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光盘行动的现状范文
视网膜血管样条纹症(angioid streaks)合并睫状视网膜动脉(cilioretinal artery)临床上并不多见。自1889年9月Doynt首次报道1例视网膜血管样条纹症合并睫状视网膜动脉的病例后,陆续有临床报道。1917年Knapp首先提出本病为Bruch膜水平的病变后,已被组织学及临床验证,我院眼科造影室于2004年8月观察到1例较典型的此病病例,现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53岁,因“左眼视力下降3个月,加重1周”于2004年8月5日来我院眼科就诊。既往未曾就诊。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和遗传病史。全身检查:智力发育正常,但有较典型的与该病有关的病症:如皮肤弹力纤维假性黄色瘤,颈部、腋窝和脐周围可见皮肤黄色斑块及胃肠道出血,否认畸形性骨炎、血管弹力纤维层疾病及镰状细胞性贫血等疾病。眼科检查:视力右眼无光感;左眼0.2,不能矫正。外眼及眼前节检查:右眼废用性外斜约35°,角膜白斑;左眼未见异常。眼底检查右眼底窥不进,左眼视盘放射状排列的锯齿型线条,呈细窄的十字形和环形色素性条纹,位于视网膜深层,其长短、颜色、形态及条纹走形与血管相似,因此而得名,但无视网膜血管样分叉,条纹伸达黄斑部,黄斑部可见类似盘状变性的出血及瘢痕,并伴有其他视网膜异常,如玻璃膜疣、浆液性色素上皮脱离,但未发现有脉络膜萎缩、色素增殖、视网膜纤维化以及斑驳状眼底等。同时在视盘鼻侧及颞侧各见一条由视盘边缘处进入,向内走行,呈特征性钩状弯曲,而后外转,跨越视盘边缘向鼻侧及颞侧横行的血管。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i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将观察到该病的各种荧光症状简述如下:(1)条纹区荧光和脉络膜荧光同时出现,可能是由于Bruch膜破裂后裂隙中央的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断裂后形成的无灌注所致,此种荧光可持续至晚期;(2)细小条纹和较宽条纹两侧,形成了强荧光带。早期荧光是透过条纹表面萎缩的RPE见到脉络膜背影荧光,晚期荧光则由于破裂的Bruch膜边缘和脉络膜的着染所致;(3)条纹走行中斑点的弱荧光是由于色素增生后分布不均所致,并可以持续至造影晚期;(4)黄斑出血。造影早期即显示出血性荧光遮蔽,晚期出现新生血管性荧光素渗漏及萎缩机化瘢痕形成弱荧光。造影中并可见睫状动脉与脉络膜地图状荧光、视盘荧光同时出现,这说明它与睫状条纹充盈时间同步,比视网膜中央动脉充盈时间提前0.5~1.5s。因为它与中央动脉在荧光素灌注时间上有所差异,所以比在检眼镜下单从形态上鉴别更具有可靠依据。因此它的检出率较高。诊断:左眼视网膜血管样条纹伴黄斑盘状变性合并视网膜睫状动脉。
2 讨论
视网膜血管样条纹症合并视网膜睫状动脉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两者的发病机制有无联系尚不明确。Gass等回顾性研究了76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42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13例X-连锁隐性遗传的视网膜血管条纹症的患者,发现不同遗传类型的视网膜条纹症发生睫状动脉的比例并无统计学差异。
睫状动脉在普通人群中发生率为5%~20%,无性别差异,表现多为单眼,偶见双眼。左右眼发病率相近。眼底检查多为颞侧,50%只有1支睫状动脉,最多者可达5~6支。此血管的大小差别很大,我们通常以视盘中心到黄斑中央凹为半径,在此范围内者为小的睫状动脉,超出此范围者为大的睫状动脉。统计了188支睫状动脉属于大支者达70%,小支者仅30%。上述病例鼻侧为大支,颞侧为小支。睫状动脉并不是如通常概念那样只分布在视盘黄斑区,在其他各象限也有,当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时,如有睫状视网膜动脉存在,可较好地保存中心视力,但当较大的睫状动脉发生阻塞时,可使视力下降。存在于睫状动脉的眼底,造影时可见许多特殊情况,除其伴随静脉充盈较早外,视盘上受睫状动脉供应的“葡萄串”状荧光和表面层辐射状毛细血管荧光也提前出现,这是因为睫状动脉比视网膜中央动脉灌注较早造成的,不应视为异常荧光。本例患者具有视网膜条纹症的典型症状和体征:中心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眼底检查可见视盘周围有不规则红棕色条纹,呈放射状,同时黄斑部可见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及黄斑部出血,并伴有其他视网膜异常,如玻璃膜疣、浆液性色素上皮脱离。FFA检查:可见条纹呈高荧光,视网膜下新生血管有渗漏,出血表现荧光遮蔽。视野有中心或中心旁暗点,盲点扩大;色觉及暗适应正常。ERG及EOG亦正常。本例患者虽然没有做组织病理检查,无法证实是否有弹力纤维退变、玻璃膜损害及视网膜下有无纤维血管组织增生,但是,根据该患者伴有相关性全身疾病:弹性假黄瘤病,同时视网膜伴有其他异常,玻璃膜疣、浆液性色素上皮脱离及典型的临床表现和有关文献报道,我们认为临床诊断成立。
【参考文献】
1 Robertson DM.Hamartomas of the optic disk with retinitis pigmentosa.Am J Ophthalmol,1972,74:526-531.
第2篇:光盘行动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方程式赛车;仪表盘;设计;实现
0 引言
大学生电动方程式比赛(FSEC)赛车由大学生自行设计制造并驾驶,仪表盘是赛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在设计调试赛车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仪表盘了解赛车当前性能从而做出改善;在车手驾驶赛车过程中,通过仪表盘了解赛车速度、电池电压等信息,从而合理操控赛车。
利用机械设计软件设计仪表盘机械结构,采用亚克力板制成。利用3D打印进制作仪表盘后盒。利用单片机驱动OLED显示屏和LED灯,通过转换函数处理来自传感器的数据,通过显示函数在显示屏上显示数据并用LED灯提供指示信息。利用自动复位按钮作为启动开关,连接控制器,从而激活驱动系统。利用按键式开关作为急停开关,与驱动系统串联,从而在紧急状态切断动力。
对大学生方程式赛车仪表盘的设计与实现,内容包括基于SolidWorks的机械设计,基于UVision的单片机编程,基于Multisim的电路设计与模拟,机关雕刻机和3D打印机的使用,及多种工具、仪器的实践操作。
1 赛车仪表盘的设计
1.1 仪表盘的组成结构
赛车仪表盘:包括仪表盘底板(1)、仪表盘后盒(7)、OLED显示屏(2)、速度指示灯(3)、状态指示灯(4)、启动开关(5)、急停开关(6)。
仪表盘底板形状根据车架前环确定,通过耳片固定于车架。OLED显示屏固定于仪表盘底板。速度指示灯和状态指示灯固定于仪表盘底板。启动开关和急停开关固定于仪表盘底板右下方。仪表盘后盒固定于仪表盘底板背面。仪表盘后盒设计为楔形结构,在减小体积和减轻重量的同时保证了后盒的整体强度。仪表盘后盒还包括四个电路板固定孔和四个导线孔。
1―仪表盘底板 2―OLED显示屏 3―速度指示灯 4―状态指示灯 5―启动开关 6―急停开关 7―仪表盘后盒
1.2 电路设计
部分包括OLED显示屏(2)、速度指示灯(3)、状态指示灯(4)、启动开关(5)、急停开关(6)、安全回路线束(10)、锁存器(9)、单片机(8)。
单片机和锁存器芯片均安装连接在控制器电路板上。单片机连接OLED显示屏和状态指示灯,并通过锁存器连接速度指示灯。启动开关接单片机,急停开关通过安全回路线束串联在安全回路中。单片机采集传感器信号,通过转换函数和显示函数显示在显示屏和速度指示灯上。
2 赛车仪表盘的实现方案
2.1 机械结构的实现
采用SolidWorks建立仪表盘的3D模型。根据车架前环的形状和尺寸,确定仪表盘底板为带圆角的矩形。车架前环后方空间有限,为了使仪表盘后盒不于车身发生机械干涉,将后盒设计成楔状盒。分别建立OLED显示屏、LED灯、开关、单片机和紧固件的3D模型。将仪表盘各部件与车架进行整体装配,并做干涉检查,如有干涉则进行修改。
为了追求赛车的轻量化,在选取各个部件材料时,应尽量采用重量轻且强度高的材料,以保证各部件在赛车行驶过程过正常工作,且在特殊条件下不会发生破碎威胁车手安全。而仪表盘位于车手正前方,与车手距离较近,对材料要求应该更高。
所以,仪表盘底板采用亚克力板。亚克力板属聚丙烯酸酯类,它自重轻、抗冲击能力强、绝缘性能良好,安全性能好,而且可塑性强易于加工。制作时,采用激光雕刻机一次切割成型,保证加工精度。仪表盘后盒采用3D打印成型,3D打印可快速成型,省去制模和脱模时间。3D打印耗材选取PLA材料,它自重轻,成型后柔韧性好且不易变形。
2.2 OLED显示屏的驱动
仪表盘是车手了解赛车的重要窗口,所以显示屏的可看性与稳定性至关重要。方程式比赛在室外进行,环境亮度较高,车手需要在赛车高速行驶过程中看清显示屏内容。OLED屏使用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自发光、亮度高、对比度高的的特点。而且OLED屏反应速度高,功耗低,十分适于作赛车显示屏。
所选取OLED屏型号为M47P1332,大小4.7英寸,分辨率256*128,具有16阶灰度。有SPI接口和并口,包括两个VCC3.3V引脚、两个GND引脚、RES复位引脚、CS1与CS2片选引脚、D/C数据与命令引脚、WR写命令引脚、RD读命令引脚、D0与D1并口数据引脚。所选取单片机型号为STM32f103,最高工作频率72Mhz,有80个快速I/O端口,每个都可映射到16个外部中断。可以稳定驱动显示屏。
驱动OLED屏即控制其部分光点发光。OLED屏的驱动程序用UVision编写,源程序包括写入字节函数、初始化函数、显示函数等函数,可以显示16阶灰度的阿拉伯数字信息、英文信息、汉字信息和图片信息。在输出时,需要先进行初始化,即设置所用的I/O和引脚,才能写入数据;还需事先建立相应的ASCII码库、汉字库和图片库,以便函数调用。
2.3 指示灯与开关的实现
指示灯是输出信息的图形化表示,相比文字更加直观。速度指示灯和状态指示灯选取0.5毫米雾状LED,它亮度高、功耗低。状态指示灯共阴极接地,另一端连接直接连接单片C的3个输出引脚。速度指示灯共阴极接地,另一端接锁存器芯片输出端,芯片输入端接单片机3个输出引脚,单片机根据速度大小点亮一定数目指示灯。
启动开关采用可自动复位的按钮式开关,连接单片机,在赛车待驾驶状态,踩下刹车踏板的同时按住启动开关,才能激活赛车。急停开关采用按键式开关,推入开关即可切断安全回路。
3 结论
第一,设计出了适用于大学生电动方程式赛车的仪表盘的机械结构。所设计的仪表盘底板和后盒的形状与尺寸能良好契合赛车车架前环。所选取制作材料都具有自重轻、安全性好的特定。
第3篇:光盘行动的现状范文
2013年1月1 6日,北京一民间公益组织发起了一项主题为“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的公益活动,倡议市民在饭店就餐后打包剩饭,“光盘”离开,形成人人节约粮食的好风气,并美其名曰“光盘行动”。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中的食物。拒绝浪费,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从今天开始,你,愿意吗?”这一“光盘行动”的口号,迅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1月2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还报道了该活动,号召大家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一时间,“光盘行动”以其惊人的速度和影响力在各大媒体的推动下席卷全国。网友争相发起不剩饭菜、晒吃光后餐具的“光盘行动”,一些餐饮企业也加入其中,一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亲,今天你“光盘”了吗?不妨从我做起,一起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争做节约达人,用实际行动秒杀“中国式剩宴”。
多维解读
节约
《舌尖上的中国》为我们展示了中国特色的美味,而“中国式剩宴”则为我们展示了中国特色的浪费。一边是珍馐美味等着被倒进垃圾桶,另一边却是甘肃农民坐在自家厨房里展示冰冷的“馍馍”――挪是他一个星期的口粮:一边是一筷子都没动过的盘中大鱼,一边却是普通百姓“这条鱼顶我一个月工资”的慨叹。这样的对比,让人感觉不是滋味。
这样的铺张浪费令人心痛,尤其是在历来推崇勤俭节约的中国。
“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些古训传递的是对勤俭的倡导、对奢靡的摒弃。现在,我们倡导“光盘行动”,实际上正是在呼唤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重归简朴理性的饮食习惯。在我们这样一个尚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低保人口以及其他困难群众的国家,“贪污和浪费无疑是极大的犯罪”。我们提倡人人加入“光盘行动”,以实际行动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让舌尖上的浪费不再成为风气和习惯。
不过,无论你是否热烈响应“光盘行动”,都必须认识到:道德束心,法律束行。节约首先是一种基于道德自省上的自觉行为,而非强求可得。提倡和鼓励“光盘行动”需要明白一个底线:不能干扰别人的私事。私人的浪费,归根结底还是人家的私权;但公家的浪费,就是腐败的表现,需要制度乃至法规来约束。
面子
与“光盘”相对的是“剩盘”。我们大都在餐馆消费过,请过他人也被人请过;我们也或多或少地参加过一些聚会,譬如婚宴、升学宴、生日宴等。如果我们公允不隐瞒的话,一定还会记得宴请结束,人席散场后,那满桌的剩菜是那么的扎眼。如果是公款消费,浪费更严重,有时一道菜或一道汤刚端上来,没人动筷子、动勺,人差不多就走光了。一方面餐桌浪费是那么地壮观扎眼。一方面我们又表现出一种心安理得。其实更多的时候,说“心安理得”是违心的,排除公款消费不说,私人宴请时,对于那吃不掉的满桌剩菜,内心往往是有隐痛的,因为浪费的表面上是食物,实质上是我们口袋里的钱,只是碍于面子不好说出口罢了。
面子表现在餐桌消费上,就是盲目地攀比。就是生怕他人看轻自己。这实质上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是一种心理暗疾,是我们常说的那种叫虚荣的东西在作祟。惧于面子工程的压力,就有餐桌上的“剩盘”,既然“剩盘”能给自己撑足了面子,又何不隐忍一下心中的痛?所以说,面子工程不除,餐桌上的“光盘”就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永远处于一种不真实的状态之中。当下,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反对浪费之际,是死要面子,还是本着节约而“光盘”,值得我们每个人好好思量一番。
觉醒
2013年以来,“光盘行动”以燎原之势,迅速成为当前影响力最大的民间行动。当然,这与党政机关自上而下的“厉行节约”作风改革不无关系。值得一提的是,“光盘行动”的风行得益于每个关注者和传播者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光盘行动”见证了公民意识的一次觉醒。因为“光盘行动”的背后,一种自觉的秩序正在形成。这种秩序让我们不再沉默,让我们懂得了如何行动,如何更加积极、主动地改变社会的面貌。
“光盘族”成为了这一群觉醒的公民的典范。在家“光盘”,去饭店“光盘”,劝别人“光盘”――“新三光”政策被“光盘族”视为行动准则。他们不仅明白节约社会成本乃自己的责任,还致力于影响身边更多的人觉醒。
厉行节约风气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公民意识的完全成熟,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直到现在,“光盘行动”仍在升温,但要让每一位公民都能成为“光盘行动”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成为推动“舌尖上文明”的传播者,可以说任重道远。
“光盘行动”不是一种口号,更不能流于形式化。要真正让每个人自我觉醒,将节约理念落到实处,绝不能盲目跟风甚至敷衍作秀,将“光盘”一晒了之。
餐桌浪费惊人 专家建议制定《反浪费法》
没有吃过的馒头、整条的鱼、密封完好的酱牛肉。还有成袋的大米……这不是超市里摆放的商品,而是被人们扔到垃圾堆里的食物。20年前,我国还将“解决了人口温饱问题”作为一项了不起的成就挂在嘴边,今天就已对食物的肆意浪费熟视无睹。据估算,我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几乎相当于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10。按较保守的推算,我国消费者仅在中等规模以上餐馆的餐饮消费中,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粮;全国各类学校、单位规模以上集体食堂每年至少倒掉了可养活3000万人一年的食物(仅大学食堂每年就倒掉了可养活大约1000万人一年的食物);我旧个人和家庭每年可能浪费约110亿斤粮食,相当于l500万人一年的口粮。
浪赀粮食,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据统计,全球每年制造的食物中,1/3(约13亿吨)都被浪费;欧美国家平均每人每年浪费95~115公斤食物。虽然中国不是浪费最多的国家,但我们刚刚满足温饱,奢侈浪费、挥霍食物若彤成一种风气,会给全社会带来很多负而的影响。鉴于我国餐桌浪费严重,专家建议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浪费法》、餐馆改变销售方式、政府参与鼓励居民减少浪费等方面改变中国的浪费现状。
德国餐桌浪费处罚最严
世界上多国餐厅都针对食物浪费设处罚规定,德国被认为足处罚餐桌浪费最严的国家。在德国,无论自助餐还是点餐,都不能浪费,一旦发现有人浪费,任何见证人都可向相关机构举报,工作人员会立即赶到,按规定罚款。此前,有报道称,有中国游客在德因用餐浪费被罚款。
从幼儿园起,德国的孩子们就会受到节俭就餐的教育,孩子们就餐时老师会按需分配食物,一次不能太多,有需要的孩子可再加。在家里,孩子若浪费食物,也会被处罚劳动。
德国餐馆一般不设包间,德国高官宴请各国高官通常就在普通餐馆摆一张长桌,双方人员分宾主坐在条桌两边,然后在大庭广众之中用餐,其他食客看得一清二楚。
在德国,政府不能随便请客吃饭。政府的财务制度卡得很严,报销手续复杂。即便是普通宴请,也要首先填写请客申请表,详细说明请什么人,大概价格、请客目的,然后交给领导签字,经批准后才能请客。
陈光标申请改名“陈光盘”
2013年1月25日晚,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片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率领其公司40名员工来到南京街头一饭店吃剩饭、剩菜。在出发前,陈光标不仅给员工开了“动员大会”,还给每个员工发了一双筷子,并强调“说百遍不如做一遍”。陈光标表示,从1月26日歼始,公司食堂不提供晚饭,鼓励员工走上街头到饭店吃剩饭、剩菜,希望能够以点带面,让更多人节约粮食和水电。
不仅如此,为响应“光盘行动”,2月3口下午陈光标在其个人微博宣布:为号召大家节约粮食,春节、婚礼等不放鞭炮,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并申请改名为“陈光盘”。随即,陈光标很快将改名行动付诸实践。3日18时许,他就在媒体的簇拥下到南京市江宁开发区派出所户籍室递交了改名申请。
据悉,陈光标并非首次为环保改名,据他在2011年的一次采访中透露,为做环保和慈善,他早就把一家人的名字都改了:“我叫陈低碳,两个儿子叫陈环保和陈环境,妻子叫张绿色。”
中国人崇尚吃,可能是因为过去饿怕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让国人摆脱了吃不饱的困境,但仍然保持着对吃的重视和追求。30年前。浪费就意味着背叛,这是由当时的生存状态所决定的。节衣缩食是生活的主流,不要说浪费,能填饱肚子就是直奔小康。不难理解,那时的人们是以怎样的心情对待方寸大的餐桌。
对吃的向往,对粮食和餐桌的神圣目光,凝聚的是一种社会存在。那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随意倒掉吃不完的饭菜是不多见的,倘有不肖子孙如此这般,定会被长辈们斥为“败家子”。按我们现在的眼光看,长辈们的斥责有些夸张,就算每天都倒掉儿口饭,也不至于就败了家。这就容易使人想起古代的一个典故,说是一个皇帝听闻老百姓穷得没饭吃,便反问为什么不吃肉呢?我们的心智虽没低劣到那个浑蛋皇帝的水平,但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因为在对吃饭的文化认同上,我们有着惊人的相似。
长辈们对节约粮食的苛求,与他们的生存状态密不可分。古诗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若不是亲自洒下汗水才换来那么些粮食,断不会有着如此强烈的情感反应。或许长辈们也知道,对孩子们灌输的不过是勤俭持家的道理,并非一定强求节省每一粒粮食。但感情寄托,容不得有丝毫的亵渎。
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改革开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带来了粮食供应的极大丰收,种田不再那么刻骨铭心般辛苦。像众多从流水线上走下来的商品一样,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所赋予粮食的神圣光环不见了。在批量生产线上喷涌而出的粮食面前,教育孩子节约粮食,显得既抽象又无力。因此,曾经以节俭、实惠为特征的餐饮文化,逐渐让位于极尽奢靡、铺张的饮食潜规则。
这种潜规则的背后,是人的面子和虚荣。时下请人吃饭,摆上来的总是怎么也吃不完的美食。表面上是请吃,实质上是摆了一场面子秀,主客双方也都心知肚明,那些美味肯定吃不完,但似乎不如此就不足以显示主人的盛情和客人的身价。
第4篇:光盘行动的现状范文
测控系统中,经常用到采集各种角度参数或对转动机构进行测速的角度传感器。目前,市场上一些具有成熟技术的角度传感器有自增角机、电位器、码盘、霍尔元件和齿轮计数器等。这些产品中,有的精度很高,但价格昂贵,有的价格便宜,但结构复杂,往往难于同时满足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的要求。本文介绍一种光电码盘设计方案,硬件结构非常简单、成本价格十分便宜,而且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又能满足多数情况下的精度要求。
1 工作原理
1.1 原始信号的产生
(1)信号产生原理
图1是码盘产生原始信号的原理示意图。
本码盘用于采集信号的器件是一对发光管和接收管,每个管内有两套收发装置。其功能实现过程为:在发光管和接收管之间放一圆形黑白相间且宽度相同的编码胶片,使三者分别处于相互平行的平面内,将发光管和接收管中心对正,并使编码胶片可以绕其轴心旋转。上电后,发光管会连续不断地发射信号,但由于胶片是黑白相同的,所以当黑色部分正对发光管时,发光管发出的信号将被阻挡,使接收管接收不到信号;而当白色部分正对发光管时,发光管发出的信号将透过胶片射到接收管上。这样,在接收端就得到两路连续变化的正弦波。
(2)方向判别原理
图2为原理示意图。
编码胶片宽度是收发装置距离的两倍,两收发装置位置关系应满足B=(0.7n+0.35)+A,图中n=0。
同理,当胶片向右转动时,A、B信号变化恰好相反。这样,通过A、B信号不同的变化规律实现对方向的判别。
1.2 信号处理
图3是码盘信号处理电路图。
该电路的主要任务是将产生的原始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即模数转换。由传感器产生的0V为振荡中心的正弦波信号,经跟随器处理后转换为以+2.5V为振荡中心的正弦波信号。通过调节电位器,使其波形达到最佳状态,然后,经过大器将正弦波信号放大10倍。此时,由于放大的拉伸作用,被钳位在0~5V之间的信号已具有非常陡的上升沿和下降沿,最后经施密特触发器整形后,以方波形式输给单片机。其波形关系如图4所示。
1.3 信号控制及传输
图5为控制传输电路图。
这部分主要通过软件编程实现对信号的处理。硬件结构包括信号处理芯片AT89C2051、信号传输芯片75176和相应的复位电路。其中,复位电路采用由MAX813L芯片组成的看门狗电路。正常工作时,由89C2051为其定时提供触发信号,不产生复位;若发生错误,则在距上次触发信号1.6s后,该电路会自动产生复位信号,对89C2051进行复位。
信号处理电路产生的方波信号A、B由端口Px.m和Px.n输入,然后通过软件比较端口现在时刻和下一时刻的状态变化,实现功能选择。最后,通过端口Px.k控制的串行通信 芯片75176传给主控板,实现信号的控制传输。
2 软件设计
2.1 状态编码
由图4可知,A、B信号的相位相差1/4个周期,所以可得图6所示的状态变换图。
若规定顺序时针方向计数器为加,逆时针方向计数器为减。
这样,通过不同状态值的变换就可对数据进行加操作、减操作和不操作,从而实现对信号的连续处理功能。
2.2 软件编程
软件流程如图7所示。
主要可分为以下几部分。
①上电开始后,软件首先对AT89C2051的内部寄存器和RS422串行口进行初始化。通过对专用寄存器的赋值,设定工作状态和通信 方式,串行通信的波特率为9600b/s。
②初始化完成后,软件将检测端口Px.m和Px.n的状态,程序用两位记录端口相邻状态值,左一位代表前一状态,右一位代表当前状态,然后通过带进位的左循环指令进行状态更新。通过状态值变化,查表2,跳转进入执行程序。
③在执行程序中,可根据不同需要设定上下限进行数据处理。同时,由于处理程序很少,执行时间短,串行通信部分可采用查询方式完成。
3 应用实例
把该设计应用到笔者开发的项目—某型转达训练系统上。采用图3和图5所示的电路设计方案,用该码盘连续采集空中飞行目标的方位角和高低角。
以高低角采集为例,系统指标要求高低角变化范围是-50~1450密位,设计中采用的编码胶片精度是480单位/圈。如文中图1所示,由于编码胶片是圆形的,且一个黑色或一个魄区间均可称为一个单位,所以计算其精度时用每圈包含的黑白区间个数确定,因此用单位/圈。对高低角增减判断主要通过软件编程实现,这段程序如下。
MAIN1:MOV A,R4 ;读骊盘A、B信号到码盘状态暂存器R4
MOV C,P3.3 ;P3.3为A信号采集端口,
RLCA ;用于A信号新旧状态转换
MOV C,P3.5 ;P3.5为B信号采集端口,
RLCA ;用于B信号新旧状态转换
MOV R4,A
ANL A,#0FH ;计算散转地址
MOV B,#03H
MUL AB
MOV DPTR,#TIM1;TIM1为状态真值表首地址
LJMP @A+DPTR ;散转至真值表
然后,通过查真值表状态值,转入处理程序实现角度的加减。若出现丢码现象,说明单片机采集速度低于码盘转动速度,可根据实际情况更换采集芯片或降低码盘转动速度。同时,通过规定编码胶片每旋转个单位对应的角度值变化1密位(密位是军事用语,一种更精确的划分角度方法,一周为360度,6000密位)和相应的单位转换。在软件中确定了码盘采集量的上下限和单位变化量,从而限定了高低角的变化范围,也达到了采集精度要求。
图8
通过示波器检测硬件电路单个信号波形,得到图8所示关系。
说明实际应用电路中各级输出信号与原理电路的设计完全相符,软件采集的信号为真实值。
第5篇:光盘行动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托盘 邮件分拣 光电开关
1 引言
常州邮区中心局包裹分拣机自1999年投入使用至今,工作运转超过10年,设备零部件特别是链条造成了极大的磨损,设备的性能也出现了较大的降低,特别是在上包台与落包格口处。上包台处有时会发生没有按要求传送到指定小车上的现象,造成邮件无法落入相应的落包格口;落包格口处的落包顶杆起跳时间不对,又容易造成顶杆折断和托盘小车无法翻转,造成邮件无法落入相应的落包格口,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的导致收容率指标增加至约4%。高收容率不仅大大增加了包裹班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成为以后使用包分机分拣特快邮件的一个障碍。
包裹分拣机简介
分拣机系统是以托盘分拣机为核心的,它担负着邮件的分拣和传送工作,分拣机系统示意图如图2.1所示,其中为On-load point为上包台,Transport car为托盘小车,Sorting area为落包格口,Barcode reader为条码扫描器。邮件或邮包从上包台送上分拣机系统,经条码扫描器获取邮件地址信息后,由传送带送上托盘小车,主控机控制小车在环形轨道上作往复运动,最后根据地址信息将邮件或邮包放入相应的落包格口。
小车运行的基本单位是大同步S,S等于原托盘距离50cm,同时设定小同步s=S/8,每个供包台或格口均有一个独立固定的采样点,采样点以小同步s为单位表示,如1#供包台采样点为1s,10#落包格口采样点为2s。供包台工作时,通过条码扫描器扫描邮件获取条码信息并转换为格口号码,待采样点到时,读托盘值,若托盘值不为零,则继续等待下一个采样点到;若托盘值不为零,则把格口号赋给托盘。托盘小车到达指定格口采样点时,读托盘值,比较托盘值与格口号,若不相等,则继续等待下一个采样点到;若相等,则落包顶杆工作。
目前情况下,由于链条磨损,托盘间距不等于初始距离50cm,在实际运行中,各个供包台和格口的采样点不再固定,经检测1#格口采样点最小值为2s,最大值为5s,这就造成供包台和落包格口工作时间或早或晚,使得邮件无法准确落入相应的格口。因此有必要进行相应的技术改造。
3 邮政托盘包裹分拣机改造方案
由于因磨损造成的累积误差使得各采样点波动幅度为4个小同步距离,为保证供包台和落包格口工作稳定,各个供包台和格口的采样点的波动幅度不应该大于1个小同步距离,因此需要对托盘分拣机的工作区域(即落包格口)进行一个分割,同时对托盘分拣机的分拣功能进行相应的调整。
3.1 落包区域划分设计
在停机状态下测量托盘实际长度L,L约50.5cm,且14L-14S=7cm>s,可知由于链条磨损14个托盘小车与14个大同步之间产生的累积误差有1个小同步距离。为了保证累积误差造成的工作波动幅度不大于1个小同步距离,分割的每一落包格口区域中托盘数要小于14。统计得,托盘分拣机落包格口侧分为3个部分,其中A区107个格口(1个格口=10s=62.5cm),B区18个格口,C区105个格口,计算得需要将包分机分成24个区域(每个区域包括10或11个落包格口),其中A区10个区域,B区2个区域,C区10个区域,可以保证各区域内工作稳定可靠。
3.2 落包区域划分实现
为了实现托盘分拣机上24个区域的划分,在每一个托盘正中定位孔处安装一金属片,用于每一个托盘进入各落包区域的基准定位,利用光电开关接收金属检测片信号作为区域判断信号。其中,每个光电开关可以负责两个相邻区域的检测,共计需要11个光电开关负责落包格口区域的划分从而保证邮件准确的入格。另外,为保证邮件经上包台上托盘位置准确,在上包台区域也安装1个光电开关。
光电开关的安装位置处于两相邻区域之间,特别注意的是所有托盘小车经过任意一个光电开关时所得采样点值不能越界(采样点值在同一个大同步周期内),否则检测开关采集托盘小车格口值时会出现错误。
系统仍使用OMRON公司C200HGPLC进行流程控制,加装1个输入模块用于导入12个光电开关信号。
3.3 分拣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分拣功能模块包括供包模块,托盘运行模块,落包器工作模块,检测开关状态检测模块四部分组成。
(1)供包模块:供包台工作时,通过条码扫描器扫描邮件获取条码信息并转换为格口号码,检测开关测到托盘到来信号同时,采集该托盘携带格口信息,若为零,则赋扫描邮件获得的格口号给托盘,保证邮件上托盘位置固定不变。
(2)托盘运行模块:托盘运行模块主要是在PLC中使用一段连续的寄存器(存放托盘对应的格口号数据)块模拟400个托盘小车的运行,保证大同步信号出现一次,即整体前进一个托盘位置时,寄存器值整体移位一次。
(3)落包器工作模块:实际运行过程中,当托盘小车经过区域划分检测开关时,采集该托盘小车的格口值,若所得格口值位于该检测开关负责的格口区域范围内,则对该托盘小车加赋一个值,表示检测开关到该落包格口的距离,该距离用小同步s表示。以1#落包格口为例,距离值为10s,由于托盘小车的前进,不断产生小同步信号,随着小同步信号的出现该距离值不断递减,当距离值为7s时,1#落包顶杆工作,当距离值为0时,1#落包顶杆复位。
(4)检测开关状态监视模块:由于光电开关性能的好坏,检测位置是否恰当(即采样结果是否越界)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邮件供包和邮件入格的质量,因此需要对光电开关的状态进行实时的监视,并对错误状态进行相应的告警输出,以提醒技术人员注意维护。
结论
邮政托盘分拣机系统改造已经完成投入运行。系统功能完善,使用方便,满足了用户的需求。该系统的改造降低了邮件的分拣差错率,降低了设备的收容率,经测试收容率由4%降低到1%以下,大大减轻了分拣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参考文献
周晓光.基于视觉检测的邮件分拣机包件检测系统方案设计[J].物流技术. 2005.12:24-26.
[2]李云飞.邮政分拣机的上件器控制模型的建立与实现[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5.26(03):512-514.
[3]韩玉民,汪冬 等.邮包自动分拣系统的设计[J].机电工程.2004.21(8):11-13.
[4]余雷声.电气控制与PLC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26-145.
[5]李树雄.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教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231-236.
第6篇:光盘行动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稠油;可调偏盘根盒;漏油;研制;应用
中图分类号:TG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7-0241-01
一、前言
在稠油开发过程中,热采井井口原油泄漏一直困扰着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和采油工人。已成为治理环境污染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热采井井口跑油不仅造成油田污染,同时还因频繁更换盘根,影响抽油机采油时率,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我们经过现场调研,研制出新型盘根盒和新型密封材料,该工艺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传统的热采井口盘根盒及密封材料,为我们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二、稠油热采井井口泄漏原油原因分析
原油泄漏的原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
1.偏磨
偏磨在现场工况中占95%(指光杆与盘根盒同轴度1mm)。在现场工作情况下,非偏磨、绝对对中的井很难找到。
a.井斜、采油树斜、盘根盒斜。
b.抽油机的前倾、后倾、左右偏斜及绳辫子、悬绳器未调好。
c.光杆有c形、s形和x-y坐标内的直线度误差。
d.从材料力学角度上讲,井口光杆属单支承(仅盘根处)梁结构,上、下自由度较大,在往复运行中交变振动负荷很大。
2.光杆表面粗糙度极差、工况恶劣
a.新井安装、修井安装、井口螺栓未紧固好,致使盘根盒盖直接刮削光杆,形成严重铁屑、冒烟,造成很好的光杆直接刮削破坏。
b.光杆在盘根盒盖、填料上下体内孔及金属压圈上磨擦,未得到及时调偏纠正。
c.野蛮操作:修井作业、碰泵、调参等作业需打光杆卡子,用力过猛,致使卡子咬伤光杆,锯齿压痕未及时修磨。
d.井底出砂,带入盘根,磨损光杆。
e.戈壁风沙粘附於光杆,形成砂磨。
3.密封材料的材质及几何形状不能满足现场复杂的工况需要
偏磨光杆单边压磨圆环状定尺寸,造成缝隙,泄漏原油,盘根内孔磨损后只有废弃,造成浪费。
4、盘根盒结构不尽合理
a.现场使用的盘根盒一部分不能调偏心。
b.注采两用盘根盒调偏心轨迹仅限于在一个以0为圆心,以偏心距e=11.5mm为半径的线形圆周上,不能在平面坐标X-Y内任意点上调偏。
C.仅有的不合理的对中也是静态对中,不能达到动态对中。
现场盘根盒密封泄漏情况统计表
5.随着原油粘度的增大,原油回压高、阻力大也是造成原油泄漏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可调偏盘根盒的特点
1、密封器能整体自行纠偏,水平移动。
2、密封性能好,耐高压达40MPa。
3、采用锥形二级盘根,密封更可靠。
4、不需要放空,可以迅速更换盘根。
5、带自装置,防止光杆干磨。
6、采用黄铜材质作为盘根压垫。
从根本上解决了抽油机倾斜斜井造成的偏磨、渗漏、盘根使用寿命短等一系列难题,使抽油井口最理想的产品,
四、现场试验
1、稠油热采现场井口密封现状
1)井口原油密封状况很不理想原油刺漏严重,浪费能源、污染环境。
2)井口对中很差,光杆偏磨严重。
3)频繁更换盘根,费工、费时、增加生产成本、影响生产时率。
2、可调偏盘根盒的现场安装
从2014年7月3日以来先后在96336|、961515|井进行现场试验。
3、可调偏盘根盒现场应用情况
五、效果分析
从去年至今,在六-九区稠油热采井现场的96336|、961515 |进行了反复的试验,所选试验井为这些区块具有代表性的抽油井,泄漏明显,跑油 ,更换盘根频繁,有的每天更换,有的2-3天更换,平均更换盘根频率为3.2天。泄漏原油造成了严重的工业污染,尤以特稠油区块九区最为严重。
推行新型密封材料,安装可调偏盘根盒以来,由于油稠、回压高、偏磨、光杆变形等造成的跑有等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使用效果很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基本解决了现场存在的实际问题。
可调偏光杆密封器,结构新颖,操作方便,快捷、省工、省时、省力、造价低廉,实用性强,大大提高了抽油时率。
两级锥形、螺旋形耐高温高压密封材料,由轮胎橡胶、高分子石墨粉、增强纤维合成。延长盘根寿命10~15倍。
6mm的平面X-Y坐标内随意调偏、对中装置是其他盘根盒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不受任何条件限制可以随即调偏,永久保持光杆与盘根密封的相对同轴度 。
社会效益:
(1)大大减少了因井口跑油造成的工业污染、能源浪费。
(2)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3)大大降低了因频繁更换盘根盒给工人造成的劳动强度,干净卫生,特别是-30℃的数九隆冬。
(4)增加了抽油机运行时率,增产原油效果显著。
(5)新型密封材料内含丰富的石墨和其它脂,改变了原来橡胶磨擦阻力大、负荷重的现象,得到节约用电 。
第7篇:光盘行动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腰椎椎间盘源性腰痛;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 R6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4(b)-0064-02
椎间盘源性腰痛是指不伴有神经根性症状,无神经受压及脊柱失稳,并起源于椎间盘内部的腰痛[1]。目前,随着MRI检查的普及和应用,以及人们对腰痛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率显著增加。目前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方法有很多,为评价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治疗腰椎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该院于2011年6月―2013年2月间对36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采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病例为该科收治的诊断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共36例,其中男患23例,女患13例;年龄29~54岁,平均年龄39岁;病程平均24周~5年不等,平均病程3.2年。腰痛 36例,伴臀部疼痛不适者 9 例,下肢非神经根性疼痛不适者4例。所有病患均无腰椎神经根性损伤及腰椎管狭窄临床表现。所有患者腰椎 MRI 检查至少有 1 个“黑椎间盘”,共64个,其中L3、4椎间盘5例, L4、5椎间盘27例,L5S1椎间盘22例。
1.2 诊断标准
该组病例入选标准[2]:①患者均以明显腰痛为主,久坐或活动后加重,疼痛区域缺乏典型的神经分布特征;②慢性持续性腰痛6个月以上,经保守治疗无效,没有明显神经根损害表现;③ 腰椎MRI检查显示有1个以上T2像低信号改变的“黑椎间盘”以及后纤维环高信号区,且无神经受压。
排除标准: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高度减少≥20%,腰椎感染、肿瘤,腰椎不稳症、关节突退变和急、慢性腰扭伤等。
1.3 手术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C型臂X线机固定于手术椎间盘为中心,透视下体表定位,距棘突旁8~10 cm处作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单,0.5%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穿刺针与椎间隙平行并与矢状面成35~45°角刺入,C臂X线机监视下穿刺至椎间关节处,针尖滑过椎间关节外侧缘刺入椎间盘。腰椎侧位示穿刺针位于椎间隙中央,方向平行于终板,针尖位于椎体中后1/3处;腰椎正位示针尖处于棘突正中处。确认穿刺针位置理想,拔除针芯,接三通管,置入腰椎汽化棒,透视下见至椎间盘中点,以棒尾部的卡标限深,后退汽化棒至露出穿刺针筒头部约5 mm,以13.5 J/s的预定能量发射激光,汽化棒分别在2点、4点、6点、8点,10点处多点低能量消融,每200 J左右向外退针1次,每个椎间盘发射的激光总能量大约为500~800 J。术中密切注意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腰部胀痛或伴有肢体放射痛的应立即停止激光消融。
1.4 术后处理
术后3 d口服抗生素类药物预防感染,平卧3 h后即可佩戴腰围固定器,下地活动。术后7 d恢复坐位工作,佩带腰围保护4周。
1.5 疗效评定
通过门诊复查及电话咨询等方式进行随访。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系统(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估术后治疗效果[3],VAS评分范围为0~10分,其中无疼为0分,最剧烈疼痛为10分。术后6个月VAS评分改善等级:良好:≥3分;优秀:≥4分;无效:≤1 分。
2 结果
全部病例都成功完成手术,均无神经损伤、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例均得到术后随访,随防时间3~24个月,平均15.5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系统(VSA) 评估结果:疼痛改善≥4分24例;≥3分10例,2例≤1 分,优良率94.4%。2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腰痛,保守治疗3周内症状得到缓解。
3 讨论
3.1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发病机制
临床研究表明,腰椎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主要原因是腰椎间盘退变,其发病机制主要有两点[4]:①力学机制:椎间盘的退变导致椎间盘的纤维环撕裂、松弛,从而破坏了腰椎稳定性,使腰椎活动时出现一些“异常活动”,而这些“异常活动”以及椎间盘内部结构的破坏均对神经末梢产生机械性刺激,这被认为是导致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主要原因;②化学机制:椎间盘病变过程中释放大量刺激性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前列腺素、组胺、5-羟色胺等,这些细胞因子对神经末梢产生了化学性刺激,从而引起炎性反应而产生疼痛。
3.2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机制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 于1986 年由Choy和Asche首先开展。其后几十年,经过大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技术和设备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疗效也得到显著提高,公认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有效方法之一。PLDD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激光的热量气化部分椎间盘髓核,并形成空洞,从而减少病变椎间盘的体积和降低该椎间盘内部的压力,使突出的髓核回缩,减轻或解除突出的髓核对神经根的刺激,从而缓解神经根受压引起的临床症状[5]。Yonezawa等[6]的研究表明:激光与组织接触产生了40 ℃以下的光生物学的活性反应,其主要作用有:①温热效应;②扩张血管;③减少疼痛物质释放;④正常化自律神经机能;⑤提高免疫功能,这些作用均可通过改善微循环、消炎止痛的方式达到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效果。而黄祥龙等[7]研究表明PLDD是通过低温下激光的光热效应和生物刺激作用消除椎间盘内部的化学炎性反应、凝固微小神经纤维、修复纤维环等作用来达到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目的。
该研究表明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出血少、痛苦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不损伤椎间盘和破坏脊柱的稳定性等优点,近期疗效满意,有效率达94.4%,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研究。
[参考文献]
[1] 彭宝淦.椎间盘源性腰痛[J].颈腰痛杂志, 2009, 30 (3):265-269.
[2] 马昕,王洪立,姜建元,等.HIZ与椎间盘造影在椎间盘源性腰痛诊断中的对比研究[J].脊柱外科杂志, 2009, 7(2): 75-77.
[3] Sakai D, Mochida J, Iwashina T,et al. Regenerative effects of trans-planting mesenchymal stem cells embedded in atelocollagen to the degenerated intervertebral disc[J]. Biomaterials, 2006, 27 (3):335-345.
[4] ZhangY,Kerns JM, Anderson DG,et al. Sensory neurons and fibers from multiple spinal cord levels innervate the rabbit lumbar disc[J].Am J PhysMed Rehabi,l 2010, 85(11): 865-871.
[5] Choy DS.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twelve years′ experience with 752 procedures in 518 patients[J].J Clin Laser Med Surg,1998,16(6):325-331.
[6] Yonezawa T,Onomura T, Kossaka R, et al. The system andprocedure of percutaneous intradiscal laser nucleotomy[J].Spine,1990,15(11):1175-1185.
第8篇:光盘行动的现状范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脊柱科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一般多见于30~40岁的青壮年,20岁以下青少年罹患该病的则相对少见。我科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间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690例,属于青少年的病例28例。现报告如下,并探讨其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案选择。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28例,男性21例,女性7例。年龄12~23岁,平均18.2岁。病史2~21个月,平均6.5个月。其中腰2~3椎间盘突出1例,腰3~4椎间盘突出2例,腰4~5椎间盘突出11例,腰5~骶1椎间盘突出14例。22例患者曾有明确的腰部外伤史,占78.57%。28例患者均表现明显的腰痛,其中23例有下肢放射痛,其中单侧18例,双侧5例。查体: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椎活动受限,腰椎棘间或棘旁压痛阳性者25例;腰椎侧弯或腰椎平直者21例;下肢感觉、肌力或腱反射改变者18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者20例。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根据病史、体征、CT或MR I、X线照片等明确诊断后,所有患者均经常规行卧硬板床、理疗、口服药物等治疗,其中2例效果满意,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未行手术治疗;其余26例患者因保守治疗效果差,或临床症状消失后短期内再次复发,最终行微创手术治疗24例;开刀手术2例。手术方式:在局麻下行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其中单侧开窗、双侧开窗者各1例。微创手术治疗方式:在局麻下、在德国西门子公司产的大平板数字减影系统监视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激光椎间盘减压术8例、行经皮穿刺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盘内激光靶点减压消融术+医用臭氧注射消融术的微创多靶点叠加术16例。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18个月,其中2例行保守治疗的患者症状部分改善,但在劳累或体育活动后,症状加重;26例微创手术治疗者中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缓解、恢复正常生活者24例,残留部分症状、不影响正常生活者2例;2例开刀手术治疗者中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缓解、恢复正常生活。
3 讨论
目前公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椎间盘的髓核、纤维环退变的基础上发生的。在青少年时期髓核和纤维环的含水量大,椎间盘的弹性也优于成人,因热不易发生椎间盘突出。但是,由于少年的椎间关节较成年人松弛且活动范围也较大,而周围肌肉和韧带又相对地薄弱,故在日常活动中,尤其当有突然动作或剧烈动作时易发生关节突间关节失稳或扭伤,进而累及椎间盘形成腰椎间盘突出症。软骨终板和椎体骺软骨环抗损伤的能力较椎间盘纤维环差,当腰椎活动时,处于边缘部位的骺软骨环最容易遭受到损伤而撕裂,纵向的压力易引起软骨终板的破裂,进而使纤维环对髓核的约束力减弱[1]。在有足够大的暴力使椎间盘内的压力增大即可使髓核急剧后移而引发椎间盘突出,这一点与成人之纤维环退化,其内层组织的纤维环断裂后髓核经其裂隙突出的机制不同。因此,一次或多次的暴力是造成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的最主要原因,而多不考虑椎间盘退变的因素。当诊断明确后,同成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一样,应首先是采用卧床休息、局部用药、腰椎制动、腰椎牵引及对症治疗等,而且保守治疗的时间应为2~3个月。当保守治疗效果较差或症状体征不缓解时应考虑手术治疗。而对于部分临床症状严重,如有剧烈腰腿疼痛、特别是有明显肢体麻木等神经根受压症状的患者,短期保守治疗无效时,微创手术治疗或开刀手术治疗的时间可以提前。开刀手术方式以摘除突出髓核并去除各种神经根致压因素为限,应尽量避免摘除过多的髓核组织和破坏过多的腰椎后部结构,防止术后腰椎失稳而导致腰痛。相对成年患者而言,青少年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时更应强调微创的原则,有条件的医院,可尽量采用椎间盘微创治疗技术,以减少手术的创伤和或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2]。我们采用的椎间盘激光靶点减压消融术及微创多靶点叠加术具有更多微创手术的特点和优势,临床效果也十分令人满意。
参考文献:
第9篇:光盘行动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 蓝光盘 密集波分复用
随着蓝光盘摄像机和录像机的出现,电视传媒行业从传统磁带记录走向了光盘记录。虽然这是光技术在广电领域应用的一小步,却是广电科技与时俱进的一大步。
大约40年前,人类已经拥有第一根海底光缆。光通讯,在电信高端领域,方兴未艾。时至今日,在实验室,日本NEC和法国阿尔卡特公司分别实现了总容量为10.9Tb/s(273x40Gb/s)和总容量为10.2Tb/s(256x40Gb/s)的传输容量最新世界记录。而单模光纤的无中继传输已经达到4000KM。从技术上看,再有5年左右的时间,实用化的最大传输链路容量有可能达到5-10Tb/s。简言之,网络容量将不会受限于传输链路。
以下我们分别对光存储和光传输方面做以详细阐述。
一 光存储
资讯对储存容量需求日增,光存储技术在记录密度、容量、数据传输率、寻址时间等关键技术上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业界一直在积极开发更高容量的各种储存技术。蓝紫色激光存储技术(Blue-Violet Laser)、磁光盘存储技术、做为硬盘(HDD)技术和磁光盘技术的结合的近场光盘技术超解析度储存技术(Super RENS)、3D立体储存技术(Multi Layers;Multi Level)以及荧光多层光盘技术FDM(Fluorescent Multilayer Disc)等相继问世。
传统CD和DVD上有一层薄薄的反射层,和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凹凸,它包含二进制信息。为了从这些盘片上读出数据,由一个半导体激光发生器产生特定波长的激光束,射向旋转中的光盘片,然后反射光通过棱镜和透镜构成的组镜机构再射向接收数据的光电装置,而这个光电装置连接的电路能够辩识出激光所反射回来的数据。在光盘上,数据是凹槽(pits)及平面(lands)的型式来加以编码,而光电装置的电路能辩识出激光射中的平面及射中凹槽的所走距离差这就称为相位提升(Phase Shift),而这个技术就是在光盘中资料储存与读取的基础。经由光电读取装置,反射回到的凹槽与平面的变化将会转换成1与0的数位讯号,从而构成数据流特征。DVD之所以容量比CD大,无非是在同样面积的盘片上凹凸更多罢了。若要有效地缩小记录点大小以提升记录密度,必须使用短波长的光源;或者使用高折射系数的介质;或者提升透镜的NA(数值孔径)值。显然在一个存储容量巨大的盘片上,红色激光根本无法辨识那么多更密集的凹凸了。因此索尼及其它公司纷纷转向蓝色激光的研究。蓝色激光的波长较短,因此驱动器可以辨识出更小半径的凹凸,盘片的容量就可以做的更大。现在的蓝光盘技术不管是日欧韩9家AV产品制造商联合制定的新一代光盘规格"蓝光光盘",还是东芝和NEC向DVD论坛提出的"AOD(高级光盘,暂定名)"规格,只不过是商家为自己谋求更高的商业利润而制定的不同的标准罢了。就核心技术上而言,没有太大的区别。让我们再深入了解一下蓝光盘和高密度光存储技术的发展趋势。
1、 蓝光盘技术
蓝光盘技术属于相变光盘(Phase Change Disk)技术,它与传统光盘记录不同,传统光盘的记录和读出原理是利用磁技术和光技术相结合来记录和读出信息,而相变光盘的记录和读出原理只是用光技术来记录和读出信息。相变光盘利用激光使记录介质在结晶态和非结晶态之间的可逆相变结构来实现信息的记录和擦除。在写操作时,聚焦激光束加热记录介质的目的是改变相变记录介质晶体状态,用结晶状态和非结晶状态来区分0和1;读操作时,利用结晶状态和非结晶状态具有不同反射率这个特性来检测0和1信号。
实际的蓝光盘应用蓝紫色激光技术,能在直径12公分的盘片上,储存两小时的高清晰度视音频信号,在2002年2月的初期版本中,透过使用405nm的蓝紫色电射半导体,NA(数值孔径)值为0.85的读取头、以及0.1mm的光学透射保护层架构,蓝光盘可以将12公分的单面光盘片资料储存容量提升到27GB。它可以记录两小时的高清晰度视音频信号,以及超过13小时的标准电视信号。
在资料转换率方面,蓝光盘可以将高清晰度的电视节目,以36Mbps的速度从摄像机转换到播放媒体上,并能维持节目品质。另外,它还具有任意影像捕捉,以及重覆播放等功能。
在兼容性方面,由于蓝光盘采用MPEG2码流压缩技术,因此它同时适用于数字广播系统,可执行电视台多种视频记录与播放。
另外,在资料安全性部分,蓝光盘也采用了一种独特的ID写入模式,可确保资料安全,并为盗版问题提出一套保护版权的解决方案。
2、高密度光存储技术的发展趋势
(1)采用近场光学原理设计超分辨率的光学系统,使数值孔径超过1.0,相当于探测器进入介质的辐射场,从而能够得到超精细结构信息,突破衍射极限,获得更高的分辨率,可使经典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提高两个数量级,面密度提高4个数量级。
(2)以光量子效应代替目前的光热效应实现数据的写入与读出,从原理上将存储密度提高到分子量级甚至原子量级,而且由于量子效应没有热学过程,其反应速度可达到皮秒量级(1O-12秒),另外,由于记录介质的反应与其吸收的光子数有关,可以使记录方式从目前的二存储变成多值存储,使存储容量提高许多倍。
(3)三维多重体全息存储,利用某些光学晶体的光折变效应记录全息图形图像,包括二值的或有灰阶的图像信息,由于全息图像对空间位置的敏感性,这种方法可以得到极高的存储容量,并基于光栅空间相位的变化,三维多重体全息存储器还有可能进行选择性擦除及重写。
(4)利用当代物理学的其它成就,包括光子回波时域相干光子存储原理、光子俘获存储原理、共振荧光、超荧光和光学双稳态效应、光子诱发光致变色的光化学效应、双光子三维体相光致变色效应,以及借助许多新的工具和技术,诸如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原子力显微镜(AFM)、光学集成技术及微光纤阵列技术等,提高存储密度和构成多层、多重、多灰阶、高速、并行读写海量存储系统。
3、新型光盘技术的应用
大量的信息要求有大容量的存储设备,光存储驱动器和几种光储存媒体均将呈现出足够快的增长趋向。光存储市场的发展,将改变声音图象及其它数据的存储方式及传播方式。光存储产品可以利用自动换盘系统,组成光盘库、光盘塔、光盘阵列,实现提高整个系统的容量、数据传输率及
多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如果将光盘库、光盘塔及光盘阵列与自动换盘系统有机结合,可以大大提高系统容量、数据传输率和显着改善存储数据的可靠性。
在技术上,磁带已经基本上没有潜力了,而且与非线性的编辑系统存在明显的矛盾;专业光盘虽然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取代磁带,但其非线性、高密度、低成本、高传输速度的优势已经带来了良好的开端。Sony公司不失时机的推出光盘专业摄录像器材,这些设备使用基于蓝紫色激光技术的光盘作为存储介质,充分发挥非线性记录方式带来的灵活性。例如:PDW-3000 专业蓝光盘编辑录像机(演播室机型),它可记录和重放IMX/DVCAM格式,具有完善丰富的输入输出接口,包括传统视音频和网络接口。它的双光头设计可实现高速文件读出。它具有快速图像搜索,图像索引功能和光盘的随机访问功能,可以快速定位到所需图像。它具有场景选择随机存取能力,使得任意定位素材段成为可能,跳过不必要的素材。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这种录像机可以将高低分辨率素材同时记录在光盘上,高分辨率素材用于高质量节目的制作和输出,低分辨率素材可用于编辑,浏览等等,低分辨率素材还可以为互联网播出等用途提供数据。
二 光传输
让我们再来看看光传输,现在各省市有线电视台网络中在主干线多使用光缆传输信号,在电视台内部的新闻网或制作网也使用光纤代替电缆传送素材文件。众所周知,光纤传输比传统电缆传输有频带宽、容量大、损耗低、保真度高、抗干扰等优点。而随着光电子器件的持续发展,光纤工艺的提高,以及光纤技术和IT技术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光传输技术有了相当大的发展,这对电视台通信架构的改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以下是对满足电视台需求的光传输技术的具体阐述。
1 、光纤技术的介绍
(1)单波长技术
对于业务量和距离长度要求不大时,普通的单波长技术就已能满足需求。几年前单波光纤的数据传输就已能达到10 Gbps。目前在单波长上进行数据传输已经能够做到40G的带宽,虽然这已经是单波长所能够传输的极限,并且实用的传输容量也没有这么大,但相对电视台内部网近距离的视音频传输要求已经够用。
单波技术基于电时分复用(ETDM)技术,但由于微电子技术和光纤色散的限制,微电子技术难以支持电时分复用有新的突破。光纤上的色散是10 Gbps及其以上速率系统传输距离的主要制约因素,且随着比特率越高而影响越大。
(2)密集波分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