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复工复产表态发言材料范文
在航空制造业中,基于CAD模型的产品设计与制造已经成为主流模式。作为新一代的CAD技术,基于模型定义(ModelBasedDefinition,MBD)技术在航空工业的应用越来越流行[1]。MBD的核心在于以一个集成化的3D实体模型作为单一数据源头携带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所需的各种信息。基于MBD的制造模式一经推出,就被认为是航空工业革命性的变革,在这一数字化浪潮中,航空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利用MBD技术带来的发展契机,重塑航空制造流程成为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航空器上的复合材料结构正朝着大型化、整体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复合材料的用量已经成为衡量航空器先进性与安全性的重要标志。复合材料结构的制造依赖过程控制,需要定义工艺设计、成型工艺装备、设备控制和检验所需的模型。因此研究面向制造的复合材料结构的三维集成化实体模型是航空制造业能否顺应MBD这一新制造模式发展潮流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制造模型是制造数据链的核心,是设计意图表示的唯一载体,是制造企业完成产品制造及检验的唯一依据[2]。MBD模式下制造模型(工艺模型)的定义、表示和应用是学者与工程技术人员研究的重点。文献[3]指出在MBD模式下,产品的设计制造数据都应该以结构化形式集成到CAD模型中以更好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活动,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质量功能展开的MBD模型应用方法。文献[4]研究了基于MBD的三维数字化制造体系,分析了基于MBD的数字化定义技术、工艺设计与仿真技术、工艺装备设计制造集成技术、数字化检测与质量控制技术和产品数据管理系统集成技术。文献[5]提出一种利用加工知识创建基于MBD的工艺模型的新方法。文献[6]针对机加工艺的典型特征,以工艺MBD模型为基本单元,利用加工特征作为载体将几何与工艺信息集成,建立了面向工艺的MBD模型。文献[7]结合钣金零件成型特点,分析了钣金零件数字化制造模型的结构、组成及各个状态的定义。文献[8]针对当前的MBD模型缺乏基于特征的模型数据表示而不能很好应用于制造领域的现状,从模型重用的角度提出一种基于加工特征的多层次结构化的MBD模型表示。文献[9]指出识别和理解几何设计意图是MBD模型重用的关键,进而提出一种扩展的三维注释标注方法以显式传递几何设计意图。文献[10]研究了基于MBD的装配工艺数据模型,分析了其中的信息种类和具体组成以及数据来源。综上所述,基于MBD的制造模型涉及钣金件、机械加工件、装配模型等,但较少涉及航空制造领域比重越来越大的复合材料,这与航空制造技术的发展潮流不相匹配。针对这一现状,开展基于MBD的复合材料制造模型研究。
2数字化制造对MBD技术的需求
复合材料结构的数字化制造要求从产品制造全过程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来全面描述产品的工程信息,而数字化制造对产品建模提出的新要求根源于复合材料结构制造的两个工程特征。(1)复合材料结构的强可设计性和“增材制造”特性要求3D集成化的模型表示。在复合材料结构的设计过程中,考虑承载、环境以及功能需求等设计因素,复合材料结构通常设计得厚度不均,铺层形状各异,不同形式的材料混杂如树脂基玻璃纤维铺层与树脂基碳纤维铺层混合等。这体现了复合材料结构的强可设计性,但对模型的表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复合材料数字化制造模式中,3D模型表示结构的几何,而铺层等细节设计意图通过2D图纸的形式表示,造成产品数据源的分离,不仅不利于对产品数据的管理,还为工艺人员带来沉重的根据2D图纸上的尺寸信息从3D模型上重新设计工艺铺层的任务。而MBD技术采用3D标注加三维模型表达方式,可以更加清晰、完整地表达复合材料结构的设计思想,同时尺寸、公差、铺层等制造信息的集成表示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复合材料结构铺叠成型的“增材”制造模式依赖对3D几何模型的曲面展开,同时相应的工装设计也需要在3D设计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扩展和修正,才能得到最终的3D工装数模。复合材料结构的成型工装是设计数模面向制造的延拓,需充分考虑成型前后铺层的厚度变化、压力场与温度场对工装型面修正的影响。以集成化3D实体模型表示复合材料成型工装并使之与设计数模关联,将有效加强产品数据的管理。因此,复合材料结构的设计制造特性易于与MBD技术融合。(2)复合材料结构成型的多工序性要求面向工艺过程表达的中间模型。复合材料结构制造过程由工艺准备过程和工艺过程两个链组成。在工艺准备过程中,设计数模表示的是最终零件的成型态,而复合材料结构大型化和整体化的特征造成成型时通常不能一步成型出最终的设计态。在工程实践中,根据复合材料结构的特点,对工艺过程进行适当的划分,形成复合材料结构的成型工序,通常采用先成型主体结构,再通过二次胶接或模压共固化的方式完成构件成型,最后利用相应的夹具夹持构件,进行最终的钻孔、修边工作。因此在工艺准备过程中,必须对各个工艺步骤进行合理划分,针对当前工艺步骤下的模型进行数字化定义,以便开展数字化工装设计、数字化工艺设计、设备控制、检验模型设计等。在工艺过程中,工艺准备过程的模型作为依据,驱动制造的物理过程。因此,要为复合材料结构数字化制造过程提供依据,必须使用数字量表达和定义的相互关联的中间模型。
3基于MBD的复合材料制造模型
3.1制造模型的组成分析
设计部门发放的复合材料结构的MBD模型是按照构件的功能进行定义的,仅包含了构件最终的几何模型及其工艺信息,并不考虑构件制造的中间状态,而复合材料结构的大型化、整体化、形状复杂化等特征使得其制造通常是分阶段的,并且每个阶段都要定义相应的工艺信息,如成型精度(尺寸、公差)、固化温度、压力、时间、表面处理方法以及待胶接面的保护等,以保证结构最终的成型质量。同时,在复合材料结构的成型过程中,需要相应的成型工装,胶接面加工需要装夹定位等。这都要求对原有的设计模型进行修改(如将设计数模拆分成对应中间某个阶段的几何模型,或者为保证一些高要求的尺寸特征,增加相应的工艺铺层等)。因此,设计MBD模型难以直接应用于数字化工艺设计。通过对复合材料结构成型工艺过程进行分析,考虑复合材料结构成型过程中的典型状态,分析了制造模型的组成,如图1所示。初始模型,主要作为预浸料数控下料、成型工装设计的依据。初始模型以设计模型为数据源,结合工艺特征,利用数字化设计、计算机仿真和专家经验设计构建。下料数据通过对设计模型曲面展开得到,其形状直接影响复合材料结构几何形状的准确度,一般都通过曲面扩展的方式留有工艺余量;针对不可展曲面,需对初始模型进行有限元仿真,根据有限元网格的变形情况,确定剪口的方式;特别地,对尺寸大或曲面复杂的构件必须进行铺层分块,而铺层分块的方法和搭接方法依赖对初始模型的有限元仿真结果,最终建立完整的3D铺层模型作为初始模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设计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成型过程的物理环境,通过有限元仿真确定温度场和压力场,以此为依据结合已有的专家经验,对模具型面进行相应的修正,最终模具的3D集成化模型(几何模型+制造工程信息)是初始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间模型,主要用于夹具设计、数控程序设计、检验量具设计、表面处理工艺参数设计等,包括组成复合材料结构的小件的3D集成化实体模型,复合材料结构的主体部分与小件的胶接或共固化等几何形状与制造工程信息的集成模型和小件或主体部分的精度检测模型。最终模型,主要应用于检验模型设计,数控程序设计的3D集成化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成型的复合材料主体结构添加相应的设计孔特征,关键装配面精度保证的数控加工程序设计,如铣端面等,并对结构预留的工艺余量进行切边去除。
3.2基于MBD的制造模型定义
在传统的复合材料结构数字化制造过程中,产品信息的关联性差,设计数模、工装数模、2D工装制造图纸、3D铺层模型、2D的铺层排样数据,以及2D数字化工艺设计中的成型参数等工程信息紧密相关但以散乱、各异的形式存在于制造过程中,为企业的产品数据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基于MBD的制造模式下,复合材料结构的制造模型以3D模型为载体,将制造工程信息,如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处理方法、固化温度、压力、时间等工艺设计信息与3D模型紧密关联。通过对复合材料工艺设计过程涉及到的信息以及工艺设计信息与模型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合复合材料结构的成形工艺特点,利用各个阶段模型之间的关联性确定了制造模型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关关联。制造模型定义采用“阶段划分-模型定义-模型优化”的迭代模式生成。制造模型的定义不仅依赖MBD这一先进的数字化设计制造理念,更需要企业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的大量工艺知识。在CATIA、FiberSIM等先进数字化软件平台的支持下,根据企业积累以及自身特色形成的复合材料制造工艺知识库,通过制造模型阶段划分、建立了基于MBD的复合材料结构制造模型,如图2所示。实体层,定义了模型的3D几何形状,作为非几何信息(尺寸、公差、固化条件、材料信息)的载体,是工装设计、预浸料下料数据的源数据。扩展层,定义了3D标注信息,主要包括尺寸、公差、注释、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装配、检验、测试和材料等制造工程信息。其中注释定义了构件的表面处理、工艺要求等,标记定义了装夹、定位基准等。扩展层标注到3D几何模型上,直接在3D环境中显示,可通过多视图管理实现相应信息的选择、缩放、隐藏和显示等操作。应用层,是基于3D几何模型和扩展层的应用,以两者作为基础面向整个制造流程的应用,如成型工装设计制造、检验工装设计制造,预浸料下料数据以及铺层的激光投影数据的生成、机械加工的数控程序设计,装夹定位工装的设计制造,表面处理方法等。应用层的信息以索引的方式与扩展层、实体层关联,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进行上述信息的组织显示。
3.3基于MBD的制造模型在复合材料数字化制造中的应用
传统的复合材料数字化制造往往侧重制造过程的某个环节,缺乏对整个制造过程所涉及的所有环节的系统考虑。基于MBD的复合材料制造模型以集成化的3D模型表示将复合材料成型各个环节紧密结合在一起,是先进复合材料制造体系的有机组成。从系统学的角度而言,以制造模型为核心的复合材料数字化制造体系对复合材料制造的各个环节进行了严密的数字化定义,以数字量传递和控制成型模具设计、检验设计、制造指令设计、工艺参数设计等,实现了快速、精密、高质量成型,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缩短了制造周期。基于MBD的复合材料制造模型应用方案,如图3所示。
4结束语
第2篇:复工复产表态发言材料范文
【关键词】英国手工艺 手工艺复兴 设计创新
一、艺术与手工艺运动
纵观英国设计发展的整体脉络,英国设计的发展一直在传统与现代的抉择中徘徊前进。从工业革命爆发后,人类技术、生活以及意识形态发生了巨大变革,英国工业、制造业得以巨大发展。这种机械工业革命的出现,导致社会情感体系的震荡,产生了对新型机械工业文明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反思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当时英国弥漫着自由主义、复古情怀、唯美主义、民族情结、重商思潮等多种人文思潮。工艺美术运动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是这许多思潮彼此交叉融合的结果。其既是一种艺术态度,也是一种哲学主张。在面对“手工与机器之关系”的问题上,工艺美术运动创始人威廉・莫里斯也并非一味地否定机械文明的价值,而是采取了比较实事求是的态度,或者说是一种辩证性的观点,他说:“作为一种生活情态,机械化生产无疑是一种罪恶;但是,作为一种已经、并且或许仍将有助于我们创造出更为理想的生活情态的手段,机械又是不可或缺的。”①由此可见,莫里斯对于机械文明的认知和评价是兼顾一个“度”。同时,工艺美术的理念也是一种哲学主张。即人之社会性存在的本质,在于社会情感的建构与维系,其他一切文明手段都要为这一根本性的目的“服务”。莫里斯竭力想要解决的,就是在机械工业时代中,人的自然属性与其社会属性之间的不平衡、不对等的问题。工艺美术运动不仅关乎“艺术”和“设计”,更在深层次上关乎对于“文明样态”的评判,以及对“生活样式”的选择。手工艺运动之于英国现代设计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这为之后英国设计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手工艺复兴运动
英国设计一直都执著地坚持自己对于设计的信仰,在处理传统与现代化的问题上,设计师们保持着审慎的态度。英国的怀旧与传统情结使英国设计始终保持着对手工艺的留恋和对传统的偏爱。正如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英国出现的“手工艺复兴运动”,又可以称作“设计师――造物人”运动,以约翰・拉斯金、威廉・莫里斯为代表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作为其理论与实践的源头,旨在通过对传统技艺的复兴,以探索后现代、后工业化社会中手工艺发展新方向的一场艺术与设计运动。其主要集中于家具领域,设计师与工艺家集合设计、加工于一身,这样的设计――生产一体化的模式,使设计师全面地控制和更好地掌握从设计到制作的整个流程。他们一般拥有自己的设计公司或者工艺作坊,采用单件制作或者限量复制的形式,自行设计、制造实用性的产品。就单件制作或有限复制的生产模式而言,他们具有手工艺人的若干特征。同时,他们又不受手工技艺的局限,其作品的形式语言、艺术风格与手工艺的传统风貌存在显著区别,因而又接近于工业设计师的性质。
约翰・麦克皮斯作为“手工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与领袖,他强调手工艺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优势,使材料在质地、肌理、色泽等方面展现出其独特之美。与工业化大生产不同,手工艺对待材料的态度是迥然不同的。工业化大生产偏重材料的批量化、标准化加工,忽略材料各自的差异性。相反的,手工艺人善于发掘原材料中截然不同的特性与潜质,使材料可以更灵活和更具人性化的表达。他认为,没有一块木头是相同的,手工艺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发挥材质的优点,这也是其相对于现代工业设计的优势之一。他作品的灵感来自自然演化的结果,注重材料自身色泽、肌理、质地之美的自然流露。比如一张带有树疤的橡木与榆木制成的桌子,这样的材料使得麦克皮斯看到了生命的韵味,特殊的材质配上简朴的造型、精确的加工,使这件家具称得上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典范(图1)。法国设计师夏洛特・佩兰德早在1984年就预言:“我想我们可以预见到一种向更纯朴的手工艺形态的回归――并非是回归于旧日的技术,而是回归于小规模的工作,充分利用今日与未来的技术所提供的潜能。基于某些需要,大规模的生产仍是必需的,但越来越多的生产活动将由个人、艺匠所承担。创造力的碰撞将是巨大的,每个个体都必须实现多样化”。②同样,荣・阿拉德和汤姆・迪克森作为手工艺与设计之新精神的代表,他们粉碎了手工艺固有的形象,使手工艺与工业设计、现代艺术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无论是材料与形式的选择,还是工具与技艺的运用都自由不拘束。荣・阿拉德创办的“单件(one off)设计事务所”,他的作品标新立异,具有鲜明的后现代与“高科技”风格特色,其初期的作品多采用现成的材料,如金属、混凝土、脚手架、旧汽车零件等,此后,他转向探索材料与结构的一致性和新形式的可能。最著名的作品包括“Bookworm”书架(1994年),
他的设计赋予材料最恰当的视觉感受,充满了线条感(图2)。汤姆・迪克森创办的设计公司“创意废物回收站”采用废弃的金属及其他材料设计并制作家具。之后的“空间”设计公司,其家具和灯具设计将草编、藤编工艺以及金属焊接技术相结合,造型纯朴、风格诙谐、工艺简实。他专注材料、重视技术、融合文化,将创意、视觉效果、实用性与工业化生产完美结合在一起。从S椅到尼龙椅到塑料管椅,从杰克灯、铜影灯再到发光体灯,这些都可以看到他对结构和材料的探索(图3)。这一运动激发了设计师对手工艺的思考,对自然材料与造物过程的热情,强调先进技术与传统技艺的水融,突出对材料和工艺的实验性探索与创新性运用,探索将传统技术转化为当代全球化语言的途径与可能。设计向个性化、情趣化、小批量,甚至单件化复归,手工艺与当代设计重新合流。
三、新时期的设计创新
新时期英国手工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艺术的变革,以不被人察觉的速度从传统的形态过渡到“新工艺”形态。手工艺因现代社会的经济条件、生活方式、人文素质和时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其不是传统手工艺的延续,也不是传统手工艺的现代形态,而是一种现代人日常生活的艺术形态,曾经式微的手工艺突然成为众多设计师趋之若鹜的元素。在莫里斯去世100多年后,艺术与工业之间富于创造力的张力,一直激发设计师的灵感源泉。
当下,越来越多的英国设计师开始远离对新科技和材料的膜拜和追捧。他们开始思考并将设计看作避免创造出新事物,或者颠覆现有生产制作模式的过程。创意领域内一股新的诉求开始滋长,他们舍弃新的工艺与技术,拥抱自然简约的设计风格,并重新审视过去,他们希望能从中创造出全新的创造价值和社会价值。重回自然、重拾人性,多元化成为了当代英国设计发展的基本趋势。设计师彼得・马瑞歌德的家具设计“回归自然”与那些计算机套模的大规模生产不同,他的设计给予人一种真实感。通过运用木材等天然物料,加上几何感强烈的手工塑形,他的设计被赋予朴素平实之感。英国的设计与其社会历史状态分不开,设计师通过不断回顾、参照过去,同时又舍弃过去的方法来拿捏材料和形态(图4)。如意大利出生的英国设计师马蒂诺・甘珀,他的“百天百椅”是将各色椅子的形式和结构元素重新组合,来研究和创造新设计,每一张椅子都拥有独特的形态和风格,具有极强的形式感与视觉语言(图5)。由此可见,当代手工艺与设计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微妙融合。
英国设计师创造的“奇迹”不胜枚举,综观这些设计师和他们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它们自始至终体现了从莫里斯时代开始就始终追求的英国设计的诚实、正直、精良的优良传统,以及英国“优质设计”的属性。在处理手工艺传统与现代工业化问题上,一方面,英国的怀旧与传统情结使英国设计始终保持着对手工艺的留恋,对传统的偏爱。另一方面,多民族不同文化的融合与碰撞极大地刺激着创意的酝酿与萌生,使人们面对新兴事物保持开放与包容的态度。因此,设计既体现传统的文脉,又包含当下的意识与思考。正如AGI国际秘书长及布莱顿大学艺术设计系教授乔治・哈迪所说的:“多样性是英国设计独立存在于这样一个并不太崇尚标新立异世界里的最吸引人的东西。”③正是设计师们这种对待传统与现代审慎的态度,以及进步与保守互为表里、看似矛盾的关系,导致其合理的变革,促进了独立和革新思想的产生并推动英国当代设计向前发展,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设计风貌。
注释:
①高兵强.工艺美术运动[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72.
②袁熙D.“手工艺复兴运动”的三种类型[J].设计艺术,2003(4).
③王绍强.漫步英国设计:全球创意的起点[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12.
参考文献:
[1]Penny Sparke.A Century of Design: Design Pioneers of the 20th Century[M].UK:Reed Consumer Books Limited,1998.
[2]彭妮・斯帕克.大设计:BBC写给大众的设计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第3篇:复工复产表态发言材料范文
陶艺是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回归自然的现代陶瓷艺术世界。从陶艺的创作微观肌理着手,充分挖掘陶艺肌理设计的表现方式和构成法则,深入剖析陶艺肌理设计的心理情感反应,对肌理的制作、构成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陶艺工作者更好地认识肌理与陶艺创作的关系,从而创作出更具创新、美观特征的作品。
一、陶艺、陶艺肌理概况
陶艺是一种人工形态,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的结晶。陶艺形态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人只有掌握了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变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烧结规律,才能促成陶艺形态的产生和演化,使陶瓷器物产生美的形式。注重造型与装饰的有机结合,通过人们敏锐的灵感和创新意识,捕捉并揭示泥土的塑性美、柔韧美以及表现活力,这样就出现了全新的陶艺形态。任何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形成完整的新技巧,陶艺作品也一样,随着时代的变化及制陶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陶瓷品在人类的生活中已不再只有实用的价值。伴随文化的发展与演变,陶瓷品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艺术文化品,于是便出现了陶艺品。“肌理”是皮肤的纹理,可以理解为表面、实体或材料触摸起来的感觉,尤其是指光滑或是粗糙的感觉,所以肌理属于触觉范畴,以视觉作为表现,是以人的感觉为出发点的。在很多现论中,对肌理的论述更全面更广泛。肌理的概念取材于自然,发展于形态构成学领域。肌理无处不在,千姿百态的天上云彩、粼粼波光湖面、跌宕起伏的群山,都是自然界充满神奇的肌理的呈现。肌理传达着各种信息,代表各种特征。陶艺肌理是在肌理作为一种美术术语后来论述的,是自然肌理人为化后的结果,它源于自然又远远高于自然。肌理在作为艺术术语后便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的表面形式,代表的是材料表面的质感,体现的是物质属性的形态,也就是物象表面的花纹。在陶艺设计制作中用各种不同的工具、材料和方法,有意识地创造质感不同的视觉效果,而陶艺肌理就是陶艺作品不同视觉效果所表现出的花纹、纹理。陶艺肌理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现象,存在于视觉艺术中,它有极为广阔的表现领域和审美领域。“肌理”传情达意的地位尤为重要,它既有自然的肌理,也存在天然模拟后的再创造和意境的寻求。陶艺肌理是一种增强视觉识别的手段,是风格和流派的代表,同时也是创造者审美趣味化的体现。
二、陶艺肌理的分类
着眼于肌理的概念内涵与范围,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肌理有多种的分类。而就陶艺的肌理,从设计角度看可以简单地分为陶艺的自然肌理与模拟再创造肌理两个大类。陶艺的自然肌理是指陶艺作品制作过程中所用泥巴、釉料和其它附加材质本身所呈现的自然面貌,是可视的画面纹理。自然肌理或称材料性肌理是由陶与瓷的自然属性所显示的纹理组织。而模拟再创造肌理是指对陶艺作品材质本身通过工具、材料等手工的、有意识的刻画再创造出的可视肌理。所以从模拟再创造肌理的概念可以看出其最大特点是人为性。而人为性主要是受控于陶艺家这一操作者,是由操作主体有意识地作用控制制品表面而造成的纹理组织。就制作性肌理来说,黏土的可塑性、触变性与结合性以及釉的可表现性,直接记录了制作者对形式技巧与生活经验的感受。从构成陶艺存在的物质基础出发,陶艺最终都是由坯、釉组成的,所以陶艺的模拟再创造肌理又可以分为坯体模拟再创造肌理、釉料模拟再创造肌理、坯釉结合再创造肌理以及复合肌理四种。坯体模拟再创造肌理是指对陶艺作品的泥坯进行有意识的改造或组合所产生的可视肌理。釉料模拟再创造肌理是指对陶艺施釉时有意识的改造所产生的可视肌理,它是经过高温由釉或颜料引起的一种表层肌理,这种肌理具有较强的视觉效果,此外我们把追求纹理组织反秩序的偶然性、随机性、自由性品格的“缺陷”肌理,像釉泡,针孔,缺釉,缩釉,裂釉,斑点,釉色不正等等的有意识运用,都归类于模拟再创造肌理。“缺陷”肌理的自由性品格显示了它丰富的指向审美的潜能。坯釉结合模拟再创造肌理主要是陶艺作品釉料模拟再创造肌理和坯体模拟再创造肌理结合所产生的可视肌理,此种肌理是陶艺肌理中最常见的、也是应用最多的一种肌理表现。陶艺的复合肌理是指以陶瓷材料为主体,通过镶嵌、粘结或拼贴另一种或多种材料所形成的肌理效果,复合肌理搭配多种材料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它可以是自然形态的材料,也可以是经过手工加工过的材料。自然肌理取决于陶艺材料和工艺,不为陶艺家直接作用和左右,故带有自然性;模拟再创造肌理则取决于陶艺家的直接作用,更显示着人工性与创造性。
三、陶艺肌理的表现形式
陶艺肌理作为一种形式多样的设计语言和视觉形式,它往往以很小的陶艺形态,如刻划的纹理凹凸、泥质球、方块、泥条或人工的某种形体、图案等元素为主体,以多密组合为一个群体作为环境陶艺作品整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同作品的主体造型一样承担着表达陶艺家主题思想和强化创作旨意以及艺术创作情趣韵味的作用,并展现陶艺家个性情感。陶艺肌理虽然通常不会独立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而只是作为一种物质自然或再创造纹理表面呈现的视觉元素,但是它却具有各种各样的视觉效果和审美意蕴,为塑造主体外貌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借助釉料色泽、绘画图案等给人以美的感受,能够对观者的思绪、态度和情感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在作品制作中要充分运用陶瓷肌理所表达的秩序美、朦胧美、柔软美的效果,来增强视觉感染力和提高环境陶艺作品的艺术性、可欣赏性。肌理是陶艺富有个性化表现手法的视觉体现,肌理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既可以以自己特有的多样化表现形式,给不同的组合以连续性,从而产生独特的艺术魅力,满足艺术欣赏者寻求新颖的审美需求;同时它也可以退居画面幕后,以其独立纯朴的艺术境象,衬托作品画面主体,达到完美地表达作品主题的目的。
四、陶艺肌理的制作与运用
1、陶艺自然肌理的制作自然肌理主要是指构成陶艺肌体的自然属性,在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其自然属性,结合运用模拟再创造肌理达到整体完美的效果。陶艺自然肌理的制作效果,主要受原料种类、工艺手法、操作过程的影响,尤其是在烧制过程中会因不确定因素而产生不同的纹理组织。坯釉因成分组成的不同、颗粒的粗细程度以及所含金属氧化物的不同,在烧成后会有不同的质感和肌理效果,不同泥土蕴藏着不同的自然肌理。陶瓷坯釉经过窑火的高温煅烧,坯体内部变得致密、不透水、耐强酸碱,釉料呈现出多种色彩及亚光、乳浊、结晶、开裂、窑变等淋漓尽致的视觉美感。陶瓷土质的品种繁多,各种土质所含有的矿物质和化学成分不同,成型的要求、烧成后的质地、颜色和耐火温度会有很大差异。因此在陶艺制作的因材施艺过程中,要非常注重保持和发挥材质的特点以保持材质自身所特有的风貌。#p#分页标题#e#
2、陶艺模拟再创造肌理的制作陶艺的模拟再创造肌理语言是最具表现力的艺术载体。制作陶艺的泥料、釉料能轻易地制作出各种图案纹饰和形状体态。
(1)坯体模拟再创造肌理制作。陶艺可以根据泥坯材质的自然特性,通过绞胎法、拓印法、挤压法等手法,制作出形式各异的模拟再创造肌理。若坯体的质地比较细腻、表面光滑,可采用刻划、绞胎等肌理制作手法对作品加以装饰。陶土的质地比较粗糙,不易变形,在创作中可采用刮削、掷打、切割、雕凿、堆贴等制作手法对坯体进行肌理制作。坯体制作肌理效果的应用在我国历史久远,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经常应用最古老的坯体肌理效果,竹篮肌理的应用便是一种原始的拓印手法。此外,当时的人们还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将树木纹理、动物纹理等刻划或彩绘到各种陶器上,形成质朴的装饰肌理。而在当代很多陶艺作品的制作中人们也会利用刀具对坯体进行有秩序、有层次的雕凿、刻划、切削等,使作品表面产生丰富变化的陶质肌理效果。
(2)釉料模拟再创造肌理制作。传统的施釉方法有浸釉法、浇釉法、刷釉法、喷釉法等四种,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上干擦法、湿擦法、刮划法、涂腊法就能创造出更多的人为缺陷美。釉料模拟再创造肌理也是陶艺肌理处理的关键手法之一。陶瓷釉料具有丰富的色彩,通过不同施釉方法我们可以制作出各种斑驳、流动、裂纹、渐变、开片等的不同肌理效果,通过釉料烧成窑变等方式又可获得不同的色彩效果和肌理质感。此外陶艺不仅追求“正常肌理”,而且还运用“缺陷肌理”以获得奇特的审美效果。如釉泡、缩釉、斑点、惊釉、针孔等缺陷肌理,我们可以对其进行思维转换和艺术处理,发掘出这些缺陷本身所潜在的表现力,使其变成具有高度生命力和表达效果的艺术语言,搭建一个自然现象中虚幻的美学整体,从而使观众打破传统欣赏观念的束缚,获得更广阔、更富于联想、更新鲜愉悦的艺术感受。
(3)坯釉结合的模拟再创作肌理制作。坯釉结合的肌理是我们经常用到的肌理效果。泥坯多是单调无色的,或是颜色很淡,而釉的颜色则是丰富多彩的,并且它可以流动、析晶,把单调的泥坯与变化的釉料融合在一起,会产生美妙的肌理,也是我们追求的主要肌理形式。我们使用工具把预先想要的肌理效果刻划在坯体上,再施以色釉,烧成后通过坯釉结合使熔融物渗入坯肌理内部,就会使作品表面出现预先设计的肌理,形成坯釉完美结合的肌理效果。坯釉结合的肌理,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以及更强的立体效果和艺术感染力。坯釉结合肌理的制作,可以是一次烧成的,也可以是二次烧成或者多次烧成,这取决于坯釉结合肌理的工艺要求和完美程度。还有一种最体现坯釉结合肌理的制作方法是将泥浆与釉料调和(泥浆要多于釉料),然后在坯体上装饰,烧成后泥釉因为玻璃质不够而无法玻化,会产生很多凹凸不平、疏密得致或斑驳陆离的肌理效果,既象干涸的土地,同时又具有浑厚朴实的意境,这种效果符合“崇尚自然真实,鄙薄琢伪饰”的特点。
(4)复合肌理的制作。复合肌理是由陶瓷材料的肌理掺合非陶瓷材料的肌理合并而成的多材质复合肌理。制作陶艺作品时,我们可以将大自然的形态肌理如茅草、芦苇、卵石、纤维木材、金属等肌理或经过人工改造的形态肌理(如打磨、雕凿、编织过的物体形态肌理),通过陶艺家的思维融入到陶艺自身的肌理形态中组合成一幅完美的画面呈现给观者。陶瓷肌理搭配复合材料肌理的应用,也是陶艺肌理制作的一种有效方法。
3、陶艺肌理的运用陶艺模拟再创造的肌理源自人的手工艺,它集中体现了美的形式法则,是对自然肌理的一种人工的、理性的模拟再创造。在陶艺肌理制作中,艺术家可以有创造性的夸张或变形这些肌理,所以通过人手所创造的陶瓷肌理使陶艺作品的可视性大大地提高,并使作品有了复合肌理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肌理装饰提高可视性的同时,也增强了作品形态的立体感。模拟再创造肌理在陶艺创作者和观者互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含义。人们在欣赏这种肌理效果所传达出的美的意义和价值时,对它的喜好与否,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人们的思想情感是否与这种肌理的形态特征相交融和渗透。与自然肌理相比较,模拟再创造肌理是艺术家对自然生活有了充足的认识和了解后,能够充分感受到的自然的美好。现代陶艺充分发挥了模拟再创造肌理的丰富潜能,使作品本身充满了人的情感,增加了与观众交流的互动性,使审美环境更加开敞,人们观照自身、观照自然,得到了精神上的升华。赋予模拟再创造肌理的陶艺作品既以自然为表现基础,同时又符合时展的现代审美情趣。陶艺创作中,对肌理的制作通常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表现手法。纵观陶艺中肌理的制作运用,陶艺肌理总是跟随当今科学技术进步积极探索新的工艺新的材质,不断创新。时代的发展造就了人们生活的丰富多彩,在享受科技带来进步的同时,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人们内心也多了些复杂的思想,所以人们审美情趣是丰富多样的,同时又是多变的。陶艺肌理的制作运用在注重情感交流的同时,必须引领时代的变化,在满足人们已成事实的审美习性基础上,要有预测人们新的审美愿望及其倾向的能力;要敢于运用自己的智慧不断发掘和创造不同的陶瓷肌理效果。技术的进步,新的材料、新的工艺层出不穷,这就启发我们去开发、去利用新材料,而不能熟视无睹。陶艺创作中各种模拟再创造肌理的探索和创新是永无止境的,而求“新奇”不仅是对于陶艺肌理形式的探索,更是陶艺家在创作当中应该追求的一种精神与境界。
第4篇:复工复产表态发言材料范文
关键词:油画;肌理;分类;演变;适度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2
肌理与质感的含义较近,肌理由于构成物体的材料不同,其表面的组织、排列、构造也各不相同,因而产生出粗糙、光滑、软硬等各种质地感受,肌理因此也被称为质感。油画中的肌理指的是艺术家采用各种不同的工具和技法在创作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的表面效果,包括画家通过笔触、线条、材料、颜色、工具、技法等形成的各种痕迹。肌理的实质是从物质存在中得来的抽象之物,并无实用意义,但它以艺术的形式呈现给观者,便可引起画家与观者的某种共鸣,从而具有了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
一、油画肌理语言的类别
(一)视觉肌理。肌理的视觉感受是源于人们对客观物体的长期体验,通过画家的运用一定的技法表达,使我们有时候不用触摸就能够在视觉上感受到物体质地的不同,因此称之为视觉质感,广义上的肌理涵盖了一切付诸视觉与触觉的客观存在。视觉肌理是一种依靠眼睛来感觉的二维空间的肌理形态,比如屏幕显示出的条纹、花纹的凹凸等。视觉肌理同时也可以借助一定的手法实现在二度空间中的三维效果,实现浅层次及深空间具有立体感的视觉肌理效果。
(二)触觉肌理。触觉肌理一般通过拼压、模切、雕刻等加工方式而得到,是三维立体的具有一定空间感的肌理形态,可以用手触摸感觉到具有一定凹凸的或光滑或粗糙的触觉肌理,肌理在构成作品中会给人以“视觉力场”的强烈冲击感。
(三)自然肌理。肌理从人力的角度来讲又分为自然肌理和创造肌理。自然肌理就是自然界现实存在的未经过艺术家处理的纹理,如岩石、树木等没有经过人为的加工而形成的天然肌理。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类熟识自然并依靠自然,许多自然形成的纹理形态及色彩从某种意义上都能给予人类深刻的暗示。人们对自然形态上的抽象纹理总是有着发自内心的亲切感。自然肌理可以给人以真实的美感,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如将某些天然之美运用得当就会不同程度地引起观者的共鸣,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创造肌理。创造肌理是指材料经过人为处理加工后,改变了本身的性质结构与纹理形态而生成的新肌理。人们面对不同材质通过思考来发现各种不同的处理手段与方法,运用一定的加工技术来创构出许多无法预测的偶然变异的肌理形态。形成了与原来或视觉或触觉不一样的一种肌理形式。创造肌理可以通过压揉、雕刻、煅烧等各种工艺和技术手段来实现材料的再组合而形成。
(五)笔触肌理。在油画中很多随意偶然形成的笔触是画出来的。是不能完全再次重复的艺术体现。在中西方美术的绘画与书法作品中,肌理是物质材料与表现手法相结合的产物,是画家根据自己的审美取向和对不同物象特质的独特感受,运用不同的表现技巧,使用不同的工具创造出的一种画面的组织结构与纹理特征。笔触肌理区别于创造肌理的可重复表达特点而具有偶然性,通常每一笔的肌理效果都是不同的,这种肌理变化呈现出了神奇的视觉感受和无穷的艺术魅力,笔触肌理是绘画与书法作品中出现的偶发生成的肌理现象,如书法中的“飞白”绘画作品中的“笔触”等。它有着其它表现手法难以实现的美学特质。
(六)材料肌理。材料肌理是通过对自然肌理和创造肌理材料自身的艺术运用来塑造形象而遗留下的肌理痕迹,这种痕迹可以形成视觉或触觉的肌理美感。油画作品表现客观物象时都有其材质、组织形式与表现肌理,油画运用材料来表达肌理状物的表现领域也很广泛,比如制作斑驳的肌理用于表现剥落的墙体、苍老的树皮等,用混杂交错的色彩和边界分明的刮痕来表现坚硬的岩石等,材料特殊的肌理效果在油画表现中突出显示出了无穷的发挥空间和重要的艺术地位。
(七)综合肌理。综合肌理顾名思义是多种因素相结合的特殊肌理效果,既带有自然形态肌理又带有人工创造形态的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这种肌理是艺术创作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艺术形式。综合肌理大都是两种、三种甚至更多的材料紧密融合产生的物质材料语言。这种非单一材料的生命体在有效的结合下,具有偶发生成的变异性特征,并且焕发出新生命所独有的纯粹性与爆发性。丰富表现语汇,加大视觉冲击力。综合肌理是为了强化绘画语言,有其独特的材质美感和技术制作美感。
二、中西方油画肌理的发展与演变
(一)西方油画肌理的演变。 新的材料、工具与技法直接导致了新的肌理产生,从而创造出新的形式。纵观西方艺术史,艺术材料自身的发展推动着艺术家的艺术观念和创作技术不断发展,艺术材料的发展速度决定了艺术史的演进速度。西方架上绘画从水性坦培拉绘画开始,具有代表性的乔托、波提切利等画家主要以模仿写实的自然肌理为主,画面呈现出透明、细腻的肌理效果。尼德兰的凡·爱克兄弟创造了油性坦培拉绘画技法,他们和后来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拉斐尔、达·芬奇、提香等画家的作品一样,仍然是以平滑而复杂的视觉肌理为主。至巴洛克时期在鲁本斯、伦勃朗等大师的画面中开始出现明显的笔触肌理和有一定起伏的触觉肌理效果。西方绘画发展到印象主义画派时期,画家们更加注重通过笔触来实现情感的表达,在凡·高等画家的油画作品中往往呈现出凹凸不平的肌理效果,同一时期的浪漫主义画家籍里柯和被称为“浪漫主义雄狮”的德拉克洛瓦在用笔上更加流畅狂放,显示出别样的油画肌理效果。此外还有现实主义画家库尔贝画面中所形成的厚重的画面肌理。这时期的油画肌理较以往在表达上更加自由和多样化,明显、厚重的画面肌理使绘画成功突围了照相技术带来的威胁,显然肌理的发展与变化是这种转变中的重要因素。
西方现代油画随着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各种流派的纷纷出现,形成了流派林立、百家争鸣的态势,人们对传统的艺术观念进行了更为大胆的探索,油画技法也日趋复杂多变,综合材料及技法在油画中的运用使得油画的形式语言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画家们大量使用多种媒介及非绘画材料,利用材质的对比产生丰富的画面肌理效果,甚至有人通过现成物品在绘画中的应用来直接表达某些观念,德国画家基弗对综合肌理的成功运用便是其突显于当代艺术史的决定性因素。
(二)中国肌理的发展。根据史书资料记载,我国早在五代时期古人就创造了非笔绘的肌理制作方法,主要有吹云法、弹雪法、泼墨法、墨池法、败墙张素法等诸多技法。但是肌理制作这所以在我国古代绘画创作中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国传统绘画中重“写”轻“制”的观念所致。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以李灵省、王墨、张志和“盖前古未之有”的泼墨逸格画为“非画之本法”;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也否认““弹雪”、吹云”、“泼墨”等画法,认为运用非笔绘肌理制作的作品是不能称之为画的。但是由于当时传统的绘画观念以及笔墨的审美精神的影响,使得中国古代的肌理制作难获一席之地。
伴随中国各个不同时期的社会变革,油画逐渐本土化,并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现代油画艺术家们在长期的创作中逐渐认识到肌理本身的精神意义、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构成肌理的综合材料艺术语言的地位得到了逐步提升并演化为画面的重要构成元素和表现对象。中国很多画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借用了传统的技术语言,他们在学习和运用欧洲传统油画技法的同时,能够以西方现代绘画为参照,把传统中国画的意境与探索综合材料肌理做为其重要的艺术语言并进行了新的综合,如:黄宾虹、潘天寿、林凤眠、吴作人、吴冠中等画家。中国当代油画家们采用了很多当代新的绘画材料和媒介在构筑个人艺术语言、油画新形式方面做出了尝试与探索,画家注重油画肌理的表达并寻找属于自已的独特风格,画面肌理效果也各有特色。张元、曹吉岗、周春芽、钟蔚帆等多位画家拓宽了油画艺术材料运用与肌理形式语言的视野,进而丰富了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的形态。
三、肌理语言在油画艺术创作中应适“度”
肌理效果的引用和创造为油画艺术的表现领域开辟了新的天地。油画作品不能只一味地追求肌理的放纵不羁,同样也不赞成狭隘的不使用肌理或反对肌理的看法。一切好的东西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在油画艺术创作和发展过程中既要对进步有益的东西有选择地继承与吸收,也要把握好肌理语言的“度”。
(一)肌理就是要具有一定厚度的观念是对肌理理解的偏见。同样,“为厚而厚”、“以厚为美”的肌理追求也是一种艺术语言认识上的文化误区,它会阻碍我们理解、探索肌理语言以及这种语言在创作中更广泛、深刻的精神传达方式。
(二)油画肌理必须与作品的内容、思想、情感和造型、色彩等有机结合,才能体现肌理的艺术价值。肌理的运用还要和作品的文化观念、精神情感形成准确对位,创作者应建立作品精神传达与肌理语言的必然联系,否则将会造成对肌理运用的无序或失控,沦落成为纯技术层面的训练而对创作构成潜在的威胁。
(三)在油画创作中应注意把握油画肌理形式美的规律,合理把握肌理运用的比重,最大限度地体现审美价值。应避免一味追求肌理的花样翻新及工具、材料的变化,如果无目的、无选择地滥用,只能适得其反,造成“为肌理而肌理”“为材料而材料”,从而片面的落入追求空洞无物的形式美。
参考文献:
[1]周长江.解读材料[M].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12):33.
[2]张元.油画教学·材料艺术工作室(上、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2).
[3]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
第5篇:复工复产表态发言材料范文
关键词:胶结技术 胶结层 蜂窝铝板 质量缺陷
一、前言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迅猛,真真应验了当年马克思的预言:“20世纪后期的技术进步一天等于20年”。无论是哪个方面只要提出需要的产品似乎都能很快的问世。但是无论什么产品能符合使用要求、满足设计规定顺利的制造出来,均是建立在成熟的、可靠的、稳定的工艺技术基础之上,舍此,一切产品的设计都将可能成为空想。
蜂窝复合材料产品的问世是鉴于顾客使用的这种特殊要求:具备较高的强度、刚性和足够的韧性,并兼备轻质、耐侯、环保、可靠。而所有这一切的成功是建立在我们稳定可行而又可靠的制造工艺技术的基础之上。
二、铝蜂窝复合板材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1.铝蜂窝复合板材的结构特征分析
原本比较软薄的两层铝板(通常面板采用1mm厚度,背板根据使用场合可以采用1.0~0.5mm厚度)和铝蜂窝芯,经过复合胶结形成复合板材后,具备了满意的抗剪、抗弯强度和优良的刚性,与采用单铝板结构,要求达到同样的强度和刚性,其材料(厚度)消耗至少需要增加3~5倍。因此,根据设计原理的分析,这种特殊性能的优化和提升,关键是源于着里面的两层胶结层的紧固作用,产生了桁格薄壁结构效应。
2.胶结性能分析与工艺技术对策
(1)黏结剂的选择分析
①目前国内外技术状态中黏结剂热环境强度均存在下降的情况,约下降50%。因此结构设计避免高温环境下的无谓附加载荷是需引起重视。
②胶结层的胶料确实有少数企业采用胶膜复合的情况。但是经过理论分析和大量的实践考证,确认此种复合技术存在较大的技术缺陷和使用风险:可逆性缺陷、耐候性缺陷和抗紫外风险。
蜂窝板块复合技术研究
复合技术是将两层薄铝板与蜂窝芯格黏结成一件整体的、力学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的、表面质量符合要求的蜂窝复合板块。经过分析,必须具备压力成型技术以保证板面紧贴和产品必要的平面度。
压力复合可以分为热压复合加压和冷压复合加压两种,对于如何加压以及加压量的分析又引伸出平面板型加压和异形板型(L形、U形、S形、弧形和双曲形)加压的情况或状态处理。同时除了热压加压可以引用国内外现成技术,采用木工家具热压设备(进行适用性改进)外,冷压加压的研究是在初期投入主要精力研究的方面。
(2)异形板型(L形、U形、S形、弧形和双曲形)复合技术研究
形板块的复合在真空复合设备上进行,仅需制造V形下模予以解决,效果极佳,当然也可以直接在真空复合台面上进行,需加直角支撑架,效果良好;
U形板块的复合存在钣金误差对复合的干涉,一般情况下当尺寸在1000mm左右或以上时,由于加工固有误差存在超过复合允许误差值的情况几率比较大。
S形、弧形板块的复合,采用模具真空复合处理,对于模具仅需考虑收放复合板块的回弹系数即可;
三、产品缺陷分析与返修技术分析
1.蜂窝复合板主要缺陷状态和成因分析
(1)一般情况下的缺陷简析
任何产品都会由于设计原因、原材料变化、操作原因等因素控制失误,引发产品异常,也即质量缺陷。蜂窝复合板同样存在这种风险。所以必须控制与质量相关的各类因素保证产品的优良,满足使用要求。
①存在一种与性能相关的缺陷,就是空壳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员工操作因素:真空压力控制失当、清洁处理局部不到位、涂布胶水漏空、初步固化时间(>7h)不足就下板、铝板原材料本身的波纹缺陷而产品较薄复合后的刚性小于板材本身固有弹性应力(通常存在于钢质材料产品)等等,这些问题在生产过程依靠上述的监控和检验体系就完全可以发现并及时处置;
②上述所示的鼓包在常规检验中未能发现,而在使用过程的应力(机械的或热力的)作用下发生局部开胶,这种状态缺陷的成因比较复杂,经分析有产品结构设计原因(例如前面2.3.3.2 b所言U形结构)、交付周期过紧致使在初固化1~2天内交货,此过程的搬运/安装引力造成内部微损,以致在进一步应力作用下发展成明示缺陷。
2.缺陷修复技术和使用性
(1)返修方案
采用背面钻孔注胶,重力压平矫正方法。
(2)操作规定
①首先对返修工作场地,尤其是模板进行清洁处理,清除异物;
②对卸下需返修的板块进行背面钻孔,注意钻孔区域应为面板鼓包对应的背板处,孔距10~15mm,孔径4 mm左右。还需注意钻孔过程板块存放面应保证无异物,排除压损产品面板;
③清洁处理模板和板块,清除钻孔切屑和其它异物;
④将板块面板向下放置于已经清理干净的模板上,要求放平放正;
⑤向背板所钻小孔注胶(一般可以用注射器加压注胶),注意胶料是已经按照规定配置的搅拌均匀的胶料,注胶达到背板下面即可(即注胶到比复合板块背板表面略低1mm);
⑥清除背板面上可能的沾染的余胶后复上牛皮纸或塑料薄膜,要求复平;
⑦在鼓包区返修补胶处加压,保证达到面板与模板紧紧贴平;
⑧保压固化时间不小于8小时;
⑨卸压后取板,并检查面板校平情况满意后,清除贴的牛皮纸等,清洁处理干净。
第6篇:复工复产表态发言材料范文
1.1人工土壤—重建基础
自然的土壤是气候、生物、地形、母质(岩)、时间等因子综合作用而发展生成的结果,露采矿山生态重建所涉及的植被生长基有当地的自然土壤,有其它地方运来的土壤(客土),同时也有相关模拟自然土壤性质的人工植被生长基(人工土壤).无论那种土壤或生长基都应满足:
(1)具有植物的根能充分伸展的土层和土量;
(2)具有一定的强度能够支撑植物体;
(3)有适当的水分和空气的供给(排水、保水、通气良好);
(4)能长期提供养分(有机质、腐殖质、CEC等);
(5)有利于土壤生物活动(物质循环);
(6)无对植物有害物质的存在(增加人工土壤强度的添加剂如粘结剂等).
1.2重视露采矿山生态环境调查
露采矿山生态重建就是通过边坡工程使采矿破坏而荒废化的地层得到稳定,使其表层长满植被,减轻土壤侵蚀,尽可能创造条件形成森林植被群落达到长期的山地土壤保全.据此必须正确地把握破坏荒废状态,选择地层稳定的边坡工程,进行相关植物生长立地条件调查,导入合适的植物.调查的原则应该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宏观上关注采迹地周边中小尺度生境,主要调查施工地植被、气温、降水等特性;微观上掌握采迹地微生境,主要调查施工地湿度、土壤条件等特性.
2露采矿山生态环境恢复策略
气候温暖湿润的地方,一般植被都比较丰富,植被的再生能力亦是极强的.但是对于特殊的地形如陡峻的坡面和脆弱的表层结构(如采矿留下的露天痕迹面等),如果不借助于人工介入力量,则植被的恢复不是件易事.着重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或创面的进一步破坏或产生不利的自然变化(如崩塌等)是露采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最初的基本思想.但随着对生态环境科学认识的深入和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对生态重建的要求就不仅局限于防灾和水土流失的目的,而是从生境环境的改善,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景观和谐等方面提出要求,随之需要在生态重建工程技术方面开拓新的领域和新的延伸.露采矿山生态恢复存在的许多问题,概况起来具有共性的问题主要有三方面情况:
①下层透水不良或固结;
②同时存在下层透水不良和固结;
③虽然表层给予了覆土,但对于目标植物来讲太浅.除植被生长基础存在的问题外,恢复地周边的生态环境是相关联的一个重大问题.结合自然和人工生态环境,如何进行露采矿山生态恢复,规划设计植物群落向那个方向发展,未来的趋势是生态恢复型、景观型还是经济型以及各项兼顾的综合类型等.这都需要在考虑社会背景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
2.1植被恢复目标规划
生物群落中一些物种侵入,另一些物种消失,群落组成和环境向一定方向产生有顺序的发展变化为群落演替,具有一定的顺序和种类变化.在边坡上由于条件所限不能期待植被的自然演替,而要靠人工的方法使植物再生,有必要规划设计恢复植被的目标群落.用于露采矿山生态重建的植物不仅要有防止水土流失(抗侵蚀)的作用,还应有加固边坡,改善和维持自然生态环境的功用;在特定的生长环境中能容易且长期持续生长;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景观的美化等.在露采矿山生态重建工程中,迹地环境不能简单地让植物顺利生长,因为在施工地条件下植物生长基础经常是风化或未风化的岩石.植物在坡面上的生长与边坡稳定性的关系.植物与坡体稳定的关系有利于边坡稳定的因素(效果)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侵蚀防止效果:高覆盖的树木和草本植物浸透性增大:旺盛的植物生育锚固效果:强健发达的根系荷重增大:木本群落的形成网效果:高密度发达的根系草本植物形成根系网垫同时还应考虑具体内容:
①植物的生长目标水平关系到将来施工完成后的检查标准,为今后的检查内容确定明确的质量尺度.
②基本要求是:植下的植物要成活,然后顺利地生长.在达到生育目标之前的长时间中能够良好地生长.换言之,叶片多,生长茂密,整体的生长量在平均值以上.
③植物种的配置.
④植物景观.
2.2目标植物类型
露采矿山生态重建中的植被恢复主要目标是通过树草对裸地面的覆盖,防止地表水侵蚀,达到水土保持.根据条件也希望达到自然环境的保全和景观的改善.无论哪种情况,生态重建基础本身存在着限制.在露采矿山地进行生态重建时,一般而言,一蹴而就就完成希望的目标植被类型是非常困难的,通常需要经过二到三次植被恢复才能完成.后面的植被恢复称为补充性恢复工程.据此,第一次植被恢复工程后,在一定的时期观测植物的生长进程,相应的采取具体的植被恢复措施.针对破坏荒废山体的情况,将雨水的地表径流减少到最小,着重防止表土的流失,最终希望恢复的植被与周边植被融为一体,形成具有高度防灾能力的自然森林.
2.3植物选择
对植物来讲在露采矿山生态重建中,生长条件都是比较恶劣的.因此与一般的植物栽植(园林绿化等)不同,露采矿山植物恢复需要对植物的习性进行充分的了解,明确地了解植物的生长极限.虽然现在可以通过人工的方式创造、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但作用是有限度的.因此要形成群落应具备的主要条件:
(1)生育基础的稳定;
(2)土壤水分的确保;
(3)养分的供给与保育.在生态恢复工程中,会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植物,应根据不同的目的考虑植物的特性而灵活使用.特别在群落的构成方面应依据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等特性而进行设计.
考虑植物类型及组合:
(1)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
(2)乔木型和灌木型;
(3)常绿型植物和落叶植物;
(4)乡土植物和外来植物;
(5)肥料植物和先驱植物.露采矿山生态恢复中,往往土壤条件都比较差,直接导入选定的目标植物,其生长是困难的.因此首先应选择能够帮助目标植物生长的植物.这类特殊的植物称为具有先驱植物特性的肥料植物.这类植物由于共生菌的作用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从而可以促进其它植物的生长.植物群落的恢复不仅仅是植物单纯的集合,而是草本(以及藤本)和木本的植物的有机结合,形成健全的植物群落.
基本原则是:
(1)回避单一植物,而应是乔木,灌木,草木类的适宜的组合;
(2)不稳定不确定的单一品种的使用容易导致失败,应选用使用过的种类进行混播;
(3)木本与草本混播或混植有利于防止表土的侵蚀,有利于进一步形成表土层和土层的保持;
(4)应积极地考虑导入有利植被恢复的先驱植物和肥料植物.
2.4植被生长基础一般对绿化而言,植被生长基础指具有一定空间作为植被栽植对象地的土壤层.而对于露采矿山生态恢复来讲植被生长基础,意味着栽植的植物能够正常生长的土层.而正常生长则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植物的根有伸展,养分、水分能够自如吸收,具有稳定的基础等.通常植被生长基础(盘)应满足物理条件:
①具有透水性,与下层(岩层的边界部分)不发生水的滞留;
②适当的硬度;
③适度的保水性;
④具有与植物种类和大小相应的深度和广度;化学条件:
①无根系伸展的有害物质;
②适当的土壤酸度;
③一定的养分.
3露采矿山生态环境重建工程
3.1生态环境重建基础工程
生态环境重建基础工程是为了使施工地的地层稳定和地表环境改善而进行施工的工程.主要方法如表2所示.这里不包括涉及采迹面整体稳定的骨干边坡防护工程(如刷坡、水路、拦砂坝,挡墙等手段).但两者要完全分开也是很困难的,况且在下面叙述到的植被工程往往都是连续的工程,因此要明确的划分开来也是不可能的,为在露采矿山生态重建工程其技术体系上叙述上的方便,将生态重建基础工程分为“带状基础工程”和“面状基础工程”两大部分来探讨.
3.1.1带状基础工程
(1)穴植方法:适用少雨地区山体生态重建工程中不可缺少的工种,根据山体斜坡的情况又分为“坡体穴植”和“阶梯穴植”.在山体坡面上垂直间距0.5~1.0m(根据坡度相应变化),分为顶层草皮,底层草皮和坡面草皮,并且在阶台上挖坑放入客土和肥料栽植苗木.陡坡上造出一些阶梯,随着坡度的变陡,穴苗的高度会增大.
(2)条带方法:该方法是在采迹面上做成如条带的植生带,从而抑制雨水的面流,防止侵蚀而进行一种生态重建方法,分为阶梯状施工和坡面直接施工两种.阶梯状施工工种包括垒石,圆木等.条带方法是在坡面上做成垂直高度1.0~1.5m,宽0.5~0.6m的水平阶,在台阶上种草或栽植树苗.条带方法的施工间隔一般垂直高度1.5m左右,理论上坡面倾角成一列的条带方法根据所涉及的范围便可作为其内隔来考虑.
(3)栅植方法:该方法是在坡面或台阶上设置栅栏防止由于地表水以及强风造成的表土流失.同时栅栏的背后置入土壤或截留自然的土砂,形成有利于栽植植物的良好环境条件.
3.1.2面状基础工程
(1)被覆方法:该方法可防止表土侵蚀以及崩落,改善影响种子发芽等因素的微观环境,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复绿方法.
(2)特殊喷附方法:该方法是在砾石,滚石混合的土砂地,或在陡坡无土壤的岩石面,一般情况下难以生长植被,为使植物能够安定生长而开发出的一种新技术.之前像这样的地方并不考虑生态重建而仅重点顾及防止土石的移动,以及崩落后的防护和绿化
3.2植生方法
根据生态环境重建基础工程将植物导入边坡的技术总称为植生方法.与道路人工坡面所不同的是,露采矿山生态重建最终希望目标是森林化.无论做到什么程度,植生方法是露采矿山生态重建的骨干技术.有关生态重建基础工程部分,其中有一些基础工程和植物导入是一体化的.
3.2.1播种方法
(1)传统播种方法:传统播种方法主要指人工手动进行播种,又分为条带播种(在台阶或坡面上挖沟播种)和点状播种(在坡面上挖穴播种).
(2)机械播种:“机械喷附快速植被恢复方法”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道路边坡绿化中使用,机械是可移动式或便携式.以后逐渐在荒山环境治理复绿和海岸扬沙地得到推广,其中主要以喷射泵方式的“种子喷附方法”为主.①种子喷附方法:把化肥、种子、木纤维、抗侵蚀剂等混合之后喷洒,根据使用机械的不同,有喷播机方式,即将种子,肥料和土壤加上水成稀混凝土状,然后用车载喷播机进行喷射.另外一种方式是将种子肥料、木纤维加水搅拌后用泵喷洒,再就是轻便的背包式喷洒器方式.②客土喷附法:为了创造更好的植物生长基础条件而开发的客土喷附方法,该方法是把植壤土(粘性土).种子、化肥、抗侵蚀剂,根据情况再加上树皮堆肥或泥炭等与水混合成稀混凝土状,用高性能喷射机在坡面上覆盖1~3cm厚.③厚层基材喷附法:为了在陡峭的岩石面和混凝土喷附面上进行植被恢复,开发了厚层基材喷附方法.其材料以有机物为主,加上一些土壤改良材料,在喷射仓内与水混合,用空压机送出,喷附厚度为4~15cm,适应坡度可超过60度,其材料具有极高的保水和耐侵蚀性、耐热和耐冻性,与其他方法相比在气候条件不好的时候亦能施工.喷附前一般要铺上金属网,特别是要求悬空高度在3cm以上.
(3)制成品播种:露采矿山生态重建中,利用制成品的最初产品是植生盘.现场的土、稻草肥料等材料与水混合后,利用盘状成型机造型,表面的孔穴里放上种子,浇上粘土泥如铺地板一样.随后在高效和省力上改进,产生了用无纺布包裹土肥成型植生盘,以及以泥炭为主要材料的工厂化制成品.如今已开发了100多种这样的制成品,如人工草皮(垫、毯)、植生袋、植生网等.国外在露采矿山生态重建中广泛利用制成品,据使用形态大体上可分为两类:①条带制成品:最一般的是植生网袋,将种子、肥料和现场取得的优质植壤土装于袋中而形成,网袋材料为合成树脂网、玻璃纤维或无纺布.这些产品都是从植生盘演变来的;②面状制成品:最初面状制成品起于野外用的“席”,以后开发了专用植生席(背面粘附上种子和肥料),相应的制成品多种多样,有种子肥料混合均匀粘附的席垫状,也有种、肥分开袋装的形状.
3.2.2木本植物导入
为了早日恢复生态,甚至尽早朝着森林群落方向演替,采用木本类苗木的移栽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导入木本植被有必要详细调查自然环境条件,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树种.根据土壤条件和苗木以及根系的大小,决定植穴的大小(一般深和直径皆为0.3m左右)、客土和施肥量,如果是酸性土还应考虑中和材料(如石灰)的用量.除此之外还应考虑微地形引起的土壤等条件的变化,在不良土壤条件下,应选用耐贫瘠耐寒耐旱的灌木类(如海桐类等)或刺槐等肥料木混交种植.坡面上尽可能应选用低矮树种按台阶斜栽.
3.2.3养分控制
露采矿山生态恢复,其植被生长基础一般而言是贫瘠的,人工给予养分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各类植物对养分元素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草本类植物大量需要氮肥才能很好地生长,而木本植物大量需要磷、钾肥.为了能够使草本、木本植物混播并顺利生长,可以通过肥料的配比和施肥来促成混播的成功.①控制氮肥量,减少由于草本植物繁茂而对木本植物产生的压迫;②少用溶出快的肥料,否则在发芽期会使草本旺盛,不利木本植物的生长;③使用缓效肥或包衣(裹)肥,使木本植物发芽后能充分得到养分,抑制草本的初期旺长;④充分考虑混合植物种类的生物生理特性,进行生长基础和后期施肥的肥料设计.
4结语
第7篇:复工复产表态发言材料范文
关键词:石质文物保护;遗产监测;病害肌理;环境研究;保护材料
近年来,世界各地的石质文物保护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如何科学有效的保护石质文物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石质文物的保护是包括文物现状调查、病害机理研究、环境监测分析、保护材料研制、保护修复操作、保护档案建设、美学价值讨论等内容的系统工作,是一个由考古、艺术、物理、化学,生物、环境、地质等多学科分工与合作的过程。多年来,中国在石质文物保护与修复方面做了大量的保护研究工作,同时也与国外建立了广泛联系,并组织国内外专家针对石质文物的保护联合开展了多项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2015年6月13~14日,2015中国石质文物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大足隆重举行。旨在展示石质文物保护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与成果,也为与会专家学者提供一个探讨和交流石质文物保护研究的平台。本次会议的研讨范围包括:石质文物保护原则、理念的探讨,遗产监测与保护策略,诊断分析方法在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保护材料、技术、方法应用研究等。会议共收到论文53篇,来自我国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石窟保护研究机构以及意大利、英国、日本、叙利亚、以色列等国家、地区的69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38人在大会做了专题发言。研讨会期间,与会的各位专家、代表多角度、深层次对石质文物的研究、保护和利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对石质文物保护技术研究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与利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坚守保护理念,积极探讨遗产监测问题
在我国文物保护事业从文物保护逐渐转变为文化遗产保护后,对保护理念的认识日益深化,文化价值的保护得到更多关注,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原则得到进一步的实践。基于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指向,与我国类型多样的文化遗产实际更加适合。对于石质文物的价值多样性和病害复杂性,如何理解其真实性,如何权衡、体现其价值,如何兼顾历史价值和修复干预的稳定性,如何平衡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宗教价值,皆是石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中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次会议的发言和讨论也体现了这些特点。
詹长法以《现代文物修复的思考--以千手观音造像保护修复为例》为题从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保护修复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现代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与传统艺术品修缮在理念和方式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但同时在实践中两者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意大利文物保护修复理论家布兰迪认为修复首先是对对象的价值的认识和判断,并让其得以传承的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思考。孙华的《摩崖石刻保护建筑设计理念初探》总结了文化遗产保护学界先前在石窟寺及石刻保护性建筑设计和实践的得失,从地表防渗、通风防潮、遮阳避雨、崖壁减负、建筑形体、环境协调,以及保护性建筑的可逆性等方面对摩崖石刻保护性建筑的设计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奚三彩的《杭州龚隹育墓石刻文物抢救性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对早期文物本体上的水泥填补和使用铁钉的铆接等取舍问题进行思考,并指出在不对环境风貌有较大扰动的情况下,在摩崖石刻外部修建保护性建筑及设施是保护石刻的有效方式。张晓彤的《修者其责观者其权决定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效果因素的探讨》就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效果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同时又从一个修复者的角度和一个普通观者的角度,探讨开展专业修复活动时自身的困惑与反思,浅析“舆情”差异的原因和背景。
目前,在文化遗产本体和关联环境要素类型多、范围广、影响因素复杂的条件下,遗产监测要体现更好的针对性、适用性和有效性,需要在认清突出普遍价值和遗产保护管理中的关键问题,梳理监测指标、明确工作重点等方面开展细致的工作,以便更好的服务于遗产保护,实现监测的意义。同时使遗产监测有助于对世界遗产本身及相关的保护政策与技术的认识不断深化,不断完善。
在本次学术交流中,意大利Heleni Porfyriou(海伦尼・博尔菲里昂)以《世界遗产地和历史中心的监测――意大利的贡献》为题介绍了欧洲最初从有形的角度保护历史遗址到后来的监测保护措施和政策,基于意大利在遗产城市进行的监测实践和经历,一是评估世界遗产地的监控情况和世界遗产的现状;二是ICVBC制定了“保护地”方案来评估游客对历史中心造成的影响。郭璇的《世界遗产监测指标体系建构初探以大足石刻为例》介绍了大足石刻世界遗产监测指标体系研究的部分成果,尝试构建大足石刻世界遗产地的监测指标体系,探讨了这一指标体系对于石窟类遗产地的适用性和地域特殊性。叙利亚Maya Hassan(玛雅・哈桑)的《沿海石质遗产地气候变化的保护策略》指出在其绝大多数文化遗址中,古叙利亚文明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对石质材料的运用;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石质遗产正面临气候变化的威胁,需建立一个可持续、有成长和扩展空间的防线,从而制定一个针对叙利亚海岸考古学区域的保护策略。
二、加强病害机理研究,促进检测分析水平提高
多学科结合研究与现代科技手段的介入,已在文物保护的方案制定、操作实施、研究评估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微观分析与表观现象的结合研究、劣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关联性研究、干预手段与材料的评估方法和综合体系的完善,对文物本体保护至关重要。参加本次会议学者在会上交流了各自在这些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
意大利Fabio Fratini(法比欧・弗拉蒂尼)以《建筑石材的损坏》为题指出物理蚀变的过程会导致石材分裂成不同大小的碎片,但其化学和矿物学成分不会发生改变;化学蚀变会给石材带来巨大的改变,使矿物在溶剂中完全溶解,氧化元素发生颜色上的改变进而生成氢氧化物,元素溶液化形成黏土矿物和不溶残渣等,为此,关注石质艺术品材料的损坏过程尤为重要,有助于选择最恰当的修复手段来延缓石材损坏现象。李黎的《承德凝灰岩文物的劣化机理及保护材料筛选研究》以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凝灰岩质文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凝灰岩的微观分析认为,凝灰岩岩样中伊利石/蒙脱石混层(I/S)是凝灰岩劣化的物质基础,流纹构造和微节理是凝灰岩劣化的结构基础;通过劣化模拟试验证实了水和结晶膨胀性盐是凝灰岩发生风化破坏的外界条件。根据病害类型及成因筛选出了修复保护材料,为承德凝灰岩质文物的保护工作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同时也可作为我国凝灰岩质文物的保护加固参考。
意大利Loredana Luvidi(罗娜丹娜・拉维迪)以《大型不可移动文物的可持续诊断方法通过快速和更为先进的技术进行比较》为题针对文物本体受损原因,强调如何将制定保护计划的可持续诊断方法应用于大型不可移动文物。张兵峰的《梵天寺经幢岩石病害分析检测研究》通过对经幢石灰岩岩性特征鉴定、岩石吸水性能实验、化学成份分析及其几种主要病害样品分析检验出发,分析其岩石劣化机理和表层风化病害产生的原因,为经幢文物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意大利Maria PerlaColombini(玛利亚・佩尔拉・科隆比尼)的《高等亚洲古代造像彩绘和工艺修复仪器分析》,通过多项分析技术得出的有关颜料和粘结剂的数据,呈现累积的样本,讨论古代亚洲画家使用的彩绘技艺,首次对古代亚洲雕塑的彩绘材料和技艺提出独到的见解。严绍军的《宜昌三游洞渗水病害机理分析和防治对策研究》指出为研究三游洞渗水病害机理,进行了三游洞水文地质勘察和岩溶调查,采取岩、土、水样进行室内试验,分析了岩石的物质成分和微观结构,查明了三游洞景区的地下水类型和埋藏条件,研究了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的规律,建立了水文地质模型,评价了地下水对摩崖题刻的危害,提出了渗水病害防治对策。
三、重视环境质量研究,扩大信息技术应用
本次会议中的环境研究交流内容均不局限于单纯气候因素的分析评价,而是体现了文物本体病害与环境影响对应关系的探讨。研究方法和动态监测数据分析的重要性,以及环境研究结果为预防性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有效支撑等趋势,在代表的发言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三维扫描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及文物信息精确留存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会议中得到了广泛关注。
清华大学张彭义以《环境因素对千手观音造像保护的影响研究》为题从大足千手观音所处的气象和空气质量的监测,大气颗粒物、雨/雾水成分分析,造像表面成分分析等研究表明,千手观音造像所在的微环境高湿度、凝结水多发且酸性颗粒物污染严重,需要及早对千手观音造像开展预防性保护。黄继忠的《石窟岩体水分循环研究》根据石窟山体的宏观环境和包气带空隙特征,从水分循环的角度研究了大气降水、空气中的水汽在气候因子驱动下的循环转化规律。说明云冈石窟所在山体含有一定量的空气,确实与外界存在密切的水汽交换关系。
吴育华以《三维之下觐观音――三维扫描在大足石刻千手观音保护修复中的应用》为题指出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因雕凿结构复杂且存在多种病害,使得其空间形态异常复杂,如何准确获取其空间信息并应用于保护修复工作具有一定挑战性。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因精度高、安全性高和效率高被应用于千手观音保护修复工程,应用实践表明,三维扫描成果为现场实际形态修复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且在千手观音的科技考古、形态监测与数字展示等方面应用具有广阔前景。日本TANIMOTO Chikaosa(谷本亲伯)的《石质文物保护中电阻率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介绍了电阻率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及其在石质文物保护中应用的必要性,与传统的文物保护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易于扩充,测量准确等特点。刁常宇的《融合激光三维扫描与多图像三维重建技术的石质文物数字化方法》总结出激光三维扫描和多图像三维重建的优势可以结合应用,实现最高精度形状细节和最高精度纹理细节的文物数字化。
四、研发保护材料应用,增强文物安全因素
本次研讨会中,国内外的学者们也带来了在保护材料应用领域新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到材料应用更加注重对文物本体的最小影响,对材料自身的稳定性以及特定环境下的耐候性的考虑也是本次学术会议的亮点。学术交流中,学者们对具体实例讲解让大家看到修复的实施和专项技术的应用更加规范、系统,文物保护科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文物保护修复的过程即是研究的过程,同时也是修复和研究同步的课题,这对促进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体系的完善具有更高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西安交大和玲的《透气性POSS基聚合物保护砂岩的研究》以POSS为起点,分别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酯异丁基聚倍半硅氧烷(MA-POSS)为单体,获得用于保护岩石的POSS封端共聚物(简称P1)和刚柔兼具的共聚物(简称P2);分别研究了这两种材料在溶液中的组装胶束、膜表面动态吸水性与热机械性能等,并在此基础上对两种不同孔隙度的砂岩进行保护效果评估;结果表明:P1和P2有望作为有效的砂岩保护材料。戴仕炳的《石质建成遗产表皮材料学监测技术体系研究》结合我国及德国最新的研究成果,提出我国石质文化遗产表皮材料学检测技术体系,为石质建成遗产日常维护及保护修复提供依据。蒋德强的《潮湿环境下风化砂岩加固材料的研制》采用改性醋酸纤维素材料为主要黏结剂,并结合能够与基体中残留的水分发生化学反应的有机硅单体,制备出了一种能够在潮湿环境下正常挥发干燥,不用去除基体中的水分,同时具有一定透气透水性的溶剂型风化砂岩加固材料,有效地解决了潮湿环境下风化砂岩的加固问题。所研制的潮湿环境下风化砂岩加固材料,已成功地应用于大足千手观音造像的砂岩加固。
第8篇:复工复产表态发言材料范文
传统设计中材料的选择主要考虑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产品的功能结构要求、安全性等产品使用的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很少考虑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因而导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资源危机和生态问题引发的全世界对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研究的热潮,许多满足环保要求的新材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木塑复合材料(wood-plasticcomposites,缩写为WPC)作为一种真正的绿色产品已成为代塑代木的最佳选择。木塑复合材料是指由热塑性塑料(主要是PE、PP、PS等聚烯烃和PVC,包括新料、回收料和二者混合料)与木质纤维(主要有废木粉、刨花、锯木,植物纤维为粉碎处理过的稻杆、花生壳、椰子壳、甘蔗、亚麻、泽麻、黄麻、大麻等)作原料混合,加入各种助剂,通过挤出、模压、注射等工艺生产出来的一种环保型产品。木塑复合材料集木材和塑料的优点于一身,不仅有像天然木材那样的外观,而且克服了其不足,具有防腐、防潮、防虫蛀、尺寸稳定性高、不开裂、不翘曲等优点,比纯塑料硬度高,又有类似木材的加工性,可进行切割、粘接,用钉子或螺栓固定连接,可涂漆。它经挤出或压制成型为型材、板材或其他制品,可替代木材和塑料。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材料,木塑复合材料在当今社会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可被用于包装物流、园林、建筑、家装、家具等领域。
2国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20世纪80年代,使用1:1的木粉和聚丙烯PP混合而成的wood-Stockor木塑复合材料在意大利崛起,凭借其价格低廉、强度好、硬度高的独特优势,成为Ford汽车的内衬板材,至今依然被广泛使用。近年来,国外的木塑制品和产品在生产技术和研究应用方面又更上一层楼,在改性塑料中提高木粉的含量在近年更是有了越来越快的发展。日本知名“爱因木”就是该类产品的最佳代表产品。日本从环境和商业角度出发,一直致力于产品设计和材料处置、加工及装配等过程的绿色化生产与制造。因此日本的木塑技术发展飞快,其爱因木产品凭借其高端的定位、高附加值的优势在世界上取得了诸多专利。加拿大的协德公司采用挤出或热压工艺开发出与此类似的木塑制品;奥地利辛辛那提公司采用先进的挤出工艺开发出各种形式和结构的木塑板材制品;韩国的大山株式会社利用挤压联用工艺开发出了木塑板材制品;美国的一些公司也正积极开发和推广木塑产品。2004年,木制托盘被有些国家禁止使用,木塑托盘便大展身手,缩小了木托盘的生存空间;混凝土枕轨被木塑轨枕取代,各国都很中意这一产品,美国已经初步少部分的投入使用。2010年2月英国的木塑复合材料制造商Tech-Wood推出其木塑新产品Tech-Plank,此款新型墙板比传统纤维增强水泥墙板强度更高、重量更轻(降低35%),可循环使用,更富经济性,主要瞄准北美的住宅建筑市场。木塑复合材料产品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基本实现了产业化,其典型产品是轿车内衬件,诸如美国的Ford和通用、德国的大众和奔驰、日本的本田和丰田、瑞典的沃尔沃等公司的诸多汽车的门护板、后搁板、仪表板骨架、行李箱衬垫等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了木塑复合材料。
3国内研究与应用现状
我国对木塑复合材料的开发研究起步比较晚,在这方面的开发和研究只是近10年的事情。与国外相比,我国对木塑复合材料的开发及应用差距还是很大。国家已经意识到差距并对WPC的开发和研究加大了投入,2002年国家科技部“863”项目和国家林业局“948”计划将木塑复合材料列入了生物质重组课题;2001~2007年国家发改委将木塑复合材料项目列入“国家高科技产业化新材料专项”;北京奥组委早在2006年9月就推荐WPC作为部分场馆、设施建设的专用材料;北京奥运会世奥森林公园破例为WPC指定了一处近2000m的空地搭建实验建筑,目前上海世博会也开始采用WPC作为建设用材。我国木塑复合材料主要用于建筑领域的门窗产品、塔式建筑的太阳能屏幕等,包装范围的托盘等,园林领域的公园长椅、花盆花架、桥梁、亭廊、标牌等。在汽车等工业领域中的应用相对很少,这与国外距离相差较大。当今我国一些厂家对国外普遍采用的木塑复合材料制成的轿车内衬件的需求量愈来愈旺盛,为木塑复合材料的应用提供了无限光明的前景和空间。
4木塑复合材料各应用领域专利现状
第9篇:复工复产表态发言材料范文
1938年,张立同出生于重庆,她的童年是在抗日战争的战火中度过的。那段在川、黔、桂逃难的经历在她幼小的心灵中刻下深深的烙印。她父亲是个忧国忧民的律师,父亲常说:“没有国哪有家。”
“国家”在她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抗战胜利后,父亲带着一家人几经辗转回到北京。她中学就读于北京女一中,曾被评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北京市第一批三好学生。1956年,她以第一志愿考入北京航空学院热力加工系。1958年9月,随国家院系调整,她来到西北工业大学热加工系铸造专业学习。结束了5年紧张的大学生活,她没有选择回北京,而是留在了西北工业大学。从此,张立同开始了她几十年的奋斗征程。
上个世纪70年代初,发达国家已将一些重要的涡轮叶片生产由锻造改为无余量熔模精密铸造,叶片的工作面无需加工,就可达到所要求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当时,我国的熔模铸造技术还十分落后,即使增加抛光余量的叶片,变形报废率仍高达30%~50%。而一片高温合金叶片的价格相当于她当时4个月的工资,这对于我们积弱积贫的国家来说是多么大的浪费呀。强烈的忧患意识使张立同在那样一个批判“唯生产力论”逆风劲刮的年代,勇敢地承担了“高温合金无余量熔模精密铸造叶片新工艺研究”课题。
张立同深知,解决叶片变形问题是发展无余量熔模铸造工艺的基础。当时不少人都涉及过叶片变形问题的研究,却没有结果,“叶片变形无规律可循”似乎成了“真理”。她偏不信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经费有限,仪器奇缺,资料空白,怎么办?她决心首先获得叶片变形的第一手资料。为此,她与工厂技术人员、工人一起跟班生产,亲自测量了上千个叶片在十余道工序中的尺寸变化规律,测定了叶片在浇注过程中的温度场变化。同时,她和同事一起,自己动手研制了成套“熔模铸造用陶瓷型壳高温性能”的测试仪器,获得了陶瓷型壳高温性能变化的大量数据。经过半年不分昼夜的工作,从获得的数万个数据的分析中,她发现了刚玉陶瓷型壳的高温软化变形机理和叶片的铸造热应力变化的特点,终于寻找到叶片变形规律,首次从理论上全面揭示了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在熔模铸造过程中的变形规律和本质,为无余量精铸工艺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这一研究成果引起同行的极大关注和高度评价,周尧和院士兴奋地对张立同说:“顺着这个思路走下去,一定能解决叶片变形问题。”
张立同认为这只是进了门,以后的路更艰难。她领导课题组全面铺开了“无余量熔模精密铸造新工艺”的研究工作。他们在国内率先提出,发展“具有优良中温抗蠕变性”的高岭土陶瓷型壳材料替代昂贵的电熔刚玉的思路,先后研制成功上店土、峨边土等新型陶瓷型壳材料,成功地解决了困扰航空熔模铸造生产十几年的刚玉型壳高温变形问题。她还揭示了熔模铸造模料组成、微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研制成功一系列高性能模料,研究发展了保温壳型工艺和低热应力熔铸工艺等。1976年,他们用上述工艺铸造出我国第一个无余量叶片,验证了无余量工艺材料的潜力。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1976年,我国引进的一种发动机技术中,陶瓷型壳材料、模料和陶芯等分属三个厂家专利,还需另花大量外汇去买。在大家束手无策、进退两难时,张立同抓住了这个机会,胸有成竹地提出,用他们课题组自行研制的上店高岭土材料和模料来替代进口材料,研制无余量叶片,并毅然承担了这项国家急需的攻关项目。
这个项目不仅涉及到大量研究工作,还涉及到不少材料的定点生产问题。当时,不少生产部门处于瘫痪状态,研究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为了寻找材料的定点厂,张立同跑遍了铜川矿区。没有设备仪器,自己研制。开发的高温强度、透气性、膨胀、抗蠕变、表面湿润仪等十多种材料性能测试仪填补了国内空白。夜以继日的工作,使她没有白天黑夜之分。一天深夜,她独自在实验室工作,实在太累了,一不小心被喷出的高温蜡糊住了双眼,灼热的痛苦以及旷日持久的疲劳几乎使她丧失信心,委屈伤心一刹那涌上心头。可是第三天,眼伤未愈,她又进了实验室。
凭着这种拼命精神,张立同带领课题组经过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1980年,他们终于成功地铸造了我国第一批高精度、低粗糙度的低压一级无余量空心导向叶片。外国公司的专家抱着怀疑的态度将上店土型壳材料、模科和叶片带回国鉴定。在精确的测试数据面前,外国专家信服了。从此,课题组的无余量铸造工艺研究成果得到国际认可,终于使我国的熔模铸造水平跨入国际先进行列,这为发展我国新型发动机复杂内腔叶片及薄壁复杂整体构件的生产,奠定了理论和工艺基础。产品远销国外,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据当时的初步统计,仅就使用“无余量精铸工艺”所减少的铸件废品,以及采用上店土所降低的成本.每年在一个厂就节约数百万元。
张立同又带领课题组接连攻克了“铝合金石膏型熔模铸造”和“高温合金泡沫陶瓷过滤技术”等航空领域重大课题的关键技术。1985年,一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三项。
勇攀新高峰
在张立同日夜奋战的日子里,她并不曾想过自己要得到什么。面对一项项荣誉,她总觉得自己做得太少,一种责任感驱使她向更高的目标迈进。1987年,她根据国际航空航天材料的发展趋势和从事高温陶瓷材料研究的基础,又提出发展航空航天高温结构陶瓷的新方向。1989年4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张立同来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空间结构材料商业发展中心的实验室,她是进入该实验室的惟一的大陆学者,承担了美国未来大型空间站结构用连续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探索研究工作。她带领美国研究生,用一年半时间研究出三种低密度、高比强,高比模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并通过了空间环境试验。该中心主任沃廉斯教授惊喜地说:“张立同教授的才能和工作效率令人吃惊!”
1991年1月,张立同回到西北工大。近两年的国外研究经历使她坚信航空航天用结构陶瓷一定是高可靠性的,更坚定了发展“具有类似金属断裂行为的连续纤维增韧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决心,以及占领这一高技术领域的信念。她的两个学生成来飞和徐永东与她同样执著,他们一直等待着她的归来,这种师生情谊和信任更增添了她的信心和力量,以后的艰难路程是他们一起走过来的。为了在我国发展连续纤维增韧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张立同到处呼吁,四处奔走争取经费,却没有得到支持。成来飞和徐永东也更深地体会到这项事业的艰难。
课题组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因陋就简自制了一台热压机。1992年的冬天,西安特别冷,为了调试热压机,他们在冰冷的实验室度过了春节。功夫不负有心人,课题组很快在热压自增韧氮化硅性能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1993年的全民经商风又给张立同的课题
组带来了新考验,是放弃航空材料研究去搞开发,还是坚持发展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方向?张立同发动大家进行了热烈讨论,“我们不能散伙,既要做教授,还不能做穷教授”,“要发挥群体力量去赚钱,稳定队伍、积累资金、等待机遇发展陶瓷基复合材料”成为大家的共识,她被感动了。从此确定了“航空为本、扩大基础、重点突破、军民两用”的发展策略。全组齐心协力,当年就在高温陶瓷材料的应用开发上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利用挣来的钱,还研制了一台纤维增韧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的小型CVI炉,拉开了“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的序幕。
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很快有了结果,初步的性能数据令人鼓舞,也迎来了“九五”的发展机遇。而意想不到的困难却接踵而来。当把实验型技术与设备向工程型转化时,所遇到的困难几乎使张立同课题组对CVI工艺丧失信心。
1995年.国际CVI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技术鼻祖、法国波尔多大学Naslain教授被盛情邀请到西北工大,Naslain教授在看过他们研制的设备后,毫无表情地说:“我掌握CVI工程化技术花了20年,你们至少要用10年。”
张立同带着五六人夜以继日地泡在实验室做试验,却做不出一炉性能合格的试样,“九五”课题中期检查时,差点被亮了黄牌。他们这才真正品到“至少10年”的味道。失败更增加了强者的斗志。他们先后做了四代CVI设备,试验了400余炉次,整整用了3年时间,1998年底,他们终于制备出第一批性能合格的试样。经不断改进,1999年,全面突破了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制造工艺与设备的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材料的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此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和设备封锁,获得了6项国家发明专利,形成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制造工艺及设备体系,建成我国第一个超高温复合材料实验室。使我国一跃成为继法国和美国之后,全面掌握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CVt制造技术及其设备的第三个国家。采用该技术制备的多种SiC陶瓷基复合材料构件在不同发动机上均一次试车成功.在航空航天高技术领域和材料界引起轰动,很多客户纷纷上门来商谈合作,国际会议也纷纷邀请张立同作特邀报告。相关成果通过了由国防科工委主持,7位院士参加的技术鉴定,总体技术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十年磨一剑,张立同和她的研究群体抵制住了学术界的浮躁风,他们深信,科学的道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他们先后获得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国家“863”和国防基础研究等十余项国家项目的支持,建立了跨学科的合作队伍。为满足国内外对SiC陶瓷基复合材料迅速增长的需求,已逐步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应用开发相融合的发展链条。发展产业,降低成本,建立中国品牌,以解决“用得起”的问题。
2001年,Naslain教授再次来到西北工大,看到大小各异,不同规格的SiC陶瓷基复合材料构件,非常惊讶。近日,他在给张立同的一封信中说:我一直在关注你们实验室的发展,我认为你们实验室不仅是一个中国的重点实验室,而且也是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室。
10位教授、20位博士、100余名研究生,1000平方米的国际化标准厂房、3000余平方米的实验大楼,一系列自行研制的国内独一无二的复合材料制造设备和多台进口的复合材料测试设备,同法国波尔多大学、德国宇航院、日本京都大学、韩国机械研究院,以及多家国外大公司的紧密联系,使张立同的超高温复合材料实验室正在向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实验室迈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优势互补,学科整合,共同发展”已成大势所趋。张立同促成了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材料系与西北工业大学超高温复合材料实验室的强强联姻。西北工业大学进行陶瓷基复合材料及构件研制,厦门大学进行超高温复合材料所需特种先进原材料的研制,东西呼应、各具特色,共同为国防现代化服务。
悉心育人才
“学者两事,道德文章”,在张立同身上体现的人格魅力深孚重望。在国外时,一位电子工程教授请她剖析一种电子材料的功能故障,她很快解决了。这位教授十分感激,要付高额酬金,她婉言谢绝。美国教授称赞她是“一位真正的学者”。一位中国博士研究生在论文中遇到一个透射电镜制样中的材料难题,前一个法国留学生因没有解决这个难题被教授“炒了鱿鱼”,这位中国学生也面临着同样的窘境。张立同立即伸出援助之手,指导他很快解决了难题。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总结成功的经验,张立同说,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辩证思维”是正确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金钥匙。秉承她的作风,研究生自觉地把“新试验,新数据、新分析、新理论”作为评价论文的标准,定要言人所未言,见人所未见。她培养的硕士生中,有80%攻读了博士学位,已毕业的30多名研究生中的大部分已在各自岗位做出成绩。现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工作的潘正伟博士,在亚特兰大佐治亚理工学院工作期间,与其合作教授采用高温固体气相法,成功合成了近一维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铟、氧化镉和氧化镓等宽带半导体体系的带状结构,这些带状结构纯度高、产量大、结构完美、表面干净,并且体内无缺陷、无位错,是一理想的单晶线型薄片结构,成为继1991年发现多壁碳纳米管和1993年合成单壁碳纳米管以来,一维纳米材料合成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该工作2001年3月发表在Science上,并引起了国际纳米科技界的极大关注,美国的Science News(《科技新闻》)、USA Today(《今日美国》)、Nanotech Alert(《纳米技术快讯》)、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News(《化学与化工新闻》),以及Why Files(《十万个为什么》)等抢先报道了这一重大发现。潘正伟深有感触地说:“在西北工大的博士学位研究课题把我带入了纳米材料科学的大门,张老师的不倦追求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使我终生受益。”
老骥伏枥,甘为人梯。在长期的科研实践中,张立同总结出了高校科技工作者应遵循的两条原则:“三发”和“三高”,并以此要求课题组的教师和研究人员。“三发”即:在国家发展中、在学校发展中、在课题组发展中求得个人的发展。“三高”即:学术水平高,工作质量高,成果效益高,这成为她建立一支团结协作、富有战斗力的学术团队的指导思想。在谈到如何培养年青人的问题时。她曾经这样说:“我已60多岁了,也许在工程院院士中还算年轻,但是必须承认,已步入人生历程的老年期,创新思维的鼎盛期已过。我要将核心地位转移到年轻人身上,否则我就会挡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