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顶岗实习规划精选(九篇)

2024-02-26 09:4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顶岗实习规划范文

顶岗实习网络教学管理是有效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中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形式,顶岗实习是工学结合的重要内容,加强顶岗实习管理与过程监控,对于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多年的顶岗实习管理经验,实施顶岗实习网络教学管理应该是比较有效的方式之一。 1顶岗实习网络管理的模块组成 根据顶岗实习教学的深入开展,很多实习期间存在的问题也突显出来,其中实习过程管理问题尤为突出,针对这些问题,采用合适的顶岗实习网络管理平台能够给实习管理带来实质性的变化。实习网络主页应该呈现以下几个模块内容: 1.2公告系统资源模块 该模块中可以及时的向在企业实习的学生、指导教师提供及时有效的学院动态、最新通知公告以及企业的最新用人信息。学生登录系统进入该模块中,可以在工作的同时了解学校最新的状况和公告,了解就业动向以及学校在不同阶段对顶岗实习学生的不同要求。 1.3学生管理模块 该模块在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前期初始化系统时就应该由管理员导入即将实习年级的基本信息,包括院系、专业、班级、设定班级班主任、批量导入实习学生的基本信息,为顶岗实习管理系统有条不紊的运行做好铺垫工作。此模块主要是为管理员提供一个顶岗实习管理系统中各个院系、专业、班级、班主任以及学生基本信息管理的平台,管理员通过这个模块,对不同的年级的顶岗实习进行有效的初始化。 1.4学生顶岗企业信息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负责储存分析学生顶岗实习单位的信息。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需要将企业的相关信息反馈回学校。学生将企业的名称,性质,企业中的指导老师,企业的规模等信息通过顶岗实习管理系统提交到学校数据库汇总,以便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就业信息的分析,包括就业地域性,就业企业的性质,就业岗位的需求程度等,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另外管理员通过该模块,可以动态增删学生实习单位,为下一批实习学生,提供更多可靠、稳定、有效的实习单位以供其选择申请实习。 1.5站内交流模块 该模块是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内部互动交流专业知识的板块。主要针对学生与指导教师的交流问题,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当场向指导教师提出疑问,如果不方便当场提问,实习学生就可以通过本模块向指导教师发送信件,以站内信的形式向指导教师提问。指导教师通过本模块可以及时了解指导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可以对学生的提问作出相应的答复,回复学生提问,同时,指导老师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定期检查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情况,更好的管理学生各方面的行为。 1.6学生实习资料管理模块 学生实习文件管理模块是指导教师与学生完成教学工作的板块。顶岗实习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各种职业岗位实习任务,并通过转化成各种文字性的成果与指导教师交流,证明学生在企业的工作经历和专业水平,可有效的督促学生定期完成实习周记和报告,指导教师以此作为顶岗实习成绩的重要依据。指导教师通过该模块直接批阅学生的实习报告,掌握学生在企业中的实习情况,并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可有效的督促学生定期完成实习周记和报告。 1.7教学文件管理模块 该模块是储存学校各种有关学生和教学管理文件的板块。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或困难,尤其是顶岗实习管理政策,以及面临着答辩、升学、转岗、实习成果等问题,需要找班主任、辅导员或指导教师咨询,或许有些问题就是一个政策,一个规定,所以该模块如同一个文件柜,学生可以随时查阅,从而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1.8党政文件管理模块 该模块是针对学生党员专设的管理板块。该模块中设置有关党的重要文件、最新文件,以及思想汇报和思想交流平台。 1.生成绩管理模块 该模块是学生顶岗实习成绩管理板块。学生完成顶岗实习的工作后,需要将自身工作体会及感受进行总结,完成顶岗实结,最终提交实习论文。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评定成绩,并能够将学生的总结和最后成绩进行筛选打印,以便学院存档。学生可以通过该模块查询自己的成绩。 1.10顶岗实习信息综合查询模块 这个模块主要是方便教学部门(如系部,教务处、就业指导中心等)对相关系统进行查询,在这个系统中,包含学生所有信息的查询,查询方式也要求多样化,如指定班级、姓名或学号等,同时还要求能够进行模糊查询等方式。这样,各部门能够通过网络查询到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情况,能够对学生起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作用。 1.11综合统计模块 这一模块不仅能够统计学生顶岗实习的信息,同时还对相关信息进行分类汇总,统计出顶岗实习单位地域的分布情况,企业对人才,专业知识不同需求的分布情况;顶岗实习不仅对学生有要求,并且对教师也有要求。教师对学生管理和指导的程度直接影响学生顶岗实习效果的好坏,所以对指导教师的管理也是非常必要的。通过统计模块能够统计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情况,以及是否定期批阅了学生的实习小结以及班主任、指导教师主动联系学生次数的统计等信息。 2顶岗实习管理系统权限分配 顶岗实习管理系统权限分配主要考虑院校管理、企业管理、学生通道三方,分别有六种角色: #p#分页标题#e# 2.1管理员 管理员拥有系统的最高权限,可以增加或删除系统的任何其他角色,并可对角色的权限和实习管理的流程进行设定,可以查看管理员列表、添加管理员、添加学校领导、修改登录密码、管理专业信息、管理学生实习单位、学生信息管理、批量导入学生、归类查看学生列表、智能搜索特定学生、管理教师角色(班主任、学院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企业负责人)、分类查看教师信息、智能搜索查看教师信息、管理实习月报系统、管理学生实习手续、管理企业提交需求信息、管理调查问卷系统、管理数据库备份系统、管理系统公告等。 2.2教学管理者 教学管理具有管理员所有的浏览权限,但不具有系统控制权限。 2.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是学生实习企业的负责人,企业用人信息、负责向学生介绍企业相关情况、浏览所在企业实习学生列表以及实习学生基本信息、评价实习学生所有实习情况、修改个人登录密码、修改个人基本信息(Email、联系电话、QQ等)。 2.4学院指导教师 学院指导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的论文评价,具有修改个人登录密码,修改个人基本信息(Email、联系电话、QQ等)、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给指导学生提交的论文评分并作出评价等。 2.5班主任(或辅导员) 班主任(或辅导员)即班级管理员,权限仅限于当前管理班级,具有修改个人登录密码,修改个人基本信息(Email、联系电话、QQ等)、上传个人头像、查看所在班级信息、查看班级学生成员列表及学生信息、给学生发站内信、修改本班学生密码、管理班级学生实习月报、管理本班学生实习手续(首次、变更)等。 2.6学生 学生是本管理系统的主题角色,具有修改个人登录密码,修改个人基本信息(Email、联系电话、家庭联系电话、QQ等)、上传个人头像功能模块、申请实习单位、填写实习月报、查看自己的实习月报、查看月报成绩以及月报总成绩、提交论文、查看论文成绩、浏览所在班级成员、浏览指导教师和班主任的联系方式、给指导教师及班主任发站内信、查看企业指导教师对自己的日常评定、查看实习单位负责人对自己最终实习鉴定、填写系统调查问卷、浏览公告系统资源等功能。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施顶岗实习的网络化管理,有助于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在实习岗位完成顶岗实习教学环节。顶岗实习网络管理平台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分散、不宜掌控的管理瓶颈,实现了全过程全覆盖常态化的管理,有利于对学生的全面过程化监控。通过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可以切实保证顶岗实习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第2篇:顶岗实习规划范文

关键词:高职学生;英语专业;顶岗实习;过程管理

顶岗实习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到工作现场,以其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经历与体验的综合性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养。[1]因此,顶岗实习这一实践教学活动在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鉴于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期间问题较多,把PDCA循环引入顶岗实习管理中有助于改善对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管理,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毕业质量。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现状

1.商务英语专业的职业岗位群匮乏,影响学院顶岗实习工作的具体落实

高职顶岗实习要直接面向职业岗位,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具备相关岗位所必需的基本知识与业务能力。然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职业岗位比较匮乏,与专业相似度接近的岗位主要集中在翻译、文秘、外贸、报关、跟单等几个方面,而且相应职业岗位用人需求量少,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无法实现类似于餐饮、旅游等文科类专业或纺织、机电等理工类专业一次性可以接受数量较多的学生进行规模化顶岗实习,方便学校统一安排和统筹校外实习管理,往往是某一个单位或特定岗位只能容纳一名学生顶岗实习,给学院顶岗实习工作的落实安排带来很多困难。

2.商务英语专业顶岗实习学生分散,影响学院顶岗实习工作的有效管理

受制于职业岗位用人需求量少,难以成规模化顶岗实习的影响,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除极少部分学校能够帮助联系安排顶岗实习单位外,多数学生通过学院召开的“双选会”上与用人单位主动联系或通过网络投递的方式进行撒网式联系以及通过家长、亲戚等社会关系寻找,导致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地点分散,学校定期的巡视检查困难加大,管理成本增加,影响学院的有效管理。

3.商务英语专业顶岗实习管理流于形式,影响学生岗位技能的综合培养

基于商务英语专业的特殊性,学院很难统一为学生联系到专业相适应的顶岗实习单位,进行统一管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成为一个“走过场”、学生被学院草草推入社会进行“放羊式”的实习[2],与教育部要求的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教学目标相去甚远;再加以学校不愿投入必要的管理经费,缺少真正具有实践管理经验教师的跟踪指导,学生在企业的表现和实习效果缺乏过程管理和实时监控,很难考量学生能将课堂上所学的商务英语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岗位中,并能在岗位实践锻炼中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的职业素养。

4.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对顶岗实习认识不够,影响未来职业生涯的良性发展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许多学生对自己三年毕业后的就业行业和就业岗位不了解,对顶岗实习实践教学认识也模糊不清,认识不到顶岗实习是自己职业发展的必经过程,未事先很好地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在选择顶岗实习单位时没有认真考虑专业对口性,而是随意地选择自认为感兴趣的岗位或企业进行实习,当在实习中遇到各种专业知识不对口或人际交往不畅等挫折时,极易产生心理恐慌和委屈感[3],有的学生便以无法适应岗位需求或不喜欢为由,高频率地更换实习单位和岗位,致使顶岗实习结束之后,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依旧一片迷茫。

二、PDCA循环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具体应用

按照PDCA循环四个阶段的工作程序,其在高职商务英语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为:

1.策划(Plan)阶段

根据教育部[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的高职教育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就业的总目标,明确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培养目标是所学专业知识和今后的工作相结合,在实习中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毕业后顺利踏上工作岗位。基于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多重特性的考虑,如管理时间的长期性,管理客体(学生)身份的特殊性,管理内容的复杂性,管理主体的多元性,实习地点的分散性、安全管理的隐患性等[4]。

首先,建立一套顶岗实习管理工作保障机制。学院成立了系-专业教学团队-实习领队-专兼职指导教师四级顶岗实习管理机构,把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纳入学院教学考核之中。出台一系列管理考核文件,如顶岗实习管理规定、顶岗实习过程学生管理细则、学生顶岗实习安全管理细则等。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顶岗实习工作流程:编写顶岗实习实施计划和指导书-审核-落实顶岗实习企业-开展实习动员与安全教育-顶岗实习计划实施-考核与成绩评定-顶岗实习工作总结-记录归档。

其次,落实实习单位和岗位,合理制定实习计划。结合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情况、个人的兴趣爱好、所取得的岗位职业资格证书和未来就业意向等,落实与专业相对应的实习企业和岗位,与企业商定企业兼职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业务指导,并解决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安全、纪律、礼仪等;校企双方共同商讨顶岗实习方案,制定实习计划,共同设计实习任务、内容和目标要求,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书[5]。

再次,做好学生顶岗实习各方面的服务工作。如明确顶岗实习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和考核要求;在学生深入企业顶岗实习之前,下发人手一份《顶岗实习指导书》和《顶岗实习工作手册》;积极引导学生调整心态,转变角色,融入企业。

最后,建立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的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企业对学生在实习期间完成的具体工作任务、做出的工作业绩、实习纪律情况、工作态度积极情况、个人专业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在学生顶岗实习企业考核表给出相应的考核等次;学校指导教师结合学生顶岗实习过程小结完成情况、中期巡回检查情况、顶岗实习报告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学生根据自身对工作流程熟悉程度、有利于自己未来专业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吻合度、顶岗实习取得的效果等进行自评。

2.实施(Do)阶段

实施阶段是PDCA循环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一步,是对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管理工作的全面控制。在策划阶段把所有的操作性措施制定完成之后,就必须保证所有的计划都能得到有效实施,努力实现预期的目标。让学生明白顶岗实了训练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也要强调职业道德、责任感、组织纪律、创新意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综合培养。

3.检查(Check)阶段

检查阶段是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培养岗位实践能力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是承上启下的一环。通过检查,可以总结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又可以将检查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形成检查报告,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信息依据。由于实习地点的分散性,给顶岗实习管理和指导带来诸多不便。为此,学院引进了顶岗实习管理监督平台,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将校内管理教师、企业指导人员、企业主管人员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种种情况上传到平台,学院相关部门随时可通过校园网了解学生实习动态,使学生在实习中在不可避免地遇到的各种技术、生活、思想问题时获得及时地帮助和支持。

4.处理(Action)阶段

处理阶段是对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工作进行经验教训总结的环节,对确认为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需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并在今后的实习管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对某些不妥当的措施和做法要进行整理、分析、记录备案,防止再犯同样的错误,同时对工作中表现突出或产生严重问题的部门及个人进行奖惩,以维持管理工作的严肃性。将未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之前,应对这一循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新分析原因,制定新的方案,待下一循环中提高,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PDCA循环管理体系。

三、结 语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顶岗实习是学生必须经历的一个实践环节,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与用人单位良性对接的有效途径。PDCA循环是使这一实践环节良性运行的质量控制工具,利用好PDCA循环将有效地解决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企业个数多、地点分散、教师指导困难、安全管理难等问题,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职业教育改革等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6]。

参考文献:

[1] 李宁.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实施与管理[J].

教育与职业,2010,(11):172-174.

[2] 王永福.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和监控的改革与实

践[J].教育与职业,2010,(11):46-47.

[3] 杨晓红.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顶岗实习的问题分析及

对策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

(4):139-140.

[4] 戴海燕.对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再认识[J].职教论

坛,2009,(9):17-18.

[5] 徐暄.PDCA循环在园艺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中的

运用[J].江苏教育,2010,(3):57-58.

第3篇:顶岗实习规划范文

关键词:顶岗实习;时间安排;人才培养计划

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部署,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切实提高办学质量,国内一些高职院校与众多合作企业签订协议,推行工学结合,逐步尝试让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努力形成以企业为中心、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并管理学生的教学模式。

在实践过程中,许多高职院校感到,顶岗实习作为教育教学工作改革的一部分,对学生的成长十分有益,总体来说,顶岗实习目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实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过程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仍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抓紧解决。

一、顶岗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实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生产环境中,接触最新的技术和设备,把校内学习与企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岗位技能。开展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意义深远。其一,学生能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去,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会更加具体和实际,对专业理论的学习和理解会更加深刻,并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来验证和丰富理论,实现学以致用,工学相长。其二,顶岗实习能加强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意志的培养,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管理的方式和内涵,感受企业文化,使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更好地适应企业工作岗位的要求。其三,顶岗实习有利于帮助学生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帮助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有利于缓解学校实践实习条件不足的困难,同时有利于深化学校办学模式的改革,所以,代表了职业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然而,在开展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学校也遇到一系列新的难题。如何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实现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突破,是摆在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二、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高等学校办学不再“大包大揽”,而是实行宏观管理;而经济领域的企业更具有完全的经营自。在这种管理体制下,以追求盈利为目标的企业,有理由不再接受学生实习的指令性任务,而是以自身利益为前提,有条件地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在这种背景下,各种问题随即日益凸显。

1.企业生产规律与学校教学规律不同步

产学主体分属不同的社会领域,各自有着独立完整的运行规律和过程。企业生产有淡季与旺季之分,它们希望学生在生产任务紧、工作忙、需要大量用工的时候顶岗实习,以缓解人力不足之困,不支持实习生在生产高峰期返校学习;而在生产任务不紧的情况下,企业则不太愿意接受学生。总之,企业不愿也不可能因为学校的教学安排而改变生产。企业的这种态度让学校处于两难境地:学校教学规律是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学校的理论教学环节与实践教学环节有着合理的时序安排,如果在不恰当的时段安排学生实训,导致教学计划频繁调整,必将会影响教学效果,更会造成教学秩序的混乱。正因为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各自独立,难以紧密衔接,所以,学校的教学、实训与企业的生产不协调乃至产学冲突开始出现,校企合作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2.顶岗实习的岗位与专业培养方向不吻合

“以企业为中心”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原则,学生的顶岗实习一般也都根据企业的生产需要来安排,而且顶岗实习的岗位往往是企业急需要人员的岗位,即“依岗设人”,而非“依人定岗”,但这常常形成学用不一致。例如,数控技术专业的学生,可能被安排在冲压或焊装岗位;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可能被安排在喷漆岗位。同时,顶岗实习的岗位通常是固定在某一工位,没有能够做到定期换岗操作。我们看到,很多学生愿意融入企业吃苦耐劳,也能够接受短时间的岗学差异,但更希望“岗学一致”。从长远看,顶岗实习还是有必要结合所学专业,把理论知识用到实习的岗位上。否则时间长了,学生对顶岗实习会产生怀疑和不认同。

3.顶岗实习的劳动强度超过实习学生的承受限度,学生“工”有余而“学”不足

尽管国家劳动部门对顶岗实习学生的顶岗工作时间、劳动强度等有着明确的规定,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企业没有按照规定来做,而是把学生当作完整的工人安排大强度、长时间的工作。对此,初出书斋的学生思想上准备不足,体能也不能很快适应。企业的作息时间和学校完全不同,很多企业需要进行两班倒、三班倒。这种情况下,学生难有精力再进行学习。在厂“工作”太多,在校读书的时间太少,“工”有余而“学”不足,学生自然会落下大量课程。对此,学生和家长意见纷纷,不断发出怨言。加之一些企业不太关注学生权益保护,所以许多学生害怕进工厂,更是加剧了“工”、“学”的矛盾。

4.学生和家长对顶岗实习意义的认识存在偏差

今天的社会,企业用人制度、用人标准都发生了变化,不再片面追求高学历,转而对能吃苦耐劳、适应企业管理、认同企业文化,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求贤若渴。而部分高职学生及其家长仍沉醉于“大学生”光环下,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这种悄然发生的变化,因此也就不能正确地认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特别是对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错误地认为:学生到学校是来学习知识、接受高等教育的,而这种顶岗实习耽误了学生的学业和专业知识的获得。特别是上述矛盾与问题激化的时候,学生及其家长在口头上有怨言,思想上有抵触,行动上很懈怠,甚至就顶岗实习向主管部门进行反映。

三、改革学校管理,协调校企关系,适应新的形势要求

面对当前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现状,职业院校一方面可期待国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要积极应对,主动寻求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利益结合点,寻求工学结合的突破口,探索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与对策,建立起更紧密、更广泛的联系,促使学生实现从学校人到企业人的转变,让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深入扎实地开展下去。

1.帮助高职学生提高认识,切实做好实习思想教育工作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出现思想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特点理解不准确,另一方面是对企业的生产状况、管理模式以及顶岗实习认识不够深刻。所以我们有必要加强实习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我们知道,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最需要、最重视的素质与品质是:吃苦耐劳精神、责任感与使命感、爱岗敬业精神、动手能力和交往沟通能力。而这些素质和品质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可在毕业实习时得到锻炼。因此,高职教育的管理者和教学人员应采取措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毕业实习的重要性,把毕业实习环节真正落到实处,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实习是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毕业前学生进行全面综合训练、掌握和应用理论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了解、掌握先进生产技术及流程的最直接、最有效途径。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毫无疑问是当前职业院校办学的有效模式。通过工学交替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强,实践技能熟练,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高,能吃苦耐劳,对企业的认同感强,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在教育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所具有的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的准员工,为此,学生必须接受企业与学校的双重管理,并要求学生学习相关企业管理制度及劳动法等有关知识,以对实习企业和自己的工作岗位有较清醒的认识,缩短不适应期。

2.妥善选择实习单位

顶岗实习,不但要考虑专业对口、操作机会、企业接受意向等问题,还要维护学生的权益,为学生就业问题着想。如果学校在确定毕业实习单位前,能深入社会基层、用人单位多做些调研工作,了解相应专业用人单位的生产、岗位设置、人才需求以及企业发展规划等状况,不但能为毕业生找到专业对口实习单位,而且有利于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选择毕业生,避免盲目性、偶然性,真正做到毕业实习与择业的有机结合。

学校要妥善选择实习单位,安排学生到生产技术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遵纪守法和社会声誉好的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实习。对于那些一心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的企业,我们则要坚决摒弃。这样才能为实习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切实保障学生的权益。

3.建立校企协调机制

首先在战略层面上,应制定双方共同的长远利益目标和长期规划,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其次,在策略措施层面,签订《办学协议》、《校企共建实践基地计划》、《企业教学环节基本要求》、《企业教学学生管理办法》等常规合作协议,明确双方在工学结合培养中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实习工作管理协调组织机构,配备管理人员,共同研究制订实习计划和管理办法,同时注意促进学生的学业,具体协调好岗位调配、师徒关系、学业促进、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关系。

学校与实习单位共同协商并确保实习的内容、形式和管理方式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提高。学校要配合实习单位,共同遵守国家有关教育培训、劳动就业、生产安全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保障学生的各项合法权益。

4.加强顶岗实习的组织与管理

加强顶岗实习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校企协作,共同构筑规范的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制定及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不断改进实施顶岗实习管理方法、执行严格的实习纪律,奖罚分明,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严格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才能保障顶岗实习工作有序、有效地完成。

5.通过实施教学管理改革,为顶岗实习创造条件

为使工学结合落到实处,我们必须在教学管理上进行改革,在教学管理上给企业一定的决策权。学院应与合作企业共同研讨、协商、制定、实施适应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工学交替的教学计划。在方案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向工学结合转变的精神应得以体现。方案应采取灵活分段的方式安排好工学的时间、内容和方法,把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然后,企业和学校都遵照计划执行。

加强顶岗实习需要我们将教学管理变成一个动态的过程。根据不同专业所对应的不同实践岗位,应随时对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进行修改,以最大限度地适应企业生产需要和学校开展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需要,做到校企互利双赢。学校可把理论课放在企业生产淡季,而把实践课调整到企业需要人的生产旺季。同时,校方要充分尊重企业的生产规律和相关规定,可以安排不同班级不同批次的学生轮流参与一个企业实习,一个批次先在企业顶岗实习,到了该回学校学习理论课程的时候,再安排另一个批次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这样循环往复,既可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不间断,形成衔接,也可在保证企业生产的前提下调整教学计划,从而形成良性互动机制。

学校可采取“教师跟踪”的办法,派出教师到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参与指导学生实践;同时,理论课教师可在学生顶岗工作之余,针对学生当期的实践,开展理论教学,真正做到工学交替。也可进行“教室转移”,把原本在校内实施的专业课程,放在工厂的真实环境中进行,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结合生产实际,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工作安排选择晚间、假期或双休日参加集中授课或考试,解决学生“工有余”而“学不足”的问题,保证专业理论课的授课量。

我们还可以尝试把学生毕业论文答辩放到网上进行,或是到企业里对学生进行技能鉴定或论文答辩,以确保学生既不脱离企业岗位,又不影响考试考核。还可实行弹性学分制。学生按规定修满学分即可提前毕业,同时也允许和鼓励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一定年限内学分达到要求即可取得毕业证书。

6.“以场地引资源”,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以场地引资源”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在生产实践方面:企业发挥领导、指导、指挥、组织实施的作用,按自身生产经营规律和要求,确保生产任务的完成;在教育教学方面,学校系部发挥主导和监控作用,企业和学院共同协商完成教学。

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就要求实训基地既是一个独立的教学单位,又是一个独立核算的生产单位,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完成生产任务;既要制定出严密的教学计划,还必须制订出年度生产计划。因此在管理上就必须实行统一计划、统一安排、统一调度,从而有效避免教学组织与生产实训两者的矛盾,力促两者的有机结合。

这一模式,实现了教学组织和生产组织的合一,教师教学和企业管理的合一以及学生多种身份的合一。它打破了部门、行业的界限,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可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生产和实训的一体化作用。把企业生产线引入学校,在生产性实训教学中,学生真正在生产一线顶岗,感受企业的生产环境,经受实际生产的复杂情况的锻炼;有效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加强了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节省了企业对场地的投入,实现学校和企业互助互利、双赢共进。

事实已经验证,接受顶岗实习的学生往往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快地融入企业,顺利就业,并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而国务院和教育部的文件更是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应当采取各种措施,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尽快对旧的的培养模式进行变革,把学生送到生产第一线,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切实为用人单位提供服务,并对学校教学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创新,真正体现出高职院校的特色。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能否深入开展、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能否长期合作,取决于双方利益平衡点的把握,取决于合作中各种保障机制的建立。所以学校、企业、社会都要继续努力,用制度来规范,用诚意来协调,用资金来保障,用行动来促进,通过工学结合,实现学校、学生、企业、社会的多赢共利。

参考文献:

[1] 胡幸鸣,范建蓓,等.略论高职院校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管理与督导[J].职业教育研究,2009,(7):52-53.

第4篇:顶岗实习规划范文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经贸系,江苏 南通 226007)

摘 要:顶岗实习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管理的成效决定了实习计划是否能顺利完成,对实习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于管理的相关研究对改革管理、提高管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

关键词 :顶岗实习;管理;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34-0200-02

收稿日期:2014-11-10

作者简介:陶怡(1975.10-),女,汉,江苏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一、研究背景

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行业、企业一线输送所需要的既掌握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教学上以知识为载体,突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和实践操作能力。

顶岗实习是“学生在完成文化基础课、部分专业课以及校内专业实践课以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它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中有效地增强现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意识,学会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传统实践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它解决了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社会实践经验缺乏、在教学上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经过几年的实践表明,通过这种方式培养的毕业生,其职业能力更强,学生的就业率得到了提高。

顶岗实习过程其实是把课堂搬到企业中去,由企业做师傅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和在校期间的教学过程紧密相联,因此,学校当然对顶岗实习学生负有不可推卸的管理责任。学生虽然表面上是在企业工作,但实际其主要身份还是学生并非企业正式员工,需要受学校相关管理制度的约束。另外,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成效还关系到学校顶岗实习计划能否有效实现,以及学生的实习效果和相关利益能否得到保障。但是目前国内各职业院校的顶岗实习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管理不规范,各种管理问题比较突出,对顶岗实习的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在几年的顶岗实习管理工作中,作者发现在本校顶岗实习管理中也存在很多问题。

二、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实习前的准备工作仓促

1.制度宣传简单

很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都表明,人们的行为的差异化来自于对事物的不同的认知,也就是说,认知会影响行为。目前顶岗实习的学生们普遍对顶岗实习制度不能清楚了解,没有正确的认知,对自己的顶岗实习选择比较随意和盲目,对学校集中安排顶岗实习不支持,进而不愿意参加学校的集中顶岗实习,认为实习就是就业,更倾向于追求岗位的发展和薪酬的高低,这样的趋于理想化的想法往往在现实面前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实际岗位和其心理的原本设想存在的较大的落差,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实习行为,在实习中产生了各种不良心理情绪,对岗位不满意,动不动就跳槽,工作中怠工等种种不良行为。这些问题对于顶岗实习效果和顶岗实习的管理带来了不利影响。

系部没有专门组织相关人员对于顶岗实习有关的政策、制度进行学习,在学生顶岗实习之前也没有组织相关的培训,老师们主要通过现行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对顶岗实习计划也是一知半解,没有对顶岗实习整体上的充分认识。致使其再给学生宣传的时候往往带有主观性,而产生偏差,学生当然不能从老师这里获得对顶岗实习的正确、清楚的信息。

2.企业的岗位宣讲安排仓促,时间安排不合理

为了让学生对于学校联系的顶岗实习企业深入了解,便于其合理选择实习岗位,学校通常会在学期结束时、顶岗实习开始前一个月左右安排企业前来对学生宣讲,介绍企业的有关基本情况,岗位设置和实习岗位安排,职业发展前景等等。但是管理制度规定选择自主联系顶岗实习的学生必须在每年的5月中旬就得确定其顶岗实习企业,并且按规定缴纳三方协议、企业回执、营业执照复印件等相关材料,因此有些学生因为对企业岗位情况不了解,不愿跟学校走,而宁可自己自主联系企业,根本来不及等到企业来宣讲就已经找好了实习岗位。其次,企业由于大多在外地,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一般将所有企业的宣讲会安排在1-2天内完成,时间紧凑,每个企业讲的时间通常不超过2个小时,也很仓促;另外,对于学生来说一天要连续听3-4场宣讲会,容易疲惫和倦怠,宣讲效果大受影响。

3.指导老师的事前指导工作不深入

学生的实习指导老师由各专业教研室主任安排的专业的专职教师来担任,在学生顶岗实习出发前的实习动员会召开后安排和学生见面,通常时间在半小时左右。主要指导工作有以下几点:一是让学生和各自的顶岗实习指导老师相互认识,互留联系方式,便于今后的指导;二是发实习材料,布置实习任务和实习作业,对于任务和作业的完成节点进行要求;三是对顶岗实习的一些注意事项进行交代;四是明确顶岗实习到岗时间,要求学生必须在到岗后及时反馈到岗信息。但是由于时间短,指导工作不深入,缺乏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4.企业数量少,岗位不对口

系部第一阶段的顶岗实习集中统一安排为主,通过联系企业确立顶岗实习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所需的岗位。目前确立合作关系的企业有7家,它们的经营范围包括餐饮服务、国内快递业、烘焙业、运动产品销售和保健品销售,具体安排的实习工作岗位有餐饮服务员、快递员、话务员、输单员、门店店员、产品推销员等,这些岗位的工作性质不高,发展空间有限,岗位技术要求低。其中只有保健品销售企业提供的推销员这一岗位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比较接近,学生也愿意从事该类营销工作。但是目前这样性质的合作企业只有一家,岗位数量有限,因此,大多数学生对集中安排的实习岗位不满意,普遍认为在那些岗位上实习学不到东西,且为期半年的岗位实习时间太长了。另外,专业将近一半的学生也在大一、大二课余的时间从事过此类的兼职工作,对这类实习岗位不感兴趣、不认同,觉得与专业不对口。因此不愿参加学校集中安排的顶岗实习,想方设法地自主联系企业实习。

(二)实习过程管理不到位

1.顶岗实习计划形同虚设

虽然校企之间事先签订有顶岗实习合作协议,专业制定有顶岗实习大纲和计划,但是现实中,实习计划仅仅充当了一个摆设的效果,顶岗实习企业并不按照顶岗计划、不以培养学生为目的来安排学生的实习工作,仅仅根据企业的需求安排学生在用工稀缺的劳动密集型岗位实习,学生在实习中专业技术能力得不到提升。另外,企业给学生安排的岗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不高,一般岗前培训就可以保证学生们的工作所需,同时考虑到学生的稳定性比较差,也不愿花什么钱去搞培训,在生产上也不会按照实习计划来安排,学生也不能学到更多的专业实践知识和技能。对于学校来说,出现这样的问题无论对实习管理还是实习质量的达成都会产生不利影响,但是因为学校对企业的生产安排根本没有权利去干预,也无法和企业之间进行有效的协调,所以导致顶岗实习计划形同虚设。

2.学生在实习中易产生心理问题

学生们无法较快适应“学生”和“员工”两种身份的转换,再加上对于岗位认知不足,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如工作中的失落感,在工作压力下的心理焦虑和抑郁、遇到挫折的情绪起伏和挫败感、处理不好人际关系的孤独感、做事缺乏主观能动性、各种认知障碍等。因为企业较分散,指导老师无法蹲点指导管理,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和情绪的变化,也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沟通和疏导;另一方面,企业这头对顶岗实习的学生也缺乏情感关注与心理辅导,这样学生一旦不能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就会产生失落、悲观情绪。这些新困难不能及时疏导,挫折感增强,不仅对个人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对家庭、对社会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3.学生实习纪律性差

做任何一个工作都要经历适应期和学习期,这个过程通常为3-6个月不等,才能真正上手掌握其岗位工作技能并不断提升。而擅自离岗或调岗,频繁地从事不同的工作,会使其每次的工作过程都很短,都还没有适应就离开岗位,不利于学生掌握专业技能,也无法完成实习目标。因此,系部顶岗实习制度中明确规定:“实习期未满,不得擅离或调换实习单位”。可是在实际实习过程中,由于学生不了解实习目的,单纯地追求发展空间,将顶岗实习等同于就业,因此普遍存在对岗位的不满意心理,部分学生出现了擅自离职甚至放弃实习的行为。

另外,由于允许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有些学生怕吃苦不想到学校安排的企业实习,就选择自己联系,都是随便找一个单位。相比于2012年的10%,2013年选择自主联系的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到将近50%,且分布在各个地方,不仅增加了管理的难度,给指导老师的管理带来麻烦,而且也出现了弄虚作假、逃避监管的行为,如作者在顶岗实习巡查中发现,部分学生联系的单位不仅规模小,而且管理混乱,有些在熟人的或亲戚的企业实习,指导老师也不能在企业跟踪监管,因此对此情况也无可奈何,这样的实习状况显然不能保证学生的顶岗实习质量响。

(三)对学生的实习评价方式不合理

对于学生的实习考核评价是反映学生实习质量情况的一个主要指标,是评定学生实习成绩的唯一方式。只有保证考核的真实性,全面性,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实习质量。但营销专业的考核评价采用的是事后考核方式,它是根据学生的实习作业完成情况、实习指导老师的了解情况和企业的实习考核分数来综合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对于这种只注重结果,忽视了学生的实习过程的评价方式,显然是不完整和不合理的。

三、结论

上述问题在实际顶岗实习中极大地影响了顶岗实习的实效,使得各专业实际上的实习有些留于形式,因此必须尽快找出对策,提高顶岗实习的效果,使顶岗实习真正服务于学生,成为学生就业道路上的积极力量。

参考国外的实习管理经验,只有政府参与、企业参与、市场参与,联合全社会的力量,才能真正将职业教育办好。因此,政府应该为职业院校顶岗实习保驾护航,想办法提高行业企业参与顶岗实习的积极性,完善和健全顶岗实习法律体系,为职业院校创造顶岗实习的良好环境;企业应该成为顶岗实习的管理主体之一,将顶岗实习过程管理交由企业,合理配置顶岗实习管理资源,解决院校管理资源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任晓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26.

第5篇:顶岗实习规划范文

关键词:高职;会计;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本文是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课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研究》(课题编号:GJXHZ2013-31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3月13日

一、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和原则

顶岗,顾名思义,就是在生产、经营一线的诸多岗位从事生产性劳动。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前通常会安排学生进行实习,方式有集中实习、分散实习、顶岗实习等。顶岗实习不同于其他方式的地方在于它使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学生的能力锻炼起很大的作用。通过顶岗实习,可以让学生们转变观念,从大学生活、学习中转换到现实社会,了解社会,知道自己存在哪些不足;通过实习,可以增强岗位意识。要增强岗位责任,就必须顶岗深入到生产一线进行脚踏实地的工作,兢兢业业地去做,只有这样,才能磨炼和增强他们的岗位责任感,这是现代社会对高职学生的基本要求。通过实习,可以强化专业技能,增强见识和工作经验。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有了适当的顶岗实习并能顺利拿到一份顶岗实习合格证,这对今后走向社会,应聘岗位时,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学校在组织学生顶岗实习时,应严格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结合企业需求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把学校的知识和技能结合并学习致用。

二、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现状

(一)实习单位分散化。会计专业由于其工作岗位的特殊性,每个单位不可能同时容纳多人进行实习,而会计专业的学生数量又比较大,导致学生的实习单位较多,比较分散。

(二)实习岗位多样化。会计岗位的多样性以及实习单位对会计人员的需求状况决定了会计专业的学生顶岗实习时,首先选择的实习单位性质不一,有的去制造业,有的去商品流通企业,还有的去会计师事务所或税务师事务所;其次实习的岗位大多跟会计相关,但也存在着差异,比如有出纳、材料会计、库管员、成本会计、税务会计、审计助理等岗位。

(三)实习指导松散化。由于存在实习单位分散、学生数量较多、实习岗位多样等特点,导致管理存在松散化,学校不能深入到全部实习单位进行指导,平时只能依靠实习单位的人员进行管理,容易产生脱离于学校管理之外的感觉。所以,学校务必增强与实习单位的联系,强化过程监督和指导。

三、会计专业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近年来,我院按照“实习前动员,实习中督导,实习后考核”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抓好顶岗实习的每一步,确保学生在顶岗过程中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实现就业核心能力的提升。

(一)实习前动员

1、严密规划。在实习前,一定做好严密规划,制定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包括实习目的、方式、进度、内容、岗位、管理、实习报告或实习手册的填写以及实习成绩评定标准等多项内容。从教育过程来说,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虽然教育行为没有发生在学校,但是实习过程依然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对高职学生来说,它更是一个能够在真实工作环境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的重要步骤。学校在组织学生实习时,不能以为只要学生不出事,就不用再管其他了。实习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过程,对于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来说,更是要将行为和思想指导渗透到学生顶岗实习的细节之中。

2、做好动员。做好规划之后,要提前进行学生顶岗实动员,吹响实习的号角,宣传动员主要包括:一是当前就业形势教育;二是实习期间的安全教育;三是顶岗实习主要内容的教育。通过动员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明确实习目的和意义,提高对顶岗实习重要性的认识,并制定自己的实习计划。

3、寻岗定岗。顶岗实习能否落实到位,关键是要找到数量充足、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首先,充分利用本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他们在学生的顶岗实习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其次,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自主联系当地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多渠道、多方位进行寻岗、定岗,保证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实习岗位。确定岗位后要建立学生顶岗实习台账,全面掌握学生的实习单位、联系方式等,把好实习的第一关。

(二)实习中督导。学生的实习单位、岗位确定后,真正进入顶岗实习阶段,学校、企业和学生必须三方联动,进行过程督导和管理,把好实习的第二关。

1、学校过程督导。学校层面,务必做到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实习指导教师,实施“全过程指导、无缝式对接”,要求学生做到“每周有日志、每月有汇报,结束有报告”。由于实习学生比较分散,教师可以建立QQ群、微信群进行实时指导,建立师生之间的联系。

(1)每周日志。实习日志记录着学生每天的工作内容和实习体会与收获,每周至少要求学生写1~2篇实习日志,随时记录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的方法,通过实习日志,记录着自己的成长过程,为以后工作积累经验。

(2)每月阶段性汇报。一个月结束后,学生应该对整个月的实习做一个阶段性的汇报,及时向指导教师汇报工作情况,或者倾诉工作中的苦恼与欢乐,有哪些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师生可以共同去分享实习的收获。

(3)实习报告。实习全部结束,每位同学要完成一份完整的实习报告,对整个实习过程进行回顾与总结。实习报告包括个人实习计划、实习单位简介、实习过程、收获与体会、实习单位评语等内容,作为顶岗实习的重要档案进行留存。

2、实习单位实战指导。实习单位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起到了直接指导的作用,学生的实习情况应全部在实习单位的掌控之中。从考勤、职业道德、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实践技能、专业指导等多方面要求学生,将学生视同单位员工,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要求进行管理,严要求、强管理。

第6篇:顶岗实习规划范文

关键词:中职生;顶岗实习;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18-01

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是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掌握的技术、技能能否顺利应用于工作实践中,成为了职业教育能否更好,更快的发展的关键。几年来,随着中职生数量的增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分析中职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相关对策,有助于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有助于促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开展,有助于提高中职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一、顶岗实习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层面

(1)心理准备不足。中职学校学生顶岗实习前都是在校学习,习惯了学校的学习环境,对顶岗实习抱有美好的想法,对实习过程中的困难预见不足,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没有充分认识到顶岗实习的意义。进入企业后,严格的管理制度、复杂的人际关系、较大的工作强度[1],使学生一下子无法适应企业的工作,因此一些实习生频繁换岗。

(2)专业知识和技能薄弱。学生在学校掌握理论知识不扎实,没有完全学好技能或者所学技能没有跟上行业的发展,因此在实际岗位工作中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造成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不够理想,出现辞退学生和向学校反映的情况。

(3)职业道德观念薄弱。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随意性比较大,不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对工作不认真负责,自由散漫,缺乏吃苦精神,对于职业道德没有足够的认识和理解,经常出现毫无征兆地辞工和冲动性辞工。

(4)没有长远的职业规划。许多同学得过且过,对自己的未来和职业没有什么规划,对顶岗实习学什么根本没有思考,只是盲目地去工作,一日三餐的混日子。

2、学校层面

(1)学校顶岗实习管理不完善。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是中等职业学校实习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虽然学校在各方面制定了相关的管理措施,但在具体管理中实施的力度和深度还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岗前培训不充分。学校为使学生能够较好地适应岗位工作,需要对学生在顶岗实习前进行岗前培训和动员,而学校实习前培训流于形式,缺乏集中、全面的动员,因此造成学生思想上不重视,思想落差大的现象。其次日常管理缺乏有效监管。为保障顶岗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需要制定相应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和汇报实习情况。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学生顶岗时间长,实习地点分散,有些同学还频繁跳槽,学校无法及时掌握学生情况。没有专业的管理团队,也没有足够专业技术师资,对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帮助与指导,最终造成学校对学生在实习具体管理工作不到位,影响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第三,考核与评价方式单一。由于学校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的缺失,很难详实记录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实习情况,只能依赖学生的实习报告和企业填写“实习生反馈表”作为学生实习结束的终极考核成绩,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从而也很难判断实习质量的高低。

(2)顶岗实习专业不对口。学校安排学生到专业对口的岗位实习,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养成职业能力,但在实际组织和安排中学校遇到了各种问题。首先,学校选择合适的合作单位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岗位需求、工作地点、安全等,寻找能够完全满足条件的实习单位有一定的难度[3]。其次,合作的企业能够提供的有效实习岗位不足,难以完全吸纳数量庞大的实习生群体,但是学校又必须完成一年的实习任务,因此无力顾及是否专业对口的问题,影响到学生顶岗实习的目的和效果。

(3)学校课程内容与顶岗实习衔接不畅。顶岗实习最大的意义在于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实践中检验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多数学生在岗位上难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究其原因,一方面,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不能按照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制定课程内容,学生对企业顶岗实习的要求无法适应。另一方面,教育自身具有滞后性,使得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滞后于当前岗位工作需求,而学校与企业合作不紧密,资金投入也不足,技术更新跟不上时代步伐,校内实践教学与企业的实际工作情景差距大,导致学生无法达到岗位操作要求。

二、加强与完善顶岗实习的对策与建议

1、学校完善管理制度,提升实习质量

(1)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完善培养模式。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教学改革的力度,在课程的设置要紧紧联系企业、行业和社会,了解各行业的发展动态与趋势,切实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就业能力和务实精神,让学生学得进,用得上[2]。

在教学内容上化繁为简,根据中职生的特点,扎扎实实的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可根据授课内容进行分模块教学,学完模块后针对该模块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进入企业进行短时实习,然后对该模块进行考核,这样让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了解该模块知识和技能如何运用到将来的实际工作中。

(2)完善实习管理办法,加强全程监管。首先对即将参加实习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培训,提高心理素质,学会交往技巧,并向学生讲述实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让学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其次要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做好和企业的联系工作,负责老师对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沟通、协调;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实际的实习情况,合理安排专业技术老师下企业帮助和指导学生。第三与企业共同制定评价标准。针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相应的评价制度,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学生,及时鼓励优秀的实习学生[3]。

2、学生提高认识,做好职业规划

在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到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做好从“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同时做好职业的规划,制定顶岗实习的计划,只有做好了规划才能才能更明确自己在实习过程中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学习,使实习更好具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实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永兵. 中职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江苏.实训与实习.2012

第7篇:顶岗实习规划范文

关键词:管理体制 顶岗实习 高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7-0310-01

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彰显高职教育类型特征的重要环节,它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的特点。顶岗实习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保证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保证学生的实习质量,加强实习过程中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辽宁省示范性院校,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管理,出台顶岗实习相关管理制度,尝试顶岗实习全方位、立体式的管理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一、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监管不力。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未细致规划顶岗实习的具体实施过程,各项规章制度或建设的不健全,或落实的不到位,而且对顶岗实习质量的测评方式也存在漏洞。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校无法有效地监督企业是否充分发挥了作用,也无法对指导老师的指导行为进行更好的规范,更无法有效的监控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表现。

1.1实习指导不到位。以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为例,每一名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要负责20多名学生的顶岗实习指导,而且顶岗实习单位多、且相对分散,大部分教师只能选择巡回检查以及远程指导,这就使学生遇到问题难以及时沟通并得到直接指导,使顶岗实习质量受到不利影响。

1.2指导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只有在负责顶岗实习的指导老师对学生实习的企业以及对本专业生产实际非常熟悉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当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过程遇到专业问题时,能够给予学生有效的帮助与解决。但是目前,高职院校中的专业教师大多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教学,缺乏企业生产实践的经验,导致对企业实际生产的操作了解较少,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过程指导不力,影响了顶岗实习的效果。

2.企业监管不到位。企业对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的支持力度不大。企业往往都在谋求利益最大化,而较少主动配合学校共同承担培养技术性人才的责任。毕竟进行顶岗实习的学生实习后能否留企还是未知数,无法给企业带来直接的效益。

3.学生管理存在漏洞

3.1学生心理反差大,心理素质差。学生在校条件优越,时间自由,进企业后压力剧增,且受到各种限制,心里不平衡。

3.2学生就业定位不合理。学生对社会和就业期望值过高,认识不到学习与工作的关系,觉得在生产一线就是当工人,有损大学生形象,学不到什么知识。

3.3学生适应、沟通能力差。学生自身能力与企业要求存在差距,且企业与学校管理体制也有差异,学生不能尽快适应企业的生产节奏。其在校接触的大多是同龄人,而在企业要与不同年龄阶层、不同素质的人打交道,显得尤为不适应。

以上诸多存在于顶岗实习过程中的问题,使得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的效果难以保证,而且对学校、企业、学生都有不利影响。因此,加强顶岗实习阶段的管理,对实践三方都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二、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摸索与创新

1.校企共建教学、实践一体化的校外实训基地

选择校外实训基地的条件是:①技术先进的企业。学生可更多地接触到行业的先进设备和工艺技术,以学为主,操作为辅,心理落差不大,稳定性高。②管理水平高的企业。这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益处,同时也可使校内指导教师学习到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达到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与企业共同管理的一致性。③规模大、效益佳的企业。这意味着接纳能力强,机会多,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在实习企业就业,通过生产力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巨大动力,促进学生的上进心,保持稳定的就业状态。

2.加强顶岗实习师资团队的建设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高职院校应与企业深度合作,为顶岗实习的学生落实专、兼职指导教师。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为每名学生同时配备三名指导教师,分别为校内专业指导教师、校内生活指导教师和企业兼职的专业指导教师。其中,校内专业指导教师是学生的专业课教师,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具有全方面的掌握,可为学生量身定做顶岗实习计划,并由企业提供场所、设施及相关技术人员的配合。因此,建立一支理论、实践能力均强的“双师型”校内教师队伍是成功实现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创新的关键,委派理论课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了解最新的生产技术及行业动态,可丰富教学内容。校内生活指导教师是学生“跟班制”的辅导员,从学生的性格特点方面入手协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负责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生活、心理等方面的辅导工作。企业兼职的专业指导教师是企业生产一线的能工巧匠、技术骨干,主要负责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实践部分,同时也与校内专业指导教师配合,共同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3.加强顶岗实习各项基本制度的建设工作

3.1建立健全的顶岗实习保障机制

根据顶岗实习工作的需要,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建立了《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协议书》、《顶岗实习就业联动制度》、《顶岗实习管理规定》、《顶岗实习过程学生管理细则》、《学生顶岗实习安全管理细则》、《顶岗实习任务书》等十一项管理制度、标准和规范。顶岗实习管理机构和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在人员和机制两方面充分保障了顶岗实习的质量。

3.2规范顶岗实习的指导文件

校企双方共同设计上述十一项文件体系,尤其在《顶岗实习任务书》的制定过程中,根据学生不同岗位的需要,科学设计实习任务、内容和目标要求,细化顶岗实习对高职学生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指导作用,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顶岗实纲的要求制定详细的顶岗实习任务书。在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上,充分利用企业的真实生产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3.3落实每个学生具体的实习计划

根据各专业顶岗实习学生数量、实习企业分布情况、岗位分布情况落实指导教师,分配工作任务,做到定岗定责。由三名指导教师深入沟通协调,共同制订每名实习学生的实习计划。

4.建立顶岗实习测评机制

4.1顶岗实习学生的测评体系

制定学生顶岗实习考核制度。督促学生填写并上交《顶岗实习考核表》、《顶岗实习报告》、《顶岗实习工作总结》等实习报告文件,由校企三名指导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成效进行综合评价,并按照五级制的评分标准给予打分。通过顶岗实习的测评,使学生更加重视顶岗实习教学环节的学习,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4.2指导教师的测评体系

指导教师的知识、能力和责任心以及指导教师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可直接影响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和热情。指导教师的测评由两个部分组成:①所指导的学生对其指导能力和责任心进行评价;②另两名指导教师对其合作程度进行评价。指导教师的测评体系可有效促进自身业务能力以及教师间的相互沟通与协作能力,对顶岗实习的质量和效果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三、结束语

强调顶岗实习的教学属性,重视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逐步改变顶岗实习管理思路,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以提高顶岗实习学生专业技能、专业素养为目标,以校企双方共同管理为主线,以指导教师师资团队、顶岗实习相关文件体系为保障,追求校企双赢的共识,使企业愿意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学生愿意下企进行顶岗实习,最终形成校企协约性的教学及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侯素美, 王雷.高职高专多层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以管理学院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0 (1): 103-105.

[2]衣学娟.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07 (2): 7-9

[3]王培强, 张 新, 常松岭.高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顶岗实习的实施与管理[J].内江科技. 2009 (11): 171.

第8篇:顶岗实习规划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生;顶岗实习;法律问题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法律依据

根据《职业教育法》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应当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教学计划的安排,组织在校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去进行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职校学生应到企业单位参加实习被国家立法第一次明文规定,并把其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重要手段,它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熟练的专业技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中职学生顶岗实习中常见法律问题分析

1.身份问题

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其身份是否是法律意义的劳动者?基于其学生身份,尚未完成学业,没有取得毕业证书,他们的实习活动也异于传统劳动法所称之的“劳动”;同时,实习学生并没有与实习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没有法律意义上的劳动关系。因此,顶岗实习学生的身份不同于企业内的普通劳动者。但是因为顶岗实习学生实际上处于实习单位的控制管理之下,应将职校实习学生视为特殊劳动者,享有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者应具有的相关权利,当然也应当承担相应的义务。

2.年龄问题

我国劳动法规定,公民要成为劳动者必须年满16 周岁。到实习单位参加实习活动的职校学生基本满足我国劳动法所规定的这一年限条件。年龄不满16 周岁的学生不能安排到企业顶岗实习,学校应该妥善安排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3.劳动合同问题

职校顶岗实习学生能否依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要求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虽然《劳动合同法》第7 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但是由于学生身份特殊,而且学生到实习单位顶岗实习前,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本人或家长已签订书面协议,明确了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所以在实践中学生的这一个要求是得不到实习单位的理解和支持的。

4.实习岗位安排问题

到企业顶岗实习的职校学生,其主要任务是完成实习工作任务和实习期间的学习任务。学校和实习单位在安排学生实习时,要共同制订实习计划,开展专业教学和技能训练,组织学生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试。实习单位应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

5.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是否享受同工同酬

职校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所从事的工作与企业正式员工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收入差别比较大。实习学生能否依据《宪法》和《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要求享受同工同酬的权利?根据笔者掌握的情况,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处理结果一般是不予受理,或者受理后又驳回申请。顶岗实习期间的学生依然没有摆脱学生的身份,没有和用人单位之间形成法律上的劳动关系。因此,同工同酬的要求就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

6.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因公受伤能否享受工伤待遇

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因公受伤是不能享受工伤待遇的。因为工伤保险指向的是参加了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的某个具体的人,即企业正式员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规定:“学校和实习单位要为实习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等相关保险,具体事宜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协商办理。”根据这一规定以及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在中等职业学校推行学生实习责任险的通知》的精神,如果学校和实习单位已为实习学生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受害学生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如果没有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受害学生可以依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伤害适应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法规向实习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7.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违纪违法如何处理

由于中职学校生源素质问题,实习学生违纪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对于一般违纪行为,实习单位应当积极与学校或带队教师共同教育。在多次教育无效后,实习单位应把学生退回学校,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违纪情况依据事实和程序进行处理。如果学生的行为已触犯国家法律造成严重后果,则应当交由有关国家机关处理。

“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这一规定已实施多年,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法律问题,希望能引起有关学者的共同关注,对学生顶岗实习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第9篇:顶岗实习规划范文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顶岗实习;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01—01

顶岗实习以其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经历和体验的综合性成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何对顶岗实习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安排、精心组织、规范管理是提高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关键[2]。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近几年来对如何提高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实践,顶岗实习已列入教学计划,实行“双师”管理制度,由学校老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学习、项目实战、实习成果评定等工作,指导教师全程追踪学生顶岗实习的情况,对顶岗实习毕业生进行实时监控,顶岗实习教学管理已初见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规章制度

顶岗实习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多个部门的支持和协调,须得到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顶岗实习作为学院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要求它能够贯穿教学过程并直接体现在教学大纲中,同时它也要有自己的切实可操作的大纲包括全套顶岗实习操作流程,顶岗实习教学安排,顶岗实习成绩评定办法,教师现场管理制度,学生现场安全实习制度,教师学生顶岗实习教学日志等。

制度建设是顶岗实习的保障,完善制度建设不仅可以促进顶岗实习的规范化发展,更可以从约束机制的层面上形成规范化的内容,促进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工作的科学化、有序化、规模化发展[1]。

二、充分融入日常教学,推动顶岗实习教育全程化

在日常的专业课程教学中,根据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实现案例教学或者过程工作式教学,如在网站建设专业中,实现工作室(项目)式教学(如巨塔工作室),加强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教育。

根据专业教学的特色,利用校企合作办学的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到企业项目实践中。在强化专业技能的同时,将团队沟通训练和习惯养成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让每个学生有机会满足现代企业项目的生理、心理和技能的要求;在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之前,做好实施顶岗实习的宣传、动员工作;让学生与就业单位进行双向选择,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让他们清楚要做什么,怎样做,能给自己准确定位,为有效地落实实施方案和各项措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校企交流,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

顶岗实习需要学校和企业相互配合,需要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符合专业培养方向的能满足应届毕业生参加顶岗实习需求的校外实习基地。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不会主动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而是想通过接收实习学生,找到适合企业需要的员工;学生在毕业前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试图通过毕业前的顶岗实习,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就业单位;学校希望利用企业的真实职业环境、真实的项目实战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3]。

为此,需要找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利益的共同点,注重探索校企合作长远发展机制,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赢发展的原则下,将学校和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而高职学校只有切实提高自身的教育质量,为企业培养高质量的合格人才,才是校企有效合作的最根本的保证。

四、提高顶岗实习岗位对口率,保证顶岗实习质量

计算机作为一个专业的同时,它更多的起到的是一个工具的作用,如果学生的顶岗实习岗位不对口,就起不到顶岗实习的效果,所以大力开发实习基地,精心挑选实习岗位,保证实习岗位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同。

近几年以来,学院领导和就业工作小组拓展各项渠道,动员全体老师和往届毕业生都参与到开发就业市场的工作中来,每年联系近百家企业,保证每个学生有两个实习岗位的选择余地,这样保证了定岗实习岗位的对口率,大大提高了顶岗实习的实习质量。

五、做好心理辅导工作,保证学生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

顶岗实习阶段,学生要走出校门,在实际工作岗位上以“准员工”的身份进行生产实践,在实习期间学生要扮演学生和员工两种角色,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对学生而言,学校是以学生的标准进行管理,而企业是以员工的标准进行管理,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时候,要帮助学生从多方面调整学生的心理,让他们尽快适应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同时企业文化的熏陶,也有力于学生对企业以及社会的适应。

另外一方面不同岗位实习报酬的不同也会导致学生的心理失衡,所以学院会派得力的老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角色,学会用企业员工的意识来思考问题,并且从自己的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来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

六、规范管理,保证顶岗实习的有序进行

规范管理、严格考核是保证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领导工作小组以分管教学院长为组长,各教研室、教学管理科、学生管理科为成员。每个专业制定一名负责顶岗实习的主管,每位专业教师联系1~2家实习企业,共同参与顶岗实习工作。

七、充分利用网络管理平台,保证顶岗实习管理全面实施

顶岗实习的学生比较分散,为了快速、及时地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全程、全面管理我们必须借助网络平台,建立顶岗实习宣传网站,开设企业文化宣传、招聘岗位介绍、企业评价、职业生涯规划、实习制度宣传、实习巡视管理、学生学校动态、毕业设计、学生论坛等栏目。

网络的便利与快捷,让教师和学生可以密切关注实习的整个过程,及时了解顶岗实习中发生的问题。(1)学校的学生顶岗实习相关管理制度;(2)顶岗实习岗位信息,供校外实训基地或其他企业、学院管理人员岗位需求及岗位信息;(3)挑选岗位,供学生了解进行用人单位岗位信息;(4)公布学生顶岗实习单位分配情况;(5)实施实习评价,供企业负责人、顶岗实习教师、顶岗实习小组组长或学生本人等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总体评价反馈;(6)搭建交流平台,建立一个学校、企业及客户等共同参与、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交流顶岗信息、评价管理经验、实习经验等。

八、结束语

在顶岗实习工作过程中,坚持“校企合作”,强化学校、企业、学生的职责,明确“三结合”的策略,促进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改善了校内实训质量,增强了学校的组织与管理水平,提升了学校实训基地的利用效率,促进了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坚持“工学结合”的高职办学思路,搭建优质平台积极探索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加强顶岗实习的监控和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效果。

参考文献

[1]黄芳.高等职业教育顶岗实习的初步探索[J].职教论坛,200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