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安全事故检视发言材料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控制; 安全控制;人员管理;资金投入
1. 引言
加强质量安全控制,预防质量和安全事故是建筑施工的重要内容, 做好这两项工作能推动建筑施工顺利进行,避免发生不必要损失,提高工程建设综合效益。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相关制度不完善,工作人员素质偏低,导致质量安全控制中存在不足,影响建筑工程综合效益提高。今后应转变这种情况,提高思想认识,完善相关制度,增强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实现对质量安全的有效控制,促进建筑施工综合效益提高。
2. 建筑施工质量安全控制存在的不足
2.1 质量控制的不足。一方面,材料管理不到位。材料采购人员质量控制意识不强,采购材料前忽视对供应商基本情况调查,导致采购的材料质量存在缺陷。或者忽视对材料试验检测,没有全面掌握材料质量情况, 不合格材料被应用到施工中。对施工现场的材料忽视抽检,影响材料质量控制效果,往往会给建筑施工留下隐患,最终降低建筑工程质量。另一方面,进度和工序管理被忽视。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忽视进度管理,导致施工任务未能按要求顺利完成,出现延误工期、降低工程质量、影响施工成本的情况。忽视对每道工序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对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没有及时排查,影响整个建筑工程质量提高。
2.2 安全控制的不足。一方面,安全管理人员素质较低。一些施工单位忽视配备安全管理人员,或者所配备的安全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对安全管理的制度、规范流程掌握不全面。施工现场巡视、检查工作不到位, 没有及时排查存在的安全隐患,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另一方面,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一些施工单位没有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导致安全管理各项工作开展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安全管理责任不明确,忽视建立有效的责任制,没有明确规定管理人员职责。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忽视施工现场巡视和检查,对存在的违章操作没有及时制止,影响安全管理水平提高。
3. 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的控制对策
3.1 质量控制对策。
首先,健全质量控制体系。结合建筑施工需要和质量控制要求,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实现对质量控制的有效约束。要明确质量控制目标、责任,完善组织机构设置,合理配备工作人员,为促进质量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责任制,明确工作人员职责,促进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协调与沟通,形成合力,提高工作水平。做好对质量控制人员的考核,完善奖惩激励机制,以更好激发工作人员热情,让他们为提高工程质量贡献力量。
其次,重视原材料质量控制。采购材料前,工作人员要加强调查和研究,对供应商基本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从质量可靠、信誉度高的厂家采购材料,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奠定基础。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对材料进行试验检测,获取相关数据资料,确保材料质量合格,不合格的材料一律禁止进入施工现场,避免对工程质量造成负面影响。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也要做好抽检工作,并进行分类堆放,为材料更好应用奠定基础。
再次,加强施工进度与工序质量控制。严格按照施工合同要求开展施工,确保进度计划按时完成,防止出现延误工期的情况,避免为了赶工期而出现质量不合格的工程。重视每道施工工序质量控制,通过保障每道工序质量,最终实现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的目的。当一道工序完成后,应该对该工序质量进行检查,发现质量缺陷及时改进,有效保障工程质量。
最后,重视施工人员管理培训。施工单位要重视加强施工队伍建设, 提高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严格遵循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每项操作,保障工程质量。对施工人员要定期和不定期进行培训,采用现场授课、参观学习、讲座等形式,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培训。促进他们施工技术水平提升,增强施工人员质量控制意识,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奠定基础。
3.2 安全控制对策。
首先,提高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施工单位为了有效保障建筑施工安全, 要根据工程建设要求,配备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术水平强、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并按照安全管理要求做好现场巡视工作,及时发现和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 明确管理人员职责,使他们严格遵循要求开展安全管理各项工作,及时发现和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安全管理人员培训, 促进他们管理水平提高,责任意识增强。同时也要重视施工人员培训,让他们熟练掌握操作规范,有效保障建筑现场施工的安全。其次,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结合安全管理需要,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从而有效规范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各项工作。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施工人员职责和权限,让他们严格遵循要求开展施工现场巡视, 提高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从而有效保障施工安全、顺利进行。在进行巡视和安全检查时,应该做好相关记录,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排除,及时制止违章操作,有效预防安全事故。
最后,加大安全控制资金投入。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机械设备开展建筑施工,以提高施工效率,预防安全质量、安全事故。做好陈旧设备升级改造和维修工作,在资金上给予支持,提高设备综合性能。加强现场施工设备管理,做好设备养护、维修、管理工作。另外,还要提高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待遇,激发他们工作热情,促进他们更好遵循规范要求施工,促进建筑施工综合效益提高。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质量安全控制是建筑施工的重要内容,做好这两项施工能避免发生不必要损失,提高工程建设效益。施工过程中应该认识存在的不足,并采取有效控制对策,从制度建设、人员管理、材料管理、思想认识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质量安全控制水平提高,进而提高建筑施工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彬.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水平[J]. 中华民居,2013(12),357-358
[2] 杨新良. 刍议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和控制[J]. 建筑安全,2014(4),62-64
第2篇:安全事故检视发言材料范文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管理内容;管理问题;改进措施
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工民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对工民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施工现场管理技术是与工程建设技术并重的工程设计内容。因此,在整个工程建设中,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是重点之一,促进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于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决定性的意义。
1、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
1.1管理现场施工人员。管理工民建建筑的现场施工人员的主要内容包括:选择施工人员的、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到不同的岗位上、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等。当一个工程项目的施工开始时,必须合理地调度现场施工人员,现场施工人员的科学合理安排,决定着工程的正常有序运转。在安排施工人员时,要做到充分地了解每名施工人员的专业和技能,在此基础上对他们的岗位进行合理的安排。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也不能忽视,那就是施工现场的工作氛围,如何促进施工现场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也是现场管理者需要认真考虑、切实解决的问题。
1.2管理现场的施工材料。工民建建筑质量的高低,受到使用何种施工材料的直接影响。因此,在整个工程项目施工的全过程当中,必须贯穿严格把控现场施工材料的质量。其中,重点应该抓好以下几个环节,即:采购原材料、运输原材料的过程、检测进入施工现场后的材料等。正常来说,在采购施工原材料的过程中,应该选择物美价廉的原材料,但是要注意在原材料的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实现节约成本的目的;在运输施工原材料的过程中,要拿出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以避免原材料在运输的过程中丢失或损坏;当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要坚持严格地检查材料的批次、规格、数量等,其目的是防止不符合型号要求的材料使用后造成工程质量问题。
1.3管理现场施工设备。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建筑施工中越来越高的机械化程度。因此,在管理施工现场的工作中,管理施工设备成为了重点之一。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施工程序的不同,需求不同的施工设备,基于此,要合理地计划、有序地调度施工现场的设备,做到科学合理使用,从而保证各个环节都能按时施工。另外,要随时检查在施工过程中的设备,及时排查、清除安全隐患,从而使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避免发生施工事故。
2、管理工民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施工过程复杂,管理难以取得实效。参与工民建建筑工程施工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施工材料种类繁多、施工设备复杂。因此,很难统一、有序地管理施工现场。这是因为在施工现场,对每个人员都监管到位是很难做到的,但是常常会因为一个施工工人操作不当,从而使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受到影响。同时,施工中涉及不同种类的材料和不同的质量层级,也很容易出错,不容易实现精准管理。
2.2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存在较高的事故率。在工民建建筑现场施工的每个人都必须要具有极高的安全意识,但是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在建筑企业施工现场,很多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强,甚至是很差,从而导致施工人员进行危险作业,不带安全帽进入现场的问题时有发生,这无疑是最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施工现场具有较高的事故率也就不足为奇了。
2.3在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的部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目前,我国的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的绝大部分工管理人员存在着素质不高的问题,基本的基础和专业知识不够,受此限制,很难保证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质量。
2.4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方面存在检查的漏洞。管理工民建建筑的施工是十分复杂的,其所涉及的环节、人员很多,在监管中进行抽样检查存在一定的漏洞,会产生一些质量问题,如钢筋混凝土不够坚硬等。对于这些质量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的发现并予以解决,那么工民建建筑的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3、促进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提高的有效措施
3.1科学有序地管理工民建的建筑施工现场。必须通过科学有序的管理机制的建立,层层监控整个施工过程,包括设计和施工阶段,特别是要高度重视涉及到工程质量的问题,保证不留任何的死角。同时,建立科学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从而促进工程质量时效性的提高。
3.2全面确立工程施工管理的安全意识。工民建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必须以“零事故”为自己追求的目标,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必须从思想上切实重视安全生产,把施工安全意识真正扎根在头脑中,落实在行动上。在具体的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要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如不带安全帽的不规范的施工行为、存在安全隐患的施工环节,要特别予以严格的管理。
3.3重视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然人员,必须要拥有从事施工管理的资质,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因此,民建施工企业应该通过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等办法,使管理人员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此外,还可以组织管理人员参观一些模范的施工现场,学习交流模范施工现场的先进管理经验,充分了解同业者的先进的管理方式方法,取长补短,推动自身的管理方法得以不断改进和完善。
第3篇:安全事故检视发言材料范文
【关键词】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策略
引 言: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建筑业获得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然而其竞争也日趋激烈。施工现场作为展示建筑施工企业形象的一个窗口、合同履约建筑产品生产的车间、发扬企业文化的阵地和实现企业利润确保建筑施工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源泉,对建筑施工企业而言,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和开展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此可见,加强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必须引起高度的关注并不断研究探讨有效的现场管理对策。本文通过对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深入分析,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科学的管理策略,以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更多的参考。
一、加强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
施工现场作为直接建造土建工程的地点,能够为土建工程提供生产服务所必须的作业场所。因此,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日益得到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视和关注。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施工现场管理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管理环节,它为施工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前提。如果能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使各项制度规范得到真正落实,是确保土建施工有秩序开展、缩短工期、降低安全事故、节省企业成本的有效途径,也是确保企业在激烈的、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有力保证。
二、建筑企业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建筑企业土建施工现场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现场管理水平、影响着施工质量,且常常引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现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施工现场管理一个核心的因素就是安全问题,然而由于土建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危险预知意识和淡薄的安全防范意识,常常忽视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安全施工、避免事故缺少必要的防范意识和重视程度。这种侥幸心理的存在常常是诱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根源,而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则会使整个工程进程受到影响。
二是质量问题频发,增加工程成本。施工现场具有工序复杂性和设备、材料多样性的特点,面临着诸多的操作环节,现场量大面广。因此,在质量控制过程中难以全面地进行质量检查,而恰恰因为采取质量抽检的方式才造成某些质量问题漏检。质量缺陷整改不及时,造成在以后的环节抽检中发现问题,势必造成工程返工、返修,这也必然会增加施工成本。
三是施工现场缺乏有效健全的监督机制。现场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安全教育以及分项交底较为简单,缺乏针对性,甚至存在施工现场和施工方案不符、专项安全技术方案不到位的情况,致使在施工现场遗留诸多安全隐患。[1]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违规操作的行为。这也是诱发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原因。此外,施工现场的5S不够彻底,现场施工设备和材料堆放杂乱无序,工作人员纪律意识差、行为比较涣散。
三、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策略
针对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这些问题和隐患,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从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经验,提出了几点有益策略:
一是通过教育培训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对于土建施工企业而言,安全生产事关重大,必须引起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工人的高度重视,而这离不开意识的强化。所以,建筑施工企业要严格上岗培训制度,必须通过学习获取资质才能从事相应的岗位工作。还应定期开展安全意识教育,为管理者和操作者培训安全生产和危险预知相关知识,确保其时刻紧绷安全弦,摈弃麻痹大意思想。特别是注重对项目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强化教育,这对于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二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相关制度措施。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把安全和生产在组织上统一起来,把“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明确在制度上,各级工程技术人员、各个职能部门及岗位工人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安全工作负责。做到安全工作层层分工、事事有人管。[2] 此外,交接班的安全检查工作和施工前对材料、设备、人员装备的安全检查也是十分必要的,要将这些形成制度并规范执行。
三是加强对施工现场物料的规范化管理。施工过程是利用设备将各种物料综合利用的过程,整个施工过程会用到大量的物料,且物料支出费用占整个工程预算的比重较大,如果进行较好的控制会大大降低工程成本。所以,要对现场物料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合理地调配,在确保物料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物料的的供应、管理、储存、发放等具体事宜。同时,要确保物料存放现场的整齐有序,将各种物料规范存放,防止因存放不规范而误用物料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的后果和不必要的浪费。在施工结束后,还应对剩余的物料及时进行清理,减少损失并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现代施工企业都引进了较为先进的技术和现代化的设备,这对于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工期提供了物质保证。然而,对于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常常会潜在着某些安全隐患,一定要严格操作规程,实现标准化作业,防止事故的发生。总之,我们必须做好土建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控制、管理控制、分析处理以及监督监管等。要在施工前认真对施工重点、路线以及高程控制等进行深入细致的检查,对严格控制土建施工过程的质量,不容出现丝毫误差。[3]
讨 论:总之,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相对复杂和专业的系统工程,管理内容涉及人、财、物、料等,且受多种因素的限制和制约,管理难度较大、不确定性较多,已成为管理的关键环节。当前条件下,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不再是技术、设备和单纯人才的较量,而是整体管理水平的竞技。现场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直接关乎建筑施工企业的切身利益。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建筑施工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社会竞争力。因此,施工现场成为了企业形象的窗口,建筑企业要想扩大市场必须内抓现场、外抓市场,以市场促现场,用现场保市场,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现场管理来实现我们的加强目标。[4] 这对于管理者而言,也提出了更高、更专业的要求。从事现场管理的专业人员不仅要切实提高安全管理的意识,更要通过不断汲取管理知识和现场控制的经验来不断增强管理水平,实现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成本节约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刘铭. 关于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思考. 建筑与文化.2013年第7期:265.
[2]谢建军,闫骏.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探讨.土木建筑学术文库.2010年第14卷.263-264.
[3]张胜杰.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对策探讨.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第20期:96.
[4]何日圭.论土建施工现场管理. 现代装饰(理论) 2013年01期:101.
第4篇:安全事故检视发言材料范文
关键词:化工;机械设备;安装过程;质量;控制
前言:
随着化工产品的多样性发展,化工生产这个行业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在化工产品生产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保证合格的化工机械设备安装,如果在安装的过程中出现了质量问题,那就可能会给后期的化工产品生产带来严重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与麻烦,所以化工企业对于化工机械设备的安装质量控制也是相当重视,也只有确保安装过程的质量保障,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在保证工作人员健康的同时可以大大提升工作的效率。在实际的生活中,需要相关的技术工作人员对化工机械设备工程的质量进行控制,从最大程度上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
一、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机械类设备在安装施工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的几个环节,分别是施工前的准备阶段、放线就位和找正调平阶段、地脚螺栓阶段、装配阶段、管道安装阶段、试运转阶段。在施工前的准备阶段,最有代表性的工作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施工条件、开箱检查和保管、设备基础。每一个工作都要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进行操作,对于较为特殊和大型的设备而言,还要制定严密的安装设计施工方案,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对于设备的安装找正调平,主要是对位置的测量,找到一条共同的安装基准线,确保每一台设备的位置。地脚螺栓的安装和操作都要尽可能的规范化,因为这个环节相对细小,很多工人对其都不够重视,对后期设备的安装就会产生影响。在装配阶段之前应该对设备的表面进行防锈油脂的清洗,之后装配工作的各个工序都应该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还要有相关的监督检查人员。管道安装等阶段主要针对有需要的化工机械设备而言,对于管道的接口和连接部分要进行严密的连接。安装设备之后的试运转阶段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试运行主要是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样也是为正式运行提供保障。
二、化工机械设备安装的质量控制措施
为了更好的保证化工生产企业的安全与高质量生产,在进行机械设备安装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其中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作为化工企业,很多部门都需要更为精心的控制,这也是机械化工设备安装质量的一个重要保证,提升化工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质量标准也要进行严格的控制。除此之外,设备安装之前还要对每一个有关的施工部门进行了解,作为一项复杂的工作,要保证施工单位的安装质量、生产许可、检测手段和生产条件等多个因素。在进行安装之前要和施工单位进行严密的讨论与研究,改正不足的地方,按照报告指定的方案进行施工。
三、加强机械化工设备安装工程的材料管理
在机械化工设备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对安装材料的要求非常高,对于材料的选择也有很高的要求,甚至关系到今后化工产品生产的质量,对工作效率的影响也很大。因此在对化工设备安装中的材料选择必须要有足够的重视,对很多模棱两可的材料也不一定要出现在安装的设备中,主要还是需要技术人员的严密监控与管理,一点也马虎不得。对于施工材料的质量要求,必须要进行现场检测,确保不会产生不利影响。对于不同的设备组件而言,需要进行不同的工艺处理方式,还要明确所检测的对象,更不能将各类组件中的材料混淆,确保每一种组件的质量安全。在进行较为严格的控制过程中,还要保证设备材料的有效性。在保证以上对设备的监控工作和环节之后,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提升产品的质量,对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需要对机械化工设备在安装过程中的材料控制环节加以足够的重视,加强管理才是保证高质高量的重要保障。
四、对机械化工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提高
随着我国化工企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升,加上科技的而不断进步与发展,就使得机械化工设备的安装质量上升到企业逐渐重视的一个必要生产环节,机械化工设备的高标准生产,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必要条件。机械设备的安装在现在逐渐成为当代表现科技水平的一个技术标准,如果要想更进一步的提升机械化工设备的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可以从国外引进相关的机械化工安装技术手段和方法,提升相关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这些都是提升安装控制质量的重要因素,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才是提升安全的基础,这样才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为了更好的发展,企业的工作者必须要不断创新和努力。
五、总结
随着现在化工企业的设备标准不断提高,需要在现有的质量标准下不断提高要求,对于机械设备的安装也需要从很大的程度上提高该改良,主要是为了保证机械设备在安装中的质量,也是确保今后投入生产后的高质高效性。正是因为这个因素,化工设备的安装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因此化工机械设备的工程质量控制需要进行充分的检测与监督,吸取过去的经验与教训,只有安装过程的质量得到了保障,才能进一步确保工作人员和生产环节的质量与安全。除此之外,还要重视对高质量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技术人才是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进行的前提,作为设备安装和使用的掌控者,优质的技术人员才能发挥出更加有效的作用,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相信随着我国机械化工设备的安装过程的质量不断提高,我国化工产业的科技水品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机械设备的安装水平也可以提高的一个全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
[1]李智梁.浅议化工机械事故的控制与分析[J].科技资讯,2011,(03):117.
[2]邹远林.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浅析[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7(10):138.
第5篇:安全事故检视发言材料范文
关键词:市政工程建设 施工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施工管理是市政工程建设非常重要的工作,加强市政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能够保证市政工程质量,促进施工的顺利进行,提高整个市政工程建设的效益。然而,现阶段,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市政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为了保证市政工程质量,提高市政工程建设效益,探讨分析市政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市政工程建设施工管理的现状分析
施工管理对市政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现阶段,由于受到思想观念、技术、人员配置等方面的影响,市政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总的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是市政工程建设的关键,如果安全管理不到位,必然影响市政工程的建设。然而,很多的施工人员缺乏安全管理意识,没有进行定期的培训,对相关规定的掌握程度不够,有关安全操作的规章制度没有得到贯彻落实,相关的施工设备没有摆放到规定的位置。此外,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不到位,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没有及时排查和改进,往往导致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2、质量检测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完善的质检制度能够提高市政工程质量标准,满足市政工程建设的各项要求。但是,很多的施工企业缺乏完善的质检制度,影响了市政工程建设水平。例如,在市政工程建设施工管理过程中,对建筑材料的检测、对成品的检测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使得检测结果不真实,进而难以实现对建材和成本的质量控制工作。项目负责人也没有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进行检测,难以保证每道检测程序质量合格,影响了后期工程建设的质量。
3、材料管理被忽视。市政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材料,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必须加强对材料的管理。然而,在材料管理过程中,往往出现不到位的情况,例如,忽视对材料供应商情况的调查,使得采购的材料不合格;忽视对材料的进场检查,使得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在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查的时候,没有严格执行相关的规定,往往只是出于形式,使得不合格的材料被运用到市政工程建设当中,给整个市政工程质量留下隐患。
4、忽视管理团队建设。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市政工程建设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为了更好的进行施工,加强管理工作,建设技术水平强、业务素质高的团队是必须的。然而,目前很多建筑单位却忽视团队建设,难以实现对施工人员的有效管理,对于提高施工人员素质方面的培训工作开展不足,既影响了市政工程建设,也影响了市政工程建设施工的管理。
三、市政工程建设施工管理的策略
为了应对当前市政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提高市政工程建设施工管理水平,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结合市政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将来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取以下相关策略。
1、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市政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管理。在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防火、防雷、防电击、防意外事故等等。为了提高安全水平,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项目部必须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配备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相关规范,保证施工安全,预防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2、做好市政工程建设成本管理工作,提高工程建设综合效益。市政工程建设效益如何,利润率是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指标,而要提高市政工程建设的效益,就必须加强成本管理工作。事实上,成本管理也是施工管理的重要工作,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坚持成本最低化原则,施工单位应该根据市场价格的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施工定额,施工定额要求成本最低化,如果市场价格发生变化和浮动,定额也应该作相应的调整。坚持全面成本管理原则。即对成本实行全企业、全员、全过程的管理,在全员管理当中,应该落实责任制,使成本管理能够真正落实,收到实际效果。坚持动态管理原则,从市政工程建设开展一直到施工结束,对于每一阶段都要进行成本管理,当施工完成之后,应该对成本管理进行核算,使成本管理的目标得以实现。坚持目标管理原则,制定相应的成本管理目标,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
3、加强市政工程建设进度管理工作,保证市政工程建设顺利进行。进度管理也是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在编制进度计划的时候,应该对工程量和工序进行全面的了解,合理编制计划,对施工进行妥善的安排。同时,还应该确定计划工期,建筑单位在招标的时候,应该根据企业和市政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提供合理的计划工期。最后,对施工进度进行监控。进度计划编制之后,应该加强监控,保证每个阶段的进度计划目标按时完成,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4、注重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提高市政工程建设质量。质量是市政工程的根本,也是加强市政工程建设施工管理的重要目标。只有保证质量,才能提高整个市政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第一、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在进行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对竣工交付的工程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第二、重视施工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重视质量管理。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对于质量管理工作做得好的员工实施奖励。第三、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健全与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把握好每个关,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派安全生产专员加强现场巡视,对于出现的违规违章操作及时纠正,将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为施工创造安全可靠的环境。第四、保证原材料的采购质量。为了保证原材料的质量,从材料采购计划的编制、采购、进场验收、现场检查等各个环节都要加强管理工作。采购的时候应该从质量可靠的供应商进行采购,加强材料进场检测和现场验收,保证材料合格,对于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得使用。第五、做好工程验收工作。在验收的时候,应该严格执行验收规范,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在市政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中,应该加强对每个施工环节检查,保证每个工艺流程符合相关的规定。在竣工验收中,应该加强对材料的审核,保证市政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5、做好市政工程建设成本核算工作,严格控制施工费用。施工管理应该采用单独核算的形式,促进成本核算规范化和合理化。只有严格成本核算,才能促进市政工程建设综合效益的最大化。财务部门在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应该做好深入调查和研究工作,全面做好预算工作。在成本管理中,对于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设备费等各种费用应该进行全面核算,将这些费用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加强施工管理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今后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认识现阶段市政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缪广法.浅谈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有效策略[J].金山,2012(6)
[2]梁震海.建筑项目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家天地,2011(6)
[3]贺彦斌.浅谈如何做好市政设施管理维护工作[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1)
第6篇:安全事故检视发言材料范文
关键词:民用建筑施工 施工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就民用建筑来说,施工管理是其非常重要的工作,加强民用建筑施工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能够保证工程质量,促进施工的顺利进行,提高整个民用建筑工程建设的效益。然而,现阶段,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民用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民用建筑工程建设的效益,探讨分析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民用建筑施工管理问题分析
施工管理对民用建筑施工具有重要的作用,现阶段,由于受到思想观念、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影响,民用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总的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安全是民用建筑施工的关键,如果安全管理不到位,必然影响民用建筑工程的建设。然而,很多的施工人员缺乏安全管理意识,没有进行定期的培训,对相关规定的掌握程度不够,有关安全操作的规章制度没有得到贯彻落实,相关的建筑设备没有摆放到规定的位置。此外,民用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工作不到位,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没有及时排查和改进,往往导致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2、质量检测方面的问题。完善的质检制度能够提高民用建筑工程质量标准,满足民用建筑工程建设的各项要求。但是,很多的施工企业缺乏完善的质检制度,影响了民用建筑施工水平。例如,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对建筑材料的检测、对成品的检测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使得检测结果不真实,进而难以实现对建材和成本的质量控制工作。项目负责人也没有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进行检测,难以保证每道检测过程质量合格,影响了后期工程施工质量。
3、材料管理方面的问题。民用建筑施工需要大量的材料,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必须加强对材料的管理。然而,在材料管理过程中,往往出现不到位的情况,例如,忽视对材料供应商情况的调查,使得采购的材料不合格;忽视对材料的进场检查,使得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在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查的时候,没有严格执行相关的规定,往往只是出于形式,使得不合格的材料被运用到民用建筑工程建设当中,给整个民用工程留下质量隐患。
4、管理人员方面的问题。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民用建筑施工规模也越来越大,为了更好的进行施工,加强管理工作,建设技术水平强、业务素质高的团队是必须的。然而,目前很多建筑单位却忽视团队建设,难以实现对施工人员的有效管理,对于提高施工人员素质方面的培训工作开展不足,既影响了民用建筑工程建设,也影响了对民用建筑的施工管理。
三、民用建筑施工管理问题的解决策略
为了应对当前民用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提高民用建筑施工管理水平,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结合民用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将来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取以下解决策略。
1、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做好民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防火、防雷、防点击、防意外事故等等。为了提高安全水平,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项目部必须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配备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对民用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相关规范,保证施工安全,预防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2、重视民用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提高民用建筑工程建设效益。民用建筑施工效益如何,利润率是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指标,而要提高民用建筑工程建设的效益,就必须加强成本管理工作。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坚持成本最低化原则,施工单位应该根据市场价格的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施工定额,施工定额要求成本最低化,如果市场价格发生变化和浮动,定额也应该作相应的调整。坚持全面成本管理原则。即对成本实行全企业、全员、全过程的控制,在全员控制当中,应该落实责任制,使成本管理能够真正落实,收到实际控制效果。坚持动态管理原则,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开始一直到施工结束,对于每一阶段都要进行成本管理,当施工完成之后,应该对成本管理进行核算,使成本管理的目标得以实现。
3、做好民用建筑施工进度管理工作,保证民用建筑施工顺利进行。进度管理也是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在编制进度计划的时候,应该对工程量和工序进行全面的了解,合理编制计划,对施工进行妥善的安排。同时,还应该确定计划工期,建筑单位在招标的时候,应该根据企业和民用建筑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提供合理的计划工期。最后,对施工进度进行监控。进度计划编制之后,应该加强监控,保证每个阶段的进度计划目标按时完成,保证民用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
4、注重民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提高民用建筑工程质量。质量是民用建筑工程的根本,也是加强施工管理的重要目标。只有保证质量,才能提高整个民用建筑施工的综合效益。第一、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在进行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对竣工交付的工程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第二、重视施工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重视质量控制。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对于质量管理工作做得好的员工实施奖励。第三、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健全与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把握好每个关,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在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该派安全生产专员加强现场巡视,对于出现的违规违章操作及时纠正,将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为施工创造安全可靠的环境。第四、保证原材料的采购质量。为了保证原材料的质量,从材料采购计划的编制、采购、进场验收、现场检查等各个环节都要加强管理工作。采购的时候应该从质量可靠的供应商进行采购,加强材料进场检测和现场验收,保证材料合格,对于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得使用。第五、做好民用建筑工程验收工作。在验收的时候,应该严格执行验收规范,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在施工质量验收中,应该加强对每个施工环节检查,保证每个工艺流程符合相关的规定。在竣工验收中,应该加强对材料的审核,保证民用建筑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5、加强民用建筑施工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工作,严格控制施工费用。施工管理应该采用单独核算的形式,促进成本核算规范化和合理化。只有严格成本核算,才能促进民用建筑工程建设综合效益的最大化。财务部门在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应该做好深入调查和研究工作,全面做好预算工作。在成本管理中,对于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设备费等各种费用应该进行全面核算,将这些费用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民用建筑施工中,加强施工管理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今后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认识现阶段民用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民用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建生.论民用建筑施工的管理问题与解决策略[J].科技与企业, 2012(21)
[2]姚艺.浅论民用建筑施工管理[J].科技风.2009(22)
[3]邹远方.民用建筑施工的管理问题与解决策略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 2013(2)
第7篇:安全事故检视发言材料范文
关键词:机械动力设备;检修管理;问题;策略
1机械动力设备检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检修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检修管理理念落后
从现代企业机械动力设备的检修人员来看,鉴于普遍落后的经济待遇,检修人员的工作和学习积极性明显受挫。大多数企业设备的检修管理人员都是老员工,富有一定的工作和检修管理经验。因此,在具体的检修管理工作中,这些老员工就依靠自身经验,丧失了继续学习的积极性,致使企业设备检修管理理念落后,严重影响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并且难以与时俱进,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另外,根据调查发现,大多数企业目前仍沿用以往的机械动力设备检修管理模式,把精力集中在事后检修和定期维修方面,忽略了事前的预防维修。并且基于现在的机械动力设备检修管理模式,不少问题仍频现于日常的定期维修中:例如检修范围过于狭窄、检修不够全面化、没有实事求是、对不同机械动力设备设定不同的检修计划等,严重影响了检修效率,为企业机械动力设备的检修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1.2检修管理优化动力不足
针对机械动力设备的检修工作,企业一般会设置专门的检修管理部门,检修管理部门担负着检修企业机械动力设备的重大责任。但是,在现代经济发展环境下,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企业中检修管理部门的成本意识降低,机械动力设备的定期维修进程中,相关部们没有做好提前预算,导致检修过程中问题频发,例如用料采购周期长,缺乏科学性,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被浪费。此外,企业车间对检修机械动力设备的备用料的安排也缺乏合理性,超量购买检修中不经常用到的料、配件估计错误等现象已经不罕见。受到连锁反应的影响,这些现象的频发又加大了部门中一些不必要的开支,最终导致检修管理效率低下,优化动力不足。
1.3检修管理中的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
就企业机械动力设备的检修管理工作而言,检修中的责任追究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基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很多企业似乎忽略了这一重要环节。在具体的检修管理中,一个简单的派工维修单就可以承载检修管理的纪律,相关设备的检修人员并没有对检修管理工作进行科学统计,也不存在检修中的技术资料分析。如此一来,如果机械动力设备检修工作中出现问题,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无法通过具体的资料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导致检修故障责任不明确。在此基础上,机械设备检修管理工作的开展就会受到阻碍,因为事故之后,相关的检修管理人员会互相推卸责任,造成管理混乱局面。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检修人员的行为缺乏有效约束和规范,进而影响到企业日常的生产活动。
2机械动力设备检修管理的优化策略
2.1提高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更新设备管理理念,创新检修管理模式
检修人员对企业机械设备的检修管理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企业要注重提高检修人员技术水平。在日常的工作中,企业要利用一定的方式来加强检修人员学习检修管理知识的积极性,并完善相应的学些机制,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例如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培训比赛和学习活动,并鼓励检修管理人员的参与。在此学习状态下,检修人员会积极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更新管理理念,本身的专业素质得到提高,技术水平也得到相应的提升。另外,鉴于企业机械动力设备检修管理理念落后的问题,企业要对机械动力设备的基础材料进行细化,积极创新设备分级管理模式。首先,企业要对设备的基础材料进行细化和充实,对于机械动力设备而言,基础材料有很多,例如日常检修材料、日常运行材料、各总成本材料等。其次,在对这些基础材料进行细化的基础上,对机械动力设备进行分级管理。此过程中,企业相关部门的检修管理人员要对设备的检修管理工作加以科学安排,以提高设备的检修效率。
2.2借助现代网络技术构建高效检修管理系统
基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网路技术的利用已经很普遍。对于企业机械动力设备的检修管理工作而言,利用网络技术开发机械动力设备管理系统很有必要。因为在完善的设备管理系统下,统计和分析各种检修数据的工作就会更加便捷化。对此,企业可以进一步利用这些检修管理数据,对检修材料和相应配件的库存加以科学设置,最大程度降低企业机械动力设备的检修管理成本。鉴于此,企业要细化到每一台机械动力设备,并对此建立检修管理档案。而机械设备的配件以及相应的库存也要有相应的信息数据库。在此基础上,企业就可以以这些保存的数据为依据,进一步确定检修材料的库存,避免检修管理部门出现浪费材料的现象,从而为企业机械动力设备检修管理节约成本。
2.3对机械动力设备故障的责任标准进行细化,完善设备故障责任追究制度
就企业机械动力设备的检修管理而言,检修管理过程中的责任追究关系到企业后续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责任追究不到位也会损害企业的形象,企业对相关检修人员也会有失公平。因此,企业必须对机械动力设备故障的责任标准进行细化,完善设备故障责任追究制度。据此,企业可以以不同类别的机械动力设备为依据,制定不同层次的责任标准。例如对于Ⅰ类设备,企业的考核要加强,而对于Ⅱ类和Ⅲ类的机械动力设备,企业可以适当考核。在制定责任标准后,企业还要对设备故障标准加以细化。企业机械动力设备具有不同的等级划分,对此,企业要设定不同等级的考核意见;而针对企业机械动力设备故障的程度,企业也要设定相应的考核指导意见。关系到企业机械动力设备使用者责任的,考核设备的使用人员;而涉及到机械动力设备检修人员责任的,对设备检修人员进行考核。在此基础上,关于企业机械动力设备检修的考核工作才能有一定的依据,相关的责任制度才能进一步落实。
3结束语
第8篇:安全事故检视发言材料范文
[关键词] 水利施工 技术措施 材料 质量
[中图分类号] TV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6-0297-01
引言
水利工程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能发挥灌溉、防洪、运输、养殖等综合效益。为促进其作用有效发挥,采取施工技术措施是非常关键的内容,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一些施工单位对技术措施的应用重视程度不够,对水利工程建设带来不利影响。今后应认识存在的不足,及时采取改进和完善对策,为水利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工程质量提高提供保障。
1 新时期水利施工技术措施的作用
1.1 预防现场事故发生。水利工程施工环境复杂,如果技术措施不到位,容易出现坍塌、山体滑坡等事故,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还会带来严重损失。为预防这些问题出现,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是必要的,能规范施工各项工作,对可能出现的隐患进行有效预防。
1.2 推动施工顺利进行。通过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严格规范施工人员、机械设备、材料等,推动不同工序有效配合,为施工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对水利工程建设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1.3 提高水利施工质量和效益。施工现场一旦发生质量和安全事故,再加上工序、进度管理等如果不到位,必定会带来损失,甚至出现索赔现象。而通过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实现对各类事故预防,调动施工人员积极性,严格按合同规定完成施工任务,避免不必要损失发生,对提高水利工程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2 新时期水利施工技术措施的不足
2.1 质量管理技术不足。未能严格落实工程建设标准和质量管理要求,影响工程质量。例如,忽视施工材料质量检测,对水泥、砂石、外加剂等质量试验检测不到位,不合格材料被应用到水利工程施工,导致质量问题发生。或者工序质量控制措施未落实,对存在的质量缺陷没有及时处理,竣工验收不到位,降低整个水利工程质量。
2.2 安全管理技术不足。对施工人员安全培训不足,安全意识淡薄,施工现场存在违规违章操作,导致安全事故发生。一些施工单位没有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或者即使建立但没有严格落实,施工现场巡视不足,安全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淡薄,未能及时排除现场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往往带来巨大损失。
3 新时期水利施工技术措施
3.1 材料采购技术措施。为顺利完成水利施工任务,首先就要做好材料采购工作,加强各类材料试验检测,从质量可靠供应商采购材料和设备,综合采取有效控制和处理对策,掌握施工材料综合性能,为水利施工任务顺利完成,提高水利工程综合效益奠定基础。做好材料供应商基本情况调查,不合格材料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对施工现场材料也要做好堆放工作,重视防潮防水。根据水利施工需要进行材料分发,保障材料供应及时到位,为水利施工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3.2 质量管理技术措施。对施工人员开展培训,提高他们的质量控制意识,掌握水利施工工艺流程,严格按要求进行现场施工,特殊岗位实施持证上岗制度,确保施工人员胜任该项工作,顺利完成施工任务。做好水利施工机械设备调试和养护工作,促进其性能最佳发挥,提高施工效率,确保进度按时完成。重视水利施工新技术和新工艺应用,加强施工方法控制,结合现代施工技术和施工理念,促进水利工程质量提高。加强工序管理,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水利工程由不同工序组成,一道工序完成并经过质量检测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如果发现质量缺陷,应该及时处理和应对,从而促进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有效保障每道工序质量。
3.3 安全管理技术措施。重视水利施工人员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管理意识,严格遵循规范要求施工,避免出现违规违章操作现象,进而达到有效控制水利施工质量的目的。完善安全管理责任制,通过制定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工作人员安全管理职责,使他们严格按照安全管理规范要求进行水利工程施工。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确保每个工作人员认真履行自己职责,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对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及时处理和应对,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为施工顺利进行和水利工程建设综合效益提高奠定基础。
3.4 成本控制技术措施。做好施工材料采购工作,综合对比不同厂家材料的性能和价格,确保质优价廉,有效控制材料采购成本。做好成本预算工作,有效指导水利施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严格审核设计变更,确保设计变更满足规范要求,避免因设计变更不合理而导致成本增加。加强施工机械设备和人工费的控制,避免实际成本超出预算。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对水利施工成本和预算成本进行严格控制,发现存在的不足,总结成本控制经验,为后续施工成本控制提供启示与借鉴。
3.5 其它施工技术措施。例如,采取进度管理技术措施,进度控制严格按照施工合同规定进行,结合施工现场基本情况制定合理的进度计划,工期不能安排太紧,让施工单位有足够时间应对风险。进度计划要分期落实,实现进度的动态管理和控制,发现与进度计划存在不合理情况时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注重环境保护,避免污染和破坏环境,实现水利工程施工的生态管理目标。对施工现场废水、废渣等做好处理工作,杜绝向附近排放污染物,避免污染施工现场环境。
4 结束语
对水利工程建设来说,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措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实际工作中应该认识存在的不足,综合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施工现场质量、工序、成本、安全管理水平。为施工创造良好环境,确保水利工程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曾瑞军.加强水利施工技术控制措施的探讨[J].甘肃农业,2014(11),83-84
[2]付运来.水利施工技术确保工程质量强化措施[J].价值工程,2013(17),105-106
第9篇:安全事故检视发言材料范文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工程质量;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据中国社科院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显示, 2011年底,我国城镇人口总数达6.91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1.27%,我国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0%,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结构变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民群众更加重视城市的品质,城市在经济结构、规划建设、管理体制、环境质量、公共服务、社会和谐和安全等方面受到严峻考验,尤其是城市公共设施基础建设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城市市政道路是人民群众能够最直观感受和使用的日常设施,市政道路质量也成为检验政府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提高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显得十分重要。
1.道路工程质量管理
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是市政道路使用质量达标的关键环节。在质量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现场技术交流、控制施工材料质量、加强工地实验室建设以及施工工序质量等多个方面。
为了有效的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加强现场的技术交流,使各个环节衔接好。通过使用图、表和文字等多种方式在工程具体施工前,由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对施工内容、重点部位、操作要点、施工方法、质量要求、施工重点进行指导与明确交底,并对施工员的反馈负责指导和处理。
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影响很大,材料质量的好坏,决定了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的长短。施工材料好坏对施工质量的优劣起很大的作用。必须重视原材料质量,加强对原材料的管理。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设备必须有出厂质量合格证书、出厂检验报告及复试报告。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在使用前必须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
工地试验室在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企业自检的一个重要部门。施工单位要加强工地试验室重视程度,试验室一定要按标准建设;完善试验室的房屋建设,配备齐全的试验仪器,满足市政道路建设的需要。要提高试验人员的素质,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实事求是的认真精神。试验要及时,数据要准确、可靠,一切应以数据说话。监督检测的比例可根据工程类别及部位的重要性和现场施工质量及检测情沉确定,一般不超过有关技术标准规定取样数量的30%。
工序质量控制是过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点,是现场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建立工序质量控制点,即在加强一般工序质量控制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进行重点控制,保证工序经常处于受控状态。对关键部位和重要工序加强管理,对各类质量问题的处理要形成闭环。
2.施工组织管理
施工组织管理主要是对项目施工的人员和施工计划进行控制管理,主要涉及到对施工人员和施工计划的组织安排。
(1)施工人员资质 对于目前建筑行业从业人员队伍和资源的现状而言,项目的二次分包、三次分包是难免的选择;作为施工管理方,为保证施工质量,必须严格审核施工方的二次外包、三次外包,需经项目管理方规范的流程审核方可进场施工;项目施工过程中首先应保证各类工程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等配置齐全,若非管理方派驻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对相关人员从业资质进行审核备案,对于参与项目施工人员队伍进行全员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培训,在施工过程中应派驻安全员全程在场检查安全状况,防止出现安全事故引发的人员伤亡带来的纠纷,以免影响施工总成本和工程进度。
(2)施工进度安排 对于施工计划应全员进行宣传,尤其是关键节点控制,必要时可在施工现场设置标语和进度规划表,以鼓舞士气并使参与人员有明确目标;为保障施工质量,在施工条件较恶劣的情况如雨季、严寒等条件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可推迟施工,在场人员可以从事项目辅料准备和阶段清理等工作,从而弥补项目延期带来的进度损失。从现场施工的经验来看,恶劣天气条件下施工的路段质量相对不理想,施工上也存在较多难度;若因项目进度的影响,可安排在天气条件较好时合理安排施工,因工期需要的可以增加设备和人员的投入,以弥补相应工期的影响。
3.施工过程管理
施工过程管理是提高施工质量最关键的环节,自施工方确认后,应立即组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项目部,除施工方外、工程投资方和工程监理方均应在项目部中任职,并接受社会的监督,主要管理措施具体如下:
(1)原材料管理 大宗原材料的采购必要时应进行公开市场招标,尤其是对于水泥、钢材、砂石等物资的采购进行严格的检验监控,对于混凝土等重要原材料应对生产商资质进行备案核查,对采购人员的采购业务进行严格审批,防止以次充好的情况出现,原材料的质量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最终质量影响最大。
(2)施工设备 条件允许的单位应积极使用工程机械行业中路面机械质量较可靠的企业设备,一方面对于施工效率有利,能大大节约工期,减少劳动者工作强度,降低基础施工人员的人工投入;另一方面,性能稳定的设备对于路面施工质量较有保障,在施工基础条件和路面美观性上要求较高,必然能打造出优质的市政道路工程,目前国产路面机械中如压路机、摊铺机等自动化效率较高的产品中,徐工、三一重工的全系列路面机械产品质量在行业内均具有较好的品质,已经具备了国际化的产品质量,在采购成本和维修成本上相比国外性价比较高。
(3)施工质量过程控制 对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应分标段控制验收,对于相关基础配套设施的验收同样关键。因此对于质量控制的绩效考核收入与最终项目验收结果相挂钩应是较好的尝试。通过分阶段验收便于项目按期推进,严格验收质量便于控制施工的质量隐患,对于给排水工程和其他配套固定工程应严格控制,因为这些环节若出现质量问题返工成本较高,造成的社会影响较坏。将质量控制人员项目工资收入与最终验收结果挂钩,如重大工程环节整改的追溯相关人员责任,因此加强对于质量控制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十分关键,较理想的方式采用第三方质量监控和自我质量监控相结合的方式,以加强质量管理,提升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
(4)质量问题处理方法 当出现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问题后,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工程暂停令》,停止质量缺陷部分的施工以及相关联部分的施工,以防止工程质量事故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在 24 小时内完成质量事故报告包括该工程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间、性质、现状和发展变化情况,以及事故调查中的数据、资料,对事故原因的初判和事故主要涉及的质量负责人等情况。然后,由事故调查组进行现场事故调查,并给出相应的技术处理措施,对于提出的技术处理措施,组织相关单位讨论分析给出技术处理方案,并予以审核确认。审核后的技术处理方案,承包商应给出详细的技术处理细节,最后的处理结果由设计、建设等有关单位共同检查认可。当质量问题处理得到审核后,即可恢复正常施工。
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案是建立在正确分析和判断质量事故原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般包括了修补处理、返工处理、限制使用及不作处理四种处理方案。当出现的质量缺陷经过修补后还可以达到要求,并不影响使用功能或外观要求时一般采取修补处理的方式;如果有严重的质量问题,对结构的安全和使用有重大影响而仅仅靠修补无法挽回时,一般需要返工处理;在工程质量事故按修补方案处理无法保证达到规定的使用要求和安全指标,而又无法返工处理,可以做出限制使用的决定如结构卸荷或减荷。然而对某些工程质量问题,虽然不符合规范和要求,但经过分析、论证后确定对工程使用功能影响不大时可以不做处理。
(5)建立目标责任体系
为了有效地提高市政道路质量管理工作,建立目标责任体系是首当其冲的举措,这就需要市政道路工程在动工之前,就应该使整个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作科学化和规范化,要狠抓质量管理目标,由此建立系统完整的规章制度。
1) 要严格依据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以及标准和文件,在市政道路施工初期建立完善的目标责任体系,目标的开展具体体现于目标的分解与落实过程中,使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各个目标分项以及各个工序都应以质量控制为中心,从各个方面保证工程质量,并严格遵循施工本合同的规定,使整个施工过程和质量控制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从而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使市政道路工程得以有序进行。
2) 要加大目前执行的考核力度,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程序来操作,不能仅凭经验办事,而是要用数据说话,运用科学仪器检测,要对每道施工工序以及每个施工结构层次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尤其是对一些关键工序,更是要加大质量管理的力度,对其给予全方位的严密监控。
3) 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在整个道路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可以在施工工地设立检测工作的观察室或实验室来针对某些难点问题事前开展独立试验,并注意要对施工单位的检测数据进行定期抽检和复检。
4.总结
近期发生在首都北京的洪水内涝,造成了众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全社会敲响了警钟,也给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对于市政设施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政府而言,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是城市的名片,也是验证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手段,从而必将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可能在短期内的投入较多,但相比相隔数年进行“翻新”再施工而言,建筑成本将会大大降低,有利于全社会的福利提高和资源的节约。随着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的不断升级、城市设施设计的不断优化以及行业规范更加严格,作为城市的建设者必将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城市,并造福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