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录取了还合计什么,无论如何就是上啊,到那全知道了,事在人为
当然是的!!既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又是 中文核心期刊、同时更是 CSCD核心期刊。算是 A类核心期刊了。
就是普通学报而已,没什么等级大字报,是张贴于墙壁的大字书写的墙报,是50年代至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流行于中国的舆论发表形式,是“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四大”之一。大字报小字报都是宣传工具。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这20余年的时间里,中华大地上共贴出了多少张大字报,恐怕是永远无法统计出来了。遥想当年,稍微能识文断字的人,没写过大字报者,或许不会很多;没看过大字报者,更是寥若晨星。大字报成了这些年间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文革”大字报曾泄露机密,成为美国中央情报局情报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创刊于1999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电子科技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目前已成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龙源国际名刊网》、《中国期刊网》入网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科学报优秀期刊,“信息科学”栏目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现今拥有广泛的读者群和一批极富影响力的作者。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或索引。
可以帮助你做论文检索,可以联系
都有一定的难度,
-/Article_389/200621984354264-asp
4:1。报录比,简单来说就是报考人数和实际录取人数的比例。一般来讲,如果报录比大于1,就说明报考的人数比录取的人数多。同理,如果报录比小于1,就说明报考的人数比录取的人数少。考试前的报录比是指报考的人数和拟录取人数的比例,因此报录比可以小于1。考试后的报录比是指实际报考的人数和实际录取人数的比例。报录比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虽然说报录比的高低不能完全衡量一个专业或岗位的好坏,但却是考生在择校、选专业等方面最重要的参考数据,同时也是决定考生能否考研成功的第一大关键因素。为此建议大家在报考前,一定要了解该院校或单位往年的报录比,然后结合自身实际能力,决定是否选择报考此院校。
看你是考英语几,英语一比英语二要难一点。其实还是得好好努力。
对于找工作就没问题,都是全国机要系统的。而且公务员考试是内部的,没有外面竞争那么激烈,至于你想学好专业知识或考研那就没必要来这了,说白了,来这的人都为了公务员。学校教学资源丰富,虽然面积小,但是环境很好。这个与青岛大学没有可比性,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是中央办公厅属下的。
我国目前刊物的级别划分——刊物级别:省级期刊、国家级期刊、核心期刊、CN刊物、SCI、SSCI、CSSCI (一)什么是核心期刊 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 一、“北大核心”: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即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每四年修订一次,目前是2011版。 二、“南大核心”: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三、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五、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六、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二)什么是国家级期刊 一般说来,“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 (三)什么是“省级”期刊 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 (四)什么是CN刊物 指在我国境内注册、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均标注有CN字母,人们习惯称之为CN类刊物。 (五)什么是SCI,SSCI ,CSSCI 目前,在国际科学界,如何正确评价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已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而被SCI、SSCI收录的科技论文的多寡则被看作衡量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科技实力和科技论文水平高低的重要评价指标。那么,究竟什么是SCI和SSCI呢?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的,收录文献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SCI创刊于1961年。经过40年的发展完善,已从开始时单一的印刷型发展成为功能强大的电子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大型多学科、综合性检索系统。 SSCI (Society Science Citation Index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 CSSCI(Chinese Society Science Citation Index) 由南京大学研制成功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是国家、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教育部已将CSSCI数据作为全国高校机构与基地评估、成果评奖、项目立项、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考核指标。CSSCI数据库已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等100 多个单位购买使用,并将CSSCI作为地区、机构、学术、学科、职称、项目、成果评价与评审的重要依据。
以前分为EI conpandex和EI page one,前者是全文收录,后者是摘要收录。07年开始,EI中国对EI源刊进行了大幅调整,调整后的EI 没有核心和非核心之分,现在均为全文收录。调整后的源刊目录,是有西电学报的,因此,在此学报上发表的文章 ,会被EI收录。
(1)稿件需用计算机打印,并寄软盘。用字要规范,字迹和图要清晰;打印的稿件需加大字号和行距。作者可通过E-mail投稿,但不要和文字稿重复。(2)题名(含中英文)。应符合索引要求,一般不超过20个字。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的内容,并符合题录。(3)作者姓名(含中英文)。英译名用汉语拼音,姓全部大写,名字第一字母大写,双名间加连字符。(4)作者单位。包括部门、单位、省市名,邮编。英文邮编之后加列国名。(5)摘要(含中英文)应尽量写成报道性,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和结论等。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采用第三人称表述,一般以300字内为宜。(6)关键词(含中英文)。是反映文章主题内容的名词和术语,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第一关键词应能体现出文章的学科分类,每篇文章给出3-8个关键词,写在摘要下方。
不容易中,
[1] A Requirements Analysis Model Based on QFD 中国电子科技(英文版)[2] 基于ISM模型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风险分析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版)[3] 电子政务系统风险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研究 应用基础与工炭蒲аП?br /> [4] 政府信息公开机制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5] 探析电子政务的发展与研究 科学管理研究[6] 电子政务系统安全体系结构的构建研究 计算机科学[7]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信息系统综合评价模型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版)[8] 国内电子政务研究的现状及趋势综述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9] 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体系结构 管理科学[10] Internet时代下政府的信息引导 科学管理研究[11] 基于QFD的数字化校园规划模型构建 中国教育网络[12] 电子政务建设投资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分析 中国管理信息化[13] 企业信息系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研究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4] 行政组织的流程重组建模技术分析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15] A Modeling Technique for BPR Based on Extended Petri Net 管理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16] An E-government Planning Framework Based on QFD 管理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
首先您得明白什么是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这并不等同于录取线,有些考生成绩超过了控制线也不一定被录取,这和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有关系。而关于学校录取分数线,则是当报考的考生人数超过了学校的计划数,而且分数普遍都高时,录取分数线可能就高于最低控制线了。反之,即报考的考生人数不足学校的计划数,分数普遍较低时,录取分数线可能就低于最低控制线了。简单来说就是跟生源有关,即报该学校的人数有关,报多了就分数从上往下取;报的少了,名额录取不满,还有可能退而求其次,比如一本线学校录取二本线的学生。
考研年份 报名人数 录取人数 考录比例 2011 2万 —— —— 2010 140万 5万 3:1 2009 6万 5万 3:1 2008 120万 39万 0:1 2007 2万 4万 5:1 2006 12万 28万 2:1 2005 2万 494万 6:1 2004 5万 33万 9:1 2003 7万 27万 9:1 2002 4万 5万 2:1 2001 46万 05万 2:1 2000 2万 5万 6:1 1999 9万 5万 9:1 1998 4万 8万 7:1 1997 2万 1万 7:1
多在图书馆找些题做吧,换汤不换药的 面试时博导会叫你说如SCI下属的刊名 你要对外文刊物有所了解
我有同学今年考上了,有好几个。浙工大的化工没有招满,有好多都是调剂过去的。分数只要过国家线就好,祝你成功!
截止到2022年4月份,扬州大学2021年考研报录比还没有公布,无法得知。校园占地面积600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16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52万册,拥有1家直属附属医院。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3个。学校师资力量截至2022年1月,全校现有教职员工60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2700多人,医护人员2000多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400多人,博、硕士生导师3500多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外籍院士2人,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A类入选者(含青年)10人、B类入选者9人。教育部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 扬州大学