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法制观念的内涵精选(九篇)

2024-02-26 09:4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法制观念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文化;知识产权;基本涵义;内在结构;基本特征

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的经济发展也进入了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里,知识产权也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关键方面,因此,世界各国也越来越重视本国的知识产权文化建设。2003年5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2004―2005年计划和预算草案修订案》中,首次提出了建设知识产权文化的思路,并把创建知识产文化作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今后的一项重点工作。2004年5月,日本在东京召开了以“知识产权文化的建立和传播”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来自世界各地的600多名代表和专家参加了该研讨会,最终,该研讨会形成了以建立包括培育创造力和鼓励创造、保护和有效利用知识产权为主要内容的知识产权文化的《东京宣言》。

近年来,我国的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也是越来越受到了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视,另外,中国知识产权界的专家学者也都先后开始了对于知识产权文化内涵建构的专题思考和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研究成果,但是,面对着错综复杂的国内经济形势,瞬息万变的世界知识经济信息,我们所认识的知识产权文化内涵仍然是不全面的,缺乏条理性与可行性的。因此,对于如何建构有我们自己特色的知识产权文化内涵,依然是摆在我国知识产权界的一个重要性研究课题。

一、文化涵义的界定

对于什么是文化?专家学者的争议是比较大的。据不完全的统计,有关文化的定义就不下200种。而在中国有关文化的涵义,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应是在典籍《周易》中,“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记述,其基本的含义应是“以文教化”,注重的也主要是人的精神层面。这也是在古老的中国,“文”与“化”的第一次的并联使用。考察中国的古老文献典籍,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在《说苑・指武》有“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的记载,在《文选・补之诗》里有“文化内辑,武功外悠”的记载。但是,这里的“文化”依然含有“以文教化”的内涵,所注重的仍然是指人的精神层面,属于单一的精神领域范畴。与现在意义上使用的“文化”,还是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的。

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文化”一词,则是个舶来品,是个外来的词汇。最早是出现在拉丁文中的,而现在则主要是指英文中的“Culture”一词。与中国古老的“文化”一开始就注重人的精神层面不同,西方的“Culture”则更多地存在着一个由物质生产领域逐渐过渡到精神现象层面的过程。19世纪70年代,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认为“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符合整体。”[1]这是一个在目前比较被人所接受的,有关“文化”的内涵的界定,但是,如果人们认真推敲他对于“文化”所下的定义以及后人对于其所做的解释,仍然会发现一些问题。如有的只注重文化的人文特性,有的注重文化的观念层面等。

鉴于此,如果想对“文化”的内涵,进行一个非常严格的界定,则是绝对不可能的。中国的一部文献类典籍《辞源》中对于文化的内涵则是这样界定的:“文化,从广义上来说,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2]据此,笔者认为,基于知识产权基础之上,“文化”的内涵,应是一种狭义的文化,即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或社会的制度与组织结构,是一种观念的文化形态。

二、知识产权文化的基本涵义

据我所知,目前,中国的知识产权界对于“知识产权文化”的内涵定义,还尚没有达成一个完全一致的认识,并且对于何谓知识产权文化也没有形成一个被人们所接受的、合理性的解释。就连商务印书馆最新修订的《现代汉语大辞典》也没有收入知识产文化这个词条。究其原因,可能是知识产权文化的概念是刚刚被提出,还没有几年的时间,中国的普通大众对于它还是处于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认识阶段,故而,人们对于它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知识产权所包含的具体对象上,如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等。并且自以为是的认为,只要知道了这些具体的权利,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这些权利,就是知识产权文化了。

笔者认为,这样的认识完全是错误的。而如何定义知识产权文化的内涵?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界有关此的定义也大致可以归纳出三种:即知识产权广义文化观、知识产权中义文化观、知识产权狭义文化观。

知识产权广义文化观则是在广义的文化涵义基础上做出的一种最宽泛的解释。即认为:“知识产权文化是以知识产权意识形态为核心,由有关知识产权的价值观念、学术思想、法律制度、行为习惯和组织机构等构成的有机整体。”[3]换句话说,“知识产文化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下来并不断创新的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认知(态度、信念、知悉)评价、心理结构、价值体系、行为模式等的有机整体。主要包括制度文化、理念文化和环境文化。”[4]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分析范式来看,知识产权广义文化观主要包含了物质、制度、观念三个层面。这是最符合逻辑结构的。

知识产权中义文化观认为:“知识产权文化的内在结构应该划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观念形态的知识产权文化,包括知识产权学说、意识、习惯等;二是制度形态的知识产权文化,包括知识产权制度及规范、管理制度及组织结构、设施等方面。”[5]这主要是指知识产权制度和观念层面的文化。

知识产权狭义文化观认为:“知识产权文化是文化的一种,根据文化的基本定义,可以认为知识产权文化是人类在知识产权及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影响知识产权事务的精神现象的总和,主要是关于知识产权的认知、态度、信念、价值观以及涉及知识产权的行为方式。”[6]“知识产权文化是知识产权的观念形态,包括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意识、诉讼观念、价值观念、心理结构、行为模式、学术思想等。”[7]笔者认为,对于知识产权文化内涵的认识,应从广义的文化概念出发,同时吸收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认为所谓的“知识产权文化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吸纳优秀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和谐社会这一特定历史时期逐步形成的,与其物质、政治及文化生活相适应的、能够凝聚全国各族人民、调动国内外和社会各个阶层一切力量、促进国家(区域)和人民全面协调、快速发展和繁荣富裕的共同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制度规则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8]

三、知识产权文化的内在结构

一般而言,大多数知识产权界的学者都认为,知识产权文化就是从知识产权中剥离出来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等四个层面构成的。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对于知识产权文化的内在结构,也主要是有以下两个层面的内容构成的。

一是思想观念形态上的知识产权文化。其最基本的内容也就是人们在尊重智力劳动成果的基础之上形成的知识产权意识和思想观念、规则意识与道德观念,以及人们的行为习惯和自由的知识产权学术思想。这些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通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交流与传播,就会使全体社会成员从最初的被动认知知识产权,到慢慢的主动了解和学习知识产权,从而将这一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内化为自我的一种思想意识,并通过这种思想意识习惯性的影响自我的外在行为。这样就会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种知识产权文化。

二是制度规范形态上的知识产权文化。这主要集中表现在确定的制度理念、科学的制度安排和有效的制度运行机制。涉及到国家制定的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行政政策和各级政府机构制定的管理制度,另外,还涉及到各级政府机构设置的组织机构、兴建的公共设施等方面。它具体则表现在全体社会成员尊重和理解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鼓励和保护各种知识创新,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的制度架构。

四、知识产权文化的基本特征

对于知识产权文化的基本特征,笔者认为应从民族文化的传承性、全球视野的开放性、科学发展的文明性、自主创新的前瞻性这四个方面来探讨。具体分析如下:

一是民族文化的传承性。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凭空自然而然就出现的,它一定与之前固有的某种民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就是深深植根于中国固有的、优秀的、传统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的。并伴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在呈现多样性的同时,依然保持着中国固有的中华民族文化的鲜明特色。

二是全球视野的开放性。随着经济世界经济、政治、科技的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资本、人力、资源、知识的全球化配置和流通,已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基于全球视野的开放性,也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的共识和生存状态。而知识产权文化的全球融合,也已经成为一种无法否认的事实。对于中国来讲,就是要“摒弃保守性和排他性、保持亲和力和融合力,在引进吸收其他文化的最新成果中不断完善,在多元文化的互动力中持续进步,正是新型的知识产权文化具备顽强生命力并不断繁荣和发展的重要素质。”[9]三是科学发展的文明性。虽然说知识产权是产生于工业文明时代,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产权文化的层次也会得到不断的发展和进步。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又一重大体现,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某种阶段的必然产物。同时,知识产权文化体系是一种科学的文化体系,而它的发展趋势,也必然是沿着科学的轨道,走在人类社会文明的道路上的。

四是自主创新的前瞻性。在中国,知识产权文化的产生也不过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它是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但是知识产权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先进性,无疑是影响知识创新活动的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激发人们自主创新的不竭源泉。中国古语有云:“治天下之制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知识产权文化本身所固有的先进观念文化、价值信仰、行为习惯是积累、培养和熏陶自主创新意识的温床与沃土。正是基于知识产权文化的所熏陶的自主创新意识,构成了其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前瞻性。

五、结束语

知识产权文化的内涵建构不仅仅是从广义的文化观来诠释,更要综合知识产权的中义观与狭义观,全面的探讨其内在的涵义。本文就是从这个观点出发,对于知识产权文化基本定义为:知识产权文化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吸纳优秀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和谐社会这一特定历史时期逐步形成的,与其物质、政治及文化生活相适应的、能够凝聚全国各族人民、调动国内外和社会各个阶层一切力量、促进国家(区域)和人民全面协调、快速发展和繁荣富裕的共同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制度规则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同时又从知识产权的内在结构,即思想观念形态上的知识产权文化、制度规范形态上的知识产权文化两个层面进一步丰富了知识产权文化的内涵,最后则是从民族文化的传承性、全球视野的开放性、科学发展的文明性、自主创新的前瞻性四个方面分析了知识产权文化的基本特征。至此也就基本上建构了有我们自己特色的知识产权文化内涵。当然,对于如何恰当地发展有我们自己特色的知识产权文化内涵。本文只是给予了方向性的指示作用。具体的内容,还需要各界人士共同探讨,深化有关知识产权文化内涵的建构。

参考文献

[1][英]泰勒.文化之定义,顾晓鸣译.载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98.

[2]辞源(缩印本)[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731.

[3]林炳辉.知识产权文化读本[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71-72.

[4]厉宁,周笑足.论我国知识产权文化构建[N].国知识产权报,2006-2-17.

[5]刘华,李文渊.论知识产权文化在中国的构建[J].知识产权,2004(6).

[6]马维野.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思考[J].知识产权,2005(5).

[7]刘华,周洪涛.试论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困境与出路:基于知识产权文化视角的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1).

第2篇:法制观念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成人教育;内涵建设

以学习型社会为契机,提出加强成人教育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有助于解决问题并促进我国成人教育继续科学、规范发展。

一、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成人教育的发展机遇

我国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已深刻认识到教育对于社会、国家以及人民群众的重要意义,在吸取优秀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并将其工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成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同样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工作内容之一。所以,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发展成人教育是必然要求。从根本上说,内涵建设是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内在实力,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我国在建设学习型社会过程中,也逐渐认识到发展成人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将其纳入教育发展工作范畴。虽然我国成人教育事业经过较长时期的发展,得到较好的发展并取得一些成绩和成果,但仍显露出问题。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给成人教育带来发展良机。第一,成人教育内涵寓于学习型社会建设事业中,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成人教育的内涵可从其字面意义理解,即“成人”与“教育”。“成人”指的是成人教育的主要对象即为成人群体;“教育”指的是高等教育,表明成人教育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因此,可将成人教育的内涵简要概括为以成人群体为对象的高等教育。这里将“成人群体”的概念定义为法律上已成年、并拥有自主民事和刑事权利的群体。他们往往脱离了正常的教育轨道,无法进入高校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建立终身教育体系,该体系的建设中包含成人教育的全部内容,既是终身教育体系的主体,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第二,发展成人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知识化、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全面到来意味学习型社会建设势必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人们一方面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另一方面,要求人们通过再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改善工作能力。在成人群体中,存在一部分人员由于自身或者外界因素影响,较早脱离了正常的教育轨道,导致知识水平较低,认知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接受能力均受到较大限制,这也直接导致其渐渐无法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实际工作需要,从而影响该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一项工作,因此,发展成人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学习型社会给教育事业发展带来新契机,发展成人教育也是当前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内在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向前进步。传统教学模式在时展背景下渐渐显露出不容忽视的弊端和缺点,影响了教育的发展,因此,提出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成为改革的核心。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受教育群体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促进教育事业良性发展。成人教育在提高成人群体的综合素质、提高国家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也是当前教师事业发展和改革的内在要求。

二、我国成人教育内涵建设的现状与问题所在

成人教育内涵建设,是指我国高校成人高等教育依据现有的办学条件,采取不同方法,积极开发有利于促进自身发展的各类优势资源,寻求自身内在品质不断提升的科学发展模式,简言之,即不断寻求内在属性持续提升的发展过程。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发展成人教育内涵建设的含义,即为在已有教育条件基础上,提高成人教育内在质量和水平。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摸索中渐渐稳住脚跟,取得引人瞩目的成绩和成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社会经济大环境影响下,我国教育事业同样处于不断向前发展过程中,其教育理念、教育形式以及教育理论成果不断丰富与发展。21世纪初,我国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成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时展和时间推移过程中,其内涵建设越发受到人们重视与关注。因此,讨论学习型社会视域下的成人教育内涵建设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成人教育虽然是提高成人群体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但是成人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总体仍然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对内涵建设重视不够。成人教育的宗旨在于两大方面:一是为广大成人群体搭建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给予成人群体以接受再教育的机会;二是提高广大成人群体的综合素质,提高其工作能力,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需要。因此,成人教育对于提高我国广大成人群体的综合素质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然而近年来成人教育体系建设中忽略内涵建设问题,导致成人教育质量和水平未达到预期目标,其受教育对象即成人群体的综合素质仍有待提高。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成人教育内涵建设,有利于提高成人教育内在质量和水平,也是提高成人群体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其次,当前成人教育内涵建设总体上有了提升,但是仍然难以满足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这也成为成人教育进一步发展和提升的瓶颈所在。马克思主义指出,世界均处于不断变化发展进程中,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也都处于相应的变化和发展过程中,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作为人类世界至关重要的教育事业,也是世界发展规律的一部分,其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不断向前进步与发展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可逆转。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也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中。成人教育的质量反映了内涵建设的程度和水平。为此,要牢牢把握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体现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以内涵建设为抓手,全面提高成人教育的质量。最后,成人教育发展已经由量的发展向质的提升转变,但是内涵建设的挖掘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这是促进成人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我国的教育事业,对从业人员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教书,二是育人。教师不但要在教育过程中传播知识,而且要通过德育教学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个人素质和修养,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也应遵循“教书育人”的要求,在提高成人学生知识技能和工作能力的同时,也改善其精神状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促进成人群体身心健康发展。传统成人教育中内涵建设的意识不够,质量不高,这导致该教育体系下培养的人才良莠不齐,差异较大。因此,成人教育要促进成人身心健康发展,促进成人全面发展,必须加强内涵建设。

三、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成人教育内涵建设的对策

基于学习型社会建设与成人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根据成人教育当前内涵发展存在的各种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究成人教育内涵建设的路径。

(一)与时俱进革新成人教育理念与观念

1.以符合时展的教育理念与观念指导教学实践。教育理念和观念在教育事业中起到指导性作用。教学过程中包含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大体系,教师的教学过程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传统成人教育中,由于不注重内涵建设,而将工作重心置于发展外延建设之上,导致教学效果不佳。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成人教育事业起步较晚,虽然在国家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以及国外优秀经验借鉴下,发展速度显著提高,教育水平不断改善,但是仍存在成人教育总体水平不高、相关制度不够完善、政策落实不到位、教育理念和观念落后等问题,影响了我国成人教育的发展。基于教学理念的指导性意义,树立符合时展的教学理念以指导教学实践非常有必要,因此,应加强成人教育内涵建设。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发展教学理念与观念,以符合时展的教育理念和观念指导教学实践。2.结合社会需要的实际优化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设置。成人教育宗旨之一即为通过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对成人进行再教育,从而提高成人群体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极为迅速,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有所改变,强调专业型、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性,使得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有限的成人群体渐渐不符合时展需要。传统的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机制下培养的人才,也渐渐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因此,加强成人教育内涵建设,通过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展与深入,一是以社会实际需要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设置,培养专业型、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使其在专业素质建设上符合社会人才标准;二是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在理论教学基础上联系实际情况进行模拟教学,改变传统理论教学脱离社会实际的弊端,增强受教育群体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建设。3.健全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成人教育与高等教育相似但不相同,其相似点之一在于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人才培养基地,都承担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责任。区别在于成人教育的教育对象为成人,并且其办学目的在于培养专业型、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由于成人教育群体的特殊性以及传统的人才培养机制存在落后、僵化等问题,导致该人才培养机制下培养出来的成人群体依旧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因此,加强成人教育内涵建设,应与时俱进,以马列主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武装精神世界,时刻保持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先进性及科学性;并在先进、科学的理念指导下,健全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摒弃传统教育模式的僵化、教条化弊端,以提高成人教育质量和水平为纲领,努力提高成人教育质量和水平。

(二)结合现代科技,促进成人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多元化

1.重视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与推广。现阶段,基于现代科技和设备而产生的新媒体,在对我国传统媒体形成一定冲击的同时,也带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以启示。传统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课本均以文字方式,通过“纸”这一载体,结合教师口语化教学,将知识传播给广大学生群体。其教学过程单调、枯燥,尤其对于成人而言,其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本身极为有限,也导致其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习效果不佳。多媒体教学是在现代科技和设备支持下,通过文字、静态图片、动态图片、视频资料、声音材料等向学生传播知识和技能。以图像、视频、声音材料的方式传授知识,既丰富了学生的感官享受,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到单调枯燥,也将理论化、概念化的知识直观、客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易于理解和掌握。2.加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远程教育模式开发与应用。成人教育的主要对象为成人,与高校教育对象不同,成人群体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以及各方面均与普通高校学生存在诸多差异,其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基于成人群体进行的教育也具有特殊性。成人教育具有时空分离性,工学矛盾突出,学习内容、学习安排、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安排的差别性和独立选择性明显,因此,提出远程教育理念。远程教育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一定的设备如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通过远程操控进行教育活动的模式。在该模式中,充分利用网络丰富的资源、高速的信息交流和传递,以及场地限制小、时间安排自由等优点,适用于成人教育内涵建设。3.新型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应用。在传统、保守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必然导致教学方法落后于时代。在成人教育中,也存在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不符合时展等问题,因此,加强成人教育内涵建设,应更新教学模式与方法。如项目导向教学法,通过教师设置项目,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项目工作的形式,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能力。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养

1.规范教师队伍人才选拔标准,保证教师队伍质量。教书育人是一个良心职业,只有合格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对于学生而言,一个优秀的教师往往能够带领学生投入学习过程中,从中获得知识;相反,一个不符合要求的教师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得不到学生的支持,并由于其教学能力的不足导致教学过程枯燥无味,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加强成人教育内涵建设,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养。首先,应规范人才选拔标准,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在成人教育中,存在教师队伍人才选拔制度不完善现象,导致教师队伍良莠不齐,其专业素养缺乏绝对保障,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相关院校应保持重视,规范化制定人才选拔制度,确立选拔标准,按照标准进行教师招聘,从根源上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2.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培训工作比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对于学校中已有教师而言,也应通过各种形式的工作检验教师的专业素养。具体而言,可设立定期考核机制以及奖惩机制。通过考核机制的设立,定期考核教师队伍组成人员的素质建设情况,有助于提升教师队伍的危机感,从而促进教师队伍不断学习、进步和发展。奖惩机制的设立也是基于教师教学成绩的考量,对于认真工作、态度负责的教师给予奖金奖励或者荣誉奖励;对于消极工作、态度恶劣的教师给予适当的惩罚,严重者直接开除,以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行使“清道夫”职责,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参考文献:

[1]朱新均.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念、路径和对策[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1):3-11.

[2]孙立新,乐传永.成人教育研究的新进展与未来趋势[J].教育研究,2015(6):79-84.

[3]秦凯.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16(1):63-65.

第3篇:法制观念的内涵范文

1.必须切实转变发展观念。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以适应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理念、以社会评价和人民满意为标准的理念、以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根本追求的理念,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培育特色、坚持创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2.必须树立科学的质量观。要立标准,构建符合自身实际的质量标准体系,坚持“三个符合”,即符合高等教育的规律、符合社会人才的需求、符合学校的实际,形成人人重视质量、关心质量、监督质量的强大氛围。3.必须把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第一要务。创新型人才是指富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于学生创新意识的教育、创新人格的塑造、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4.必须把师资队伍作为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师德为先,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引领学生;坚持教学为要,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坚持科研为基,将科学研究和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坚持科研、教研、教学相结合。5.必须把办学特色作为发展主线。办学特色不仅是“人无我有”,更重要的是“人有我优”和“人优我新”。特色就是水平,就是质量,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主线。6.必须把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学科建设的状态体现了高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依据国家战略需求,2012年教育部修订实施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坚持内涵式发展,就必须把学科建设置于国家战略需求之中去准确把握,置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景之中去考量。7.必须把产学研结合作为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随着高校功能从人才培育、科学研究到社会服务的延伸,高等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强。特别是公安本科院校担负的特殊使命,更需要发挥自身的优势,主动服务公安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建设。

二、公安本科教育内涵式发展给党建工作带来的新挑战

(一)引领能力的挑战当前,我国正处于科学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党的执政能力的考验期、破除矛盾问题的攻坚期,公安工作面临的形势复杂、任务繁重。同时,随着依法治国方略深入推进,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群众法治观念不断增强,公安工作面临许多过去从未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公安本科教育紧密围绕公安中心工作,培养创新型人才、深化警务理论研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加强民警教育训练,深入推动内涵式发展建设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引领学校在新一轮发展竞争中争取主动、率先发展,对党的领导职能、领导原则、领导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考验。(二)破解难题的挑战公安院校与其他高等教育共同经历了“大扩招”、“大建设”、“大提高”等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在促进了公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内涵建设不足、教学水平不高、办学规模较大、多校区办学、经费保障不足、基建债务过重、毕业生就业压力明显等问题。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进一步凝聚共识,汇集力量,破解难题,全面突围,以党建工作促进内涵式发展。(三)自身建设的挑战公安本科院校一般都经历了中专、大专和本科院校的发展阶段,伴随着办学层次的提升,对教育规律认识的深化,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学校党建工作的方针、目标、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对学校党的先进性、执政能力和群众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加强党建工作推动公安本科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任务,牢固树立“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热爱学生、热爱一切学生、热爱学生的一切”,“办学以教师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理念,不断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与氛围。(二)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要结合国情、省情、院情,充分考虑到区域环境、资源禀赋、社会需求、办学成果及学校自身优势,深入系统地开展各项工作的专题研究,准确、科学、合理地规划未来发展,形成整体推进、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发展路径。(三)坚持转型发展的原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摆在了高等教育发展任务的首位。在服务公安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发挥优势、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公安本科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四)坚持遵循规律的原则只有切实遵循发展趋势的规律、发展动力的规律、发展策略的规律、发展条件的规律,发挥市场和计划两个优势,挖掘校内和校外两个资源,协调争取公安本科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两个政策的支持,才能实现学校的全方位科学发展。

四、以党建工作引领公安本科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对策

第4篇:法制观念的内涵范文

 

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曾在《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中论述道:“公司不单单作为一种生产工具而出现,它更应该起到管理作用”。管理功能与公司内涵之间到底应该有哪些契合点?笔者将公司内涵定义为资本化合同中不完全要素的实行过程。财务会计与公司内涵到底存在什么样的融合点呢?依据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资本保全理念,本文将围绕这一理念来探究公司内涵,企业管理与财务会计这三部分能否融合到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理论蓝图是本文的核心问题。

 

一、 企业的内涵与管理

 

公司中不同资源的利用过程实际上就是资本的互换过程,这就形成了公司合同中的原始合同,原始合同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追求投资资本利益最大化的过程,由于原始合同的不完备性特征,依据社会经济学中的阿宏--博尔顿模型,如果由于投资过程中的复杂性而是初始合同的相关约定无法明确,那么公司的管控作用就可以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即根据不同的状况,将公司的管理层控制,投资者控制,或相机控制有效地结合。但是,具有管控权并不代表真正能达到管控效果,所以就需要相应的制度作保障。简而言之,在公司的原始合同中,安排一种制度来保障原始合约中不同资源配置的合理配置是非常有必要实施的,而这种制度的就是通常所说的企业管理。因此,公司的内涵简而言之就是保障企业内部不同的资源合理配置的最大化。而公司内涵又是管理企业的理论基石,是探究如何更好地管理企业的方式的逻辑出发点。企业管理可以总结为投资者和与这一复杂的利益链相关联的人的一种政策上规范化的安排。最中心目标为实现公司资源配置的管理权。围绕这一管理权的实现,学术届提出了“股东至上”和“管理权力配置多元化”这两种概念。很久以来,国际上大多追捧“股东至上”的理念。但面对时间推移,这种主导思想也经不起学术界的推敲和质疑:(1)前人大量的研究表明,企业在执行管理职能过程中存在着不完备的问题。然而这种学术理念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的公司管理模式,即股东与公司管理层之间的委托—关系。(2)新修订的经济法将赋予了股东大会更多的权力,包括选举或者更换董事成员的权力,即使董事会和监事会也只是附属于股东大会的具有责任性的机构。虽然这个模型的建立完善了股东大会权力和职责,也明确了董事会的职权范围,但在实际操作中,股东大会呈现出“走过场”的现象。(3)缺乏对于监视部门起保障作用的措施设立,从而使监视会的行为越发消极,因此其价值形如空设。

 

美国企业也将从“股东至上”逐渐向“董事中心”转控,这背后深刻的社会背景将是企业大量的重视人力资源,企业的管理早已经失去了对公司的完全掌控权,更多的体现为不同资源所有者之间平等合约的调节关系。即物质资本和劳动力资本的相互融合来共享企业的经营所有权。因为公司的管控全也不再集中地分布在单一资源的所有者手上,而是分布于不同资源的所有者之间,即人力资源所有者和资金所投资者时间,两种分配的系数待定,是经济学中一种博弈的过程。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公司本质的认识也将越加的深入,企业也将以动态的管理模式来治理集团公司,治理动态的发展就是属于资金范围,从公司的这种管理模式中发生裂变,也是新时期对资本观念的深化。从社会学来看。对企业利益链当中的相关人而言就更加关注公司社会资本的利用水平。合约的中心内容便是确保投入资产形式的体现的要素功效保全,与之俱来的是以企业所有者权益为中心构建公司财务会计知识的理论框架体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传统意义上的“资源基本主义”内涵。

 

二、 公司内涵与财务会计

 

美国社会经济学家科斯曾经提到过:“财务会计是企业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这句话蕴含着很深的公司内涵问题:不同资源对所有权与财务会计演进的动力是一致的。总而言之,研究公司内涵与财务会计的核思想就是发掘财务会计发展的动力源泉以及其中的内在规律。而若要发掘其内在规律,必须从公司内涵的角度来分析财务会计本身所存在的学术性基础问题。

 

费孝通先生站在了给社会带来的效益的角度将公司描述成由财力资源、人力资源、组织资源、和社会资源四个不同的资源要素的不完备契约组合。这是对公司内涵的宏观性描述。实际上,公司不同发展阶段将会对应着公司不同的特性,也决定着不同的资源在企业组合中所存在的地位,并借助财务会计的传播功能表现出来,这就是为什么资本内涵与财务会计有着本不离质的密切关系。

 

从深层剖析,财务会计衍生于资金所有权,是资金标价分工和专业化的成果。在资本市场上资源拥有这将通过财务会计的方式把公司资产体现于账本之中。这种约定对公司财务以及资金计量方式形成了初始合约。公司合同的出现也使社会资本是流动资本转化为固定资产并予以标价,同时也出现了专款专用用来投资。显然,以外在物质形态出现的生产要素是这种契约组合的最初体现,若仍未落实物质与价值形态的可借助资本市场的拆分。其资源的拥有者将会变成物质资金的投入者,来获取公司的实际掌控权。很明显,在这种控制理论下,对资金定价及考评的要求衍生了按照资金资源拥有者的意思确定并计量属性传达的财务会计消息,归属于单方面私有契约属性。但是,现阶段企业最重要的丰收就是人力资源的特征和功能不断地挖掘着,找到了创造公司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当代的公司资源契约中,财力资源已经表现的越来越消极了,并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虚拟化,被动化。而公司发展的潜力主要还是依靠于人才的推动,因此,不应该把人力资源结合到企业剩余的关系简简单单用激励来解答,更应该是让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取得公司所有权。与之俱来的是,人力资源所有者的确定必然有利于扩展企业权益的范围,而以前针对资金所有者的会计体系也遭到了挑战和质疑。并随着公司的发展而逐步的发展着,资金所有者关于公司的掌控权也出现着分化和裂变,社会会计就是公司财务资本内涵的一个特例所指。因此,随着对公司内涵的深入了解,不同的公司会体现出不一样的政策安排,而安排的核心目的是确认哪种资源在契约组合中占主导地位。从最初的简单的货币资源所有者为主导的公司掌控权集中制度逐步分散给劳动力资本、企业家才能资源、人脉资源的所有者,并形成了较为复杂的不完备合约,单独的核心资本在公司中不好分辨,因为不同资源的所有者在企业中逐步建立了所有权共享制度,然而,精确确认与计量企业剩余以及在各个资源所有者配置之间需要一个计量方式或者计量部门,这无疑就应该是财务会计部门所擅长的。

 

三、 公司管理与财务会计

 

站在在企业管理的不同视野上认知,财务会计领域也从学科的角度探究其内涵,并希望完成企业管理和财务会计之间相互发展互助性,这种互助性来源于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柯林斯结合相关的社会学理论传统,所提出的互动仪式链理论来解释。在该理论中,柯林斯结合相关的社会学理论传统,系统阐述了互动仪式链理论的渊源、构成要素、运转机制及其应用。通过互动仪式链模型,作者把微观分析扩展到了宏观层次,从而对社会分层、社会运动与思潮、社会冲突、思想发展及知识分子等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作者强调的以微观为基础、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观点代表了学术界的一种新的综合性的理论倾向,为许多社会学问题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因此,该理论被认为是寻求财务会计与公司管理契合点新发展的重要成果。目前主要的研究范围可以总结如下:(1)不同的企业管理结构中的财务监管问题;(2)企业管理框架下的财务管理导向问题;(3)互动仪式链中相关利益者的财务监管体制探究;(4)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研究;(5)企业管理框架下与财务信息的质量型相结合的探究分析;(6)企业管理与财务信息造假的剖析,等等问题。很明显,当代对企业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契合点剖析的理念是:对企业管理模式的普通型叙述,引入闭着的管理理念,寻求财务会计与管理理念的契合点,从外在上进行融合,引出结论。

 

剖析企业管理与财务会计的契合点还可以利用自愿性披露公司会计信息的原则,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资源已经成为能否竞争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自愿性披露信息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企业拥有较好的声誉,就意味着能引来许多投资商投资。因此,为了赢得良好的声誉,企业应该提高其财务报表的质量,自愿性的披露外界所关心的信息,来减少投资者的投资顾虑,提高企业的价值。企业自愿披露会计信息同时也是为了引起投资者对企业的兴趣。当宏观经济整体萧条时,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通过自愿性披露企业信息,报告其良好的业绩,以便长期保持市场对其的信任度。中等的企业也会通过做出优秀的财务报表来显示自身的竞争优势。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也会自愿性披露其经营成果,期望引起投资者的注意,来增强企业对其未来成长情况的信心。

 

站在社会学的角度由此看来,企业管理与操作与财务会计理论密切相关,因为自愿性披露体现出不同资源所有者相互制约的财务会计职责,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模型理论的实现程度,简而言之,持久性经营的良性发展依赖于财务会计的披露。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管理可以被看做是为了公司持久性经营而贯彻信息披露的一种政策性安排。

 

四、 公司内涵、企业管理及财务会计的逻辑契合点:资本保全

 

笔者以实证性研究分析了公司内涵与企业管理、公司内涵与财务会计以及企业管理与财务会计间的逻辑契合点,那么,公司内涵、企业管理和财务会计三者之间的契合点又如何呢?笔者认为,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资本保全观念将这三大板块融为一个完备的理论构架中,这一理论构架可以描述如下:

 

1. 资本的价值要借助企业的不断运作和发展才能实现其增值保值的过程,然而对于当代公司内涵的了解也从过去货币资源的发展到现在资本观念的进步过程,简单的财力、人力二分法在内涵上有着缺陷,然而货币资源、动力资本、企业家才能资源、人脉资源的分权掌控则是解决企业现有问题不足的根本。资本演进从过去到现在已经演变成为现如今的货币资源、动力资本、企业家才能资源、人脉资源,它们虽然各自有各自的内涵和范畴,然而对于公司这一不完备的契约组合来说,它们四者对企业也表现出了不同的核心作用,并且相互间存在着依存性,具体表现在货币资源和人脉资源的帕累托斯最优化,人脉资源和动力资源以及企业家才能的内联性,即社会人脉资源是动力资源和企业家才能的基础,而动力资源和企业家才能又是人脉资源创造条件的前提。

 

2. 基于资本的内涵是套期保值,因此,现代许多商家的最终目的就是使自己的投资资本的在保值的基础上利益最大化,而这正是建立在不同资源所有者之间的博弈行为,根据社会经济学弈的最终结汇会表现为企业管理的政策性安排和实施。换而言之,企业管理本身就是不同资源所有者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一个具体机制,因此寻求利益最大化也就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目标。基于不同的公司对资源概念看法上的差异性而导致了两种公司治理模式的发生,即“股东至上”理念与“管理掌控权多元化”的理念,费孝通先生的资本保全内涵也恰恰衍生在传统保全思想和现代保全思想之间,而传统保全思想和现代保全思想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替代关系,而是平衡发展的,这也是企业掌控权多元化发展的必然结局,以不同资源为核心的企业必然有着对应的价值保全理念。

 

3. 浙江农林大学法政学院的硕士研究生陈奕玮同学以经济学与社会学相结合来剖析会计发展对企业的影响。他认为经济法的改革与变迁对财务会计有着深远的影响,使其从外在逐渐的内化到企业的发展,使财务会计理论体系受到巨大的冲击。因而,公司财务会计模式的变迁很大程度得益于资本价值保全理论的发展。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资源与会计模式之间存在着相应的对应关系,因为,企业资本和资源保值的观念的选择的重要核心就是企业的会计模式。

 

总结以上三个方面的观点,以上三方面观点把公司内涵、企业管理和财务会计三个不同的概念融为了一个理论构架当中。但不可忽略掉的是,财务会计、企业管理和公司内涵还存在着相互之间的影响,这恰恰符合了美国社会学家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模型。笔者还根据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资本保全理念来分析,财务会计在资本保全落实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与核心资源不匹配的财会模式不利于保值基础上利益最优的实现。而在实际操作中,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剖析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就展现为内部要素掌控政策的制定和安排的纲领性原则。

第5篇:法制观念的内涵范文

【 英文 摘要】generic sentences appear to have universal quantifications. the y, nevertheless, tolerate exceptions.this is the main feature of generics and also the most puzzling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the researches about them.this feature indicates that generics express something involving intensionality.based on intensional semantics, this paper uses a formal method to reveal that generic sentences express the intensions of concepts, and shows that what generics are about.thus, some puzzling phenomena around generics are explained with satisfaction.this discovery relies on several assumptions:concepts are functions mapping from a set of possible worlds to the power set of a set of intensions;the intension of a concept is the set of all generic consequences derived from the sense of the term that expresses the concept;etc. however ,these assumptions are not in accord with the traditional views.to make the results presented here more conclusive, the fundamental properties from the bottom line of the concepts are discussed and analyzed.they are summarized to be seven basic properties of concepts.the position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re argued for and enforced by explor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concept and language, as well as the relation between concept and knowledge.these arguments consist of a new theory of concept.

【关键词】概称句/概念/内涵/涵义 generic sentence/concept/intension/sense

概称句(注:“概称句”是作者对generic sentence的翻译。这里是首次正式在国内 文献 中使用这一译名。)(generic sentence)是我们日常思维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句子。关于概称句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 目前 已提出了多种理论和形式处理,但因尚未形成统一和公认的理论,仍处于初期阶段。概称句研究在非单调推理、人工智能以及语言学研究等多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属于概称句的条件句逻辑和模态逻辑研究方向。在这个研究中我们发现,概称句涉及到概念和概念的内涵,因此对概称句本质的认识涉及到概念理论,此二者有相互照应的关系。在概称句分析和语义的基础上[1],借助于形式化方法,本文对概称句和概念进行了分析,在两个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观点和理论。

一、关于概称句的说明

概称句又称特征句,指的是“鸟会飞”,“马铃薯含维生素c”等这类句子。概称句有不同的种类。与本文有关的概称句是“鸟会飞(birds fly)”这类概称句。这类概称句从句子的语言结构上看有两个特点:(1)表现为主谓结构。如“鸟会飞”,其中鸟是主项(或主语),记作s,“会飞”是谓项(或谓语),记作p。这种概称句通常又记作sp。(2)主项s是复数,或用通常普通逻辑类教科书的术语,s是“普遍词项”或“普遍概念”。这种概称句是我们最常用的概称句。

概称句一方面是某种意义上的全称句,另一方面又容忍反例。比如,概称句“人能思维”,有“人都能思维”的意思,但同时又不会因为有些人不能思维而使“人能思维”为假,即“人能思维”与“有些人不能思维”并不矛盾。这是概称句最重要的特点,也是研究的主要困难所在。对此各种研究提出了关于概称句意义理解方面的不同看法和观点,乃至于形式刻画等方面的不同处理。在 总结 各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新的观点和分析,给出了一个关于概称句的语义。[1]这个分析有以下几个要点:

1.所有主谓结构的概称句sp,都可以被精确化为“s(在正常情况下p)”。如果s是复数名词,又可进一步精确化为“(正常的s)(在正常情况下p)”。我们把这样的形式称为概称句的典范形式。这一形式有两层全称概括,外层的全称概括作用于相对于主谓项的正常个体,内层的概括作用于相对某个正常个体的正常环境。以“鸟会飞”为例。不会飞的不正常的鸟被外层的全称量词略去,正常的鸟在不正常环境里而不会飞的现象由内层的全称量词排除。于是,“鸟会飞”应该理解为,“在正常的情况下,正常的鸟会飞”,更严格地说,即“对任意的个体x,如果x是正常的鸟,那么,x在正常的情况下会飞。”

2.这里出现了两个“正常的”,分别是两个不同的模态算子。用于正常情况的“正常的”是二元命题算子,在条件句逻辑中已有比较成熟的研究。特别是在常识推理研究中对这一算子的改造[2],使得我们可以直接引用已有结果。用于主项的“正常的”是谓词算子,即以谓词为变元的函数,以下称为正常函数。什么是正常的s,这个函数该如何定义,是建立概称句语义的关键。

3.首次定义正常函数为一个二元函数。在将来的形式解释中,它的两个变目分别被称为主项内涵和谓项内涵。直观地看,该函数是以主谓项的意义来决定正常主项(如“正常鸟”)的意思,再由此在各可能世界中选出所有正常个体。第二个变目的引入,给正常函数选择正常个体提供了一个与谓项涵义相关的选取参数。这体现了正常主项的相对性。

4.对选取正常个体的正常函数有两项限制。第一,选择出来的正常主项的内涵包含了主项的内涵,即对任意的内涵。在“鸟会飞”的例子中,该限制的意思是,“正常鸟”必须首先是“鸟”。第二,与谓项内涵相关的选取参数同谓项的肯定和否定无关,即对任意的内涵。还用“鸟会飞”的例子,这一条件的意思是,我们对于鸟和会飞,以及对于鸟和不会飞,选出的正常个体是相同的。满足这一限制条件的正常函数避免了把“对来说是正常的鸟”定义为“会飞的鸟是正常的”这样一种循环定义的嫌疑。

根据以上要点,概称句sp的直观意思是,“对任意的个体x,如果x是相对于p或非p来说正常的s,那么,在正常情况下,x是p”。下面给出关于概称句的形式语言和形式语义,就是要把这个意思严格地表达出来。

二、概称句的形式语义

概称句的形式语言可以在一阶语言基础上扩张得到。

一阶语言 有可数无穷多个变元符号、常项符号以及一元谓词符号(注:为简单起见,本文只讨论一元谓词的概称句,所以这里只有一元谓词符号。),这三类符号的集合分别记作var,c,pred,并有命题常项符号,联结词,量词符号。中的项和公式定义如常。所有公式的集合记作f。语法符号x,y,z等表示任意的变元符号,c表示任意的常项符号,t表示任意的项,p,q等表示任意谓词符号。α,β,γ等表示任意的公式。各类语法符号均可加下标或上标。被定义符号有。

附图

附图

附图

至此我们给出了关于概称句的形式语义。对任意的模型,一个概称句在其中的任一可能世界上都有确定的真值。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进行关于概称句推理的研究。下面我们将继续关于概称句的分析来讨论相关 问题 。

三、概称句本质

首先要说明,在上节里,我们将任意框架上得到的集合中的元素称为“内涵”,这只是使用了在这类问题讨论中的通常术语,它不是我们在谈论概念时所说的“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这个意义下的内涵。如果我们将一个框架看作独立外在的客观世界,还没有和我们的语言(或认识)发生关系,那么,一个中的元素只是一个指向(或指派)。该指向对每个可能世界指定一个d的子集。只有当我们将w看作可能世界,将d看作个体域,并且,将一个语言表达式(通常为语词)赋予该指向的意义,即将该语言表达式与这个指向相联系,这是在结构或模型层次才有的东西,那么,这时这个指向才成了该表达式的涵义。由这个指向所确定的东西,就是该表达式的指称。按通常的观点,概念的内涵决定外延,词项的涵义决定指称,因此,人们把概念的内涵或词项的涵义看成从可能世界到外延的函数(可能世界集到个体域的幂集的映射)。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中的元素被称为“内涵”。而实际上,无论内涵还是涵义都是和语言相关的东西。没有语言, 自然 也就不存在什么内涵或涵义。

还有两点需要说明:(1)即使与语言相关,也只有通过语言得到或建立的指向,即通过语言的表述我们得以确定其指称的指向,一个语词才有涵义。通过其他方式,如手的指示行为得到的指向,不构成相应语言表达式的涵义(参见下节概念特征(3))。(2)“概念”、“内涵”、“外延”,以及“语词(词项)”、“涵义”和“指称”,是两个不同系列的术语。主要是在“概念”、“内涵”以及“语词(词项)”、“涵义”上,二者有很大的区别。对目前所讨论的问题来说,我们所用的实际上是后一系列的术语。因为,语词及其涵义是语言层面的东西,而概念及其内涵是思想层面的东西,与认知主体相关。语词的涵义一般来说是语言的使用者在语言的使用之前就被规定的,也是使用者们都必须共同遵守的,因而具有公众性和某种客观性。而概念及其内涵作为认知主体的某种思想,与其自身的认知能力、认知行为等有较大的关系,因而有一定的主观性。再有,我们是通过涵义的理解和掌握来形成概念的,因此概念及其内涵比语词的涵义要复杂。这个问题将在下节讨论(参见下节概念特征(2))。在上节我们给出的是语言的解释,只是语词意义的规定以及由此得到公式的真值,不涉及语言的使用者,更不涉及语言使用者的思想。

我们在一开始就指出,概称句最重要的特点是容忍反例。对此,我们的基本分析或主张的基本观点是,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我们对概称句中词项的理解与其实际的所指(即相应的外延或指称)不一致,而在这个不一致中,我们偏向了涵义,采取了内涵性的观点,放弃了外延的观点。例如,对“人能思维”这一句子来说,“人”的外延并不包含于“能思维”的外延。因此,从外延的观点看,并非每个人都能思维。所以当我们说“并非所有人都能思维”时,我们也都能理解,并认为这是个真句子。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仍然接受“人能思维”,并且不认为这两个句子是矛盾的。这说明我们是在与外延观点不同的意义上理解或解读“人能思维”这个句子的,而这个不同的意义只能是涵义的或内涵上的意义。

根据这个基本的出发点,我们给出了以上概称句语义。关键是引入了词项(主项和谓项)涵义(根据上面的说明,这里应该是“涵义”,而不是“内涵”)。这个引入有两个方面:在语形方面,引入了λ-表达式;在语义方面,首先在对象上,引入了“内涵”(即中的映射),其次建立了λ-表达式到“内涵”的联系,即将每个λ-表达式解释为一个中的映射。在这个解释下,一个λ-表达式的解释,如,自身为一个映射,对每个可能世界确定一个个体集,相当于某个一元谓词在这个世界中的指称。这可以理解为,λχα是一个关于性质的表述,对每个可能世界,选出具有这个性质的那些个体。从这个角度看,是一个由α及其变目x确定的一元谓词的涵义。通过这样的办法,概称句的真值得到合理的解释。特别是命题2.1,揭示了概称句命题是关于主项涵义和谓项涵义的函数,这使得我们对概称句的认识前进了重要的一步。这个对于概称句的解释可以称为涵义的解释。

根据涵义的解释,我们已经得到了概称句的真值。但是这个解释还不够透彻。有两个问题:(1)主项涵义和谓项涵义之间究竟是什么联系?(2)我们为什么会偏向涵义,原因是什么?

关于(2),合理的看法是,我们所以明知道“并非所有人都能思维”而仍不放弃“人能思维”,是因为对于人这类事物来说,在认识上“人能思维”有更重要的意义,或者说,“能思维”是被我们认识到的人的重要属性,它已经构成了我们的“人”这个概念的一部分,是这个概念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上述不一致中,我们宁愿固守我们的概念而放松外延上的要求,于是我们偏向于对“人”这个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导致了在概称句解读时的内涵性倾向。所以,在这个偏向中,不完全是词项涵义的问题,还有我们的理解和思想方面的因素,即与概念有关。

如果这个看法是正确的,以上关于概称句的形式语义也是合适的,那么在这个形式语义的基础上,我们希望、也应该可以进一步给出体现概称句与概念因素相关的形式刻画。以下定义和命题就是对这个问题的解决。

附图

根据这个结果,可以看出,概称句所表达的东西本质上是概念(主项)与其内涵(谓项)的关系。简单地说,概称句是表达概念内涵的句子。这个结果彻底说明了概称句主项涵义和谓项涵义的关系,回答了问题(1)。

概称句这个性质的明确可以使我们对概称句的意义有新的理解:概称句在于明确、生成、丰富概念,以及传递和接受概念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是我们进行这些思维和交流活动的基本语言形式。例如,考虑概念的丰富 问题 。对于概称句“土豆含有维生素c”来说,如果我们的“土豆”的概念足够丰富,其中已有“含有维生素c”这一内涵,那么我们 自然 会认为“土豆含有维生素c”是一个真句子。或者,我们的“土豆”的概念还不够丰富,通过接受概称句“土豆含有维生素c”,即认定该句子是一个真句子,在我们的“土豆”的概念中增加“含有维生素c”这一内涵,使我们的“土豆”的概念得到丰富。其他情况可以类似推广得到。如概念的生成、明确可以看成内涵从零开始的丰富。概念的传递、接受,又可看成是丰富概念的基本方式。

我们一再谈到概称句容忍反例的特点,现在根据解释(*)给出的“概念”,“内涵”和“外延”,可以更清楚地解释这个特点。当我们说“人能思维”时,说的只是“能思维”是人的概念的一个内涵,或人这类对象有“能思维”的属性。这是依据“相对于思维来说,正常的人在正常的情况下能思维”来确定的。但是从外延上看,显然不是所有被我们称为“人”的那些对象都是相对于思维来说的正常的人,并且也处在正常情况中。对这些人来说,他们自然不能思维。“有人不能思维”,就是面对这种情况的句子。简单地说,“人能思维”中的“人”表达概念,“有人不能思维”中的“人”用于其外延,二者当然并不矛盾。

在关于概称句的理解方面,解释(*)说明了一些现象,与我们的直观相符合。现在的问题是,这个解释在概念的方面是否成立?

解释(*)提出了两个重要观点:①概念的内涵不是单一映射,而是一个映射集,其中的映射本身是涵义,所以这个映射集也是涵义集。我们通常所说的“概念的内涵”首先指的应该是这个集合(或类)。其中的任一涵义,可以称为概念的一个内涵。我们以前是在这两个不同层次上使用“概念的内涵”这一术语的。②概念是从可能世界到涵义集的幂集的映射。因为一个涵义集可以看成一个概念的内涵,所以,这个观点也可以简单表述为,概念是从可能世界到内涵的映射。

这样的关于概念内涵和概念的说法是否符合我们关于它们的直观?也就是说,实际上是要回答:在直观上,什么是概念,什么是概念的内涵?语词、涵义与概念和内涵又是什么关系?

四、概念、内涵与涵义

根据通常的看法,概念是反映事物特有属性(固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态。概念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概念的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外延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事物。[3](p18、22)或者,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的内涵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概念的外延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对象。[4](p18、20)这是 目前 国内两个有代表性的说法。其他各种版本的表述与此类似。此外,也都谈到了概念和语词的关系:概念要用语词来表达。没有离开语词的概念。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 内容 。[3](p20-22)[4](p19-20)以上是关于概念的传统 理论 。与此相关地,还有弗雷格提出的涵义决定指称的观点,以及在可能世界语义产生后,提出的内涵是可能世界到外延的映射的观点。这些内容构成了目前关于概念的主流理论。

从现有的概念理论看,解释(*)与此并不吻合。主要表现在解释(*)所提出的两个观点上。对于观点①,撇开内涵的本身是什么,是属性的反映还是涵义,如果我们用技术术语,把内涵看成某种映射,那么,内涵是单一的映射,还是映射的集合?解释(*)主张后者。传统理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这个问题,但实际上是默认前者。对于观点②,解释(*)对概念、内涵以及涵义有明确的界定,它们的层次各不相同。而传统理论对概念和内涵没有严格区别。尽管根据传统理论,概念是奉质属性的反映,内涵是所反映的本质属性,应该是有区别的,但是,因为“本质属性的反映”和“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界线并不十分清楚,所以概念和内涵被经常混同。再加上词项、涵义和指称的提出,本来这是把问题限制到语言,以使问题更明确,更易于讨论,也是通常所谓认识论到语言 哲学 转向的实质,但在一些地方反而使得概念、内涵、涵义的关系更为混乱。例如,有著作认为,“词项都有内涵和外延,亦称涵义和所指。词项的内涵就是该词项所表达的概念。”[5](p276)因为概念和内涵的混同,再根据内涵是可能世界到外延的映射的观点,于是概念也就成了可能世界到外延的映射。

这个不吻合原因只能是以下二者之一:(1)解释(*)不成立,即依据形式语义的技术上的结果并不是关于概念的事实。(2)现有的概念理论不足,是这个理论没有反映关于概念的事实。我认为是后一情况。为此,我们必须对概念作新的考察和 分析 。

忽略枝节争议,我们把关于概念的理解降低到最低限度,到概念最基本的性质上,概念是思想性的东西,将一个概念看作是一个思想,这一点总是成立的。如果一个东西连这样的思想都不是,那它不可能是概念。下面从这个基础出发,再考虑概念的其他性质,逐步明确关于概念的概念。

(0)一个概念是一个思想。这个思想有如下基本性质:

(1)它是由一定的语言表达式(通常是语词或词组)所承载或表达的。

在概念和语词的关系上,基本上没有分歧。一般都认为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或载体。承载概念的语词以后称为概念的承载词。每个概念都有自己的承载词。不存在没有承载词的概念。并非所有的语词都承载概念。同一个概念可以有不同的承载词,同一个语词也可以作为不同概念的承载词。

(2)与承载词的涵义是不同层次的东西。

语词有自己的语形和语义两个方面。语形方面指的是语词的符号或文字及相应的语法组合法则,语义方面指的是语词的意义(meaning)。这个意义又有两方面,涵义(sense)和指称(reference)。语词的指称是语词表达或代表的对象。语词的涵义是可以由关于这个语词的解释性短语等表达的东西。通过涵义的理解和掌握,我们可以确定语词的指称。因此,涵义可以被看作可能世界到指称的映射,以及在涵义和指称的关系上,形成了涵义决定指称的观点。

语词表达概念,语词具有涵义,这使得容易将概念与涵义混淆。在概念和内涵不清楚的情况下,还容易将概念、内涵、涵义三者混淆。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概念不同于涵义。概念是思想,语词的涵义是语言层次上的规定,尽管这个规定并不能完全脱离语言使用者的思想,是在使用者的思想中产生的,也是在使用者的思想中才能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涵义也是某种思想,但概念和涵义毕竟是不同层面的东西。涵义是凝固在语言中的思想。概念是语言使用者的思想,通过掌握涵义而形成的思想,因此概念是比涵义高阶的东西。

(3)具有指向性。

这个指向性指的是概念这种思想到其对象的指向,通过这个指向,一个概念在我们的思维中代表一定的对象,使得我们可以对这个一定的对象进行思考。

概念都有承载词。概念的指向性是借助于承载词实现的。这个实现有两种方式,或者说,有两种不同的指向:①通过意指行为的指向。例如,指着水里的一些东西说,“这就是鱼”,于是,关于鱼的思想(或反映)就借助于“鱼”这个语词通过指向行为指定到了这样一些对象上。②通过语言的使用与一定对象相联系从而形成的指向。这里的“语言的使用”包括两个方面,语言的语法方面和语义方面。例如,“人”所代表的概念,可以通过“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表达的涵义指到相应的对象上。这个指向的形成,涉及到“制造”、“使用”、“工具”、“动物”等语词,还涉及到它们的语法组合和语义组合。

前种指向以后称为行为指向,后种指向称为语言指向。行为指向是最原初的指向,语言指向是在行为指向的基础上形成的。语言指向有更重要的意义。因为有了语言指向,才使得我们不必总是依赖直接的指向行为,而只须通过语言的使用,就可以确定对象,表达思想,以进行思考和交流。只有这样,才使语言真正成为思维和交流的工具。

具有这两种不同指向性的概念,以后也分别称为行为指向概念和语言指向概念。我们通常所说的概念,指的是语言指向概念。对于前者来说,我们甚至不认为它们是概念。例如,设a是一个语词,{2,咖啡,蓝的}是一个集合。如果我们只是通过某种到对象{2,咖啡,蓝的}的指示,说“这就是a”,那么,我们一般不会认为有了a的概念。因为我们没有一个语言表达式,通过它所表达的涵义我们能将a和{2,咖啡,蓝的}相联系。但是从概念的基本性质看,应该接受这类思想也是一种概念(即下面所说的“零概念”)。

(4)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概念通过其指向性得到的对象是概念的外延。概念又是由承载词表达的。所以,这个对象首先也是由承载词表达的。因此,概念的外延就是其承载词的指称。

概念是具有指向性的思想。如果一个概念是通过由语言表达式的涵义形成指向的,那么这些涵义的全体(集合),就是这个概念的内涵。内涵是可以由语言表达的思想。否则,只有行为指向,而无语言表达,如上例a到集合{2,咖啡,蓝的}的指向,我们自然不认为a有什么内涵。因此,只有语言指向概念才有内涵。对这类概念来说,明确概念的内涵,也就是明确概念的指向,据此概念的外延得到确定。在这个意义上,概念的内涵决定外延。

内涵是对象的本质属性的反映,还是特有属性的反映,在传统概念理论中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从现在的观点看,既不是前者,也不是后者,而是所有这些反映的集合。当然在这些涵义中,作为认识结果,有的涵义的得到更来之不易,更深刻,更为重要,因而也更容易将其与相应概念的内涵等同看待。

由语言指向得到的外延是类。因为语言指向总是通过一定的描述实现的。其结果是,凡是符合这个描述的对象就构成了相应概念的外延,这样的外延只能是类。

按传统的观点和术语,一个概念的外延如果是一类对象,那么这个概念就是类概念(注:这里的“一类对象”指的是多个元素的类。对于外延是单个元素的类,如摹状词表达的概念,通常不把它们看成类概念。),如果是一个性质,那么它就是性质概念或属性概念。基于前面的技术处理,目前我们只讨论个体类的类概念和个体的性质概念。

有两个特殊情况需要说明。(1)如果通过内涵得到的外延是个空类,那么,这样的思想有内涵,无外延,这就是传统概念理论中的空概念或虚概念。(2)如果内涵是个空类(或空集),如行为指向概念的内涵,那么,类似于把0也算作自然数,这样的思想可以称为零概念。

一个概念,无论它是否有内涵或是否有外延,它都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在这里,所谓“有内涵”即相应的涵义集不空,“有外延”即相应的外延类不空。

(5)与认知主体相关。

思想总是一定的思想主体或认知主体的思想。这个认知主体可以是一个人,一个群体,甚至还可以是人工的认知主体,抽象的认知主体,与某个理论对应的认知主体等。比如数学理论所对应的认知主体,是由数学家群体形成的认知主体。因为与认知主体相关,所以概念这种思想又有以下特点:

①对于具体的认知主体来说,会受到其自身多方面因素的 影响 。如知识背景,语言的掌握水平,甚至会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其别是由于认知能力有限,思想是变化的、 发展 的,表现为概念的内涵的产生,修正、丰富等。比如,某个涵义事实上应该成为一个概念的内涵,但受认识的局限性,在某个时期,它还不是这个概念的内涵,后来随着认识的发展才成为这个概念的一个内涵。一个涵义是不是某个概念的内涵,是通过我们的认识确定的。反过来,一个概念,因为它有通过认识得到的内涵,也就成了我们先前认识的结晶。

②因为受认知主体的自身因素影响,不同的认知主体可以对同一承载词形成不同的概念。因此,概念不同于涵义,有某种主观性,个体(个人)性。

③对每个认知主体来说,概念包含知识,或概念本身就是这个主体的一种知识。如果一个认知主体掌握子一个概念,或具有一个被我们称为概念的思想,那么它也就掌握或具有了关于相应对象的一定的知识。

(6)承载词涵义是其最初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形成这个思想的内涵或丰富其内涵。

作为具体认知主体的概念来说,概念的内涵的产生与形成是一个认识的过程,概念的承载词是这个过程的起点。如果一个概念是通过语言指向确定外延的,那么,形成这个指向的承载词的涵义就自然成为这个概念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说,也是最初的内涵。例如,锂,根据字典的解释,是“一种金属元素,银白色,质软,金属中最轻的元素,可制合金。”这些解释表达的东西就是“锂”的涵义。如果我们原来不知道锂,那么现在通过这些表述的涵义,就有了锂的概念,而这些涵义,就是这个概念的最初内涵。我们还可以通过进一步的 学习 、认识,丰富锂的概念的内涵,如锂的原子数为3,是比热最大的金属等等。

概念的形成也可以开始于零概念。可以设想,在最初人们只是用一些符号或语音通过行为指向,即简单的命名活动,将自己的思想与一些对象相联系,如“鱼”,“鸟”等。这时关于这些对象的思想没用内涵。后来随着认识的发展,得到对例如鱼的一些认识,并用语言表达式固定下来,成为可以表达的思想,如鱼是水生的脊椎动物,有鳞,有鳃,冷血等,这时人们就有了鱼的概念的内涵。同时,一些语言表达式之间的关系也被这个语言固定下来,标志之一,就是写入这个语言的词典,成为这个语言使用者的共同规范。这时“鱼”成为有涵义的语词。后人再了解鱼时,只需通过这些涵义,就可以形成由“鱼”表达的具有指向性的思想,得到鱼的概念的内涵。对他们来说,鱼的概念就成了语言指示概念。

(7)与可能世界相关。

一个概念是一个与一定对象相联系的思想。这个联系的建立总是处在一定的可能世界中,因此,概念总是与可能世界有关的。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世界可以有不同的内涵,因而可以有不同的外延。

以上从第(0)条“一个概念是一个思想”开始,加上后面的7条,基本上说明了什么是概念,其中重要的有以下几点:(1)具体地说明了语言对概念的作用。(2)揭示了概念的本质:概念是可能世界到内涵的映射。(3)说明语词涵义与概念内涵的联系与区别。内涵是一个涵义的集合,而不是某个单一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反映。(4)强调了概念与认识的关系,概念是认知主体的概念,是发展的。

最后我们考察形式处理与直观的符合问题。

首先,在直观上概念是有指向性的思想,在形式语义方面概念可以处理成映射,符合直观性质(0)、(3)。其次,在形式语义方面概念是由λ-表达式表达的,λ-表达式就是概念的承载词,符合直观性质(1)。这里需要作一些说明。通常我们会认为“鸟”,“鱼”这样的语词表达概念。它们看起来并不是λ-表达式。如果要写成λ-表达式,那么应该是λx鸟(x),λx鱼(x),与直观不符。但是,这正是体现了由弗雷格所深刻分析并确立的思想,一个概念是一个带空位的函数。[6](p54-75)λ-表达式中的符号λ和变元x就是起着表示空位的作用。只是在自然语言中,我们把这些重要的内容隐去了,用的是概念表达的省略形式,实际上,概念的严格表达恰恰应该是λ-表达式。

再有,在形式语义中,概念是到内涵的映射,内涵是涵义的集合,体现了概念与涵义是不同层面的东西,概念是比涵义高阶的映射,符合直观性质(2)。还有,在形式语义方面,符合直观性质(4)、(6)。最后,在形式语义方面概念是从可能世界出发的映射,符合直观性质(7)。

以上的这些方面,形式结果与直观分析都是吻合的。只是有一点,概念与认知主体有关,在我们的形式语义中没用充分体现。

所谓与认知主体有关,最明显的表现是概念的发展性,而这个发展性主要体现在内涵的丰富上。在形式语义中,一个概念的内涵是其承载词的全体概称后承。于是,对于给定的语言,一个模型一旦给定,对任一承载词,它的概称后承也就完全确定了。但是这并不符合我们人这样的认知主体关于概念的实际情况。因为人的认知能力有限,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从这个意义上说,该形式结果不是对人这种主体的概念的刻画,而是一种极端的情况:对于给定语言,面对给定的世界,从逻辑上看,每个概念都有完全内涵或绝对内涵。这样的概念可以看作在给定语言和对象世界条件下可能得到的绝对概念或极限概念。如果考虑到认知主体,那么,这样的概念可以看成是完全掌握该给定语言并且完全认识了该给定对象世界的认知主体的概念,或者说,是完全掌握其所用语言并且具有无限认知能力的全能认知主体的概念。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在形式语义中刻画的概念只是全能认知主体的概念。任何人都不是全能认知主体,而只能是有限能力的认知主体。尽管如此,这并不妨碍该形式语义以及解释(*)对概念本质的揭示。

五、关于概念的几点结论

一个概念是有一个由语言的承载词表达的具有指向性的思想。这个指向性可以表示为从可能世界到语词涵义集幂集的映射。

概念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与可能世界有关。一个概念在一可能世界上的内涵是其承载词涵义在该世界上的所有概称后承。如果考虑到认知主体,那么,一个概念在一可能世界上的内涵是其承载词涵义在该世界上被该认知主体认定(或认知)的所有概称后承。一个概念在一可能世界上的外延是其承载词在该世界上的指称。概念的内涵决定外延。

概念在思维中起着指向一定的对象的作用,并同时提供关于该对象的知识,使拥有或掌握概念的主体可以对其对象及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思想上的交流。

【 参考 文献 】

[1] mao,y.,and zhou,b.an analysis of the meaing of generics[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vol.xxiv,no.3,autumn 2003,126-133.

[2] 周北海,毛翔.一个关于常识推理的基础逻辑[j].哲学 研究 ,2003年增刊:1-10.

[3] 金岳霖.形式逻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第6篇:法制观念的内涵范文

一、企业的内涵与管理

公司中不同资源的利用过程实际上就是资本的互换过程,这就形成了公司合同中的原始合同,原始合同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追求投资资本利益最大化的过程,由于原始合同的不完备性特征,依据社会经济学中的阿宏--博尔顿模型,如果由于投资过程中的复杂性而是初始合同的相关约定无法明确,那么公司的管控作用就可以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即根据不同的状况,将公司的管理层控制,投资者控制,或相机控制有效地结合。但是,具有管控权并不代表真正能达到管控效果,所以就需要相应的制度作保障。简而言之,在公司的原始合同中,安排一种制度来保障原始合约中不同资源配置的合理配置是非常有必要实施的,而这种制度的就是通常所说的企业管理。因此,公司的内涵简而言之就是保障企业内部不同的资源合理配置的最大化。而公司内涵又是管理企业的理论基石,是探究如何更好地管理企业的方式的逻辑出发点。企业管理可以总结为投资者和与这一复杂的利益链相关联的人的一种政策上规范化的安排。最中心目标为实现公司资源配置的管理权。围绕这一管理权的实现,学术届提出了“股东至上”和“管理权力配置多元化”这两种概念。很久以来,国际上大多追捧“股东至上”的理念。但面对时间推移,这种主导思想也经不起学术界的推敲和质疑:(1冤前人大量的研究表明,企业在执行管理职能过程中存在着不完备的问题。然而这种学术理念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的公司管理模式,即股东与公司管理层之间的委托一关系。渊2冤新修订的经济法将赋予了股东大会更多的权力,包括选举或者更换董事成员的权力,即使董事会和监事会也只是附属于股东大会的具有责任性的机构。虽然这个模型的建立完善了股东大会权力和职责,也明确了董事会的职权范围,但在实际操作中,股东大会呈现出“走过场”的现象。(3)缺乏对于监视部门起保障作用的措施设立,从而使监视会的行为越发消极,因此其价值形如空设。

美国企业也将从“股东至上”逐渐向“董事中心”转控,这背后深刻的社会背景将是企业大量的重视人力资源,企业的管理早已经失去了对公司的完全掌控权,更多的体现为不同资源所有者之间平等合约的调节关系。即物质资本和劳动力资本的相互融合来共享企业的经营所有权。因为公司的管控全也不再集中地分布在单一资源的所有者手上,而是分布于不同资源的所有者之间,即人力资源所有者和资金所投资者时间,两种分配的系数待定,是经济学中一种博弈的过程。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公司本质的认识也将越加的深入,企业也将以动态的管理模式来治理集团公司,治理动态的发展就是属于资金范围,从公司的这种管理模式中发生裂变,也是新时期对资本观念的深化。从社会学来看。对企业利益链当中的相关人而言就更加关注公司社会资本的利用水平。合约的中心内容便是确保投入资产形式的体现的要素功效保全,与之俱来的是以企业所有者权益为中心构建公司财务会计知识的理论框架体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传统意义上的“资源基本主义”内涵。

二、公司内涵与财务会计

美国社会经济学家科斯曾经提到过院“财务会计是企业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这句话蕴含着很深的公司内涵问题:不同资源对所有权与财务会计演进的动力是一致的。总而言之,研究公司内涵与财务会计的核思想就是发掘财务会计发展的动力源泉以及其中的内在规律。而若要发掘其内在规律,必须从公司内涵的角度来分析财务会计本身所存在的学术性基础问题。

费孝通先生站在了给社会带来的效益的角度将公司描述成由财力资源、人力资源、组织资源、和社会资源四个不同的资源要素的不完备契约组合。这是对公司内涵的宏观性描述。实际上,公司不同发展阶段将会对应着公司不同的特性,也决定着不同的资源在企业组合中所存在的地位,并借助财务会计的传播功能表现出来,这就是为什么资本内涵与财务会计有着本不离质的密切关系。

从深层剖析,财务会计衍生于资金所有权,是资金标价分工和专业化的成果。在资本市场上资源拥有这将通过财务会计的方式把公司资产体现于账本之中。这种约定对公司财务以及资金计量方式形成了初始合约。公司合同的出现也使社会资本是流动资本转化为固定资产并予以标价,同时也出现了专款专用用来投资。显然,以外在物质形态出现的生产要素是这种契约组合的最初体现,若仍未落实物质与价值形态的可借助资本市场的拆分。其资源的拥有者将会变成物质资金的投入者,来获取公司的实际掌控权。很明显,在这种控制理论下,对资金定价及考评的要求衍生了按照资金资源拥有者的意思确定并计量属性传达的财务会计消息,归属于单方面私有契约属性。但是,现阶段企业最重要的丰收就是人力资源的特征和功能不断地挖掘着,找到了创造公司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当代的公司资源契约中,财力资源已经表现的越来越消极了,并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虚拟化,被动化。而公司发展的潜力主要还是依靠于人才的推动,因此,不应该把人力资源结合到企业剩余的关系简简单单用激励来解答,更应该是让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取得公司所有权。与之俱来的是,人力资源所有者的确定必然有利于扩展企业权益的范围,而以前针对资金所有者的会计体系也遭到了挑战和质疑。并随着公司的发展而逐步的发展着,资金所有者关于公司的掌控权也出现着分化和裂变,社会会计就是公司财务资本内涵的一个特例所指。因此,随着对公司内涵的深入了解,不同的公司会体现出不一样的政策安排,而安排的核心目的是确认哪种资源在契约组合中占主导地位。从最初的简单的货币资源所有者为主导的公司掌控权集中制度逐步分散给劳动力资本、企业家才能资源、人脉资源的所有者,并形成了较为复杂的不完备合约,单独的核心资本在公司中不好分辨,因为不同资源的所有者在企业中逐步建立了所有权共享制度,然而,精确确认与计量企业剩余以及在各个资源所有者配置之间需要一个计量方式或者计量部门,这无疑就应该是财务会计部门所擅长的。

三、公司管理与财务会计

站在在企业管理的不同视野上认知,财务会计领域也从学科的角度探究其内涵,并希望完成企业管理和财务会计之间相互发展互助性,这种互助性来源于美国当代着名社会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柯林斯结合相关的社会学理论传统,所提出的互动仪式链理论来解释。在该理论中,柯林斯结合相关的社会学理论传统,系统阐述了互动仪式链理论的渊源、构成要素、运转机制及其应用。通过互动仪式链模型,作者把微观分析扩展到了宏观层次,从而对社会分层、社会运动与思潮、社会冲突、思想发展及知识分子等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作者强调的以微观为基础、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观点代表了学术界的一种新的综合性的理论倾向,为许多社会学问题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因此,该理论被认为是寻求财务会计与公司管理契合点新发展的重要成果。目前主要的研究范围可以总结如下:(1)不同的企业管理结构中的财务监管问题;渊2冤企业管理框架下的财务管理导向问题;渊3冤互动仪式链中相关利益者的财务监管体制探究;(4)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研究;(5)企业管理框架下与财务信息的质量型相结合的探究分析曰(6)企业管理与财务信息造假的剖析,等等问题。很明显,当代对企业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契合点剖析的理念是院对企业管理模式的普通型叙述,引入闭着的管理理念,寻求财务会计与管理理念的契合点,从外在上进行融合,引出结论。

剖析企业管理与财务会计的契合点还可以利用自愿性披露公司会计信息的原则,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资源已经成为能否竞争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自愿性披露信息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企业拥有较好的声誉,就意味着能引来许多投资商投资。因此,为了赢得良好的声誉,企业应该提高其财务报表的质量,自愿性的披露外界所关心的信息,来减少投资者的投资顾虑,提高企业的价值。企业自愿披露会计信息同时也是为了引起投资者对企业的兴趣。当宏观经济整体萧条时,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通过自愿性披露企业信息,报告其良好的业绩,以便长期保持市场对其的信任度。中等的企业也会通过做出优秀的财务报表来显示自身的竞争优势。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也会自愿性披露其经营成果,期望引起投资者的注意,来增强企业对其未来成长情况的信心。

站在社会学的角度由此看来,企业管理与操作与财务会计理论密切相关,因为自愿性披露体现出不同资源所有者相互制约的财务会计职责,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模型理论的实现程度,简而言之,持久性经营的良性发展依赖于财务会计的披露。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管理可以被看做是为了公司持久性经营而贯彻信息披露的一种政策性安排。

四、公司内涵、企业管理及财务会计的逻辑契合点院资本保全

笔者以实证性研究分析了公司内涵与企业管理、公司内涵与财务会计以及企业管理与财务会计间的逻辑契合点,那么,公司内涵、企业管理和财务会计三者之间的契合点又如何呢?笔者认为,着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资本保全观念将这三大板块融为一个完备的理论构架中,这一理论构架可以描述如下:

1.资本的价值要借助企业的不断运作和发展才能实现其增值保值的过程,然而对于当代公司内涵的了解也从过去货币资源的发展到现在资本观念的进步过程,简单的财力、人力二分法在内涵上有着缺陷,然而货币资源、动力资本、企业家才能资源、人脉资源的分权掌控则是解决企业现有问题不足的根本。资本演进从过去到现在已经演变成为现如今的货币资源、动力资本、企业家才能资源、人脉资源,它们虽然各自有各自的内涵和范畴,然而对于公司这一不完备的契约组合来说,它们四者对企业也表现出了不同的核心作用,并且相互间存在着依存性,具体表现在货币资源和人脉资源的帕累托斯最优化,人脉资源和动力资源以及企业家才能的内联性,即社会人脉资源是动力资源和企业家才能的基础,而动力资源和企业家才能又是人脉资源创造条件的前提。

2. 基于资本的内涵是套期保值,因此,现代许多商家的最终目的就是使自己的投资资本的在保值的基础上利益最大化,而这正是建立在不同资源所有者之间的博弈行为,根据社会经济学弈的最终结汇会表现为企业管理的政策性安排和实施。换而言之,企业管理本身就是不同资源所有者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一个具体机制,因此寻求利益最大化也就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目标。基于不同的公司对资源概念看法上的差异性而导致了两种公司治理模式的发生,即卩“股东至上”理念与“管理掌控权多元化”的理念,费孝通先生的资本保全内涵也恰恰衍生在传统保全思想和现代保全思想之间,而传统保全思想和现代保全思想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替代关系,而是平衡发展的,这也是企业掌控权多元化发展的必然结局,以不同资源为核心的企业必然有着对应的价值保全理念。

3. 浙江农林大学法政学院的硕士研究生陈奕玮同学以经济学与社会学相结合来剖析会计发展对企业的影响。他认为经济法的改革与变迁对财务会计有着深远的影响,使其从外在逐渐的内化到企业的发展,使财务会计理论体系受到巨大的冲击。因而,公司财务会计模式的变迁很大程度得益于资本价值保全理论的发展。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资源与会计模式之间存在着相应的对应关系,因为,企业资本和资源保值的观念的选择的重要核心就是企业的会计模式。

第7篇:法制观念的内涵范文

一、作业观念释义

(一)作业概念的会计内涵及其表述

作业这一概念是随管理实践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70年代后期以来,西方许多企业竞相采用适时制生产方式和弹性制造手段,制造环境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这两种制造系统都强调生产工艺环节的可分解性,当我们把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区分为一个个可独立环节时,这些可独立环节就是具有管理学涵义的作业。基于此而实施的管理一般称之为作业管理。

美国学者科勒最早试图把作业概念引入会计理论。科勒早在1941年就注意到作业成为成本计算对象的可能性。他指出,作业就是一个组织单位对一项工程、一项大型建设项目以及一项重要经营活动所做的贡献。由于这种作业观基本上是从管理学角度提出的,因而其作业会计思想并未得到实质性拓展。进入九十年代,布林逊认为:作业是企业为提供一定量产品或劳务所消耗的人力、技术、原材料、方法和环境的集合体。这种作业观虽然仍着眼于作业管理,但指出了作业消耗资源的状况,将作业与价值耗费联系起来,从而使作业概念初步具有了会计学涵义。正是在这种作业观指导下,作业成本计算法得到大量而普遍的研究并风靡全世界。

可见,作业概念会计内涵的拓展导致其外延的限定,从而使其体现出在会计领域得到应用的方向和可能性。但是,由于对作业概念会计内涵认识尚不足,就目前情况看,我们仍不能将作业概念直接纳入会计学范畴中来。在会计领域中沿用作业概念尚需进一步拓展其会计内涵。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角度界定作业概念的会计内涵:

1.作业是以人为主体的。现代企业中,尽管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但仍然不乏人的行为的参与。人仍然是现代企业中各项具体生产经营工作的主体。也即是作业的主体。

2.作业消耗一定资源。作业以人为主体,至少要消耗一定的人力资源;作业是人力作用于物的工作,因而也要消耗一定的物质资源;在用计算机作为作业手段的高度自动化生产条件下,计算机因使用而耗费的价值也应计入作业成本中去;等等。

3.区分不同作业的标志是作业目的。在一个完备的企业中,其现代化程度越高,生产经营过程的可区分性就越强。这样,可以把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按照每一部分工作的特定目的区分为若干作业,每项作业负责完成该作业职权范围内的每项工作,这些工作互补并且互斥,构成了完整的生产经营过程。作业目的不同于某一项具体工作的目的。如采购作业,负责适时为生产提供材料,但就该作业内部看,仍然包括若干项具体工作,有人负责与供应商建立固定联系,有人处理款项结算与材料交接,有人负责材料运输等等。之所以把这些工作确定为一项作业有其深层次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作业动因,因为这些具体工作都可以归属为由该作业动因发生。所谓作业动因,是指作业贡献于最终产品或劳务的方式和原因。

4.对于一个生产经营程序设置有欠合理的企业,作业可以区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这里,非增值作业虽然也消耗资源,但并不是合理消耗,其对于企业提供最终产品或劳务的目的本身并不直接做出贡献。如企业内部产品的搬运作业,以搬运距离作为动因消耗资源,但这种搬运作业可以通过采用缩短搬运距离即紧凑经营过程的方式予以逐步消除,因而一般被认定为非增值作业。

5.作业的范围可以被限定。从会计角度看,由于作业区分依据是作业动因,而作业动因对于一特定企业是客观的,因而作业范围是能够得到本质上的限定的。

综上所述,被引入会计领域的作业概念的内涵要丰富很多,会计上的作业是指基于一定目的,以人为主体、消耗了一定资源的特定范围内的工作。这种拓展了内涵的作业观使作业管理手段可以广泛地与作业成本分析联系起来,从而能够改良成本会计理论与实务。

(二)对作业的基本分类

对作业进行科学分类是确认作业的基础。因而,作业分类非常重要。在作业观念逐渐形成的过程中,专家们试图提供一些标准的作业确认方法供实务界采用。如杰弗。米勒和汤姆。沃尔曼这两位现代制造过程的研究者把作业分为逻辑性作业、平衡性作业、质量作业和变化作业这四类;罗宾。库珀则把作业分为单位作业、批别作业、产品作业、过程作业这四类等等。笔者认为:所有这些分类理论性太强,缺乏实务操作性。确认作业的理论依据应是前文所述作业的会计内涵而不是其它,确认作业的实务依据则是作业贡献于最终产品或劳务的方式和原因,即作业动因。作业动因一般可以根据作业消耗量与产出量之间的关系,描述为各作业为最终产品或劳务提供作业方式的直接量化单位,如批次、产量、工时等等。从这些基本认识出发,笔者把作业分为三大类:

1.不增值作业。指那些企业渴望消除且能够消除的作业。

2.专属作业。指为某种特定产品或劳务提供专门服务的作业。专属作业资源耗费价值应直接由该特定的产品或服务负担。

3.共同消耗作业。指同时为多种产品或劳务提供服务的作业。共同消耗作业又可按具体作业动因不同分为如下几小类:

(1)批次动因作业。即服务于每批产品或劳务并使每一批产品或劳务都均衡受益的作业。如分批获取定单的定单作业,由于获取每一批产品或劳务定单的作业耗费大体相当,一般被确认为批次动因作业,等等。

(2)数量动因作业。即使每种产品或劳务的每个单位数量均衡受益的作业。如包装作业等等,每件产品都均衡受益。

(3)工时动因作业。即资源耗费与工时基本成正比例变动的作业。如各种类型的机加工作业一般被认为工时动因作业。

(4)价值管理作业。指那些负责综合管理工作的部门作业。如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一般被确认为价值管理作业。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所从事的工作从功能上看是一种价值管理工作,因而,其作业资源耗费价值一般应按其他作业已分配至各类别产品或劳务的价值比例分配这些不同类别产品或劳务。

二、作业观念下的成本观

作业概念最初被引入会计领域是寻求一种更科学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因此,作业观念最直观地对成本会计理论与实务产生影响。值得指出的是,观念化的作业概念比之于作业概念本身(指尚未深及其会计内涵的作业概念)对成本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要深广得多。这表现为,作业观念不仅能改进成本计算具体方法,对成本观也深有影响。

作业观念下的成本观与传统成本观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对成本内涵的认识不同。传统成本观认为: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总合。笔者认为,这一观点尽管对成本应包括的客观内容及成本的经济实质进行了概括,但这仅仅是揭示了成本在经济学意义上的内涵。要揭示成本在会计学意义上的内涵,有必要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和成本在其形成过程中所表现的特点来进行。而作业观念下,正是从此出发来认识成本内涵的。作业观念下的成本观认为,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为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它表现为一个由此及彼、由内向外的“作业链”。每完成一项作业要消耗一定的资源,而作业的产出又形成一定的价值,转移给下项作业,按此逐步推移,直到最终把产品提供给企业外部的顾客,以满足他们的需要。最终产品,作为企业内部的一系列作业的总产出,凝聚了在各个作业上形成而最终转移给顾客的价值。在这里“作业键”同时出表现为“价值键”,作业的推移,同时也表现为价值在企业内部顾客的逐步积累和转移,最后形成转移给外部顾客的总价值,即最终产品的成本。可见,作业观念下,是把作业作为费用发生与成本形成的中介,成本是一个与作业相联系的多层次的概念。

第二、对成本计算对象的认识不同。在传统的成本论下,人们较为关注产品成本结果本身,其集中表现在成本计算对象的单一性上。即传统的成本计算对象仅仅是企业所生产的各种产品,而且一般为最终产品。而在作业观念下,人们不仅关注产品成本结果本身,更关注产品成本形成过程和成本的形成原因,从而它要求成本计算对象是多层次的,即不仅把最终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而且资源、作业、作业中心,制造中心均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第三、对成本经济内容认识的不同。传统成本观下,产品成本是指其制造成本,就其经济内容看,只包括与生产产品直接有关的费用,而用于管理和组织生产的费用支出则作为期间费用处理。产品成本按费用的经济用途设置成本项目。

而在作业观念下,产品成本则是指完全成本。就某一个制造中心而言,该制造中心所有的费用支出只要是合理的、有效的,都是对最终产出有益的支出,因而都应计入产品成本。也就是说,作业观念下强调费用支出的合理有效性,而不论其是否与产出直接有关。作业观念下也使用期间费用概念,但此时,期间费用汇集的是所有无效的、不合理的支出,即所有作业无效耗费资源价值和非增值作业耗费资源价值,而不是与生产无直接关系的支出。企业将无效耗费资源价值和非增值作业耗费价值计入期间费用是希望通过作业管理消除这些耗费。另外,作业观念下,成本项目是按作业类别设置的。

三、关于作业成本计算法在我国的实际应用

(一)我国应用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可能性

作业成本计算法在西方发达国家呈现出较好的应用势头,我国也不能对这种方法无动于衷。事实上,我国理论界与实务界也一直在寻求更科学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阎达五教授很早就建议把“间接费用分摊标准的选择及其对决策的影响”作为重点应用理论研究课题,邯钢则在实践上实施“成本一票否决制”等颇具我国特色的成本管理方法。这表明,我国已经有了实施更新的成本计算法包括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必要性。

我国也具备实施作业成本计算法的现实可能性,这体现为:

其一,我国老一辈会计学家在摸索我国成本核算模式的过程中搜集了大量的成本核算资料,有深厚的理论积淀,这对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作业成本计算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二,许多企业基于成本管理的需要,呼应责任会计系统,创立了各种形式的责任考核方法,责任考核观念深入人心,作业成本计算法按作业划定责任中心,能满足实务需要。

其三,电算化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成本管理和会计核算,使得企业可以处理更丰富、精细的成本核算资料,也能提供更多的生产参数,用于作业成本计算需要。

其四,生产组织程序日益现代化,许多企业引进或创设了全自动化的作业车间,这为企业采用适时制生产方式和弹性制造手段,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进一步采用作业成本计算法提供了现实基础。

当然,对作业成本计算法,我们还应研究其在我国应用的范围和条件,并非所有企业都可采用此法。由于作业成本计算法适应于现代化作业手段和制造环境,一般只有那些产品生产组织程序已经设计成熟,并采用计算机监控生产作业的企业才适合于采用作业成本计算法。在采用作业成本计算法时,如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怎样设计成本计算程序,是关系到该方法实际应用的关键问题,下面分别加以探讨。

(二)关于作业成本计算法下的成本计算对象

在作业观念下,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被区分为互补互斥的若干作业,这些作业分别以各自不同的形式吸纳资源价值,又分别以不同的方式为最终产出提供服务。产品成本表现为各类资源流出的价值经由作业流入产品这个物质聚合体的价值和。由于每种资源被多种作业吸纳,每项作业又服务于多种产品,因此,要计算产品成本,并同时满足成本控制和生产过程分析的要求,资源、作业、最终产品等都有必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成为归集和分配价值耗费的独立环节。

以资源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是指在资源层次对资源进行分类,为每类资源设立资源库,从而在价值形成的最初形态上反映被最终产品吸纳的各类资源耗费价值。资源是企业生产耗费的最原始形态。如果把整个企业看成是一个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投入产出系统(作业系统),则所有进入该系统的人力、物力、财力等都属于资源范畴。因此,资源可以简单地区分为:①货币资源;②材料资源;(对象资源);③人力资源;④动力资源;(手段资源)等几类。把资源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有利于在资源层次把握各类耗费的合理有效性。资源是一个物质范畴,资源进入作业系统,并非都被消耗,即使被消耗,也不一定是对最终产出有意义的消耗。因此,在计算产品成本时,一般只把有意义的资源耗费价值计入作业成本,而无益于产品形成的资源耗费价值则应通过期间费用汇集,不计入作业成本。

作业无疑是作业成本计算法下最基本的成本计算对象。在作业分类的基础上,应对各项作业设立成本库,汇集各项作业实际吸纳的有效资源耗费价值。由于作业可区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同样,我们一般也只将增值作业耗费价值计入产品成本,而非增值作业耗费价值计入期间费用。以作业作为成本计算对象,不仅有利于相对准确地计算产品成本,还有利于成本分析和考核。既然作业吸纳了资源,搞清了作业状况,就搞清了资源耗费状况,减少了作业就堵塞了资源耗费的渠道,这都为降低产品成本提供了基本依据。

最终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体现了成本计算的终极目标。应分别不同产品开立成本计算单,按作业种类设立成本项目汇集参与各该产品制造的各作业转入的价值。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论述只是就小规模制造企业而言。对于大型制造企业一般总可以按产品系族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制造中心,每个制造中心一般只生产某同一系族产品,每个制造中心即相当于一个集供、产、销于一体的小型企业。如果某个企业或制造中心包含的作业种类很多,我们还可以依据工作组合的可独立性和工作组合内容的可分解性将这些作业区分为一个个作业中心,每个作业中心包含若干项同类项作业,共同负责完成某一项特定的产品制造功能。这时,作业中心和制造中心也应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价值耗费。这种情况下,作业中心和制造中心既是成本计算对象,又是责任考核中心。

另外,从最一般的情况看,任何一个组织,只要发生资源耗费,我们总可以将这种耗费从发生原因上归结为某作业耗费。因而,以作业作为成本计算的基本对象并进而进行作业成本分析具有普遍性意义。

(三)关于作业成本计算法下的成本计算程序

一般而言,成本计算方法系统化的“支撑物”是成本观。前文已对未来观念下的成本观作了分析,究其实质,可以归纳为“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因此,作业成本计算法下成本计算程序就是把各资源库价值分解分配给各作业成本库,再将各作业成本库成本分配给最终产品或劳务。这一过程可以分为如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确认和计量各类资源耗费,将资源耗费价值归集到各资源库。

这一步骤只是价值归集过程,资源被耗费后,直接将耗费价值计入各作业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因此,资源耗费价值总是在一个比作业大的范围内按资源种类归集的。价值归集范围一般视企业规模和作业组合状况而定。对小规模企业,若不分设制造中心,也不设作业中心,则直接在整个企业范围内按类别归集资源耗费。若不分设制造中心而设立作业中心,则应分别不同作业中心,以作业中心为范围归集资源耗费。对大规模制造企业,一般既设制造中心,又设作业中心,此时,可将各制造中心视同为小规模企业,在制造中心内分别以不同作业中心为范围收集资源耗费价值。另外,如果某企业设立作业中心,一般总将其行政管理部门单设为作业中心。这样处理的目的是方便按作业中心或制造中心考核责任,也有利于计算出满足多层次目的需要的产品或劳务成本。

第二步:确认作业,将特定范围内各资源库汇集价值分解分配到各作业成本库中。

前文已经论述了作业确认方法,作业确认后,一般不得轻易变动。这样,在对资源库价值进行分配时,面临的已是确定的作业,该步骤成本计算就演化为如何将资源库价值结转到各作业成本库这一具体分配问题。解决这一分配问题要贯彻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规则;作业量的多少决定着资源的耗用量,资源耗用量的高低与最终的产出量没有直接关系。这种资源耗用量与作业量的关系一般被描述为资源动因。所谓资源动因,是指资源被各作业消耗的方式和原因。资源动因反映了作业对资源的消耗状况,因而是把资源库价值分解到各作业库的依据。

确立资源动因的原则是:(1)某一项资源耗费能直观地确定其为某一特定产品所消耗,则直接计入该特定产品成本,此时资源动因也是作业动因,该动因可以认为是“终结耗费”,材料费往往适用于该原则;(2)如果某项资源耗费可以从发生领域上区划为各作业所耗,则可以直接计入各作业成本库,此时资源动因可以认为是“作业专属耗费”,各作业各自发生的办公费一般适用这种原则,各作业按实付工资额核定应负担工资费时,也适用这一原则;(3)如果某项资源耗费从最初消耗上呈混合耗费形态,则需要选择合适的量化依据将资源耗费分解分配到各作业,这个量化依据就是资源动因,如动力费一般按各作业实用电力度数分配等等。

在成本计算过程中,各资源库价值应根据资源动因一项一项分配到特定范围内各作业成本库中去,将每个作业成本库中转入的各项资源价值相加就形成了作业成本库价值。

第三步:将各作业成本库价值分配计入最终产品或劳务成本计算单,计算完工产品或劳务成本。

该成本计算步骤应遵循的作业成本计算规则是:产出量的多少决定着作业的耗用量,这种作业消耗量与产出量之间的关系也即前文曾述及的作业动因。

作业动因是将作业成本库成本分配到产品或劳务中去的标准,也是将作业耗费与最终产出相沟通的中介。既然作业是依据于作业动因确认的,就每一项作业而言,其动因也就已经确立,成本计算在这一步骤并无障碍。如定单作业是批次动因作业,我们只需将该作业成本库成本除以当期定单份数得分配率,将此分配率乘以某批产品所用定单份数即可得到应计入该批产品成本计算单“定单”成本项目中去的价值。

第8篇:法制观念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会计本质 逻辑 哲学 研究思路

一、对“会计本质”存在不同见解的原因探析

第一,事物本质的特性。事物的本质是事物的质的规定性,与现象相比较而言,它具有内在性、一般性(共性)、相对稳定性的特征。同时,本质与现象又紧密相联系,一方面,本质不能脱离现象,要通过现象来体现;另一方面,现象不能脱离本质,没有不与本质关联的纯粹现象,真相和假象以不同的形式表现着本质。本质与现象的对立统一关系,既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又表明了认识事物(尤其是事物本质)的艰巨性。马克思说过,“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事物本质的这种特性,是我们在认识会计本质时存在困难、产生分歧的根本原因。

第二,对“会计本质”这个概念缺乏明确而统一的认识。传统逻辑告诉我们,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重要逻辑特征,也是我们在把握一个概念时所应明确的两个基本方面。概念是通过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来指称对象的,因而有其“所谓”,即它所指称的那类对象所具有的特有属性,叫概念的内涵。它反映的是事物质的方面的规定,回答“什么是”的问题。概念所包容的“所指”,即属于它指称的那些对象,被称为概念的外延。它反映事物量的方面,回答“哪些是”的问题。”并且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存在着反比例变动关系:即内涵增加时,外延数量减少;内涵减少时,外延增加。

显然,“会计本质”强调的是“会计”概念的内涵。这就说明,要正确地认识和使用会计本质这个概念,关键是把握会计概念内涵也即“什么是会计”的问题;但由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存在着上述紧密联系,我们还必须明确“会计”概念的外延。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所说的“会计”一词有着丰富多彩的所指,有时指会计工作人员,有时指会计学科,有时指会计实践活动,有时指会计方法……由此可见,会计概念的外延可谓包罗万象。

但人们在研究会计本质时,往往忽略了会计概念的外延,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例如:“会计的本质是一项管理活动”的观点其实是将会计外延所包括的会计实践活动等同于会计的本质(也即会计的内涵);“会计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观点则至少将客观存在的会计实践活动排除在会计外延之外;而会计艺术论、会计方法论、会计技术论、会计工具论、会计受托责任论、会计契约论等观点也存在着会计概念外延模糊的缺陷。对会计概念外延的模糊认识必然导致对会计概念内涵的不正确认识,从而不能正确地把握住会计本质。

二、在阐述“会计本质”时应符合的三点要求

第一,要抓住会计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即是对诸多会计现象共同的质的规定性的提炼和概括。如上文所述,会计本质一词所强调的是会计概念的内涵,也即反映会计这一事物质的方面的规定性。因此,在叙述会计本质时,必须抓住会计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这是能称其为“会计本质”的首要条件。但实际上,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例如,“信息系统论”认为“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这一阐述对会计的属性进行了界定(是“经济信息系统”),并且,“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提法也比较合理――既突出了提供财务信息的重要地位又没有排除提供其他信息的可能性;但我们如果仔细斟酌一下就会发现以下两个问题:首先,它还是没有抓住会计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确是(财务)会计的一个目的、一个作用,但仅仅会计如此吗?实际并非如此,例如,统计、金融等活动(或者说系统)所提供的信息不也主要是财务方面的吗?其次,在会计系统中,“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其实主要是会计管理实践,而会计理论、会计学科等其他属于会计领域的范畴则并非如此。因此,这种观点还是有些以偏概全。

第二,能够与会计概念的外延相照应,从而与之一起完整地反映“会计”这一指称对象。我们已经知道,内涵与外延是概念的两个重要逻辑特征,并且两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由此,真正意义上的会计本质(会计概念的内涵)应该能够与会计概念的外延相照应,能够阐释会计在其发展历史上出现的所有会计现象,也即能够囊括会计概念的外延所及的全部会计现象的本质特征。即要求,阐述会计本质时的表达具有足够大的容纳性。

第三,在表述上简明扼要。会计本质是相对稳定的,而会计现象复杂多变,要想让大家在了解诸多纷繁复杂的会计现象的同时把握住会计本质,我们必须用精简、准确的语言来表述它。

三、本文的观点:会计在本质上是一个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的信息系统

第一,这一观点抓住了会计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反映和控制”这两大会计的基本职能。首先,会计职能与会计本质有着紧密的联系,会计本质决定着会计职能,会计职能体现着会计本质。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职能”是指“人、事物、机构应有的作用”,它与“功能”、“作用”等概念均有不同,“功能”是指“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效能”,“作用”则泛指“对事物产生的影响、效果”(既包括有利的影响又包括不利的影响)。由此可知,职能不是泛指(或特指)事物所产生影响的全部(或部分),而是强调事物应该具备的一定职责(义务);它关注的不是影响本身,而是该事物本身固有的某些特性及其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因而我们可以将“会计职能”理解为会计在社会经济管理(理论和实践)中所应实现的职责、应起到的作用。而会计本质是指会计这一事物内在的质的规定性,是事物诸多现象本身所固有的共性(共同特征)中相对稳定的特征;它强调的是“会计”概念的内涵。由此可见,会计本质决定着会计职能,会计职能体现着会计本质。其次,会计的反映和控制职能是会计本质的体现方式之一。关于会计职能,界内也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但是“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是反映和控制”这一观点是主流。例如,郭道扬教授在《论会计职能》一文中论述道,“正是从现代会计所处的环境出发,从现代经济管理对会计所提出的要求出发,以及从市场经济下会计所担负的重大经济责任出发,我们认为现代会计的基本职能应当归纳为反映和控制”。

第二,这一观点反映了会计的根本属性――“信息系统”,从而将会计概念外延所及的全部会计现象容纳在其中,并能够阐释会计发展史上丰富多彩的会计现象。当我们将会计视为一个以“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为目的的信息系统时,其构成要素有会计实践、会计理论及其研究工作、会计工作者这三个。首先,“会计实践”要素包括两个要素项目:微观层面的会计反映和控制实践,以及宏观层面的会计管制实践。这两个要素项目即是我们通常所指的“会计活动”或“会计管理活动”;但是,两者的实践主体有所不同――前者是实行会计核算和控制的各企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机构也即各“会计主体”,后者则包括国家、各类统一会计规则的制定机构、会计工作监管机构等,它们对各会计主体的会计工作进行指导和调控。其次,“会计理论及其研究工作”要素与指向实践活动的“会计实践”要素不同,它在总体上、本质上属于认识活动的范畴,只不过“会计理论”强调的是认识活动的结果而“会计理论研究工作”则强调了认识活动的过程。其中,会计理论又包括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应用理论。再次,“会计工作者”要素,其具体所指不仅包括会计实践活动中的会计工作者,而且包括从事会计理论研究的会计工作者。最后,这三大要素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会计实践是会计系统中的主要构成要素,这是因为该要素不仅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另外两个要素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而所有会计工作者的共同目的在于通过对会计理论的研究或应用来推动会计实践的发展。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会计工作者是会计系统中最具有创造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是联系“会计实践”和“会计理论及其研究工作”的纽带,同时又是会计实践活动和会计理论研究工作的主体。并且,该观点能够将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有机联系起来。会计环境指包括会计实践、会计理论及其研究工作以及会计工作者在内的会计系统存在和运行所依赖的外在条件的总和。实际上,“会计在本质上是一个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的信息系统”这一观点本身就暗含着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联系。可从两方面来理解这一点:其一,它是个“信息”系统。首先,一切系统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其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在信息的形成、处理及交换过程中必然会与会计环境发生联系,尤其当会计系统将它所形成的信息与系统外部的信息使用者进行信息交换时更是如此,因为系统外部信息使用者本身即是会计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它是一个“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的系统。经济活动本身总会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而这种环境必然会同时是一个以“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系统所处的大环境。这即是说,随着经济活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的等各方面)的变化,会计环境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会计系统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而出现的诸多会计现象就构成了会计的历史。例如,出现于原始社会的直观绘图记事(数)、简单刻记记事(数)以及我国于距今大约五千年前出现的“结绳记事”等现象和思想,其实就是在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及人类认识能力等条件下所形成的会计系统,且主要体现了会计的反映职能。

第三,这一观点具有简明扼要的表述形式。“会计在本质上是一个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的信息系统”这一观点不仅具有较大的容纳性从而将会计概念外延所及的全部会计现象(散布于上述三大会计系统要素之中)容纳在其中,而且它还具有简明扼要的表述形式。这一点从其表述本身即可看出来。

四、以本文观点为基础构建的会计研究框架

本文所提出的观点不仅有利于对会计本质形成一个合理的共识,而且可以帮助我们以该思想为基础构建一个合理的会计研究框架或者思路,从而有助于更好地开展会计研究工作进而指导会计实践。该框架可用图1进行说明。

【参考文献】

[1] 葛家澍、余绪缨:会计学(修订本)[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2] 郭道扬:论会计职能[A];童道友:会计理论研究――湖北省会计学会1996-2006年优秀会计论文集[C].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2.

[3] 郭道扬:会计史研究第一卷[M].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第9篇:法制观念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孔子 教育思想 仁学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通过著书立说,提出以“仁”为中心的道德教育思想,以期实现其“大同”的政治理想。

一、仁学教育思想产生的条件

西周时期,随着手工行业的发展,商品交换的形式从原始的物物交换中分离出来,交换的形式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反过来又刺激了农业的发展,随着井田制度的瓦解,土地的私有化现象越来越常见。加上赋税制度的变化,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其深刻内涵反映的是:随着农业生产能力的发展,劳动者从土地的束缚中脱离出来,具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可见,手工业和商业及农业的发展,为仁学教育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经济背景。

其次,济关系的变革使传统的阶级结构及社会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政治上对于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西周宗法制度和分封制度遭受破坏;第二,大国争霸的趋势加剧,王室呈现出大权衰落的局面;第三,礼崩乐坏的局面形成,为了寻求出路,提出克己复礼的观念。

二、孔子仁学教育的内涵

西周时期,基础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己基本形成。为了更好的实施统治,统治者对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重新认知。在此基础上,孔子的仁学教育便潜藏了道德和伦理教育的内涵。

(一)天人合一

孔子通过推己及人建立起天人合一的仁学观念,不仅是对特定时代人们的真切同情,也在当下拥有了长足的生命力。孔子认为,万物应当有节制,人和自然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而非对立。

孔子生活的时代,人们对各种自然现象的认识还比较落后,人们在自然面前极端无力,故孔子说道:“君子有三畏”,“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在孔子的理解中,是万物生长和季节运行的自然产业,而“行”与“生”说明孔子的“天”在时间和空间意义上都处在运动的状态,具有无上的权利,“唯天为大,唯尧则之”。究竟什么是道?在孔子的思想中,道的内涵更加接近于仁的范畴。《论语・述而》:“置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在这个阐释中,就较为明显地看出,仁对于人的行为而言,是抽象的,处于人和天之间,在人触摸天的过程中,仁是最好的途径,故而有:“仁者爱人”、“仁非民之仁,而为人之仁也”的阐释,通过仁的行为,才能“浴乎沂,风乎雩,咏而归”。这种诗意的情怀,是孔子在仁的观念指引下,实现的天人合一。

(二)明辨是非

在纵观孔子儒家教育时,要将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及人格教育结合起来,考量现代社会的发展环境,使道德教育对自然科学以及技术形成反向作用力。因为传统的儒家教育往往将理想人格的塑造和现实环境隔离,倡导的是以道德精神为主的意识流文化,在此基础上,更应当注重“学所以为道”的观念,从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提升主体进行“仁”的能力。因此,培养对象明辨是非的能力,是孔子仁学思想的重要内涵。颜渊问孔子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通过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从内在和外在来规约自身的行为,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明辨是非,这就是仁。

三、仁学教育思想的主要体现

(一)仁知合一,性道相通

自古以来,儒家大师们在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区分中争论得不可开交。孔子认为,作为人,真正需要做的是“体道”的统一,因为一个真正善良无邪念的人,道德的规诫对其是多余的,因其本身就是道。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在形而上与形而下的比较中,运用“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师,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物我合一的观念,将人的心智和德性相结合,做到“不得以天下万物挠己,己立后,自然聊当得天下万物”。通过诵读诗书、体察世情及静思坐禅等多种方式,锤炼心性,锻炼品质。

(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的观念始见于论语.卫灵公,“因材施教”是朱熹在对孔子理论著作的理解上,提出的孔子仁学观念的一种表现形式。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