换言之,幼儿科学教育旨在通过幼儿的探究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保护和维护幼儿天生的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发现并培养幼儿的科学潜能,以期使幼儿从心底萌发对大自然、对科学、对人生的爱。

基于这样的内涵,幼儿科学教育有以下的特点:教育内容生活化、教育过程体验化、教育方法探究化、教育结果经验化。生活化的教育内容要求科学教育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贴近幼儿生活,以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教育过程体验化要求幼儿通过亲自操作与探究获得对科学的体验;教育方法探究化强调探究的实现,而不是现有科学知识的灌输;教育结果经验化强调幼儿在科学教育中获得对科学知识的经验化认识,尤其是科学精神乃至科学素养的养成。

二、幼儿科学方法和幼儿科学教育的组织方式

1.幼儿科学方法

为了使幼儿在当今和未来的社会中能够很好的生存,就必须使他们掌握学习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因此"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根据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要培养幼儿观察、分类、测量、思考、表达和交流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注重幼儿自发的个别探究和小组探究。长期以来,上课或教师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是幼儿科学教育的主要渠道,这种做法不符和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而幼儿自发的个别活动和小组活动是幼儿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幼儿自发性的个别活动随时都可能发生,在幼儿园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为他们创设条件。例如,设置活动区和活动角,在这里,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在独立的探索中,主动感知和思考,建立自己的表象和概念。在小组探究活动中,教师应该保证幼儿与环境、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幼儿在与同伴教师相互作用中获取经验,幼儿相互交流各自的感受、想法,提高了探索的有意性,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二,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应该灵活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和疑问时刻都在发生,因此,幼儿科学教育更多是在一日生活中随时进行,更多的是随机教育。在进餐和饮水时,在自选活动时候,在盟洗和户外活动都可以进行。

2.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幼儿教育评价

根据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学前教育的课程包括语言、艺术、社会、科学、身体五大领域。科学部分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l)有好奇心,能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情;2)喜欢观察,乐于动手动脑、发现和解决问题;3)理解生活中简单数学关系,能用简单的分类、比较、推理等探索事物;4)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适应的方式表达各自的发现,并相互交流;5)喜爱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

幼儿科学教育的评价应该关注幼儿的学与教师的教两个方面。对幼儿的评价注重态度和能力,以及幼儿获得的科学精神、科学探究能力,以促进幼儿发展为目的;对教师的评价应该注重教师在幼儿学习动机、提供有结构材料以及引导幼儿探究和发现来学习等方面。课程评价的形式主要有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幼儿园日常教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育目标,通过正规性科学活动、非正规性科学活动、偶发性科学活动,每一个幼儿进行观察记录,并及时的分析和评价。另外,在学期末教师根据日常观察、主观评价和纲要基本要求进行测试性评价,对每一个幼儿进行个体评价。

三、幼儿科学教育的实施措施

1.在观念上,教师要实现三个转变。转变科学教育关注的重点。在幼儿科学教育关注的重点上,要认识到,科学教育的重点不是幼儿对客观科学知识的记忆和科学技能的获得,对于处于特殊年龄阶段的幼儿来说,重要的不是他们记住了多少科学的知识,而是正确的科学态度的获得,是探究科学的兴趣,是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的养成。转变对幼儿学习方式的认识。在幼儿学习方式的认识上,应该看到,幼儿的学习更多的是在形象思维的支配下进行的。因此,如果把适合于成人的识记方法看作幼儿的学习方法,那无异于是扼杀幼儿的探究愿望和兴趣。只有让幼儿在亲自探究中学习科学,在亲自动手中学习科学,体验科学,才利于保护幼儿浓厚的好奇心并激发更大的探究热忱。转变对幼儿科学教育价值的认识。对幼儿科学教育的价值的认识的转变,是建立在对幼儿科学的实质的认识上的。幼儿的科学和成人的科学不同,前者带有更多的感性色彩,而后者则负载着浓厚的理性光辉。两种科学本质的不同导致了幼儿科学教育的价值不在于显性的外在的结果获得,而在于隐性的内在的精神养成。这种科学精神的养成,包括科学态度的获得,是影响人的一生的内在动力。在这种价值观上建立的幼儿科学教育,将致力于幼儿长远利益的考虑,而较少涉及功利因素的纠缠。可以看到,这三个转变其实就解决了同时也改变了对幼儿科学教育目标定位的问题。可见,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关键。

2.建立多元、动态的评估体系。在评估中要坚持多元主体的参与。多元主体是指不仅教师和幼儿园管理人员,而且幼儿及其家长也是幼儿科学教育的评价者。而动态的、真实情景性的评价,则是指评价关注的不是静止的一个或某几个点(目标),而是关注幼儿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幼儿学习变化和成长的历程,是持续的过程。动态的评价体系要求在真实的情景下而不是人为的情景下进行评价。也就是说,要在幼儿真实的生活、学习经验和情景中对幼儿科学教育进行评价。要防止把评价作为设计活动的一种解释。动态的、真实情景下的科学教育评价就避免了把单纯的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的获得作为评价的单一内容,而同时把幼儿学习兴趣、情感体验、沟通能力、个性特点、学习方式以及发展优势等等都纳进了评价的内容里,这就兼顾了幼儿在其他领域的发展,这样的评价还避免了仅仅关注幼儿目前的发展情况,对过去的分析以及对未来的预期也成了评价的必要参考和内容。

参考文献

第5篇:儿科实习目的范文

【关键词】中医儿科学;教学;临床实训;临床技能

儿科临床技能教学实训部分主要由校内临床实训和院内临床实习组成,两者相辅相成。临床实训是深化理论课程的重要手段,是培养高等应用性人才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过渡的一个重要临床教学阶段,也是中医院校临床中较西医院校少有的技能操作的一个补充。目前由于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与有限的教学时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1]。注重在校期间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对学生适应临床工作和就业至关重要。但是,目前校内临床实训渐被弱化,其影响因素很多,结合现状,笔者对儿科临床技能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1当前儿科临床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对技能实训的认识不够,积极性不高

在中医院校,学生更注重院内的临床实习,可以直接面对患儿,进行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论治,这些中医技能的训练主要还是在院内的实习中体现,但是模拟诊疗和西医技能操作都非常适合在实训室内进行。但学生对实训室认识不够或者没有太大积极性,认为实训室内的项目离自己太遥远,在以后的工作中涉及不到。实际上,实训室内的技能操作不仅可以做为临床前的基础,而且还是临床实习中的补充,因为医院内有些技能操作学生在实习中根本接触不到,比如儿童气管插管、小儿腰椎穿刺等,这些技能训练都可以在实训室内进行。有些学生学习儿科学后,认为儿科工作是高风险的卫生行业,而且就业状况也不容乐观,所以这些学生对儿科医生的工作失去兴趣和信心,准备毕业后改行,不再从事儿科行业。

1.2儿科临床实训教学中教师积极性不高

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可观的经济收入。教学医院承担着医、教、研的任务,对于一个医院来讲,医疗是最主要的任务和最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活动。因此一般医院在医疗这块会投入较大的资金,而教学往往被忽视[2]。即使不被忽视,也不会被重视。医疗任务的完成直接关系着医生的经济收入,教学任务所起的作用不是很大,因此医生对临床实训教学的积极性都不很高。教师授课重视中医技能忽视西医技能。中医院校更注重中医方面的技能训练,这些技能主要在医院内实习,而儿童气管插管、小儿腰椎穿刺等西医技能临床很少涉及,于是教师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理论课和院内实习上,对临床实训教学的专注力越来越低。大部分教师认为实训课对学生的学习没有实质性的影响,起不到实际作用。模型老化受损。有些老师开始时对实训项目还充满好奇和希望,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训练习,授课模型逐渐损耗,使用渐趋不便,操作愈加困难,教师的心理负担加大,积极性受到很大挫伤。

1.3授课学时不足

(1)理论学时不足。教师授课过程中,理论内容太多,规定的理论学时内无法完成,占据了实验学时,这样原定的实验学时减少,甚至被取消代替。

(2)实训学时不足。当前实训学时仅2学时,包括儿童气管插管和小儿腰椎穿刺,短短的2学时80min内进行两个项目,学生观察完教师的现场操作演示后,便没有足够的时间亲自去操作训练,也只能是看看而已,这样匆匆忙忙上完课,学生没能够得到充分的动手训练,实训课也就失去了实训的意义。

1.4教学资源不足

模型种类和数量太少。现有的模型仅4种,包括儿童气管插管、小儿腰椎穿刺、儿童心肺复苏和儿童急救模型;每种模型仅有1套,教师讲授和学生操作训练不能并行进行,极大浪费时间,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

2加强儿科临床实训教学的若干措施

2.1实训教学,寓教于乐

儿科俗称“哑科”,所直接问诊的大多数对象均是患者家长,得到的信息往往均是片面的,不可靠的,而且很多患儿查体不配合,使临床诊断治疗又是难上加难[3]。学生直接面对这种情况时,心理压力过大,必定很难承受,所以临床前先进行实训教学,不仅丰富了学生枯燥呆板的理论学习生活,而且减轻了学生面对真实患儿的压力,还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和积极性。所以教师应该在理论教学期间相应的向学生介绍临床技能实训的项目,这样学生对实训课便有了基本的了解和向往。当学生真正接触到实训室、实训模型和实验仪器时,好奇和快乐的学习过程会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更加深刻,而且还奠定了院内实习基础。

2.2建立实训组织体系

医院内建立儿科临床技能实训中心,专门负责组织规划在临床技能中心进行的各种儿科实训项目,校内临床技能中心配合实验准备或者参与辅助授课。双方积极沟通,密切合作,共同为培养全新的中医院校医学生服务。

2.3完善儿科技能实训室

临床技能中心目前已经建立了一个儿科的技能实训室,包括儿童气管插管、小儿腰椎穿刺、儿童心肺复苏和儿童急救模型,但是对于临床上较少能实践的骨穿、胸穿、切开、缝合等一些儿科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操作,本实训室并没有相应的模型,尽管是中医院校,也应该引进这些模型,完善实训室的建设,让学生在技能实训室接触并训练,促进学生临床技能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4加大实训教学投入

购买新模型设备,增加数量。引进儿童模拟人,模拟人技术可以仿真模拟各种解剖、生理功能,且具有真实患儿不具备的操作可重复性,可供医学生反复练习,能够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还可购买多功能儿童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腰椎穿刺,胸腔穿刺,骨髓穿刺等多种穿刺训练。将模型数量扩至6套,30名学生分成6组,平均5人一套设备,数量增加了,学生实际操作训练的机会也随之增加。世界医学教育学会曾建议,大量减少说教式教学时数,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应该在医学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4]。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减少理论教学学时同时增加实训教学学时,并且增加实训项目内容。校内实训项目开发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核心内涵[5],在现有模型设备和理论课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具体的时间和课程分配,增加实训学时及项目内容。

2.5改进实训教学方法

与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信息单向传递的教学方式相比,“互动教学”受到医学教育领域的关注,并呼唤人们不断思考和探索,同时可以促使学生逐步摒弃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所形成的那种僵化的、机械的学习方式,又可以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能力[6-8]。教师要以基于能力教育为指导思想,构建全新的实训教学模式,既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又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9]。实训时不是单纯操作练习,而是设计病例综合练习临床技能,需要学生思考操作的可行性、合理性及规范性,培养临床思维能力[10]。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而针对不同的模型设备由学生自己设计病例,自己制定实训所需材料,全班同学讨论其可行性,这样不仅增加了实训课程的趣味性,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讨论

本研究总结了中医院校儿科临床技能实训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包括学生对临床技能实训课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积极性、授课学时、教学资源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归纳了加强儿科临床技能实训教学的若干措施,包括实训教学乐趣、实训教学过程、实训教学场地、实训组织体系、教学资金投入、实训教学项目、实训教学时数、实训教学方法等各方面。希望本研究能够引起中医院校广大教育教学阶层人士的重视和关注,加强并改进中医院校儿科临床技能实训教学。临床技能实训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医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能够提高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为国家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儿科中医人才,从而更好的保护全国儿童的健康,造福祖国,造福未来。

参考文献

[1]马君蓉,余勇,王珍.中医儿科学的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09,1(5):401-403.

[2]钱丽萍,朱红,冯星.加强儿科临床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医学教育初探,2008,7(9):967-968.

[3]蒋锴,孙丽平.关于中医儿科本科学生毕业实习的几点建议[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4,6(1):78-79.

[4]江俊康,翁诗君.互动式课堂教学尝试[J].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4,18(5):597-598.

[5]季芙红,索生红,朱青芝,等.浅谈儿科临床技能实训校本教材的开发[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7):972-973.

[6]吴瑞霞.对课堂互动教学模式运作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20(4):33-36.

[7]姚献花.浅谈中医儿科学教学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1,3(1):91-92.

[8]朱颖.关于课堂互动教学的理论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09,22(9):21-22.

[9]马洁.提高儿科护理实训教学质量的探讨[J].中华护理教育,2011,8(1):15-17.

第6篇:儿科实习目的范文

陈鹤琴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展了幼稚园课程中国化、科学化实践,主张课程要以自然、社会为中心,采用“整个教学法”,“因为儿童的生活是整个的,教材也必定要整个的……不能四分五裂”。〔1〕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南京师范大学赵寄石为代表的幼教专家开始了综合课程的探索。21世纪以来,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相继颁布,领域课程及其整合成为重要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思路。 

健康教育与科学教育课程整合具有理论和实践可行性,其整合的基础在于,健康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纲要》也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2〕儿童需要的不是学科科学,而是生活科学(王春燕,2009)。杜威也早已指出,“课程整合的唯一路径是生活化”。〔3〕 

二、整合的可能存在方式 

(一)目标耦合 

耦合是物理学名词,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健康教育与科学教育目标耦合,是指以单一的健康领域教育目标为生发点,在与科学领域教育目标渗透整合过程中生长出来的促进幼儿健康行为养成、激发幼儿科学探究兴趣、具有实践操作性的目标或目标群。耦合与整合只有一字之差,但更形象地体现了健康教育与科学教育领域相互作用乃至有机整合的过程。 

以健康活动“长长的海带”①为例,如不考虑两个领域目标的耦合,一般会将目标表述为:知道海带是有营养的食物、对身体有好处,养成愿意吃海带的习惯。如考虑两个领域目标的耦合,其目标可以表述为:a.知道海带是一种海产品,含有丰富的营养;b.能主动查阅关于海带的资料,获取新经验;c.尝试制作海带食品,愿意与大家共享。目标b、c不同程度地体现了《纲要》《指南》有关科学教育的精神,即“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查阅关于海带的资料,是幼儿用多种途径探究生活中的事物的过程,制作海带食品则是幼儿“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通过科学探究,幼儿可以丰富对海带的认识,知道海带对于身体生长是“有好处的”,从而养成“愿意(喜欢)吃海带”的健康行为。相较于苦口婆心地劝说幼儿吃海带,这种引导方式的促进效果更佳。 

(二)内容整合 

1.创设支持多领域经验获得的活动环境 

幼儿的学习是其在与教育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学习是作为学习者的幼儿“与引起他的反应的环境的相互作用”,学习的发生取决于学习者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4〕这个环境要能提供给幼儿丰富的刺激,要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要创设丰富的环境,提供合适的材料。这些材料不只是供幼儿感知、观察或角色扮演所用,更应是幼儿可实际操作探索的实物。 

以健康活动“春游装备大集结”为例。教师和幼儿商议去春游应该带哪些物品,讨论后发现,要带的物品种类很多,包括梨子、苹果、面包、水、饮料、毛巾、太阳镜、运动鞋、野餐布、风筝、玩具汽车,等等,有些物品不宜直接和另一类物品放在一起。幼儿讨论后提出,应该对物品进行分类。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和同伴互相帮助,搞清楚了分类的依据,并将物品分门别类地收纳进了旅行袋。这样的活动,既让幼儿了解了外出旅游要注意的饮食健康、服饰穿着、身体保护方面的知识,又让幼儿初步学会了分类,感受了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既克服了“重健康知识学习,轻健康行为养成”的弊端,也让幼儿的科学学习回归了生活。 

2.整合关键经验,促进幼儿知行统一 

健康教育与科学教育领域之间有诸多关键经验的交集点。例如,在身体生长方面,健康教育重在通过引导幼儿探索人体奥秘,培养其保护身体、爱惜生命的健康意识和行为;科学教育重在引导幼儿了解人作为生命体的特征,以及与动植物等其他生命体的异同等。又如,在饮食营养方面,健康教育重在引导幼儿了解营养知识,知道营养均衡的重要性,使其乐于吃各种有营养的食物;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探究食物是从哪里来的、有何特征之类的兴趣,使其乐于探索。可以发现,健康教育更强调让幼儿知道怎么做,科学教育更强调让幼儿知道是什么、怎么样。虽然着眼点不一样,但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幼儿如能知行统一,其保持健康行为的动机会更强烈,持续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亦会更浓厚。 

然而,笔者观察发现,当前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中依然存在大量“说教”现象。应该说,能认识到健康教育中的“说教”已是一种进步,很多教师仍视科学教育中的“说教”为理所当然。健康教育与科学教育领域内容的整合,提供给了幼儿在做中学、在活动中探索的机会,有利于促进幼儿知行统一,使其通过探索获得经验并将之运用于生活,而不是只做一个只说不做的“知者”。 

以健康活动“神奇的大口袋”为例,教师扮演大口袋妈妈——胃,幼儿扮演食物宝宝,以各种动作从食道进入胃,胃因“吃”了过多过杂的食物,发出了“哎哟,疼死我了”的声音,让幼儿意识到这样吃饭不健康,胃会难受。之后,教师引导幼儿了解食物消化的原理,并按早中晚三餐将幼儿分成三组食物宝宝,让幼儿继续演绎有关健康饮食的情节。这个活动巧妙地帮助幼儿领悟到了饮食搭配的重要性,它同时也成了一个让幼儿学习分类排序的科学活动。从健康教育角度看,知行统一对幼儿健康行为养成有直接助益;从科学教育角度看,知行统一是幼儿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在“神奇的大口袋”活动中,幼儿通过为三餐分类,感知了关于分类排序的经验,这样的经验也容易被迁移到之后的其他活动中。 (三)实施整合 

1.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健康教育主要包括日常行为、饮食营养、身体生长、安全教育、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六大类内容。低效或无效的健康教育往往是通过呵斥、劝说、灌输、代劳等方式,让幼儿做出被动反应——记住知识或是记住如何做。力戒此类做法,让幼儿自己探究、主动做、愿意做,是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同时也是科学教育的应有之义。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从源头上寻找活水——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 一专业教学论文,欢迎光临dYLW.neT]

仍以健康活动“神奇的大口袋”为例。要让幼儿认识胃、大肠等内脏器官是有一定困难的,因为在这方面他们难以有直接相关的经验。于是教师用一大一小两只凳子摆出了上细下粗的类似“胃”的形状,凳子后面接上类似“肠道”的弯曲的塑料管。幼儿对这个“胃”非常感兴趣,以旋转、蜷缩、趴伏等动作模仿食物从食道进入胃得到初步消化,再经肠道消化最终排出体外的过程,幼儿在整个活动中都饶有兴趣且很专注。 

健康行为的养成是一个反复、长期的过程,激发幼儿探索自己及周围世界的兴趣,将自己的行为与相关的意义联结起来,有助于幼儿在生活中养成健康行为。这也是科学教育之于幼儿的价值。正如《纲要》《指南》指出的那样,“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2.通过实验情境加深幼儿体验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要注意引导幼儿真实体验,以促使幼儿对健康行为产生情感认同。不能使幼儿产生情感认同的健康教育,有效性会大打折扣。 

以健康活动“想喝水就去喝”为例,针对幼儿不爱喝白开水的情况,教师和幼儿做了一项小实验。在植物角选两盆相同品种的花,一盆隔天适量浇水,另一盆不浇水,两周后,幼儿发现不浇水的那盆花已经接近枯萎,而浇水的那盆生机勃勃。借由这个实验,幼儿真切体会到了水对维持机体生命的重要性,愿意去喝水了。这个小实验也让幼儿对植物生长产生了兴趣,开展了进一步的科学探究活动。 

三、整合对幼儿的发展价值 

(一)材料支持下经验的不断拓展 

幼儿是通过感知觉来学习的。面对丰富材料的刺激,幼儿要调动各种感官通道,把外界刺激传入大脑,使大脑神经元突触与这些刺激建立连接,从而促进大脑皮层功能的复杂化。“环境越丰富,神经元之间联结的数量越多,儿童学习的速度就越快”。〔5〕健康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材料能给幼儿以各种感官的刺激,从而成为其“学习资源”。例如,在健康教育活动“蔬菜王国”中,教师为幼儿准备了许多常见的蔬菜,如,胡萝卜、西红柿、大白菜、辣椒、土豆、冬瓜,等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获得了直接感性经验,这是幼儿进一步探究、体验、发现科学不可或缺的基础。 

(二)真实情境中探究兴趣的激发 

健康教育活动通常是结合真实自然的情境来实施的,幼儿对这样的情境有经验准备,容易理解。让了解情境中这些似曾相识的常见事物的过程变得更有趣的一条途径是,与科学探究活动或小实验结合起来。例如“神奇的大口袋”“想喝水就去喝”活动,都是采用这样的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杜威在《教育中的浪费》中说,“探究精神不是仅仅通过探究的态度就可以形成的”,要借助一定的情境,才能激发幼儿的探究欲。 

(三)亲身体验后学习品质的提升 

学习品质是指“儿童学习的倾向、态度、习惯、风格等,主要包括好奇心与兴趣、主动性、坚持与注意、创造与发明、反思与解释”(鄢超云,2009)。学习品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健康教育本身就蕴含了有关学习品质的内容,通过与科学教育整合,可以让幼儿在“做”的过程中反思、体验、发现,从而提升自身的学习品质。例如,在“一拳一尺一寸”活动中,教师不是通过说教叮嘱幼儿在阅读书写时保持正确的姿势,而是引导幼儿用身边的材料做“一拳一尺一寸”的标尺(如,在铅笔一端贴长为一寸的彩纸、用纸板做长为一尺的标记)。通过制作、比较,幼儿感受了长度及长度单位,也有了保持正确阅读书写姿势的可参照的标准。 

总之,健康教育与科学教育领域课程的整合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拓宽两者的外延与内涵,有利于提高人们对于幼儿健康教育和科学教育认识的全面性。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健康教育不只局限于关注幼儿的“吃喝拉撒睡”,还对幼儿的认知兴趣、探究需要等有重要价值;科学教育的首要目标是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引导幼儿对周围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科学技术的关注。另一方面,整合有利于贯彻“课程回归生活”的理念,减少和避免健康教育中说教、形式单一等的缺憾,有利于弥补科学教育重认知轻探究的不足。 

当然,仅靠健康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整合是不够的,各个领域都应该有机整合。事实上,很多幼儿园已在进行各种探索。需要明确的是,无论是领域课程、综合课程或是其他课程,都应从幼儿发展的整体性角度去考虑。课程整合应是有机的,而不是牵强的,否则,并不利于幼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陈鹤琴教育文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12.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4. 

〔3〕DEWEY.The school and society and the child and the curriculum〔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0:72. 

第7篇:儿科实习目的范文

关键词: 科学素养 自主学习 学习兴趣

一、问题的提出

1.刚入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从事幼儿园工作的一线教师,主要来自于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四种类型培养模式,包括初中三年中专、初中五年大专、高中三年大专,高中四年本科。这些学生入学时就存在自然基础知识薄弱的问题,见下表。

2.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有学前教学专业的学校普遍意识到这个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开设了一些和自然科学知识有关的课程,比如《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自然科学基础概论》。但是绝大多数学生在这些课程的课堂上都不听,有的呼呼大睡,有的玩手机,有的做其他的作业。通过走访学前教育系任课教师,担任和科学类课程相关的老师普遍幸福感低下,上课没有人听。

3.临毕业存在的问题

在第五届亚太地区传媒与科技和社会发展论坛上,中华女子学院公布的一项调查数据令人震惊:在受访的484名幼儿教师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中,具有科学素养的比例分别仅为2.3%和3.2%。

对于高中三年大专和高中四年本科学前教育系的学生来说,临毕业时,其仍然存在严重的科学知识误区。例如:不知道“纳米”是什么;认为光速比声速快;认为电子比原子小。通过私下访谈,大部分本科大四和专科大三学生对毕业后从事幼儿科学教育有胆怯感与畏惧感。本科大四学生进行毕业实习时,很少有学生主动选择科学领域教学的,通常选择其他领域的教育主题。对于基础更薄弱的初中生情况更糟。可见目前这些“准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难以承担幼儿科学教育之重任。

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1.出身原因

高中生大部分是文科生,高中时就是因为文科优于理科才会选择学文科,初中生情况更严重。在决定报考学前教育时,就是想逃避学习诸如数学、物理、化学之类“难学”的课程,甚至会错误地认为学前教育专业不用学这些课程。因此,学生进校以后对于理科课程的“有用性”存在疑问。另外,只有弹、唱、跳、画等艺术类课程内容的印象深植于学生心中,更促使他们淡化自然科学理论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2.学制原因

在西方发达国家,学前教育专业采用的是“3+2”的学制,即首先高中毕业通过三年的大学本科学习获得学士学位,然后经过严格的考试进入教育专业,进行两年的学习与教学实习,再经过严格的考试方能获得幼儿教师资格。这样学制下培养出来的幼儿教师是社会所需要的“T”型人才。“―”表明幼儿教师不仅具有社会文化基础知识,更具有物理、化学、生物 、天文、科技等方面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可见国外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提升主要是靠前三年的课程学习积累。目前我国培养模式与国外不同,学前教育专业从高中招收的大部分是文科生,进入大学后进行三年的专科或者四年的本科学习。在此学习期间,这些准幼儿教师没有时间进行自然科学方面的系统学习,因为他们的时间更多地花在教育学、学前教育学、艺术技能、各幼儿领域教学法等方面,也就是前面所说的“T”型人才“―”的专业知识的学习。

3.课程原因

自然科学类课程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来说,本来就以枯燥、难学、无用等名词出现,如果还采用过去的传统填鸭式教学,务必使学生越来越对科学课提起不了学习的内驱力。目前学校在开设这些课程时大部分还是采用这种模式,所以结果可想而知。

三、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

针对上面分析的主客观原因,最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是自主学习。什么是自主学习呢?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持续变化的行为方式。

1.有意识地自主学习科学

要使学生有意识地自主学习科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内在的、稳定的、持久的心理状态。同时科学素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学习的兴趣。对幼儿来说,科学教育是在幼儿好奇心的驱使下科学学习兴趣的启蒙教育。很难想象,一个自身缺乏科学学习兴趣的老师能激发幼儿的科学学习兴趣。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培养,需要多方力量的协调和配合。一是学生群体内部寻找管理员利用自媒体手段,在QQ群、微信群里建立各种科学兴趣活动小组,和科学有关的趣味文章及幼儿学习科学知识重要性之类的文章。二是教师群体内部寻找教坛新星把课堂教学趣味化、生动化、形象化,消除学生对科学类知识学习的传统印象。三是校方经常邀请校内外科学类专业的专家学者开设科普讲座,团委积极举办科技文化节,学前教育系进行科技竞赛等。这样通过三方努力科学兴趣的培养才能实现良性循环。

2.积极地自主学习科学

要使学生积极地自主学习科学,必须培养学生的主动科学探究能力,主动科学探究能力是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杜威认为,儿童生来具有四类兴趣或本能,即“社会本能”、“制作本能”、“探究本能”及“艺术性本能”。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探究本能的满足需要在科学领域落实和实现。幼儿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进行科学探究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所以需要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出能熟练实施探究式科学教育的幼儿教师。这是学前教育专业目前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幼儿教师必须教会幼儿面对问题时要学会问为什么,并作出自己的判断,然后力求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求证。这就要求幼儿教师教会幼儿批判性思维和探究的科学态度。科学态度和科学兴趣一起同样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需要幼儿教师具有良好的“探究素养”。科学知识懂得再多,没有探究品质和能力,幼儿教师也是不能胜任幼儿科学教育重任的。“探究素养”的培养同样需要多方的协调和配合,一是校方把生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类实验室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开放,以便学生观察、学习;二是教师增加科学学习中演示实验的数量,在各级各类实验室进行,如果有些无法实现也可运用多媒体进行;三是校方可以组织学生到化工厂、制药厂等地进行参观,同时做好科学类实训室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王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学前教育研究,2008-03-15.

[2]钟晓.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03-30.

第8篇:儿科实习目的范文

【关键词】幼儿;科学项目游戏;探究,体验

科学项目游戏是在活动室中复制一个类似真实的情境,是一种融操作性、思考性、创造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活动,应该让幼儿经历探究与发现过程,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来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只有让幼儿像科学家一样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才能使幼儿真正体验到科学的真谛。 但目前,我园的科学教学活动存在一些问题:科学教学活动流于形式,忽视了科学材料的功用,幼儿的操作和探究的机会少;只重教学结果,忽视幼儿探究的过程,对操作结果的记录缺失,幼儿获得的只是教师刻意传授的结论。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提高科学教学活动的质量,基于《科学项目课程》的先进教学理念,我们开展了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探究机会,真正体验到科学项目游戏的乐趣的教学实践。幼儿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的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形成收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因此,如何经历探究的过程,我们仔细研读纲要,就能清楚,其实是兴趣培养的教育。就幼儿阶段的科学教育而言,主要是通过科学实验让幼儿积累经验,进而能够模仿,重复,延伸。我从以下二方面谈谈体会:

一、确定探究主题,提出问题,促使幼儿进入探究的情境中

1.幼儿关注问题,进入探究的情境之中

在组织科学项目游戏时,要重视幼儿自身学习的过程,而不能以教师为中心,要让幼儿真正成为周围世界的主动探究者、学习者,充分表现出幼儿学科学的主题地位。教师首先要选择适合于幼儿发现的知识经验,这些知识经验必须能反映某一领域的关键概念,同时又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水平,能引起幼儿的探究兴趣。例如:在进行科学活动《有趣的溶解》活动中,我首先出示的是真实的材料请幼儿观察,并猜测:如果把这些材料放到水中会发生怎样的现象。为幼儿设置了这一悬念,吸引了幼儿的探究兴趣,使实验通过猜测,变成了有趣的想象。这样激发了幼儿的主动探究,动手动脑的能力,有利于幼儿主动学习积累各种经验,推测与讨论是幼儿主动建构知识的前提。

2.猜想与讨论,幼儿主动构建知识

在确定了要探究的问题后,我积极调动幼儿的原有经验,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原有经验进行充分的猜想和假设,提出自己对观察和实验的想法和做法,鼓励幼儿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推测。经过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同伴之间的讨论,得出自己或小组有依据的预测,并尽可能用不同的方式记录下来。

3.实验和观察,幼儿学习获得依据

幼儿开始分组实验操作活动,将各种材料放入装有水的容器中,并用搅拌棒进行搅拌,观察发生的现象。当幼儿发现的现象与他们的猜想结果不一致时,于是会一次又一次的想证实他们的“正确”。在活动中,幼儿通过多次操作、尝试,建构了他所理解的概念,纠正了他原有的看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通过自我调节,自己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答案。在幼儿实验和观察时,教师的指导作用要与幼儿的探究活动结合起来,教师不要干涉过多,但要给予必要的帮助。如孩子们遇到的主要问题、主要的观点、所有的发现;还要通过提问、建议等方式引导孩子们深入探究。教师要记录重要的信息,并尊重幼儿的发现,注意幼儿的独到之处。这样才能改变过去完全根据教师指令幼儿活动、教师灌输幼儿接受知识的被动局面,在探究活动中,幼儿体验着一次次发现的惊喜,具有很高的积极主动性,使幼儿充分感受科学项目游戏中经历的探究过程。

二、处理信息和数据,并把它们转换成证据

1.鼓励幼儿用各种方法对事物的记录

支持、引导幼儿学习用适宜的方法探究和解决问题,为自己的想法收集证据。随着实验和观察的进行,教师要鼓励和指导幼儿用适宜的方式记录活动的信息,记录可以帮助幼儿对实际操作结果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幼儿在做《有趣的溶解》的实验中,我们运用了符号、表格、简单的文字、照片等多种适宜的方式,记录了活动的主要过程和关键步骤。教师要指导幼儿把握好记录的时机和内容的同时,还要帮助幼儿回顾自己的探究过程,讨论自己做了什么,怎么做的,结果与猜测是否一致,分析一下原因以及下一步该怎样做等,以免错过重要信息,要让记录有意义,同时要注意不要让记录成为孩子们的负担,记录是为了支持孩子们的探究和发现。

2.鼓励幼儿学习表达自己和倾听别人

表达和交流在探究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如在《有趣的溶解》中,幼儿不仅经历了探究的基本过程和阶段,而且他们的探究还具有一定的深度和质量。砂糖溶解的快、冰糖溶解的慢;糖在盛热水的容器中溶解的快、在盛冷水的容器中溶解的慢等等,这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过程。教师要综合幼儿的观点,可以选择幼儿的表达方式作为对结论的描述,也可以以幼儿的实验和经验为背景,用比较准确的、幼儿能理解和接受的语言描述结论。同时,要让每个幼儿要组织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语言设法向别人说明,或是设法说服别人,无论他的观点正确与否,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是:教师要引导幼儿把最后的结论和自己最初的想法作对比,从而改进原有的想法。最后,教师要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形式记录下全班最终的结论。

由以上可以看出,在组织科学探究中,让幼儿充分体验科学项目游戏的探究过程,能使幼儿不断发现新问题,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并渴望得到答案,心里产生探究的需要,真正强调与体现了幼儿在操作中学习、感悟、体验的过程。

参考文献:

第9篇:儿科实习目的范文

关键词:《儿科护理》;教材编写;教学效果

当前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重要文件精神中,明确了中职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相适应,与就业岗位要求相符合,为卫生事业发展服务的技能型的高素质劳动者。”这一精神体现了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变革。

在从事儿科教学的十几年中,我使用了好几种不同版本的儿科教材,每一次教材的选择都力求符合当时的办学方针和培养目标,依照目前的办学方针旧版教材就显的有所不足。这次我校选用的教材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编写组集全国七个省市有教学经验和业务能力强的儿科护理高级讲师编写的供护理、涉外护理、助产专业用的新版《儿科护理》。在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体会

(一)目标明确

1、培养目标

新版《儿科护理》教材的编写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教理念。在基础理论知识的编写中,不是要求学生对专业知识面面俱到,而是强调“必须、够用”,而护理措施部分就编写的详细和实用。例如在《肺炎》这一节中,治疗只是要求掌握原则,而护理措施就写的非常详细,突出了护理专业的特点。

新版《儿科护理》教材内容还与我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相结合,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涉外护理新版《儿科护理》教材还增加了美国nclex-rn(national counsellicensing examination-registernuts e)、cgfns(commi s siongraduates of foreign nursingschools)及其他国家护士考试常涉及的内容嘲,增加国外注册护士考试内容和英文护理教材内容,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符合涉外护理专业的特点。

2、学习目标

新版《儿科护理》教材每一章内容前面都用引入问题的方式介绍本章节的重点、难点和学习中的注意点,既引起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又为学生指出了学习中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点,使学生对本章节的学习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有利于学生进行预习、学习和复习。

新版《儿科护理》教材是按护理程序的框架来编写的,护理措施的概述部分以一对一的方式对应护理诊断,前后联系紧密,培养学生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二)编排新颖

新版《儿科护理》教材一改以往的编排风格,加用了彩色印刷,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在教材中使用了图文框,内容中穿插了小知识及案例分析,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拓展和延伸。编写风格适应了中专学生的年龄特点,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涉外护理新版《儿科护理》教材在正文对应的位置用图文框增加了全英文的“知识拓展小贴士”,对课堂内容进行补充和扩展,增加了学生阅读兴趣和医学信息量。教材中的主要医学和护理术语采用汉、英双语书写,每一节后还有本节关键英文词汇和音标,指导学生学习以达到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的目的。

(三)图、表丰富

在临床教学中,学生对没有亲眼目睹的一些临床现象无法理解,新版《儿科护理》教材中使用了较多的插图进行直观教学。例如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这一节中,学生对佝偻病患儿的骨骼改变不理解,由于新版教材中有肋膈沟、鸡胸、“o”型腿等骨骼变化的插图,学习起来很直观,学生也容易理解。

在新版《儿科护理》教材中还有大量的表格,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对比学习。例如在“化脓性脑膜炎”这一节中,将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等几种脑膜炎的脑脊液改变在表格中列出比较,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技能强化

新版《儿科护理》教材在编写中针对护理专业的特点,注重技能方面的培养。例如在“儿科常用护理技术”这一章节中,采用表格形式将学生需要掌握的操作细化到每一个步骤,并针对操作步骤提出对应的注意事项,对学生在操作练习中更具有指导性。在书末还配有实践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临床见习、多媒体教学、病案讨论和技能操作练习来强化技能培训。

(五)课件齐全

新版《儿科护理》教材配套了教学课件,课件里有大量的图片和录像,既帮助了教师授课讲解,又可补充临床见习的不足,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二、建议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