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道路工程审计要点精选(九篇)

2024-02-23 09:5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道路工程审计要点范文

关键词:国省道大中修、工程结算、审核、方法

1、导论

近年来,随着各地方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大物流网络的建设,国省道承担的车流压力不断增涨,而国省道原设计建设的标准较低,在使用一定时期后路面病害集中出现。为了保障公路畅行和行车安全,各省公路局都加大了对国省道路面维护的投入。以浙江省为例,每年省公路局拨款500万以上的国省道大中修项目就有30多项,且项目金额在逐年增长。因此,加强国省道大中修项目的投资管理就显得尤其重要。笔者有幸参与了浙江省公路局大中修项目的竣工决算审计工作,就此类项目的结算审核方法获取了一些心得,供大家讨论、指正。

2、国省道大中修项目的特点

国省道项目的大中修,具有实施时间短、任务急、隐蔽工程多等特点。大中修项目多集中在车流量较大的路段,大中修实施期间,社会车辆势必改道,增加其它道路的拥堵和负担,而且某些山区道路还要借用临时便道通行。因此,大中修项目具有抢修的特点,往往施工期较短。

另外,设计单位虽然在前期对路面破损进行过取芯检测,但具体施工过程中,路面结构层的实际破损程度和设计会有不同。而病害处治又以隐蔽工程为主,加上工期短、任务急,因此往往会出现变更不到位、事后难核查的情况。

3、国省道大中修项目的审计重点、难点和审计方法

与项目特点相应的,国省道大中修项目的审计重难点是变更项目和隐蔽工程的量价审核。

因此,在进行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时,要重点检查项目实施是否合法、合规;对立项批复预算、工程量清单、竣工决算等进行逐项比对;重视和加强现场踏勘对工程量复核的作用;审核变更签证是否合理合规、套用的单价(或组价)是否正确;核对工程计量是否符合清单计价规则,工程量是否有超计、漏计等。

对隐蔽工程的审核,首先应核查施工原始资料的记载是否明确,设计、监理、业主是否签证;然后比对施工原始资料和变更单、联系单、计量单是否一致;审核工程量计算是否符合计价规则、有无超出合同规定的义务范围;最后进行施工图、竣工图的比对,结合施工资料进行逻辑比对。

4、工程审计实例

S304(09省道)临莫线2012年路面大中修工程,全长7公里,省公路局批复工程费预算869万元,由某县公路局具体组织实施,县公路局上报工程决算工程费957万元,超过预算88万元(超预算率10.12%)。

该项目工程实施标准:路基宽6.3米,路面宽6.0米。项目实施内容包括:部分铣刨原路面面层及基层并就地冷再生成28cm基层后,加铺5cm(AC-20C)沥青混凝土+4cm(AC-16C)沥青混凝土;部分铣刨原路面5cm并处理病害后加铺18cm二灰碎石+5cm(AC-20C)沥青混凝土+4cm(AC-16C)沥青混凝土;部分铣刨原路面5cm并处理病害后加铺18cm二灰碎石+5cm(AC-16C)沥青混凝土;部分在原路面病害处理后加铺5cm(AC-16C)沥青混凝土;修复部分挡墙;修复和完善大中修路段的排水、标线、护栏等沿线设施等。

第2篇:道路工程审计要点范文

【关键词】 铁路; 建设资金; 流向监管; 内部审计

铁路建设项目是建设单位通过合同契约的形式将建设资金合理高效地分配给实施主体,实施主体获得直接支配合同内建设资金的权利,建设单位必须通过对建设资金的监督和管理以及实施主体之间的互控与牵制,促使建设资金按时完整转化为实体工程,在这个实施主体中主要包括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由于铁路建设主要采取工程总承包的形式发包工程,所以施工单位承担了包括施工图设计、物资设备采购、工程实施等主要工作,相应获取了较多的建设资金支配权,而建设单位除了建设管理工作,主要负责征地拆迁,对建设资金的直接支配量相对较少。以某铁路工程为例,参建单位合同总价169 188万元,占概算总额221 022万元的76.5%,其中:设计合同价2 598万元,施工总承包合同价165 285万元,监理合同价1 305万元。所以参建单位特别是施工单位的资金使用行为,很大程度决定着铁路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为此,内部审计在对铁路建设项目实施审计的过程中,按照资金运作轨迹,积极开展对参建单位的抽查审计,是加强铁路建设资金流向监管、防范铁路建设资金风险、保证工程建设有序推进、确保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防止挪用工程建设资金的重大举措。

一、内部审计在参建单位资金流向监管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铁路建设项目投资大、增速快,内部审计承担起资金流向监管的重要职责

2005—2010年,铁路完成的基本建设投资额均以每年高于16%的增幅逐年递增,其中2006年、2008年和2009年的增幅均超过75%;根据铁道部统计中心公布的《2011年全国铁路主要指标完成情况》,2011年全路完成基本建设投资额4 610.83亿元。2012年铁路计划安排基本建设投资4 113亿元,铁路建设任务极为繁重,建设管理责任极为重大。因此,如何规范建设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对铁路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国有资金控股或主导的铁路建设资金,铁路内部审计从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的立场上,对参建单位实施延伸审计。在铁路建设领域加强经济监督、维护经济秩序,把审计监督的关口前移,抓事中、事先审计,提高建设管理水平,防范建设资金管理使用过程中的风险,促进建设资金的规范管理和合理使用,努力做到尽早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尽快解决在建设过程中。

(二)铁路建设项目面临筹资难的新形势,需要从完善和加强资金监管的角度消除投资者疑虑

铁道部统计中心公布的《2012年上半年全国铁路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显示,2012年上半年,基本建设投资1 487.06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934.89亿元,同比下降38.6%。建设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除了铁路行业的复杂性和铁路企业的非市场性,更重要的是债务性资金筹资难。由于铁路建设项目中大量使用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筹集的资金,而各大商业银行一方面担心铁道部超过60%的负债率,另一方面对高铁资产的盈利能力不乐观,国家信贷政策调整后,银行贷款更趋谨慎,目前对铁道部放款的“主力”只是以国开行为首的政策性银行。铁路建设投资的银行信用偏低,成了获得贷款的“绊脚石”。

温总理指示,要在铁路等领域做几件实事提振信心。因此,内部审计要主动有所担当,通过实施对参建单位的审计,确保资金用于本项目支出,同时要节约资金,杜绝浪费,以期从降低投资额的角度提高投资收益,为顺利筹措债务性资金及吸引民间投资“保驾护航”。

(三)抽审参建单位是创新内部审计方法、破解内部审计局限性的需要

我们可以通过一则案例来认识审计的局限性:石永怡担任华风集团(国有企业)总经理期间,将100多万元转入北京雪丹女子世界健身俱乐部等单位,用于美容、保健及购买美容保健产品等个人消费,然后以召开会议、购买办公用品、耗材等名义开具发票在单位报销。这个案例是由检方在调查其他人员经济犯罪时,发现了石永怡的案件线索,“顺藤摸瓜”牵出了石永怡的问题。

通过这则案例不难发现,内部审计在审查被审计单位购买商品、劳务等业务的真实性、完整性方面存在重大的局限性,也就是内部审计无法延伸审计提供商品、劳务的单位。

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舞弊行为较其他经济项目更加隐蔽,在形式上难以发现漏洞,有看似合法完整的工程资料、合乎要求的程序甚至具备正规发票,这些都加大了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的难度。因此揭露舞弊行为是工程建设项目审计中的难点和重点。以建设资金流向为主线抽审参建单位,不仅是创新内部审计方法,更是破解这种审计难点的关键。

二、内部审计抽审参建单位的法律依据

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讲,铁道部作为国家的行业主管部门,对铁路建设的标准、规范乃至审计监督、执法监察、质量监督都要行使行业监督权。因此,虽然施工、设计等企业已脱离了铁道部,但是作为行业主管,铁道部仍然有责任加强监管和指导。

从市场经济参与角度来讲,铁路的建设单位在招标文件(合同)中要明确双方在建设资金监管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合同中应明确以下内容:“在……项目铁路内部审计时可延伸至施工企业”。施工单位应在投标文件中明确承诺接受建设单位资金监管,并接受建设单位上级审计部门对施工单位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参建单位审计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

近年来,国家审计署对铁路建设项目参建单位审计中发现了一些倾向性的问题:一是个别施工单位及个人转移挪用公款和建设资金涉嫌违法违纪。二是施工单位在砂石料采购、设备租赁等业务中,使用虚开、冒名或伪造的发票入账,金额巨大。三是部分工程监理不到位。如监理人员职称或执业资格不符合投标承诺要求、监理人员同时在两个标段承担监理工作、对部分施工单位进场设备未进行检验。四是少数分项目承发包不够规范。个别施工单位违反招投标相关规定,将工程分包给无相应资质的单位;化整为零,规避招投标;未经建设单位批准,违规分包工程。

四、重点实施的审计内容

抽审参建单位,应从建设单位和出资者代表角度开展审计,审计范围限制在审计项目的资金查证上,重点落实在建设单位发现的线索,检查资金结算和管理使用情况,具体包括:有无违规挪用、转移和抽调建设资金,弄虚作假骗取建设资金,违规频繁使用大额现金,违规使用假发票,违规分包或转包工程,以及拖欠工程价款和农民工工资等问题。抽审施工单位一般可分为财务资金、验工计价、合同执行及甲控料招投标等工作岗位。以抽审施工企业为例,具体应实施以下审计内容:

一是施工企业工程计价依据是否完整,计价内容是否真实,有无骗取工程价款行为。抽查中标的施工单位,检查资金的结算情况,是否存在上级单位违规抽调资金,是否存在不及时拨付工程款的情况,根据通用合同条款“工程价款应专款专用,发包人按合同约定支付给承包人的各项价款应专用于合同工程”。

二是施工企业是否存在多头开户、违规挪用、转移建设资金的情况,是否存在违规频繁使用大额现金的情况,是否存在以假发票、无发票、无依据列支建设成本,从中套取建设资金设立“小金库”等问题。

三是施工企业有无违规转包和分包情况,是否存在以劳务分包的名义分包工程,是否存在签订“阴阳合同”的情况。

四是审查施工企业上交的降造费、管理费、经营业绩考核指标等的依据是否合理,上交金额是否在合同规定的限额内。

五是物资设备购置项目是否在投标文件范围内,是否全额承担了固定资产购置费用,是否按规定实行招标,是否存在利害关系人中标的情况。

六是是否建立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账户并存入一定的保证金,是否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

五、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向施工企业上级内审机构移交

在对抽审的参建单位审计完成后,应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对其中重要、倾向性、高风险以及情节恶劣的问题,除要求建设单位督导施工企业整改以外,还要通过向参建单位上级内审机构移交,督促参建单位切实整改、规范,维护铁路建设资金安全。

应办理移交的重大问题包括:违规挪用、转移和抽调建设资金且数额较大;弄虚作假骗取建设资金;设立“小金库”;违规频繁使用大额现金;以假发票或无发票、无依据列支建设成本;违规分包或转包工程且数额较大。

六、审计实施中的方法

一是抽审参建单位必须坚持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和监理公司同时审计,便于随时核对三方资料和数据。首先,做好审前调查,编写科学合理的审计方案,安排好审计组的人员分工,并通过集中学习统一思想交流经验,审前要填写好审前调查表,指导和辅助现场的审计实施,分析审计线索,提高审计效率。其次,要开好审计进点会,明确审计目的,提出工作要求,进行宣传、交流、沟通。同时,也要重视审计完结前的交换意见会,阐明审计的观点,起到教育、促进、提高的目的。最后,在审计实施的全过程中注重质量控制,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并实行组内复核制。

二是抽审参建单位要围绕建设资金这条主线突出对重点单位和重点环节的查证,沿着资金流向进行审计。从账户入手“抓源头、抓过程”。随着建设管理的日趋规范,违纪手法也更加隐蔽,违纪者经常伪造经济业务的全过程,伪造全部合法的凭证和单据。如果查证手段和方法依旧停留在原有水平上,就难以发现违纪线索,难以查实违纪问题。所以,我们需要转换审计思路,创新查证手段,采取资金链条与业务链条相结合的查证方式。不仅审查财务资料、财务手续是否合规合法,还要重点检查、验证经济业务本身是否真实;不仅审查账面,还要重点关注业务现场、实物现场;不仅从财务环节发现问题,还要重点分析生产作业环节、经济业务往来环节、资金流向环节,多渠道、多角度发现问题。

三是对于开工时间不长的项目,要注重对参建单位特别是施工企业的内控制度进行审计。通过审计,督促、指导施工企业建立健全内控制度,超前防范,避免发生重大违纪、违规问题,造成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 铁道部投资半年仅完成计划三分之一[EB/OL].,2012.

[2] 女老总受审曝国企报销潜规则单位特写信求轻判[EB/OL].,2012.

第3篇:道路工程审计要点范文

关键词:公路 内部审计 经济发展

1、引言

公路内部审计是公路交通经济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路交通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依法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为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实现经济目标提供保证和咨询服务的行为目前,我国正在大张旗鼓地修建高速公路,抓紧通乡油路工程建设,努力改变现有的道路交通状况。加强公路交通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很好地确保建设资金、养护经费的安全、有效使用,提高经济效益,推动公路交通行业廉政建设,促进交通事业健康发展。

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对保障经营活动的有效运行、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预防和发现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内部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使内部控制科学、有效运行,笔者认为,要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

2.1内部控制与职业道德的关系。

内部控制是规范单位内部人员控制什么和怎样控制的一种制度安排,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但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实施、评价与修改是人而不是制度本身。要使内部控制制度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关键取决于广大职工的职业道德水平。各级公路管理单位应对职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之自觉遵守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2.2内部控制层次与成本效益的关系。

内部控制多一个层次,其制约性相应增强,发生错误和舞弊的可能性相对减少。因此,各单位在设计内部控制层次时,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以适用、高效、节约为出发点,按照职务分离、职责分明、控制权限清晰的原则,合理设置内部控制层次。

2.3内部控制重点与一般的关系。

制控人员对自己的控制对象应明确重点,兼顾一般。如公路施工、公路养护成本费用岗位控制,其重点就是施工现场。施工现场发生的工、料、机等费用构成公路产品的直接成本。这些直接成本决定了施工成本的高低和经济效益水平。因此,抓好现场施工中工、料、机等费用的控制,就抓住了重点。

2.4结果控制与过程控制的关系。

结果控制是对工作结果进行控制,以最终成果作为考核和评价的依据。而过程控制不仅对工作结果进行监控,还要对产生结果的全过程进行控制。过程控制更具体更深化。最终成果是过程控制的产物。忽视过程控制,控制目标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公路管理部门应定期检查、分析过程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2.5内部控制与审计监督的关系。

内部控制制度必须被监督,即应被内部审计监督。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内部控制的一种制度安排。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容易发现内部控制程序和方法、控制强弱程度及所存在的问题。因此,内部审计监督,对保证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督促全体员工遵守内部管理制度,促进内部控制的不断完善,促使本单位防微杜渐,依法经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加强内审工作的要点

3.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关键在领导。要有效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必须取得所在部门和单位领导的支持。单位领导重视、关心、支持内部审计工作主要应该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加强对内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内审人员的业务能力;二是健全机构,不断充实审计队伍,调整优化内审人员专业结构;三是为内部审计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四是高度重视内审成果的运用,认真研究落实审计意见和建议,使内部审计成果转化为促进单位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的有效措施。

3.2建立制度,确保规范。

为确保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要做好以下两点:一是改进内部审计管理体制,实现内部审计机构的健全和独立。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专职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对内审负责人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内审负责人对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内审人员任免须经审计负责人同意。这样就确保了内审机构享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权,使审计结果受到足够重视,进而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和质量。要建立一套严密、可行的内部审计制度,规范和监督内部审计工作,使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目标更明确,工作方式更规范,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办法严格控制审计质量。

3.3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提高公路内部审计工作水平,是深化公路事业改革、完善各单位自我约束机制的客观要求。在新形势下,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水平,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准确定位,牢固树立内部审计为本单位、本部门服务的理念。内部审计工作的目标是促进加强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内部审计要坚持监督与服务并重的方针,在促进单位加强管理,提高效益上作文章,要寓监督于服务之中,以强化内控为重点,防范风险为导向,净化环境为前提,不断拓宽内部审计工作向事中、事前审计推进。

第二,以人为本,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要按照《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努力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具有较高的审计、会计业务水平和经济、法律、工程、信息技术等专业知识。一是内部审计人员要勤奋学习,自觉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改善知识结构。二是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努力培养“复合型”、“专家型”内部审计人才。三是加强内部审计理论探讨,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理论水平。

第三,努力探索内部审计的内在规律。内部审计不应照抄照搬国家审计的作法,而应按照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去实践、探索、把握内部审计的规律,着力在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上下功夫。要提高审计项目的管理水平,改进审计的技术方法,加快审计手段的现代化建设,强化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提高审计的规范化水平,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优质的审计成果,使内审工作真正做到“有为有位”。

第4篇:道路工程审计要点范文

一、公路项目审计注重生态保护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全国各地开发的各类建设项目大量涌现,不少类型和数量的建设项目与自然生态的保护要求发生了矛盾。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已经十分突出,除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土壤沙漠化也是十分严重,一部分原因应归于项目建设,一些建设项目将原本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陷入不可修复的绝境。

近年来,公路建设飞速发展,我省的高速公路即将突破五千公里,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村村通公路的建设数量更是巨大,在建设过程中,防止项目建设破坏生态应当是国家审计机关在审计过程中十分关注的方面。

二、公路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

(一)缺乏生态保护意识

在公路项目审计过程中,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甚至主体工程存在未批先建问题,不严格执行建设和相关审批程序,在立项、可研和设计等先期建设阶段关于生态保护方面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同时,建设管理人员和项目管理与施工人员缺乏生态保护意识,在施工过程中不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方案中预先制定的生态防范措施,欠缺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意识,在执行水土保持方案和保护植被、水体方面的表现较为随意。

(二)主体线路建设的土壤侵蚀

主体线路是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工程主体,公路主体工程建设经常存在路基开挖和填埋,造成土壤侵蚀,一是产生于填方边坡,二是产生于原有地层深挖后的削坡,以崩塌、滑坡重力侵蚀为主,既会直接破坏地表植被,造成植物群落盖度、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下降,又会产生一定的廊道效应,对动物迁徙造成阻碍。

(三)桥涵、立交工程建设的水污染

桥涵、立交工程施工会造成地表水体影响,主要污染源是施工作业的生产污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其中,生产污水主要是钻孔作业排放的含油和高浓度悬浮物污水和运营期间车辆撒漏和雨天道路积聚的含油污水。

(四)隧道工程对地形景观的破坏

隧道的生态影响主要表现为其施工诱发了不稳定地层的形变,导致产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及其影响隧道口的地形及景观效果。其次,隧道挖掘及弃碴安置可能会改变或破坏自然景观、地形地貌和地表植被。

(五)临时占地对野生植物的影响

如果取弃土、施工便道、施工营地和原料拌合场等临时工程施工管理不善,则会对沿线野生植物造成一定的破坏,临时占地对野生植物的影响时间较短,但在一定程度上可得到恢复。

(六)服务区的生活污染

服务区需长期经营,其场地人员活动强度大,主要影响是生活污水及洗车废水。

三、公路项目建设中生态保护应采取的审计措施

随着环境保护政策的日趋完善,公路环境生态保护是公路建设项目不可回避的问题,审计机关需要深入研究相关措施,在生态保护方面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全过程跟踪审计是解决公路项目建设生态问题的有效措施,全过程跟踪审计除了建设项目的前期建设程序和建设施工外,还应包括竣工决算审计和后续运营审计。

(一)加强决策程序和建设程序的审计力度

一是加大公路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论证力度。培训审计人员掌握相关环境保护法律知识,将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论证纳入审计机制,强化建设项目程序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对于全过程跟踪审计,未经审计环境影响论证的不得进入下一道建设程序;对于常规的事后竣工决算审计,随着审计整改力度的不断加大,审计机关应加大相关责任人的处罚力度。

二是在施工过程中,审计机关应参与监督公路项目生态保护措施的制定,施工过程中应普及生态保护知识,尤其应强化项目建设管理人员与项目管理和施工人员的生态保护意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方案中预先制定的生态防范措施。

三是严密关注和审查破坏林地、草地而修建的项目有无健全的批复手续,与建设项目相关的各个环节应从严制定生态保护措施。

(二)审计公路项目建设期间的生态保护措施

1.设计期间的审计措施。在全过程跟踪审计中,加大设计阶段的审计力度,未经审计签字同意,设计文件资料不得用于项目建设。

公路主体工程的设计文件重点审计线路选定,线路应以少占耕地、少拆迁为原则,尽量绕避村镇、居民集中区、学校等环境敏感区,还应避开生态重要性等级较高的天保林。否则,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办理相关占用手续。相应的绿化设计应视沿线路基形式、环境条件、绿化功能等要求逐段设计,物种应以当地适生物种为主并避免外来物种和病害入侵,绿化布局应以连续性和多样性为原则。

桥涵、立交工程的设计文件要重点审查主体工程线路与水利、防洪等设施的位置关系,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此外,桥涵的合理设计也可消除主体线路的阻隔作用。隧道设计文件应重点审查隧道所处的地层稳定性,力求避开大断层、滑坡等地质灾害严重地段,隧道洞口应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厚覆盖层、冲沟等不利位置。

临时用地的设计文件应重点审查弃渣场和取土场设置的合理性。临时场地应充分考虑当地地形和运输条件,并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地、废弃地、劣质地,优先选择能够最大限度节约土地、保护耕地的方案,并审查临时占地植被恢复措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施工期间的审计措施。主体工程施工的审计重点:一是监督建设单位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规,打击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二是施工前进行生态保护培训,制定严格的植物保护制度,并给施工人员发放保护植物图册,以便于施工中正确辨认国家保护植物;三是妥善安排工程施工方式和时段,减少对动植物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减少爆破震动和噪声给野生动物带来的影响,设计上尽可能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和工艺;四是土石料场开采、路基坑开挖等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尽量做到挖填平衡,施工过程中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采取临时性排水和护坡措施,及时绿化重建景观。

桥涵、立交工程施工的审计重点:一是涵洞建设要按照设计宽度,并尽可能在桥涵下栽种草本植物,保证动物畅通行走,降低对野生动物的阻隔;二是立交工程施工除平面绿化外,还应重视垂直绿化,形成全方位的立体绿化区。服务区、收费站、养护工区等用地应尽可能设置在公路用地范围内,或利用荒地、废弃地,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农田。

3.运营期间的审计措施。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有关规定,及时进行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后,审计应根据需要,不定期参与监督公路沿线工程防护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保证防护设施功能的正常发挥,保障环境敏感点的环境功能。

第5篇:道路工程审计要点范文

依据国家地方相关标准、条例、规范、办法,徐州市对附属绿地设计文件进行安全性审查,以保证附属绿地工程的安全质量,减少后续使用中的安全问题,为市民提供安全、舒适、宜人的公园绿地环境。

关键词:

园林;施工图;安全性;审查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而生态环境矛盾日益突出,人们对绿色植物的渴望之情也更加迫切。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也在日益加速,各类形式的园林绿化设计工作室、公司、事务所的出现,既丰富了园林绿化工程设计市场,同时也带来设计市场的混乱。由于利益的驱使,部分设计单位通过租借相应人员的证书取得园林绿化设计资质,而实际进行设计的工作人员则无任何设计资格,更有甚者部分园林绿化设计工作人员的所学专业与园林绿化没有任何关联,造成部分设计文件违反有关规范和强制性标准,所设计的施工图存在较多问题,很难指导施工,有些项目只能边施工边变更,存在较多的安全质量问题。为适应日益超前的园林绿化市场需求,保证园林绿化工程质量,进行园林工程设计文件的安全审查,有助于减少施工和后续使用的安全事故,从而保障人民生命的安全。

1园林工程设计文件的审查依据

(1)《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13号)第3条规定:国家实施施工图设计文件(含勘察文件,以下简称施工图)审查制度。本办法所称施工图审查,是指施工图审查机构(以下简称审查机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施工图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内容进行审查。施工图审查应坚持先勘察、后设计的原则,施工图未经审查合格的不得使用。从事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监理等活动,以及实施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应以审查合格的施工图为依据。

(2)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试行)总则规定: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图审查要点分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城市道路工程、城市桥隧工程、燃气工程、热力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7部分内容,园林工程和环卫工程的施工图审查要点另行制定。

(3)《徐州市城市绿化条例》经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13年9月27日批准,2014年1月1日起实施。第11条规定:“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道路绿地等城市绿化工程的设计方案,应当报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审批或者上级行政机关审批。”

2园林工程设计文件审查现状分析

2.1园林工程施工图审查要点

截至目前,我国进行园林工程设计文件审查的法律依据包括《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和《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通过学习研究此办法和要点以及查阅有关资料,至今我国尚未制定园林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全国范围内没有统一的标准。

2.2审查工作的开展情况

绝大多数省市也均未开展园林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查工作,少数省市虽进行园林工程施工设计文件的审查,但审查的要点及内容也各不相同,更谈不上园林工程设计文件安全性审查的统一性、强制性。

2.3徐州市园林工程设计文件的安全性审查

通过以上分析,我国尚未制定《园林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各省市对园林工程设计文件的安全性审查无统一标准。因此,徐州市对园林工程设计文件的安全性审查,只能借鉴相关国家、地方标准规范中涉及的安全要求。

3徐州市园林工程设计文件安全性审查内容

徐州市市政园林局始终对所承建的园林工程进行设计文件的审查。2010年对全市附属绿地特别是全市居住区附属绿地设计文件进行审查,其中对安全方面的审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3.1相关强制性条文规定的安全内容

住建部于2013年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之“城市建设部分”与“城市规划部分”相关篇章,对《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的强制式条了汇总。例如:《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第4.3.2条规定:“硬底人工水体的近岸2.0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7m,达不到此要求的应设护栏。无护栏的园桥、汀步附近2.0m范围以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5m”等,共有25条被列入。《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第5.1.2条规定:“中心岛绿地应保持各路口之间的行车视线通透,布置成装饰绿地”等,共有11条被列入。若设计文件未按规定进行设计,则视为违反强制性条文。

3.2国家、园林行业新的标准规范涉及的安全内容

新的《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2012),其中《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第5.0.12条规定:“儿童游乐区严禁配置有毒、有刺等易对儿童造成伤害的植物”。《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2012)第5.2.5.5条规定:“假山山洞的洞壁凹凸面不得影响游人安全,洞内应有采光,不得积水”。如未按新的标准规范进行相应的安全性设计,则视同违反强制性条文。

3.3地方性标准、规范等涉及的安全内容

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发展,加强城市各类绿地的建设,江苏省陆续制定《江苏省城市绿地规划建设导则(试行)》和《江苏省城市居住区和单位绿化标准》(DGJ32/TJ169-2014),其中《江苏省城市绿地规划建设导则(试行)》涉及通透式配置:“绿地上配置的树木,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9~3.0m之间的范围内,其树冠不遮挡驾驶员视线的配置方式”。《江苏省城市居住区和单位绿化标准》(DGJ32/TJ169-2014)第3.1.7.3条规定:“住宅周边植物栽植应充分考虑居民日照、采光、通风、安全的需要,住宅南面一定范围内不宜栽植高大常绿乔木”。第3.1.7.4条规定:“儿童游戏场、老人活动场地等周围不得选用有毒、有针刺、有臭味等影响人体健康的植物”等。如果违反了,则视为违反一般标准、规范。

3.4园林工程设计文件内建筑物等安全性审查问题

鉴于园林工程涉及山水地形、植物、建筑、广场道路、假山、给排水、电气等相关专业内容,其中建筑、给排水、电气方面等设计文件的安全性审查应报徐州市施工图审查中心审查。另外,涉及无障碍设计方面的安全性审查,严格执行《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要求的相关内容。

4结语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尚没有统一的园林工程设计文件审查要点,徐州市乃至全国应尽快制定园林工程设计文件审查要点,促使设计文件安全性审查的规范化、制度化,减少后续施工等方面的安全事故。

作者:张卫 单位:徐州市园林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处

参考文献:

[1]住建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建设部.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3]建设部.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第6篇:道路工程审计要点范文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施工图设计文件;设计文件审查

1.道路绿化设计

1.1清理要绿化的道路和场地

在设计之前,设计单位应该先对环境进行勘测,以便将场地平整纳入设计内容,这样有利于对现有地形的利用和整理,将清理不适合用于绿化种植的垃圾土和土石等建筑废弃物纳入工程要求,提高植物的成活率,以及为植物日后的生长提供较好的空间。

1.2苗木品种的选择和引入新品种的问题

在道路绿化的时候,苗木的需求量较大,可供选择的类别也是不同的,可能会影响到道路绿化的整体效果。因而设计方应当着重注意苗木品种的选择和引入新品种的问题,结合市场苗元进行选择,做到适树适种。

1.3植物景观应当追求整体性的效果

现代道路的景观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当地路况、汽车速度等不定因素,在对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时候需要从时间的变化和空间的变化两方面来考虑。规划过程中需要从大的方面考虑,争取植物景观的协调统一性。绿化带植物景观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这样道路的绿化不仅有自己的特色,同时还有较多层次,更具美感。从设计平面上来看整体效果应当清爽整洁,空间上,对植物的设计有导向性和整体性,在道路上能形成具有美感、让人感到舒适放松的风景。

1.4模拟植物的群落来进行设计

在设计道路绿化时,应当多参考该植物群落的生长特点,设计一个生态的模拟环境。道路两旁所栽种的高大乔木,一方面可以改善城市道路行道的绿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丰富行道绿化,同时也可以为底层的植物创造一个适宜生长的环境。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创造出更好的自然环境,同时也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所带来的美感与便捷。

2.审查绿化施工图文件时应注意的问题

2.1对设计文件总要求的审查

审查时我们应注意城市道路绿化施工图设计文件是否与审查批准的初步设计一致,如果发现有较大的更改,应当检查是否具有相应批准更改的文件,施工图是否达到设计的深度要求,设计图纸(总图及其它图纸)是否完全齐全,这些都是我们审查的重点,也是容易发生问题的地方。

2.2对设计说明的审查

制作城市道路绿化施工图设计文件说明,对道路绿化施工非常重要。设计文件说明需要将设计思路描述清楚,审查时,可以要求设计方把设计图纸中表达不明以及对绿化施工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在设计说明中描述清楚。审查后确保在别人读完设计说明后,可以对整个这个道路绿化的设计有一个基本清晰的概念。

2.3设计规范执行情况的审查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关于城市道路绿化的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情况,是我们审查的重点,也是容易忽略的地方,例如道路绿带设计要求、道路绿地率标准等,有些设计单位在进行设计时,不注意新标准、规范的更新,由于套用作废的规范、标准图,引起设计错误的情况经常发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以下为几点审查时应当严格注意的地方:

2.3.1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基本原则

城市道路绿化的主要功能包括,为行人制造凉荫、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城市噪音、美化城市环境。恰当使用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的组合,可以起到最佳的防护效果,不仅如此,绿化覆盖率高、景观层次多样,可以保证道路绿化功能的最大化。

为了使道路行车更加安全,应遵循以下两点原则:第一,保证行车视线的原则。首先,在路口和弯道的规定范围内所规划的道路绿化,必须保证行车驾驶员视线和视距;其次,在弯道外侧所栽种的绿化树木应当沿着弯道栽种,以预示路形的变化,引导行车驾驶员的驾车视线。第二,保证行车空间的原则。道路绿化规划设计应当确保一定的高度和宽度,绿化植物不得影响正常车辆的行驶。具体的空间范围可以参考当地道路交通设计部门所提供的要求。

2.3.2城市道路绿地率

绿地率是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的一个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审查时,应注意设计方案中绿地率是否达到《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相应等级道路的绿地率指标,还用注意是否达到工程所在城市有关绿地率的标准。如《南宁市城市绿化条例》中明确,城市主干道绿地率不低于25%,次干道绿地率不低于20%,指标低于国家规范指标,审查南宁市城市道路绿化施工图方案时,就应根据当地的标准审查其绿地率是否达标。

2.3.3行道树绿带设计

行道树是城市道路绿化中主要景观构成,道路的绿化景观效果直接取决于行道树的选择和质量。行道树的绿化功能主要是通过制造树荫从而为行人和非机动车庇荫,正确规划、种植行道树,可以将庇荫的功能最优化。如果遇到人行道比较宽,或过往行人不多,或该路段的绿化带有隔离设施的情况,此路段的行道树下可以种植地被植物和灌木,这样可以提高绿化防护效果,使绿化植物更加美观。如果遇到该路段行道树绿化带空间不足,只能种植行道树时,可以在种植行道树后在地面上铺上透气渗水性能较好的路面材料,这样不仅有利于行道树的存活生长,同时也不影响正常行人的行走。

正常情况下,行道树的栽种间距不得小于4米。《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要求快长树的胸径不得小于5cm,慢长树的胸径不宜小于8cm。但是根据笔者的调查和实践,城市主干道上种植行道树,胸径要求应达到10cm左右,方能呈现大方的景观效果,苗木的成活率又能得到较好的保障。行道树的胸径最小不应低于8cm,低于这个标准,就显得比较的小家子气,景观效果显现不出来。除了胸径以外,行道树的冠幅、分枝、枝下高等都是直接影响景观的重要指标,设计方案中都应做明确要求。

2.3.4排水、环保

道路绿化的规划设计需要保证土壤正常的排水功能,并且能从一定程度上改善该路段的空气质量,降低该路段的车辆噪音污染,从而保证环保健康。这也是审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点。

2.3.5配套设施

设计中缺乏配套设施相关内容,也只施工图设计常见的通病,有的设计中所有提及,也只是一笔带过,在施工过程中往往无法实施。然而,配套设施是否齐备,往往直接影响到工程日后的管养问题,应将供水设施、绿化防护设施等纳入施工图设计的内容。

2.3.6公众利益

在遇到该路段有文物、古迹、名木、古树的情况下,必须采取保护手段。必须保证设计合理,且满足绿化率。公路(含辅路)两侧的进出口设立不得影响文物等公众利益。公路设计考虑公路客运和人行过境街设施。

2.3.7设计引用是否规范

设计引用不规范的问题主要包括引用已经废止的设计规范、已经废止的施工规范,或错误的规范名称,使用标准要求低的规范等问题。在绿化施工图设计文件设计说明中,不得出现规范名称错误等情况,设计者需要仔细检查。

2.3.8设计文件是否存在错、漏问题

大多数设计文件都会出现文件错、漏的问题,在进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时,需要留心校对,多次校对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设计文件出错,或者设计文件缺漏的问题。这需要设计者、审查者加强自我的工作责任心,保证设计文件的完美。

3.总结

通过对城市道路绿化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查,可以将施工设计图中不够合理、不完善的部分加以修改和补充,以协助设计人员改善方案,并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使其成为一项符合规范要求的城市道路绿化施工图设计文件。因此,设计文件审查是必不可缺的,设计管理人员应当重视审查意见,及时根据审查意见完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王晓秋,谭凯元. 公路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需注意的问题[J]. 科技传播,2011,15:53+50.

第7篇:道路工程审计要点范文

(一)绩效审计模式主要类型的特性比较绩效审计模式,是指开展绩效审计的可复制标准样式。该模式由导向性的审计目标、内容和标准等要素构成,体现了战略性或全局性思维。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绩效审计模式主要有结果导向、程序导向、问题导向、风险导向四种。因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审计方法等要素存在差异,各种绩效审计模式有其特定的适用对象以及优缺点比较如表1。国内学者对我国事业单位采用何种绩效审计模式暂无定论,有的认为应采用多种目标、多种内容、多种评价体系、多种方式方法的多元化审计模式,也有的认为应将结果导向审计模式作为主导模式。在此情况下,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绩效审计模式的选择,需要对影响因素进行重新梳理并深入分析。

(二)影响绩效审计模式选择的因素分析

1.审计功能的重新定位审计的功能定位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具体表现为审计目标。在新形势下,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绩效审计应顺应审计功能定位发展的需要,将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全力保障行业健康发展作为最终的审计目标。

2.审计内容的深层拓展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具体要通过“预防”、“揭露”、“抵御”三大功能来实现,反映了审计内容从传统路径向深层拓展:一方面,仍然需要重视各种违法违规、经济犯罪等传统审计内容;另一方面,更加强调从揭露问题向预知风险、改进机制、抵御消极因素的转变。因此,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绩效审计需要在合规性审计的基础上,将审计重点放在风险的识别与规避,既抓住绩效审计的核心内容,又利用有限审计资源取得良好效果。

3.审计标准的日趋多样。在免疫系统理论体系下,“免疫”范围涉及众多方面,如经济安全、民生安全、社会安全等,因此当前绩效审计所参考的“3E”标准已不能满足审计工作发展的需要。一些学者提出,在“3E”标准基础上增加“公平性”“、环境性”、“回应性”等,构成“5E”、“6E”或“多E”标准。因此,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绩效审计需要在单纯“3E”标准的基础上,逐步转向“多E”标准,不断提高绩效审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综上所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绩效审计的主导模式应选择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为宜。

二、风险导向绩效审计模式的应用探索

在免疫系统理论指导下,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可以依附如下五种形式应用于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绩效审计之中。

1.预算执行绩效审计开展预算执行绩效审计,主要目的是向财政资金所有者提供关于部门履行职能职责和支配财政资金的绩效信息。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开展该类绩效审计,要深层剖析基本经费与项目经费的投入经济性、管理效率性、工作效果性,揭示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对部门预算执行行为作出绩效判断,提出提高预算执行力的建议,实现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最大化。此外,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就广受关注的单项经费开展绩效审计。例如,通过对公车私用、公费旅游、公款吃喝等现象进行排查,开展“三公”经费专项绩效审计,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的力度,全面提高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能力与水平。

2.服务效能绩效审计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行政服务集中制度的推行,服务效能绩效审计已纳入公共服务部门绩效审计范畴。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基于行业监管需要,通常设有行政服务窗口、违章处理窗口、投诉受理平台等直接面向群众的部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开展该类绩效审计,要系统审查服务环境、服务规范、服务水平、服务效率等风险高发区,有针对性地选用办事群众满意度、举报投诉案件“受理率、查办率、回复率”等标准进行评价,进而揭露、抵御、预防人员不尽职、受理不及时、办结不限时等低效或无效现象。

3.政策执行绩效审计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承担着客运、货运、维修、驾培等行业管理工作,因此,贯彻执行上级颁布和本级制定的道路运输业政策措施是其主要职责之一。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开展该类绩效审计,要重点关注利益取向、运行机制、执行者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彻底查处替换性执行、选择性执行、象征性执行、附加性执行等政策执行变形现象。例如,开展道路运输业营改增试点政策执行绩效审计,既能直接反映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预防因政策缺陷所导致的执行偏差风险,又能间接衡量执行单位在行业指导、信息传递等方面的履职情况,揭露因工作失职所导致的执行低效风险。

4.信息系统绩效审计开展信息系统绩效审计已成为绩效审计的一个新兴方向。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开展该类绩效审计,要全面排查信息系统整个生命周期,包括规划与组织、设计与开发、实施与维护、评测与改进等阶段存在的风险,重点关注信息系统是否安全有效、是否存在漏洞,达到提升系统运行效率与效益的目的。例如,对宁波市道路运输管理局的信息化指挥中心开展信息系统绩效审计,通过对数据整合程度、投诉受理效率、信息传输速度等内容进行评价,客观反映车辆GPS监控服务平台功能、“96520”指挥中心平台功能和视频监控平台功能的实现程度,进而致力于防范信息系统管理薄弱、数据失真、监管落后等风险。

5.人力资源绩效审计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开展该类绩效审计,要将实际人力资源投入同预计人力资源投入相比较,评价其经济性,即是否节约;将实际人力资源投入同实际行业管理成效相比较,评价其效率性,即是否恰当;将实际行业管理成效同预计行业管理成效相比较,评价其效果性,即是否值得。根据绩效评价结果,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人事管理制度,旨在防范人力资源供给不足、成本上升、素质提升和队伍稳定等风险,努力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最优资源配置。

三、结论

第8篇:道路工程审计要点范文

(一)绩效审计模式主要类型的特性比较绩效审计模式,是指开展绩效审计的可复制标准样式。该模式由导向性的审计目标、内容和标准等要素构成,体现了战略性或全局性思维。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绩效审计模式主要有结果导向、程序导向、问题导向、风险导向四种。因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审计方法等要素存在差异,各种绩效审计模式有其特定的适用对象以及优缺点比较如表1。国内学者对我国事业单位采用何种绩效审计模式暂无定论,有的认为应采用多种目标、多种内容、多种评价体系、多种方式方法的多元化审计模式,也有的认为应将结果导向审计模式作为主导模式。在此情况下,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绩效审计模式的选择,需要对影响因素进行重新梳理并深入分析。

(二)影响绩效审计模式选择的因素分析

1.审计功能的重新定位审计的功能定位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具体表现为审计目标。在新形势下,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绩效审计应顺应审计功能定位发展的需要,将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全力保障行业健康发展作为最终的审计目标。

2.审计内容的深层拓展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具体要通过“预防”、“揭露”、“抵御”三大功能来实现,反映了审计内容从传统路径向深层拓展:一方面,仍然需要重视各种违法违规、经济犯罪等传统审计内容;另一方面,更加强调从揭露问题向预知风险、改进机制、抵御消极因素的转变。因此,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绩效审计需要在合规性审计的基础上,将审计重点放在风险的识别与规避,既抓住绩效审计的核心内容,又利用有限审计资源取得良好效果。

3.审计标准的日趋多样。在免疫系统理论体系下,“免疫”范围涉及众多方面,如经济安全、民生安全、社会安全等,因此当前绩效审计所参考的“3E”标准已不能满足审计工作发展的需要。一些学者提出,在“3E”标准基础上增加“公平性”“、环境性”、“回应性”等,构成“5E”、“6E”或“多E”标准。因此,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绩效审计需要在单纯“3E”标准的基础上,逐步转向“多E”标准,不断提高绩效审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综上所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绩效审计的主导模式应选择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为宜。

二、风险导向绩效审计模式的应用探索

在免疫系统理论指导下,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可以依附如下五种形式应用于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绩效审计之中。

1.预算执行绩效审计开展预算执行绩效审计,主要目的是向财政资金所有者提供关于部门履行职能职责和支配财政资金的绩效信息。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开展该类绩效审计,要深层剖析基本经费与项目经费的投入经济性、管理效率性、工作效果性,揭示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对部门预算执行行为作出绩效判断,提出提高预算执行力的建议,实现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最大化。此外,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就广受关注的单项经费开展绩效审计。例如,通过对公车私用、公费旅游、公款吃喝等现象进行排查,开展“三公”经费专项绩效审计,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的力度,全面提高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能力与水平。

2.服务效能绩效审计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行政服务集中制度的推行,服务效能绩效审计已纳入公共服务部门绩效审计范畴。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基于行业监管需要,通常设有行政服务窗口、违章处理窗口、投诉受理平台等直接面向群众的部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开展该类绩效审计,要系统审查服务环境、服务规范、服务水平、服务效率等风险高发区,有针对性地选用办事群众满意度、举报投诉案件“受理率、查办率、回复率”等标准进行评价,进而揭露、抵御、预防人员不尽职、受理不及时、办结不限时等低效或无效现象。

3.政策执行绩效审计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承担着客运、货运、维修、驾培等行业管理工作,因此,贯彻执行上级颁布和本级制定的道路运输业政策措施是其主要职责之一。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开展该类绩效审计,要重点关注利益取向、运行机制、执行者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彻底查处替换性执行、选择性执行、象征性执行、附加性执行等政策执行变形现象。例如,开展道路运输业营改增试点政策执行绩效审计,既能直接反映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预防因政策缺陷所导致的执行偏差风险,又能间接衡量执行单位在行业指导、信息传递等方面的履职情况,揭露因工作失职所导致的执行低效风险。

4.信息系统绩效审计开展信息系统绩效审计已成为绩效审计的一个新兴方向。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开展该类绩效审计,要全面排查信息系统整个生命周期,包括规划与组织、设计与开发、实施与维护、评测与改进等阶段存在的风险,重点关注信息系统是否安全有效、是否存在漏洞,达到提升系统运行效率与效益的目的。例如,对宁波市道路运输管理局的信息化指挥中心开展信息系统绩效审计,通过对数据整合程度、投诉受理效率、信息传输速度等内容进行评价,客观反映车辆GPS监控服务平台功能、“96520”指挥中心平台功能和视频监控平台功能的实现程度,进而致力于防范信息系统管理薄弱、数据失真、监管落后等风险。

5.人力资源绩效审计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开展该类绩效审计,要将实际人力资源投入同预计人力资源投入相比较,评价其经济性,即是否节约;将实际人力资源投入同实际行业管理成效相比较,评价其效率性,即是否恰当;将实际行业管理成效同预计行业管理成效相比较,评价其效果性,即是否值得。根据绩效评价结果,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人事管理制度,旨在防范人力资源供给不足、成本上升、素质提升和队伍稳定等风险,努力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最优资源配置。

三、结论

第9篇:道路工程审计要点范文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railway operating line transformation is the engineering which is related to traffic safety and construction safety, contradiction of constr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is highlighting.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re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f previous business line, som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on pre-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and preparation and reporting of the construction plans, contingency planning, security control,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sunroof points,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control. Under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safety, to achieve the win-win situation of transportation and construction, provideing reference for the existing railway railway operating line construction.

关键词: 既有铁路;营业线;工程施工;管控;方法

Key words: existing railway;business line;construction;management and control;method

中图分类号:U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3-0071-04

0 引言

铁路营业线的技术设备改造是为了扩充运输能力,提高行车速度和改善运输环境。

在营业线进行改造施工的过程中,给铁路正常运输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威胁到铁路运输的安全生产。解决好施工与运输、施工与安全、施工与效益矛盾,做到运输和施工兼顾、运输和施工双赢,对参建施工单位和铁路公司而言是一个经常遇到并需要妥善解决的课题。因此,如何确保运输安全、施工安全,如何减小施工对运输的影响,如何确保工期,如何降低施工成本,是营运与施工双方关注的重点问题。

1 严格执行现行规章制度,确保行车安全

1.1 既有线施工必须执行的相关规定 既有铁路营业线施工,不同于普通通路施工,是以确保营业线行车安全为前提的,一切施工行为必须满足行车安全的总目标,按照《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的规定,施工单位除执行现行铁路施工规范和标准外,还必须严格执行《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及《铁路线路修理规则》、《信号维护规则》、《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和有关规范等各项安全生产规定,这些规定并非仅仅是繁琐的条文堆积,而是多年来用血的教训换来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必须无条件、不折不扣地执行。

1.2 加强队伍安全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意识决定行为,安全意识的建立是确保既有铁路营业线安全和施工安全的前提。铁道建筑施工企业新线施工比例占90%以上,而且有半数以上的人员从未接触过既有线施工,虽然都掌握了新建铁路干线的技术并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但在既有线施工方面与路局工务部门的干部职工相比,既有线施工安全意识淡薄,必须在正式施工之前进行补课。

安全教育包括安全意识的培养、规章制度的学习、工前安全技术交底等。通过开展自编发放教材、制作幻灯集中授课、既有线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讲解、请工务部门有经验的老职工传授经验、及时检查指导纠正现场存在的问题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形式,提高全员安全意识,杜绝因安全意识淡薄导致的安全隐患。

1.3 工前安全技术交底和检查确认 施工前,对每个营业线施工项目的不同特点编制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书,自项目部到作业面负责人层层做好交底工作,确保安全保证措施的落实分工明确,责任明确,责任到人。施工负责人要有针对性的对全体施工人员(含劳务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

按审定的方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认信号备品、机具、材料齐全完好,关键岗位和配合人员是否就位,封锁或慢行命令无差错,防护是否设好,各项安全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经检查核对无误后才允许开始作业。

2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2.1 做好现场调查 施工组织设计是保证行车安全和按期完工的基础。施工组织设计应科学、严谨、周密、安全、可行、经济,在编制施组前应做好一下几项工作:

2.1.1 根据施工作业内容认真做好现场调查。根据设计要求对现场进行认真核实和调查,内容包括作业范围内相关设备管理单位的设备分布与使用状态、行车规律、地埋线路和架空线路分布、既有排水系统、可借助的施工场地、运输通道、电源等;

2.1.2 根据施工量和施工期,拟定所需各类管理及施工人员、材料种类和数量、机具种类和数量;

2.1.3 根据施工量和施工期,编制施工材料、机具的使用计划、劳动用工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安全防护用品计划等。

2.2 精心编制施组 在现场核对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按照铁道部《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8〕190号)的规定,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包括:施工项目及负责人、作业内容、地点和时间、影响及限速范围、设备变化、施工方式及流程、施工过渡方案、施工组织、施工安全和质量的保障措施、施工防护办法、列车运行条件、验收安排、施工安全协议书等基本内容。

2.2.1 编制原则

①营业线施工:坚持施工为运输服务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运输的干扰,坚持先易后难、尽量组织平行作业,缩短施工要点时间。②站场改造施工:坚持“先主体后专业、先重点后兼顾、先行车后一般、先扩建后改造、先迁场后封锁、先后核心、先咽喉后股道、先预铺后要点、先局部后全面、先延长后缩短、先接通后拆除”的原则。需要延长股道由外向内接通,需要缩短的股道由内向外接通的施工方法,以保证施工期间有较多的备选线路投入使用。同时安排各工程的衔接和站后配套工作,做到迅速形成运输生产能力尽快交付使用。

2.2.2 编制施组的注意事项

①要点施工时要尽量做到“少要大点、多要小点,避免要长点”。②要做好详尽的施工调查,对可能影响施工的管道、水沟、信号、电力、接触网杆及拉线等各种构筑物调查清楚(还要特别注意新设接触网杆的埋设位置,必须避开道岔预铺位置),确保施工方案在实施中的可行性。③施工方案中需采用既有线里程。④要有施工作业平面布置图,明确既有设备位置及施工对既有线的影响范围,标明与既有线的相对关系。⑤涉及物理隔离的方案要明确需软、硬隔离的设置范围。⑥明确天窗点内、点外及监督施工内容。⑦桥上跨既有线、既有线涵洞顶进、接长施工方案中采取的线路架空体系以及防护桩的稳定性需设计单位签认。⑧明确工务、电务、供电等既有设备的防护措施。⑨大型机械施工现场管理办法。⑩涉及营业线慢行施工的,慢行速度要符合施工作业放行列车条件的规定。

2.2.3 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 编制的施工组织方案必须按照路局对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按照规定与相关设备管理单位签订安全配合协议。审批流程如下:

①现场主管工程师根据总体施工方案和现场施工实际编制施工组织方案;②项目部技术主管部门主管审核对方案进一步完善并签署意见;③项目部总工程师审核并签署意见;④负责方案(计划报批和签订安全协议签订)报审人员,到路局相关站段进行沟通,提出修改意见;⑤现场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签认;⑥监理单副总监理工程师或以上人员审核签认并加盖单位公章;⑦建设单位专业工程师或总工程师审核签认;⑧建设单位方案审核领导小组审查并组织路局各处室、站段人员召开预审会并形成会议纪要或会审意见;⑨施工单位根据会议纪要要求修订方案,根据方案报审和计划报批要求完善监理、建设单位的报批签认手续;⑩召开审查会并形成会议纪要或会审意见;?輥?輯?訛相关的路局设备管理单位(各站段)审核会签、盖章,并签订相关安全、配合协议;?輥?輰?訛路局建设处审查并组织有关处室审查提出修改意见;?輥?輱?訛施工单位按照意见将再次修订的方案及签订的施工安全协议报路局相关业务处室审核,签认盖章;?輥?輲?訛路局运输处审核施工计划申报手续,平衡安排施工计划。

3 精心做好施工准备,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施工前,认真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从人员组织、物资准备、设备配置、技术交底等方面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同时,在施工前应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认真研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对预案中涉及的人力、材料、机具保证到位,是确保安全、按期完成营业线施工任务重要条件。

3.1 施工人员组织及配置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所有的工程项目均是通过人来完成的。只有拥有一支富有创造力的、纪律严明的施工队伍才能完成一项安全、优质的工程项目。因此,在营业线上施工,参加施工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配置尤为重要。首先,尽量选配有营业线施工管理经验和施工经验技术人员,主要的生产人员要有丰富的营业线施工的经验和操作技能,同时所有人员必须在进场前应进行铁路营业线行车安全教育,取得营业线安全生产教育合格,方可进场。其次,参加施工的劳力,在技能水平上,根据施工规模,工程难易程度合理调配各种技术工人的比例。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也要很据站场规模,工期,合理安排,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和不足。第三,建立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明确各岗位职责,权利,做到令出必行。一支纪律严明的施工队伍,面对安全责任重大营业线施工任务,只有坚决服从指挥,才能确保安全、按期完成施工任务。

3.2 物资材料设备备料及进场准备 营业线施工点多线长,同时受铁路运输干扰大,所需材料种类繁多,同时大部分材料是铁路专用材料,需要靠铁路运输才能到达现场如钢轨、轨枕等。因此对于营业线施工所需材料的准备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3.2.1 材料供应计划 施工管理人员,应对设计技术说明、主要工程量清单、施工图纸全面研究,掌握设计意图及技术标准。进场前要组织技术人员,仔细认真审核施工图纸,配合设计方确定所需材料的品牌、材质、规格,精心测算所需材料设备物资备料的数量及需求计划,组织材料商供货。

3.2.2 材料采购 面对品类繁多的材料采购单,必须将数量(含实际损耗)、品牌、规格、产地等一一标识清楚,尺寸、材质、模板等必须一次到位,以避免材料订购不符,进而影响工程进度。

3.2.3 材料送配 根据工序和工期要求,制定材料物资的到场时间,确保施工所需物资设备及时供应。特别是需要铁路运输的材料设备,必须超前准备,制定详细的运输方案计划安排,杜绝由于物资设备的到场时间因素,影响施工进度及浪费工时,增加施工成本。

3.3 坚持技术标准 将各项技术标准装订成册下发,真正把《技术标准》、《操作规程》落实到每一个参与者的行为上,使现场作业的每一个人熟悉标准、执行标准,有效扼制盲目乱干,实现生产的全过程控制。尤其是每一个环节的最细小部位都严格制定出作业标准。要制定和完善“五不施工、三不交接”制度。“五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桩和资料未经第二人复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不施工;工程不经过检查签证不施工。“三不交接”即;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进行专业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有效提高职工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的自觉性。

4 施工计划报批

影响铁路线路正常运营的工程的施工,应根据各铁路局《铁路营业线施工管理办法》、《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应在施工方案及天窗时间内进行的施工项目,提前做好计划,提报施工方案和提前申请施工天窗。根据各路局运输部门的不同要求,在施工项目开始前一个月的10日前,需提报该施工项目的施工方案。在上述办法及细则规定的应列入施工天窗进行施工的项目,提前一周提报给维修监管单位,同时把相应的包含施工部位,工作项目明细,影响范围,试验项目,参加施工人数的施工作业单,提前3天,交由工程所在车间,便于安排配合人员,使施工顺利进行。具体办理办法如下:

4.1 月度施工计划申报、审查流程

①施工单位根据批准的施工方案编制分步施工计划(含施组);②施工单位与行车组织部门、设备管理单位签订安全协议(车务、机务、工务、电务、通信等);③施工单位将月度施工计划(含施组)和安全协议报监理单位审核;④项目管理机构组织参建单位、行车组织和设备管理单位对施工计划进行预审会签,其中施工单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名,监理单位由项目总监审核签名,项目管理机构根据专业划分的原则由各施工项目涉及的专业工程师审核签名。⑤项目管理机构施工计划专职人员组织各施工单位于每月3~6日(具体时间由建管处在前一月月底通知)将审核汇总后的施工计划和安全协议报建管处审查,之后由施工单位报相关业务处。对于简单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可以同步申报和审查。

4.2 施工日计划的申报、审查和下达流程及施工日计划的申报流程

①依据运输处公布的月度施工计划,施工单位于施工前3日8:00前将施工日计划报项目管理机构,并通知设备管理单位;②项目管理机构工程调度审核汇总后于施工前3日9:00前传真至建管处,并发送电子邮件至建管处工管科信箱;③建管处审核汇总后于施工前2日9:00前报调度所。已批复的月度施工计划,施工单位因特殊原因不施工时,按上述流程实行零申报。

5 严格卡控、保证施工和运输安全高效

施工中要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和施工现场的安全,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具体要落实“一强化”、“三严”、“五把关”工作。

“一强化”指的是对在施工现场施工的人员们,包括负责人,安全监督员,联络员等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要强化安全意识,并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培训。

“三严”,严格控制施工的检修和管理工作,保证设备稳定和行车的安全;严禁盲目的施工和检修工作,要有计划的进行;严禁超越自身范围的施工和检修。

“五把关”,一是把好施工方案审核关。对施工单位提报的施工方案严格审核,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前题和基础;二是对点前慢行施工严格把关。对有些施工在点前做施工准备工作(如卸扣件、扒道碴等)需列车限速运行时,要严格按规定施工作业,严禁超量、超范围做施工准备工作;三是把好施工现场监管关。施工监管单位从施工方案审核到施工计划下达直至施工结束全过程,须了解掌握的一清二楚。发现施工单位有违反设计方案和违章作业行为,要迅速予以制止,确保施工质量、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四是把好线路开通监护关。线路开通前,施工单位登记开通限速地点、慢行距离等是否符合实际,施工监护单位、车站要严格审核把关签认;对施工单位限速慢行牌、减速地点标设置是否齐全正确要进行认真检查确认;线路开通后,对线路质量是否达到规定放行列车运行条件要严格把关。对达不到规定放行条件的决不放行,确保行车安全。对未按规定进行提速的要迅速要求其提速,全力减少线路开通后限速对运输生产的影响;五是把好设备安全交接关。按照施工设计方案,要有组织、有计划、按规定进行设备交接,确保设备质量按时达到规定运行要求。

6 优化方案 实现双赢

6.1 细化施工计划 凡是影响营业线运营安全的施工要制定、编制年度、月度、旬、日施工计划。制定年度轮廓计划须明确施工项目、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即具体施工作业项目需要多少个天窗点、在年度什么时间段进行作业,经过调查、复核、研究细化安排。月计划要祥细编制施工、检修作业内容、工作量、作业时间;施工检修单位按照实际施工、检修进度等情况,需要调整月度计划时,在旬施工计划中进行上报、调整编制落实;日计划是月、旬计划的具体落实实施,是召开施工协调会的最根本依据。

6.2 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的思考 按照年度施工工作量编制施工轮廓计划时,须认真研究施工天窗的量和分布,是搞集中施工作业(按照气温和施工运输组织情况将较大的施工、需增加天窗点进行集中施工作业)还是分散作业(将较大的施工任务均衡地分散在一年适合和施工、维修的季节内),须仔细研究一个适合本区段铁路运输组织实际情况的施工作业方式。按照当前市场环境和铁路运输组织情况,集中作业优越于分散作业,其主要优点分析如下:

6.2.1 施工时间集中,便于补充劳力 当前雇工都以劳取酬,因为分散作业一个月只给几个天窗点,相对于集中作业工作量要少的多,有效作业时间短,工效低,劳务费用高,因为月工作时间少薪酬相对低而无法留用雇工。而集中修加密天窗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另外集中施工也便于租用大型施工、养护机械推进施工进度。

6.2.2 施工工作量集中,减少了施工转场次数 集中施工工作量,更有利于充分利用天窗点,优化各项施工任务,提高施工工作效率;更有利于合理安排天窗组织形式,提高天窗利用率。集中给天窗点,能有计划的将各种施工任务安排在同一时段内,克服施工队伍转场次数多、施工效率低的弊端。同时也减少施工限速地段数量,提高区段通过能力。

6.2.3 施工机械集中,提高施工效率 加密天窗点,能集中施工机械和劳动力形成合力快速推进施工进度,另外集中施工机械加快大型养路机械捣固进度,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列车运行速度。

在既有线综合施工中,要积极寻找施工作业特点,弱化劣势、强化优势,将空间精确到米、时间精确到秒,设法优化作业组织方式,建立工务、供电、通信、信号立体施工、检修流程,形成空中、地面立体作业网络,综合利用天窗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6.3 工程实例 有效组织多个施工单位在同一个区间进行立体交叉和分段平行作业,有效地利用天窗点组织多家施工单位迅速进场施工作业,并按时完成工作量,充分发挥点、线、流三者关系,是既有线施工管理者值得思考的问题。从时间上设法提高综合天窗兑现率,从空间上充分挖掘既有设备运输潜能。

浙赣提速改造(南昌段)工程施工,中罗坊~黄土岗站段线路拨接、工务换枕、应力放散等几个项目同时作业为例简单剖析如下:

2005年11月份,针对施工单位、工务部门在罗坊~黄土岗区间提出的双线绕行拨接、工务换枕、应力放散等封锁施工需求,为了安全高效地做好施工组织工作,南昌铁路局成立专门的施工协调监督管理小组,负责施工计划的审核、编制、下达。在施工的前一天,组织施、检、修各单位和施工组织、配合单位召开施工协调会,围绕双线绕行拨接计划安排,对每项施工需求时间按照制定的上、下行封锁日计划进行一对一安排落实,提前做好施工前一切准备工作。对有交叉冲突作业进行现场协调解决,对关键作业环节进行有针对的安全预想,落实安全作业方法,确保施工作业安全。

施工日计划下达后,车站站长组织施工、工务、配合单位召开站区施工协调会,再进一步进行细致、全面的安排落实本站区施工日计划和安全预想工作。

施工调度员按照施工协调会确定的施工、检修日计划,从施工、检修要点登记、施工封锁命令下达到施工进场;从施工、检修作业结束到消记、区间开通命令下达,进行全程监督、盯控,确保施工、检修各项作业按既定、规定程序顺利完成。并规定至少提前6h和列车调度员沟通既定的施工日计划,以便列车调度员适时调整列车、车流,合理安排股道占用,从而确保施工计定时间和施工结束开通后本区段内车流的顺畅组织。

经过两级施工协调会和施工调度员对施工全过程的统筹安排,在浙赣铁路罗坊~黄土岗区间,不仅实现了天窗一点多用,有效地提高了天窗利用率和兑现率,而且通过严格卡控既保证了施工和行车安全,又提高了列车行车速度。

7 结束语

营业线施工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只有在施工过程中做到精心策划、认真准备、精细施工,严格管控,同心协力,才能达到安全有序,施工、运输两不误。同时,要根据遇到的新形势、新问题不断总结和创新铁路营业线施工管理的方法,为铁路运输的安全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徐琴.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培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期刊论文],现代企业教育,2010(20).

[2]王胜东.监理对铁路施工安全怎样监控[期刊论文]-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20).

[3]乐以谷.铁路第六次提速后工务安全问题和其对策[期刊论文]-上海铁道科技,2007(4).

[4]阐述如何做好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国学术期刊网].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