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道德品质的核心精选(九篇)

2024-02-25 10:0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道德品质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德精神;教师

一、师德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时代要求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其师德素养关乎亿万学子的健康成长。“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思想品质。”[2]从师德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知道师德集中展现着教师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从逻辑起点、逻辑主线和终极目标三方面进行分析,师德精神是教师内化于心的高尚品质与崇高精神,是教师把教师职业上升为伟大事业所具有的道德品质与敬业精神,是教师对于一定社会所期待的职业道德要求的道德追求与自我塑造。

(一)师德精神的科学内涵

1.师德精神的逻辑起点师德精神的逻辑起点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延续着尊师重教的传统,对教师有很高的道德要求,要求教师在教书的同时更注重育人。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教师,开启了中华民族教育的先河,提出“诲人不倦”“因材施教”“为人师表”等重要的教育思想。他的教育思想是古代师德精神的集中表现。唐代诗人韩愈的诗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指明了教师神圣的职责与使命,所谓“道”便是师道,也是对教师师德精神的高度凝练。教育家蔡元培提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指明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人格修养的教育。从古至今,中华文明对教师这一职业始终包含着最高的道德期待和要求,始终重视对教师的师德精神的培养,师德精神的内涵也在一代又一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传承中华文明的逻辑起点上不断丰富发展。2.师德精神的逻辑主线师德精神是沿着一条逻辑主线不断发展的。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师德”一词的界定,侧重教师“个人道德”“职业道德”还是“专业道德”尚有争议。但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转换是当代师德发展的一个重要线索。[3]师德精神是教师内化于心的高尚品质与崇高精神,是教师把教师职业上升为伟大事业所具有的道德品质与敬业精神。师德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同样遵循由职业精神向事业精神转换的逻辑脉络,逐步从模糊、笼统的职业道德走向明确、专业的专业精神。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六个方面,对高校教师职业责任、道德原则及职业行为提出了要求。[4]2018年教育部制定《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从十个方面对教师职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5]从两者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内涵不断丰富,涉及的内容也更加全面,教师职业道德正沿着专业化、明确化、人本化的方向逐步趋向于专业道德。因而,师德精神的内涵也更加明确,也趋向于转化为一种高标准、可视化的专业精神,更加符合时代对教师发展的要求。3.师德精神的终极目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的好老师。2018年教育部等5部门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中指出“加强师德养成教育,用‘四有好老师’标准、‘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和‘四个服务’等要求,统领教师成长发展,细化落实到教师教育课程,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6]培育师德精神对实现教育振兴,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青年一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希望,教师的师德面貌直接影响着学生思想品质、道德风貌的养成,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培育师德精神的终极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师德精神的时代要求

新时代,师德精神具有符合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新时代的师德精神体现为对师德品质的锤炼与对教育事业的价值追求。崇高的理想信念。要忠诚人民教育事业,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以育才强国、传道铸魂为己任,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树立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伟大理想,继承和弘扬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远大志向,积极投身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宽厚的仁爱之心。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师之本在爱,爱之本在生,以仁爱之心激发学生学习动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施展教育魅力,严慈相济,诲人不倦,做学生良师益友;以理性平和的心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尚的道德情操。要以自身的学识风范和高尚师德启发和激励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模范的言行举止感染和影响学生。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言行雅正,作风正派,树立优良学风教风,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引领社会风尚。无私的奉献精神。要履行社会责任,贡献聪明才智,献身于人民教育事业,树立不以“清贫”移教志的奉献精神,树立正确义利观,甘于奉献,甘为人梯,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倾注心血于教育事业,增强献身于人民教育事业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执着的敬业品质。要不忘教书育人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打造扎实的知识功底和锤炼过硬的教学本领,以勤勉的教学态度潜心问道。

(三)师德精神的价值逻辑

师德精神的培育对社会精神文明和道德文明的发展以及对国家教育事业的进步具有重要价值。首先,师德精神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当前,社会变革带来的不仅是机遇,同样也带来了复杂多元的各种社会思潮,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抵触的社会思潮,冲击着教师的思想领域,给一些教师的政治信仰带来影响。培育师德精神有助于教师经受住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其次,师德精神具有重要的道德价值。师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培育师德精神对于推动社会道德建设和提升社会道德风尚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是学生的道德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塑造着学生的道德面貌。教师要时刻心存道德情怀,用行动教育学生,用高尚的师德精神去感染和教育学生。最后,师德精神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师德精神体现着教师的爱国精神、奉献精神、敬业精神的统一,是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源泉,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发展,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教师的师德精神是民族和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师德精神养成的价值指向

(一)正确的价值取向是养成师德精神的客观要求

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产生多样的社会思想,这就要求我们需要以一种符合社会发展的,有利于人民群众利益的价值观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文件中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8]高校师德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师德精神的养成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理应把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作为首要要求,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理念,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统一的价值认同是培育师德精神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表现,从国家、社会、个人三方面提出了统一的价值理念。当前我国师德建设正需要起主导作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教师获得认同感和使命感,在新形势下,感悟师道,捍卫师道,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统一的价值观认同,成为培育师德精神,推动师德建设的必然要求。“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的‘道’能够使教师重新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重建教师确认个体自尊和社会地位、养成和践履道德德性所需要的伦理共同体,那么,教师乐于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就不再是师德建设不可能实现的光明前景。”[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师德精神的内涵具有一致性,它的三层内容也是培育师德精神的行动指南。在师德精神养成工作中践行核心价值观,是教师坚持统一的价值认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通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形成统一的价值认同,来构建当代师德精神,既是高校师德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行动。

(三)坚定的价值目标是铸就师德精神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包括教师在内的全社会各行各业、所有团体和个人提供了必须遵循的价值要求,也提供了不断发展与进步的目标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准则,也应是教师师德精神培育的新向标。“爱国”是教书育人的根基,教师只有始终热爱自己的祖国,才能在教书育人中获得使命感和责任感。“敬业”是教书育人的价值标准,教师应该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中,把“敬业”作为自己重要的价值标准,才能在敬业中找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达到乐教。“诚信”是教书育人的标杆,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应始终注意自己的言行,诚信做人,以身作则,把诚信的标杆立在学生的心中。“友善”是教书育人的关键,友善对待学生,学生才能感受到老师的爱与关怀,才能在老师的关怀下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品质。教师只有积极投身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对照和要求自己,才能自觉抵制社会错误思潮和不良风气的影响,始终保持思想观念和道德素质的先进性,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坚定正确的价值目标,保持不变的敬业精神,铸就师德精神。

三、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培育师德精神的逻辑自觉

(一)强化师德精神内化的制度自觉

师德精神的培育只有通过强化制度保障机制,才能扎实推进。高校要高度重视师德建设,第一,通过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师德领导机制,制定注重师德精神培育的政策导向,营造培育教师高尚师德精神的良好氛围;第二,完善教师准入机制,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准入制度建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深刻认同的优秀人才才能进入教师队伍;第三,完善教师师德考核评价机制,要根据社会师德发展的整体水平制定科学的师德评价标准,把能否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重要标准,建立教师师德考核档案,对教师的政治品质和工作作风进行整体考核;第四,完善教师奖惩机制,把师德精神的内涵细化在日常教学科研工作中进行考核,对于师德表现突出的优秀教师,予以重点培养、表彰奖励,对于师德表现较差的教师,要查明原因,予以批评教育。从多个方面综合施策,强化师德精神内化的制度保障。

(二)提升师德精神升华的理念自觉

教师师德精神的培育是一个逐步升华的过程。师德精神的培育并非把教师职业走向理想化和神圣化,而是引导教师作为师德的主体逐步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过程。师德精神的培育要关注教师个体的精神生活,引导教师理解培育师德精神的价值和意义,引导教师认识到培育师德精神是完善自身的最好途径。一个人如果选择了教师这一伟大的职业,就需要有对教师事业的热爱和执着精神,教师职业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一种追求幸福生活的平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想发挥其价值导向的作用,同样要注重践行,注重落细落实,师德精神培育要注重引导教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践行就是要激发教师热爱教育,逐步在生活中养成高尚的师德精神。教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德树人的基本遵循,从为人处事做起,从生活点滴做起,注重个人修养,在师德实践中领悟和养成师德精神。[11]

(三)深化师德精神外化的实践自觉

第2篇:道德品质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道德榜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榜样的联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道德榜样的思想灵魂和行动指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道德榜样的思想灵魂和行动指南。指出,“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我们要按照党的十提出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道德建设,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1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有赖于通过时代榜样集中呈现,而其宣传教育也需要通过榜样的道德品质来彰显魅力。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指引下,道德榜样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会不断提高,对其更加自觉地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明辨是非、识别善恶、权衡利弊,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了思想武器。

(二)道德榜样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实践形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理论形态,要实现自身由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的转变, 从而为广大社会成员认知、认同和践行,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或媒介实现自身的大众化、具体化和生动化。具体而言,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追求可以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榜样在社会生活中得以诠释、印证和践行。道德榜样承载和传播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促使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人格化,成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生动范例和实践形态。道德榜样以自身的感人事迹、良好形象和优良品质,生动体现和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名度、认同度和美誉度。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和两年一次的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产生了一大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的道德榜样。

二、道德榜样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道德榜样具有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着引领导向作用并能产生巨大的群体仿效效应。通过上述作用的有效发挥确保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宣传者、模范践行者和坚决维护者。

(一)道德榜样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着引领导向作用

既为道德榜样,必然是群众中的优秀人物,反映的是先进思想,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 具有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正如刘云山在会见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说:道德模范是时代的英雄、鲜活的价值观,推进道德建设,要用好道德模范这一“精神富矿”,发挥先进典型引领作用,更好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2道德榜样是先进思想的承载着,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道德榜样以民族精神为基础,这就决定其具有浓厚的民族和人民群众基础,它的导向价值能为整个民族和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通过榜样的说服、激励、调节、沟通等机制,人们在学习榜样的过程中,不断树立和培育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例如以家风家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活动从家庭入手,通过家风家教这个小切口,以多N方式互动传播带动同频共振,把宏大凝练的核心价值观阐释得更加具象、丰满、生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的桥梁。优良的家风家教,可以使个人获得进入社会的基本品质,在道德观念上进行自我约束,尤其对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树立道德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独特作用。道德榜样是有形的正能量,是鲜活的价值观,广泛开展向道德榜样学习活动,引导人们从身边做起,从基本道德规范做起,是在全社会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社会风气的重要精神力量。

(二)道德榜样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具有群体效仿效应

全国道德模范作为我国当今时代的道德榜样,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产生的,行业多样、富有层次,影响深远,平凡中透出伟大,从而在全社会兴起了寻找道德楷模、学习道德楷模的热潮,产生了巨大的群体效仿效应。道德榜样的多样性和层次性特征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性的要求。道德榜样高于群众,具有一定的超越性,比普通群众有更高的道德境界。榜样之所以是榜样, 就是由于他具有比普通群众更强烈的道德情感、更坚定的道德立场和意志,并能最好地表现他所处时代的道德。但同时道德榜样又是普通群众的一员,源于群众,属于群众。道德榜样不是天生的,这就是说,普通群众经过努力也可能达到道德榜样的境界。道德榜样身上被群众所认可的崇高思想、可贵品格和人格魅力,都是通过日常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前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共评出214名全国道德模范和933名提名奖获得者,2015年又评出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从这些道德模范身上我们看到他们或助人为乐,或见义勇为,或诚实守信,或孝老爱亲,他们是道德之路上的前行者,更是我们身边的平凡人,因其平凡而更加真实,因其真实而更显真诚,这些榜样为全社会开展榜样教育树立了价值标尺和道德标杆。因此,道德榜样教育对树立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道德风尚,引领更多群体行动起来,积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等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邢沁(1991-),湖北咸宁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王俏华著.榜样教育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 杨婷著.榜样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4]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注释:

第3篇:道德品质的核心范文

关 键 词 走心德育;品德形成;深层引导;走心原理;走心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2-000-05

一、学校德育的主旨与走心德育的追求

学校德育是通过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影响来培育学生形成和发展品德素养的教育活动。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德育可能有众多目的、意义、任务和功能,但促进和引导学生形成和发展良好的品德,才是它的核心。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德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主渠道。因此,学校德育的主旨就是培育学生的思想品德,立德树人。从本质上说,就是促进学生核心品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这是德育工作的核心目标,也是每一位教育者的使命。可见,引导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是中小学德育的核心任务,也是提升中小学德育实效的目标指向和具体体现。

然而,在现实的学校德育工作中,由于对学校德育的主业和主旨认识不足,加上许多经常性的“分外”“计划外”临时任务,导致学校德育工作常常陷于“表面功夫”的走过场,或是“形式至上”的花架子;更多的时候处于疲于应付与顾此失彼,主业根本不到位,主旨更无法落实的状态。其结果自然是德育低效――事倍功半、“0效”――碌碌无为,甚至“负效”――事与愿违。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起早贪黑、苦口婆心,却收效甚微,道理重复一千遍也没有成为真理。学生品德行为知行脱节现象、 学校德育工作“5+2≤0现象”“涛声依旧”。[1]

症结何在?调查发现,“百分之九十的老师说热爱他们的学生,但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却说感受不到老师的爱”,由于“施”与“受”之间情感错位,师生情感与信息交流不在“同一频道”上,教与学传递通渠道不畅通,师生沟通关系成为绝缘体。从德育过程看,其实质是德育规范要求与学生品德形成之间的“德育交汇点”的错位;从学生品德生成的自我构建本质上看,是德育要求及态度与学生道德需要及认同之间的落差;从学生品德形成的内化与内生的机制上看,是教育者提出和提供的思想道德预期与学生实现品德目标的意识、能力条件及习惯的差距。“施受错位”与“德育交汇点错位”现象的存在,必然导致德育的价值导向与规范要求不能畅通无阻地走进学生心灵,也就不会水到渠成地内化为学生的品德要素,自然无法“顺理成章”地生成学生的内在品德及外化为预期的行为品质。换言之,根本原因,是学校德育在学生品德形成发展深层引领内化机制和实效性方面存在不力、不实等问题,致使学校德育促进和引导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立德树人的主旨及具体目标不能落到实处。

学校德育的现状需要改变,局面需要突破。习惯上归罪于“应试教育”的思维模式是于事无补的。要解决问题,应该在学校德育工作自身存在的问题中去寻找突破口,从德育规律特别是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内化内生科学规律上进行深层引领,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创新发展性,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脚踏实地的方法。

基于这样的思考,近十年来我们分别在广东省中山市林东小学、西厂小学,佛山市南海区里水中心小学、顺德区顺峰中学、陈村职中,东莞市松山湖实验小学,深圳市宝安区弘雅小学,河源二小,惠州市惠东中学、平山二中、龙溪中学,广州市小北路小学、朝天小学、骏威小学、培新中学、长堤真光中学、陈嘉庚纪念中学、第16中学等一批实验学校,尝试从德育形式、内容与方式方法创新的角度寻找突破口,通过“叙事德育”“具象德育”“体验德育”“心灵德育”“走心德育”等的实验研究,积极探索学校德育走进学生心灵和引导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有效途径。

结果显示,实验对学生品德形成发展促进效果显著。而这种效果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那就是通过叙事、具象、体验等方法,找到打开学生心灵大门,走进学生内心世界和引领学生心灵成长的有效方式。让德育过程经历内化、内生、外化的心路历程,进而促进学生品德人格的健康发展,是这几种德育模式的一个共同的关注点和着力点。“让德育走进心灵,引导心灵和促进心灵成长;让品格成为学生发展的导向性核心素养;让学生成为自己的心灵主人”是走心德育的理想追求。[2]因此,走心德育可定义为:根据学生品德形成的原理,探索德育有效走进心灵、对话心灵和引导心灵成长的理念与模式。

二、品德形成过程的规律与走心德育的基本原理

学校德育的本质是对学生心灵进行正面、正向的影响,以引导和促进他们良好品德的形成和l展。学生品德形成的实质是学生在思想道德规范要求的教育影响作用下,内化在知、情、意、行等品德心理要素上,进而内生成品质和外化为行为习惯的过程。“外塑―内化―内生―外化”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心路历程,是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规律。其中品德形成的“内化―内生”的自我建构的是核心环节和关键所在。[3]走心德育的基本原理,就是遵循品德形成外塑―内化―内生―外化的心路发展历程的特点规律,让学生品德形成经历这一过程,让德育过程经历学生品德知、情、意、行等品德心理要素的心路历程,促进学生品德的自我构建,自我发展,从而成为品德的主体和心灵的主人。[4]

走心德育的理念,以及实施的目的、内容、策略、途径、方式方法等,均源自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规律与走心德育的基本原理。学生品德形成过程规律与走心德育基本原理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生态发展”关系。

一方面,品德形成过程规律为走心德育基本原理提供品德心理学基础,依据学生品德形成的“外塑―内化―内生―外化”心路历程特点和规律,我们总结提炼出走心德育的三大基本原理。

第一原理:走心德育的实质是对学生的心灵成长进行正向的价值引领,以“心本性”和“导心性”为原则。“教育本质是心灵的唤醒”,德育规范要求要符合学生心理需要,德育的目标取向要引导心灵健康成长。

第二原理:走心德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自我构建,以“内生性”和“悟心性”为原则。“经历风雨见彩虹”,德育工作和活动目标要有品德形成发展的认、情、意、行的具体目标,要尽可能让学生的品德形成经历和体验这些品德心理要素的心路历程。

第三原理:走心德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成为道德的主体、品德的主人,以“自主性”和“明心性” 为原则。“心是主人身是客”,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等要助力学生成为道德的主体和心灵的主人。

另一方面,走心德育基本原理是品德形成过程规律的实践体现,走心德育的基本原理贯穿于学生品德形成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之中。

首先,从品德形成的“外塑―内化”环节看,“外塑”是品德形成的“风向标”和“指南针”,本质是思想引领、价值规范和道德要求。与传统或习惯的德育工作不同的是,走心德育的价值规范和目标要求以“心本”为取向,注重品德形成的深层引领,以引导心灵成长为目的。从“外塑”到“内化”的关键,是找到德育规范及要求与学生品德实际及需求之间的“交汇点”。

其次,从品德形成的“内化―内生”环节看,“内化―内生”是学生品德形成的认知过程和核心环节,其中“内化”是对品德规范要求特别是概念的感受、理解、认同、接纳阶段,而“内生”是“内化”基础上的理性认识与观念和信念的产生及形成阶段。从“内化”到“内生”,其实质是学生品德形成的一种自我建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的主要特点是:

(1)明理――价值认同是学生品德自我建构的核心;

(2)共情――情感共鸣是学生品德自我建构的关键:

(3)导行――行为自律与道德自觉是学生品德形成的重点。

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德育的重心,是铺垫和丰富学生道德认知与品德需要的“前准备”,以及品德形成过程的道德情感体验的激发与唤醒。“内化―内生”是品德形成的联动机制,是学生品德素质形成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学生品德的核心素养,也是学生品德自觉形成的关键。

再次,从品德形成的“内生―外化”环节看,“内生―外化”是学生品德形成由知到行的过程,由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是人的道德品质形成发展的目的。这一环节的关键是,一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社会道德生活实践,践行道德理念,并主动指导学生进行社会道德生活实践,防止学生品德形成中“只知不行”“知而不行”“知行脱节”“知行不一”等现象;二要遵循学生品德形成的反复性和德育工作的长期性特点规律,不忘初心、积极强化、耐心引导,促进品德行为向正向和稳定的道德品格发展,实现品德的人格化、主体化发展。

三、走心德育的主要策略与实施路径

走心德育策略是教育者为有效走进学生内心世界进而达成德育目的任务的思考谋划或而采取的认知图式;走心德育路径则是对如何最有效地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的途径、载体与方式方法的选择。走心德育策略与实施路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实践性操作系统,是达成走心德育目的的保障措施。走心德育策略与实施路径的选择,从指导理论上,要遵循品德形成的“外塑―内化―内生―外化”心路历程规律,学生品德自我构建的本质特征以及走心德育的基本原理;从实施过程看,要根据德育工作、活动和课程的具体目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的立场来确定。据此,我们以走心德育顶层设计的思维导图和实施过程的技术路线,制订出走心德育的三大内在逻辑性策略与实施路径:走心策略与路径、导心策略与路径、育心策略与路径,以实现走心德育对学生品德形成的深层引领。

(一)走心德育的走心策略与实施路径

走心策略与实施路径主要探讨德育规范要求如何最有效地走进学生心灵的思路、切入点、途径和方式方法等结构模式。

1.制订走心策略的基本思考程式:走进心灵进而引领心灵成长。

(1)走进学生心灵才能引导心灵成长;

(2)走进学生心灵首先要认识了解学生心理特点规律和洞察学生的心理需求;

(3)走进学生心灵需要选择适合而富有实效的内容、载体、途径和方式方法。

2.选择走心路径的主要技术手段:

(1)了解不同学段学生心理特点,成为学生成长的“心理同龄人”,寻找走进学生心灵世界“共同语言”通道;

(2)洞察心理诉求,破译学生思想、道德、情感深层的心灵密码;

(3)运用共情效应、教练技术等心理学原理技术,积极唤醒学生心灵自觉,引导学生心灵自主成长。

3.选择走心路径的具体方式方法:“叙事德育”“具象德育”。 主要做法及操作要点:运用情景故事或具体案例、现象,对学生进行情感唤醒,引发学生对情景故事、案例、现象等的感受―感动―感悟,通过“事”“象”引发共情来促进学生感悟明理。

叙事德育是一种以“故事共情―叙事明理”楹诵牡牡掠方式。教育者叙述具有教育和启迪心灵成长意义的故事,例如,通过叙述成语故事、历史故事、生活故事、情理故事、伦理故事、哲理故事等,将道理转化为故事,以事说理;把说理转化为叙事,叙事明理。叙事德育以“叙事育人”为宗旨,遵循“共情―明理”的原理。由于实行简易,效果明显,且动人心弦和感人至深,所以叙事德育深受一线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喜爱和学生的欢迎。因此,它常常被誉为“草根德育”“美丽德育”。我们把叙事德育称之为“拨动情弦的艺术”和“走进心灵的智慧”。 [5][6]

具象德育是一种以“生动具象―丰富想象”为核心的德育方式。教育者根据中小学生思维方式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发展的特征,利用形象思维的生动形象与可感性特点,通过绘本、漫画、卡通、沙盘游戏、思维导图等原型呈现或具象聚焦的方式,把抽象、生硬的德育规范和要求具象化为生动活泼、亲切可感与可视化的具体形象内容和真实鲜活形式,“具象―想象”德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发联想思维,唤醒心理图像,让学生产生一叶知秋、一图胜万言、心有灵犀一点通与心领神会的道德感悟。

(二)走心德育的导心策略与实施路径

导心策略与实施路径主要探讨德育规范要求如何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和导向的实践模式与做法。导心的品德形成认知心路是引导内化,促进品德内生;主要方法是导思、导构(自我建构)。

1.制订导心策略的基本思考程式:引导心灵的实质是促进学生品德自我构建。

(1)学生品德自我构建的核心是品德内化与生成;

(2)促进学生品德内化与生成的核心是深层价值引领;

(3)引导学生品德自我构建需要适合的方式方法。

2.选择导心路径的主要技术手段:

(1)学生品德形成的深层引导技术,包括价值性引领、选择性引领和主体性引领技术;

(2)“外塑―内化”的从外至内式的引导,促进学生品德内化为品德要素;

(3)“内化―内生”的内在生成式引领,深层促进品德素养发展。

3.选择导心路径的具体方式方法:“活动―体验式德育”(简称体验德育)。

体验德育是一种以“情感体验―认知感悟”为核心的德育方式。教育者通过跑操、露营、游学、团康、历奇、游戏、情景剧等各种健康有趣、娱乐身心而富有教育价值和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和成长,在参与过程中获得情绪感受和情感体验以及认知感悟,从而促进品德形成发展的德育形式。活动―体验式德育有三种具体程式与心路历程,第一种是体悟式――以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明理,在明理中导行为品德形成的具体程式与心路历程;第二种是演悟式――以在情境中扮演(角色),在扮演中体验(情感),在体验中感悟(道理),在感悟中升华为品德形成的具体程式与心路历程。第三种是互感式――以在活动中交流,在交流中沟通,在沟通中互动,在互动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为品德的具体程式与心路历程。相对于传统德育的灌输说教和述而不作,体验德育特别是“小活动大德育”“小活动大体验”的体验德育是一种富有实效并深受欢迎的德育模式。[7]

(三)走心德育的育心策略与实施路径

育心策略与实施路径主要探讨德育对学生的规范要求如何更有效地转化为学生的品德需要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方式。育心的品德形成心路是引导和助力学生成为品德的主体和心灵的主人。

1.制订育心策略的基本思考程式:走心德育的使命是培育和助力学生成为品德与心灵的主人。

(1)走心德育的本质是引领学生心灵自我成长;

(2)教育者是W生成长的心灵鼓手;

(3)以助人自助为基本原则的心理教练技术是激励学生心灵自我成长的有效方式。

2.选择育心路径的主要技术手段:

(1)做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运用积极心理图像技术(在头脑中用美好图景想象未来,用自信形象想象自己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唤醒学生自我发展的潜能;

(2)做学生成长的心灵鼓手和重要他人,通过心灵激励语言鼓舞学生,让他们发现可能,超越自我,成为心灵的主人;

(3)用成功体验法引导学生品德行为“内生―外化”,让学生感受、体验与人为善的品德行为带来的价值感、成就感和愉悦感,促进品德行为的自主自觉性发展。

3.选择育心路径的具体方式方法:“心灵―教练德育”(简称“心灵德育”)“心理情景剧”等。

心灵德育是一种以“启迪心智―唤醒心灵―激发潜能”为核心的德育方式。针对目前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和特点,即: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目标上以及德育管理体系上的共同性和一致性,而在学科发展上分野的特点,寻找“心德育”――德育与心育在育人理念、目标、内容、课程、途径、机制建设,乃至时间安排、方式方法等相互促进、互动发展和有效整合、有机融合的模式。心灵德育是以“启迪心智―唤醒心灵―激发潜能”为心路历程,以促进学生身心灵智的健康和谐发展为方向的德心整合创新发展模式。

“世界上最广阔的是人的心灵。”走心德育对学生品德形成的深层引导,从立德树人的意义上说,是德育工作者尤其是教师和班主任带领学生心灵去逐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成长的过程;从德育科学化建设的意义上说,是德育心本化、主体化的深层探索;从德育创新发展的意义上说,走心德育是一片创意无限的广阔天空。

参考文献:

[1]李季.自媒介时代中学德育问题“杠杆解”[J].中小学德育,2014(3):4-9.

[2]李季.让德育更走心[EB/OL].(2016-11-23)[2016-12-25]. http:///programs/view/0ACDXinxo_s/.

[3]李季.德性内生:论儿童品德的自我建构[M].中小学德育,2012(1):19-22.

[4]莫雷.德性内生是德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命题―李季教授《德性内生:论儿童品德的自我建构》点评[J].中小学德育,2012(1):23-24.

[5]李季.叙事德育:走进学生心灵的智慧[J].小学德育, 2009(6):6-8.

第4篇:道德品质的核心范文

(三)在教学过程组织和教学方式上,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本,以灌输说教为基本教育方式。教师仅从社会道德要求和知识体系出发,组织教学过程,而学生已有的道德经验、情感、思想却被排斥在外,得不到真实的展示、交流和指导。忽视了学生人格和道德心理发展的过程。学生往往只是按教师的意图,被动地答问、讨论、辨析、选择。课堂上看似热闹,但缺乏一种坦诚、平等的气氛。

学生能正确地回答,但不一定是自己真实的思想和态度的表露。教师常以社会道德法官的角色对学生的回答作判断,而不是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并站在和学生相互平等、理解的角度上去讨论、引导。学生的主体性则被压抑或限制。

随着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现代教育已经把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培养学生具有现代人的道德精神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此,改革思品课教学模式,发挥思品课教学在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将成为当前实施小学素质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和迫切的课题。

二、关于改革思品课教学的几点思考(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发展学生道德主体性为核心的思品教学观现代教育意义上的学校德育,不仅是按既定的道德教育要求去培养学生相应的道德品质、更重要的是通过德育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促进人格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和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能力,从而使其整体素质和谐主动地发展。而学生道德主体性和人格的发展,不是一种被动的过程,而是一种在教育者指导下,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自己去体验,去思考,去选择,去行动的结果。因此,我们应当树立一种以发展学生道德主体性为核心的思品教学观。即以促进学生道德和人格的整体主动发展为主线,把社会的道德要求、知识有机地纳入学生道德发展的需要之中,成为促进和指导学生道德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二)充实和优化思品课教学内容1.充实新内容。?可以把学生道德生活中面临的共性问题,提炼成新的教育主题和内容。如“消费指导”、“人际交往指导”、“认识我自己”、“怎样过好双休日”等,以帮助和指导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道德生活态度和自我教育能力。

2.让学生在教学中,?有机会展示、交流自己真实的道德经验、知识、体会。这样,既可以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自我教育、独立思考的机会和材料,也可以使教师的教育引导更具有针对性。?3.根据课文内容,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学生所关心和熟悉的材料,为学生形成积极的道德认识提供现实、生动的感性材料。

(三)营造真诚、平等的师生关系思品课教学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态度。而道德态度的形成,不同于道德知识和观点的接受。它必须在一种坦诚、平等的关系中,通过积极思考、相互交流、借鉴及教师引导,才会形成。教师要淡化道德说教者和评判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体验,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选择,并善于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理解和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道德积极性。把致力形成认真探讨、开诚布公的课堂气氛,作为思品课教学成功的关键。

第5篇:道德品质的核心范文

 

在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都是德育的主导渠道和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对青少年确立正确的为人准则和理想信念的重要导向作用,肩负着对学生进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有关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教育。传统的终结性考核方式,忽略了学习过程中行为、态度等要素,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的目的是实现对学生的德育,而个体思想品德的素质水平和发展状况本身是一个动态提高的过程,考核方式也应该是动态的。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过程性评价体系,对于树立教育科学发展观,改变分数和考试目标导向,培养青少年的学习意识、能力意识、实践意识和人格意识,满足当今时代对立德树人、以人为本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推动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建设和促进青少年思想品德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 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实施过程性考核的重要意义

 

1.1 过程性考核的含义

 

过程性考核,是指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和阶段性学习成果以及与学习紧密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多方面、多形式、分阶段的考核,它侧重于对学生认识过程和实际能力形成的监督和评价。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过程性评价机制是在学习过程中将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侧重对学生进行动态的、阶段性学习效果的评价。

 

1.2 过程性考核的意义

 

1.2.1 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实现,通过目标导向,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制定符合自己学习风格的学习策略。当前,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存在重理论灌输、轻实践体会的现象,缺少交流与比较,对个人的发展进行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也不足。为了弥补这些方面缺失,通过过程性考核可以激励学生灵活利用周围环境和社会资源自主提高自身素质,充分体现学生学习过程个性化、自主化特点。

 

1.2.2 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监督

 

过程性考核可以对教育全过程提供反馈信息,进行质量监控。通过过程性考核,可以对课堂辅导进行有效地延伸,对课堂教学与教材的局限得到补充,并全面了解掌握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的情况和学习效果。过程性考核成绩与终结性考核成绩共同构成课程考核的综合成绩,考核成绩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地反思和总结。通过过程性考核能够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督促学生持续、系统地完成学习过程。

 

1.2.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终结性考核仅仅单凭一次性考试的形式和内容来决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就必然导致“应试型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热衷于通过突出重点内容、猜题、押题、死记硬背等方法来对付学习和考核,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思想素质的培养、形成和提高。过程性考核的出现,除满足了那种传统的作业练习形式与内容,还突出强调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过程性考核能够比较全面地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及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有利于实现素质教育。

 

2 构建过程性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2.1 导向性原则

 

评价体系除满足了那种传统的作业练习形式与内容,还突出强调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能够比较全面地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及创新能力,以达到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的培养目的。

 

2.2 科学合理性原则

 

评价体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指标设计科学、合理,能够真实反映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况。在评价过程中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综合性的、鉴定性的、整体性的语言评价,主要是根据平时的了解和观察给出的一种印象式的模糊评价。定量评价是将评价的内容细化和分解,然后在每一项进行模糊评价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权重给出量化分值,某些项目有明确规定加减分,能够将真正努力的、优秀的学生的学习情况真实反映出来。

 

2.3 客观公平性原则

 

评价体系应该体现对每一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都是客观的、公平的,避免暗箱操作、虚假考核成绩、少数人说了算等情况发生,体现评价主体多元化,一切按评价标准、程序进行,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客观而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3 过程性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个评价体系的核心是评价指标,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则是指标设计。从哪些方面、通过那些指标来综合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情况,不同的学者有各自的观点,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就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而言,主要就思想道德、学习效力和学习效果这三个方面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情况。本文设置了思想道德、学习效力、学习效果三个一级指标,并从这三个方面分设细化了二级指标,又在二级指标下分设较为详尽完备的三级指标,并给出评价的主要内容,由此设计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学生过程性考核的评价指标。(见表1)

 

3.1 思想道德指标设计

 

思想道德指标分为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两个二级指标。思想素质又分为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两个三级指标。政治思想主要考核是否拥护党的领导,忠于党的事业,坚持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等情况;价值观念主要考核是否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等观念与态度。道德修养分为个人品德和精神品质两个三级指标。个人品德主要考核是否具有助人为乐、团结友爱、勤俭节约、文明礼貌等方面的优秀个人品德;精神品质主要考核是否具有吃苦耐劳、持之以恒、勤奋钻研、甘于奉献等方面的优秀精神品质等。

 

3.2 学习效力指标设计

 

学习效力指标分为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能力三个二级指标。学习态度分为出勤率、学习讨论、学习咨询、学习探究四个三级指标。出勤率主要考核在参加集中上课和学习实践活动时的迟到、早退、旷课、请假等情况;学习讨论主要对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专题讨论、小组讨论、网上学习讨论等情况进行考核;学习咨询主要对学生针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的当面咨询、电话咨询、E-mail咨询、网上在线咨询等情况进行考核;学习探究主要对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对所学知识进行的实践创新和主动探究性学习的情况进行考核。学习行为分为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笔记三个三级指标。学习动机主要考核是否具有正确、有效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主要对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制定的学习策略的情况进行考核;学习笔记对课堂笔记、读书笔记、学习报告、学习总结等情况进行考核。学习能力分为识记的能力、理解的能力、运用的能力、探究的能力四个三级指标。识记的能力主要考核对所学知识点的识记能力;理解的能力主要考核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运用的能力主要考核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创新的能力;探究的能力主要考核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3.3 学习效果指标设计

 

学习效果指标分为学习成果和测验效果两个二级指标。学习成果又分为平时作业、案例分析、知识拓展、探究性学习四个三级指标。平时作业主要对学生完成日常学习作业的质量情况进行考核;案例分析主要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的能力情况进行考核;知识拓展主要对学生对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广度和深度的拓展情况的考核;探究性学习主要是对学生根据其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创新并对其评价和反馈的情况进行考核。测验效果分为课堂测验、专题测验、期中测验、综合测验四个三级指标,分别对课堂学习、专题学习、期中学习、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

 

4 过程性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设计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遵照指导原则,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构建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学生过程性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

 

考虑到主要针对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遵循评价指标的“导向性原则”和“科学合理性原则”,所以着重突出学习效果的指标权重。思想道德指标权重对各个二级、三级指标进行平均分配。学习效力指标中突出学习能力指标权重,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的指标权重相同。学习能力指标突出运用的能力和探究的能力指标权重,以突出重视学生“应该怎样学习”的能力。学习效果指标中平均分配学习成果和测验效果指标权重,以突出重视学生“学习得怎样”的情况。遵循“客观、公平性原则”使其评价主体多元化,设置学生自己、学习小组、班级、班主任、任课老师等多个评价主体,并根据相应项目给出不同权重。

 

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学生过程性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基本建立,但具体实施还需要围绕指标配合相应环节,如:评价工作流程设计、评价部门及工作人员确定、评价与教学等工作的衔接等等。只有将这些环节全部疏通,才能建立完整的学生评价体系,才能将此切实可行地运用到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学生过程性考核的实践中。

第6篇:道德品质的核心范文

为深入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引导全局干部职工积极投身道德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公民思想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按照县委办、县政府办《关于印发〈__县关于开展“道德讲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罗办发〔20__〕__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第九次党代会、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为重点,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建立起覆盖全县各个领域的“道德讲堂”网络,广泛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传播凡人道德故事,弘扬“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推动先进道德理念入脑入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县城”创建成果,为建设开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新罗平提供思想道德支撑。

紧紧围绕提升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四德”建设为重点,以“修身律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强化宣传教育,传播身边的模范、身边的雷锋、身边的好人等道德故事,促进知行合一,引导公民“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自觉成为文明道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建设“道德讲堂”,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基础上,走特色化道路,要普及性和创新性并重。

充分发挥“道德讲堂”的导向作用,切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引导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家里做一个好成员。

社会公德建设主要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以“礼仪”为核心。

职业道德建设主要包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以“诚信”为核心。

家庭美德建设主要包括:夫妻和睦、孝敬长辈、关爱孩子、邻里团结、勤俭持家等,以“和睦”为核心。

个人品德建设主要包括:友善互助、正直宽容、明礼守信、热情诚恳、自强自立等,以“友善”为核心。

“道德讲堂”形式按县委安排进行,原则上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参加。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我局开展“道德讲堂”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经研究决定成立由单位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 “道德讲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科室要充分认识建设“道德讲堂”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工作目标,按照全局总体部署,结合各自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各科室、单位负责人要按照道德讲堂建设标准,以“听、看、讲、议、选、行”为主要模式,带头参加“道德讲堂”的各项活动。

第7篇:道德品质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 德才兼备 选人标准 用人标准

党员干部是党组织肌体的细胞,党员干部的思想品德修养是党的事业欣欣向荣和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的基础工作与根本保证。我国正处于推进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我们党面临着方方面面的考验。极少数党员干部面对金钱、美色的诱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差,丧失了应有的理想信念,严重影响了我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要消除这些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我们党既要始终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原则,更要始终坚持从严治党,切实抓好党员干部品德修养建设。

一、坚持德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主导作用和优先地位

我们党一直以来都把德才兼备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标准之一。全党要以更开阔的视野,以加强党的全面建设的历史使命感,以对党的崇高事业高度的责任感,深刻把握以德为先的干部选拔任用标准的重要意义。

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和导向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干部任用观在我国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改革、建设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毫不动摇地坚持了提拔任用领导干部在品德修养方面的严要求和高标准,保证了我们党始终如一地成为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核心力量。

我党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和导向,是党根据历史经验作出的科学总结。中国从古至今就有非常重视品德修养的美好传统,我们的祖先认为从政为官者应该把品德修养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要求从政为官者要具备慎独自修、重德修行、以德服从的品行。这与我们党所要求的领导干部应当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基本一致的。不但如此,中国共产党对领导干部的品德修养比古代要求更严更高,看得也更重,在整个干部的考察任用过程中实行一票否决制。

党的组织路线是用来保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的。由于干部本身内外表现的差异性、德的内涵的宽泛性和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性,各级党组织对领导干部品德修养的考察考核工作,还存在着考察考核方式方法简单、考核指标和标准空洞、考察考核结果和评价套路化、每个被考察考核的干部评价雷同等问题。这不仅是抓好领导干部选人用人质量的重中之重,而且是我们党提高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内在要求。

党员干部作风问题联系着政风问题,直接影响到人心向背。党员干部自身形象的好坏主要集中表现在党风和政风上。坚定不移地加强党员干部党风、政风教育,确保党的执政地位不动摇,突出的是始终不渝地坚持加强领导干部品德修养的教育,具体落实到党员干部选人用人问题上,就是各级党组织要以更高的标准考察考核干部的德,权衡干部的德。

二、正确掌握领导干部品德修养的基本要求和核心要素

品德修养是领导干部从政为官应该遵从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各级党组织要根据可比较、抓关键、抓重点的方针,对党员干部品德修养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提炼总结。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项基本要求。

1.始终如一忠于党。一个党员干部不管能力有多强,贡献有多大,如果思想道德败坏,就会阻碍党的事业前进的步伐。在对领导干部的诸多要求中,党员干部忠于党,不但是对干部德的标准的核心,而且具统领和定向的重要作用。

2.保持纯正作风。这是对领导干部品行的基本要求,是干部德的基础。在作风纯正方面,应着重考察领导干部对待名利、个人待遇方面,心态是否端正、学用和言行是否一致、生活爱好是否健康、人际交往是否纯正、面对歪风邪气是否敢于斗争等。

3.踏实履职敬业。这是党赋予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对领导干部肩负重任的要求,更是领导干部品德修养的基本要义,直接关联着领导干部人生价值取向和对事业的追求。踏实履职敬业,在领导干部的德中具有牵引和驱动的重要作用。在履职敬业方面,应着重考察领导干部精神状态、责任意识、事业追求和工作态度等情况,重点是考察领导干部事业心意识是否强烈、解决事业发展的矛盾问题是否主动作为、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是否勇于担当等。

4.做到用权公廉。这是对领导干部做官为人的基本要求,是干部德的特质。在用权公廉方面,各级党组织应把廉洁用权、公正用权、遵守廉洁从政规定等情况作为领导干部考察考核的重点。特别要指出的是,要注重考察考核领导干部物资、经费等的管理使用、党员干部提拔任用和有无利用职务之便为亲朋好友和身边人谋取不正当的利益等。

三、积极探索加强领导干部德的考核的有效途径和制度机制

用人的前提是识人。干部的思想作风、道德品质、工作能力、廉政勤政往往构成了考核领导干部的主体内容。这四个方面,最基础、最根本和起主导作用的是道德品质。由于领导干部的道德品质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看不见,摸不着,考察考核起来最不容易,平时工作中难以评判和识别。因此,选人用人考察领导干部时,要把领导干部品德修养作为关键环节突现出来。各级党组织要不断总结经验,勇于探索考察考核的新方法,在健全选人用人机制上下大功夫,不断实现新的突破。

1.创新领导干部德的考察方法。各级党组织考察提拔干部,要把领导干部的品德修养放到首要位置,把领导干部德的考核贯穿于整个干部考核工作的始终,一旦发现问题,则坚决实行一票否决。

第一,领导干部述职时,必须同时述职述德述廉,而且要把述德放在与述职述廉同等重要的位置。领导干部有义务向上级党组织如实汇报自己的品德修养、廉洁自律和思想作风等情况;各考察组不但要专门听取领导干部汇报,而且要在民主测评栏中专门加一项德的测评,到群众中了解领导干部品德修养的真实反映;采取个别座谈时,考察组要深入了解干部品德修养方面的情况,从不同的角度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及自己对领导干部德的综合评价意见。

第二,把对领导干部品德修养的考察扩展到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各级党组织不但要关注领导干部日常工作学习、人际交往,特别是履职尽责的表现,而且要透过领导干部在处理敏感问题、热点问题、接受急难险重任务、正确对待职务升迁等重要事件和关键时刻的表现,注重分析和反映领导干部的品德修养,深入细致地了解领导干部的品德修养。

第三,各级党组织要不断拓展考察考核领导干部德的渠道。加强对领导干部的考核,要坚持组织、纪监、审计等多部门协同合作,充分利用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部门的举报和审计报告等相关信息,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全面综合分析掌握领导干部品德修养的真实情况。特别要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作用,如新闻媒体、社会舆论、因特网等,以此加强对领导干部品德修养的考察考核监督工作。不仅如此,各级党组织对领导干部德的考核要建立专门的材料档案,指定专人负责,实行全程记录、长期积累、综合体现,干部调动时,可作为另一级党组织鉴定干部的依据。

2.做好领导干部德的综合评价。各级党组织要坚持辩证慎重的态度,以高度的责任心,全面客观地评价领导干部的品德修养。在对领导干部的德的评价中,各级党组织要抓好干部德的定量分析,也要抓好定性评价。考察组要本着对党组织和对领导干部高度负责的精神,具体详细真实地写出评语,不仅要充分体现领导干部品德修养方面的长处和优点,还需指出缺点和不足。各级党组织在鉴定评价干部时,在坚持肯定好的思想和作风,确定干部德的缺点和不足时要把握好尺度,既不能轻描淡写、敷衍了事,又不能夸大其辞,要切实做到中肯、可信、实在。这样不但有利于干部的成长,而且有利于党组织正确地识人用人。

3.营造干部德的考核氛围。各级党组织在考察考核领导干部德的过程中,态度认不认真、遇到问题较不较真,是识别、准确任用干部的关键所在。要把德作为考察考核的硬任务、硬指标和必考的重要内容对待,做到考察考核前提出明确要求,考察考核工作中有具体方案,考察考核后形成比较详细的文字报告和汇报材料,以及考察考核不准确、失察后要有追究责任的机制等。各级党组织要加强政策的宣传,加强对领导干部平时的教育和正确的舆论引导,营造党员干部敢于讲真话讲实话的氛围,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克服心理上和思想上的障碍。在挑选考察组成员时,要坚持选用品德修养、群众反映较好的干部,准确选用工作上责任感和原则性强,工作、生活公道正派和铁面无私的同志到考察考核组担当领导干部考德的重任,从源头上确保对考察考核领导干部德的准确性、真实性。要加强对领导干部德的教育工作,提高对干部考德的认识水平,使领导干部能主动配合上级组织搞好干部德的考核工作。要以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非常认真的态度,保证领导干部德的考察考核工作客观公正准确。

4.充分运用干部德的考核结果。各级党组织在提拔任用领导干部时,要把对干部德的考核结果体现出来,真正发挥作用,这样才会形成正确的任人用人导向,真正达到考核目的,充分发挥好对领导干部任用评价上的决定性作用。凡是领导干部品德修养达不到德的评价标准和优秀要求的,综合考核的结果就一定不能评定为优秀等次;而且对一些特别任务、硬指标和关键项目,没有做好的,实行一票否决。要真正把品德修养作为提拔任用的硬尺度和首要条件,真正优先选用那些德才兼备、能干事、会干事的人及德行一般的人,不管能力有多强,也绝对不能任用。在选人用人的过程中,考察对象如果出现工作实绩、综合素质等比较接近的情况,一定先把品德修养更优秀、德行更好的人提拔起来;德上有明显不足和有所反映的,不管能力有多强,实行一票否决,如果教育管理确实有所改变的,则可以考虑使用。考核组在履行考察领导干部的过程中,发现领导干部品德修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要及时准确地向组织反映,属于一般不良反应的,党组织要指派专人找干部谈话,及时进行教育提醒,起到警示的作用;问题比较突出的,群众反映较强烈的,组织、纪监等部门要联合找干部诫勉谈话,指出干部德的缺陷,限期改正,限期没有改正或改变不大的,则进行必要的人事调整;发现有涉及违纪违法行为的领导干部,绝对不能手软,毫不犹豫地严肃追究法律责任,对腐败现象严惩不贷。要通过不同的形式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以此保证党员干部的纯洁性,促进领导干部自觉提高品德修养,保证我党的事业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李源潮.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J].求是,2008(20).

[2]沈跃跃.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J].求是,2009(19).

[3]钟甘.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和导向[N]报,2012-10-16.

[4]高峰.党的干部应注意重品德的培养[J].神州,2012(6).

第8篇:道德品质的核心范文

高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更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教育机构。当代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受社会上各种负面思想的影响,价值观迷失、偏差以及道德滑坡等不良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甚至出现一些极端的事例,这些现象让人痛心不已。但是身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要坚持中共中央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培育工作任务艰巨且紧迫。但是,我们更需要做到的是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心理上的认同并且从实际行动上践行,这是现在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路径着手研究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目的是架构起核心价值观培育理论到践行的桥梁,分析实际情况,探寻其解决方案。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担负着历史重任。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高度概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道德建设中终极价值的高位要求与基础道德之间的矛盾问题面前,孙美堂在“耻感、罪感和底线伦理”一文中指出:“当代中国社会最严重的价值危机不是道德理想的失落,不是功利主义和世俗文化的泛滥,而是中国文化中底线伦理在一定程度上的崩溃。底线伦理崩溃表现为人必须遵守的最起码的伦理道德发生危机……在这种情形下,理论工作者撇开保卫最起码、最基本的底线伦理的任务,高谈构筑21世纪现代价值和文化理想,是不现实的。”[1]所以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得到坚守后,再构筑现代价值和社会文化理想,因此这条路径就是从道德底线到最终价值的转换。

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领悟。所以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例如,现在老人倒地要不要扶起来的问题,引起社会上广泛的舆论,在路过的众多行人中,不乏大学生的身影,虽然也有报道大学生在车站紧抱倒地老人为其取暖并拨打120的事件,但是我们看到的也有漠视。这不仅仅是大学生个人素质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问题,更深层面反映的是飞速发展的物质世界与跟不上其发展速度的精神世界的矛盾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学生的价值观是与其生活环境密不可分的。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价值取向取决于整个社会大学生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积极的带头作用,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能反作用于大学生,从小部分群体开始做起,从老师们开始做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在青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有时甚至会改变一个人的成长轨迹。榜样能给青年人以奋进的力量、成长的动力,帮助青年确立最初的生活指向,更好地进行社会化和再社会化过程。”[2]用培育的方法是用氛围去影响大学生。而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路径可以由以下几点具体实施。

第一,发挥主渠道思想政治课的作用。思想政治课肩负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理论灌输给学生,并将其作为个人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理论基础,进行理论接受和内化、价值反思和重构、行为实践和约束的重要任务。所以,首先,高校应明确核心价值观教育“一个战略中心”坚持“立德树人”是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发展中心任务。应将贯彻“立德树人”纳入高校战略发展规划,将立德树人与管理教学体制、办学质量、党的建设并驾齐驱,力促立德树人实质突破,鼎力打造道德新高地,并且付之行动,建立建设强有力组织领导体系。应建立“党委统筹、党政共管、系部组织、社团参与、学生覆盖”的组织领导机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立体网络,兼顾到每一位学生。打造核心价值观教育基础平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是全面、系统工程,应建立系统推进平台。用德育引领适应教育平台。重点推进新生入学教育、爱校爱国教育、文明修身教育、日常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纪律教育等支撑模块,重点培养学生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的思想,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人生观等,引导学生养成遵守校规、健康成长的良好行为习惯与心理认同,为顺利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思想道德转变打好基础。德育培育重点是教育平台。注重课堂思想教育、管理思想教育、校风校纪教育,党校马列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重大节庆教育、民主传统教育等支撑模块。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观念,坚定学生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身上建设社会主义,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第二,主动制定约束举措。大学生由于生活阅历不够丰富,生活环境比较简单,对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还没有更多的体验,转型期社会经济体制变革带来的经济形态变化、阶层结构的变动带来的社会形态变化、利益格局调整带来的利益体系变化、社会思想观念整体的深刻变化等等,缺乏充分、深入的体验和思考。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约束举措,理应包括自身的行为约束和外在的措施约束。道德渗透专业教育平台。注重专业思想教育、专业特色活动、就业创业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支撑模块,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辩证思维、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教育观、成才观,为全面成长成才打牢基础。道德模范典型教育平台。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奋勇争先、敢于担当的责任使命意识,促进良好校风、学风和班风形成。应强化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驱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潜移默化、多维一体、内心驱动、大爱无声的长期工作。创新学校育人主路径,由粗放式、粗线条向精准化、网格化转变。坚持思想政治课主渠道培育,坚持辅导员专职化带动,坚持学科潜移式渗透,坚持活动主题性陶冶,坚持文化内涵式引领,将核心价值观教育摆在突出位置,贯穿于把教学管理服务实践全过程,推动校园文化引领。创新社会实践主基地,由书本式、教条化向体验式、情境化转变。推动社会实践道德锻炼。强化社会调研道德观察,组织学生到工厂、社区、农村、家庭开展社会调查,帮助排忧解难。增强实训道德孕育,让学生与用人单位面对面,开展顶岗实习,培养爱心、细心、耐心。创新家庭参与主单元,由被动性、低效性向互动式、联动型转变。

第三,建立培育机制。通过加强社会公平机制建设、构建社会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和完善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以此建立健全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长期有效的机制,并充分发挥信念作用,强化大学生的理想内化机制,将核心价值观念内化为学生的理想信念,继续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从而建立健全长期有效的机制。所以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使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达到听入耳,记于心,表于行的效果。关于这个观点,众多教育家有自己的观点,徐特立说过:“教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后代成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人”。杜威说过:“没有离开智育的德育,也没有离开德育的智育”。因此要求教师要能够处理需要讲授的专业内容与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关系,专业技能教育与品德政治教育渗透的关系,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课改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奠定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基础。要求教师教学要做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因此我们要强化课堂教学的作用:注重学科内容和实际课堂的结合,注重充分发挥各专业内容的思想品德教育的特点。要求各任课教师结合教材特点,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寻找专业知识与德育、生活的结合点。要加强心理、课堂、教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要充分调动品德教育的科研力量,研究编写思想教育的相关教材,按照学生思想品德养成的规律、学生接收能力以及接收水平,探索性地研发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逐渐建立健全高校的教育体制,在创造性地探索与实践中使特色德育建设逐步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形成每个学校关于品德教育特色品牌。开展有关核心价值观与学生精神世界的活动,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空间主要是以校园,这种群体文化是由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组成的。如果校园文化健康高雅,价值导向鲜明,可以陶冶情操、启迪心智,构建健康的人格,使学生深入了解并且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的精神世界里真正地接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作用,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宣传资源,以此体现出教育理念。实施学校、网络多方面的建设,综合提升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效,加强培育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需要动员和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营造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大环境。进一步发挥整体资源优势,努力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思想道德教育新模式、新平台,让大学生时时受到教育,处处感受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风气。

第9篇:道德品质的核心范文

我们欣喜地看到,课程改革以来,各科教学十分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而且通过各种方式,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结合起来,体现出课程的功能,促进了立德树人任务的落实。实践中,大家还努力从学科的特点和实际出发,采用了各种方式方法,探索了不少鲜活的经验。总之,各科教学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深入观察,不难发现,各科教学中的德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立德树人的意识比较淡薄。从总体上看,与知识教学相比较,思想品德教育仍处在失衡、失重的状态。比较普遍、突出的现象是,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的考试轻思想品德的考查,重分数的多与少,轻思想品德素质的提升。这种现象的存在,说明各科教学还没有真正把思想品德教育摆上应有的位置,显然,这影响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落实。究其原因,固然与传统的教学观念有关,更与应试教育的严重干扰有关。应试教育忽略、排斥思想品德的培育,它是最不道德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必须坚定地改革以应试、升学为主要标准的评价制度和方法,解除教师的担忧和纠结,让他们大胆地在知识教学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其二,根据学科特点进行育人的能力不强。各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和功能,在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中担负着不同的任务。但是学科的独特性并不否定与排斥思想品德教育这一共同的任务。相反,对我们的挑战恰恰是如何根据学科的独特性,探索、寻求立德树人的特殊规律和特点。如果各学科都能明晰自己的独特任务、视角和方式,就会在课程改革中全面地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其实,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对此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问题是如何在课程开发、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活动设计、课程资源利用以及考试评价中加以落实,同时也应对课程标准、教科书加以完善。比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都十分强调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探究、体验,这一理念是正确的、先进的。事实上,与中小学生生活的结合,尊重他们的经验,选用与他们生活关联紧密的材料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效果十分明显。但是,如何对生活素材进行提炼,如何在生活中凸显思想品德教育,如何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教材呈现方式既要生动活泼,又要注重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以及思维的含量,等等。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又如,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无疑是语文学科的独当之任,但是语言文字是离不开思想和道德的,应当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合在独当之任中,不能让独当之任成为“孤独之任”。因此,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文以载道任务完整、准确地把握必须继续引起极大的关注,这些既关涉到意识,也关涉到能力加强问题。

其三,各学科立德树人任务缺少整体性的建构和制度保证。尽管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式加强德育,但是绝不意味着各自为战。课程结构具有整体性,课程的整体性必然要求各学科的德育也应有整体性的思考和建构,而各自为战必然造成学科之间的德育力量的分散、德育内容的重复和缺失,也会造成育人功能的脱节和分割。事实上也正是如此。课程标准在修订中,已从综合的角度注重了各学科间的衔接和统整,但仍然还有不少有待完善和加强的地方。因此,各学科的统筹,增强综合育人的功能仍是当前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大家继续增强育人意识,也需要制度的保证,还需要从课程标准与教学过程的统整上继续努力。

如上所述,学科统筹要有制度、方法、技术保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确立核心理念和明晰基本要义。核心理念的确立,可以让我们有更高立意的追求和引领;基本要义的明晰,可以让我们有共同规则的遵循以及在基本要义下有更丰富的创造。这样,统筹就有了方向,有了核心。

教育是一个以道德方式传授最有价值知识的过程,其基本要义不只是传授最有价值的知识,还在于用道德方式。舍弃道德方式就不是真正的教育,更不是良好的教育。教育总是伴随着价值,价值教育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舍弃价值教育,教育也会丢失理想。教育的价值、价值教育是必须引起大家足够关注的问题。因此,教育首先是道德事业,这已成为一个无须争论的共识。从这一基本认识出发,我们应当形成以下一些核心理念,并以这些核心理念来推动并保证学科教学中立德树人的落实。

核心理念之一:所有的课堂都应当是道德课堂。所谓道德课堂绝不是指德育课程的课堂,而是包含以下意思:首先,所有课堂都必须以思想品德教育、价值观教育为最高目的。赫尔巴特曾说,道德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目的,当然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这一切要聚焦在教学目标上。爱因斯坦曾用“完善的方法和混乱的目标”来刻画所处的时代。的确,现代生活的复杂性,使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正确的和什么是可取的等问题变得如此“混乱”。这种状况无疑也会进入课堂,使教学产生一些困惑。正是在这样的状况下,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目标落实在教学目标中,使之清晰起来、坚定起来,就显得更为重要也更为紧迫。其次,道德课堂要创造各种教育情境,让学生进行道德判断和价值澄清。道德判断就是要引导学生从知识学习中发现道德意义,价值澄清则是要引导学生从多元文化现象中自主选取正确价值,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分析各种现象,进而去追求美好、追求崇高、追求理想。因此,道德课堂引导学生过一种道德生活,让道德意义在课堂里流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心灵里开始萌芽。可见,道德课堂是超越学科的,是所有学科教学、所有课堂共有的追求和共同的特征。倘若如此,教学中立德树人任务的统筹将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