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财务共享的核心精选(九篇)

2024-02-27 11:0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财务共享的核心范文

以已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23家企业集团和与其配对的未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集团为研究对象,检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于企业集团的成本投入和核心业务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未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已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集团表现出更低成本投入和更高的核心业务利润比重;已建立财务共享服务的企业,中心建立之后的成本投入低于建立前,核心业务利润的比重高于建立之前。在我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起到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企业集团;成本投入;核心业务竞争力

一、引言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把一个企业集团内部共用的财务职能集中起来,向各个业务单元及部门提供标准化的财务服务。理论上,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统一业务流程,聚焦核心业务,能够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是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事实上,由美国福特公司第一个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加入这一行列,根据英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调查,迄今为止已有超过80%的世界500强企业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我国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安永华明2015年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已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中,五年前建立的占调查企业的22%,而近五年内成立的服务中心则高达调查企业数量的78%。有关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现状分析或运营模式的探索性的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或规范研究方法,而对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应用效果的研究较少。本文收集已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目录,并选取未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为配对样本,通过实证分析方法从成本、核心业务发展的角度验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行对企业集团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显著地降低企业集团的成本,促进核心业务的发展。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未来发展趋势,在企业管理和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多数企业并未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或大部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仍处于日常重复性业务的整合集中为主的基本模式阶段,有必要继续探索或发展适合企业集团发展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以此来提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行效率。

二、相关理论与文献

共享服务的概念起源于美国,最初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的强生公司、数字设备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等大型企业提出,在这种新型管理理念下,公司将原本分散于企业里重复的、日常的活动进行重新整合或者合并,最终取得竞争优势,这一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财务共享、人力资源共享、IT共享,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企业整体创造更高的价值。Robertetal.(1993)、Moller(1997)、Schulmanetal(.1999)的研究曾定义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国际财务共享服务管理协会(IFFS)也针对财务共享服务作出权威性的定义:财务共享服务就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流程化来处理财务业务,其目的是优化组织内部结构、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规范财务业务流程、提升流程效率,并从市场的内部和外部等不同角度给客户提供专业的生产服务的管理模式。跨国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产生以来,不断发展,主要演变出四种模式:基本模式、市场模式、高级市场模式以及独立经营模式(图1)。最初,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只是进行基本财务事务的处理,慢慢发展成一个运作与控制分离的职能部门,最后发展为独立经营模式,一个独立的盈利组织。从只为内部客户服务,到同时向外部客户出售自己的财务共享服务;从降低企业的运作成本到为企业创造利润,随着共享服务组织不断发展进步,逐渐走向成熟,他们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丰富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以便内外部客户选择。

此后,Den-burgh(2000)、Bryan(2002)、Cedricetal.(2003)、Fahy(1999)等研究指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提高核心竞争力、最终提升企业价值。Lusk(1999)、Derven(2011)等研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关键因素,战略规划、信息系统、业务流程规划、组织结构设计等是影响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实施的关键因素。我国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李辉(2008)、周春梅(2012)、张娜(2012)分别以山东网通、云南盐化、中国电信为例,分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背景、意义、方案。吴其霆(2009)主要分析了中国移动公司的省级财务管理模式,明确了财务部门面临转型的需要,中国移动通过一体化管理,依托网络服务平台,应对战略转型,详述了其从财务集中管理向财务共享转变的过程。段培阳(2009)总结归纳了成功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并对他们进行了分析,力求为我国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寻找最佳的方案。李耀峰(2012)研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本土化,通过对国内外理论的研究,结合我国的现状分析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我国建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后总结在本土化过程中如何进行模式选择。陈虎和李颖(2011)在进行了大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得出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的关键因素包括流程管理、人员管理、信息系统支持等。赵晓玲和丘云琳(2014)以中兴通讯为例,研究并得出财务共享中心给企业集团带来效益的结论。综上,国内外学者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定义、特点、关键要素、设计思路、运营模式、优劣势分析等角度进行较多的研究,提供相关的理论指导和案例借鉴,但是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行效果的研究较少,有必要进行实证分析,验证理论并推动理论的发展。

三、研究设计

为了检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用效果,首先收集已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目录。本文通过向企业发送邮件和电话咨询,搜索公司主页、网络等途径,收集2005年至2012年间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并能够获取相关具体数据的上市企业共28家,由于金融企业的财务指标明显区别于非金融机构,剔除5家金融企业,最终选取23家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根据这23家已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按照同行业同规模的标准选取23家未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为配对样本。本文的总样本为46家企业,368个企业年(FirmYear)。另外,本研究所需的财务数据来源于国泰安的CSMAR数据库,由于本文研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于企业集团的影响,因此所需的财务数据均采集合并报表数据。利用以上回归模型,进行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1)通过已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和未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即整体样本,分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与否对企业集团成本的投入和核心业务利润的影响;(2)针对已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分析财务共享服务建立前后对于企业集团成本的投入和核心业务利润的影响。

四、实证分析结果

表1列示样本的描述性统计结果,由于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和未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企业按1:1比例提取,而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在建立前期取值0,FSSC的中位数为0,平均值为0.500。样本公司的营运成本(COST1)和主营业务成本(COST2)平均值为0.336和0.725。核心业务比重(MOP)的平均值为6.684,大于其中位数1.613,分布正倾斜,反映部分企业核心业务比重大,推高整体平均值。表2表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对于企业集团成本投入的影响。其中,PenalA是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与否为标准,解释变量FSSC取值1和0,进行横向分析,检验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集团的成本投入是否低于未建立的企业集团。统计分析结果表示,当营运成本投入(COST1)为因变量时FSSC的回归系数为-0.037,在5%的水平上显著;当主营业务成本投入(COST2)为因变量时FSSC的回归系数反映为-1.233,在1%水平上显著,反映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集团的成本投入显著低于未建立的企业集团。PenalB是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为样本,纵向分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前后的成本投入的变化,因此,解释变量FSSC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后取值1,建立前取值0。统计分析结果反映,不管是以COST1为因变量还是以COST2为因变量,FSSC的回归系数均为显著的负数,反映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带来企业集团成本投入的减少。表3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于企业核心业务发展的影响的检验结果,其中,第一列表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企业与未建立企业的横向分析结果,第二列为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为样本,纵向分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后企业核心业务利润比重的变化。根据统计结果,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时,FSSC为回归系数分别为3.553和3.136,并且1%水平上显著,反映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显著提高核心业务利润占总利润的比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有利于企业集中精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方法检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应用效果,研究发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节省企业集团的成本投入,提高核心业务利润比重。本文的研究结论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目的和理念相一致,给企业集团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和企业的集团化发展过程中,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但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我国的起步较晚,目前多数企业集团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处于费用管理、应收应付款流程整合阶段或仅充当成本中心角色,属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基本模式。为了提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行效率,为企业集团发展提供更高效的服务,需要积极探索更加完善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作模式,与企业管理诸多领域相融合,构建更科学更适用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GUNNRW,etal.SharedServices:MajorCompaniesAreReengineeringTheirAccountingFunctions[J].ManagementAccounting,1993,75(2):22-28.

[2]MOLLERP.ImplementingsharedservicesinEurope[J].TreasuryManagementInternational,1997,6(7):121-123.

[3]SCHULMANDS,etal.SharedServices—AddingValuetotheBusinessUnits[M].NewYork:Wiley,1999.[4]ELIZABETHVD,DENISC.DoingMorewithLess[J].ElectricPerspectives,2000,25(1):44-50.

[5]布赖恩•伯杰伦.共享服务精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MARTINJF,MARKD.SharedServiceCenterstheIrishExperience[J].AccountancyIreland,1999,31(4):7-9.

[7]BRYANB.Harmer.EssentialsofSharedServices[M].NewYork:Wiley,1999:61-76.

[8]DERVEN.AdvancingtheSharedServicesJourneyThroughTraining[J].StrategicFinance,2011,4(9):58-64.

[9]李辉.山东网通财务共享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0]周春梅.云南盐化公司财务共享服务研究[D].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1]张娜.浅淡中国电信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实践[J].运营与应用,2012(6):30-32.

[12]吴其霆.中国移动省级财务集团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3]段培阳.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典型案例分析与研究[J].金融会计,2009(9):21-26.

[14]李耀峰.财务共享服务本土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5]陈虎,李颖.财务共享服务行业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26-35.

第2篇:财务共享的核心范文

一、财务共享的概念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inancial SWared Service Center,FSSC)是指将具有常规性、易于标准化、可复制的业务进行合并,针对多个服务对象制定共享计划并以服务为导向的内部独立机构或部门。财务共享服务,则是利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企业财务业务统一管理的作业管理模式。财务共享的建设过程,实际上就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依托财务共享理念,将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和标准化的过程。

二、W公司财务共享应用实践

(一)企业简介

W公司是国内一家大型综合能源企业,拥有5家分公司,48家子公司,80余家报表主体,项目分部于全国多个市县。W公司成立以来,不断探索在财务管理模式上的创新,先后实现了财务集约化管理和财务信息系统集中管理、完成ERP系统公司内全覆盖。

(二)财务共享体系设计

1.财务共享架构

按照财务共享理论设计,W公司财务共享体系划分为战略财务、共享财务、业务财务三个维度。战略财务负责公司整体财务战略的制定,包括预算管理、股权管理等; 共享财务负责会计核算、财务监督等事务型工作;业务财务负责各单位预算执行、经营分析等财务管理工作,积极参与基层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各单位经营决策提供支持。

2.财务机??及岗位设置

在公司本部设财务部、财务共享中心两个部门,实行同级管理,三级单位设立健全的财务机构和岗位,配备必要的财务人员。

财务部根据职能定位,设置预算管理、股权管理等岗位。

财务共享中心按业务流程节点设置总账报表、审核、制证、支付四个业务组,并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设置五个财务共享分部。

基层单位设置财务总监、财务部主任、业务财务三个岗位。

3.业务流程设计

线上业务流程的审批权限基本保持不变,在会计处理的制证、稽核两个环节,实行“任务池”管理,随机分配任务到人,财务人员根据原始单据的影像,进行制证、稽核。不在“任务池”派单的总账类业务,由总账报表岗位直接录入系统。线下纸质原始单据由基层单位定期传递到共享中心,共享中心支付岗根据经稽核的记账凭证和纸质单据付款。

4.信息系统建设

(1)财务共享平台。根据财务共享“抢单”、“派单”基本原理,财务共享平台主要定位于共享任务分配平台,前端所有审批完成的单据,统一传送至共享平台“任务池”,通过设定的派单规则,随机派发工作任务至相关业务人员。

(2)费用报销、应收、应付及资产模块。费用报销、应收、应付及资产三大模块充分利用ERP建设成果,保持系统原有功能不变,待单据在ERP系统流转完成后推送到共享“任务池”进行账务处理。

(3)文档系统。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浪费,W公司将财务共享系统与ERP文档系统进行结合,做集成开发,共享系统影像文件储存在ERP文档管理系统中,并随时调阅。

5.系统运营设计

为理顺财务共享上线后运行秩序,W公司一是组织专人进行制度梳理,修订原有制度30余项,新订财务共享类制度4项,运营管理规范5个;二是根据模式变更,讨论研究并制订了财务人员轮岗及提升管理办法;三是设置了运维专岗,收集、解决系统线上、线下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三、财务共享助力W公司财务会计转型

共享是转变的主旋律,促进企业财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和人员共享促进了财务职能的转变

财务共享的实施打破了传统财务各自核算的概念,会计组织或会计人员不再专属于一个会计主体,简单和重复的核算工作需要的只是一部分能从事机械劳动的人员,更多有经验、高素质的财务人员需要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去,由此,必然促使财务工作的重心由核算倾向管理,财务职能逐步向管理型转变。

(二)财务标准共享夯实了财务会计转型的技术基础

实施财务共享之后,企业会计核算标准、业务处理流程和相关管理制度都得到了有效的统一,管理会计的作用得到了更好的发挥。以项目决策为例,项目决策时使用的报酬率、决策模型、主要风险评估点等标准统一后,进一步提高了决策的准确性。

第3篇:财务共享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 商业银行;共享;运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4-0159-03

财务共享是依托互联网技术通过整合财务标准、流程等将企业分散于各个经营机构的内部财务业务交由统一的财务共享中心进行处理,以此达到降低成本、管控风险以及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根据有关资料显示,通过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增强其信息管理能力和沟通速度,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基于共享金融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商业银行实施财务共享中心运行模式实现了银行电子审批模式、业务流程集中处理、财务职能转变以及财务管理提升的要求,促进了共享金融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一、商业银行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意义

在经济共享战略下,银行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降低商业银行的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是商业银行适应共享金融模式首要考虑的问题。结合我国“互联网+”行动战略,商业银行普遍采取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营管理模式,通过实践调查实施此种模式的90.9%的商业银行都获得理想效果,因此商业银行实施财务共享服务运营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从根本上解决银行低效率运营问题

国外经验告诉我们实施财务共享中心服务模式能够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形成了中心化作业、工业化管理的集约管理模式。而我国商业银行运营管理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商业银行的运营管理无法满足金融共享发展的内在要求。在金融共享模式下客户接触的金融服务渠道更加丰富,与此同时银行产品存在趋同化现象,因此如何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是商业银行占据金融市场的重要保障,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以客户为中心理念发展的,因此通过构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可以促进商业银行的差异化发展。

(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提升了银行在共享金融市场的风险控制能力

基于共享金融模式的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越来越大,不仅有来自于银行内部的竞争,还需要面对第三方平台的竞争,尤其是以支付宝等三方平台的出现大大削弱了商业银行的金融地位。在资金市场环境中,尤其是在互联网金融体系下,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更加严峻。传统的风险控制模式侧重对银行的事后风险评估,而忽视对风险的事中以及事前控制。另外过于分散的财务管理模式也难以及时纠正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导致银行经营风险过大。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通过运营互联网技术,借助大数据平台实现对银行财务数据的集中管理,进而达到了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监管控制,强化了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

(三)增加了银行营业网点的价值

营销网点是银行业务的重要渠道,也是银行实现价值的重要形式。在共享金融环境下,虽然银行实现价值的渠道越来越多,但是网点是银行最昂贵的渠道,应该成为银行的销售中心。然而根据对银行网点的经营管理效果看,银行受到传统业务流程的制约,营业网点的精力仍然是以低附加值业务为主,降低了银行的价值。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整合银行资源,优化了营业网点的资源与简化业务流程,大大提高了网点的销售能力,实现网点创新开展高附加值金融产品的能力。

二、商业银行财务共享中心运营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基于共享金融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针对互联网金融业务出现的新情况,立足于降低银行经营成本角度,依托互联网技术创建财务共享中心。财务共享中心管理遵循预算控制、内容完整、统一规范以及风险可控的原则,实现了业务细化管理。银行财务共享中心通过建立费控团队、资产团队对银行提供的业务数据等进行审核,以此实现银行业务的精细化管理。同时也实现了银行工作质量监控机制的完善。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银行面临的风险更加严峻,单从组织架构看,银行通过设置完善的财务共享管理机制实现了对银行所有业务的监督与管理,将责任明确到岗、做到了全程风险控制的目的。但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银行财务共享中心运营管理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银行内部控制管理效果不理想

虽然通过财务共享中心平台大大解放了人工劳动力,尤其是减轻了基层银行会计核算的工作量,但是对于财务共享中心的人员而言则形成了较大的工作任务。根据不完全统计,虽然财务共享中心通过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财务数据的自动分析与核算,但是仍然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管理。由于人员配置、制度建设等方面的缺陷导致银行财务共享中心的运营内部控制质量不高。首先是人力资源对中心运营管理的支持力度不够。财务共享中心运营对于财务人员的要求更加严格,就如同国家会计学院教授于长春表示,“未来十年内,会计行业的人才结构将发生巨大的转变。中低级财务会计人员将被高级财会人才取代,初步预计有60%的普通财务会计将被迫面临失业或转行。”高要求的工作对于财务人员的要求比较高,虽然财务共享中心人员是聘请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基于银行的特殊性,开始运行的中心工作人员有部分属于基层银行财务人员,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缺乏较高的专业知识体系,导致中心内部控制质量不高。其次制度建设滞后。通过实施财务共享实现了财务风险的前移,有效的规避了银行风险,但是银行财务共享中心属于新型模式,因此其在制度建设方面存在滞后性。例如如何正确处理电子银行业务与传统业务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制度。

(二)财务共享中心运营绩效考核体系缺失

绩效考核是促进运营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银行财务共享中心一般设立于银行财务部门,属于银行的内部非经营部门,这样在对财务共享中心工作人员进行评价时需要分清经营与非经营的性质。但是根据实践调查,很多银行对于财务共享中心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仍然采取综合性的评价体系,而没有建立差异化的评价指标体系,造成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首先银行对于财务共享中心绩效考核的划分不科W。虽然财务共享中心属于银行的财务部门,但是由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财务共享中心属于具有独立性质的部门,因此采取传统的绩效考核方式,将其划入到财务部门进行考核对象的方式不利于准确的评价其工作质量,也无法准确的检验服务满意度。其次中心绩效考核方式单一。目前采取的员工之间相互评分、领导相互评分的模式往往侧重主观的定性指标,而缺乏客观的定量指标,忽视了对员工积极性的奖励机制,最终影响整个工作氛围。

(三)财务共享中心运营管理理念落后

基于互联网技术而创建的财务共享中心必须要以互联网的思维方式进行管理,但是实际上基于银行的特殊性质,导致财务工作人员缺乏互联网思维意识。首先财务人员对于财务共享的运营模式存在偏差,很多财务人员财务共享模式就是依托互联网技术开展的共享服务运营,而忽视了其内在的互联网思维方式,导致财务共享中心的工作方式只是简单的停留在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层面上,造成财务共享价值的丧失或降低。其次缺乏柔性思维。传统的财务共享是以制度为中介的,强调对任人与组织的约束,虽然此种模式能够降低风险,但是过于强调制度标准化容易忽视质量,造成财务共享运营效率不高。

三、完善商业银行财务共享中心运营管理的对策

(一)基于金融共享丰富共享中心的职能与服务范围

基于共享金融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财务共享模式难以满足服务范围日益丰富的现代银行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开展增加了银行财务工作的难度,因此如何进一步优化银行资源配置,提高运作效率是银行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针对经济新常态发展的需要,银行财务共享中心要丰富与完善职能与服务范围。首先要建立系统防范风险的原则。统筹中心自身建设,扩大中心的服务管理范围,将资产管理、会计报告以及分析报表等纳入到中心的管理范畴中,并且要不断扩大职权,集中能力实现业务管理的流程化、规范化。其次扩大共享服务的范围。基于银行业务的不断扩大,银行为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不断推行创新性的金融产品,例如网上理财产品、P2P等产品,对于创新性的银行财务业务等要将其纳入到中心服务范畴中。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制定完善的计划目标。只有制定出明确的计划目标才能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标准。

(二)构建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

基于银行财务共享中心存在的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商业银行要运用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考核理念,优化银行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缺失及人力资源建设问题。首先中心服务要以质量承诺为核心,将客户需求作为绩效考核工作的核心。银行属于服务行业,财务共享中心是为银行内部提供单据审核、薪酬发放以及会计核算等业务的,因此需要中心树立服务意识,将客户的需求作为工作的要求,处处体现服务的价值。例如在网络环境下,中心工作要主动迎合市场的需求,改变以往被动的工作方式。其次内部流程维度。财务共享中心的重要任务就是保证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高流程的运转效益,需要优化内部流程,将内部流程运行效果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以银行回单为例,由于在电子银行模式下,通过网银转账的越来越多,银行回单问题也成为财务共享中心的重要问题之一,如何保证客户能够快速的收到回单是提高银行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唯一标识码,实现电子回单与会计凭证的自动匹配,解决了人工逐一整理银行回单、抄录、对应会计凭证编号的方式。此项功能通过优化银行接口需求,节省大量的人工。

(三)创新财务共享中心运营管理理念

首先是创建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本不是一种思维,但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创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套新的思维体系。互联网思维并不仅仅指依托互联网技术展开财务共享服务的运营,而是指互联网时代的一些新的思维模式。其中,“用户思维、社会化思维、平台思维”都是我们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用管理中可以引入并应用的。财务共享服务应当构建技术平台,实现业务和财务之间的对接,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对接,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对接,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打造成联通各方的平台核心。其次树立柔化管理理念。柔性运营思维的应用,能够很好地应对日益提升的管理要求,直观地说,刚性思维是一套直线式的生产线,而柔性思维模式是这条直线上将差异件分流处理,同时允许员工进行生产线上的多流程环节处理,通过组织的柔性、技术的柔性、流程的柔性带来财务运营的多种可能。

(四)提高银行财务共享中心运营设施建设

首先银行要加强对中心的硬件设施建设。财务共享服务的实现及实施效果依赖于强大的信息系统平台。财务系统的设计以及与关联系统的集成关系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作效率和运营效果。银行应持续优化系统平台的建设,持续改进流程,引入工作流管理系统提高处理效率,并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以及上下游系统业务功能变化及时更新系统平台。其次开展宣传教育,营造内部控制为主的银行氛围。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导致部分员工从原有财务岗位调整到中心从事操作性工作,工作的内容发生了极大变化。因此管理层应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关注员工情绪,通过有效的交流沟通,积极疏导和开解员工不良情绪。最后合理安排财务人员工作岗位。一方面对分行财务人员的安置提供帮助,给予分行财务人员较多的选择权。另一方面为员工提供多样的职业发展通道,同时对中心内部表现优异的员工,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并可向总行其他部门或子公司输送优秀人才,让优秀人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以稳定员工队伍。

四、结束语

虽然通过实施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大大提高了银行工作效率,促进了工作质量,但是在实践中还存在以下方面有待加强:

(一)财务共享服务改变了员工的日常操作习惯,对员工的用户体验带来较大影响。以员工报销为例,对于报销人和财务审批人而言,财务报销不再填写纸质单据,需要登陆系统填写电子报销单。在线审批,这导致部分员工和领导操作不习惯,对网上报销的便利性有所质疑。

(二)先进技术的应用及信息系统的支持仍需持续加强。共享服务模式下财务作业依赖于强大的信息系统支持。共享服务作业平台以财务管理系统为核心,数十个相互关联的系统共同构成。目前,共享服务中心主要的业务需求均已在系统层面实现,但仍有部分需求在系统层面得不到支持,需要持续研发和优化。

[参 考 文 献]

[1]朱凯.跨国公司财务共享服罩行奈侍庋芯[D].苏州大学,2013

[2]徐海波.新常态下人民银行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转型的思考[J].财务与金融,2016(1)

第4篇:财务共享的核心范文

1 企业集团面临的突出问题

随着国家加大对国内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以及一带一路的合作发展和倡议,企业集团不断的发展和壮大,出现以下共性问题:其一,财务数据不能及时反馈以满足各类需求。集团化经营过程中,由于管理机构层次多,导致财务报告级次多,流程长、速度慢,不能及时、准确、完整的反馈相应的财务动态信息以提供有力决策支持和满足各类部门、机构的需求。其二,企业集团资源整合价值低。企业集团各类机构往往不仅出现大而全、小而全且资源分散和闲置的问题,甚至存在成员企业各自为战的现象。由于无法形成集中管控、资源共享,内部资源利用效率普遍低下,甚至出现管理失控的现象,现有的管理体制难以为企业集团带来经营效率和经营效益。其三,管理成本居高不下。企业集团子、分公司、以及独立核算单位的过于分散,并且各类核算单位配备相同的或者相似的管理职能机构,结果造成企业集团的管理层级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臃肿,造成企业集团管理成本大幅上升。

2 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中心可行性

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中心具有如下可行性基础条件:其一,拥有良好的集中管控制度基础。企业集团自从引用并实施法人管项目模式以来,通过人、财、物等资源有效的集中管控,各项集中管控制度为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二,降本增效需求。通过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可以减少管理层级,消除机构臃肿,相应的减低管理成本,提升管控和决策支持;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提人力资源价值;促进财务人员转型,增加财务共享中心附加值;通过整合各类软件系统(成本系统、资金系统、财务核算系统、报表系统,快报系统等),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其三,现有可借鉴的经验。

国内外大型企业,比如管理结构集中、分散点的终端核算简单的阳光保险、中兴通讯、金蝶集团、四川长虹、中国国旅等企业成功实施财务共享中心,并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发挥作用日渐明显,为企业集团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国内同类行业如终端核算复杂的中国铁建等企业实施了财务共享中心,施工类企业集团应借鉴其优势,规避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中交二航局由于原有的组织结构运行成本增加、管控难度加大,经过多年的摸索,实施了会计与财务平行的财务共享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其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根据该公司历年数据统计,原来超长业务(处理时间超过三天以上的业务)一般都控制在1%的水平线上,实施共享中心后由2013 年21%下降并稳定在1%左右。

另外,根据其历史数据统计,该单位过去独立核算单位总计有700 多个,每个独立核算单位配备会计主管和出纳,财务人员大概有800 人,目前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并实施扁平化管理后,设置资金结算、材料核算、费用核算、船机核算、收入核算、税务核算、报表等岗位,集中办公,财务人员总计大概有500 多人,将近减少财务人员约300 人左右,极大地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和办公成本,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

3 财务共享中心建设

财务共享中心的构建不能脱离原有的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体系,组织结构的设计应该由现有的直线型组织结构向扁平式组织结构转变。借助相应的信息化技术促使信息流、资金流、实物流管控一体化;在实施财务共享中心过程中确保三流有机融合,是财务共享中心高效运行的前提。持和满足各类部门机构的需求。

3.1 建设目标降本增效,这是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最基本的目标;提高财务信息质量,财务共享中心核算具有一定的标准化、流程化操作模式,各岗位财务人员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各司其职,保证了财务信息准确、及时、可靠;加强资金集中管控,确保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整合各类信息系统(核算系统、资金系统、成本系统、预算系统、工程管理系统等各类信息系统)并提高各部门之间协同效益和运作效率,通过财务人员转型,相应的增加财务共享中心附加值。

3.2 共享中心组织结构设计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应以企业集团经营战略和财务战略为设计依据,根据对共享中心的定位确定未来设计方向。根据会计的反馈与监督两大基本职能,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心的设计应以财务核算为基础,并为财务管理提供相应的服务,逐步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职能适当分离。

企业集团根据自身的需要,财务共享中心下可以设立资产费用、收入成本、总帐报表、资金结算、票据归档、设备租赁、薪酬核算、综合管理、债权债务、项目管理等部门。资产费用科收入成本科总账报表科资金结算科票据归档科设备租赁科薪酬核算科财务部财务共享中心财务管理部门综合管理科3.3 财务共享中心地点选址由于企业集团施工地点分散于全国各地和国内外,财务共享中心地址的设置不可能具有唯一性和不变性,可根据业务需要和成本效益原则,在不同的业务地点设立多个财务共享中心,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片区设立财务共享中心,在后期随着业务规模和项目的变动需要,财务共享中心的选址做出相应的调整。

4 企业集团财务人员转型及增加财务共享中心附加值

建议大型施工类企业集团财务人员众多,实施财务共享中心后,子、分公司、独立核算单位的财务人员将脱离日常会计岗位。如何将众多的财务人员转型,将是实施共享中心的企业集团面临的重要课题。从两个方面可以考虑财务人员转型。其一,从企业集团日常业务需要考虑财务人员转型。让部分财务人员参与到子、分公司、独立核算项目的经营活动中去,如项目损益管理,债权债务管理,项目存货管理,以及后续参与收尾结算和二次经营管理,让部分财务人员参与管理岗位,逐步的使财务人员向管理会计转型,必将对企业集团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其二,从财务共享中心未来发展方向考虑财务人员转型。当企业集团的财务共享中心不断地完善和成熟,形成各行各业标准化流程和作业;根据其拥有自身的各类财务核算和财务咨询专业队伍并确保满足企业集团的需求同时,财务共享中心按照某种经营模式走向市场,承接外部企业的会计外包业务,从成本中心逐步向利润中心转变。可以设计两种模式,一种是根据剩余的财务人员,独立注册公司,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为企业集团提供服务的同时参与市场竞争,推出自己的服务内容,积极取得外包业务,提高财务人员的积极性。

第5篇:财务共享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建筑企业;财务共享模式;会计业务流程;优化分析

如今,随着市场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企业要想保证自身的发展优势,必须提高对财务共享模式下财务业务的重视程度,不断优化流程,对自身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借助统一管理和专业细分模式推动企业财务运行效率的提升,对财务共享模式下会计业务流程的关键节点进行优化分析,助力企业发展,预防经营风险,并且在财务管理转型等工作上起到了明显的助力作用。近些年国内建筑施工企业发展比较迅猛,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需要朝着精细化管理和信息智能化方向发展,提升自身竞争力。本篇文章通过对流程的优化分析,为企业提供了参考意见。

一、财务共享模式与会计业务流程的特征

(一)会计业务流程的特点

会计业务水平以及财务部门的管理工作是企业现如今影响经营发展的关键内容。企业在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当中,展开会计核算以及采集信息技术等工作的内容时,财务会计会依据合理有效的信息制定工作目标和建筑企业的会计业务流程。共享服务模式作为一种比较超前的管理理念和方式,会推进会计业务流程的优化和改善。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会计业务流程充分考虑到了共享财务、业务财务和本地业务等不同内容的职能划分,同时依据有关业务的实际需求,将标准化、流程化的业务都纳入共享财务,个性化或同业务部门关联较强的业务划分到业务财务当中,更有针对性。

(二)财务共享模式的特点以及发展现状

实际上,财务共享中心简单来说,就是由企业的若干个子公司的财务会计汇总到一起,财务共享中心提供财务共享服务给各个子公司。财务共享中心的服务工作就是财务核算,履行财务职责以及开展数据整理工作。在财务共享中心负责财务基础管理工作之后,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部门就能够操作一些简单的财务内容,以便于后续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服务,提升企业的经济收益以及社会效益,同时将子公司的财务操作流程、财务监管的力度以及成本管控工作加以规范。但实际上财务共享中心不具有决策权。

二、会计业务工作流程的不足

因为存在问题和不足,想要长远地发展下去就必须对会计业务工作流程进行改善和优化,这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和同行业内其他企业进行竞争才更有优势。只不过想要改善,也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明确问题出现在哪一个环节,然后才能够更好地对流程进行优化,推动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业务流程的改善,并且将有关的规定加以落实。

(一)组织架构缺少合理性,业务流程冗杂

国内多数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成立初期,通常都借鉴了国外同行业、同类型的企业建立组织架构,在人员管理以及制度构建、系统优化、绩效考评等内容上自主性和创新性较差。业务流程过于重复冗杂,致使业务流程的标准化程度比较低,降低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应用效率及客户满意度。同时企业在制度体系和相关规章制度的执行上缺少力度,业务流程不能落实到位,未能和组织架构与信息系统完美融合。除此以外,还有一部分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开展流程管理工作时,缺少基层工作人员的参与,没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的计划和方案,使得优化策略不能够进一步推进和应用。

(二)会计信息技术服务需要进一步完善

建筑施工企业日常的财务工作当中,需要借助网络科技信息技术服务来完成相关工作,比如,财务核算成本数据等,落后的科技手段不能够将相关数据信息内容传递给财务部门,使得信息的传递出现了滞后性,间接地增加了企业经济风险出现的可能性,而且不能将企业的资金支出和投资进行管控,实效性的缺失会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较为盲目,在做重要决策时做出错误判断。

三、财务共享模式在建筑施工企业得以应用的重要因素

(一)加强企业施工项目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和质量控制的标准作用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的施工项目是非常多的,这时候就需要借助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此进行精准的把握控制,应用财务核算和成本管理的信息网络操作系统,因为它具有合理的管理以及较为规范的财务技术数据,这样完成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对全共享中心的经济收益进行把控,同时,具备对信息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的能力。

(二)把控财务监管审查并及时有效规避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借助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完成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让企业的经济发展变得更为稳定并且完善。在开展财务工作的过程当中,财务的主要流程环节和财务审核工作都要借助远程网络控制企业有关财务工作部门的财务制度体系并进行监督管理核查工作,利用远程监控完成审批手续,同时在该系统内部完成数据信息的采集以及项目审查等,该类型的财务工作内容借助财务共享中心服务平台进行处理,同时,委派专人进行网络核实和监督工作,将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对账务进行调整,能够有效提高企业预算执行能力并加强企业内部管控体系的建设。

(三)确保企业的财务核算效率以及成本管控能力发挥重要效用

企业内部的整体财务基础建设是借助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来完成调整变动的,其精准的会计核算以及较高的质量水平可以将财务预算编写制定和成本报表的实际水平显著提升,确保企业的账目安全隐患在可控范围内并提升财务处理工作的效率,可以将企业财务核算水平和财务信息技术水平进行精准定位,推动财务服务全面开展。

(四)分析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标准和成本报表数据采集信息技术

依据建筑施工企业的整体财务制度体系的需求和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编写制定出科学合理且系统完善的财务会计基础研究报告,将会计核算的成本数据真实反映出来,应用财务结构专业技术并借助信息网络系统集成平台的技术支撑,规范财务分析方法,处理建筑施工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的漏洞和缺陷,确保为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以及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提供支持。

(五)有效预防企业业务和财务结构混乱

建筑施工企业实现业务和财务工作一体化发展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财务共享能够实现业务以及财务统一化发展。建筑企业内业务内容以及财务实现统一发展对于企业的管理有着重要意义,二者统一管理可以有效推动共享模式的有序实施。业务财务二者统一发展在网络数据平台系统完善的背景下,将经营业务以及财务管理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将企业业务内容进行处理,当财务内容和质量管控方面存在问题时,也能使财务数据更为真实有效。操纵流程管理和服务方式是共享中心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手段,由专业知识技能水平较高的人来负责能够有效融合业务与财务。

四、提高建筑企业在经济领域建设和会计核算的能力

(一)推动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和财务创新革新

建筑施工企业有内部项目种类多样、财务体系管理并不统一的整体性特点,有缺少规范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开展业务秩序专项行动不稳定等因素。建筑施工企业在应用财务管理共享模式时,将财务会计在建筑企业管理工作内容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统一进行财务核算管理工作,编写制定财务核算方案以及对应的流程步骤。利用财务监督管理审查和成本管控的方式将生产经营成本降到最低并有效规避风险投资,财务职能责任划分明确,制订严格合理的计划对目标进行预测,对建筑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方法和手段严格把控,推动企业管理将独立核算的作用发挥出来,自主履行义务。财务共享模式将过去旧有的会计核算工作人员渐渐转化为专业管理会计人才,财务会计是核算的标准,管理会计在此基础上完成财务管控以及分析工作,二者合成会计机构,可以提供更为安全便捷的条件助力企业规避风险,管理会计更多的是将企业管理中应该规避的风险及相应的经济活动加以反映,总而言之都是企业管理系统当中比较核心的子系统,都是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记录和核算推动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

(二)有效防范企业财务核算的混乱

财务共享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企业财务会计水平并提升财务信息技术服务质量,企业整体的财务核算和成本调整都在同一个共享模式下,进而会对建筑企业的财务结构的完善产生影响,同时在会计领域内得到核算能力信息技术的远程操控能力。财务共享模式的统一核算是符合并能够推动建筑企业完成财务结构调整和满足核算标准需求的主要途径。因此提高建筑企业在经济领域建设和会计核算的能力,可以有效避免企业财务核算的混乱。

(三)提高财务管理监督管理审查的能力

财务共享中心可以将财务和业务在网络信息服务系统当中的报送和传递工作有效开展,建筑企业项目种类多样,施工材料处理等业务内容和相关数据也都能够通过财务共享平台进行实时监控并完成数据整理、审核合同以及结算费用等多项工作,借助信息网络数据技术为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提升以及财务战略规划标准的制定提供服务,快速提升财务工作的效率,缩减了人力、物力以及资源管理的业务工作量,让建筑企业可以将时间、空间充分利用起来完成实质性的进步以及发展,并推动建筑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浪潮中随之发展壮大。所以提高建筑企业在经济领域建设和会计核算的能力,可以提高财务管理监督管理审查的能力。

五、财务共享模式下优化会计流程的策略

(一)制定财务共享建设统一规划

当前,企业需要制定财务共享建设统一规划,财务共享的建设应当以企业战略定位为基础,具体开展要获取集团管理层和决策者的支持,强化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对有关工作人员做好项目实施方面的宣传和业务培训,获取他们的支持,在后续的财务共享应用中匹配对应的人力资源。因为财务共享项目建设的专业性较高,应当引入第三方中介机构,和企业共同完成项目组的组建,在施工阶段保持稳定。在系统运行之前,要充分调查研究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信息化水平,深入把控业务需求,在对项目建设完成评估之后,理清财务共享建设的目标、IT架构、IT支持和相应保障措施,完成项目顶层设计、过程设计和落地应用等不同阶段的工作内容。

(二)借助信息化技术确保财务共享高效运行

如今,企业应该借助信息化技术确保财务共享高效运行,根据财务共享建设规划的需求,科学投入信息化软件、硬件设备设施,并合理配备有效且稳定的信息化开发应用及运行维护团队,培养了解业务的复合型信息化人才,对企业统一的信息化平台进行优化完善,在各个业务系统后台预留接口,构建系统数据整合的基础,从技术手段方面支持集成的应用制度体系。借助财务共享模式,固化财务流程,实现数据共享互通及统一流程的目标。与此同时,要对信息安全体系不断进行优化完善,预防和控制财务共享应用期间的IT技术风险。借助信息化手段合理监控财务共享,推动财务共享的顺利应用,提供更为高质量的财务服务,推动施工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六、财务共享模式下会计业务流程关键节点的优化分析

(一)费用报销核算流程的优化

在过去的会计业务流程当中,费用报销与核算流程非常烦琐。原有流程中费用的报销与核算都是通过纸质材料在线下完成,首先要对报销的项目进行审批,在完成审批之后才能够进一步上报完成报销支付核算。在将流程优化之后,可以直接交由有关部门将附件进行上传和上报,随后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完成核对,就可以进行对应的报销与核算工作,从而优化费用报销核算的流程。

(二)资金核算流程的优化

资金核算流程的优化包括收入和支出核算优化两部分内容。收入核算主要分为银企与非银企收入,银企收入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完成录入,而非银企收入则需要人工完成录入;相对来说支出核算就更加简单,不管是通过哪种方式完成支出,在支付完成以后,资金平台都会将支付状态回传,而此时财务系统就可以依据回传的状态生成对应的凭证。优化资金核算流程,也就提升了资金核算的时效性。

(三)成本核算流程的优化

成本主要指的是生产制造成本,由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两个部分组成,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以及人工成本等,间接成本则是指生产制造的费用。在过去的会计业务流程当中,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二者独立存在,信息并不共享互通,所以在计算成本时,财务部门通常会出现将直接成本划入间接成本当中的情况,这样会使成本核算的结果不准确。在优化之后的财务共享模式下,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通过网络信息共享数据,互通有无,能够将成本的类别以及核算范围详细设置,在发现问题和错误之后及时修正,以此确保成本核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还可以实现直接以及间接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强化成本管控,提升企业经济收益。

七、结束语

总的来说,随着市场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为保证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加快优化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会计业务工作流程越来越重要,并且,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会计业务工作流程是符合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的趋势的,同时也是建筑施工企业实现全面管理以及创新发展的动力与基础。财务共享模式的会计业务流程的优化和改善,能够推动建筑企业经营规模的发展壮大以及财务管理效率水平的提升,推动建筑企业实现现代科学技术模式发展战略目标。本篇文章指出了建筑企业会计业务工作流程的不足,主要包括组织架构缺少合理性、业务流程冗杂、会计信息技术服务需要进一步完善,并提供了财务共享模式下优化会计流程的策略,分别是制定财务共享建设统一规划和借助信息化技术确保财务共享高效运行,希望通过以上的分析能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有所帮助,优化企业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会计业务工作流程。

参考文献:

[1]张建辉.关于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心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3(15):123-124.

[2]陈虎,孙彦从.财务共享服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9.

[3]李春有,李迪.政府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探索[J].会计之友,2019(19):13-18.

[4]高彬.传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商论,2019(18):141-142.

第6篇:财务共享的核心范文

实践中,财务共享管理模式的建立也给北京联通带来了显著的效益。一是成本得到大大降低;二是服务质量与效率提高;三是加速企业的标准化进程;四是增强企业规模扩大的潜力。

虽然成绩不斐,但根据联通集团“大ERP”规划中对共享系统的定位,经过四年优化,北京联通在2011年初步实现了ERP共享财务体系的搭建。ERP共享财务的前提是“全员财务”,打破ERP财务的“部门财务”的局面,建设一个全体员工都可以用的平台,这样才会将信息收集和管理控制的触角延伸到公司的每一个角落。

在业内看来,这实际上就是实现“财务云服务”,只是这个“云”,只飘在联通的“屋顶上。

从分步实施、稳健推进,到有效地确保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建立,北京联通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从2002年起共经历了3个阶段。

ERP财务

第一阶段是财务共享服务的培养期。2002年~2004年借助SAP系统,建立“多点登陆、一点核算;管理集中、控制有力”的财务管理模式。这一阶段的工作被定义为“集中”,是在不影响生产一线的情况下将原有的30多套独立账套合并为一套账,通过财务管理体系的改革和工作方式的调整,改变分散的财务管理模式,建立既集中统一,又直接贴近营销和网络的一体化及专业化的计划财务管理体系。达到减少管理环节,集中资金使用、控制、协调能力;缩短管理链条,统一管理标准,规范化进行管理;逐渐通过SAP系统准确、快速传递会计信息,更好地为决策服务的目的。2004年的改革主要考虑的是财务人员集中管理后不要影响对生产一线的服务,因此,有些职能不是上收而是下放到分支机构,如收入管理职能、存货管理职能、工程及资产管理职能,工作地点也对应在不同的生产经营场所等。在当时特定的条件下,有效地解决了财务集中管理的改革与快速反应的矛盾,也有效地适应了后续多次机构变动。

共享财务

第二阶段是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期。经过几年的铺垫与摸索,2007年确定了建设以财务管理、运营支撑、财务共享三大职能组成的新型财务体系。以缩短企业财务核算链条,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实现财务处理流程化、规范化,财务信息透明化,提升财务核算质量和水平,在提升财务价值管理能力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同时,强化对运营和决策的支撑能力。同时,使企业财务核算与财务管理职能相分离,强化财务管理的广度和深度,将财务人员从繁杂的日常工作中解脱出来,更多地投入运营和决策支撑工作中。

财务共享体系搭建过程采用财务共享体系搭建的运作模式(SPORTS+Q模式),且必须围绕并充分考虑以下所有关键因素:场地、流程、组织、制度、技术和服务管理等。SPORTS+Q模式将贯穿于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实施准备以及具体实施等所有重点领域。

场所

(Site)

共享服务必须有一个独立组织实体―共享服务中心(shared service center,SSC),为公司内的不只一个业务单位提供明确的财务活动支持。按照财务共享体系搭建的要求,将分支机构的日常财务报销、审核、会计核算、报表编制等职能剥离出来,集中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核算人员也由分散集中到确定的地点进行服务,核算服务不再贴近服务,在流程确定、操作规范的情况下,核算与业务的直接互动进一步减少。核算人员的集中办公有益于核算的专业性、统一性、独立性与客观性的建立。

流程管理

(Process)

财务共享服务构建的过程实质就是财务流程再造的过程。在财务共享服务的过程中存在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如何利用流程再造保证三流有机融合,成为构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实物流,各分支机构发生的大量业务票据需要经过各单位的归集、邮寄、接收、分发、归档等传递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流,各分支机构人员每天都要通过网络平台填写大量电子单据(业务审批单),从各单位传递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资金流,物流、信息流流动的过程伴随着资金流在成员单位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之间的流动。如果电子单据的信息流、实务票据的实物流、资金结算的资金流在成员单位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之间不能同步进行,将会大大地影响业务处理效率,同时实物的频繁流转极易造成票据的丢失,服务质量无法保证,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造成很大压力。在设计流程时增加了编码控制、财务审核控制、归档信息的协同控制,最大限度保证三流同步。

组织和人员

(Organisation & People)

按照财务共享服务架构建设了为CEO/CFO提供决策支持,制定财务发展战略,制定公司制度、规定和政策,资金和投融资管理;风险管理、资产管理、业绩管理的职能管理队伍。为各个业务流程提供经营决策支持,财务控制制度及管理流程 ,支持业务单元的计划、预算和预测,支持业务单元的投资分析,成本费用分析,盈利性分析以及其他财务分析的业务支持队伍。提供专业核算的核算专才队伍(SSC)。通过专业考试将原先分散在各个业务部门的财务人员按照2∶3∶5 的配比,分到财务管理、业务支持和交易处理不同的专业中。

制度管理

(Regulatory & Legal)

为确保财务共享中心的有效运转,建立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并攥写业务操作规范文档,打破原由师父带徒弟的局面。业务处理与操作完全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同时在日常业务中建立起执行制度、研究制度、反馈制度的闭环管理方法。

技术支撑

(Technology)

进一步完善ERP系统功能,提升系统支撑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搭建ERP报表平台,实现财务报表、业务报表、分析报表由系统自动生成、实时,分单位预算预警控制等多重功能;实现收入转账、折旧计提等多账套重复性业务自动完成;保持各模块规则设置的一致性。

根据财务共享服务要求,开发使用扫描信息系统,解决单据远程传递,提高业务处理及时性。通过信息系统固化财务收支审批流程,建设了电子审批系统,实现了业务审批单网上审批、远程传递,打破原有见单付款的局限,使提升财务服务成为可能。

服务关系管理

(Service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服务关系管理可以通过服务水平协议体现共享中心与其他财务部门的相互业务关系,作为共享体系的一个中心,同时体现了与业务部门的关系。

服务水平协议的目的是:确定和管理共享服务中心所提供的服务,界定服务的质量和成本,界定服务双方的责任、关系、流程的交接界面。服务水平协议的内容包括:服务的内容、成果和范围,服务质量、反应时间和成本,预计的服务需求、工作量,业绩水平的衡量,解决问题的机制,服务水平改进的目标,对服务水平协议进行调整的机制。

问题管理

(Question)

搭建共享中心的过程,包括前期需求调研、业务现状分析、未来流程描述,部门职责,人员设置、服务关系管理等步骤中都会存在问题,需要建立问题提出、编号及跟踪解决管理机制,确保在实施支付中心共享体系搭建的过程中,所有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顺利推进共享的实施。

ERP共享财务

第三阶段是财务共享服务的优化期。

北京联通公司财务共享改革是没有依靠咨询公司在行业内又无可借鉴的自主管理创新,必然会带来新的问题,持续优化是确保改革成功的唯一手段。

核算工作与财务管理工作的分离直接引发的是财务对隐藏问题的敏感度下降。作为一个企业经济命脉的心脏,很多引发企业风险的经济事项都是财务先知先觉。对问题的反应滞后,会导致企业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的增加。2008年搭建了基于财务共享平台为基础的由基础稽核(自我稽核)、组织内部横向稽核、专业线纵向稽核、全视角财务检查组成的4级交叉型矩阵式财务稽核体系。以确保财务风险的管控以及管理措施的落地。

第7篇:财务共享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财务共享;行政事业单位;业财税智能化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RobertGunn等人提出财务共享服务的理念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我国蓬勃发展。企业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技术”等新技术让规则导向、重复性的财务会计工作被机器取代,内部控制也越来越多依靠人工智能,这大大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但是,我国大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仍然存在财务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财务核算效率低、内部控制主要依靠人工等一系列问题,这与“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业财税智能化要求差距甚远。而政府搭载数字技术深化改革也变成大趋势,因此本文探讨在行政事业单位推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概述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通过财务流程再造,整合各行政部门财务管理的服务职能,实现会计工作处理的专业化和标准化,节约人力、物力,不断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机构运行成本;也可利用技术在规范和加强财务管理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各业务部门提供各项决策提供财务数据支持,最终提供快速、便捷、高效的财务服务。(一)模式简介。借鉴目前大多数开发区管委会组织模式,行政事业单位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采取“一区一中心”模式,即在各区域以财政局为单位成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负责本区域所属行政事业单位的预决算编制及公开、单据审批、账务处理、报表编制及分析等工作。本区域内各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主体法律责任不变的前提下,不再保留财务机构及财务人员,仅保留预算专管员和报账员岗位,主要负责预算申请、调整和各类单据影像上传等工作。按照“集中管理、集中核算”的原则,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设置预算管理组、资金结算组、审核岗、国库、复核岗、债权债务组、国有资产组、政府采购组、信息组等九个部分。(二)流程制度。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需要重新划分各单位和共享服务中心之间的工作责任,设计合理的财务处理流程,保障政府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工作流程包括基础数据录入、业务处理流程审批、财务审核、账务处理、资金支付、报表编制、财务分析、档案管理等。工作流程再造要明确流程分类,流程层次,流程处理动作、流程动作间逻辑关系、流程动作参与者、流程动作的作业和质量要求、流程时效要求以及流程风险等。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最多的便是费用报销。如图1所示,一个完整的财务报销流程包含业务单位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两部分。(图1)(三)信息化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需要以财务核算系统为核心,并且要完成财务系统内部的模块建立与整合,包括预算模块、合同模块、报销模块、报表模块、资产管理模块、人力资源与薪酬管理模块;也要将财务系统与前端系统及各业务部门的业务系统开放数据接口,完成系统对接,实现系统间的信息传输、资源共享。与前端的对接包括影像系统、网上银行的对接等;与业务部门业务平台的对接包括诸如政府采购系统、直达资金管理系统、惠民一卡通资金管理系统等。建立起一个具有快速反馈功能,能实时支持所属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业务的财务信息系统,实现财务共享。1、预算管理模块。预算功能主要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控制、预算分析与考核等环节。预算申报人员在系统内进行预算申报、预算调整,相关负责人网上审批,避免了提交纸质材料人工汇总统计造成的误差。预算管理系统与费用报销模块对接,可对报销支出金额与支出项目自动校验,超过预算余额或支出项目与预算项目不符的,系统提示错误,拦截进一步填报。2、总账模块。总账模块具备分析决策功能,一方面可以进行总账单据制单;另一方面自动根据报销模块的数据取数形成财务报表,并进行汇总分析财务数据,为单位提供决策依据,促进财务核算工作效率的提高。3、报销系统。报账员填报报销申请单后,审批流程流转至部门负责人、主管领导、预算岗、审核岗、复核岗等,可实现网络端口或移动端口审批,这一模块将行政事业单位目前报账流程的现有纸质单据传递审核做账变革为影像单据传递,实现审核与核算的无纸化处理,大大提高财务报销的工作效率。4、影像模块。影像模块支持移动端拍照扫描上传,也支持专业扫描设备上传。以确保纸质单据顺利实现影像扫描与信息化存储,避免纸质单据在流转过程遗失、损坏。单据核算完毕后系统自动上传凭证封皮以及银行支付回单至原始凭证影像中,方便快速查询下载单据,节省查阅纸质凭证的时间,提升工作效率。5、采购管理模块。采购管理系统涉及采购事项的线上申请、审批、招投标、合同签订、验收入库及供应商管理等,所有环节均实行线上动态化管理。6、资产管理模块。通过资产管理模块在账务核算系统的嵌入,首先资产管理员对符合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完成资产入库。通过扫描资产入库单条形码可直接生成固定资产入账凭证,系统内也可自动完成资产实时对账,每月月末生成当月折旧、摊销凭证。这一模块应用将解决人工对账、人工计算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也保证了资产入账价值、折旧、摊销数据的准确性。7、合同管理模块。合同管理模块应包含合同扫描录入、审批、修订、归档、付款申请等子模块。通过合同管理系统与报销系统的对接,实现合同在系统中的规范录入及关联关系的建立,以及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对付款金额的准确校验和控制,确保不发生超额支付,实现对项目和合同执行情况的统计分析。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

(一)政府信息透明度不高。当前,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的只有一个独立的会计核算系统,资源共享程度低,无法在各单位之间纵向和横向进行共享信息,导致政府信息透明度较低。(二)内部控制薄弱。在行政事业单位内,内部控制很大程度依赖人工控制,预算的控制审核以及单据合规性、款项支付等均依靠人工进行核对,不但容易造成工作效率低下,更容易导致财务错报风险,也容易发生舞弊现象。(三)财务管理水平普遍较低。目前,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业务经办人员对报销所需材料附件以及报销标准不明确,财务人员对支出功能分类以及政府、部门经济分类,会计科目的选择不准确,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财务核算工作的效率,造成人力和时间资源的浪费。(四)全面预算管理尚不成熟。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随意性较强,预算编制过程缺乏科学性、可操作性较低,导致年中会有大量预算需要人工进行调整,严重影响预算管理工作。另外,预算编制系统完全独立于财务核算系统,未设立合理的预算考核目标,缺乏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管控与监督,削弱了预算执行控制的效果,容易导致预算执行出现较大偏差,使预算管理流于形式。(五)档案管理落后。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着各项内部审计、外部审计,需要查阅大量的凭证等资料。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的行政事业单位未做到财务凭证电子影像储存,查阅凭证只能翻阅纸质材料,影响了审计效率。同时,会计档案的保管目前以纸质资料、人工集中运输存放为主,耗费了纸质资源和空间资源,且有遗失、损坏档案的风险,故亟须开展无纸化管理的信息系统建设。

四、行政事业单位应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必然性

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财融合模式的必然性主要表现在:(一)提高政府信息透明度。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后,在统一的会计制度和核算规则下,根据业务性质制定标准化的业务处理流程,不仅可以做到业务处理规范、有序、高效,更能为成员单位提供会计报表编制及数据分析服务,能有效提高政府组织会计信息的质量,助力透明政府建设。(二)防范政府财务风险。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将内部控制嵌入流程管理中,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有利于进一步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的内部控制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也可以通过再造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业务、财务流程,及时进行行政事业单位债务等风险预警,进一步提高政府财务管理效率,提升政府组织的规范化运行。另外,资金统一管理也可以避免行政事业单位自行核算发生舞弊的可能性,保证了财务数据的核算和披露将更加客观、公正。(三)降低政府行政运行成本。通过设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实现一个组织对多个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统一的财务核算管理,原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岗的撤销可以降低机构成本。(四)合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在原模式下,各行政事业单位财会人员业务参差不齐,而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会人员设置审核岗和复核岗,并按照统一的标准流程进行核算,可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五)提高监管效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会为每个子单位提供统一和标准化的服务,通过财务共享平台可以实时准确地掌握财务数据的相关水平,并进行各种经济业务的监测、控制和预测,可以增强对财务信息的控制和监管效率。

五、行政事业单位应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可行性

(一)政策支持。国家已经制定出台了一整套统一规范的政府会计核算体系,实现了标准化,为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全面集中进行财务管理奠定了制度保障基础。2020年,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出台了《关于规范电子会计凭证报销入账归档的通知》,强调电子会计凭证与纸质凭证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并规定电子会计档案可不再另以纸质形式保存。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将电子会计档案纳入档案范畴,推动了电子会计档案的发展,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技术支持。从中兴2005年搭建我国第一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以来,财务共享已经历了21个年头,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从理论到实践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从共享中心的选址、财务流程的再造到系统运营管理等方面都已经形成教科书式的指导原则,加之我国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都已经非常成熟,这些技术支持都为构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提供了有利便捷的基础条件。

六、结语

为适应新时代财政改革需要,在全国构建以信息共享、决策支持、大数据、微服务为导向的智能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变成大趋势。而基于云计算、“互联网+”等高端技术,融合预算管理、国库支付、财务核算等模块,打通财政资金从预算到支付再到核算的主体业务流程,实现业务电子化无纸化办理,提高财政资金的支付效率,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也变得轻而易举。但新形势下,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不仅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同时还要实事求是正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暴露的新问题,做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和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衔接,推进业财融合,继续加大财务管理工作的研究深度和执行力度,最终实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用的重大突破。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R].北京:中国共产党第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2020.

[2]胡小荣.我国政府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研究[J].智能财务,2020(21).

第8篇:财务共享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财务共享 财务管理 石化

基金全称:南京晓庄学院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培育计划项目《国有企业财务共享服务试点研究-以某石化公司为例》

近年,国资委下发《关于加强中央企业财务信息化工作的通知》(国资发评价〔2011〕99号),要求具备条件的企业在集团层面探索开展会计集中核算和共享会计服务;财政部下发《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财会[2013]20号),其中第三十四条建议大型企业集团应当探索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会计工作的集中,逐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一系列政策引导下,国内部分大型企业集团,尤其是跨国企业,开始逐步实施财务共享服务。

某央企充分认识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顺应国家“十三五”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及共享”发展理念的同时,能有效化解管理资源的失衡,保障集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经过两年调研、筹备,于2013年正式启动财务共享服铡T诮衲昙团年度工作会议和财务工作会上,突出强调了以财务为核心的企业经管新模式,为实现财务工作由会计核算型向价值管理型转变。本文以2015年成立的N分中心为例,通过分析其主要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研究该央企财务共享模式的实施情况,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旨在为国有企业及类似企业集团的财务转型提供一定理论支持。

一、财务共享介绍

(一)财务共享理念

共享服务即现有经营职能的迁移与集中;财务共享即将一部分财会工作迁移出企业,集中到共享服务中心下进行统一处理。@些工作分散于各业务单位,重复性高,同质化程度高,数量庞大,但同时也易于标准化处理,比如单据扫描、凭证填制、报表编制、档案装订等;将其迁移至共享服务中心完成,极大地促进了会计核算的标准化、规范化,提高了会计的工作效率。共享中心和企业财务人员协同工作,共享端收集汇总业务数据深入挖掘其价值,专注于高效服务;企业端转移关注重点至数据分析、经营支持、政策推进等管理工作,释放企业总会计师价值管理职能,专注于价值提升;最终达到帮助企业进一步降本增效,控制风险,挖掘价值的作用。

(二)财务共享国内外发展情况

世界500强企业中,半数以上不同程度的采用了财务共享模式,尤其是跨国企业,经验丰富且理论成熟。在国内企业中,财务共享模式的发展伴随着相关政策引导也已起步,中国石化、中国广州核电集团、中兴通讯等一批企业目前已实施了财务共享服务。

二、财务共享在某央企的实施情况

三、N分中心试点情况

(一)N分中心主要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

1、稳步推进企业上线

2015年7-11月间,完成5家所属分公司的会计核算业务的迁移上线; 2016年4-8月间,调研另外3家单位,了解上线意愿和准备情况,分别成立3个上线工作组,明确目标与职责,建立工作制度。截至目前共涉及13家公司11个公司代码,369个利润中心。

上线以来5家企业每月均提前向总部上报会计报表,其中最多平均提前28小时,最少5.4小时。

2、持续巩固会计信息质量

因上线企业个性化需求多,不同企业核算规范和业务处理要求不统一,区别核算影响效率,N分中心推进对各企业会计核算业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改造。在2016年1-8月间累计向上线企业提出512条建议,帮助企业逐步改善了合规性、规范性。

确保会计核算处理合规合理的同时健全了会计稽核工作体系。通过成立稽核工作组,形成三级稽核管理机制,按月组织稽核工作。每次稽核中重点业务和报表抽取样本量达到100%。

运营以来,共提出45项具体会计核算质量问题,涉及各类业务申请527个,完成整改521个。

3、保证报表按时高质报编

N分中心建立了业务首接责任制和与企业双向沟通交流机制,对各上线企业的服务申请提报数量从月中开始跟踪,仔细检查月末事项,提前核查系统数据,避免将问题集中到月底,并且按月结关帐的节点提前倒排工作表,确保月结质优、高效。

上线以来,5家上线企业每月均提前向总部上报会计报表;其中,甲公司平均提前28小时,乙公司平均提前24.8小时,丙公司平均提前5.4小时。

4、通过流程再造提升管理效率

精简优化内部工作流程和节点,合理分配各运营部内外岗位设置,重点推进上线企业和共享中心组织机构、流程和人员的优化,凸显共享中心专业化高效化特点,节约了用工成本。

以应收运营部为例,该运营部岗位重组后,分设挂账、收款、清账3岗,相比原企业节约人员68%。制证效率也显著上升,实现了企业上线前未达到的日清日结要求。

5、解决功能盲点提高运行效率

共享上线运行初期;针对各方面反应强烈的问题,先后提出163条业务流程优化建议并得到采纳,解决了一系列系统功能盲点和运行效率问题。

例如在甲公司和乙公司两家存续公司的到账通知中开发了“企业确认”和“预收确认”按钮功能,在减少企业提交服务申请的工作量的同时,提高了共享制证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从原来的两分钟编制一张凭证提高到多张凭证瞬间完成。

6、积极探索财务增值服务

充分发挥和利用共享端所具有的大数据优势,积极探索和深化报表数据应用,向企业提出建议,体现财务增值服务价值。

成本运营部利用现有资源,分别选取甲公司和乙公司代码下相同生产工艺流程装置的产品成本数据,通过报表组件工具进行数据整合,为企业查询和分析提供便利。

应付运营部建议乙公司优化与供电公司的结算方式,减少其月末债权往来,每月节约资金占用约1700万元;

应收运营部每天将不能及时清理完毕的直分销客户挂帐与收款明细整理成表格发送至企业,为企业加强资金及客户管理提供依据。

(二)N分中心试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1、机构设置与人员迁移制约项目推广进度

目前N分中心的组织架构在试点过渡期依托企业进行筹建,尚不能独立运行;员工的招聘和管理未能在全集团范围内完成整合,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共享服务中心开展业务的独立性。并且目前总部共享服务机构仍未落实到位,多方面制约了财务共享业务的下一步推进。

2、业务流程不统一制约了共享服务优势

一套统一的业务流程是财务共享服务发挥财务共享集中管理的优势的基础。由于现有的财务管理采取的是分散式管理模式,该央企本身那一套较为完整的财务业务处理流程不能发挥作用,各企业在业务流程执行方面差异较大。

3、管理制度缺失е虏糠制笠岛怂悴还娣

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部分企业管理和核算不规范问题,比如差旅费、交通费补贴及人工成本核算不规范,收入或支出项目提前或延后入账等;在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同时,也存在严重违规风险。

4、信息系统功能及性能有待提升

部分企业本着为了提高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满足企业管理需求的宗旨,搭建了本地信息化系统。共享服务为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需要集成大量不同的企业本地系统,由于本地系统在功能和流程等方面均有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共享服务系统的运行效率。

(三)对N分中心试点工作的建议

1、全力以赴推进体制调整

为保障共享服务工作顺利推进,首先应尽快成立独立运营的共享服务组织,做实共享服务中心及分中心运营及管理工作。@就要求N中心尽快成立独立的子公司。

2、精心筹划后续企业上线

根据总部计划,2016年底前后另外5家公司将陆续在N分中心上线。为稳妥实施上线计划,首先应做到新企业上线标准与流程的统一,@需要项目部及时沟通梳理出总部业务操作规范与企业间的业务差异,对相异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并且加快系统间的集成,不断提升完善相关系统的功能。其次要确保企业按期上线和平稳运行,@需要项目部严格落实总部上线工作安排,倒排工作进度,加强培训,保证业务完成水平。最后为确保2018年完成所有企业上线,需要项目部提前谋划,加强对上线企业会计核算和报表质量的监控,并且积极组织开展对长三角区域和华南片区企业的调研。

3、切实抓好各项内部管理

想要构建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N分中心首先应以制度建设为根本,认真梳理基础性制度,抓好绩效考核办法等制度建设,夯实管理基础,针对某些不规范行为对企业层面加大制度执行的监督考核。其次注意总结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做好成果转化和推广实施工作;并且树立先进典型、弘扬正能量,比如持续开展好“季度之星”的评选工作。最后要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抓紧做好档案凭证匹配装订和档案移交工作,推进完善服务申请模板的试点上线。

4、全面加强员工技能培训

为实现对内建成“金字塔”型人才结构,对外成为财务人才的孵化基地的目标,N分中心应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加强新员工入职培训,主要是指对ERP、FSS、FSO等系统的功能和业务流程进行培训,确保新员工上岗能力。其次是保证双证培训,确保所有会计人员具有会计证和ERP上岗证;最后为提升员工的整体业务能力,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整体业务强的专家能手,还需要合理安排运营部内外的岗位交流。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某央企财务共享N分中心运营状况的分析,研究了财务共享模式在该央企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财务共享模式的建立有利于企业集团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报表报编效率、管理效率、运行效率;推进财务工作向价值创造转型;同时实施过程中也发现存在组织架构不够独立、业务流程不够统一、管理制度不够规范、系统集成存在差异性四个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共享中心和上线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加快体制调整、完善系统功能、强化风险控制、积极组织调研、重视制度建设、注意总结经验、做好成果转化、充分利用资源、科学组织培训等具体建议,为国有企业及类似企业集团的财务转型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Quinn B, Cooke R S, Kris A. Shared services : mining for Corporate Gold[J]. Financial Times Pr, 2000

第9篇:财务共享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财务共享;校系二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2

一、校系二级管理模式下技工院校引入财务共享服务的必要性

1.现行技工院校的财务机构设置无法满足校系二级管理下学校业务发展的需要。校系二级管理是指技工学校在校、系二级建制的基础上,赋予系一定的职责,并根据职责需要将部分人权、财权、物权下放,将原来的以职能处室为主体的管理模式改变为以系为主体的管理模式,使系在学校总体目标的指引下,拥有一定的权限,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相对独立的内部管理模式。在校系二级管理模式下,系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开展校企合作、培训鉴定等经济业务时,需要财务部门提供相关的财务配套服务。同时,根据内部控制的要求,财务部门亦必须对系开展的经济业务进行风险防控。但是,目前技工院校财务部门属于学校其中一个职能部门,按照传统的职责划分为核算和预算两大职能,财务人员主要工作仍然处于学校整个经济业务的最后一个环节,无法为系等主要业务单位提供优质的财务服务,同时也无法从业务最前端对经济业务的风险进行有效防控。

2.目前技工院校未进行成本核算,投入和产出无法相应匹配,无法进行有效的绩效考核。技工院校的会计科目仍按照政府收支分类设置,支出分为人员支出、公用经费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等五类,没有成本类科目,无法对学校的教育服务进行成本核算,成本无法核算绩效考核便无从讲起。同时,在校系二级管理模式下,系具有较大的采购自由度,其中对耗材的采购,学校财务部门普遍没有设置库存进行监管,也没有制订定额管理办法,导致学校耗材采购无法进行有效监管,存在资源浪费的现象。

3.传统的财务分工无法为财务人员发展提供足够的支持,财务人员难以获得成长的机会。S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壮大,在校系二级管理模式下,系在教学、校企合作和培训鉴定等方面的自由度进一步加大,对财务人员的能力要求也进一步提升。过去,学校财务部门中大约2/3的人员进行基础的财务核算工作,剩余的人员专职或兼职财务管理,这样造成学校财务部门管理水平不高,无论是财务服务质量还是服务水平都无法满足系的要求。同时,传统财务部门的机构设置及工作分工让财务人员难以得到成长的机会,对技工院校财务部门队伍建设带来不利影响。

二、校系二级管理模式下技工院校引入财务共享服务的可行性

1.财务共享服务在公司(或集团)内已经得到广泛推广并经实践证明是以后发展的方向,其在适当的条件下同样适用于校系二级管理模式下的技工院校。财务共享服务是将集团公司范围内的共用财务职能集中起来,高质量、低成本、规范化地向各个业务单元/部门提供标准化的服务。财务共享服务最早在企业集团公司管理下属各子公司、分公司的时候使用,但笔者认为其同样适用于校系二级管理模式下的技工院校。首先,在新一届政府大力倡导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地的技工院校在办学规模上得到不断壮大,且普遍采用校系二级管理模式,财务部门同时向各系提供财务服务,在财务人员编制一定的情况下,必然无法满足系的要求。这种情况下,财务部门必须将日常重复性的工作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提供的标准化服务完成。而使财务人员从会计核算中解放出来,把精力主要放在为学校的高效运转和高层领导战略决策提供高质量的财务决策支持上。而系人员也能够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单位中心工作上,促进单位业务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当新系设立的时候,共享中心还能快速、有效地为新设立的系提供财务服务,提高资源整合的速度,达到资源最有效配置。

2.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大势所趋。2013年财政部印发《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中指出“分公司、子公司数量多、分布广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应当探索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会计工作的集中,逐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这项规定为大型集团企业探索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提供了政策支持。财务共享服务在集团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有其必然性。首先,财务共享服务适应市场化的要求 。财务共享服务通过市场化手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其次,财务共享服务是资源集约化的要求,企业将财务资源和数据在集团公司范围内实现共享,形成集团公司的数据一体化和财务资源集约化使用。而在本届政府简政放权、锐意压缩政府行政办公经费的背景下,符合条件的行政事业单位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提供高质量财务服务的同时,节约行政成本是势在必行。

三、校系二级管理模式下技工院校引入财务共享服务应关注的问题

1.首先,财务机构(部门)设置及人员分工必须进行改革。原来技工院校财务机构根据核算和预算两条主线进行人员分工,在校系二级管理模式下难以满足系的业务发展需要。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后,财务人员将被划分为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和共享财务三种类型。这三类财务人员的工作目标、方法和职责各有侧重,对从事人员的知识结构、业务能力、专业素质要求也有较大差异。具体而言,战略财务人员所处地位最高,工作内容立足于源头管理和顶层设计,如制定技工院校的财务战略和财务目标、为学校重大决策提供财务意见,管控财务重大事项等。这就要求战略财务必须在精通财会专业、熟悉国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更需要有创新精神和管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好协调资源、推进战略的作用。业务财务人员需要深入各系开展工作,要求既通晓财务又了解各系业务,才能协助各系从投入产出角度来安排资源,优化业务流程,形成业务财务体系,实现财务管控与业务运行有机结合和紧密互动。共享财务人员从事基础财务核算工作,包括基础预决算编制、账务核算及成本核算,需有相应财务基础和计算机基础,以及勤勉务实工作作风。同时,针对技工院校普遍存在没有核算成本的问题,建议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成立成本核算及管理中心,中心成员包括业务财务人员和共享财务人员,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建立耗材库存管理制度和耗材定额管理制度,构建耗材成本管理系统。

2.建立完善的财务共享服务平台,打通业务与财务的沟通壁垒。财务部门基于财务共享服务而进行机构设置变革和人员分工后,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共享服务平台,那实际的工作效果及业绩将大打折扣。完善的共享服务平台本质是由信息网络技术推动的单位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共享服务平台将系部等基础业务部门与学校财务部门连接在一起,通过信息技术平台来强化内部控制、提高效率,实现集中管理。针对目前技工院校的实际,建议共享服务平台至少需要集成OA、资产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预算系统、报账系统等,系部在共享服务平台中输入原始数据,原始数据流入财务共享中心经共享财务处理后形成最终的核算数据,核算数据再导入到战略财务及相关校领导的决策支持系统。平台应建立大量规范化的数据模板,尽量减少或取消人工作业,通过业务数据自动生成有用的财务信息,按照既定的财务标准执行,减少偏差及各系可能的暗箱操作,降低各种隐含风险。另外建议服务平台上设置系统自动提示例外和预警等功能,提高系统风险控制水平。同时,共享服务平台应建立各种数据共享接口和平台,满足各方面不同的需求,真正打通业务与财务的沟通壁垒。

3.最后,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要技工院校上下各方改变思维并提供有力的支持。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本质上是一种改革,势必会带来对原有管理模式和部分人员既得利益的冲击。它并非由财务部门主动发起,而是由单位进一步深化改革而产生。在校系二级管理模式下,学校规模日益壮大,各系相关财务管理人员及管理费用也快速增加。由此导致财务效率低、设备耗材重复购置、风险大增,学校统一协调越来越困难,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与学校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重要因素是管理思维的创新,这需要学校上下各方的有力支持。需要对现有财务管理组织架构、操作流程、财务制度等方面进行一定的调整,不可避免地会触及既有的利益格局。学校高层管理人员应该做好内部协调工作,要求各系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财务共享中心的工作。财务管理人员应主动适应自身职能的变化,不能裹足不前,需要积极投身到前线业务中去,积极参与系部的实际业务,做好财务参谋,体现财务人员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秦荣升.我国财务共享服务的发展趋势[J].财会月刊,2015(19).

[2]赵慧.财务共享的动因分析[J].时代金融,2017(1).

[3]崔再莉.技工W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J].中国投资,2013(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