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与密封
《润滑与密封》(月刊)创刊于1976年,是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学会、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主办,主管单位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会刊。是全国中文核心科技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用期刊,《美国工程索引》、《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摘录用期刊。本刊是万方数据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本刊主要介绍摩擦、磨损、润滑、密封的基础理论研究、试验成果及应用情况。内容主要包括:
1)摩擦学各领域的试验研究、理论探讨、科研成果的报道,促进我国摩擦学界的技术交流。
2)摩擦学的科研成果(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在工业界的实际应用情况的报道,促进我国摩擦学研究成果的工业应用。
3)摩擦学基础知识、主题综述和技术讲座,普及推广摩擦学的领域知识在工业界的应用。
4)润滑、密封等摩擦学相关应用技术现声应用经验的报道,摩擦学工业应用方面的相关仪器,设备和产品的介绍。
5)摩擦学国内外发展动态的报道,引导行业的研究方向、活跃学术气氛。
6)摩擦学学会相关专业学会活动的报道,相关研究单位及人员的专访。
《润滑与密封》获1982年机械部优秀刊物二等奖、2004-2006年底机械行业优秀期刊二等奖、2009年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示范项目、2010年广东省优秀期刊提名奖、2011年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润滑与密封栏目设置
试验研究、开发应用、技术探讨、技术改造、综述与分析、企业论坛
润滑与密封荣誉
润滑与密封荣誉
1.《润滑与密封》来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逻辑性。文字准确、通顺、精炼,重点突出。稿件应包括篇名(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中英文)、作者及作者单位(中英文)、正文、参考文献等,并提供中图分类号和作者简介。如系科研基金项目或国家、部、省级攻关项目,请将项目名称和编号标注在文稿首页的地脚。
2.《润滑与密封》文题:应恰当、简明地反映文章的内容,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选择关键词等所遵循的原则。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
3.《润滑与密封》作者:应具备下列条件:
(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
(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它主要内容者;
(3)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每篇论文作者的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改。作者单位应写明全称,并注明城市和邮政编码。
4.摘要:中英文摘要一律采用结构式摘要。中文摘要300字以内,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相对照。结构式摘要分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4部分。各部分的撰写要求如下,
(1)目的(Objective):简要说明研究的目的,说明提出问题的缘由,表明研究的范围和重要性;
(2)方法(Methods):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基本设计,使用的材料和方法,如何分组对照,研究范围及精确程度,数据是如何取得的及采用的统计学方法;
(3)结果(Results):简要列出研究的主要结果和数据,有什么新发现,说明其价值及局限,叙述要具体、准确,并需给出结果的置信值、统计学显著性检验的确切值;(4)结论(Conclusions):简要说明经验、论证取得的正确观点及其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是否可推荐或推广等。
5.关键词:论著文章一般列出3~5个关键词即可。标引的关键词应针对文章所研究的重点内容,且通用性比较强。
6.图表:按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每个图表在文中均应有标注,并对每幅图表冠以具有自明性的图(表)题。本刊采用三线表,表中取消竖线。插图应由专业人员用计算机绘制或拍摄;照片图上不要用手写字。插图做到布局合理、图形清晰、比例适中。
7.参考文献:按国标GB7714-87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在表格或插图说明中引用的文献,亦应按照该表格或插图在正文中首次出现的顺序来编码,尽量避免用摘要作参考文献。未发表的观察资料和个人通讯一般不作为参考文献。二次文献不宜作参考文献引用,应引用其原始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etal",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未。中文参考文献尽可能提供对应的英文译文。
征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