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道德品质的基础范文
〔关键词〕“心”模式;德育;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19-0007-03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灵魂,但目前的德育现状却令人担忧。从功能上来说,我们重视德育的社会,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从内容上来说,我们把社会标准硬塞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发展特点和接纳水平。因此,德育工作在学生思想形成和行为塑造中实效性不高。现行的德育缺乏对学生品德形成的心理分析,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缺乏了解,缺乏一套适应学生品德主体性发展的有效的德育方式和方法,因此,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就要尊重品德形成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重视心理因素在思想品德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心理发展过程,是以认知、情感、意志等基本心理成分为基础的。健康的心理是接受德育的前提。因此,心理因素是品德形成的内在条件,我们必须注重学生品德心理的构建,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为此我们提出德育“心”模式,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机结合。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要构建德育“心”模式,首先要弄清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我们认为,德育“心”模式是提高德育实效性和保障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开展的有效途径,它能够处理好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把两者以最佳的方式在学校教育中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基础地位
广义的德育不仅包括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还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可见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一部分,符合教育的发展规律。但心理健康教育又有其特殊性。马详林(1999)认为在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四种素质中,只有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一旦“合成”,就非常稳固,而其他三种素质都是后天的,要想使其得以稳固,就必须靠心理素质这块“合金”支撑。因此,无论是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尚的道德情操或正确的思想观念等,都必须以健康的心理素质为基础,所以必须研究德育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基础地位。
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系统中的基础地位还由它的独特性决定。首先从理论基础来讲,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等相关理论为基础的,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为指导的。其次,从工作内容和方法上来讲,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内容是: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开展心理咨询等。它与其他三个子系统最大的不同是不具有社会意识形态。最后是工作方法,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工作方法一般而言多为实践总结,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建立在心理学理论和实验的基础上的,具有严谨性、系统性、较强的科学性和操作性,尤其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常常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如心理测验等。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支持和补充
传统的德育只重视其社会功能,偏重于让学生认识社会、学习社会规则,忽视了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多为说服式和灌输式的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心理适应问题空前繁多,并不是传统德育能够完全解决的。另外,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逐步增强,传统的德育方式难以被学生接受,甚至还会引起学生的不满,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这就要求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必须涉及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内容引入到德育工作中,以弥补其不足。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具有“育心”的基本功能外,还能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学校德育的有益补充。
(三)德育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方向
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有正确的道德观加以引导。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能为学生的心理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德育“心”模式的涵义
第2篇:道德品质的基础范文
论文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功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校公共基础必修课。本课程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学生的修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由于课程内容具有抽象化、理论化等特点,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很难使用简单的理论讲授方式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为了增强课程的趣味性以及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是“基础课”教学的必要选择。在实践教学方面,若干年以来,不论是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相关领导还是一线授课教师都在积极探索一套高效的实践教学路径。全国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评估中更是将实践教学纳入评估体系中,成为评估体系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然而,由于缺乏对“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功能的全面认识,“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要使“基础”课实践教学功能得以实现,必须加深对“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功能的全面认识,以期为探索一套更为高效率的实践教学路径。
一、“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涵义
实践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在各种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理工农医学科中。诸多高校的理工科教学过程设计中,已经将实践教学摆到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比如,两者在同一门课程中的学分所占比重平分秋色。早期的实用主义流派也将实践教学应用于人文社科类学科的教学中,特别是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更是将这种方法作为主要教学手段之一。然而,对于实践教学的内涵的理解却是见仁见智了,在此有必要将实践教学的内涵做简单的梳理,以便更好地将其运用到“基础”课的教学之中。关于实践教学的内涵,许多学者都做出了解释与定义,归纳起来有如下两种:
(一)指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过程中,构建一种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学观念和教学形式。
(二)社会实践教学以社会现实问题作为研究的出发点,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着重培养学生对现实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把个人发展规划和社会发展要求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实践教学的内涵可以表述为是一种教师主导,教学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理论为基础引导学生将书本内容与客观世界相联系,指导学生用相关理论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方法摒弃传统的把学生当成单纯的知识接受者的观念,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且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把实践教学概念引入到“基础”课教学活动中来就是指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构建一种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不同,实践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而实践教学环节是和理论教学环节相辅相成的,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基础”课实践教学按其组织形式不同,可以分为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两大类,其中校内实践教学又分为课堂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教学(活动范围限于校园内),校外实践教学又可以分为引导性校外实践教学和非引导性校外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中的课堂实践教学主要是指将实践教学理念渗透在“基础”课的理论教授过程,包括以开展辩论会、现场模拟、主题演讲、播放音乐和视频资料等形式将理论知识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亲身体验教学的主要内容。校内实践教
学的课外实践教学是指以“基础”课的主题为理论基础结合学校的各项活动如团学活动中的“我爱我”、“雷锋月”、 “新生入学教育”等实践活动,教师做适当引导,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理解理论知识并且内化为自己的理念。校外实践教学是以社会为课堂,其中引导型课外实践教学一方面可以通过党团组织、学生会、社团等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一些校园活动结合教师的指导来完成理论教学活动,另一方面是指教师可以亲自带队去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实践教学、非引导型课外实践教学是指学生的一切社会活动,这种类型的实践教学从严格意义上讲不算是教学,它是学生自觉内化的过程,也即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自觉的用以指导自己的言行或是更正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律观,这也是“基础”课的最终教学目的。
二、“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功能
(一)帮助学生完成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外化与内化过程
“基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学生的修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四观”其实质是将课本的八个主题内化于学生的理念,并且能够使学生将这些内化的理论外化于行为,也即用这些内化的“四观”来指导其日常行为。
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内化主要是指社会的道德和法律对于学生的基本要求通过社会舆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学生内心形成道德和法律观念,即客观的道德和法律规范通过各方面形成的合力转化为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外化主要是指将内化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转化为行为实践,并且相对稳定地调节主体的外在行为。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主要功能是通过对学生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施加影响,强化学生的内化和外化行为使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对其行为活动产生调节和指导作用。通过内化和外化的动态过程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可以提高该课程的实效性。学生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过道德法律意识与行为实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反复内化和外化的运行、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二)提高学生的道德行为判断和选择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学生接收外部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在这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怎样删选正确的信息对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持实践教学,将课堂向社会,向网络开放是培养学生德育判断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我们必须通过“基础”课的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正确地认识社会,从而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学生行为作用于外部世界必然会产生社会评价,也即人们对其行为所作出的评价。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将道德标准和法律要求结合实际环境进行内化,从而形成正确的“四观”。实质上是学生道德和法律行为的动机、效果和价值的判断,是人们道德和法律行为选择和坚持正确行为习惯的外在力量。
(三)促使学生主体素质获得不断发展
学界普遍认为德育必须重视德育主体的内在发展需要,重视品德的独立性、能动性和超越性等。把德育对象当作可发展的成长着的道德主体来培养,以学生品德的发展和德育主体的建构为目的来提升德育对象的理性自觉与道德意志。但人的品德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并非生物遗传而来,而是品德主体自身长期不懈艰苦努力奋斗的结果。因而,“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品德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品德自觉,提高学生的是非鉴别能力、品德意志能力、品德践行能力,使学生在对道德要求必然性、必要性把握的基础上,实现品德主体性与规范性的互换,从而实现品德主体性与规范性的高度统一。
第3篇:道德品质的基础范文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素养
现代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职业素养包含两个重要因素:敬业精神及合作的态度。态度是职业素养的核心,好的态度比如负责的、积极的,自信的,建设性的,欣赏的,乐于助人等态度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中职生毕业以后是否能顺利就业,取决于自己的职业素养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其中职业技能和职业行为方面,学校可以加强技能课的训练,使学生轻松获得,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却需要从学生的思想上入手,即从德育入手。
良好的道德表现为:乐观、向上、富有同情心,具有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和良好的处事态度,这些特征大都取决于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对提升中职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进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作用重大。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着密切的联系
德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德育要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意识倾向性,特别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倾向性和道德心理品质。
德育是指向学生传授一定社会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以形成他们的思想品德,发展其道德判断能力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活动,通常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倾向性、道德心理品质以及提高道德判断能力、自我修养能力等,既是德育的任务,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这种任务的交叉重叠,反映了二者之间横向上得密切关系。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密切关系最集中地体现在人的性格上
普通心理学研究表明,性格是人对客观现实的稳固态度以及与之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与品德有相似的结构,统一在一个完整的个性之中。培养良好的性格与形成先进思想和优秀品德是同一个德育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一方面性格受到世界观和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另一方面,良好的性格又是形成优良品德和世界观的基础。有些性格特点,如讲文明、讲礼貌,遵纪守法等是优良品德的直接组成部分;有些性格特点,如正直、勇敢、艰苦奋斗,不畏艰难等,则是形成优良品德的基础。此外如狂妄自大、自私自利、狭隘自卑、悲观厌世等性格特点,则是形成低劣思想品德的基础,有些则是直接组成部分。这样看来,一个人不具备良好的性格,就谈不上先进思想和优秀品德的形成。
三、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各育的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就象血液渗透在人体各器官与组织内一样,渗透在人的各项素质之中,是提高人整体素质的最佳载体;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具有核心地位和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是其它教育的中介和基础,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开发智力等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前提。
四、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学业事业成功
只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从容面对前进中的阻碍和困难,勇往直前。
五、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个体心理只有处于正常健康的状态时,才最容易接受社会的各种要求、道德规范,适应社会,逐步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良好品德。好的品德往往建立在良好的心理素质上。
六、心理健康教育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地生活与发展成人
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有助于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会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之心理处于健康状态,是其正常地生活、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现代企业需要的是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中职毕业生,企业已经把职业素养作为对人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良好的职业素养是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是学生进入企业的“金钥匙”。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对提升中职生的职业素养非常重要。中职生的专业技能知识固然重要,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中职生心理健康的程度直接影响了他的人生态度,影响他以后的职业素养,只有正确地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改善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这样才能做到专业技能知识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辅相成,从而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才能达到为国家、社会培养高素质综合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第4篇:道德品质的基础范文
【关键词】:青少年;品质道德;培养;中学体育课教学
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一特点促使我们努力培养青少年艰苦奋斗和坚忍不拔的意志精神,培养青少年团结合作的作风以及更好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就是说,要培养青少年树立坚定信念、学会做人、学会艰苦奋斗和在竞争中合作的精神状态。在学校的教育中,每位教师都有育人的义务。德育工作的本质是育德,而实现目标必须依靠教育的载体,中学体育课自然是一个重要的载体。对青少年品质道德的培养,有着很好的作用。
一、中学体育课的特点
中学体育课与中学教育中的其他学科相比,有如下特点:
(一)体育课程的内容和范围比较广
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较多,包含的面较广,有室内体育理论课,有室外实践教学课,各种教学的内容里面都蕴含非常丰富的品质道德教育资源。如球类活动中具有的竞争性、群体性、对抗性、规则性和协作性。所以含有拼搏竞争的精神,群体协作的精神,包含胜不骄、败不妥的精神品质,这些都是品质道德教育的重要因素。
(二)体育课的教学过程是参与性教学
实践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进行众多的身体动作,身体参与性的教学。青少年承受运动的负荷,还承受心理的负荷,使个性素质和心理都得到发展,增强青少年的体质,发展青少年得智力,实现知觉和运动合一和身心统一。
(三)体育课的教学有人际互动的性质
中学体育课大部分在运动场,个体在移动和协作的过程中,完成动作。这种教学活动过程,参加者根据体育课中需要担任的体育角色,履行职责和义务,使个体间、小组间、师生间发生关系与联系。这是较明显的人际的互动和社会化的发展过程。
(四)体育课的教学赋予竞争合作的机制
体育课教学的单位是小组,小组竞争产生的基础是小组内的各个成员间精诚合作,能够很快的默认共同的意见,并努力共同的执行。这可以演变为集体生活的演练过程。
二、中学体育课教学用于德育教育的基础
无论是教学课,还是活动课,无论是提升热情,还是营造氛围,竞赛性的教学形式,是最有优势的。中学体育课品质道德教育的重要支点,就是“竞赛性教学”。因为竞赛性运动竞争激烈,强度大,讲究战术运用和整体配合。
实践育人,比其它活动的内涵更深刻、更丰富,能具体、全面地影响,能从人的本质促进人完善、全面发展;因为竞赛性活动过程所发生的心理学的依据,就是从受教育者的个体进行合作与归属的行为判断,从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进行创造发展和超越发展。竞合,是中学体育课教学中进行品质道德教育的现实基础。这一基础,是中学体育课教学具备个体社会化教育的基础,又可演化成青少年集体生活的演练。
人际间的归属感、责任感、社会性,都是渗透于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之中,中学体育教学中竞争与合作的活动,使教学的体育活动内化为青少年的内心品质道德认知。竞争与合作,是中学体育教学进行德育功能的坚实基础,品质道德的种子,播散在一个积极的人际关系中,融入互动和友善的环境,融入集体生活的沃土,就会有一个丰收的美好期望。
三、中学体育课对青少年品质道德培养的主要方向
体育教学培养青少年品质道德的优势是教学训练,我们注意青少年品质道德的培养,对造就优秀人才有好处,体育教学能使更多青少年有更好的锻炼身体、强健的体质,并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健康生活。
(一)培养责任感
体育课是培养集体主义思想、培养责任感的手段。通过比赛,体育游戏培养青少年行为的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以及组织纪律性。青少年在活动中认识个人作为集体一员具有的尊严,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触发青少年学习的欲望和锻炼自身的热情。
如乒乓球教学中的双打、团体赛,可以让青少年养成永不放弃的团队习惯和集体主义精神,要青少年时时想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进行比赛,个人的态度对集体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无论水平如何,每个青少年都能为集体积极的投入比赛。这种气氛进行教学,可收到好的教学效果,锻炼身体,提高技能水平,培养青少年集体主义精神和责任感。
(二)培养青少年的意志品质
人的成长,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可能历尽坎坷。要不畏吃苦,努力克服困难,努力发挥聪明才智,努力解决问题寻找办法。人才培养不能缺少对意志品质的培养,体育教育的形式直接形象,手段丰富多样,青少年不知不觉就得到了锻炼。
(三)培养青少年的道德修养
让青少年树立正确思想道德的良好观念,培养青少年良好道德情感和执行良好道德行为,首先靠教育,其次还要靠实践。道德教育的实践属于教育中的养成教育,是追求知行统一的一个过程。教学中,只有到道德实践中去亲身的体验和感悟,才会真正体会到道德的力量,才能提高青少年对道德力量的认知,从而更好的支配青少年的道德行为。而中学体育课教学,就要用教学中的一点一滴,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项目来引导青少年的参与意识,不断提高品质道德水平。
总之,体育教学所具备的特有优势,使青少年在开发智力的同时,品质道德也得到发展,培养出青少年热烈的情感、坚强意志、独立性格、从而能够不怕吃苦,能够不畏艰难困苦、能够勇于拼搏,更会具有强烈事业心。这样,能够保证青少年走出校门之后,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需要,更好的在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军等.试论学校体育追求的最高目标[J].体育与科学.2000(5).
[2]陈天石.从教育实习体育系教学改革的思路[J].福建体育科技.2008(8).
第5篇:道德品质的基础范文
关键词:学生素质;人才培养;个体发展
现代人才具有更强烈的社会性,不仅要在自己的社会岗位上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同时应该是具有良好的创造性、进步性和社会性,这些特点的具备都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心理品质,积极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较强的应变能力,吃苦耐劳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一、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一)合格的思想政治素质
合格的思想政治素质是人们在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定品质,是人的各种素质中最重要的、最核心的素质要求。思想政治素质与科学思想素质并重,科学思想包括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崇高的品德、高度的爱国热情、集体主义和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具有了科学的思想素质,可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科学的思维方式,用辩证的、客观的思维方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全面的文化素质
全面的文化素质是指建立合理的科学技术体系。它包括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科学技术体系由知识层、情感层和智慧层三个层次,并由低向高第次。知识层是理、工、文的结合;情感层是观念、精神、品德、意志等因素的结合;智慧层是哲理思维的结合。知识层是基础,情感层是动力,智慧层是境界,具备三个方面的人才具有高素质人才的条件,这样的人才可以从知识中获得领悟,在实践中获得辨别是非能力,在锻炼中善于分析比较、把握实质,由表入里、去伪存真,有所开拓、有所创新。
(三)良好的道德素质
良好的道德素质在人的综合素质中居有不可代替重要地位。它包括自然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其实质是一种人文精神。它是人能够正确的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己关系的道德要求。良好的道德是人们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含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这些是道德人格的充分体现,所以良好的道德素质是素质人才的灵魂。
二、目前素质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德育功能的弱化
目前相当部分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品行问题,如是非观念淡薄,道德品行较差,纪律散漫,不遵守规章制度,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甚至存在攻击性行为和破坏性行为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学校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直接关系。在部分学校中,德育教育大多流于形式,课程少、内容单调、教育方法不当等;另外学校心理教育的空白,没有或很少设有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心理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生理教育。教育的缺失使得处于弱势地位心理相对脆弱的孩子形成巨大的反差,甚至更加无助。
(二)“应试教育”仍然存在
在学校教育中,“求知”是第一位,致使多数学校的德育课、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成为孩子的奢望,即便是开设有的课程,也远远达不到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要求。教师在由升学率决定的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面前,所选择的是分数;那些被教师看来升学无望的孩子在有意无意中被无情的抛弃,不仅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态度和人生追求,更多的是在学生身上表现的学习不努力,厌学甚至厌世等消极心理情绪的产生。 转贴于
(三)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不少家长对孩子最关心的事莫过于其分数了,把“高分”作为孩子成材的标准,对孩子的道德培养忽略或者认为是学校的教育。诸不知对孩子的品德个性、行为习惯、情绪情感、思想志向、兴趣爱好的培养不仅是学校的任务,而更是家长的责任。孩子从出生到正式步入社会,在一个特定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家庭对孩子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所以我们经常说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是孩子的“道德启蒙”教师就是如此。教子做人,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教子做人,就是对子女思想品德的教育,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教育就是使孩子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不懂事到懂事,从不能分辨事物的好坏对错到能够分辨事物的好坏对错,都是在家庭中获得的。所以,家长为孩子健康成长起到正向性的引导和矫正作用。
三、人才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注重人才品质的全面培养
人才品质包括德、智、体、劳、美五个方面。现在科学研究进一步证明人才品质是素质提高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而每一个环节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补充的。德是做人的前提条件,智是智能开发关键,体是人才发展的保障,劳是技能和习惯养成的途径,美是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条件。一个人即使智力聪慧,其他素质欠缺,那么他也可能难以适应社会,难以成就其才。同样,人格的完整指人格的各要素(气质、能力、性格、理想、信念、人生观等)完整统一,平衡发展。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完整的人能其所思、所想、所行协调一致,并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才能为社会贡献。
(二)注重塑造健康的心理品质
心理品质包括智能品质,诸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社交能力、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等;也包括非智力心理品质,如习惯、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以上的心理品质都应当朝正确的方向全面地发展引导,不然就造成心理缺陷。一个健康的人应具有科学的头脑和科学的生活方式,还应有积极的、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广泛的认知欲,有较敏锐的观察力和集中的注意力,有独特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和顽强的意志。
(三)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第6篇:道德品质的基础范文
1小学阶段:通过情感教育接受道德,培育好孩子
情感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实施情感教育,即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品质,提高其自我调控能力,促进其对自我、环境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特征。小学阶段的学生是情感波动起伏比较大的时期,也是情感品质和能力形成的时期,特别是社会性情感,并非是自然形成的,他们有着本来的基础和源泉。如道德感的基础和源泉就是日常生活人与人交往中得到的体验,理智感的基础和源泉就是儿童天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美感的基础和源泉就是秩序感和杜威所说的“艺术的本能”。但是,这些基础是很薄弱的,一点小小的力量就可以摧毁他们,这些源泉也不是常流常新的,一些杂物就可以污染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帮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第二:帮助学生宣泄不良的情感体验。第三: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在小学阶段,学校可以通过创设道德情感教育情境,开设专项活动课程及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道德情感教育等途径和方法,让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一定的教育影响,促使其在情感领域发生特定方向上的变化,导致新的道德情感的形成和原有不健康情感的消除,从而培育出好孩子。
2中学阶段:通过体验教育领悟道德,培养好公民
道德教育中的体验,对于转变道德教育理念,提高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有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①体验有助于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由单一的社会取向转变为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的统一。②体验有助于道德教育的核心由提高道德理性转变为培养道德情感。③体验有助于道德教育过程由封闭走向开放。在中学阶段教师应通过生活体验、情感体验、认知体验等方式让学生充分置身于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和自然世界之中,并对他们的学习、交往和日常生活方式以及各种生活境遇作出具体导引,让体验者感受到在书本上很难感受到的鲜活的世间乐趣,以实现学生道德境界的实质性提升,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
3大学阶段:通过践履内化构建道德,锤炼好角色
第7篇:道德品质的基础范文
(一)
人的道德品质,包含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种基本因素。这三种基本因素在道德品质这一统一体中是彼此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一般而言,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产生的根据,而道德情感往往又反过来影响着道德认识的倾向。道德行为则是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指导与影响之下,通过一定的培养练习与锻炼形成的。因此,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这些基本因素共同发生作用的一种综合过程。道德品质的三种基本构成因素决定了道德教育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这就是:道德知识的讲授(或传授),道德情感的培养,以及道德行为的养成。这三个环节在道德教育上同样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忽视或削弱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给道德教育带来严重影响、使道德教育的效果大大削弱。这样的论断,不仅被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所认同,同时也被我国道德教育的实践所证实。
学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基本任务,不仅仅在于要使学生具备相应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诸方面知识和感情,同时更在于要使学生将这些道德知识和情感落实到实践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取决于教育的针对性。调查显示,高校学生受社会的影响更甚于受家庭的影响。所以,有针对性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扎根于社会现实的—它需要借助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样一种方式,对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内容实现不断更新。这种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针对性道德教育,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之中常常也就转化成了道德行为教育,以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这种道德行为反过来又巩固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陶冶良好的道德情感,从而形成三者的良性循环。我们认为:在思想道德教育中,道德知识教育是重要基础,道德情感培养是重要特色,道德行为养成是根本目的。
(二)
依上所述高校德育理应具有道德教育应当具有的三个重要环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高校德育教研室的教育工作基本上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思想道德知识;而高尚情操的培养往往由“第二课堂”承担;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则一般由主管学生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学工部、系总支、辅导员来负责。思想道德教育三个基本环节脱节。德育教研室的纯教学活动,对于思想道德知识的传授无疑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德育教研室的纯教学活动对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在道德品质的培养上,这种课堂讲授和课堂考察,很难避免弱化道德情感的培养和道德行为的养成;其次,由于德育教师的纯教学活动更多地重视的是思想道德伦理学说的系统性和学术性,由此从总体上削弱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效果!
今日中国高校存在的德育教育效果问题是不容忽视的。遗憾的是,人们在着力检讨德育效果时,更多地是从资金到位的多少,课时安排的增侧,倾斜政策的是否到位来思考、分析间题,几乎没有看到人们从道德品质构成的基本因素,道德教育重要环节的有机衔接来分析目前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问题的。德育教育缺乏针对性,也有不少有识之士指出过,但他们在分析间题时更多的是从存在问题的本身出发而不是从问题产生的根源出发的,由此而提出的解决措施自然也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
(三)
无论从道德品质构成的三个因素来认识,还是从道德教育的三个环节来分析,以及从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效果来要求,德育教研室都不应是一个纯教学单位,而应既是一个教学单位。又是一个教育单位。德育教研室理所当然地应承担起思想品德课的各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德育教研室还应当参与、了解学生的各项教育管理工作,并协助教育管理者利用组织管理手段,将德育课堂教学中获得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动,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良性循环。我们认为,将德育教研室既作为教学单位,又作为教育单位,促使德育教师参与到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去,至少可以获得以下好处。
第一、有利于德育教师了解和掌握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全过程,从而为提高其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有利于解决德育教育几个环节中存在的衔接间题,从而使道德教育几个环节有机协调而产生良性互动。
第三、有利于德育教师对教育对象—学生的思想和道德认识状况的了解,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增加其针对性。
……赋予德育教研室一定的教育管理职责的好处或许还不止这些。今日中国之高校,德育教研室的行政归属总的来看无非有四种状况:一是归党委管辖,与马列部(社科部)并列;二是归宜传部管辖,仍属相对独立部门;三是归社科部管辖,成为其属下的一个教研组;四是归学工部管辖,成为其属下的一个教学部门。无论把德育教研室划归哪个部门管辖,绝大多数都把德育教研室当作纯教学机构来看待,并未赋予德育教研室相应的德育管理职责!于是德育教研室不参与组织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是无可厚非的,德育教师不深人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间题、道德认识状况也是顺理成章的—这难道不是导致一些高校德育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吗?由此看来高校德育教育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既不在于德育教研室,也不在德育教师,而在于高校管理机制本身!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为了提高21世纪中国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提出如下设想:
第一、德育教研室不仅应承担德育教学任务,同时也应承担德育教育任务。因此必须赋予德育教研室和德育教师道德教育的管理权或参与权,通过这种对德育教研室功能的增加和德育教师任务的增加来促使德育教研室和德育教师参加到德育教育的全过程中去。
第二、将德育教研室划归学生工作部管辖是较理想的,因为学生工作部直接主管理学生的工作,是将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转变为道德行为的“中介”工作的组织者,德育教研室划归其管辖,正好分担其工作任务,并与其中诸部门(学生科、生活管理科)相互协调,取长补短,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有机结合。
第8篇:道德品质的基础范文
论文摘要:道德品质包含着道德认识、道称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要素。道德教育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道德知识的讲授、道铆情感的培养以及道德行为的养成,三方面的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因此高校的道德教育必须是三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的道德教育。高校德育的这一根本特性,决定了它的管理机制必须与之相适应。
(一)
人的道德品质,包含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种基本因素。这三种基本因素在道德品质这一统一体中是彼此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一般而言,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产生的根据,而道德情感往往又反过来影响着道德认识的倾向。道德行为则是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指导与影响之下,通过一定的培养练习与锻炼形成的。因此,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这些基本因素共同发生作用的一种综合过程。道德品质的三种基本构成因素决定了道德教育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这就是:道德知识的讲授(或传授),道德情感的培养,以及道德行为的养成。这三个环节在道德教育上同样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忽视或削弱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给道德教育带来严重影响、使道德教育的效果大大削弱。这样的论断,不仅被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所认同,同时也被我国道德教育的实践所证实。
学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基本任务,不仅仅在于要使学生具备相应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诸方面知识和感情,同时更在于要使学生将这些道德知识和情感落实到实践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取决于教育的针对性。调查显示,高校学生受社会的影响更甚于受家庭的影响。所以,有针对性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扎根于社会现实的—它需要借助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样一种方式,对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内容实现不断更新。这种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针对性道德教育,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之中常常也就转化成了道德行为教育,以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这种道德行为反过来又巩固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陶冶良好的道德情感,从而形成三者的良性循环。我们认为:在思想道德教育中,道德知识教育是重要基础,道德情感培养是重要特色,道德行为养成是根本目的。
(二)
依上所述高校德育理应具有道德教育应当具有的三个重要环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高校德育教研室的教育工作基本上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思想道德知识;而高尚情操的培养往往由“第二课堂”承担;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则一般由主管学生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学工部、系总支、辅导员来负责。思想道德教育三个基本环节脱节。德育教研室的纯教学活动,对于思想道德知识的传授无疑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德育教研室的纯教学活动对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在道德品质的培养上,这种课堂讲授和课堂考察,很难避免弱化道德情感的培养和道德行为的养成;其次,由于德育教师的纯教学活动更多地重视的是思想道德伦理学说的系统性和学术性,由此从总体上削弱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效果!
今日中国高校存在的德育教育效果问题是不容忽视的。遗憾的是,人们在着力检讨德育效果时,更多地是从资金到位的多少,课时安排的增侧,倾斜政策的是否到位来思考、分析间题,几乎没有看到人们从道德品质构成的基本因素,道德教育重要环节的有机衔接来分析目前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问题的。德育教育缺乏针对性,也有不少有识之士指出过,但他们在分析间题时更多的是从存在问题的本身出发而不是从问题产生的根源出发的,由此而提出的解决措施自然也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 (三)
无论从道德品质构成的三个因素来认识,还是从道德教育的三个环节来分析,以及从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效果来要求,德育教研室都不应是一个纯教学单位,而应既是一个教学单位。又是一个教育单位。德育教研室理所当然地应承担起思想品德课的各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德育教研室还应当参与、了解学生的各项教育管理工作,并协助教育管理者利用组织管理手段,将德育课堂教学中获得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动,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良性循环。我们认为,将德育教研室既作为教学单位,又作为教育单位,促使德育教师参与到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去,至少可以获得以下好处。
第一、有利于德育教师了解和掌握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全过程,从而为提高其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有利于解决德育教育几个环节中存在的衔接间题,从而使道德教育几个环节有机协调而产生良性互动。
第三、有利于德育教师对教育对象—学生的思想和道德认识状况的了解,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增加其针对性。
……赋予德育教研室一定的教育管理职责的好处或许还不止这些。今日中国之高校,德育教研室的行政归属总的来看无非有四种状况:一是归党委管辖,与马列部(社科部)并列;二是归宜传部管辖,仍属相对独立部门;三是归社科部管辖,成为其属下的一个教研组;四是归学工部管辖,成为其属下的一个教学部门。无论把德育教研室划归哪个部门管辖,绝大多数都把德育教研室当作纯教学机构来看待,并未赋予德育教研室相应的德育管理职责!于是德育教研室不参与组织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是无可厚非的,德育教师不深人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间题、道德认识状况也是顺理成章的—这难道不是导致一些高校德育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吗?由此看来高校德育教育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既不在于德育教研室,也不在德育教师,而在于高校管理机制本身!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为了提高21世纪中国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提出如下设想:
第一、德育教研室不仅应承担德育教学任务,同时也应承担德育教育任务。因此必须赋予德育教研室和德育教师道德教育的管理权或参与权,通过这种对德育教研室功能的增加和德育教师任务的增加来促使德育教研室和德育教师参加到德育教育的全过程中去。
第二、将德育教研室划归学生工作部管辖是较理想的,因为学生工作部直接主管理学生的工作,是将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转变为道德行为的“中介”工作的组织者,德育教研室划归其管辖,正好分担其工作任务,并与其中诸部门(学生科、生活管理科)相互协调,取长补短,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有机结合。
第9篇:道德品质的基础范文
1.1以教学内容改革提高教学实效性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研分析中指出,教学内容时效性差是影响教学活动开展的关键因素。由于教材更新慢、时效性差使得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中难以将理论基础与实际相关联,影响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针对这一问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应针对教材更新时效性特点进行教案及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教学活动中引入时事等内容,提高教学内容时效性、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的理解,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1.2以学生思想品德养成基本规律为基础进行教学改革
在现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中,改革内容及改革方向必须满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规律性。遵循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养成的基本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实现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培养目的。以目的性与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更加科学。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特点、以现代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特点为基础,根据高职院校教学方式的独特性培养学生敬业、爱岗、诚信的职业道德素质,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职业发展需求。
1.3以学生为主体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分析
在现代素质教育改革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是教学改革的重点。通过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更加符合教学需求,提高教学有效性。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需求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行业发展需求以及高职学生特点明确思想政治素质及职业素质教学需求。以此为基础确定教学改革的方法与重点,并通过教学活动以及典型案例的讲解、社会热点的评议实现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以学生为主体创建教育情境,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习惯,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1.4以教育思想的转变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应转变教育思想,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础、以培养符合和谐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为重点,开展教育改革,通过树立正确的教育理论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推进、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针对传统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以全面素质教育为中心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通过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转变,指导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1.5以课程体系优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在现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针对传统课堂理论教学的弊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应注重课程体系的优化。通过多样性课程优化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社会公益活动为重点,强化隐性课程教学方式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培养的促进作用。通过多样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实施,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改变以往灌输式教学法,运用隐性教学方式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
2以校园文化氛围的构建,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目标的实现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指出,环境氛围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现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以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培养的作用,构建校园精神和文化氛围。通过校园文化氛围的渗透性,培养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并通过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及丰富的活动,培养学生文化品位、培养学生文明高尚的品格,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