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儿科实习主要内容范文
(一)课程内容的改革以早期阅读识字、数学为重点近年来,美国把读写与数学教育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来对待。例如,在2002年确立“早期阅读优先计划”(TheEarlyReadingFirstProgram),其目的在于促进幼儿的口语、书面语、语言认知能力的发展,强调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帮助儿童做好入学准备。之后,小布什总统发表了“良好的开端,聪明地成长”宣言,旨在希望早期儿童教育机构在诸如算术、阅读等方面有一定的教学标准。同时,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强调儿童的“学习准备”(reedytolearn),特别要做好幼儿在读写阅读、数学等核心知识方面技能的入学准备。各州一方面考虑到幼儿年龄阶段特点,另一方面也考虑到应做好充分的幼小衔接,各州早期学习标准也体现出了对读写阅读、数学能力的重视。2009年,奥巴马政府继续推行阅读教育政策,并签署了一系列综合计划,重点提高幼儿的口语能力,增加他们的词汇量。因而,早期阅读识字与数学学习领域成为美国幼儿园课程内容中优先考虑的领域,并且各州早期学习标准中读写与数学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内容丰富完整、可操作性强,并进行了大量实践改革,以更好地促进学前课程的发展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二)加强课程领域改革,促使课程内容的变革顺应时代潮流美国各州幼儿园正不断将学前课程内容丰富与深化,在求得掌握一些基本学习技能的基础上实现关心儿童学习与发展之间的平衡。基本每个州在制定早期学习标准中都涉及身体发展与健康、数学、语言与读写、科学、社会学习、社会与情感、学习品质、艺术这八个领域,特别是在语言与读写、数学这两个领域中,所有州都有涉及,并做出了具体详尽规定。健康领域主要分为粗大肌肉技能、精细肌肉技能以及健康与身体健康和发展三个子领域。基本每个州单独设置了该领域,并以增强儿童身体素质,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该领域的重点。语言与读写领域分为了听与理解、说与交流、早期阅读、早期书写四个子领域。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促进儿童口语能力的发展,通过对文字印刷品的概念、语音的意识、文字符号等来发展儿童的阅读能力。数学领域分为模式、数字认识、几何与空间、测量、数据分析五个子领域。各州旨在儿童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科学领域分为科学技能与方法、科学知识两个子领域。该领域的宗旨在希望儿童拥有科学研究的精神,发展儿童的科学探究能力。社会学习领域分为历史、地理、经济、公民与政府、文化五个子领域。社会学习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领域,偏重社会规范、风俗方面的培养。社会与情感领域分为与成人交往、与同伴交往、适应性社会行为、理解多样性、自我概念、自我效能、自我控制、情感表达八个子领域。学习品质领域分为好奇、坚持、问题解决、反思、创造性五个子领域。其中,儿童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大多数州比较关注的。艺术领域分为音乐、美术、律动、戏剧四个子领域。对于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来说,艺术领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但需强调的是,每个发展时期,美国学前课程都存在多种课程共生现象,正因如此,才避免了美国学前课程走进单一、呆板的范式之中,并有利于沿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
(三)促使幼儿园课程内容更加科学化、实用化,贴近社会和儿童现实学前课程的科学化与实用化是近十年来美国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又一大变化。不仅强调发展适宜性原则,重视理论渗透于实践,而且注重游戏在儿童学习中发挥的作用。这意味着在确定儿童教育计划中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要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把儿童看成是一个个体,一切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用更科学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去对待各具特点的儿童。此外,课程内容的科学性与实用性还表现在综合性课程、创意课程的开设。这些课程不仅能让儿童主动参与,促进其学习与发展。而且符合当今学科发展倾向,符合综合解决各种复杂的人类生存与发展问题的社会需要。
二、美国学前课程内容的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一)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制定应全面均衡、突出重点,做好幼小衔接早期教育的课程内容应当让儿童受益。从各州早期学习标准的内容框架来看,基本涵盖了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各个方面,力求达到全面均衡的发展。由于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强调“学习准备”(readytolearn),因而在各州早期学习标准文本中都将读写技能与数学作为重点内容。根据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的理念,我们力求培养全面发展的儿童。但在学前课程具体内容的建构上以及各幼儿园的课程内容的开展情况来看,存在一些差强人意的方面,特别是学前课程具体内容的建构上仍是空白。如有的幼儿园,特别是农村地区幼儿园过分重视儿童的读写算,小学化倾向严重。而有的幼儿园将《纲要》与《指南》精神留于形式,未能充分做好幼儿的入学准备。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制定既要认真贯彻《纲要》与《指南》精神,又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既能全面均衡,又能突出重点,幼儿园与小学衔接既不超前也不滞后。通过对美国各州早期学习标准的借鉴与学习,能够为我国早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一些启示。
(二)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改革应在平衡好各种关系的基础上做到因地制宜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改革应以儿童身心发展为本,平衡好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往往强调一个因素而忽视其他因素,这是极为不利的。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改革不仅要关注时代特点和本国国情,而且要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同时还应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另外,从各州早期学习标准的内容框架来看,很多州根据本州实际情况对早期学习标准做了一些调整,例如有的州对非英语国家儿童的语言学习做出了详细具体的规定。我国同美国一样,也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特别是我国东西部、城乡发展差异大,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早期学习标准内容的侧重点,理性而审慎地制定和实施幼儿园课程内容,充分做到因地制宜。
三、幼儿园课程内容应注重儿童的主动学习,贴近儿童的日常生活
第2篇:儿科实习主要内容范文
1.第一种是以数学教育占主导地位。
在这种整合形式中,数学教育居于主题活动的主导地位,体现在主题活动的总目标的设计中,数学教育的目标应占主要地位。主题活动的展开是以数学教育活动为主线进行的,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则主要是服务于数学教育活动的展开。以这种形式出现的数学教育的子活动之间的安排应遵循数学内容之间的逻辑性。各数学子活动的开展是独立的,幼儿所学习的数学内容往往是新授的,它需要严格遵循每一个数学内容内在的规律来开展。例如大家所熟悉的数学主题性探索活动《超市购物》,活动所设计的主要目标———物体分类、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及加减、认识人民币的换算关系等都属于数学目标。整个活动所安排的12个子活动中就有9个是数学教育活动。这9个数学教育活动的安排也遵循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前面内容的学习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做准备,即数学组成的学习为加、减做准备;加、减的学习为认识人民币做准备。每一个活动单独进行,遵循了各内容教学的逻辑性。这样的内容安排有利于幼儿理解各数学内容以及内容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整个主题活动的设计中,教师在幼儿认识数学内容之前,安排了2个认识商品的子活动———制作、装饰钱包的美工活动,目的在于为幼儿认识数学内容提供相关的知识经验积累,为幼儿的购买商品活动提供方便。这样的安排是必要的,但在整个主题活动的设计中属于从属地位。
2.第二种是以数学教育占辅助地位。
在这种整合形式中,数学教育居于主题活动的从属地位,是为整个主题活动及其中其他活动的顺利开展服务的。在这种整合形式中,数学教育主要以两种形式出现。一种是单独式的,一种是分散式的。单独式的是指数学教育在主题活动中以独立的活动内容出现,即此时的数学教育活动是作为主题活动的一个子活动所进行的。在这一子活动中所学习的内容是专门的数学内容。以这种形式出现的数学活动在主题活动总目标的设计中一般要求有数学活动的学习目标,但不是主要的目标。数学活动的开展也只占整个主题活动的一小部分。如在大班主题活动《超市》的目标设计中,有关数学方面的目标只有一点,就是认识人民币1、2、5、10元,了解其简单的运算关系。而此主题活动的主体目标定位是社会性方面的,这一方面的目标有3个。主题目标所确定的这个数学目标是为社会性目标服务的。分散式的是指数学教育活动分散地渗透于主题活动的各个子活动中。幼儿在子活动中所接触的数学内容只是活动的其中一部分或作为学习其他内容的一种手段或形式出现。以这种形式出现的数学活动在主题活动总目标的设计中一般不出现。其学习的性质更多的是复习性的,或者数学的出现更多的是工具性质,是其他活动需要应用数学这一工具去解决其遇到的问题而安排的。以这种形式出现的数学活动其教学的逻辑性较差,幼儿所感知的数学内容也是较为零粹的。如在中班主题活动《春天来了》的活动设计中,有关数学活动内容的只在其子活动《蛋宝宝》中出现,目的在于“顺手”教会幼儿封闭数数的方法,这种学习和内容安排对于整个主题活动的影响是有限的。
二、领域层次下的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整合
领域层次下的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是指以领域活动为依托,强调幼儿数学教育与其他领域或学科的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共同促进幼儿早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种学科之间的整合既是学科发展过程内在规律的一种体现,也是现代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它是一种中观层次下的幼儿园课程活动的整合,与宏观层次下的幼儿园课程活动的整合相比较,这种整合的学科较少,对于幼儿教师更具操作性,也更符合幼儿教师的实际能力。根据幼儿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或领域知识整合形式的不同,这种整合有两种形式:
1.第一种是数学教育中的领域渗透。
这种形式的整合是指在幼儿数学教育中有机地渗透其他领域或学科的知识,使其他领域或学科知识在数学活动中得到巩固和升华,同时也使得数学知识的学习得到其他领域或学科知识的支持。数学知识是物质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时间形式的抽象反映,而幼儿的思维则处于具体形象阶段。因此,幼儿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需要得到以反映客观世界的其他领域或学科知识的支持,才能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和发展。为此,幼儿数学教学应该从传统教学的套路中走出来,应不局限于数学学科,应综合应用其他领域或学科内容来充实数学教学,应不断从其他领域或学科获得支持和吸取营养,走综合思维之路。幼儿数学教育中的领域渗透,要求幼儿教师应善于发现领域或学科渗透的结合点和交叉点,并以之为根据进行领域或学科间的有机渗透。这些结合点和交叉点也许是内容上的,也可能是教学方法上的或思维方法上的,等等。但不管是哪一方面的,都要求做到自然和融合,不能以牺牲数学学科教学的特征为代价。那些“变了味”的,形式上热热闹闹,“拼盘”式的做法,不仅不能发挥学科整合的“1+1>2”的优势,而且使数学教育原有的价值也不能得到有效地发挥。幼儿数学教育首先应姓“数”,应把提高幼儿早期的数学素养作为其根本的落脚点。不管以什么形式进行整合,或者与哪一领域或学科进行整合,发挥数学的思维价值和工具作用,应该是幼儿数学教育所应遵循的整合规律。
2.第二种是领域教学中的数学渗透。
这种形式的整合和渗透是指在各领域或学科的教学中有机地渗透数学教育。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引导幼儿在其他领域或学科的学习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探索数学,感知数学概念;二是积极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将“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并产生良好的互动,最终让幼儿获得一个实用的、开放的数学知识体系。数学的应用性决定了它涉及领域的广泛性。这种广泛性要求在进行其他领域或学科的教学时,教师应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求教师实现数学教学由数学领域向非数学领域的迁移,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学对于其他领域或学科学习的促进作用和对提高幼儿综合素质的作用。做好领域教学中的数学渗透,要求教师在进行某个领域或学科教育时,不仅要有本领域或学科的教育目标意识,也要学会从领域渗透的角度来思考某个活动内容是否可以帮助幼儿积累数学经验以及可以用什么样的数学经验和技能来解决领域或学科教育中所遇到的问题。这种渗透性的数学教育虽然不具系统性,甚至带有随机性,但它化整为零,化抽象为具体,使得数学教育更生动、更自然、更灵活,也更容易为幼儿所接受。
三、学科层次下的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整合
学科层次下的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整合是指在幼儿数学教育活动中把具有内在联系的内容整合起来的教育。这是一种微观层次下的课程内容的整合。如果说主题和领域背景下幼儿数学活动的整合揭示的是幼儿数学教育活动与其他活动的外在规律的话,那么学科层次下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整合则是幼儿数学教育活动内在规律的要求和反映。因此,这种整合更为自然,更能发挥整合的综合功能,也应成为教师贯彻整合思想,优化数学教育的基本内容。系统性和逻辑性是数学知识的基本特征,在幼儿数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数学知识内在的关系和联系,把有关数学知识整合起来进行教学,发挥数学知识的合力,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根据所整合的数学知识的不同性质,这种整合有两种形式:
1.第一种是同一性质的数学知识的整合。
数学知识按其反映的事物性质的不同,可以初步分为数、量、形体、时间和空间等知识类型。同一性质的数学知识的整合是指在相同性质的数学知识之间进行的整合。如在有关数概念的内部进行的整合,在形体数学知识间的整合等。由于同一性质的数学知识反映的是事物的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这些数学知识的联系是最为紧密的,其相互之间的影响和作用也可能是最大的。教师把这些知识整合起来进行教学,能够实现最优化的效应,不仅有利于幼儿理解所感知的数学知识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且可以缩短幼儿学习数学的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可以解决因幼儿园整体课程容量的扩大而给幼儿数学教育课时压缩所带来的困惑。例如,对于几何形体知识的整合,往往采用新旧知识的整合形式,即幼儿在学习某一新授知识的同时,整合与之相关的知识(如学习长方体整合长方形或正方体)。这种整合把幼儿所要学习的新知识与已有的经验有机地连接起来,不仅有利于幼儿区别容易混淆的两种形体知识,在比较中加深对两种形体知识的认识,而且减少了专门复习旧知识的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益。
2.第二种是不同性质的数学知识的整合。
第3篇:儿科实习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儿科护理;临床带教;护生临床
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临床带教正是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的纽带[1 ] .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独生子女的普及,给儿科临床带教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为进一步提高儿科护理带教质量,现就儿科带教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1 儿科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难点问题1. 1 护生因素(1) 专科理论知识缺乏。护生在校时不重视儿科理论学习或选择性学习书本上的内容,有些临床常见的疾病对护生来说是空白。护生入科实习前没有系统复习儿科理论知识,所以大多数护生的专科理论知识极为缺乏。
(2) 主动性差。进入21 世纪后,护理队伍中独生子女护士在不断壮大,其动手能力、协作精神及主动性等方面明显不足,绝大部分护生不愿意从事基础护理工作,其沟通技巧和工作适应能力也差。
1. 2 带教老师因素儿科护士相对年龄较大,学历不高,理论知识较薄弱,教学能力相对不足,对带教任务认识不深,这些都影响了护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教学质量。
且儿科工作高度紧张,劳动强度大,锁碎细致,个别老师为了防止护理纠纷和差错或嫌护生动作慢,一般只给护生做一些基础性护理工作,不让护生动手参与专科技术操作,从而降低了护生的工作积极性。
1. 3 社会因素(1) 独生子女患儿与家长对儿科工作要求更高更严。儿科患者90 %以上是独生子女,即使是几乎对小儿没有伤害的护理体检项目,家长一看到婴儿哭闹便不让实施,从而使护生失去更多的动手机会,进而造成操作技能的缺乏。
(2) 课程安排与教育不能满足新发疾病的需要。
《儿科护理学》对最新出现的各种疾病如肠道EV71病毒感染、甲型H1N1 流感、性传播疾病等缺少描述,且小儿不同年龄阶段的各项正常值都有不相同,而各医学院对《儿科护理学》的学时、实习时间的安排上,相对其他学科来说显得有些不足。
(3) 临床教学中的法律问题。在我国法制尚未健全,与护理有关的法律课程尚未普遍开设的情况下,带教老师和学生双方都存在着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患儿家长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逐年递增。因此增强带教老师及实习学生的法律意识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2 对策2. 1 加强儿科理论知识培训 掌握儿科护理常规入科后每个护生必须认真复习儿科理论知识,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经常提问,使理论联系实际,强化记忆。按时完成隔周一次的小讲课,内容为临床常见病的护理知识,强化理论知识学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组织每轮一次的教学查房,提高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护士长利用晨会时间进行提问,提问内容为教学计划所要求掌握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 2 对护生进行岗前教育加强入科教育,由护士长或总带教老师详细讲解科室环境、布局、物品放置、主要病种、工作流程及工作特点,以帮助护生尽快熟悉儿科环境和设施;讲解各种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医用垃圾分类以及操作中的自我保护等。强化医德医风教育,严格按照《实习生管理制度》约束自己的行为,培养护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
2. 3 注重带教老师的选拔带教老师是护生临床实践的启蒙者,在临床教学中师德、师风直接影响着护生的心理和行为,选好带教老师是提高临床教学的根本保证[ 2 ] .因此,我们通过公开竞聘,选择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工作责任心强、语言表达能力好、护师以上职称人员为带教老师,这样可以增强教师的教学意识和责任感。
2. 4 探索新的带教方式护理带教不再是传统技术层面上的传帮带, 更讲究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 做到技术立体化,内容综合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以症状护理为主线,解决课程内容和结构问题。以实例将教学大纲要求的理论课内容按照临床常见症状的护理归类:即以“常见症状- 常见疾病- 主要疾病- 主要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的思路设计教学的内容。从而达到重视能力培养,重视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是以护生为主体的护理教学查房。科室进行每月1 次的护理教学查房,充分发挥了教与学的主动性。此模式采取护生备课主讲,现场提问,现场解答。结合具体病例,除探讨疾病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以问题为中心。对病人存在哪些问题,采取了哪些护理措施,哪些是有效的,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以及改进措施,都逐一进行分析判断。逐渐培养主动、积极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思想。
三是体现“人性化”带教。人性化的带教要求带教老师既严格按照带教计划执行带教任务,又要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和职业态度,从生理、心理两个方面关心和爱护护生,对护生的从业态度有正确引导作用[ 3 ] .我科采用“一对一”的带教方式,以“一对一”的方式指导学生实习。身为带教老师, 既担任长辈的角色,又有老师的 义务,通过主动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及时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改变传统的权威化的教师角色模式,强调人性化的教学管理[4 ] .四是采用双向评价法。即通过定期发放自制评价表由护生对教师, 教师对护生进行教与学的评价,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主观能动性。出科前召开实习生座谈会,重视实习生的反馈意见,促进带教水平的提高。
2. 5 课程安排适当调整和增加儿科护理内容希望各医学院校能经常开展社会调查,对各种新发病要及时补充相关教育材料。同时要教育学生明白,学习途径不能限于教材、教师和课堂,要遵循实践- 认识- 再实践的认识规律,主动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2. 6 进行安全护理教育 提高法律意识。
第4篇:儿科实习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 儿科护理 临床带教 难点 对策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399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临床带教正是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的纽带。随着患儿家属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独生子女的普及,给儿科临床带教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为进一步提高儿科护理带教质量,现就儿科带教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儿科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护生因素:①专科理论知识缺乏。儿科护理学在医学院校护理专业中是考查课程,护生在学校时不重视儿科理论学习或选择性地学习书本上的内容,有些临床常见的疾病对护生来说是空白。护生入科实习前没有系统复习儿科理论知识,所以大多数护生的专科理论知识极为缺乏。②主动性差。进入21世纪后,护理队伍中独生子女护士在不断壮大,其动手能力、协作精神及主动性等方面明显不足,绝大部分护生不愿意从事基础护理工作,其沟通技巧和工作适应能力也比较差。
带教老师因素:儿科工作责任心强,劳动强度大,且锁碎,需细致,个别老师为了防止护理纠纷和差错或嫌护生动作慢,一般只给护生做一些基础性护理工作,不让护生动手参与专科技术操作,从而降低了护生的工作积极性。
社会因素:①独生子女患儿家长对儿科工作要求更高更严:儿科患者90%以上是独生子女,即使是几乎对小儿没有伤害的护理体检项目,家长一看到小儿哭闹便不让实施,从而使护生失去更多的动手机会,进而造成操作技能的缺乏。②课程安排与教育不能满足新发疾病的需要。《儿科护理学》对最新出现的各种疾病,如肠道EV71病毒感染、甲型H1N1流感、性传播疾病等缺少描述,且小儿不同年龄阶段的各项正常值都有不相同,而各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对《儿科护理学》的学时、见习时间、实习时间的安排上,相对其他学科来说显得有些不足。③临床教学中的法律问题:在我国法制尚未健全,与护理有关的法律课程尚未普遍开设的情况下,带教老师和学生双方都存在着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患儿家长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逐年递增。因此,增强带教老师及实习学生的法律意识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对 策
加强儿科理论知识培训:掌握儿科护理常规,入科室后每个护生必须认真复习儿科理论知识,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经常提问,使理论联系实际,强化记忆。按时完成每周一次的小讲课,内容为临床常见病的护理知识,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组织每轮一次的教学查房,提高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护士长利用晨会时间进行提问,提问内容为教学计划所要求掌握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对护生加强入科教育:由护士长或带教老师详细讲解科室环境、布局、物品放置、主要病种、工作流程及工作特点,以帮助护生尽快熟悉儿科环境和设施;讲解各种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医用垃圾分类以及操作中的自我保护等。强化医德医风教育,严格要求按照《实习生管理制度》约束自己的行为,培养护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
注重科室带教老师的选拔:带教老师是护生临床实践的启蒙者,在临床教学中师德、师风直接影响着护生的心理和行为,选好带教老师是提高临床教学的根本保证。因此,我们通过公开竞聘,选择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工作责任心强、语言表达能力好、热爱教学工作的、护师以上职称人员作为带教老师,这样可以增强和保障教师的教学意识和责任感。
探索新的带教方式:护理带教不再是传统技术层面上的传帮带,更讲究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做到技术立体化,内容综合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①以症状护理为主线,解决课程内容和结构问题。以实例将教学大纲要求的理论课内容按照临床常见症状的护理归类:即以“常见症状-常见疾病-主要疾病-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的思路设计教学的内容。从而达到重视能力培养,重视素质教育的目的。②以护生为主体的护理教学查房。科室进行每个月1次针对护生的护理教学查房,充分发挥了教与学的主动性。此模式采取护生备课主讲,现场提问,现场解答。结合具体病例,除探讨疾病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以问题为中心。对患者存在哪些问题,采取了哪些护理措施,哪些是有效的,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以及改进措施,都逐一进行分析判断。逐渐培养主动、积极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思想。③体现“人性化”带教。人性化的带教是要求带教老师既严格按照带教计划执行带教任务,又要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和职业态度,从生理、心理两个方面关心和爱护护生,对护生的从业态度有正确引导作用,并采用“一对一”的带教方式,以“一对一”的带教方式指导学生实习。身为带教老师,既担任长辈的角色,又有老师的义务,通过主动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改变传统的权威化的教师角色模式,强调人性化的教学管理。④采用双向评价法。即通过定期发放自制评价表由护生对教师,教师对护生进行教与学的评价,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主观能动性。出科前召开实习生座谈会,重视实习生的反馈意见,促进带教水平的提高。
进行安全护理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在临床带教中,从护生第1天踏入病房就对护生加强安全教育,并根据儿科特点强化易引起失误的要点。结合实际案例向护生讲解有关法律知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我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使护生在临床实习时,注意以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培养依法做事的思维或行为习惯。
课程安排适当调整和增加儿科护理内容:希望各医学院校护理专业能经常开展社会调查,对各种新发疾病要及时补充相关教育材料。同时要教育学生明白,学习途径不能仅限于教材、教师和课堂,要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规律,主动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第5篇:儿科实习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疫情;儿科;临床见习
儿科临床见习是学生通过进入医院学习从理论知识到临床实践的过渡、从学生到儿科见习医生的过渡,该阶段主要是通过学生进入医院学习使其初步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儿科疾病的临床诊断思维方法,熟练完成儿科的基本操作[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打乱了学生进入医院见习。因此,为坚决落实教育部关于“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依托网络工具探索儿科临床见习新模式是目前特殊时期临床教学的重点。该研究通过分析依托网络工具的云见习模式在儿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探索疫情下儿科临床见习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选择浙江大学医学院2016级临床本科见习生74名作为研究对象。入选的学生均已接受基础教学教育和临床医学理论课程,所有研究对象对研究内容均知情同意。
(二)研究方法。该实验为对照研究,根据教学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学生儿科见习3周。两组学生均由相同的教师进行讲授。
1.对照组采用原有的见习模式,包括四方面的内容:(1)集中理论授课4次,包括临床技能、采集病史、液体疗法、X线读片。(2)学生在模型上进行技能操作练习;学生到病房现场采集和书写病史,教师批改并讲解。(3)学生分组进行以病例讨论为基础的教学(Case-BasedLearning,CBL)。组内教师提前一天CBL的资料,安排学生准备讨论内容,组织每位学生以PPT形式展示发言,并进行组内讨论,最后教师总结。每位学生进行2次CBL。(4)其余时间学生均在病房学习,包括跟随教师查房、了解患儿病情转归等。
2.实验组因为疫情无法来医院见习,所以依托微信、钉钉、腾迅等网络工具云见习模式,包括四方面的内容:(1)采用网络直播形式进行集中理论授课,内容同原有教学模式。(2)采用网络视频会议,组内由学生扮演SP,其他学生采集和书写病史,教师批改并讲解。(3)CBL采用网络视频会议形式。每位学生进行5次CBL。(4)5次小测验:教师提前一天小测验范围。通过网络做题后,学生组内讨论,再由教师讲解。
(三)教学效果评价。见习结束后,进行教学效果评估,包括:(1)出科考核:进行临床思维和技能考核,每项各10分,由相同的教师按照评分表进行评分。授课教师不参与评分,做到“考教分离”。对照组的临床思维考核是随机抽取病例,老师针对诊断过程提问,学生现场分析和回答;临床技能考核是模型上实际操作。实验组的临床思维考核是随机抽取病例,通过网络视频教师提问,学生分析和回答;临床技能考核是学生针对技能操作过程进行表述或回答问题。(2)问卷调查:向实验组学生发放《教学效果评价表》,主要评价内容包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学习积极性等。每项评价内容包括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项。
(四)统计分析。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轶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研究结果
(一)一般资料。共有74名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根据教学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36人,男20人,女16人。实验组38人,男25人,女13人。结果发现两组学生在性别、主修专业课程学年平均绩点上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二)临床见习出科考核。实验组学生临床思维考核成绩与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临床技能考核成绩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1)。
(三)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星的形式随机向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8份,回收有效问卷38份,回收率100%。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疫情下的临床见习是有效的,对不能进行的临床见习有很好的弥补作用,能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建立临床思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见表2)。
三、讨论
第6篇:儿科实习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科学活动 幼儿 启蒙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233-01
1.需要注意的原则
在幼儿阶段在科学科目中对幼儿进行进行启蒙必须有一定原则作支撑,在这些科学原则的指导下,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实施科学的启蒙教育。只有认识这些基本原则,才能为为实施科学的科学启蒙教育奠定理论基石。
作为一些的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积极的去探索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基本原则,为我们的教育措施提供科学的指导。同时,在幼儿阶段,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必须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开展。
1.1兴趣为主原则
幼儿时期,孩子的心理还处于一个很微妙的阶段,他们不能长时间的专注于某一项事物,所以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幼儿科学启蒙的时候,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尽量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根据幼儿的兴趣特点,选择幼儿日常所感兴趣的事物和活动作为学习和探究的对象。因为一般来说,在这一方面,幼儿可能在以前的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所以这些事物通常是幼儿熟悉的,我们幼儿园老师教授起来也很容易抓住幼儿的心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些事物在某一定程度上又反映了当前这个阶段幼儿的求知需要。幼儿在幼儿园老师的引导下,幼儿对这一事物的探究可,幼儿可以凭借以往的学习经验感知所学内容对自身的意义。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幼儿接收到的知识满足了自己的兴趣,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乐于学习,才会获得真正的内在动机。
因此,幼儿园教师必须关注幼儿当前感兴趣的事物,并通过自己的教学手段,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当然前提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结教学内容,找到了学生的兴趣点所在。
1.2贴近生活原则
在幼儿园时期,对幼儿的教学不要过分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重点应该放在幼儿感受周围生活的能力。在幼儿园老师的教育下,幼儿的心理和生理都在不断发展着,我们幼儿园老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上,应该让教学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对幼儿进行科技教育也是如此,我们幼儿园教师必须要密切联系和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生活实际,用生活中的实例对他们教育,尽量让所交的科学内容符合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经验背景。根据大量的科学实践,证明了以幼儿“身边的科技”为教育内容,不但能使出于这一时期的幼儿,更容易产生观察、认识生活的兴趣,在同时这些知识又容易为幼儿所理解和掌握。
1.3启发诱导原则
在幼年期,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也是培养幼儿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式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的科学教学中,我们幼儿园教师必须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幼儿主动探究的习惯和能力上。这表现在具体的日常教学中,我们幼儿园老师在面对幼儿提出自己的问题时,我们要做的不是直接给幼儿提供答案,而是要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要根据当前学生的心理认知结构,和所掌握的知识层次,循循善诱,尽量让幼儿在面对未知实际的科学知识的学习中,通过自己的探索和老师的启发诱导,来获取信息和找到答案,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非常有帮助。因为在当前时期的主要任务不是为了向学生灌输大量知识为目标,而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周围的事物和获取基本的生活能力。在科学教学中,幼儿园老师可以提出一些比较具有引导性的问题去反问幼儿,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导幼儿深入思考,进而在这一过程中解决问题。只有通过这样的思维锻炼,才为学生以后的成才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主要途径
2.1进行主题科学探索活动
幼儿时期的科学探索活动是指在老师的引导下,有系统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科学方面的有关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这种探索活动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某种确定的主题,以进行主题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根据幼儿的经验与兴趣来生成。老师在其中扮演了关键性的主导性的地位。在老师的引导下,教师可以参考已有的新教材,但是更重要的是,老师但还要善于发现幼儿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幼儿所引发的有价值的科技问题。这些问题一般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较为紧密,也更有利于把其作为科学探索活动的切入点。
具体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在对小班幼儿的教学中,以调动其感知觉为主,让幼儿在直接通过实物教学,让学生们在直接的感知中学习;对中大班幼儿,因为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积累,所以我们幼儿教师在具体的主题科学探索中,则应通过新旧知识的前后联系,注重激发其探究欲望,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让他们主动探究,并为他们提供交流与表现的平台。
2.2创设区角活动平台
区角活动平台在幼儿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系统实施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又一重要途径。我们幼儿园老师在创设区角时,必须事先创设一定的科学探索主题活动的目标,同时在在科学启蒙教育根本目的的指导下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我们幼儿教师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之间的差异性特征与其他的个别差异,在实施时应当注意个体的差异性。
区角材料的投放不仅要丰富、有趣,而且必须在循序渐进的原则指导下进行,使材料的投放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层理,在具体的操作中一定要体现目标的层次性。另外,面对学生能适时提出的问题,老师应该给予幼儿适宜的支持。
第7篇:儿科实习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成长节律;儿童成长;课程结构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4A-0059-06
叶澜老师提出:“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整体的,教育的力量也应该是整体的。教育需要横向的聚合,以促进各领域教育生活的整合融通。”不同成长阶段的孩子的校园生活体验不尽相同,把握与分析当下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真正触及每个儿童真实的“自我”,帮助他们获得独特个体的成长经历与体验,是促进儿童生命成长的重要部分。同时,儿童生活的环境,浸润着“文化”的力量,课程作为校园文化传递的核心,孕育着“生命关怀”的教育哲学。局前街小学结合学校发展的基因,依据当下儿童发展的规律,着力于整合“全生活”场域,使知识学习、文化认知、地域理解等与儿童成长相融,春风化雨般的将孩子浸润于丰富的学校生活中,综合融通地设计学校课程体系,促进儿童身心发展与学科知识建构的融合共生。
一、学校发展的理性叩问,寻求突破
(一)基因:变革与创新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在历史智慧中寻找灵感,局前街小学深化课程改革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歇。由“事”向“人”的视角转换中,“变革”“创新”延展出学校历史发展的精髓。如学校“生命关怀”的教育哲学,折射出学校对“人”的多元认知,对“事”的价值定位,又如十多年坚持以课堂转型为研究核心,形成“真实开放、结构灵动、综合生长”的学校课堂特质,都体现出学校不拘泥于现有状态,积极寻求突破,追求自我的不断超越。也正因为此,学校在日常化课堂转型成熟后,再次审视课堂,进一步拓宽视野,探索校园生活新节律,以期满足并适应儿童不同成长阶段的发展需要,由此形成对儿童成长的“全生活”理解、教师育人角色转型的认识等,学校课程由共性向个性、由范式向差异、由校园向生活转型变革。
(二)审视:问题与转型
关注儿童的真实发展、个性需求、课程诉求,我们觉得学校课程具有向内生发、向外融合发展的空间,以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认识规律为起点,学校课程亟须提升课程与儿童内在成长节律的切合程度,丰富领域的多样性、内容的选择性,变革学习方式,尊重儿童成长的一般节律特性,从内容横向、时间纵向上体现儿童成长的节点变化等,整体上形成课程对儿童成长的综合作用。
基于上述的思考,我们深入剖析传统学校中师生校园生活的节律,分析12岁前儿童成长中身心发展规律与认知规律的节点成长阶段与特点,并在践分析中逐步明晰了学校课程实践形态中存在的几个亟待突破的问题:一是学校节律。传统的学校节律是围绕知识学习和考试周期形成的,需要向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转型变革。二是课程生活。传统学校学习单一,综合度低,从符号世界到符号世界,学校生活与自然、社会生活割裂,需要向多元选择、亲身经历的综合体验生活转型。三是课程形态。分科课程各自为营地割裂,课程综合性不够,无关联性课程相互堆砌,需要向以人的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学科关键能力及课程综合化、学科整合转型。
回应上述思考,实际上也勾勒了对“儿童成长节律”的理解及价值导向。第一,儿童成长节律,不仅仅是一种知识学习的节律,更是儿童生活经验不断改造与发展的全生活的节律。第二,儿童成长节律,不是一种以考试为中心的应试节律,而是一种快乐学习健康生活的节律。第三,儿童成长节律,不是被动学习的生活节律,而是主动建构的全生活节律。
丰富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新型实践形态,让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整合融通,沟通校园学习与儿童生活,使学习更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丰富与拓展学习方式,是构建“儿童成长节律”课程,促进儿童健康、主动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儿童成长节律”课程构建的本质内涵:发展、顺应与引领学生
(一)“儿童成长节律”课程的价值追求
“儿童成长节律”课程的观察视角从单纯的学校学习转向更为丰富的校园生活,全方位整合融通校园生活,以当下学生发展的规律为原点,在具体的教育生活层面进行理论的实践研究与创新,探索形成对当下儿童学习生活的全新理解与实践。
1.让课程生活架构学校教育的育人目标。通过课程建设,将学校思想、精神追求、文化特质物化为具体的行动,“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唤醒生命的自主性,激活生命的可能性,培育生命的共生性,追寻生命的超越性”的学校教育哲学,通过课程模块与实践转化为活动得以体现,架构起学校教育的育人目标。
2.让课程生活促进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立足于儿童发展的节点与时空节律,整体规划师生校园生活时序、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制度等,课程与生活的横向融合,不同年段课程内容间的纵向融合,通过活动学科拓展、亲身体验等,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供更多适切的路径。
3.让课程生活实现教育力量的综合融通。突破传统模式下知识学习重间接获得、缺少直接体验交互的局限,让每一位儿童拥有选择、实践、体验的平台,综合一切可利用资源,打通间隔,实现多种教育力量的汇聚。
(二)“儿童成长节律”课程的内涵解读
局前街小学构建的“儿童成长节律”课程是指,以“儿童”在学校成长中所呈现的特定节律,基于国家课程标准,源于对儿童成长节律的认识,结合学校自身的文化积淀与发展特色而形成的一种适应儿童生活的学校课程体系。通过时序再构,实现学校课程、学生生活与儿童身心发展节律的统一;通过课程再构,实现单学科学习与综合性学习的有机融通;通过学习再构,实现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交互沟通;通过评价再构,实现学校教育生活的整体育人。
“儿童成长节律”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将系统进行理论探究、课程开发、方案策划、实施过程、评价机制等方面的综合、整体性探索,并实践三级课程的学校整合,形成学生与自然、社会的层次互动的综合性活动体系。创造属于儿童与教师的校园教育新生活。
三、“儿童成长节律”课程的综合构建与实施
(一)课程统整:建构校园生活的“经纬”美学
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在课程修习中逐步养成的。架构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方式,是学校课程自我构建的重要问题。学校利用社会调查、家校联系活动,发放课程需求问卷,全面了解学生特长、综合素质的提升点;组织了一、二年级家长访谈,三至六年级学生座谈,了解不同学科学习的困难与兴趣点,摸清当下学生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实际状态;我们对全校教师进行综合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培训,尝试在不同学科背景下,开展大主题贯穿的综合活动……通过一系列细致的分析与摸底,我们初步较准确地了解到孩子在学期初、学期中段、学期末的不同心态,尤其是对学习生活的不同诉求,多元的认识体验催生他们对校园生活更加多元丰富的向往:学习与活动相融,有独立完成的任务,能展示自我,获得他人的认同等,是学校各年龄阶段孩子的共性愿望。由此,“儿童成长节律”课程要建立的是课程群落,实现内容、设计、评价的一体化。
首先是学科课程内部优化与统整,充分发挥“课堂转型”成果,通过“重组”“精选”“拓展”,优化学习内容与过程,提升课堂教学效能。
其次是相关学科课程之间的跨学科融合与统整,形成综合融通的跨学科课程架构。打破学科壁垒,寻求相关学科之间的衔接,以研究项目为基础,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凸显具有学科特质的学习方式中,进一步丰富学生复杂思维下的混合式学习方式。
最后是儿童校园生活的统整,形成“实践体验”的生活研究系列。注重主题化、专题化的活动内容架构;注重活动化体验;注重层次性与关联性,纵向形成低、中、高不同年段的活动序列,横向形成不同节点阶段活动的内容序列。由此整体综合地架构“儿童成长节律”课程的课程结构。
(二)综合架构:聚焦儿童成长的“节点”拔节
“儿童成长节律”课程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及发展的前瞻性,设计跨学科课程与超学科课程,实现三级课程的有效整合与不同形态课程的相互沟通(如图1)。学校课程设置比例,体现综合性、发展性(如图2),其中跨学科、超学科课程目前占总课时数的26.2%。
1.架构系列内容,形成结构
在内容设计中,我们梳理并整合师生校园生活资源与活动内容,使学校活动更切合儿童成长发展规律。充分考虑校园生活的独特性与整体关联性,促进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与学科知识建构规律的融合共生,通过学期节律活动、人文节庆活动、自然节气活动,体现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见图3)。
在学期节律活动中,把握学期生活的三主要节点,即期初入学、期中转换、期末总结。期初阶段,突出学生对新学期学习生活的期待、规划,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实现学期学习生活的适应与衔接。比如设计新生一周的“游戏”活动,认识小伙伴,认识新校园,了解班级,认识学科……带领孩子慢慢适应小学生活。又如六年级设计了“旋转的水杯”这一探究体验活动,学生自制器材,通过实验探究,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地心引力”;认识霍金与他的《时间简史》,在购书活动中应用“折扣”解决实际问题……这些活动素材来源于本学期各学科的学习内容,学生在体验中,激发起对新学期学习的兴趣。在期中阶段,突出丰富学生的成长经历,调整学习生活的节奏,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放松、调整与学习。我们带领孩子开展露营活动、田间劳作、营地活动、篝火晚会,使孩子沉浸于自然之中。在期末回顾阶段,我们开展展评学业成就活动,让每一位孩子们回顾并分享一个学期来的成长体会,开展展示创造本领活动,“新能源研究”“航空航天研究”“相声与小品”“童话剧”等,让孩子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索未知领域,开展展望成长愿景活动,自订假期生活计划,提升自主规划能力。
在自然节气活动中,我们以季节为纵向线索,依托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将其与学科相关内容统整,与儿童当下的生活统整,形成融生命、艺术、科学、社会为一体的综合学习活动主题。主动将民俗文化、地方环境、地方特色等引入学生的活动中,突出表现季节所蕴含的成长力量。比如寒露节气活动,我们开展美食品尝冷餐会、农具变迁研究会、品茶吟诵诗歌会、登高望远远足会,丰富的活动,使学生在节气体验中,感受到满满的收获。在此基础上,形成四大主题,即:春季――希望,夏季――成长,秋季――收获,冬季――展望。
在人文节庆活动中,挖掘传统节日、节庆活动的文化意蕴,形成社会文化视角,文化庆典活动突出人与社会的相融、相吸。比如在重阳节活动中,整体设计“感恩系列”主题活动,活动中突出敬老、爱老的传统文化;比如元宵节的整体内容设计突出“快乐”主题,体现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元宵节的味道。这些活动内容,注重儿童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在人与社会互动中的成长、在人文关照下的发展。
2.设计系列活动,形成层次
(1)横向内容的整体序列与过程
“儿童成长节律”课程进行校园生活的统整,形成“实践体验”的生活系列,内容设计中注重横向结构的整体性,形成不同节点阶段活动的内容序列。每项课程活动设计都围绕“育人价值”“内容选择”“活动方法”“活动组织”“活动评价”进行,注重每项活动的系统融合,并主动将各项内容的设计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体现育人的全息渗透。
比如秋季活动中,我们对四个节气活动进行内容的整体设计。一、二年级的学生以“观察”为主题连贯推进,观察树叶的变化,观察秋天的风向,观察人们的着装等。三、四年级的学生以主题活动为主线,注重传统节日、校园生活与节气生活的整合,比如:“旅行”主题――秋游,“收获”主题――水果研究,“心愿”主题――重阳敬老。五、六年级的学生以项目探究学习为平台,通过若干研究主题,比如“节气饮食与文化”“与天气”“霜雾霾的生活”等的研究,使学生理解节气,感受节气生活。
自然节气体验中注重学科间的融合。比如寒露节气的体验活动,整体设计与学生的学科学习生活相联系。语文学科:寒露节气品茶、吟诗、美文诵读;数学学科:研究树叶的比例与变化;音乐:吹奏与欣赏秋的声音;美术:画出秋的颜色;科学:气候与环境;体育:韵律操与绳操。学科学习与节气生活体验通过具体的活动相互融合。
(2)纵向目标的层次架构与推进
“儿童成长节律”课程的内容架构,除了关注横向内容的序列与过程,也十分关注内容间的关联,纵向形成低、中、高不同年段的活动目标序列,体现各年段活动的层次差异。
具体课程生活中,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同样体现各年段课程实施的层次差异。以自然节饪纬贪茁痘疃为例:一年级:亲亲小露珠――“摸摸”露珠,体验清晨的温度;二年级:你好!小露珠――采集露珠,记录草丛里露珠的变化;三年级:我是小露珠――《小露珠》课本剧表演;四年级:白露天气的研究――观察、表达自己周围的变化;五年级:“白露水”的研究与制作;六年级:白露习俗与我们的生活。
(三)方式转换:共识学习方式的“动静”相融
课程实施与开发中,我们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需求和个性差异,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要。以激励和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选择个性潜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丰富主体体验。通过主题活动,引领学生提升人文素养,激发科学精神,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激发对校园生活与学习的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正确的集体意识、充分的协作能力,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比如我们组织开展“新能源探访”活动,学生走进“绿色科技住宅”,了解现代住宅设计理念;走进“石墨烯研究院”,了解现代新材料应用;走进“新能源汽车基地”,了解现代汽车发展。我们组织学生开展“旅游文明行”主题辩论活动,围绕当前出现的诸多不文明现象,以走访、调研、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开展小型辩论会等,深化公共社会准则认识。
更为重要的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丰富学生多元学习方式,结合内容构建、过程体验,我们积极引领三种方式,即:具有学科特质的学习方式,跨学科的跨界学习方式,复杂性思维方式下的混合式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与内容设计一体化推进,且始终与儿童的多元化发展相匹配,注重学生在课程生活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发现、体验与创造。
(四)评价转型:丰富过程评价的“内外”相触
“儿童成长节律”课程倡导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注重过程性评价。在活动开展前明确活动任务的具体要求,采用“自我参照标准”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重视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的评定、鉴赏,其形式主要包括书面报告、演说、操作、实验、资料收集、作品展示等,注重质性评价。同时把课程评价融于具体的活动之中,通过活动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自然节气课程为例,节气体验以文化为抓手,学生在了解节气来历、扮演节气故事、创意节气活动的过程中体验节气文化,并对自我成长进行过程性评价,通过表演与展示等表现性评价方式进行总结。
课程评价主动与学校日常生活结合,将节气课程评价与升旗仪式相整合,形成了课程与学生日常教育教学、生活的横向融合。当某节气即将来临时,在升旗仪式上学生用歌舞、快板、儿歌、童话剧等方式介绍与此节气相关的风俗传统。例如,2016年9月22日为秋分节气,9月19日的升旗仪式的主题定为“感受秋分”。学生小组简要介绍“秋分”的传统习俗,用歌舞等形式还原古人“秋月祭”的场景,激发全体学生探索节气的兴趣。学校还同步探索了校园网络评价方式,适度开放校园网、QQ群等网络平台,对活动过程、活动成果等进行互动研讨式评价。
同时,课程评价实现校内外一体化。一方面,学校通过节点展示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进一步回顾、提炼他们在课程中的成长与收获,让学生有一种仪式感及对课程内容学习的成就感。另一方面,主动邀请全体家长参观课程展示活动,精心制作孩子课程学习的电视短片,回眸学生成长历程,让家长也身临其境,深刻体会到丰富有趣的课程对孩子成长的推动价值。
(五)管理变革:优化导向监控的“动态”机制
学校针对课程实施中的现实问题,建立综合性动态调整体系,借助制度运行中的“加、减、乘、除”,实现制度文化内生动力的持续强化。
加:增加前延后续。注重多元交互的下移式研讨,在课程方案成型或相对完备后,制度化推进二次重构,逐步将课程研究重点与日常教学研究工作整合,课程改革融入学校生活。
减:精减突出核心。课程规划中,围绕学校课程体系建构与推进,对相关制度进行删减或废除,突出课程实施指南形成、过程监督、实施反思、评价变革等核心要素。
乘:应用方法策略。改变制度评价体系中“拍脑袋”“个人意志”现象,引入成长需求评估机制,实现课程引领需求,以需求促进课程的循环过程(如图4)。
除:更新制度内涵。“儿童成长节律”课程的构建,逐步由制度要求转化为个人追求、价值引领与过程认同的全新创造,使制度逐步退出“舞台”,形成教师团队、教师个人、学生及学生家长共同认同的“契约”。
“儿童成长节律”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体现校园生活与学科学习的融通,与班队活动的融通,与学生主题活动、探索活动的融通,与教师工作生活的融通,与校内外教育资源的融通。教师个体从学科人转型教育人,学生从知识学习走向能力与经验提升,课程引领下的校园生活不断变革,展现出新型教育生活样式。
本文系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儿童成长节律’课程的建构与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第8篇:儿科实习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舞蹈;课程;目标;本科;学前教育专业
新世纪人才培养提出了要实行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整个教育领域围绕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改革。幼师教育维系着人才培养的两端――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中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幼师学前教育专业层次也由此从中专走向大专走向本科,并体现出逐渐向本科普及的趋势。
舞蹈属于幼师生必修的技能课,面对新的教学对象、新时代的要求和专业特点,幼师舞蹈教育怎样把本学科的知识、技能与人的发展、社会需求有机联系,体现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对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目标及实施办法略作探究。
(一)舞蹈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
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课程活动的起点和终点,它制约着全部教学活动,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泰勒认为,课程目标应有3个来源:一个是来自学科专家的建议,一个是来自学生的需要,一个是来自社会生活。[1](p253)因此,舞蹈课程目标必须从学科、学生和社会出发进行斟定,合理体现舞蹈教育最终得以实现的基本目标。只有把舞蹈学科特点、学前教育专业特色、本科层次学生的身心发展、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统合起来,综合分析幼儿舞蹈教育的走向和幼师舞蹈教育特点,才能合理地筛选具有新时期幼师特色的舞蹈课程目标。
1.幼儿舞蹈教育的走向
1)整体发展的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是新时期教育的核心内容。对幼儿进行全面素质教育,促进幼儿整体、全面发展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素质既包括个体在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基本素质,又包括个体在特定领域里表现出来的特殊素质。幼儿的舞蹈素质与幼儿的基本素质以及其他领域的特殊素质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舞蹈教育中一定要秉承整体发展的理念,以舞蹈教育为核心,多方整合,既培养幼儿的舞蹈素质,又促进幼儿的全面整体展。整体发展的理念还体现在教育内容和途径的多样化、教育手段和方法的综合性等方面。要求教师从舞蹈艺术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把握舞蹈教育的核心内容,深入研究教育方法,开辟有效的教育途径,激发幼儿的舞蹈潜质,促进幼儿整体发展。
2)丰富的的教育内涵
“幼儿园舞蹈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幼儿对舞蹈的感受力和表现力以及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知识技能,引导幼儿通过审美感知、想象和创造,感受、鉴赏和表现舞蹈美,从而积累审美经验,掌握简单的动作技能,并引导幼儿将获得的新经验同化到原有经验之中,循环往复,不断积累,最终促进幼儿舞蹈素质的不断提高。”[2](p35)因此,幼儿园舞蹈教育的内涵可概括为以下五方面:体验幼儿舞蹈独特的美;感知、想象和创造幼儿舞蹈美;获得初步的舞蹈美感;积累幼儿舞蹈审美经验;学习简单的幼儿舞蹈动作技能。新时期幼儿舞蹈教育内涵摆脱了传统的以传授技能为基本内容的桎梏,显现多元化趋势,要求教师具备更高更全面的舞蹈素养。
3)新颖的教育方法
在整体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幼儿舞蹈教育逐渐摒弃了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提倡运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方法,有游戏法、探索法、整合法、启发法,把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良,如生活观察法、创造性模仿法等。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创新,才能探索出新颖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促进幼儿发展的根本目标。
此外,幼儿舞蹈教育的途径、组织等方方面面都在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总之,幼儿舞蹈教育为幼师生提出了新的挑战。
2.幼师舞蹈教育的特点
1)量力性
舞蹈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已形成较为科学而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这必然影响课程目标的确定。同时,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表现手段的一门艺术,要求人的身体具有良好的运动素质,包括力量、柔韧、灵敏等。一般6到12岁是身体柔韧和灵敏素质训练的敏感期,错过这个时期再进行训练只会事倍功半或者难以学习。幼师生已经错过学习舞蹈的最佳期,舞蹈教育既要遵从舞蹈学科体系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身体发展特点,量力而为,基本功训练要降低难度,以直、绷、适度的开、灵活、协调以及动作的感觉为主,以腰腿能力和技巧练习为辅,课程目标要体现量力性。
2)综合性
本科学生虽在基本功方面略逊一筹,但他们在心理发展水平、知识结构、学习能力与习惯、文化素质等方面显现优势,可以在幼儿舞蹈创编与教学、综合舞蹈素养等方面发挥自己所长。舞蹈教育要根据学生整体发展水平,充分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将目标定位于幼儿舞蹈表演、创编、教学多元一体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关注学生整体发展。
3)专业性
幼师生是未来幼儿园教师,幼师舞蹈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学生具备幼儿舞蹈教育的能力。所以幼师舞蹈教育要重视实用性幼儿舞蹈的教学,在幼儿舞蹈教学目标、内容、方法、途径、课程设置等方面自成体系,对常用幼儿舞基本动作、幼儿芭蕾、幼儿民间舞、幼儿舞蹈作品、幼儿舞蹈创编及幼儿舞蹈教法等进行全面而系统地学习,使学生学以致用,能胜任幼儿园舞蹈教育工作。因此幼师舞蹈课程目标要强调专业性,这也是社会的需要。
4)时代性
素质教育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新体现,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学生健康个性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3](p6)素质教育也是时代赋予教育者的重任,在幼师舞蹈教育中要正确处理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的关系,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注重能力、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主体精神和合作精神,体现出舞蹈课程目标的时代特征。
(二)舞蹈课程目标的内涵
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学习时限为三年,每周1节必修课,根据幼儿舞蹈教育走向和幼师舞蹈教育量力性、综合性、专业性和时代性的特点,遵循舞蹈教学的基本规律,笔者认为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总体目标应概括为:引导学生获得一定的舞蹈素质和能力;帮助学生积累适量的舞蹈素材;培养学生掌握幼儿舞蹈表演、创编与教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一般能力和素质。
1.引导学生获得一定的舞蹈素质和能力
这里所指的舞蹈素质和能力,是指学生学习舞蹈必备的身体素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舞蹈基本动作能力,通俗地讲就是舞蹈基本功。“身体素质是舞蹈的生理基础,包括肌肉的力量、韧带和肌肉的的伸展能力、关节的柔韧素质、动作的灵敏性与协调性等。”[4](p170)舞蹈基本动作能力是指借助良好的身体素质按舞蹈的要求完成身体各部位基本动作的能力,主要包括基训的把杆部分、中间部分和身韵部分的主干动作表达能力,具体地讲如擦地、蹲、踢腿、小跳、提沉等,通过训练使身体获得直、绷、软、开的能力,提高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素质和能力是相互联系的,素质促进能力的形成,能力能提高素质的水平,在两者的循环往复中,学生的舞蹈素质和能力得以逐渐提高。幼师本科学生由于年龄关系,舞蹈素质较差,在舞蹈素质和能力训练方面,以直、绷、适度的开、灵活、协调以及动作的感觉为主,以腰腿能力和技巧练习为辅,身韵练习以基本元素和简单动作学习为主,使学生获得初步的直、绷、软、开能力,改变上身的僵直状态,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表现力得到相应的提高,具备学习民间舞与幼儿舞蹈的基础能力。
2.帮助学生积累适量的舞蹈素材
舞蹈素材是指各种各样的舞蹈动作。舞蹈动作是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即是一种艺术化了的人体动作。[5](p306)我国拥有丰富的舞蹈文化遗产,身韵动作就是从戏曲文化中吸收、提炼而来的,源远流长的民族民间舞蹈更是孕育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舞蹈动作,前面所述的基训动作主要是吸收芭蕾舞动作发展而来的。幼师本科生学习舞蹈的基础差、时间短,舞蹈素材的积累相当有限,主要包含基训、三大民间舞、幼儿舞蹈三块内容,为突显专业特色,幼儿舞蹈素材的积累所占比重最大。要求学生掌握约20个基本训练动作组合、12个民间舞素材组合、40个幼儿舞蹈素材组合,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创一些动作,让他们建立自己的舞蹈素材库,以满足舞蹈创编和教学实践的需求。
3.培养学生掌握幼儿舞蹈表演、创编、教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幼师舞蹈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幼儿舞蹈教学的综合能力,包括幼儿舞蹈表演、创编和教学的能力,也即会跳、会编、会教。从知识的层面来看:要求学生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理解幼儿舞蹈美的特点,包括幼儿舞蹈内容美、形式美与美的规律;了解幼儿舞蹈的表现形式;掌握幼儿舞蹈创作的基本要素和技法;了解幼儿舞蹈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从技能的层面看:要求学生能借助一定的舞蹈素质和能力,完成幼儿舞蹈素材组合与作品的呈现,约掌握素材组合和各种形式的幼儿舞蹈作品各40个,动作基本灵活、协调,有较好的节奏感和表现力;能合理运用创作技法创编不同形式的幼儿舞蹈(包括幼儿律动、歌表演、集体舞、音乐游戏和表演舞),具有幼儿舞蹈美的感受、表现和创造能力,能独立和合作创编各种形式的幼儿舞蹈约10个;具有较好的观察、分析、评估、想象与创造等组织幼儿舞蹈教学的能力,能利用多媒体等进行自主学习,获得不少于5次的幼儿舞蹈教学经历。幼儿舞蹈表演、创编和教学相互依存、共同促进,只有将其结合起来,方能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形成学生幼儿舞蹈教学的综合能力。
4.发展学生的一般能力和素质
“能力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又称普通能力。大学生的一般能力包括智力、学习能力、科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创造能力等。”[6](p73)通过幼师舞蹈课程实施,有效提高学生的一般能力,具体表现在:有较好的智力水平,善于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善于自学、发现和表达,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具有创造能力;融洽的同学关系和友好合作的精神;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会谋略、决断、指挥、协调等。素质是表现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修养的内在本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学生在获得舞蹈知识、技能、能力的同时,各种素质也得到相应的提高: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健康的个性、良好的自我意识、坚强的意志、高尚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稳定的兴趣、友好的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
(三)舞蹈课程目标的实施办法
1.课程结构的编制
在课程结构编制上,基本沿用传统的模式,即由基本训练、民间舞和幼儿舞蹈三块内容构成学科结构体系,注重学科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在此基础上,对幼儿舞蹈体系进行新的建构,形成由幼儿舞蹈基本动作、幼儿芭蕾、幼儿民间舞、幼儿舞蹈作品、幼儿舞蹈教法和幼儿舞蹈创编共同构成的幼儿舞蹈结构体系,突出学科知识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对传统的模式进行合理变革,使课程结构最优化,使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2.课程内容的组织
传统的课程内容是“单一直线式”组织的,即第一年基训,第二年民间舞,第三年幼儿舞蹈,虽然符合学科知识的逻辑性,但对三大块内容相互割裂,不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在新的课程目标下,把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采用“三线并行”的组织模式,实行幼儿舞蹈贯穿制,即:以必修课为主线,按传统的单一直线模式组织教学,其中,幼儿舞蹈部分为幼儿舞蹈基本动作素材和幼儿舞蹈创编学习;以选修课为辅线,把幼儿舞蹈体系中的其余内容分块贯穿到每个学年,第一学年下为幼儿芭蕾,第二学年下为幼儿民间舞,第三学年为幼儿舞蹈作品表演;以实践活动为次辅线,主要包括三年一度的幼儿舞蹈比赛、专题讲座、见习、实习等。这种“三线并行”的模式,在遵循舞蹈学科体系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把幼儿舞蹈各块内容穿插于主线中,进行同步训练,既符合舞蹈教学的基本规律,又突出了学前教育专业特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次辅线的并行,为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3.课程内容的选择
1)基训内容的选择
基本功训练是每个初学舞者必须首先进行的专业训练,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人的素质条件,提高舞蹈的基本能力,为学习各类舞蹈奠定基础。幼师生学习舞蹈的时间少,基础差,又错过了学习舞蹈的关键期,基本功训练以直、绷、适度的开、灵活、协调以及动作的感觉为主,以腰腿能力和技巧练习为辅,身韵练习以基本元素和简单动作学习为主,使学生获得初步的直、绷、软、开能力,改变上身的僵直状态,训练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具备学习民间舞与幼儿舞蹈的基础能力。训练内容应少而浅。“少”是指保留基训最主干的动作,如把杆动作选择擦地、蹲、小踢腿、腰、小弹腿、大踢腿,跳跃动作只选择小跳等。浅”是指把动作简化到最低程度,只要学生能掌握训练的方法、领会动作的要领、明确训练的目的、鉴别动作的正确与否就可以了,不能超越学生的能力去要求动作软度、开度、高度和速度。如大踢腿的高度达到90度即可,如果过分强调高度,学生会因贪高产生弯腿、挫腰、送胯等毛病;站立以自然一位为主,过分强调开度容易出现倒脚背、抠胯等问题等。脱离学生实际水平的训练,不仅达不到训练目的,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另外,在基训内容的选择上,还要考虑到前后的关联性。如“蹲”的训练要包含踏步蹲的动作、站立要保持外开、身韵要强调元素动作的学习等,因为在后续学习中经常用到。所以,基训内容的选择,一要遵循学科内在的规律;二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三要考虑前后内容的关联性,提高教学的有效度。
2)民族民间舞内容的选择
民族民间舞学习是幼师舞蹈教学的积累和提高。通过民间舞学习,能有效提高学生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和表现力,为幼儿舞蹈创编积累丰富的动作素材。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丰富多彩,要想在短短的两个学期里蜻蜓点水般地广泛吸收是违背教学规律和现实情况的。藏、蒙、维三大民族舞蹈乃是首选的内容。遵循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规律,抓住民间舞教学五要素,即基本体态、动律、步伐、节奏、配合,以脚位、手位、体态、动律、步伐、配合的逐步进入为教学主线,以组合为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学生可接受的动作,编成组合进行教学,如藏族的“弦子”和“踢踏”组合、蒙族的“肩”和“硬腕”组合、维族的垫步组合等。同时,教师要选择与专业比较接近的带有表演趣味的组合进行教学,如藏族的“送珠子”、蒙族的“马步”、维族的“儿童集体舞”可互相组合。总之,民族民间舞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师要注意将基础性和学前教育的专业性有机结合,使舞蹈教学体现幼师特色,突显实用性。
3)幼儿舞蹈内容的选择
① 幼儿芭蕾
幼儿芭蕾的教学内容有三部分组成,以训练幼儿的舞蹈素质和能力、培养幼儿的舞蹈兴趣和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为基本目的。第一部分是主干内容,吸收芭蕾基训动作,按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简化而成,动作浅显、规范、系统。第二部分是辅内容,富有童趣,以唱游形式把芭蕾训练动作寓于幼儿歌舞游戏之中,如一、二位变位跳的练习与“小青蛙捉害虫”的音乐游戏相结合,把变位跳动作巧妙地寓于游戏中,幼儿可以在饶有兴趣的游戏活动中得到舞蹈训练。第三部分是生成性内容,由学生自主创新设计辅教学内容,如“摇摆”动作可以运用怎样的唱游形式进行训练?并进行相互教授,这块内容对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② 幼儿民间舞
幼儿民间舞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是风格性与童趣性相结合,如彝族的“快乐的小诺苏”、维族的“手铃舞”、傣族的“小孔雀飞来了”、蒙族的“小小挤奶员”等,使学生摆脱民间舞教学的程式化束缚,开阔思路,积累素材,提高舞蹈的表现力。
③ 幼儿舞蹈基本动作
幼儿舞蹈基本动作学习是传统教学中一直保留的幼儿舞蹈教学内容,由幼儿基本舞步和常用模拟动作两部分组成。基本舞步是从各个舞种中吸收、提炼、简化而来的,有小碎步、踵趾步、十字步、踏踮步等等。一般将步伐与若干简单的身体动作相配合,进行举一反三的练习,并配以简单的队形,编成兼具练习性和表演性的步伐组合进行教学。模拟动作主要根据被模拟对象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进行提炼,把若干个动作(一般3个为宜)反复练习,串连成组合,配以相应的队形进行教学,如“小青蛙”组合中有青蛙跳、青蛙叫和游水三个动作组合而成,配以圆形、品字形队形烘托意境。常用的模拟动作组合有“鸡走”“鸟飞”“兔跳”“摘果子”等等。这部分内容的实用性很强,为幼儿园教学实践和幼儿舞蹈创编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④ 幼儿舞蹈作品
幼儿舞蹈作品包含幼儿律动、歌表演、集体舞和音乐游戏多种形式,舞蹈音乐基本来源于现行的《幼儿园课程指导手册》,是幼儿舞蹈基本动作的同步训练内容。如学了“小碎步”组合后,可运用小碎步编成关的幼儿律动、歌表演、集体舞和音乐游戏进行教学。同时,把创作的要领传授给学生,也可由学生自主创作、相互教授,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创造能力和教学能力。这块内容实用性更强,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可以直接拿来为我所用。
⑤ 幼儿舞蹈创编
幼儿舞蹈创编主要指向幼儿表演舞的创编,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幼儿舞蹈创编原则、幼儿舞蹈美的特点、幼儿舞蹈创编要素、幼儿舞蹈创编技法四块内容。舞蹈创编的基本理论与幼儿舞蹈紧密结合、同步展开,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幼儿舞蹈创编的基本理论和技法,提高教学成效。幼儿舞蹈创编是一项综合性教学活动,学生所有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将在这里得到检验和发展。因此,通过幼儿舞蹈创编活动,能有力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幼儿舞蹈教学内容还包括一个讲座、一次比赛和若干次下园见习、实习。讲座内容为介绍常用的幼儿舞蹈教学方法,有游戏法、整合法、探索法等,使学生了解幼儿舞蹈的各种教法,在教法创新上得到启发。举办三年一度的幼儿舞蹈比赛,把自己创编的作品加以整理、排练和展现,在自编、自教、自演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从中获得信心和成就感。学生的舞蹈综合能力最终要到幼教实践中去验证提高。要抓住见习、实习机会,对学生的舞蹈教学活动进行必要指导,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
4.教学方法的设计
良好的教学方法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下面列举几种比较独特有效的方法:
(1)整合性教法
整合性教法是指把多种相关的教学内容融于一堂课同时进行教学。如在幼儿芭蕾教学中,把芭蕾素材、幼儿唱游作品、作品创编与教学融于一堂课内学习。这种方法使不同教学内容之间产生横向联系,有利于知识、技能融会贯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素质。
(2)同步练习法
同步练习法是指把多种相关的内容同期进行教学。如在学习民族民间舞的同期,进行幼儿民间舞选修学习。由于必修课的课时和课程容量太有限,通过选修课学习加以补充,把民间舞基础训练与幼儿民间舞相联系,更符合实践的需要,同时开阔眼界,积累素材。另一种形式是课内课外同步练习,如在学习幼儿舞蹈基本动作时,运用课内习得的动作素材,在课外自编幼儿舞蹈小作品,把素材与作品、学与编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3)分解组合法
分解组合法是指把复杂的动作先有序分解再按序整合进行教学。如学习“摇身点颤”动律,可以先逐一学习颤、点和摇,再逐步将三个动作揉在一起;在学习整体动作时,先把步伐、上肢和身体分解练习,再把三部分动作整合练习。由于本科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模仿能力较差,这种方法易于他们接受。同时,他们具有很好的分析、理解和迁移能力,通过动作的分解与组合,使他们领悟到动作的结构和构成规律,以理性去指导感性学习,掌握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把这种方法迁移到创编活动中,对如何产生和发展动作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4)创造性模仿法
创造性模仿法是指在模仿的基础上,对原动作进行局部的变化发展,创造类似的新动作。如在学了垫步与托帽、侧挑身的配合动作后,让学生保留步伐,改变上肢或身体动作而产生新动作。这种方法变被动灌输式为主动创新式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5)互评互学法
互评互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相互纠错和学习。这种方法形式多样,有一一对应互纠互学、一人跳多人评、多人跳一人评等。学生相互纠错与学习有时比教师指导更有效,这种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
(6)自主学习法
自主学习法是指指导学生通过课堂之外的其他途径进行独立学习。如指导学生做舞蹈笔记、会看舞蹈文字资料、利用多媒体进行学习、翻阅有关舞蹈的理论文集等。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阔眼界,提高舞蹈修养。
5.教学评价的多样化
教学评价在实施课程目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与控制作用,是教学活动能够自始至终沿着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的保障条件之一。舞蹈课的评价难度很大,一是因为艺术课在知识、技能标准上难以准确量化;二是因为学生内在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延时性,所显现的部分不仅不代表全部,而且也是难以量化的。所以在教学评价方面一定要谨慎为之,本着以人的发展为主旨,以舞蹈综合能力为主要依据,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评价的效度和信度。以下例举几种较有特色的评价方法。
(1)即时性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舞蹈技能的学习成效会随时随刻呈现出来,评价几乎伴随课堂始末,因此舞蹈教学的评价具有即时性。即时性评价是一种特殊的过程性评价,具有诊断、反馈和调控的作用。教师要善于观察比较、及时评判,激励学生克服困难,不断进取,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自我调控能力,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来自教师不断的关注、鼓励和正确的评价。
(2)互评价
互评价是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在“互评互学法”中已提及。互评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从同学身上体验正误,更容易比照出自身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自我评价的能力,能使他们学会相互尊重和信任。
(3)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也称内部评价,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全面评价。自我评价对自己的学习兴趣、习惯、态度、信心、追求等隐性指标的认识更为深刻,但对于外显性技能动作的正误判别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有时会出现一错到底的现象。所以,在学习舞蹈技能过程中,学会自我评价很重要,可以进行及时矫正与调控,减少学习的盲目性,不断进行自我激励,提高学习效率。
(4)比赛性评价
比赛性评价是通过比赛的形式,对学生的舞蹈团体水平进行评定,一般在学程结束时进行。这种评价也是对学生各种能力、素质的全面考量,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荣誉感及对舞蹈的兴趣,培养合作精神、组织管理能力,提高舞蹈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能力、素质和谐发展。
(5)技能达标评价
技能达标评价属于舞蹈学科的总结性评价,是对每个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程度的最终评定,一般在学程结束后进行。为提高评价的效度和信度,选定考核的内容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实践尝试,笔者认为以下两个内容较为合适:一是自选3分钟左右的曲目进行表演;二是在预先给定的30个幼儿歌表演曲目中,抽查一个进行自唱自编自跳。前者体现学生舞蹈的最高水平;后者反映学生舞蹈的综合能力。因为幼儿歌表演的变通性较强,可以转变成幼儿律动、集体舞和音乐游戏,而且需要多种能力集合,所以较具代表性,基本能反映学生的舞蹈综合能力,同时,学生自学大量的幼儿歌表演,可为教学实践做好积累。技能达标评价还要与过程性评价、比赛性评价等整合起来进行评定,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最终评价的效度和信度。评价并非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学生应该从评价中获得信心和力量,朝着课程目标的方向努力前行!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幼师舞蹈课程目标及实施办法也在不断生成、发展当中,需要努力探索、不断更新。
参考文献:
[1]高有华.高等教育课程理论新探[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09.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3]于平.高教舞蹈综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4]高云.舞蹈解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隆荫培 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第9篇:儿科实习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学前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一、我国学前科学教育工作的现状
在80年代的中后期之前,我国传统的学前科学教育工作的主要特征是对幼儿进行常识教育。常识性教育是指培育幼儿对社会事物与自然相关方面粗浅、基础知识的认识,是以具体事物本质知识为主旨,以知识作为本位的核心价值取向的教育,主要是对幼儿进行社会常识与自然知识的传授,当传授中以幼儿的学习、认识、记忆为主。随着学前科学教育工作的推进与发展,现阶段的学前科学教育的核心目标又转化为培育幼儿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兴趣与探索能力,但在实际的学前科学教育工作中,内容仍然以科学性的常识知识为主要内容。虽然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增添了一部分关于感性认识与实际操作的活动,但以教导幼儿理解常识知识与关系为主的活动仍然进行的是训练性与考证性的操作,而由于缺乏具体内容线索,为探索而进行探索,将探索混淆为实际动手操作等现象也层出不穷。科学事实是相关自然科学和客观事物的常识性知识,是较为浅显、易懂的。是以具体事实结果知识为主要核心,相应的教育活动也一定是围绕具体性、事实性知识的认知并开展的,相应的教育内容也偏重于低层次的认知,过于重视认识和记忆具体事实结果知识。即使在相应的科学活动中充分加入了考察与实际操作的流程,在以具体性、事实性的知识为中枢内容的思想下,考察与实际操作也是单纯的为了认知知识而实施的实际动手操作,真正意义上的幼儿进行推敲、研究与探索也是无法通过此种方式达成的。因此,建立全新的学前科学教育内容主框架、标准与体系是当今学前教育工作的迫切需求。幼儿园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认知能力、学习方式,创新学前科学教育工作内容的主框架与体系,丰富儿童成长的机会、机遇,在幼儿的教育中以构建知识为主,强化并扩展幼儿的好奇心,深化幼儿对于科学常识观点的理解。
二、我国学前科学教育相关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现阶段学前科学教育工作的内容主框架、标准与体系不够完善
现阶段,虽然我国幼儿园已经在科学教育方面相关的内容涵盖区域进行拓展,从幼儿生活中的常识性知识转向可探索的科学实际经验,在科学教育相应的内容取向上,也从以事实性科学的知识为主向科学经验与探索能力进行转变,且提高了对于科学情感态度方面的内容的关注程度。但是,相比较于发达国家、国际上的系统、有层次、完整的科学教育工作的内容主框架、标准与体系,我国仅仅是在相对明确的、传统的常识性教育相关内容的根基上,增加了目标性的学前科学教育方面内容的描述,还没有形成关于科学教育方面内容的合理的、完善的框架体系。此外,在我国学前科学教育的相关指南政策中,也没有充分明确学前科学教育的相关内容给极其内容相互之间的具体结构关系,且具有对于科学教育相关内容的实际规定通常为较为宏观性、目的性、方向性的描述,没有具体明确的科学教育相关工作内容的主框架,科学教育相应内容之间的衔接性与系统性不清楚;科学教育相应内容过于笼统,欠缺从地球与时空科学、自然科学、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等相关不同领域对其中枢理念进行建构,内容的探究程度不够;对理解科学、技术、科学应用、工程等相关方面的内容较少,没有在学前科学教育相关内容中充分体现科学教育的合并性特点等问题。
(二)学前科学教育相关内容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现阶段没有完善的学前科学教育工作的内容主框架、标准与体系,在学前科学教育进行实践时,教师通常常会采取天气、水、磁、火、光等常规教学主题,再在其中加入自身认可的教学内容,没有充分考虑幼儿的自身经验,忽略了真善美原则与经典科学价值方面的内容,过于着重教材主要内容,虽范围广泛,但均衡性不足,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状况,甚至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科学性错误,且随意性较强,偏重知识的认知与记忆,缺乏规范性,趣味性配比过高,科学性配比过低,探究程度不足,过于复杂、繁琐,导致幼儿难以进行真正有效的对于科学教育相关内容的学习,幼儿难以理解,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效果不强。
三、学前科学教育相关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我国相关机构应加强对于科学教育相应内容标准与体系的建立
学前教育的关键构成是学前科学教育相应的内容,在相关政策标准中应该得到应有的明文规定。而当前的学前教育相关的纲领性与指导性政策中,尚未组建出完备的科学教育相关内容的整体框架。因此,加强宏观层面的相应科学教育具体内容的相关标准、体系的研发力度,对于促进我国学前科学教育相关内容的发展具备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我国相关机构应充分进行反思我国现行的科学教育相关实践与课程内容等,并与世界上发达、完善的科学教育相关研究成果、理念相结合,以世界上学前科学教育方面的相应实践研发成果为主要基础,进行对学前科学教育相关内容的主框架、标准、体系进行的拟建,并加强推进力度。
(二)以核心概念为主要理念建构科学领域相关内容
现阶段,学前科学教育相关的内容理念逐渐产生变化,科学教育方面应不再着重重视科学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通过结合国际上科学教育发展方面的主要趋势,更加精确、优质、高效率的课程设置理念,以核心概念为主要理念来整合繁杂的学科知识,进行构建、完善学前科学教育相关的内容,让幼儿学习的内容变得简洁、有效不再过于繁重,能够更有效地对幼儿的知识进行构建,提升幼儿的学习效率,降低幼儿的学习压力,让幼儿着重深入认知与探索核心概念,有益于幼儿在今后的发展、工作中充分使用现在所学的科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成果,并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以领域内容为主要基础通过横向整合改进我国科学教育相关内容
目前,我国科学教育相关内容,并不具备具体、完善的领域内容,在科学与工程、地球与实践科学、技术、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等方面尚未形成详尽的科学教育相关内容的范畴。而横向整合是指在不同阶段的科学教育相关内容中,在展现跨学科概念与学科主要概念的互相融合的基础上,并让学科主要概念充分联系ST-SE、语言、数学、科学本质等。因此,当前科学教育工作应在科学相关的各个领域内容方面拟建鲜明的内容框架,在学前教育阶段涵盖的不同领域的内容进行明晰的规范与形容,并且在科学教育相关内容上充分融入幼儿对与科学主要概念与跨学科理念的理解,科学与工程实际实践技能的掌握等,为教师实施科学教育相关工作提供合理、科学的依据。以领域内容为主要基础,由核心概念进行引导,形成的主要理念内容,并让其与跨年级的教育内容、其他学科内容、同一年龄不同班级的内容户进行有机联系,能够推动我国学前科学教育内容的横向整合工作,是未来学前科学教育相关内容进行改进与完善的主要方向。
如今,我国学前科学教育相关内容缺乏对于幼儿大、中、小班内容的划分,严重匮乏衔接性与连贯性。因此,当前学前教育工作应以不同阶段幼儿的主要发展特点与年龄特色为基础,进行科学教育核心目标的结合,并逐渐通过细化、分别年级科学教育相关内容,在能力上、情感态度伤上与能力等相关不同方面展现学前科学教育相应内容的循序性与持续性。通过细化分别年级,进行纵向连贯科学教育相关内容能够充分改进、完善学前科学教育的相关内容,以确保学前科学教育的相关内容是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以促进学前科学教育相关工作的发展,达到科学教育相关工作的基本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