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地理分级阅读,不论是外研社出版的,还是原版他们都是无所谓的,阅读起来都一样。
中国没有经销商,否则就有中文版杂志了,一般美国杂志都不再中国大陆销售,可以在淘宝上从台湾地区订阅,应该比杂志市场价贵30-100元不等
接受投稿。在《中国化妆品》杂志官网和微信公号上都有投稿邮箱和投稿热线。投稿要求:1.标题:一般不超过 20 字(副标题除外)。2.摘要:一般不超过 300 字。3.作者简介:作者姓名、性别、供职单位全称、职务、职称等。4.正文:字数5000-10000字为宜,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论点鲜明,论据充分,引用规范,数据准确。5.图片:完整、清晰,标明图序、图题和图注,与文档打包发送为宜。6.联系方式:在文末注明通讯作者的收件地址、电话、电子邮箱等,便于内容核对及样刊邮寄。
可以上中国邮政商务网看一下的杂志订阅业务,根据每年的期刊发行情况发出订阅年报,不过重要的不是这个年表,因为《自然》这种杂志是肯定有的。关键是看一下邮发代号。然后去当地邮局根据这个邮发代号订阅,作为国外期刊会根据所在的城市的级别、交通状况有不同的发送时间。如果生活的地区交通不便的话会比较慢,要是北京上海之类的就很准时的送达。 同时有两个建议: 如果不是专业的自然科学工作者,只希望了解最新的自然科学动态建议订阅由法国爱克西里奥集团授权,上海文艺出版社翻译的,有着欧洲科学人文第一品牌的《新发现》,邮发代号为CN31-1963/Z 如果是以为自然科学研究者,但是不是一位收藏家,同时对电子书不反感,建议直接下载电子版,其实电子版要比纸版的更快捷,还有很多方便之处。下页即为电驴下载资源的《自然》杂志。及时更新。扩展资料:1、2013年起,《自然杂志》正式改版,采用图文混排、全彩印刷,并且聘请专业美编进行装帧设计。2、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和扩大杂志影响力,2013年起《自然杂志》在APPstore上同步出版。 从2005第1期至2013年第3期,《自然杂志》共出版51期杂志,其中两院院士署名文章已达122篇。3、《自然杂志》被中国科技论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系统科技期刊群、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1996、2000、2004、2008、2011)等收录。4、在2002年,《科学》杂志撤销了8篇由德国物理学家Jan Hendrik Schön发表的论文,原因是由于文中很多数据由作者捏造。 一篇发表于2002年的关于药物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MDMA)的神经学毒性的论文引发了一些争议,该文于2003年被撤销。5、2006年,韩国生物学家黄禹锡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关于人体干细胞克隆胚胎研究的论文被首尔国立大学查出明显造假。6、由《科学》杂志社成立的调查委员会发现虽然这篇论文按照正常的步骤审查,然而杂志社却对其中的蓄意造假无能为力。因此委员会建议收到的论文稿件应该被分类为无争议性和争议性的文章,以使存在争议的文章能够更严格地被审查。 7、《科学》杂志也表明《自然》杂志有可能采用这之后相同的论文审标准。 肯尼迪为《科学》杂志的审查系统作辩护,指出严格应对造假只能是“为了揪出偶然的作弊者而对众多科学分支采取不计成本而又冒犯性的审查”。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科学杂志百度百科--自然杂志
去当当网kankan
国家地理学会1888年成立后的9个月开始发行第一期首发日期 1888年10月
他们会采取什么审批模式和标准不清楚,但是如果你想,那就给他们的信箱投稿就好了啊
如果是国家地理的话,应该是national geography。但是如果你要问国家地理频道的话,那就是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同样的还有国家地理杂志 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国家地理频道常常还用缩写 NAT GEO希望有用。不对的也请指正。
祖国的大好河山,其实每次看完,真想去旅游一番,找寻什么叫自然之美,感概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创刊于1888年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至今已走过了116年的历史,它由美国的一家非盈利科学教育组织——“国家地理协会”(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创办,它的创办人之一是电话的发明者贝尔(Alexander Graham Bell)。它问世的时候正值人类历史由于科技发明的巨大进步而揭开新的篇章之际。电话、电灯、汽车、飞机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惊奇,更是革命。诞生在这样的时代似乎注定了它永远追求革新的品质。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它的视角立足全球,从极地到内陆,从海底到月球,从草原森林中残存的原始部落,到现代化都市中奔忙的人群。它不但记录了地理的概貌,而且记录了一百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的变迁,记录了人类的梦想和追求。在大多数读者眼中,《国家地理》意味着权威、科学性、准官方,它更像是一本百科全书而不仅仅是一本杂志,它更多的时候融合了历史、文学、科学和人类学,它使地球更像是一个生动而有活力的村落。 发明家贝尔的贡献并不仅仅在于他革命性地推动了人类的交流,更在于他革新性的精神所带来的意义。这同样体现在对《国家地理》的影响上——他的两项决定为《国家地理》奠定了日后发展的基础:一是推行了会员制,将杂志卖给每一位想入地理学会的人,买杂志就是入学会、交会费,这为《国家地理》日后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创建了独一无二的模式;二是大胆起用了只有23岁的年轻教师葛罗夫纳。葛罗夫纳上任后一改《国家地理》的传统编辑模式,将版面三分之二的篇幅让给图片,精美绝伦的大图片所造成的巨大视觉冲击效果使它迅速引起读者的关注,加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朴素的自然状态,《国家地理》很快以它傲视全球的视角和广阔的思维立足于竞争激烈的杂志业。 发明家贝尔所倡导的革新精神为《国家地理》注入了永恒的活力。1910年,《国家地理》采用黑白与淡彩的照片和生动的插画;30年代,《国家地理》开始使用莱卡相机和柯达底片;1959年,《国家地理》固定用彩色照片制作封面,60年代,《国家地理》的领域开辟到了太空和海底世界。而到了70年代,杂志的领导层则再次打破了坚持几十年的传统,率领杂志迈向具有争议性的领域,开始报导化学污染、核能发电、非法野生动物买卖和人类演化等等课题。同时,唯美的风格又让它显得卓尔不凡。《国家地理》近千分之一的选片率虽然显得苛刻,但一大批充满理想和浪漫主义的优秀摄影师、记者在这里诞生,而那些有灵魂有激情的作品则往往代表了一种标准。它对文字的要求同样严格,它讲究字字珠玑,强调文字与图片的和谐。它注意带给读者的不仅是知识性,更是艺术感。创新而非迎合,唯美但绝不自赏,把握时代脉搏并具有一定的新闻性,这也使它吸引的不仅仅是自然的爱好者。
国内现在有卖,但是报停是买不到你们可以去杂志铺订阅包邮。或者当地的邮局也能订阅
邮局或淘宝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1950年1月创刊每月7日出版”中国国家地理网上面看到的。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优劣势如下《中国国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识》,是中国大陆一本关于地理的杂志月刊,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主办。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去图书馆看,学到了很多地理知识,也为我后期工作提供了很多素材。而且杂志的风格我很喜欢。喜欢地理 喜欢旅游的可以关注它。良心杂志,科普中国,为美丽中国建设不断努力。
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比较专业的地理杂志,不过有浅显的部分(比如选美中国,美丽的图片加简单的介绍)。各种内容比重大约是这样:1、 天文、地理、地质、生物领域的科学进展与发现;30%2、 探险和科考活动;10%3、 国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10%4、 城市一飞机场镇的起源变迁和规划与改造;10%5、 自然保护区;10%6、 旅游景点景区;10%7、 人类文化遗存和珍稀生物的抢救与保护;10%8、 民俗民情;10%
去邮局订,淘宝上面也有官网。还有就是买一次性几个月的。
天文爱好者好,它上面经常有科普系列文章(黑洞、红移等)。
去邮局订,淘宝上面也有官网。还有就是买一次性几个月的。
地摊书店应该有卖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